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4 09:51: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研究生教育实习工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118?03
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1],而研究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显示,2012年全国在学研究生171.98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28.38万人,在学硕士生143.60万人,我国现在已经是研究生教育大国,正处在一个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重要转型期[3],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培养工程师的数量大约在60-70万人,而美国则只有6-7万人,美国每年原创性专利占全球的30%,而中国却不到全球的7%[4]。实践能力差与社会生产脱节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包括学校不重视,缺乏有效的实行教学实习环节,目前的实习方案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等。因此,探索有利于整体推进教学水平和有助于研究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新的实习教学模式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国外实习模式
国外的研究生教育实践培养模式,尽管不同国家所采取的具体做法不一样,但都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其目的在于努力促进校企合作以推动经济发展。
(一)美国研究生协作式培养模式
当代美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有以下趋势。其一,大学与政府部门合作,美国政府一向把科学院的职能交给本国的大学,其重点是30-40所科学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其二,大学与企业密切配合,美国研究生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生产和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主要原因是美国高等教育自治的竞争体制,大学必须从企业、基金会、政府机构和个人那里争取办学经费。因此,美国各大学普遍认识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性,比较注重发挥大学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美国一些大学与企业建立合作研究中心,就是吸引美国联邦、州和企业研究基金以及其它基金资助的一个重要机构。同时,美国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设立独立的学院开展研究生教育,可以颁发学位,这种企业内的研究生培养与企业的实际联系更加紧密,直接解决企业生产、技术中的实际问题。现代企业生产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智能型转变,导致对应用型或开发型研究人员的强烈需求,刺激了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5-6]。
(二)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
德国的各类教育都重视实习,重视应用,重视企业实践。务实是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大特点。其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强调“面向工程实际”,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其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产业界、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下
进行。在德国,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及制度来为实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企业无论大小和行业都向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且十分重视实习生的培养。企业不仅可以节约人力成本而达到利益最大化,而且可以储备优秀人才,同时可以获得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实习政策下,通过校企合作、行业关注,再加之以企业完善的实习制度和中介组织构建实习信息平台,使得德国工程师实习模式取得巨大成功[7-9]。
(三)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
工程师教育是法国精英教育的典型,其体系特色堪称世界一流。其中企业实习是工程师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工程师学校的学生在为期3年的学习中一般要参加3次企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参与企业的日常工作,实地了解企业的经营和运作模式。学生在第一年就需要到企业参观实习,初步了解工程师在企业的具体工作情况;第二年是以高级技术员的身份到企业实习2-3个月,并针对企业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写出自己的调查报告;第三年为工程师实习,要求学生在一个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当见习工程师并结合生产和科研中出现的问题,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最后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答辩,答辩委员会通常由7人组成,其中4人来自学校,3人来自企业。法国的工程师教育注重多层次的实践训练,学生通过多次实践实习对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有亲身体验,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科研能力均得到提高[10-12]。
二、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培养模式
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学生通过做课题和写论文来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科研方法,这导致学生在工程知识、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有所不足。工程知识欠缺和对实际生产前沿问题的实践创新不足,其结果是:一方面,社会和企业缺乏工程人才、高端人才以及创新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及科研培养单位培养出的很多研究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是不能较快的的适应工作环境。这些问题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有关。
首先,国内研究生毕业时要求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研究性论文,培养单位和导师通常要求学生在实验室内进行相关理论性学术研究,这样一来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深入的实习学习。其次,国内愿意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大型国企和部分外资企业,而且提供的实习岗位非常有限。同时获得机会的实习生也很少参与到企业实际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一是实习时间短;二是企业出于技术保密和担心影响生产等因素不允许学生直接操作。就目前的这种社会环境和研究生评价体系,大部分的研究生没有经过有效的实习培养环节,毕业时缺乏工作经验和有关实际应用领域的研究经历,使得国内研究生在就业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受到明显的局限。这也是当前情况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因素。
单一化的学术研究、项目课题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以及研究生成才期望不相符。
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也是保证培养素质型、多向型、 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可以提高整体研究生教学水平的新的实习教学模式刻不容缓。目前国内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之路上的新出发点可归纳为两个:①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② 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其中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类:
第一类,重庆大学的开放性创新模式[13]。重庆大学通过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整合资源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在全国较早建立起集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创新项目研发、学术论坛、访学交流及创新实践为一体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重庆大学利用“国家、学校以及国内外大型企业三方共建”的办法,建成了8个以研究生院大楼为依托,面向校内外、市内外研究生全面开放的创新实验室,构成了创新实践基地的主体,并由各专业领域里研究和实践能力突出的研究生组成技术支持小组,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作为技术指导,帮助研究生在交叉学科、跨专业等领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并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深入企业、了解需求、项目合作、项目实践等形式,为广大西部企业提供各项技术和管理服务,这既锻炼了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又促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第二类,浙江大学的在校研究生挂职锻炼模式[14-15]。以培养实践型应用人才,提高研究生创新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要求在校研究生结合所学学科专业和自己的专业特长到地、乡镇或企业挂职。它由学校、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三方组织完成并鉴定合作协议书,挂职岗位由地方政府提出,学校负责选拔合适的研究生到合适的岗位挂职实践。此方式创新点在于地方政府在这个过程起到了牵线搭桥作用,研究生的实践经费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三方经协商共同支出,为基地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第三类,“交大-宝钢”模式[16]。“交大-宝钢”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校企联合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开发型高级人才。该模式主要特点为:两个培养主体――学校与企业,两个培养阶段――侧重理论的校内学习和侧重技术创新与科研能力的企业实习,两位导师――来自宝钢的主导师和交大的副导师,政府引导校企互动。在整个过程中,企业并非处于从属地位,而是与高校并列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研究生毕业论文在宝钢完成,研究生从事的课题和论文必须是企业急需解决、企业导师能够指导的关键技术问题,最后参加交大与宝钢共同组织的毕业答辩。
三、国外经验对能源动力类研究生实习教学的借鉴
2006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此同时,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
基于此,提出能源动力类研究生校外实习新思路:利用研究生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的机会,组织研究生可积极主动向企业宣传、解释国家的相关节能减排政策,使得企业更直接、更清楚的了解国家政策,化被动参与为主动去学习实践,不仅通过现场的实地考察增长了实践经验,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肩负起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责任,同时为学生将来顺利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思路与德国工程师“政府调控-中介信息平台-校企结合”实习模式十分相近,可以作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实习模式的进一步探索。
分析国外高等教育模式可以发现,其办学模式无一不注重实践教学。企业实习更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同时实习教学也均离不开政府政策的调控和社会与企业的支持,并且学校与企业存在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基于能源动力类专业实际情况所提出的新的实习思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企业,虽然尚不成熟也不具有代表性,但仍可以给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研究生实习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2] 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xin_wen_dong_tai_890/20130819/t20130819_1002653_2.shtml,2013-08-19.
[3] 王战军.转型期的中国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1-5.
[4] 郭森,支希哲.中美高等工程教育比较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78-81.
[5] 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8.
[6] 汝艳琴.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之协作式[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126-127.
[7] 陈新艳,张安富.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及借鉴价值[J].理论月刊,2008(10):166-168.
[8] 王纪安.德国教育的企业实践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1(4):95-97.
[9] 许媛.德国工科本科生企业实习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0] 呼文亮.法国工程师教育与企业的关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2):97-100.
[11] 杨晓芳.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及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3):48-50.
[12] 王晓辉.法国工程师教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2):36-42,49.
[13]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3-25.
[14] 王莉,蒋笑莉.研究生挂职锻炼指导教师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5,(1):41-42.
[15] 刘敏,黄应平,陈和春.以区域特色建设省属高校校外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4):178-179.
[16] 肖国芳,吴松,彭术连.产学研结合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23-25.
