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财务总监总结

企业财务总监总结

时间:2022-07-01 07:42: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财务总监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财务总监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会计服务公司 会计委派制 会计监督

委派制是指由财产所有者向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调遣、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本文就完善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进行探讨。

一、当前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基本情况

1、具体做法及其效果

财务总监制度实际上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总会计师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它吸收了总会计师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的财务管理与监督职能,弥补了总会计师在职责权限上的局限性和内部审计制度滞后性的缺陷,对国有企业的整体财务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在职、专职的监督。

自实行国有企业财务总鉴委派制以来,对企业在经营和管理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企业的一切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护;企业负责人的合法职权也未受到影响和削弱;财会人员对企业的负责精神和对国家负费的精神未受到影响,财会工作水平得到提高;会计人员仍由企业聘任,可以解决会计人员全部改由政府委派后的许多实际操作困难;实行统一委派财务总监制度,可以解决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削弱、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和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等问题。

2、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准确恰当地界定财务总监职责在实践中较为困难。财务总监作为出资人代表对经营者进行监督,不应干涉经营者的经营权;而为了很好地履行监督职能,又必须要获取充分的信息,这就要求财务总监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企业的经营。如果单纯强调财务总监的监督职能,仅仅作为一个局外人,就难以了解到企业运作中的细节问题,实际上也就无法起到监督作用;如果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程度过深,又有可能侵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造成股权对法人财产权、经营权的过分干涉,还会埋下经营者对受托责任完成情况进行推诿的隐患。

(2)财务总监制与总会计师制度本质被混淆。财务总监制度与总会计师制度的目的都是对企业财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都是为了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国有大中型企业总会计师的提名和任命基本上由总经理(厂长)来决定,主要是负责企业的财务组织工作和领导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及协助经理人对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做出决策。财务总监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企业集团董事会派驻的,主要是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监督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财务总监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与企业经理人没有从属关系,从而确保了工作的独立性。

目前有些地方在委派了财务总监后不设置总会计师岗位,认为企业财务总监是我国企业总会计师的发展方向,财务总监完全可以胜任财务主管的职能。这样财务总监既是企业厂长、经理等经营者的监督者,又是厂长、经理等经营者的助手;既要代表企业所有者――国家,又要代表企业经营者,这必然使得财务总监无所适从。其结果,要么财务总监完全听命于企业所有者,干预企业正常经营,违反两权分离的基本原则;要么完全倾向于企业经营者,与他们站在一个立场上,甚至串通一气,从而不能够向所有者负责,不能对经营者实施监督或约束,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混乱。

(3)对财务总监的监控措施尚不健全。财务总监代表国有企业所有者行使对企业的监督职能,同样也会涉及到委托问题。一旦出资人的有效监督不到位,财务总监有可能选择与企业经营者合谋对付所有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为使财务总监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要设计出对财务总监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财务总监的监控,这是保证财务总监制度良好运行的关键。

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的措施

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实施在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上述一些问题也日渐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实施效果。因此,完善财务总监委派制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把握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正确处理好各个层面的相互关系

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不当,会使得财务总监在国有企业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因此,正确把握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

(1)全局管理者。现今的财务总监已不仅仅只关注财务及相关领域,而是越来越多地成为经营者的经营伙伴,站在同一层面关心企业的前途和发展,负责战略计划的编制和执行,以其非凡的财务技能和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了解,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战略计划领导者。战略计划和战略指导的任务现在越来越多地落到了财务总监身上。财务总监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综合管理能力,确保战略计划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3)企业财务管理者。财务总监应处理好营运资本管理、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股利政策等多项公司财务管理的运营及平衡关系。处理好营运资本获利能力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对企业流动资产及其融资结构进行决策;积极参与投资的可行性评估,提出有利的建议;妥善处理好影响资本结构决策的各种因素,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综合考虑法律规定、企业资金需求、经营风险、流动性、控制权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对股利政策进行合理决策。

(4)内部控制及监督者。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各个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来进行监督、评估和防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的合理保证,而财务总监要起到领导、指导、监督的作用;财务总监一般是企业内部审计的实际负责人,应该与注册会计师建立一种良好的、建议性的对话关系,并确保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协调而客观地开展工作,使之能高效率地完成审计任务。定期向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报告信息,进行前馈管理,以对企业的未来做出恰当的预测,并合理预计决策可能会带来的结果。

(5)公共关系管理者。第一,与股东的关系。财务总监有责任和义务真实、完整、及时地向其披露企业的相关信息,揭示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以使其做出相对准确的投资决策。第二,与债权人的关系。财务总监有责任真实、完整、及时地向其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如企业的长短期偿债能力、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等,以使其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第三,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财务总监向财税部门提供有关经营过程的财务信息,以便其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向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提供财务信息,以便其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第四,与员工的关系。现代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作为管理者的财务总监,应该处理好与企业内部员工的关系,利用有效的沟通进行员工关系管理。第五,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财务总监管理着现金流和营运资本,必须保证其账款的正常流通以保持长期稳定关系和满足生产需要。

2、建立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的双轨运行机制

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仍然沿用总会计师单轨运行机制,那么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有者缺位、经营者失控等问题就很难解决;如果我们用财务总监制完全替代总会计师制,就会出现诸如削弱出资者监督、有损所有者权益等问题。因此,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应双轨运行。

(1)施行财务总监制与总会计师制双轨运行的意义。第一,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信息不对称问题。实行财务总监制与总会计师双轨运行,可以大大减少会计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从而极大地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程度。第二,有效解决内部监督失控的问题。企业监督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企业外部,如政府监督、债权人监督和社会监督。二是来自企业内部,即内部监督(内部审计)。由于审计人员的任命、考核、待遇等完全由企业领导决定,独立性较差,容易造成企业内部监控弱化或消亡。建立财务总监制度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第三,有效地解决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问题。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资产流失的速度日益加快,已成为一个引起社会各方广泛关注的严重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之一是内部监督机制的低效。因此,有必要从机制上改革监督体系,形成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财务总监代表产权所有者,专职监督经理层(总经理、总会计师等)的经营事项,可以有效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

(2)在财务总监制与总会计师制双轨运行中,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经营者的关系问题。要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双方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既要保证财务总监代表所有者充分行使所有权,又要保证总会计师、经营者依法行使理财权和经营自;各司其责,避免多头重复监督,并使之相互促进,切实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二,财务总监制度的完善和配套措施问题。我国目前财务总监制度还处于试点阶段,要针对财务总监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研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财务总监的选拔任(聘)用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轮岗制度、继续教育制度、业务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加强人员派出的后续管理;同时还要处理好财务总监制度与政府、社会及企业内部其他会计监督的关系。

3、建立奖惩制度,强化对财务总监人员的约束

要设立一系列与财务总监人员责任相关的指标体系,指标的设立要注意可比性,能够进行任期中与任期初的比较;本任领导与前任领导的比较;本地区与相邻地区的比较;本企业与同行业的比较。指标的设立要包括与国有资产流失额、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失真几方面相关的信息,要注意定性与定量指标的结合。设立一个评价标准来实施财务总监人员在执业过程中的奖惩,奖惩应该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三方面。

第2篇

关键词:目的 现实性 步骤 关系 方法

目前,我国许多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都实行了财务总监委派制。这是由集团公司董事会向下属全资或控股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探讨这一制度在实施中的制度安排与存在的问题,对于强化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经济发展要求实行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

企业集团委派到下属全资与控股子公司的财务总监,是指由集团母公司董事会聘任的,对下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财务活动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的高级管理人员,代表了总公司的利益,接受总公司的委派,而相对超脱于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的利益机制。

(一)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来源于基层实践,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当前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是明晰产权关系、明确利益关系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在社会生活种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一些企业有与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制度不健全,导致资金管理失控,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一些企业负责人干扰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权,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甚至贪污受贿,侵吞公款的现象仍然存在等等,为此,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会计人员不受企业利益机制的羁绊,实行财务委派制度就势在必行。

(二)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能充分发挥财务总监的监督职能和制约职能,避免或减少违法、违纪时间的发生。

会计监督是否有效,关键在于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所谓独立性包括经济上的独立和工作上的独立,即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能够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和支配。如果缺乏这种独立性,则会计监督就会形同虚设,而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财务总监委派制”为下属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善性、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委派制目标及现实性

在现代产权制度及公司制度条件下,国有公司所有者有必要对经营者实施适当的监督,这种监督主要体现在两大环节上:一是对经营者的选择;二是对经营者重大经济决策、财务决策(包括对国有资产调配与处置)的审定和制约。委派财务总监既可以解决经营者的选择,也解决了所有者对经营者重大经营决策、财务决策的制衡,从而最终解决所有者缺位和经营者行为失控现象。

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我国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与改进。这种所有权监督制度对于控制企业内部的败德行为,保证资产所有者权益不受侵犯,起着重要作用,而这一新型监管模式通过试行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委派制具体实施的步骤

(一)根据公司实际,在总部成立财务证券部,对基层单位的人事、财务管理权,使其为委派人员的对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派出人员进行遴选和管理。

(二)按“责、权、利”三统一原则,赋予委派人员与职责相匹配的权力。

(三)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保障。

(四)建立、健全与委派配套的制度措施。委派制要落到实处、收到成效,必须不断加强该项制度体系建设,健全机制,提供保障。需要制定的制度应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资格确认制度。委派人员必须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德才兼备,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还应具备较强的临机处置能力。

2、业绩考核制度。由委派人员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对委派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可分为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年度考核后必须形成书面考核结论,对委派人员的工作业绩作定性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其奖惩和续聘、解聘的依据。

3、奖惩制度。由委派人员管理机构制定明确的奖惩条例,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和财务、审计情况对委派人员进行奖惩。考核不及格及财务审计发现的问题的,要根据规定分别给予不予续聘、解聘、下岗或经济处罚,表现出色的进行提拔或进行精神、物质奖励。

4、报告制度。具体可分为定期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定期报告制规定委派人员按季或半年向委派人员管理机构作书面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制规定委派人员对所在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委派人员管理机构针对报告者反应的问题及请示,应根据情况及时作出口头或书面答复。对委派人言知情不报或故意隐瞒、遮掩的,委派人员管理机构应根据有关规定严厉处罚。

5、述职制度。委派人员在年度终了或离职时,要向委派人员管理机构详细报告工作情况。述职报告经派入单位企业负责人和委派人员管理机构签署意见后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6、培训制度。公司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委派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促使委派人员积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

