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能不忆江南

能不忆江南

时间:2023-01-12 05:31: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能不忆江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忆江南

在赞美江南的诗词中我最喜欢的要属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每每吟诵,总是心潮起伏。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你可以在春日里寻一径绿地,放飞轻灵的纸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坐一叶乌篷轻舟在湖面荡漾,清风拂面,甘醇如那陈年的绍兴黄酒;“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任你的思绪在水天一色里飞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南冬日的水墨丹青,只要黑白二色就勾勒得淋漓,在养眼的愉悦里没感受不到寒冷,你就入了那画境里。

如同词中的“春来江水绿如蓝”一样,江南美,美在江南水。水光旖旎、垂柳依依的西子,桨声灯影的秦淮河,光华灿烂如绿宝石的玄武湖,小石桥下划过的小木船,船头的鸬鹚,……这一切,都让我魂牵梦绕,让我忘记了大城市里水泥森林的高耸林立,古板,呆滞。

“日出江花红胜火”你或许看过泰山的日出,也可能观过海上的日出,但你是否注意过江南的日出?江南的日出是温和的,可又是妩媚的。开始时,眼前是水雾渺渺的江面,江的尽头,沿水平线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淡蓝色,再过一会儿,江面雾气渐收,江水如洗,波明如镜。蔷薇色的朝霞倒映在江水里,从一抹化为一片,然后染红整个江面,再突然有一团火球从江底跳出,它的美丽、动人,让我久久沉醉!是啊,江南的气息是独特的,它更是纯真无暇的,没有丝毫的污染,把我融入其中。

江南如歌、江南如酒、江南如诗、江南如梦,江南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此时此刻,我的感受就如同《忆江南》最后的那句词一样:“能不忆江南?”

初二:北半球的孤单

第2篇

教学共性是指多数教师所共同具备的概括化了的教学倾向。它是教学个性(即教学风格)产生、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著名语文教师的教学共性经历了长期实践的检验和理论的论证,是合乎科学的语文教育规律的体现,笔者在关注语文名师教学课例的基础上发现,他们上课的风格虽各不相同,但对古诗文的理解及引导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一、重朗读,训语感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正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诵读古诗,要读出韵味,读出情感,熟读成诵,重视积累。经典绝句,一经背熟,便会终生不忘。重视朗读、吟诵可以说是特级教师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达成的最大共识。他们成功的课例都是伴随着大量的诵读,以致学生加深了对诗的语言、意境、情感的感悟。

戴建荣老师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就别具一格。他把教学过程设计为:读诗、唱诗、吟诗。

师:怎么读?两个字两个字一读。渭城连着读,朝雨连着读,浥单独读,轻尘连着读。读的时候按照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我们称之为平仄的规律。(板书:平仄)

……

师:同学们,当诗人的感情——读啊读,读到一定程度,他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的那一刻,读已不足以表达他的这种感情,这时我们就要来唱了。

(第一遍学生先听师和乐唱,第二遍可继续听唱或跟师唱,第三遍师边做手势边唱,生小声跟着唱。)

师:同学们,按平长仄短的规律我们来读,(师读)和着《阳关三叠》的曲调来唱,(师唱)把两种混在一块儿就叫做——

生:吟。(师板书:吟)

师:什么叫做吟?半读半唱就是吟。吟是诗歌最好的体现,吟是情感最丰富的体现,吟诗是自我陶醉的体现,所以我们古人这样说——吟诗作画,诗就是吟的。

课堂上用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学会怎样读、怎样唱、怎样吟,特别是教师读、唱、吟的示范,对学生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随着对诗句语言的理解,学生读得有板有眼,读出了节奏,读出了语感,读出了韵味。

很多老师在古诗词教学时读的量也很大,但就是读不出味道来。关键在于对诗句的诵读缺乏必要的引导,把诵读和语言的品味、情感的熏陶割裂开来了。

再看汪秀梅老师执教《忆江南》的教学片段:

师:诗人感慨:“能不忆江南?”这是什么句式?

生:反问句。

师:请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

生:(读)能不忆江南?

师:从这句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诗人不能不忆的极度思念之情。

师:请你读出不能不忆之情。

生:(读)能不忆江南?

