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院考察报告

医院考察报告

时间:2022-02-18 17:20: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院考察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院考察报告

第1篇

1、精神卫生中心(用友软件)

床位余张,精神卫生中心是一家三甲医院。日门诊量1600左右,年收入2亿。运行5年以来反映比较稳定,精神卫生中心从年采用用友的系统。用友软件采用产品化模式,由于精神卫生中心是专科医院特殊需求较多,所以进行了大规模的2次开发,上系统的第一年进行数据初始化,对人员、药品、物资、收费项目等进行数据录入工作量很大。医院信息科有10人负责医院软硬件的维护工作。医院实施了银行卡和医院一卡通系统,这几乎是医院的基本需求。医院门诊实现了排队叫号功能,每个病室门上都有显示排队叫号的led显示屏,候诊区提供大量供病人休息等候的座椅,井然有序。

网络中心采用双机热备加双磁盘阵列,医院信息系统硬件采用服务器、磁盘阵列、华为交换机。机房隔音、防尘、防暴,全院门诊、药房、住院护士工作站有100个左右。院方反映用友软件在财务和查询方面功能强大,特别是院长查询、药品用量查询上能实时查询到相关的详细数据,方便了院长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数据,对药品合理管理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还有在医保维护方面很及时。医保实时传输数据。

准备马上投入使用,医院刚建成一座14层住院大楼。计划马上上门诊及住院医生工作站、门诊及住院电子病历,继续使用用友公司的软件和解决方案,预计将增加到300个工作站点,同时将在新住院大楼增加一个机房,采用异地容灾方案。

2、医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明星软件企业,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数字化、软件研究与开发的高科技企业。市十大信息工程的承建者。最初创建于1994年,多年来公司专一致力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产品研发及应用工作,定向为各医疗机构开发适应的管理软件,公司注册资本超3000万元,员工300余人,100人研发队伍,150人的实施队伍,设华中区总部,全国范围内有将近800用户,三甲医院有90家,介绍在市场有近70%市场占有率,湖南有50家左右,其中市妇幼保健院和省肿瘤医院就是采用的t系统。

多年来在医疗行业积累的经验,公司人员介绍公司的软件采用产品化模式。目前已经升级到第4版本,软件集成了现有医院绝大部分的功能需求,设置有1000个左右的功能开关来控制功能的开启与关闭,根据医院需求,把需要的功能打开,不需要的关闭,基本能满足医院的需要,如有特殊需求可以进行小规模的2次开发,产品化的优点是可以降低软件成本,同时使软件存在风险降到最低。

3、大学附属医院眼耳鼻喉医院(五官科医院)

日门诊量达到35004000全院600余人创造了年收入3.4亿—3.6亿的佳绩,五官科医院是一家三甲医院。其中医疗收入占总收入的80%药品收入只占20%医院不大,但人均收入却在医疗行业屈指可数。其中医院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全院的工作效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系统上了门诊工作站,五官科医院使用公司的系统。尚未上住院医生工作站。考察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虽然日门诊量达到35004000但是挂号收费处却看不到排长队现象,病人大部分都集中在候诊区,井然有序的等待医生就诊。做到这点主要归功于公司的门诊流程优化方案:一方面挂号收费一体化,据调查一般早上9点以前挂号处排长队,收费处没什么人,而9点以后收费处就开始排起了长队,挂号处就门可罗雀,于是把挂号收费合为一体,收费处人员既可收费也可挂号,这样做既均衡了工作量,提高了收费处的工作效率,也减少了病人排队等待的时间;另一方面采用一卡通收费措施,这样一卡通病人进入医院只需2次经过收费处,一次是入院时付预交款领取一张含有病人信息和预交金额信息的磁卡(病人在交款时,收费处自动语音报价,相当人性化)第二次是病人离开医院进行结算的时候,这样做比传统模式大大减少了病人往返于收费处、医生、检验科等地点的次数,方便了病人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当然有些病人还无法接受这种模式,也可以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就诊。为了减轻医院护士的工作量,医院专门聘请礼仪小姐和文密人员进行培训,接替了护士的导诊和文字医嘱录入工作,由于是外聘人员所以工资只有正式员工的三分之一,而且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

每个候诊区都有显示排队叫号的液晶显示屏,医院门诊采用排队叫号系统。候诊区提供大量供病人休息等候的座椅,井然有序。上了门诊医生工作站,每位门诊医生都能熟练的操作电脑,查看病人检验报告、ct片,开电子处方等,当然这也与软件做的很人性化有关,操作起来可以不用键盘,达到全鼠标操作,很方便。同时由于使用电子处方(电子处方自动显示药品所占比例,有效的提醒了医生)病人只需拿着磁卡到药房一划,药房工作人员就能从电脑上看到该病人的处方,然后发药,这样病人拿不到手写处方,基本杜绝了外买药的现象。医院的li系统,采用条形码试管识别,相对于传统试管帖标签更科学。内网与外网物理隔离,网络安全方面。所有电脑取消光驱、软驱、接口,特殊部门除外,对于在上班期间利用电脑玩游戏或干工作以外事情处以5001000罚款。

4、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人员400多人,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员工500多人。省软件业十强企业,省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市科技创新重点企业,省医疗卫生应用软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公司成立。围绕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公司已成功开发了数十种系列产品。公司已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累计用户数量已超过1000家,遍及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项目1000多家,三级甲等医院178家。华中区总部设在设有办事处,湖南的代表用户有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大学附属医院。注册资本3413万,净资产5000万。

向医院提供原代码,创业软件以项目开发为主。围绕提高临床技术水平和质量,建立的标准化病案是该软件的一大特点。对医院运行机制和经营有深入的研究,针对医院面对的内外部环境和困惑提出了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其实施步骤分为:1整体规划;2系统集成;3分布实施;4以现有系统为基础;5系统建设必须和体制改革,制度政策相结合并完善。

第2篇

王波,是一家大型国营企业的科级干部,长期在机关里从事文秘工作。他才思敏捷,善于写作,领导对他颇为满意,称他是厂里一支笔,因而他的任务越来越重,起草请示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工作总结、领导讲话、工作报告等等,总是没完没了,白天干不完,只好晚上加班加点地干,常熬通宵。为了驱走疲劳,刺激大脑,香烟便一根接一根地抽。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积劳成疾,把身体拖垮了,神精衰弱、哮喘、肺气肿和心律不齐,颈椎也有毛病,使得他不得不提前一年退休。

自退下以后,他到省市的几家大医院检查治疗,大夫共同认为:“你过去神经绷得太紧,对健康透支过多,仅靠药物治疗不行,还要在户外多活动。”他认为大夫们言之有理,便遵医嘱,从而萌生“似闲云野鹤逍遥游,看潮汐起落随缘过”的想法,不在家中静养,而是积极休息,到城郊外活动。他将这一想法,跟妻子和儿女们讲了,全家人都不同意,并说:“你病成这个样子,怎么能够到外面去呢?到外面去会出问题的,我们都不放心。”他说:“这是医生的意见,医生不会害我,我也不会自己害自己。”儿女们说:“既然是医生讲的,我们也不反对,那就妈妈陪你一块去。”他说:“她去,我还要照顾她,成了我的包袱,我就失去了自由。”虽然,不要人陪同,但是,家人仍然全力支持,他在外,妻子和儿女同他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为他送钱送物送食品。他开始是步行,走了一个多月,有明显的效果,接着骑自行车到野外转,为了到远的地方去转,购置了摩托车,带上食物、饮料、雨具、油布、小帐篷、钓鱼工具、衣服行李等,下到湖区水乡,上到深LU老林,他的足迹遍布了荆楚大地的山山水水,过着亲近大自然的野游生活。

他的野外生活丰富多采,午餐喝点红萄葡酒,吃带在身边的食物,选择在树林、水边、或花草中午休,在野外睡个日光觉,他吃得香甜,睡得安稳。晚上或在渔场、林场、果园、牧场、农家、庙宇借宿,或在小旅店住下,时而露宿在野外,晚上听听收音机,了解国内外形势,或听音乐戏剧;白天时而登山爬树,时而下水游泳,坐下垂钓,看山、看水、看林木、看风土人情,累了就休息,然后再起来玩,一切顺其自然,丝毫不勉强。

本来,他刚退休百病缠身,:身体可说是弱不禁风,苦不堪言,几年的野外旅游生活,身上的病全消失了,身上皮肤晒得黝黑,肌肉发达,精力充沛,过着有滋有味的晚年幸福生活,简直与过去判若两人。

他深深地体会到:在野外生活好处多,置身于真山实水的大自然之中,接受大自然的熏陶,欣赏壮丽秀美的LU川风光,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呼吸带有泥土芳香的清鲜空气,沁人肺腑,令人心旷神怡。吃的新鲜水果青菜,喝的纯净水,都没有污染,更无闹市噪音,四周一片静悄悄,心情感到特别舒畅,精神也感到特别愉快,把身心完全彻底放松―F来,消除了长期积累的紧张心理和过度疲劳。既无人世间的名利、得失、荣辱不快,又无案牍之劳神,让人感到非常惬意和美妙。

前不久,他从野外归来,好友们见到他,说:“这几年未见到你,你现在身体如此之好,简直让人认不得了,是在哪家医院把病治好的?”他说:“是大自然治好了我的病,是旅游生活让我找回了健康。”

第3篇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流通监督管理考察团去年的考察报告,法、德药品流通模式基本为:

具体地说,法国的药品流通模式为:84.7%的药品通过药店进行零售,另外15.3%由厂家直接销售给医院使用,在药店销售的药品,其中88%由药品批发商分销给药店零售,另外12%由厂家直接销售给药店进行零售,制药企业、药品批发企业不能直接向病患者销售药品。德国的药品流通模式为:84%的药品通过药店销售,其中70%为处方药和可报销OTC药品,14%为非报销OTC药品,16%的药品(部分OTC药品)由超市销售,医院用药只占16%,医院药房从药厂直接进货。

我国的药品流通模式基本为:

具体地说,生产厂家可以直接销售给医院。目前,有些医院试行药品招标,但数量仍然很少,绝大部分药品是通过医药批发公司销售给医院的。零售药店可以从生产厂家进货,也可以从批发公司进货,但销售量有限。零售药店不能直接将药品销售给医院,这是与法、德两国药品销售模式的根本区别。

我国医药市场现状

药品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管理差,竞争无序

目前我国有13万家左右的药品经营企业,其中批发企业1.65万家,零售企业11.5万家,与前几年1.6万家医药批发企业、7万多家零售企业相比,猛增了4万多家。而这13万家左右的药品经营企业中,有计划经济下的医药批发公司,有改制后的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有新成立的医药有限公司,有个体挂靠户、经营户。11.5万家左右的零售药店,绝大部分属于医药批发公司和药品生产厂家,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私人承包经营或个体户经营。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小、效益低、管理差、竞争无序。而在这众多的药品经营企业中,符合GSP要求的还不足1%。

药品经营企业如此迅猛发展,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药品经销中的高额利润及一些非法商业贿赂、高额回扣等非正常利润。在巨大利益驱动下,各行各业都纷纷加入卖药的行列。各种非法药品市场,各种假冒伪劣药品,屡禁不止,药品市场鱼龙混杂,医药流通行业已进入恶性竞争状态。

价格秩序混乱,药品价格过高

目前在我国逾万种药品中,由国家定价的有131种,省定价的156种,其余都实行市场调节价。由于我国药品生产厂家过多,药品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纷纷采取不正当手段推销药品,加之我国众多药品经营企业参与恶性、无序竞争,使得药品价格秩序非常混乱。“虚高”的药品价格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1)以高额折扣为主要推销手段的药品购销机制的存在,使得价格越高,折扣越大,药品就越好销售;(2)现行行业规定的药品销售利润率本身就居高不下,批发企业加价率(进销差率)高达20%。(已远远超出法国8.4%的药品批发差率),零售企业加价率(批零差率)高达15%,两者相加为35%,这样的销售利润率,足以使药品价格高涨;(3)我国医院医药行业体制使得医院收入的50%-70%来自于医院药房。各家医药代表纷纷使出各种招数,不惜采用不正当竞争,使得医院药房变成了药品销售的主战场。大家纷纷把药价抬高,医院可以拿高额回扣,药厂、批发公司可以增加利润,医药代表可以增加收入,彼此心照不宣,利益共享。但惟独苦了自费的老百姓,而公费的也增加了单位的负担。