7、轮换制度。对于委派到各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委派人员管理机构在考虑业务连续的前提下,必须进行定期轮换或不定期的调整,以至于派出人员不会和被委派单位形成利益链条,这是保证委派制富于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四、如何处理好与被监督企业的关系

在企业集团内部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加强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而且通过理论的探讨和实际工作中的不断摸索和总结、完善,财务总监委派制必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助于解决当前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如何处理好与被监督企业的关系,调动起所有者与经营者两方面积极性,这样是目前财务总监面临的很现实的一个问题。

第3篇

一、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

财务总监(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是现代公司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顶尖管理职位之一,是掌握着企业的神经系统(财务信息)和血液系统(现金资源)的灵魂人物。做一名成功的财务总监需要具备丰富的财务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公司理财与金融市场交互、项目估价、风险管理、产品研发、战略规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建立以及洞悉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冲击等自然都是财务总监职责范围内的事。在一个大型公司运作中,财务总监是一个穿插在金融市场操作和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之间的角色。可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人们对财务总监在企业的角色定位有着各种期待和不同的认识。但是,尽管如此,可以得出的统一认识是,财务总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负责人,他或她不仅仅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的负责人,而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财务总监的认识,可给财务总监角色一个明确的定位。

1.财务总监与首席执行官(CEO)的关系及地位

对财务总监定位首先可明确的是财务总监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接着要讨论的是,财务总监与CEO都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财务总监是CEO的助手关系,还是说财务总监是CEO的伙伴关系?应当说,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三种表述都是正确的。从行政级别看,CEO显然是高于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应在CEO的统一布置与领导下开展工作。从管理工作看,财务总监作为CEO的助手,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管理、内部控制等角度协助CEO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工作。从经营决策角度看,由于企业根本目标是追求资本增值,财务决策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与关键,财务总监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就成为CEO最重要的伙伴。

财务总监作为CEO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最重要的伙伴有两层意思:第一,作为伙伴,财务总监应当更自觉、更主动地将企业经营决策看成是责无旁贷的与CEO共同的职责和任务;第二,作为CEO最重要的伙伴,意味着CEO在企业经营决策中还有其他伙伴,但财务总监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地位高于其他高层管理者或其他CEO的伙伴,这是由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所决定的。

2.财务总监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功能定位

明确了财务总监在企业经营决策中与CEO的关系及地位,要成为一名称职的财务总监,他或她必须是独立、客观的战略与策略分析家。在企业目标一定的情况下,战略与策略是保证目标实现的关键。财务总监要当好CEO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伙伴,必须具有企业战略与策略分析的能力,特别是站在财务角度进行企业战略与策略分析,确定企业的财务战略与策略。

应当指出,财务总监在企业战略与策略分析中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是由其自身地位决定的。财务总监在战略与策略分析中应有独立的、客观的判断,应提出建设性方案,而不是只对他人决策方案的论证。财务总监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应成为企业战略与策略的制定者,而不仅仅是企业战略与策略的执行者。

3.财务总监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职责定位

要保证企业战略与策略制定的准确性,经营决策与控制的有效性,决策与控制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是关键,离开高质量的决策信息,决策准确性的确保是不可能的。在企业决策信息中,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财务总监做为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的最高负责人,如何保证为企业提供支持决策的信息是其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应当注意,财务总监在为企业提供决策信息支持中所承担的角色,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提供者,而是信息的革新者。所谓信息革新者,是指财务总监在为企业决策提供的信息,不是简单的、一般意义上根据外部法规与制度要求提供的信息,而是根据企业决策与控制要求,在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基础上经过革新或创新后提供的,适应企业特殊决策与控制需要的信息。

财务总监要做好决策信息革新者的角色,就需要根据经营决策与管理控制的要求,对财务信息与会计信息系统进行革新与发展,包括对经营决策信息内容相关性与可靠性方面的创新,经营决策信息流通及时性方面的创新。

总之,现代企业财务总监要胜任上述角色,必须学会用战略的眼光,经营决策的思维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

二、财务总监的能力要求与知识结构

财务总监要胜任上述在企业中的角色,需要承担哪些职责,具备何种能力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其承担的财政部重大课题《中国财务总监能力框架》研究报告中,对财务总监的职能与胜任能力进行了研究与论述,总结起来如表1。

表1反映了财务总监的职能及能力要求。这种职能与能力的细分,对财务总监明确工作职责,注重能力提升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然而,实践中,财务总监的这些职责与能力的发挥往往是综合的,归纳起来,主要的职责与能力体现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1.资源配置能力

财务总监为实现企业资本增值目标,对资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使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效果,是其最重要的职责和能力的体现。财务总监的资源配置能力包括:

(1)企业投资方向决策能力,如根据企业战略确定适当的投资行业;

(2)企业投资规模的决策能力,如人力资源与资本资源配置问题,最佳经济规模问题;

(3)企业资产结构优化能力,如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结构优化,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结构优化,自营资产与对外投资结构优化等等;

(4)企业资产重组能力,如不良资产的处置,存量资产盘活等;

(5)资产使用效率的控制能力,如根据相关控制标准和实际信息,对资产使用效率进行控制,保证资本增值。

2.融资创新能力

融资活动是企业最基本财务活动,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有多种。从企业价值创造角度出发,财务总监在融资创新方面的职责与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财务总监的融资创新能力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于企业成长阶段的融资能力创新;

(2)基于资本成本降低的融资创新能力;

(3)基于金融工具的融资创新能力;

(4)基于风险防范的融资创新能力;

(5)基于股利政策的融资创新能力。

3.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能力

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基础是要处理好利益相关者关系,而所谓利益相关者,其利益的核心是经济利益。因此,财务总监在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中,协调各方面的利益的能力就成为财务总监重要的职责和能力。财务总监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协调企业股东与管理者的关系能力;

(2)协调企业管理者与债权人关系的能力;

(3)协调股东与债权人关系的能力;

(4)协调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能力;

(5)协调企业各部门关系的能力;

(6)协调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能力;

(7)协调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能力;

(8)协调企业与客户关系的能力。

财务总监要完成上述职责并有效发挥各种能力,必须学习与掌握相应的知识,具备发挥能力的知识结构或能力要素。关于提升财务总监能力的知识到底应该包括什么有各种不同的认识,或者说从不同角度理解,其表述也各不相同。有关研究提出了提升财务总监知识的八门课程,这八堂课分别是财务管理、资讯科技、流程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关系人管理、策略管理以及企业价值管理,如图2所示。图中这个架构说明了财务长扮演的角色与所应须具备的专业能力,将随着企业的生命周期与企业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当企业处于初创时期,企业规模不大,此时财务长在企业中扮演的是较为基础的财务主管,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也较为基础,主要聚焦在财务功能上,而随着企业的成长,财务长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将愈来愈重要,财务长的功能愈需完善,所需要的专业能力范围也逐渐扩大。

也有研究将财务总监能力要素的核心知识概括为:战略管理,公司治理,价值管理,并购重组,财务分析,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审计内控,成本管理,税收筹划,财务呈报,信息系统和资产管理等。

三、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定位

在明确财务总监角色定位及能力和知识结构要求的基础上,如果将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定位为满足财务总监行使职能所需要的知识结构,那么高级财务管理的内涵,从财务管理主体角度看可表述为:企业的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所进行的财务管理;从财务管理目标角度看可表述为:财务总监为追求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所进行的管理;从财务管理的内容角度看可表述为:财务总监在财务治理、财务战略、资本经营和管理控制层面所进行的管理。

1.高级财务管理主体

财务管理从主体角度划分通常分为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与财务经理财务。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公司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公司财务管理形成一种分层管理体制。具体分为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

所有者为了实现自己的资本增值目标,减少经营者偏离自己目标导致的风险,需要对公司的资金筹集、资金投向、收益分配政策等行为实施管理。这就是所有者财务的主要内容。所有者财务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对经营者对自己制定的公司政策和重大决策的执行过程实施监督和调控,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估,并且确定向经营者支付的报酬。

经营者财务是指经营者为了实现所有者下达的财务目标,贯彻所有者制定的公司政策,执行所有者做出的决策,而科学、合理地使用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有效地利用负债,减少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经营者财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具体财务战略;审批预算方案;对预算的实施进行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控制;出任或解聘财务经理等。

财务经理的职责主要是日常财务管理,比经营者财务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财务经理财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处理与银行的关系、现金管理、筹资管理、信用管理、利润分配的实施、进行财务预测、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工作等。

从财务管理主体划分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宏观经济中还是微观经济中,无论是企业、政府、非盈利组织还是个人,都存在着理财问题。如果我们将财务管理基础做为所有理财主体进行理财的基础,包括基础理财理论和理财方法;中级财务管理作为各种理财主体进行理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高级财务管理则是针对财务管理中最核心的理财主体,即介绍高级财务管理者的理财理念、理财理论和理财方法。

高级财务管理主体是一个微观财务管理主体,但他或她在理财过程中必须考虑宏观财务管理的问题;高级财务管理主体是一个公司财务管理主体,但他在理财过程中必须考虑金融市场、投资领域的理财问题,处理与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问题。

2.高级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个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往往要服从组织的目标。企业做为营利组织,其目标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出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所有者是资本所有者,这一目标又具体体现为价值目标,即资本的保值与增值。企业的目标从根本上必然与企业的所有者目标相一致。作为一个企业,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拥有一定资源,包括资本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关于谁是企业的所有者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企业的所有者是资本资源的所有者还是劳动力资源的所有者。一种观点认为,资本所有者是企业的所有者,即资本所有者以其资本投入为基础,雇佣劳动力,这就是所谓资本雇佣劳动制。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所有者即劳动者是企业的所有者,劳动所有者以劳动为基础,通过雇佣资本进行生产经营,这就是所谓劳动雇佣资本制。经济学研究表明,人们对风险的不同态度可能是决定谁充当监控者(所有者)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为资本所有者通常比劳动所有者对风险的厌恶程度要小,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企业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主或企业所有者。另外,在劳动雇佣资本制度下,企业只能负盈,不能负亏,或者说劳动者只能分享收益,不能承担风险。因此,企业所有者是资本所有者,企业目标应与企业资本所有者目标相一致,即资本保值与增值。那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企业财务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资本保值与增值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

高级财务管理目标从总体目标上必须服从于财务管理的一般目标,即将经济效益作为核心目标,利润作为直接目标,资本增值作为根本目标。然而,由于财务管理主体的不同,以及财务管理目标层次性的客观存在,高级财务管理具体目标有其特殊性。

