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3-26 02:18:06

必修五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篇

1.本年度生物试卷具体考查内容的分析

结果如表一:

2.与往年高考试题的对比

2.1与去年本地区生物试卷的对比

我区加入新课标高考只有两年的时间,对比这两年的高考生物试卷,对我们新的一轮备考更具现实意义,下面就这两年的试卷考查内容通过表格进行横向对比,结果如表二:

由上表对比可知,今年较去年而言,必修一的分值比例相当,必修二的分值提升6分,必修三的分值降低7分,这样,必修的三册分值比例较去年更为合理。就知识点的布局而言,两年的情况基本相同,只有局部有所调整;但考查题型有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必修一的变化最为显著,第五章光合与呼吸今年未出简答题,只以两个选择题一笔带过,比较出人意料;同时,增加了该章的选择题比例,从而使该章的分值比例不降反升,但图形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明显降低。必修二增加了一个选择题,在提升分值比例的同时,关注了遗传科学史中相关实验的考查,而简答题的命题仍然持续了去年的风格,只在某空上增加难度,拉大区分程度,但其能力要求两年基本持平。必修三减少一个选择题,同时避开了神经调节,去除了图形分析;简答题变图形分析为表格分析与实验分析,总体的能力考查有所降低。选修1和选修3仍以基础知识的记忆为考查的主体,只不过更换了知识点。综上所述,两年试卷的知识考查内容总体平稳,能力要求今年有所降低,使学生更易入手答题。

2.2与以往六年新课标生物试卷的对比

新课标推行以来,我区与宁夏、黑龙江等地共用一套试卷,而我区较宁夏等地晚进入新课标的高考,因此,本文作者参照宁夏以往六年的新课标生物试卷进行对比,结果如表三、表四。

由表三、表四可知,必修一的高频考点集中于第五章和第六章,其中,第五章重点考查了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酶七年考查四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七年共计考查六次,主要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第六章七年考查五次,且该章的四节内容轮流出题,均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必修二的高频考点集中于第一章,七年连续考查六次,其中2008~2011四年考查的都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分析;而2012年变为一对相对性状的分析;今年又回到了自由组合定律,但考查的侧重点有所变化,注重了推理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对本模块在各年高考中的分数统计发现,其分值在8~19分之间,分数总值从未超过试卷总分数的1/3。必修三的高频考点集中于二至五章,其中,又以第二章考查频率最高,达到年年必考的程度;此外,第四章也达到了七年六考的考查频率。选修一的高频考点在专题2和专题6,基本是隔年考查。必修三的高频考点在专题2,七年考查四次。可见命题者对这些考点非常重视,掌握了这样的高考信息,相信在实现有效教学、高效备考中将会更加得心应手。

3.本年试题的命制特点

3.1回归课本,重基础

本次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不论选择题,还是简答题的试题情景多数源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加之题干语句表述明朗清晰,充分体现回归课本的命题意图;同时,试题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考点分布合理,突出对教材重点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熟悉的题境,平实的考点,方便了考生的作答。

3.2能力立意,尊课标

本次高考试题的命题重点仍然是对考生多方面能力的考查,尤其对考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基本与往年持平。试题力求以主干知识为背景,以能力考查为契机,通过灵活的问题设置,凸显新课标的核心理念。

3.3稳中求变,作调整

本次高考试题无论是从题型、题量,还是从考点分布,抑或是从能力的考查,都很好地延续了去年的风格,显现了求稳的特点;同时,在一些高频考点上,变惯熟的简答题形式为选择题形式,并避开前一年重点考查的内容,代之以同一章的其他内容,从而显现了求变的思路;此外,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调整了必修三册的分值比例,使去年重必修三而轻必修一、二的情况得以纠正;同时,题干较去年大幅度减少了图形考查的比例,使能力的考查更趋平稳,进而显现了调整的力度。这样的调整与变化,更利于不同层次的考生合理的发挥。

总之,本次高考试题突出了注重基础、能力立意、适度调整的命题思想,为新的一轮复习备考乃至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4. 带给新一轮备考的启示

4.1回归课本,抓基础

由上述分析可知,高考命题回归课本的趋势明显,要求我们在新一轮的备考中,注重课本、注重双基,重在协助学生理清学科知识点,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同时,狠抓主干知识,围绕主干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特别注意知识的拓展要适中,不宜过度深挖。

4.2训练能力,研课标

《课程标准》无疑是高考命题与测试的终极标准,就教师而言,对其深入学习和领悟,不仅有利于对高考动向的准确把握,还有利于教材内容的理解以及课堂教学的把握。因此,研究课标、理解课标、感悟课标,是教师教学备考的基础;就学生而言,能力训练的结果就是学科素养的提升,而这正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考测试的最高目标。能力的训练,应从方法入手,教会学生方法,引导学生用熟方法,无疑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新一轮备考的核心任务应该是方法的优化、方法的简洁化、方法的熟练化。

