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20:07: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二级考试大纲中关于基础知识的有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四部分,下面笔者分别介绍一下这些部分的学习重点和方法:
1.数据结构与算法。
本章内容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中相对较复杂,考生对本章的内容必须理解,死记硬背是无效的。在二级等级考试中本章考核的重点和难点为二叉树的相关知识,其考核的形式主要为二叉树的遍历问题(如给图求遍历序列,给前序、中序遍历求后序遍历等)、二叉树的结点问题(如给出一些条件然后求叶子结点个数)、排序和查找。排序主要以计算时间复杂度的形式考核,查找主要以计算最佳、最坏比较次数的方式考核,其余的知识点主要以概念的形式考核,考生需要仔细看书并理解。
2.程序设计基础与软件工程基础。
这两章以概述的形式简介了规范化开发软件的方法。与数据结构不同,这两章内容主要是记忆性的知识点。程序设计基础这章在原大纲的基础上添加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内容,考生对这部分知识了解即可;软件工程基础这章主要考核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方法(即SA及SD,约占50%)、软件测试(约占20%),考生需熟记相关的概念及规则。
3.数据库设计基础。
数据库是当前软件处理的信息核心,目前大部分软件是基于数据库的,因此,考生学习数据库的知识对程序开发是大有裨益的。本章主要的考点是关系模型、关系代数及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考生对其余的知识点了解即可。对于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考生结合软件工程来看,会发现这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本章内容除了关系代数会考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外,其余的都以概念题的形式出现,考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的特点
大纲对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作了重大的调整:在取消了过时的考试科目和调整了一些科目的考试之外,新增加了目前比较流行的计算机语言C++、Java和Access数据库。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核方式为笔试,与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或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的笔试部分合为一张试卷,共有1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占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笔试总分的30%。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但难度小。
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中有关公共基础知识部分涉及的内容,从整体上分析,考核内容的难度不大,考点也相对比较集中。
2.考核重点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
考试中涉及的题目都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考核以概念和认识性内容为主,理解性、应用性内容极少。
3.考核重点是数据结构和算法。
数据结构和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部分各占公共基础知识部分题目的百分比分别为:50%、12.5%、18.75%、18.75%,可见在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中,数据结构和算法是重点。
三、学习方法
1.考生的复习必须遵守“80/20的原则”。
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部分覆盖面广,它至少涵盖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四门核心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事实上,这些课程本身的涉及面就很广,难度系数较大。所以,考生应把80%的时间用在20%的重点知识点上,争取用20%的重点知识点来答对80%的考题,这是考生复习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公共知识部分的总体思路。
2.复习的关键是考生必须准确判断和掌握常见的考点。
考生必须准确判断和掌握常见考点,例如:算法部分主要考查算法的概念及算法的复杂度,数据结构部分主要考查最基本的概念、最典型的数据结构和最常见的操作,程序设计部分主要考查程序设计风格的基本要求、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最基本知识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最常见概念,软件工程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基础部分主要考查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代数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考生对常见考点的准确把握能避免盲目地复习,从而轻松面对考试。
3.基础知识的掌握方法。
很多考生在复习公共基础部分时都会发现内容零散,知识点之间的跳跃性大,似乎没有连续性。所以掌握起来很困难,似懂非懂,对知识点处于模糊认知状态。因此,考生必须在准确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把“知识点”连成“知识链”,并把“知识链”织成“知识网”。
4.做题技巧。
考生切勿采取题海战术。对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公共知识部分,学生没有必要做大量的题目,更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记一大堆错误答案。
5.非“灵活”地掌握知识点。
考生在掌握知识点时最好经历一个“先死后活、熟能生巧”的过程。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要求的知识点都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真正需要“灵活”掌握的考点极少。很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发现,该部分的题目“会做就是不懂”。所以笔者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要急于“灵活”,其实考生只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自然就“灵活”了。
6.答题技巧。
考生在遇到难题时要考虑成本和效果的关系,公共知识部分仅占30分,题目相对简单。因此,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对这部分内容要争取速度快、准确度高。在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有些考生为了一道小题花费很长时间仍没有找到任何线索。一般来说,公共知识部分的考题难度不大,没有一道题目需要考虑很长时间。所以,考生如果做一道公共基础题在两分钟内没有任何思路时,就应该跳过此题,把时间留给后面的题目。
参考文献: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2008.