生:我体会到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无限眷恋!

师:请你读出无限的眷恋!

生:(读)能不忆江南?(深情地)

生:我还体会到了诗人的赞叹之情。

师:请你赞叹!

生:(读)能不忆江南!(强烈地)

师:在思念中赞叹!在赞叹中思念!

师:我听出诗的赞扬之意。还可以怎么读?

生:江南好!(小声叹)

师:我听出诗人的向往之情。就这样可以大声赞,可以小声叹。把诗人的赞扬之意和向往之情尽寓其中!

不同的感悟,就有不同的诵读,不同的诵读,就表达出不同的感悟。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过程中,深入品味语言的内涵、节奏、韵味、美感,以读来检验对诗的语句理解,做到读中入境,读中悟情。

二、抓语言,感意境

1.扣诗眼,促理解

对诗的语句理解是体会古诗的基础。古诗短小精悍,每一个字都是作者经过锤炼后敲定的,特别是其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更是考究至极。我们在讲解古诗文时应该重视字词的教学,并通过理解关键字词,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枫桥夜泊》时把诗眼定位在“愁眠”上,不仅如此,在课堂上,王老师还要求学生给“愁眠”找近义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孙双金老师执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则抓住“喜”字,支玉恒老师在教学《暮江吟》时则抓住了“暮”,于永正老师在上《草》一诗时,紧扣“烧不尽”来引导学生体会小草那顽强的生命力。

2.品写法,领其妙

古诗词短小简练,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感彩、表现手法。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诗句语言的运用、表达上提出问题。千古传颂的佳句、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等,都应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细细品味。

如汪秀梅老师执教《忆江南》的片段:

师:古典诗词语言精美,我们学习古诗词不仅仅要知道它的意思,还要懂得通过语言来品味、欣赏。那么你认为这首词哪里写得好?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写得好。江南处处是美景,诗人抓住江花、江水这一江南美景,让我们看到了江南的又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

师:请你读出这种意境。(生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是何等的一种境界啊!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春天百花盛开,红日普照,使鲜艳的红花红得更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红胜火”;绿的更绿,“绿如蓝”。

第3篇

古诗《忆江南》改写

蒲城电力学校六年一班

张象龙

江南的美景可这好啊,令人大开眼界!。我对江南的一花一草一木是多么熟悉,还有那个池塘,对那些景色是多么的清楚,还在我的脑海中模模糊糊地浮现着,虽然已经模糊了,但多多少少还有着一点印象。

在江南春天的早晨时,太阳出来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草偷偷地探出头来,花儿也悄悄地透气,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草中有许多杂瓣儿,有名的、无名的都混在一起来,下了一夜的雨,花儿草儿上有着珍珠似的露珠,也许是雨下的太大了吧。

下了一夜的雨,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儿在鲜花嫩叶中滚动着,每一颗都映出一个“生机”。雨下的太大了,旁边的小池塘已长满了水,马上溢上岸了。

冬天过了,春天终于来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那些花儿在太阳下更加美丽,春天来了,江水绿的好像兰草一样,蓝的好像天空都融入了进去。

这样美丽的风景能不令人回忆吗?于是诗人白居易边作下了《忆江南》这首古诗词:忆江南,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指导老师:喻县茹)

第4篇

在那儿,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和补给;在那儿,我领略了江南之美,它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将乌镇的印象深深地烙在脑海中——

多少楼台烟雨中

走进乌镇,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历史之香。远远望去,那些江南独有的建筑整齐地排列在那儿,沐在秋雨中。墙上的青苔,窗上的木雕,无不透出一丝沧桑感……

我们来到了一条巷子,似乎是条文化街,里面的店铺一一向我们展示了乌镇的特产和独有的文化艺术。那些漂亮朴素的蓝印花布,细致玲珑的木雕,清香甘醇的白酒……还有那幽静的立志书院,清雅的茅盾故居,幽邃古老的当铺……

