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0 07:39: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增强记忆力的音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提高大脑记忆的小诀窍
一、多听音乐帮助记忆
保加利亚的拉扎诺夫博士,以医学和心理学为依据,对一些乐曲进行了研究,发现巴赫、亨德尔等人的作品中的慢板乐章,能够消除大脑的紧张,使人进入冥想状态。他让学生们听着节奏缓慢的音乐,并且放松全身的肌肉,合着音乐的节拍读出需要记忆的材料。学习结束之后,再播放2分钟欢快的音乐,让大脑从记忆活动中恢复过来。很多试验过这种方法的学生都觉得记忆效果很好。
二、背诵经典提高记忆
我们知道,人常常在看书和学习中甚至是休闲时会经常背诵一些名篇、成语、佳句、诗歌短文、数理公式、外文单词和技术要领知识吗?那可是锻炼记忆力的“硬功夫”呀。马克思青年时就是用不熟练的外文背诵诗歌,锻炼自己的记忆力的。每天坚持10至20分钟的背诵,也能增进记忆力。
三、身心运用记忆效率
正确的重复是有效记忆的主要方法,特别在人在学习中通过自己的脑、手、耳、口并用进行知识记忆时,记忆的效率高效果好。因为当你记忆时,应该用脑想,也要口念,手写,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调动了自身更多的记忆“通道”参加记忆,这样使自己的记忆痕迹加深,记忆效果当然更好。
四、奇思怪想强记忆
我们在学习与看书时往往对一些数字、年代不易记住。如果你善于联想记忆,便好记了。如桩子表和房间法或叫罗马房法和图像字法,是联想法的具体化。你可以将桩子或房间用来当成图像的存放处桩子,原理就是让要记忆的东西来跟已知的东西做连接。原来的东西就叫“桩子”,把新的要记忆的事物与桩子连接,此法用于大量数据和外语的记忆。
五、多咀嚼能增记忆力
人的咀嚼是能有效防止记忆衰退方法之一。有人认为,其原因在于咀嚼能使人放松,如果老人咀嚼得少,其血液中的荷尔蒙就相当高,足以造成短期记忆力衰退。如我们在观察人群中就会发现,经常咀嚼的人牙齿就好,吃饭更香,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也随之增强。又如美国人最爱咀嚼口香糠就是例证。
六、女人唠叨助长记性
唠叨,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女性延长了记忆和寿命。唠叨在语言运用中也是重复说某一个事情某一个人,经常地重复当然必须加深唠叨人对某一事或某一个的关注和记忆。专家认为,女性比男性更乐于与人言语交流;男性进入老年期后,沉默寡言居多。而言语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宣泄方式,可防止记忆衰退。
七、巧妙饮食助记忆
摄取适量的“健康油脂”可减少血栓的发生,例如橄榄油、鱼油是维持血液正常循环的好选择,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蔬菜水果也是保持健康的上佳选择。有不少的人,不是记忆不得法,而是大脑中缺乏记忆信息传递员——乙酸胆碱。如果你经常吃点上述食物,便可极大地改善你的记忆力。
八、多爱玩耍的人记忆力强
人的躯体活动能改善健康情况,精神活动则能减轻记忆力衰退。特别是那些爱玩爱活动的人们兴趣广泛,涉猎众多,知识面广,记忆也强。科学证明:爱跳舞、读书、玩纸牌、学外语等活动项目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神经突触的数目,增强神经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巩固记忆。
九、运动健身可防止记忆衰退
一般情况而言,身体健康,爱好体育运动和热爱生活的人,精力充沛,学习力强记忆力当然也强,人们在锻炼身体时可以促进大脑自我更新。专家认为,长期的心血管运动可以减少因年龄增长出现的脑组织损失,可以减轻记忆力衰退。多项研究表明,要保持大脑活跃,只需经常运动。一周锻炼三到四次的在校儿童,在10岁或11岁时考试成绩一般都较高。经常走路的老年人在记忆测试中的表现要比那些惯于久坐的同龄人好。通过向消耗能量的大脑输入额外的氧气,锻炼能增强智力。最新研究还反驳了人出生后就不能再产生新的脑细胞这种说法。相反,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实际上能促进新脑细胞的增长。在老鼠身上,锻炼引起的脑力增强效果在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海马状突起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十、家庭幸福情愉悦身心防脑衰
大量社会调查早已证明,家庭幸福对学习者而言是提高学习记忆力必要条件,特别是相恋的人或夫妻俩人的两情相悦的幸福感会使双方体内分泌激素和乙酰胆碱等物质,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大脑衰老。
改善记忆力的食物
1、杏
杏含有丰富的、C,可有效地改善循环,保证脑供血充足,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2、木耳
木耳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糖类、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为补脑佳品。
3、菠萝
菠萝含有很多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锰,而且热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的作用,有人称它是能够提高人记忆力的水果。
4、牛奶
因为牛奶属于优质蛋白质,而且还富含钙、铁、维生素A、B2和维生素D。可提供大脑所需的各种氨基酸,每天饮用可增强大脑活力。
5、玉米
玉米胚中富含亚油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保护脑血管和降血脂作用。尤其是玉米中含水量谷氨酸较高,能帮助促进脑细胞代谢,常吃些玉米尤其是鲜玉米,具有健脑作用。
6、鸡蛋
大脑活动功能,记忆力强弱与大脑中乙酰胆碱含量密切相关。当蛋黄中所含丰富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后,能产生出丰富的乙酰胆碱,进入血液又会很快到达脑组织中,可增强记忆力。
7、菠菜
菠菜虽廉价而不起眼,但它属健脑蔬菜。由于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B1和B2,是脑细胞代谢的“最佳供给者”之一。此外,它还含有大量叶绿素,也具有健脑益智作用。
8、蓝莓
经过研究证实,每天适量的吃一些蓝莓能有效的减少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并且还能减少这些病对大脑所造成的危害。而且不管是蓝莓还是蓝莓果酱,都能显著的提高学习能力以及运动能力。
9、鱼类
鱼类可以向大脑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淡水鱼所含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可分解胆固醇,不会引起血管硬化,对脑动脉血管无危害,相反,还能保护脑血管、对大脑细胞活动有促进作用。
10、葵花籽
葵花籽含有丰富的铁、锌、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E,使葵花籽有一定的补脑健脑作用。实践证明:喜食葵花籽的人,不仅皮肤红润、细嫩,而且大脑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言谈有条不紊。
11、核桃
因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被公认为是中国传统的健脑益智食品。每日2~3个核桃为宜,持之以恒,方可起到营养大脑、增强记忆、消除脑疲劳等作用。但不能过食,过食会出现大便干燥、鼻出血等情况。
12、花生
花生富含卵磷脂和脑磷脂,它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脑血栓形成。实验证实,常食花生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延缓衰老,是名符其实的“长生果”。
13、南瓜
南瓜是β-胡萝卜素的极佳来源,南瓜中的维生素A含量胜过绿色蔬菜,而且富含维生素C、锌、钾和纤维素。中医认为:南瓜性味甘平,有清心醒脑的功能,可治疗头晕、心烦、口渴等阴虚火旺病症。因此,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的人,将南瓜做菜食用,每日1次,疗程不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4、豆类
豆类食品是含有卵磷脂丰富的食品,比如豆腐,豆浆。人服用大豆磷脂后生成的胆碱、甘油磷酸及脂肪酸,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和营养价值,胆碱在机体内又能转化为起传递信息 作用的乙酰胆碱,这种物质能焕发人的精神。因此适当补充磷脂可益智健脑。含铁丰富的食物也有助于记忆力的提高。