第一,高级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管理根本目标或所有者目标的高度一致性。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是资本增值。这一根本目标的确立是由于企业的所有者是资本所有者。高级财务管理主体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情况下就是企业的所有者,因此,其理财根本目标必然是资本增值;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直接受托于企业所有者,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作为高级财务管理的主体,其理财目标也必须与企业所有者的理财目标相一致。更何况即使在两权分离情况下,企业所有者仍然是高级财务管理的主体之一,高级财务管理目标与财务管理根本目标或所有者目标的高度一致性就成为必然。

第二,高级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目标的协调性。企业将资本增值作为财务管理根本目标的前提是将资本所有者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目标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相一致。然而,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增值,离不开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如何处理企业资本增值目标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目标或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的关系,是高级财务管理主体的重要任务。为了保证高级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高级财务管理主体必须处理好资本增值这一财务管理根本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目标的协调。

第三,高级财务管理目标对其他财务管理主体目标的统驭性。由于财务管理主体的多元性、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层次性,协调财务管理主体和财务管理目标之间的关系是高级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财务管理主体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中,高级财务管理主体和高级财务管理目标对其他财务管理主体和目标具有统驭作用。其他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服从于高级财务管理的目标。

3.高级财务管理的职能

财务管理的职能是财务管理本身所具备的特有功能,是由财务管理本质所决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因而财务管理也具备管理的这些职能。但是,由于财务管理有其自身的特殊内容,财务管理的职能也有其特殊性。具体说来,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有:财务计划职能、财务组织与指挥职能、财务协调与控制职能以及财务分析与评价职能。

高级财务管理的职能应在财务管理一般职能的基础上,结合高级财务管理主体特征和目标要求而形成具体职能,包括:

第一,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公司治理是公司的外部索取权人为了保障他们在公司的索取权不受侵犯而以契约关系为基础对整个公司进行的控制。公司治理层次上财务方面的事务和运行机制可划入财务治理范畴。财务治理就是指公司的各种索取权人为了保障他们在公司的索取权不受侵犯,利用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公司实施的控制。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者,其在公司治理,特别是在财务治理中将发挥重要职能作用。尤其是财务治理是高级财务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第二,财务战略与计划管理。财务战略与计划是公司战略管理和计划管理的核心。特别是在现代公司管理体制下,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决定了高级财务管理者必须将财务战略与计划纳入到整个公司战略与计划管理之中。没有科学的财务战略与计划,就没有科学的公司战略与计划;没有科学的公司战略与计划,就没有公司的长期、健康、高效发展。

第三,财务协调与控制。协调与控制是管理的一般职能,而这个职能对高级管理者更重要。财务协调与控制是财务管理的一般职能,而这个职能的发挥关键在于高级财务管理者。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者,不仅要协调财务治理与其他治理的关系,财务管理与其他管理的关系,而且要以公司财务目标作为标杆,控制各部门、各子公司的财务活动及其结果。

第四,财务评价与激励。财务评价与激励是权衡公司业绩与相关者利益的重要手段。由于公司的业绩最根本的是财务业绩,相关者利益实质上是财务分配,因此,公司评价与激励的关键在于财务业绩评价和财务激励。高级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责就是要对公司利益相关主体的综合财务业绩进行评价,并以此作为奖惩的依据,以激励各部门、组织责任人的行为,最终保证公司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实现。

4.高级财务管理体系与内容

(1)基于价值的管理

财务管理的本质与目标决定了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特别是高级财务管理,就是基于价值的管理。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对资本的运营;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资本的增值;资本的内涵、计量及运营都直接表现为价值形式;因此,基于价值管理是高级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基于价值的管理的目标是创造价值。基于价值的管理就是使公司的管理决策要与股东的根本利益协调一致。当然,影响股东价值的因素有许多,要创造价值,就必须明确股东价值创造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价值的管理正是对影响或决定股东价值的关键因素进行管理。基于价值的管理包括基于价值的治理、基于价值的经营和基于价值的控制三大部分。

(2)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是以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增长为目标,使价值增值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理念贯穿于公司治理的过程,从而保证基于价值的管理处于正确的运营轨道而进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设计。从公司治理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来看,我们可将公司治理分解为:财务治理、业务治理、人事治理、市场治理等几个方面,其中,公司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面。基于价值的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是财务治理问题。公司财务治理从财务的社会属性(产权契约关系)出发,以财权为主要逻辑线索,研究如何通过财权在企业内部的合理配置,形成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以期达到维护投资者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根本目的。因此,从本质上说,财务治理是一个关于公司财权配置的合约安排。

(3)资本经营与企业重组

在基于价值的管理中,围绕资本及其增值进行的资本运作或营运,就是资本经营。资本经营是基于价值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经历了生产经营、商品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几个阶段,基于价值的经营决定了资本经营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地位。

资本经营从内容上包括资本存量经营、资本增量经营、资本配置经营和资本收益经营。这些经营的本质都是以资本增值为目标,以资本运作为手段,通过对资本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实现价值创造,包括股东价值创造和企业价值创造。

资本经营从形式上包括资本扩张经营和资本收缩经营,直接体现为企业的重组,如对资产的重组、负债的重组和股权的重组。

(4)管理控制与风险管理

“管理可被看成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个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管理是一种活动,管理控制是一个过程。管理是为有效地实现某个目标的一种活动,管理控制则是为保证这种活动及目标实现的过程。高级财务管理者为了实现公司目标和财务目标,必须进行管理控制。

基于价值的管理控制是公司管理控制的关键。基于价值的管理控制是围绕价值创造与资本经营所进行的控制。管理控制系统的要素包括:控制环境、控制变量、控制标准、信息报告、执行评估、纠正偏差、业绩评价、激励机制、沟通交流、监督控制。进行管理控制程序通常包括战略目标分解、控制标准制定、内部控制报告、经营业绩评价、管理者报酬五个步骤。

基于价值的管理控制实际上也是风险导向的管理控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是管理控制有效性的关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包括控制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环节。

(5)国际财务与集团财务

现代公司的组织形式日益复杂,公司发展的集团化特点和面临的全球化市场运作,使公司财务管理,特别是高级财务管理必须重视国际财务管理和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

国际财务管理与一般公司财务管理一样,都要涉及公司的投资、融资以及股利分配决策、公司的日常财务管理等内容。但是,由于国际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具有不完全性的国际市场,面临着特殊的政治风险和外汇风险,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国际财务管理特殊的研究内容。国际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跨国资金运动和国际财务关系,内容包括国际筹资管理、外汇风险管理、国际投资管理、跨国公司内部资本转移等等。

第4篇

新任财务经理工作计划范文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切实贯彻中央精神

市财政局(国资办)职能处室通过组织财务总监学习、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积极营造奋发好学的氛围,增强财务总监的政治敏锐性,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精神,深化我市国有资产监管工作

1、我局委派的财务总监要依照局年度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的要求每周自学一次。我局职能处室每季组织一次财务总监政治理论集中学习,对中央重大的方针政策应专题组织学习讨论。

2、支持财务总监参加与工作有关的学历教育;不定期组织财务总监集中培训,为财务总监再教育创造条件。

3、根据全年工作进展情况,组织一次与其他城市财务总监业务交流和考察活动。

4、职能处室要关心财务总监工作及生活,积极帮助财务总监解决困难。

二、提高财务总监管理,促进国有资产监管

依照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财务总监工作的科学性和监管水平,促进财务总监自觉深入国有资产监管工作。

1、继续抓好每月一次的财务总监工作汇报交流会,指导财务总监工作;每半年举行一次财务总监工作总结。定期或不定期分析研究财务总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表扬先进并推荐优秀财务总监报告,

2、每季编发一期财务总监工作专刊,为领导提供授权经营企业营运信息;进一步做好财务总监网上信息传递工作。职能处室要及时向局(国资办)领导反映财务总监在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事项。

3、进一步规范财务总监工作流程,及时整理财务总监各类工作报告和信息资料,做好财务总监业务档案管理工作。

4、加强财务总监委派制度的宣传力度,积极争取授权经营企业负责人及社会各界对财务总监工作的支持。

5、组织财务总监参加课题研究;鼓励财务总监通过国有资产的日常监管工作,发表探索性论文,并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三、发挥财务总监作用,维护国有资产权益

财务总监要依照我局的要求,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及业务学习,紧跟时展的步伐,把握中央国资监管的精神,做到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切实维护国有资产权益。

1、继续抓好任职单位的基础管理工作,随时监督任职单位及下属企业日常财务及资产营运状况,不断完善任职单位的内控制度,促使任职单位真实、完整地反映会计信息。

2、财务总监要进一步发挥现尝即时的监管作用,积极大胆地开展工作。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揭示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防止国有资产可能的流失。

3、全面分析任职单位的财务状况,评价其资产营运情况,及时对任职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报告和建议,为政府机关和领导当好参谋工作。

4、发挥财务总监专长,积极参与我局组织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四、完善财务总监考核,促进工作深入开展

为了促使财务总监充分发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财务总监的工作效率,根据《杭州市国有企业财务总监考核暂行办法》,进一步做好考核工作。

1、建立健全与财务总监年薪挂钩的业绩考核办法。局财务总监考核小组要继续做好对财务总监个人的监管工作考核,将财务总监考核结果与财务总监奖励年薪相结合,提出奖励年薪方案,按规定报批。

2、职能处室经常深入财务总监任职单位,了解财务总监实际工作情况和各方面的表现。外部反映的情况将作为考核财务总监工作业绩的参考依据之一。

3、对工作表现突出,社会认可度高的财务总监可推荐为年度工作先进个人,并在奖励年薪中可适当加分。要及时总结财务总监先进事迹和先进工作方法,并用适应的形式进行宣传和学习。

新任财务经理的工作计划

一、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每年财务人员都要参加财政局组织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

首先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了解新准则体系框架,掌握和领会新准则内容,要点、和精髓。全面按新准则的规范要求,熟练地运用新准则等,进行帐务处理和财务相关报表、表格的编制。参加继续教育后,汇报学习情况报告。

二、加强规范现金管理,做好日常核算

1、根据新的制度与准则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核算,做好财务工作。

2、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处理好同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

3、做好正常出纳核算工作。依照财务制度,办理现金的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努力开源结流,使有限的经费发挥真正的作用,为公司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加强各种费用开支的核算。及时进行记帐,编制出纳日报明细表,汇总表,月初前报交总经理留存,严格支票领用手续,按规定签发现金以票和转帐支票。

4、财务人员必须按岗位责任制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出表率。

5、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个人见意措施要求财务管理科学化,核算规范化,费用控制全理化,强化监督度,细化工作,切实体现财务管理的作用。使得财务运作趋于更合理化、健康化,更能符合公司发展的步伐。

总之在20XX年里,我会借改革契机,继续加大现金管理力度,提高自身业务操作能力,充分发挥财务的职能作用,积极完成20XX年工作计划的各项任务,以最大限度地回报于公司。为我公司的稳健发展而做出更大的贡献。来源查字典)

新任财务经理工作计划

20XX年,邮政局的工作将一如既往的紧张忙碌。作为国家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邮政局的工作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坚持有效的运作。

既然是国家很重要的部门,所以邮政局的财务部门也是很重要的存在的,邮政局的财务工作计划十分重要,所以我们才在201x年专门制定了邮政局财务工作计划:

一、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确保收支核算真实性。

依照国家统一的财经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各项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根据《新疆邮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达标考核计分标准》的有关要求,在全地区开展会计基础规范达标工作,使会计工作秩序规范有序,会计基础工作更加规范。财务总监工作计划由查字典提供!