4.3稳中求新,选好题

第2篇

一、培养同学们学习化学的整体意识

一个将军带兵打仗不能只注重一次战斗的胜败,而应当考虑整个战局,这样才能保证最后的胜利。教师带领一个或几个班的同学们学习化学,不能只为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奋力拼搏,有一些知识点较难也不好理解,可以放一放,通过后面知识的学习自然就解决了,不要搞得人困马乏,大家都失去信心。要知道在高中化学学完后同学们掌握就可以了,因此,整体意识的形成有利于高中化学的教学和学习。

二、培养同学们建立化学知识结构体系

新课标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是学好化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化学素养提高化学能力的必然途径。没有知识结构体系的知识是零散的,既易忘又不便于用。新课标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必修1和必修2是让同学们知道高中化学有哪些内容,都是介绍性不宜太加深,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因此,在学习必修1和必修2时不要过多扩充,更不要穿新鞋走老路。由于必修1都是一些高中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且后续学习中经常用到,要放慢速度多联系多巩固;必修2速度可以加快,因为选修内容是对必修2的补充和加深。

三、培养同学们提高课堂效率能力

虽然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但由于高中学生的知识量有限、新课标知识结构不完全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教材中新授课内容要让同学们自己解决难度较大,我认为高中化学主要还是传授型教学,既然这样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关键。现在多数的课堂还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课记笔记,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教师只讲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学生只记笔记不想为什么,一节课师生互动很少,课堂枯燥无味。

四、培养同学们利用好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能力

教材是国家教育部提供的学习必备材料,它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知识内容,还提供了知识范围。不同版本的教材,基本内容是不同的,因此在高考中规定了哪些省份用哪种版本教材。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了解本地教材版本,让同学们利用好教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中除了一些基本内容,还增加了“学与问”、“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科学探究”、“家庭小实验”、“实践活动”、“科学视野”和“习题”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对基本内容的补充和扩展,同学们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同时,也要将这些信息进行了解。

五、培养同学们自我复习和自我总结的能力

自我复习和自我总结能力实际就是一种自学能力。现在大多数同学依靠老师,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完成以前内容的复习和总结,自己几乎没有隔段时间复习和总结的习惯,即使有也是走马观花、水过地皮湿,基本流于形式。鉴于此我认为教师应按以下方法操作:高一入学,教师就布置给同学们,将以前所学知识作周总结、月总结和学期总结,到时一定要检查。检查时最好是面批,指出不足和优点,如果人数太多可以下去批改,但一定要通报做得最好的和敷衍了事的。这样坚持一年同学们基本就能形成习惯,以后每学期查一次就可以了。这种习惯一旦形成,不但解决了同学们记不住化学知识的问题,还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作者:韩德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盛乐实验学校

第3篇

一、 以比促思

根据神经系统的对称规律,两种性质不同或类似的对象同时或先后出现,由于大脑皮层的相互诱导规律,可以提高感知效果,增强思维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清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记忆。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六个三角形,观察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把具有共同特征角的三角形归为一类,看能分几类?然后总结出三类三角形的相同点(都有两个锐角)和不同点(另一个角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这样进行观察比较,学生边看边想边比较,能很快地掌握三角形的不同种类及特点。

二、 以趣诱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适时诱导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探求新知的重要手段。比如:教学“圆的周长”,先让学生分别量出直径3厘米、4厘米、6厘米的三块圆形硬纸板的周长,结果分别是9厘米多一些,12厘米多一些,18厘米多一些。教师出示问题:“有一个圆形的场地直径是100米,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量它的周长方不方便?”接着又问:“看谁聪明,不用量就能知道这个直径100米的圆的周长大约是多少?”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算出结果是300米多一些。教师稍作点拨,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得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 以疑激思

观察是思维的窗口,质疑是思维的动力。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另一方面要创设合适的疑问激活学生探求新知的思维本能。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教师出示一块长方形木板,正反两面都摆满大小不同的小正方形,让左右两边的学生分别观察正反两面,数一数,摆了几个小正方形。一方观察时,另一方要闭上眼睛。观察结果,一方说是12个,另一方说是18个。质疑:都是在同一块长方形的木板上摆满正方形,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明确: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度量面积,必须用同一规格的正方形来度量。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面积单位的问题。

四、 以变活思

在应用题教学中,对已知条件进行适当的变化,不仅可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规律,防止知识的负迁移,而且可以活跃思维,开阔思路。如分数应用题:“修一条路,全长1800米,修了全长的3/4,修了多少米?”可以变为“修一条路,全长1800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 2,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修了多少米?”还可以变为“修一条路,全长是1800米,修了全长的3/4,还剩多少米?”等等。

这样几经变化,使学生掌握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不同思路,思维方式更加活跃。

五、 纠错畅思

学生在做题时,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善于以学生解题之错作为探究错因之源,引导学生纠正错误,认识错源,以便畅通正确的思路。如:教完“比的基本性质”后,为了强化巩固这一知识点,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3∶8这个比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它的后项要加上几?”有的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要加上6”,有的则答不上来。为了纠正错误,疏通思路,教师点拨:①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②比的前项加上6等于9,就相当于比的前项乘以几?③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乘以几?这样巧设问题,不仅使学生纠正了错误,也找到了思维的落脚点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4篇

