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1 08:33: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建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外现。综观中国的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衍变过程中,无论是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寺庙、幽静的园林,还是丰富多彩的民宅,都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表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
中庸和谐
“中庸”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它后来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古人论天文、地理、人道都不能离“中”而立。因此,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必须以“中”为标准,即做到所谓“天人合一”。
“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这一格局成为中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等。中轴线对称的建筑观念虽然早在商周时代就开始,但最典型地代表这种中轴文化的当数明清的北京城和宫殿了。整个明清时代的北京城自南向北,沿着一条长达7.5公里长的中轴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该中轴线以最南端的永定门为起点,以地安门北面的钟鼓楼为终点,其间建筑空间序列重重叠叠、迭起又井然有序,尤以故宫三大殿的平面布局最富特色。此外,这种关于中轴线的建筑空间意识,也体现在北京一般的四合院民居住宅中。
“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在古代建筑上还体现为中国古代建筑在发展中不追求房屋过高过大。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从造型和体量上看,无论是帝王宫殿还是传统民居,总体上一直是向平面方向发展的,由间构成单体,由单体构成庭院,再由庭院构成建筑群,形成一种连续绵延于大地的感觉。“天人合一”的和谐观还可以从中国古代聚落选址上体现出来。古代的聚落建设,首先就是尊重自然和顺应环境,根据土地资源状况来合理安排居住用地。古代聚落建设,不仅尊重环境,对土地合理利用,还表现出了对土地、水源的保护思想。《荀子·天论》中记载:“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有节制地利用水资源,才能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存在和长久使用,即与自然长期的和谐共处。
重伦守礼
维护等级与秩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礼”的一项主要内容。《乐记》中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序,群物有别。”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礼制内容,说到底是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这一点在《礼记》有关建筑功能的论述中表达得很清楚,即所谓“以降上神与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别”。中国古典建筑只有充分满足这些要求,才能最终与古代中国人传统上按远近、长幼、亲疏,继而按高下、尊卑、贵贱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同步一体。因此,中国古代建筑自觉地以建筑形式区分人的等级,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
就一座建筑群体的组成而言,如北京故宫建筑群,除了院落和轴线组合外,还必须对单体建筑的等级和名分加以界定,才能形成各得其所、相辅相成的局面。从宫殿的平面布置上看也有严格的主次、内外等级,它的外朝和内寝是完全分隔的。建筑的等级甚至在并列于大台基上的三大殿上也可以反映出来:太和殿级别最高,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是皇帝大朝的准备用房,就只用单檐四角攒尖顶;保和殿是宴请重臣和举行殿试之地,地位比中和殿重要,于是用了重檐歇山顶。
在一般住宅四合院中,人伦关系反映在平面布局上。长辈住上房,哥东弟西,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等等。而房间的功能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以及各式人等在其中的活动规律。一般在一组建筑之内,正、倒、厢、耳、门、厅、廊、偏各房都各有等级,不得高于主。即使是人死之后的坟园占地面积、坟丘高度、墓碑形制、神道石刻,以至棺椁祭器,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违背这些制度,要受到刑法制裁。如果僭用皇帝特有的形制,罪名更可至大逆。此外,中国传统建筑从整体布局到细微的装饰,都存在着很有规律的数字等差关系。比如,间数以九间(清代扩大到十一间)为最大,依次降为七、五、三、一;进深以十三架为最高,以下递减至三架等这样的等差规则。这些规则又多是通过朝廷的法典(如唐代的《营缮令》宋代的《营造法式》等)固定下来,直接用这些数字的差别表示出不同等级人的建筑等级差别。
外儒内道
儒学是维护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中国儒家思想特征最明显的体现在中正、礼仪方面,因此,在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皇宫、坛庙、陵寝、寺院、宫观以及祠堂等等,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旁是陪衬的建筑物,陪衬的建筑要整齐划一,两相对称。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
古代宫殿建筑更是最高统治者通过建筑艺术来显示帝国的实力和威严的,象征王权的至尊和永恒,所以中国古代宫殿强调群体气势,群体的序列有助于渲染统治王朝的威严,群体的布局有利于体现宗法等级的贵贱尊严。
儒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但它过于束缚人性,不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因此,中国的古代建筑虽然外观是庄严雄伟,一切照伦理制度做事,但一般在建筑的后部都是诗情画意,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前宫后苑的格局。这内外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就反映了中国人外儒内道的生命观。它是与道家思想提倡修身养性、追求自由洒脱、讲究气韵生动相吻合的。此外,中国古代建筑在造型艺术上形成的飘逸、流动的感觉,让中国建筑产生了翼角起翘、屋檐曲线流动状态,即使是屋顶也呈现不同的弧面,这样使建筑的重量产生的压抑感消失了,符合了道家的“气韵生动”之说。
恒变兼容
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定的。《易传》中所谓“可久可大”,《老子》中所追求的“天长地久”“深根固蒂,长生久视”,董仲舒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永恒观反映在建筑上,则导致“守常”意识的产生,所以我国古建筑在建筑立面形象上,从秦到清代的两千余年中,台基、柱子加斗拱、大屋顶这三段式的基本造型依然如故。在平面组合上也往往不分使用要求,都以单体和院落沿地面向外扩展。梁柱组合的木构框架也从上古一直沿用到清代末期。事实上,对于木材的一些弊端,古人早有认识,而且随着工具的改进,我国古代的石结构建筑技术也并不亚于同期的西方国家,这点在中国许多寺塔、石窟和陵墓建筑上可以得到见证。中国之所以习用木材是缘于阴阳五行的传统观念,所以到了明清时期,长期的采伐使中原地区的森林消耗殆尽,这时宁可将小料用铁箍拼合,也不屑以石代木,这体现出了对传统的严格恪守。
如果说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框架结构和标准是中国古人恒久思想的体现,那么中国古代建筑中榫卯结构的不同组合方式就是中国人善于变通思想的体现。中国人自古就有“穷则变,变则通”的思想意识,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斗拱结构的榫卯上,就是它既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此外,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构架虽然基本上只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但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在具体使用中不改变构架体系的情况下而将屋面做出曲线,并做出翘角飞檐、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这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人恒变兼容的思想观念。
尊祖敬神
中国人崇拜祖宗,对祖宗崇拜历来得到高度重视。据说在三皇五帝时便有了祭天、祭祖的习惯,到商代就出现了称作名堂的祭祀性建筑。《周礼》对此作了记载并规定了王城规划必然重视祖庙的地位,按“左祖右社”进行布置。
虽然古代社会通过宗庙的祭祖制度将人们分成了嫡子与庶子、大宗和小宗,体现了父与兄的权威,为巩固宗法等级制服务。然而,祖先崇拜又强调了同宗同祖的亲密性,给上下等级差异罩上了家庭般的和谐气氛,这又具有稳定社会、凝聚血缘团体的作用。正是这种对祖先崇拜的思想观念,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模式是许多房间组合在一起的群体,是以某一房屋为中心向前后左右伸展的多组单层建筑群体。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各单体房屋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另外,由于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根本,土地是宗族赖以发祥的根本,因此房屋必须立足于土,这也排除了建筑向上发展的可能。
总之,中国建筑在儒、道及佛家思想的影响下,既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又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布局、空间处理上体现等级的伦理观念,但在外在的庄严氛围下,却交织着浪漫的意韵,追求人工与天趣的统一、端庄与含蓄的统一、规格化和多样化的统一,更追求理与情的统一,所有这些特征使得中国古典建筑形成一种飞动轻快、精致典雅、舒适实用,富有鲜明节奏感和民族艺术特色的独特风格而著称于世。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考古学报》为面向国内外的中国考古学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刊发田野考古的调查发掘报告,考古研究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发表考古发掘调查报告,刊登考古学理论和专题研究论文,报道考古学与古代历史的研究成果,以及古代建筑、古人类、古生物鉴定的研究动态。包括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专题论文,以及与考古学关系密切的其他重要论著,有关考古学与古代历史问题的研究论著,古建筑、古人类、古器物的鉴定研究等。
投稿须知
1.1刊载中国考古学及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发掘与调查报告、书评、科技考古报告。《考古》还刊发考古简讯及学术动态等。
1.2 刊登海内外学者的来稿。
1.3 不接受已刊发之稿件,请勿一稿两投。
1.4 严守资料首发原则,不接受据未发资料撰写的论文。
