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9 04:1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五年级信息技术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科学 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进行整合,与以往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有实质的区别,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通过教师演示“课件”,学生观察“课件”中所呈现的内容,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信息技术就不再只是课堂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的教学观念与教育方式。
一、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科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到一些原理、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风的形成过程、日食和月食、岩石的形成过程等,是我们无法直接看不见的,凭借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口述或图片展示,没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仅枯燥乏味,还很难讲清楚。信息技术融合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源,通过这些资源,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如果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课件或在互联网搜集到可用信息,可以将漫长的气候变化随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将罕见的日食现象即时地再现,也可以将人的眼睛难以观察到的岩石的形成过程,通过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使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其规律: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使教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现行的小学科学课教材,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些内容在编排上与学生生活实际脱;有些内容适合农村学校,有些内容适合城市孩子,有些实验的实施难度较大,不合实际。比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油菜花开了》、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花》、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秋冬季的生物》、第五课《动物的栖息地》、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做一个生态瓶》等课,这些知识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许多现象是学生短时间内无法亲身考察或经历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信息资源不受时空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即使无法亲身感受,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途径得到了解和掌握,比如《秋科季的生物》一课,由于要求学生对秋天和冬天的动植物进行观察,时间跨度较大,而且学生生活中见到的动植物的种类太单一,如果教学只在课堂上进行,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内容也不够丰富,所以我要求学生课下坚持对生物进行观察,在网上随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对疑惑不解的地方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网页上记录下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对学生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体现新课标倡导的让学生“亲身经历”的新理念:
三、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考虑了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而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无法做到因材施教。21世纪人类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为了人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旋律,在课堂教学中,一切教学活动也应该围绕学生展开。比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岩石的组成》一课时,课上是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对教材进行分析、细化、处理,以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岩石标本掌握岩石的名称、形状、颜色、硬度等信息,通过网络搜集每种岩石的产地、形成的条件和形成的过程等资料,并在网站讨论区里记录下岩石的这些信息,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整理所有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形成总结性报告,一节课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各不相同,学到的知识也更多了,在整节课中运用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了很好的互动,通过网络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挥,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扩展和延伸。如在讲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材料进步的历程》时,我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一种你感兴趣的材料,总结材料进步的历程,形成书面报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了大量资料,有的学生对纳米材料感兴趣,有的学生对超导体感兴趣,还有的学生对防弹材料很感兴趣,专门找了防弹材料的发展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的整合,在学习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当今世界,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有广阔的知识面,掌握生物科学、天文科学、地理科学生命科学、物理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对各科知识的学习要达到一定的深度,以帮助学习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要对各科知识的最新资讯能够及时的了解,让学生了解当今科技的最新发展及其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充实知识内容,丰富知识结构,把握科学发展的最新脉搏,以适合教育教学的需要。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合,符合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
体育与健康课程明确提出了“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基本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丰富学生的运动情感和体验,重视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要把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中心地位。课程要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运动基础等方面进行选择与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
二、信息技术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合,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感染力,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骤增,思维异常活跃,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在小学五年级50米全程跑的教学中,在课的开始,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博尔特百米夺冠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的情境,再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总结,进入本课的学习。以往我们会一上来就进行技术动作的讲解,按部就班的练习,耐心细致的动作纠正,这样学生的学习欲望会受到压抑,学习的效果必然会降低。这节课进入主题以后,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对50米全程跑的技术动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初步建立了运动表象,即达成了目标,又有了学习的欲望。
三、信息技术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合,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提高课堂效率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并有其建立、形成、巩固和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生理规律。只是每一阶段的长短随动作的复杂程度而不同。一般说来,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或称三个过程。
1.泛化过程
学习任何一个动作的初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以及自己的运动实践,都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而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如在教学五年级50米全程跑,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掌握动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不应过多强调动作细节,而应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这里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多媒体课件:50米全程跑的技术动画、动作分解图片、技术要领图片等。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将完整的技术动作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2.分化过程
不管怎样的教与学,体育课就是不能脱离以"身体为主"为主要手段的轨道。我们在学生建立初步的运动表象以后,热身以后,进行50米全程跑的练习,通过教师示范,分组练习,教师随机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学生交流总结,教师讲评的环节,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初学者,对该走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理解,一些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也逐渐消除。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更趋准确。
3.巩固过程
弹指一挥间,我在教师的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这一年来的工作自己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但是,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本学年的工作。展望未来,为了总结过去,扬长避短,使自己站得更高、走得更好,寄望明天的工作更为进步,以下是2009年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一、思想方面
我在思想上严以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与老师团结合作,能够正确处理好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特别尊敬老教师,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
二、教学方面
我是学校的信息技术专职教师,这学年担任了学校一、三、四年级共12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要求自己做到:做好教学工作计划,课前精心准备、课堂认真教学、课后细细反思,并结合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本期重点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计算机画图、三年级指法练习及文字录入内容的教学等,所教学生绝大多数都能利用计算机画图软件独立画出一幅完整的图,能在规定时间内录入一定数量的文字,同时注重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在本学年中,我校开展了平阳县小首届教学节暨平阳县小教育共同体“轻负高质”品质课堂团队赛课活动,我担任我们学校22支团队里其中一支信息技术组的组长, 我们组由我校四位信息技术老师及共同体麻步一小周飞仙,南雁镇小董文杰两位组成一个小团队。我带领我们团队教师一起讨论、一起探究我们组研究点应该确定什么,才能让我们信息技术课更轻负担,更高质量。通过为期一个月时间进行四维磨课。我们组提出了这样的研究点:“任务设计”对“轻负高质”品质课堂的教学影响。通过上网搜索资料,确定主题到定课题最后到备课,通过四维磨课我们组推出由周飞仙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让幻灯片变得更美》。通过我们组全体组员团结合作,还有专家的指导,最后我们取得不错的成绩,获得四星级奖项及优秀教学设计奖。
四.成绩方面