[关键词]算术;解题过程分析;ACT-R模拟;认知诊断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3-0036-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3.007

引言

算术是数学中最基础的部分,其内容包括自然数及其在各种运算下产生的性质、运算法则和实际中的应用。它的发展与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的培养是紧密联系的。算术的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教育家徐特立曾指出:“小学校之算术,使习熟日常计算生活必须之知识,兼以精确其思考为要旨。”依照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处于四个阶段中的具体运演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算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习算理,而算理其实就是对数字的逻辑操作方法,可想而知算术对于刚刚出现逻辑思维的小学生来说相当困难。怎样科学地进行算术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算理,从而运用算术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对算术学习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三个领域。自古以来,中国的算术教学较为关注学生计算技能的培养,教育学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和失误的原因及纠错的方法。学生要达到熟练掌握计算步骤必须从运算的流畅和对运算所需的数学思想和法则的理解上着手。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算术认知的研究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Hitch开创了工作记忆在算术认知中作用的研究,他认为个体犯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忘记了部分计算结果和最初的信息:以Siegler等为主要代表的研究者关注算术认知策略,从儿童算术策略提取、选择和发现的角度解释儿童算术认知的表现。认知神经科学认为计算行为可能包含以下几种认知成分,即数字识别、数学符号含义的理解、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计算事件、计算方法的选择、运算规则和特殊计算程序的执行、中间结果的暂时储存和再提取以及记忆结果的表达;张权等用fMRI技术对数字计算相关脑功能区进行定位,初步分析各个脑功能区在数字计算中的作用,证实工作记忆在计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领域的广泛关注,促使算术研究越来越科学化,算术教学越来越有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教育学领域对算术的研究停留在实践总结的水平上,对于算术的认知过程不了解,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缺乏可操作性。而心理学对于算术的研究大多只着眼于影响算术过程的某些方面,比如工作记忆、认知策略等,它也没有清楚地描述出算术的整个认知过程。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推动了算术研究的科学化,但是离教学有一定的距离。

针对以上不足,本文借助卡耐基梅隆大学认知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ACT-R,对一道有余数的除法题的解题过程进行仿真,清晰地呈现学生解决有余数除法题的过程,依据仿真结果挖掘出算术学习的关键点,希望能对小学算术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基于ACT-R的算术仿真

1.ACT-R(Adaptive Control Theory-Rational)的简介

ACT-R是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 J.R)组织开发的一种认知仿真工具,能够模拟人的一些认知活动。它依据大量的认知心理学实验,其仿真结果得到真人实验和核磁共振实验的验证。目前使用这种认知工具已经成功地模拟了多种认知任务,如汉诺塔、模式识别、记忆、数学的认知过程等。

ACT-R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从而将认知过程细化到操作层次,可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其调用的知识,通过诊断可反应其知识的完整性。其中陈述性知识是指我们意识到自己知道并且能够陈述给其他人的知识,例如:地球是圆的,1+1=2等。陈述性知识要先定义类型再编码具体的知识,ACTOR中的陈述性知识定义模式为(chunk-type名称属性1属性2属性3…)。图1为ACT-R对两条陈述性知识的编码。

ACT-R中的陈述性知识用知识块(chunk)来表示。每个知识块由其名称、类别、属性及属性值来定义。如图1左边所示,“Character”是这个知识块的名称,“shape”表示该知识块所属的类别是形状,“agent”和“attribute”是属性,“earth”和“global”是对应的属性值。每一个知识块可以由任意多个属性及其属性值构成,图1右边的例子表示一个事实(fact),其类别是加法事实(addition-fact),属性有三个,被加数(addendl)值为1,加数(addend2)值为1,和(sum)值为2。

程序性知识是没有意识但可以通过行为显示的知识,就像我们都会说话,但是不能说出说话的规则一样。ACT-R中的程序性知识是通过产生式来实现的,产生式用“矗”连接事件产生的条件和条件满足时将产生的动作,表示如果满足事件产生的条件就执行产生的动作。这种产生式系统是人工智能领域公认的人类解决问题的基本范式。ACT-R中产生式的一般模式如下:

(P名字

事件产生的条件

产生的动作

)。

2.一道有余数除法题的ACT-R仿真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第51页的例题23÷5为例,模拟学生解决这道题的过程,分析算术过程中的关键点。

(1)陈述性知识――前修知识的挖掘

解答上述有余数的除法题需要用到的前修知识有数对(count-order)、比较(compare-number)、加法(addition-fact)、乘法(multiplication),目标为除法(division),陈述性知识的定义如图2所示。

数对(count-order)是连续的,有两个属性first和second,如(1,2)、(2,3)等。比较(compare-number)指存在大小关系的数对,如(10,23)表示10