法、德医药市场现状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流通监督管理考察团去年的考察报告显示,法、德药品批发市场集中度很高,但在它的早期,市场也是相当混乱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医药批发企业也相当多。但在长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通过联合、收购、兼并,立足于今天药品市场的都是规模大、成本低、服务水平高的企业。在法国8家药品批发企业中,3家市场份额高达95%。在德国现在只有10个大的药品批发商,其中3家所占市场份额高达60%-70%。以法国最大医药批发公司OCP为例,OCP年销售额321亿法郎,利润2.94亿法郎,主要经营药品,也兼营一些小百货如化妆品、妇女用品等,但为了争取客户,这些兼营业务都是免费提供的。其经营的药品有2.5万种,另有1.5万种药品不储存而是随时向药厂进货,公司争取客户的方式有每天2-3次送药,2-3小时送货,不管新老客户都保证24小时内送药上门。

法国、德国药品分销及药品批发物流系统效率很高,药品批发企业在各自的市场区域设有分销中心。例如,OCP在全法8个市场区域设有57个分销中心,拥有1.6万家药店客户,药品分销中心效益很高。设在巴黎的拥有400人的药品分销物流中心具有欧洲最新的自动物流处理系统,仅有15天的药品库存,每天进货65吨,送货55万种次,每天送药3次,从接订单到药品送达药店仅需2-3小时,早晨的订单中午前送货,下午的订单晚上6点前送货,晚上的订单次日早晨送货,40%的药品都是一盒一盒拆零分销给药店的。由于药店与分销商有着稳定的购销关系,药店通过网络可以直接进入药品批发商的物流系统进行订货,所以供药及时,效率高。药店除柜台摆放的药品外,基本无库存。

在法国和德国,厂、批、零各环节在药品价格中利益分配大体由政府规定。在法国,药品价格的利益分摊情况是:制药企业占64.9%,批发企业占6.3%,零售企业占25%,税占3.8%。在德国,药品价格的利益分摊情况是:制药企业占51.5%,批发企业占7%,零售企业占28%,税占13.5%。但为了促进销售,批发企业可以给药店一定的浮动,例如OCP给药店浮动1.8%。

政策建议

医药行业是引进外资较早的一个行业,多年来,生产企业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商业流通领域未受到外资冲击,始终没有多大起色。这种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医药商业流通模式,像一个瓶颈,已严重扭曲、阻碍了我国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要改变目前医药流通领域的混乱状况,取消地方行政保护

行政保护,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有,只要政企不分离,行政保护就有存在的理由。为官一方,为了地方经济繁荣,更为了自己的政绩,不这样做不行。但药品市场的地方行政保护却异常严重。近几年来,我国地方医药行业纷纷撤局,相继成立了一批大的医药集团公司,有的还成为上市公司,里面既有生产厂家,又有批发公司、零售药店,这种大而全的企业跟计划经济并无两样,既有政府职能,又有市场行为,看似庞大,实际上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组织。在思想深处,在潜意识里,都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祟。我国改革开放已20多年,药品市场还是画地为牢,各大医药公司都只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做文章,若想开辟外地市场,人家不批、不发经营许可证,那就枉费心机。

厂、批、零宜分家,但必须做到“政企分离”

政企分离,实在是国企改革的一大难题。医药行业根本算不上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完全可以进行深层次改革。那些大而全的公司可以以母公司投资控股或参股的形式把下面的生产厂家、批发公司、零售药店分离出去,而对那些经营差、甚至资不抵债的企业,可视具体情况按资产的一定比例卖给个人,经营好的,可以赢利,不好的,则血本无归,所以对个人而言,风险是相当大的。通过这样的产权制度改革,政府与企业自然就分离了。企业就可以进行横向联合、收购、兼并,通过市场无情的淘汰、竞争机制,最后形成一批规模大、服务好、成本低的大型批发企业,零售药店也能真正实行跨地区的连锁经营。政府可以制订合理的厂、批、零差率,规定三者的利益分配,使医药市场步入良性竞争状态。

医药必须分业,财政拨款应及时到位

第4篇

关键词:弗莱克斯纳; 美国; 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146-00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医学中心逐渐由法国转移到德国,随着柏林大学的建立,一种新的大学观随之形成,欧洲高等教育开始了新的时代,高等医学教育也随着普通教育的发展而逐渐完善。

相对于欧洲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美国的医学界却仍然处于保守状态。虽然以哈佛大学医学院和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为代表的少数医学教育机构曾经尝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而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整体而言,美国的医学教育水平仍很落后:大多数医学院仪器设备匮乏,医学院校在学制、办学模式、入学标准等各方面差异很大,课程设置不合理,讲授内容枯燥无味,教学质量低下,大部分学生直到毕业时仍然没有掌握较为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必要的行医技能。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医学教育委员会和卡内基基金会联合对美国医学教育展开了综合调查,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合理的改革举措,以推动美国医学教育的更好发展。

一、弗莱克斯纳报告与20世纪初美国医学教育改革

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普切斯特非常赞同弗莱克斯纳的《美国学院》中的观点。1910年他提出让弗莱克斯纳去调查美洲医学教育,弗莱克斯纳接受了这项任务。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从没有跨入过医学校门的他阅读了大量医学教育历史文献,并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从事研究生学习,以丰富自己关于医学方面的知识。

弗莱克斯纳同时还对美国和加拿大155所医学学校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学校学生是否达到入学标准、学校财务状况、学校教师资质、学校的实验室和设备、学校和医院的关系,以及学校学生接受实践情况等几方面进行了考察。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现状都不容乐观。

1909年弗莱克斯纳完成了考察报告,1910年他发表《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致卡内基基金会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report to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即著名的《弗莱克斯纳报告》。报告调查了155所医学院,其中7所位于加拿大。调查的美国正规医学院116所,非正规的32所。除了21所正规医学院靠财政拨款和捐款之外,其他学院几乎全靠收学费来办学。部分学院资金来源丰富,大部分医学院资金匮乏,没有多余的闲置资金用于学校规模、环境建设。

弗莱克斯纳在报告中指出全国医学院校太多,学校制度、学制等方面不统一,大多数学校缺乏有素质、有水平的教师,教学设备和实习基地也很少。学生入学水平低,缺乏自然科学知识,毕业生水平一般很低。弗莱克斯纳提出针对性改革意见,首先是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相结合,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自然科学的条件。学生入学前要学习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要完成两年的入学前的大学教育;其次是师资质量要高,教师要有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最后是教学设备要优良等。

他提出的大部分建议后来被采纳,从而促使美国医学培训机构的层次有了显著的提高,并确立了医科训练的严格标准。这次考察经历也使弗莱克斯纳本人受益匪浅,并因此声名远扬。后来他又接受普切斯特委派调查欧洲医学教育。他在自传中描述了自己欧洲之行的目的:“我积极努力发现每一个国家组织其医学教育的原理,以便我确切描述它们,不是为了他们将被美国效仿,而是如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创建者所做的那样,尽可能地使重要特征适应于美国条件。”

弗莱克斯纳调查报告发表之后,在美国医学协会等机构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提高医学教学质量改革的,条件较差的学校被淘汰。19世纪末,美国医学协会杂志每年公布各医学院毕业生参加各州医学考试成绩,按考生不合格率把学校分为三类,迫使质量过低的医学院停止教育计划。美国医学协会考察了各医学院,并制定了划分学校等级的十条标准,并按此标准将各医学院校分为A、B、C三个等级,使美国医学校从1907年的160所降至1914年的100所,1915年,美国的医学院校减至95所,其中A级为66所,17所属B级,12所为C级。到1920年,美国的医学院校降至85所,其中A级为70所,7所属B级,8所为C级。许多院校采用该报告中的建议提高了学生的入学标准,努力提高医学教育标准与质量。

1914年受洛克菲勒(Rockefeller)邀请,弗莱克斯纳担任了美国普通教育委员会助理秘书的职位。在弗莱克斯纳积极努力下,普通教育委员会出资200万美元、慈善家罗斯伍德(Rose Wald) 先生出资500万美元、芝加哥市民捐款300万美元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完善的医学院。弗莱克斯纳非常关心全国医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他的努力下,洛克菲勒捐助5000万美元用于美国医学教育的改革,由此可见弗莱克斯纳对于提高美国医学教育的水平贡献巨大。

二、弗莱克斯纳对美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第5篇

12月15日至21日,医疗保险分会应澳大利亚莫纳施大学的邀请,组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评估标准及方法”课题组有关成员赴澳大利亚考察医疗保险,重点考察了澳大利亚的医疗保障体系构建和药品优惠计划的实施情况。在澳期间,全体考察团成员遵守纪律,团结合作,保证了这次考察任务的顺利完成。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澳大利亚医疗保障体系

澳大利亚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其医疗保障体系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全民医疗保健;二是私人医疗保险。

(一)全民医疗保健(Medicare)

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健制度于1983年引入,是澳大利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支出占联邦政府用于健康保健全部费用开支的18%。主要负责为在公立医院住院的公共病人提供免费的食宿、医药、护理和其他的照顾;为住院的私立病人提供75%的医疗优惠计划费用;为非大额费用的医生会诊提供85%的医疗优惠计划费用。

在全医疗保健制度下,所有澳大利亚永久居民只要选择公立医院看病,都有资格享受免费治疗,医生则由医院指派。州和地区政府除了提供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还与联邦政府和专业机构协作以保证服务质量和标准。全民医疗保健制度还负担患者在医院外进行治疗的大部分医疗费用,如看全科医生和专家门诊。但医疗保健一般不包括牙科、理疗和按摩治疗等服务。联邦政府为各种医疗服务规定了收费标准,医疗保健负责承担这些费用的85%。许多医生的收费超过标准,患者则必须支付超出的部分。

居民以家庭为单位,每家都有一个保健卡,持卡可以到任何医院看病。澳大利亚采用医、药分业体系,医院只负责治疗、开处方,患者凭借处方到药店购买药品。政府在公立医院的门诊收费标准有所不同,对于普通的居民门诊就医,病人每次最多支付门诊医疗费用为23.10澳元,超过部分由政府承担;每年最多支付700澳元,超过部分由政府承担。对于领取救济金的困难群体,病人每次最多支付门诊医疗费用3.7澳元,超过部分由政府承担;每年累积最多支付280澳元,超过部分由政府承担。

(二)私人医疗保险

联邦政府鼓励人们在使用医疗保健作为主要保障的同时也参加私人医疗保险,以更好地平衡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整个卫生系统中的作用。为了鼓励居民购买私人医疗保险,政府规定给予购买人购买金额30%的补贴。比如:个人一年购买1000元的私人医疗保险,政府将补贴给个人300元。另外,年收入在5万澳元以上的个人,或年收入在10万澳元以上的家庭,如果不购买私人医疗保险,政府将强制征收其1%的所得税使其购买私人医疗保险。政府的这些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999年澳大利亚有33%的居民购买了私人医疗保险,到2003年该比例已达到45%。

在澳大利亚,私人医疗保险的投保人可以选择在公立医院进行治疗,或在私立医院进行治疗。在私立医院,患者可选择直接支付医疗费或使用个人医疗保险。私人医疗保险不仅偿付投保人在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医疗费,还偿付投保人接受的一系列非医疗服务的费用,如进行理疗、看牙科以及购买眼镜的费用等,但不能应用于药品方面的花费。目前,澳大利亚私立医院床位约占所有医院床位的1/4,而私人医疗保险支出约占全部健康保健支出的1/3。

澳大利亚医疗保障资金来源于国家按公民个人收入的1.5%所征缴的税收。在支出方面,联邦政府既要通过提供医疗优惠计划(MBS)、药品优惠计划(PBS)承担患者一般治疗和药物的费用,还要即为公立医院、居民区卫生保健设施、旅店、家庭和社区的卫生保健等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为卫生研究机构提供主要经费,支持卫生工作者的培训并向高等院校的学生提供资助。州政府和地区政府用于健康保健的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公立医院及精神健康护理、家庭病房、社区病房和老龄人群救助服务。根据宪法规定,州和地区政府有首要责任为人们提供切实的医疗服务,包括大多数急性病和精神病患者的住院治疗。各州和地区还向人们提供多种社区和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学校保健、口腔保健、母婴保健、职业保健、疾病控制和各种健康检查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和预防性个人免疫服务。