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中心,而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教师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一年来我重抓常规让教学保质保量,如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不断反思,这一年在教育科研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县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荣获县二等奖。另外,在参加县第二届骨干教师评比中荣获县骨干教师称号。平阳县第十二届教师多媒体课件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四、本人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注意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趣味课堂;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3/15-0063-02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标下,更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学生参与学习的意愿、参与的人数、参与时间的长短和参与的效果对课堂教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的问题上,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点燃参与热情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极大兴趣,并将这个学习意愿保持到后续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用生活中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动漫故事、虚拟游戏或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创设情境。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生活在信息中》一课时,利用学生喜爱的名侦探柯南创设情境: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认识他吗?今天我们学习柯南高超的分析能力来帮警察侦破一起案件。一位同学在学校门口捡到这个包并交给了附近的警察,警察打开后发现包里面有这么几样东西,请同学们帮助警察叔叔分析一下这个包最有可能是谁的,好吗?通过引领学生分析包中的物品,从而认识到身边的信息无处不在。
二、任务分层,扫除参与障碍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常用的教学模式,但在采用任务驱动进行教学时,会因为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使学生产生畏难或完成任务后无事可做等现象,从而影响学生参与任务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意愿,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一般情况下,可将操作任务分解初步学会、基本掌握和灵活运用三个层次。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该从学生利用观察比较和知识迁移即可完成的简单任务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为后续的任务作好知识技能的铺垫。再逐步提高任务的要求和难度,使学生从初步学会达到熟练操作和灵活运用的要求。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4课《我型我秀》时,设计“观察比较PPT和Word软件界面的异同”、“尝试使用文本框和艺术字工具在PPT中输入内容”和“利用PPT创建自我介绍的演示文稿并利用已学的知识进行美化”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兴趣、接受知识的能力和信息技术基础等各方面将学习者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基础较好的学习者为A 组,基础一般的学习者为B组,基础较差的学习者为C组。对不同组别的学生按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目标。A组的学生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开展相关知识的探究。B组的学生要求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熟练运用。C组的学生只要求基本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会简单的操作,形成一定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时尽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做到“以生为本”,正视学生差异,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使学习任务的学习做到螺旋上升,由易到难。
三、小组合作,确保参与广度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能合理地进行小组分工合作,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按学习能力高低搭配,将A、B、C组的学生划分为具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利益共同体”,利用小组竞赛机制,激发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按出示学习任务――小组开展合作探究――组长汇报学习成果――举行组间互评的模式展开活动,促使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让小组成员在互相交流、共同讨论、互教互学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计算器帮你忙》一课时,教师根据学习小组出示学习任务。
(1)各组根据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榜计算奖牌总数排名前十的国家。
(2)各组讨论后进行分工,比一比哪组同学最先完成任务。
因为,有了激烈的组间竞赛,每一个组员都意识到自己是本组获胜的关键,参与的意识非常强烈。最后教师视完成任务的情况表彰优秀的小组,并让组长介绍获胜的秘诀,总结经验方法,从而使每一位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进步。
四、网络互评,提升参与乐度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较新的高科技电子教学系统,它相当于一块神奇的黑板。在教学中,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可以满足传授数学知识的基本要求,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参与各种精彩互动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新知,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一、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资源库,激趣导学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时,以往的教学中,笔者都是用课件来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新课。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对体积的概念的理解仍旧很模糊。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上这节课,教学效果大大增强了。在上这课时,笔者同样是用了乌鸦喝水的故事来引入新课。讲到乌鸦放石头时,笔者让学生亲自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操作,把石头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这时,学生个个都兴致勃勃,争着要上台展示。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了,也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旋转”时,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存储的大量资源,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旋转的例子,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例如:学生说风车的转动是旋转,教师就马上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找出旋转的风车。这样,在2、3秒之间,学生说的例子就具体地呈现在眼前。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这些形象优美的图片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还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学数学的乐趣。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数学知识从感知到理解,充分发挥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在教学中巧妙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乐学、活学。
二、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诱发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要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思考、操作、讨论,自主地探究新知,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利用是实现这一系列过程的有效载体,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操作,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学习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旋转”时,学生对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这节课笔者巧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活动挂图功能。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出示一个时针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用小时钟自由地拨动时针和分针来探讨怎样是顺时针旋转、怎样是逆时针旋转。最快有结论的小组依次地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操作,出小习题考考全班同学。这样的小组合作既是轻松地交流,也是紧张地比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主动、热情高涨地参与探究的全过程。经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实践操作,学生得出了许多精彩的、准确的结论,也让课堂教学实现了真正的高效。
三、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巧妙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和更大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梳理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教材的作用至关重要。教材是教学目标的物化形态,目标的实施必须借助教材来进行。笔者认为,“应用性”是信息技术教材首要考虑的问题。在编写教材时,要考虑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让学生感觉到学习信息技术是非常有用的、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笔者就从“应用性”角度,对安徽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遴选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材选择软件内容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整套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过多,涵盖了大部分的Office组件,还包含其他一些应用软件,如画图、Flash,Logo语言、音视频编辑、机器人等。但部分内容目标的设定却相对过难。
就拿五年级第五册第三单元学生初识Flas时来说,Flash软件无论从界面上还是方法理解上都更为复杂,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单元每一课的知识点都过多。例如,《初识运动渐变动画》一课,涉及图层的理解,关键帧的理解,运动渐变动画的原理,设置透明效果等。40分钟,大多数学生很难按质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其学习兴趣。即使有学生能完成任务,也纯粹是机械模仿操作,不能理解其原理,不会真正应用,更不会创新。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点掌握不透,经过一个寒假,可以说,肯定又“还”给了教师。教材安排上,第六册教材第二单元又加大难度,加之制作Flash MTV的综合任务,导致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原本学生对Flash MTV有兴趣,也给“吓”没了。让学生有兴趣的学,更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体验成功,与他们分享自己的喜悦。因此,笔者给予以下四点建议。
1.内容上要降低难度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不是培养信息技术学科专门人才,因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应简单些。
例如,《初识运动渐变动画》中教材实例可选用“倒计数”、“汽球飞了”等简单的内容。关键让学生理解运动动画的原理,知道动画是怎样做的,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让学生花大量时间在一些概念、术语上纠结,他们是小学生,应重在体验和感悟。同时,这样做可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创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做出自己的动画。
2.内容安排上要有持续性和梯度性
省编教材在知识点的编排上呈螺旋式上升,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从简到繁,由易到难。
例如,学习文字处理技术时,在第二册学习简单的字处理软件写字板,到第三册学习专门的字处理软件WPS。但有些内容要考虑持续性,如Flash模板,安排在教材的两册,而且中间穿插了其他单元模块内容,对学生知识的建构是否有利呢?