走在这一条条小巷里,望着两边和远处一座座古老的木屋,仿佛真的是回到了从前……

小桥流水人家

到了江南,不乘船是极可惜的。乘着那天秋雨绵绵,便租了艘船,慢慢地领略乌镇之美。

乌镇充满着诗情。河的一岸是江南人家的房子,朝河的一面大多是阳台。到底是古镇的人!他们在阳台上放了一盆盆花花草草,与河水映衬的十分协调。那些屋子虽然有些破旧,但这却是无瑕的古典美!简直可以和威尼斯媲美了!船摇不到几米,便就要过桥。乌镇的桥有许多样子,它们在清清的河水上投下倩影,令人遐想连篇。

乌镇又是溢着画意。看那河边,杨柳依依,在秋风中轻轻舞动着婀娜的身姿,在水中划过。远处那一片青青的杨柳和河水结合得天衣无缝,那一抹绿为古老的乌镇添了一份新的生命力。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在这古老的乌镇,没走上三五步便能看见蓝印花布、茶庄、木雕艺术品这些传统文化。而那天,却在这古镇上发现了时尚与古典的完美结合。

也是在船上,望见岸上有二对新人在拍结婚照。新娘穿着旗袍,掺着一些时尚的元素,那晶莹的钻戒和淡淡的红妆,在雨中撑着竹伞,静静地站在河边。

在这传统的古镇上,用这样一种现代美来与之结合,可谓锦上添花。这是现代艺术与古代艺术的对话,乌镇的时尚,使她成了一个更富有活力的江南小镇!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下江南,道出《忆江南》这首千古名诗。此番来乌镇,虽没目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壮丽景象,但我绝不遗憾,因为我欣赏到了如此美丽的乌镇!

她,飘溢着浓浓的历史芳香;蕴含着梦一般的诗情画意;点缀着一丝淡淡的时尚气息。

第5篇

江南,对于白居易来说,怎一个“好”字了得?一个“好”勾起他对柔媚江南的美好回忆;一个“好”浓缩了他对江南胜景的深情赞叹;一个“好”寄托了他重游江南的美丽向往。

绮丽江南忆

他,少年时曾漫游江南,饱览江南美景;50岁后又先后出任过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所以他说:“风景旧曾谙”。这里的一山一水,这里的一草一木,他再熟悉不过。他写下这首词时,是公元838年,他已经67岁,岁月沧桑,仕途失意。回首往事,最不能忘的,是他在苏州修建的山塘街,是他蓄的那湖清澈的水以及在钱塘江造的那座石涵闸,还有他筑起的那条长长的白沙堤。

十二个年头过去了,他虽身在洛阳,却心在江南!我们不禁要问:

悬于白居易心头的仅仅是江南的秀丽风光吗?他分明游遍了祖国大好河山,将各地名胜尽收眼底!是了,江南,对于白居易来说也许不仅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美好的过往,是一段纯粹而快乐的时光,是一段生命里抹不去的记忆!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直抒胸意。他将自己对江南的满腔爱意酣畅淋漓地表达。江南好,好在哪里?让我们把温情的目光向那片柔软的土地投射。春到江南,花红柳绿,芳草凄凄,莺歌燕舞,青黛含翠。好一派迷人的风光!诗人漫步白堤,寻芳西湖滨。近处杨柳依依,游船点点;远处,烟波浩渺,雾牵青山。如诗如画的江南春景犹如段段流光溢彩的锦绣,把诗人脚下的石阶铺就。江南好,好在哪里?他说,风景旧曾谙。是的,一切都是那样熟悉。熟悉的景,熟悉的人。西湖的水一定熟悉他――想当年杭州大旱,西湖旁的万亩良田龟裂,百姓心急如焚。这时,刚刚到任的诗人,官服还未来得及穿,头戴方巾,气宇轩昂地站在人群中,面对百姓大喊放本湖水的呼声中,大声附和:讲得对!于是,第二天,西湖碧绿的湖水哗哗地流进农田。钱塘江的堤也一定熟悉他――为了给大家普及堤坝和农家的利害关系,他亲自撰写《钱塘湖石记》,记载了堤坝的功用、蓄水放水的方法以及如何保护堤坝,为百姓所想之周全令人感佩!所以,离别的那一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所以,当他离开苏州时,“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江南的美景江南的情,深深地烙印在诗人的心中。夜阑人静,他总沉浸在江南绮丽的回忆里,仿佛隔着遥远的时空,我们还能听见诗人喃喃自语: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艳丽江南景