关键词 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析
作者简介涂春花(1968—),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龙安华(1981—),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部,讲师,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管理。(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研究生培养定位研究》研究成果。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近年来,我国专业学位种类不断增多,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定位模糊、培养模式与学术学位雷同化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
一、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和培养目标定位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不断出现,社会需要多样化、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一些特定社会职业要求其从业人员能够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变化促使专业学位制度的诞生。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均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加强科学技术和应用科学研究,增强研究生探索实践、研究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专业学位是不同于学术学位的一种学位类型,他既强调学术性,也强调职业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性与学术性相融合的特性,其职业性是在一定学术水准下的职业性,而学术性则是体现职业性的学术性,专业硕士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实践领域,科研的目的是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满足社会的需要,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对高层次、应用性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生发展的首要目标,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加重视研究与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重视个人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所以,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并行的一种独立的学位体系,其培养目标与学术学位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目前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还很不充分,存在着专业学位培养与学术学位雷同化现象,用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标准、培养模式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没有彰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没有满足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造成研究生结构性就业难。
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的偏差
长期以来,人们“重学轻术”,信奉学术,轻视实用,大学以其学术研究的优势,惯于“为研究而研究”,形成了封闭式思辨研究的传统。而且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如果是专业硕士,像许多高校、科研院所不认可这种学位,连报名机会都没有,无形中造成低人一等。与学术性学位相比,专业学位的实际地位不高,社会认可度低。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政府为了发展以应用研究为目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主要包括立法、拨款、科研资助等,通过这些激励机制激发,强化动机、鼓励行为,从而对大学施加推动力。
(二)招生录取职业性特色不明显
当前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采取“初试笔试加复试面试”的形式,笔试考题过分偏重知识性内容,对应用和实践能力考查不够,考察职业发展潜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比较欠缺,加上很多生源就是从学校到学校,更偏重学术型研究生的思维,这样使得一些有职业能力的或希望在职业能力上有所提升的学生无法获得入学资格,而一批与学术型研究生思维模式、发展目标极为相似的学生被录取攻读专业学位,影响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三)课程设置职业导向性不足
在高校,许多研究生教育是按照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思维发展,结果成为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压缩版”,课程设置上只是削减了一些学术性课程,加强了一些形式上的实践课程,其他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课程没有本质差别,课程设置范围、教学内容和培养环节没有针对学生研究方向的特点,无法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职业化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同时,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多样化,不同学历程度的人员对于课程需求不同,对于基础课程、不同领域交叉课程和前沿课程、实践能力环节等等,不同对象有不同的需求,这也是摆在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统一培养的现实问题。
(四)导师队伍偏向学术性
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业人员的需求,所以培养的学生是满足不同专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许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导师都是学术型的教师,“从校门(研究所)到校门”的学术型教师,他们有着深厚理论素养,能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但在职业提升的实践环节却是无能为力,不能很好地成为学生职业入场领路人,造成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型与实践型师资本源上的失衡。与此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加剧了高校导师队伍建设的压力。
(五)未能形成合力确保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应该说,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可以看出,要确保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政府、高校和社会都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首先质量保障是以高等学校自身的质量保障为基础,因此明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高校的责权是质量保障的首要任务。高校自身的质量保障主要是针对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开展。由于理念的缺失,许多高校存在信奉学术,轻视实用,许多高校、科研院所招老师不认可专业硕士学位,连报名机会都没有,无形中造成低人一等。
其次政府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也没有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兴办这种学位教育。其实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政府为了发展以应用研究为目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主要包括立法、拨款、科研资助等,通过这些激励机制激发,强化动机、鼓励行为,从而对大学施加推动力。
再次,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业人员的需求,所以培养的学生是满足不同专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许多高校只是封闭办学,没有有效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质量保障工作。社会力量中企业导师所发挥的“导”的作用并不大。有的只是形式上聘请这些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没有利用他们的企业经验真正指导学生。许多优秀企业也没有很好被高校发展为实践基地,不能做到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实践基地,加强实践环节教育。
三、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路径
(一)完善体系,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注重个性化、差异化培养,强调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首先,课程设置应围绕职业发展需要,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为核心;课程内容应提供学术与实践的知识,反映理论发展动态和实践领域最新进展。要大力开发企业资源,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将企业资源、项目引进课堂,形式上可以实施课程模块化建设,构建综合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专业选修课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注重学术拓展,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训练,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
其次,在学位论文评价方面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也是评判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社会实践或工作实际中的现实问题,运用理论知识对其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重在回答“怎么办”,属于问题对策研究,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其目的在于提升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请学位的标准可为考核合格的专业实习报告、以应用为主的学位论文或设计、艺术作品等,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
(二)整合资源,加强研究生实践环节
为提升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实践能力尤为重要。高校应着力加强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发展动力。比如校企合作共建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依托高层次研究项目建设开放实验室、打造科研团队,学校自筹经费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验室等,从而构建“多方参与、类型多样、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产学研联合培养的实习实践基地。
(三)转型聘用,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职业性与实践性,这就决定了从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还要密切关注相关职业领域的发展。现今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师资队伍大多是学术型研究生师资,他们大多是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所以要加强校内教师的培训、规划与发展,推动导师转型,派遣校内导师深入企业集中学习或培训,增加校内学术型导师的实践经验。同时,为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高校应该聘请职业部门专业实践能力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专业人员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实习、学位论文等培养环节中,发挥他们专业实践能力强,与校内教师紧密合作,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从而彰显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优势和特色。
(四)优化环境,保障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
将专业学位的设置与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直接挂钩是当前国外专业学位发展的特点。如日本主张将专业研究生与国家资格考试挂钩,优先发展急需高级专业技术及国际认证的领域,以此明确并强化专业研究生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能。我国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发展较慢,由于企业、行业未能完全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直接通过学习获得职业准入资格的比率不高。同时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仍然存在着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要着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法律、法规建设上下工夫,设置配套的人事、职称制度,提高社会、行业、企业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视,创造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吸纳更多优秀生源。
参考文献
1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3).
2牛国卫,张红.专业学位的特性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提升 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
3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上)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
4康翠萍.对学位类型界定的一种重新解读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5).
5翟亚军,王战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
6袁广林.应用研究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0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对高层次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然而,自1917年北京大学设立研究所正式招收研究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一直较为单一,一般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大学教师为主[1]。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又迅速扩大,学术性人才以及大学教师大多被博士研究生所取代,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转向更偏向实际性的工作。为了促使我国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必须将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总体规模小、类型较少、而且以在职攻读为主,以非全日制攻读为主,影响了大批优秀应届毕业生报考,影响了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影响了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大大影响了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教育部从2009年起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6]。本文对我国硕士研究生现状以及当今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同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文章探讨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在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应策略。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学定位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即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全日制培养。目的是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种培养模式一方面改变了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一直较为单一、不适合社会职业需求的现状,为社会特定领域培养兼具学术性与实践性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避免了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中不够正规、学术能力欠佳等缺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源对象基本上是应届毕业生,实行与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一样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这种模式下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在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比学术性专业有着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与在职人员相比有着更强的实际应用潜力、知识吸收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招的必然性
1、由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区别看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扩招的必然性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职业分化越来越细,社会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的特点。世界各国都主动的适应这种变化并积极的调整其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其国际竞争性。
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代表着世界的先进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其研究生教育较注重实践性与应用性学位,其学位类型结构体现为学术性与专业性学位协调发展、加强专业学位发展的趋势。美国的专业学位发展已有80多年的历史,培养了大批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推动了美国经济快速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比例占全部硕士学位总数55%以上。美国专业学位体系完善、规模大、种类多,涉及到社会分工的方方面面,至少有74种专业硕士、56种专业博士,共140余种专业学位,满足了美国社会发展对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而我国的专业学位仅有19种,分别为: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建筑学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兽医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军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4]。经过百年的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支柱,是美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比说明了我国增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数的必要性,这也是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增设专业学位的类型,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培养模式,以形成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方式,使学术学位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协调发展。
2、社会发展逼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
我国自1917年北京大学设立研究所正式招收研究生以来,硕士研究生一般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大学教师为主。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又迅速扩大,博士研究生成为科研、高等教育的主力军,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转向更偏向实际性的工作,然而这批学生进入真正的实际性、应用性工作后出现不适应实际工作的现状。很多研究生表示“其工作期望值与现实相差太远”。
在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也不再盲目的将学位作为门槛,他们更加注重的是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经调查,2010的高校招聘中,大约一半以上的用人单位更加强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而非学术科研能力,在平等的竞争条件下,许多硕士研究生对工作的待遇期望值较高,同时用人单位所强调的应用及创新能力相对于不少本科生来说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使得他们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以来,国家、个人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培养出的研究型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促使我国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必须将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向为培养应用型人才。
3.我国专业学位发展的不充分导致研究生教育的变革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于1991年,其设置打破了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了所需求的高层次人才[3]。然而,由于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一般以在职人员为主,其考试以每年十月份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为主,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4]。在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学生理论功底不扎实、学术论文不过关等现象。同时,改革开发步伐的加大以及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我国社会向专业精细的方向迈进,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明显的体现出专业学位的设置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的现状,客观上要求研究生教育改变主流的学术性学位教育,大力开展专业学位教育。
我国专业学位的种类较少,需要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增设相关学科。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主题。
随着国家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各个领域(比如环境污染、能源开发与利用、金融知识的分析与应用等)都急需大量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为专业硕士的建设带来了很强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专业硕士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在这个大环境下丰富专业学位的类型、增加急需的学位设置、不但能够完善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而且可以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自身实力和竞争能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人们思想上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存有偏见:认为所谓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不过是将在职研究生的“单证”变成了“双证”,其实际内容是“换汤不换药”。经调查,很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担心这种培养模式在实际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不会承认或认可度低。人们思想意识里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认可只局限在学术性学位,认为专业硕士是一种不够正规、只为拿文凭的教育模式。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法规不够健全