猜你感兴趣:
1.怎么增强大脑记忆力
2.提高大脑记忆力的诀窍
音乐有促进免疫功能的效果,科研人员说,那些产生乐观向上情绪的音乐,能引发体内促进免疫功能的激素分泌增加,这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听音乐或唱歌也能降低体内皮质醇的水平,这是一种与应激性相关激素。皮质醇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增强记忆力
音乐是如何增强记忆的,对此人们十分好奇。莫扎特的音乐或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其节拍是每分钟六十次,这使大脑的左右半球都得到激活。左右大脑同时工作,使学习和记忆存留的效能达到最大化,学习过程输入的信息激活了大脑左半球,而音乐激活大脑右半球。同样地,使二侧大脑半球同时工作,如演奏乐器或唱歌,能是大脑对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听音乐促进信息的回忆。有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音乐对于勾起回忆十分重要。听某一首歌时同时所学习的信息,常常在心里暗自唱那首歌时,从脑子里冒出来。
学习音乐的效果比单纯欣赏古典音乐更好。有十分确切的证据表明,与那些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孩子相比,上音乐课的孩子,其记忆力要好得多。
注意:对于学习时同时播放音乐以期提升记忆力这个办法,主要原因是音乐没有文字的成分,否则,你就更容易记住歌词,而不是你应该回忆起的学习内容。
使注意力更集中
无论你多大年纪,无论你健康或卧病,听那些令人放松的音乐都能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虽然尚不清楚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或者哪种曲式更有益,但有许多研究表明,音乐对注意力集中有明显的效果。
音乐提高运动成绩
选个刺激的音乐有助于让你动起来,健走、跳舞,或其他任何你喜欢的运动。音乐能使锻炼活动更像是玩起来,而不是辛苦地运动。此外,音乐还能增进运动成绩。那些戴着iPod长跑或者跳操的人,都知道。
改善机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音乐能降低肌张力并改善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对那些有运动功能障碍的人,音乐在恢复、维持和发展和机体的运动功能上有重要的作用。
能抵御疲劳
聆听那些乐观向上的音乐是一种“加油”(补充能量)的好办法。音乐能有效地消除运动疲劳,以及那些单调的工作所引起的疲劳。
但是要知道,如果总是听那些流行音乐或“硬摇滚(Hard Rock)”音乐,则会使你惴惴不安,而不是精力充沛。你应该先试听各种不同的音乐,从中找出对你最有益的。例如,第一天听古典音乐,第二天听流行乐,第三天爵士乐,等等,轮流下去,进行选择。
提高工作效率
许多人喜欢边听音乐边工作,我也这样,你呢?你知道吗,听着音乐,工作可以做得更好。在工作时听音乐,的确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无论背景音乐播放的是摇滚乐还是古典音乐,人们对于视觉形象(包括字母和数字)的辨识,在听音乐时会更快些。
令人镇静、放松,有助于睡眠
对付失眠的既安全又便宜的良药就是那些轻松的古典音乐。许多失眠的人发现巴赫的音乐很有效。研究人员发现,在睡前听四十五分钟轻松的音乐,能让你安睡一夜。
轻松的音乐减轻交感神经的张力,减轻焦虑,降低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同时通过放松肌张力和消除杂乱的思绪而有助于入睡。
改善情绪,减轻抑郁
音乐是对付忧郁的良药,无论哪种文化,音乐都被认为是“心灵的鸡汤”。大家都能体会到音乐能使人精神矍铄。现代研究已经证实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明亮、乐观的音乐,犹太音乐,萨尔萨舞曲,瑞格舞都是对付忧郁的良药。
有助于病痛痊愈
音乐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总体上来说,音乐对缓解疼痛是非常有效的。对于慢性疼痛和手术后疼痛,音乐都能减轻患者的痛觉感受和紧张情绪。
吃有利思考的食品
饮食与智力有关。首先把好早餐关。大脑要消耗葡萄糖,因此应提供定量的葡萄糖,但不是简单地吃糖就行。一项研究表明,早上常喝碳酸饮料吃甜点的孩子,其记忆力和注意力并不比同龄人出众。相反,英国阿尔斯特大学的研究发现,豆子等可提供碳水化合物和食用纤维的食品,能提高大脑的认知力。
午餐的明智选择是鸡蛋和沙拉。鸡蛋富含维生素B复合体,可用于产生神经传递素。研究表明,提高神经传递素的摄入量可减缓老年记忆力衰退。餐后点心首选酸奶酪甜点。它富含酪氨酸,是产生神经传递素的必需营养素。美国的研究发现,压力大时,体内的酪氨酸会加快消耗,补充酪氨酸能提高反应能力和记忆力。最后要用草莓和蓝莓来打发你的晚餐。实验表明,喂养这些水果的老鼠能提高协调能力、注意力和短期记忆力。
音乐改善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罗丝捷和她的同事研究发现,听莫扎特的音乐能提高人们对数字和空间的反应能力。最近她又发现,演奏莫扎特钢琴能刺激老鼠大脑发信号的神经细胞中的3个基因的活跃性。
一般认为,音乐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听故事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但是,音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使你变得聪明。相对接受戏剧教育或无特别教育的6岁孩子来说,接受音乐训练的同龄孩子的智商要高2~3分。罗丝捷还发现,接受2年音乐训练的学龄前孩子,与接受电脑训练的孩子相比,在空间反应测试中有更好的表现。
不要小看睡眠
不要小看睡眠。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肖恩・德拉蒙认为,如果你21小时不睡,则表现出的智能水平与醉汉无异。睡眠不仅可以使脑力得以恢复,而且还可以处理新的记忆,训练新的技能。如果睡足了觉,你的精神和注意力都会很好。而且,睡觉时大脑在处理新的记忆,想办法解决问题。还有证据表明,睡觉能产生瞬间灵感,疑难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锻炼肌肉也能健脑
锻炼强健的肌肉也能健脑。研究表明,一周3次散步半小时,就能使学习能力、注意力和抽象理解能力提高15%,对老年人尤其明显。经常运动的老年人较不运动的同龄人有更好的记忆力表现。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专家发现,10岁到11岁的孩子一周锻炼三四次,成绩会更好,其中男孩表现最明显。专家认为,这是由于运动能将更多的氧送入大脑。另一原因是锻炼促进新大脑细胞的生长,成年人也不例外。锻炼是促进细胞生长发育的最好办法。
增强记忆力能提高智商
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单念词的儿歌和谱上曲子的儿歌,后者会更快地被儿童记住;光有动作的舞蹈和伴有琴声(或节奏)的舞蹈,肯定是后者更容易学会。这是因为,语言、音乐是由左、右脑分管的,“念”的歌只被一侧大脑接受,而“唱”的歌则因为有词有曲,就能同时作用于两侧大脑,使儿童能合理、全面地使用左右两侧大脑的功能,促进两侧半球功能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记忆和思维能力。光有动作的舞蹈和伴有音乐的舞蹈也是同一个道理。正是因为这个原理,音乐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戈登·肖教授将78名3~4岁智力相同的幼儿分成三组,一组学习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乐曲,一组学习计算机,一组不接受训练。结果九个月后,他用拼图游戏对这三组儿童进行智力测试发现,学习音乐的儿童的得分平均提高百分之三十五,而另二组儿童则几乎没有提高。可见音乐对儿童的的智力的开发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音乐能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常听音乐不仅能帮助儿童增强记忆力,还可陶冶其美好心灵,培养高尚情操
