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时间:2022-09-15 20:3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第1篇

一、对*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区设市十六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20*年底,全市有123个乡集镇,61个建制镇,其中国家级重点镇5个,省级试点镇48个,县城以下乡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乡镇平均建成区1.1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布着一个小城镇。恩阳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5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清江镇近几年来城镇房屋建筑面积以每年5—10万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户、2000人的速度增长。

(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抓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功能完善,小城镇成为人口、经济、社会等资源的重要集聚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辐射点,成为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结合点。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起到了吸纳作用。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1%。比如,乐坝镇总人口7680人,城镇人口达到6100人,城镇化率达到80%。白衣镇十年来镇区面积扩大8倍,城镇人口增加6倍,达到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

(三)基础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20*年底,全市乡镇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条,里程12*公里;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70%;乡镇通电率100%;60个乡镇建有集中供水厂(站);所有建制乡镇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60%的乡镇开通网络;建成了一批综合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经营超市,促进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阳、清江、乐坝、涪阳和兴文实现天然气管道集中供气;地处深山的空山乡实现了“五通”。

(四)镇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加快增长,特别是建制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乡集镇。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型、工贸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小城镇。据不完全统计,20*年,全市小城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4亿元,其中二产业6.47亿元,三产业10.63亿元。如,乐坝建镇十五年来,坚持以工业、商贸为主导,去年底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占GDP的8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为4:43:53,提供税收超过2000万元。涪阳镇兴办12家超市,新建1万平方米综合商品交易楼,吸引了一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客商,个体户达到250户,带动了以涪阳、陈河为中心的通江银耳、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

(五)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我市部分小城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文化。长赤、毛浴、沙溪、光雾山(桃园)、得胜等镇具有光荣的红色历史,深厚的红色文化。白衣古镇以上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著称。恩阳古镇以文化、特色民居远近闻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水宁寺、白衣、毛浴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清江、曾口、涪阳、铁佛等21个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镇。

尽管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规划明显滞后。城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求。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率仅为27%,绝大部分小城镇没有控制性详规,更没有小区规划。已有的小城镇规划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总体布局与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城镇规模偏小,90%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其他乡集镇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停留在农村居民点的层次上,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城镇品味,基本上是一条水泥路、一排卷帘门,“千镇一面”的火柴盒式建筑,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由于自身财力薄弱,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不到位,投入明显不足。一方面,乡镇政府性债务沉重。据对恩阳、清江、曾口、白衣、元山、驷马、诺水河、广纳、涪阳、乐坝、大河、光雾山12个小城镇的调查,除涪阳已消化全部债务外,其余11个镇政府性债务达到1.25亿元,最少的乐坝镇为140万元,最高的驷马、恩阳达到2200万元,平均达到1000万元以上。制约了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路、水、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不配套。沿公路建设的乡镇,公路与街道功能不清,以路代街、以街代市现象突出;多数乡镇未实现雨污分流,未集中进行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管网建设严重滞后;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缺乏;燃气普及率仅为0.1%。

三是缺乏产业支撑。城镇经济总体效益不高,产业发展普遍存在产业规模小、链条短、水平低的状况,产业支撑能力弱。不足以刺激基础设施的快速改善和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的有效积聚,城镇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弱,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同时,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对外交流合作有限,对外开放的水平低,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不强,借力、借势、借资金、借技术发展尚未真正起步。

四是集镇管理水平不高。城镇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求,政府主管部门调控能力较弱。规划应有的指导性、权威性和强制性作用发挥得不够,随意性明显,重建轻管的现象比较突出。小城镇违法建设屡禁不止,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准确把握小城镇建设在城乡统筹中的功能定位

城镇化直接体现着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一)发挥小城镇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镇是一个行政区域的中心。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一头连农村,一头连城市,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是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在该地域系统内发挥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心地位作用。小城镇的发育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为此,必须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二)发挥小城镇的聚集作用。城镇化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当前,大中城市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产业升级等多方面的原因,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而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满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低成本需要;有利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相对集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利于解决农民离土不离乡,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扩大内需之功效。建设小城镇,可以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可以发展一个地方的生产,繁荣一个地方的经济,富裕一个地方的百姓。

(三)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工业文明向农村扩散,离不开小城镇,城市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以小城镇为基地,才能尽快为分散的农民所掌握、所享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多要通过小城镇向农村传播。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带动作用,对农村产业的辐射作用。

(四)发挥小城镇促进对外开放的作用。扩大对外开放是农村进步的强大动力。小城镇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作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晚、起点低、积累少,招商引资难度大,更应该加快建设农村小城镇,充分发挥其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像乐坝镇多年来重视抓小城镇建设,促进开放开发,吸引了大量外地和当地人务工经商,兴办企业,镇域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五)发挥小城镇促进科学发展的作用。要确立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发展的思想观念。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作为体现以人为本、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举措,作为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实现人口、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立足特色资源,打造产业集中区,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三、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舆论导向。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形成广泛共识。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落实市委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需要,是推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需要,是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也是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需要。根据*实际,应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市、县中心城市,完善功能,提升品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一手抓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创新体制、突出特色,把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增强小城镇的发展活力、发展后劲。

(二)坚持规划导向。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规划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按照起点要高、规模适度、分步实施的要求,提高规划水平。明确小城镇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节约资源、突出特色、个性发展,体现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特色,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切实避免“千镇一面”的雷同。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选址、规模、标准和设施配置,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镇。一要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二要搞好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包括控制性详规、小区规划、管理建设规划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的规划;三要搞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小城镇规划与产业布局规划、教育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有机地衔接起来,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基础潜力、产业潜力。四要严格实行规划控制,增强规划的严肃性,保障规划的连续性、权威性。

(三)坚持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和效应,推动小城镇建设。一要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农村居民到城镇的入户条件;在小城镇范围内收取的土地出让收益、城市维护建设税和配套费,除按规定上缴集中调剂使用的部分外,其余应全额返还给乡镇,用于小城镇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改革城镇公共设施的价格机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费、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价格,逐步实行企业化运作;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按照“等质等量,就近方便”的原则进行土地调整交换;运用灾后重建的政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步伐;充分运用村居民自治手段,推进小城镇开发。二要建立财政引导、民间投入、外资进入的多元投入机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资金向小城镇建设倾斜;积极争取信贷投入;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以特许权经营(BOT)、转让资产权益(TOT)方式及资产收益抵押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经营好城镇有形和无形资产,可将市政设施的使用权、经营权实行市场营运,通过转让、拍卖城镇空间、广告经营权、线路经营权、设施冠名权等获得收益;积极利用世行贷款建设重点镇,争取供水设施和历史文化名镇专项资金扶持小城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个人和外商投资建设和经营自来水厂、燃气、公共交通、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或者经商兴办乡镇企业。

(四)坚持产业导向。兴镇必兴业,兴业才能强镇。小城镇发展必须以产业为依托。应当因地、因镇制宜,找准主攻方向,发展主导产业,避免“小而全”。要通过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产业政策来引导集镇的发展,制定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集中的扶持政策,引导龙头企业、经营者向小城镇汇集,形成产业集中区,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地,既壮大镇区经济实力,又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功能。比如,曾口、恩阳、江口镇可以规划为工业园区;又如,光雾山、诺水河、白衣镇可以建设旅游园区;再如,乐坝、清江、巴州镇可以发展商贸物流园区,涪阳、大河、驷马、尹家、铁溪等地可以规划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

第2篇

一、现状与问题

*直辖以来,通过争取中央投入和吸收各方资本,加大投融资创新力度,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相继竣工投用一批重大项目,新增一批生产能力,办成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投资环境和发展成本有所改善。但是,由于三峡工程长期议而未决,经济社会发展欠帐大,基础设施依然脆弱,成为移民安稳致富、产业培育和社会功能再造的“瓶颈”制约。

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一是总体水平较低。2005年库区城镇化率仅为37.3%,低于全市的45.2%;城镇化水平不均衡,最高的巴南达62.9%,最低的巫溪仅15.8%;城镇化质量低,城镇缺乏特色,用地规模扩展远远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二是城镇体系不合理。大城市竞争力不强,中等城市发展迟滞,小城镇发育缓慢,城市间缺乏合理分工,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和经济交往不畅。三是产业空虚问题突出。库区城镇和企业被动迁建,城镇功能尚不完善,要素集聚度低,缺乏特色突出、带动性强的产业支撑。四是社会功能培育不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或剧烈变迁,社会功能再造相对滞后,使潜在社会危机日益显现。

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低。一是从交通设施看,网络密度小、等级低,快速通道尚未形成,库区与外部通道、县际、城乡间交通不畅;现代化港口码头能力建设滞后,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通畅水平不高,2005年乡镇通畅率为55%(全市为59%)、行政村通畅率为9%(全市为11.5%);铁路缺少纵贯南北的干线,东向通道尚未形成。二是从能源设施看,布局不尽合理,水能资源开发有限,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少,小煤矿和小火电比重大,安全隐患多,生态环境破坏大;供给网络不完善,电网可靠性差、改造任务重,天然气管网未全覆盖;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以煤为主,比例近2/3;2005年人均电力消费量880千瓦时,仅为全市的75%。三是从水利设施看,缺少蓄水工程,特别是具有调蓄能力的大中型骨干工程;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安全保障度低;病险水库多,渠系不配套,渗漏损失大;安全防护体系薄弱,特别是防治库岸滑坡和抵御洪水袭击的能力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治理进度缓慢。2005年复查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650万,占区域农业人口的54%。四是从市政设施看,承载能力不强,景观水平不高;城市供排水、道路交通、环卫设施建设尚需加强,2005年城市人均道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6.8和3.5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为72%、90%和82%,较全市平均水平略高,但与库区承载长江生态屏障功能尚有差距。五是从信息设施看,供给能力弱,资源缺乏整合,发展水平不高,农村普遍服务任务艰巨,2005年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35%和90%(全市为52%和95%)。六是从社会服务设施看,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供给能力尚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布局不平衡。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不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各行业、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之间,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依托之间,城市建设与农村用地之间,基础设施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之间等,相互衔接不够、统筹协调较差。二是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较低,小城镇和区县工业园区布局不尽合理,对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支持乏力。三是管理缺乏有效整合,效率不高。水、电、气、通讯、广电等市政管网布局各自为政,以邻为壑;对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前期、中期、后期各个阶段紧密衔接和研究指导不够。