纵观世界,各专业学位培养成功的国家都具备相关的法律以保障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日本在2007年出台的《研究生教育振兴纲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在我国的《教育法》及研究生教育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并未就专业学位教育作出相关规定,滞后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规范性及科学发展。
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单位的实力问题
2009年,全国高校将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个。然而,参与此项目的培养单位的性质差异大、本身实力参差不齐。有些高校由于自身的实力及局限性,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化解的设置都与学术性学位相似。还有些院校参与此项目的目的仅仅为了挣钱,其学校的现有条件完全无法为学生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此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还面临着课程设置还不够合理的危机,有些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上延续着学术型学位的课程或稍加调整,没有能够将对学生实践性、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上日程。
4、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师资队伍建设
研究生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与导师队伍的质量有关。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硕士培养的主体为学术性的科学硕士,高校的师资建设自然也围绕着这种培养模式开展,从而导致了专业学位师资匮乏。另外,有些高校学术学位导师与专业性学位导师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有些教师采用学术性学位的培养方式对待专业学位的学生,有些教师不能够将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吃透,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5、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不够健全
教育评估是监督、调整、改进教学的手段,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同样适用。由于我国专业学位开办的时间较短,国家以及各培养单位尚未能制定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及完善的评估体系,这无疑滞后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质量保障。
四、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1、 政府方面
(1)面对人民长期以来对专业硕士的偏见,政府以及各高校必需从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加强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宣传。
(2)加大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单位的拨款以及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设立及资助,成立专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资助项目,鼓励学生作出创造性的成功。
(3)在选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试点时要考虑各高校的综合实力及办学水平,以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要推进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修订《教育法》,健全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法规。通过立法明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法律地位,规范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行为,是推动专业学位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毕竟之路。
2、 培养单位
各培养单位应重视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转型培养,及时的转变观念,注重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1)要严格的制定并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注重为这批学生提供实践的岗位,保证其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术论文和实践的相结合的辩证关系。
2)培养单位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上要重视对专业范围、知识面的拓宽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要避免随意性以及以直接移植科学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实际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上已较为合理,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3)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是全日制专业硕士专科化的前提,各培养单位必需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可以派出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和参加职业培训以提高教师实际应用水平。
3、 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合作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增加实习实践机会
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专业硕士重点突出其实践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不能仅仅通过课程学习与论文写作而获得的,必须通过实地实践才能掌握。而由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没有工作单位,致使这种实践机会十分稀少。仅凭高校自己实力不可能满足每年大量的专业硕士的实践实习,因此这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出台多种政策,通过降低企业税比例、补贴研究生实习期间费用开支、提供研究课题与经费等措施鼓励高校输送与企业接收专业硕士。同时,高校可以与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研究生毕业后,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一来使研究生毕业就能找到一份满意工作;二来使高校解决毕业生实习与就业难题;三来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后续力量提供保障,从而达到三方共赢。
4、 优化考核制度
现在专业硕士的考核方式仍沿用科学硕士的考核方式:课程结束,要么交论文,要么考试;毕业考核仍然是以提交学位论文的方式为主。这就无法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运用能力。是不是能以解决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或者是在实习期间工作表现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笔者认为,既然专业硕士更加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以原来学术型硕士的方式来考核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因此,以新的更加实用的考核形式取代传统学位论文是必然的选择。
5、 健全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
美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非常健全,有具体负责专业学位质量保障组织:学科专业认证协会,还有广泛的社会评估。比如:在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官方网站上,在介绍其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是,首先介绍其研究生专业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全国研究理事会的评估中获得佳绩的情况[5]。我国必须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质量保障体系,在评估的主体上,要有对各培养单位的评估,也要有对不同学科专业的评估,同时还要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实施中所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评估,从而改善该培养模式的教学和管理,提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五 结论
自1991年专业学位开展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全日制专业硕士是比专业学位更成熟、更合理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在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顺应了世界和时展的需求,其增招志在必行。然而,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该模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只有对正确的认识问题并对症下药,才能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及我国研究生教育转型培养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范杜丹: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存问题的分析与思考,教育与职业,2006,11
2 刘念才,刘少雪: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分析,教学前沿,2003,6
3 谢安邦,朱宇波: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特色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9,3
4 别敦荣,赵映川,闫建璋:专业学位概念释义及其定位,高等教育研究,2009,6
5 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2009,3
6 教育部:今年将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09,3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实践教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并且能适应特定行业工作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注重学术能力和理论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注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较高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人才。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为各行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强调实践创新、职业素养的培养,强调由单一学科向专业领域的转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同质化的问题,实践培养环节存在简单化、形式化现象,实践效果不佳。
1.课程设置过于学术化。长期以来,我国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处于从属地位。在进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时,未能根据职业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开设足量的实践课程。在很多情况下,直接搬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资源,或者对其进行简单“包装”,就拿来作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资源使用,一些基于真实情境、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教学案例未能充分引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内容中。授课老师沿用学术型研究生教学方法,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实践性不足,实践课程比例较低。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践性不强。2013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强化专业学位论文的应用导向,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1]。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理念的代表性成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基于实践课题或专业实践,但是有研究者调查发现专业学位论文没有很好地与实践内容相结合。有学者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做了实证调查,结果显示有46.88%的论文选题来源于校内导师课题,18.75%来源于校外导师安排,只有25%来源于现场实践[2]。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实践性不突出,工程性不强,仍有很大比例的专业学位论文重学术轻实践,没有把学术性和职业性统一起来,从而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实践性不强、职业价值不高。
3.校外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参与不够。双导师制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大特色。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家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的各自优势,实现理实结合,资源互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并不是太理想。通过调查发现,某些高校未对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进行细致、清晰的职责划分,为避免职责冲突,导致校外导师不能积极地参与研究生实践与论文指导中[3]。某些校内导师科研能力比较强,但是实践经验不足,没有能力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专业实践。校内外导师职责界定不清晰,导致校外导师对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参与不够,直接影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降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4.专业实践流于形式,实践过程监管不细致。专业实践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既可以在校内实验平台或实训现场进行实践活动,又可以到相关工程领域与学校建立长期稳定联系的实践基地,还可以到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实习。但是不少实践基地并没有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实质性的专业实践平台,很多只是挂个名,某些专业学位研究生到实践基地只是从事“走过场”的实习工作,不能接触专业的核心、前沿的项目,专业实践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存在学校对实践过程跟踪监管不力的问题。某些高校未能制定详尽的专业实践考核体系,对专业实践考核过于单一化、笼统化。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措施
我国于2015年了《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对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提出了建O性的指导意见[4]。因此在协同创新视角下,产学研结合,探索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教育模式,如何体现其专业实践特色,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效果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问题。
1.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培养方案,加强案例教学。为不断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课题立项以来,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我校重新修订了《江苏科技大学攻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并对各专业领域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新方案对实践环节有更明确、详尽的要求,规范实践形式,强化实践过程监管,提高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的结合程度。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前沿课程、专业案例、精品课程、学术素养课程的开设比例,重点建设以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要特征的专业学位核心课。
2.利用校内外资源,提供专业实践平台。专业实践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确保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注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希望通过完成专业实践,大幅度增长研究生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前融入实际工作环境,缩短就业适应时间。专业学位研究生既可以在校内实验平台或实训现场进行实践活动,又可以到相关工程领域与学校建立长期稳定联系的实践基地,还可以到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参与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参加导师课题研究也属于灵活多样的专业实践形式。我校一大批实验平台或实训基地条件日渐成熟,例如信息管理暨影子工厂实验室,已经建设成为在行业内和省内有影响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学基地。该实验室为MPAcc提供专业实践平台,促进会计专硕学习过程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提高会计专硕实践能力提供保障。我校每年都派出大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到各类研究生培养基地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与联合培养,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3.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推进产学研结合。我校积极加强和推进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迄今已建立140家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拥有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优秀基地,并建有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形成涵盖各个学科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体系。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运行规范,每年入站研究生两三百人,近4年我校有1000多名研究生进入各类培养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品研发;通过实施双导师制、阶段汇报制,以及实习实训报告制,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近几年来,学校通过研究生培养基地强化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对接,不少合作课题研究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产学研成效良好,培养大批服务船舶行业,具有创新精神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深受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4.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及评价指标,强化应用导向。学位论文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能反映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程度,又能反映他们独立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工作的能力[5]。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6]。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将具体的专业技术需求进行研究整理成学位论文选题素材,通过对专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对其进行提升与拓展,形成学位论文。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仅要具有实践性价值,还要具有学术型论文的学术价值,不能过于强调专业学位论文的实践意义和职业意义,而弱化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要求。专业学位论文的学术性要求,迫使学生从更高层次出发,以更宽广的思路和视野去研究实践问题,成为既有宽厚理论基础、不局限于某一特定行业,又有专业技术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既为避免专业学位论文过于职业化,又为避免过于学术化,我校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拟制定《江苏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对专业学位论文不仅做出导向性的规定,而且针对学位论文过程提出具体、明确的规范要求。要求专业学位论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完成,不局限于学术论文,要求聘请业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审论文,对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论文撰写、评阅及答辩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同时制定专业学位论文考核细则与评分标准,突出应用性,评选实践价值高、具有专业推广价值的优秀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
5.完善专业学位双导师制。我校对研究生导师按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制定评定条件,分类评聘,出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及聘任办法》,选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具有实践课题支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逐步形成实践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稳定的专业导师团队,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青年教师培训,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相关行业单位兼职、挂职,参与实施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建立校外导师定期培训、考核和退出制度。建立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参与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升基地导师实践指导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B模式改革的意见[Z].教研[2013]3号,2013-11-4.
