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教师履职总结

初中教师履职总结

时间:2022-07-23 17:01: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教师履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教师履职总结

第1篇

一、提高心理研究能力,有效分析学生

教师与其他行业有着本质的区别,最突出的一点,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具有独立思维的学生,而不是机械的物品,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熟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面对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特点,教师除了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之外,还要潜心研究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自己所任教学生在这一年龄段的共性心理特点。同时还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析,只有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特点做到准确把握,才能够保证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更具针对性。

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存在着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自己学得非常扎实,在课堂上表现出三心二意的情况。

在分析了这一类学生的骄傲自满情绪后,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份试卷,针对这一批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进行检测,试卷难度较大,学生无一例外地遭受到了“滑铁卢”。

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发现自身还存在的不足,这样的教育活动成效非常明显。

再比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存在着自卑与自弃的心态,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实施分层要求,对于后进生适当降低教学要求,缓解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基础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信心。

二、提高借鉴吸收能力,优化教学模式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充分了解语文教学改革最前沿的信息,广泛搜集各种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并且在自身的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进行本土化吸收,变他山之石为己使用,促进自身教学成效的提高。

笔者在教学中,广泛搜集各种先进的教学经验,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在吸收小组合作、分层教学、质疑探究等多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汇总探究出适合自身教学实际的“一二三”教学法。

“一”就是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主线,始终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出来,让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能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发挥引导与启发作用。“二”就是抓好课堂质疑探究、课后拓展训练两条主线,在课堂上以探究题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深度研究分析,在课后,延伸教学环节,注重体现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要求。“三”就是延伸课前预习、抓好当堂探究、指导课后科学记忆。

这三个环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给予预习技巧指导,让课前预习活动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路人,并在课后对学生进行各种先进记忆方法的指导,通过将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与自身的教学实际相结合,融会贯通,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

三、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课堂效果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走进了绝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信息化手段已经不再遥不可及。但是,在硬件设施普及的基础上,教师的操作与设计能力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部分教师不能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也有的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机械生硬,不能够融会贯通、自主创新,这也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高。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强化对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的学习,做到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同时,在运用中体现自主和创新,不仅运用出版社设计好的教学课件,同时也能够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各种视频画面文字通过电脑软件进行整合、删减、设计。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运用的针对性更为明显。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理念的创新,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能力作为基础性技能,不断学习与研究。通过提高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的方式,能够让让初中语文课堂融入更多的教学信息,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同时也能够深化对教学要点的理解。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成效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升教学效果明显。

四、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延伸教学环节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拓展眼光,不能将目光局限于45分钟之内,尤其要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要将各种有助于教学活动开展,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延伸、课外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将教学环节进行延伸,提高教学成效。

教师可以通过撰写读后感、续写课文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成效。教师也可以借助于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如通过形象化记忆兴趣小组活动,帮助学生运用联想比对等科学的记忆方法进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体会真实的生活。在增强感悟的过程中积累作文写作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成效的提高。许多成功的初中语文教师在谈及自己教学经验的时候,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教学资源的整合问题。在当今素质化教育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教师尤其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这种研究将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有助于资源作用的发挥延伸和拓展,提高教学成效。

五、提高梳理归纳能力,实现拾遗补缺

初中语文教师在工作中要努力做研究者与设计者,而不能单纯做教书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有心人,要具有研判的思维,一方面要吸收借鉴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一方面要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回顾、梳理、总结,审视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思考怎样去化解,突破和提升。在梳理归纳的过程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并将其拓展延伸,通过这样的梳理归纳活动,既实现了对薄弱环节的弥补,同时也能够将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发扬光大,对教学活动实现拾遗补缺的效果。教师只有不断回顾总结、分析提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够在实践中提高业务素质,更好地胜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每一位成功的初中语文教师,都不是闭门造车成长起来的,都是在不断汲取经验、消化吸收以及总结回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的,教师应当不断提高梳理总结与归纳能力,为更好地履职尽责奠定良好基础。

第2篇

以上弊端与教学评价观念都有直接的联系。笔者通过认真反思后认为必须顺应新课程评价观的要求,对初中教学评价进行大胆改革,才有利于初中教学的和谐发展。致此笔者总结出几点评价措施与对策。

一、正确、客观、全面地评价学校发挥评价的引领作用

学校管理工作评价关系到学校推行素质教育课改的方方面面。对于贯彻国家育方针,把握办学方向,培养学生的质量和办学能力提高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社会评价和政府评价学校是学校教学的外在压力。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主动充当社会评价和政府评价的代表。正确、客观的全面评价学校,引领学校朝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下一代的方向发展。对学校教学评价时,评价体系的制定要体现课改精神,课程标准的执行,学生成长的达成水平,都应有相应的法规体系界定。这种体系不仅仅让学校了解,更应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评价过程中,要把握好评价的原则,选择好评价的方法,进行全面评价。促使学校实在的抓素质、认认真真练能力。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对校长的任免,评价应起到引领和主导作用。评价考核结果应提出考评的指导性意见,帮助学校找出不足、纠正偏执,提高培养学生能力的自觉性。评价指标的量化可以作为学校晋级的重要依据。从而摒弃当前以中考成绩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弊病。使评价具有宏观的导向功能。

二、考试导向及录取方式的改革

伴随新课程进入全面的实践阶段。教育部发出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政策的通知》。通知要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必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初中升学考试招生中,要综合考查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差异,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的做法,高中录取除考试成绩以外,可试行参照学生的成长记录,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的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综合实践记录等其他资料,综合评价进行录取。据此,我们来展望素质教育实施的考试。考试形式应从封闭走向开放性,从关注分数到关注真实的人发展。对于非选拔性的考试,尽可能分层出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使有余力的学生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使较后进的学生能有兴趣读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心理健康的成长。考试方式和结果处理可以从单一走向多样性,从目前只注重笔试形式到多样测试方式。如:一次考试多次机会,或多次考试多次机会。让某些学科有天赋的学生脱颖而出。考试过程从独立考试走向合作考试,使几个学生共同完成的考题应运而生。通过这样的考试评价,让学生“乐学”“善学”。让家长认识到考试只是对孩子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测试。

三、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

新课程需要新的学生评价方式。素质培养要有适中的评价制度。对于初中学生评价要坚持内容全面性,评价多样性,注重过程与主体参与的原则,评价体系应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在评价的措施和方法上,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开放式发展评价,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潜能,以及发展需要,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和学年末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评价办法可以概括为“百分制+等级+特长+评语”。(1)百分制是以对语、数、英等原有科目的评定仍施行百分制。应试教育的偏差不是考试记分的本身,而是考试的目的。所以可以让教师明确,考试只是一种测检学生近期学习的手段,分数仅仅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评定等级是把德、智、体诸多方面的要求具体化为五项素质。对每项分别给予优、良、中三个等级。其中,第一项为思想道德素质;第二项为科学文化素质,第三项为心理素质。第四项为身体素质。第五项劳动素质。评定操作对照五项素质的具体内容,评出优、良、中。(3)对个人特长的认定,学校要有计划的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设计许多展示才华的舞台。奖励面达70%左右,活动结果记入成长档案。(4)评语:教师和班主任每学年要对学生进行评语,抓住闪光点,用充满激励的语言肯定优点提出改进的不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总之,通过评价使学生感受到随着年级的升高,自己也在不断发展。认识到学习是长期积累和进步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自己能力的。

四、教师评价改革

我认为学校要建立和谐的管理体制,对校内工作进行督导。和谐管理的重点是学校领导的团结、大公无私。以领导牵头成立公正的考评组。根据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出各年级教师的评价体系。定期对各年级的工作进行评价量化。对教师教学工作情况进行引导,对德、能、勤、绩的教师进行肯定。内部要建立起规章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学校只能在宏观上提出意见,注重的是教育方向和办学条件的改善。

第3篇

今年,省、市人民政府对我县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是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是对县、乡各级政府近年来发展教育事业的一次大检阅。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县教育工作将于6月10日左右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检查。这次督导评估检查要求之高、检查之严,不亚于去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能不能顺利过关,就看各乡镇、各部门在座的各位领导思想上重视够不够,工作措施落实不落实,工作成效明显不明显。为认真做好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验收,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市级教育督导复评情况通报

5月11日至13日,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复评。复评组对照《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和《〈云南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评估要点及评分要求》等文件内容,采取“听、看、察、访、议”等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坚持鉴定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相结合,力求客观、如实地评估元江县教育工作。复评组首先听取了元江县关于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分别召开了人大、政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和学校负责人座谈会,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深入到澧江、东峨、青龙、因远4个乡镇政府及当地的中小学共14所学校实地检查,认真细致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抽查清点在校学生情况,进一步验证、核实县政府的自评报告。通过两天多的调查核实,复评组认为:元江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作为宣传、动员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大事来抓,县、乡(镇)政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履行到位,全县上下形成了迎接督导检查的浓厚氛围,自评工作严肃认真,扎实细致,有关档案资料较为规范,掀起了继“普九”之后的又一轮关心、支持教育的热潮;自评报告内容基本符合全县教育工作的实际;检查组所到学校管理有序、师生精神状态好,教育质量逐年上升,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美化、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发挥了环境育人和管理育人的功能。评估组给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分为91.5分,基本达到“教育工作先进县”的分值要求,但由于评估过程中发现有涉及“教育工作先进县”一票否决的要素(主要是d级危房严重超标),评估组经过认真合议后,同意将元江县作为“教育工作合格县”等级呈报给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评估认定。

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在充分肯定我县教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中肯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一是危房偏高。全县中小学现有45584平方米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16.21%,远远超出评选“教育工作先进县”标准中关于d级危房比例不得高于3%的要求。

二是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我县中小学宿舍较为拥挤,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大多数是简易房,学校没有洗澡房,厕所十分简陋。实验仪器老化,自然破损、报废、消耗较大,原来配备的实验仪器与新课改教学需要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卫生、劳技器材配置严重不足,生均图书不达标,小学计算机配置生机比也不达标。

三是我县初中控辍保学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县、乡政府加大了初中控辍保学的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仍然有突破省定标准底线的危险。辍学率20*年为2.59%,从数字上看虽然不超标,但是初中生辍学是动态的,稍有疏忽,辍学率就会反弹和超标。个别初中学校的辍学率已大大超过3%的指标要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本解决了因贫辍学的问题,但对于因厌学而辍学还缺乏有效措施。

四是进一步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元江县教师队伍在区域分布、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尚不够合理,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

1、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学校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特别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完善寄宿制学校的配套建设,重点支持寄宿制农村初中改善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和文体设施的条件,加强住宿生的安全管理、卫生管理,高度关注寄宿生的身心健康。

2、评估档案资料要力求规范。加强对乡镇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更多地体现政府行为(个别乡镇的汇报材料是教育部门的工作总结)。县级与乡(镇)的统计数据要一致对应,同时要注意数据核实,如实反映情况(因远镇初中入学率92.37%,低于95%属于“不合格”指标,原因是因远二中未将户籍内在外借读学生算入)。关于档案资料和表册的一些细节问题,必须抓紧修改完善。

3、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云南省教育督导规定》,加强县教育督导机构的建设,成立元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落实编制、配备专职督导人员,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4、根据*年国务院《教育费附加征收暂行规定》第八条“地方征收的教育费附加,按照专项资金管理,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提出分配方案,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不得用于职工福利和发放奖金”要求,将“教育费附加”全额及时划拨县教育局“义务教育资金专户”进行专项管理、统筹使用。