“日出江花t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诗人“旧曾谙”的江南春色!这艳丽的画面使多少人产生对梦中江南的无限向往:晨光映照着的岸边姹紫嫣红的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在绿草的映衬下,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短短十几个字是对江南春景的高度概括。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鲜艳夺目、花红水碧、生机勃勃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这图画,是早晨的太阳照射着火红的江花,绚丽耀眼;这图画是一江春水,青波漾漾!诗人在图画里敷彩设色,红绿相映,色彩明艳,轻轻巧巧地为我们描摹出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态,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眼前。于是,我们又明白,诗人为什么对江南念念不忘,月上柳梢时,他便又抬眼望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绚丽江南梦

江南好,好在绮丽景;江南好,好在殷切的情!于是诗人一次又一次地追问“何日更重游”,时时渴望能“早晚复相逢”!可是,他已经步入迟暮之年,加上交通不便,他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长途跋涉,舟车劳顿。于他而言,重游江南已然是悬在心头的一个绚丽的梦而已。

但是,那个梦又是那么强烈,多少次梦见江南景,多少次梦里寻景千百遍,梦醒时分,诗人怅然若失!他只能将一腔思念,托付于《忆江南》。直到去世,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再也没有能够旧地重游。于是我们又听见他说:“能不忆江南?”

是啊,能不忆江南?江南的景,江南的人,江南的情,他只能在梦里重温了……

事实确是如此,白居易写下这组词8年之后离开了人世,重游江南只能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因此,教学本首词时,我们的目光不仅局限于词中的江南美景,更应该把目光投射在诗人的重游江南梦里。

由此,教学思路可大概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歌曲赏江南

《忆江南》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教学中要将利用音乐、美景将学生带入情境,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优美的旋律,色彩明丽的江南景,很容易使学生陶醉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中,从而激发学习这首词的浓厚兴趣,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奇异效果。

二、深情忆江南

通过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画面的欣赏感受江南景色的绚丽多姿;再对白居易在杭州和苏州为官时为百姓所做的贡献作为资料的补充,从而使学生明白,诗忆的不仅是江南的景,还有江南的人,江南的情。

第6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元] 白朴《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3、[唐]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4、[唐]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宋]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宋] 程颢《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9、[唐]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第7篇

2006年夏季,我正在美国度假,收到欧阳先生的长女春子从广州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说为纪念父亲逝世十周年,准备出一本精美的画集,希望我能写点什么。先生离世一恍十年,岁月如梭,宛若昨日。春子和秋子姐妹承母命精心整理父亲的遗作出版,表达对先父的无限怀念。我作为先生的学生,敬佩之外,理当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

1953年,欧阳先生二十三岁,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从印尼雅加达毅然回到祖国,来到北京,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奠定了他为舞台美术奉献一生的事业基础。1958年毕业分配到湖南,先是在湖南艺术学院从事多年教学,后到省话剧团担任舞美设计,为湖南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舞台美术人才,成为我省业界的一代尊师。几十年来,他的舞台设计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和省级大奖,是全国很有影响的著名舞台设计家。一个优秀的舞台美术家常常是一个优秀的风景画家,先生的水粉画以其扎实的功力和独特的画风,影响着湖南水粉画界,多次荣获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和水粉画大展金马奖。熟悉欧阳先生的人,都知道他一生勤奋敬业,在担任设计工作之外的时间里,几乎全部沉醉于绘画世界。他画水粉画,画油画,也画国画,但他对水粉画情有独钟。他画水粉风景、人物、动物、静物,画得最多的是风景。与他的挚着与勤奋相比,我们后辈学生深感愧疚。