欣赏或演奏乐曲,能强化人的精神、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视觉记忆、听觉记忆都得到锻炼,并能加强情绪体验记忆。长期搞音乐的人,不仅有较强的记忆力,而且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都比正常人突出。生理学家也为我们找到了有关音乐促进记忆的奥秘:因为人的记忆过程与大脑的“边缘系统”有密切关系,而音乐能刺激“边缘系统”分泌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增多,这些物质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促进了记忆能力。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的钢琴、小提琴演奏都很出色。一些研究爱因斯坦发明创造的人说,乐器演奏在爱因斯坦发明创造中所起的作用,要比人们想象的大得多。因为,他从喜欢的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自然音乐规律的反映,听到了毕达哥斯创造数的歌声,还听到了开普勒怎样谱写天体的乐章……音乐作品展现的奇特画面不知不觉的培养了爱因斯坦的想象力。
二、学习音乐可以提高儿童的音乐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使之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
人们在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智力无疑是一个基础性的因素。而音乐在智力开发、陶冶情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儿童音乐教育,努力探索和改进有助于提高儿童智力的音乐教育方法和手段,积极开发儿童智力潜能。关于音乐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学习成绩的关系等问题,国外的研究与实验比较多。例如:德国的汉斯·昆特·巴斯蒂安博士以《音乐和它的作用》为题的一项长期科研项目的研究报告说明,“音乐使人聪敏,音乐可以增强人的社交能力,音乐使人具有创造性,音乐使人更自信”等。
现代科学证明,在中、小学校时,那些看谱能唱、会奏的学生,一般其各门功课的学习成绩都较优良,因为,音乐上的视唱、视奏,往往必须既看曲谱又看歌词、音符。从而培养了眼睛的速视能力和耳朵的审美水平,锻炼了脑神经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而良好的视、听功能及神经反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有助于发展想象力、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增长人的智慧和聪敏。
三、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提出,“音乐是一扇通向人们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窗口, 儿童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通过学习各种乐器,就会使他们较快地找到打开这扇窗户的钥匙”
从生理的角度来讲:演奏乐器,需要大脑统一指挥和全身各器官高度协调一致。急速变化的手指触键,使手指感觉敏锐;倾听弹奏使耳朵听觉灵敏;视谱演奏锻炼了视觉反应;脑、手、眼、耳的协调并用,锻炼了大脑的发育和功能,再加上努力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就可以使人的观察力、注意力、创造力均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使儿童变得更加心灵手巧。
世界各国的古典音乐大师们在生前或许并没有想到,他们遗留下来的不朽乐章竟成了后人治病的良药。现今的研究发现,圣・桑的《天鹅》可以使高血压患者身心放松、血压下降:莫扎特的《奏鸣曲》可以增强记忆力和提高智力;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可以使心情焦虑、烦躁不安的人逐渐地安静下来……有些学者甚至认为,静下心来倾听半个小时松弛性的古典音乐,其所产生的催眠效果并不亚于服用10毫克安定药片。
人类最早接受的音乐来自于大自然――风涛倾耳、溪水潺潺、虎啸猿啼、蝉鸣蛙噪,以后逐步产生了娱乐性的音乐。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内有五脏,以应五音”的观点,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脾、肺、肝、心、肾”五脏及“忧、悲、怒,喜、恐”五种情感活动对应起来。历代医家用音乐治病的实例也散见于各种中医古籍之中。但是,由个别验案到广泛推广,由零星观察到系统研究,以至形成一门音乐与医学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学科――音乐治疗学,还只是近几年的事。音乐疗法是音乐治疗学中用于临床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①主动表达法(或称参与性方法),患者通过亲自从事唱歌、演奏乐器等音乐活动来获得治疗保健的效果。②被动接受法(或称感受性方法),患者通过选择性地倾听、欣赏相关音乐获得治疗保健的效果。临床研究和观察发现,音乐疗法对于降低血压、镇痛、催眠,解除郁闷和烦躁、增强记忆力、消除身心疲劳等,具有特殊的疗效。这主要是因为音乐能够通过旋律、节律、声调、音色等对人体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效应,从而有效地调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功能。
不少人对音乐疗法存有误解,认为只要随意听听音乐,就可以产生治疗效果,其实不然。开展音乐疗法的时候,应当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观点来选择乐曲。也就是说,不同的症候类型要施以不同的乐曲。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预期效果。以高血压病的音乐疗法为例: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具有镇静作用的乐曲,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德彪西的《月光》、海顿的《小夜曲》,以及我国的民族乐曲《渔舟唱晚》、《平湖秋月》、《汉宫秋月》等,这类乐曲优美抒情、简洁流畅,清淡典雅、节奏平稳、悠缓动听、宽广柔慢、速度徐缓、音色柔和、舒展安详、风格悠静、咯带深沉,经常倾听能够产生明显的降压功效。痰浊内蕴型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花好月圆》、《喜洋洋》、《鲜花调》、《雨打芭蕉》、《江河水》、《满庭芳》等民族乐曲,这类乐曲旋律酣畅、轻松欢乐、节奏明快、动人心弦,能够产生愉悦精神、解郁化痰、疏肝降压的功效。肝肾阴虚型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梅花三弄》、《二泉映月》、《流水》、《醉渔唱晚》、《牧歌》、《姑苏行》等民族乐曲,这类乐曲旋律轻柔、节奏悠缓、余韵绵长、娓娓动听,能够产生醒脑定眩,振奋精神、补益降压的功效。阴阳两虚型的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百鸟朝凤》、《空山鸟语》、《鹧鸪飞》、《听松》、《春江花月夜》、《阳关三叠》、《平沙落雁》等古典乐曲,这类乐曲轻柔细腻、秀丽婉约、节律舒畅,能够产生调节神经、双补阴阳、降低血压的功效。值得注意的是,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都不宜多听那些高亢激烈、节奏强烈的兴奋性乐曲,这类乐曲所产生的震撼性的刺激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极为不利。
音乐疗法适宜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应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因素(如噪声、强光)的干扰。接受该疗法时心态要平和、情绪要放松,着力体会和感受音乐的内涵,以便使自己逐渐沉浸到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之中。音乐疗法也有一个剂量(每次接受治疗的时间)和疗程(治疗所持续的天数)的问题。不达到一定的剂量和疗程,就不可能取得养生疗疾的良好效果。
让我们和着音乐疗法的节律走向健康、走向长寿!
记忆力从初生开始
新生儿出生不久,就出现对刺激物的习惯化,这就是原始的记忆因素,也就是说,初生的新生儿就已经有了记忆,只不过因为他们记忆表现方式比较特殊,容易让人忽略。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们记忆的内容也慢慢地复杂起来。包括有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
宝宝的记忆特点
以无意记忆、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为主。
1宝宝最容易记住的往往是那些与他本人关系非常密切的东西和他感兴趣的事物;
2宝宝对妈妈的记忆是一种无目的无意记忆;
3对唐诗宋词、英语单词的记忆属于简单重复的机械记忆;