5、抓好勤工俭学工作,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要坚持开展以校园“五小工程”为主要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把办好一个食堂,种好一片菜地,养好几头肥猪,救助一批困难学生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要从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等方面对学校的勤工俭学给予扶持。要把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改善学生生活质量。

六是实地检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一是汇报材料上的问题。几乎所有乡镇都把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写成了教育工作总结,有的乡镇简单地把20*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汇报材料修后就进行汇报。没有站在政府的角度叙述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各乡镇对本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认识上还存在偏差,错误地认为教育督导评估只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事情,恰恰相反,本次教育督导评估主要是督政,而不是督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当地党委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具体讲就是当地党委政府依法组织适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学校建设给予用地保障(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力所能及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表彰优秀教师等等情况。二是资料装档方面的问题。个别乡镇在资料装档上比较随意,笼统地把各种资料混装在一起,不但不便于查阅,而且显得混乱。根据市政府复评组的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教育工作资料应分开装订,并帖上标签。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乡镇党委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各种文件,乡镇各种教育工作汇报材料、控辍保学先进材料,强化教育管理方面的材料,“两基”表册。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对我县教育工作的检查验收,是我县今年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对此,大家务必保持清醒头脑,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20*年5月,我县“两基”“普实”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去年主要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检查验收,而这次督导评估是对“普九”复查的进一步拓展、深化和加强,涉及部门多、范围广、要求高,是对县乡两级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全面的、综合性的检查验收。所以大家务必采取过硬措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照标准,查漏补缺。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照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各项要求和指标,仍然还有很大差距。从5月13日市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反馈意见看,我县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了教育督导评估的检查验收,又制约着我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加以研究解决。冷静分析目前的现状,迎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十分紧迫。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和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将迎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第三,我们要认识到做好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是提高我县教育发展水平的良好契机。这次省检的很多内容包含了中小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如d级危房排除等)的指标。这无疑是各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契机,也是推动教育上水平的大好机遇。各乡镇、各部门、各中小学校要通过这次省检,认真对照标准,寻找差距,尽最大努力把欠账补上,把迟早要干的事提前干好,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提高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水平。

三、明确职责,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应该说,5月11日~13日市政府对元江县教育工作的督导复评只是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一次预演,说直接一点,市政府对我县的教育督导评估并不算严格,所提出的问题也很宏观,但实际上我县在前次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部门的领导在专家质询环节上,对涉及本部门的情况了解不全、掌握不清,这种情况在省政府督导评估时要避免发生。下面,我针对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具体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县级职能部门工作

1、落实教育督导机构

一是县教育局要尽快提出《关于成立元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请示》报县机编委;二是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要尽快研究,尽快批复。(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和县机编委负责落实)

2、落实教育费附加的拨付

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足额拨付教育费附加,并办理拨付相关手续。(此项工作由县财政局和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3、材料档案:一是县政府教育工作汇报材料以《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基本情况登记表》为依据,进一步核实相关数据;增加社会力量办学、教师小区建设和捐资助学情况的内容;利用图片、统计图,把县政府汇报材料做成电子文稿。二是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申报材料经修改定稿后,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要求,做好材料申报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表册档案,核对县、乡两级教育相关数据,做到表表相通,册册相符。(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4、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出席汇报会、座谈会和反馈会,并能回答专家质询本部门的相关问题和涉及的数据,说得清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县政府办:做好部门之间协调工作;相关文件的印制和下发;认真做好迎检工作方案,包括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日程、会场、食宿、车辆的安排和标语的布置等等。

(2)县发改委:熟悉和掌握“十一五”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相关教育工作和教育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及教育收费情况。

(3)教育局:一是指导全县各乡镇、中小学做好复查迎检准备工作,帮助全县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备查的“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充分展示我县在强化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办学质量等方面的成果。二是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涉及“一票否决”的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三是配合县政府办做好各种迎检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4)广电局:一是制作教育工作的电视专题片;二是及时报道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在我县的检查工作情况,做到当天活动当天报道,并全程跟宗报道。

(5)人事局:熟悉和掌握全县教职工配备情况、农村富余劳动人员转移培训和社会效益的情况、禁止使用童工专项整治情况。

(6)财政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按规定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拨付情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执行情况;“三免一补”经费拨付情况;及时拨附相关教育经费。负责向省督导评估团解释和说明教育经费的相关问题。

(7)农业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农村成人中等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科教统筹取得的成果情况。

(8)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卫生局、建设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同时要安排人员,在这段时间经常开展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食品安全、文化环境等活动,认真治理学校门口摆摊设点、无证占道经营的现象。在城区中小学上学、放学时段,公安要帮助学校维持校门通秩序。

(9)其他职能部门,也要按元政办发〔2009〕12号《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的通知》的规定,负责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说明本部门所履行的教育工作职责情况;对一些未按要求达到的硬性指标要写出专题报告说明情况。

(10)其他要求。凡参加汇报会的部门领导,会后要认真通读全县的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凡是涉及本部门的相关情况和数据,务必做到汇报会当场解释得清、道得明;同时,各部门在专家质询时要能密切配合,相互补充汇报、说明情况。

(二)乡镇工作

1、对尚未入学或流失的适龄少儿,要认真梳理,摸清底子,建立翔实可靠的流失生名册;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乡、村、社和学校、教师的职责,依法采取“动员劝学”、“强制执行”等多种办法,使辍学生重返校园完成义务教育,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

2、乡镇长汇报材料:要从乡镇政府的高度,认真总结近三年本乡镇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学校布局调整、“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控辍保学”工作、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材料应包括乡镇基本情况、主要措施与成效(重点部分)、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的打算。要对现有的汇报材料进行认真修改,材料中涉及到的教育统计数据,要以20*年度学校统计年报和“两基年审情况登记表”为准。修改好后报县教育局进行审阅定稿。

3、档案: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要组织发动中小学、各站所,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认真挖掘和整理相关教育工作的材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育工作档案。具体按会上发放的《乡镇档案资料》要求建立。乡镇档案要摆放在汇报会所在地,不能放在学校。

4、要做好2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乡镇长汇报材料;二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文件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迎检方案、*年履职自评报告、07年履职自评报告和06年履职自评报告)

(三)学校(幼儿园)工作

(1)要进一步整理完善近三年“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特别要认真核实各种材料中使用的数据是否与教育统计数据相符。加强与公安等职能部门的联系,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搞好学校卫生保洁工作,以斩新的校园面貌和良好的师生精神状态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2)要做好3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材料装订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自评实施方案、近三年学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二是学校(幼儿园)特色材料(3至5个材料);三是学校(幼儿园)简介(检查组进入校门时分发)。

(3)检查期间,学校所有教职工要佩戴工作牌。

(四)迎接工作

1、县、乡镇主要领导,一是相关人员(乡镇包括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中小学校长,并由乡镇长汇报)要参与迎接;二是按通知要求参加汇报会和反馈会;三是全程陪同检查。

2、县、乡镇、学校、住宿宾馆均要在醒目的地方悬挂“热烈欢迎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莅临我县(乡镇、学校)指导教育工作”字样的标语。(此项工作由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负责落实,具体由县教育局负责通知乡镇和学校)。

3、乡镇召开汇报会时,涉及的乡镇站所长和学校校长要参加会议,并接受督导评估组的询问。

(五)相关工作要求

1、县、乡镇、学校所有表册、材料的修改完善及归档工作,要在5月31日前完成。

第4篇

一、学科建设方面

学科教研组建设一直是中学的重点工作,学科组是学校的重要组成单位,其内涵发展既是朝阳教委基教一科的重点推进项目,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重大驱动力。按照既定计划,中学部在本学期的学科教研组推进过程中,重点完成了以下工作:

1.明确教研组长职责、规范教研组活动

本学期伊始,中学部教学处就带领五个教研组长重新学习了学校已有的教研组长工作职责,使教研组长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明确的责任意识,并在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中监督执行。整个学期的所有教学活动,教学处都形成了“教学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教学处”的闭循环,使得教学工作流程清晰、职责分明,每项教学处计划或方案、有教研组活动具体实施呈现、最后有教研组活动记录或结果档案,使得教研组活动联系着学校的每一项教学活动。

2.树立教研组长威信、培养管理队伍

每一件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教研组的有效活动。为了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正常、有效进行,让教研组组长真正起到管理和带头作用,是最有效的办法。为此,在本学期的日常教学管理中,教学处不断树立教研组长在本组老师中的威信,为教研组长搭建各种发言的平台,使得老师信服、真心实意为区参与教研组活动,其实也是实实在在的参加教学活动。如在行政督导课安排上,采取教学处建议、教研组长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去完成;在行政督导课的反馈上,采取先反馈给教研组长,再和教研组长在全组老师会上反馈重点问题和主要成绩,最后是教研组长或教学处给任课教师反馈个性问题;在周测上,采取教研组长定计划、备课组完成、教学处和教研组长共同监控的办法去完成;在月测和期中这些常规考试中,采取教学处给教研组长分配任务,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共同完成命题、判卷、总结等工作,这种教学处与教研组长结合的管理和推进方式,既能有效推进常规工作,又能防止教学常规出现较大漏洞。

3.搭建多种平台,提升教研组教研水平

学科教研组的发展水平体现出学校的真实教学水平,教研组的发展,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促进中学部各个教研组的发展,我们为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1)聘请专家指导,提升教师素质。

至本学期末,中学部的语文组有林文俊老师、数学组有袁芝馨老师、化学学科有谢虹老师做常年的、定期指导,几个组的老师深受专家的积极、正面影响。下学期开始,英语组将常年聘请刘英老师,为英语组的年轻老师进行辅导,促进他们的进步。

(2)开展丰富教研活动,锻炼教师队伍

从开学以来,本学期组织了丰富的教学教研活动,为老师的发展创造了多个机会。其中常规教研活动有每周一次的行政督导课、语文组、数学组、化学学科定期的专家指导活动、每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等。特色活动有评优课活动、老师参加各级基本功竞赛活动(全体教师参与的基本功考试、五位老师参加区级微课比赛、两位年轻老师参与的北京市微课比赛等)、2014年8月2日举办的中考教研活动、2014年11月4、5日为迎接示范校验收举行的各科教研活动、2015年1月8日与体育场路中学联合举办的“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率”的校际教研活动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锻炼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3)借助外部力量,提升教研组综合水平

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是教研组发展的动力。本学期,学校积极组织各教研组外出培训、学习,让本教研组教师积极走出去,感受教研活动水平较高的学校的成功教研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我校先后外派语文组教师集体赴山东德州平原二中教研学习、数学组老师集体去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学习参观、部分骨干教师赴上海、宁波等地学习教研,这些老师在教研过程中丰富了教学感悟,提升了教学水平。

4.立足教研组常规活动,争创特色教研组

目前,各个教研组在完成教研组的常规工作的同时,正在积极发展学科组的学科特点确定的特色工作,力争在下学期取得优秀的成果。目前较为成型的有英语组的特色教学模式、语文组的随笔化写作和诵读、数学组的“科研兴组”策略、理综组的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文综组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教研组的特色化,势必引起诸多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教学工作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二、和谐课堂的构建

和谐课堂的构建是润丰学校全体教师的教学追求,本学期,中学部和谐课堂构建的基本策略是“课程目标与教学资源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教学处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以促进和谐课堂的构建:

1.课堂教学管理:

(1)对学生,有明确要求,认真落实《北京市润丰学校课堂常规规定》、《北京市润丰学校体育课堂常规规定》;保证课堂秩序正常,教学能在较好的环境中进行。

(2)对教师,严格执行《北京市润丰学校课堂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体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风范,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尽最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3)在日常工作中,教学干部通过随班听课,检查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通过参加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了解课堂的教学进展和教学内容的落实情况。在开学初,通过校本培训,在期中前后,通过家长问卷,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在学期末,通过学生评教,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履职水平。