先生是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深入生活,细心地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情趣,感受生活中的快乐,为此乐不可支。他的这种生活热情,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在作品之中。他画的鸡、小鸟让你鲜明地感受到一种亲切和温暖,一种与人类心灵通达的情趣。他画的大量的风景画充分展现出一种对大自然的膜拜,宗教式的虔诚。他走遍三湘四水,写生于塞北江南,跋涉于名山大川,南及西双版纳,东临海滨渔村……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当数量的湘西风情作品,他深入到苗乡的村村寨寨,不畏旅途艰难,无数次地跋涉于武陵的崇山峻岭之间,他的每一次旅行写生都是满载而归,然后潜心整理和创作。先生对大自然的爱恋,并不因为年届花甲而让激情归于平和,仍是一往情深,豪迈挥洒。“一枝一叶总关情”,大自然的无比博大,无比丰富,大自然的诸多奥妙与情趣,激活着他的创作,诱发着他的灵感,如生命的涌动,使他痴情醉心。

欧阳先生的画风基本上是写实的。他的前期作品不拘泥于真实生活,强调对生活色彩的对比和提高,强调环境色和折射光色的相互影响,强调色彩饱和度的感观响亮,色彩整体而缤纷,具有大胆而强烈的审美视觉效果。他不照搬对象,在追求客观与主观统一的艺术形象的同时,善于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色彩认识去改变对象,去感悟和创造自己心中的彩色天地。对他个人来说是过程的体验与享受,对观众来说则是领悟和欣赏。欧阳先生前期的绘画作品,充满着灿烂的阳光和鲜明的色彩,隐约地感受到一丝从印尼吹来的热带风光气息。他的后期作品在色彩上则更显深沉和厚实,更具体量感,更强调对生活的提炼,更注重生活气息的营造,使已形成的独特画风更赋个性。

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施他蕴酿了很久的创作计划,那就是创作三件巨幅水粉画长卷。即《古湘凤凰行》――苗寨风情,长50米,高0・65米。《能不忆江南》――鲁迅水乡,长15米,高0・65米。《万波洞庭》,长60米,这幅画又分楚乡雄风、渔村情韵、波光湖影和千古名楼四个部分。《古湘凤凰行》和《能不忆江南》两幅长卷完成后曾在省会举办个展,目睹从未有过的如此鸿篇巨制水粉画大作,不能不使人震惊折服。

可以想象,要完成好如此长卷,需要多少积累和经验,几乎是倾其一生。付出的心血和精力更是无法估量。由于多年的跋山涉水,采风写生,他的绘画视觉空间如同一个广阔的天地,在创作上得心应手,顺手拈来。水粉画的绘画理念、绘画方法和色彩运用基本上是西画方式,然而先生勇于突破,有胆有识,凭借娴熟的技艺,创作出如此长卷绘画,在构图创新方面独树一帜。长卷画像影视的移动摄影,摄影机移动,景物从画面中依次划过,造成巡视或展示的视觉效果。长卷《能不忆江南》基本上是借用了移动式的展示方式来完成视觉效果,将江南水乡的依水小镇、过街券门、曲巷石板、河埠廊坊、粉墙黛瓦、拱桥湖汊、枕水人家、水阁社戏、杨柳轻扬、乌蓬穿梭、肥田万顷、碧水连天等丰富多彩的水乡画面,描绘得如锦似绣,分外旖旎。画家在另一幅更长的画卷《古湘凤凰行》中的构图处理,则寻求了更高的难度,融入更多的视觉方式和表现方法来打破视野上的局限。在这里,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中国画,中国画的诸多法则,如:灵活自如的时空处理,不局限于焦点透视法,对空间表现的折高折远,深远、高远和平远等透视法的相互结合,经营位置中的虚与实、疏与密、开与合、起与伏、繁与简、聚与散的相生相应,相互贯通、首尾相连等等,将丰富多彩的内容编织成复杂多变且又和谐统一的整体。《古湘凤凰行》对民族绘画的借鉴与融会贯通,成就了他一次很好的艺术实践,在这里,长卷画面布局宏大,集凤凰古城的沱江吊楼,武陵山脉的雄浑气势,苗乡村寨的独特风光,民俗民风的纯朴情韵于一体,气韵流贯,纷繁多变却又浑然天成,将这片净土洁天中壮美的自然山水与原生态生活气息融和,构建成雄浑的乐章。使长卷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结构严谨,回味无穷。如果说,《能不忆江南》是一位柔情似水的水乡少女,那么《古湘凤凰行》则是一个充满阳刚之气的山野大汉。

