时间:2022-09-10 17:08: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学初三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初三数学;总复习;认识和做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复习课是一种重要的课型,特别是对初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做好总复习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课堂学习的效率,并且发现学生知识上的漏洞,及时给予补救,从而改善教学质量。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初三复习课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在一堂复习课上,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宜过长,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初三复习课上,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以此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综合训练,提升技能
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教师一般都会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在选题上教师应该采取综合训练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在不断的联系中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把自己不会用和不懂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并且在教师讲解的时候认真做好笔记。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平时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找出这些题目存在的共同特点,以及容易犯错的地方,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技能提升,达到初三总复习的真正目的。
三、注重讲评,再上一个台阶
由于初三数学总复习阶段的试题难度和深度都会加大,教师在讲评的时候一定不能够简单地让学生对答案订正错误,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试题进行考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解题的能力。教师要将试题进行分类,教会学生解题的技巧和解题的方法,针对不同试题的不同解法要教会学生总结归纳,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解题技巧,作为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采取综合训练的方式,通过精讲精练,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技能,从而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小红.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初中数学复习课[J].群文天地, 2011(16).
[2]吴高刚.关于基础薄弱生初三数学复习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数理化学习,2009(06).
坚持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为指导,积极落实“松江区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若干要求”,围绕学校新四年发展规划,抓好初三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寻找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促进课堂有效教学,引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讲究教学策略,把握中考新方向,力争使本届毕业班教学质量上一个台阶。
工作目标:
1、努力提高学生的各科及格率,力争在本届初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新的台阶,即初三年级毕业合格率要达区前13名,平均分确保前15名。
2、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培优工作,力争提高优秀率。初三中考达到区重点高中以上人数确保30人,争取35人。
工作重点:
聚焦课堂教学,真抓教学质量
提高专业发展,狠抓教学质量
提倡有效教学,实抓教学质量
工作要点:
1、制定初三年级组、班级、备课组教学质量任务书,召开初三任课教师会,协商并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与任务,全身心开展初三毕业班教学工作。
2、学习、领会学科新课程标准精神和内涵,深入研究考纲和近10年中考试题,把握正确的中考改革趋势,明确复习方向和重点,遵循“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认真总结近几年中考复习指导工作,研讨新形势下中考复习策略,制订好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提出合理、可行、有效的中考复习模式和方法。
3、做好06、07两个学年各学科中考试卷分析,分析相关数据信息,找出薄弱环节,并寻求07年各学科中考动向及命题的趋势。
4、明确初三各班级行政联系人,一班(陈国红)、二班(姚玉芳)、三班(胡俊)、四班(金晓燕),行政联系人必须对所联系的班级予以经常性的监督,针对班级问题,提出改善意见。
5、抓好常规,强化教学,主要抓好以下几点:
(1)严格教学秩序,加强对教学秩序、教学纪律等方面的检查。
(2)做好各次月考、模拟考的质量分析,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完善学困生学习小档案,定期描绘他们的学习成绩质量跟踪图,坚持落实每周一交流、一汇报活动,同时大力开展成功教育,举行分层次的学科竞赛,增加学生成功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并及时召开学生会、教师会与家长会。
(3)组织各备课组听随堂课,加强相互交流。
(4)加强学法指导,提高优秀比率。继续编撰初三学法指导快报,多途径地进行学习与交流。召开各班分层次的学生会议,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提出不同要求与希望。同时向学生发放阶段目标责任书,让学生能结合学习实际,确立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以目标促任务,促使学习的进步。
(5)举行初三年级语数外理化学科竞赛,竞赛采用分层形式,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鼓励与表彰。
(6)充分利用周五下午的时间(学校重要事情除外),为数学与英语补缺补差辅导时间。
6、要求各备课组制定详细的本学期总复习计划,要求每位教师详细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列举重点帮助学生名单,制定帮教计划。
7、强化练习,增强“实战能力”。广泛地收集信息,结合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及强化练习,努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任课教师应以作业与小练习为突破口,紧密围绕课程标准、教材和考纲,精心设计针对性、典型性、新颖性极强的同步强化作业与练习题,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纠,使学生通过解题,掌握与巩固学习和复习重点、难点,检验自己的学习和复习成果,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备考。