2.课堂教学指导:

第5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市总工会四届十二次全委会议精神和鞍山市教育工会2014年工作安排,回顾总结2013年我市教育工会工作,安排部署2014年教育工会工作任务。现在,我受市教育工会常委会的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

一、2013年教育工会工作回顾

2013年,__市教育工会在市总工会和鞍山市教育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__市教育局党政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开展园丁创业活动为重点,以加强学校民主管理,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主线,以建设教职工之家为载体,狠抓工作落实,强化工作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入贯彻落实鞍山市教育工会《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活动通知》的文件要求,在各学校广泛宣传和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采取座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大兴廉洁从教、奉献从教的教师职业风尚。在全市教师中开展了以“班主任工作艺术”为主题的第二届班主任工作论坛活动,评选出10名杰出班主任和20名优秀班主任。各学校分别举办了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师德好、师风正的先进教师,西柳中心校教师王妍荣获辽宁省五一巾帼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园丁创业活动获得新成效。以培养教育创新精神、提高执教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推广优质课、标准化教案、优秀教研成果等为主要内容,在全市一线教师中广泛开展有特色、有创新、有吸引力和创造力的园丁创业活动,先后举办了全市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现场会,小学英语教学专业培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探索”座谈会和中小学教学协作体观摩课大赛等活动,引领广大教师树立全新教育理念,增强实施新课改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市共评选了10名“园丁创业标兵”、100名“园丁创业能手”,四中教师魏晓玲等10名教师荣获鞍山市“园丁创业能手”荣誉称号。

学校民主管理迈上新台阶。全市各学校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把教职工关心的选人用人、评优晋级、财务收支等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学校的重大决策,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引导教职工有序参与学校管理,有效维护了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制定了完善的校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校务公开,建立健全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监督小组,规范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和公开程序,设立教职工意见栏,充分听取教职工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

服务教职工增加新举措。对全市困难教职工进行摸底调查,将符合条件的40名困难教职工纳入市总困难职工信息库。以因病致贫、突发灾害致贫的困难教职工和困难学生为重点,着力开展送温暖、光明康复行动、痔愈援助行动和金秋助学等服务帮扶活动。全年共投入资金55万元,在教师节和春节期间,走访救助重病特困教职工86人次,有1名患白内障和30名患痔疮教职工接受免费治疗。对“8.4”洪水的受灾教职工进行走访调查,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共有237名灾区学生接受就学资助。协调市总帮扶医院,为教职工免费体检,防治教师职业病。

教职工文体活动提升新水平。各学校积极加强“教工之家”建设,增加经费投入,努力改善条件,为教职工搭建活动平台。20__年,市教育工会组织各基层学校参加市总举办的第二届职工拔河比赛、迎国庆第二届“

消防安全杯”职工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活动,电视中专在职工羽毛球赛中获得了男子双打冠军的殊荣。各学校也以迎国庆、庆祝教师节、迎元旦等为主题,举办了书画、演讲比赛、文艺联欢等适合教职工特点和有益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广大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工会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各学校工会组织认真落实市教育工会、市教育局《关于学校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达标创优的实施意见》,严格按照学校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达标创优考核细则,以“八有”为标准,强化工会基础建设。今年,全市86家学校工会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举办了教育系统基层工会主席培训班,开展集中培训和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工会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教育教学、服务教职工群众的能力,使工会干部在认识上有新提高,落实上有新措施,创新上有新成果。

同志们,回顾总结2013年,教育工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少数工会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履职和服务能力偏低;部分学校工会还处于有名无实状态,工会组织缺乏活力和凝聚力;是教育工会对基层学校的分类指导还不到位,有的工作抓而不紧,抓而不深,致使工作进展不大,效果不明显,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教育工会工作任务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第一年,市总工会和鞍山市教育工会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做出了部署。全市教育系统的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市总和鞍山市教育工会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做好教育工会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组织动员全市广大教职工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多做贡献。

2014年,全市教育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__市总工会四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鞍山市教育工会2014年工作安排意见,以建设和谐校园为主线,以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建立健全维权机制为重点,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和园丁创业活动为载体,全面履行工会“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团结动员广大教职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学校,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构建繁荣富庶幸福文明美丽新__而努力奋斗!

深入推进岗位立功,提高教学创新能力。以“园丁创业”活动为载体,着力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精品课评选、教研成果评展等活动,把比教学、比创新、比教研、比执教能力贯穿在活动之中,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和实施新课改能力,探索高中诚信课堂、初中高效课堂、小学快乐课堂新模式。巩固助教活动成果,继续采取教师下乡支教、教学交流和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学校改善校园和教学环境,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水平,推进城乡教学一体化进程。

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师风。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建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激励、考核、监督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典型选树力度,继续开展师德事迹报告团巡回演讲和优秀班主任论坛等活动,用先进模范人物和优秀师德典型,激励和引导教师树立良好师德,培育良好师风。各学校工会要注重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通过采取专题学习、主题报告会、研讨会、知识竞赛、征文等多种形式,使广大教师广泛参与活动,立足岗位,争做“身正为师、以德为范”的楷模。

(三)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学校教代会制度建设,重点推进镇(区)中心校教代会制度建设,严格规范教代会程序和内容,把与广大教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评优晋级、进修培训、选拔任用、以及学校财务支出、重大决策、规章制度等问题提交教代会通过;建立健全校务公开工作机制、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积极探索公开内容的深度、公开形式的广度,把校务公开的内容向教职工关注的热点延伸;学校工会干部要深入教职工中间,了解教职工思想、工作状态,紧紧抓住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及时反映教职工意愿和建议,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教职工队伍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增强服务能力,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继续对困难教职工进行摸底调查,将符合救助标准的困难教职工纳入市总困难职工数据库,特别是新发生的患大病致贫和突发灾害致贫的教职工,要及时上报。要关心困难教职工生活,多了解、多走访,多探望,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难题。深入开展对困难教职工的日常救助和节日走访活动,继续开展“光明康复行动”、“痔愈援助行动”和“金秋助学”活动,建立和落实为教职工定期体检制度。关爱教职工身心健康,各学校要结合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教职工文体活动, 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缓解教师身心压力,使广大教师愉快工作,幸福生活。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党的xx大会议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安全工作法律法规,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教育教学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大力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坚决杜绝重特大伤亡事故,尽力控制一般事故,确保在校学生安全,力争实现“零死亡”、“零事故”、“零犯罪”目标,争创安全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三、主要工作

(一)大力加强安全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课任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法制意识,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大队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识,熟悉报警、求助电话的使用,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能力,掌握躲避危险和自救的简易方法。

在搞好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如劳技课、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训练中要突出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和防暴、抗暴等综合演练。演练每学期不少于一次。突出消防专业训练,强化专业技能,年内训练2次,时间6天。每个班级专门配备一本安全教育备课簿,各班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应在备课簿上得到充分显示,并作为教师完成年度任务和接受上级安全工作检查考评的重要依据

为防止学生在暑期发生溺水死亡事故,学校在放假前集中开展安全常识教育外,开展家访活动,宣传预防溺水常识,提醒家长监管好自己的子女,防止他们私自下河玩水造成溺水死亡。

(二)大力加强安全工作组织制度建设,努力把校园安全及综治工作纳入正规化轨道。

1、加强工作责任制度。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安全工作职责。建立一支专职或兼职的学校安全及综治工作队伍,动员和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共同做好学校安全和综治工作。

2、落实定期检查制度。要严格按照“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十六字方针,把检查作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每周和重大节假日前必查的基础上,点、重点查、查反复、反复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疏不漏,不留死角。

3、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要坚持每月一次安全工作例会和履职报告制度,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分管副校长每月5日前将《安全工作履职报告书》交校长签名确认后报局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备查。

4、健全资料档案制度。要将上级的安全工作指示、年度计划总结、日常管理检查、月报通报等工作台帐系统整理,及时归类建档,为领导决策、工作研究、检查指导、工作讲评、年度考评和保障校园合法权益提供第一手资料,使安全工作更具预见性、规范性和针对性。

5、完善安全考核制度。学校安全工作要列入年度工作考评计划,凡成绩显著或有特殊贡献的教职员工应予表彰奖励;凡因工作中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坚决行使“一票否决”权,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6、强化安全预案制度。以自然灾害、暴力犯罪、重大伤亡、食物中毒、重大疫情为设想条件,结合单位实际,认真制定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保障措施,健全处置机制,并在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师生进行实战背景下的综合性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各项应急工作能有条不紊地展开,把危害和损失控制到最低限度。

(三)大力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努力营造安宁详和的校园环境。

1、加强门卫安全管理。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落实门卫工作制度,把好校园入口关。一是加强门卫工作人员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培训,配备必要的防范器材,使其不仅能防偷防盗,还具备一定的防暴抗暴能力。二是严格门卫询问登记制度,非本校学生和工作人员必须有完备的登记手续和正当的理由方可进入校园,对不能说明情况的人员应责令其离开学校,对形迹可疑的人员应通报公安部门及时处置。

2、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教师私家车和领导来车一律停靠在校门两侧。摩托车、电动车出入校园,应避开学生上下学和人多情况复杂时段,限道、慢速行驶,防止意外交通事故发生。学校不组织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没有安全保障的社会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有危险的活动。

3、加强校园饮食卫生及防病安全管理。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定,严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食品采购、运输储藏、烹饪配餐、餐具消毒、保鲜留样、人员隔离等各个环节,确保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和投毒案件。开学前,学校必须对炊事人员进行体检,对不宜从事炊事工作的要坚决调离岗位。学校要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按国家统一规划方案和指导原则,组织学生群体性预防用药。突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及冬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食堂严禁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其产品,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4、加强校园防盗安全管理。按照“立足内部,内外联动,全面设防,确保安全”的要求,有计划地加快治安网络建设,逐步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动静结合,点线面结合,各项防范措施相互配套衔接的校园治安防控网络,努力形成违法犯罪分子不敢进校作案,进了校园作不了案,作了案逃不出校园的治安保卫局面,切实做到校园“不发案、不出事”。要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管理,做到制度齐全,措施到位。会计室不超标准存放现金,严防盗窃事件发生。易燃、易爆和剧毒药品严格手续,专项使用,专人管理。严格落实教职工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应按时到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擅离职守。值班人员要熟知报警装置和报警方法,做好值班记录。学校领导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要保持通信工具畅通,保证紧急情况下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5、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内消防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确保消防安全。学校应组织师生定期开展消防演练,保证紧急情况下能遏制和消除火情,有序组织师生撤离火灾现场。

6、加强校园用电安全管理。学校应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加强校园用电设备和线路规范化建设,电气设备工作性能正常,动力与民用线路分路使用,无超负荷或缺相工作现象出现。

7、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学校定期进行校舍勘验检查,发现险情应立即处理。学校对防止拥挤踩踏事故,从实际出发,在学生出操、集合、放学,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教职工在楼梯间负责维护秩序,管理学生。要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8、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切实加强体育课、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做好技术要领、运动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体育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参加体育竞赛以及其他剧烈运动的学生,应予劝阻。运动前要进行详尽的技能教学和安全教育,统一上课,个别指导,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认真检查服装、鞋袜是否合适,身上不佩带微章、钢笔、钥匙、小刀等杂物,戴眼镜的学生垫上运动必须摘下眼镜。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逐步适应激烈的体育运动。运动中要重视并切实搞好运动保护。运动后要做好整理活动,使身体由激烈的体育运动状态逐步恢复正常。学校要加强体育锻炼器械的维修保养,每学期2次,寒暑假期内必须进行一次彻底检查检修,有安全隐患的必须撤除。