二、继续发挥统计优势,为邮政实行产品量核算提供依据。

对以往年度相关统计指标进行原始记录和台账的修订。在产品量结算单价的测定、干线运费结算、损益核算等方面充分利用统计指标,建立成本计算模型,为成本定价和经营决策服务。

三、提升管理手段,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继续做好量收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深入挖掘量收系统的管理和分析功能,充分利用量收管理系统加强收入管理、欠费管理、资费管理、业务稽核和经营分析等方面的工作。

四、继续围绕业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加大计财支撑力度。

在成本安排上,配合专业化经营步伐,将有限的资金向重点业务和营销环节倾斜,以适应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对业务宣传费和业务发展奖励继续实行集中归口管理,统筹安排,集中支付,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效果。在投资建设上,以提高重点业务发展能力为核心,有效益的追加增量资产。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局所改造、营投终端以及干线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成能力,并转化为增收优势。集中采购工作在现有邮政业务用品、信息化项目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考虑进一步尝试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妥善解决好缓解资金紧张与业务发展实际需要的矛盾,并逐步扩大集中采购范围。

五、继续配合专业化经营,强化损益核算应用。

损益核算工作要在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细化核算的基础上,强化对核算结果的分析和应用。逐步将损益核算分析制度化、常规化,明确各专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引导业务部门关注和应用损益核算成果;在专业考核中逐步采取损益核算数据进行成本收入率等指标考核,提高专业考核的科学性;通过对营投、网运、综合管理等环节进行损益核算,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六、以预算管理精细化为目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第5篇

一、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

(一)集团化旅游企业定义

集团化企业主要指由多个法人组成的,以产权关系为基本纽带并依此形成多层次的经济组织。集团化旅游企业就是指从事旅游相关业务的集团化企业。

集团化旅游企业成立目的主要为扩大旅游市场规模,通过市场交易内部化以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整体抵御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重点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要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根本在于要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做到“有法可依”。由于企业具有自身发展特点,应在国家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

(2)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旅游企业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影响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旅游企业须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把防范风险工作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始终,提高财务人员风险识别和预测能力,构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3)打造财务信息管理平台。鉴于旅游产品销售时效性、现金流及经营受季节波动、经营范围广业务操作灵活、财务管理复杂等诸多因素,旅游企业更应及时掌握财务信息,有效的控制经营成本,提高整体经营效益,为此建立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尤为重要。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高低,对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选拔优秀职业道德素质的财务人员;与时俱进,学习最新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做好管理人员阶梯储备;推动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引入竞争机制。全方位管理措施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利于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旅行社产权结构复杂

(1)旅游企业主要通过控股形式,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组建集团化旅游企业。而且持股方式多样化,既有垂直持股,也有环状相互持股,还有二者相结合。

(2)中小旅行社绝大多数都是由个人组建形成的,集团化旅游企业通常也是采取收购个人股权以控股中小旅行社,进而达到市场占有率提高、经营规模快速扩张的目的。因此,集团化旅游企业控股的子公司通常都含有个人股成分。

(3)因旅行社是轻资产行业,公司经营主要依赖服务、口碑、人脉,况且旅行社最大的资产即是客户,而客户资源基本又掌握在个人手中,为此在收购初期集团化旅游企业出于稳健性考虑,通常仍由原股东担任子公司总经理。

持股方式的多样化、个人股的存在、过多依赖个人经营,致使集团化旅游企业产权关系较为复杂。集团公司在子公司的话语权、决策权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而子公司经营者一贯的单纯追求销售利润与集团公司战略管理、财务风险控制存在必然冲突。

(二)收购的中小旅行社财务工作基础薄弱

(1)信息化管理基础有待加强。1)旅游市场整体盈利能力不强,通常是薄利多销,以销售额的大幅增长赚取利润的增加。为此旅游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业务经营,企业管理局限于经营性管理中,忽视信息化管理,由此导致多数旅游企业信息化水平较薄弱。2)集团化旅游企业因各子公司市场定位、经营方向、发展规模不同,各子公司都是各自经营,自行使用信息系统,集团缺少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基于单一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无法实现集团内各子公司信息化数据的联动。

(2)财务基础工作不牢固。由于集团化旅游企业收购的多为中小型旅游企业,而中小旅行社重经营、轻财务的管理思想在企业普遍存在,中小型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弊端必然在集团化旅游企业对旅行社的收购初期有所体现。1)长期轻视财务管理工作,财务工作仅限于事后核算、日常报税,财务在整个公司中缺少核心价值,财务管理被边缘化。2)个别旅行社账外账、不入账问题时有发生,造成出现企业虚盈实亏或者虚亏实盈不正常现象。资金操作随意性大,致使账目不清,资金短缺。3)应收账款占资产比重最大,但对应收账款却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对挂账单位、金额、账龄仅依靠业务人员确认,未进行定期对账。应收账款管理混乱,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难以保证,给催收欠款带来难度,公司常出现经营资金缺口。

(三)集团化企业管理程序链条长与业务灵活性存在冲突

在集团化企业中,不同层级公司对外投资的延伸,资本运作呈现以少控多的局面。评价一个集团公司的规模大小,主要看合并范围内总资产、营业收入。集团总部监督、控制、跟进子公司财务决策的事前、事中、事后,这样才能保证子公司的财务决策符合集团整体利益。但却导致管理链条过长,管理效率低下。

具体到旅游企业,由于业务特

性,对包机、包房等大经营项目的决策时间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旅游旺季,由于供求不平衡,一旦超过供应商规定时间就会被取消定位,团队行程就难以保证。而冗长的管理审批链条,常造成后续业务操作时间紧迫,有时甚至被迫搁置决策。 (四)资金周转不畅、资金利用率低

集团化旅游企业的经营发展,收购或新成立的旅行社不断增加。通常子公司在经营初期营运资金靠集团总部支持,在经营稳定后通过占用集团内部公司团队款业务往来款等方式维持自身资金周转,影响集团内部资金运转的顺畅。由于所属子公司都各自核算,开设银行账户,一定程度上占用资金,使集团内有限资金分散、沉淀、闲置。

(五)旅游行业特性对财务管理的冲击

(1)旅游产品和服务常会受到天气、季节、经济、政治等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这就影响了财务人员正确预判潜在的财务[!]风险。

(2)旅游产品和服务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也就决定了企业经营策略的灵活多样性。旅游企业为了拓展市场,增加客户,常需要调整或开辟新的旅游线路、开发新的供应商,这就增加了财务人员对成本核算的难度,降低了企业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提升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以实际工作经验为例,对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旅总社”)集团化财务管理转型进行阐述,分析如何提升集团化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背景介绍

国旅总社是受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2009年起,国旅总社通过并购、新设等方式实现了所属旅行社数量的快速增加,集团化旅游企业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其控股的全级次旅游企业已达到上百余家,所属旅游企业占国旅总社整体营业收入80%以上。

在规模扩张的初始阶段,国旅总社也面临其他集团化旅游企业所遇到的问题。在经历多年工作实践,总结经验教训,逐渐摸索到提升集团化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二)国旅总社提升财务管理途径

(1)财务垂直化管理。财务垂直化管理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为财务制度管理;一方面为财务人员管理。1)建立集团化财务制度体系。第一,由集团总部根据国家会计准则,结合实际工作调研,制定完整的财务制度体系,重点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办法、税务工作指引、会计基础工作手册、财务日常操作规范。从宏观到具体账务处理都做了统一、明确的规定。对于旅游业务风险较大的事项,集团总部也做了工作指引。例如,应收账款管理、单团毛利率管控、分子公司管控、关联交易管理都做了更为明细的工作指导意见。为保证各项工作指引的落地,集团总部要求各子公司在总部工作指导意见的框架内,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再制定本公司财务工作管理细则。第二,对于阻力较大的财务管理制度,因集团总部也有日常经营,国旅总部采取先在集团总部实施,待成功后再向所属子公司推广的方式。2)财务人员管理。第一,由集团总部对所属子公司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进行选派,由总部下发任命通知书。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作为总部外派人员,直接向总部财务部进行汇报。第二,集团总部对子公司财务总监实行定期考核,包括实地工作检查、书面考核、当面述职。总部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财务总监任免、薪酬、晋升等。子公司财务总监对财务经理及其余财务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集团总部备案。

(2)集团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1)集团ERP系统建设。建设集团ERP系统,对经营流程进行再造,业务操作流程透明化,财务管控要点镶嵌于业务流程中,财务管理前置,构建集团化在线财务管控模式。在财务基础核算方面,旅行社企业收款、付款、结算、往来款核算流程统一,同时将通常旅游企业管控薄弱的环节:发票管理、往来款管理、单团核算毛利率管控、关联方交易管理、客商及合同管理融于相关流程中。在财务管理方面,预算指标管控、财务多维度分析报表统计等得以在线上实现。落实全面预算管控理念,在ERP系统中通过预算控制体制的建设,对预算数据进行动态追踪,能够第一时间精准的反馈信息,对预算差异采取“下钻式”管理方法,约束预算行为,以便达到事中管控预算的目的。2)逐步统一财务系统。国旅总社逐步建立用友“NC”网络会计核算系统,实现集团整体执行统一的会计科目、核算方法,形成集团总部及所属企业的“一本账”。所属子公司能够最大程度运用集团内资源,精准、及时反映经营情况,集团总部可根据财务系统所反映的信息了解子公司财务状况,从而达到集团化财务管理的效果。进一步规范了会计核算工作,同时实施了网络会计核算系统和网络报表信息系统的对接工作,可通过账务系统准确生成符合集团总部统一管理要求财务报表,以及按照不同的公司管理需求设置的个性化报表或个性化公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3)实现ERP系统与财务系统无缝对接。国旅总社对财务用友NC系统的个性化定制,实现了ERP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无缝对接,财务经营数据全部来自于业务前端。因前端业务各项数据录入均规定了完整的审批流程,两系统对接既保证了前、后端数据的一致,又有效避免了财务人员随意调整账务,减少了业务、财务人员沆瀣一气的风险。

