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4 06:09: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提升个人能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电网企业 人力资源 能力建设 路径
企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主要发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获得人力资本,将人力资本合理转化成推进企业发展的动力,进而达到提升人力资本的效果。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缺陷。
一、电网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市场的经济格局和模式正在以一种不可抵挡的速度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中。电网企业其管理模式也从传统的保守管理转变成现在相对开放的管理,以及从行政化管理到当今的市场化管理的转变等,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电网企业改革之后的持续发展。电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以及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从前的以管理和控制为主,轻视开发的特点,转变为以薪酬、绩效管理以及培训开发为主。目前,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人才多、人力资源丰富,但是缺乏综合性人力资源。虽然电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已得到初步建立,但是在实际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管理力度不到位、缺乏创新等不足点。
二、如何开展电网企业人力资源建设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现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开展电网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保证。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能够有效保证对企业未来任务的规划及要求。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企业人力资源数量的规划、对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规划以及对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整体规划。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要严格确定电网企业组织内部职位情况、人员数量、职层功能等内容,同时要明确定义出电网企业各职层人员的任职资格以及要求,将职位所涉及到的行为能力、行为标准以及素质模型纳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当中。
2.薪酬管理与个人能力相结合。将电网企业员工的薪酬管理与个人能力相结合主要是指,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战略以及组织机构进行合理的评估,制定出与企业经济实力相符合的各个级别员工的基本工资。通常情况下,不同级别员工的基本工资不同,采用阶梯式薪酬待遇进行基本工资的设定。同时,结合电网企业的实际情况,将个人能力引入绩效考核内容当中,将员工薪酬管理与人力资源建设进行有效结合。另外,在员工具体薪酬确定的机制中,通过发放相应的绩效奖金,鼓励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励员工创造高绩效。通过这种浮动式的薪酬待遇发放与员工的个人能力结合起来,还可以设置相应的季度奖和团队合作奖等。
3.绩效管理与个人能力结合。在电网公司的人力资源建设过程中,通过将绩效管理与企业职工个人能力相结合,能有效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从而将企业职员能力的提升真正转化到企业的绩效管理过程中。对于电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根据电网企业对人力资源战略的整体规划为基础,建立出一个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同时,将电网企业内部员工个人薪资待遇、薪资等级以及对任职资格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建立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如:将职员的个人薪资待遇同当月所得绩效进行结合比较,将比较结果纳入职位调整当中。
4.岗位分析结合任职资格评价。国家电网公司对现代电力公司提出了“一强三优”的要求,对电力公司人才的管理以及人才的经营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全面发展电网公司的经营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以及管理人才四支主力队伍。以人才培养为人力资源建设的核心,避免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传统的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岗位分工太细,通常是一人一岗制,难以做到对员工进行个人能力的评价以及绩效考核。现阶段,通过对电力公司各个职能岗位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任职资格的标准,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作为电网企业的核心部门之一,对电网企业员工的成功培养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整个企业在经济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电网企业人力资源能力对电网企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为突出电网企业的“一强三优”特点,必须具有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建设体系,从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培训与开发等角度出发,实现电网企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鬲向前.加强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02-02
关键词:公信教育;高校;辅导员
一、前言
在大学生公信教育活动中,辅导员应承担起很大的责任,因此,在培养大学生公信观念过程当中,辅导员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将公信培养落到实处。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公信,让学生真正意R到公信的重要性。在提高大学生对公信的注意力之后,还需要采取各种方法巩固公信成果,在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力度和培养方式。
二、公信教育的重要性
1.是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
大学生是承载着整个社会希望的新生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公信力是现代教育的关键。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公信力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拥有公信,就拥有了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要促使大学生提高个人品质。公信的存在,意味着这个人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公信就是大家对这个人的信任,当个人的公信确立之后,他就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同时其公信力也会得到提高。
2.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公信意味着学生对自己所作行为的负责,在实际学习中,公信的培养意味着更高层次的责任意识的确立。在团队合作中,具有公信力的人更容易得到大家信任,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因此公信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的保证。
3.可提高大学生的个人能力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就不像高中那般简单。要注意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公信力的提升,可提高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学生的公信培养列入培养方案中,是对学生个人能力的一种提升。
三、培养公信的方法
1.制定严格的激励制度
学生对自己的管理,需要进一步严格,大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升以后,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自己进行激励。公信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对公信的培养方式进行优化,并做到长期坚持。在实际的培养过程当中,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进行激励,提高自己的警觉意识,认识到公信的重要性。
2.对公信的宣传
对学生公信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宣传的方法来进行。采用宣传方法,可扩大公信培养的范围,同时也可提高培养质量,因为宣传所达到的效果是很大的。在宣传公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公信应该如何培养,了解公信在工作和待人处事中巨大的作用、公信培养的要点及公信的重要性等,教师可以此来提高学生培养公信的热情。
3.提高自身素质是基础
提高学生素质,是提高公信的基础。大学生要把提高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和公信力视为最主要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大学生需要对自身素质进行提升,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交往过程中,个人素质良好,他人才会对自己有好感,同时也可提高自己的公信力。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广泛涉猎各个方面的知识,学会通过这些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知识面。培养各个方面的专业技能;多参加各种活动,多进行锻炼,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身才能,综合素质和能力才可以得到提升。
四、结语
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公信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辅导员只有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细心讲解,坚持培养,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公信水平,打造一个公信的校园。
参考文献:
[1]韩丽英.思想品德课教改要走出三个误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9).