(四)大力加强与安全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认真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把侦破盗窃、敲诈、抢劫、侵害师生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作为工作重点,严厉打击针对师生的杀人、伤害、xx、抢劫、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铲除校园及周边存在的流氓团伙和黑恶势力。要积极配合交巡警、交通部门,大力整顿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合理规划交通线路,科学设立交通信号灯、指示牌、斑马线和社会车辆停放点等安全设施,要做到信号灯、设施疏导、岗位值勤“三位一体”,确保校门及周边地区良好的交通秩序。要积极配合工商、文化、通信、新闻等部门,依法规范学校周边地区的文化娱乐场所,及时查处、取缔非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音像书刊等场所。要积极配合建设、工商、城管等部门,依法加强校园周边地区市政管理。

初中学期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围绕“平安和谐校园”创建目标,全面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深入贯彻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安全常规管理,建立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为广大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保障我校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队伍,完善工作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障水平;开展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校园稳定、确保师生安宁。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建设

1、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总结XX年学校安全工作,部署XX年安全工作任务。

2、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各学校按规定成立领导组织,健全管理机构,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学校安全工作队伍,逐步形成学校、班级、家长和社区齐抓共管的网络,通过完善管理网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

3、落实安全责任制。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中心学校、各中小学、班级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制。

4、及时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落实上级会议、文件精神,部署工作任务。

(二)加强安全工作制度建设

1、制定《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对学校安全工作提出全面要求。制定并明确《学校各类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按照“一岗双责”,明确安全工作职责。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各学校根据工作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门卫制度,值班巡逻和领导带班制度,校内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住宿生安全管理制度,校内外大型活动审批制度,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接送交接制度,接送学生车辆管理制度,托幼机构与小学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日常安全工作记录制度,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事故责任追究制等,以制度促管理,以制度促规范,建立起学校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3、加强档案资料管理。对安全工作文件、计划总结、安全检查、隐患整改、月报通报及其他日常安全工作等及时归类建档,作为安全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的依据。

4、完善安全报告制度。学校发生学生伤亡事故或群体性事件后,要在组织抢救和做好化解工作的同时,立即向中心学校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不报。

5、建立安全通报制度。对不重视安全工作,玩忽职守,影响学生健康甚至酿成安全责任事故的,将严肃查处,并对查处情况及时通报。

(三)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1、开足并上好安全教育课。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任课教师,开足上好安全教育课。

2、抓好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开学初、放假前、集体活动前等,要有针对性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学校要制订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使教职工熟悉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4、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宣传党和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加强安全工作的重大举措,宣传本学校安全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努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学校安全管理

1、各学校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对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学校实行“齐抓共管、划块负责”的管理模式,将学校安全工作和责任分解细化,建立起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及时搞好活动总结。

2、加强学校安全常规管理。学期初组织对校园、班级落实安全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3、中心学校将协调办事处相关部门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严厉打击针对学校和师生的违法犯罪活动,整顿接送学生车辆,整治网吧、流动摊点等经营服务场所,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4、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学校安全教育”活动。

5、继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按照隐患等级进行登记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6、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认真落实《中小学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配备必需的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畅通。

7、组织饮食卫生安全专项治理。认真落实《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全面推行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学校食堂设施和卫生条件符合规定要求,并取得卫生许可证。建立食堂进货定点采购、索证和登记制度,杜绝“三无”食品流入。严格食堂安全保卫措施,定期组织对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培训,定期深入食堂检查指导,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五)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1、做好值班工作。学校要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准擅自离岗,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

2、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学校要把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保证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器材配备、隐患整改、应急保障等需要。

3、不断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队伍,落实应急岗位责任,完善应急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治安、火灾、食物中毒、拥挤踩踏、公共卫生、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等)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使应急预案更具体、更明确、更细致,可操作性更强。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火灾等其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教育师生掌握紧急状态下撤离、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六)完善评估考核机制

1、组织开展安全检查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综合性检查活动,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活动。专项检查实行随机检查方式,内容包括安全课开设、门卫管理、宿舍管理、食堂管理、消防管理、值班巡逻、档案建设等。

2、中心学校将根据《平安和谐校园条件》和《安全工作责任书》要求,评选表彰“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学校和个人;对没有履行好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校长、教师,依法追究经济责任并报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总之,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把安全工作做好了,才能谈其它的工作。各校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安全无小事”,安全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经常检查,及时整改,措施有力,促进自护,做到小事不出班,大事不出校。

初中学期安全工作计划

本学期,学校安全工作将继续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师生负责的态度,处理好学校安全工作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

一、工作要求

本学期的安全工作的目标要求是:继续认真贯彻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文件,努力杜绝一切因学校工作失误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消除安全隐患,使教师有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环境,使学生有一个安全文明的学习环境。做好各项工作,迎接上级的检查。

二、工作要点

1、教育教学安全

(1)各任课老师要继续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加强心理辅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

(2)由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要做好安全教育,要制订好详细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预案,各班都要周密考虑,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管理。各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来,不能有丝毫大意。

(3)继续加强对各班各室的用电管理。

(4)体育课及其他室外游戏,教师要全程监督。活动量大的要向学生讲清要求,问清学生能否参加,不应勉强,对体质特殊的学生给予照顾。

(5)各班要坚持排队放学制度,切实执行学校按时清校的规定,严禁教师放学留学生,有特殊情况必须与其家长取得联系。

2、交通安全

(1)班主任应把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作为必讲内容,要教育步行的学生右侧通行,不在路上跑和玩。

(2)做好乘车学生的上学、放学管理工作,做好时间安排和乘车安全教育。

(3)严禁未满12周岁的学生骑车上学。

3、饮食饮水卫生

(1)学生不要乱吃乱买食品。不要购买无厂家、过期发霉的食品。

(2)学生自带白开水。

4、学校设备设施安全

(1)定期组织校舍安全检查。特殊天气随时检查,发现险情及时汇报排除。

(2)教师要加强主人翁意识,保持高度警惕,关心校舍设施及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3)加强保卫工作,防盗防火.。

(4)电器、教具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检查,如有故障要及时排除。按规定接插线,接插线前要检查电线绝缘皮是否完好,不得乱拉电线。

(5)体育器械在使用前体育教师或活动辅导老师要认真检查一遍,确定完好后方可组织学生使用。使用时教师不得离开,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加强保护,防范事故的发生。

(6)加强对电脑室、实验室等特殊场所的管理,按规定操作。

5、加强安全检查

(1)学生不准带危险物品到校,课间要做有意义的活动,不要在危险区域逗留。

(2)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管理,闲杂人员不得进入校园。

(3)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严禁在走廊、操场内追逐、打闹。

(4)值周教师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按时到岗到位,加强课间巡逻,认真做好值周工作。

(5)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安全知识的宣传、预防工作。

(6)加大检查力度,改善周边环境。

6、具体内容安排

第7篇

全县下辖27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大概也是云南拥有乡镇最多的县。在这样的范围内,工会工作的组建和维权势必面临更多的难题。

和县总工会干部职工见面几分钟,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团结干事的工作作风以及服务职工的职责使命,让记者备受感染。

随着采访的深入,他们工作的踏实和扎实,成为他们最显著的标签。

履职就是维权做事

镇雄县母享镇串九村人刘聪,原是镇雄县汽车运输公司工作人员,2006年企业改制时,刘聪被安排到镇雄县乌峰镇运管所工作,2013年1月被乌峰镇运管所解聘。因乌峰镇运管所拖欠刘聪2年工资共3 . 2万元,刘聪多次请求运管所偿还拖欠的工资未果,向镇雄县人社局寻求帮助,未能得到县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的帮助解决。刘聪想走诉讼程序,但他又不懂法律,而且无力承担诉讼所需的律师费用。2014年初,刘聪来到镇雄县总工会办公室,请求工会提供法律援助。

听了刘聪的情况汇报,县总工会决定安排3000元资金为刘聪提供法律援助,同时聘请了镇雄县南广律师事务所律师具体负责刘聪的请求事项。

经县总工会与律师一起商讨研究后,认为刘聪请求讨要工资一事需要通过诉讼程序才能维权。随后,南广律师事务所展开了广泛的调查取证,他们查找相关责任人,为官司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就在双方即将对簿公堂之时,在县总工会的协调下,县法院和南广律师事务所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了现场调解,刘聪和乌峰镇运管所最终达成协议:由运管所一次性支付刘聪工资报酬共计3 . 2万元,刘聪撤回。2014年6月,运管所将3 . 2万元全部支付刘聪。这笔工资在被拖欠了两年之后,刘聪终于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钱。

刘卫华是一名电信代办点职工,尽管只是一名劳动派遣工,但他工作积极肯干,遗憾的是,他每月拿到的工资只有900元,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且在他被查出患有肝硬化之后,电信公司不仅不管,还将他的工资降到每月500元。刘卫华向县总工会写来了申请,请求工会提供法律援助。目前,律师正在调查取证过程中。

镇雄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曾维雄是一个对工作有细致思考的人,在一次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会上,他主讲了《工会是什么?有什么?干什么?》2008年县总工会换届时,他提出了一年理顺关系、两年全面发展、三年查缺补漏、四年巩固提高、五年总结经验的工作思路。在他看来,“如今的工会已从单一的组织职工活动到多渠道的服务转变,只有实实在在做事,才能让人刮目相看。”维护职工权益,服务职工群众,已成为全县工会干部的共识。

你们让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今年37岁的顾崇祥是镇雄县泼机镇李官营村顾家院子人,长期四处务工。2013年初,顾崇祥因受伤导致双脚行走不便,丧失了劳动能力。

2014年7月,顾崇祥向县总工会提出申请,要求解决临时生活费、住房和低保等问题。县总工会工作人员及时向领导汇报了情况,并召开了主席办公会,及时向县民政局、泼机镇党委政府联系,为顾崇祥解决低保和危房改造工程指标。

事实上,考虑到顾崇祥生活上的困难,县总工会前后4次救助了顾崇祥生活费共计1500元。2013年底,顾崇祥还享受了茅草房改造工程,由村委会帮助修建了房屋,并加盖了石棉瓦。2014年9月,泼机镇党委政府又解决了顾崇祥危房改造工程指标。因顾崇祥长期在外务工,村上不了解其具体情况,而且全镇低保指标也比较少,因此未能享受低保。现在既然顾崇祥提出了申请,泼机镇党委政府只有等待县上下达新指标后帮他解决。

2015年1月,顾崇祥的低保问题终于解决了,他再次来到县总工会,激动地说:“感谢工会!感谢你们!我有了低保,危房已得到了改造,你们还解决了我的临时生活费,让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2013年1月11日,时值严冬,镇雄县果珠乡高坡村发生特大山体滑坡,造成15户人家60余人被埋,22人死亡。春节到来之际,县总工会工作人员即来到高坡村受灾现场,看望慰问了受灾农民工家庭。

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县总工会开展的“送温暖”活动,为全县692名困难职工、劳动模范送去共计42.6万元慰问金;坡头镇石头村是县总工会的挂钩扶贫点,工会的慰问活动涉及困难群众40户、贫困大学生33名,发放慰问金5万元;“五一”期间,县总工会筹集资金3万元为103名困难女职工进行了“两癌”(乳腺癌、宫颈癌)免费筛查;中秋国庆期间慰问了患大病职工105名,发放慰问金20.1万元。工会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共资助了83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

