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9 00:58: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园文化建设汇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与时俱进,文化引领, 塑造和美品牌
文化是学校之根,学校不断提升文化品位,向文化立校迈进。围绕“阳光教育”这一办学思想,厚积薄发地形成了学校个性化的教育价值观。秉持着“阳光、和美、幸福”这一文化理念,即在阳光的照耀下小草与鲜花共同成长;和美是阳光教育呈现出的文化氛围,“和”是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格的平等,真诚的合作,“美”是这一基础上的个性张扬和展现;幸福是生命的终极追求,将这一追求与人类对教育的追求完美结合,为了孩子幸福地成长,为了孩子幸福的一生。
学校把“和美文化”作为践行“阳光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在耀目的阳光下,和美的十四小就是一个与时俱进、启迪未来的智慧学园,是塑造社会责任与人生态度的规范之园,是一个温馨和谐、自然天成的成长乐园。
二、阳光管理,聚焦课堂,涵养和美教师
1.凝心聚力,激发生命的力量
构建透明规范、勤廉高效、公正向上的阳光管理。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构筑适合不同教师发展的平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实施阳光团队打造策略,形成积极向上的群文化。
2.德艺双馨,展示生命的风采
第一,修师品,德为本。为培养“自信豁达、阳光健康、公平真诚、会教多思”的教师,每学年,学校都会进行“师德标兵”、“民族团结标兵”、“十佳教师”、“和美团队”的评选工作,还组织教师进行“让阳光洒满成长之路”主题宣讲活动,不断凝聚“以心教之、以雅启之、以美化之”的核心追求,实现教师内外兼修,让教师焕发生命的光彩。
第二,强师能,提素养。充分挖掘录播教室交流、互动、展示功能,引导教师共享、共进。依托沙区教育研修网络平台,展示个人教育反思、教学随感,实现自我素养提升的同时分享个性化教育智慧。形成了以课例研修为载体的集体备课模式,促进教师自主发展,以高效研修推动高效课堂。学校开展的三种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实战演练课、“内升”杯课堂教学大赛、分层磨课、“高效论坛”、“青蓝工程徒弟汇报课”等活动夯实了教师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三,抓队伍,树品牌。我校精心打造以“窦桂梅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坊”、“专长教师成长社”为平台,分别构建一支业务精良的名师队伍,一支充满个人魅力的班主任队伍,一支专业优长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给教师一个发展的空间,让教师充满职业成就感,也为更多教师搭建起专业化成长的坚实阶梯。“窦桂梅工作室”虽然只成立不到两年,但是已开展了童话教学主题研讨、课标解读、实战演练课等活动;班主任工作坊着力探索不同阶段学生“爱的教育”内涵来研究相应的教育模式,使我校班主任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专长教师成长社”的教师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及生动案例,对其他教师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三、以爱育和,多元发展,打造和美学子
我校以普及性的特长教育、丰富的特色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工作思路,开发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素养提升活动”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1.以书法教育为底色,增学生文化底蕴
(1)依托课程,提升素养。学校把中华优秀传文化艺术―书法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在书法教学方面,聘请新疆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建新等专家为学校客座教授,每两周对教师进行一次培训。教师们的书法作业,由大师们亲自批改,集体点评,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书法水平和教学能力。语文教师是对学生进行硬笔书法的主力军,因此学校还请专家对语文教师进行粉笔字培训。为了激发教师的练字热情,学校把教师分为提高班和特长班,分班采取动态管理方式,每学期通过考核编班,促使教师快速进步。学校在一到四年级设有硬笔书法课,教师由语文教师任教,五、六年级还开设软笔书法课,由书法上有特长的美术教师任教,在教学中,我们重点从书法课的教学质量、作业书写等方面进行评估,以评促教,真正把书法教育落到实处。
(2)营造氛围,陶冶情操。我校着力打造墙裙文化,教学楼外的古色古香的墙裙上有“美’字不同书写形式,彰显我校书法教育特色,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学习,艺术素养得到提高,情操得以陶冶。我校专门把崇善楼二楼走廊作为书法作品展示区,展示区都是教师和学生们的作品,每月更新一次。当学生走上二楼,充满了水墨韵味和蕴含哲理的书法作品会让他们潜移默化中爱上传统文化。新改建的书法体验馆雅致大方,备有笔墨纸砚、条桌,展出名家墨宝,置身其中,会忍不住挥毫泼墨。
(3)抓实活动,提升品质。我校隆重召开了以“经典浸润人生,翰墨传承文明”为主题的诗书节活动。高、中、低段学生分别以“明理”、“爱国”、“励志”为主题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诗文吟诵及才情展示活动,其间我校师生及家长代表也分别进行了硬笔、软笔、粉笔字的现场书写和展示活动。在浓浓的诗书文化氛围中,学生提高了对诗书艺术的感受、鉴赏、表现和创造能力,增强了文化底蕴。在新疆首届硬笔临帖书法作品中我校因成绩突出,被评为“集体特等奖”。2011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的通知》,我校有幸成为乌鲁木齐市唯一一所全国第一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2.以体艺特色为抓手,促学生多元发展
以丰富的特色教育、普及性的特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为重点,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持续发展。普及性的特长教育有一、二年级的“围棋课”,三、四年级的口风琴课,五、六年级开设的男生篮球课、女生形体课,这些特色课程的设置为学生的兴趣、特长的孕育、培养打下基础。为了满足特色课程开设的需要,深挖教师资源,体艺教师错位发展,同时外聘有特色的专业教师、教练充实教师队伍。菜单式的阳光社团以丰富的体艺、科技、学科课程为途径,例如航模、七巧板、魔方等阳光社团的开设,满足了不同个性、不同志趣的学生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在兴趣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增长自信。