[2]颜学贵.思想品德课练习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4(2).
【关键词】高校学生;拓展训练;教学模式
一、高效学生拓展训练开展现状
高校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下,综合素质提升难以落实,884虽然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但社会需求全面综合发展的人才,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个人品质、身体素质以及知识技能都要达到标准。“大学生拓展训练计划”是由高校配合教育管理部门开展的,主要针对当下大学生意志力不够坚定,实践经验不足的现象来进行解决,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环节也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对提升高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有很大帮助。如何开展拓展训练,以及教学模式的确定成为技术发展的难题,也是文章中重点探索的问题。
二、组织、管理、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形式
1.管理团队重组
拓展训练需要学生与团队组织的形式来参与进行,传统教学理念中对学生团队的划分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拓展教学法中,既要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同时也要在各个团队之间形成竞争意识,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拓展训练教学作用,并为学生的能力水平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通过组织机构再造来进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之了解拓展训练的意义,这样才能够在将要开展的训练任务中全心投入。要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就业指导团队,所开展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前期设计规划来将常见的教学问题引入到其中,做好前期预防方案的优化。对教师资源的利用形式也要做出创新,通过各机构组织之间的再造,教师能够充分的发现个人能力,在适合的岗位上才能够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顺利进行拓展训练。
2.教学环节中心理健康的引入
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高校传统教学方法中所缺失的,虽然是理论性的教育培训,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却是十分严重的。开展拓展训练时,有效的教学方法中会配合心理辅导来进行,教育人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发现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时,配合心理疏导能够避免学生出现过激行为。高校拓展训练中体育类的项目比较多,通过体育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坚毅的个性,内心也能得到锻炼。体育方面的训练需要与心理辅导结合进行,鼓励学生挑战自己、突破自己,这样即使在训练期间遇到问题,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
3.教学方法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结合
即将毕业的高校大学生大部分面临着就业压力,长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会从综合素质方面来进行。因此所规划设计的教学方法中,要充分的引入学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定位,使用社会的发展,并严格按照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来提升个人能力。教学与管理是同时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教师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4、应用创新教学理念
在所开展的教学任务中,方法选择是十分重要的,有了科学的组织机构后,需要进行的是教学理念落实。要在日常教学中增加社会真是案例的比重,在现场形成更理想的目标体系。教学过程中会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体系,对学生进行引导,开放学生的思想,并将在拓展训练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实践中,解决学习或者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人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在拓展训练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总结这一阶段的收获,以及个人素质方面还需要提升的部分,确保教学计划的有效性。
三、教学方法应用后的拓展训练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拓展训练进行,调查学生反馈时发现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得到增进,能够像朋友一样的沟通,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学习期间遇到问题也能通过团队内的配合。高校管理期间对师资力量的组合形式进行转变,使人力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拓展训练中所进行的游戏环节得到学生喜爱,并且大部分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这一过程中,经调查结果分析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强,并且能够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来制定学习与拓展训练中的重点,发现不了解的问题也能够积极的与教师反应,通过团队整体成绩的提升来提升个人能力。一部分学生在培训开展初期已经开战尝试通过沟通合作来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周边可利用的资源,由此可见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有很明显的提升,拓展训练教学方法开展是切实有效的。良好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极其漫长的教育和引导、实践与体验的过程,这样的学习、体验、反思、行为改变的学习过程应贯穿于每个人的整个受教育过程中。
【参考文献】
相比2013年最难就业季,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27万,“更难就业季”马上来临。
但同时,很多企业又求贤若渴,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进而影响到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动力。
这种现象反映出现阶段劳动力供给的矛盾与变化。与之相应的是,未来企业应该更多地倾注于构建对人才有吸引力的雇主品牌,否则合适的人才就会流向你的竞争对手。
人才需求“重新洗牌”
人才需求“重新洗牌”的局面目前已经充分显现。
智联招聘近期的“2013中国年度最佳雇主年度总报告”显示,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对人力资源行业的影响,也与对企业业务的影响一样,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从热点行业来看,目前风头正劲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人才需求领先于全国总体增幅,2013年同比增长26%,而举步维艰的制造业则垫底。同时,更多的机遇使作为行业“长尾”的小微企业异军突起,相比之下,20人以上规模企业的人才需求增速最快。
从宏观经济对人才在各地区流动的影响来看,东部地区的企业正遭遇“结构性减速”,特别是大学生留下的意愿再次下降,2013年38.7%的高校毕业生希望留在“北上广”,而这一比例在2012年、2011年分别是42.1%、53.8%,“逃离北上广”正成为不争的趋势。西部地区则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增长速度明显,并且与之相连的中部地区也表现优异,均超越东部成为人才向往的热点地区。
2014年,随着宏观经济增长逐步趋稳,结构性的人才需求发生变化,会让人才市场更加活跃,这对求职者意味着选择更多;但对企业未必是好消息,因为这会导致人才加速流失。
最佳雇主核心吸引力的变化
未来,新的形势导致人才需求波动的同时,也推动企业更多地注重内部管理的升级。
智联招聘对中小企业最佳雇主的调研显示:“个人能力提升”、“良好的收入前景”、“尊重员工”、“实现对员工的承诺”、“享受规范的劳动合同及社会保险”,是排名前五项的最重要特征。
这个结果让人感到一丝惊讶:对于最佳雇主的硬性指标,完善的福利待遇原本是第一位的。但调研显示,对于中小企业员工,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这反映出当前人们在物质回报与能力提升之间的抉择。
2014管理风向标
Q:企业如何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雇主品牌?