二、药品优惠计划

1993年澳大利亚政府出台药品优惠计划,目的是为给全部澳大利亚公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且价格可承受的药物治疗。这也使得澳大利亚成为第一个强制要求本国制药企业提交指定的药品数据来申请加入药品优惠计划的国家。向联邦政府和家庭服务部部长直接汇报工作的法定机构——健康保险委员会,负责处理和支付《药品优惠计划》中所列药品的费用。

澳大利亚的制药企业加入药品优惠计划的条件为:制药企业必须提供政府要求的药品数据,然后由政府成立的一个评审委员会对数据进行评估,同时政府还要从中介机构提取相关的证明,数据和证明材料全部合格后,方可准许进入药品优惠计划。

药品优惠计划覆盖了93%的处方药,主要涵盖590多种的普通药品, 1460多种有效形式的药品和超过2500种市场销售的不同品牌的药品,但主要的日常保健用药和全部化妆品没有涵盖在内。

药品优惠计划是政府应用药品经济学制定健康保健政策的重要体现,该计划主要包括药品经济学理论和药品价格参考体系两部分内容。药品优惠计划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处方药的价格,从而降低了澳大利亚公民用于健康费用的支出。

澳大利亚利用药品经济学理论来描述和评估药品价格的工具,其最初目的是为了给病人提供一个能够承受的药品价格。同时,澳大利亚还建立了一个兼顾相对安全、相对功效、相对花费及费用效率的执行体系。但在行起来却非常困难,而且一些弊端开始逐渐显现,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整体的花费逐渐变成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二是增加了政府维持现有药品价格的政策压力。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建立的复杂且独特的执行体系要求提供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支持数据,而这些正是那些全球组织所不愿意提供的;同时由澳大利亚决定的药品价格给全球组织带来的风险正在增大;全球组织的风险与收益比例也受到威胁。各方都开始对该执行体系能否持续理想的提供给患者可承受的药品价格提出质疑。为此,澳大利亚提出新的药品价格参考体系,药品参考价格制定主要从仿制品价格、同类产品价格、同类疗效产品的价格三方面考虑。

与其他国家相比,企业认为澳大利亚对药品价值的评估的规定较硬性:首先是可供选择的比较者很少,其次是比较者的价格通常很低,而且已经在专利保护期之外,再次是评估主要集中在临床试验数据,最后是评估时排除掉很多收益和花费。因为证据的有效性、可接受性、通译性及在预测健康结果中固有的不确定性无法得到很好的衡量,所以评价药品价值方法的范围受到了很多限制。

同时,澳大利亚的制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方面还面临着其他的问题,譬如:开发出来的新药品总是与已有的治疗方法联系在一起,技术上的进步不被承认;而由药品经济学硬性规定产生的参考价格很不稳定,而且持续下跌,但是新产品必须要去与之对比,并且要去接近该价格;与此相反,对产品加工制造和研制开发等创新行为投入的费用一直在上升。为了争取到一个合理的价格,制药企业要不断的提供最新的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数据,例如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例等,但是这些数据在新药投放市场时候尚无法得到,这就使制药企业站在一个非常被动的位置上。

诸多问题导致了制药行业逐渐开始延迟或抵制应用政府制定的参考价格,而且有数据表明,最近一段时间接受率已经下降到接近50%了。制药企业开始延缓新产品的研制开发,限制国外产品进口,或者选择在澳大利亚暂时未被认可且无可对比的产品,同时企业开始把产品的销售重点从澳大利亚国内转移到国外市场。制药企业对行业成长的未来及新产品的期望在当前价格评估系统的制约下变得越来越渺茫。同时,这些矛盾还大大限制了在澳大利亚应用药品经济学理论的政策和前进方向,也限制了药品经济学在制药行业和政府工作领域中的发展。

三、启示

澳大利亚具有较为健全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一是全民医疗保健体现了制度的普遍性和公平性;二是医疗保健作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政府主体责任明确;三是在政府政策鼓励下市场机制发挥了充分的补充作用。而且,澳大利亚还在不断进行改革和新的尝试,其医疗保障体系的运行正在培育着一种新的机制,主要是政府责任的分散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其框架正在逐步明朗清晰,作用也逐渐明显。这些对我国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求下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同时,澳大利亚也是世界上最先开始在医疗保障政策中应用药品经济学的国家之一。药品经济学在澳大利亚健康保健体系制定和完善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有效控制药品费用的工具,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澳大利亚的医疗费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这一方法的应用导致了澳大利亚吸引全球资源的能力受到限制,以及政府和国内药品生产企业之间关系产生矛盾,但其“产出”却达到了预期目的,保证了澳大利亚居民能享受价格可接受的药品。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以保证实现改革的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同时,本次考察对于我分会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评估标准及方法》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体现在:

1、澳大利亚采用严格的程序对药品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我分会评估药品疗效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2、澳大利亚的药品流通受到政府的制约,而且在医药分家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促进了药品流通的良性循环,有助于我分会对医院药品管理方面的评估设计;

3、澳大利亚医疗保险对支付监控得较为严格。医疗保险只用来支付医疗方面的费用,不支付药品费用,其监控手段可以作为我分会设计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监测评估指标的参考;

4、澳大利亚的药品价格体系较为严密,有效的抑制了药品虚高价格的问题,同时也控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为我分会评估我国医疗保险政策落实情况及药品价格提供了借鉴。

医疗保险分会考察团

团长:王芳琳

成员:李秋华

曹可元

第6篇

毕业实习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适应社会以及形成良好工作认知的 重要学习阶段。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每年有60%药 学毕业生就职于医药企业的研发、生产、药品经营和 医药管理岗位;但不容忽视的是,国家医疗制度改革 已提出药师应提供给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 理的必要服务,药学高等教育应加强引导培养药学服 务型人才。有资料表明,医院药剂科的工作内容将 由传统的药房发药、药品摆放等内容转向“以病人为 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手段”的药学服务。因此,面向 药学服务培养技能型人才,已成了近年药学专业教学 改革的重点,笔者提出针对在医院实习的药学专业 学生,在药学人才培养中应构建比较规范的以“药学 服务型”为目的毕业实习模式,同时应完善基于“药学 服务型”毕业实习的质量监控体系。

1.优化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立体化”的专 业实习模式

研究表明,结合患者使用药物的过程,我国多数 医院目前所开展的药学服务有用药前药学咨询、用药 中参与临床治疗、用药后合理用药评价。在药学服 务工作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之外,还涉及到与患者、 医生、护士以及同行等交流问题,如何能将药学工作 者认为正确的药学服务内容传达给不同的人群,获得 非专业人士的认同,不仅体现出药学服务工作者的专 业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现了 “药学服务型”工作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为此长沙医学院药学院在“药学服务 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将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人 才培养目标贯穿于教学环节的每个阶段。目前已初步 形成了涵盖“药学服务理念”的人文教育的相关课程, 基于药学服务的实践及毕业课题研究3个环节的实习 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基于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体系。

1.1强调药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构建“服务型”的药 学人文教育

著名药理学家吴春福教授认为传统的药学教 育理念是以药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和患者为中 心;教学内容则是以药品为中心,并没有考虑药学服 务型人才培养中全面素质教育。因此现有的药学教育 思想难以满足社会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岗位需求。所谓 药学服务是指药学工作者药学工具及自己掌握的药 学专业知识,向社会民众尤其是患者提供与药物使用 有关的各种服务的总称。因此,学院在开展“药学服 务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 代教学技术开展了如下工作:

1.1.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文教育新模式通过 多渠道开展人文知识培训和再学习,鼓励教师授课过 程中增加人文知识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学院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取TBL、PBL、CBL等教学 活动,以多元化评价模式将人文精神在专业课教育中 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的同时,要求教师自己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并起到 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药 学服务”的理念。

1.1.2优化课程结构,积极建立网络文化教育阵地结 合药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院依托互联网的技术, 让学生在学院网络教学资源中选修相应的人文课程, 从而形成网络教学的新途径。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碎 片时间学习人文教学内容,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受限 的困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1.3延伸第二课堂空间,强化校园人文建设校园活 动等第二课堂作为药学人文教育的有益补充,将课堂 教育和第二课堂紧密衔接,建设校园文化平台,促 进学生人文内涵的形成间。因此,通过开展药学人文 论坛、药学人文电影展播、药学人文对话等特色的第 二课堂,形成校园药学文化活动,为培养学生良好人 文素养提供坚实的保障。

1.2理论对接实践,积极推进“药学服务型”的毕业 实习

毕业实习是药学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是教学计 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节点。经过大学前3年的学习,学生 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但在药学实践 中笔者发现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药 学服务。开展基于“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成为学生 走向社会的重要保障。

1.2.1落实实习单位准入制度,积极建设实习单位实 习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 和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实习基地的建设一直 都是学院常抓不懈的工作,结合“药学服务型”的人才 培养要求,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打通“药学服 务”实习通道,选择医院综合实力雄厚、药学服务走在 前列的省内医院和社会药房。通过现场参观,考察实 习基地相关设施设备,与带教人员进行交流,评估带 教人员专业素养等方式,与实习单位就开展“药学服 务型”实习模式进行协商,形成考察报告上报学校,经 审核批准后建立学院实习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目 前已经和省内多家医院和社会药房形成实习单位网 络群,确保了开展药学服务的实习效果。

1.2.2规范实习教学内容,落实毕业实习带教活动实 习过程中,学生先通过对医院药库、药房、静脉配置中 心、临床药学等部门的轮转实习,了解药品在“药学服 务领域”流转、存放、发放及临床药学研究等工作流 程,然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深入了解“药 学服务”的用药前咨询活动、用药中临床指导、用药后 的合理用药评价等环节,根据临床科室或者疾病等用 药特点,开展深入学习。实习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 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学生“药学服务理念”的职业 素养。

1.3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课题研究

毕业实习过程是一个全面训练的过程,由于实习 时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药学 服务的某一领域完成研究。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学 生通过査阅文献、结合实习内容,在带教老师的指导 下完成选题、设计、开展研究、分析、总结以及撰写毕 业论文。在毕业论文答辩时,实习学生汇报自己的研 究工作和实习内容,而后由医院药学相关专业的教师 组成答辩委员,按照毕业论文要求,实事求是地评定 毕业论文质量。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课题研究,可以 使学生在实习阶段比较系统地剖析药学服务内容,发 现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 养进行解释,使学生对医院药学服务有一个全方位应 用性掌握,对医院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和性质提前做 好职业准备。

2.构建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人才培养需要有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做保障。 因此,学院在开展药学服务型毕业实习过程中,建立 了初步的实习阶段质量关键控制点,主要包括完善的 实习管理过程和规范合理的实习考核方式及内容,形 成了有效的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2.1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健全实习管理机构

2.1.1开展实习前教育工作学院在实习前需要开展 教育工作,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为实习中 的安全纪律等规章制度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在实习单 位遵守各项规定,做好安全防范,第二是介绍实习内 容和实习要求,强调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任务以及实习 中如何将通过工作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开展 教育,学生提前对药学服务实习的工作流程、工作 内容有初步了解,让学生更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实习 环境。

2.1.2建立健全实习管理机构为统一规范学生实习 的管理和监控,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首的实习管理机 构,主要部署和管理学生的毕业实习事宜。建立了定 期联络制度,以便执行和落实实习安排,及时了解学 生的实习动态,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3完善管理程序,出台“制度化”管理建立权责明 确、纪律严明的管理制度,实习期间,学生由实习单位 带教老师直接管理,实习单位通过采取实习岗位培训 及岗位轮转等措施,结合考勤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实 习学习时间。同时学院严格执行定期联络制度,考察 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实习活动。通过有效的制度及严格 的执行,学院可以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有效地监督 实习单位带教教师的教学质量。

2.2规范实习考核方式,创新考核内容

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考核以内容案例分析为 主,主要考査学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应对及解决能 力。针对药学服务型的毕业实习,制订了 “阶段化”的 考核方式。

2.2.1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提高实习效果在实习阶段 初期,学生往往存在着理论知识与实际药学服务脱节 的问题。带教教师要帮助学生熟悉工作内容,积极引 导学生通过书写实习心得,学会将理论知识与药学服 务实践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 院定期会将实习中优秀的实习心得总结在学院实习 网站发表,给予表扬,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2.2.2建立“阶段化”的考核形式带教老师针对不同 的药学服务内容,结合阶段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制订 实习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实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药 物咨询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理解和运用药物的能力, 向患者讲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和经济地使用药物, 让学生能把理论和实践融会贯通。在合理用药方面, 主要考察学生处方点评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考核”中 让学生加深理解产生不合格处方的原因以及如何指 导医生开具合理处方。在临床药物治疗方面,主要考 察学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 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储存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通过组织开展药学服务阶段性考核,检査学生药学服 务的真正能力。

3.总结

第7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75岁左右,生活基本自理、生活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疾病的老人进行单项实地调查研究。调研资料是改造设想的首要依据,以社区为基础,根据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对老年人现有居住环境进行调研。此举具有普及性和推广意义,并可对这一类别的老人居室环境提出一系列的具体建议。

关键字:社区养老,老人的衣食住行,居住环境改造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75 years or so, the life basic care, life in good condition, no serious diseases of the old man in individual investigation. Research material is the primary basis for reform ideas, community based, according to the old people's basic necessities existing living environment for old people investigation. The move has the universality and popularized significance, and can be used for this kind of other old man bedroom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ncrete Suggestions.