4对容貌以及一些形象具体的事物(如汽车、小猫、洋娃娃)的记忆,则反映了宝宝形象记忆的特点。
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宝宝记忆潜力
宝宝最容易记住的是他感兴趣的和喜爱的事物,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会对宝宝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尽量让宝宝经常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使他把记忆的信息与愉快的情绪联系起来。
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能让宝宝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各种颜色、有声音的、能发光会活动的玩具,不同类型的音乐、儿歌和故事,美丽的公园--…这些直观的和形象的事物,都会在宝宝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记忆。
随着语言的发展。宝宝会把具体的事物与对应的词语联系起来进而提高记忆力。例如,每次带宝宝出门时,你可以一边给宝宝戴帽子一边说:“我们要出去玩了,来,戴上帽子。”慢慢地,宝宝就会认识“帽子”,还把“帽子”和“出去玩”联系起来。以后再出去玩,宝宝就会寻找小帽子,或者看到帽子就做出向外走的动作。
任务要从最简单的开始,然后逐步提高难度和复杂性。一开始让宝宝拿一样东西或者传一句话,慢慢地让宝宝记住:跟妈妈去商场的时候看见了什么?奶奶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这都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记忆力。
玩游戏也能开发包括记忆能力在内的宝宝各方面的潜能。例如,让宝宝尝试复述刚听过的故事;在“少了谁?”的游戏中,你在一个箱子里放进五件小玩具。让宝宝闭上眼睛,你拿走其中的一件,等宝宝睁开眼睛后问他少了哪一件。类似这些游戏都有助于训练宝宝增强记忆。
tips:
1 在进行早期教育的过程中,你不仅要关注宝宝记住什么,如何让宝宝记住等,还要关注对宝宝进行记忆兴趣、记忆习惯的培养,和宝宝一起探索出有效的记忆方法,如生活联想法、类比法、重复法等。
2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的记忆能力,无须专门进行记忆训练。
宝宝拥有睡前记忆吗?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您在街上遇到某个熟人时却怎么也想不起他的名字;您哼起一首最喜欢的老歌,却记不起它的歌词;儿子的朋友打来电话让您转告一条重要信息,您转眼就忘到了脑后。是的,无论您曾经拥有多么好的记忆力,无论您智商多么高,这样的事情迟早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
由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主持,同其他欧洲专家合作的这项研究,对照了年龄在40~79岁的3000多人的认知表现。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较高的群组,其注意力和信息处理速度的表现更好。
这个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曼彻斯特大学的大卫・李说,研究人员观察到“较慢的信息处理速度和较低的维生素D水平之间有着显著的联系。”此外,缺乏维生素D还会增加老年人抑郁症或者其他精神问题的风险。而每天暴露在日光下10~15分钟(宜避免强日光照射),是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渠道。另外,富油的鱼类也是维生素D的极好来源。
人类的大脑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计算机”,但是无论我们的大脑多么强大,它们都需要休整来保持活力。这里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大脑是需要保养的。
除了摄取必不可少的维生素D,其实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调整大脑,让您轻轻松松恢复脑部活力。
吃杏仁
杏仁被认为是可以提高记忆的食品。如果在上床睡觉之前或者早晨起来之后喝一杯杏仁与牛奶的混合物,它可以增强我们的记忆力。
喝苹果汁
马萨诸塞罗威尔大学研究表明,苹果汁有助于增加脑部的基本神经传导素乙酰胆碱,进而增加记忆力。
睡梦使记忆加强
研究表明,白天经验过的印象,长时的记忆会在夜间睡梦中得以加强。因为梦境中的回放可以编辑无意识的想法,进而储存这些意象和其他相关的信息。
享受简单的快乐
压力会减退我们的智力。一个备受压力折磨的想法会消耗大量的记忆资源,从而留给我们一个迟钝的大脑。所以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每天享受简单的快乐来缓解大脑的压力。这些简单的快乐对于大脑、躯体和四肢都会有好处。
比如可以通过欣赏喜欢的音乐,与小孩子一起玩耍,每天跑几英里、骑车或游泳,开一个博客,参加瑜伽或者一个完整的健康计划来释放大脑的压力。
锻炼大脑
正如体育锻炼是强壮身体的基本,智力练习对于一个敏锐、活跃的大脑同样重要。您有没有注意到,相比成人,孩子们的智力更佳。那是因为孩子们有游戏的想法。喜欢游戏的大脑会拥有更强的记忆力,所以您可以参加一些能保持大脑活跃和轻松的活动,如尝试随意和纵横拼字的游戏,做志愿者,与别人交流,培养新的爱好(写博、阅读、绘画、养鸟),学习新的技能或者外语。
练习瑜伽或者默想
压力是记忆的阻力。瑜伽或者默想能够缓解压力。压力越小,血压越低,肌肉紧张也会有所缓解,这些因素对于增强智力很有帮助。
减少糖的摄入
糖类是一种碳水化合物,过量的糖分摄入会导致神经综合征。众所周知,过量的糖会引起幽闭恐惧症、记忆丧失和其他的神经紊乱。所以尽量少吃糖,远离甜饮料和含糖的咖啡因饮料。
吃全麦食品
动脉硬化对于大脑功能的损害是非常大的,而全麦食品包含卵磷脂,卵磷脂有益于缓解动脉硬化问题。
晚饭适量
白天吃丰盛的食物是明智的,因为我们的身体在活动,可以消耗掉这些摄入的食物。但晚饭过于丰盛则常常让人辗转反侧,所以晚饭要清淡一些,并吃些水果,这样才会有一个好的睡眠,从而增强智力。
开发想象力
希腊人掌握了想象的原则,并将它与记忆事情相联系。这个记忆要求一个人开发出一个生动多彩的想象与熟知的事物相关。如果把所有的感官――触觉、感觉、味觉、听觉、视觉在这个过程中都加以利用,就可以记住事情的所有细节。
控制坏脾气
吃新鲜蔬菜,喝足够的水,默想或者练习瑜伽,都可以缓解情绪波动。
吃复合维生素B
关键词:智力;音乐教学;培养
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发展学生智力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我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学也肩负着发展学生智力的责任。许多人对音乐的任务有片面的理解,认为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数理化等学科的任务,与音乐教学关系不大。当前的音乐教学理论也未对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作专门论述。由于这几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音乐教学中忽视发展学生智力的状况。针对音乐教学中的这一薄弱环节,笔者根据多年的音乐教学经验和对智力理论的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就音乐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问题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观察力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观察力是指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是一种知觉同思维相结合的能力。音乐教学过程中是诸多智力活动的综合,音乐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观察。学生获得音乐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需要良好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求知欲,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不仅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而且应当善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认真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为了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提高教学效果,音乐教师应告诫学生观察不是漫无目的的,应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来展开。另外,还应要求学生在确定观察目标的前提下,制订尽可能严密的观察计划。其次,要求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与技能,培养善于观察的能力。再次,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音乐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具体观察中,应注意培养他们观察力的敏锐性、细致性、公正性及耐性等心理品质。