[2]孙红霞,张乐勇,王绍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调查研究[J].石油教育,2012(3).
[3]焦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切合社会所需吗?[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5).
[4]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Z].教研[2015]1号,2015-5-7.
[5]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2009-3-29.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00-02
自2009年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范围以来,各高等学校纷纷加快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的步伐,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研究生培养结构类型的调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剧增,不仅对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带来新的压力,也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研究认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群体的教育管理特点,与时俱进地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进一步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面临的形势
(一)规模逐年扩大
2009年,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范围,在原定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5万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约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的10%。随后,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当中,都加大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2011年全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已达到14.9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的30%,距离“2015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各占50%”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二)培养模式变化要求教育管理创新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其为社会培养现代高科技研究型人才,而且更需要培养大量高级管理、技术等应用型专门人才。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都比应用型研究生要成熟很多。应用型研究生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它的存在遵循社会职业分工的逻辑,重视实践和应用,主要培养的是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最突出的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才,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环节中很注重到实验基地、企业等中去锻炼、实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大多数培养单位规定第一年为课程学习时间,其他时间用于专业实践、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实习就业,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以后,大多数时间在校外完成其他培养环节,这给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
(三)心理压力日益增大
1 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上高校连年扩招,人才市场中供需关系产生巨大变化,研究生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即使是研究生,毕业之后都要面临找工作不容易、找到好工作更难的问题,并且待遇也不如从前。这些落差与社会压力交织在一起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背负了更多的压力,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2 学术型研究生在社会的认可度普遍较高,但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来说,虽然也有毕业生踏入社会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社会公众大多数对其认同度不高、单位重视度不够、职业衔接不紧密,这也给在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带来了不好的心理阴影。
3 学业上的压力也是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几年,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各高校纷纷加强了研究生毕业的要求和审核,采取规范要求、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提高毕业论文盲审率等多项措施,使他们对学术上的专业要求会产生更大的压力。
4 目前,一般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主要是针对本科生,针对研究生的较少。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承担的心理压力的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亟待填补。
二、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队伍建设
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他们中要求被关注、被关心的心理取向可能更大,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可能更复杂。同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奖助贷等政策往往因正在探索而复杂多变,多数研究生辅导员配备不到位,使得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迫切需要从加强管理队伍着手,逐步完善落实研究生辅导员配比政策,落实导师负责制和辅导员专职管理相结合。
(二)管理要把握特点、因材施教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第二年要进行专业实践和找工作,大部分时间研究生在校外活动,因此,要针对这些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例如,各专业研究生班班长要定期向学校或学院研究生管理人员汇报本专业研究生在外情况;研究生导师要定期联系学生,保持对学生在外情况的密切了解;同学之间要相互照顾,加强联系。2010年,教育部批准部分高等学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对于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三)以人为本,丰富教育管理的内容
当前,研究生除了要承受学习、经济、人际关系和婚姻爱情的压力,毕业之后还得面临就业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处理好,很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内容。
1 加强就业指导。例如,可以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帮助研究生摆正就业心态,掌握面试技巧,增强就业竞争力;尽可能地利用资源,及时地搜集和就业信息。
2 要加强媒体宣传,增强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消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上的障碍。
3,培养单位要提高毕业的门槛,在给研究生“增压”的同时,还需要在具体的培养环节进行指导和监督,创造良好的学习科研条件和氛围,为其“减压”。例如,强化对研究生教学过程,毕业论文完成过程包括选题、完成开题报告、开展课题研究、课题中期检查、完成论文和答辩的监督与管理;加强与导师的沟通,并充分地调动导师在研究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报告会、交流会、学术论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并相互配合。例如,举办心理健康专家讲座或团体活动,提高研究生心理调节能力;建立和完善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和咨询体系,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结构相对较复杂,管理松散,可以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牵头,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促进相互交流和沟通,增进研究生心理健康。
(四)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5-0027-04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仅仅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急需转变培养模式。2009年教育部决定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从而推动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但是,由于已有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对象主要是学术型研究生,如何培养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这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自2009年3月教育部发出通知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以来,教育部又陆续发出一系列通知,要求规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主要强调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问题。针对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在积极探索培养方式的过程中,发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培养模式特性缺失
由于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历史较短,各高校在不断摸索培养方式,目前大部分高校或是简单套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或是参考专科职业教育的模式,但就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两种模式均不适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急需探索具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的培养模式。
1.2 师资问题
专业学位的“专业性”对授课教师和论文指导教师提出了有别于学术型学位教师的要求,在注重理论基础的同时,必须强化针对应用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指导与训练。但目前高校师资普遍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一要求,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短缺,虽然教育部要求高校在遴选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授课和论文指导教师时应注重教师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高校在招聘和考核教师时主要以教师的学术成果为标准,因此引进的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二是授课教师仍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为主,在授课时注重讲授理论知识,忽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三是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不具有针对性,这是因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刚刚起步,很多研究生指导教师尚未转变观念,仍用指导学术型研究生的方式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使得二者差异无法体现,造成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不足。
1.3 实践问题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这些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而专业实践关系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成效和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获取学位论文选题和素材的主要渠道[1]。但目前高校在实践环节普遍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实习基地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环节是到企业实习,而对应届毕业生来说自己寻找实习企业很难,因此需要学校利用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但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时间不长,许多学校尚未建立足够的实习基地;二是实习形式化。虽然大多数高校都或多或少建立了实习基地,但是由于对学生的实习过程没有有效的监督,造成多数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收获。
1.4 论文问题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反映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程度,同时也反映学生独立从事相应技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但目前许多高校在专业学位论文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1)论文评审指标不合理。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对学生的考核也应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评审指标应有所侧重,重点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专业学位的论文评审指标与学术型的没有本质差异,没有有效突出专业学位的特性;(2)论文评审体系不健全。目前多数高校对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的评审与学术型研究生一样,仍限于高校内的相关专家,而校内评审专家在评审论文时依旧采用学术型研究生论文的标准和指标,强调学位论文的理论深度和逻辑性,忽视论文的实用性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企业高级人才参与论文评审的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不够[2];(3)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与学术型研究生论文相混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缺乏实践经验, 学位论文的选题大多数与学术型研究生论文特性差别不大,偏研究型和技术应用型,仅有少部分为设计型和实验型。此外,学生很难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而导师以前多是指导学术型研究生,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对论文的指导也偏向于理论性。这些因素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又走向了研究性、理论性的学术型研究生论文轨道[2]。