【关键词】高考 政治复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117-02
高三的政治复习一般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梳理知识,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归纳专题,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是强化综合训练,主要目的是提高应用能力。纵观历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部分,试题的分值相当大,而且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也是做好拔高题的一个前提,任何对基础知识忽视的复习都是错误的。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是困扰师生的一个瓶颈。本文就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第一轮复习四步法提出以下建议,供高三师生参考。
一 建构体系
新课程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要求全面理解与掌握经济、政治、文化、哲学四门课知识,才能灵活应用,进而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复习时回归课本,通览全书,整合相关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建构体系,笔者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理清教材主干脉络
如在教学“经济生活”时,让学生知道经济的一条主线是“发展生产力”,教材主要是按“生产――分配――消费――交换”四个环节来讲的;在教学“政治生活”时,政治的主线是“政治文明”,教材按“公民――国家――政府――党――国际社会”依次阐述;“文化生活”的主线是“精神文明”,主要讲文化的作用――继承与创新――民族精神――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哲学的主线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讲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又如讲“认识论”时让学生记住六个字:实践、认识、真理;讲“国际社会”时记住十六字:国家利益、和平发展、国际竞争、对外政策等。
2.以关键词为中心,构建知识网络
例如:“经济效益”这一知识点,它自身包括含义、内容、表示公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途径,同时还要找到它与价值规律、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正当竞争手段等经济学知识点的联系;还要进一步扩展到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另外还要联系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等内容,从而全面理解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的真正内涵。又如“科技”这一关键词,相关内容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社会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企业自主创新等;延伸到文化生活中的大众传媒、文化创新等知识;再联系政治生活中的政府职能、“三个代表”、民族繁荣、综合国力等知识;还要联系哲学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的观点、追求真理等知识。
二 击破考点
第一轮复习,大量的时间是梳理知识点,笔者的做法是按照考试大纲上的考点,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整理笔记。
1.读教材
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九月份用两个周的时间,一字不漏地通读四本教材,这一遍主要是读懂教材,心不能急,不能图快,要结合《2012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识记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仔细研读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弄懂。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若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挤时间,必须把课本认认真真地读一遍。再把课本读“薄”。首先认真记教材的目录,主干知识由大到小记忆,根据记忆规律,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复习,把书读“薄”就是要抓主放次。如学习“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时,只需记住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即可。
2.记笔记
高三复习时间很紧,记忆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按考点顺序认真整理笔记是个好办法,每一个考点,都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整理。例如:考点“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是价值和供求,为什么?因为价值决定价格,所以价值变动必然引起价格变动。供不应求,则物以稀为贵,形成卖方市场,导致价格上涨;供过于求,则货多不值钱,形成买方市场,导致价格下跌。怎么办?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改善供求关系,维护市场秩序,力避哄抬物价等。笔记一定要自己整理,整理时留出空白,在复习过程中不断补充、订正。
三 理解难点
高三学生复习时总感觉提升不大,主要原因是对难点理解不到位。如政治常识中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混淆不清。公共服务是组织经济建设职能过程中的手段和措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主要是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如很多学生不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包括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经济政策等。
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学生对难点知识真正理解了,才会运用知识点分析材料,教师在遇到难点知识时,不能轻描淡写,要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要查阅资料,分析学生不理解的原因,暴露学生思维误区,用对比的方法,区分易混概念,找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巩固。
四 科学训练
适度科学的训练是高中政治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的环节,考点试题化是巩固考点知识,检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怎样训练较为科学,我的做法是:一考点一练,一课一测,一单元专项训练,一本书综合训练。训练采用当堂训练、限时训练;选择题就做两件事:排除错误答案,排除无关选项;主观题先审设问,带着问题读材料,再确定答几个要点,每个要点的关键词是什么,再围绕关键词用课本规范语言,理论联系实际作答。
科学训练首先要精选试题。认真研做近三年的高考真题,高考真题不仅要会做、做对,还要研究专家的命题意图,要按高频考点分类研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要与时政热点相结合。
关键词:地理;高考备考;策略;再反思;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008-02\
美国公共政策学者查尔斯・默里在其《文明的解析》一书中,用严谨的数理统计方法,在近三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筛选出了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四千余人,并精彩地分析了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各自领域取得如此成就,就在于他们自身及其所处社会环境具备了四个共同的因素:①目标;②自;③组织结构:原理、技巧、工具;
④真、善、美。 笔者这里提出来的地理高考备考策略的再反思,就是从以上四个角度来思考和检视,结合对地理高考大纲和说明的解读,试图为实际的高考备考策略带来一些有价值的构建。
一、注重对高考考点的全面、准确复习和领会
地理高考大纲和说明里规定的考试范围即各个知识考点,包括中学阶段所学的各种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图知识(属于地理工具)、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等,属于地理学科的“组织结构”。因此,在高考备考的课堂复习中,明确目标、任务分组合作和展示、纠错和点拨提升、达标反馈等过程都应以此为基础,强调全面、准确地复习,抓好基础知识,做到熟烂于心,并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掌握主干知识总是建立在全面的基础复习之上的,只有通过一系列的课堂听课、笔记、练习、复习、识记、思考、纠错、测试和总结等活动来达到。通过这样的复习过程,学生复习的效果往往在第一轮快结束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