和妹妹一起考上昆明学院的陆婷是幸运的。2014年之前,她的父母在浙江打工,由于母亲生病,父母两人才从浙江回到老家,在木卓镇的菜市场上卖菜,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一起。尽管生活艰苦,但姐妹4人发奋读书,去年,其中的陆婷两姐妹一同考上昆明学院,一个读专科一个读本科,镇雄县总工会通过“金秋助学”分别给予1500元和2000元的帮助。

镇雄是人口大县,在外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庞大,一些人学到一技之长后,有人选择了回乡创业,工会开展的“贷免扶补”为他们的创业起步助了一臂之力。

42岁的张靖原是镇雄县罐头厂的员工,1993年企业改制后,他外出打工,学会了营销知识。2011年,他回到镇雄,准备创业。

张靖了解到管道市场前景可观,创办了中财管道店,开始效益还不错,可资金不足形不成规模。得知“贷免扶补”信息后,他向县总工会提交了材料,获得了5万元的创业贷款。随着镇雄房地产的发展,张靖又投资了卫浴、电器销售,不仅带动了12名青年创业,还先后吸纳了15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王燕用“贷免扶补”的5万元开了一家花店,如今生意不错。镇雄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刘祖俊说:“她就是靠这笔钱发起来的。我们每年30个‘贷免扶补’指标,在镇雄很受欢迎。”

一位下岗职工找到工会申请了5万元,开了一家玻璃店,专做玻璃的磨边和批发业务,由此奠定了事业的基础。

以活动树形象

2013年,镇雄县总工会将县检察院、县地税局、县粮食公司、县民族中学和县粮油公司作为开展“云岭职工跨越发展先锋活动”的示范点,以开展“五一”系列活动为契机,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各类技术创新、技能竞赛和建功立业活动蓬勃开展。2014年5月,县工会知识竞赛代表团参加昭通市总组织的决赛,获得冠军;当年8月份,县总工会和县委办、政府办联合举办了镇雄县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知识竞赛,全县129名职工同场竞技,在此基础上,选送了乌峰镇张振平等4名选手参加市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知识竞赛,其中2人获得二等奖,另外2人获得三等奖;9月,县总工会与县人社局、教育局联合组织开展全县初中女教师技术技能大赛,获得县级语文、数学决赛一等奖的4名选手还参加了市级决赛;经推荐的县第一小学女教师吴英荣获云南省优秀女教师称号,并获得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为丰富广大职工的文化生活,县总工会还举办了职工象棋大赛等“五一”系列活动。镇雄县总工会副主席张定文回忆说:“我们工会门口是人民公园,这是职工群众天天聚会娱乐的地方,‘五一’系列活动的举办,给工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8篇

[关键词] 教学改革;内涵发展;全面教学质量;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2-0056-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从满足于“有书读”转向“读好书”。加强学校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已经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一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现阶段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强化“质量为本”意识。

一、深刻把握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特点,

积极创造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新优势

纵观以往教育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长期以来,我省教育发展所走的道路,主要是实现教育规模的扩张,也就是说主要采取外延式发展模式。在教育资源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首先致力于做大规模,以满足群众对教育的基本需求,是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但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的主要模式开始转变,就是将以资金、土地、规模等外部资源为要素的发展模式转向以质量、结构、效益要素为重点的发展模式,即由外延拓展转向内涵发展。这一转变并非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而是教育发展规律使然。教育的外延拓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转向教育的内涵发展。无论是对浙江全省来说,还是对岱山县来说,今后几年,教育将进入一个全面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这一发展趋势,必然要求教育强化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教育要让人民满意,关键的一条,就是向人民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早日实现其“读好书”的愿望。提高全面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内涵发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之一。

把握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特点,目的是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解放思想,顺势而为,在推动教育向全面教学质量管理和内涵发展的跨越中创造新的优势。

1.以人为本,增强全面教学质量的软实力

要实现全面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面临着许多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教育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的了。而“人”的发展,正是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

“人”的发展,首先是校长的发展,是机关干部的发展,是教师的发展。支撑校长发展的,是他的办学理念、管理思想和领导能力;支撑机关干部发展的,是他的行政素质,即他对学校的指导、管理和服务能力;支撑教师发展的,是他的专业成长与能力,包括他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课堂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省的校长队伍素质、机关干部队伍素质和教师队伍素质面临着进一步提高。

2.正视难题,解决教学改革的瓶颈问题

今后几年,区域间的教育竞争将更加集中地反映在内涵的发展和提高上,将更加体现在装备优势、科研优势、师资优势和管理优势上。而在实际教学管理中,教学改革也遇到了一些瓶颈问题。在教科研方面,我们目前尚未形成整体提高的发展态势,真正立足于教学实践的研究,有独到见解的科研成果还不多,把教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资源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师资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不适应性不断凸现,中小学教师还未从原来的学历补偿教育向能力提升转型。在教育质量方面,我们还未真正探索出一条低负担高质量的教育路子,有的学校还囿于旧的教学模式,靠补课来提升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质量空间。这就不难看出,要实现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推动教学改革的内涵发展,首先必须在教育理念、科研水平、教师能力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和提升。舍此,别无它途。我们要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载体,通过创新,促进校长办学理念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成长。

3.统筹整合,提升教学质量均衡化发展的水平

近几年来,岱山县依托城市化发展的优势,县城区域的教育优质化程度在加速提升,而相比之下,其他农村学校的师资条件、装备水平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等多种原因,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城乡教育资源优质化程度的差距,使城区的择校热经久不息,生源的无序流动对农村教育带来日趋严重的负面影响。

目前,岱山县渔农村的学前教育也面临着管理、师资、质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落脚点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是“扬长补短”,而不是“削峰填谷”。要解决教学质量均衡发展的问题,必须立足于统筹发展,要把新增的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在学校布局、经费安排、师资分配、装备配置上,更多地考虑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

二、以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为抓手,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强化教学规范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要切实落实“以教学为中心”,学校必须将工作着力点放到抓教学工作上来,真正确立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工作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学校要严格执行各种教学规范,确保教学过程、教学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优质化。要重视教学改革的策划与实施,以及学校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建设等,抓好教师的业务管理和校本研训,形成教学、研究、进修密切结合的研训体系。

2.强化教学的过程管理,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学校要切实改变以简单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挤占学生休息和睡眠时间,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质量提高方式,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教学常规管理、集体备课和反思、教研组管理、评价分析和教学指挥等过程性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创设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引导教师将精力放在备课上,做到精心备好每堂课,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建立及时的教学反馈与分析体系,了解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止以练代教,以练代复的倾向。要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大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向管理要质量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对质量形成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和持续改进的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机制。改进教育质量的管理办法,研究制订关于教学、实验、综合实践、学习管理的过程规范和评价方案;要加强教师履职管理,有效培育教师的敬业精神,要关注学校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养工作的质量与效益。要将质量管理的重心落在“全面”上。在区域上,要立足城镇学校、农村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的全面提高,以“教育共同体”、“教育协作体”为平台,形成区域推进的巨大优势,重点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质量;在教育对象上,要立足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质量,重点提高后进生的质量;在教学过程管理上,要推进教育质量的过程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结合,文化管理与制度管理并重。

4.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要加大对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和指导力度,确保教学质量均衡提高。要进一步健全对初中学校的抽测分析评估和对高中学校的教学检测评估制度,强化分析,及时提出建议,同时进行不定期视导。同时,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体系,搭建好竞争平台,制定各中小学的激励机制;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形成人人抓教学,人人抓质量的浓厚氛围。

三、以“科研先锋工程”为载体,

着力提高教研工作有效性

1.以实施“校本教研工程”为契机,建立和完善自下而上的、讲求实效的教学研究制度

要注重教研组、学科组的建设,要将教研组作为重要的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单位来建设,健全教研制度,强化教研活动。要引导教师开展积极有效地研究教学过程中具体问题,提高教学过程的实战能力;开展结合教学案例的讨论,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要开展有助于解决教学难点的研究性教研,通过教师论坛、教育案例、主题教育活动等校本教研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克服“竞争有余,合作不够”的现象,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2.要加强因材施教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对特长生、问题生的研究

各学校要在全面发展的背景下,鼓励有特长、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兴趣,发挥特长;要全面分析诊断问题生的“问题”因素,因材施教,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帮助其走向成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尊严地、快乐地、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坚决杜绝只抓少数尖子学生而放弃大多数的现象,坚决杜绝任意剥夺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权利的做法。

3.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第9篇

一、教育基本情况

*----*学年,全县共有中小学226所,776个教学班,1211名教职员工,25338名在校学生。其中,小学在校生2313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5.46%;初中在校生1943人,高中在校生259人,中学阶段适龄生入学率达17.49%;小学一年级计划招生4300人,实际招生4825人,完成率为112.2%;初中计划招生850人,实际招生656人,完成率为77.2%;高中计划招生100人,实际招生86人,完成率为86%;两类寄宿制学生由6300人增加到6459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5.5%。另有幼儿园2所,其中公办1所,民办1所,教学班14个,共有在园幼儿592人。

二、主要工作及进展情况

(一)教育整顿。

按照县委、政府的规划要求,将*年作为*教育整顿年。我们针对局机关和全县各中小学校近年来存在的具体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学生组织纪律涣散,行为习惯差,厌学,部分城区学生经常外出喝酒闹事,打架斗殴,极少数教师参与赌博、吸毒等违法违纪活动,严重损坏教师形象和学校声誉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整顿的计划,采取了严厉的整顿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活动。

1、通过严格的考察考核,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核评估。

2、对*中学和*二小的的学风、校风、校纪进行了严厉的整顿,教育局主要领导亲临学校召开整顿会、现场办公会、协调会,落实了在这两所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与公安司法部门密切配合,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行“警校共育”活动。在全县片区以上学校建立了校园警务室,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定期在学生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对维护学校纪律,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4、组织了教育局财务内审工作小组,对每一所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了内审,对学校财务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了整改和纠正。

5、六月下旬到七月初,经局党组研究决定,由纪检组牵头,人事股、督导室参与,对调整后的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一次严格的考察考核。通过考察考核,对履职情况较差的校长、副校长进行了诫勉谈话,对不能胜任领导工作的,提交局党组研究,再次进行调整。

通过以上各项工作,今年的教育整顿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基本完成了第二阶段的整顿任务。使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都有了明显的好转。下一阶段将按照整顿计划的安排,进一步扎实推进。

(二)教育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州教育局和*县委、县政府有关教育的各项文件和会议精神,认真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认真处理好教育局的日常事务。在全面总结*年教育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年的工作要点,并对*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必要的分解落实,相继制定出台了*县教育局*年1号和2号文件,现正在认真贯彻实施。

2、今年春季开学以后,我们对全县各中小学校进行了督察指导,对*—*学年下期开学初的学生报表进行了分析研究,对部分辍学打工的学生通过党政领导和村组干部做了大量的劝返工作,使高段学生辍学打工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3、为了认真搞好“百乡扶贫”和“对口支教”的协调工作,在元旦春节期间,我们组织回访了州百乡扶贫联乡单位和对口支教的广汉市教育局,同时慰问了退休教师。

4、为了早规划,早安排,全力以赴完成“两基”目标任务,我们聘请了宜宾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普九”期间需要重点建设的五十多所中小学进行了规划设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规划方案。

5、为了进一步摸清情况,了解乡村学校的实际困难和主要问题,为县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材料,我们协同人大代表考察调研了一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学校,针对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向县委、政府提交了调研报告。