1.5 发掘及调查报告原则以单位署名。
1.6 来稿由考古杂志社以匿名方式送请专家评审,未获采用者则致函奉告,并退还原稿。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建筑中的人像柱;从人牲到图像的转化等进行讲述和分析,包括了谈到人像柱,必言及古希腊、人像柱并非源于古希腊,而可追溯到史前的非洲、人像柱与建筑有着明显的互补关系,作为从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为追求神的庇护和转生来世,人牲殉葬、献祭、奠基这些看似残暴的行为在古代颇为盛行、不难对人像柱的起源进行如下推测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柱式人像柱
论文摘要:原始社会至今,作为建筑承重构件的柱式在满足结构需要的同时从人体形态出发历经了种种演变,其功能也由最初的祭祀、防御保卫等逐渐向视觉上的审美转化。本文追溯了人像柱发展的历史渊源及隐藏在其背后的人类学根源。
一、建筑中的人像柱
谈到人像柱,必言及古希腊。在古希腊的建筑精神里,人体结构始终贯穿于建筑设计的理念之中。希腊主流文化的精神是以人为本,尊重人、赞美人,柱式在人文主义文化影响下发展和定型,并被赋予了人的形体。把人体艺术同建筑艺术融合为一体是希腊建筑师的伟大创造之一,这一时期颇为盛行的人像柱和人像柱廊更是别出心裁,体现了古希腊建筑师对人体艺术的崇拜和绝妙表现力。其中被称作“苔拉蒙斯”(telamones)的男像柱,将建筑承重构件雕刻以奋力托住重物姿势的男子形象,承受着外檐的重量,并与其身后的建筑形成空间过渡。此外,以雕刻女性形象来替代圆柱而支撑檐部的女像柱在这一时期的神庙建筑中也十分盛行。维特鲁威认为,女像柱一词来源于一位名叫Caryae的妇女,她因支持波斯人而被罚负重为奴;至于男像柱,维特鲁威认为还找不出其它原因。可见,以人像代替柱子是以表示惩罚或象征力量的方式“进入设计问题”的。除了人体形态的具象表现,模仿人体和量化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在古人看来并不矛盾,因为他们认为,人体的美也是由度量和秩序决定的。源于此,古希腊的三种柱式才打破了古埃及和古印度的森严感,雕塑柱式显得开朗、明快而富于生机,充溢着青春的美与入世的热情。古希腊神庙建筑盛行的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也与人体相似,好似正确分配的肢体,其生命力令人叹服。
事实上,人像柱并非源于古希腊,而可追溯到史前的非洲。非洲原始部落的住宅中所使用的人像柱表露了雕塑作为一种建筑艺术形式的原始特征。其中女像柱多取跪姿,头顶短柱支撑屋顶;相比之下,男像柱则显得硕大而有力。有些建筑则周匝树以木桩为墙,每根木桩朝外的一面均雕刻成十分夸张的女性形象。这些人像柱有些是祖先形象,有些是其它的神,而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宅居的安全,并非出于审美的需要。中国汉代的房柱虽非具象的人形,但其柱身、栌斗也均含有人像的意向。虽然说作为柱廊或墙壁的人像柱并非像位于建筑中心的雕塑一样具有统领全局的含义,但它也绝非简单等同于柱子或一般的装饰。从人类历史的角度考证,无论是柱子的纯粹功能概念,抑或雕刻的美化装饰概念似乎都出现较晚,而当时的人像柱可以说既具有力学的支撑功能,又兼备了保护房屋安全的巫术功能。这与我们今天将柱子上的雕刻视作多余的累赘,甚至会破坏其力学性能的看法大相径庭;被雕镂了人像的柱子不但没有削弱柱子的力学功能,反而因其神性而加强了安全防护的整体功能,将“雕刻”与“柱”二者完美结合为一个互补实用的功能系统。而以上种种现象也令人不禁产生疑问,人像柱的起源究竟是在何时呢?
二、从人牲到图像的转化
人像柱与建筑有着明显的互补关系,作为从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代替或加强了建筑的局部功能,与之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满的整体结构图式,二者相得益彰。人像柱的出现有着深刻的人类学渊源,人对神的顶礼膜拜,对神庙建造的巨大热情,始终是推动柱式语言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这种动力根植于人类心灵深处,并具有普遍性。
为追求神的庇护和转生来世,人牲殉葬、献祭、奠基这些看似残暴的行为在古代颇为盛行。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房屋遗址下及周围,两千多年来一直流行着埋藏儿童的瓮棺葬,而瓮棺中的儿童和埋在殷墟基址门侧及当中的武士极有可能就是门神最早的原型。无独有偶,这种以人作为奠基、祭祀的行为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历史上也十分普遍。如在非洲原始社会的城市奠基仪式上,有将杀害的儿童埋在城市的西门一侧作为祭品的记载;古代日本在建桥时,曾将人牲奠祭桥下;古代苏格兰流行以人血来浇铸建筑基础的迷信活动;在德意志、斯拉夫也有此“劣迹”;在加里曼丹群岛上,甚至还实行过用女奴为大房子的第一根房柱奠基的残暴仪式。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以战俘和奴隶充当祭祀人牲的方式逐渐被其它手段所取代。例如,墓葬中的“俑”原本是活人,其原型为“方相”——一位能摧毁强敌的勇士。
从上述分析出发,不难对人像柱的起源进行如下推测,即作为建筑中一部分的人像柱极有可能经历过一个从人牲——俑——人像柱的发展演变过程。由此可见,在人类历史上从用人牲殉葬、奠基到偶人、雕塑的转化过程中,“始作俑者”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带头作某种坏事的人,而是在人类文明历史上作出伟大贡献的雕塑艺术家。由于时代的发展将人们彻底从精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最初作为雕塑构件的人像柱也逐渐摆脱了抵御、祈求等精神功能,而逐渐将为人们提供视觉上的审美与愉悦作为其主要功能之一,甚至运用数学和几何学将人体美的形态抽象出来,在满足结构需要的同时以多样化的手法营造着高贵、典雅和优美的建筑,展现着自身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建筑 文化 生命 体系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46-01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之一。勤劳而勇敢的中国先民们在与大自然的不懈斗争中,从“穴居”“巢居”进步到“筑室”而居,出现了居住建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其他方面的建筑也相继兴起。
中国的建筑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一个独立且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体系。历经时间与空间的冲击,它仍然保留着原有的本质。而更令人称奇的是:在这过程中,它不断地接受并吸收中国文化精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风向标。正如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老先生在他的《清式营造则例》中谈到:“中国的建筑直至成熟繁衍的后代,竟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始终没有失掉它原有面目,形成了一个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建筑体系。”
正是由于中国建筑体系的完整性,我们才能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解读,更深刻地去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
建筑作为一种语言,它诠释着社会文化和观念的形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生命、敬畏生命的民族,中华民族对于生命的延续和繁衍看得极重。随着野蛮原始充满血腥的部落时代的结束,封建儒家将“礼”作为社会准则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对生命的渴望。一方面,儒家大肆鼓吹“饮食男女”是人之“大欲”“大恶”,惟有藏其心方可有“礼”。而另一方面,他们又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此可见,他们同样无法逃避对于生命的认识。
由此,中国古代的建筑除了完成主人的任务使命,它还深深地打上了生命的印记,它代表了对生命的渴望。
正是由于建筑没有客观永恒存在的必要,所以中国人没有像西方人一般发展出用石头兴建的建筑。中国人很讲究天人合一,因而建筑自然而然地就和人的寿命一样,它随着主人的生命节拍而存在。主人的起起落落就决定着建筑的生命,当主人处于人生的低谷时,建筑也就相对而言是寒舍、陋室,但当主人飞黄腾达时,建筑也就生机盎然。当主人撒手人寰之后,建筑也归于沉寂,终因岁月之磨蚀,无人照料而破败。因此,使用可以腐朽的木材要比使用不会腐朽的石头更加具有生命的意义,木材作为建材也就成为必然了。
提到建筑材料木头,就不能不联想到土。中国人历来讲建筑工程为土木工程。可见,土与木是中国古代建筑必不可少的建材。《尚书•洪范》中,箕子陈述上天赐给禹的“九畴”中,第一条便提到“五行”之说。中国古人形象地联想到:木,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着生命,象征生气,以青龙为标志,方位为东。土,居中央,主方正。两者皆为吉象,并且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同样,古人认为石材只是地面下或脚下的建材,它暗示着死亡,因此墓室多用石材砌成。而且石材,其质地近金,有肃杀之气。即使是修筑城墙,中国人也大都不用石材,而是用夯土。所谓夯土建墙即指版筑夯土墙。它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构筑城墙的方法,它是以木板作模,内填粘土或灰石,层层用杵夯实修筑成的。尽管后来也有用到石材,但那石材都是贴在夯土墙上。即所说的“砖包墙”。
生命的感觉对于中国人来说,比起永恒还要重要许多。除了在环境上感受到生气,在材料的使用上执着于木材之外,造型的生气也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不用石材作建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太重,不够飘逸了。大多数中国古代建筑,东西多用实的山墙;南北多用虚的门窗,可以开启,让气流和光线畅通,符合人之所需。同时,在六朝之后,中国建筑产生了地面用短柱支撑,屋顶以曲线起翘,聪明地使建筑的重量感消失。这无疑是一种生韵的生动表现。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建筑是生命的建筑。建筑表述的是隐含着建筑者深层的观念形态,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的哲学和美学观念、文化的系统意义。
中国人在几千年不断磨合的时间里,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和人生观、文化和艺术观。并且,中国人从来没有放下过对天地自然的观察,因而形成了一套属于中国人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在建筑上表现出来即为“人本的精神”。
何为“人本精神”?按照西方人的解释就是以人的本位来观察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在中国,中国古人们将其解释为人与空间的和谐,一切顺应自然,按自然的规律行事。
在建筑上面,无论是建筑布局还是建筑本身构成,它都与自然和谐统一。上天赋予人体的造型,基本上是对称的。因此在中国的古代个体建筑都是极其简单的长方形的匣子,都成“组”出现。四合院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最起码的建筑了。每一个组合都反映着天命的观念,都是一个小小的宇宙。
台湾著名建筑学家汉宝德老先生曾经在他的讲演稿中提到:“建筑是文化的上层建筑。建筑的每一现象都有文化的根基,这是毫无疑问的。”
的确,中国古代建筑由一张白纸被描绘得色彩斑斓,它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文化的现实意义将会愈加明显,它包罗万象,忠实地反映了中国延续千年的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C].百花文艺出版社,第1版(2005年5月1日).