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一方面,库区总体发展水平落后,自身经济实力不足,财力薄弱,资本金缺口大。另一方面,库区地形地貌复杂,挖填方量大,施工难度高,技术措施复杂,抗震要求高,单位建设成本高于其他地区。

二、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

库区城镇化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城乡关系协调、开放持续扩大、移民生计解决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系统;充分体现库区的历史、文化和山城、江城特点,促进基础设施系统与外部系统和谐共生,实现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系统的可扩展性;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和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促进各种基础设施的竞争与合作,引导基础设施系统形成合理结构,最大限度发挥各级各类基础设施综合效能。

根据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现状和趋势,分阶段目标是: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现在全市平均水平,基本消除主要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跟上全市平均水平,主要基础设施供给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发展指标参见附表。

三、重点任务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加快建设,完善功能、增强能力,加快构建衔接主城、辐射周边、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和城镇化载体。

(一)构建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城镇体系

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城镇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载体,以及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加快城镇化的关键在于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创造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和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城镇居民现代化。

围绕完善设施、培育产业、改善人居,优化库区城镇体系。一是立足于把万州、涪陵、江津建成大城市,科学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开展战略性环评和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先行,加快形成各大城市与*主城、国家交通干线、周边城镇之间的高效联通体系。创新城市开发模式,实施必要的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促进资金、土地等要素集约利用。按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定位,为各大城市集聚要素和有序引导都市区产业、人口和功能疏解奠定基础。二是立足于参与建设*大都市,渝北、巴南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稳定、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关联互动、高端高效、循环节约、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因地制宜,引导县城建设中小城市,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四是加强村庄整治。完善区县域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

围绕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增进人文与环境和谐,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一是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积极建设城市主次干道、跨江桥梁、步行系统等,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拓展城市空间。二是加强供排水设施建设。充分考虑山地城市特点,加快水厂及供水管网建设,增强供水能力,提高供水水质,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水。竣工投用一批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积极推广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先进处理技术和工艺,有序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市场化,保护三峡水库及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三是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以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为主线,严格城市绿线管理,划定城市绿地保护禁建区,加强公园、绿化带等绿地的建设和自然风景区的保护,控制、保护、建设好城市的滨江带、山脊线、轮廓线。以城市绿化、公共绿地和城市道路、河道两侧绿化建设为重点,形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地系统,展现“山城、江城”特色风貌。四是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公厕及粪便、垃圾收集清运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五是建设城市减灾预警机制和应急系统。加快建立健全灾害的预警预报和防御决策系统,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防灾救灾应急体系、抗灾保障体系,提高对各类灾害的防范能力和赈灾能力。六是认真解决水、电、气、通讯、广电等市政管网存在的布局混乱、重复开挖问题,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创造条件解决地下共用管沟和空间管网统一下地的问题,为广大群众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

(二)构建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基础设施的骨架,是区域发展的先行条件。库区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以及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布局的特点,发展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互动,有序构筑库区综合交通运输网,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优势。

围绕全市建设长江上游交通枢纽的总体要求,加快构筑以水运、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骨干、航空为补充,出境大通道、城际快速通道、城乡连贯的库区交通网,提高通达深度和快捷程度。一是加强水运建设。抓好骨干航道和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主城、万州、涪陵枢纽港为中心,加强与公路、铁路、空港等运输方式相互衔接、有机联动,逐步形成水系沟通、干支直达、布局合理、区域成网的内河航运体系,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二是加快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出境高速通道和县际公路,提高县乡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建成万开、万宜、垫利、奉巫、渝湘、渝泸、*外环等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沿江高速公路、*三环、万涪黔快速环网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县际公路,实现县与县之间至少有一条二级公路连接。加快建设农村公路,重点推进乡镇油路和通行政村公路,增加路网密度。三是加快铁路建设。建成万宜、南涪铁路,开工建设渝利铁路,推进达万铁路改造、安常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完善铁路场站布局,增强枢纽功能。四是推进空港建设。完善万州五桥机场功能,积极推进旅游支线机场、江北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及第三航站区前期工作。

(三)构建清洁安全、保障有力的能源供给系统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重要保障,能源投资的带动和最终需求的提高均将推动能源供给的持续稳定增长。统筹考虑和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结构、布局和能源供给,增强能源对经济的支撑力,须有经济、合理、清洁、可靠的能源结构系统。

围绕充分利用库区天然气、水力、煤炭等能源资源和核工业基础,积极构建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一是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天然气主产区的优势,加强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天然气脱硫能力,完善集气、净化、输气管网配套设施。推进天然气就地开发、就地产业化进程。实施天然气勘探开发、天然气液化和川渝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工程。二是加强电力建设。在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积极推进调节性能好、水能指标优的大型水电站和流域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并从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需要出发,适度建设高参数、高效率、大容量的火电机组。推进建设武隆银盘和白马电站、珞璜电厂三期、奉节电厂、石柱电厂等重大项目,加快*核电站、库区抽水蓄能电站、朱杨溪航电枢纽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建设。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完善库区供电网络,提高电网的输送容量、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三是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加强煤炭资源勘察和开发,扩大现有煤矿生产能力,确保大型火力发电及经济发展用煤。加强煤矿安全技改,建设奉节青龙等煤矿,增加煤炭供给能力。四是促进农村小水电建设。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农村水电“脱贫解困”、无电村建设和农村电气化等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四)构建安全可靠、适应需求的水利保障体系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之本。加强库区水利建设,是保障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战略措施。

围绕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加快建成完善的水供给体系、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和水资源安全管理体系。一是增强水供给安全。实施大中型水利枢纽为主的水源工程,建成开县鲤鱼塘、忠县白石等一批大中型水库,推进南水北调三峡水库调水等重大项目。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一批乡镇供水工程,争取早日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实施灌区改造工程,推进建设龙溪河、小江等大型灌区,完善渠系配套。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二是提高防洪安全保障度。结合沿江(河)等地形特点,实施提高防洪能力、治理地质灾害、改善交通条件、美化城市景观、增强服务功能为导向的区县城市沿江(河)综合整治工程。三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水源地保护和应急系统建设,确保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实施生态补偿调节,完成龙溪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原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推进退耕还林(草)、生态修复、“四沿”绿化、地质灾害防治、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保护与整治等工程。

(五)完善资源共享、普遍服务的信息网络

电信通信被誉为国家的神经系统,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作为传递信息的电信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完善信息网络,对推动库区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有着重大意义。

围绕全市建设长江上游通信枢纽和信息中心的总体要求,以提高普及率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结构完善、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信息网络。一是加强通信网建设。固定传输网重点加强网络升级改造,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移动网重点加快基站和光缆建设,建成窄宽带结合、移动方式灵活接入、信息资源丰富的通信网络。接入网建设重点采用宽带技术和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等,发展县城、乡镇和社区的宽带综合接入网。二是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容改造广电网络,提高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快建设城域数据传输网,重点完善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保证网络安全性。按数字电视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和转换。三是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营销、投递网网点建设,推进局所特别是较大的局(所)电子化改造及经营、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调整营业网点布局,发展农村偏远地区的综合性的流动服务点。四是加强人口、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社会服务等公益性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着力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五是加强库区公共信息服务苑、中小学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示范、远程医疗示范等信息服务设施,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六)构建服务大众、改善民生的社会服务设施

围绕构建和谐库区,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强科学普及和技术创新,优先发展教育,繁荣公共文化,增进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围绕全市建设长江上游科教文化信息中心的总体要求,加快库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促进科技教育优先发展。在科学功能定位、合理区域分布的前提下,推进科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打造三峡星火产业带。完善高教配套设施,推动库区高校加快发展。以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优化中小学布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优质资源为着力点,确保每个区县拥有1—2所优质高中,并创建一批市级以上示范高中。以“三化”需求为切入点,大力兴办和加强职业教育。二是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加强公益文化设施、农村文化设施和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到2010年实现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启动20户以上的“村村通工程”。建设区县“一场一馆一池”体育设施,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实施农村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增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卫生设施建设。以农村卫生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传染病救治体系、紧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筹资办法,建立稳定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

四、政策举措

基础设施既是库区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政府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要创新体制和政策,争取中央支持,加大地方投入,集聚社会资本,促进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战略规划统筹和重大项目前期研究

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各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和高效运行,对促进城镇化及发挥基础设施综合效益极其重要。要加强规划间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特别要加强基础设施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之间的衔接。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布局,统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项目之间的协调。在增强城市功能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同时,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对各类基础设施规划实施评估,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研究并完善相关规划。

围绕区域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生态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等,加强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基础设施问题的前期研究,有选择地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根据规划进度逐步安排实施,形成项目间的接续。基础设施建设在有序推进的同时,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关系全局、带动性强、意义深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顺利建设。加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发挥最大综合效益。