每课教材示范实例部分,选择的任务要易操作,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基本能完成任务。在试一试、练一练板块中再增加难度,有层次的内容,学生根据能力有选择地完成,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3.教材应加强键盘基本操作等训练
如学习汉字输入模块,总共安排了9课时,5课时的键盘基本功练习,4课时的汉字输入练习,学生的键盘练习应该说很不充分。教材后面紧接着学习WPS等学习,把侧重点放在如何编辑文字上,这影响了学生的操作键盘习惯的养成。能否多穿插一些让学生“写一写”的练习,既能训练基本功,又能有所收获呢?比如,我有这样一个想法:第二册第二单元是上网漫游。三年级学生对网络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更容易沉迷网络。在学生畅游网络前,增加1课时,让学生了解网络世界是很神奇,但也是一个虚幻的世界,小朋友要文明上网,注意网络安全,让他们自己谈谈网络文明公约,在记事本中写一写想法。
4.教材内容可适当调整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对学生终身有用。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使用FrontPage自己制作网站,且微软已宣布了FrontPage的终结版,但现行教材还大篇幅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建议删除这部分内容。又如第八册的机器人教学,虽然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但从现在各小学的现状来说,具备机器人设备的学校不是很多,这些学校机器人的数量也很少。应该说学生只能进行仿真软件学习,但仿真软件的学习并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和兴趣特点。这部分知识点,建议改为选修内容。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科课程内容整合
整套教材与语文、社会等其他学科整合的内容很少。若细看其他学科教材,会发现其中很多内容素材都是可“借用的”,借用它们,会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信息技术是工具,是用来帮助他们学习的。
例如,小学《信息技术》第八册网络论坛单元,这一单元论坛模块可以和六年级品德社会“男生,女生”单元整合。六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差异越来越明显,他们之间交往会烦恼,会羞于表达,有了“三八线”。若让学生在网上辩论“好男孩 好女孩”,他们会畅所欲言,进而发现异性的闪光点,理解尊重对方。再比如,三年级第二册“网上冲浪显身手”这一单元,在教材编写中也可以结合三年级品德生活课,让学生上网去搜索“有关垃圾分类”的内容,学生在查找资料时,自然而然就想去保存自己查找到的资料,有图片,有文字等。一环扣一环,在活动中,学生了解了一些知识或分享了一些经验,同时,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不但在具体操作中被不断理解、强化,也更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学习生活整合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学以致用”。笔者认为教材在呈现“新授内容”时就要融入这种意识。教材中的内容可以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出现,而这样的活动不应是凭空造出的一个空中花园,而应该更贴近学生,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或了解周围的世界有所帮助,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书中例题、练习题的选择,也同样应尽量来源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本地的社会问题以及国家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留有一定的思考题目或练习题目,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去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和习惯。当我们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的人文、社会、教育主题时,学生也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被引导着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
例如,五年级的规划成语故事单元,主要的目标是学习PowerPoint应用。5个课时去完成故事幻灯的制作,感觉是在“教技术,学软件”。通过这一单元学习,学生有哪些收获呢?无非是了解了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学生的兴致并不是很高。所以我感觉,通过前面的一系列学习,完全可以设计一个贴近他们生活的主题活动,可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新授课呈现的内容完全可以围绕一个研究主题,如“蚯蚓的一生”,涉及的图片、文字资料由教材的配套光盘提供,进而达到学生在学会PowerPoint基本操作的同时学会用这个软件做研究性学习报告,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和习惯的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要多样化
笔者仔细浏览了整套教材,发现所有涉及操作的内容,呈现方式整齐划一,几乎所有的课都是一个样式、一个套路:“跟着做①……②……③……”“试着做”,先不说这种培训方式在小学教材中使用的合理性,笔者觉得让学生看这种千人一面的课本内容,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挥,会阻碍其形象思维的发展,最终扼杀的是创新能力。当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讲、演、练的方法还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只要内容适合,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要讲究多样化。因此,笔者给出以下两点建议。
1.增加留白
在教材中,设置“探究园”板块,作有指导性的留白,不将直接的操作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将如何尝试的方法告诉学生,这样给了学生更多在实践中思考的机会,体现出引导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创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先进教学理念。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终可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从而将会大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到: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电脑要从娃娃抓起,计算机学科教育己成为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下面我就总结一下这学期事信息技术教学的心得体会。
1、引入趣味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精神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课题能否成功的引入,直接决定了一节课效果,每节课我都力求采用同学们最感兴趣事物来引导他们,如在教五年级制作多媒体作品,,我问学生,你们想不自己创作出一份“能说会道”的多媒体作品呢?我选择了学生们喜欢的四大主题学生兴奋的说当然想了!授课完成后,选择了一些学生喜欢旅游的地方,如广州长隆,香港迪士尼,揭阳风景等,筛选了一些学生喜欢的图片,制作了封面,导游图,介绍各相关景点资料,封底等,当我用电脑绘制了一些自选图形,学生可能都掌握,但她们并不知道电脑成自选图形还可以组合成导游图时,当我给学生演示后兴奋得直拍手,都激动的说原来电脑还有这么多秘密,看着学生那一张张可爱的脸蛋,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我心里也好激动。还有在教excule软件时,我先把自己做调查旅游意向统计表给学生看,根据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统计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收集了各类动画图片,同学们在课堂上可以方便使用有趣图片、进行交流,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
2、通过学习结果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在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看到自己的成果时,就会爆发出强烈的继续学习的愿望,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如在教学五年级学生如何上网查找资料时,我先到语文老师那里了解了一下课文中需要的学习资料,如《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我教学生在“百度”网里搜索关于“田忌”的图片、课文的生字,词语和词语解释等,有些学生搜到了大量的图片及文字材料,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语文,又学会了上网查资料,真是一举两得!学会了上网查资料的方法后,我让学生自已在网上查找资料,呵呵,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居然在“百度”网里搜索到了 “连连看”、“对对碰”等等一些“在线小游戏,”在网上玩起了游戏了!我真是服了这些小机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应用起来,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总感觉到有新的挑战,新的兴奋点,这样既保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作为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扩大、增强这一效果,当某个同学的作品比较完美时,借助多媒体网的优势,我通常会发到我的博客空间上,给全班同学展示一下,并提出表扬和鼓励,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3、讲课内容打乱教材顺序,抽取精髓,激励同学们主动获取知识
计算机基本知识并没有严格的难易程度界限,特别表现在应用软件上,比如word,powerponit等,并不是必须掌握了所有的琐碎的基本知识如拼写检查、背景设计、模版设计等等才能作出作品,长篇大论的介绍界面、菜单、模版、版式等基本知识只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讲授这样的课程时,我的经验是打乱教材顺序,首先抽取精髓来讲,紧紧吸引他们的兴趣。比如讲多媒体作品时,我首先用powerponit做了一个演示文稿作自我介绍,作品中使用了图片、文本、声音、动画等,而且告诉每学生只要使用电脑就能随便看到这个演示文稿,展示完成时,他们很好奇,我就带领着他们具体去实现它,简单介绍了文本、声音、图片的插入,然后要求他们也做一个自我介绍的或是介绍自己班集体的演示文稿,他们很快完成了,很兴奋,但是种种问题也出现了,为了让演示文稿更为美观,错了的字怎么改正?字体、字色的怎么改变,超连接是怎么一回事,鼠标、时间的一些特效等等,有的同学掌握了这些知识,没掌握的怀着迫切的心情认真听我讲解,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且记忆深刻。只用了短短的几个课时,大部分同学都能随心所欲的制作简单的作品了。