关键词:泉州街巷空间历史街区城市文化古城保护居住环境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巷与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并以一定的物质空间形式表达其文化特征。我国古代城市是从传统的市坊制度开始的。坊(居民区)与‘防’同义,最初是和市(商业区)严格分开的,并用围墙各自封闭起来,白天开放、黄昏关闭。孔颖达疏据《毛诗正意》曰:“文公乃徙居楚丘之邑,始建城,使民得安好处,始建市,使民得交易。”
史学专家认为街巷与市坊有一种传承延续的关系,市坊应可视为街巷的前身。坊中民房之间必然留有走道,此即最初的街巷,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市坊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宋元以来,市坊已发生裂变,坊中出现了市场、店铺,街巷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居民走道,而有了促进商品流通,方便商品交易功能。街多为商业性街道,巷则纯粹为居住性是半私密性空间。说文解字:“街,四通道也,巷,里中道路”。
2. 古城泉州的街巷空间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身的文脉和传统。我国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结构形态――中心结构和大量的街道组成的城市网格。泉州于唐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左右在今市区建城,城区为南北朝向。城市建筑群多为南北朝向,常常按照南北轴线布置,城市住宅区的道路则大多东西向设置。古城儒、释、道三教并盛,互为融合,又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四大港口之一,世界各大宗教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都在泉州留有丰富的遗迹,并对泉州街巷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2.1 城南(泉南蕃坊)
泉州城南历史街区的兴盛依托于港口的发达。这里为外国人集中侨居地区,中西建筑文化在这里交融,留下了丰富的民居建筑遗产。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来远驿遗址、富美宫等,另外涂门街的清净寺,车站的蕃佛坊(即婆罗门的回教寺等),都是外国人常聚之处。这就是《蒲寿庚考》书中所称的“泉南蕃坊”。
城南历史街区内有保存较为完整的聚宝街、万寿路、青龙巷等历史街巷。街区内的主要建筑功能是居住,万寿路与聚宝街在住宅基础上沿街开店,是居住街区内的地方服务商业街。而青龙巷、横街等街道依然保存着传统居住街坊的职能。
街区现有道路空间格局较为良好。商业性街道宽都在6―10米之间,相当于现代住宅小区级道路标准。居住性街巷宽度略窄,为3-5米不等,虽略显局促,但却为居民的居住提供了亲切的气氛。
在街区丰富的民居建筑遗产中,典型的传统名居类型有:传统院落式民居官式大厝、手巾寮(手巾寮内部含中西合璧式样)和从南洋传入的中西合璧式洋楼建筑。洋楼俗称‘番仔楼’,其平面布局为传统四合院,但建筑够造及装饰却吸引了不少西洋建筑的处理方式。首先洋楼为外廊样式,外廊指在建筑周围围上廊子,即指建筑物外墙前附加的自由空间,是一种生活空间。另如西式山头的做法和文样、窗楣等一些装饰性构件都明显来源于西方建筑。除受西方建筑影响外,伊斯兰建筑也在这里留下了重要的一笔,位于涂门街的清净寺(图1)始建于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回历400年)。创建和重修者皆为阿拉伯伊斯兰教徙。建筑采用西亚形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在涂门街上,它与闽南传统建筑关帝庙已经和谐相处了数百年,这正是古城泉州街巷融中外文化的魅力。
2.2 城西(传统风格)
西街地区是泉州最早繁荣地带,在城市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街地区一直保持着传统城市‘鱼骨状’的街道坊巷布局。西街是泉州唐子城十字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传统商业街和交通道路。从西街进入两侧的支巷,人们立刻可以感受道环境气氛的突变,瞬间摆脱了街道的喧闹进入了平和安静的天地中。巷中两侧的民居建筑及巷道丰富的空间散发着浓厚的历史人文信息,正如传统城市街巷的功能划分,“街是商业性街道,巷纯粹为居住性,是联络各住居的入口”。
西街地区与城南略有不同,在留存下来的民居建筑遗产中,中国传统建筑所占比重较大,其中有些内容至今仍对城市生活中的宗教民俗有很深的影响。
开元寺位于泉州西街,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是古代大型公共性建筑群,其大型院落空间是城市整体空间形态中的重点。高大雄伟的东西双塔(图2)(东塔高48米,西塔高45米,是全国最高的石塔)与平铺式的城市布局形成强烈的对比,极大丰富了城市的天际轮廓线 ,是泉州的标志。
开元寺在历代修建、扩建中也不断融合和吸收外来文化,其中包括印度教寺庙构件的使用和其他宗教建筑的作法。这使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中国传统城市中,大的庙宇道观周围往往容易形成商业集中的繁华地段。近寺地区拥有丰富的社会层次,是多文化交流融合的场所。
2.3 中山路(侨乡特色)
中山路自唐建城以来就一直作为泉州的主要商业街存在。骑楼是中山路的重要特征,作为一种商业建筑形式,它是当时华侨回乡投资建设时由东南亚殖民地带回来的,其特点在于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与华丽的装饰及色彩。
中山路沿街均为骑楼,骑楼英文名为‘Arcade’,是指被覆盖的通道,特指一侧或两侧有商店带拱廊的建筑,可挡日照,避风雨。由于沿街手巾寮进深都很大,不易通风,设骑楼可适当减少进深,改善通风。当人们行走于骑楼之下时,其视线必然聚于店铺内。同时从骑楼向外看,一个个连续的列柱将街道立面划分为一个个框景,就有如观看一幕幕长长的卷轴画。这有利于缓解购物者的疲劳,延长其购物时间,从而刺激消费。
中山路平面上的一些细小曲折,让人们在运动中可捕捉一串串连续的画面,它使得空间不容易被望穿,转折处的空间有承与转的作用,是前一段空间的收束,也是下一段空间的序幕。中山路直线型道路易形成空间视廊。钟楼位于中山路、西街与东街的交汇处,当我们考虑一条以上的道路时,道路交叉点就变得十分突出。因此钟楼自然成为中山路的空间视廊中心,是标志性建筑。不仅强化空间印象也是打破中山路总体轮廓的焦点。
古城泉州不同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街巷往往曲折,形成连续画面。常运用空间的收放来变化场景 ,运用空间的藏与露求得细微的趣味,运用点、线、面等空间形态的对比,在若干处形成。最后运用标志性的建筑作为整个连续画面的收尾。
3. 古城泉州的城市文化
泉州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城市文化呈献多元化形式,包括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侨乡文化。从整体上看,其核心是中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奠定了泉州文化的思想基础。泉州长期远离政治中心,建筑、方言、民俗、戏曲等都具有古朴的特征。又由于长期与海外的交往,泉州拥有强烈的海洋文化。与泉州通商的国家多达70个以上。泉州作为侨乡,具有显著的侨乡文化,特别是在近现代,华侨带来了洋楼、骑楼等丰富的建筑行式,对泉州的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泉州城市文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中外各种宗教、文化都在这里得到融洽发展。带有各种宗教特色建筑成为城市的主要空间节点,也使泉州的街巷空间变得饶有趣味。
4 结语
步行是人类最基本的空间易地方式,城市街巷最初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徒步行走的人。街巷空间自古就是“步行者的天堂”,可惜现在街巷大多已被机动车辆占有,街巷文化也正变得淡薄,人们除了购物,正在远离街巷,我们需要把建筑传统继承,也需要把街巷的文化氛围继承下来,创作出符合当代居民生活居住环境,让孩子们玩耍的身影依然留在街巷。
参考书目:
1. 吴正旺《泉州小商业步行街的地域性研究》 华侨大学硕士论文
2. 林翔《城市化进程中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华侨大学硕士论文
3. 谢鸿权《泉州近代洋楼民居初探》 华侨大学硕士论文
4. 郑妙丰《泉州西街地区小规模动态更新与保护设计模式初探》华侨大学硕士论文
5. 凯文・林奇[美]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麻扎;巴合西;萨满教
“麻扎”是阿拉伯文“Mazar”的音译,原意为“访问”、“探望”意思,维吾尔语中转意为“圣灵之地”、“伟人之墓”,主要是指伊斯兰教显贵们的陵墓。麻扎朝拜在维吾尔族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在南疆农村,麻扎朝拜已成为维吾尔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麻扎被人们看成为攘灾避祸、倾诉痛苦求医治病、拯救灵魂、寻求欢乐的场所。新疆的麻扎随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而形成了各方面的组成部分。许多学术著作中关于麻扎的概念与伊斯兰教圣贤们的陵墓紧密联系在一起。
1 麻扎建筑的形式
建筑是社会意义的一种载体,是从物质上表现特定历史时期核心观念、目标和情感的方式。[1]麻扎作为维吾尔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筑也具有各种的形式。不同的宗教文化,不同的年代的麻扎建筑有所不同。麻扎的外观和附属建筑都有所不同,一般由圆顶型的墓室,礼拜寺、罕尼卡等组成。[2]塞尔江・哈力克在“交融的趣味--浅析哈密三座麻扎建筑的风格演变”论文中说“新疆麻扎数以千计,家族麻扎尤具历史地位,其中著名的有霍城秃黑鲁・帖木儿土陵、喀什阿巴霍加麻扎、哈密土陵等。整体考察新疆伊斯兰建筑,回族聚居地的中国传统木结构风格、维吾尔族聚居地的中亚生上砖混结构风格是两个最为突出的代表。”[3]
2 麻扎村
作为传统的人民居住空间,古村落大都包含着悠久的历史,是历史的微缩,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美学、建筑、科考等价值。作为最重要的传统文化旅游地之一,古村落正正在面临瞩目与追逐,成为了新世纪旅游热点,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乡上建筑是民居的主要形式。在新疆麻扎村广泛的位于。 1997年保罗・奥利弗在们日_界乡上建筑大百科全书》中指出:“任何形式的乡上建筑都可以按照特定的需求而建,并与促生它们的文化背景下的价值、经济及其生活方式相适应”[4]。19世纪以来,麻扎村一直吸引着德、英、日、俄等国旅行家和探险家的目光,被称为“中国西部最神秘的地方”。[5]李欣华在《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这一论文中指出“特的宗教历史、民俗和独有的神秘性,使麻扎村开展古村落旅游的潜力异常巨大、优势相当明显”。[6]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的学生沙代提古丽・买明在毕业论文“麻扎与维吾尔族麻扎朝拜”中以吐峪沟麻扎村为例在吐峪沟麻扎村的地理位置,朝拜仪式,麻扎村朝拜的变化及麻扎村朝拜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比如:布施仪式、油炸食物放烟仪式、扎彩条(旗)、除秽术、洞里念经祈望等等。[7]