为什么有些学生在解答试题的时候,会感觉对题意总是一知半解,试题读不透、读不懂?一道试题涉及的概念越多、各因素的关系越复杂,学生就越不知所云。根源就在于基础知识不扎实。以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经验为例:一个人在欣赏某件绘画作品的时候,如果他对这门绘画艺术的知识、历史以及创作方法和技巧有一定了解,他就能较好地去欣赏它,判断出这件作品是优秀还是低劣。同样的,只有当一个学生把基础知识和有关技能充分掌握了以后,才能快速、准确地读懂题意,有效提取材料里的地理信息,从而达到“看透”命题人的意图。
所以,为了使考生对试题快速准确地作出反应,成竹在胸,只有首先做到对考试大纲各考点作出全面、准确地复习,构建好自己的知识网络。因此,应首先记住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才能在遇到试题后马上联系知识、运用知识。高考复习如果计划进行两轮,那么第一轮复习要狠抓基础,第二轮复习则根据情况分成若干专题,在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回归基础,这就是所谓的“基础意识”。如果并不打算搞“两轮制”,那么在所有考点复习完成后,在考前一个半月,即在四月份,除了要认真做好平时的测试与分析之外,还需要专门安排一定的课时,指导学生对着考试大纲各考点认认真真地“查漏补缺”,检查每个考点的掌握情况,而一些重点、难点内容恰恰又是记忆量很大的,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等,那绝对是绕不开的,要求必下苦功记住。
对中等及以下的学生来说,到了复习的后面阶段,还要主动把时间和精力重点放在“我能够得分”和“应该得分”的考点上,如区域地理、人地关系、产业区位、旅游地理等,而对于部分难点如地球自转公转等,则因为整个试卷中所占分值比重小,要选择放弃。此外,经验表明,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建立自己的知识“积累本”或问题“纠错本”,这对于关键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准确掌握确实是行之有效的。
二、注重有关答题能力的规范训练和总结
高考应试不是搞学术研究,要去探索人类未知,主要还是要求考生做好别人已经命好的试题,考分越高越好。所以,应试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把高考大纲和说明所规定的各层次地理能力都要转化为考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才能实现考“高分”的目标。整个复习过程实质上就是按照高考大纲和说明里规定的考核目标和能力要求进行严格的规范训练(包括各种测试)的过程,面对各种试题,要加强针对性,增加实战经验,不断提高应试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所依据的素材,大多是选择近些年来发表的地理科技论文、不同层次的教材、专题地图册或地理时事等,以保证高考试卷试题的新颖和原创,既体现生活化要求,又突出了以能力立意的目标。各种地理地图和数据图表等都是地理特色工具,复习时能够做到图像、图表与文字的相互转换,千方百计提高地理的学科交流和表述能力;区域地理虽不直接考查,却是试题的落脚点和载体,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例相当大。
根据地理高考明确规定的考核目标,考生的表述能力、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重点,在平时复习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地理书写表达能力的培养,一刻也不容迟缓。要求准确使用相关的地理学科术语,不用口语,角度多样,层次分明,逻辑清楚。而这恰恰又是中等及以下层次的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分值占了一半的问答题往往成为他们平时训练时最害怕、最不愿意做的试题,乐于等待教师来公布答案。我们知道,问答题比选择题更加能反映出考生的全面水平,反映出了一个考生到底“学没学过地理”。在复习过程中,需要经常鼓励每个考生重视非选择题,勇于作答,认真作答,否则失分会相当严重。在每次讲评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来研究参考答案,根据评分细则,思考应该如何答题,一个问题分几个要点,如何展开表述。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有些要点在课本里可以找到相似的语句,不妨尽量采用课本中的语句去回答;答题要点可以标上数字序号,把自己最有把握的要点写在最前面;书写内容既要做到具体,又要学会在一定的场合适当地模糊。平时对参考答案可以多模仿,对课文出现的重点语句要多记、多背。
在复习一个考点的时候,做到联系有关高考试题和经典模拟题来展开;每道试题的讲评,则不妨要求很快地搞清楚该题涉及了哪些考点要求,进行知识点与试题的关联。不论难题还是易题,首先要“读懂题”,这对获得考试高分非常关键。切不能匆忙应战,审题要慢而细,这样做题才能快而准。坚持审题要“读”题而不是“看”题,沉着认真、细致耐心地准确读取关键词,注重细节。做题时,先读材料还是直接先读题干,还是以“谁‘短小简单’就先读谁”为原则,提高审题效率。在审清题意之后,立刻与大脑里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充分调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再按照一定“模式”进行创造性地答题。
三、注重积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突出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这对“终身有用”的教育目标更有意义。如何认识一个人在家庭、社会和宇宙中的地位,这对于充分发挥一个人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潜力及兴趣至关重要。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正确而敏感的感知。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努力建立一种价值观,即推崇自主复习能力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鼓励独立思考和大胆讨论,充分表达,树立正确的知识观,要求每个学生活跃、积极地参与到这种班级学习文化或价值观的构建中来,培养一种“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敢想敢学,而不是消极应对,或者认为“知识无用”。鼓励他们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天生我材必有用”。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包括成绩目标和人生目标,目标宁要“远”但未必都是“大”。古希腊一个不知名诗人曾说,“在卓越的大门前面,众神放置的是一盆汗水。为了一圆大学梦,成就远大的人生梦想,鼓励勤奋学习,勇于挑战。培养考生对自己学习生活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以便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地去追求学业的完美和卓越,而这也是能够得到全社会赞许的。
平时复习的时候,怎么考就怎么练,到了高考考场,就是怎么练就怎么考,做到自自然然的考。有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信心容易受到各种无法排除的不良因素的干扰。比如,有的人由于自身的认识问题,好高骛远,学风浮躁,容易自满,结果导致在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不肯脚踏实地做足功夫而知识漏洞百出,只是他们身受其害而不知,喜好空谈方法和技巧,好走捷径;有的人不明白前进道路是曲折波动的,结果遇到暂时的低谷,就容易动摇和消沉,看不到长远和转机,不相信自己,轻易认为自己高考没有希望;有的人遇到疑难点就回避,学习的心态不积极、不开放,常抱侥幸心理。当初的复习计划没有持之以恒地执行,造成各种问题积重难返,最后信心全无,干脆选择放弃;有的人复习的时候还“死要面子”,害怕在同学面前暴露自己的各种知识问题而落人耻笑,不敢多疑多问,而是捂住问题。其实,在平时训练中不妨多出问题,暴露问题,并勇于正视问题,不断纠正错误,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到了高考考场才能实现少出问题。
越到复习的后面,越要调整好考生的状态,不可让急躁成为大敌。科学用脑,合理休息,这时最需要的是轻松又充沛的活力,做到有准备、有把握,有信心、有勇气,保持心理的适度紧张。要让考生清楚地认识到:高考绝对不只是知识和能力的选拔,同时也是考场上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选拔。
本文以默里所揭示的人类取得卓越成就的四个因素为角度,结合对地理高考大纲和说明的解读,对地理高考备考策略进行了深刻地再反思,为高考备考实践带来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构建,结论或许稍显“平庸”,但正因为如此,才值得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时刻保持,因为它最容易受到忽略。例如,复习要抓好主干,但前提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掌握;注重地理知识的识记和积累;要加强应试技巧的训练,规范答题;答题要注意细致“读”题;强调勤奋学习,建立平等而积极的价值观;考前心态调整,等等。
参考文献:
[1](美)Murray, Charles著.文明的解析[M].胡利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58-363.