(二)加强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建设资本汇集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落实企业投资自,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一是争取中央投入。在市和区县级政府财力较为薄弱、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央投入仍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目标及政策导向,推出一批事关全局的骨干性和区域性的交通、水利、能源、市政、通讯等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专项资金支持,发挥好中央投资的带动作用。二是改革政府投资管理体制。调整政府投资方向,重点支持公益性和公共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制,加强咨询评估和稽察、审计、舆论等公共监督,逐步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政府投资效益。三是创新金融机构支持模式。完善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机制,在市政府、政府投资主体和区县政府三个层面加强协调和沟通,积极争取贷款支持。组建三峡发展银行,培育成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取国家在专项贷款、外国政府贷款等方面给予库区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四是创新社会资本集聚机制。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BOT、BT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在交通、能源、环保和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须由财政出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也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探索特许经营制度。五是盘活资产存量。对有现金流的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行产权重组、委托经营、专营权出让等形式;对一时无法转让的项目,可通过质押贷款等筹集建设资金。严格控制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周边土地开发,其增值收益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六是严格执行各类项目建设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国家、市里关于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法规,加强考核,分层管理,落实责任,有序推进,实现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促进科技创新与集约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的科学建设和合理使用与科技进步密切关联。库区发展要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是关键,其路径不外乎“开源”和“节流”。“开源”指开发建设新的项目,实现替代;“节流”指通过减少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要顺应现代化的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和攻关,大力开发、应用和推广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科技含量。要制定具体措施,抓好试点和典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

加强基础设施需求侧管理。基础设施安全最大的威胁在于低水平消费,它受消费意识和利用技术水平的双重制约。因此,必须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实现基础设施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节能节水等适用技术,建立集约型基础设施利用体系,运用价格手段调控电价和水价,促进节约用电和用水。工业节水以提高重复利用率为核心,城市节水以降低管网漏失率为核心;加快再生水回用步伐。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项目,对主要工业用能用水行业的主要产品确定用能用水定额;倡导建立节地、节水型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建立节能、节材的节约型工业体系,建立节省运力的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以及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

(四)以保障就业和迁徙权为重点促进农民市民化

建立符合城乡一体化要求的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改变对农民工防范式、歧视性的管理方式,将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并突出对农民工的服务,促进农民工有效地融入城市生活。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农民工提供信息,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各种教育培训服务,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规范农民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章制度,在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和要求方面,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统筹规划,积极试点,探索将农民工纳入当地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坚决制止和纠正一些城市的行政、执法机关对待农民工的简单粗暴的方式。通过行政服务和法律援助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维护基本权益。

五、若干重大问题

(一)合理划分基础设施供给层次与政府间权责问题

合理划分基础设施供给层次和明确各级政府间的权责,有利于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统筹城乡发展和切实改善民生。

合理划分基础设施供给层次。根据市场化程度,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基本属于市场化的类型,即能够回收投资,且能产生资本积累的项目,如电力等具有竞争性质的行业,应在政府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二是半市场化的类型,如公路、自来水、污水垃圾处理、农村通信、城镇防洪等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公共政策支持和产品与服务价格改革给予市场补偿相结合,吸引社会投资。三是基本由政府投入的类型,即纯公益性项目和低收费项目,如生态环保、消防、城市道路、农业灌溉、农村人饮等,其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征收税费和投入部分经营性项目收益解决。

科学划分基础设施政府间权责。按照权责对称原则,合理划分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权责。作为市级政府,一是对接和影响国家重大决策,承担基础设施需求预测、总体布局、中长期建设规划和重大项目实施,促进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二是建立激励区县政府相互合作的利益机制和督导机制,让区县将地方基础设施规划融入全市总体规划,并引入竞争机制。三是有效规范基础设施运营商。对强自然垄断行业,规定服务质量、限制产品价格、保护公共利益;对具有替代性的基础设施领域,为竞争提供便利。作为区县政府,一是结合区县实际,完善基础设施规划,组织实施好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二是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在经济发展、财政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增加区县财政对公益性基础设施投入。三是按照市政府的规划和部署,协助做好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二)建立库区基础设施稳定投资渠道问题

库区属于国家生态敏感区,城镇化被动性强,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大,市场体系不完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弱,为适应库区安稳致富、培育新兴产业、完善社会功能等紧迫需要,基础设施必须跨越式发展,急需国家特别政策支持。同时,随库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逐步建成投用,运行费用越来越大,市及区县财力难以支撑。为此,要争取国家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运行给予专项补贴。资金渠道:一是按开发者补偿原则,从三峡电站建设基金中安排部分资金;二是按集团受益者补偿原则,从三峡发电收益中专项列支;三是按地区受益者补偿原则,由国家对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城市征收环境税费,用于补贴上游城市环境保护费用缺口。

若上述特别政策暂难实施,可以考虑:一是争取国家比照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模式,设立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用于库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补助。二是争取国家批准*发行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地方财政逐年偿还债务本息。

(三)处理好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保关系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库区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矛盾突出。部分地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方式,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突出。为此,要制定并执行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加强对科学划定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资源开发“”管理,明确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方式和生产力布局;加大对水电开发、林业农业开发等重点资源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防止造成新的重大生态破坏;严格保护城市的天然湿地、草地、林地、河道等生态系统和城市渠系和水体;城市绿化树(草)种应推广本地优良品种,严格控制对野生树木的采挖移植;禁止古树、名木异地移栽,防止造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第3篇

剖析原因,提出调研思路

“三环卫星镇”多镶嵌在成都三环路发展带上,地处城乡结合部,因土地征占搬迁安置等因素,导致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占据较大比重、人口素质参差不齐、矛盾问题尖锐突出、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与近邻的主城区相比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管理难度增加。

很长时间,“三环卫星镇”在做群众工作方面都存在着“三难”问题:干部找人难,想听真话难,解决问题难。群众工作做不通,发展就容易卡壳,不但该圈层群众利益得不到充分保证,而且许多重大规划建设不容易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长此以往,极有可能形成“三环内外两重天”的不均衡局面,出现阻碍成都又好又快发展的“三环阻力带”。因此,在推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度开展大规模的基层群众调研,找准查实群众需求,准确研判“三环卫星镇”圈层的社会发展难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发挥优势,确定调研课题

本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相结合的宗旨,学校党委积极响应、认真践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立足地缘,与校区所在的十陵街办党工委一道,共同开展了以“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为主题的调研课题。

学校师生、各村(社区)工作人员共同运用专家座谈法和恳谈沟通法,就调研思路、调研提纲与调研问卷等反复交换意见,多次调整与修正,找准突破点位,确定了6个部分60个问题。针对文化教育、社会管理、医疗卫生、城乡环境、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当地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剖析“十陵街道”这个典型例子,深度挖掘“三环卫星镇”社会发展的共性问题。

校地携手合作,提升调研质量

为顺利完成此次调研工作,达到预期效果,成都大学与十陵街办成立联合调研项目组,下设综合协调小组、抽样调查小组、基础数据普查小组、调查报告撰写小组。

2013年7月中下旬,成都大学15名专业教师、83名在校大学生和10余名街道办工作人员,深入十陵街道的12个村(社区),针对辖区常住人口进行入户调查。问卷以户为单位,每户一份调查问卷。高校师生走村入户,与居民拉家常说民生,与群众耐心沟通、感情到位。当调研中被问到“你认为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民生问题”“你对小区管理有何建议”“你认为十陵征地拆迁工作开展如何”等方面问题时,受访群众纷纷打开话匣子,对师生们敞开心扉,诉说心曲。此次调研共深入家庭1.2645万户,走访群众近5万人,覆盖了十陵辖区总人数的60%。

科学分析,务求调研实效

第4篇

(一)重点摸清我县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及产业发展现状,研究解决库区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完善库区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及政策措施,推动库区各项工作。

(二)认真研究国家及重庆市对库区发展和稳定的重大政策措施,围绕解决库区产业发展、扩大移民就业、提高移民生活水平、维护库区稳定等问题,结合我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移民、扶贫和民族等特殊政策,进一步加快三峡库区绿色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步伐。

(三)为起草好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会议文件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课题及分工

(一)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现状分析

调研重点:移民生活现状(包括土地占有情况、收入水平、居住条件、就业状况)和移民失业、养老、最低生活、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现状及新的保障措施,分城镇、农村的不同情况予以调研,提出意见。

牵头单位:县移民局

参与单位:县统计局、县劳动保障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库区各乡(镇)。

(二)库区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

调研重点:“十五”期间库区产业发展现状,库区“十一五”期间产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经贸委、县农办、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三)我县库区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调研重点:结合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和推进库区新农村建设,对“十一五”库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和规划。

牵头单位:县农办

参与单位: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局、县辣椒办、县扶贫办、县医药公司、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四)加快我县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调研重点:库区集镇体系、道路交通、供电、通讯、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现状,“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步骤安排及项目推进。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建委、县交通局、县市政园林局、县经贸委、县水利局、县国土房管局、县供电公司、县电信公司、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库区各乡(镇)。

(五)促进库区对口支援及招商引资工作的对策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对口支援及招商引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计委

参与单位:县移民局、县经贸委、县农办,库区各乡(镇)。

(六)提高移民安置质量和确保安得稳的对策措施

调研重点:移民工程推进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确保剩余移民搬得出,如何提高已安置移民的生活质量,确保稳得住。

牵头单位:县移民局

参与单位:县级相关部门,库区各乡(镇)。

(七)开发西沱古镇特色旅游的政策措施

调研重点:充分利用西沱古镇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制定发展古镇特色旅游,活跃第三产业的具体政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旅游局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文广局、县建委、县交通局、县移民局,西沱镇。