8、协调好学科间、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关系。本学期由于教学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科目较多原因,为了避免各科留的作业太多、或者个别辅导集中到个别差生身上,造成学生的课业压力太大,学校将协调好学科之间的关系,规定好每天的最多作业量,协调好各科之间的均衡进步,避免学生的整体偏斜,为打好整体仗奠定基础。同时,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及时针对班级情况进行总体分析,既防止学科间的不均衡,又要针对学生情况进行个案分析,帮助学生寻找新的分数增长点。
9、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将通过召开全体家长会、部分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及时通报学校初三工作安排和设想,听取他们的意见,最大限度的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10、加大对外交流,拓宽信息的渠道。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密切与市教研部门的联系,拓宽有关中考的信息渠道,并适时邀请专家为我校中考复习把脉诊断。行城厢片初三总复习计划交流研讨活动,充分挖掘各校初三教师的资源,相互借鉴,合作共赢,有效提高各校初三复习的效率。
11、协助发展指导处强化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细化到每一个人,细心到每一次考试,对重点学生要多谈心多指导。
每月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教学常规检查。(开学提前两周备课量检查)
2.各备课组讨论中考复习方法,并制定中考总复习计划。
3.初三学生验血。
4.初三学生大会。
5.初三学法指导活动。
6.周末兴趣班活动。
十月:
1.初三月考。
2.初三月考质量分析会。
3.教学常规抽查。
4.配合区招办完成体检工作
5.学法指导活动。
6.初三体育测试。
7.周末兴趣班活动。
十一月:
1.期中教学常规检查。(第10周)
2.教学质量月活动。(第10周至12周)
3.抓好体锻测试、理化实验操作等级考试等工作
4.初三模拟考。
5.初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6.初三学法指导活动。
7.周末兴趣班活动。
8.初三毕业工作会议,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中考复习方法与计划
9.春季校运会。
十二月:
1.初三月考。
2.参加区1——5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3.初三学生志愿填报工作。
4.教学常规抽查。
5.初三学法指导活动。
6.周末兴趣班活动。
7.抓好初三政治毕业会考工作,努力提高合格率。
8.初三年级家长会,进行志愿填报工作的辅导。
9.全面开展中考最后阶段的复习。
10.初三填报志愿。
元月:
1.周末兴趣班活动。
2.初三学生考前心理辅导及中考动员大会。
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初中化学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一化学中考分数为70分,比起其他学科来说,比例偏低了,所以现在的学生非常不重视化学,觉得这只是一粒芝麻,和其他的西瓜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表现出的问题是学生积极性不高,有轻视的倾向。在加上化学是文理综合较强的学科,有性质、反应规律、化学用语、基本操作等多方面内容需要记忆,且化学用语、分子、原子等内容的学习又是难点,不易较快的掌握。面对此情,我感觉到压力好大。为提高中考成绩,必须想办法,经过认真反思,决定在复习中从以下以几点入手:
一、晓知以理,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
二、复习中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三、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近几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四、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近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二一、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初三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能掌握教学规律,因材施教,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媒体创造情景,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度,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差生,紧靠课本讲课。讲课时,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在基础知识。教法上采用小步子,步步到位的做法,让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每次测验我们都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感受到梨子味道的感觉,充分让学生感到学好化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好化学。
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初三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我们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借助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综合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创会考好成绩。
期末复习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会考的成绩,所以期末复习工作,我们能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每个阶段,我们要复习什么内容,都做到心中有数,复习的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对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辅导和练习,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适应会考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常利用中午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为提高会考的合格率,我们不断耕耘。同时,对于学生作业我们基本上做到全收全改,做好每次测评工作。从反馈回来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好辅导和改进的调控工作,为全面提高会考成绩而不断地进取。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三一、备课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两项内容。
(一)制订教学计划通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特别是要领会课程标准中对本册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标准对本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做好教材分析及学期化学教学目标分析;
2.情况分析。
包括尖子生、学困生及中等生的人数、学生的学习习惯等;
3.目标要求。
理解并把握《化学课程标准》关于9年级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阶段目标;
4.教学进度。
写出单元和课时的教学时数,包括课题学习、复习、检测等时间安排(要写明具体日期和周)。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二)教学设计化学课教学要精心设计,注重知识的落实,必须提前备课1~2课时,并做到:
1.钻研教材。
研究并熟悉教材相关内容的编写思想、特点、体例、呈现方式,例、习题的编排意图,难易度、层次;
2.了解学情。
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基础,学习态度与方法;明确学生在本节课的化学学习中,难在哪里?为什么难?怎样破难?