1.5 培养方案针对性不明显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及培养模式的总体规划,是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模式的实质性要素,是体现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目前,各高校均存在以学术研究为主的学术型研究生和以应用为主的专业型研究生两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各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有明确的定位,有所侧重。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各高校只是在原有学术型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个别课程的改变,实践性课程比较少,专业学位的特色不明显,不能很好的满足提高研究生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需要,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沿用了学术型研究生的模式,造成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不强,没有提高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1.6 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重视不够
随着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未来专业型研究生将占整个研究生的一半,这部分学生将会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思想状况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但是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校之后即分配导师,主要由导师负责管理,由于学习时间紧,导师较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对德育工作的关注甚少;此外,由于招生时间不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不够成熟,在培养方案中尚未有效体现育人功能[4]。这些因素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专业的认可度较低,对学校满意度不高,缺乏学习兴趣,不利于学校的和谐稳定。
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存在的上述问题,研究者分别从培养模式、实践环节设计、论文环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在培养模式设计方面,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的重要内容。张志红从产学研合作角度出发,指出产学研合作培养是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的最佳模式,并列出了具体合作的形式[5]。张建功运用系统理论及耦合理论进行分析,指出高校和企业只有在人才培养上形成“齿轮啮合”效应,才能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进入良性循环状态,从而提高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6]。徐小龙认为,传统的单向循环培养模式(“学习-实践-学习-实践”)不利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他在动态螺旋提升的理念下,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提出了“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学习-实践-学习-实习-总结”)[7]。而在实际应用研究方面,张吉雄以矿业工程为例,以过程管理理论为切入点改革了矿业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8]。
在实践环节设计方面,研究者针对可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的实践基地建设及有效利用展开了研究。宋平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以横、纵向科研项目为媒介等三方面构建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从而为其他专业学位的培养提供了依据。文冠华则认为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达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硕士生培养类别成功转型的关键,而做好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是实施专业实践的基础,抓好专业实践的全过程管理是确保专业实践成效的基本保证[1]。
在论文环节设计方面,创新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环节设计的研究逐渐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的重点。张笑燕对北京邮电大学论文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新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体系,并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其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的有效性[9]。张林林从专业学位的概念内涵、学位论文写作标准、学位论文选题论证制度、学位论文评审体系等四方面提出了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的策略[2]。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模式、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三方面,但也有学者对影响其培养质量的其他因素做了研究。熊玲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出发进行了研究,认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并论述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系统构成及功能[10]。奚社新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提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措施[11]。
3 改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策
通过对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学者们提出的改进方法,提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进措施。
3.1 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全日制专业学位
观念影响做事的态度和方法。为了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高校首先要摒除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只是为了增加收入、专业学位的培养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差异不大的观念,尤其要消除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如学术型研究生的思想;其次要认真思考专业学位的特点,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积极探索,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并具有高校和所在区域特色的培养模式;再次要积极改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待遇问题,如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消除依据大学成绩排名确定免试研究生、推荐工作的问题,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享受同等待遇。
3.2 充实师资库,提升教师实践水平
为了解决高校普遍缺乏专业学位师资这一难题,各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积极采取措施引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授。这部分人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除了可以为学生举办讲座之外,还可以担任论文指导教师,从应用性和实践性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2)学校应积极安排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挂职,教师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过程,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积累实践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3)积极推进案例开发工作。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更适合专业学位学生培养,虽然国外成熟案例较多,但是缺少本土特色,为了提升教学效果,高校应成立案例开发中心,编写优秀的本土案例,以供教学使用。
3.3 建立充足的实习基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习基地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为了建立充足的实习基地,学校应充分调动各方资源。(1)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鼓励企业导师根据学生兴趣提供实践岗位,并给与指导;(2)要求承担项目的校内导师安排学生进入项目团队,利用做项目的机会安排学生深入到企业实际,了解企业情况,解决企业实际问题;(3)通过校办产业、专业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4)校方要积极寻找合作企业,建立专门的实习基地,以供学生实习。
3.4 完善论文管理体系,确保论文质量
为了确保学位论文质量,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特点,笔者设计了论文管理体系图(见图1),在该体系中,将论文环节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该体系将论文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学年)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和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为撰写论准备。在这一阶段中,要求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习。由于这一阶段中课余时间有限,仅要求学生通过实习找出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便于确定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确定之后,学校根据研究方向安排论文指导教师。
第二阶段(第二学年)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深入到企业实际进行实习,这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要求企业导师充分发挥作用,就学生研究问题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进行指导。当论文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得到认可后,学生即可进行开题,并由校内和校外两位导师对论文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核,通过之后,学生便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要充分沟通,共同指导学生,才能保证学生论文的实用性和理论性并存。
第三阶段(第三学年)主要进行论文评审和答辩,这一阶段主要由管理部门负责,学生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操作。在这一阶段中,要求管理部门首先完善论文评审指标体系;其次建议采取论文评审的盲评制(即评阅人和被评阅人互不知道信息),同时要求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企业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最后建议论文评审通过之后,为了避免学生在答辩时过分紧张,导师安排学生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帮助学生熟悉答辩的流程,提醒答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助于学生克服恐惧、紧张的心理,以便做好充足的准备。
3.5 增设专职辅导员,全面关注学生思想状况
对高校来说,稳定和谐是头等大事,而学生的思想稳定是确保校园和谐的重要方面。实践证明,为本科生配备专职辅导员对本科生稳定起到了显著作用。因此,建议高校应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增设专职辅导员。增设这一岗位之后,一方面可以减轻导师的压力,以便于其更好的指导论文;另一方面,专职辅导员可以做到一对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全面的关注学生的各方面情况,有利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校园稳定和谐。
3.6 健全系列监督考核机制,保障培养过程质量
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仅是制定措施而无监督考核机制,很多措施最后只是流于形式,这在很多高校的实践环节体现的最为明显。为了保证上述措施能够顺利实施,需要高校建立系列监督考核机制,以保障培养质量。如建立企业导师考核机制、实习过程监督和考核机制、论文评审答辩监督机制、教学效果考核机制等。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逐步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4 结束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处于起步阶段,但却是我国今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其培养模式。文章在研究大量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培养模式,以期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4.
[2]张林林,罗尧成,孙跃东.论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保障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73-76.
[3]张吉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以矿业工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19-121.
[4]程斯辉,王传毅.研究生培养模式:现实与未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50-53.
[5]张志红,潘紫微. 全日制专业硕士: 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32-136.
[6]张建功,刘兴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产学耦合的机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5):38-41.
[7]徐小龙,孔媛媛,李梦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149-154.
[8]宋平,杨连茂,甄良,等.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61-64.
[9]张笑燕,宋茂强.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69-72.
[10]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4-8.