(八)加快我县库区加工业和流通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调研重点:库区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现状,在移民搬迁和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新时期争取或制定的相关政策,促进其加快发展。

牵头单位:县经贸委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农办、县农业局、县畜牧局、县辣椒办、县医药公司、县信用联社,库区各乡(镇)。

(九)加强我县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途径及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库周绿化带建设、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三期地灾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消落区治理、清漂等规划的实施、项目的推进。

牵头单位:县环保局

参与单位:县计委、县林业局、县农业局、县水利局、县国土房管局、县建委、县移民局、县市政园林局。

(十)我县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政策措施

调研重点: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五年库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的目标、规划和服务管理的工作措施。

牵头单位:县农业局

参与单位:县农办、县劳动保障局、县教委、县移民局,库区各乡(镇)。

(十一)库区社会事业发展专题调研

调研重点:摸清库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工作现状,分别提出推进以西沱一职中为基地的职业教育、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化阵地建设、实用科技推广应用等政策措施。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

参与单位:县教委、县卫生局、县文广局、县科委、县财政局等县级部门,库区各乡(镇)。

(十二)确保我县库区社会长期稳定的思路和办法

调研重点:库区稳定(、治安、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现状、影响库区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措施。

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

参与单位:县法院、县办、县公安局、县安监局等县级相关部门。

(十三)我县库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调研重点:库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现状,加强库区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库区基层民主,加大新型实用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领导干部及干部人才队伍素质,建立移民干部选拔任用的激励机制等。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参与单位:县人事局、县编办、县民政局等县级相关部门。

三、调研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加强这次调研活动的组织领导,县委成立以陈航同志负总责,李成群、李奎同志具体负责,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委研究室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整个调研活动的统筹和领导工作。

(二)强化责任。各牵头单位和参与单位要落实一名领导担纲,成立专门的调研组,指定主笔人员,并于4月15日前将牵头领导、调研组、主笔人员名单及联络电话书面报县委研究室。牵头部门负责起草综合调研报告,参与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照部门的职能分工及牵头部门的要求分别承担各自的调研任务。各重点课题综合调研报告必须送县分管领导审阅签字后送县委研究室(县综合办公大楼413室)。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对调研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第5篇

[关键词] 宅基地换房 示范小城镇建设 天津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6-0037-03

[作者简介] 刘洪银(1968 ― ),山东昌邑人,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经济学、农村城镇化。

一、以宅基地换房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成效

宅基地换房就是农民以宅基地使用权换取住房,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在此基础上实现小城镇化。宅基地换房是利用宅基地变性后的级差地租补偿住房建设成本,实现居民社区建设的资金平衡。宅基地换房促进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为小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1. 示范小城镇建设提高了农村城镇化水平。“宅基地换房”政策促使天津的城镇化率从2007年的76.31%迅速提高到2012年的 81.55%,平均每年有50万农民成为拥有城镇户籍的城镇居民。不但农民实现市民化,转户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

2. 实现了人口集中和土地集聚集约利用。宅基地换房后,大多数示范小城镇总人口数都不低于1万人,中心村的人口也都超过1000人。人口集中后,社区管理也相应跟进。新建小城镇内部以3000户为单位设立社区居委会,以邻近的300户为单位设立邻里,以邻近的30户为单位设立居民小组。人口集中居住后,集约节约出大量宅基地。

3. 示范小城镇建设在近郊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天津近郊区县示范小城镇建设与农民就业质量较好,主要源于近郊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农村土地的级差地租较高,土地变性后的增值收益较高,能够实现宅基地换房项目资金平衡。近郊地区具有较好的农村工业化基础,农民再就业方式趋于多元化。

二、以宅基地换房推进

示范小城镇建设的约束问题

1. 宅基地换房小城镇化模式在偏远地区难以推行

第一,偏远农村宅基地换房不能实现资金平衡。示范小城镇试点项目由土地中心委托建设平台企业实施融资、补偿和还迁房建设,建设平台企业根据预期收支平衡与土地中心约定出让用地面积。与城郊地区相比,偏远农村交通不够顺畅、区位优势不够突出,土地变性的增值空间有限,项目建设平台企业要求的出让用地面积较大。近年来,预期的土地出让收益出现下降,部分试点项目不能实现资金平衡,平台企业融资出现困难,项目建设推进缓慢。第二,偏远地区产业层次和农民转移就业水平不高。远郊地区村镇不具备区位优势,街镇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工业企业吸纳力不高。入住工业园区的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不高。街镇工业园区传统制造业的低水平发展抑制农民转移就业的增收空间,农民转移就业的收入水平不高。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对151个产业发展特征村农民收入状况的调查结果,远郊街镇工业园区企业工资标准不如环城四区高,农民就地转移就业的工资水平较低。

2. 宅基地换房侵害了农民土地权益

第一,宅基地与住房分属两种不同性质的物权,以宅基地换房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物权之间的交换。宅基地权利是农民的永久保障性物权,用于保障农民基本居住权利。宅基地物权价值与日俱增,一定面积的宅基地能换多少面积的住房,即使考虑房屋的价值增值因素,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答案。以宅基地换房实际上是用永久产权的地产换取固定产权期限的房产。第二,宅基地换房后节约出来的土地名义上仍归村集体所有,实际上由镇政府统一委托经营。农民丧失了部分土地的实际控制权。不但如此,部分村镇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也一并收归镇政府统一规划经营,农民失去了农地承包经营权。第三,宅基地换房后节约出土地的复垦质量较低。按照挂钩项目区占补平衡要求,节约出的宅基地应复垦复耕为耕地,但项目实施中节约出的宅基地被直接用来发展设施化科技农业,设施农业对土地品质依赖性差。名义上实现了土地复垦,实际上仍是建设用地的土地品质,不能用于大田生产。

3. 政府推动模式的可复制和可推广性受到质疑

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采取的是政府推动模式,属于自上而下的城镇化。这种模式推进快、效率高。政府先期进行城乡协调发展规划并主导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以此带动传统农村改变落后面貌。但这种模式依赖政府投入和政策偏向。如果村镇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政府推动进入城镇化轨道,亦未尝不可。但城镇化条件不成熟的村镇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小城镇建设需要激发村镇自身活力,培植壮大产业和扩大农民转移就业,发展村镇经济。如果政府不分区别地加以行政推动,将欲速则不达。

三、“十三五”时期以协同与共享

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 因地制宜选择差异化城镇化模式,协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步推进生态村与示范镇建设。靠近城区、依靠土地征转能够实现资金平衡的街镇可以同步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和三改一化工程;离城区和交通干道较远的街镇,如果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可以依靠土地变性和村集体出资共同分担城镇化建设成本。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差、试点项目推进困难的街镇可退出示范小城镇建设,转而建设生态文明村。镇村经济不发达的远郊街镇可以先行开展生态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暂缓推进城镇化。

2. 偏远地区城镇化应产业先行,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远郊镇村推进城镇化前应先行发展壮大镇村产业,尤其镇村工业。苏南模式依靠乡镇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远郊地区城乡一体化也要产业先行,以工业化发展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增收。基层政府应加快街镇工业园区建设,吸纳外部企业进园区发展。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民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镇村集体经济具有一定积累,城镇化建设才水到渠成。

3.探索以宅基地建房的农民自建模式,推进远郊地区小城镇建设。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中央政府开始推行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十三五”后期,“三块地”改革将推向全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将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远郊地区可以探索实行以宅基地建房的农民自建模式推进小城镇建设,实现宅基地换房和宅基地建房两种模式的并行。第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居民楼建设必须经过全体村民的同意并经所在街镇政府审核批准,农民自建模式的小城镇建设必须符合小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二,筹资模式采用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收入为主,政府财政补助为辅的方式,辅助以土地抵押贷款和社会融资。第三,运营方式可以采用村办开发公司承建或政府委托项目建设平台公司,承建公司对项目实行独立核算。

4. 构建城乡一体化投资分担机制,分类建设美丽家园。城乡一体化建设可以采用村集体出资、社会融资和财政扶持的多元融资模式。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远郊街镇优先开展示范小城镇建设,村集体承担部分建设成本;区位优势明显的村落有序推广示范小城镇建设,政府根据投融资能力、信誉、经营产业类型等遴选确定项目建设平台单位资质,平台企业以自有资金和土地融资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财政扶持示范小城镇规划设计、节能环保、公益事业、公共基础设施和建设平台企业贷款贴息。具体而言,针对远郊人口密集村庄,如果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可以由村集体出资在集体建设用地原址改建为楼房,增配各类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整治、美化环境,形成新型农村社区。远郊人口较少的村庄,如果产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可以村集体出资,政府补助方式在集体建设用地原址建设高标准、低密度、生态型住宅,增配公共配套和基础设施,整治、美化环境。远郊人口较多、以工厂化种养殖业为主的村庄,应建设美丽乡村,补充公共配套设施和平房翻建,开展清理整治。距城区较近,人口较少的村庄,如果纳入撤村并城规划,暂时以村容村貌整治、配套设施补充为主,由环保市容主管部门牵头,重点进行路面硬化、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环境清整等工作。

5. 加强小城镇自然和人文景观营造,打造宜业、宜居、宜人城市环境。成功的城镇化都是努力做好人的文章。产城融合不但需要植入工业和工业集群,还需要集聚人气,围绕人的需求培育服务产业。围绕就业、居住和生活打造宜业、宜居和宜人的城市环境是城市建设管理的根本。其中,营造城市自然和人文景观,打造绿色生态城市是培育宜人环境的关键,也是农村城市化的短板。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建设中应依托自然地理环境,以山水田园为要素进行绿色规划,建设绿色城市;依托人文历史进行城市文明塑造规划,保护和传承城市文明,建设文化城市;依托智慧型人才进行绿色创意,以绿色创意产业打造绿色生活。

6. 引导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分流分化,协同推进农民市民化和职业农民培育。“十三五”时期农村城镇化需要协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市民化。第一,职业农民要基于农民意愿,采取农闲时节参加培训学校或进入农业职业院校进修方式,学习掌握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第二,创新农民市民化政策。建立实施各级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民市民化挂钩政策。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各级财政转移支付要与农民市民化数量挂钩,市、区县和镇政府按比例分担农民市民化成本。

[参考文献]

[1] 马林靖等. 快速城镇化中政府行为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J].西部论坛,2015(1).