1、每个地方事业单位的报考条件不同,具体参考报考地的招考公告。大致的报考条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品行端正;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报考岗位所需学历、职称、专业和技能条件等。
2、不太容易,针对性的复习才是重点。首先是专项练习,保质保量公共基础知识要至少提前三个月开始复习,关注近期国家大事和当地的时间,政策的颁布等等。其次,事业单位考试会不定时进行调整,先了解当地的历年真题,施行针对性的复习计划。
(来源:文章屋网 )
一、重在夯实基础的单元复习
从高考的改革来看,突出能力考核是大势所趋,但能力并非空中楼阁,需要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组再现、灵活运用体现出来,“双基”是能力的基础,缺乏必要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就很难有坚实的立足点。为此,我们在第一轮总复习中,坚持“以本为本,以纲为纲”,采取“四环节”复习法。
第一环节:把握主干,抓“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学生经过高一、高二两年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这些知识是零碎的,不成体系的,甚至有不少属于“夹生饭”。所以高三复习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将这些散乱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和网络。具体可采用“点辐法”,即教师指导学生以主干知识为中心,辐射这个知识点相关的主要知识,形成一幅知识辐射图。为操作方便,教师可要求学生以课为单位,结合教辅资料,构建章节的知识网络。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要扎扎实实地将基本概念、规律、方法和技巧落到实处。
第二环节:解析考点,抓“本质”,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经过第一环节,学生虽然将知识网络构建起来了,但对考点该掌握到什么程度仍有疑惑。所以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结合知识点辐射图,找出本章节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易错易混点,并做逐一讲解。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可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料,设置情景,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做既能弄清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又突出了教材中的主干知识,使学生对教材中的主干知识“烂熟于心”,在必要时可熟练地进行知识鉴别、再现和迁移。
通过以上两个复习环节,教师可帮助学生在宏观和微观上建好知识体系,为提高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第三环节:关注热点,抓“应用”,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我们要坚持“小课堂”与“大社会”相联系,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以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主要采取师生双向互动方式。即一方面由教师从大量的课外资料中进行精选,先让学生作答,或进行单元测试,再进行解题指导。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学会概括材料的中心思想,充分利用背景资料提供的点滴信息找到教材中的理论依据,并着重加强了答题的规范性训练,要求要点全面,对词(特别是对“政治术语”)的运用要准确,条理清晰,格式对路,逻辑性强。
另一方面,由学生自行组成“时政述评”小组。具体做法是:由学生自由组合,最好是前后桌同学进行组合,每小组4人,他们共同寻找当年时政重点热点问题,分别从经济、哲学、政治三个角度对该现象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要点突出,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并在课前用5分钟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可在学生进行评析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板书,帮助学生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总结点评,既要概括出此类问题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点,又要对该材料的特殊性给予必要的说明,从而实现政治答案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这一复习环节,既能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能力,从而提高政治课的复习功效。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我们要求学生备好“错题本”,并适时进行记录、纠错。
由于前三个环节是对各章节内容的复习而言,故在第一轮总复习结束前,有必要做好以下步骤,即
第四环节:串点成线,理线织网,优化整合
我们可把高一《经济常识》八课的知识内容以经济的科学含义为线索,织成四张网:基础理论、生产部分、分配部分、交换与消费部分。高二《哲学常识》织成四张网:唯物论部分、辩证法部分、认识论部分、人生观价值观部分。高三《政治常识》以政治的科学含义为线织成四张网:国家制度、政党与政党制度、民族与宗教、国际社会和我国对外政策。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各个板块的联结点。这样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将学到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形成脉络清晰、相互交织的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结构网络化。
总之,第一轮复习一定要做到三个字:细、慢、实。
二、重在提升能力的专题整合
专题复习有两种形式:一是按教材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二是以时事为载体的专题复习。由于有第一轮复习的铺垫,我们习惯采取第二种复习方式。我认为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研究《考试说明》,关注考点变化
考试说明是每年高考命题的依据,而且每年都使用加减法。仔细分析这些考点,参照十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高考试题涉及的频率,区分高考内容的必考点、选考点和盲点。对于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花大力气从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地进行复习;对于选考点特别是当年新增加的考点必须倍加重视,并且要与当年时政热点(焦点)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作为政治总复习的重中之重;对于未列入《考试说明》的考点不必浪费过多时间。
2 选取、整合、剖析热点
高考政治试卷以“社会热点”作为背景,结合课本基础知识,围绕一个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多学科提出各种问题,以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国际风云变幻莫测,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那么,到底哪些是社会热点?我们应该如何来选取、整合和剖析呢?
(1)热点的选取
热点选取时可按如下原则进行:①当年社会生活中突出的、影响较大的、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②要善于捕捉新的热点,特别是“典型案例”的收集。③要选择不易引起负面效应的热点。要选择那些对社会有积极影响,体现党和政府所积极倡导的,能够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热点材料。如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再就业的新举措;倡导人们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关于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建设;关于鼓舞民心、体现国家地位等等。④关注人类自身生存发展,探讨人类生命价值的话题。如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⑤具有一定历史延续性的典型事件。
(2)热点的整合
一年来的社会热点很多,即便是按照上述原则去选择专题,专题的数量仍然很多,这就需要对热点专题进行整合。一般说来,可以把所有热点分为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公共安全、国际关系等几个大的方面,然后像在电脑里建立文件目录一样,在大专题下建立小专题。
(3)热点的剖析
就高考试题而言,能“猜中”高考热点的人不少,但能“猜中”热点命题切入点的人几乎没有。热点有限,而命题切入点无限,以所谓有限的热点分析角度(指运用