6、公务接待方面。一是接待了省教育厅姜副厅长一行关于教育均衡发展重大课题的调研,向调研组一行提交了关于*教育发展状况的汇报材料;二是接待了州人才建设工作调研组边副局长一行的人才工作调研,提交了我县有关教育人才工作状况的汇报材料;三是接受了州教育局副局长唐波率队的开学相关工作督察组的督察指导;四是先后接受了*、*两县市的教育收费和财务管理交叉大检查;五是先后接受了州“两基”攻坚、《十年行动计划》检查组和四川省“两基”攻坚《十年行动计划》检查组沈处长一行对大桥、*两所“两基”攻坚项目和树窝、洒库、柳洪、俄普四个《行动计划》项目工程的检查验收;6月初还接受了四川省重大项目稽查组的严格稽查。尽管由于各种特殊原因,在工程进度上有所推迟,但在工程质量、施工管理、资金使用和其它各项工作方面都是严格规范的,受到了检查组和稽查组领导的充分肯定。

7、重大会议的筹办方面。一是春季开学前召开了全县校长工作会议,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安排部署;二是开学以后按*州和*县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了干部作风整顿建设工作,并召开了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民主生活会;三是为了争取县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在3月22日参加了县委常委专题研究教育工作的汇报会,会上提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13个教育重大问题,绝大部分得到圆满解决;四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县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投入到分乡“普九”工作中来,完成十个乡的普九任务。4月26日协同县委、政府召开了“工业强县、‘两基’攻坚暨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由县委政府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分乡“两基”攻坚的动员令,标志着十个乡的“普九”工作正式启动。会上县委政府与各“普九”乡党委政府签订“两基”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党委政府包入学和巩固,学校包管理和质量的工作责任。接着十个“普九”乡相继召开动员大会,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普九”工作顺利推进。教育局实行局领导包县城,股室包片区,股员包乡的三线承包制,局教育股对十个乡的“普九”业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跟踪检查指导。

8、陪同并协助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节目记者到*、尔其采访,完成了《远山的呼唤》的专题报道。5月14日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播出,使全国人民都了解了我县贫困山区的教育现状。

9、邀请了广汉市教育局李局长所率教育专家组一行12人,来我县一共举办了24场以班级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全县接受培训的教师达1200多人次。

10、成功组织了初中体考,初、高中毕业会考,大中专招生考试和成人自考。考风正,考纪严,无任何考场舞弊现象。

11、教育惠民行动方面。一是认真贯彻实施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使25079名中小学生享受了免杂费和免费教科书,使6400名中小学寄宿制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二是大力实施“两基”攻坚和《十年行动计划》新建了*、大桥两所乡初级中学,改扩建了树窝、洒库、俄普、柳洪四所乡中心校。完善并改扩建、新建了塔古村小、板洛村小、齐色村小、马都村小、阿居曲村小、特波觉村小、基维村小和四立平村小等八所村小;三是与海外基金会协调在柳洪片区和特布觉村资助贫困学生69人,共计10695.00元;四是与*救世军联系,在柳洪片区中心校、大桥片区中心校、依波沃村小、俄普片区中心校、觉洛乡中心校、*中心校、*中学、洒库乡中心校、基伟村小等学校为593名贫困学生分两次共资助现金53280.00元;五是协调州百乡扶贫的13个单位对口我县的觉洛、洒库、农作、柳洪、大桥、九口、拉马、牛牛坝、新桥、典补、玉龙、峨曲古、龙门等13个乡,共资助现金97910.00元,物资折合人民币166591.90元;六是启动了“中英西南基础教育*县教师培训项目”的各项工作。

12、完成了巴普镇初级中学和牛牛坝初级中学的选址和土地的协调工作,并在选定的校址上完成了地勘任务。

13、组队参加*州第十届中学生篮球、田径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四名,单项比赛第一名6个,破四项记录,第二名5个,第三名5个,第四名5个,第五名1个。

14、制定并出台了《*县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标准(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全县寄宿制学校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

15、在俄普中心校组织筹办了青少年文明礼仪活动启动仪式。

16、人事师训方面。组织实施了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和局机关108人的年度考核工作;拟定了*年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并上报了省州有关部门,选派了83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接受省、州组织的培训,组织举办了一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对53名正副校长进行了培训;组织完成了89名中小学教师的职称工资进档,完成了160名教师资格申报人员的教师资格认定;完成了全县教职工的工资套改和艰苦补贴增资工作;协助人事部门完成了75名乡村小学教师招考简章的制定、报名及考生资格审查工作。

17、计财与基建项目方面。继续加大新机制的宣传力度,规范健全“两免一补”的数据表册。认真核算并按时拨付工资和各项经费,做好每月财务收支账目,做到资金专款专用,完成了两次调资和固定资产的清理登记工作。按时上报各种报表,继续加大财务审计力度,六月中旬,联合县财政局对全县教育系统各核算单位的专项资金等教育经费进行了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确保资金安全,杜绝各种损失和浪费,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认真对“两基”攻坚和“十年行动计划”工程进行管理,做好工程安全、进度的检查督促,质量的把关验收工作。现柳洪中心校学生宿舍楼已在5月13日完成竣工验收;树窝乡中心校教学楼、洒库乡中心校学生宿舍楼、俄甫中心校综合楼均已完成了主体建设及室内外的装饰装修工程,进入了工程的实质验收阶段。认真做好大桥、*两所初级中学工程的分步质量把关验收工作。现大桥初级中学和*初级中学的教学楼、学生住宿楼、学生食堂、综合楼共计8幢楼房主体建设已经完成,马上进入室内外的装饰装修,8月30日将全部交付使用。

第10篇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第二阶段分析检查工作,部署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工作,进一步动员和发动局机关和各直属单位全体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围绕“群众百姓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攻坚克难、完善机制、整改落实工作,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情况的简要回顾

六月份以来,我市教育系统按照“规定行动不折不扣,自选动作有声有色”的要求,围绕“集中智慧,广求民意,剖析问题,梳理思路”的阶段主题,根据教育系统面广量大、百姓关注度高的实际,联系实际查问题,深挖根源查作风,着眼长远理思路,扎实开展分析检查各个环节的学习实践活动。

(一)开门纳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市教育局和各直属单位在调查研究阶段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广开渠道,听取和吸收百姓对改进工作作风、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和事业进步的建议意见。市教育局就党委班子履职水平、敬业程度、工作业绩、作风状况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共收回中小学校、各部门意见书28份。大多数意见肯定了教育局班子在开拓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创新方面的成效,并就教育热点问题的治理对局班子提出要求。归结起来为:加快农村薄弱学校发展,加强对农村学校实实在在的扶持;加强对教育质量的研究,提高百姓对学校满意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和谐教群关系。应该说这些意见从群众中来,反映着群众呼声,是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真知灼见。市教育局把这些意见结合到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当中,结合到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和整改落实工作中。中小学校也纷纷结合实际,开展向“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活动。

(二)深刻剖析,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是推进事业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保证,开好民主生活会是倡导民主作风,加强沟通,统一思想的有效载体。市教育局和各直属单位结合科学发展主题,纷纷在规定时间举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市教育局班子结合干部届中述职,一方面发动领导班子成员按“三对照,三查找”的要求,回顾自身工作,梳理今后工作思路;另一方面以科学发展为标准,从思想作风、工作实际、工作绩效等方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局班子各成员坦诚交心,开诚布公,在和谐热烈、求真务实的氛围下举行了民主生活会。各中小学也有序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有的学校还借机举行了发展恳谈会,加强了与社区、镇街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教育局还派出机关干部参加了各学校的民主生活会,加强对学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

(三)凝心聚力,突出重点,找准症结,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撰写分析检查报告是体现“科学发展上水平”要求的核心环节。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教育发展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局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科室同志同心协力,共同开展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工作。报告全面回顾十六大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成果,客观总结了教育发展的经验,诚恳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挖掘了思想和作风上的根源,提出未来三年教育发展思路和具体工作措施,使之成为今后几年教育发展的纲要性文本。为提高剖析问题的准确性,谋划工作的科学性,改革创新的有效性,市教育局精心组织,召开了分析检查报告专题评议会,邀请市学习实践指导组领导、财政、发改、人劳等部门领导和“两代表一委员”20多人,召开了座谈会,对报告进行专题评议,还开展了满意度测评。与会领导专家对我局的分析检查工作给予了好评,并提出了建议意见。市教育局还就报告初稿向各部门、各镇街、中小学广泛征求了修改意见,共收回意见23份,广泛倾听了民声,集中了民智,促进了交流,凝聚了共识。

(四)积极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活动。根据市委安排,市教育局结合自身职能,积极简化程序、优化服务,提高服务百姓的质量。发动各镇街中心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宣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政策措施;完善中心城区三所初中学校借读生招收办法,实行“统一报名、联合招生、有序录取”办法,减少了外来经商人员的“择校”奔波之苦。

时光飞快,短短一个月的分析检查阶段在紧锣密鼓的工作中度过,虽然正值教育局招生、两考大忙季节,我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还是扎实有序,颇有成效,为第二阶段解决难题、完善机制、推动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阶段工作

根据市委统一安排,从7月中旬到8月底,将转入整改落实阶段,整改落实阶段是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阶段的延伸和提高,是集中体现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总的目标是:围绕“创业创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建设国际商贸名城”总载体,紧扣“服务转型升级,加快教育内涵发展”主题,突出“破难建制,推进科学发展”这一重点,深入解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教育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整改落实阶段工作将分为三个环节:

(一)有的放矢,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各学校、各单位要根据前阶段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中所查找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梳理整改问题,编制整改目录,制订整改落实方案。整改落实方案要明确整改工作责任主体、整改措施、整改重点、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对于具备条件、在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可以解决的,要力求解决;对于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也要列入整改计划,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积极创造条件,分阶段逐步予以解决。

公布整改落实方案,接受社会监督和支持。整改落实方案的初稿形成后,要在7月20日前通过校园网、公告栏等各种形式向广大党员群众公布,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并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整改落实方案。在公布整改落实方案时,要以适当方式作出整改承诺,主动接受监督,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群众满意度测评有据可依。

(二)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根据“突出实践特色、坚持边查边改”的要求,各学校、各单位在前一阶段已经梳理、确定了若干有关百姓民生和学校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目前已有一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突破。在集中整改落实阶段,我们一方面要开展回头看,另一方面要注重拓展提升,对一些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破难攻坚活动,使群众切实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特别是针对领导分析检查报告中梳理出来的问题,要逐个制定措施,倒排时间,有的放矢,争取在活动结束前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

题,在教育经费调配、办学条件改善、师德建设、教师素质提升等具体问题的解决上,使群众切实感到教育系统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风貌。

(三)努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抓好机制建设是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还是卓有成效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制度已经落后,有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管理办法必须改变。

局机关和各学校、各单位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围绕推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和改善民生、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充分借鉴领导班子成员的调研成果,运用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局机关要结合未来三年教育发展规划和意见的落实,制定和完善若干机制;各学校也要就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完善管理制度。对不适应发展形势、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通过适当形式进行公布,及时予以废止;对一些总体较好、局部内容不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对一些开拓性的领域,要结合实际创新管理制度,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要坚持阳光操作,积极引入民主恳谈、民主听证制度,主动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听取利益相关家长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论证,反复协调,使体制机制建设真正反映群众意愿、真正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对于需要上级党委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也要及时向上反映,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8月8日前,各学校各单位要将制度政策目录报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备案。到8月底,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各学校各单位要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并总结提炼学习实践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在8月底前将活动情况总结报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备案。

三、明确要求,扎实推进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标准、严要求,把本学校本单位的整改落实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切实抽出时间,组织党员干部,按规定不折不扣开展各环节活动,保证学习实践取得实效。