关键词:QC小组;团队精神;促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2日
一、团队精神与QC小组概述
团队精神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其核心是协同合作,是围绕团队共同目标相互协作的工作作风,是员工奉献精神、服务精神和大局意识的集中体现。
QC小组是质量管理小组的简称,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是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二、开展QC小组活动的意义
QC小组是围绕质量、技术等活动开展,并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运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发挥员工主人翁的精神,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关心,QC小组活动的开展同时也是员工自身素养、业务技能提高的过程,QC小组活动有效地给予了员工发挥自我的空间和平台,使他们能够主动投身到企业建设中,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通过成立QC小组,开展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和实地操作,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三、QC小组与团队精神的关系
QC小组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基础,实行自主管理,相互启发,为企业团队建立了一个发展平台,通过QC小组活动,团队精神才能得以体现。QC小组活动的开展,从课题选定到活动总结的每个环节,都是通过团队的集体讨论,各自发表相关意见,然后到具体分工,最后落实事项,充分体现了QC小组活动的广泛群众性和高度民主性,而团队精神的体现依靠群众,团队精神的促进也依靠民主,倘若职工缺乏团队精神,各自从个人角度出发,QC活动的开展就如同一潭死水,所以说QC小组活动的开展需要团队精神为基础,团队精神的体现要依靠QC小组活动的开展。
四、团队精神在QC小组活动中的推进作用
企业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确立,对QC小组活动的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团队精神有利于增强QC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同舟共济,各尽其能,而小组成员又是独具特长,只有互助互补利用团队合力,才能使团队发挥最大的潜力,才能向更高更远的目标不断迈进,团队精神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横向动力,依靠QC小组活动的平台,促进小组成员围绕共同目标,提升工作效率,倘若小组成员都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那么小组成员就能够一切以团队目标为主,相互协调探讨对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团队利益做出贡献。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资源共享
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是教育一直追求的目标,义务教育发展不仅是教育公平的起点和关键,更是广大群众的期盼和各级政府肩负的重要任务。教育信息化对于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提供优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支撑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今,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已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对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缩小了学校间教育发展的差距。那么,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何通过信息化途径有效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最大限度消除或缩小校际间的教育发展差距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措施入手:
一、提高校长信息化意识,强化学校信息化应用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本人的办学思路、教育理念、管理风格都会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产生直接影响。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当从校长入手,只有校长的信息化观念得到升华,才能促使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得到实际提高。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校长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解还较单一,在思想意识上没有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因此,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广大校长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长必须树立教育信息化观念,改革学校教学管理模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升级教学信息化层次
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是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能力,它的核心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个人能力与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增强和发展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当今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就目前来看,教师个人能力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是造成校际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城区学校的教师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资源,参加教育培训和学习机会也较多,能够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而较落后、偏远农村学校的教师获得的教学资源就很有限,学校信息化设备短缺,与外部交流的机会也比较有限,农村教师个人能力与专业素质水平的提升非常有限。
因此,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个人能力与信息化素养水平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教师具备了深厚的信息化素养,灵活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才能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深入推进。网络教研的开展,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打破时间和地域限制,为农村教师与优秀教师的交流提供平台,对教师专业成长和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网络教研过程中进行学科协作教研,自定义或邀请其他教师共同进行集体备课等线上教研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校际间师资不均衡的现象。
三、跨越数字鸿沟,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要求,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校际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就造成城乡学校之间的“数字鸿沟”,这一现象导致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资源上存在着差异,以信息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新世纪以来,我国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口号,网络同步课堂就是基于目前教育不均衡而推出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它借助领先的互联网通讯技术,配合摄像机、电子白板等硬件外,实现名师课堂的远程在线直播和实时互动,并可同步录制整个授课过程,以供学生后期点拨学习,从而实现学校间优秀资源的共建共享,解决资源薄弱学校缺师少教,课程开设不齐的y题。同时,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同步课堂的交流而提高授课水平,缓解师资水平不均衡的严重性。
关键词:人力资本;过程改进;组织绩效;软件企业
引言