政治学科理论知识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角度去分析)去应对无限的命题切入点,无异于盲人摸象。它既束缚了考生的思维,又违背了高考对热点问题的考查意图。
那么,到底怎样分析热点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重点分析热点本身。可是很多热点涵盖的观点很多,涉及的知识很广。我们知道,高考命题一般不外乎三个角度,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因此,对每个专题或其下辖的核心观点和理论的分析,同样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分别展开。
3 以学生为主体,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发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学生课上一听就懂、一看就会的知识就是记不住,就是不会用,这是许多老师在教学中深有感触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形成与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而要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构建和获得知识。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学、教、练三者关系,贯彻和实施“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为本,留给学生空间。要坚持精心的质疑、释疑和解疑,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多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如我们在高二哲学常识的复习教学时,就要求学生适时自行整理哲学原理,教师给予方法指导,最后教师将哲学常识的所有原理整理给学生,以解决学生在整理中的困惑。这样,为我们复习哲学常识节省了时间。常言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在第三轮复习时,教师要尽量将时间还给学生,如果在省质检后,语、数、外三科能为综合科让出一点时间,则是提高综合科复习效率的最佳途径。
三、重在实效的综合训练
训练应做到“少而精”,教师工作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做好以下工作:
1 重视基础,回归课本,注重课文的目录、导言、小结、总结、黑体字等等,做到由此及彼、纲举目张。
2 总结整理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结论性的语句,争取拿到加分部分,力求答案有所创新。
3 倡导同学之间在互动中整理思路、探究问题。
4 领悟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消化错题本。
20 18 至20 19 学年 下 学期
课程名称:《CORELDRAW X8中文案例教程》 授课班级: 平面1751
任课教师:
陈文华
教研组长(签名):
副主任(签名):
系主任(签名):
教务处长(签名):
2019年 2 月 25 日编制
学期授课计划编制说明
本学期总课时
64
教学周数
16
周学时数
4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
专业技能课( )
理论课时
4
实训课时
60
复习或考试
4
教材名称及出版单位
CORELDRAW X8中文版案例教程(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资料说明
CORELDRAW X8从入门到精通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教学内容说明
(授课起止章节)
1、因为后期案例制作难度相当大,所以无法讲授所有的教学内容,项目7VI设计的部分内容无法进行讲授。
2、教师将根据相应的教学进度及学生接受程度来对案例后的拓展训练内容是否完成进行评估。
教材内容处理
意见说明
1、课本上的案例,除了进行深度讲解的案例,还需要学生来自主完成实训操作的相应案例,另外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再适当增加综合实例。
2、不是每一个案例我们都要进行讲解,更多地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软件使用,并提供制作思路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态度概述):
1、知识目标:必须熟练掌握软件的基础知识,并熟悉制版及印刷的相关知识,包括如何设计相关产品的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掌握软件操作、制作的思路及用软件进行自由实现自己的想法,达到设计师的初级阶段
3、态度:同学们必须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基本到后期,看见实例效果图,能不看书就制作出实例
授课计划表
周次
授课章节与内容提要
教学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课后作业
总课时
理论
实训
1-2
项目一、初识CORELDRAW X8
主要内容:
1、CORELDRAW X8的应用领域
2、CORELDRAW X6的图像概念
3、CORELDRAW X6的基本操作
64
4
教学重点:
认识CORELDRAW X8的操作界面
教学难点:
尝试CORELDRAW X8的基本操作
1、同学们熟悉软件的界面及基本操作
3-4
5-7
8-10
10-13
14-17
18-19
项目二、CorelDRAW X8中的图形绘制
主要内容:
1、基本图形绘制工具
2、图形外观修改
3、对象的填充
4、调整位图的颜色和色调
5、位图特效处理
6、编辑文本
7、合并打印
8、到网络
9、案例——绘制数码相机
项目三:DM广告设计
主要内容:
1、DM广告设计的基础知识及案例赏析
2、房地产广告设计
3、汽车4S店折页设计
4、知识与技能梳理
项目四:海报设计
主要内容:
1、海报设计的基础知识及案例赏析
2、音乐会海报设计
3、意味创想海报设计
4、知识与技能梳理
项目五:图书封面设计
主要内容:
3、图书封面设计的基础知识及案例赏析
4、设计类图书设计
3、小说封面设计
4、知识与技能梳理
项目六:包装及VI设计
主要内容:
5、包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及案例赏析
6、早餐营养奶粉包装设计
3、音乐CD包装设计
4、知识与技能梳理
5、VI设计相关内容
18周机动复习一周
19周考试
【备注】清明节放假三天、周庆放假五天、五一节放假一天。
端午节放假三天。
64
64
64
64
64
8
12
12
12
12
教学重点:
图形绘制工具是相当关键和重要的内容,是基础中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
教学难点:
最后的综合案例难度相当大,同学们完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点:
这几个例子都直接需要用到前面的实例学到的知识,包括很多综合应用的知识点,所以对学生来讲是重点的内容做起来,学生很难掌握。
教学难点:
房地产广告设计
教学重点:
这个项目里的实例都是综合性较强的例子,这本教材的特点就是前面的例子为后面的实例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前面的内容掌握不好,无法完成后面的实例。音乐会海报设计这是本项目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
综合要求较高,同学们必须加大训练的强度,才能完成如此综合性较高的案例。
教学重点:
这个项目里的实例都是综合性较强的例子,这本教材的特点就是前面的例子为后面的实例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前面的内容掌握不好,无法完成后面的实例。音乐会海报设计这是本项目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
综合要求较高,同学们必须加大训练的强度,才能完成如此综合性较高的案例。
教学重点:
这个项目里的实例都是综合性较强的例子,这本教材的特点就是前面的例子为后面的实例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前面的内容掌握不好,无法完成后面的实例。音乐会海报设计这是本项目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
综合要求较高,同学们必须加大训练的强度,才能完成如此综合性较高的案例。
1、绘制数码相机
1、完成拓展训练内容
1、完成拓展训练内容
1、完成拓展训练内容
今天,考试刚刚考完,不知道奖学金能不能拿到,但是这个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明天晚上的火车回家,估计要凌晨4点才能到唐山站。嗯嗯,将近50天的假期又要开始啦..半年没有回家,很想家....恩,规划一下我的假期生活!!!
1 打工,最好是在新街能找到一份做导购的工作,或者去kfc也可以
2 复习《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准备明年三月份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3 复习计算机二级access数据库,上机操作和公共基础知识,一定要过!不过我就死定啦!!!
4 准备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将物流管理的部分搞定,品牌管理logo标志确定下来
5 完成关于“博弈社交礼仪社”的认识和下学年的所有活动策划,电子版的e-mail给学长
6 完成假期实践书,“银安集团银安房地产开发公司”假期实践活动报告,电子版的打印出来
7 好好陪陪爸妈.....
8 英语!记得明年4月5月的大学生赛和6月份的英语四级考试
9 还有个很重要的dating....
嗯嗯,好像差不多啦....这个假期有的忙的了,呵呵,期待......