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先生长卷创作的绝笔。另一幅规模更大更长的画卷《万波洞庭》,在他画完60米长的构图稿,完成其中第一卷23米长的《楚乡雄风》后突然离世,倒在勤奋耕耘的艺室中,留下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眷恋,留下了再也无法完成的巨幅长卷,留下了沤心沥血的未竞事业……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遗憾。

先生的作品,先生的精神永恒地肥沃着他耕耘的热土。

第8篇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South River Land is a rare land, / As from of old I Know./ No flame for redness can compare / With river-blooms at daybreak there. / The waters in the spring tide glow/ Deep-green like indi go./ who can forget South River Land?"

spring is the most beautiful season of a year. The daybreak is the most charming monent of a day . Bai chose the daybreak of a Spring day to sketch scenery there, in the view of the poet, were the dark blue river and bright red flowers. Therefore, the poet chose the most beautiful season to show the most attractive part of the scenery in the most gorgeous place.

Rhet orically, he chose two metaphors to add more poetic flavours. In his verses. "no flame for redness can compare with river-blooms at daybreak" and "waters in the springtide glow deep-green like indigo". Such a beautiful scene was enjoyed by Bai while in south China, but now he could only recall it in a poem. So in the last line, he signed "Who can forget South River Land?"

第9篇

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叫我们玩古诗大比拼的游戏。我一想:糟了!我还没有看书准备过呢!今天肯定当不了擂主了。

古诗大比拼开始了,第一轮的比赛规则是这样的:由一位同学主动摆擂,其他同学打擂。打擂的同学出诗句,摆擂的同学接下句。如果摆擂的同学能够接受五位打擂者的挑战,他就可以成为擂主了。第一回合的比赛很快就开始了,一位同学自告奋勇的走上了讲台。几位同学开始出题了,这位同学都对答如流。突然一位同学说:“梅子杏黄杏子肥。”这时,讲台上的这位同学愣了一下,想了半天也没有答出来。此时,讲台下的一个同学举起了手。老师问举手的这位同学。这位同学回到道:“麦花雪白菜花稀。”那个摆擂的同学被打了下来,刚刚举手的那位同学代替了他。她流利的背出了同学们提出的诗句,只有最后一题了,全班同学都鸦雀无声。原来同学们都在绞尽脑汁想题目,看看能不能把她考倒。过了一会儿,终于由一个同学举起了手,老师问他是什么。他说:“一行白鹭上青天。”讲台上的同学兴奋地答道:“两个黄鹂鸣翠柳。”她终于成为了今天的擂主。

接下来我们又进行了第二轮的比赛。老师把我们班分成两组,又在大屏幕上打出诗句,叫我们回答诗句。我第一组的,老师叫我先回答。我轻松的答出了第一个问题,但是第二个问题——“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下一句,我却怎么也想不出来了。突然一个同组的同学提醒道:“《忆江南》里的诗句。”我恍然大悟,不假思索地答道:“能不忆江南!”最好,我们小组取得了胜利,我们高兴极了。

今天这堂课真有趣。

第10篇

说忆江南,似乎是不靠谱的,因为在我这出生的十几年里,我还未在江南彳亍过!就是萍水相逢过也没有!因为我们这,我的故乡没有水的影子!

对江南最早的回忆是在白居易的诗里“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是幸运的,抑或是幸福的,因为他到过江南,可以在剩却的华年离去慢慢的回忆,去思议江南!我嫉妒了……

但美好的一切总会被现实左右着,我现在只能在梦里梦到她,江南的水乡,多愁善感的水乡。那里到处充斥着都是灵动,“上善若水”就是这般吧?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柔情的,女人是水做的,说的是江南的女子吗?此时江南的男子,眼里也是多情的了。我想江南把一切都同化了。

夜来得了无声息,我静静的立在窗台,打开窗子。北方已经有了丝丝的秋风,风儿吹来一片枯叶,伸手够到,拿在掌心里,用手抚摸着脉络,一丝一丝的撷去丝丝的泥土,江南此刻似乎还是“春意盎然”吧!不知怎么的又切换到了江南去!思着思着就多了睡意。躺在床上,不知何时传来了????的声音,是秋雨吗?答案是肯定的……不是就传来了新鲜泥土的气息,狠命的吸了一口!心扉都舒畅了些许!这是梦的前奏吗?