随着当今时代的全球化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软件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迅速变化,同时企业间竞争激烈程度也进一步加剧,如何在这种动态多变的生存环境下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提升组织绩效,成为许多软件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构建核心能力以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软件过程改进越来越多的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国务院早在2000年就了18号文件,从产业层面出台了一些鼓励软件企业进行过程改进的政策和措施,以为推动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增强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到如今我国软件企业引入过程改进已近20年,上千家软件企业实施了过程改进的活动。国内外学者也针对过程改进的影响因素、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效果展开了不同的研究。虽然现有的研究肯定了过程改进对软件企业成长的作用,但是在已有的文献中,缺乏以中国软件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软件企业过程改进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作为软件企业最为复杂的业务过程,软件过程是由彼此关联的各类活动所构成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之间既有严格的时间先后关系,又是互为条件、互为反馈、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状关系。企业不同岗位的人员在这一复杂的网状关系中彼此协作,设计和执行软件过程,追求过程效率的持续优化。由于软件过程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软件企业在设计和推进过程改进的同时,如果不注意对人力资本的培养和投入,也会影响其实施过程改进的效果。因此在研究如何成功推进软件过程改进的同时,企业人力资本投入对过程改进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同样值得研究。一些学者认识到人力资本对软件过程改进的影响作用,并根据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没有从系统角度对人力资本与软件过程改进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过程改进以及组织绩效纳入一个综合的模型,推演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
1理论模型构建
1.1人力资本和组织绩效
人力资本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形成和保持的重要因素。Snell和Dean认为人力资本意指拥有技能、经验与知识且对于组织具有经济价值的人员。在当前的新经济时代中,为了保持组织的竞争力,公司必需拥有具备专业领域知识与经验的人力资源,对于知识密集型的软件企业而言,情况更是如此。在人力资本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是企业人力资本的提升是否能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作用。大量的相关研究证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组织的人力资本包括三个基本维度:员工能力、员工行为、员工努力程度,通过甄选高质量员工,并对其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可以培养并改善员工的技术能力,执行力和工作态度,使得组织的战略决策都能得到有效执行。人力资本是组织特有的,难以被复制或者替代的重要资产;当企业人力资本得到提升时,组织就具备了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从而为组织绩效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基础。因此提出如下假设:H1:人力资本对组织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
1.2人力资本和过程改进
过程改进是一种系统化的、涉及组织变革的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现有的过程改进理论认为人员,工具、设备和方法是达成组织目标的三个重要因素。有效的过程可将人员、工具、设备和方法进行有机结合。过程改进涉及对组织现有架构和流程的调整,通过战略、市场、组织、人事、技术以及产品的调整进而提高企业资源的配置质量,充分发挥经济资源的最大使用效能,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然而现有对过程改进的研究往往将人员和过程视为两个割裂的部分,忽视了人员对过程改进的作用和影响。有效的过程改进包括过程改进的设计和实施两个部分。组织进行过程改进设计的时候常常要采取突破常规的思考方式,审视现有过程的不足,并设法使改进后的过程达到新的水平和高度。这一过程的成功依赖于高管的支持和过程设计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有效的过程设计需要过程设计人员了解组织的技术和管理现状、组织的战略目标并且思考新的过程如何满足组织未来发展的需要。新的过程一旦确定就需要加以贯彻执执行。过程执行人员的能力、行为规范以及工作态度都会影响过程执行的效果。过程执行人员的能力越强,越能够成功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降低过程改进中出现的风险,从而提升了过程改进成功的可能性。IBM、通用电气等公司的实践也证明组织人力资本是保证过程改进设计和实施效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由此提出如下假设:H2:人力资本对过程改进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
1.3过程改进和组织绩效
Kim认为组织学习就是组织通过采取有效的行动而提高组织能力的过程。组织过程是由独立的活动所构成的,这些活动通过过程的链接形成组织的行为主体.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必须通过学习,不断地调整与改进自身的过程,以提升自身的绩效。过去行之有效的组织过程,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变得不适应,并制约企业的发展。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可能由于因循守旧,对市场变化视而不见,或者即使有所注意,也因决策迟缓,各部门互相掣肘而无法及时应变,最终失去发展的大好时机。过程改进是企业基于内部流程视角的一种过程绩效度量,是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进行连续、渐进的优化和改善.通过持续实施过程改进,可以优化组织的资源配置,控制管理和协调成本,建构更为有效的信息传递链,极大地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对改善组织绩效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制造业的过程改进已经非常成熟,并形成了工业工程的方法论体系。通过改善过程的品质,来改善过程产物的品质,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已得到了制造业实践的佐证。Law和Ngai的研究也认为,组织通过实施过程改进可以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因此提出如下假设:H3:过程改进对组织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综上所述,本文的整体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讨论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组织的过程出发,探讨了软件企业人力资本、过程改进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并构建了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1)近来年我国软件企业普遍重视人力资本的培育,但总体而言我国软件企业的总体竞争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这与我国软件企业的过程管理能力欠缺有很大的关系。但对于软件企业而言人力资本的提升固然重要,但随着软件开发需求的复杂性越来越高,项目及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传统手工作坊式的依赖个人能力的开发方式已经无法应对这种挑战,企业需要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软件过程,实施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将个人能力转变为组织的过程能力,提升协同工作效率,这样才有可能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软件产品质量,提升组织绩效。(2)过程改进的效果也依赖于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包括策划和实施过程改进的相关人员。提升人力资本有助于软件企业更好地实施过程改进。这也正是目前国内软件企业实施过程改进所忽视的问题:国内软件企业在实施过程改进的时候往往不重视对人员的培训,在过程改进的关键岗位,如QA(质量保证)和EPG(工程过程组),也没有部署恰当的人力资源,从而影响了过程改进的实施效果。(2)软件行业是智力密集型的行业,所需的技术含量高且多为不易转化和分享的隐性知识,随着软件过程及产品日趋复杂,软件开发也早已脱离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当企业规模较小的时候,组织绩效往往依赖于员工个人能力,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加,研发产品复杂程度的增加,以及规模增加之下员工之间分工、沟通和协调成本的增加,人力资本对组织总体绩效的直接作用愈发显得重要。作者在长期过程改进的实践中也发现,随着软件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人力资本和过程改进对软件企业组织绩效的影响都越加明显。对于我国软件企业而言,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能力,选择适合的过程改进模型和裁剪方法,因地制宜地实施过程改进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改进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组织绩效。