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其它活动。如: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学、中小学青少年机器人比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好教材、研究好学生,争取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就能创造性地搞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能使我们的工作有所开拓,有所进取。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的同主题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本学年期我担任五年级信息技术课。学生通过一年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开机、关机、鼠标使用、键盘使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操作计算机的熟练程度悬殊很大,优等生操作计算机运用自如,潜能生害怕动手操作电脑。潜能生成因分析:潜能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不知任何知识要想学好都要付出辛勤与汗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不加强巩固,有的甚至放弃操作练习。
教者本人计算机知识能胜任教学工作,但把新课程理念运用于教学的探索还任重道远,当不断努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知识结构体系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共两个单元,主要内容是Windows系统的操作,认识windows窗口组成,掌握了对文件、文件夹的一般操作方法,以及电子邮箱的管理。技能训练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操作Windows系统,管理文件和文件夹;能够建立自己的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熟练的管理自己的邮件。
2、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学期所学知识是基础知识,为以后深入学习计算机流行软件打下扎实的基础。两章知识是当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热点知识,学生兴趣浓,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关键,培养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才能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学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知识点如下:
第一单元:掌握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概念,Windows、文件、文件夹及Windows资源管理器、压缩文件等概念;第二单元:掌握网上交流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网络有关的文化、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2、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重视潜能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潜能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内容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潜能生,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关键词】信息技术 音乐 网络资源 交互式电子白板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音乐教学增添了更多的色彩,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音乐教学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网络资源共享,那一片绚烂的“红”
音乐是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审美观念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优美音乐作品中的美学元素,通过共享,加深学生的感知。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民族的舞步》教学为例,书本上只列举了秧歌舞的活动以及《阿细跳月》《年轻的朋友》等欣赏课程。这些内容并不足以让学生领略到我国各个民族舞蹈与音乐的魅力。为了深化教学内容,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民族舞蹈、音乐作品,选择了《爱我中华》舞蹈引入教学,让学生在舞蹈中学会辨别汉族、蒙古族、藏族等不同的民族。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入了《金孔雀轻轻地跳》《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草原赞歌》《娃哈哈》等作品,让学生在观察不同民族舞蹈、音乐的基础上,总结这些民族舞蹈与音乐的特点。通过共享音乐、舞蹈等资源,学生不仅了解了各个民族的音乐、舞蹈文化,还形成了一种爱国情怀。
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立足于课本,还需要树立创新意识与突破意识,结合教学目的与学生诉求,勇于打破教材的禁锢,引入更多的网络资源。
二、视频逐帧解析,那一汪清新的“绿”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音乐对儿童耳朵的启发作用,同时也要利用其他手段来激发学生在视野、思维上的活跃。其中,对视频的巧妙运用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例如,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老鼠和大象》就是一首儿童叙事歌曲。这首歌曲采用了行进的节奏,不仅拥有较为丰富的演唱形式,同时还穿插了具有趣味性的剧情,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这首歌的理解,在引导学生学习之前,我特意播放了《老鼠和大象》的视频。首先让学生对整个视频进行赏析,使他们能够了解故事的情节、角色的设定,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氛围之中;随后,我逐帧对每一个画面、每一句歌词、每一段情节进行分开播放,这样可以降低小学生学习歌曲的难度;最后,我再将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视频生动地对歌曲进行演绎,灵活结合说唱与音乐伴奏。
教师应该认识到视频教学为音乐课堂带来了更多的精彩,在教学中巧妙运用视频,对重难点进行详细分析,深入解剖;同时,也要把握视频运用的“度”,避免过度使用,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
三、交互电子白板,那一抹温馨的“橙”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创新性的多媒体技术,就是将电子白板连接到计算机,运用专门的应用程序,创造一种交互式的教学环境。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实现对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源的灵活运用,还有助于学生在课后对知识内容进行回放,保证了教学的高效性、互动性。
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北国之声》的教学为例。在课程正式开展之前,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下搜集有关“北国之春”的音乐素材,包括音乐、视频、图片等资源,并将其整合成简单的PPT或者Flas。随后,我再让学生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自己演示成果,并让小组成员对音乐作品进行表演。由于做足了前期的准备,因此学生在歌曲演绎上能够更加传神、动情。最后,我再让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优点,并重新整合成PPT,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这种师生、生生的互动能够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最大优势,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北国之春”的魅力。
教师在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过程中应该学会“放开”,即摆脱传统音乐教学的束缚,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师生互动之中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四、精心制作微课,那一团深沉的“紫”
微课教学主要是以制作视频为依托,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简、优化,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少、针对性强等特点。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微课,重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使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化、可视化,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
以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奥林匹克风》的教学为例。这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在演唱歌曲的同时,了解到奥林匹克风中涵盖的精神与内涵,从而能够把握歌曲的情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前,我就录制了有关《奥林匹克风》的微课视频,简单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由来,并推荐了几首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歌曲,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情景渲染之下,我趁机问学生:“你们知道哪些奥林匹克歌曲?你们能唱出这些歌曲吗?”这种有铺垫、有目的的问答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畅谈一二,为音乐课堂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总而言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思维,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婧.在音乐教学中妙用现代信息技术[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0(08):8-9.