(3)强化集团化资金管理。1)集团化资金管理从所属子公司编制资金计划开始,对经营活动、投资筹资活动的资金运作进行实时控制。国旅总社建立了“九恒星”网络资金管理系统,通过银企直联、网银合作的方式,实现集团总部对所属子公司银行账户的实时监控。2)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按业务淡旺季测算各子公司最低资金保有量,通过与资金日报比对,对所属子公司进行实时预警,协助各公司做好资金筹划安排。3)在集团内部进行资金集中管理,对全资公司“核定额度、超额上划”、对控股公司“协商决定,有偿使用”。将集中管理的闲置资金优先调剂给资金短缺的子公司使用,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收取利息。一方面解决所属子公司对外借款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协调配置资金,降低了对外贷款规模及资金使用成本、改善了“存贷双高”的局面、减少了因分散管理而产生的资金沉淀。截至目前,国旅总社已与45家二级所属子公司签订《资金集中管理协议》,进一步优化国旅总社整体资产负债结构。

(4)按照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管理。1)国旅总社与对方股东选派人员成立

第6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市场经济财务监督

1. 企业会计是企业财务社会化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逐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元化的企业改制新格局,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企业负责人(经营者)接受委托,自主的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其财产经营充分所有者的意志,并按照会计准则定期提供规范的,合乎质量的会计信息,以如反映其受托责任。所有者根据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评价其经营业绩,并据以进行抉策;由于所有者远离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及受专业知识的限制,经营者实际上控制所有者的资产;并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因此,内部认为控制就不可避免,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的行为便难以杜绝,经营着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就大打折扣。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质量问题首先要重塑我国会计管理体制,以规范企业的会行为。当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会计委派制,这项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将会计人从企业中独立出来,代表国家(所有者)对企业实施直接监督。这在目前情况下,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应该注意到,要求会计人员站在国家立场上对企业进行监督,实际上是认为的将会计这一内部管理活动分离出来,割裂了会计与企业的内在关系,也将会计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两大基本功能认为的分割出来。会计是企业的管理基础,会计出提供信息外,还应站在企业立场上,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过分强调会计的监督职能,把会计和企业完全割裂开来,使会计完全依附于政府职能,更多体现政府管理体制的要求,最终将会导致会计职能的丧失。

相对而言,财务总监制(或财务主管委派制)不失一种更为理想的选择。财务总监制维护了原有的企业内部会计组织结构,仅从会计部门中分离出一个人,直接由所有者任命并支付酬金,监督企业负责人合理使用其手中的权利,寓监督于日常生活中,即会计人员出进行核算外,还以单位经营目标为依据,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内部控制。会计既受所有者委托监督经营者的行为(由财产总监来完成),同时又受经营者委托监督企业职工的经济行为(由一般会计人员完成),使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以真正落实。财务总监实质上代表所有者利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有者主体缺位和经营权失控状况,完善了会计管理制度,是约束机制与管理机制的有机统一。财务总监的实施也为社会审计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2.社会审计―企业财务社会化钱杜体系的保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作用,将为企业财务社会化监督体系的建立提供有力保障。首先,社会审计能够通过其独立、客观、公正的鉴证作用,客观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发现并纠正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中存在的重大错报、漏报,提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可用程度,从而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其次,社会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程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注册会计师在开展独立审计过程中,必然会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全程度及其运行评价和测试,并就此与企业进行沟通。因此,通过会计审计企业能迅速加以改进和完善。再次,社会审计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换。促进政企分开。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政府将生产经营管理的职能下放给企业,将一些专业性的管理职能推向社会,由社会审计来履行部分财务监督职能,这是政府职能转换的一个方面,由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注册会计师承接鉴证和评价企业受托责任的服务,不仅减轻了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而且为政府部门工作重心的转移创造了条件从而促进市场机制效力的提高。

3.政府机关在企业财务社会化监督体系中的作用

新形式下,政府的监督管理正由过去过多涉及企业财务收支向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转变政府因逐步淡化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过度,以提高政府监督的层次。

首先,政府应该在会计规范化建设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履行应有的职能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国家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和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会计政策选择,将计报表的信息内涵、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报送方式报送时间等都应充分考虑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需要,因此,由政府机关制定会计准则是满足这种需要最为直接手段。此外,当前的企业改革并无现成方法可循,加以改制后各项配套措施未能及时跟上一些改制企业财务管路体制上出现了执行财务制度不规范、忽视会计队伍建设等问题,给企业的正常运行买下了隐患。因此,政府机关应指导和督促企业制定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规范程度。同事政府机关还应积极推进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

其次,政府应促进企业财务监督社会化体系的逐步完善。目前企业负责人的政府任命机制还有待足步改变,政府机关对企业的财务监督尚处在转型期,有些制度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尚需足步加以完善。列如稽察特派员制度,准确地讲,这项制度应称作会计师制度下的稽察特派员。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总会计师的组织落实和职权落实;另一方面,由国务院向大中型企业派出稽察特派员,由他们代表国家行使监督权利。稽察特派员不参与、不干预企业上产经营活动,其主要职责是对企业负责人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和经营业绩作出评价。从财务角度分析,稽察特派员制是企业会计监督经营者经济活动的一种辅助措施。

尤其重要的是,政府机关应在职权上达成共识,加强对社会审计进行监督。从理论上讲,有国家资金的地方均需要政府审计,但从现实和未来看,政府审计的职权并非越大越好,一是政府机关的部分职能已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作了转换;二是政府机关的力量和人员素质有限;三是现行的国有企业年度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保留了传统的国有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的内容,并能多角度的满足有关各方的信息需求。我们还应看到,由于我国社会审计组织起步晚、发展快。基础差,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行为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不强,职业道德、执行质量方面的问题还相当程度的存在,有些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行业发展,与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很不合适。因此,政府机关在企业财务社会化监督体系中,应重点通过监督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业务质量来实施高层次的再监督。现行的法规体系下,有权参与监管社会审计机构的政府部门主要有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证监会等,这些部门应就社会审计组织的监管工作充分协商,力争在职权上达成共识。

第7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局限性 创新

一、引言

近年来市场竞争激烈,大批企业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给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制约和影响。现阶段,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不易发挥监管功能,进而造成企业整体不具明确的财务发展方向,严重制约企业有效整合资源,最终达不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强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工作是其在市场经济状况下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中小企业属于最有活力的企业范围之一,优势是生产规模小、成本少、效率显著、经营方式灵活等,劣势是缺乏企业技术高级管理人才、生产设备亟待更新、融资困难等等。我国的部分中小企业,单纯谋求销量与市场份额,轻视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企业的管理理念滞后,致使企业管理只限制在生产经营类管理层面,企业财务管理与风险控制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在融资上,企业资金需求通常借助银行贷款获取满足,可中小企业取得贷款极其不易。此外,大多数中小企业会计帐目特别混乱,管理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制约了决策的客观性与及时性。

三、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受到的局限性及原因

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所表现的问题,是因宏观经济环境与企业本身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经济命脉,而且是现阶段影响我国大批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实际运作考虑,尽管一些中小企业在其发展初级阶段所推出的产品具有竞争力,经营业绩不错,可是,最终仍有相当一些企业陷入困境里。总结其原因,企业本身财务管理混乱是导致其经营决策出现错误的主要因素。具体反映在如下三个方面:

(1)融资、担保难。就中小企业来讲,筹资对企业健康运作生产经营活动发挥决定性作用。可是,融资、担保困难,一直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特别明显的问题;中小企业未获得优惠政策,致使其地位一直很低;融资成本居高,资信相对差;银行因传统意识,对其贷款关注不到位;中介部门短板,缺少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部门与担保部门。

(2)所有、经营权管理者专业水平不高袁致使财务管理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小企业最为代表的管理形式的所有权同经营权始终保持一致。企业集权式、家族式管理行为严重,职责不清,超越权限行事,财务监管不严,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等。另一方面,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能力及素质较差,未把财务管理融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少现代财务管理理念,导致财务管理丧失其应具备的功能。

(3)企业管理水平差袁导致资产严重浪费。部分中小企业以为企业的现金愈多愈好,导致现金闲置,未及时参与生产周转;部分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未作科学合理安排,超限购置不动产,不具备妥善的办法应对经营亟待需求的资金,使企业坠入财务困境;部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迟缓,导致资金回收难。究其原因是未制定严谨的赊销政策,有效催收手段少,应收账款未兑现抑或构成呆账;存货控制短板,致使企业资金呆滞。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方面管理存在短板,发生问题没人追究,造成资产严重浪费。

四、促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思路

中小型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创新企业发展理念,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全部经营工作之中, 需对目前的财务管理体制予以整改和创新。主要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确立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目的或企业目标,取决于现阶段特殊的社会经济运营形式。中小企业一定要结合企业的本身需求与发展来确立,只有这样方能有效发挥财务管理之目标导向、制约及评定等功能。

(2)强化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型企业坠入经营流动资金短缺的困难处境,强化存货与应收账款管理是关键的解困手段。强化存货管理,尽量降低超时的库存物品,以防资金呆滞,同时以科学的手段来保证存货资金的最优结构。强化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针对赊销客户的信用采取调研评价,定期核实应收账款,制定健全的收款管理举措,严瑾管控账龄。针对死、呆账,应在或得确凿证据之后,实施妥善的会计处置。

(3)创建平衡与稳定发展的财务结构袁是达到企业财务管理良性运转的关键。此主要标志也就是综合资金成本、财务杠杆的成效小,同时财务风险适度。企业要结合经营环境的改变,对资本、负债以及资产等实施结构性调整,让其可保持比较合理的比例。

(4)不断加强财务监管活动的创新。大约40%的中小企业都是采取兼职会计,此外大约有10%的中小企业实行的是会计记账部门记账,大部分中小企业会计只局限在简单的记账财务工作。此均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要在中小企业基于本身财务总监监管的前提下,设置政府管理公共财务总管理部门,也就是第三方内部审计机构,结合中小企业产业类别划分,通过专业的财务总监(专业团体)定期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社会化监督,提出对策与合理化建议。