Key word: community endowment, the old man of the basic necessities, living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引言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的居住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的老年人愿意在长期居住的环境中度过晚年。所以,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的变化,现有的大部分功能空间设施已经不能够适应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为了保障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从而对其居住环境进行改造具有迫切需求。然而在改造前对居住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观察记录与场景解读

为了了解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真实情况,探寻75岁左右老年人的生活规律、每日的衣食住行和活动需求,在此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状和发现的问题予以分析,以考察报告的形式显现。

考察对象:南昌市经堂巷集合住宅小区

考察目标:75岁左右生活基本自理,生活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疾病的老年人

考察方式:观察法,利用照片、手绘草图及、文字、表格等做现场记录

考察时间:⒈季节:夏、秋、初冬季,

⒉时间段: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深夜

考察内容: 老年人的衣食住行,老年人的康复、就医,老年人的娱乐

2.1 老人背景

年龄-75岁,性别-女,婚姻状况-丧偶,文化程度-文盲,职业-工人,现在状态-退休在家,现在的居住状况-与子女同住

2.2经堂巷住宅社区

房屋建筑平面,案例背景(图0)

老人衣、食、住、行的比较——夏、秋、初冬

衣(夏)——老人衣服较少,衣着朴实。这跟老人的经济状况有关,大部分衣物都是儿女日常所购。衣物都是穿了很多年的,现在新衣购置很少。(图1-2)

(秋)——秋季,早晚凉。老人穿的衣量3、4件。身体已经包裹的很严实了。老人的秋季的衣物都是缝缝补补的。(图3-4)

(初冬)——老人穿上了厚厚的袄子,人已经很笨重了,这对老人的日常生活已经有一定的影响了。(图5-6)

(图片0)

食(夏)——老人因为年龄的增长,食道和消化系统功能都逐渐衰退,特别是老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一般一日三餐吃稀饭,易消化。老人吃的一些营养品也是儿女或亲朋所送。(图7-8)

(秋)——秋季老人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加重,老人所吃的主食也具有很少的择性,偏凉性或是太辣的食物都要会少吃。使用的碗筷没有随季节变化。(图9-10)

(初冬)——冬季是老人疾病发病期,老人经常不舒服,天气越冷症状就越厉害,有的时候吃稀饭都很费劲。偏凉性和太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吃。稀饭要更加稀软,分量也减少了。到了冬天,热食凉的非常快,老人吃的主食要保持一定温度,这才不会引起不适。(图11-12)

住(夏)——老人居住在一层,方便出行,后院也种植了少许花草,环境相对较好。对于一个老人加一个子女的居住空间也较大,但是实际上真正能使用的面积却很小。(图13-14)

(秋)——天气的转凉,老人从夏天住的客厅转到卧室。夏天睡的小竹床收起来了,客厅也宽敞很多。老人开始睡在房里(房间床是40、50时年代防明清时期老式床,全实木,床尺寸1.2*2.0米),老人已经盖上薄被子。(图15-16)

(初冬)——床上的被子很厚了,因为房间和阳台堆砌的用品和废弃物太多,房间内有些不通风。所以在冬天的时候,老人的房间相对其他的房间更加暖和。(图17-18)

作者简介:

陶希 (1986.6--- )女,江西南昌人,系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老年住宅人性化。

行(夏)——一楼的所在位置使老人避免了爬楼的辛苦。但是一楼会相对潮湿,易使老人患上风湿、关节炎等疾病。老人的支气管炎久久好不了,多于环境潮湿有关。居室地面材料使用抛光无防滑的地砖。地面的材料有巨大隐患,给老人生活带来不便。 (图19-20)

(秋)——老人的慢性疾病加重后,吃药和看病的时间比夏天频繁,症状厉害时就去社区诊所打吊针。社区诊所位置在老人社区外约100米,病情轻微时老人一人前往。(图21-22)

(初冬)——老人发病次数频繁,社区医院已不能满足治疗需求,需前往较大医院,由儿女陪同。社区离医院大约3000米。天气好时儿女陪老人步行前往,天气差或老人症状厉害时打车前往。(图23-24)

访谈记录

老人信佛,每日给菩萨上香,而菩萨摆放的位置老人认为不合适。因为摆放在客厅,离门口较近,进家里来来回回的人看到不好,所以在盛放菩萨的柜子外面盖了薄布。老人认为要把菩萨供奉在阳台上比较合适,这样不易被生人看见,供拜也方便。

厨房水槽位置的设置太靠里,在使用时不方便。

厨房水槽上面挂杆,放置位置过高,老人基本使用不上。

厨房灶台使用时太靠近身体,并且抽油烟机功能性差,不能全部吸收油烟,老人做饭时常被油烟呛到。

厨房与客餐厅之间无门,做饭的时候大部分的油烟都会漫到客厅。

没有洗衣机,老人常常手洗。

三、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

居住环境没有任何无障碍设施设计。

在居室中没有合理的行走路径。

居室中的家具、设备及日常用品没有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当改动。

4、没有把居室与周边环境相融入。

5、社区外环境没有老年人锻炼、娱乐、交往的活动空间。

这些问题都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模式进行改进。

四、老人住宅和起居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的考察和分析,本文对这一类别老年人社区住宅环境提出以下建议:

设计者应将自己想像成一个老人,试着放慢脚步,透过老人们的眼睛观察环境,从老年人的需求尺度和心理角度考虑问题,特别注意老人在住宅环境中行走、座、卧时的行为需求。可以通过与老人同吃同住亲身体验的方法,挖掘老人的生活习惯与行为。

关注细节,对于触觉和行为需求要格外关注,在老年人手和脚所经常触及并容易感知的部位如扶手、踢脚、地面、台阶等处,利用安全、舒适和多样化的材料,培养老年人对事物的敏感和适应能力。

要考虑儿女、护工的需求,老年人因为身体的退化可能需要儿女偶尔或长期的照看,在居室区应设置供儿女休息的地方。并距离老人休息区有一定的行走距离,且能使儿女看到老年人的休息空间,以免有特殊情况发生。

色彩鲜亮的暖色设计更容易使老人辨别,如红色、橘黄、蛋黄等。这与老年人日益下降的视觉有关,鲜亮的暖色能刺激老年人的视觉,就便老人于对物体方位的辨别。

由于老年人的各个方面的感知不断下降,如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所以,应在居室设计中,尽量包含多种感知的机会,促进老年人对各个方面的感知力,以增加他们的活动能力。

提供设施和机会,让老年人有更多锻炼身体的机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与其他老年人进行娱乐、交流。尤其是一些动脑益智的娱乐活动,能让老年人激发用脑能力,减少老年人脑部疾病的可能。

建议在社区中充分利用和改造街角、路边空间、设置开放的活动场地,使之社区中的老年人能共用。现在所有南昌小区中都缺少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老年户外活动区域。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在街头巷尾精心设计小型开放空间,能让老人们在社区任何角落都能找到可以安全自由地活动场所。在这里,他们可以结交新的朋友,可以寻求帮助和帮助别人。在居室内,在社区中,他们能够更好的生活。

第8篇

2005年8月27日至9月7日,我分会就科研项目《医疗保险筹资与医疗费用宏观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组团赴德国、匈牙利进行考察。先后拜访了德国卫生和健康保险部,德国医院协会、德国保险认证医师协会、AOK保险公司以及匈牙利卫生部,了解了两国医疗保险制度现状,并就我国医疗保险基金征缴和支付存在的问题与两国进行比较和分析。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情况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目前该国医疗保险由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两大运行系统组成。绝大部分德国人都有义务上保险,其中小部分人可以在私人或法定保险中进行选择。这主要是根据其工作性质和收入多少来决定:公职人员及自由职业者(包括私营业主),以及收入超过一定水平的雇员(2004年税前月收入超过3862.5欧元)可以在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之间进行选择,也可以同时参加两种保险。从目前来看,88%的人口(7200万)参加了法定医疗保险,其中有11%的人是在两种保险中自由选择了法定医疗保险,另外还有9%的人参加了私人医疗保险。

法定医疗保险保费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所有保险机构的平均缴纳数额大约为收入的14%,原则上劳资双方各负担一半,但近几年比例有所改变,实际上雇主承担少于雇员的费用。缴费基数设封顶线和保底线,2001年封顶线为3350欧元,2004年调整为3525欧元,保底线在2001年为325欧元,2004年调整为640欧元。对符合条件并参加了法定医疗保险的雇员,其家庭成员(包括无业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一起享受医疗保险的各种待遇。

在德国医疗保险管理职权从两个角度划分: 执行者及分级管理。从执行者角度来说,德国的医疗保险由政府部门和自治管理机构共同管理。国家政府部门为各级卫生和医疗保险部门,负责制定酬自己提供医疗服务的法律法规,并对医疗保险管理进行国家监督;自治管理机构为各级联邦共同委员会、法定保险机构协会、医院协会、保险认证医师协会,负责具体实施各项法律规定,制定和完善医疗服务项目目录,保险服务价格、数量和质量的协商、监管。立法者通常给予自治管理机构在法规实施方面较广阔的自行安排组织的空间,由卫生及医疗保险部门对其进行监督。从分级管理角度上说,联邦、州及区的政府部门和自治管理机构责任、权利也各不相同,国家级部门、机构制定政策和目录;各州也参与决策,并统一执行政策和主要管理制度(如医疗服务项目目录)。

在医疗保险管理中有很多技术性问题需要处理,如药品性能和价格比较,确定支付标准,审核诊疗规范,处理医疗纠纷等,为此,德国卫生与健康保险部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从事药品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为处理技术性问题提供学术依据。

保险机构的竞争异常激烈,其数量由于合并而一直在减少。1989年德国有超过12000家法定医疗保险机构,到2004年只剩下250余家,而且还在不断减少,预计到2015年将剩下不到50家。参加法定保险的人可在各保险机构间进行自由选择。主要在四个层面:价格(保险费),质量(医疗服务),保险程度(范围),服务(热线、分支机构、便捷程度等)。然而保险机构与医院不单独签订协议,而是与医院协会和保险认证医师协会签订协议,因此在医疗服务质量上差别不大;医疗服务项目目录涵盖范围很广,因此在保险程度(范围)上差别也不大。主要是在价格和服务上竞争。保险费根据个人收入进行计算——每个保险机构都有自己的缴费比例。

德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把门诊和住院严格分开的国家。门诊基本是医生自己开设的诊所。医院则有国家、公共福利和私人性质的。在德国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部门都有专科医生及专家,被称之为双重专科结构。比如在德国既有自己开诊所的心脏专科医生,也有在医院心脏科工作的心脏科专家,通常在医院工作的心脏科专家为被聘用的。目前德国卫生体制也正在进行改革,允许开诊所的医生去医院服务,医院的医生出门诊。医生必须在成为医疗保险认可医师协会的成员后,才能够救治医保患者并得到基金支付。

德国法定医疗保险基金征缴、支付

法定医疗保险保费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原则上劳资双方各负担一半,但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有益投资环境,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近几年负担比例有所改变,实际上雇主承担少于雇员承担的费用,雇主平均约为6.6%,雇员为7.4%。