[11]奚社新.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9):78-80.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一、国内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
社会对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各国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来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竞争力。1906年,美国在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中提出‘‘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理论课程6个月后,以2个月为周期交替参加企业实习和课堂学习,毕业前半年在学校撰写学位论文,2009年美国授予专业学位硕士总量达到了硕士学位总量的85%左右?。英国采用“学习一实践一学习”工读交替的‘‘三明治”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实习以学年为单位交替进行l法国的“大学校”专业学位是高中后5年的学制,前两年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后三年侧重于实用课程教学与多层次的实习训练。还有日本的‘‘产学合作”、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和德国的“双元制”等培养模式。为了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2009年起,国家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决定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结构变化的要求。在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我国高校提出了新的教育模式。如南京邮电大学的‘‘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一年,校内实践一个学期,校内学习一个学期,企业实习一个学期,校内撰写学位论文一个学期,强调校内理论学习和企业实践环节的结合。上海市以专业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衔接为突破口,提出以“六化”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即:培养规格行业化、知识能力复合化、实习实践制度化、导师队伍“双师化”、考核评价系统化、培养途径国际化。
二、现阶段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着重学术型轻专业型的倾向,缺乏合理定位,以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在生源招考、资源配置、就业前景等方面处于劣势,导师积极性不高,研究生缺乏学位自信,报考意愿和动力普遍弱于学术学位。
2.“双导师制”不完善。根据国家设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目标,要求采用‘‘双导师制”。高校长期打造的是“学术型”师资队伍,导师缺乏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目前,采取“单一导师制”的比例高达61.1%,双导师的比例过低。采用‘‘双导师制”需要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由于缺乏制度和经济保障,部分高校聘请校外导师的审批程序流于形式,缺乏对校外导师评价考核体系,导致其没有实际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
研究生自身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同度不高。调查研究表明,选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所学知识和研究内容跟社会需求吻合度较大,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发展前景被人看好”的人只占38.0%;选择“对专业学位的发展前景认识较为模糊,考试成绩不够未被学术学位录取,但不想放弃学习机会而调剂到专业学位”的人却高达60.3%。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参与到科研项目实践。用人单位发现专业学位硕士的应用型技能未能强于学术学位硕士,反而在理论基础的扎实程度和研发能力上存在劣势。
4.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社会评估的参与空间极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没有与学术学位区分开来,没有制定相应的教育机构资质标准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高校沿袭学术学位培养评价标准,学位论文的选题偏重于基础性理论研究,实践性研究未受重视,无法体现专业学位的特色。
三、我国快速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对策
1.完善专业学位招生选拔办法。2013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就完善招生选拔办法提出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考试,注重选拔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的改革方案。专业学位硕士教育鼓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考生参加考试。高校在设置招生考试科目时,应根据社会和行业的实际需求以及生源的特点,重点考查学生在该专业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潜力。招生对象面向行业需求,重视从企业招录研究生,结合企业实际课题完成论文,毕业后回到企业工作,与企业建立稳定的毕业生输出渠道,并建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反馈机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应地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
2.明确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特定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并与某一任职从业资格相对应。在培养目标中,要切合行业和社会需求,核心是培养职业能力,注重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要具有明确的行业背景和职业特色,突出该职业类型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结合产业发展规律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来设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学位的方向。如哈佛大学新设置的学校危机与预防硕士专业,是为了应对近年来学校危机不断发生而开设,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预防学校危机的专家。
3.专业学位培养模式要突出实践性和职业性。高校通过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形成多元主体投人、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开放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践教育教学理念必须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和职业性,兼顾学术性,体现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加大选修课程比例。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建设实验实践创新平台和虚拟仿真教学环境,加强案例教学和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教学,建设校企、校地联合培养基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工程实践项目。美国学者PaulHager等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用大量事实论述了产学研结合对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有效性。学位论文鼓励采取工程案例、调查报告、结项报告等多种形式,真正凸显专业学位的实践性和职业性特点。在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加强人才准人标准的职业资格(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证与职业资格认证机制之间的衔接。
4.建立和完善“双导师制”。高校加强“双师型”的师资建设,遴选和引进既有学术造诣,又有工程背景的双元知识结构高校导师;选派青年教师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聘请具备高水平的设计、开发经验及相关实践技能的校外导师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论文选题、实践实习和项目研究中来,建立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由校内导师指导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校外导师指导开展实践问题研究。
5.建立专业学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建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认证制度体系,制定相应的教育机构资质标准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标准,实现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和过程监控。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培养条件评价、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等,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建立分级分层的评估机制。首先,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独立的社会评价机构,开展综合评估和专业评估。其次,建立省级社会评估机制,体现区域特色,充分发挥评估机制的导向、诊断、监督和预测作用。最后,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行业优势,制定和执行适用于专业学位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反映了国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从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响应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需要,需要教育部、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等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
公安现役院校研究生教育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飞跃,教育水平也在稳健提高,但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境。
1.1教学观念禁锢,求知目的狭隘
在知识共享中,知识是由传播者向接受者的单向流动,这对传播者而言,会使他丧失在某些知识领域的领导地位,这对知识的接受者而言,只要我们相信别人,就可能出现误信。由于客观原因,从以往本科学习教育向研究生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教育长期积累的固化模式使得后期的教学观念转变需要一定的过程。对于教育者,容易产生“各扫门前雪”的封闭思想,扭曲了教育的目的所在;对于受教育者,则是以制度化思维考虑问题,更愿意以顺利的毕业、将来更好的工作为立足点,而不是对知识的向往。这些都禁锢了对教与学过程的认知。
1.2教学氛围淡化,知识的创新不足
教育是教与学相长的过程,长期积淀形成一个特殊的环境。虽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带有共同的成长规律,但是由于他们又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使得教学环境潜移默化地在不断改变着。知识的传播很多是以显性的形态存在,但更多的是以隐形的形态加以影响,例如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教育方式方法、院校教学环境等等。这些共同构成教学环境,影响着教育氛围。然而,长期以来,公安现役院校大部分时间处于管理显性的形态,容易使得教学氛围难以形成有效的效果,知识传授、获取与交流过程难以得到创新。
1.3学校管理严格,知识的应用受限
公安现役院校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模式,即部队管理模式。集中式管理有利于学员共同发展,但严格的教学管理、统一的评价标准、严格的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教育全面的发展。这种情况下,研究生的个人特质和潜在教育价值不是容易被抑制,就是被漠视。标准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就会禁锢学术争鸣的启发,抑制了教育者的研究、教育的积极性,也容易磨灭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公安现役院校研究生教育实现知识管理的对策
公安现役院校研究生教育应当着重从研究生知识的获取、共享、创新以及应用出发,全面提升研究生个体和队伍知识资源的利用效能,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以期实现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要求。
2.1获取知识:重视对研究生队伍的教育
在研究生知识管理过程中,既要加强对其基础理论的教育,又要加强对其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它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摆正知识管理的理念,让院校教育认识到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知识的重要意义,让研究生自身认识到知识获取、积累的迫切要求,不断改善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凸显知识和能力的高度要求。其次,针对个体特点实施有效地教育管理,通过让研究生参与相应的课题、交叉学科团队等形式的研究推动知识的学习、获取,使外部知识内化、个人知识上升为集体知识,从而推动知识不断的螺旋增加、获取,不断增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2.2共享知识:促进研究生之间的交流
显性知识易于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但是隐形知识却固化于研究生个体的机能里,而这些隐形知识又往往是有独特、有见解的特点。首先,要建立经常性的内部交流机制,构建研究生、学员队干部、导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定期召开学术交流,共同探讨管理规律,深入剖析阶段性、倾向性问题,分析研究生学员思想动态和知识结构,加强三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其次,要建立研究生学员与校外导师、培养、共建单位(家庭)的反馈机制,将研究生学员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及时交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疏与导的结合。
2.3创新知识:激励研究生教育的创新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知识的更新速度快、周期短,这就要求必须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对知识的不断创新。首先,要对研究生学习、实践中的经验、理论和知识进行必要的整合、学习、传授、再归纳,实现个人显性和隐形知识到集体显性知识的过程,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以及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知识结合起来,实现新的知识结构。其次,可以采取进修培训、军民共建、经验交流会、座谈讨论等形式,使研究生在被动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通过主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以达到知识共享、优势互补。
2.4应用知识:检验研究生教育的成效
将教育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最终实现战斗力的提升,将教育的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长远性。首先,要建立研究生个体的“知识库”,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交流和创新,将每个人的知识真正“留下来”,让后者可以随时吸收和学习前者的知识精华。其次,通过网络平台,不仅可以使研究生之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业界高层次管理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与专业规模相适应的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技术能手为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顶岗实习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已有的校内专业带头人培养,通过国内外培训、学术交流、主持或承担教科研项目,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等途径,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建设领导能力。建立和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让教师掌握企业实际的流程和业务,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科研,改变教学和实际脱节的局面。
2.5加强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关键词: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各个领域未来的领军人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基础医学是相对于临床医学而言的,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医学基础教育和基础科研领域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与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有某些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在整个医学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或缺,关系到整个医学的发展。在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改革及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领域不断涌现新问题的背景下,传统的培养与管理体制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这无疑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不断完善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