(5)进一步提升企业投资决策能力。中小企业最致命的弱点即投资过于盲目,一味谋求短期经济利益。因此,应积极地引领中小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化整合,借助企业员工内部持股等模式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应严格依据现代企业决策制度进行运作,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同企业抗风险能力不断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今已步入创新时代。不创新即意味停顿,不创新即意味衰退。若让我国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除加快建设大型企业之外,还要推动众多中小企业同大企业的之间的协调发展。注重财务管理,定会有助于健全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有助于减低成本,愈加更好地筹资;有助于投资,提升投资收益率。因此,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中将会进一步增加。需要中小企业学会在困境之中求生存求创新求进步,特别要注重转变财务管理模式,适时加快创新进程,使企业步入一条稳定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第8篇

1.1机构设置重叠,现场管理经费增加

同一区域内各项目为保持各项管理工作与上级单位的衔接与对口,设置了相同的部门并配置相应的人员,造成项目管理人员较多,增加了现场管理经费。

1.2多层管理

办事效率低,管理责任无法明确界定三级核算模式存在层层汇总、逐级上报的弊端。某一件事,本来一级管理机构或一两个人就能办成,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多层审批、多头管理,造成办事效率低下,并存在履行职责时,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造成管理责任无法明确界定。

1.3制度执行力大打折扣由于存在多级管理

加之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制度执行力不强,部分项目执行的制度与公司管理要求背道而驰,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1.4滋生本位主义

削弱公司对项目的财务控制三级核算管理模式中各个机构均独立核算,部分项目有时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损害公司整体利益;部分项目财务人员提供的基本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导致公司财务分析的依据不可靠,甚至不准确,进而影响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造成企业资产的虚增或潜亏,不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2区域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特点

由于传统的三级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病,目前,部分大型路桥施工企业提出了区域财务集中化的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2.1流程管理标准化

公司制定项目核算标准化流程管理办法、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生产经营所有业务环节与对应的财务各环节环环相扣的业务流程,同时根据各业务流程特点,找到关键风险控制点加强内部控制,通过财务流程促进项目业务发展,明确项目各部门间的权责关系,使各部门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协调并进。

2.2财务业务一体化

区域财务中心严格贯彻执行公司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指令,同时财务实时、准确地反映项目生产经营的业务过程,实现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高度一致性、同步性和完整性,并真实及时地反映财务成果;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后,可以很容易地获取企业各项业务的会计基础数据信息及与之对应的其他信息(包括质量信息、数量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大大拓展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2.3及时反馈财务成果

财务成果可尽快反馈给项目管理者,使项目管理者能够反应迅速、改善业务和管理;同时及时把财务信息上报给公司管理层,公司管理者可以随时通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掌握项目生产经营状况,能够快速做出生产经营决策及下达管理指令。

2.4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

资金集中统一收付,实行严格的资金计划管理和审批管理,对项目部日常用款实行余额管理;对项目成本费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使项目经济业务、预算与会计控制有机融合;实行统一规范的会计核算流程和财务审批流程;进行统一规范的财务分析和会计信息披露。

3区域财务集中化

背景下的财务人员管理面临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人员管理模式必须发生根本的转变才能适应需求,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管理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路桥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模式和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技术条件。

3.1实行财务机构扁平化

财务机构扁平化设置,在某一区域项目较集中的地方,设立区域财务中心。区域财务中心作为公司的一个派出机构,人员配置与调整由公司统一安排,负责区域内所属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公司制度及要求进行财务管理,并对公司负责。区域财务中心日常业务接受上级财务部统一指导。区域内项目不再单独设置财务机构,一般只配备一名报账员负责收集、整理和递送项目的结算票据和日常会计资料,不负责报销和资金支付,项目财务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最终审批权由项目经理负责。

3.2财务岗位及人员管理

财务人员全部由公司总部统一管理,工资待遇及经费列入公司机关预算(或由区域内项目分担)。明确岗位设置与职责分工。根据项目情况配置相应的财务管理岗位、会计核算岗位和稽核监督岗位,人员配备要满足会计工作需要,各个岗位职责明确如下:(1)区域财务总监,主要职责应包括:在公司财务部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区域内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区域内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和审批流程,统一的报销流程和报销标准;参与区域内各项目财务预算、财务收支计划的编制并监督执行;参与区域内各项目成本费用预测,督促区域内项目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区域经济效益;定期进行区域内项目财务分析和风险分析,及时披露会计信息。(2)区域财务会计,主要岗位职责应包括:负责所分管项目的财务核算以及与合约、物资等相关部门的对账;协助区域财务总监编制所管辖项目的财务报告及相关辅助资料的收集;负责所分管项目的债权债务核对以及收付款项;协助区域财务总监对所管辖项目的财务分析;负责所分管项目的会计资料的整理与归档工作等。(3)区域财务出纳,主要岗位职责应包括:协助区域财务总监严格按照审批后资金计划开展收付款工作;负责所分管项目的日常费用报销工作;协助做好所分管区域项目员工及作业队工资的发放工作;负责所管辖项目银行账户的开立、日常管理以及银行印章的管理等。(4)项目报账员,主要岗位职责应包括:负责收集整理项目部各种结算票据和日常会计资料;初步审核原始单据的合规性和合法性;对项目部日常零星开支的定额备用金进行管理;项目报账员定期到区域财务中心或在项目部直接与财务总监进行各种原始单据交接;负责分包队伍资金计划和资金支出明细的收集和审核,并对分包队伍资金动向进行过程监控和检查;每月协同项目各部门编制资金收支计划等。

4完善区域财务集中化背景下财务人员管理的保障措施

4.1加强信息化建设

整合、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为实施区域化财务集中管理提供支撑。路桥施工企业应加强网络化信息平台建设,发挥数据集成的作用,提高数据传输的便捷性和及时性,实现财务信息的畅通,对项目实施远程实时控制,使财务人员的集中管理事半功倍。在内部信息资源方面,统一财务管理软件、资金管理软件、预算管理软件、报表管理信息系统、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等,做到统一口径,推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应用,完成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费用审批、成本核算等工作,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实现各项管理业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在外部信息资源方面,借助网上银行支付和监控系统及资金计划支付系统,采用网络银行、网上监控和电子货币等新技术,提高资金远程支付和远程监管的能力。

4.2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和会计集中核算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路桥施工企业的区域财务中心应负责区域内资金的统一规划、使用、核算等,通过对项目部从编制资金计划开始的整个资金运作过程实施有效控制,达到加快资金周转速率、有效减少资金风险的目的。同时,在对区域内各项目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可以实现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和公司资金管理相互衔接,减少融资成本。会计集中核算是财务区域管理的基础。路桥施工企业的区域财务中心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在不改变项目资金所有权、财务自、支出审批权的前提下,可避免某些项目的负责人蓄意编报虚假的会计信息粉饰业绩,谋取私利。另外,可以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确保及时、完整、准确地归集项目成本费用,提高项目财务管理水平。

4.3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制度是实施区域化财务集中控制的准绳。路桥施工企业必须对区域化财务集中控制的流程进行再造,制定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如:区域化财务集中控制财务管理办法、资金集中管理办法、会计核算标准化流程等,构建一套内容完整、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并结合在实施区域化财务集中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相关制度进行修订,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为区域化财务集中控制的有效实施夯实基础。建立区域内财务人员的竞争和考核机制是确保其职能发挥的重要举措,只有制定科学合理且能量化的考核指标,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财务人员的工作。通过考评确定区域财务人员的业绩、报酬、升迁或调离,对其形成有效的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考评将有能力的财务人员提升到更高的管理层面,也可以解决企业财务人员的出路问题,充分发挥其潜能和专业特长,进一步为加强企业管理服务。

4.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第9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上市公司 财务治理机制

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向来是公司所有者、利益相关者、经营者关注的焦点,在理论方面,现在国内学者对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多是停留在财务管理的层面上,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规范财权配置,规避财务风险的研究较少。从实践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经理层财务舞弊导致公司财务风险急剧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多是由于公司产权所有者缺位引发内部人控制,以及监管无效,治理机制不够完善造成的。因此,完善财务治理机制防范公司财务风险,具有现实与理论依据。

1.国内外研究综述

袁晓波(2010)把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变量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一类是以市场数据为基础,并提出我国证券市场不完善,会计数据更可信的观点。通过会计数据衡量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函数公式,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来预测财务风险。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美国学者EdwardAltman于1968年提出评价公司财务风险的“z记分法”。向德伟(2002)通过实证研究,得出“z记分法”在我国股市有效的结论。所以本文也选用“z记分法”作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

“Z=1.2*营运资金/总资产+1.4*留存收益/总资产+3.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0.6*股票总市值/负责账面价值+1.0*销售收入/总资产”,Z>3.0时企业较安全,Z

国内直接研究完善财务治理机制规避财务风险的文章较少,但有许多相关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文章。杨淑娥(2002)规范了公司财务治理的概念: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并根据对财务信息的影响力,把公司财务治理中的利益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如行使控股权的大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等。另一类是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主体,如小股东,政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贺正强(2008)在财权理论的基础上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目标三个方面区分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并提出财务治理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对财务关系的处理,达到各个利益主体权、责、利关系的合理划分,从而实现财务目标的权力方面——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这就从理论方面为本文的研究找到了根据,通过完善财务治理体系,防范财务风险,正符合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在实证研究方面,有许多学者从侧面对财务治理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这对本文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袁晓波(2010)通过对上海交易所200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发现高管持股、高管薪酬与财务风险评价z指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发现设立专门委员会有利于抑制企业财务风险。程新生(2006)通过对2004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中具有财会专业背景的董事比例与财务风险评价Z指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年度内董事会会议次数次数越多,财务风险越大,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与上述研究类似的文献,在此不逐一列举。对财务治理与财务风险关系的研究,现在逐渐由以往的规范研究转向实证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财务治理机制如何具体完善也越来越明晰,财务治理机制在规避财务风险方面的作用也得到认可,但是要形成明确系统的结论还需要对长时间的数据进行观察分析,同时需要财务治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2.研究设计

根据本文要研究的问题:“从财务治理的视角来研究上市公司如何规避财务风险”提出相应的假设:财务治理机制的完善与财务风险评价z指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既财务治理机制越完善财务风险越小(本文研究的财务风险是指风险的负面作用,也就是出现财务危机,破产风险加大)。

为了检验这个假设,需要选取衡量财务治理机制的变量以及财务风险的变量。根据曹越(2011)的理论研究,我们将从三个维度来选取衡量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的变量。

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来判断各个变量与“z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并对各个变量的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从而总结出对规避财务风险有显著作用的变量,指导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完善的具体工作。

公司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所以我们在选择样本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现在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选择那些治理结构完善的上市公司作为我们的样本,最终决定把央视50指数中涵盖的50家上市公司作为我们研究的样本。

3.回归分析

3.1有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本文中的数据来自于迪信通软件。在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采用的是默认进入回归方程的方法,即强行进入法。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占到了37.33%。具有财会专业背景的董事占了董事会董事总人数的26.2%,而独立董事的比例占到了34.74%。在所有的样本公司中,设置财务总监的公司有37所,占到了公司总数的74%,没有设置财务总监的公司有13所,占了公司总数的26%,大部分公司都设置了财务总监。见表1。

表2给出了回归模型统计量:相关系数值为0.732,判定系数为0.535,说明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较好。

表3给出了模型的方差分析,由表中可以看出,本模型的F统计量的值为5.119,Sig.