图2定义了解答目标题目所需前修知识的框架结构,解题过程还需要数条的知识。图3是四种前修知识和目标的编码范例,第一条知识p1,其类别(isa)是数对(count-order),表示1后面是2,数对可以帮助我们顺序的执行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如提取乘法口诀时,顺序的提取一五得五,二五一卜-三五十五等。第二条知识cl,其类别(isa)是比较(compare-number),表示第一个数(first)比第二个数(second)小,如10比23小,对三年级上的学生来说可以快速的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于是假设学生的知识中存在这样一条陈述性知识供直接调用。第三条知识fact51,其类别(isa)是乘法(multiplication),表示乘法运算(这里主要指乘法口诀),如一五得五。第四条知识al,其类别(isa)是加法(addition-tact),表示加法运算,如20+3=23。上述有余数的除法题的目标(goal)是一个除法(division),被除数为23,除数为5,商值初始为1,状态(stage)没有赋值即为空。

(2)程序性知识一一算术解题过程的分析

解答目标题目还需要一系列的程序性知识,来调用相应的陈述性知识,实现算术过程,求出结果。本题的程序性知识由12个产生式组成,这些产生式运行一到多次,按照自然意义,可以将这些产生式归纳为三个组块:背口诀、试商、求余。这三个组块的顺序执行构成了完整的解题过程,其执行过程如图4,下面我们具体阐述每个组块。

背口诀就是直接提取九九乘法口诀。按正常的解题步骤,学生拿到这道题会先看看除数能否整除被除数,即判断和5相关的口诀中是否存在结果(result)为23,由三个产生式(check-conditonl、fail-aaend2、fail-aaendl)完成以F解题动作。首先,查询记忆中是否存在一条乘法口诀,其结果(result)等于23,数2(attend2)等于5。例如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其次,查询记忆中是否存在一条乘法口诀,其结果(result)等于23,数l(attendl)等于5。因为和5相关的口诀还有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提取这些口诀时5是数1(attendl),所以查询完记忆中5作为数2的口诀之后还要查询5作为数1的口诀。第三,当检查完所有与5相关的口诀没有找到满足要求的口诀时,说明目标题目不是表内除法,就要为进入试商组块做准备。试商可以由低向高试,也可以由高向低试,或者从中间比较接近的倍数开始试,初学者一般从低向高试。我们进行算术题的ACT-R仿真是为了挖掘算术解题过程的重要点,对初学者的解题过程进行仿真是最理想的。为了顺序的试商需要用到数对,如5的1倍小于23,那么就试5的2倍,这个2就是由数对产生的,即提取满足条件的数对(count-order)中数2(second),其数1(first)为初始商值1。这三个产生式组成的模块完成判断是否是表内除法,即能直接靠九九乘法口诀解答的除法,如果不能就要进入下一个模块――试商。

试商即寻找分界数,比它小的数和除数的乘积都小于被除数,而大于等于它的数和除法的乘积都大于被除数,这个分界数减一即为最终的商值。本题的分界数是5,因为四5--十、五五二十五,20

求余是试商成功后求出余数,这个组块由三个产生式(fail-rest、get-rest、finish)实现。求取余数的过程就是计算被除数与商和除数乘积的差值,本题的余数为23-20=3。首先,从记忆中提取除数(num2)和商(time)的乘积,为求出余数做准备。其次,提取一条加法知识中的数2(addendl),其数1(addendl)为除数和商的乘积,结果(sum)为被除数。如果找到数2(addendl)即为余数,输出语句“-the rest is Y”(余数是Y,Y代指所得余数)。

组块的划分有利于学生有步骤地分解复杂的运算过程,化整为零;同时其他类型除法题的仿真结果也表明不同类型除法题具有相同的组块。例如,表内除法就是由组块背口诀单独实现的,而笔算除法则是由这三个组块加上一些其他的组块实现。在学生完成复杂运算和知识迁移过程中,这种组块式分解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认知模拟结果

如果算术的模拟解题过程在ACT-R上顺利地执行,就能有效地检验仿真的正确性,图5是ACT-R自动生成的trace图,也是解题过程的模拟图。第一列是运行时间,ACT-R系统设置每0.05秒输出一条知识调用记录;第二列是知识类别,PROCEDURAL指程序性知识,DECLARRAIVE指陈述性知识;第三列是具体的操作,“PRODUCTION-FIRED”表示调用程序性知识,即产生式,后面是产生式的名称;“SET-BUF-FER-CHUNK RETRIEVAL”表示调用陈述性知识,后面是陈述性知识的名称。图中清楚地显示了执行产生式的顺序,其中试商组块中有的产生式执行了不只一次,因为试商过程中会多次调用除数的乘法口诀。“――THE QUOTIENT IS 4”输出商4,“――THE RESTIS 3”输出余数3,即是目标题目的答案。同类型的除法题经过编码后都会得到类似的trace图,该图能帮助我们系统地分析解题的认知过程。

二.算术解题过程分析对教学的启示

1.前修知识的提取

通过对算术解题过程的分析可以清楚地提取前修知识,这些知识的完整性对学生解答目标题具有重要的影响。本题中有四个前修知识:数对、比较、加法、乘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有些基础很差的学生之所以不会做除法题,是因为九九乘法表没有背熟,更不用说掌握试商的步骤。如果学生缺乏相关的前修知识,就算掌握解题的步骤也不能正确地解出答案,针对出现这种问题的学生不断地讲解怎么解题也是没有效果的。因此分析前修知识,确认学生具备这些前修知识是教学的第一步。经过系统的解题过程分析能够得出算术的知识网络,同时可以精确地诊断学生知识的缺失,从而进行更有效的干预。