医保按照总额控制来支付门诊费用:一个地区所有的门诊医生有一个总额预算,但对每个诊所或医生不作具体限制。住院费用按照定额办法支付,每个医院根据住院病例数有单独的预算。

最初患者在看病过程中,只要在医疗服务项目目录范围内,就不需要掏一分钱。但近年来政策作了调整,德国开始尝试费用共担机制。患者每开一种药品,将会承担不同程度的费用。根据药品的单价和数量,每种药品个人负担在0至10欧元之间。

2004年医疗保险支出达到1311亿欧元,其中住院支出占最大比例,达到36.3%,

(Mrd为十亿欧元)

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德国医疗保险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德国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广,保障范围大,导致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缺乏控制。同时,高科技医疗技术和新药品不断诞生和广泛使用,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等,已使各大医疗保险机构每年收取医疗保险费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医疗保险支出的增长速度。1993年以前,医院所有支出都由疾病保险机构负担,93年以后,保险费收入增长低于支出增长,限制了医院费用报销的情况,医院也开始出现赤字。

为此,德国卫生和医疗保险部会同相关自治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来扩展筹资渠道、紧缩基金支出。

退休人员缴费。德国是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国家,老龄人口的医疗费用也占了全部医疗费用的大部分,因此德国实行退休人员缴费制度。缴费比例为14%,基数为其养老保险金。费用的一半由老年人负担,另外一半直接从养老保险金中扣除。如果原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无业家庭成员,达到退休年龄后也必须要缴费才能够继续享受医疗保险;

加强对雇员收入的稽核力度。不仅将工资收入计入缴费基数,其他非工资性收入也同时一并计入;

适度提高筹资比例。根据医疗保险支出情况,适度调整筹资比例,最高时达到15.8%,2003年后逐步回落,目前稳定在14%;

结算方式逐步向DRGs过渡,以更科学、合理的结算方式控制医疗费用。1996年以前,保险机构与医院按照定额结算,确定每家医院的平均住院床日费用;1996年至2006年属于过渡阶段,75%的疾病患者采取定额结算,25%的疾病按病种付费,并辅以特殊补贴(急诊或重症的附加费用)。预计到2007-2008年将全面实施DRGs系统按病种付费。尽管病例数量增加,通过合理化改革还是取得了床位的减少和住院治疗时间的缩短。与1990年相比,病例数增加了27亿(18.5%),但平均住院天数缩短了5.8天(39.5%),床位数减少了144,000张(21%);

缩短专利药品的专利保护期。把原来的15年专利保护期缩短为10年,大大降低了药品费用支出。仅一种药品“利比多”,其节省的费用就高达近5千万欧元;

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2002年以后,德国的医疗保险结余赤字情况才得以扭转。

德国的私人医疗保险

德国私人医疗保险作为法定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公职人员、私营业主和高收入人群的医疗需求。与法定医疗保险人人相同的缴费比例不同,私人医疗保险需要审核确认参保个人的疾病风险,从而确定缴费数额。而且权利与义务对等,缴一人,保一人。

私人医疗保险公司与法定医疗保险机构一样,通过医院协会与各家医院签订协议。但他们不能直接介入医生诊断过程中,为了防止医生的过渡医疗行为,保险公司行业协会成立了监管委员会,对签订协议医院的医疗行为进行监管、抽查,并对医生进行信用评估。

由于私人医疗保险公司风险很大,为了能够在保险公司之间形成一个互济制度,保险公司共同成立了一个行业风险评估组织——RSA,每年每个私人保险公司上交全年保费的13.8%给RSA作为保险公司的风险调剂金。如果哪家私人保险公司出现风险,RSA将会动用这笔风险调剂金来支援该公司。

匈牙利医疗保险基本情况

匈牙利在1990年以前实施基本国家医疗补贴,此后开始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至今已经运行15年。

匈牙利实行法定医疗保险。通过法律规定公民要参加医疗保险。1990年起建立社会保险基金。1992年,社会保险基金明确分为两部分,即养老保险基金和医疗保险基金。医疗保险费用作为一个特殊税种,约占工资的11%左右,由税务部门进行征收,然后划拨至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无业人员的医疗费用,由政府预算另行列支。

参保人主要分三类:

1. 正常缴纳保险税的居民

2. 除保险税外,3. 还要购买商业保险的高收入人群

4. 不5. 缴纳保险税、由国家补贴的困难人群

目前,匈牙利医疗服务主要有3个层次,第一层次:全科医师与家庭医生;第二层次:综合性门诊和专科门诊;第三层次:住院医疗。每个医生都在卫生部和医师协会备案。家庭医生作为“守门人”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由家庭医生来决定患者是否应去门诊或住院。医院由国家、地区、教会和私人性质,医疗保险根据医院的治疗水平,与医院签订协议。

医疗保险对这三个层次的医疗服务,有着不同的支付手段。对于家庭医生,按照其负责的居民数量领取费用;门诊根据接诊量按病种付费;住院按病种付费,不同疾病有不同的难度系数,类似于点分制付费法。

匈牙利医疗保险基金征缴、支付情况

医疗保险筹资比例为15%,单位承担11%,个人承担4%,自由职业者参加医疗保险要个人全部负担15%的保费。目前全匈牙利约有1000万人,基本都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但只有390万人缴费。18岁以下儿童、18岁以上大学生以及退休人员可以免费享受医保待遇。无业家属由亲属代替缴费。参保患者发生在医疗保险服务项目范围之内的就医行为不需要承担费用,但按照西方习俗,需要给医务人员小费。除了正常的医疗服务报销外,医疗保险基金还承担以下费用:

2. 14岁以下儿童生病,3. 父母有权利留一位在家照顾,4. 期间工资由基金支付;

5. 妇女怀孕期间,6. 前后半年由保险补贴个人收入的70%;

7. 妇女生育时如果已参保超过6个月,8. 等孩子两岁时可得到保险支付每月不9. 超过8.3万10. 福林(约合830美元)的儿童养育补贴;

11. 参保人病退又未达到62岁退休年龄,12. 其参保费用由医疗保险承担,13. 超过62岁后费用由养老保险部门负担;

由于缴费人少,享受人多,每年支出已达到150亿福林(约合1.5亿美元),单纯的依靠参保人缴费已经无法满足支出的需求。因此匈牙利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开源节流。

1. 中央预算对医疗保险进行补贴。每年约40亿福林,2. 占到医疗保险支出的25%以上;

3. 制药企业的某一药品销售额和销售量达到一定程度后,4. 要返还一部分收入给医疗保险基金;

建议

医疗费用的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取决于保险方、供方、需方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协调,还需要来自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

国内在试点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于199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纳入国家宏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之中,并且制定具体政策付诸实践。但就我国国情而言,尤其在目前医疗服务市场由供方垄断、人口老龄化、经济水平差距明显等现实情况下,上述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需要进一步研究。每年我国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增长速度都收入高于增长速度。这是否是规律,如果是,那么目前的筹资方式将不能使医疗保险做到收支平衡,必须要参考和借鉴国外的做法。

德国作为世界上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并有着较为完备的医疗保险体系,匈牙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与我国较为接近,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这些无疑会对我们进一步推动医疗保险事业发展、完善医疗保险体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依法管理。两国均通过立法来确立主体医疗保险制度,因此在基金征缴、费用支付等有法律作为保障,有法可依,扩面、征缴力度也较大,能够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

退休人员缴费。退休人员的人均医疗费用远远高于在职人员,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退休人员占全部人口比例越来越大,实行退休人员缴费大大缓解了基金的压力。

国家财政补贴。匈牙利的国家财政对没有能力参加保险的困难群体承担责任,同时对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给予补贴。既体现了政府责任,又保证了医疗保险基金持续稳定运转。

紧缩费用支出。如缩短专利药品保护期、逐步采取更科学合理的DRGs结算办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专设机构从事卫生经济、药品经济的理论和技术研究。通过专门的研究机构评估药品性能、价格,研究征缴和支付等问题,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充分发挥社区医生“守门人”的作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兼顾社区和各级医院,有效分流病人,减少患者盲目就医和住院,同时加强了疾病预防,有效控制了费用。

鼓励竞争。德国对医疗保险管理实行统一制度,分散管理,鼓励竞争。无论是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均由投保人自由选择,促使每个医疗保险机构搞好服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医疗保险制度良性循环。

团长:郝春鹏(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医疗保险分会 科研培训部副主任)

团员:高光明(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 副处长)

谢新儿(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副厅长)

曹慧昌(山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助理巡视员)

黄志刚(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 副处长)

黄贵权(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副主任)

徐 玮(杭州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副主任)

第9篇

56岁的张连勇是郑州餐饮界名声显赫的大腕。他出身厨师世家,父亲是建国初期有名的“豫菜大师”,张连勇自幼耳濡目染,深得乃父真传,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坐拥千万资产。每天迎来送往,觥筹交错,张连勇的生活热闹而平静。只有不多的几个人知道,张连勇一直有一块心病,日子越是过得红火越是强烈地折磨着他。

他的心病是女儿。女儿张萍出生时大脑缺氧造成脑瘫,因为当时无钱医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成为一个仅能机械运动的痴呆儿。虽然张萍最终学会了走路,但思维非常迟钝,7岁时才会只言片浯。8岁那年,她又患一种怪病,犯起病来手舞足蹈。为此,张连勇夫妇带着孩子去过无数医院,但每家医院的诊断结果都不同。心理专家说是“精神发育不良导致自残症”,而神经科的医生又说“不属于神经问题”……不同的诊断结果,令一家人不知该如何是好。多年来,他们给女儿灌过中药,吃过西药,扎过针灸,都无济于事。

俗话说“宁有贼子不养儿子”,20多年过去了张连勇在深深的自责中,健康儿子的出生丝毫没能减轻这种自责。眼看着女儿的病没有治愈的希望,张连勇的想法变了:治不好女儿的病,那就要让她生活得幸福一些。10年当中,仅女儿的家庭教师和保姆,他就换了几十名。有一家人的精心呵护,张萍长得白白胖胖,穿得千干净净,可就是太笨了,一句话一件事教许多遍还记不住,直到20岁才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而且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张萍就会傻笑不止,有时甚至当着客人的面大小便,让人尴尬至极。

“一个大姑娘了,今后可怎么办呀!”张连勇心头的愁云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越聚越浓。

漫漫选婿路

眼看女儿的同龄人个个谈婚论嫁了,张连勇也动了心思:女儿总不能当一辈子老姑娘吧,该给她找个人家了。

在选婿这一问题上,张连勇和妻子有分歧。妻子孙索玲觉得,正常情况下谁也不肯接受一个痴呆女做妻子,能找一个本分的人,愿意委屈自己就行了。张连勇却认为,凭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家业,为女儿选个大学生不会有问题。于是,他常向妻子灌输观点,说现在是市场经济,贫寒学子那么多,谁不希望通过裙带关系谋个前途门路。作为饭店连锁企业的经营者,张连勇笃信有钱能使鬼推磨。

2000年9月,张连勇注意到一个在自己饭店打工的大学生。他叫刘旭,26岁,小伙子高高瘦瘦的,眉清目秀,戴着一剐深度近视镜。刘旭老家在豫东农村,家境贫闲,父亲早亡,靠哥嫂的资助上学。4年大学中,尽管刘旭节衣缩食,还是欠下不少债。毕业后由于专业不好,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暂时在饭店打工谋生。小伙子善良、勤奋,总能给饭店提出一些独特合理的建议,张连勇打心眼里喜欢他。

有了“招婿”的想法之后,张连勇试着让刘旭来家中做客。小伙子倒也大大方方,进门后先礼貌地表示感谢,随后灵活地改口称老板夫妇为叔叔、阿姨。张连勇和妻子听得心花怒放。“应该让他常到家中坐坐,这样也好和女儿培养感情!”张连勇对妻子说。“你咋这么糊涂呢,也不看看咱的女儿,能有共同语言?”妻子担心。“你不懂,小刘那么聪明,应该想到,和咱结亲的后果是什么!”张连勇信心十足。

时间长了,刘旭还真成了张家的常客,对张萍也很耐心,甚至多次替保姆照料她。张连勇觉得有戏,随后在经济上给予刘旭更大的资助。这样大概有一年时间,张连勇认为应该把话挑明了,于是安排合适的下属私下去问。谁想这一问,把张连勇弄个大红脸。刘旭的回答是:“不会吧,我……我老家谈了女朋友!”张连勇不甘心,觉得还可以做工作,并许诺如果刘愿意,可以供他读研究生甚至博士。刘旭最后答复:“我很愿意做他的干儿子,跟着他干事业……”

张连勇金钱开道的选婿行动吃了当头一棒。眼见女儿28岁了,张连勇更加着急,他不信找不来一个女婿。2002年春,他又从众多员工中相中一个叫孟磊的小伙子。盂磊26岁,中学毕业,同样是农村人。这一次,张连勇没有再像第一次那样费心费力地培养,他希望一步到位,于是托人捎话问:愿不愿意娶张萍?盂磊愣了半天才问:“张萍到底傻成啥样?”张连勇于是安排他跟女儿接触了一次。回头,孟磊的回答倒也很干脆:“这样吧,如果张老板是真心的,可以谈谈条件!”