[2]焦玲云.信息技术,小学音乐课堂因你而精彩[J].音乐时空,2014(15):183.
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今一线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一线教师应该更新理念,提高认识,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一、学习培训,练就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能力
(一)入校培训接地气。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请进来”的培训。我校是“粤教云”实验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我们邀请专家对老师们的教案进行指导,修改,然后针对课堂实验要用到ForClass支撑系统,又邀请了技术工程师到校对实验老师进行平台操作培训,对上实验课的老师,采取“一对一”请进来的指导方式,让老师们快速地熟悉操作、制作上课资源,并流畅地应用在课堂上。这项培训,有针对性,效果明显,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迅速。
(二)校本教研讲实际。当我们学校24间教室的电子白板全部安装到位后,为促进电子白板、多媒体技术和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的有机融合,同时也为了稳步推进“粤教云”实验,学校教研室结合学校实际专门制定了校本教研方案,开展了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培训做到全员参与,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分享、总结、考核相结合。在进行统一的全校培训和分学科学习操作后,我们组织了专题分享会,在会上,各学科派出一个优秀代表,现场操作演示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该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如数学学科就以“角的知识”为例展示了智能笔及图形工具的强大功能,智能笔能快速规范画出几何图形,使用多学科学库资源里的坐标轴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对称图形,使抽象的几何图形具体化;英语学科展示了屏幕批注功能、聚光灯和激光笔的使用,并采用白板的相机模式截图进行课堂反馈;尤其是游戏练习,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分享会上,笑声、掌声不断,老师们的精彩示范,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电子白板的特性和基本操作方法,从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老师们均可以利用白板的常用功能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此外,我们结合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实际,举行了由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为老师们进行量身定制的培训,如微课制作培训,就是由学校信息中心副主任主讲,并把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这样不会额外增加老师们的负担,通过集中培训和分组练习、交流,到学期末,收到老师们自制的微课、数字故事等作品一批,学校信息中心将之分类打包上传学校服务器,这不仅提升了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
二、课堂教学,实践扎实有效的信息技术能力
(一)课堂教学求扎实。课堂,是教师实战的舞台。一个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可以直接预见。所以,我们通过教导处牵头,组织一批比较年轻或是敢于在这方面做出尝试的老师上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实验课。上课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利用粤教云公共服务平台的各种资源和ForClass等信息技术,设计教学。老师们有的在班级教室里上云服务课,有的在云教室上云互动课,一些年轻老师还自己制作APP,为学生创作特别实在的学习资源,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目前,我们已经在语文、英语、数学、美术、科学、综合实践学科进行了云互动课堂教学尝试,如语文课《落花生》;数学课《周长》;英语课《Animals》;美术课《变照片为黑白的画》;科学课《蚂蚁》;综合实践课《我为交通绘蓝图》等等。其中多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参加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暨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多位青年骨干实验老师在市、区的“一师一优课”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一部分一等奖的课例被评槭〖队趴危科学课《蚂蚁》《果实里的新生命》和语文课《扁鹊治病》最终获得国家部优课例。
(二)展示观摩促提高。当我们新建成集录播等功能于一体的云课室后,先后组织举办了多次云实验展示和观摩活动。省内外及市、区教育系统领导、兄弟学校教师代表陆续到校观摩,学校为这些来宾展示了云服务、云互动课堂教学、实验教师经验分享、学校开展实验经验介绍等活动。
如英语三年级云互动课《Animals》课堂展示:利用粤教云平台的媒体资源和个人的本地资源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整合粤教云的“个性内容分发、即时评测统计、即时展示个性作品”等特色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动物的单词,如拼写和发音,学习简单的问与答的句型等。整个教学过程流畅生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又如语文五年级云互动课《落花生》课堂展示:学生登录课堂后,首先点击Pad上的资源进行生字词自主学习和测评,教师根据平台即时测评统计功能实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以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在精读感悟环节,学生根据老师发送到Pad上的学习指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谈感悟,紧接着利用平台的“投票”功能,升华文章主旨;在总结延伸环节,教师又结合个性内容分发和即时分享展示功能呈现学生作品,使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同时深刻感悟做人的道理。该课目标明确、环节清晰,课堂互动有效、富有语文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赢得了在座观摩领导和教师的热烈掌声,让大家深切体会到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
在交流展示中,老师们在信息技术能力上又得到进一步的历练和提高。
三、课题研究,推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稳步提高
综观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有些教师仍然把现代设备当作辅助工具,把信息技术课上成纯粹的技术课,教师围绕着“让学生会做”这一宗旨而演示、示范,学生则依葫芦画瓢,信息技术课堂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因而,笔者提出在教学中以“基于项目的学习在数字文化创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种尝试,并对广州市海珠区部分小学进行了一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尝试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项目学习为主线,改进纯技术教学的模式,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乐于探究、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制作作品的能力。
(一)基于项目的学习方面
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而且理论已经基本成熟,实践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应用方面取得的进步。笔者从《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夏惠贤译著)以及《多元智能与项目学习――活动设计指导》([美]SallvBerman著,夏惠贤等译)两本著作中,了解到比较成功的案例有布鲁斯・坎贝尔的学习中心和萨莉・伯曼设计的项目学习。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面他们的共通之处是: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项目来进行,这些项目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能运用学生所提出的观点构建新的知识,促使他们出色地完成项目任务,最终使学生逐渐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二)数字文化课程方面
关于数字文化课程(或称为信息技术文化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李艺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论文中。他们主要从文化内化、文化教育学等方面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青少年这个群体的信息技术文化或者数字文化是什么样的,内化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等,还缺乏调查研究,大多是从成人的角度、从目前已经建构了的课程角度去论述,因而还缺乏具体化的内容。
本文所说的数字文化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进行思考的。一方面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大量使用着数字技术,形成与社会生活一体的文化;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学生的数字文化作引导,介绍优秀的、简单易用的数字技术给学生使用,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学习,创作出反映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观念的作品,提升数字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品格。
(一)调查对象
为了使本次研究的数据真实可靠,指导实际教学更为有效可行,笔者首先对广州市海珠区部分小学采用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共有1792名学生参与调查,有效问卷1792份,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内容与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均为单选题,共有10道题,结果如下表所示。
小学信息技术学习情况表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
(一)学生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式,但教师的教授方式仍然没有改变。