2.程序性知识的归纳

算术题的解题过程有很强的连续性,当前什么情况,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是每个学生应该掌握的,但是这个过程的复杂性也直接影响学生习得的效果。本题就有12个不同产生式,并且有的产生式执行不止一次,这种复杂的操作过程,对学生是一种挑战。在本题的分析中,根据产生式的作用将这12个产生式分成三组,实现背口诀、试商、求余操作。解题过程的分析说明将复杂的算术过程分成若干个基本单元,每个小单元分别归纳掌握,能克服学生初学时策略控制的难度。这种根据功能的划分有助于教学分解,先有步骤地训练再整体运用,帮助学生化整为零。不同类型的算术题有类似的基础模块,模块化的教学可以相应地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3.竖式计算的作用

工作记忆为复杂认知任务提供暂时的信息存储空问和加工的信息来源,它在数学运算中的作用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从上面trace图中可以看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取记忆的数量为14条,而工作记忆的容量很难将这些信息全部存储下来。对于工作记忆容量小的学习者而言,要想解答出上面的题目,最好的办法是借助竖式,将一些中间信息写在纸上,以减少占用工作记忆的容量。教学的初期可以让学生多用竖式,这样他们受工作记忆容量影响较小,从而加快学生对解题步骤的掌握。上面的模拟过程是未自动化时候的解题过程,当学生熟练了以后,很多过程都可以自动化。例如,试商时可以直接从较大的数开始试起,从而减少提取记忆的次数,这个时候就可以做到口算简单的有余数除法。

4.认知诊断

上面的模拟过程是一种正确的细致的解题过程,我们会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口述报告,根据学生的口述报告实现个体的ACT-R模拟。将个体的ACT-R模拟与标准的解题过程对照,能够精确定位学生的问题所在。ACT-R细化到操作层次,可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的流程及其调用的知识,通过诊断可反应知识的完整性。ACT-R程序模块化后形成整个运算的脉络,可对学生的算术运算能力进行系统诊断,判断是前修知识的缺乏还是程序性知识不熟,目前已对单一的加减乘除进行了仿真,并且分析出知识网络图。在教学实验中,有的学生口述报告解题过程时只报告除数是数2的口诀,而不会继续报告除数是数1的口诀,在这种情况下,陈述性知识不缺,但是控制执行出现问题以致未提取完全,造成解题困难。对学生认知过程的模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种容易忽略的问题所在。

第5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 要: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脱胎于师范类专业,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到大众化、高校扩招、上规模的产物。随着高等教育质量改革的深化,各种卓有成效的改革方案也在不断地被推出,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在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授学过程考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目前这一方面的工作还在继续,一些举措及其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关键词: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过程学习;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21-02

收稿日期:2015-01-25

作者简介:徐明(1964—),男,黑龙江依安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资本论》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师院校非师范类专业课程设置原则及专业课程考试制度改革的模式构建”(JG2012010358)

一、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计划的特点

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五部分构成。钟启泉认为如果“组织的课程旨在达到业已明确规定了的目标,或者是要赋予各个学习领域中所使用的独特概念与方法的经验的话,那么,学校中彼此的孤立的学科设置就是一个问题了。使知识渐次走向更广泛的综合化,才是合乎理想的”[1]。也就是说,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才是保障。

(一)公共必修课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公共必修课包括史学类、国际形势分析、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体育及军事类等课程。师范类院校非师范专业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700学时左右。这一部分课程内容偏重于对学生的信仰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符合国家民族需要的正确的世界观。

(二)专业必修课注重理论的基础性

专业必修课是学科专业的系列主体课程,师范类院校非师范专业和一般综合性大学的同类专业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这些系列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构成,且自成体系。基础理论为专业入门课程,内容包含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在整个专业必修课程中,确定有10门左右的核心(学位课程)课。这部分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较为系统、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1300学时左右。

(三)专业选修课偏重于专业知识的拓展性

专业选修课为本专业的系列选修课,内容都是和专业相关的,属于专业知识拓展性的课程,一般区分为院选和系选两个层次。对这部分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的选修,但要求修读学分至少30学分。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550学时左右。

(四)公共选修课既注重趣味性也注重实用性

公共必修课分为自然科学、(国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艺术、运动技能类等四个系列,由全校各专业教师提供课程资源,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0学分。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是,有别于综合性大学的是,师范类院校针对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推出了一些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资源供非师范专业学生选修。诸如汉语言普通话课程、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等,这不仅为非师范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也为这些学生有意向通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奠定了基础。为非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增加了教师职业的选项。课程时数一般都确定在180学时左右。

(五)实践教学侧重学生的表述能力培养

师范类院校的实践教学主要就是在中小学课堂上的教育实践,非师范类专业则体现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公共必修课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上。不同于综合性大学的是,非师范类院校以未来职业教师培养为目标,师范类学生是主体,整个校园课堂也都充满了浓浓的说课、备课、讲课的气息,这在感官上对非师范类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师范类院校中,一些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也往往比较注重语言表述的逻辑能力培养。“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2]。