3研究展望
【关键词】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
一、概述
(一)创造力概念
“创造力”一词源于拉丁语,creare,意即个人创造、创建、造就的能力。创造力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思维与行为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和基础能力三个组成部分。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其主要部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
(二)大学生创造力现状
1. 大学生创造意识不强。当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创造力开发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无强烈的创造力开发发展的意识。在大学校园中,一部分大学生将主要精力和课余时间用于参加培训班或实习中,以得到尽可能多的证书和社会经验;还有很多大学生为进一步深造做准备,将时间用于复习课本知识中。更有甚者,荒废宝贵的大学时光,更不可能考虑创造发明的事情。
2.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欠缺。我国大部分的大学生习惯于一种正向的思维模式,他们更多关注的只是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而对于解决问题所应用的方法往往淡化或者漠不关心。对于文化理论知识,大部分的学生长期习惯于对概念的正误进行呆板的记忆,而对事物本身的态度与本质分析显得缺乏灵活性,这使他们的思维固化,抑制了众多创新思想的产生。
3. 大学生创造信心不足。我国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掌上明珠式的环境影响下,他们缺乏自信,甚至逃避群体、否定自我。这使得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并怀疑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些对于大学生想象力的生成而言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其潜在的创造力也就难以激发出来。
二、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培育的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当前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的现状,我们以陕西高校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以实现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完整和动态的考察资料。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12年陕西省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441881人。陕西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陕西省大学生是促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以陕西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调查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一)问卷设计和样本选择
在文献研究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从参与活动相关信息、意义、总结等三大类进行设计、编制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就业的认识、创造力的开发培养等相关具体方面。样本调查对象覆盖陕西省50余所高校,共抽样200份,回收197份,其中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98.7%。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专业人数、校源分布等,与学校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各类学生所占数量接近现实比例,取样合理,调查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二)受调查者对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的认识
1. 从自我评价看创新能力发挥。为了解大学生对自身创造力开发发展的认识程度,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您认为自身的创新能力发挥程度如何”,答案在“充分发挥”、“基本发挥”、“发挥了少部分”、“远没有发挥”四个选项中进行选择,为便于资料结果统计,我们分别赋予其相应分值4、3、2、1。被调查大学生选择的均值为2.36,这表明他们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挥程度在“发挥了少部分”与“基本发挥”之间。而在对大学生创造力总体的认识方面,有19%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很具有创造力,有58%的受调查者认为有一定的创造力,有23%的受调查者认为缺乏创造力。
2. 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的因素。从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的相关匹配看其能力发挥。创新能力发挥的前提是个人具有可挖掘的创新素质,而个人创新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因此,个人自身的智力水平、外部的教育环境等也会影响个人创新能力的发挥。
a.基本因素。因为调查问卷的答案属于定序变量,为了比较精确的进行分析,特计算出各因素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发挥之间的Kendall’s tua-b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具体结果为:
b.科技实践活动。最能体现影响大学生创造力是否得到充分开发和发挥的因素就是看大学生在科技、实践活动等方面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各项科技实践活动是否能够得以顺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58.9%的人在具体的科技实践活动上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按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外部条件占46.3%,实用性占24.1%,团队精神占19.7%,个人专业能力占15.3%。在科技等实践活动方面影响大学生创造能力发挥的主要原因上,42.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平台,40.6%的人认为主要在于经费不足,另外有10.9的人主要认为在于其个人能力不足。这表明,是否具有良好的外部创新环境、平台等方面的条件极大的影响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进而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发挥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
c.学校支持度。大学生所在高校的重视程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8.4%的人认为学校“非常重视”科技人力资源的工作,43.1%的人认为“比较重视”,28.5%的人认为“不重视”;而大学生对于学校及其在促进大学生创造力相关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中,仅有8.6%的人认为“很满意”,52.1%的人认为“比较满意”,32.2%的人认为“不满意”。而且只有8.1%的人能经常参加科技交流活动d.影响大学生的创造力发挥的其它因素分析。在同被调查大学生的座谈中,被调查者反应最为强烈的就是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结构、形式、途径等都比较单一。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的高校教师每年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和学科建设任务,真正用于促进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是以专业学院为单位对教师进行人事管理与考核的。其结果是很可能形成条块分割,造成师资资源单位、部门所有,分布在不同单位、部门的专业教师资源难以有效集成,从而更难以形成足以整合全校优势力量的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教师团队。另外,现代最前沿性的科学研究课题往往都具有学科交叉的性质,但在实际中,以大学生为核心的科技活动是以课题组形式组成的单元,其规模较小,尤其是以指导教师为核心、少数大学生参与的家庭小作坊式的研究团队极为普遍,而跨学科、跨机构、跨领域的协作交流很少,这显然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综上所述,大学生普遍认为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对于自身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包括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方面,其中自身因素包括年龄、学历、身体、心理及个人能力等方面;环境因素包括外部条件、学校支持度和学校开发结构等方面。