二、培养记忆力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记忆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是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巴甫洛夫认为:记忆的生理机制是人在感知、思维、感情和行为过程中,大脑相应的部位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以及留下的痕迹。可以说,良好的记忆力是学生获得音乐基础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基本条件。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重视选择运用以上记忆形式对学生记忆力进行培养。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记忆力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教师不仅应有选择的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科学记忆方法,而且应告诫学生,要增强记忆力,提高记忆效果,关键是在音乐学习中摸索出行之有效地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其次,在培养学生记忆力时,应在记忆力的敏锐性、巩固性、正确性和备用性等心理品质方面做出要求。再次,由于遗忘规律是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所以音乐教师应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做出及时复习,经常复习。有些音乐教师意识到了记忆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要求学生在欣赏课上听记乐曲主题,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爱情主题”、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主题音乐以及背唱音乐主题等。通过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音乐教学中的这一薄弱环节,因此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想象力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想象力是人们在已有记忆表象基础上创造新想象的能力。音乐教学离不开学生的想象力。严格地讲,想象力是音乐教学中的实在因素。按照音乐教学中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不由自主的学习。它是最简单,最初级的想象形式。例如,学生在演唱一首歌曲时,会想象到相应音乐家的精湛技艺。音乐教学中的想象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新想象的过程。例如音乐欣赏教学中,就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创造想象能力,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运用以上几种想象方式来掌握“三基”,将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弥补学生技能技巧掌握过程中感知方面的不足及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记忆。
培养学生想象力,音乐教师还应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技能贮备。学生头脑中音乐知识越丰富,掌握的技能越多,体会越深刻,则头脑中的表象就越充实,越有利于想象活动的进行。其次,充分调动学生相关非智力因素,如自信心、好胜心、成就动机等,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的音乐情感。再次,在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时,教师若能在想象力的主动性、丰富性、现实性和新颖性等心理品质方面提出要求,则培养效果会更好。
四、培养思维力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思维力是人脑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能力,它是智力活动的核心。音乐教学中的思维有四种基本类型: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感性思维是依赖于实际情感的思维。例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听音乐而仅能感觉到悦耳,是感性的欣赏,假使能体会作者所表现的情感,或者听了以后,能唤起自己的喜、怒、哀、乐来,那么这欣赏是情感的,至于探索乐曲的结构主题的变化及作者技巧之妙用,是理智的欣赏。也就是说从学生的感性思维上升为理性思维。形象思维就是学生借助于头脑中具体的形象而展开的思维。例如,有的教师把歌唱中的呼吸想象成“车轮”的滚动,以此来促使学生体会该技术细节的感觉,调动的就是学生的想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和理论知识反映客观事物及内在联系的思维。例如:把复杂的歌唱技巧,通过”手势“的方法,概括为简明扼要的动作要领,运用的就是抽象思维。
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力,音乐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以上几种思维形式的训练。其次,在培养学生思维力时,应注意培养思维力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系统性、独立性等心理品质。
五、培养注意力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关键词:语文学科;记忆力;训练
记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因为记忆,人类的文明得以传承;因为记忆,历史的辉煌得以延续;因为记忆,美好的情感代代相传。
我们从记事起,就端坐在课堂里,学习人类先辈们殚精竭虑、血汗教训得来的文化精华,以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推动历史文明的车轮前进贡献一份力。语文的唐诗宋词、散文小说,数学的公式原理、方法思路,外语的单词语法、句式表达,物化的现象原理、定理步骤……一切一切,除了理解、练习,记忆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记忆在文科性的语文学习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美的古诗名篇,字词的读音书写,以及复杂枯燥的语法知识,都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记忆能力,在记诵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一、人的记忆力是有个体差异的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老师布置的适量的语文的背诵和默写任务,大部分同学都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可是总有这么一些学生“消极怠工”,背默十分艰难,似乎忘性也大,很是让人伤脑筋。有些平时很乖巧认真的孩子,完成记忆任务时却拖拖拉拉、磨磨蹭蹭。说他们回家贪玩,也真是委屈他们,回家是背了,但是记不住;有的当天背熟了,第二天就忘了。还有些学生理科成绩出奇地好,背书默写却总是困难,文科成绩不理想,影响了他们的整体发展。看着他们真诚为记诵苦恼的脸,你能说他们偷懒吗?