张连勇顿时感觉受到侮辱:“谈的是对象,还有什么条件?”他心底对孟磊有了几分不耐烦。“张老板是做大生意的,先给我买一辆奥迪和一套房子,这个不过分吧!”孟磊提出了条件。“真没见过世面,如果有天他发了财,还不先把我女儿一脚踹了!”张连勇的肺都快气炸了。

面对多次碰壁,张连勇还没死心,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将选婿标准一降再降,接二连三为女儿物色了五六个对象,其中有工人、售货员、售楼小伙等,但都没有成功。知情者都议论:张总明显是想给女儿找个终生保姆,谁敢拿婚姻跟他赌!看到女儿终日傻笑,张连勇欲哭无?目:“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咋就找不到一个如意的……”

2003年五一节,张连勇与几个朋友一起就餐,他一杯又一杯地喝酒,酩酊大醉后说:“我活得太苦了,对不起闺女呀……”说到伤心处,张连勇痛哭流涕。突然,张连勇将手捶在桌子上,说:“几位帮忙留心一下,谁愿意跟我们家小萍结婚,能对她好一辈子,我拿600万元作陪嫁!”说完,他擦擦眼泪一抱拳:“我没醉,600万元吉利,找个女婿,拜托……”

眼看着幸福在望

“600万元征婿”的消息在圈里不胫而走。家人想方设法劝阻,可张连勇固执起来,九头牛也拉不回。比姐姐小4岁的儿子张凯忍无可忍,说:“这么做必然是个悲剧。”张连勇间言勃然大怒:“你小子是不是担心分家产?你不理解做父母的心情……”父子俩为此事平生第一次闹红了脸。

很快就有人上门“应征”了。郑州某大学有个19岁的二年级学生很认真地给张连勇写了封信,说愿意做女婿,但有个先决条件,在结婚之前,张总的承诺要兑现一部分,即先打来50万元供他读研,另一部分结婚后给。“大学生”还寄来学生证复印件,并信誓旦旦说:“我说话讲信誉,一定会陪您女儿白头到老……”对此张连勇一笑了之。他已经非常清醒:女儿不配找个高学历的人,要找一个诚实可靠、一心过日子的。

2003年国庆过后,公司里一个叫于鹏的打工者走进了张连勇的视野。小伙子高中毕业,31岁,长相也说得过去。于鹏说,因为家里穷,两年前离异。有一次于鹏给张连勇送资料,遇见犯病的张萍躺在地板上发疯,张连勇夫妇和保姆没一点办法。于鹏二活没说走向前去,干净利索地将张萍挟到沙发上,张萍竟然不闹腾了。紧接着,于鹏手脚并用跟张萍嬉闹起来,逗得张萍大笑。这一幕惊得张连勇夫妇目瞪口呆。

张连勇开始对于鹏细心考察,发现于鹏最大的特点是本分。那天张连勇貌似随意地问于鹏:“像你这样打工也不能长久呀,有什么想法没有?”于鹏憨厚地笑笑说:“我是农村人,有口饭吃就知足了!”张连勇心里一动,说:“我想让你帮我一个忙,这段时间,张萍的心情非常糟糕,我看你有办法,能不能抽时间陪陪她,我给你双倍工钱!”“这是信任我,张萍需要照顾,她又是您女儿,如果您觉得我行,我去就是了!”于鹏一口答应下来。以后每隔三两天,于鹏就到张连勇家中陪陪张萍。也真奇怪,只要和于鹏在一起,张萍就非常安静。“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张连勇常常暗中感慨。

张连勇还特意“检验”了他的人品。那天,张连勇给于鹏一个差事,让他把2万元现金送到洛阳一家连锁庙。于鹏没让老总失望,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一个月后,张连勇又给了于鹏5万元蔬菜款,让他送到开封郊县,于鹏又及时而归。“小伙子靠得住,难得!”张连勇夫妇暗中大喜。各种试探过关后,张连勇夫妇亲自向于鹏挑明了良苦用心。于鹏好像很吃惊;“我怎敢高攀明呀!”继而泪眼婆娑起来。“说实话,我母亲就是痴呆,可她也是人,也需要爱,我陪她走到了最后一天……离婚后,我更怀念母亲生命中的简单率真,如果我能和张萍在一起,我一定会用心爱她,照顾她,终生不变心!”于鹏的一席话把张连勇夫妇说得几乎流下泪来。

2004年五一节期间,尊重于鹏婚礼简办的意愿,在没有办理结婚手续的情况下,一家人悄悄给他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东床”的背影

“婚后”,于鹏和张萍相处得非常默契。于鹏很细心,除尽力照料张萍吃喝拉撒,还能很耐心地陪她散步做游戏,教些小知识。做了老板的上门女婿,于鹏也表现出了极强的进取心,用一周时间学会了开车,一个月时间学会了上网。

治愈了心病,张连勇从此精神焕发,乐得合不拢嘴。妻子却有些忐忑不安,她背后常提醒丈夫:“这个女婿太完美了,会不会有问题呢?”张连勇心里也有点犯疑,叫来于鹏,说:“爸原来许给张萍了陪嫁,一直忙顾不上办这事……”于鹏似乎不知所云,当晚向岳母抱怨:“没想到爸爸是这么世俗的人!”许诺600万元陪嫁的事情他还不知道,张连勇这下彻底放了心。

2004年8月的一天,于鹏找到了张连勇,小心翼翼地说:“爸,我有点想法不知道是否妥当。我总觉得对我而言一切都是未知数,能不能自己闯闯?”年轻人想独立很正常,张连勇当时并没在意。半个月后,于鹏将自己的“可行计划”拿了出来。原来,他看好了汽车装饰这个方兴未艾的行业。这份“计划”包括市场考察报告、经营理念,以及店面的选址要求,门面的设计格局,洗车设备的品牌,进货程序等。“计划”实实在在的价值,瞒不过曾在商海搏击多年的张连勇。他又惊又喜,说:“遗憾的是汽车行业我不懂,跨过开饭店的本行我还真不如你,只管大胆出去干,我全力支持……”

9月13日,张连勇在没征求任何人的意见的情况下,独自来到银行,估计了于鹏的计划规模,一次将300万资金打进了他的账户。随后他又电话联系上于鹏,笑着说:“我说了给你们600万元,先兑现我的一半诺言,否则我哪能在朋友面前抬起头啊!”并强凋说这两天就帮他开辟渠道,办理执照。张连勇万万想不到,第二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于鹏的车在家,人却不见了踪影,打手机一直是关机状态。张连勇觉得有些奇怪,于是让人去找。谁想两天过去了,没有音信;一周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音信。张连勇感觉到了不妙,急忙办妥相关手续去银行查于鹏的账户,结果大吃一惊:账户上的钱已全部划走。

更意外的是,于鹏在公司的档案是用假身份证登记的,做了张连勇几个月“东床快婿”的“于鹏”,根本子虚乌有。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

一、火灾风险评估的概念

过去,人们往往依靠经验和直观推断来做出决策。随着计算机容量不断扩大和模块技术的发展,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和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技术作为复杂或重大事项决策的必要辅助手段,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在决策分析、管理科学、运营研究和系统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应用[1]。

通常认为风险(risk)的定义为:能够对研究对象产生影响的事件发生的机会,它通过后果和可能性这两个方面来具体体现。风险概念中包括三个因素: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的认知;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后果[2]。因而,火灾风险(firerisk)包含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火灾危害性(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后果)双重含义[3]。

现在,在文献中可以看到的与“火灾风险评估”相关的术语有fireriskanalysis,fireriskestimation,fireriskevaluation,fireriskassessment等,但基本上火灾风险评估都是指:在火灾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火灾风险进行估算,通过对所选择的风险抵御措施进行评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数据转化为准确的结论的过程。火灾风险评估与火灾模拟、火灾风险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间有密切关系,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简单地如消防安全设施检查表,复杂的就会涉及到概率分析,在应用方面针对的风险目标的性质和分析人员的经验有各种变化[4]。

较多的人倾向于从工程角度来定义火灾危害性(firehazard)和火灾风险(firerisk)。火灾危害性指:凡是根据已有的资料认为能引起火灾或爆炸,或是能为火灾的强度增大或蔓延持续提供燃料,即对人员或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任何情况、工艺过程、材料或形势。火灾危害性分析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针对性,目的是确定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发生的可预见性后果。这种设定的条件称为火灾场景,包括建筑物中房间的布局、建材、装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征等与相关后果有关的各种具体信息。目前在确定后果方面的趋势是尽可能地利用各种火灾模式,辅以专家判断。此时,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风险评估的一个构成元素,即风险评估是对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权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风险具有系统特性和动态特性。风险实际上并非某一单一实体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属于一个系统的特性。若系统发生变化,很容易就会使事先对风险所做的估算随之发生变化。火灾风险评估模式包括:系统认定,即明确所要评估的具体系统并定义出风险抵御措施的过程;风险估算,即设定关于火灾的发生几率和严重后果及其伴随的不确定性的衡量标准或尺度,计算和量化系统中的指标的过程;风险评估,对该标准或尺度进行分析和估算,确定某一特定风险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风险发生变化的权重[5]。

二、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发展概况

在消防方面,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建筑设计性能化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评估日益受到重视,比如美国消防协会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规”是一部关注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的消防法规,与之同源的“NFPA101A确保生命安全的选择性方法指南”,分别针对医护场所、监禁场所、办公场所等,给出了一系列安全评估方法,多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评估方面[6]。

目前,我国在火灾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业,或某一特定建筑物为对象的小系统。例如,由武警学院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石化企业消防安全评价方法及软件开发研究”,以“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等消防规范和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为基础,设计了石化企业消防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数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炼油厂的消防安全评价结果[7]。以某一特定建筑物为对象的火灾风险评价也比较多,如中国矿业大学周心权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灾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因素集,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对我国的高层民用建筑进行了消防安全评价[8]。

与上述的安全评估不同,城市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火灾风险级别,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导城市消防系统改造,指导城市消防规划。对已建成的城市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必须考虑许多因素,即城市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域内所存在的对生命安全造成危险的情况、火灾频率、气候条件、人口统计等因素,进而评价社区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御风险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评估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情况是要关注社区从财政及其他方面为消防规划中所要求的总体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愿。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综合功能增强,在居住区商贸中心、医院、学校、和护理场所增多,评估方法还会相应的改变。现有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出于以下两个目的:

(一)用于保险目的

在火灾保险方面的应用的典型事例为美国保险管理处ISO(InsuranceServicesOffice,ISO)的城市火灾分级法,在美国已经被视为指导社区政府部门对其火灾抵御能力和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自我评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区消防状况分为10个等级,10级最差,1级最好。

ISO是按照一套统一的指标来对每个社区的客观存在的灭火能力进行评估,确定该社区的公共消防级别,这套指标来自于由美国消防协会和美国自来水公司协会所制定的各种国家规范。ISO对城市消防的分级方法主要体现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级表(CommercialFireRatingSchedule,CFRS)”上。CFRS把建筑结构、用途、防火间距与公共消防情况(用公共消防分级数目表达)相关联,再以统计数据加以调节后,来确定相应的火险费用。ISO级别仅被保险公司用作确定火险费用的一个成分。ISO分级系统虽然无法反映出消防组织的其他应急救援能力,但实际上也常用于各个区域的公共灭火力量的确定。