3 麻扎与萨满教
萨满教是一种自然的、原始的多神教,其内容是以“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观念为基础,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三个部。[8]萨满教在古代新疆各少数民族中流传的时间比较久,长期支配着先民们的精神,形成了有着民族特色的观念和习俗在与外来的宗教文化而融合的过程当中,以另一种变体的形式而出现在我们面煎而剥离这种文化现象对于识别原有文化、风俗和习惯都有着不可缺少的意义。周得华《浅谈麻扎朝拜中的萨满教遗存因素》(2011)指出萨满教在新疆古代民族中的影响。高琳的《麻扎朝拜中萨满文化的生存及原因探析》一文中指出维吾尔族独特的麻扎朝拜活动,可以视为萨满教自然崇拜、先祖崇拜和伊斯兰苏菲派偶像崇拜的一种混合体。在维吾尔族麻扎朝拜活动中可以看到大量的萨满教遗迹[9]。
4 麻扎与妇女的生育观
麻扎朝拜是维吾尔族妇女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热依拉・达吾提在《维吾尔族麻扎的功能职司及其演变研究》说到“传统社会里,妇女们的言行平日里受各种各样的伊斯兰教教规的限制。她们不能轻易走出家门,不能参加公众活动,长期处于某种程度的心理压抑之下。麻扎活动则给了她们一个“合理合法”的机会参加娱乐活动”。[10]子求子习俗在维吾尔族中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突厥、回鹃时代对萨满教乌弥(Umay)女神的崇拜。乌弥为突厥语的音译,是突厥萨满教中的保护神和生育之神,地位仅次于男性化的保护神一腾格里(T angri)而凌居其他众神之上,享有很高的权威。从维吾尔族的其他生活习俗里也可以窥见对乌弥崇拜的痕迹[11]。维吾尔族原来是游牧民族以后把生产方式改变定居了,在游牧时期,氏族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纽带,从此后这种氏族关系逐渐被家族关系代替,而生儿育女成为维持这一关系的重要纽带。在父权制度下,男性被视为维持家庭存亡的根本,而妇女们被视为生儿育女的工具,无子成为妇女被体以及在家中受辱的理由。而即使在生育知识较为普及的今天,在一些农村地区,生育还是被看成是妇女单方面的事,这是在今天专司生育的麻扎在民间仍具有威望的重要原因。在《麻扎与维吾尔族妇女_从麻扎朝拜谈维吾尔族妇女的生育观》论文中热依拉・达吾提博士阐述了维吾尔求子习俗的历史演变及在麻扎朝拜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后,她认为这种求子习俗在维吾尔族中经历了较长演变过程。[12]
5 结论
麻扎朝拜,作为维吾尔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宗教活动的一部分,在维吾尔族人们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现代人们需求的多元化,人们来麻扎朝拜的动机也各种各样,举行的朝拜仪式也多了,麻扎朝拜文化的形式也多样化了。麻扎不仅是对新疆伊斯兰教的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还有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是多层次文化现象的统一体。
参考文献
[1]艾力江・艾沙,《阿帕克和卓麻扎―一个多重意义的文本》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7月第32卷第4期
[2]宋超、李丽、路霞,《新疆伊斯兰教麻扎墓室建筑的类型研究》 ,西部考古,第6辑
[3]塞尔江・哈力克,《交融的趣味--浅析哈密三座麻扎建筑的风格演变》 民俗民艺,2009年7月
[4]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百题》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5]李欣华,《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以吐鲁番吐峪沟麻扎村为例》 干旱区地理,2006年4月,第29卷第2期
[6]李欣华,《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以吐鲁番吐峪沟麻扎村为例》 干旱区地理,2006年4月,第29卷第2期
[7]沙代提古丽・买明 《麻扎与维吾尔族麻扎朝拜,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第2期
[8]高琳,《麻扎朝拜中萨满文化的生存及原因探析》,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9]高琳,《麻扎朝拜中萨满文化的生存及原因探析》,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10]热依拉・达吾提,《维吾尔族麻扎的功能职司及其演变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规划;编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TF081 文献标识码:A
浙江临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文化发达,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和大批珍贵文物,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清光绪年间,建有中学堂2所,高等学堂6所,初等小学堂30所。历经漫长岁月的风雨沧桑,临海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迹、名特“四名”之城。古城墙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台州古城、谭纶画像、戚继光表功碑、千佛塔、桃渚城、涌泉、溪口古窑址群、郑虔墓、翼龙化石产地保护区等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峰、珊瑚岩群分别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多功能国家级地质公园。[1]
临海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在进行城市开发和小城镇建设时,古建筑的保护和规划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就古建筑保护设计和规划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修复
从街区的规模和建筑体量来看,临海算作一座普通城镇。民居商铺及当时比较规整的小街巷格局延续至今。作为反映城市发展史的重要见证受到保护。这里不仅旧时的风貌得到较好展示,还保留着古老浓郁的市井风俗和历史传统。通过参观传统民居、工艺美术馆等地方,使人对街区历史和风俗有更深的了解和感受。由于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对旧城区采取了积极改造的政策,许多传统民宅、商铺、会馆遭到拆毁,这无疑是古城文化遗产的一大损失。
仿古一条街的建设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速成做法,在国外的保护实践中却很少见到。他们对于历史街区的一般民居要求按照传统式样进行修缮翻建,在外观上与整个街区的风貌保持一致;并且十分注意向业主宣传这些做法的意义,以取得民众的支持。按照明清江、浙民居的式样,重新设计建造,并配合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环境,为民居保护作出了示范。
2 历史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
自然是美丽的,保存下来的建筑物也是美丽的。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注重历史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对于文物古迹的保护,设定了历史风土特别保存地区进行管理;对于一些文物古迹的所在地区,划归风景地区、都市景观形成地区等不同的限制区域中,使丰富的历史人文环境与优美的自然环境趋向和谐统一。
城市规划中把一批文物古迹或规划为绿地,或辟为公园,体现了把文物古迹保护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意识,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具体设计和实施中,有的未能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角度多加考虑,缺乏对文物遗存的展示和彰显,未能开掘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一般的园林游乐场所差别不大。此外,在临海周边还散布着许多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融合,形成了一些内涵丰富、颇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加强这些风景区的保护和建设,对于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外部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3 历史公园与古建筑遗址的保护
建立历史公园是对古遗址进行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临海古遗址包括陵墓、城堡、村落、庙宇、官衙、园林、道路等,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保护。历史公园由主管文物局进行管理,国家级的历史公园超过十多处。由于明清代主要是土木结构建筑,不像欧洲的砖石结构容易在地面上保存,因而重视对于考古遗址的保护复原,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3.1 按照考古发掘的原样进行复制或仿制
例如,古建筑遗址一口水井遗址,在原位置之上复制出井口,四周地面的铺石使用化学材料仿制。
3.2 表现建筑遗址的地面遗存和范围
例如,复原出踏步、基坛和柱础石;采用草坪显示遗址范围,用修剪成柱状的灌木表示立柱。
3.3 重建或部分重建原来的建筑
根据专家的复原方案进行了重建。
3.4 使用风景规划的方法表现遗址
主要通过种植一些对遗址不构成伤害的植物,使遗址既能在接近自然的状态下得到保护,又利于风景观赏。