时空的转换,出现在了梦里……

几声鸟鸣,没有:“呕哑嘲哳难为听”的无奈,而是那么的婉转,因为这儿是江南。睁开沉沉的睡眼,环顾四周,一切的一切都似曾梦境,难么如幻如梦,没有多余的修饰。屏风?屏风上画着水墨江南,那么的素淡,似乎江南的韵味就是这般吧,屏风上低吟着:

齐眉举,彩侍紫霞记。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词。篱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着晚香时。

好一个江南……

起身,踱到窗前,手扶着木质的窗台,还有传来阵阵的檀香,混着檀香的气息,还传来雨的馨香。我在这画框前迷醉于江南的古镇,一切的一切都飘渺在晨光熹微之中。阳不知道哪里去了,这似乎是他知趣地躲了吧?目光远眺,但目光走不远,因为山色都沉寂在飘渺中。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一切都生得自然,没有多余的修饰。淡妆才是它的味道吧!屋顶的黑瓦,在飘渺中连成片,逶迤的拖向远方。小桥边有着些许的柳枝,风儿吹着摇摇曳曳,柳枝不时的弗向水中,触起一段涟漪,向远处飘荡开去。鸟儿喳喳的叫着,俊秀,在柳枝边飞过,嘴携一片桃花瓣,斜斜的飞走了,这小东西也充满了诗意。

走向古街,在古镇里慢慢踱着,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江南,挺满足!江南的春雨,适时的下着,江南是多雨的。走在幽静的古街道,路上被江南的雨洗的褪去了昔日的喧嚣,沿路的古墙边,伸出一枝桃花,花上撒着雨珠,晶晶莹莹的,但夜色里没有了闪耀只是多了可爱!风儿吹来,一瓣粉色桃花瓣飘落,伸手接住,放在鼻子上轻轻嗅着,顿时心脾都被染上了江南味,是什么味道呢?我也无从说起!雨不停的下着,但不会惹人恼,细细密密地斜织着,由天际斜挂下来,伸手去触,滑滑的,惹人喜!

“乘一叶扁舟入景随风望江畔渔火,转竹林深处残碑小筑僧侣始复诵,苇岸红亭中抖抖绿蓑邀南山对酌,纸钱晚风送谁家又添新痛”

被这江南的歌曲唤醒,我又回到了现实里,但以后我也可以忆江南了,因为我梦到过他,说她在哪里她在梦里……

梦江南

渔火夜,钟声远山啭。韵雨斜织伴落红,新燕携泥柳枝头。桃花瓣瓣情。

第11篇

江南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每每读此词句,心头总是满园春意,江南的水乡风情总是在我脑海中肆意渲染。粉墙黛瓦的房屋、清波粼粼的水面,飘扬着的柔软柳条下伏着吃草的水牛,走进小巷,还有撑着油纸伞姑娘的莞尔一笑。

是萦绕在心头的梦牵着我的足踏入南国的土地,婉约而秀气的江南啊。

最美不过乌镇。水路纵横在小镇之上,坐着乌篷船,听着橹划水时的饱满的噜噜声,允吸江南二月空气中的沁香,仿佛是给心灵在做洗礼。从未见过这样的路。路是水铺的,有几条窄窄的船儿漂在路上,可以想象,夏天长了芦苇后该是如何行船。一条条水路是一张蜘蛛网,覆盖了小镇,也沟通着人们的心。从未见过这样的屋子,地基临着水面,房子还超出一点,黑瓦粉墙,甚是素净,没有一丝杂色。岁月的风霜覆在房子上,却又平添一份优美与宁静,像久经风霜的老者。在这些房子中,有几间可出过名人,是大文学家“矛盾”的故居。矛盾是大文学家,只因为生在这美丽江南小镇罢了。我心生遐想,便更恋上了这里的粉墙黑瓦。说来也好,这高墙里却是玲珑小巧的人家,像是待字闺阁的少女。江南小院进数甚多,却无不耐烦,只因这每一进交接之处的小院里都添了几份情趣。不似北方的重楼别宇、对仗工整,江南人家更有闲情雅致;这儿补几棵竹子,那儿添几块奇石,把单调的小院布置的生机盎然。