现今的学生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仍然有42.31%的学生选择“照课本范例模仿学习”,个别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15.05%)选择自学光盘,不过有42.64%的学生选择“教师引领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说明学生除了书本、光盘等资源,更渴望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另外,过半的学生遇到问题时选择“自己看书、上网查找”,体现学生愿意发挥自我探究的能力,从而掌握新知识。不过,从教师教授的方法方面看,只有13.08%的教师尝试使用“微课”等新型的授课方式,说明教师仍然习惯于讲练结合等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学生喜欢主题探究式学习,愿意参与小组合作,但缺乏创作的欲望。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59.09%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喜欢主题探究式学习,65.98%的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只有3.37%的学生不喜欢主题探究,4.03%的学生不参与小组合作,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自主探究的欲望和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而另一项调查中,只有16.27%的学生能创作作品,51.35%的学生没有创作的经验。从数据折射出,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没有要求学生把学到的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创作作品,或者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创作也存在力度不够、检测不全面的现象,造成学生的创作能力比较欠缺。
(三)学生乐于合作、交流、分享,但缺乏学习交流的平台。
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的过程中,有70.34%的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仅有2.94%的学生不愿意交流;有73.28%的学生愿意互相点评作品,仅有2.84%的学生不愿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学生更喜欢合作、交流、分享等交互式的学习氛围。作为教师,更
有必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和谐互助、交流分享的学习平台。
(四)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偏重于期末的考核与教师评价。
在检测技能方面,接近6成的学生认为期末考核是对自己的技能掌握情况最为有效的考核方法。这说明超过一半的学生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注重结果,忽视过程。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有8成的学生习惯了只注重教师的评价,而忽视了同伴与小组的评价。这反映出评价单一,欠缺全面。
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课题的研究方向,笔者立足于课堂教学,尝试从以下三方面改进,力求改变现有的纯技术教学的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以及创作的欲望。
(一)以生为本,激发创作,尝试基于项目的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在于“知识技能”的落实,更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根据信息技术新课程纲要的要求,各地方教材也相应更新改版,如,广州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以广州本土文化作为学习活动的主线,但教材美中不足的是学习模块(画图、Word等)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笔者尝试基于项目的学习,把每一个模块的学习用一个完整的项目作为“支架”,如,小学四年级学习“画图”模块,以“广州怎样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为项目,把“画图”10课时的新知教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传统节日对应起来(见表2);小学五年级学习“Word”模块,以“儿时的游戏”为项目,同样把“Word”10课时的新知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儿时游戏对应起来(见表3)。
“画图”教学内容与传统节日对应表
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形式,以了解、探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或“儿时游戏”等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主题为载体,让学生把学习学科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设计并制作出题材多样、富有地方特色和创意的电脑作品,让项目学习的主题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环境搭建支架,让他们去设计、创造表达自己思想的电脑作品,从而有意识地培育新的健康的具有创造性的数字文化,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数字文化素养。
(二)动静结合,教学常态,实施课内翻转课堂。
讲授法、演练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有效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但从儿童的认知规律的本质分析,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喜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生来说,更是扼杀了他们创作的潜力与欲望,以致我们的学生成为“依葫芦画瓢”的“复印机”。为了唤醒学生的求知欲,笔者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笔者查阅相关的文献,翻转课堂有三种操作方法:第一种是“家校翻”,即学生在家看微视频、做练习,然后到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是国外的“原版本”。第二种是“校内翻”,即学生在学校先看微视频,然后进行师生互动。这种安排基本克服了学生在家独立自学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没有网速稳定的计算机,没有足够的自律导致学习时断时续,家长不放心孩子用电脑和上网等。第三种是“课内翻”,即前半节课看微课和做练习,后半节课进行交流、讨论。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不提倡布置知识性的课外作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尽可能要在课堂完成,因此适合采取“课内翻”的方式。
笔者以“课内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提出 “课内翻”的操作流程,并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将“课内翻”分为课的前、后两部分,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1.前半部分学习知识。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要求,通过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视频来实现知识的接受,自学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完成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观看的过程中记录疑问和收获,然后通过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来检查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此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观察学生,关注真正学有困难的学生,并给予及时的点拨与引导。
2.后半部分知识内化。教师首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需要组织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单独辅导等。讨论交流结束后,教师要对讨论的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内化知识,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此外,教师在实施“课内翻”后也要进行反思,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不断完善翻转课堂。
(三)交流分享,提升思维,落实教学评价的效能。
学习评价可分为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学生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价,小组评价则主要根据小组成员整体的学习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来进行评价。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个人的评价可以交由小组长进行,小组长主要负责监测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进度及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对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员进行记录,而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成员,要及时了解情况,并调配小组其他成员给予帮助,完成任务。小组评价建议以小组擂台赛的形式进行,竞赛结果实时展示,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小组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小组长即可到讲台做登记,各个小组的学习进度就可以实时展示,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小组成员之间协同学习的能力,同时,还给教师一个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教师可以及时对学习落后的小组给予帮助,也可以对学有余力的小组进行点拨,给出更高的学习任务。
除了在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表现以及所起的作用作出过程性评价,还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技能以及作品的呈现,作出终结性评价,最后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按比例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总结性评价。在评价中,为了使评价体系更加全面,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均可采取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述评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能给学生学习效果和劳动以鼓励和帮助,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激情,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具体评价例子见笔者所实施的课例“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1.过程性评价: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是以任务驱动、个人竞赛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如表4所示。
课堂教学过程评价表
(说明:“学习常规”是根据各组的课堂表现进行加分,包括回答问题、纪律等。)
2.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演示文稿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在评价中,还可采取学生自评、分组推荐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给予星级评定,如表5所示。