美国波斯顿大学医学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认为孩子具有七种智能。智商测试仅仅集中体现了其中两种智能――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但是其它五种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也是同样重要的。应该承认人的记忆力是有差别的,不同的人,对于数字、文章、名字等,需要直接记忆的东西,在认知上确实存在差异。但记忆力差异并不一定就是能力上的差异,方法、习惯和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在记忆力培养中同样很重要。有些学生因记忆任务完成得较慢,自己又不加倍勤奋,就会拉大与同学的差距,进而觉得自己笨,否定自己,厌恶学习。长此以往,就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影响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记忆力通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
据意大利《晚邮报》报道,意大利一所大学三名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挑选了一位记忆中等的青年学生,让他每星期接受三至五天、每天一小时、背诵由三个数至四个数组成的数字训练。每次训练前,他如果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前次所记的训练。就让他再增加一组数字。经过二十个月约二百三十小时的训练,他起初能熟记七个数,以后增加到八十个互不相关的数,而且在每次练习时几乎能记住80%的新数字,使得他的记忆力能同一些具有特殊记忆力的专家媲美。过不了记忆关的学生如果不采取个性化的。可见,记忆力通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而训练是要讲究科学方法的。事实上,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学者都通过各种方法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马克思从少年时代开始,坚持不断地用一种自己不太熟悉的外语去背诵诗歌,有意识地锻炼记忆力;列夫・托尔斯泰也是采用背诵的方式锻炼记忆力。他说:“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每天早晨,他都严格要求自己强记一些单词或其他方面的东西,以增强记忆力。宋代词人李清照采用与丈夫比赛竞猜某典故出自某书的方式,在兴趣盎然的娱乐中,巩固了知识,增强了记忆。
三、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记忆力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记忆力不够强的学生,是可以采取一些个性化的训练方法来塑造提高的。教师除了给他们压力,强制他们完成背诵任务外,更应授之以渔,平时给他们记忆方法的科学指导,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训练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
1.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能够记忆的自信。记忆时如果没有自信,脑细胞的活动将会受到抑制,记忆力便会迟钝,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抑制效果”。脑细胞的活动受到抑制,反过来又造成无法记忆,致使更加没有自信,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拥有自信,使记忆演变成为良性循环,再加上刻苦的努力,经过锻炼记忆力就能变好。希腊大雄辩家的狄摩西尼斯曾为口吃苦恼,但是由于有充分的自信,加上超过别人数倍的努力,才有了日后的成就。
对于那些记忆较慢的学生,笔者对他们完成记忆任务的情况给予特别关注,对他们化出的努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平时用事例和心理学知识开导他们,多记多背是可以提高记忆力的,功到自然成。班里一个很认真的女生,初一时背诵默写明显不如别人,但她很努力。到了初二,她已和其他同学一样能顺利默写和背诵,默写还经常是满分,从突出的差到突出的好,这种身边的例子更有说服力,榜样的力量使其他学生树立了信心。
2.记忆力的培养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升入初中的学生比小学生心智成熟,能够理解记忆。相对于机械记忆,理解记忆的记忆量更大,记忆速度更快,遗忘率更低。初中生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记忆的内容明显增多,难度也增大,所以,必须引导他们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对于记忆的材料,笔者在课堂上总是讲通讲透,层层分析,形成系统,有时系统的板书也有利于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根据心理学原理,记忆的一个特点是,记忆量大,速度慢,遗忘少;记忆量小,速度快,遗忘多。对于较长的背诵片断,笔者指导学生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来记忆。例如:背诵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老山界》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课上,师生集体赏析。全段一、二句写感觉――冷,第一句正面描写,第二句侧面描写。两分钟时间,读熟背诵。第三―六句是视觉描写,三“景”一“人”:三句比喻描写了星星、山峰和山谷,再写到“冻醒了的同志们”。给一段时间读熟会背。继续分析第三层次的听觉描写,一句寂静引出声响,两句“极……极……”,四句比喻句“像……”。第三层次背诵。再加一句结尾,该小节的层次就清晰地印在脑中。化整为零,一句两句背熟,再化零为整,先小整再大整,脑中有个系统,将背熟的句子联系起来,一段文章就背出来了。遇到拗口出错的句子,让学生连读五到十遍。在课堂上,部分同学就能完成背诵。
对系统的细致分解有利于内容的理解,再一句一句背诵,记忆量小,学生背诵很快,也很有积极性;连句成段,连接前后,知识构成系统,遗忘就少,掌握得比较牢固。一步一步的过程,学生掌握的很快,记忆的难题很快攻克。这种方法对其他背诵任务同样适用。
3.记忆过程要强调正确率。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因此在背诵默写时要注意“首因效应”,同学间互背,当堂示范背诵,都应将学生背诵不注意的地方指出来,默写时将学生易错、难写的地方指出来,强调加深印象,以保证默写的正确率。对于学生易错易混淆的知识,要讲解清楚,理解了的知识就不易犯错。比如学生容易将“踌躇”写成“躇踌”,那就要说明字后边是汉字音旁,韵母相同。这些提醒比错后改正更能防止产生意识上的混淆。
4.记忆的关键是及时巩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总结了遗忘发展的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变缓,经过一定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即遗忘发展是“先快后慢”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音乐与学习成了最近很多人争论的问题。如今的学生一边做作业,一边听音乐,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家长和老师对这种现象,非常不理解,觉得是学生装酷,一心二用。作为一名从事多年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我非常赞同“一心二用”之说。