1当前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基础医学研究生生源少,质量良莠不齐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目前临床一线的医生收入远高于从事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的教师收入;在可预期收益的利益驱使下,医学本科生更愿意选择去医院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即使本人有兴趣在基础医学领域发展,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兴趣就放在了一边,这直接导致了基础医学研究生生源的不足,与此同时,还存在一部分调剂到基础医学的研究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
1.2基础医学研究生待遇差,科研任务重
基础医学研究生修完理论课程后就要进入实验室,开始课题研究;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修完理论课程后即进入临床一线实习,大多进入临床实习的研究生都有不错的生活和岗位补助;而基础医学研究生补助相对较少,生活压力更大。并且基础医学研究生拿的是科学学位,毕业时,科研论文要求高,科研压力相应增加;有些导师科研项目多,也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生的科研任务。
1.3基础医学研究生男女生比例失衡,感情心理问题易发
在攻读基础医学的研究生中女生比例占到2/3以上,而攻读研究生阶段正是个人考虑感情、婚姻及家庭问题的时期;学业、个人问题及就业压力交织在一起易诱发心理问题。
1.4就业压力大
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基础医学研究生就业渠道和岗位相对较少,加之一些研究生没有良好的职业规划以及心理预期过高,理想的职业岗位显得相对较少。
2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多管齐下,拓宽生源渠道
建立“长效引导、网络宣传、激励促进、定点联络”四位一体的研招宣传工作机制,并以做实联盟高校、建立外宣体系、依托奖勤助贷、开展宣传月、筹建夏令营等措施落实研招宣传任务。
加大在校内外对基础医学的宣传力度,首先让本科生树立对基础医学的正确认识,转变观念;基础医学教育在医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并不是完全脱离临床而独立存在的,虽然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存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脱离等问题[1],但其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具体做法是:①增加校内医学本科生面试保送攻读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名额比例;②接收兄弟院校的优秀本科毕业保送生,并给予相应优惠条件;③在医学本科生教育阶段成立基础强化改革班,基础强化改革班的学生本科毕业后优先保送到基础医学类各专业攻读硕博士,毕业后优先留校;“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既保证了数量,又保证了质量,并为基础医学的发展储备了后备力量。
2.2多方筹措,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待遇
扩大全额奖助学金比例,提高覆盖面。只要录取到基础医学各专业的研究生,拿到全额奖助学金的比例达到90%以上,半额奖助学金全覆盖;尽可能地减轻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经济压力,以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科研中。
学校政策倾斜。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到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在政策上主动给予照顾,作为二级单位的基础医学院应积极主动向学校争取政策的倾斜。比如招生时分数线适当放低,争取更大程度的自主招生权;此举一方面可以争取到生源,另一方面帮助一批追求继续深造的学子完成读研梦想,同时也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形势。
鼓励科研经费充裕的导师将部分经费以助研经费形式发放给研究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各类项目基金均有劳务费的预算,这部分资金落实到位,一方面解决了生活压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生的科研动力。
2.3培养科研兴趣,师生良性互动
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为了促进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营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积极组织研究生开展学术活动,定期举办学术论坛,鼓励研究生参加全国和湖南省组织的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论坛可以为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院系的学生之间搭建交流与研讨的平台,通过不同学术背景的知识观点、思想相互碰撞与融合,拓宽学术思路与领域,激发创新激情,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学术论坛按照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依托学校优势学科,打破学科界限,扩大学科建设领域覆盖面,形成以“基础医学院论坛”为主题,力争办成高起点、多领域、高水准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术争鸣和创新,体现研究生教育特色,探讨学术前沿性问题,活跃学术思想,展示研究成果,在宽松、和谐、求新的氛围中感受学术创新的熏陶。每年力争邀请3-5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做客基础医学院论坛,并积极动员我院研究生及老师参加。为了体现论坛的学术性,在组织过程中要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做到明确围绕主题,重点把握五个结合:主题报告与科技发展相结合,著名专家学科发展方向的前沿报告与学校研究生教育理念相结合,研究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与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相结合,研究生的科研、学术交流与构建浓郁学术研究氛围和学生研究课题相结合,研讨的问题与企业、社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
落实和加强导师责任制。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2],而研究生导师责任制的落实与否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3]。强化导师负责制,导师不能只用人不育人。建立导师问责制度,对不认真负责、学风不正的导师停止其招生资格直至追究责任。坚持执行导师每年招收博士生、硕士生分别不超过3名的规定。未毕业博士生累计超过一定数量的导师,暂停招生。此外,以导师责任制为核心还能拓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4]。
打造精品活动“我和导师在一起”。优化师生关系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4]。为了加强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丰富研究生的业余生活,举办“我和导师在一起”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师生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课堂及实验室,为研究生与导师搭建了一个沟通理解的平台。
2.4重视研究生心理引导和教育
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普及活动。对刚入学的研究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在日常工作中,结合基础医学对生命认识的先天优势,开展“认知生命,健康心理”系列活动,参观人体形态馆,专家讲座等。
建立朋辈心理互助模式。朋辈心理互助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马歇尔夫(Mamarchev)将朋辈心理咨询(peercounseling)的定义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研究生朋辈互助是朋辈心理咨询的一种具体实践形式,易于开展,易于接受,实践效果好。建立研究生“朋辈互助队”,并形成工作机制:学院设立朋辈心理互助队长一名,从各个系室选拔数名朋辈心理互助队员。互助队员负责发现问题,能解决者给予解决,不能解决者及时上报到互助队长,互助队长再与主管老师取得联系,派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帮助。互助队员采用动态选拔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相结合;队员实行定期汇报制度,偶遇突发事件,及时汇报。
2.5更新观念,多方参与,共促就业
更新就业观念,就业形式多样化。就业难的根本成因之一在于研究生就业工作机制滞后和学生自我规划意识淡薄两大根本问题。应实现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积极转变,并从价值观念、行动指南、方法应用等多个方面给予具体帮助,从而为解决当前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径[5]。
学校、学院、导师、家长及个体共同参与。学校和学院一方面不断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协助做好研究生职业规划;另一方面积极搭建供需双方的沟通交流平台,增加就业机会。鼓励导师、家长及个体利用可利用资源,创造就业机会。
2.6搭建信息平台,分级管理,加强人文关怀
关键词:培养模式;知识结构;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王军(1979-),男,满族,辽宁本溪人,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何鹏举(1961-),男,甘肃庆阳人,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江西?赣州?3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JXJG-09-6-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21-02
近十余年来,我国的本科生毕业人数从1999年的44万人扩大到2011年的660万人,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从1999年的7.1万人扩大到2011年的52.4万人,当一个国家的本科高等教育达到大众化甚至普及化的时候,必然会追求更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在高等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面对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招生规模、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矛盾,如何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本科生教育是大学中的基础教育,强调的是学习但不能没有研究性和实践性的训练;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教育,强调的是研究和创造性,但是也不能忽视基础教育,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系统知识体系以及人文社科和思想品德教育。大学中的基础教育与高层次教育是一个有机体,应把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按照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设计和考虑,打通本科生高年级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隔离。[1]
一、测控专业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尝试,是现行的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制度的补充与延伸。推荐免试指由本科阶段直接保送进入硕士生阶段学习的一种培养方式,相应的还有硕博连读培养方式,就是硕士生直接保送到博士生阶段学习,目前国内也有部分大学(如清华大学)采取部分优秀的本科生直接保送到博士的培养方式。我校在2009年正式开展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现已实行研究生推免制度三年了,“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正是为了适应我校的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制度所进行的有效补充,不但可以缓解招生数量与培养质量的矛盾,而且有助于吸引本校优秀本科生源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优化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
“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沿用了博士生培养方式中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概念。硕博连读和提前攻博的培养方式是国家确定的博士生入学方式之一,缩短了研究生培养周期,对激励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硕博连读模式在美、英等发达国家有较长时间的应用和实践历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得到了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认同和借鉴。在当前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本科生努力学习、毕业后选择继续学习或者参加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是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一种尝试。
我校本科生教育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分制度,允许学生在修满规定的毕业标准学分的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学习进度,增加了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主张以人为本,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体现了我校弹性学分制度的优越性,“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对于促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本硕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
测控专业是光、机、电、计算机多专业交融的技术学科,针对测控专业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的显著特点,以“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机械及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等硕士点的人才培养为导向,以矿山、冶金、仪器仪表等行业需求为目标完善本专业的电类和机械类课程。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行了层次设计和分类设计,修订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方案,统筹安排本科课程与硕士研究生课程,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使课程体系相互衔接,以就业和读研两个方向灵活设置选修课程,加强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满足就业和读研的需求。
在本科三年级结束后,根据导师组的考核意见以及学生个人的选择、能力和兴趣进行分流。一部分学生选择就业,进行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另一部分达到保送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则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该部分学生不再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经过研究生阶段培养,最后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即可。
1.课程体系
测控专业毕业规定总学分为186学分,包括5大模块,如表1所示。
公共必修课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思政、体育、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化等课程,按学科大类分类设置,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专业必修课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制图、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专业选修课包括Matlab语言、测控电路、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机电传动控制、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计算机网络、仪器总线、光电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智能仪表设计技术、工程光学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则涵盖大一到大四每个学期,包括军训、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校级公选课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安排的人文社科、经管艺术、自然科学等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上,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专业培养目标。