由表4可以看出各个变量的容差值都大于0.1,VIF值都小于10,说明各个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3.2回归结果分析

相关回归模型的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在95%的水平下显著,表明本文所选取的财务治理因素的变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财务风险的变化。

由表5可以看出,只有财务杠杆这一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余的变量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公司财务杠杆,即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公司的财务风险呈正向关系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的财务风险越大,资产负债率越低,财务风险越小。但这一因素并不是我们完善财务治理机制考虑的内容。

在前面的描述统计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SR)平均达到37.33%,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持股比例,从理论上来看第一大股东出股比例越高,控制公司财权的能力与动机越强,越有利于财务治理机制的完善,财务风险应该是降低的,但是我们回归分析的结果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SR)没有通过显著向检验,这与我们的理论探究相违背。

财会背景执行董事(FD)的比例在我们研究的50家上市公司中平均只有26%,这一比例较低,并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财会背景执行董事的聘请没有得到企业治理层的认可,聘请的财会背景的董事也没有在防范公司财务风险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席财务官(CFO)的设置也没有显著起到规避财务风险的作用,公司CFO在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方面的意识较淡薄。

综上所述,从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财务治理体系中的财务决策机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可能的原因:

(1)央视50指数的股票大多是大盘蓝筹股,第一大股东往往是国有机构,从而造成监管管理者的确缺位,影响财务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

(2)财会背景执行董事的比例较低,董事会的决策没有充分考虑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3)CFO往往更重视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并没有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考虑公司的财务风险,CFO并没有在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的完善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财务约束机制中的独立董事比例(ID)变量也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现有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独立董事往往形同虚设,并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

财务激励机制中的高管薪酬(XZ)和高管持股数(CGS)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通过对一些企业家的访谈与我们的分析,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高管持有的股份往往较少,不足以对高管层形成激励。高管的薪酬总数从描述性统计中可以看到平均为1266.87万,较高的薪酬总额,不合理的薪酬机制使公司的管理层更加注重眼前的利益,忽视公司财务治理机制持续良好的运转。

3.4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所阐述的财务治理体系构建的相关变量虽然很多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模型整体通过了F检验,是极其显著的,这说明单一的完善财务治理机制的措施和制度并不能使财务治理机制健全运作并发挥良好的作用,要多种措施相互结合。治理层面机制的完善是多方协作,共同努力的结果,要使财务治理机制在规避财务风险方面发挥作用还需要公司的治理层与管理层长期从思想上重视,适时变更企业的组织架构。

第10篇

关于企业财务述职报告范文精选   尊敬的领导:

  在一年的时间里,我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国家的各项金融政策法规,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完成上级和社领导交给自我的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自我的学习、工作情景向组织和领导汇报如下,

  一、勤学苦练,尽快适应工作,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和技能

  从最基本做起,从学习开始,以前辈、同事为榜样,以书本为教师,把单位同事作为一面镜子,做到了在学中干,干中学,边学边干,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不懂的地方虚心向单位同事请教,经过学习使自我的基本上掌握了业务操作规程和要领,对自我应承担的工作能够独立完成,也使自我的业务水平和技能都有不一样程度的提高。

  二、恪守规章制度,履行岗位职责

  办理会计事务能够严格按资金性质、业务特点、经营管理和核算要求准确地使用会计凭证、科目和帐户;坚持当时记帐、当日核对,作到要素齐全、资料真实完整、数字字迹清楚,确保帐务处理"五无"、帐户核算"六相符"等;办理储蓄业务时能够认真落实"实名制"规定,登记好相关证件手续等等。每日营业终了,逐笔勾对电脑打印流水帐和现金收付登记簿,坚持碰库制度。填送会计报表时作到资料清楚、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字迹清晰、签章齐全、按时报送,各种报表、各项目之间相关数字衔接一致。

  三、团结奋进,共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在工作中,能够团结同事,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生活中,互相帮忙,互相关心,共同创造和-谐的氛围。同时,不断进行自我定位,更新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水平。

  总之,在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忙下,我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业务本事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我深刻体会到,这与组织的要求还有必须的差距,有些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对自身业务素质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但我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同事的热情帮忙下,我将会更加努力,认真学习信用社的法规、规章制度,提高自我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工作做的更稳更好,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好的成绩。

  此致

  敬礼!

  述职人:xxx

  2020年x月x日

关于企业财务述职报告范文精选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时间飞逝,回顾20xx年的工作情况,作为企业出纳,我在收付、反映、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尽到了应尽的职责,在不断改善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时,顺利完成工作也是来向领导述职汇报如下:

  一、现金业务

  本人严格按照财务人员的相关制度和条例,实现现金管理,现金收付,凭证的审核以及现金日记帐登记等业务谨慎细致不出差错,能够确保做到现金的收支准确无误,认真复核会计主管审核的原始凭证数量,金额计算与金额是否一致,逐笔登记现金日记帐,保证了现金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

  二、银行业务

  日常与银行相关部门联系紧密,根据企业需要正确开具支票转账进账,提取现金备用,井然有序地完成了职工日常报销。在平日与银行接触的工作中,我认真复核所要求开具的银行结算凭证的台头,帐号,用途是否一致,认真填写银行结算凭证,保证金额填写准确,认真审查收款结算凭证的真伪性,及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情况,逐笔序时认真登记所有帐户的银行存款日记帐,每月按帐号与银行对帐,落实并督促未达帐项及时入帐。

  三、其他工作

  从质和量上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维护并保持了与各银行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认真处理好与其他企业财务人员的合作关系,另外,对于本职工作,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结算制度,定期向会计核对现金与帐目,发现现金金额不符,做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及时回收整理各项回单、收据,及时将现金存入银行,从无坐支现金。

  根据会计提供的依据,及时发放员工报销和其它应发放的经费。在工作中坚持财务手续,严格审核算(发票上必须有经手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方可报帐),对不符手续的发票不付款。

  在新的一年里,我还需要在工作上更加积极主动,态度上更加认真负责;工作虽然平凡但不能平庸。

  我今后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积级参加企业的各项活动和学习,从去年的工作中认真吸取经验,缩小在业务上的差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让自己今后的工作更加严谨有序,让自己以更踏实的态度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我相信我们的企业明天会更好!

  此致

  敬礼!

  述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关于企业财务述职报告范文精选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叫XXX,今年月被调任为公司财务总监一职。在我担任财务总监这三个月以来,在公司领导的关怀和全体财务工作者的帮助、支持下,我勤奋努力,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上奋发努力,作风上务实创新,宽容待人、宽厚用人,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20xx年工作回顾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自担任财务总监以来,我一直自觉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我深感不学习就要落后,不学习就赶不上时代潮流,不学习就不能创先争优。因此,我坚持和全体干部成员一起学习公司制定的财管理规定,会计核算暂行办法,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认真学习新企业会计制度,研讨新问题,努力提升自身独立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履行职责,强化服务

  工作中,作为财务总监,我率先垂范,树立竞争意识、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

  一是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提升财务信息质量

  根据我公司原制定的各类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为进一步规范财务工作、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对原定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了完善,包括:财务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财务核算制度,采购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发票管理制度、欠费管理制度。通过对财务人员的职责分工,对我公司的各类报表从报送时间及时性、数据准确性、报表格式规范化、完整性等方面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从而逐步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为领导决策和管理者进行财务分析提供了可靠、有用的信息。平时通过开展的交流会的形式,解决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布置后期的主要工作,逐步规范各项财务行为,使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按一定的财务规则、程序有效地运行和控制。

  二是加强预算核算管理,提升财务工作执行力

  20xx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采取四项措施,强化财务预算支出管理,提升了财务工作的执行力。一是一是加强预算执行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建章立制,把预算管理工作切实抓好,确保完成全年支出任务;二是准确编报用款计划。加快了项目工作进度,全面完成项目基建预算。在部门预算编制的基础上,按时完成了20xx年公司采购实施计划草案编报工作,全面完成了20xx年度预算编报工作,认真做好了集中支付账户用款计划编报工作,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按月、季度的用款计划合理分配,力求达到均衡预算,均衡支出;三是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

  将上级主管部门的“支出控制预警提示”有效地利用到日常财务工作中,做到时时监控、提醒。定期开展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对影响预算执行进度的潜在问题有预见性和应对措施;四是加强财务支出管理。严格履行财务支出审批程序,按照本公司拟定的《公司财务支出管理办法》对每月发生的人员工资和日常公用开支以外支出项目均严格执行事前审批手续,且支出票据统一要有经手人、审核人、主管财务人三人签字后方可报销。及时清理应付未付款项,按月或按季结算各项支出,当期费用在当期结算。需要履行公司采购程序的支出项目,早做准备,按时支付款项,确保公司采购的顺利实施。

  三是运用财务管理软件,做好会计辅助核算工作

  扎实做好网络版财务管理软件会计辅助核算业务仿真演练和推广应用工作。组织财务人员认真学习会计辅助核算业务操作流程,熟练业务操作方法;结合实际拟定我公司会计辅助核算业务项目,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和网络版财务管理软件,及时进行凭证录入、记账、报表数据生成上报工作,认真地进行季度预算执行分析,关注日常公用支出增减变化原因,强化财务分析效果,努力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优化了核算流程。通过使用会计辅助核算模块,坚持“优先保证”原则,优先安排了人员基本支出和保运转的日常公用开支,严格压缩招待费、会议费、车辆费用支出,力争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达到了科学管理,提升效益,减少行政运行成本、推选定额管理的目的。