3.依据课程特点,教学方式互补
采用大班和小班两种教学方式互为补充,交叉进行。例如,英语学科在两年的摸索中逐步形成了“233”教学模式,即“一个班级两种模式”,大班教学小班化,小班教学高效化,互为补充;“一支队伍三类风格”,我校英语教师、留学回来的中教教师和外教老师组成的教师队伍,用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促教师、学生共同提高、共同成长;“一个节日三项收获”,通过开展英语节为孩子搭建一个敢说、会说、爱说英语的交流展示平台,使英语节成为一个技能之赛、文化之旅、体验之行。
4.阳光德育,全面育人,奠基和美人生
(1)自主德育强化养成,夯实基础
以“心灵感召、人文默化”的理念为指导,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作为学会做人的起点,创新形式,以学生礼仪教育、生命教育为突破口,进一步进行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方式的探索,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努力使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管理作用,尊重队员的意愿,听取队员的意见,营造民主气氛,做好孩子们的参谋,让队员自主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培养孩子们自主自立的意识。在国旗护卫队、校园小导游、小小志愿者、校园小记者站、七彩童心广播站中各种角色的锻炼,使学生们懂得了奉献、服务、责任。面向生活营造属于学生自我的体验场,组织孩子走进SOS儿童村,参加电台举行的“爱心小书包”捐献活动,对王家梁希望小学的孩子结对帮扶,参与 “星星点灯 爱在首府”乌鲁木齐市首届公益小精灵之交通精灵志愿者活动,组织“分享我的爱校园义卖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会感恩、完善自我。
(2)塑造健康阳光心态,放飞心情
学校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建的心理咨询室优雅温馨,访谈区温暖清新,在沙盘的一沙一世界中,充分打开了孩子的心窗。针对一年级开展的入学教育和针对六年级开展的青春期教育,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成长中最重要的时期。又如五年级的学生轮流体验团体沙盘,科学地指引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心灵成长方向,学生们受益匪浅。
(3)专题活动搭建平台,体验成功
以体艺节、科技节、英语节、书画节“四节”的开展为平台,组织教师、学生广泛开展各种主题的读书和文体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向社会、向家长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小学校园生活,使学生个性得到飞扬、亮点得到发掘,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乐观、自信、认同、向上等品质在阳光少年的身上洋溢。
(4)家校合作携手共进,丰富内涵
一、文化熏陶
学校的文化建设对学校教育颇具意义,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优秀的学校教育,才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笔者所在的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九小学选择“竹的文化”定位校园文化,旨在使学生受到文化熏陶。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由于竹的自然属性与人的道德高尚这一特点相契合,这样,竹的特性被拟人化,于是,竹超越了植物形象,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十九小选择“竹的文化”定位校园文化,正是希望借竹寓意丰富的形象,托竹言德,让学生融入中华文化之中。
1.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又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竹的文化”作为学校的精神文化具有三个意义。
第一,竹为“个个”。“竹”字由“个个”组成,这启发我们以“用真爱和智慧塑造每个最好的自己”为办学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优质立校、素质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目标,共铸“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校训,锤炼“崇德、尚学、创美”的校风,树立“乐教、善教”的教风和“好学、会学”的学风。
第二,以孝治校。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即奉献。真正的孝道,是“小孝于父母,大孝于天下”,是对众生的大奉献。可见,竹之“奉献”与孝道的“奉献”异曲同工。因此,我们希望以竹为楷模,以孝治校,即要求学生从孝顺父母开始,最终成为为民族与国家奉献的人。
第三,借棋育奇。竹玉竹临风,顶天立地,即卓尔。据此,我们倡导棋类教育,鼓励学生在下棋中眼观六路,常出妙招,愈挫愈勇,心定神豪。我们更致力于培育“雄观大局,卓尔不群”的学生,以期他们担当大任,有所作为。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代表学校文化的规范,它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第一,学校管理。具体有三点。其一,以人为本,一视同仁。竹外直而中通,襟怀若谷。据此,学校从行政至保安,从活动到用品,大家一视同仁,不分高下。其二,传递书香,悦读无限。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即奋进。据此,十九小以“腹有诗书气自华”为精神核心,大力弘扬校园阅读文化,旨在使师生、家长领悟阅读的真谛,并在阅读中思考与升华。具体活动例如:师生、家长定期开展读书汇报,学生定期评选“阅读之星”。其三,级组团队,担当职责。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即担当。据此,十九小以年级组为单位,定期对卫生、礼仪、纪律以及服务他人或集体等进行评比,担当职责,精益求精。
第二,课堂管理。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即正直。据此,十九小在课前带领学生复习校训、班训;在课中要求学生坐姿如竹挺,精神昂扬且聚精会神。
第三,课间管理。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即乐群。据此,十九小安排学生在大课间齐跳竹竿舞,并吟诵与竹有关的诗词,以使他们享受童年的乐趣。