市政消防分级表从1974年开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区域的7个指标情况:供水、消防队、火灾报警、建筑法规、电气法规、消防法规、气候条件。随着技术进步,该表也不断改进。1980年版抽取了CFRS中对公共消防分级的方法,给出了修订后的灭火力量等级表,指标只包括前3项。被删除的指标或者确少区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评估时太过于主观,而且74表格中包含许多评估标准是具体的规定,如果某一社区的情况没有满足这些规定,则归属为差额分,规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弹性范围,无法正确评估情况和技术的变化。故而ISO分级表被视为越来越“性能化”[9]。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当今的消防组织和地方政府要担负日益加重的安全责任,面对来自公众的对抵御各种风险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调整消防机构人员、设备及其他预算方面的压力,迫切需要确认某一给定辖区内的具体风险和危险的等级。

具体地说,城市区域风险评估在消防方面的目的就是:使公众和消防员的生命、财产的预期风险水平与消防安全设施以及火灾和其他应急救援力量的种类和部署达到最佳平衡。

关于火灾风险对于灭火救援力量的影响,美国消防界对此的关注可以说几经反复,其间美国消防学院、NFPA等都做了许多工作。直至20世纪90年代,国际消防局长协会成立了由150名专业人士组成的国际消防组织资质认定委员会(theCommissionofFireAccreditationInternational,CFAI),经过9年的广泛工作,制定了“消防应急救援自我评估方法”,和制定标准的社区消防安全系统。另外,NFPA最终还制定了NFPA1710和1720两个指导消防力量部署的标准,分别帮助职业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和改进为社区提供的消防救援的水平。根据NFPA最近的调查,NFPA1710将在全美30500个消防机构中的3300~3600个得到正式的应用,也推广到加拿大有些地区[10]。

英国对消防救援力量的部署标准是依据内政部批准的“风险指标”,把消防队的辖区划分为“A”、“B”、“C”、“D”四类区域,名为“风险分级”系统。其目的是对消防队的辖区进行风险评估,确定辖区内的各种风险区域,进而确定该风险区域发生火灾后应出动的消防车数量和消防响应时间。1995年,英国的审计委员会了一份题为“消防方针”的考察报告,认为这种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建筑设施的占用情况、社区的人口统计情况和社会经济因素,也没有把建筑物内的消防安全设施纳入考核范围。故而由审计委员会报告联合工作组与内政部的消防研究发展办公室一起,设立了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套供消防机构划分区域的风险等级,对包括灭火在内的所有应急救援力量进行部署,用于消防安全设施的规划并能解决上述问题的风险评估方法,再对开发出的方法进行测试。最后Entec公司开发出了计算软件,并于1999年4月以内政部的名义出台了“风险评估工具箱”测试版[11]三、国内外近期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一)国内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张一先等采用指数法对苏州古城区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级[15],该方法的指标体系考虑了数量危险性,着火危险性,人员财产损失严重度,消防能力这四个因素。1995年李杰等在建立火灾平均发生率与城市人口密度﹑城区面积﹑建筑面积间的统计关系基础上,选取建筑面积为主导参量,建立了以建筑面积为单一因子的城市火灾危险评价公式[12]。李华军[16]等在1995年提出了城市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中城市火灾危险性评价由危害度﹑危险度和安全度三个指标组成,用以评价现实的风险,不能用来指导城市消防规划。

(二)美国的“风险、危害和经济价值评估”方法[13]

美国国家消防局与CFAI于1999年一起,在“消防局自我评估”及“消防安全标准”的工作的基础上,更突出强调了“火灾科学”的“科学性”,开发出名为“风险、危害和经济价值评估(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的方法。美国消防局于2001年11月19日了该方案,这是一个计算机软件系统,包含了多种表格、公式、数据库、数据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采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以确定和评估辖区内火灾及相关风险情况,供地方公共安全政策决策者使用,有助于消防机构和辖区决策者针对其消防及应急救援部门的需求做出客观的、可量化的决策,更加充分地体现了把消防力量布署与社区火灾风险相结合的原则。

该方法的要点集中于两个方面:1、各种建筑场所火灾隐患评估。其目的是收集各种数据元素,这些数据能够通过高度认可的量度方法,以便提供客观的、定量的决策指导。其中的分值分配系统共包括6类数据元素:建筑设施、建筑物、生命安全、供水需求、经济价值。2、社区人口统计信息。用于收集辖区年度收集的相关数据元素。包括居住人口、年均火灾损失总值、每1000人口中的消防员数目等数据元素。

该方法已在一些消防局的救援响应规划中得到应用。以苏福尔斯消防局为例,它利用该方法把其社区风险定义为高中低三类区域,进而再考察这些区域的火灾风险可能性和后果:高风险区域包括风险可能性和后果都很大的以及可能性低、后果大的区域,主要指人员密集的场所和经济利益较大的场所;中等风险区域是风险可能性大,后果小的区域,如居住区;低风险区域是风险可能性和后果都较低的区域,如绿地、水域等,然后再把这些在消防救援响应规划中体现出来。

(三)英国的“风险评估”方法[14]

英国Entec公司研发“消防风险评估工具箱”,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评估方法的现实性,是否在一定的时限内能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经过对环境、管理、海事安全等部门所使用的各种风险评估方法的进行广泛考察之后,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对这些方法加以适当转换,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消防队应该接警响应的不同紧急情况进行评估。二是建立了表达社会对生命安全风险可接受程度的指标。

Entec的方法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对消防队应该接警响应的各类事故和各类建筑设施进行风险评估,这样得到一组关于灭火力量部署和消防安全设施规划的国家指南。对于各类事故和建筑设施而言,由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数据各不相同,所以对于国家水平上的风险评估设定了一个包括四个阶段的通用的程序:对生命和/或财产的风险水平进行估算;把风险水平与可接受指标进行对比;确定降低风险的方法,包括相应的预防和灭火力量的部署;对不同层次的灭火和预防工作的作用进行估算,确定能合理、可行地降低风险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国家指南确定后,才能提供一套评估工具,各地消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在国家规划要求范围内,对当地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并对灭火力量进行相应的部署。该项目要求针对以下四类事故制定风险评估工具:住宅火灾;商场、工厂、多用途建筑和民用塔楼这样人员比较密集的建筑的火灾;道路交通事故一类危及生命安全、需要特种救援的事故;船舶失事、飞机坠落这样的重特大事故。

第三个阶段是对使用上述评估工具的区域进行考查,估算其风险水平,与国家风险规划指南对比,并推荐应具备的消防力量和消防安全设施水平。

参考文献:

1、ThomasF.Barry,P.E.Risk-informed,Performance-basedIndustrialFirerotection.

TennesseeValleyPublishing,2002.

&n2、HB142-1999Abasicintroductiontomanagingrisk:AS/NZS4360:1999

3、ISO8421-1:1987(E/F)

4、RichardW.Vukowski,FireHazardAnalysis,FireProtectionHandbook,18thedition,1995.

5、Brannigan,V.,andMeeks,C.,“ComputerizedFireRiskAssessmentModels”,JournalofFireSciences,No.31995.

6、NFPA101AGuideonAlternativeApproachestoLifeSafety.2000edition.

7、赵敏学,吴立志,商靠定,刘义祥,韩冬.石化企业的消防安全评价,安全与环境学报,第3期,2003年

8、李志宪,杨漫红,周心权.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技术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年第12卷第2期:30~34.

9、FireSuppressionRatingSchedule,ISOCommercialRiskServices,1998edition.

10、NFPA1710:ADecisionGuid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FireChiefs,Fairfax,Virginia.2001.

11、Entec,ReviewofHighOccupancyRiskAssessmentToolkit.23August2000.

12、李杰等.城市火灾危险性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95年第二期:99~103.

13、InformationontheRisk,HazardandValueEvaluation,USFA,1999.

14、MichaelSWright,DwellingRiskAssessmentToolkit:1999.

第11篇

——赴崇川、钟楼、武进三区学习考察报告

12月2日至3日,XX区党政代表团赴南通崇川、常州钟楼和武进三个区进行学习考察,以学习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李源潮视察镇江时的讲话和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精神,推动全区奋力实现“双超半”,为冲刺“百亿”勇立新功。考察团一行参观了麦德隆超市、易初莲花等大型市场,富士通微电子、莫本通讯、新科集团等高新技术企业,南亚塑胶、常松讯汇、裕兴树脂等工业企业,也领略了常州大学城、武进市民广场等人文风采。崇川等地发展速度之快、手笔之大、亮点之多、面貌之新,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

一是大解放意识强。

这几个地方发展速度之所以快,关键在于思想解放迈出的步伐大。南通和常州两市在税收地方留成、拆迁安置政策、标准厂房建设规费等方面,都为区级政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区级政府在园区开发和项目建设的推进中,并不按部就班、死搬教条,而是创新思维进行巧干,充分做好应做的一切手续,严格按照程序做好各项工作,赢得了市里部门的充分支持。

二是大项目支撑强。

这些区域的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项目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十分明显。武进区超亿元企业达到100家,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占有10个席位。崇川区不搞星罗棋布,只求顶天立地,超亿元企业有15家,在骨干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以台资为主体,以塑胶、电子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去年骨干企业拉动工业增幅16个百分点。

三是大开发势头猛。

考察团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热火朝天的开发氛围。武进津通国际工业园占地近1500亩,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一期就建成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租出80%。钟楼经济开发区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开发区,20xx年1月27日正式启动,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现在已拥有企业74家,仅去年就实现业务总收入65.7亿元,财政收入2亿元。钟楼区在去年大环境趋紧的情况下,仍然克服万难全力推进拆迁,全年共拆迁10余万平方米,累计拆迁100万多平方米,使得园区建设和项目落户能够快速推进。

四是大市场结构优。

钟楼区的服务业发展十分迅猛,主城区商贸服务业和物流业投入以百亿计,市场建成后市场成交额将达到300-500亿元。崇川区和钟楼区在三产发展上突出错位竞争,既有旗舰型的集购物、餐饮、休闲、商贸、办公于一体的南大街商业步行街,也有嘉业国际广场、中油国际大酒店等现代化商务办公楼;同时在地域上避免集中,形成错落有致的发展格局。武进区着力发展一镇一品、一乡一品的特色产业,在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同时,起到了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效果。

五是大人文氛围浓。

在感受经济发展扑面热潮的同时,我们也体味到人文关怀的清新气息。钟楼区安置拆迁居民秉承“三优”(群众利益优先、事情处理优待、生活环境优化)的理念,拆迁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他们都非常注重城市环境、人文景观的建设,武进区斥资兴建900亩的森林公园,武进市民广场、常州大学城的建设折射着现代文明的光芒。武进区还大力开发文化资源,将春秋淹城打造成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旅游圣地,在商业文化价值的叠加中获取双赢。

XX和崇川等区同处长三角地区,地域相近,大环境相似,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瓶颈也是同质的,他们的快速发展为我区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1、振奋精神是灵魂。

同这些地区相比,我们的发展理念并不落后,发展思路也是不谋而合,但发展的成效为什么不能一致,值得我们深思。在同样的困难面前,他们以生动的发展实践证明,只要具备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智慧,就一定能够赢得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2、高点规划是基础。

这些地区的飞速发展,还由于他们有超前的规划和高远的定位。武进已经描绘出全区发展的总体蓝图,为经济社会事业的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钟楼开发区瞄准“高效园区、绿色园区、精品园区”目标,着力打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精密仪器”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只有坚持规划先行,才能为今后抬升发展的起点,奠定腾飞的基石。

3、园区突破是核心。

三区的发展实践证明,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工业经济腾飞最重要的载体。钟楼开发区规划面积11.65平方公里,已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利用外资占到全区总量的85%。武进高新区去年培植产值超20xx万元以上企业70家,其中超亿元企业16家,工业销售达148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1/7,成为武进经济最大的增长极。

4、规模培植是关键。

三区在宏观环境趋紧、市场要素波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大项目在支撑,而且规模企业具有互补性、容差性,可以很好的防范市场风险。相比之下,XX规模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群体规模实力不强,仅靠鸿泰钢铁、中盛粮油等规模企业支撑,抗风险能力弱,今年以来全区的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就已经得到证明。只有继续绷紧项目弦,加快扶持、培育和引进更多的规模企业,才能确保经济快速稳健地持续发展。

崇川、钟楼、武进三地之行,激发我们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吸取经验、取长补短,化惊叹为动力,变震撼为行动,演化为全区上下加快发展的生动实践。