  四是加强日常的财务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

  根据公司年初下达的经济责任指标,我们在分解收入指标的同时,下达了我公司成本费用计划。随着我公司新业务的不断推陈出新,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无形中增加了财务的工作量,应收帐款、费用及各项开支不断增大,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部门加强了日常管理,主要措施有:1.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坚持收支两条线,加强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加强了日常公用经费管理,压缩三项经费,落实减排节能工作。坚决杜绝不合理开支,加强应收款项的回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我公司增收节支。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每周出应收报表,各类流水帐目做到日清月结,与市场部人员紧密配合,积极有效的回收资金。2.各项收支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支出要考虑合理性,做到出有凭,入有据,费用报销具有实效性,做到监督有力。在实际工作中,大额报销实行提前早通知,报销金额与票据符合。倡导大家明白一个道理,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集体与员工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大家的利益是通过集体的成长来体现的。从而增强员工主人翁责任感,人人为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做贡献。3.严格执行我公司成本定额管理办法,每季通报,加强了考核,杜绝一切不合理的开支,有效控制了支出。

  五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现“阳光”财务建设

  积极按照公司年度审计计划安排,组织专人全面完成财务审计自查任务,及时上报财务审计自查报告。并就审计的问题和建议认真地进行剖析,找出存在问题原因,及时地进行整改,并将整改落实情况上报市公司财务科。成立专门的“小金库”清理自查领导小组,扎实做好“小金库”自查自纠及“回头看”工作。根据公司年初制定的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实现“阳光”财务建设,对财务管理的重大问题和干部关心的重要事项按照省公司财务公开办法中明确的财务公开程序、范围、时限要求,通过会议传达、公司内网站等多种形式适时进行公开,提升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益,实现财务管理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相结合,切实加强对财务项工作的督促和指导。

  六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认真做好固定资产清理工作

  加强日常管理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健全了固定资产管理帐簿、凭证、报表,认真执行固定资产购进、出售、调入、调出、报废、等手续,切实加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对公司符合条件的财产均纳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正确运用网络版财务管理软件中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业务核算,定期报送固定资产报表。优化公司资产配置,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年度内凡是符合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的新增资产,当月一律按其购置发票或资产调拨单登记固定资产账簿进行管理使用。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回顾一年的工作,工作中的风风雨雨时时在眼前隐现,我不仅能在工作时埋下头去忘我地工作,吃苦耐劳,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交际能力,且面对困难从不气馁,能够冷静、果断和全面的去处理,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和永不服输的干劲。虽然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个人方面主要是: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学习上还不够,业务上缺少创新。财政部门方面主要是:一是随着公司做大、做强,各项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二是风险控制力度欠缺。三是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衔接不紧密,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四是外部银行、税务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个人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并在回过头的时候,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检查核对,对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从怎样节约时间,如何提升效率,提升工作业绩,总结经验,从而在百尺杆头更进一步,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工作。

  (二)财务部门工作方面:一是当好领导的参谋,确保完成各项指标。重点围绕盘活资产,减少资金占用率,提升企业资产周转速度。二是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活动,提升公司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做好风险防范管理,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实现公司利益化。四是加强与银行、税务机关的沟通,建立良好的银企、税企关系,限度地争取银行及税务支持。

  总之,在这三个月以来。我和财务部全体成员一起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自己的履职情况,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着力加以改进,更加严格要求,严肃纪律,同时,也恳请各位领导和职工多提出批评意见。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与公司职工一道,创造更优异的成绩。

第11篇

北京太极金圆新型材料公司CFO赵淑杰有不经意间看表的习惯。她笑着解释说,50岁的年龄,只知道时间可贵还远远不够,必须知道如何管理时间。从1993年成为北京第一批考取会计师的佼佼者,赵淑杰在20年的财务职业生涯中,有两件事特别在意:一是节约时间成本,二是对信用风险的管控。

时间即成本

许多管理者意识到了浪费时间的后果,但难以改变。他们事必躬亲的原因是怕因小失大,造成错误。事实上一位管理者大刀阔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绝不会有太大的风险。能够大量削减不必要的工作,效率会提高很多。任何生产程序的产出量都会受到最稀有资源的制约。在人人追求“工作成就”的管理要素里,最稀有的资源就是时间。

赵淑杰曾在特恩斯市场研究咨询公司(TNS)工作过10年,担任TNS中国区财务总监。TNS于1992年进驻中国市场,是最早在中国大陆从事市场研究的国际性研究公司。那是她对时间管理收获最大的时光,“严密的流程化管理和实时跟踪的高效管理手段,让TNS的精细化管理做到了极致。”

精细化管理正是节约时间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举个例子,许多企业在推出新产品前按照成熟的模式做了详细的调研和论证;有的企业在创业初期渠道尚未完全建立、铺货尚未达到一定量、甚至队伍建设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匆忙启动市场,投入大量费用,结果市场启动不起来,造成大量的浪费;还有的企业过度迷信产品上市后的营销手段,而忽略产品上市前的精耕细作与团队合作,造成产品的先天不足。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只好再重来,除了浪费资金,也浪费时间。在关键环节上分配更多时间,做足准备,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但这并不是说在这些关键环节上时间拖得越久越好,那就又形成了另外一种时间成本的浪费。赵淑杰表示,现代企业忽视时间成本的管理无异于为自己戴上了拖沓的镣铐。TNS在内部对员工的时间管理采用因人而异的管理方式。向时间要效益,节约时间,有助于快速达成既定的效率目标。当然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要缩短时间以节约成本,在过高的压力下有时员工的效率会更低。相反有些时候,付出一些时间成本从长远来看会给企业节约更多费用或带来更大赢利。以亲和力和人性管理带动企业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善用时间管理的团队会成为最终的赢家。不仅对于企业,对于每个人来讲时间都是最珍贵的财富。善用时间是赵淑杰人生轨迹中的重要印记。

重视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当下市场经济环境中,在以信用关系规定的交易过程中,交易的一方不能履行其承诺而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美国为改善“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通过了《萨班斯法案》,意指“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法案的第一句话就是“遵守证券法律以提高公司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护投资者及其他目的。”

赵淑杰表示,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所产生的信用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报告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存在虚假记载,以及表外事项及信息披露是否真实、及时、有无误导性陈述、有无重大遗漏和未按规定及时披露所导致损失的财务信用风险。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包含了编制风险和披露风险。编制风险包括报表编制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结账程序不完整或缺乏控制,可能导致会计记账差错;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不准确、调整事项或合并事项不完整,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等风险。披露风险包括披露程序不当,企业内部未经过适当的审批程序导致信息披露严重失真、不相关、不及时等风险。财务报告既是企业对自身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全面总结,也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重要渠道。但财务报告本身有其局限性,如只能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和资金变动,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价值,所以表外信息披露也是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国企到跨国公司,从清华总裁班讲师到民营企业财务总监,赵淑杰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工作伙伴,多元化的文化交织让她对财务管理有了别样的理解。《萨班斯法案》的内控体系无论在任何形式的企业里都不可缺失。它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构建了一道坚固的大堤坝,这对国内民营企业而言是更加不可回避的课题。赵淑杰认为民营企业的股东授权与制约机制需要改进,这对于企业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尤为重要。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如何积极推进以新资本协议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也在考验中国国内企业的风险治理组织架构是否健全,资本、风险、收益相平衡的运行机制是否完善。“三会一层”公司治理机制运转顺畅,明确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和高管层的风险管理责任,有利于监督机制的完善。而中国企业对资本、风险、收益相平衡的风险管理流程的运行与执行也不应有丝毫懈怠。身处市场经济和国内外环境不容乐观的时代里,记录风险的变化,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如果想切实地预测掌控风险,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做一下风险记录。不断更新风险评估,才能跟得上风险的脚步。身在民营企业的赵淑杰期待中国民营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善于向优质的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学习,搭建起适合自己的公司治理架构,摸索出符合公司自身的治理机制,逐步使其完善。

第12篇

风险预警报告是根据对各项风险指标分析、评价出来的风险等级进行总结,并出具预警报告。风险预警报告的内容包括:涉险项目或名称、风险等级、预计发生时间、业务主管部门、涉及金额、信息来源、发生原因和分析依据、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事态发展预期、采取的措施或建议、报告人等。建立风险责任机制,企业的经营者全面负责本企业的风险管理,并将风险责任落实到各级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员,对相关责任主体建立考核机制,促使各责任主体提高警惕,增加风险管理意识。

二、风险预警的处置

建立由企业经营者领导下的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具体负责的风险管理小组或风险控制中心,负责制定和完善财务风险处理机制及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处置。财务风险处理机制应该包括应急方案、预案、补救方法和改进措施,等等。其中应急方案是针对风险所制定措施;预案则是应急方案无法补救的情况下启动的备用方案;补救方法主要是指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改进措施主要在于防止类似的风险再次发生。

三、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保障

(一)加强企业的组织领导,提高风险管控意识

通过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可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提高风险敏感度,做到及时分析,准确评价和有效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可促进企业树立现金至上意识,科学应对复杂经济形势,优化资本结构,保持资本的流动性,以保障现金循环顺畅,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企业应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或风险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开展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工作。

(二)强化风险管控的日常管理

强化现金管理,规范资金预算管理及审批流程,加强付款审批和资金集中管理,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并实现良性运转。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坚持一切经营活动受控于预算管理,扩大预算控制范围,健全预算预警机制,规范预算调整行为,完善预算管理手段,强化预算过程控制,凡预算外资金一律不准支出。强化两金占用管理,除正常长期战略用户滚动结算外,其他用户一律不得赊销,严禁为确保开工组织生产,为确保销售进行赊销,对客户信用品质进行评价并建立信用档案,分类管理。做好存货管理工作,分析存货结构,分清正常储备及非正常储备。实行市场决定生产原则,以销定产,避免产品积压,严格追究产品残次责任人责任。严格成本费用控制,全面实施成本费用定额管理,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成本费用监控,用单耗管理做好主要产品成本的控制工作。

(三)做好财务风险的预警

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决定着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运行质量。企业应对预警信息重点监控、定期报告。根据企业盈亏和现金流情况,可将风险分为一般风险、较大风险、重大风险、特大风险等进行财务风险控制。通过财务风险预警,企业对较大、重大和特大风险单位进行重点监控。对较大风险采取月度报告制度,对重大和特大风险采取每周报告制度。预警信息不仅包括预警资料的收集,还要包括对收集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和防范、处置措施等。对收集、加工、分析和整理后的资料和措施建议等信息,要及时逐级汇总和上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小组,对需企业批准的事项应逐级进行上报和批复。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预警指标体系。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采用定性和定量指标综合分析,定性指标如“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出现负数、主要财务指标显示财务状况恶化”等,定量预警如“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销售率”等。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参照行业或区域标准对上述指标进行细分和量化,以满足财务风险预警的质量要求,确保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有重点地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根据财务风险成因,针对性地制订处置财务风险的措施。

(四)做好财务风险的应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