第四,教师管理。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即质朴。据此,十九小提倡师道尊严从仪容开始。例如,学校邀请专家指导教师的着装打扮,力求朴素而不失大方,可亲恰似青竹,并对打扮适宜者颁发“青竹奖”。
第五,学生管理。竹化作符节,苏武秉持,即操守。据此,十九小主张精心培育“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觉,生活自理”的学生,并对各项优异者颁发“春笋奖”。
3.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既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基础,又是学校文化的有机载体。其一,标志文化。学校东北角与东南角长势旺盛的翠竹,正门墙壁上巨幅的竹画,古色古香展板上的竹诗,随时在提醒人们,这是竹的世界。其二,环境文化。竹石相辅,草木掩映,即安静。楼上楼下,一尘不染,即干净。其三,设施文化。无论楼道、厕所,必有名言、标语,鼓励、提示学生;不管课室、走廊、图书角与漂流书屋,总让学生信手随读。这就是十九小――“美丽的花园、严谨的学园、活泼的乐园和温馨的家园”。
二、教师榜样
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既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又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重要要求,还是我校一直倡导并已形成的教师文化。根据新形势下教师面临的种种机遇、挑战等,十九小要求教师养成五个工作好习惯(与学生共同学习,积极为同事解忧,合理计划、安排时间,善于调节心理状态,勇于创新和反思),旨在让广大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师风范,并自觉提升校园生活质量。
例如,“与学生共同学习”。具体有三点。其一,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值得尊重;学生的善良天性,应该敬畏。因此,教师要把教学提高到生命教育的高度,理解学生,引导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最终和学生一起抒写人生的华彩篇章。其二,学校应以“功夫显在备课上,本领显在课堂上,效果显在学生素质上”为中心,认真组织教师修炼“内功”。此外,教师应逐渐成长为热爱学生、热爱工作和热爱生活的人,并努力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其三,学校要求教师努力完成五个工作。一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并善于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爱好。二是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并对学生及时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教育。三是相信学生,让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担任不同的职务,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自主精神。四是赏识、学习每个学生的长处,并注意为他们创造被学习、被赏识的机会。五是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修养程度,让学习成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书籍(《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有效途径》《名师最有效的激励智慧》和《课堂行为有效管理策略》等),以使教师认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又如,各学科组组织教师针对关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相关规定及校训的落实畅谈想法。
三、家校共育
家庭与学校相结合,有助增强教育工作的力度,因此,十九小充分发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积极作用,力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例如,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工作。十九小树立并践行“怀家长之心,尽教师之责”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工作,尤其针对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大多为独生子女,一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以及市区学生家长的特点,努力构建家长学校的新模式,并进一步提升健全家长学校的建设水平,最终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从理论上讲,家长学校是系统开展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的家教能力和家教质量、树立正确成才观的有效途径。因此,十九小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计划,在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和保障经费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力求构建切合实际、最具实效的家长学校。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十九小家校联合教育的做法不仅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更实现了四个具体目标。其一,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为了出色完成任务,教师争相努力学习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这样,他们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自我。其二,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素质,规范家长行为,促进家庭文明程度的提高。其三,使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更为密切,不仅教师的辛勤劳动得到家长的理解和肯定,更让尊师重教的气氛越发浓郁,最终形成家校育人的合力。其四,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既实现对学生的全程教育和管理,又优化德育大环境,还形成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最终增强德育实效。
四、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