关键词:专业学位;联合培养;对策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我国开始发展于1991年,截止至今已有25年的发展历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种类不断增多,社会影响不断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培养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全方位发展我国高层次专业学位人才的教育水平,提升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水平,建立完善的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国家应大力推动从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向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主培养模式的转变。从2009年我国开始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数量明显大增,同时专业型硕士的生源主要还是以往届毕业生和在职硕士研究生为主。在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公布的39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统计中,仅以“专业学位”为例,2011―2015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数分别为148724,187491 217350,237237,252272及2007―2011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授权领域数分别为:2012,2036,2186,3131,3174。从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水平与发展在我国已经得到大幅度提高,为了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适合社会发展,我国教育系统需推出新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基于校企联合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涵及意义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中规定:“在学期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须保证半年以上的实践教学,要确保开展实践的空间和条件,建立多形式、多专业的实践基地,提高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所占的学分比例,注重吸收社会资源,全面开展联合培养基地的双方合作,革新实践教学模式”。发展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基主要是以培养研究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为主要目标,利用学校和企业单位的不同环境和资源以及各自的培养优势,把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在实践基地获取的实践能力与经验充分结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主要是以理论知识的研究与开发为基础,经过生产环节与市场实践,在科技创新与应用上实现活动。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主要是创建特定的培养模式,制定先进的管理方式,运行科学的体系机制等,实现物质与资源的共享,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1.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
校企联合培养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种培养模式,可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高校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选择对口企业合作建立生产实践基地,同时还可聘请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兼职研究生指导教师,并参与学校方面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还可以为校内外专、兼职教师提供学术与技术交流平台,推进学校师资队伍的发展与建设。另外,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生产实践基地的建立,可将理论教学、专业实践与生产实训相结合,全面缩小学校与社会之间、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对企业而言,在联合培养过程中,可以利用高校的科技、人力资源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管理问题,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也能让企业对参与实习实训的研究生有了全面了解,为企业考察毕业生提供了平台和充足的时间,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储备优秀的人才资源。
2.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推进导师专业素质提高,增强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生产实践基地,以定期派送专业学位研究生到培养基地进行生产实训的模式,使得研究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环境和资源的优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并在提高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为研究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多机会与平台。同时,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增加了校内教师与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交流的机会,校内教师也可以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深入企业一线,接触实际工程案例,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际科研能力,弥补自身实际工程经验不足的短板,同时还可以解决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问题。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师资不足
在我国高等院校内,大多数专任教师尤其是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他们虽然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学历,但是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自身也很少得到企业实践的历练,实践与实际生产方面严重不足,在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讲授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为了改变实践教师资源紧缺的现状,可以通过将青年教师送入到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际生产过程的锻炼,和学生、企业人员一同参与实际工程,提高工程实践经历,增强专业素质。另外高校还可以邀请培养基地合作企业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利用他们的实际生产与实践经验为校内青年教师进行讲授与培训,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校内兼职导师,从专业实践与工程生产上弥补校内研究生指导教师师资不足的现状。
2.实践基地的安全法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进入到合作单位进行实习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日常学习与工作都有企业进行负责,校内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企业和合作指导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但由于无法与学生进行直接接触和交流还是无法真正掌握学生真是的学习动态,尤其是自治力稍差的学生,更是会利用在校外实践且受学校管控力较弱的机会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浪费培养资源,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无法得到提高。同时,没有实际企业经验的研究生,又由于缺乏生产安全意识,从校园进入企业一定会面临诸多安全风险。研究生导师作为学生主要负责人,应明确职责和义务,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合理安排指导学生的时间,定期到合作单位检查、督促学生的实训实践情况,并与合作企业共同建立、完善健全的安全保障与培养管理体系,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学业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参考文献:
[1]杨文斌,何汉武. 工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基于教学体系及运行的视角[J]. 江苏高教,2013,2:65-67.
[2]许斌,汤爱君,马海龙. 校企联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13,7:60-62.
[3]杜建军.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办学实践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迪[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16-19.
[4]张东海,陈曦. 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1,2:83-90.
课题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关键词: 动力工程领域 全日制工程硕士 专业学位 实践能力
一、背景
2009年3月,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教育部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自此开始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新时代。相对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缺乏工作经验,更侧重工程应用和工程管理教育,强调和突出实践能力、职业能力训练[1,2]。因此,工程实践环节是实现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
2013年4月和11月,教育部联合其他部委相继推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两个文件,提出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这些政策的出台对实践能力培养提出新要求,推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改革。
二、动力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南昌工程学院动力领域研究生培养主要面向服务社会,旨在培养服务于水电行业特定需求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硕士毕业生主要面向乙级及以上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水电工程施工单位、水电动力设备安装与检修公司、水力发电厂和水电动力设备研究与开发等大中型企业,从事大中型水电站动力工程、抽水蓄能电站和泵站工程的规划、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和设备研发与制造等技术与管理工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南昌工程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特别注重实践环节培养,探索制定完备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1.实践环节内容
在实践环节内容设计上,主要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的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为此,结合动力领域人才培养的特点,开设“认识实践”、“项目实践”、“岗位见习实践”和“工程实践”等实践内容。学生在校期间要求不少于40%以上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且工程硕士学位答辩的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论文选题都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1)认识实践。本实践环节时间为4周,实践内容包括设计施工模块、运行管理模块、设备制造模块和水电站自动化模块四个模块。学生可根据专业方向、校内外导师情况选择任意两个模块进行实习,并在此基础上与校内外导师小组共同研究工程项目。通过认识实践,制定适合工程硕士个性培养的培养计划。
(2)项目实践。本实践环节是根据学生在上一阶段实习确定所选项目内容与要求,完成项目选修课程,并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了解熟悉项目,积极参与与项目相关的各项工作,完成项目实习任务。通过10周项目实践,完成学位论文课题的选定,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
(3)岗位见习实践。本实践环节主要让学生在企业中担任中级技术负责人或车间主任助理,使其熟悉水电项目及泵站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工程管理工作;参与水电运行有关规程、制度的编制;掌握数学、计算机、工程图学等工程基础知识在水电站运行维护等环节中的应用等。通过14周的岗位见习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
(4)工程实践。本实践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独立承担水电项目及泵站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工程管理工作,准确进行设备故障及事故分析处理,具有阅读复杂机械图样的能力,能够正确选用工程材料,具有主要零件加工检修工艺流程的制定与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能力。通过14周的工程实践,学生完成工程设计或论文写作。
2.实践考核要求
(1)实结(或学位论文)题目必须结合实习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到“真题真做”,内容充实。选题具体要求可根据实习具体情况进行。
(2)实习需要单独评定成绩,学生返校后,将根据在实习单位完成的实习考勤、实习报告,实习现场鉴定考试和返校后的实习理论考试、实习答辩等综合确定实习成绩,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随同下一届学生重新完成实习或设计任务合格后补发毕业证书。
3.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些措施
(1)改进专业学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大力加强企业工程师参与理论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南昌工程学院动力工程领域强调以职业能力导向为本。教学工作将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开展,广泛推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项目课题为支撑、多层次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活动,形成理论教学―实验实习―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并创新性地推进企业工程师参与理论教学。动力工程领域在制订学生培养计划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三门理论课程,聘请企业一线工程师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企业完成课程任务,为研究生将来从事毕业论文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推进专业学位的案例教学,领域加快和完善课程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工作,初步建立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紧密结合职业需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案例体系。
(2)强化专业实践教育,建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教学实践基地。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3]。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并要求研究生的实践内容和企事业单位或相关职能部门的实际需求相对接,既能够提供研究生理论结合实践的实践场所,又能够满足生产部门的实际需求。为此,动力工程领域充分利用学校与相关水电企事业单位的良好合作关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共建共享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已在相关水利水电设计院所(如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水电厂运行管理公司(如江西中电投峡江发电有限公司)和水电设备生产企业(江西赣发集团有限公司)建立12个校外实践基地,以确保学生参与企业技术研发,进而保障专业实践质量。
(3)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实现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更好地增强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对毕业后所就岗位的适应性,南昌工程学院动力工程领域在工程硕士教育过程中注重与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参考注册师、工程师资格考试科目,开设一些用于获得职业资质的课程,鼓励学生在毕业证、学位证的基础上再拿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持“三证”毕业。
三、实践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经过几年实践探索,南昌工程学院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得到不断完善。学生通过不同实践环节,在实际选题及论文完成过程中真正将企业生产实际与课题有效结合,实践效果比较好。特别是岗位见习实践,大部分研究生认为对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作用非常大,实践内容和最终实践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南昌工程学院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满足了水电行业人才的特定需求,具有鲜明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孙延明,向智男,葛瑞明,陈小平,朱敏.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30-33.
[2]王秀平,王胜辉,曲春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1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