在自身因素方面,个人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发挥的主要因素。从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来看,个体的自身因素是终身的影响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由表5可以看出,在自身因素方面,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与年龄、学历、身体以及心理等之间的相关系数皆为负相关,可以认为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没有影响,而与个人能力有较高的正相关。
b.在环境因素方面,综合考虑问卷中主观题“您认为影响您创造能力发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结果统计,计算出影响潜能发挥关键因素的Kendall’s tua-b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三、加强能力素质培养提升,不断促进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
(一)锻炼大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的关键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动力,没有创造性思维的推动,创新活动就无法进行。激发个体内在的创造性思维除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内部创造动机外,还应通过举办各种大学生发明创造类活动,以引诱、鼓励、激发大学生的外部创造性思维动机。
(二)提升大学生创造实践能力
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核心在于大学生创造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新产品、新形象并最终服务于人类社会,其创造性的成果是否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还需实践的进一步印证和检验,而社会实践活动本身也是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大力鼓励和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话动,一方面使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认识新事物、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
(三)加强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专业知识为主,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在知识学习中重科技理工、轻人文艺术,重工具性、轻哲理性,重眼前实惠、轻长远发展,这样的学习模式很可能禁锢大学生的思维,限制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校大学生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外,还要广泛涉猎与自己专业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要加强人文艺术修养的培育,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文化艺术的熏陶可以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学会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因此,要开发大学生创造力,不但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知识,还要具有文化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在经历了大学四年后,音乐学专业毕业的我选择了一份完全和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企业文化宣传专员。虽然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但由于有了学生干部、院报记者的经历,这类以执行为主的工作还是能够胜任。转眼过了一年,由于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和客观,对自身发展定位和方向把握欠准确,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如同初恋一般,在完美理想与客观现实的对抗中草草落败。这份经历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是生动而富有意义的一课,它对于我回归现实、融入社会,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父母的鼓励与帮助下,我走上了公务员考试的道路。备考两月,我参加了2010年下半年的两次考试,报考重庆市民政局和成都市城市管理局,两次考试分别以第2和第8的成绩进入面试,可最终还是因为种种原因落选,甚是遗憾。
邂逅飞行签派
2011年春,算是我人生一次不小的转折,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民航飞行签派员这一职业,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被它深深吸引。庞大的飞机是如何翱翔万里长空?千丝万缕的航线是如何贯穿世界?航空运行的效率是如何得以最大化的提升?诸多问题吸引着我去寻找答案。那一刻,我如一头饥肠辘辘的狮子,渴望捕获一切关于民航业的知识,我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一职业,而这种喜爱,如一缕春风拂面般揭开了眼前的迷雾,也揭开了飞行签派职业的神秘面纱,让我确定了自己的职业道路――成为一名出色的飞行签派员。2011年9月,我进入中国民航大学空管学院,开始了为期一年的“签派+1”班学习。
为什么要学飞行签派
回想大学毕业后的经历,跟大多数大学生一样,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对未来有着不成熟的憧憬。然而经过沉淀和冷静思索后,我觉得在保持个人兴趣爱好的同时,应该理性规划自己的职业:
第一,我对航空业感兴趣,且十分看好民航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有吸引力、牵动力,有兴趣才能投入更大的精力,注入更大的活力,才能变“我得学”为“我想学”,再进一步变为“我要多学”、“我要学好”、“我要学精”、“我要学以致用”。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钻研的动力,也就有了追求成功的基础。兴趣使然,我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到我国民航业发展速度快、潜力大。有资料显示,未来十年,内地航空运输平均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1%左右,全行业将净增就业岗位50―70万个。未来二十年内,我国将补充中、大型客机2194架。仅此一项,需增加飞行机组、签派、空管、机务、地勤以及其他各类服务人员就多达近7万人。因而,航空领域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
第二,签派是航空公司的运行指挥中枢,是最核心的运行部门,个人价值能够得到体现。飞行签派员是保障航空安全和提升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有效资源,其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航空公司的运行安全与效率,以及航空公司的健康与持续发展。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来代表承运人履行航班运行控制职能,保障航空安全,用百分之百的运筹帷幄与精打细算,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率,都能充分体现个人价值,为企业带来安全和效益。
第三,心怀感恩,经历磨练后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充分就业的良性劳动力供需状态。所谓“充分就业”就是指劳动力市场将保持一定的失业率。这个信息告诉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一份工作,我们的工作来之不易!自高校扩招后,应届毕业生每年新增数十万,大大超出了用人单位的消化能力,由此,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未能落实工作,成为滞留在社会人才市场上的“剩男剩女”。过往的工作经历让我学会了感恩,懂得了理性从业,明白了如何避免过高的期望值,以及职业困惑和职业倦怠。因此,我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去找寻学习机会,创造就业机会。
第四,个人能力适合签派职业。要想能在人生路上有所作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并且愿意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付出努力。客观分析,我的责任心、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执行能力都不错,而签派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在组织与指挥每次飞行时,必须从最复杂、最困难情况出发,周密计划,充分准备。这种个人能力与职业的融合,可以更好的释放出对职业的适应性和创造性,从而全力以赴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