[2] 黄跃. 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的调研报告[R]. 城乡研究动态,2011年1月.

[3] 张有会. 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生活――天津市东丽区华明示范镇建设实践.求是,2010(18):58.

第6篇

一场“造区”盛宴正在河南上演。

盛宴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截至今年7月底,河南已经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300个,初步建成350个,累计完成投资631.5亿元。

这不是新农村建设的简单翻版。“要认真研究社区和行政村的区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区别、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变城市的区别。”在“盛宴”启动之初,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即如此强调。

那么,何谓新型农村社区?为什么河南要提出试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中又有哪些经验值得外地借鉴?

“战略基点”

“造区”盛宴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底,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

在是次会议上,河南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增加新型农村社区这一战略基点,将传统的四级城镇化体系变革为五级体系。

在接下来的全国“两会”期间,卢展工更是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到与相同的高度,称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之后农村发展的“第”,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索的第三条道路,即“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

于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河南迅速推开。

那么,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何在?

其意义首先在于,它是河南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2011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中原经济建设五大战略定位和核心任务。对河南而言,这进一步明晰了其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明确了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

但河南面临的现实困境是人多地少。人多地少是制约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为40.6%,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另一方面,加速城镇化必须实现模式创新,跳出“赶人上楼、逼人进城”的怪圈。

就此,河南决定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即“两不三新”。而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是“两不三新”的核心。

不过,与以往城镇化不同,河南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个重要层级纳入现代城镇体系,并将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以探索一条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实现就地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卢展工就此称,中央早就提出要城乡统筹发展,但怎么统筹一直难以破题,河南的领先之处就在于找到了切入点,“三化”协调核心是破解不牺牲农业的难题,切入点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把农村发展联系进来,以农村新型社区作为着力点。

不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于河南更直接的意义还在于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拉动农村经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若干个村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新型社区,使农民集中居住,可以有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建房点多、面广等状况,节约出大量土地可以复垦为耕地或调整为建设用地。

据有关部门测算,不超过3层的社区住宅节约用地率为48%,6层以上的节地率可达到70%。这对缓解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用地供求矛盾意义重大。

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以直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建房消费需求,带动钢铁、水泥、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据测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资拉动比例为1:23,一个1万人左右的社区可以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和配套投资3000万元,可以撬动7亿元左右的农村消费。

“乡村社区”

“规模适度、相对集中、道路硬化、人畜分离、商住分设、饮水卫生、服务配套、街容整洁.......”这是今年年初,河南省出台的《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草稿)》中对未来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这也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施标准。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是河南一个创新。那么,新型农村社区应该建成什么样?

“新型农村社区不是新农村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卢展工直言。在他看来,“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简单地建新村,新型城镇化也不是简单地把农村变城市,而是一系列理念的变化、思路的调整、观念的转变。”

在河南官方,更明确的概念是,所谓新型农村社区,就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也称为“中心村”),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显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集约节约用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也即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建设,或由一个行政村改建而形成的乡村社区。如果非要找一个典型,那么,5月挂牌的河南“西辛庄市”是绝好的样本。

“俺村里有好学校,有好医院,有水有电有暖气,有宽的马路,好的绿化,俺有就业的地方,有宾馆,有超市,有休闲跳舞的地方,这不就是城市生活?”西辛庄支书李连成对于西辛庄的目标的就是“城市有啥俺有啥”。这是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朴实的构想。

不过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非“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个个不同”。按照“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动联动、一体推进”的原则要求,河南以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更多地和小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区与专业园区建设相结合,选择适合各自的建设发展模式。

滑县锦和新城是其中的典范,也是河南目前规模最大的新型农村社区,共规划整合33个村,可节约土地约7000亩。如今,锦和新城一期投资12亿元整合18个村,已有2940户入住新居。

“创新规划、‘三区’联动,是锦和新城成功的前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马明华说。锦和新城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通过“整合村庄、整合土地”,建设“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统一规划建设用地,仅3个月时间就完成1.7万亩土地流转,用以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支持产业集聚区内的工业企业发展,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同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马明华解释说。

钱从哪里来?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到“十二五”末,河南省的城镇化率要达到48%,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要转化为城镇人口。

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化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钱从哪里来?

今年6月,河南省社科联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各地的调研报告中都提到了专项资金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撑作用。例如,郑州市市级财政每年设立不低于2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污水处理等配套项目的建设。沁阳市市财政也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在专项资金之外,沁阳市还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通过建立涉农财政资金整合使用平台,按照“项目捆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对能够整合的20多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作用。

而成立投融资平台也是河南各地解决钱从哪儿来的办法之一。以沁阳市为例,其组建瑞源公司、丰庆村镇地产等投融资平台,对该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进行融资、投资,成为撬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点。其瑞源公司承担了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投资7.4亿元,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整合周边11个村庄,可吸纳11342人入住,可节约土地3305.4亩。

同时,河南各地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引领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例如,新乡先后出台8个方面49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群众到社区建房入住。

不过,河南省各级社科联在报告中仍然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还是单一,仍以政策性投入为主,投融资平台建设不足。

此外,河南新型农村建设还面临着规划建设新民居,土地需求量大,但每年下达市县的增减挂钩指标较少,不能满足用地需要;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项目支撑,大多数农民仍然选择外出打工等问题。

就此,河南省委政研室工业处处长吕五权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应当注意四个问题:一要控制社区数量,扩大人口规模。土地节约利用程度,人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都与社区人口规模成正比。二要尊重农民的财产权利,提高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加快农民腾退土地,关键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可行的办法是将通过复垦增加的建设用地大部分“漂移”到中心城市或县城,利用级差地租原理,使土地收益最大化,并将这部分收益全部补偿给农民。三要合理规划二三产业,坚决避免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现象再发生。四是创造条件,逐步过渡。新型社区是农村还是城镇?还要继续观察,分类指导。部分社区基础好,发展态势好,将来有望成为小城镇。也不排除个别新型农村社区由于多方面原因,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还是农村,规模大一点的农村而已。

链接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种模式

【模式一】市场运作型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筹措资金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市场化运作。这种运作模式重在运用市场机制,综合利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土建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洛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对于具有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土地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地方,可以通过统一规划、市场运作、业主开发、集中建设,实现整体搬迁,整合成为新型农村社区。

【模式二】政府主导型

对县、乡财政基础较好或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BT、BOT等模式开发建设成为新型农村社区。目前,BT模式、BOT模式都是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的形式。

【模式三】企业参与型

采用这种模式,需要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许昌市长葛市古佛寺社区建设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该社区的居民房屋建设面积为19万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6亿元。为筹措建设资金,古佛寺社区将腾出的690亩土地交由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统一使用,公司拿出补助资金1.035亿元,用于居民房屋建设,这样农民户均只拿1万元。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出的土地,众品公司部分用于建设养殖基地和果蔬加工基地,剩余土地用于众品公司扩大发展。社区居民不仅能够获得土地入股的股金,还可以到基地打工,增加收入,实现了双赢。

【模式四】政策引导型

对位置比较偏远或者深石山区、地质灾害威胁区、煤矿塌陷区、矿区等不宜居住的地方以及扶贫搬迁的村庄,要重点借助相关政策和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实施整体搬迁,就近进入新型农村社区。

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和谐社区杜寨小区建设就属于该模式。该小区是洛阳龙门煤业常村煤矿塌陷区杜寨村搬迁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计划安置杜寨村搬迁居民400余户1700余人。小区建成后,将彻底解决杜寨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第7篇

关键词: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2015年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广州城乡一体化思路与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5G69)。

1 引言

城乡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关系,整个社会都会随着城乡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趋势,而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1]。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从城乡割裂发展转向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发展是城镇化加速时期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目标。

广州是我国东南部最发达的省会城市,在农村城镇化方面都取得了卓著的成绩。但是,在广州市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环境污染严重,资源代价大等突出问题。城乡一体化强调的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生态等全方位的协调发展,其本质在于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对立,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国民待遇和社会权利[2]。本文研究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的对策,对广州城乡发展破除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2 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2.1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广州在工业化进程中拔得头筹,其城市化也进展迅速。据统计,截止 2015 年,广州各区、县总面积 7434.4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 1263 万人,设街道办事处 155个,镇 34 个。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81万亿元,“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10.1%,比2010年净增7352.13亿元,连续27年居国内城市第三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实现了新的跨越,广州正在从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变。

然而,作为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的经济体,广州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我国经济转型的典型产物――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制约着广州经济的健康发展,二元结构带来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府资源投入差距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也易引发种种社会问题。城乡一体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改善社会结构的必经之路。搞好乡村城镇化建设,是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选择。