(二)规范活动的组织。要坚持把学习贯穿始终,在强化学习中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坚持把边查边改贯穿始终,在整改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坚持把贯彻群众路线贯穿始终,让群众参与,请群众评判,受群众监督;坚持把领导带头贯穿始终,引领广大教职员工破难攻坚。通过整改落实,推动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第11篇

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教育步入科学和谐发展新阶段的动员、部署大会。等一会,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将分别作重要讲话。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根据会议安排,先讲四点意见。

一、明确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充分肯定成绩。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十一五”时期。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实现了学前教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巩固提升、职业教育提质增效、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全方位突破。年底,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89.96%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9.06个百分点、44.86个百分点;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9%和99.38%略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7.2个百分点和10.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49%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3.29个百分点和18.29个百分点。全市有109所义务教育学校基本达到标准化;中职招生连续10年与普高保持大体相当的水平。与此同时,寄宿制学校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教育信息化工程等项目扎实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在探索中前进,耕耘中收获,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也是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既肩负崭新使命,十二五”不可多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难得机遇。从总体上看,市人口不多,人口素质相对不高,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尤其是高技能、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严重匮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一“瓶颈”关键是致力于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把建设成为教育强市、人力资源强市,为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强市先强教。根据我市正在制定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富民必重教。2020年,要在全市全面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高等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2%以上;公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全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5年,其中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以上。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机制,凸显多元开放的教育新格局。

二、倾力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改革创新。

正肩负着推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和社会全面转型的双重使命,当前。教育发展也必须积极转型、主动作为。

市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一是更新理念、提升质量上下功夫。目前。仍然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因此,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加快从“有学上”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学有优教”发展转型。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始终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完善教育评价制度,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把教学创新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既注重传授知识,更注重启发思维,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要切实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规范和从严控制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后班、补习班,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锻炼、去选择性地读课外书、去读无字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应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二是促进协调、形成体系上下功夫。未来十年。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为学生成长、成人、成功提供知识和能力准备,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各级政府要按照各自的管理权限,合理规划高中学校布局,加快扩大高中优质教育资源。要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形成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就业紧密关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快发展农村农业职业教育,健全县域职业培训网络,加强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形成符合实际、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格局,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三是深化改革、激活机制上下功夫。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要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按照学前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要求,建立区县、乡镇、村学前教育三级网络;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经费等资源配置的统筹。理顺普通高中隶属管理关系,明确市、区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中两级管理的职责,加强对普通高中发展的统筹。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分级管理、市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管理体制。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多样的和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积极探索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体系,形成以质量和特色为核心的多元化学校评价新机制。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形成多元开放的教育格局。深化教育改革,当前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就是落实好省确定的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组织实施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学前教育建设工程、职业教育整合提升工程、高等学校建设工程、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等10项重大工程项目。对此,各区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逐项研究部署,切实抓好改革试点和项目实施工作。

三、着力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围绕公平和谐。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要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残疾孩子等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

实现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要采取有效举措,一要不断完善助学制度。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健全助学体系,完善政府、社会、家庭、合理分担的机制,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并扩大补助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不因贫困失去学习机会。进一步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奖学金助学基金制度,继续加大投入,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覆盖面。要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动员、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助学项目,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让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让每一个孩子都尽可能地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要在保证城乡教师工资收入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促进教师资源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城区学校向农村学校流动。要适当提高到农村工作的教师待遇,评定职称、评优评先应向基层教师倾斜。鼓励合格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鼓励高水平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鼓励农村学校的教师到优质学校跟班学习。通过交流、支教、培训等手段,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基本实现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二要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要逐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尤其要注意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实现教育协调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在处理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关系时,三要促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一是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快构建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全市教育发展实际的国民教育体系。既要避免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又要避免追求效益而忽视结构比例等片面倾向,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二是促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要科学合理地引导民办教育的发展,鼓励民资兴办职业教育,改造薄弱学校。要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严格审批制度和教育教学评估。要加大对公办学校的管理和投入,提高公办学校的竞争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三是促进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好城市和农村教育的投入、发展规划、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工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四、全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切实履职尽责。

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优先发展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把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对教育工作多关心、多重视、多支持,一要高度重视教育。各级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主动为教育排忧解难。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依法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

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参与,二要营造良好氛围。教育事业的发展。密切配合,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形成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要积极总结各地发展教育事业的成功经验,广泛宣传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要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体贴教师,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治理;统筹

统筹,是高校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能力、立场与思路。所谓“统”,有统揽、总揽之意;所谓“筹”,有筹划、协调之意。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讲全局,讲引导,讲调整,讲平衡,讲兼顾,讲协调”,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在当下普遍重视高校治理、强调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的情形下,我们认为提升高校治理水平的一个关键是要提升高校治理中的统筹思维、统筹方法和统筹能力。那么,在高校治理中为什么要重视统筹(why)?统筹些什么(what)?怎样去统筹(How)?诸如此类的问题,就自然成为研究高校治理中的统筹问题的核心关切。下面我们就上述问题试作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一、高校治理中的统筹需求

研究高校治理中的统筹问题,首先需要回答“为什么要统筹”这个问题,即统筹的意义与必要性何在。现代高校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越来越成为一种巨型化、多元化、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复杂组织。在此背景下,加强统筹不仅是高校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适应高校发展趋势、改革与完善高校治理现状的客观需求。

当代高校呈现出发展规模巨型化、治理主体多元化、职能扩展多维化的总体趋势。就发展规模来说,以我国为例,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扩招”与“大合并”之后,各类普通高等院校在招生规模、师资规模、管理队伍规模等方面皆呈现出巨型化的发展态势。20世纪初中国一些高校校长办万人大学的梦想已迅速演变成数万人大学的现实存在。就治理主体来说,无论是政府、高校、社会共同参与的多边治理模式的逐渐确立,还是高校教师、行政人员、在校学生、家长乃至校友等利益相关者作为治理主体之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皆反映了高校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时代趋势。就高校职能设计来说,随着高校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所承载的职能期许也越来越多维化、多样化。例如:政府要求高校直接解决社会问题;科研文化机构要求高校不断创新;学生要求高校尊重他们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家长要求高校为他们的孩子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企业组织要求高校培养高质量的劳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社会大众希望高校始终成为社会的表率。当代高校所承载的职能呈现出多维化、放射性扩展的整体趋势。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持巨型化高校组织健康、高效的运作?如何在日趋多元化的治理结构中协调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行为与活动?如何在日趋多维化的职能扩展中,实现高校核心职能与其他职能的统筹兼顾?凡此种种,皆对高校治理中的统筹思路、方法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与高校发展规模巨型化、治理主体多元化、职能扩展多维化相伴生的,是高校治理活动面临的复杂性与冲突性越来越突出。从高校内部来看,如何协调党政之间、正副职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学术与行政权力的冲突,如何构建学校与学院、学系之间的层级关系,如何平衡所谓重点学科与非重点学科的关系,如何应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间存在的冲突,如何处理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等,都离不开统筹。从高校治理必须面对的外部关系处理来看,当代高校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与外部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与政府的关系、高校与市场的关系、高校与社区的关系、高校与社会的关系、高校与媒体的关系、高校与校友的关系、高校与家长的关系等,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这些关系进行协调,处理他们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重视统筹同样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面对高校规模巨型化、治理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职能扩展多维化、矛盾冲突复杂化、竞争排行激烈化的压力,在当下一些高校的治理实践中,传统的依赖分工、重视分类、注重分级、强调分层的做法凸现,在治理过程中分任务、分环节、分范围成为主要的治理方法。过度的“分”导致高校内部本位主义、个人立场、单位利益盛行,出现跨学科平台搭建困难、协同创新难以协同、合作研究不好合作等困境。凡此种种,都表明强化高校治理中的统筹意识、拓展高校治理中的统筹思路、改进高校治理中的统筹方法、提升高校治理中的统筹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要说明的是,在当代高校治理活动中,我们强调的统筹固然是一种方法、一种能力,更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视角、一种思路。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统筹协调学校各级组织之间、各人员之间、各学科专业之间的认识与行动,缓解各方冲突与矛盾,使局部服从于整体,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使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使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使人员之间彼此配合,共同完成好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领域所承载的多种职能。

二、高校治理中的统筹内容

研究高校治理中的统筹问题,我们需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在高校治理活动中究竟要统筹什么”,即统筹的对象与内容如何界定。有人说,“教育统筹是从教育要素的角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统筹兼顾,协调教育部门内部要素关系,提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管理制度,并整合社会资源,服务于教育工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人才的综合素质。所谓‘统’是对内部要素的优化组合,所谓‘筹’则是对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诚如是言,无论是内部要素的优化组合还是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是高校统筹工作的题中之义。我们认为,高校治理中的统筹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即统筹类别、统筹层级、统筹职能、统筹环节、统筹内外部关系、统筹利益相关者。

(一)统筹类别

分类管理是高校治理中采用的基本方法,在高校治理中一般会对人员、工作、学科、专业等进行分类管理。从高校人员的分类管理来讲,主要有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职员管理、后勤服务人员管理四类。从高校工作的分类管理来讲,主要有党务工作、人事工作、学生工作、教务工作、科研工作、财务工作、总务工作、图书实验仪器设备等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科技开发服务工作等。从高校学科的分类建设与管理来讲,除了有传统的理学、工学、医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的分类之外,还有所谓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工程开发学科的区分,也有所谓重点学科或非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弱势学科的分类。从高校专业的分类建设与管理来讲,有国家级品牌专业、省级品牌专业、一般专业的区分,有所谓热门专业、冷门专业的区分,有就业好的专业、就业差的专业的区分,还有所谓传统专业、新兴专业、跨学科专业之分。不断进行分类是正视不同人员、不同工作、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存在特殊性,根据这种特殊性需要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然而,管理不断细分的结果,不仅使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复杂,更重要的是分类之后并没有很好地形成各安其位、各负其责的局面,而是形成了各类人员、各项工作、各个学科、各门专业之间的攀比和对资源的争夺、对利益的固守、对外的封闭。当下一些高校内部存在的部门之间出台的政策不一致,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困难等现象,就是过度分类的结果。

具体而言,以高校评聘职称为例,高校内部对于教师评聘专业职称和管理人员评聘专业职称的要求不一致,导致了二者之间矛盾冲突的出现。管理人员不评职称难以调动积极性,管理人员有意见;教师则认为管理人员评职称没有与之执行统一标准,教师有意见。即使教师评专业职称,将教师分为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社会服务型等四类,由此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与评聘标准,则造成了一些教师对自己降格以求。由上可见,分类管理之后如何统筹类别,实现高校各人员之间、各工作之间、各学科之间、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平衡与合作,是高校治理中重要的统筹内容。

(二)统筹层级

分层分级管理也是高校治理中采用的一种基本方法。当下的高校治理,分层分级管理还处在被强化之中。从高校行政管理分层的角度看,除负责顶层设计的决策层、负责执行的中层、负责实施的基层划分之外,就行政级别而言,当下的高校行政分级一般达到7-8个层级,诸如科员、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副厅级、正厅级、副部级等。从高校内部院系层级设置来看,传统的校、系二级管理在一些高校已演化为校、学部、院、系四个层级。从高校办学层次来看,传统的较单一的本科教育或专科教育办学层次,已被专科教育层次、本科教育层次、硕士生教育层次、博士生教育层次等多种层次办学所取代。这种分层分级管理对于划分管理职权、明确管理权威、保障管理秩序有积极价值。但是,如果缺失对分层分级管理的统筹,就有可能导致决策层、执行层与实施层的脱节;同样,分层分级过多,不仅会导致管理信息流动的缓慢,而且会造成管理信息的流失和管理执行与落实的延迟。当然,分层分级过多的结果还会使管理的高层与基层出现信息沟通与情感沟通的闲难,进而造成基层对高层的不满或高层对基层不满。