第五,学习动机明确,态度端正。对于学习,我推崇“主动求知”的态度。要想成功,前提就是要有主动去学习的态度,这样的态度不可能人人都有,亦或者不能人人都能持之以恒,但“主动求知”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只要努力在把这种愿望化作实际行动,那学习的效果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我向来都认为学习态度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的思想经由学习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累积出来的。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学习,是一种态度;成功,更是一种态度。
面试技巧有很多,针对不同的岗位,面试技巧应应不同的,为了方便求职人事专员的求职者,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人事专员面试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信是敲门砖
问:您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面试者,能给他们大体分个类吗?您比较欣赏哪一种?
答:我将面试者大体分为四类,狂妄自大型、过分谦虚型、如实交代型、略带技巧型。我个人比较欣赏略带技巧型的面试者。去年4月,我们人力资源部要招聘一位英语培训师,最终两个女孩子进入面试。其中一个是学人力资源的,英语不错,专业背景又比较吻合;另一个是英语专业出身,但不知能否适应人力资源工作。面试时,那个英语专业的女孩似乎看出了我的犹豫,主动上前自我介绍:“我是英语专业毕业的,相信我绝对更专业。"就在那一瞬间,我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事实证明,这位女孩子的确很优秀,不到一年时间就晋升为部门主管。
面试时不宜谈薪水
问:现在很多求职者,面试时都会直截了当地问薪水,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我们一般不看好面试时特别关注薪水的求职者。零售业工作比较辛苦,我们公司不少管理人员都是从基层做起的。家乐福的员工只要有热情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沟通组织能力都有机会获得提升。待遇其实是与个人能力紧密挂钩的,面试时过多谈薪水会让人对你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
先了解企业文化
问:面试前应该做哪些准备,才能顺利过关呢?
答:应聘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能迅速理解并认同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和行业特点。在面试中,我们更看好穿西服、打领带、指甲整齐、面带微笑的求职者。作为零售企业的员工,自己都不会装扮,如何使商品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呢?
1.行为引导式教学的定义与原始教学的对比
行为引导是以行为和工作任务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行为引导教学法主要是在实践应用中关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个人素质等多个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成为职业教育中的一种新思潮。行为引导教学法开展至今,已被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行为引导式教学实行之前,原始教学方式过于注重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让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地学习单一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完全没有被重视。因此,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暴露出其弊端,学生动手能力、独立工作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匮乏是实行行为引导式教学的关键。
2.行为引导式教学的特征
行为引导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进行理论与行为技能的双重提高。一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身行为能力。部分学生受灌输式学习的影响,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自我创造、创新能力,行为引导能够帮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实践动手能力,面且有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二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中,很多问题都是学生们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的。学生们通过与同学之间的沟通,既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又能以满足大部分人的要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行为引导不仅能够帮助个人提高能力,而且能够由个体到团队,使每个人的能力团结到一起,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二、行为引导式教学在中职财会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引导”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有“大脑风暴”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等方法。方法虽然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行为技能。下面,以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为例,分别分析行为引导的各种方法的特点。
1.“大脑风暴”教学法
主要方法是教师提出一个课题,在教师不提出任何评价的前提下,学生自由地发表个人的意见。教师必须要鼓励学生尽可能有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引导学生充分进入课题研究。提出想法的过程中,教师或者其他学生不应该对其思想和建议立刻发表评论,以防止教学方法的失败。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并且对每个人发表的意见进行归纳分析。
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多是以一个实际的问题作为教学基点,教师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充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遇到困难要独自进行研究反思,善于表达自己独到的看法,并且通过自己的反思将得到的理论联系到实践中。案例分析法的应用,尊重了学生的个人观点,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中因为其他人的偏见而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使学生建立自信心。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3.项目教学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指教师只提出一个项目,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该项目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以财会教学中的“存货清查”作为项目。首先,教师创造工作的环境,让学生感觉自己已经是一个财会人员,并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播放各种不同表单的填写流程,进一步介绍存货清查的流程以及要点。接着,教师提出任务并让学生说明任务完成的效果。学生可利用个人物品作为存货,在学生拿到仿真存货明细和真实会计凭证后,教师提出任务:进行清点,填写盘点表;填制存货实存账存对比表;填写记账凭证等。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不同的任务。最终,教师让学生实施各小组的项目计划。项目教学法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行为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保证学生在团体中发挥出个人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行为引导式教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方式,其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行为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从前的教学方式相比,学生从系统地被动灌输,到自主学习实践,可以说以行为引导作为主导教学方式在教育史上是一个质的飞跃。所以,教师要加强行为引导式教学的开发,让更多的学校实行这种授课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实现更大的人生目标。
作者:刘瑛 单位:湖南省衡阳市职业中专
参考文献:
[1]李素贤.新课改背景下关于如何改善中职会计教学效果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08).