作品评价表
另外,评价体系除了课堂上的评价,还建立了网络在线评价。可以课内、课外,可以等级、评议等多种方式的多元评价。
以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教育信息化为主线,紧紧抓住我市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契机,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精选,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1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局信息化工程规划为总体目标,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为着力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根本宗旨,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教学思路,使我校走在运用现代代教育技术的前列。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工作。
(1)在全校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开展“用电教,上好课”的活动。县教育局提出了具体要求:30岁以下的教师及市骨干教师在今年底前要会熟练的操作电脑,要会自己制作课件;30-40岁的教师要会熟练的操作电脑,会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教学,会电子备课,会上网搜索资源。40岁以上的教师要使用电脑,会使用WPS或WORD进行打,会上网浏览,查阅资料。根据这一要求,上学期,我们对全校教师分层次进行了信息技术的培训,35周岁下的青年教师学会了制作多媒体课件,这学期要巩固这一成果,挑选一部分制作能力强的教师再次集中培训,使之成为学校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中坚力量,同时在青年教师的评课活动中要求参赛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提倡自己上课用的课件自己做,在评课的同时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评比。
(2)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研究。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物,它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图片、声音、动画,达到普通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网络环境下教学研究的兴起,它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往往代表了一个学校现代化教育的水平。为此,我们在青年教师中挑选制作课件能力强的教师组成多媒体课件制作研究小组,每周定期活动,交流制作心得,在提供外出学习机会的同时,适时请进高水平的师资进行指导,重点研究网络环境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活动定时、定点开展,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有总结。争取在今年的连云港市课件课比中获得好成绩。
(3)做好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督促工作,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密切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方向,搜集和课题有关的研究资料,为课题组出谋划策,督促课题组适时推出阶段性汇报。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培养新世纪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多与县、市专家联系,争取获得指导,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有总结,为实验的中期评估做好准备。
(4)在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同时,鼓励老师们将平时研究积累的心得体会上升为理论,撰写成论文。35周岁下的青年教师每人学期结束上交一份,并聘请专家进行讲评,指导,指出最新的研究方向。
(5)加强信息技术课的研究工作。在未来的一、两年内,信息技术的考试将排入到小学生毕业考试中去,因此加强信息技术的教研工作势在必行,必需加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2、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
(1)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提供好基础,这学期继续投入,做到上课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同时重新配备一个50座的多媒体机房,集计算机教学、学科网络环境下教学和语音教学为一体。
(2)严格执行学校有关电教硬软件的各项制度,新购置的硬软件继续登记上册,严格执行电教仪器的借还制度,责任到人,充分保证电教仪器的使用率。
(3)继续强化电教意识,坚持“三机一幕”进课堂,并严格执行《厉庄小学电教设备的使用制度》,定期检查《电教仪器使用记录》,促使教师自觉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全校学科电教覆盖率100%,上课率达40%,以提高教师使用电教手段的技能和课堂教学质量。
(4)充分利用电教代办费,逐步增加软件的投入,努力提高电教软件的数量与质量。除继续向县教研室征订各类投影片、录音带、录相带及多媒体光盘外,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自制更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投影片,录相带、多媒体课件等。
3、继续做好学校网页的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网页不仅是学校宣传阵地,更是学校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要课堂,也是学校现代化教学水平的标志。为此,我们将投入精力着力开发校园网页的功能,充实网页内容,拓展现代化教学的模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全方位的宣传学校教育教学成绩。
4、认真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
(1) 计算机现在是很多学生的最爱,这学期继续配备优秀师资,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绘画、制作班级网页,争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2)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适时举行年级为单位的学科知识竞赛,拟在四年级进行计算机绘画比赛,五年级进行计算机汉输入比赛,六年级时行利用PowerPoint制作小报的比赛,为学生们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
三、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电教工作计划,发放各类电教硬软件。
2、发放教师电教使用记录。
3、各课题组制定学期活动方案
十月份:
1、五年级进行计算机汉输入比赛。
2、多媒体课件制作研究小组正常开展活动。
3、组织信息技术课教师参加市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论文评比。
十一月份:
1、四年级进行计算机绘画比赛。
2、参加连云港市课件制作评选。
十二月份:
1、聘请电教专家来我校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讲座。
2、六年级时行利用PowerPoint制作小报的比赛。
一月份:
1、回收各类电教仪器和电教软件。
2、学校电教工作总结,电教实验课题阶段性总结
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2一, 指导思想
以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精神为指导,以教育信息化为主线,紧紧抓住我市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契机,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精神,创新机制为动力,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现代化教学媒体为手段,以服务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完成本学期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二, 工作目标
(一)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1,组织教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电教理论知识,操作技巧讲座.
2,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有关网页制作的培训,鼓励教师制作个人或班级,学科的主页,并尽量向外个人网页。
3,积极组织电教骨干教师参加市组织的各类培训,进一步规范管理我校的多媒体网络,使我校的网络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4,抓住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培训,参赛.
(二)注重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1,做好传统电教媒体(三机一幕)和多媒体电脑的配套使用,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发挥好每种电教设备,讲究实效,真正显示各种电教媒体的优势,并规范操作,及时做好有关使用记载.
2,认真执行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教师办公室等计算机使用制度及物品借还制度.
3,逐步实施办公现代化,教学管理网络化,办公备课电脑化.
4,认真做好学生计算机的教学工作及学生网上学习的辅导工作,着力提高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水平.
(1)按计划对学生开放网络教室,各电教教师认真做到按计划进行教学,及时对学生做好检测和调控,不随意变换更改教学计划,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2)计算机教学人员要按年级备好课,上好课,做好上机操作的辅导工作.
5,积极做好电教教材的征订和发放工作,鼓励,指导教师下载教学软件,自制教学软件,积极创建好学校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6,电教组认真做好电教设备的检修,维护,确保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
7,加强专用室和专用设备管理.微机室,电教室,办公室的计算机等电教设备责任到人,确保电教设备工作正常,对相关人员作好考核.
8,学校的校园网主页做到专人维护,定期更新,使之成为学校宣传的虚拟窗口,学校管理的有效帮手和师生学习资源的园地.
9,电教软件实施电脑管理,有助于教师快捷,方便地查找素材,更好地提高电教软件的使用率.
10,做好"浙大管理软件"管理,应用平台的数据录入工作,并尝试应用.
11,发挥好学校"笋芽儿电视台"的功能,有计划地开展好各类活动.
(三)加强教育科研,深化学科整合.
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和掌握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规律.
(1)结合各学科开展电教研讨活动,一学期中各学科至少要开设1节多媒体课,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律和方法.
(2)利用网络教学开设2节研讨课,探索网络教学的新模式.
(3)探究各年级学生的计算机教学.
(4)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并参加区电教论文评比.