我市的古遗址分布比较密集,遗址面积广大,是临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遗存,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属于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近一二十年来,在城市化和农村经济的大规模发展的形势下,大遗址的保护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临海文物部门按照建立历史文化公园、对大遗址进行复原展示的思路,精心组织编制保护规划。另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实施文物保护工程。特别是近年来在各方民间资金支持资助下,对古遗址保护复原工程经过多方协商论证,得以顺利实施,为今后公开展示,发挥文物在社会教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作用打下基础。但是大遗址的保护是一项牵涉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的协同努力。希望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在当地群众的关心配合下,大遗址保护规划能够尽快通过并付诸实施,为临海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光彩。
4 积极保护民俗文化财产
无形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内涵与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是比较接近的。实际上,正是这些文化遗产构成我们文化大厦的基石,生动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临海的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源远流长,蕴含丰富,但是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急剧嬗变。我们自身长期以来对地方戏曲、民族音乐、传统工艺、民间信仰、传统民居、节令风俗也不够重视,缺乏整理、研究和保护。近年来,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层次开掘,临海推出了古文化艺术节、城墙花灯展、民间社火表演等特色旅游项目,为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塑造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我们不少很有价值的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濒临灭绝的危险,亟待进行保护。
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和国家传承下来的独特文化的载体,深刻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内容。离开了文化遗产,就不成其为历史文化名城。因此,搞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的基础。同时,临海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属于临海的,更肩负着展现、传承、光大中华文明的重任。
作为江浙一代重要的历史城市之一,临海具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目前缺少的不是优秀的的文化遗产,而是缺少高瞻远瞩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方针。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向现代化的急步迈进,作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圣地,临海迎来了再创辉煌的历史机遇。能否无愧于丰厚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新的贡献,是历史对现代临海的一次呼唤和考验。
参考文献
[1]韩林飞,O.I.普鲁岑.在自然环境中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A].营造第三辑(第三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4年.
[2]柳肃.古建筑与古环境综合保护的实践与探索[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关键词:《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古代建筑营造、养生建筑、建筑环境、建筑内部空间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遵生八笺》是明代学者高濂讲述当时养生思想及方法的著作。其中的《起居安乐笺》详细描述了日常生活起居养生的要义和方法,这些方法及内容对于今天的建筑设计及使用仍然具有很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书中高濂对居住环境的描述分为两个层次,先是援引历代不同学者的论点来彰明养生的最佳环境;然后综论了作者高濂自己的养生经验体会。其宗旨在于构筑一个内外兼具闲适功能的安乐环境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居养生。本文将从建筑环境、建筑内部空间、心性修养等层面诠释《遵生八笺》的养生思想。
1.建筑环境说
居处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土壤肥沃、景色秀丽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健康和寿命都有着直接的正面的影响。因此,古人强调择地而居,除了考虑到风水、宗教等思想因素外,同时还兼顾了住宅选址对未来生活宜居怡情的客观影响。书中同样强调“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观,认为除了要身处浪漫秀美山水之间外,更加应该注重“顺其自然”。强调自然界与人的生命相互交流,融为一体的妙处。
1.1 建筑环境的选择
《起居养乐笺》之引文“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描绘了一幅古人在田园式住宅中自由写意,野趣横生的画面。若以堪舆学解读此景:宅前有青山,宅旁是小溪,又有池塘小径,既符合了“负阴抱阳”的聚气之说,又满足了住宅选址布局与四神的配置关系。如同《阳宅十书》中提出的理想住宅环境一般,“左有水”、“右有长道”、“前有@池”、“后有丘陵”。田园式住宅这样的选址方式,除了源于风水思想的指引外,更多的是表达了古人对于居所生态美的强烈诉求。古人还把这种自然之美和建筑意向相结合,每每点题都恰到好处的映衬此处展现的美妙之境。好比高太的商山六馆则题为:“春雪未融馆、清夏晚云馆、中秋午月馆、冬日方出馆、暑簟清风馆、夜阶急雨馆”,每一名亦如其境。
依照民俗约定,传统村落中的住宅作为惹怒自然界的联系,环境的好坏决定了住宅的吉凶。其实在这种意识影响下的吉宅选址对于个人养生确有诸多良效。以上述依山傍水之宅为例,若依山而居,在冬季,山上的树木可降低风速,并可形成局部热空气环流;夏季则可形成局部的生态系统,吸收大量阳光,减少辐射,并可起到降低周边温度的作用。傍水而居,不仅可以保证水源供给以满足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促进空气循环,由此无论是小型住宅还是整个村落,对周边环境的重视都非同一般,而古人居住期间便可真的濯清泉而逐凉风。
1.2 人与自然的交流――互动的生机
古代住宅“融入自然”的意趣,并不着重于建筑本身,而在于人居于其中,超越尘世之乐。《起居安乐笺》中作者特意将花榭布置、花草选址与树木配置强调出来,充分表达了高子“当进植林园,以快一时心目”之感。还可卧于榻上,乘凉风,欣赏着窗外的山水鸟林,便有了飘飘欲仙的幸福之感。古人寄情山水,与自然对话的欣喜更是逍遥自得。“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重要的是与之对话的心情以及可与其交流的方式。高子书斋说:“窗外四壁,薛萝满墙,中列松桧盆景。”试想在书房里,书桌面朝窗外绿色,神似观山景听泉流,偶尔可以琴声对话鸟语花香,再读诗书,时而作赋以感叹生活之美。由此室内的陈设与户外的自然已形成对话,使人心中与天地产生交错和共鸣,甚至“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此时在居室内洞察万千,悠游天地,感触生灵的愉悦心情更是古人养生的关键所在。所谓“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重要的是与之对话的心情以及可预期交流的方式。
2.建筑空间
在《黄帝内经》、《阳宅十书》等大量的古代文献中,都提出了对于居室格局设置的相关指引,比如如何讲究通风排水和采光、清洁卫生及合理的功能布局。在《起居安乐笺》中,则强调了有利于养生的方面。“吾谓安处者,非华堂邃宇,重P广榻之谓也。在乎南面而坐,东首而寝,阴阳适中,明暗相伴。屋无高,高则阳盛而明多;屋无卑,卑则阴盛而暗多。”说明古人住宅层高对室内采光度和通风效果是经过理性思考的,当房屋面积不变时,屋高则窗高,增大采光面积,其窗地比在1/6左右。可见养生之意不在于其屋舍之华丽,更着重于居室布置的合理性。其中阴阳适中的原则最为普遍,无论室内阳气过重或是阴气过重,都会有损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书曰:“吾所居室,四边皆有窗户,遇风即阖,风息即开。吾所居座,前帘后屏,太明即下帘以和其内映,太暗则卷帘以通其外耀。”如此所描绘的室内场景,主要关注在通风和恰当的采光方面。同时有风则关窗,无风则开窗;挂帘屏蔽阳光直射的种种行为也与之前所说的室内阴阳调和异曲同工。重点在于有着新鲜空气,充足阳光,湿度温度的室内环境最为有利于人的居住,此外,面床而坐,后倚屏障的作为,给人以足够的安全感,已达到安心养命的目的。同时说明了古人试图自由调节通风、采光效果,并希望将其维持在一个较为舒适的稳定水平。古人的休闲时光多半与自然为乐,因此他们更懂得怎样诗意的获得天地间的乐趣,并营造了各种构筑物使生活沁入自然的美好与悠然之中。(见表1)。
表格 1《起居安乐笺》中具有附属功能的构筑物
3.以神养形
《遵生八笺》中的卷首《清修妙论笺》酒吧道德修养列在养生之法的首位。最先强调的是闲适从容的心态。开卷道明“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审居室安处者,为得安乐窝;保晨昏怡养者,为得安乐法;闲溪山逸游者,为得安乐欢。”可见在一个恬适安乐的环境中,“静观物我,认取性灵,放情于宇宙之外,自足于怀抱之中”,无忧无虑,心情愉悦,从而产生怡然自得的乐趣表达了最强烈的尊重生命的态度。其中诚如高子所写“余《八笺》制作,无问穷途,贵在自得,所重知足,以生自尊。”可见高子养生的论调亦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始终延续的“以神养形”。因为高濂写“养生”的目的不只是关注个人健康的保养,更彰显了中国的生生哲学。
3.1 自由精神
《起居安乐笺》中作者高濂提出了他的“高子自足论”,所谓“居庙堂者,当足于功名;处山林者,当足于道德。”可见高子所坚持的养生之道重在知足的心态。知足的人若能承担一项任务,得到应得的老子,便对所谓功名知足;若有御寒的衣服,有充饥的食物,就对吃穿之事知足;若能在简单的茅舍里遮风避雨,则对其住所知足。如此说来可以穿着鞋去游玩,有书可读,可以对月高歌都是欣然养生之道,只要做到“无疑于求足未足者,足果可以力致幸求哉。”
其实正是因为高濂秉承了逍遥于天地的自由精神,才会更加欣赏自足常乐的心态。中国的自由精神早在传说开天辟地这一传说中开始萌芽。由于天、地、人相互独立又相对统一的关系,古人在住宅的选址和布置上始终讲究与天地自然的一体和谐,追求诗意栖居的安乐状态。就连高子品味的花草盆景也不例外,无论是上乘中乘或是下乘的几品花草,“是皆造物化机,撩人春色,分布寰宇。”赏花草园林之乐趣即在于这种小意境象征大天地的独特氛围。
3.2 独立精神