第一,要更加振奋精神,提升信心指数。

面对XX当前发展的不利局面,我们必须彻底抛却旧观念的束缚,以思想更解放、精神更振奋,促进工作大推进、发展大提速。坚决不做坐井观天的青蛙。去年我区经济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全线飘红”,多只指标增幅在全市位居首位,良好的发展态势让许多人产生了松一松、歇一歇的思想。机遇稍纵即逝,特别在当前长三角区域经济竞赛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放松就意味着丧失机遇,休息就意味着停滞不前。此次崇川等三地之行,让我们感受到差距,也坚定了信心,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跻身“苏南名区”行列。坚决不做怨天尤人的庸者。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是没道理,创造条件发展是真道理。虽然当前“四紧”要素约束依然存在,审批环节、优惠政策等方面还没有全面放开。但整体的发展趋势还是好的,关键就是看敢不敢去做、愿不愿去闯。我们不能就此畏惧困难、动摇信心,必须沉下心分析形势,想办法破解制约,多渠道争取政策,同心协力做好对上争取、项目报批等前期工作,打好“主动仗”。坚决不做游离发展的闲人。干多少是机会问题,干不干则是态度问题。现在许多机关干部认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是乡镇、街道及经济职能部门的事,干多干少一个样,无需主动作为,只需坐享其成。必须从根本上打破这种观念,工业园主要领导必须集中80%精力抓招商引资,乡镇、街道、场圃主要领导必须集中50%精力抓项目推进,村组(社区)的主要领导也必须集中30%精力抓经济发展。

第二,要坚持高点定位,提升发展层次。

机遇是公平的,要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就要看其目标是否广远、意识是否超前、动作是否创新、举措是否有力。结合XX发展实际,就是要强化“四种意识”。强化“大目标”意识。压力越大,责任越大,干劲也就越大。当前必须紧盯“财政收入超十亿、工业销售冲百亿”目标,深层次剖析存在困难,高标准实现加快发展,确保20xx年工业园、谏壁镇工业产出和销售规模均超百亿,在“苏南板块”中提档升位。强化“大规划”意识。城区规划要突出改善环境、提升品位、彰显人文特色,重点制订学府路、XX路、禹山北路和谷阳北路等沿路开发的控制性详规;产业规划要突出循环发展、集约发展、提升规模质态,加快形成粮油加工、金属冶炼、机械制造、新型饰材、电光源等产业集群。强化“大招商”意识。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事”,必须引导全区上下进一步树立年年都是招商引资年、年年都是项目推进年的意识。区四套班子领导要带头抓好招商引资,每季度通报招商引资情况;经济职能部门必须全力投入招商引资,每月通报项目推进情况;其他机关干部则要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形成人人关心招商、人人支持项目的浓厚氛围。强化“大项目”意识。XX区域小、资源少,要在“苏南板块”中“站稳脚跟”,必须要靠“大项目”的支撑。要紧盯世界500强或国内100强企业,力争年内引进1-2家。加快推进第一楼街等在建大项目、船舶制造等在手大项目,确保全年引进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0个,培植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0家,形成年销售超20亿元企业3家、超5亿元企业1家、超亿元企业8家的发展格局。

第三,要强推园区建设,加快集约发展。

润扬大桥通车后镇江的“交点”效应日趋明显,XX的沿江、区位、产业优势日趋放大,必须科学规划园区、集约利用资源,按照“适度超前、整体配套、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挖掘科技工业园、新民洲生态工业园、中盛产业园、癞元墩物流园“沿江四大黄金基地”的潜能,提升园区的产出能力。重点以“项目进园区”竞赛为抓手,实现科技工业园配套能力和产出能力的新突破。尽快明晰产业定位,加紧与市规划设计院沟通联系,结合本区域产业特色,科学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力争6月底完成,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嬗变”;尽快搞好规划方案,抓好概念性总体规划,确定路网等级,同时进行水、电、气配套规划设计,并请专业公司进行包装设计。园区规划中的其他服务配套,要充分利用谏壁镇的资源;尽快实现净地招商,正确对待整体利益和个别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想方设法向市争取拆迁安置房等特殊政策,加快推进征地补偿等有效措施;尽快推进基建工程,尽快启动园区内道路、管网、桥涵、运河码头、雨水污水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拉开“一纵一横”两条道路主体框架;尽快启动标准厂房,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原则,采取措施鼓励、推动乡镇、街道及其他经济单位通过“筑巢引凤”、“量体裁衣”等方式在园区投资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大办“楼宇工业”,力争全年建成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吸纳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

第四,要大力繁荣三产,实现“两翼齐飞”。

作为主城区,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放大区位特色,重点做大做强全国性市场、区域性物流。突出“错位竞争”,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商业区域特点,有选择地将大型市场定位在城郊结合部,重点建设“三街四圈”,即第一楼街、XX路、谏壁雩山街“三条街”和东部、长岗、江大、红豆广场“四大商贸圈”;突出“辐射带动”,加快发展货场、仓储等为一体的江铁、公铁、江海联运,加快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配送中心的建设,力争形成3-5个具有现代化大型市场和物流企业,强化对长江、运河沿岸经济腹地的辐射;突出“新型业态”,鼓励、引导农民投资兴建标准厂房、打工楼,将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资本、资本变资产,通过出租、租赁等形式丰富“三产”内涵,提高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水平。

第12篇

[论文摘要] 中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正处于大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化程度不够,企业形式单一、缺乏风险应对能力,管理结构不够成熟,建筑师受管理教育较少,新兴事务所不注重行政制度等。本文从分析中国建筑事务所的现状入手,对比外国事务所的成功的发展经验,旨在通过对当代中外建筑事务所管理制度与行政制度的对比研究,找寻当代中国建筑事务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各种设计师事务所建立更加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提供方向。 

 

一、中国建筑事务所目前存在问题 

1.大型设计院的压力 

大型设计院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使政策的制定倾向设计院的既得利益。事务所的业务性质被政策局限在传统设计院的补充上,使其失去了发展壮大的机会,阻碍了小型建筑事务所通过合作取得大型项目的机会。 

这也导致大量在职公职建筑师在设计院以外挂名从事第二职业。引起“一些单位与个人间的矛盾,同时加大注册管理难度”。 

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大型设计院与行政机构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在被逐渐改正,设计事务所与设计院间的竞争也趋于正常化。这正是市场细分的结果,从当前设计市场可以看到,人们以前担心的诸如设计事务所抢走大型设计院的项目的情况并没有演变为恶性竞争。设计事务所因为自身的灵活机制,开辟了更多的设计领域,为我国建筑整体品质提高加速。 

2.企业形式 

当今中国建筑事务所的企业形式单一,市场较著名的建筑事务所以两个方面特征区别于传统设计院的。“以行业内名人领衔成立;采用合伙人制的企业形式(无限责任公司)”。 

建设[2000]285号《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管理办法〉的通知》中规定“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以下简称设计事务所)是指具备一级注册执业资格(或取得高级职称的)、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设计人员合伙设立,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合伙人对设计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另外,该管理办法的附件《建筑工程专业事务所资质标准》中提到申请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资质条件为“……至少有三名……一级注册建筑师作为发起人……建筑设计事务所资质不分级别……”,执业范围则参考的是注册建筑师的标准。 

以合伙人制作为设计事务所的基本企业形式固然有利于规范市场,但是单一的企业形式并不利于青年未成名建筑师成立其设计事务所。在大型设计院中无法得到重视的青年设计师正是中国建筑事务所的主力军,如果没有一种机制鼓励和扶持没有名气但有足够能力的青年建筑师,我们的事务所必定会成为著名建筑师们的摆设。 

二、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当代中国建筑事务所比较分析 

1.专门化程度 

事务所的专门化,不仅包括设计领域专门化,还可以理解为在事务所坚持原则上的一种划分。在发达国家,“建筑事务所以对建筑的认识和追求来分为本质截然不同的两类:组织事务所或称之为商业性事务所(corporation),与建筑家工作室,或称之为艺术性事务所(atelier,studio)”。 

“组织事务所是提供建筑设计咨询服务换取报酬的由建筑师组成的公司,通过以图纸等设计文件对项目的预期计划为商品的价值交换过程,获得投资回报及赢利的经济实体。”因此,设计是作为生意和业务(business),设计项目是作为一个经济工程(project)而被运作,对时间、成本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多快好省”的设计是赢利的保障。 

“建筑家工作室是独立建筑师或有相同志向的建筑师组合。本质上是以文化批判创新和艺术实验为目的的建筑艺术创作团体和建构的工匠作坊,经济运行的维系及发展则只是其附属产物。其目标是精神的独立和艺术创作的独立。” 

目前的中国,我们常混淆两者间的差别。找准各自的定位对建筑事务所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性质的细分不仅有利于建立起盈利模式,更有助于整个“实验建筑-商业建筑-反思(实验建筑)-商业建筑(提升)”良性互动的建立。 

而在商业性事务所中的设计领域的专门化的优势明显: 

以美国som事务所为例,它擅长于商业摩天大楼设计,很少涉足其他类型建筑。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adp公司,是300人左右大公司,但仍专长于超净车间、医院及高校建筑。

长期推动某方向的专门化设计,资深设计人员可拥有相对较多的经验,也会比其他公司拥有更多该领域内的固定合作伙伴,更熟悉专用的建筑产品。这不仅意味设计更加得心应手,还意味着可以得到更加优惠的价格优势。 

中国现在的建筑事务所“仍然比较广泛”,以北京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为例,“成立一年多来,除了设计完成了承德等一批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项目之外,还承接了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的前期和设计工作。” 

2.企业形式与规模 

“美国目前约10000家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最小的只有1人,最大的1800人,其中约85%的在6人以下。其形式可以是合伙人制、私人公司、专业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而且还可以采用有限—合伙人制公司(如som公司),其中有限责任性质的公司占大多数,无限责任的合伙制公司很少。” 

“英国90% 以上的公司不超过6人,40人以上的只占1%,几家较大的设计公司集中了20% 以上的建筑师。”“有限—合伙人制公司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企业形式,在15年前还不允许有这种性质的企业成立。” 

英美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大部分是新型的“有限—合伙人制”,这比我国现在广泛常用的无限责任的合伙人制更易控制风险和保障合伙人的利益。 

国内大部分业主对于传统设计院的极端信任,以及相应设计保险制度的缺位都给一些初出茅庐的建筑师开办建筑事务所带来极大的困难。小规模的项目(如房屋装修)正变得越来越多,《物权法》的颁布也使小型建筑事务所的增多成为趋势。但大规模小型建筑事务所的出现还亟待各种注册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资格准入制度的建立,以及市场对建筑师的信任。 

3.管理结构 

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小规模事务所“典型的人员构成模式是1个~2个合伙人(或注册建筑师),1个办公室助理,1名兼职会计、2名~3名实习生。” 

美国的一般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只有一个老板,公司归他一个人所有,英文称为sole proprietorship,一般小型事务所多是这种类型;一种是有几个合伙人;公司归合伙人所有;英文称partnership;第三种是股份制公司(称corporation);持股人都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由于持股人(stockholder)拥有的股份数量不同,在公司的地位及发言权也不一样,一般比较大的事务所都是股份制。” 

因此,建筑事务所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为了保证自己对项目设计的控制权,起主导地位的建筑师往往掌握着事务所大部分的股份且不对外出售,即对事务所的行政和管理起着决定作用。建筑师不仅需要进行设计,还需要对项目进行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按照设计意图执行。而对于骨干的奖励模式可以看出老板建筑师对员工分层对待的特点。这几个层次可以按照以下顺序排列:董事长(持有股份,领导事务所);董事(持有股份,对决策具有影响力);副董事(享有年终分红);建筑师、设计师、项目经理(工资);技师、绘图员(工资)。 

三、挑战 

1.提高建筑师自身的管理素养。管理方面的素质对于项目和运营事务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有赖于引起教育体系的共识。 

2.促进多元化的企业形式,建立设计保险制度。增强对风险的应对能力。 

3.明确建筑事务所定位。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提高专业化程度,设计适合的人员构成模式。合适的模式能够使事务所的项目进行得更加顺利,更可以使员工产生必要的归宿感。

参考文献: 

[1]卫更太:欧美的小规模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勘察设计,2006,04:28~30 

[2]王早生:美国、英国建筑事务所及建筑市场管理制度考察报告.中国勘察设计,2005,0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