2.2广州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规划落实不到位,建设的随意性过强

虽然广州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方面做出了努力,但是,城乡建设中不执行规划和无规划可执行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各项建设行为缺少控规的约束和指导,因此城镇建设无论在宏观控制上还是在建设特色上均出现了零乱和随意的感觉。不少农村城镇照搬大城市模式,规划、建设、管理的职能不突出,市场机制和政府服务双双不足,导致公共产品服务短缺,小城镇利用市场机制实行市政公用设施市场化运营尚未起步,市场机制的作用尚无法充分显现。再者重复破坏建设现象严重。由于缺少供水、供气等专项规划,导致这些行业在建设中没有规矩可循,出现了大量的行业间重复开挖路段、重复建设等现象,破坏了城镇基础设施,影响了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2)建设资金不足、规划建设用地缺口大

有关研究表明,建设一个 20 万人口的新城,仅对外联系交通设施、水、电、气、通讯设施、环卫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就要投入资金 30 亿元。目前,广州农村城镇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的机制还未形成,广州农村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致使每个农村城镇能够运用的就是每年投入的1500万元,这给农村城镇起步阶段的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规划过多的开发区,大量占用耕地导致中心镇用地不足。同时有些中心镇开始追求“现代化”,盲目拷贝大城市,形象工程太多太乱,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3)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水平

广州市农村城镇教育、科技、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规划建设相对滞后。调查显示,目前各城镇几乎没有针对科技发展的任何规划与管理。省科技厅的调研报告也表明,广州农村城镇多项城市化指数在全省排名滞后:社会保障覆盖率排名第 16,是单项排名第一的深圳评估值的 25%;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排名第 17,是单项排名第一的梅州的 42%;人均绿地面积排名第 15,第一名肇庆市是它的三倍多。以城镇公共绿地建设指标为例,2005 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广州市 15 个重点建设的中心镇中,人均共同绿地面积平均值为 2.3 平方米,其中,太和镇 9.35 的人均共同绿地面积还是基于太和镇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基础上。

4)不公平的户籍管理制度

自从1958年我国以法律形式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固定下来之后,便衍生出就业、税费、教育、医疗、社保、电力、土地、国资、人才、金融、组织(城市有工会,农村无农会)等等诸多二元制度。由户籍制度演化而成的“城乡分治,一城两策,一地两民,一事两制”的管理体制,不仅限制了农民人身自由,也阻碍了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制约了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民要想改变自己的身份,成为城镇人口,成本太大。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遭受“二等公民”的恶劣待遇,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即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和居住多年,仍然拥有不了城市户口,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待遇。

3 广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发展,突出城镇规划优先原则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推进区域统筹,势必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和行政区划界限,要加强对各区县的协调,要建立跨行政区域的规划建设协调机制,协调全市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城镇与区域建设、重大设施共享、区域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合作循环,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提高管理效能。

规划是城镇化发展的先导,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工作,只有规划好未来城镇建设,才能科学的建设好。城镇规划要完善功能、突出特色,充分利用各自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文化传统,对城镇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充分保护和挖掘地方文化,展现城镇特色面貌,防止千镇一面、马路城镇的呆板现象,避免“各自为政,遍地开花”无序的城镇扩张。

3.2完善农村城镇发展金融支持体系

政府应致力于改善市场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局限性,构建并完善农村农业发展金融支持体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调整财政支农资金分配结构,“以城促乡、以工哺农”。

建立和发展农村城镇金融服务体系,引导资金向农村城镇倾斜。扶持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城镇金融机构网络,帮助定位各农村城镇金融机构职能,健全农村城镇保险体系,以此加大信贷资金对农村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

3.3 突出生态环保优先的建设原则

广州市应围绕建设生态友好型城镇,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推行新型城镇化的突出位置,彻底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在城镇建设中努力做到先保护后开发,先配套后施工。为此一要突出抓好节能减排,积极构建城市节能减排产业体系,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快重点能源消耗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二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结合城镇规划,根据功能定位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分区控制;加强城镇湿地生态系统、绿地生态系统和城镇绿化建设,着重抓好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搬迁生态敏感区有污染的工矿企业。

3.4 推动二元户籍结构改革,突破城乡户籍束缚

以二元户籍结构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城乡发展统筹的最大障碍,必须深化户籍配套改革。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就是在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基础上,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县域、城镇的户口迁移政策,以合法固定住所为基本落户条件,鼓励农村劳动力就近有房转移[3]。同时逐步剥离城乡二元体制附加给户籍制度的各种职能,要使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加快其市民化进程。户籍改革是基础,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相配套的措施是内生性核心。要创造条件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保障水平适当、确保待遇发放的原则,推行以个人账户为核心的养老、医疗保险办法。教育资源要在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对农民工无条件开放。通过完善保障机制等,降低农民进城的成本和门槛。

参考文献

[1] 李刚.城乡一体化内涵及动力机制[J]. 勒海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2] 何雄伟.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J].企业经济,2014年01期.

[3] 张桂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型[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3月.

第8篇

关键词:周村区;城乡一体化;实践启示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省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决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区(县)作为连接城乡的结合点,集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于一身,是城乡统筹最直接的操作平台,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突破口。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有百年商埠之称的周村区在这方面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近年来,周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谱写了一曲城乡共荣的新篇章。

一、规划先导——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区域相对集中,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5%,具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周村区积极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周村区深刻认识到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先导、前提。为此他们坚持城乡规划一张图、发展一盘棋、区域全覆盖,城乡一体、科学构建城镇框架。按照“融合中心、一主两翼、三级联动、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主城区、中心镇、中心村(社区)”三个层级,将全区统一规划为1个主城区、2个中心镇、22个中心村和29个居民点,构筑紧密衔接、布局优化、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融合中心,是指主城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按照”东新、西古、南商、北工“的总体布局,完善设施、提升品位、做大规模、壮大实力,全面融合中心城区,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承载力。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特色突出的要求,以产业支撑推动建设发展,全面提升城镇综合实力和承载服务功能。

以“两区三村”建设为载体,统筹规划城乡社区建设。把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建设、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等相结合,全区统一部署,加强规划引导,全面整体推进。计划3年时间,投资20.36亿元,完成全区2个棚户区、6个老旧工矿居住区、9个城中村和12个城郊村改造任务。目前“两区三村”改造建设全面推进,全区开工建设5个项目,完成拆迁面积7.2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面积9万平方米。预计到2012年年底,全区城镇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5平方米和38平方米,城乡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将得到切实改善。周村区已被表彰为“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区”。

周村区的实践探索启示我们,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是先导,是前提。工作中,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特别是要先构建起适合本地的城镇建设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搞好其他方面的衔接规划,才能增强规划的统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四两拨千斤”——“两区三基地”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架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桥梁

产业聚集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近几年,周村区坚持“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目标,以“传承商埠文化、激活商埠经济、打造幸福周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总的指导思想下,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突破以往城乡行政界限和政策“垄沟”,勾画出了“两区两带两基地”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以“两区三基地”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这个“四两”,巧拨城乡一体化这个“千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架起了一座金色的桥梁。

“两区三基地”的构思主旨。周村区的“两区三基地”就是为了突破以往城乡分割的行政界限政策“鸿沟”,把过去以镇和办事处为“点”零散布局的相关联产业,统筹规划成片状和带状的产业聚集区,实现资本、人才、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城乡、高效配置、集约发展。

“两区三基地”的实施。“两区”即西部老城区、东部新城区,唱好“双城戏”,深入推进以周村古商城为核心的西部老城区优化提升,改善周村人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充分发挥孝妇河滨河区域优势,加快推进东部新城区规划扩建。“三基地”即北部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南部现代物流基地、王村高档耐材基地,突出抓好309国道市场物流产业带发展,建设大市场、发展大物流、实现大增值;目前,309国道串接起的物流产业带上已崛起了全国最大工业用不锈钢市场,中国家具行业十大商品交易市场、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机床销售维修服务中心、辐射华北地区的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等一大批市场,年交易额达100多亿元,从业人员近4万人。北部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南部高档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两基地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00多家,垄断了周村企业的半壁江山,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对外出口耐火材料的主要基地和重要的精密机床制造基地。在“两区三基地”的发展战略实施的同时,周村区还注重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实施“优一壮二活三”方略。进一步调优调精农业、调高调强工业、调大调活服务业,推动产业加速向“集约化、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加快培植壮大丝绸纺织、机电设备、轻钢结构、精细化工、耐火材料、沙发家具6大特色产业集群,努力推动周村老工业区实现新的转型发展。着力构建以先进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为基本框架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带动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布局已初步形成。

第9篇

关键词:集体土地开发、城乡统筹、经济效益、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世界城市的建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进城得到明显提升,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城市病”及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活环境差等问题。

一.集体土地利用困惑

为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北京市区过度膨胀的人口、改善交通拥堵和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积极探索对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的有效方法,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流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明确提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保障农户宅基地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试点基础上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土地管理法》中规定“集体土地不能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只有本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才可以依法申请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建设住宅或发展集体产业”,两者相违背,使集体土地开发较困难。

二.集体土地利用模式

在北京市周边村庄集体土地利用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北京市一级开发模式”、“双50模式”、“3个1/3模式”、“西红门模式”等集体土地改造模式。

2.1.土地一级开发模式

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的企业,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国有土地或乡村集体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使该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达到“三通一平”、“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再进行有偿出让或转让。北京市在开发中结合自身情况,形成了以企业为主导的一级土地开发模式,运作中“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政府“抓两头”,控制土地储备计划和供应计划;“放两头”即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实施土地一级开发。该方法避免了政府在前期的大量资金投入,但土地一级开发涉及的资金量巨大,参与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众多,拆迁赔付标准不一。如果监管不严,会出现“权力寻租”的现象,甚至滋生。