相对于儒家墨家等关注社会价值的层面,高濂的《遵生八笺》从写书的意义上就强调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体现了对于个体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精神的肯定。正如老子所说之“自然”是指个体原有的状态一般,《遵生八笺》强调的也是能够通过种种养生方法,遵循各种养生法则去恢复个人最好的状态。任何事物都应顺从它自身的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识去约束或抑制。即“命之所在,造化主宰之所在也。”“既不得于造化,当安命于生成,静观物我,认取性灵,放情宇宙之外,自足怀抱之中,狎玩鱼鸟,左右琴书。”由此,高濂已经表明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不可以争权夺势,不艳羡荣华富贵,保持自我心境的纯净高远才是养神养性的关键。他所追求的正式“弃众人之所取,取众人之所弃。味无味于虚无之渊,忘无忘于玄冥之府”,身在尘世当中,心思早如山林之中的超凡脱俗。
4.小结
《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中将建筑养生作为尊重生命的一个方面,对其细节逐一展开,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在可以抵御气候变化以保护人体健康的基础上,所营造的建筑环境可以调节人的心情,为使用者提供可以信赖的安全生活的积极意义。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一直抱有强生的生命力和亲和力的原因所在,因为其强调的建筑、人、自然三者的关系表达的中心始终是“安居于天地的逍遥和洒脱”。
参考文献:
[1]明-高濂,遵生八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王其亨等,风水理论研究,2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允F,华夏意匠,广角镜出版社,1984;
[4]刘月,和谐:中国传统建筑审美之维,华中建筑,2004(4):121-123;
[5]冯霞,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硕士论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2007;
[关键词]建筑环境 原创性 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X8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097-01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景观艺选题的目的:
我以“对中国原创性建筑设计的思考――从王澍先生获2012年普利策建筑学奖说起”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目的是在于让大家知道:原创性是设计的灵魂与生命。一旦设计失去了原创性就像人类没有了灵魂,电脑没有了CPU,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本论文的目的是意在让大家明白中国原创性建筑设计是复兴民族文化、继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课题。必须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2 选题的意义:
建筑是反应历史文化和人类生活的一面镜子。而现在中国的建筑被历史战争与社会经济发展等因被素弄的支离破碎。逐渐失去原来面貌的就是逐渐失去自我、失去意识的机械化过程和同化过程。这样我们国家的历史将被淡忘、我们国家的文化将会消失。我针对这一现象,通过本次的研究课题,从王澍先生今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学奖抛砖引玉,大量阐述中国建筑原创性的重要性。从而希望人们能对中国原创性建筑设计能有一个崭新的认识和对待。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建筑设计非常尊重历史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他们对自身建筑原创性设计非常重视,而且从小就培养孩子爱国主义情操和之于发扬本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后现代主义这样的意识形态就是在美国和欧洲发起,意在表达建筑设计原创性是自己国家的精神象征和人情化体现。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中国建筑原创性问题的提出还是近几年的事情。由于中国近代的悲凉历史和建国初期加之改革开放的大的历史进程下,中国建筑设计呈现片面追求速度感和城市化建设,很多城市高楼林立,大兴土木。原创、民族是什么东西早都抛之脑后,大量国外设计师的作品在中国重点城市成为地标性建筑。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
3.1 传统认识
沿袭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以中国门钉装饰传承为例
拘泥于模仿与借鉴,有些甚至是生搬硬套。缺乏创新性、地域性和时代精神。
3.2 发展认识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为例
3.3 选址与布局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是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
3.4 色彩、材料、肌理、自然营造
中国画用水墨写意,一黑一白,是其色彩的基调。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大面积的白墙黑瓦,尽显中国画意蕴。
象山校区在建筑材料上另辟蹊径。传统中国一直运用土、木这类自然材料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在今日完全可以被循环使用。从这些“脏建筑”中可见文化的沉淀和时间的积累。这样的建筑不仅生态环保,还能效控制造价,是一种基于中国本土的可持续性的建造。
3.5 设计生活
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黑瓦,石墙,长草。木凳,花坛,自行车这些生活上的琐碎细节更能体现文化之间的差别,更能体现自身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赋予建筑乡土的气质。
3.6 空间处理
象山校区的建筑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布局。四合,或三合,或缺一角,偏移扭转,随性布置。王澍对传统的运用并不拘泥于模仿,所有的合院建筑并不都是封闭的。有的合院在面向象山的一面完全敞开,怀抱青葱的景色。在图书馆这个院落有一个缺口,王澍在这个缺口的地方种植了一棵树,期待着树茂密了,学生们会在树下看书玩耍。
3.7 中国传统造园手法
3.7.1步移景异
将景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随着时间展开,建立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景色。
3.7.2巧于因借 隔而不塞
借景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常用手法。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通过“借景”这种艺术手法,可以丰富空间环境、突破空间局限、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它是把建筑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过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3.7.3师法自然
王澍说“面对山水,建筑是不重要的”。象山校区始终体现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的态度。景观设汁中的建筑,已逐渐趋向抽象化、隐喻化,即使看不到正常意义上的建筑物,但却能明显地感受到一种类似的建筑空间感的存在。建筑其实也和树木一样,自然得体,朴素简约、随形就势、顺着水池自由自在地布置,与山势起伏呼应,与景观浑然一体。
3.7.4抽象和写意
象山校区的设计重视抽象和写意。尤其类似日本的枯山水,专注于永恒。仅以石块象征山峦与岛屿,而避免使用随时间推移,产生枯荣与变化的植物和水体。象山校区中的植物都是精心裁剪的,形态更为纯净,意境更加空灵,更加注重对林木尺度的抽象与造型的抽象。
3.7.5留白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中国园林的精神实质,就在是空无中缔造出来的。象山校区的设计折射出这样的一种中国的独特哲学思想。
3.7.6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和当代建筑语言的捏合
王澍始终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中他发明了一种“大屋顶”。简洁大方又蕴含传统屋顶样式的继承。是传统建筑符号的再创作。在一个建筑中(见上图第三张),又利用传统灰色瓦片搭建的屋檐这一语言,层层叠加上去,给出了屋檐全新的使用方式。
尽管王澍在建筑造型上有所考究和创造,却秉持一种非造型性的审美。建筑的造型不是要表述的重点,建筑造型始终让位于场所精神,让位于人的感受,让位于环境。
四.论文的独创性和新颖性
从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到王澍的宁波美术馆和中国美术象山校区。这些极具中国建筑原创性的设计应该也必须勇往直前的延续下去。在设计当中推陈出新,根据自身文化特点和民族精髓做出属于本国人的设计,让外国人刮目相看,让我们自豪。本论文的独创性意在说明王澍先生的设计获得了世界的肯定,他是中国人,地地道道的中国大陆公民,他为我们年轻设计师做出了榜样。我们论文的新颖性就是学习继承中国民族文化原创性在建筑设计的运用,加入了时代的新鲜的元素,对中国建筑原创性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使得我们的论文课题更具有时代性,和时效性。这是以前相关论文课题所不具备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已不是某种停留在表现个人创意的最初层面上的艺术,亦即是视景观为一种资源,并依据自然、生态、社会与行为等科学的原则从事规划与设计,使人与景观艺术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均衡的整体关系,并符合人类对于精神上、生理健康上与福利上的基本需求。通过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参与程序来创作融合于特定公共环境的艺术作品,并以此来提升、陶冶或丰富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的艺术。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充分控制人们生活环境品质的设计过程,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赵劲松、杨昌鸣、 赵和生;《建筑原创与概念更新的研究》[D]。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P72,2.