此次计划招录公务员共7179名,公共科目笔试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申论》。但公务员考试的激烈程度也是参考人员可明显体会到的,未曾参加过考试的考生,也应从社会舆论、媒体平台、一些相关点评中了解现在考试的竞争压力。时逢良机,面对压力,广大考生应如何积极地备考,从而脱颖而出呢?下面,京佳教研人员结合近年来**省招录公务员考试特点来谈谈《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科目的备考思路,希望给广大考生提供帮助。
一、明确考试形式与题型、树立正确的复习思路
通过对公告大纲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次**公布的大纲无论是从行测五个部分的排列顺序、还是从所选示例上来看,与20**年国考大纲均完全一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题量、题型上,本次**省考也会参照20**年国考出题形式,并且难度应不会高于国考。
同时,这几年各个省市的公务员招考都会借鉴国考的出题经验,有时候甚至直接用以往国考的原题来作为考题,这给我们的备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广大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可以借助国考和各地市考试真题来归纳总结规律,用巧劲借力打力,一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知识结构图”、重点攻破考点与难点
许多考生在复习的时候,由于对行测缺乏一个整体的认识,总是感觉题型太多、题量太大、题目太难,没有时间或者不知道从何入手复习。在此,京佳老师提供一个有效的复习备考方法——“知识结构图法”,考生可以通过“知识结构图法”达到突破考点、攻克难点的目的。
“知识结构图法”具体操作如下:
1.首先根据考试类型,把可能考到的知识点一一列举出来;
2.结合列出的知识点,按照难易程度和自己的能力水平,制定复习计划,做到全部知识点复习的全面到位、没有遗漏。
行测“知识结构图”示例
考察题型
考察内容
复习方法
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
法律常识
宪法、行政法、民法、公务员法等
从往年考过的知识点出发,将知识点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做重点复习
其他常识
时政、哲学、文学、
经济等
重点是近段时间以来重大的时政热点、包括一些政府工作报告等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选词填空
近义词、成语
练习语言的敏感度、对易混成语加强记忆
片段阅读
长句理解、歧义分析、观点判断等
学习用“关键词”、“语境”等方法来做题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
奇偶、共性、折叠、数量、旋转、平移、
阴影等
将上述规律复习到位,找对应的习题练习,加深印象,运用自如
定义判断
抓住关键词,如“主体”、“客体”、“环境”
类比推理
并列关系、事物与其特性关系、原料和成品关系、隶属关系、节日与代表性活动关系、近义关系、事物及其产出物
将上述规律复习到位,找对应的习题练习,加深印象,运用自如
逻辑判断
加强支持型、削弱质疑型、结论型、解释型等
将上述规律复习到位,找对应的习题练习,加深印象,运用自如
三、复习中注意以下四个细节:
1.首先分析自我,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势,有针对性地复习,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克服自己的弱点。
2.要选择高质量的辅导资料,多做历年真题(包括历年国家真题),无论命题规律还是试题的难度、考查点,真题的设置都是非常科学到位的。而且在地方考试中有大量公务员考试真题重复出现,甚至一些考题不止一次的重复出现。因此在进行真题练习的时候,不要走马观花,一定要做到位,最关键的是充分掌握每道题的规律和技巧。要在做真题过程中根据自身学习特点来总结规律,提高自己综合分析试题的能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用数学思想理解数学概念的内容,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概念能力。如在讲解概念时,结合图形,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加深理解。
2.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定理、公式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定理、公式的教学中不要过早的给出结论,引导学生参与结论的探索、发现,研究结论的形成过程及应用的条件,领悟它的知识关系,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类比、化归的数学思想。
二、在解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解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在化归思想的指导下,合理联想,调用一定数学思想方法加工、处理题设条件和知识,逐步缩小题设和结论间的差异。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解题策略。
总之,在解题教学中恰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丰富知识内涵
1.在总结基础知识的复习时,应注意揭示、总结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2.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优化知识结构。
四、开设专题讲座,激发提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驾驭能力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统性,数学思想方法也具有系统性,对它的学习和渗透是一个循序暂进的过程。在高考复习时,可以有目的地开设数学思想方法的专题讲座,以高中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转化和化归等)为主线,把中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学科中的支撑和统帅作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比如以函数思想为主线,可以串连代数、三角、解析几何的大部分知识,方程可以看成函数值为零的特例;不等式可以看成两个函数值的比较大小;三角可以看成一类特殊的函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可以看成隐函数,曲线可视为函数的图形;导数可作为研究函数性质的主要工具。在化归思想的指导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归变换的策略:比如指数、对数的高级运算化为代数的低级运算;在方程中,三元、二元化为一元,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在立体几何中将空间图形化为平面图形,复杂图形化为简单图形;几何问题化为代数问题。通过思想方法的专题复习,实现了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整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灌输,可以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复习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数养。 转贴于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很重要
1.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提高思维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用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2.开放问题的条件或结论,培养发散思维。
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发散是指问题的结构确定以后,尽可能变化已知条件,进而从不同角度和用不同知识来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例如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就曾设置这样一道题目:开放题目的条件和结论的训练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在经历探索思考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切实地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加强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教学,提高思维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过程的抽象程度,指是否善于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本质,是否善于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揭示规律。教学时要讲清“函数与方程”、“交点与公共解”、“不等式与区域”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串联、横向沟通牢牢抓住事物的本质,那么学生在碰到这种解不了的方程自然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转化为求函数图象交点问题来求解。
4.精简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总结十多年的毕业班数学教学经验,我深深感受到:初中数学综合复习,是夯实基础、提升学生学科素质的非常重要阶段,每一个教师都必须予以重视。
一、重概念,理系统,扎稳基础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本元素。把数学体系喻为万丈高楼,概念就是一块块坚实的基石。因此,我们在组织综合复习时,务必从基本概念入手,让学生在准确、熟练、系统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和技巧,推动数学学习向纵深发展,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在数学复习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套利用基本概念作为解题思路的习题,以启迪学生的应用思维。例如复习方程组的解的概念时,可组织如下一套题。
例1:在 和 两组数中,方程组 的解是哪一组?为什么?