2.2.双50模式

在集体土地开发时,对原有村庄进行改造过程中,根据村庄人口数量和劳动力数量,按照人均50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和劳动力50平方米产业用房建筑面积进行村民宅基地置换,使村民回迁“上楼”,剩余部分除满足资金平衡外,作为绿化用地。该类模式适用于土地面积较小的村庄,为了保证村民的经济利益,政府绕开“招拍挂”将村集体回迁房建设用地纳入国有,并配套划拨用地,村集体成立投资管理公司,开发回迁房和产业园的配套建设,使村民永久共享村集体产业收益的分红。

2.3. 3个1/3模式

结合现状实际情况,以村庄宅基地和现状集体产业用地为单位“1”,根据1/3原则进行土地流转计算,在实际应用中,将用地总量分成三份, “ 1/3”用于解决农民搬迁安置和集体经济产业; “ 1/3” 用于对投资者农民搬迁安置和集体经济产业建设的补偿平衡;“ 1/3”用于实施还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该模式应用的前提是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支持,该模式相对于“双50模式”更易实施,村民的经济利益得到了充分保证,建设用地的量可能大于“双50模式”,是“双50模式”的改进。

2.4. 西红门模式

西红门镇位于大兴区,在村庄改造过程中,充分保障村民权益,对低端产业进行改造,使用地符合规划,同时改善村庄环境,增加村民收入。在土地产权、管理模式及措施保障方面制定相应政策。

土地方面:拆10还2,即拆除10平方公里低端的工业大院,还建2平方公里的居住与产业用地,实现8平方公里绿化。

管理模式:全镇统一成立集体土地经营管理公司,依据各村现在入股土地的价值,形成全镇统筹分配、农民收益(享受分红)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行政审批:由双主体变单主体,区国土对村集体股份公司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区发改对村集体股份公司和投资人的双主体进行立项;规划对双主体核发乡村许可;区建委对投资人核发集体房屋产权证。

由于实施单主体审批,区发改委双主体的立项使权益主体模糊,可能导致规划发证主体不清晰,造成集体土地收益流失。房、地产权人分离,在某些特定金融机构可以实现抵押融资,但金融机构允许对集体房屋所有权进行抵押与《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的“房地不分离”规定相违背,导致在对抵押房产处置中,可能造成集体土地收益的损失。

三.总结

在城镇化过程中,在城乡统筹的产权体系下,北京市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迫在眉睫,农村及土地由于独特的区位条件,农民应当享有的土地产权(使用权)与城市居民所享有的产权就要对等,农民也应当享有因为土地流转而产生的增值收益。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政府各相关部门应结合不同村庄的特点,灵活的制定政策措施,解决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实现土地存量的开发和村庄产业结构的升级,使村庄建设符合规划,也需要地方政府制定不同的措施保证村民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尚建刚.关于西红门镇村级工业大院综合改造的调研报告〔OL〕. 北京市大兴区党建网. 2012.11.19;

2北京城中村调查:开发主体缺位〔OL〕.上海证券报.2013.5.16;

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S〕. 中国政府网. 2014.3.16;

4土地管理法〔S〕.百度文库教育专区高等教育哲学.();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J/OL〕.新华社;

第10篇

为全面把握我县劳动力资源情况,研究劳动力资源对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就业工作的影响,探索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我县劳动保障部门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和县农业、林业、教育、发改、经济商务、扶贫等部门在全县开展了劳动力资源状况调查。现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劳动力资源现状

(一)总体基本情况

此次劳动力资源调查遍及全县12个乡(镇)99个村民委,劳动力237882人。其中:男性125517人,占总数52.76%;女性112365人,占总数47.24%。

1、年龄分布: 16-20岁33908人,占14.3%;21-30岁55190人,占23.2%;31-40岁62851人,占26.4%。41-50岁47571人,占总人数的20%。50-60岁38362人,占总人数的16.1 %。

2、文化结构分布:大专及以上文化 3255人,高中文化11945人,初中文化61482人,小学文化133350人,小学以下27850人,分别占总数的1.36%,5.02%,25.85%,56.06%,11.71%。

3、地区分布:锦屏22601人,其中:男性12333人,女性11268人;曰者19688人,其中:男性10553人,女性9135人,双龙营34647人,其中:男性19171人,女性17475人。八道哨 19545人,其中:男性10076人,女性9369人;腻脚14582人,其中:男性7662人,女性6920人;新店10310人,其中:男性5511人,女性 4799人;舍得10107人,其中:男性5478人,女性4629人;温浏18091人,其中:男性9162人,女性8929人;树皮22115人,其中:男性11489人,女性10626人;天星20519人,其中:男性9375人,女性11144人。平寨19126人,其中:男性10044人,女性9512人;官寨26551人,其中:男性 14052人,女性12499 人。

4、产业结构分布:从事第一产业195949人,占总数82.37%;第二产业22709人,占总数9.55%;第三产业19224人,占总数8.08%。

(二)转移基本情况

1、转移地区分布情况:至20xx年底,全县累计输出劳动力84668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亿元,人均劳务输出占人均纯收入的28.2%。其中,县内转移8806人,占转移总数的10.4%;县外转移75862人,占转移总数的89.6%。其中:锦屏转移8993人;曰者转移8749人;双龙营转移13229人;八道哨转移9818人;腻脚转移4707人;新店转移4063人;舍得转移4042人;温浏转移8996人;树皮转移8275人;天星转移7500人;平寨转移6191人;官寨转移9101人。

2、转移劳动力性别、年龄、文化分布:男性55348人,占转移总数的65.4%,女性29340人,占转移总数的34.6%。其中:16-20岁27094人,占转移总数的32%;21-30岁38947人,占转移总数的46%;31-40岁13547人,占转移总数的16%;41-50岁3810人,占转移总数的4.5%;51-60岁1270人,占转移总数的1.5%。小学文化37530人,占转移总数的42.2%;初中文化43181人,占转移总数的51%;高中及以上文化5757人,占转移总数的6.8%。

二、我县劳动力转移特点

(一)转移具有较强的裙带性和自主性。多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熟人介绍或引导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的人数不到转移总数的20%。

(二)转移区域相对集中。46.6%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县内转移仅为8806人,只占到转移总量的10.4%。

(三)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我县相当一部分保留着土地承包权的劳动力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四)简单体力劳动成为转移主要途径。由于我县绝大部分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单一,因而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的劳动力占到了转移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

(五)转移劳动力逐步转向高层次就业。一部分转移人员走上了管理阶层、技术岗位;还有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拓宽了视野,增多了知识,有了一定资金,便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自主经营,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三、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相对分散,总量分布不平衡。我县23.7万劳动力的49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交通和通信信息相对较好的锦屏、八道哨、曰 者的劳动力仅为总劳动力的18.8%,还有近60%的劳动力居住地远离城镇高寒或半高寒山区,其人多地少,交通、信息闭塞,严重制约了劳动力转移。

(二)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就业半径小。全县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只占劳动力总数的6.3% ,92%劳动力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从转移就业情况看,高中以上文化转移率高达95%,初中文化转移率次之为70% ,小学文化转移率最低仅为35%。可见文化素质越高,就业空间越大。

(三)转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加之我县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尚未健全,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便捷可靠的信息渠道,导致盲目性很大。据初步调查统计,我县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经政府或中介组织推荐的不足20%。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劳动力转移成本,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四)劳动力就业没有形成可靠的保障。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等方面形成二元分化,对比鲜明。

(五)培训意向过于集中,且两级分化严重。从05年到07的统计数字看,在培训中列前三位的是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电子电工,占据了培训总量的53.2%。从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大多对市场就业需求不了解,急功近利心态较重,大多集中在简单易学的专业,而在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需要的养殖、种植、农业农机技术、规划、设计等专业的培训趋于零。

(六)劳动力资源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资源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简单劳动力需求量逐渐减少。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面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压力。三随着我县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其它地区劳动力资源的涌入,给我县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带来了竞争压力。

四、做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切实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督促检查。新闻单位应继续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宣传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宣传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依靠自身努力多渠道就业。

(二)构建政策体系,发挥就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必然依托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政策。随着我县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政策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因此,一方面需要清理取缔限制和阻碍我县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一方面要在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的再就业问题的同时,从鼓励学习、鼓励转移、鼓励吸纳、免费服务等多个方面制定我县城乡统筹就业的一体化政策,使我县劳动力资源能走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完善培训体系,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技能。劳动力择业观念和技能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是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据统计,我县自20xx年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以来,通过培训的劳动力实现就业率达98%以上。要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全县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健全培训基地和职业技校、农广校等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要改进培训方式和指导方法,建立培训责任机制和经费投入机制以及工作评估考核机制。通过以上措施,壮大技能培训和职业指导力量,建立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四)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发挥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资源就业主渠道作用。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完善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体,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城乡一体且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市场体系,力求城区有市场、乡镇有网点、村社有窗口,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对各类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管,劳动保障、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要通过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各类欺诈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积极构建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建立方便、快捷、全程的信息化平台,使我县劳动力不出村社就能够了解到就业信息,掌握就业动态,明确就业政策。

(五)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切实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构建县、乡(镇)、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将就业服务延伸至村社。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个到位”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不断加大硬件和软件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所(站)的重要作用。