二、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组织原则

课程设置组织原则要体现三个层面的内容即:知识的关联度、层次性、融合性。

(一)课程知识的关联度

知识的关联度要注重把各种课程资源内在的和外在的知识点按不同的主线衔接,从而使其达到一种自然贯穿的科学体系,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时间顺序的规范中总是处在一个知识体系中,各知识点也能够总是会互相支撑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在整个学制时间里后续课程会有各种程度的先修课程知识点的复现,先修课程为后修课程的基础。不同学期的课程总会有规律地提请学生用先修的知识来对新知识进行消化。诸如经济学类别中,理论课程必须依靠相关的应用课程来对其进行验证。而应用课程又必须能够实现理论课程所要表述的结论。

(二)课程内容的层次性

在学制四年(五年学制的专业如医学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的一个完整学习过程中,大学一年级无疑是初入大学校门学生的基础课程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课程设置突出一个学习任务,就是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是学生未来学业展开的前期铺垫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专业知识的获得由此为起点。坚实的专业基础是专业水平提高的基石,这一时期属于初级入门夯实基础阶段。大学二年级的专业课程的知识难度有所增加,专业课程达到中级水平,但仍属于在完善专业基础知识阶段。大学三年级的课程难度在量上和质上都全面提高,信息量加大,国内外有关专业方面的前沿问题和超出教材范围的最新成果会源源不断地被教师在课堂上传递出来。一些高深的专业理论与实务课程多安排在这一年。大学四年级是大部分学生独立分析、逻辑思维成熟过程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课程除深度、难度达到一定高度外,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全面总结性质的专业理论较为集中。大学教育的专业理论体系到此阶段大成。从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角度讲,学制四年的每一个年级课程都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空间,每一年级的课程体系都能够体现出课程内容由浅入深的层次性。

(三)课程内容的融合性

课程体系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五部分组成。由于各大学的定位和办学理念不尽相同,所以分类设计原则必不可少。有别于综合类大学和专业门类大学,师范类非师范专业要根据专业办学历史、区位战略优势和软硬资源条件等来确定自己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在这种条件下课程设计的融合就尤为重要。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课程内容是渐次融合的。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往往就取决于这个融合度。显然,二年级的课程内容是以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为基础的延续,而三年级的课程内容又是以二年级的课程内容为基础的延续,四年级的课程内容则是三年级课程内容为基础的延续。课程内容的融合性依靠各年级理论课程知识点由浅入深的科学衔接来实现的。知识点之间的循序渐进的联系形成一条条脉络,这些脉络紧密衔接,各知识点相互支撑、彼此验证最终达到专业理论的统一。如,理论经济学课程体系中,“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资本论”、“比较经济学”这四门理论课程分属一、二、三、四个年级部署就能够体现出这种课程内容的融合性。

三、过程教学与质量评价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和综合性大学相关专业的过程教学与质量评价自成体系。过程教学是教师整个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去精心组织计划、实施,进行自我检查监控。这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完成的一个过程。其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对知识领会理解的程度的掌控,是通过相关的一些手段来认定教学成功与否的过程。

(一)过程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秩序的好坏直接能够反映出教学效果。所以,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课堂秩序、互动效果,一切都由教师来掌控。学生的课堂笔记、课后作业和读书心得体会、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各种调查数据的整理归纳能力的体现都属于过程教学的内容。

(二)质量评价

建立阶段性评价体系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阶段性评价设定在教学中期和期末。期中评价主要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期中小测验、小论文和对所给出书目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期末阶段要全面审视整个过程教学中教师教学日志中记载的学生课堂互动表现和课程大论文完成的质量。整学期结束要完整地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能力,方法论掌握和应用能力。重点要培养出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和随笔的记录习惯。

提升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3],过程教学和教学质量的评价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熟烂于胸,每一章节都要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难点。课堂教学过程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性,取决于教师时刻把握学生的课堂动态二进行随时调节。这包括内容进程速度,难点和重点知识分配的时间。

“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31条。)课程设置是为教学计划服务的。无论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如何科学合理,我们最终所培养的人才都是必须遵循道德规范,心理素质健康,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体魄的人才。青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塑造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向心力,掌握运用现代信息工具,一定的国学知识和自然常识,系统地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方法。这是教学计划方案目标管理,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72.

第6篇

关键词: 文科班 化学“小高考” 复习策略

高二文理分班后,语文、数学、英语和两门选修科目是高考科目,其他4门必修科目必须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方有资格参加高考,因此必修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也被称为“小高考”。化学学科是文科班学生的“小高考”科目之一,也是一门令他们比较头疼的学科。因为,首先,绝大多数学生是由于高一时因学习不得法导致理化学习比较吃力,基础差,能力弱,题目不会做,考试成绩不好,学习自信心严重不足,怀疑自己的智力,讨厌理化。相较理化学科注重抽象思维而言,政史学科注重形象思维,只需背背记记即可,稍微好学一些。他们选择文科不是真正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而是逼不得已为之的。再加上政史学科不像理化那样有做不完的题目,学习相对轻松一些(懒惰心理使然)。其次,“小高考”是在进入高二后的来年3月举行,只有6个月左右的时间,既要完成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的新授课学习,又要进行所考三本书《必修一、必修二和选修一》的一到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4门必修同时举行“小高考”,年底前还要举行劳动技术省级测试,如果不过关,就一样不能参加高考。关键是高考5门科目学习不会停止,每天都有大量作业)。要想一次性全部通过,并尽可能得A(一门A高考时总分加1分,4门皆A,总分加5分),化学老师的压力确实比较大。面对这样的学情和考情,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益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带“小高考”的体会,谈谈高二文科班化学复习策略,不当之处,敬请行家批评斧正。