例2:已知 是方程组 的解,求a,b。
例3:已知方程组 的解为 ,求证:a,b,c为Rt三边的量数。
又如,在复习绝对值与二次根式的概念时,学生对|a|≥0, ≥0已有认识。为使它们成为寻求解题思路的向导,可以设计以下复习题。
例4:已知 ,求 的值。
例5:已知 ,且a,b,c为三角形三边的量数,求c的取值范围。
通过诸如以上例题的讲解,给学生以启迪:数学方法往往寓于概念之中。因此,注重基本概念的复习,理清基本概念的体系,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数学素质的基础。
二、明原理,溯根源,掌握技巧
数学中的定理、定律、公式和法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为了克服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记而不牢,或牢而难用的毛病,教学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追本溯源,让他们掌握推导的思路和方法。这就是常说的,教者不仅要教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教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掌握方法、技巧。
比如:推证等比定律:若 ,则 时,
教者要讲清设定 (定值)的必要性和优越性。让学生懂得这一推理思路对以后类似的解题很有帮助。
例6:已知 ,求 的值。
例7:设a,b,c分别为ABC三内角的对边,R为ABC的外接圆半径,试证明 。
以上例子举不胜举,充分说明数学方法一部分来自定理的证明及定律、公式和法则的推导,复习时务必注重这方面的引导。
三、抓培养,速成效,启迪思维
培养学生多动脑,勤动手,是复习收益颇丰的途径,同时也是促成学生思维素质形成的有效手段。
比如,一题多解的教学能很有效地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当然不单纯是这一条途径)。
例8: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证明的基本思想是将三角形的三内角拼(平移)成一个平角,作如下三种辅助线均可得证:
(1)延长BC(其他边均可),过C点作CE∥AB;
(2)过任一顶点作对边的平行线;
(3)在任意位置作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
例9:ABC中,AB=AC,延长AB到D,使BD=AB,取AB的中点E,连接CD、CE,求证:CD=2CE。
思路1:延长CE到F,使EF=CE,连接BF,易证
思路2:过B点作BF∥CD交AB于F,易证
思路3:过B点作BF∥CE交AC的延长线于F,易证CD=BF=2CE
思路4:过A点作AF∥CE交BC的延长线于F,易证
思路5:过B点作BF∥AC交CD于F,易证CD=2CF
CEB≌CFBCF=CE
得:CD=2CE
四、善归纳,巧总结,提升层次
知识系统里往往既具有纵向的相关关系,又具有横向的相关关系。在组织综合复习时,教者必须对知识罗列归纳,从而揭示一般规律,并总结出一些解题(或辅助解题)的常用技巧与方法。
例如:在组织平面几何综合复习时,教者着手于揭示解题(或辅助解题)的一般规律是提高复习效率,浓缩学生接受间接经验的过程的优选手段。
诸如两圆相切,必作辅助线时常作两圆的公切线;直线与圆相切,常作过切点的半径(或直径);两圆相交,必作辅助线时常作两圆的公共弦,与三角形中线有关时,常把倍长中线作为辅助线,还有两圆的连心线,圆的直径,四边形的对角线,垂径分弦线,线段的平移线等都是一些常规辅助线,在复习中结合例题,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些常规辅助线的作用。
例10:如图,ABEF和ACGH是ABC外的两个正方形,AM是BC边上的中线,求证FH=2AM
(提示:倍长中线)
例11:如图,O1与O2相交于A,B,分别过A点、B点作直线EF、GH交两圆于E、F;G、H,求证:EG//FH
(提示:作两圆的公共弦)
五、顺势导,促个性,发展特长
一、本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总 学 时:64(32+32)
学 分:4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开课系(部):电子信息系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普及计算机技术和应用为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起计算机应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并在综合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诸方面均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知识;具有较好地使用 WindowsXP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了解汉字编码的概念并能熟练输入汉字;具有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掌握Word2003、Excel2003和PowerPoint2003的使用;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邮件和浏览器的使用;了解信息安全和职业道德的有关知识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计算机应用
五、本课程授课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8学时
二、WindowsXP操作系统 8学时
三、Microsoft Office2003办公自动化集成软件中Word、Excel、PowerPoint等组件 36学时
四、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Internet应用 4学时
五、信息检索与信息安全。 4学时
六、复习 4学时
六、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重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中,相应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彼此的联系。
难点:计算机软硬件之间的关系;进位计数制的表示和转换;常用信息编码,字符编码表示。
二、WindowsXP操作系统
重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难点:磁盘文件、目录、路径的基本概念;利用控制面板进行系统设置的方法。
三、中文Word2003
重点:文件操作;文字基本编辑操作;排版基本操作页面设置。
难点:表格操作、样式及模板;图文混排。
四、中文Excel2003
重点:工作表的操作;数据的输入;公式和函数。
难点: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页面设置。
五、中文PowerPoint2003
重点:演示文稿的建立、浏览与编辑、打开及保存;演示文稿的格式化和美化。
难点:动画的设置、超级链接的建立; 放映演示文稿。
六、Internet网络基础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应用;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IP地址及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
七、信息检索与信息安全
重点: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收发电子邮件。
难点:从网页上下载文件。
七、本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实验一 计算机组成 2学时
实验二 键盘操作训练 2学时
实验三 Windows基本操作 4学时
实验四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 2学时
实验五 在word中编辑文本 2学时
实验六 制作表格 2学时
实验七 WORD图文混排与打印输出 2学时
实验八 EXCEL基本操作 2学时
实验九 EXCEL图表的格式化 2学时
实验十 EXCEL 数据筛选、分类汇总与合并计算 4学时
实验十一PowerPoint基本操作 2学时
实验十二 PowerPoint 特殊操作 2学时
实验十三计算机网络基础 4学时
八、上机要求
微型计算机、Windows XP系统、Microsoft Office2003办公自动化软件
九、本课程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计算机公共基础》 孔令德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参考书:
1. 《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国红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版
关键词:辽宁省专升本英语考试;试题分析;解题技巧;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248-03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现在全国已积累了数千万的专科毕业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从个人的前途发展看,专科学历的职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学历意味着机会,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专升本考试是改变命运的重要考试。每个应届专科生都应把握这仅有的一次升本的机会。高校专升本考试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因此,考生之间的竞争十分激励。公共英语是专升本考试中的必考科目,也是影响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考试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关键科目,而学生学习英语很吃力,英语成了学生顺利通过升本考试的一大障碍。辽宁省专升本英语考试涉及知识内容丰富,试题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略低于高中三年级水平。考试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考点突出,考生要重点把握英语知识的要点。辽宁省专升本英语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词汇与结构(30分)、情景交际(20分)、阅读理解(40分)、完形填空(20分)、翻译(20分)、写作(20分)。专升本考试大纲是按照大学英语A级水平和题型要求的,侧重于对语法、阅读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在此详细分析辽宁省英语考试试卷的考点及解题技巧,并提出“四轮复习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