3.熟悉课型。
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进行三类课程的备课,即基础性课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评讲课)、拓展性课程(应用性或活动性课)、综合性课程(课题学习课)等课型的备课;
4.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①教案要求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明确;
②化学活动过程设计(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明晰;③学习活动方式设计得当,评价调控处理适度;④教学内容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5.媒体与教具使用,根据教材内容、课型和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提前备好上课必须的学习用品。
媒体的使用要适度,知识的过程展示要详尽。
6.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图文呈现式的设计,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7.编写教案在思考上述几个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的智能水平,把课堂教学程序及方法步骤等写成文本(即所谓的教案或教学设计)。
以便于教学的应用和调整。一般化学教案规范格式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教案序号,授课日期、节次。①课题:指教学课题②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及本课教学的创造性或拓展性目标。③重点、难点:指教学思考的要点和关键所在,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④教学过程:写出教学程序的具体设计与安排。对化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要有一定的层次,突出形成性练习,注重学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识反馈与纠错。⑤作业布置:精选习题(在课本与作业本范围内选),难度适当,份量适中,关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⑥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有利于巩固和反馈。⑦教学反思:教后心得体会。要及时总结、分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教学反思字数不限。
二、上课
1.做好课前准备。
熟悉教案,理清教学思路,准备好教材、演示实验器材等,准时进入课堂,不空堂、不拖课,不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进课堂。
2.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用普通话讲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生动、准确;
板书工整、规范、有序;合理适当使用媒体辅助教学。
3.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活动的组织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遵循化学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解释,重视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5.有效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
提问要有思考价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活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理好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6.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合理,结构科学。
留有学生独立思考和基本练习的时间。认真组织好课堂的练习与反馈,及时调节,练习要有梯度、层次,适应绝大部分学生,对学困生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设置。
要求:①从课本作业题、作业本中精选习题;②作业难度适当,份量适中,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作业要求。除拓展性课程(应用性或活动性课)、综合性课程(课题学习课)课型外,每节课后留3-4道作业题(解答题),选择题、填空题每3道折算成一道解答题作业。初三总复习教学阶段,每周至少批改2次单元或综合检测题。
2.作业辅导。
辅导是针对班级授课制下,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要求:①针对学生水平,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特别要面向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时关注尖子生的发展和提高,提倡多作个别辅导,多作学习方法上的辅导;②辅导要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指导学生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③辅导学生应耐心,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3.作业批改。
作业批改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了解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的重要渠道。①作业全批全改,批改须及时,重视反馈;②分层次对学生进行作业评定;③登记学生平时作业成绩;④批改既要严格,更要正面鼓励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态度和习惯。
4.作业讲评①讲评及时,时间安排适当;
②对学生作业中有创见的解答或典型错误,要做好摘录,作为教学资源备用。对错误原因要适时作出综合分析,提出应对的措施和办法;③讲评形式多样,基础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可采取面批辅导、学生互助等多种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对于普遍存在的共性错误,可组织全班学生展开讨论、以讲解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纠正;④有计划地进行优秀作业或数学实践成果的展评(每学期1-2次)。
四、质量测评教学质量检测评价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评,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化学教学质量测评应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测评体系。
应积极采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成长记录和综合表现等多种方式,质量测评的内容应全面。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评价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出发,注意适度性和科学性。
2.对化学学习的测评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化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化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质量测评的试题编制应以教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并参考所选用的教材。
注重对化学“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考查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并突出重点。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适度加强对化学应用意识和用化学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考查,适当体现对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试题应有层次性,但容易题(难度系数0.8以上)应占70%,试题表述力求科学、规范、简洁、无歧义。
4.科学选择测评方式和方法,恰当安排单元检测和期末考试。
认真做好单元检测,期末考试的组织、批改、成绩记载,以及试卷分析等各项工作。每学期单元形成性检测不少于5次,要全批全改,并有讲评与订正。及时对检测的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反思与反馈,使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5.建立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质量测评体系,让学生、教师能多渠道获取信息,以利于反思、调整,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案导学;自主学习;物理复习;导学设计
一、对“学案”“导学”的认识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其实质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阶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主要媒介,具有“助学”和“助教”的功能。
所谓学案导学,即以学案为载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导。学案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载体,目的在于“导”, 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学生复习的兴趣。因此,“导”是学案导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案导学的要点。