一、透彻研究《考试说明》,深刻领会考试要求和命题动向,准确把握备考复习方向。

“小高考”之前,省考试院都会公布命题的指导性纲领《考试说明》,老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因为,这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考试要求和命题动向,从而增强备考复习的针对性,实现复习效益最大化。研究《考试说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小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小高考”“命题指导思想”阐述了命题依据、主要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是“小高考”试题命制的核心。学习、研究这部分内容,要结合最近几年“小高考”试题真题和《考试说明》后提供的“典型题示例”等具体题目,考查这些题目所涉及考点和能力要求是如何体现“命题指导思想”的。

第二,研究“测试内容和要求”,关注《考试说明》的变化。《考试说明》在“测试内容和要求”中明确了“小高考”的命题考点及其考查时的相关能力层级要求,有助于备考师生增强复习的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效益。研究这部分内容时,要明确“小高考”有哪些考点和能力要求?这些考点和能力要求在近几年“小高考”中是如何考查的?与以往相比,考点和能力要求有无调整与变化?如有,体现何在?这样的调整与变化说明了什么?有可能会怎么考?所有这些,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第三,研究“典型题示例”。“小高考”《考试说明》后提供的“典型题示例”所选用的题目都是近些年的“小高考”真题,是《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和“测试内容和要求”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认真研究“典型题示例”,有助于备考师生粗略感知“小高考”的深浅难易,克服恐惧心理。

二、认真研究“小高考”试题。

在透彻研究《考试说明》之后,就要研究“小高考”试题了。研究“小高考”试题,不能仅满足于将这些试题做一遍,要在此基础上,研究试题的命题意图、命题思路、命题方法,预测揣摩命题趋势。还要注意研究试题与教材的联系,发现自己教学与“小高考”在考查方式和能力要求上的差距,进一步完善教学。在具体操作时,可以从宏观上研究历年考题找共性、研究近年考题找趋势、研究相同考点找规律、研究不同考卷找特点。微观上,分析“小高考”命题双向细目表,把握命题重点、命题难点和热点,了解哪些考点会重点考、反复考,找出命题规律,明确复习方向;对比近几年的“小高考”试题,总结命题的稳定性;结合考点和能力要求揣摩命题意图,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并结合参考答案的答题角度、表述方式、评分细则,培养学生规范答题习惯,做到该得的分拿足拿满,不应非智力因素而无谓丢分。

三、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文科班学生在高一时因学习不得法导致化学学习比较吃力,基础知识较差,题目不会做,考试成绩差,学习信心严重不足。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告诉学生化学学习规律,从基础入手,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让学生在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进行解题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收获成功喜悦,积跬致远,从而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四、“三有”“六要”贯穿复习迎考始终。

在复习迎考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始终做到“三有”、“六要”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根本保障。

五、围绕考点,夯实基础,兼顾能力,满足学生目标需求差异。

化学“小高考”的考点及其相关能力要求在《考试说明》中都予以了明确,老师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必须围绕这些考点进行复习,要求学生该记的概念和定义必须记住,该记的方程式必须会默,该记的实验现象必须清楚……要围绕这些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题目反复考查和训练,训练的次数多了,学生就自然记住了。基础知识过关了,通过“小高考”基本不成问题,因为“小高考”试卷的难易题比例是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2:1。对于绝大多数文科班学生而言,能够“过关”。但对于部分优秀生而言,他们是需要冲A加分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设计题目时要适当兼顾能力,所设计的题目要让想冲A的这部分学生踮起脚尖跳一跳才能“够”到,要有一定的思维考查力度,否则这些孩子就不够“吃”。

六、实行“教学案”,坚持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强化“启发式”教学,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在复习课教学中,要实行“教学案”,坚持备课组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备课时,要做到“五个一”和“一个二”,即集体备课由一个人主备、主讲、主修改、主编学案和练习,备课组成员回去后结合本班学情进行二次备课,以调整充实。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启发式”教学,关注知识的发生过程、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要以“问题”串联教学内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努力构建民主、平等、互动、关爱的和谐课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七、坚持“四分原则”指导下的学生主体观,关注个体差异,共同进步、提高。

鉴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在复习迎考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四分原则”指导下的学生主体观――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分别要求,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档提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7篇

一、源于教材目录、章节标题、子目中

这类知识正是因为司空见惯,故很容易被考生忽略。如人教版必修Ⅰ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第16课《抗日战争》、第17课《解放战争》,实际上昭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阶段――国民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三年内战时期),这些往往是高考命题的切入点。