[2] 奥斯卡・R・奥赫达:《建筑元素》,[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P15,36.
[3] 郭吉军:《生命原形与精神还乡》,[M]。沈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 格雷姆布鲁克:《国际建筑设计:再生建筑元素》,刊名:《A+U》,2012
1.了解作者有关情况,掌握科学小论文的有关常识。
2.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热爱传承中国建筑文化。
3.锻炼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提高筛选概括能力。
【设计说明】
这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其核心是介绍我国建筑的特征。然而,时下高楼林立,古迹难觅,再加上一些陌生的建筑专业名词,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讲解本文要拉近学生与古建筑的距离,尽可能直观地展示建筑图片或模型,激发他们了解古建筑的兴趣,注重建筑与文化的融合,进而达到对建筑科学文化的关注、热爱和传承的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给大家看两张图片,你能猜出这是哪里吗?(幻灯片展示开封著名古建筑图片)开封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被称为“七朝古都”,建城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一个古老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就是它独具魅力的古代建筑。这些美丽而典雅的古建筑,有什么不为我们所知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建筑大师梁思成走近中国传统建筑,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板书:《中国建筑的特征》?摇 梁思成
二、走进文本
(一)文章的标题是《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哪些段落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呢?
明确:课文3—13自然段
(二)中国建筑具体有哪些特征?请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特征。(投影出示要求,温馨提醒:挂住关键词,关键句)请同学针对导学案小组交流,比一比,谁的更简洁,谁的更准确,3分钟以后,请3名同学上台展示交流成果。
教师配以实物模型,幻灯片重点图解一些特点(如2、3、4、5),以更利于学生理解。
1.立体构成
单个的建筑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部分构成的。
2.平面布局
(请学生从文本中找具体特征)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的空间”。
(四合院小模型展示)
最能体现这种特征的典型建筑就是北京四合院,坐北朝南的是正房(堂屋),正房两侧有耳房,正房前左右两侧各有东西厢房(东屋西屋),坐南朝北的叫做倒座房(南屋)。正房住长辈,东西厢房住晚辈,(《西厢记》小姐莺莺就住在西厢房),那么倒座房谁来住呢?有句熟语“热东屋,凉堂屋,傻瓜媳妇儿住南屋”,倒座房是仆人住的。这也正体现了儒家文化强调的“贵贱有等,长幼有别”的礼制。
3.木材结构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墙倒屋不塌”,这种结构以梁柱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作用,不承重,因此墙壁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有可无,如四根柱子支撑的凉亭。
4.斗拱
让学生划出课文中解释斗拱的句子,找一个同学读,提醒其他同学仔细听的,同时根据他的表述想象一下,能不能想象出斗拱的造型。
有的同学撅着小嘴摇摇头,真难为你们了。(出示幻灯片营造法式图解和3Dmks建筑设计立体效果图)
接着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斗拱作用: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幻灯片展示“九州烟雨”)你能从这张照片上找出斗拱吗?
我在清明上河园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也并不懂得什么叫做斗拱,之所以拍下这张照片,也是觉得好看,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它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
关于斗拱,你还知道它的其他作用吗?我咨询了一位建筑师,了解到,在古代,斗拱的尺寸,斗拱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房屋的面积,小小斗拱,不可小觑。
5.举折,举架(教师画图展示)
宋代称举折,清代称举架,其作用是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6.屋顶
《诗经》描述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骄傲的成就”。
7.颜色
大胆使用朱红色,并用彩绘来装饰。(幻灯片展示)
8.部件
大到结构部件,如梁头、额枋、斗拱,小到脊吻、瓦当、门环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幻灯片展示)
9.用材
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
(三)根据学生板书,请学生总结顺序,
板书:总体—局部
结构—装饰
提醒学生写作时,也要学习这种手法,理清思路,不可杂乱无章,胡乱堆砌。
(四)了解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我来考考大家。(出示一组图片)请同学们比较分辨,哪是中国的?哪是西方的?说一说你的理由。
看图片,根据你的了解,西方建筑有什么特征呢?东西方建筑有什么不同呢?
东西方建筑的异同:
材质,外形(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凡尔赛宫的花园,大量几何图形的运用,体现一种改造自然为我所用的一种强权意识。)
(五)中国建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建筑,因为它体现了中国建筑的这些特征和风格,那么作者在本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称呼这种风格和手法的呢?
从课中画出关键句,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明确:“文法”、“词汇”。作者用语言文字作比喻,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六)虽然东西方建筑风格不同,表现的文化不同,但是,作者提出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怎样理解“可译性”?(投影问题)
教师提示:在语言文字上,就是指不同民族的语言,语言形式虽不相同,但却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互相翻译。比如,汉语表达,你好,翻译成英语:hello;日语:こんにちは。
那么,建筑上所谓的“可译性”又指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19段,划出关键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他同学补充)
(投影)明确:建筑上的“可译性”,各民族建筑的风格,手法不同,但其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
(七)作者详尽的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并把它放在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的层面为我们解读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目的何在呢?请看文章最后一段,找到答案。(请一学生来读)
明确:最后一段第一句。古为今用,继承优良传统,建造今天的建筑。
教师小结:
正如梁思成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中所说,“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投影),我们只有继承了优良的传统,我们的建筑才有了自己的特点,我们的民族才有了灵魂。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这种建筑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
三、拓展探究
创新是必须以继承为前提的,我们不妨把目光聚焦于现在,请大家仔细想想,你所了解的哪些建筑继承发扬了哪些中国建筑元素?