(5)注重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利用电教设备将活动过程,活动资料进行归档
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3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本年度,紧紧围绕创“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对照教育技术省i类标准,做好我校教育技术各项工作。为了使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本学期教育技术工作的计划。
一、加强领导,分工明责:
成立以抓教学的校长为组长、教育技术主任为副组长、班主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为组员教育技术工作小组,分工、职责明确,通力协作,努力完成工作任务。陈进老师负责网络教室、网络管理、广播室、信息教研及活动、设备维修等,朱应禄负责电教教材、设备的收发与登记,多媒体维护、教育技术培训及其他事宜。
二、认真开展工作,努力创新
1、向全体教师及时传达上级教育部门教育技术工作精神,统一认识,增强师生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和网络环境进行办公、通讯、教育教学、家校交流的意识;
学校电教工作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点,积极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2、做好剩余功能室教育技术装备。
还需装备的有:图书室、阅览室、资料档案室,校史室,体育相关器材,美术室及准备室、音乐教室及器材室、舞蹈—形体教室及器材室,史地教室,教师办公电脑(44),校园网络系统、校园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资料及软件制作室,教师办公桌椅,心理咨询室装备,医务室设备,会议室桌椅,大小报告厅桌椅沙发,接待室装备,校长室办公桌椅及沙发,教师就餐桌椅,校园文化建设等。抓好教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培训和技术实践工作。结合学校与老师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同时加大教师学习现代教育设备及器材的使用方法与维护保养措施,加大使用教育信息网资源库的宣传、使用、管理力度,借鉴其他学校好的经验,把教师们的使用情况做为教师业务能力考评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制订相关的激励措施。要求理化生教师进行仿真实验平台的使用及数实验室的利用,力争熟练应用,得心应手,开发课程。继续要求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建设、管理好专题学习网站,力求出精品。
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积极参加优质课比赛和学校公开课的展评活动,努力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并组织开展好骨干教师网页型课件与多媒体课件研发制作培训工作,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要求学会自制适用于教学实际的课件,并要求出精品、能参赛获奖。要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建立专题网站,开通学生用户,与学生进行学科互动,实现空中课堂。
4、进一步规范信息技术管理制度;
加强对学校网络环境的管理,规范师生的上网行为,净化学校网络环境。
5、进一步强化设备管理,建立健全关于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监督和科学管理,极大限度地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
定期保养投影机,每修一台电脑的同时,要清理cup、显卡等处的灰尘,延长电脑使用寿命。
6、进一步充实、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远程教研与备课工作,积极利用远程优秀教育资源。
同时,组织本校教师踊跃为教育资源网做贡献,上传优秀教育资源。
7、认真使用好理化生网络实验监管网,做到有计划有总结。
加强班级多媒体的使用与管理,发挥教育资产的服务效能。
8、校园网和使用管理要规范化,杜绝网上垃圾,教师不得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不允许上传未经学校审批的垃圾资源,提倡文明上网。
各科室应及时更新网站对应栏目内容。
9、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好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加强教研,开展集体备课,指导学生开展好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活动。
10、加强家校通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督促班主任老师积极使用平台,使资源最优化,达到最大教育效果。
及时更新学校网站内容,督促各处室及时发文。更新emis数据,各部门分工协作,力求数据全面而精准,为教育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教育技术工作计划范文4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____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和素质教育,必须充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努力推进现代化教育工程。以科研为先导,电教为抓手,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更新观念,增强电教意识
早在20多年前,同志就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加快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发展。”1993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育,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电子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也使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模式、课程教材等面临的挑战。为此,我校领导自觉适应形势的变化,认真学习,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电化教育在教育教学乃至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电教工作列入教育事业的规划,认真研究、制订政策措施,切实加以推进。学校专门成立电教领导小组,配备电教专职人员,制订专门的电教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和举行电教专题活动,建立健全的投入、责任、教师培训和教育实施机制,使学校电教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在此基础上,我校全体教师要做好学校的__课题结题工作,筹划十五课题开题工作。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装备电教技术,充实电教资源
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给电教技术装备带来了强大动力。我校领导有强烈的教育现代化意识,本学期,学校将抓住机遇,趁势而上,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力度,加快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一方面配齐配足常规电教媒体,另一方面本着积极务实的态度、效益优先的原则,装备计算机房、多媒体语音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网络系统等现代教育媒体,并不断充实电教软件资源,逐步提高电教软件的配置比例。本学期设想高三教室配置投影机、实物投影、计算机等设备;重新新建校园网,节点联接到各教室,总投资50万元。
三、规范管理,发挥最佳效能
几年来,我们一直把电教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力争管理上水平,效益呈一流。本学期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工作:
1、抓好资料管理,及时向教师呈现教育资源。
学校建立能够直接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的资源库是现代教育技术能否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的核心问题。本学期,我们将不断积累多媒体课件资料、教师科研资料、题库、视听资料等,以形成我校的教育教学资源,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查阅资料、点播多媒体课件、视频节目等。
2、加快学校校园网数据库建设,更新学校网页
我们的学校网页在质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网页内容不丰富,更新不及时,网页制作技术较落后。这学期学校主页中要求每一门学科有相应的内容。教研组长要以本学科网页建设为契机,组织好本学科的教研活动。要及时充实学校数据库,完善校园网建设。
3、进行电教培训,努力提高师生的现代信息素养。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能不能培养适应这个时代的学生,关键是我们教师是否适应这个时代。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闭塞守旧,必将成为朝代的落伍者。但是对信息也有一个取舍的问题。引导师生正确地使用电脑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组织好高二信息技术考试,做好区电教中心的各项任务和工作。
用好电教设备,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校园网建设的加快。今后,多媒体课将很频繁,逐步成为常规课。通过常规电教媒体的制作培训、自制投影片等活动,在青年教师中普及电教常识,使全体教师掌握常规电教媒体的操作技能,人人做到“四会”。继续做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组织工作,分期分批进行集中培训。教师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计算机骨干教师的培训,校园网络的培训,努力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电教实践与研究的积极性,提高他们从事电教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去年,我们已逐步建立了课件制作小群体,今年的工作重点将是扩大制作群体,要使全校教师人人会使用课件,熟悉课件制作过程,并积极参与。
4、推进办公现代化,逐步试行电子政务,走无纸化办公之路
通知、通报、工作安排等,都要逐步在校园网上。办公现代化能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电教设备使用台帐。
5、定期检查、维修电教设备。
四、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做好电教课题的开题工作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要求我们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作为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要用科研来指导电教工作,防止走“人灌”到“电灌”之路。为了实验研究成功,我们一方面请专家来指导,并与兄弟学校相互学习,交流收获;另一方面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充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