一、试题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单选(词汇与结构、情景交际)
1.试题分析测试考生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词汇知识的能力及考生理解会话的能力,着重考查常用句型结构及教学大纲规定的四会词汇,对话以日常的生活和使用的交际性内容为主。在升本英语考试中,单项选择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语言的应用能力、词组的搭配和习惯用法、辨析形近或义近词语的细微差别、同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无论从哪个方面考查,都离不开其他四个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由此可见,单项选择题既是知识运用题,又是能力考查题。其中语法占得比例较大但要点不变,重点考查动词的时态语态、定语从句、虚拟语气、非谓语动词、状语从句、省略倒装、主谓一致及名词性从句。尤其是常见用法和特殊用法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解题技巧。语法词汇题的难度在不断增加,命题人有意把句子结构复杂化,如加入插入语、倒装句,强调结构、复杂从句等。在做题时,若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把握句子脉络,就能正确理解句子含义,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在做词汇和语法试题时,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方法来快速解题:(1)成分补充法。我们通过把省去的部分补充完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整个句子。(2)句子还原法。一些句式还原后就更加清晰明了,也更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这样就容易解题了。(3)排除法。排除法种类很多,考生根据句子的结构从时态、词性、词义和固定搭配等方面来排除。(4)分析法。分析句子结构或语言习惯,使句子合法。在解情景交际题型时要遵循习惯表达方式、固定的句型或习语。
(二)阅读理解
1.试题分析。英语阅读理解考题主要以语篇为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的短文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科普常识、幽默故事、史地知识、人物传记、新闻报道、日常生活等方面,尤其是科普类文章、幽默故事以及日常生活之类的文章几乎每年都有,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知识覆盖面更广。考生应做到理解文章主题、理解文中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2.解题技巧。考试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考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选择省时而有效的方法。如先快速看一遍整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找答案。这种方法既省时,又针对性较强,准确率较高。考生在做题时要灵活运用找寻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以下总结归纳出几种解题方法供考生参考:(1)相似法和跳读法。考生可以根据问题中所出现重要的几个信息词或句式,在文章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词及句式,然后根据此处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实际运用处理的过程中就包含了跳读法,考生不需要逐字地去查找,根据问题的提示跳读到相关的句子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2)猜测法和推敲法。在试卷当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题目,即让考生根据某一段话来猜测某一生词或句子的意思,对此考生可以在其所在段落处仔细推敲上下文的意思,从而找到答案。(3)推理法和概括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解决题目中的综合题目,这类题目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解题能力,运用概括推理法的前提条件是认真阅读文章开头一段和结尾,同时文章中每一段的第一句话。
(三)完形填空
1.试题分析。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英语基础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具体语境的把握,尤其是对整体语义的理解能力,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语法结构对空白处所缺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测和选择。
2.解题技巧。做完形填空时要注意文章开头提示句的点题作用和短文中完整句的启示作用。首先要快速浏览全文,弄清各段落之间、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文章的完整性。这样才符合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首句信息。完型填空首句往往不设空起提示作用,是全文的关键句,利用它找到突破口,从而展开思维。(2)从文中寻找线索。通读全文,掌握大意,根据上下文找出信息词是做好完型填空的关键。(3)利用语法分析解题。对于这种题要针对语法结构、句式特点、对短文中所设空格处在句中做什么成分、哪类词适合等进行分析,从而迅速解决问题。(4)运用生活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解题。做题时注意中西方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积极调动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常识,简化复杂的分析判断过程。(5)惯用法和词语辨析。习惯用法是英语中约定俗成的结构搭配,不能随意改动。如介词、副词、词组。(6)语篇之间往往有表明内在联系的词语,如:thus,therefore,so等可以理清文章脉络,弄清上下文关系。
(四)英汉互译
1.试题分析。测试考生将英语译成汉语或汉语译成英语的能力,所译材料为句子,以选项的形式出题选出最佳答案。此类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句子成分清晰,会断句。注意句子的连贯性和衔接性以及汉语的语言表达能力。
2.解题技巧。做此题时,考生先要分析句子结构,判断各个意群的相互关系。翻译过程中,领会句子内容实质,辨析关键词的词意。注意段落结构。直意与意译相结合,翻译准确通顺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五)写作
1.试题分析。此题是测试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观试题,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辽宁省专升本英语考试写作题常见题材包括:信函、影评、便条、通知、记叙文、说明文。考生必须掌握各种题材的格式及习惯用法。
2.解题技巧。考生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分清题材,研究题目的要求和范围,再根据要求列出草稿。写作时一定要注意格式和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避免逐字逐句翻译所提供的汉字信息。注意语句的连贯性和衔接性,注意语法拼写错误,是否遗忘题目要求,工整地写在答题纸上。
二、应对策略
首先,扎实英语基础。英语是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考生应加强平时的积累,最好从大一开始就了解三升本的基本要求,提早做计划和学习安排。结合前一年的复纲,结合历年考试真题,抓住重点全面系统的学习扎实基础。专升本考试大纲与英语A级考试大纲基本相同,考生可以在A级词汇语法阅读方面多下功夫,既为升本做准备,也能顺利通过英语A级考试事半功倍。考生要结合考试大纲及专业指定教材书上例题,习题做会做通,并能举一反三。要着重对基本语法、阅读能力、翻译技巧、应用文写作的归纳和训练。尤其注重培养综合运用词汇和语法基础知识的能力,掌握英语在交际中的实际运用,发展良好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巩固教材辅助做题,突破重点难点,便可牢牢抓住得分点。其次,采用四轮复习法系统复习。第一轮:基础复习,根据考试大纲,对所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完整、严密的知识网络,强化并巩固考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综合应用能力。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细化考试大纲,帮助考生掌握命题规律,对学科内知识体系的考点、命题的重点、难点、热点逐条讲解,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类型题的全面性,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和所学知识,从容应战高考。本阶段侧重于复习方法的指导和命题解题规律的探索。第三轮:综合复习阶段。三升本考试复习实战演习,旨在加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精选具有典范性、导向性和示范性的模拟试题。注重知识的拓展、整合、应用及创新,对于帮助考生熟悉英语考试题路,加快答题速度,稳定考试心理都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第四轮:强化记忆阶段。三升本前的短暂休整阶段,需要考生对英语考试中必须硬性记忆的知识反复复习,以争强考试信心,考试中发挥水平,取得理想成绩。
参考文献:
[1]周良元.英语测试与应试技巧[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2]任福洪.英语专项训练综合指导一本通[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