(六)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力就近转移。按照兼业性转移与分业性转移并举的要求,仅仅用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即可完成全年的耕作任务,一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实现我县劳动力充分就业。二是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城镇转移,带动各类服务业发展。三是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近,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到“十一五”没末,我县的各类企业用工将会达到26000人,至20xx年底,我县在各类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只有8377人,说明我县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空间还比较大,引资企业将会吸纳众多劳动力本地转移就业。三是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投资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形成链条经济,拉动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七)切实维护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合法权益。现在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转移就业都是解决劳动力资源就业问题以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切实保护广大劳务人员合法权益也将是一项长期任务。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对劳动、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为务工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三是探索推进适合农村实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农村劳动力能够享受到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并逐步过渡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五、未来发展规划

(一)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法制逐步健全,我县工业基础加强,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劳动保障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为全县劳动保障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到20xx年 ,城乡就业将达到28.8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达26.5万。转移农村劳动力将达到11.5万人,常年在外务工人数将达8.8万人。到2015年,城乡就业将达到30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达27万,转移农村劳动力将达到13万人,常年在外务工人数将达10万人。到2020年,城乡就业将达到3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人数达28.7万,转移农村劳动力将达到15万人,常年在外务工人数将达11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出来,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

(二)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在全县劳动保障所(站)设立专门的培训工作机构,力争在20xx年建立一个县级(800平方米)劳动力市场, 20xx年建立四个乡(镇)级(200平方米)劳动力市场;20xx年建立四个乡(镇)级(200平方米)劳动力市场。积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明确任务,职责分明,确保工作有人抓、有经费、有任务、有考核、有实效,使全县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三)建立吸纳劳动力参与的工业化路线。目前,我县有6万余人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流动,按7%比例计算,我县可吸纳4200-6000农民工回乡创业。具体措施是:在法律和**县产业政策的规划上,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创造劳动力参与工业化的机会和培养劳动力参与工业化的能力,为农民工回乡创业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和创业条件。

第11篇

关键词 消防;常识;宣传;措施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1-0124-02

0 引言

近年来,广东省总体上仍处于火灾易发、多发期,重大特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从火灾原因来看,多数火灾是由于消防安全意识不强、责任制不落实、消防安全常识缺乏、违反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广东省21个省辖市经济发展各异,因此在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建设等消防“硬实力”有较大发展的前提下,消防管理、全民消防安全常识等消防“软实力”则参差不齐,因此通过此次全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情况调查和研究,对全省消防安全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全民消防安全知晓率的调研情况

1.1调研方法

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联合专业调查机构,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访对全省21个省辖市,2000个配额的电话进行访问。[1]

1.2调研样本分布情况

样本根据广东省各省辖市人口数占省总人口数的比例进行分配。本次调研有效样本是2010个,其中城镇居民1205个样本,农村居民805个样本。固话有效样本是1006个,手机有效样本1004个。

1.3调研样本基本情况

1.3.1 性别

本次调研有效样本中,男性、女性全民分别占比67.91%和32.09%。

1.3.2 年龄

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全民属于青年群体和中年群体,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图1。

1.3.3 职业

本次调研有效样本中,职业比例如图2。

1.4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1.4.1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指标体系及分项权重

全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指标体系,包括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火场自救逃生知识技能两个一级指标,消防安全防范意识细分为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知晓率,对家用电器线路、燃气管道、灶具等的检查习惯,居住或办公楼等周围消防设施的知晓率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出口关注度二级指标;火场自救逃生知识技能细分为了解灭火器功能及使用方法、拨打火警正确提供基本信息、燃气泄漏处理得当、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处理得当、火灾不乘坐电梯、身上着火处理得当和身处高层遭遇火情时能够正确应对情况二级指标。

1.4.2计算方法

全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得分=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得分×0.4+火场自救逃生知识技能得分×0.6

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得分=(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知晓率得分+对家用电器线路、燃气管道、灶具等的检查习惯得分+居住或办公楼等周围消防设施的知晓率得分+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出口关注度得分)/4。

火场自救逃生知识技能得分=(了解灭火器功能及使用方法得分+拨打火警正确提供基本信息得分+燃气泄漏处理得当得分+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处理得当得分+火灾不乘坐电梯得分+身上着火处理得当得分+身处高层遭遇火情时能够正确应对情况)/7。

1.5总体调研结果

1.5.1广东省全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得分为55.18分[1]

从总体来看,广东省全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总体得分为55.18分,其中,安全防范意识得分为37.84分,火场自救逃生知识技能得分为66.74分。

1.5.2广东省全民有36.57%参与过正规火灾自救培训和逃生演习

从全省火灾自救培训和逃生演习全民参与情况来看,我省投入及宣传力度不够,仅有36.57%的全民表示参加过相关

活动。

2消防安全常识宣传教育措施

2.1 城市提升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的措施[2]

联合网易邮箱、QQ邮箱、搜狐邮箱定期以发送公众消防安全常识订阅邮件;加强消防演习和对官方微博和“南粤消防在线”微信公众账号信息进行宣传,让公众通过更多的新型渠道了解消防安全资讯。

可以联合社区单位对不同行业/不同建筑的火灾防范情况和自救逃生技能进行分类统计,有的放矢地让消防宣传人员对相关的企业开展针对性强、扎实有效的上门宣讲工作。

2.2 农村提升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的举措[3]

在冬春火灾多发季节、清明扫墓祭祖期间、春耕垦荒烧荒期、森林火灾多发期以及秋收季节等火灾多发期,地方政府要根据农村火灾的特点和规律,由村委会牵头,在组织开展农村生产经营单位防火安全检查的同时,不失时机地通过宣传单张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醒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对家用电器线路、燃气管道、灶具等的做到经常检查的习惯,做到防患于未然。

2.3消防常识宣传教育从源头抓起,从校园消防抓起

在学校消防重点部位和人员较密集等场所进行消防演习,如使用灭火器灭火,疏散逃生演练等。

采取给学生布置一份消防安全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家庭火灾隐患排查和电器使用方面的安全检查。及时督促家庭成员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公民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调研报告[R].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广州市豪森威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第12篇

根据市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和《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三联三知”活动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开发区党工委组织开展了“干部下基层,为民解难题”活动,要求全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工作作风,更加深入地体察民意,广泛征求意见,为民排忧解难。4月23日、24日,5月9日,我和社会事业局的有关同志一起到长村张乡于楼村进行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经汇总整理、分析思考,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长村张乡于楼村的基本情况

于楼村位于长村张乡西南两公里处,全村共有1500口人, 5个生产小组,村两委成员共有4名,调解主任1名,监委会主任1名,监委会成员2名,村组代表15名。共有党员62名,分为3个党小组,其中1、2村民组为一个党小组,组长为张付江,3、5村民组为一个党小组,组长李青亭,4组为一个党小组,组长为于德朝。全村共有低保户24户,33人,五保户2人,优抚对象2人,其中1名为抗美援朝老战士李明付,贫困党员2户。全村共有土地1950亩,现已流转土地800多亩,占全村土地的40%,主要为花卉种植。葡萄种植面积近300亩,占全村土地的16%,其余为传统种植。除了发展种植业,村里养殖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现有养猪场4家,存栏猪2000多头,此外还有一家面粉厂,一家制砖厂。

二、调研的方式方法

召开了村级组织座谈会,参加人员有支部书记于海付、村主任郑建伟、妇女主任吝春月、调解主任郑小军、一组组长张富江、二组组长于德海、三组组长李青亭及部分党员代表。

到于楼小学同校长杨松伟、教师张志红、刘占领、张俊杰、张旭等进行了座谈。

到贫困党员于木金、抗美援朝老战士李明付、五保户王宇航、低保户许彦林等农户家中进行了登门访谈。

查看了于楼村村内道路、生活用水供应等。

    三、座谈调研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中,党员、群众根据此次活动要求,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意见,经梳理汇总,主要有以下方面:

1、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村生产、生活存在困难。如:于楼村地处岗地,地下水源缺乏,今年借助国家“农村饮水工程”已解决了生活用水问题,但农业生产用水还不能有效解决;村民建房缺乏规划,造成一些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2、农村教育资源不足。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农村学校生源锐减,学校办学规模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学生在农村学校学生中的占比较高,教育资源整合会给这些家庭带来新的困难。

3、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单一。随着“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健身场地建设等项目实施,农民文化生活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需求。

4、农村土地流转进程缓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土地集约化生产势在必行,4组群众要求加快土地流转。

5、农民医疗、养老保障机制仍需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也出现了“小病不能用,大病不管用”的问题,致使个别家庭因病返贫。

6、农村干部待遇低,致使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热情不高。

7、农村道路年久失修,群众生产、出行不便,如于楼村有近2公里的村内道路急需修建。

8、低保金偏低,不能有效解决低保户的生活。

9、个别执法单位、个别人存在吃拿卡要等现象。

10、个别部门存在特权思想,在工作中挤占村里电费等现象。

11、建设葡萄贮存冷库用地审批困难。

    12、领导干部下基层少,深入群众少。

13、农村学校合并造成上学难。

14、教师缺编,专业教师缺乏。

15、全市教师待遇不一致,如魏都区教师每年都多出一个月的奖励工资。

这些问题困扰着当前农村的发展。

四、几点体会和建议

1、做决策、定政策要广泛征求群众意愿,始终站在群众立场。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始终秉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原则,始终站在群众立场,做决策、定政策时征求群众意愿,让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于楼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制定出的发展策略,切实把握住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如积极推行土地流转,既提高了土地经济效益,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党政工作的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2、要加大“三农”发展投入,不断改善民生。“发展为了群众,为了群众发展”。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民生,增加对农村、农业的财政投入,特别是诸如修路、饮水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