[2]刘春萍.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5(26).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就业能力的内涵,从个人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角度对失地农民就业能力进行分析,并对通过教育培训来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能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培训失地农民就业能力
用就业能力理论和框架来分析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状况,可以抓住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关键,为研究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提供一套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铺开,催生出失地农民这样一个社会群体,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状况决定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
1就业能力理论框架
就业能力是西方研究就业、劳动力市场政策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议题。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岗位的安全性越来越难以得到保障,西方学术界有关劳动者就业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多。
Law、Wong、Moley(1996)认为就业能力包括三方面:一是个体适应性,个人具有就业能力的因素是个人具有适应性的个体差异,包括积极的自我概念、高职业风险容忍和高学习动机。二是个体与市场的交互,个体如何呈现就业能力,实现与环境的有效交互作用,包括主动的职业导向、求职自我效能和人力资本。三是职业认同,指的是职业认同的风格、认同描述和职业自我。
Furrier(2003)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个人拥有和决定职业生涯成败的人力资本,包含个人能力和职业期望两个方面。其中,个人能力涵盖四个方面的要素:个人符号,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年龄、性别等个人特点;行为才能,包括可转移技能、独立性、对成长的需要、对经验的开放性、与他人共事的能力和弹性;自我效验,即相信自己能胜任工作的信念;劳动力市场行为,包括获得社会网络和职业空缺信息。职业期望是个人的激励特性,包括提升就业能力和转换工作的意愿。
Fugate(2004)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超前性,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嵌入个人特性的心理社会建构,是一组与工作和职业自主适应性有关的个人特质,促进了人们在企业内和企业间识别就业机会。认为就业能力包括职业认同、个人适应性、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四个维度。职业认同是个人对职业生涯的自我解释,是对职业目标的认知和识别;个人适应性是改变个人知识、技能和个人行为以满足环境需要的意愿和能力;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用以拓展个人认同和实现职业生涯机会的社会网络;人力资本是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进步的一系列变量,如年龄和教育背景、工作和培训经历、工作绩效、认知能力等,作为可携带的技能,教育背景和经验是一个重要的就业能力指标。
本文认为就业能力是一个影响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体,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提升的职业能力。
2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分析
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失地农民社会资本是通过社会网络以及嵌入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成员身份而获得的调动稀缺资源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和社区所提供的原始性社会资本有逐渐衰减的趋势,需要通过人工创建的社会组织等其它方式来替代,对于那些刚刚脱离农村社会的失地农民来说,他们在进城初期会更加依赖初级社会资本,而为了融入城市谋求发展,就会更为依赖扩展性的社会资本,因此失地农民需要重建新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一般来说,失地农民社会关系的存在,可以使占有社会资本的人相互认同、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同时这些社会关系还有很大的潜在生产性价值,特别在面对就业压力和外部歧视的情况下尤其如此。通常社会资本在失地农民就业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提供职业需求信息、帮助推荐就业、节约影响力成本、提高工资和职业声望等方面。
3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可行路径
强化政府对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作用。政府支持就业能力培训,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各国政府支持就业能力提升的通常做法。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失地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就业指导,促使失地农民更新知识,提升人力资本,提高社会资本存量,改变就业选择方式。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完善教育培训条件;要在改善企业用人环境的同时,加强对失地农民培训市场秩序的监管,加大对失地农民培训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与劳动力市场和失地农民培训相关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市场为主进行培训模式创新。当前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主要有校企、政企合作的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储备培训和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形成的行业培训等,其共同特点是政府主导、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要逐步退出培训市场,充分利用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技术推广中心和培训中心等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的资源,采取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开展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等;要注重教育培训的内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岗位要求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于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培训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特征,属公共产品范畴,政府应该在法律、政策制定、市场环境维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扶植。
加强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对失地农民劳动技能的培训。由于竞争产生的管理创新,使得个体必须具有更多的弹性和社会技能才能生存,因而用人单位、行业协会要提供给员工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就业能力而不是更多地提供就业保障,同时企业开发员工的就业能力,可以使企业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增强组织的弹性和保持竞争力。事实表明,把寻求竞争优势重点放在培养员工胜任力的企业往往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维持员工持久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一种新的心理契约,企业可以将教育培训作为一项福利提供给失地农民,包括长期或短期的岗位培训、大学课程培训等。岗位培训应使失地农民获取所在岗位或转岗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课程培训让失地农民尤其是重点培养的对象接受正规学历教育,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实,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