(这一环节让学生发散思维,先讲给同桌听,然后讲给大家听,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探究,了解学生探究方向。)
【课后补充】学生探究大致为以下三个方面:
*老家的房屋:主房坐北朝南 有独立空间 举折 举架 脊吻
*所在城市主建筑或仿古建筑:濮阳四牌楼,开封御街、延庆观
*中国知名古建筑:天坛 故宫 人民大会堂
(“东方之冠”模型展示)
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教师小结:
说实话,暑假里,我第一次来开封,是为了“开封有个包青天”的故事来的;是奔着早就令我垂涎三尺的开封小吃来的。但是,通过学习梁思成的这篇文章之后,我一直在遗憾,没有用心品味中国古建筑的魅力。我希望同学们,在观察你身边的古建筑,或有机会寻访祖国名胜的时候,要用心去感受中国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蕴涵。
四、课外延伸
(投影展示)一位旅美作家这样写道:“一样的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一样的玻璃大楼,站在家乡的路边,我却分不清这是北京、东京,还是纽约……”
思考:看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关键词:自然地理 环境艺术分析 美学视野 环境艺术设计
引言: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也正是因为地理辽阔所以才具有特殊的气候和地理位置,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美学视野下的自然环境建设,纵观福建的建筑物可以发现,有很多地区的建筑物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不仅仅是因为该视野下人们对于自然环境有着更多的青睐,也因为现代化的人们对于地方特色有着非常多的喜爱。福建地处亚热带地区,地形主要是以丘陵、砂质土壤为主,并且土壤大多呈现碱性,气候较为温和,非常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并且植被多数为常绿阔叶林,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福建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风格,也为该地区赋予了不一样的特色。越来越多的美学设计爱好者开始关注自然地区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建筑物会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性,福建的建筑物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地理特性。如何站在美学的角度去对建筑物进行建设是非常重要的[1]。
1、福建园林艺术的营造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我国地域辽阔,很多地区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性,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分支。园林地处我国东南,有着典型的文化艺术特征和悠久的历史,解读园林对于了解、传承和发扬文化和人文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福建更具有自身的特点,由于具有亚热带气候,所以房屋在建筑的过程中都融入了一些欧式风格的建筑,将一些绿色植被融入到了实际的建筑当中,这样不仅可以凸显出福建的地方特色,还能够更好的彰显出现代化与原始化的建筑风格。
2、自然环境建筑美学发展与人文景观的影响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自然都具有敬畏和崇拜的心理,并且注重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人们已经将古代建筑中的地理环境与现代化的建筑设计有机的融为一体,并且深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般规律的美学门类,是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学问题的科学。古典美学家把建筑列入艺术部类的首位,建筑和绘画、雕刻合称为三大造型艺术。这三大艺术有艺术的基本共性,又分别具有本身的个性。
人类在各个历史阶段上所形成的审美标准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标准也必然随着它的发展变化而具有暂时性、相对性。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建筑审美的认识形成过程也不断更替,这即是人们审美活动的历史必然。古代建筑千姿百态,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建筑审美价值观的变迁,建筑审美的标准也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
福建建筑文化就是在这个深厚的上壤中萌芽、成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研究,离不开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传统的哲学思想是中华古文化的精华。中国古代建筑传统中所反映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意识、文化心理等等,一般都以一定的古代的哲学为基础,建筑美学更是与哲学浑然一体,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
2.1现代建筑美学中 “美”的定义范畴
建筑美学是建筑科学与美学相互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与基本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特殊与普遍,个别与一般之间的关系。从研究方法来说,上述用于研究基本美学的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方法,都可以用来研究建筑美学。建筑学是一门涵盖内容广泛的学科,建筑美学除了与基本美学存征看具体与普遍的关系之外,它与其他的具体美学分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建筑美学是一门实用美学。按我国美学家的分类,建筑美学属于科学美学中的实用美学部分,与它相并行的有文艺美学、社会美学、科技美学、装饰美学、教育美学等。由于建筑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因此,无论审美观念、价值体系、艺术方法,还是评判标准,建筑美学与技术美学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3]。
“建筑美学”的概念经常出现在建筑理论文章中,但对其精确的定义及研究内容,学术界却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将建筑美学定义为:“建筑美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美的本质及其规律,分析建筑相关要素之间的审美关系,以研究建筑审美经验为中心内容,并且探索建筑艺术实践方法的一门学科。”
2.2日照充足的地理环境与建筑设计
日照充足也是福建所具有的特殊地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采光有着很多的要求,但是由于建筑面积与建筑美学之间有些时候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在实际的设计中,一定要注重那个对建筑美学进行设计,只有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设计才会更好的彰显出自身的价值。对于福建的人们来说,优美的建筑环境设计将会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品质,在现代化的二十一世纪中,充足的日照可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美学视野下自然地理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至P重要,很多时候建筑设计都不仅仅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美学问题,还应该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色进行完美的结合。而充足的日照也正是福建所具有的特性,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人们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计,采取创新式的方法来运用该地区的地理位置。
2.3建筑设计模仿地理景观
由于模仿地理景观结构而产生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分为地理景观形态的构造模仿、地理景观形态的意境模仿两类,所以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人们一定要注重对建筑设计与地理景观之间的设计。建筑设计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很多时候所设计出来的建筑需要融合很多现代化的创新理念,还应该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等进行结合,美学视野下区域地理环境将会更好的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现代建筑大师贝律铭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设计,这些设计都充分的展现了地区的地理、地貌。而福建具有很多我国特有的地理特性,在设计建筑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到地理环境与位置环境之间的关系,明确美学视野下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4]。
3、福建建筑价值分析
福建有着特有的地理位置,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自身建筑环境设计的重要性。要想更好的体验地理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就应该不断的融入一些创新式的设计理念,将建筑设计与实际的地理环境充分的结合起来,为推动建筑设计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随着人们对建筑设计的关注和认识,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建筑设计有着新的认识和理解,只有不断的运用创新式的设计理念,并且将建筑设计与实际的地理位置融合到一起,这样不仅会凸显出我国特有的地域环境,还会更好的凸显出自然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完美融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美学视野下自然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只有充分的认识到自然地理与环境建筑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好的凸显出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殊价值。我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地域辽阔,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也非常多,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建筑设计内容。所以要想真正的凸显出福建所具有的建筑特性,就一定要站在美学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建筑,采用创新式的设计理念,将自然地理与建筑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李红飞.美学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性[J].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09):123―132.
[2]尹伟.加强美学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J].美学设计,2014(06):134―139.
选文内容贴近社会现实,文化气息浓厚,能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问题的思考。题目设计紧扣议论文的特点。
从埃菲尔铁塔谈起
埃菲尔铁塔值多少钱?这是一个大众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近日,意大利一家商会给出的评估价是4332亿欧元。这一惊人的数字使埃菲尔铁塔成为欧洲最值钱的文化地标,其价值相当于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是米兰全城年收入的两倍。
历史遗存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岁月的风霜雨雪在销蚀了其他同代建筑时凸显了留存下来的古迹的稀有性:人类的社会变迁赋予历史遗存丰富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文化性。游客登临埃菲尔铁塔,所欣赏的绝不仅仅是高超的建筑艺术和绮丽的巴黎风光,更有附着其上的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这些才是埃菲尔铁塔的魅力所在。
新建的仿古建筑不论外观如何酷似古代的原作,都不可能具有原作天然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新建筑缺乏灵魂。这种灵魂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而是历经漫长时光、在历史的变迁中形成的。仅此一点就决定了真古迹和仿造者在价值上的天差地别。
埃菲尔铁塔的“天价”也源自于法国人民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法国人把埃菲尔铁塔视为巴黎的标志、法兰西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其珍爱有加。法国人的这种态度和情感也引发外国人对埃菲尔铁塔的兴趣。否则,再珍贵的文物古迹,如果人们不加重视、随意毁弃,其价值也必然贬损。
这本是常识,但在今天的中国仍有不断强调的必要性。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最古老的历史遗存,但可惜的是,很多文物古迹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即便是长城、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相当一部分也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古建筑没有毁于自然灾难和战火兵戈,却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和旅游的热潮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30年来,全国4万多处文物消失了,而其中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筑活动。
我们一方面拆掉了那么多真实的古迹,另一方面却热衷于搭建仿古建筑。现在只要是个旅游城市,就不难找到新建的仿古一条街。这些仿古建筑的水平如何姑且不论。人们走在其中除了能闻到浓烈的商业气息,还有多少文化的味道可供我们凭吊和怀思?
说到底,我们还是缺乏一种对历史、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敬畏。在许多人眼里,文物古迹唯一的价值是商业价值,是能吸引多少游客,能创造多少收益。但越是一心赚钱,反倒越不容易赚到钱。今天中国最吸引游客的还是故宫这样的真古迹。2011年参观故宫的游客超过了1400万人次,而那些仿古旅游点大多数还在亏损的陷坑里苦苦挣扎。
对历史和文化具有正确的态度和情感,就必然会把祖先的馈赠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加珍惜,否则,哪怕是稀世珍宝,在不懂珍惜者的眼中,照样弃之如敝屣,一钱不值。
(张贺/文,有删改)
1.第一段写埃菲尔铁塔的价值,其作用是什么?(3分)
2.决定文化古迹价值的因素有哪些?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3.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述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做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