音乐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它超越了语言,易化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音乐信息(节奏、和声、音色、旋律)对疏导大脑的整体功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表现为记忆力增强、思维活跃、大脑左右半球同步学习,从而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一、背景音乐对学习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背景音乐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有天壤之别。这就意味着:如果希望通过背景音乐让孩子学习得更好,那么首先就需对背景音乐严作选择。专家们将受试儿童分成A、B、C三个组。A组儿童欣赏经过筛选的轻柔优美的音乐,B组儿童聆听克尔特林的爵士乐《三位一体》,而C组儿童则什么也不听。一段时间后,三组儿童都接受了阅读理解、记忆单词、背诵课文和四则运算测试,测试内容完全是刚刚新学的新知识。最后的结果显示,平均成绩最好的是A组,其次是C组,而最差的则是B组。由此可见,好的背景音乐能增强记忆、解除压力,有助于集中精力和形象化想象,唤醒学生的各种能力,让人更加聪明,更加快速地学习。
二、如何选择背景音乐
既然背景音乐对学习如此有效,教师就要利用好这一资源。在听音乐时做功课时,要注意的是如果听的音乐音量开得很大,播放的是有歌词的歌曲,而歌词又比较陌生,这种情况下,边听音乐边做功课可能会影响思考。这是由于左右脑半球对于音乐有一定的分工,歌词的识别是左脑主管的,音乐的节奏、音调的高低是右脑主管的。如果左脑又要管做功课,又要管听歌词,势必会分散注意力。同时,过大的音量也会影响大脑协调地工作。因此,在做功课时,可以听一些熟悉的音乐,听节奏比较舒缓的音乐,乐曲最好不要有歌词,音量放得小一点,不要让音乐干扰主要的思考。在众多的音乐中,每分钟60至70节拍的古典音乐(不带歌词)是最理想的。古典乐旋律柔和、节奏舒缓,属于无词纯音乐。在思考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最好不要放音乐,以便使大脑集中注意力。专家对此作出了如下的解释:过分活跃或带有攻击性的背景音乐,不能像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那样,对孩子的大脑认知机构具有积极作用,相反却有消极作用。此发现的实际意义是提醒家长和老师:为孩子的学习环境选择一种合适的背景音乐至关重要――要是选不到合适的,干脆不要任何音乐。
总之,音乐能抵挡外界令人不安的噪音,可以刺激学生的右脑更加活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个孩子都有MP3。这就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音乐,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美、欣赏美,让音乐更好地为提高学习效率服务。
关键词 小学英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106-1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音乐的必要性
第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从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主要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即使随着年岁的增大,他们形成概念、理解知识、进行判断也常常离不开直观的感性材料。动人的音乐、明快的节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内容丰富、生动而准确的感性知识。
第二,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有意注意的重要阶段,但无意注意仍起一定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注意力往往带有很强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易被新鲜、多变的事物吸引,音乐更容易唤起他们大脑神经功能系统积极的反应。
第三,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学生的情感易感而外露,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松弛、愉悦、满足的同时,产生兴奋情绪,继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二、如何让音乐融入英语课堂
1.跟着音乐走
生活离不开音乐。它有助于扩大学生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鉴赏、审美、表现以及创造的能力。很多幼儿园小朋友、甚至是呀呀学语的小孩子,都能流利地唱出时下流行的歌曲,不管歌曲本身有多难。可见音乐在一个人学习中的巨大魅力――它能使复杂简单化、抽象具体化、烦琐趣味化。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音乐,可以大大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真正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具有活泼性、生动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不妨多“唱一唱”。
例如,在教动词短语“eat breakfast ,do morning exercises,have English class,play sports,eat dinner时,我事先将各种声音录在磁带上,有早操音乐,英语课上的读书声,体育课上的运动员进行曲等,并且把动词短语写在小卡片上,反面画上图画。通过让学生听声音,依次排列卡片,并且把卡片上的动作表演出来。比一比,看谁最快,最准。在教动物单词cat,dog,duck时,我把各种动物的叫声录在磁带上,让学生根据动物的声音来猜是什么?并进行模仿,看谁表演得最像。这种活动它巧妙地运用了生活中很多平常的“声音”,学生开展活动时有感性经验,但又使学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非常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改编熟悉的歌曲
改编歌曲在实践中值得一做。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已经学习了很多歌曲,这些歌曲就可以用来学英语。在授新课时,我们经常设计一个“我来作词”的任务,很多学生就会用到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比如,在学习了颜色后,可以让学生改编歌曲“Who’s wearing yellow today?”:Who is wearing red today?Who is wearing blue today ?Who is wearing green today?