复习课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总结,使之系统化。通过复习可以弥补和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与缺陷,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
结合学案导学的含义和复习课的任务,学案导学的设计应以生为本,考虑学科内容的同时应考虑学情特点。复习课学案导学应体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理顺和巩固,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将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引导学生思考疑难,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问题,并适度地将知识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据此,学案导学的设计应指向“导趣”“导构”“导思”和“导记”。
二、对问题的反思
复习中所用的学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复习的效果,反思现行复习用的学案,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学案只是对所教内容进行简单重复,仅强调“温故”, 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新的问题,缺乏“导思” ;学案过分地强调学科知识的 “全面”“系统”,缺乏针对性;学案只是课本或教辅的翻版,没有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我建构,缺乏“导构”;学案类似于试卷,没有生动的情景和学科特点,缺乏“导趣”。概括起来说就是欠缺有效地将学生导入复习状态,有学案无导学,从而导致实际效果与期望值相差甚远。
故此,优化初中物理复习中的学案,使其真正起到“导”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利用学案复习的有效性必须具有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学案。
三、学案导学的设计策略
1.设计情景――导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复习中的学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是通过设置教学事件,去激发、维持和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情景”就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教学事件。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与生活、社会紧密相连。复习中创设情景的目的,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为学生的复习提供认知的依托,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对知识重新认知、建构网络、化解疑难。复习中学案的情景设置有三方面的策略:
(1)引用真实生活事例,激起学以致用的积极性。在创设情境时,要尽量使情景从生活中来。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对情景相关问题的探究,完成对主题意义的建构。
(2)捕捉认知冲突,引发积极思考的源动力。在创设情境时,要保证所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将之前积累下来的疑难、困惑甚至误区,能通过复习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这需要捕捉学生的认知与物理原理间的冲突,以尖锐的问题形式暴露于学生面前。
(3)利用物理实验,唤醒感官刺激的回忆。在复习阶段,学生对以往的实验已经遗忘,而学生对实验都很感兴趣,我们可以借助物理实验,激发复习兴趣,唤醒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回顾,而且有些物理问题,只有自己做过实验或看过演示实验后才能体会得到。
2.设计网络雏形――导构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被动的复制学习。显然,在复习课中,学生需要的是自己归纳和构建知识网络,而不是过多地接受讲解。故此,学案的“导构”功能在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导构,指复习中的学案应能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理顺和巩固,引导学生搭建知识网络。故此,设计学案时应尽可能地将要复习的知识点有机地串接起来,使其富有整体感,形成知识网络的雏形,从而实现引导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网络的“导构”功能。
例如复习“运动与力”时,通过设置“踢足球”的情境,将物体受力与不受力的两类运动情况“串接”在一个情景中,引导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进而构建运动和力的知识网络。
如:让静止的小球沿地面滚起来,请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1)一个情景,增强了学案的整体性,便于知识点的梳理和比较。学生在判断球的运动和受力情况的过程中已经复习了运动和力的所有知识点,而且有比较、很直观。
(2)串接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雏形,便于启发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图1和图4均为水平方向上不受力,但是图1是静止的,图4是匀速直线运动的,复习“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图2和图3均为水平方向上受不平衡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均发生了改变;另外,在图1和图4中,竖直方向上也受到了力,但为平衡力,等同于不受力。以学案给出的网络雏形为支架,稍加分析归纳,学生自己便能构建出知识网络。
3.设计问题――导思
“导思”,即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思维。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是“导学”的核心。复习课问题导学的设计,不仅能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相应的物理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案导学的真正价值。在物理复习中,如何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呢?
(1)问题要具体而形象。初中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所提问题要具体而形象,有利于学生把思维指向具体的问题。
(2)问题间有层次和联系。复习中既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要考虑到以问题导思。若问题散乱孤立、缺乏层次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3)问题要有思维广度和深度。复习中所设置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征服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思考适度地将旧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综述以上,“导趣”“导构”与“导思”是互相融合与支持的,下面以物态变化复习为例作分析:
把块冰放在不锈钢碟子里,观察它熔化的过程。问:①在室温下冰会熔化,而不锈钢碟子不会熔化,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②是否所有固体都有自己的熔点呢?熔点和凝固点有什么特点呢?③冰熔化成水后,要让水凝固成冰应如何做?你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首先,设置实验情景以导出问题,使问题有景可依,有利于支撑初中生的思维。其次,以问题串接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复习了晶体的熔化特点、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固体的分类、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等知识。据此,关于熔化和凝固的主干和旁支便呈现了出来,帮助学生自我构建固液两态的知识网络。最后,所设问题是有层次的,问题1是学以致用,问题2是概括总结,问题3是开放性的;所设问题是有联系的,先是具体的事物即冰和不锈钢的熔点问题,再是泛指固体是否都有熔点,从熔点进而联系到凝固点,最后是凝固条件。层层递进又相互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具体的综合问题,使知识得以提升。
4.设计图示――导记
所谓图示,就是以图形为主,由字词、数字或其他符号组成,以揭示事物现象或本质特征。其实质是使科学知识形象化,抽象知识具体化,零碎知识系列化,复杂问题简明化,便于学生接受及记忆。下面以初三总复习《六种物态变化》为例,说明图示的特点:
设计“水的不同状态图示”,如图5所示。
(1)简明易懂,形象直观。把复习内容中抽象的文字表述转化为生动的直观图示,通过图示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配合熟悉的事物背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
(2)概括性强,内容丰富。图5中,不仅包括六种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变化条件,而且反映了三种物态分子排列的情况及原因。通过几个箭头的指向,反映了物态变化的概念和吸放热条件;通过小圈圈的图示,反映了分子排列的特点;图示中反映了物态间的内在联系,分子不断吸热,活动能力越强,分布越散乱。
(3)系统性强,综合度高。借助于图示使复习内容的系统性得到进一步体现,如图5中,将物态间的宏观和微观规律结合在同一个图示中,将两个不同章节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便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图示有以上三个特点,刚好切合复习课所需要的学案“导记”功能,不用单纯的文字,不需要枯燥的语言,而用合理的、形象的图示,使知识点间有对比、有联系,从而实现巧记。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