江南五日行,可忆得也不只是桐乡的乌镇,还有苏州的拙政园。这可谓世界园林之精品,与卢浮宫等地有并肩之意。谈到这儿,话儿可真长了。先说它的结构分配,只水、绿、筑各占一份,别有美感。它的建筑方式也很奇特,运用多种手法,体现了古人建筑设计之高超。园内有数千个窗子,从窗子看去,却无一相同景物。同一景致,所处的点不同,样子也绝不相似,它让游览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印象最深的便是这里的石头罢了。据说,谁家的园子摆放石头却多,便却尊贵,且石头“以丑为美,”却是体形奇葩、造型怪异,千疮百孔的石头却被奉为珍品。或许他们更欣赏站在太湖边上接受风日雕琢过的自然美。

话说至此,别不多言,就且阁笔。江南若一少女怀春,这里的风,似少女柔软的长发拂过脸庞;这里的雨,若少女的眼泪朦胧而多情;这里的桥,仿佛少女纤细的腰弯弯软软;这里的景致,就像少女轻盈的步态。婉约,而总是印在脑海中不被冲淡。

江南好,吾依稀忆江南;似伊人,吾依稀念江南。

初二:@凉小兔Cookie

第12篇

星期天,我没回家。宿舍只我一人,平时拥挤、热闹的房间一下子变得空荡荡,静悄悄。清冷的感觉不断侵蚀着心,一种莫名的孤独在心头飘荡,我不由地有些伤感。随手拿起一本书,无意间白居易的《忆江南》映入眼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读着它,我思绪万千,童年像放电影一般从脑中闪现。

小学时代,我是多么快活呀!快乐藏也藏不住,全部都绽放在脸上。那时,伴随着悦耳的下课铃,同学们会争前恐后地奔向操场。几个同学聚在一起玩跳皮筋,我运气好到总是赢,他们不得不老为我撑皮筋,可他们并没有一丝怨言,依旧有说有笑,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还有一种很好玩的,叫玩“石子”,就是事先准备好5个拇指大的石子,拿一个捏在手中,然后把它抛向空中,迅速地从地上随意捏起另外一个石子,再把抛起的石子接住,接下来依次从地上抓两个、三个、四个,最后把五个全抓在手心,轻翻到手背后抛到空中,以最快的速度抓住,这一连串动作一气呵成,其乐无穷!有趣的游戏还有很多,如蹦格,拍画片,下棋子......童年的我们,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这些不知传自何朝何代的游戏,给予了我们的无尽的乐趣,让人真地好怀念。

现在呢?课间也有十分钟,可我们初一教室在三楼,下课后我总是无处可去,只有双手搭在栏杆上,身体伫立着,双眼快速地眺望着,瞧瞧楼下有什么新鲜的事,仅此而已。我们班平山籍的只有我一人,虽然我非常乐意交朋友,总是老远就和同学打招呼,总是借最好的物品给他们,总是拿最好的食物和他们分享,可总是感到心与心之间隔着层膜;也许是功课的缘故使同学间无暇玩耍、嬉戏,那种天真、纯洁、单纯、无邪、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真可谓蓦然回首,童年已是遥不可及,虽然我不曾同它道别,而那带来无尽乐趣的游戏和儿时伙伴在一起的快乐也已遗失在了童年时代。

肖复兴曾说:“怀旧是一张网,企图打捞着过去失去的岁月。其实,我们什么也不会打捞到,失去的一切早已从网眼里流走。”可我还是怀念我的过去,想念儿时的那些亲密无间的同学,我真想再回到他们中间,让童年的快乐穿过时光隧道,永不流失……

吟着《忆江南》,我读懂了作者作诗时的心境,也不由地感叹:童年好,忧愁不曾谙。往日快乐无穷尽,如今光景难从前。怎不忆童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