3.自编Chant
PEP教材中结合课文内容的Chant,可以说是该套教材的一大亮点,这些内容往往简单易学,琅琅上口,深受学生的喜爱。如在教单词、句子、诗歌的时候,给它们配以动作、声音、节奏,让说话与动作、声音、节奏相结合,就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的同时巩固记忆。比如,在教“train”时,就让学生模仿火车开的声音“train,train呜呜呜”;教授computer时,就让学生模仿电脑打字的声音说“嗒嗒嗒嗒computer”。同时,在单词间加上一定的节奏,让学生跟着节奏边敲打边说英语,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所以,在用足、用好教材中Chant的同时,我们不妨也来编一编。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一边编写,一边吟唱,一边根据节奏进行修改,最后,再一起唱一唱。有时虽然是短短的一段话,但学生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掌握它,这对于老师来说是多大的鼓舞!这种创编活动的应用很广泛,它可以用于新句型、新单词的呈现,也可以用于新旧内容的联系和递进,甚至是在一个单词的背诵上。
三、音乐运用于英语教学的意义
1.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易发生转移,要避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只有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搞好教与学。
2.开发非智力因素艺术就是创造。艺术性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在教英语和学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创造意识,把自己对美的体验和情感摆进去,自觉地力求使一般性的听、说、读、写活动上升为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使苦化为乐,紧张变为轻松。
3.增强记忆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增强记忆。
艺术教育能起到开启智力、陶冶情操、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如激昂的音乐能使孩子克服懦弱胆怯,变得勇敢,优雅的音乐能使粗暴的孩子变得文静。音乐能训练大脑进行高层次思维,提高空间一时间推理能力。
在对音乐家大脑眼眶后面颞骨(眼眶后面的颞骨对语言和早期听力形成发挥重要作用)和胼胝体(胼胝体将信息从一侧脑半球传递到另―侧脑半球)等区域的研究中发现音乐家大脑眼眶后面颞骨和胼胝体等区域比其他人更大一些,音乐家的大脑音调图比其他人要大25%左右,尤其是那些7岁之前开始接受音乐教育的音乐家这种情况尤为明显。研究人员从中得出结论,音乐训练能够影响大脑的组织结构。
音调图主要是在少年时期形成,所以儿童早期的音乐教育、训练和音乐体验也直接影响着孩子早年的大脑发育。学习一种乐器可以改善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发展,也开发大脑的行为动作系统,而这是任何其他活动都不能达到的。学习音乐、乐器最显著的方面是充分调动了大脑的两个半球。孩子们聆听古典音乐的时候,大脑右半球受到刺激,当他接触乐器的时候,大脑左半球、右半球都会活跃起来,尤其突出的是,音乐所刺激的大脑区域与分析性数学性思维所刺激的区域相同,音乐调动了大脑,和声、旋律、节奏可以引起独特、有规律的大脑活动。现代科学证明,那些看着乐谱能演唱、会演奏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也都较优秀。因为,音乐上的视唱、视奏,往往必须既看曲谱又看歌词、音符,从而培养了眼睛的速视能力和耳朵的审美判断水平,锻炼了脑神经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而良好的视、听功能及神经反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有助于发展想象力、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增长人的智力。因而,音乐不同层次地调动了大脑,当整个大脑被调动起来,就会大幅度地促进学习。另外学习乐器还可以提高协调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增强视觉和听觉的灵敏度。
现在,在工作、学习场所播放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这一点已为人们所公认。在阅读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轻柔的乐曲就会不知不觉地刺激右脑,产主情感体验,发展形象思维,促进左脑抽象思维能力,使两半脑得到均衡的活动。由于音乐强化了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使视觉记忆、听觉记忆都得到锻炼,所以可以增强记忆的敏捷性、持续性和准确性。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调节情绪。加利亚哲学博士、精神病学专家乔治・罗扎诺夫,于1966年成立了罗扎诺夫学院,作为研究“暗示学习法”(又称“超级学习法”)的中心。他主张利用节奏舒缓的音乐来刺激大脑。达到消除心理的紧张感,使音乐节奏、生理节奏(如呼吸、心跳等)与信息输入的节奏协调起来,从而在集中注意力、增强大脑活力的状态下学习。这种“超级学习法”在西方各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而有效地学习知识,也可应用于法律、军事、工程、医药等职业练习之中。音乐能毫不费劲地唤醒语言能力和以前的记忆,让大脑更加聪明,更加快速地学习,能增强记忆,解除压力,帮助孩子集中精力和学习形象化想像,开启内心的意识,同时还有助于听力的提高。
尽管音乐对人类的心灵有着非凡的影响,但是音乐为什么具有这样的作用却是一个很少研究的课题。感受音乐和对音乐做出反应的能力深深地植根于神经系统的机能之中。虽然对音乐的处理大部分是在大脑的右半球中进行的,可是并没有哪批细胞是单独用来完成这项任务的。人在聆听音乐或在弹奏乐器,不管音乐是否包含歌词,只要乐曲优雅、舒缓。不同的神经元网络会被激发,诱导大脑产生α脑波(θ~13Hz)。α脑波,是一段特定的脑电波,脑电波活动以8~13周/秒速度进行,令人镇静、愉快、放松,你不会太警觉,也不会太闲散,清楚地意识到你的思维与情感,这是一种理想的控制紧张的状态。由于清除了通常与掌握新科目有关的紧张压力感,脑内啡肽分泌增多,隐藏在大脑深处的潜能开始苏醒活跃,储存在右脑的启发性信息开始被随心所欲地引导出来,这正是学习新语言、快速掌握知识的极佳脑力状态。宁静而舒缓的音乐,可以便血压下降,心脏健康有节奏地跳动,血压中的紧张因子消失,免疫系统得到加强,左右半脑达到同步效应。大脑和身体随着缓慢的韵律渐渐地进入了和谐状态――身体放松、大脑警觉,这正是取得优异成绩的最佳状态。
所有人天生就有音乐感。会对音乐有反映,特别是孩子。通过音乐训练可以打开通向聪明、智慧的大门。今天,许多父母、老师都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认识到音乐在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聆听、表演、游戏等活动来充分调动和引导孩子参与音乐活动。
首先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让音乐伴随着孩子的活动,如起床时,播放一些活泼、有力的乐益;吃饭时,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乐曲;临睡前,播放一些轻松、安静的乐曲;在游戏时,可以让孩子跟随音乐的节拍有节律的做动作,如打拍子、踏步、跳舞等。这可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和对音乐形象的感受力。给孩子讲故事时,也可选择和谐的乐曲做伴奏,增强情感的渲染。
其次可让孩子学点音乐知识,使其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音乐最抽象,只能靠听觉感受和想象,要真正懂得音乐并非易事。为此,要注意给孩子介绍一些音乐常识,让其理解音乐的特性,音乐是曲作者根据音乐的基本规律用乐音所创造的曲子。乐音中最主要的是旋律,它是按照音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组成的音的线条,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是一首乐曲的灵魂。
再次可为孩子选择好的音乐作品,使他们能多欣赏优美的乐曲,欣赏音乐的首要步骤是多听好的音乐,给孩子播放音乐时,可先选用一些优秀的儿童作品,如儿童声乐、动画片中的音乐等,思想内容健康、形式活泼、优美明快的作品。
第四是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规范性音乐教育,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学一件乐器,如钢琴、小提琴、二胡、古筝等,或进行一些声乐、舞蹈方面的训练,这应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对于孩子接受艺术熏陶是很有意义的,但在这之前要先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兴趣,如不顾及孩子本人的兴趣,强制他们去学,就违背了音乐教育的初衷。再有就是要帮助孩子了解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使其在审美与道德方面都有所提高。
通过音乐来加强孩子的学习,不仅发展了孩子自身各种类型的智力,而且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特性,当孩子掌握了演奏乐器或歌唱的技能时,自信便开始在孩子的脑海中增强。比如演唱一首歌曲取得成功或顺利地完成一曲独奏,这就会给孩子一种内在的成就感与满足感。通过在音乐方面的自我表现。他会认为自己相当独特、颇具才华。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自信心和自我认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