其实,当代高校内部治理中的跨学科平台建设、协同创新要求以及合作研究开发的需要都使学校组织机构建设呈现出网络化、扁平化趋势,这种趋势对传统的高校管理的科层体系提出了挑战。与此同时,政府管理简政放权、社会要求高校回归高校之本、要求高校去行政化的大趋势,都表明高等学校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对过多过度的分层分级进行反思和调整。在这种反思和调整中,有些高校在进行分层分级减少与简化的工作,有些高校则加强高校治理中的层级统筹,协调不同层级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同层级之间的有序运转、彼此配合。这显然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进行层级统筹是高校治理中统筹的又一重要内容。

(三)统筹职能

高校治理活动需要协调高校所承担的多维化的职能任务。在承载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之基本职能的基础上,当代高校所承担的职能任务的内涵与外延呈现出持续扩展的态势。与此紧密相关的是,一方面,围绕高校所承载的不同职能任务,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职能目标、资源需求、管理机制及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高校(如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所承载的职能任务也各有侧重。因此,如何结合高校发展定位与客观实际,突出核心职能,协调其他重要职能,使高校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科研任务、社会服务任务等职能得以顺利实现,也是高校治理中重要的统筹内容。当下,许多高校存在着被三大职能撕裂、陷入履职困境的现象。一是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在履行职能时陷于困境。一些高校强调自己的研究型、研究性,突出研究职能,研究成为“硬任务”,忽视或不重视人才培养,教学职能的实现成为“软任务”。一些高校强调自己的教学型,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不重视科学研究,忽视科学研究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一些高校则强调自己服务社会的职能,重视产学研,重视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直接对接,工作重心以服务社会、经济效益为转移,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文化创新成为次要的工作。二是高等学校的教师作为从教主体陷入履责困境。在高等学校,要成为优秀的教师,理论上讲必须同时承担并履行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也就是要承担教学任务、研究任务、社会服务任务,应集这三大任务于一身。事实上,高校的优秀教师也是能够集三大任务于一身并能够完成这三大任务的教师。如前所述,由于高校在教师管理的制度设计中将三大职能的履行分离开来,承认或要求一些教师专职于教学,一些教师专职于科研,一些教师专职于社会服务,使一些高校变成了教学单位、科研单位、社会服务单位的集聚地,而他们之间却无交往。这种简单的集聚,使高等学校变得有点不像高等学校了。因此,无论是从高等学校作为办学主体的角度,还是从教师作为从教主体的角度来看,统筹高等学校的职能履行,不仅是重要内容,更是当务之急。

(四)统筹环节

高校的治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一个计划、实施、总结,再计划、再实施、再总结,不断调整以实现目标的循环。而涉及到的每一项具体的管理活动,也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等环节上来考察。因此,要保证管理的完整性、有效性、持续性,必须对管理过程中的诸环节进行统筹。从高校行政管理过程来讲,要有对决策、执行、评价环节的统筹;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来讲,要有对招生、培养、毕业等环节的统筹;从高校科研管理过程来讲,要有对课题前期申报立项、课题中期实施检查、课题后期结题评估等环节的统筹;从高校人事管理过程来讲,要有对招聘、任用、考评、晋升、退职离职等环节的统筹;从高校发展规划管理过程来讲,要有事前的调研规划、事中的分工督促检查落实、事后的总结评估等环节的统筹。在高校治理中,不重视统筹环节,会产生严重后果。如近期经媒体报道而持续发酵的“高校忘开必修课”事件:因“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失误”,某高校60多名大四学生临到毕业季才被告知“大一的计算机必修课,校方居然忘了开”。这起教学管理事故背后所暴露的问题,虽被舆论解析为“学校扩张太快,难免有纰漏”,其实质则是对人才培养过程环节缺失统筹观念,进而造成管理失误。这一事例也提醒我们,对管理过程与环节的妥善安排,是高校治理中重要的统筹内容。

(五)统筹内外关系

高校治理活动需要协调高校工作所涉及的种种内外关系。高校与外部的关系处理及其内部各种关系的调适,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方面,高校内部不同机构、人员及职能任务所形成的纷繁复杂的关系网络,需要系统、科学的统筹安排;另一方面,高校与外部的关系处理,更需要妥善的协调、宏观的统摄。以高校与政府的关系为例,“部属高校”要处理好与教育部、共建部委、地方政府乃至相关社区的复杂关系,“地方高校”则要协调好与主办省市政府部门、共建单位乃至相关社区的关系。在高校与政府的关系中,面对相关政府部门,承担“依法办学,自主管理”任务的相关高校如何妥善处理与各级政府的互动关系,是高校治理的重要课题之一。就高校与社会(市场)的关系而言,高校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如何更为积极地面向市场、参与市场、拓展市场,如何理性面对社会对高校的支持、参与和评价反馈,同样是高校治理中的重要课题。而高校在处理与其他院校关系时,如何实现合理定位、合作共享、适度竞争、特色发展的目标,也是高校治理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高校与外部的关系处理及其内部各种关系的调适,是高校治理中需要统筹的又一重要内容。

(六)统筹利益相关者

高校治理活动必须面对利益相关者,必须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随着高校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高校利益相关者的范畴也日趋扩大。关于这一问题,学界已有深入的研究。有学者将高校的利益相关者按影响力与重要性分为四类:“影响力强、重要性高,如高校的管理者、教职员工和学生”;“影响力低、重要性高,如家长、社区、潜在的或者预期的用人单位”;“影响力低、重要性低,如校友、社会公众”;“影响力强、重要性低,如政府、科研经费提供者、产学研合作者、贷款提供者”;等等。其实,只要是利益相关者,对高校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诸如家长、校友、企事业用人单位乃至社会大众,他们对高等学校越来越关注,他们对高等学校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因此,关注利益相关者对高校不同的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同时又要巩固好与他们的关系,使他们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正能量,便成为当下高校管理者非常重视的内容,也就必然成为高校治理中进行统筹的基本内容。

明确高校治理中的统筹内容,在高校治理中能够很好地统筹类别、统筹层级、统筹职能、统筹环节、统筹内外关系、统筹利益相关者,对于实现高校治理目标至关重要。

三、高校治理中的统筹策略

研究高校治理中的统筹问题,我们需要回答的第三个问题是“在高校治理活动中如何统筹”,即高校治理中的统筹策略问题。高校治理中的统筹策略,可以有许多的表述,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我们认为,树立统筹观念、明确统筹主体、构建统筹机制是当下高校治理中加强统筹需要重视的方面。

(一)树立统筹观念

“观念决定行为。”统筹观念的树立,是统筹得以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在高校治理中树立积极的统筹观念,是高校治理中开展统筹得以成功实现的先决条件,也是统筹策略的核心要义。那么,什么是积极的统筹观念呢?我们认为,积极的统筹观念就是从整体看具体的观念,从全局看局部的观念,从长远看眼前的观念,从宏观看微观的观念,从主流看支流的观念,从战略看战术的观念。树立这些统筹观念对于提高当下高等学校的治理水平非常重要。

从高校组织的战略发展来说,高校要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高校置于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加以考量,树立全局观念、长远观念,在突出高校核心发展战略、核心职能任务、核心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有利因素,促进高校的整体协调发展。

从高校组织的微观结构来说,无论是高校组织内部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还是院系业务部门,乃至各个学科、专业,同样需要站在高校发展的全局、长远、整体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树立全局大于局部、长远重于眼前、整体优先于具体的统筹观念,时刻把高校发展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核心利益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必要时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局部发展让位于全局发展。

从高校组织中具体的人来说,无论是具体的管理者,还是一般的教师、职员,都要改变“屁股指挥脑袋”的习惯思维,树立“脑袋指挥屁股”的观念,突破以个人的职位、个人的工作、个人的利益、个人的价值追求、个人的立场看问题的局限,在讲求自身利益时思考他人利益,在追求自身价值时不损害集体价值,在看重眼前时能够关注长远。如此,高等学校的治理水平就会有实质性的提升。

(二)明确统筹主体

统筹主体的明确,是高校治理中统筹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在高校“共同治理”的语境下,相关组织结构、职能区划、层次层级更趋纷繁复杂,矛盾冲突也更趋表面化、尖锐化。因此,明确统筹主体就变得非常重要。

从一般认识的层面来说,在“共同治理”与“多元治理”的现实语境下,高校的内部机构、管理人员以及利益相关者既是统筹的对象,同时也都是统筹的主体。用通俗的话来说,即“人人都是统筹对象,人人也都是统筹主体”。说到高校的统筹主体,很多时候人们会想起高校组织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校长。这一职位,常常被人们视为高校统筹的关键人物。例如,张维迎曾将校长称为“大学的CEO”。他指出,“如果我们把学术事务理解为‘学’,行政事务理解为‘校’,蒋梦麟校长所主张的‘校长治校,教授治学’可能是大学治理的有效模式。”张氏的这一思路,被一些学者总结为“大学的统筹管理在于校长”。上述认识在中国高校的内部组织中有着一定的现实基础。恰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当今中国高校“不同部处、学院都自成一统,互相抢资源、抢权利,而相互的支持和帮助却欠缺,遇到推荐学校领导、评聘职称等事宜,便暴露出本位主义、山头主义,难以从大局出发、从长远考虑。同时,条块分割较细,院系画地为牢,协调运作不易,没有高层领导出面很难统筹”。然而,在充分考虑校长或其他校领导在统筹活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的基础上,我们也应当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在高校组织内部,无论是校长、普通管理者,还是教学人员、科研人员,抑或在校学生,人人都应成为统筹活动的主体与实践者。如前所言,人人都应有大局意识、整体观念、长远眼光和统筹思维。教师在履行其教学职责时,也需要通盘考虑学生选拔、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实施、学生毕业要求乃至学生就业等全局性问题,同时也要兼顾授课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的互补与协调。各级管理者在履行职责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协调,以及各类利益相关者合理利益诉求的平衡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人人都是统筹主体”,诚非虚妄。

从具体操作的层面来说,高校治理中的统筹实践活动,其关键性的主体是承担统筹协调工作的相关机构。一方面,高校内部负责日常统筹协调任务的各级相关机构是统筹活动的关键组织者与实施者。就学校层级来说,校长是学校各项行政工作的统筹主体,副校长是分管工作的统筹主体,各职能部门则是统筹工作的实施主体。而对各职能部门进行统筹协调的机构,则是校长办公室、党政办公室等部门。然而,整体而言,高等学校内部的统筹问题依然存在着要么统筹主体众多,要么统筹主体不明,要么统筹不到位等问题。

近年来,加强高等学校综合协调部门的建设成为改进高校治理中统筹问题的一种积极探索。例如,有的高校成立本科生院,将本科生的招生、培养、就业等工作分项管理,将传统的教育与教学管理分离的状况进行整合,使本科生院有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的统筹权,有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的统筹权。此外,专门负责统筹高校学科规划、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等机构得到重视。然而事实上,在传统的高校管理架构中,此类担负统筹职能的机构所真正起到的作用多是对上级命令与决策、下级执行与反馈的“上传下达”,其统筹、协调功能被不同程度地低估或弱化。如何进一步明确此类机构在高校统筹活动中的关键性主体地位,加强其在统筹协调工作中的权威与效力,是高校治理中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一道难题。

(三)构建统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