(2016・海南・20)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

A. 打击封建地主经济

B. 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合

C. 削弱在敌后的势力

D. 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解析:本题是一道考查历史显性知识的试题。题中“1942年”反映了抗战期间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做法是要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日。A项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初期针对地主的政策;C项虽然发生在抗战时期,但与史实不相符合;D项与题意无关;B项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特点,故选B项。

知识拓展:例如人民版必修Ⅱ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一节《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第二节《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和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也隐含了教材编撰者的治史理念,即文明史观、革命史观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这些史观和理念往往也会渗透到高考试题的命制当中。

备考口诀:充分利用好目录,兼顾章节之标题。子目资源深拓展,融会贯通提能力。

二、源于教材的序言(课前提示)、学习提示中

教材中的有些知识,并不是在正文中提及的,而是简明扼要地出现在教材的序言(课前提示)或者在学习提示中。如人民版必修Ⅰ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就出现在课前提示中,人教版必修Ⅰ专题四学习提示中指出:“本单元内容涉及很多世界史知识,考生学习时需要注意联系世界历史大背景。”

(2016・浙江・19)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

A. 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核工业、国防科技的发展。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核反应堆开始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故B项正确。

备考口诀:通读序言和提要,学习提示要知晓。结合教材奠基础,论从史出双结合。

三、源于教材的旁白、知识链接、历史纵横、史学争鸣中

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有大量的旁白、知识链接、历史纵横、史学争鸣,这些内容是对教材正文的重要补充,也是考生最不可掉以轻心的内容。如人民版必修Ⅰ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二节《外交关系的突破》的知识链接中,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次建交高潮以及建交国家增加的数量,这便于考生理解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巨大历史作用。

(2016・上海・28)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美关系正常化

B.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中日建交

解析:本题中,中国建交的相关数据来自教材的旁白知识链接处。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是万隆亚非会议的促进;第二次建交高潮是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第三次建交高潮是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故正确答案是A。

备考口诀:旁白、链接和争鸣,皆有可能进高考。教材掌握须全面,字字句句不放过。

四、源于教材的作业题、思考题(学思之窗)中

高中历史教材为了进一步拓展考生的知识,教材当中设置的思考题往往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些作业题或思考题,也是高考试题命题的选择点。

(2014・浙江・38)第(3)小题:“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解析:本题改编自人民版必修Ⅱ教材专题一第四节后的“材料阅读与思考”:“谈谈上述法令对社会经济可能发生的影响。”这实际上就是考查考生对明清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的认识。

参考答案: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

备考口诀:思考题目多角度,课后习题求变式。答题尚须多拓展,融会贯通应万变。

五、源于教材的插图、地图中

通过插图、地图来叙述知识,既形象生动,又减少了课本的文字量,但这也形成了考生易忽视的隐性知识。如人教版必修Ⅱ专题一第3课中的交子图,必修Ⅲ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中的早期使用蒸汽机的煤矿图。该图间接展示了工业革命当中机械动力运用于矿山开采,但畜力运输仍然处于主流地位;黑黑的浓烟从烟囱飘出,反映了工业革命造成了大气污染。

(2016・天津・2)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本题就是来源于人教版、人民版初高中政治、历史教材中的插图。由于它是北宋的纸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①正确;从交子的票面上看,印刷较为精美,故②正确;由于它只是纸币交子的拓片,仅从这一信息,还无法证实北宋发行过交子(孤证不立),因为拓片不一定就是北宋的,故③排除;交子的出现,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故④正确,选B项。

备考口诀:插图、地图多信息,表层、深层都涉猎。图文对照得新知,以图佐文很必要。

六、源于教材中不同模块关于同时代历史横向的叙述中

由于新课标历史教材编撰体例属于专题式,在必修Ⅰ《政治史》、必修Ⅱ《经济史》和必修Ⅲ《思想文化史》以及选修一至选修六的表述当中必然会有所侧重,这易形成相对断裂的隐性知识。如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必修Ⅰ教材主要强调革命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从必修Ⅱ教材看,它还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春天的到来,推动了近代社会风俗的变革;而从必修Ⅲ看,它还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民国时期的教育等思想文化的发展。

(2010・山东・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解析:本道题考查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内容,但也涉及必修Ⅰ《政治史》中辛亥革命历史贡献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涉及《思想文化史》和《政治史》。

参考答案:(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若概括答出“在民”也可得分)。思想家:卢梭。(2)体现: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亦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备考口诀:专题体系史实乱,通史意识不可缺。政治经济文化史,上下左右前后通。

七、源于教材的注释、注解(注脚)中

教材限于篇幅、字数的要求,一般对教材中的某些重要事件、语汇、内容、背景、引文、图片做介绍和评议,这些注释、注解(注脚),在高考试题中也时有出现。

(2011・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 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 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 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 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

解析:关于四大徽班,人民版必修Ⅱ在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中做了注解:四大徽班指的是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和春台班,它们占据了当时北京城的主要戏曲舞台。中国戏曲之祖是昆曲,排除B项;京剧正式形成在清朝,排除C项;京剧北京化是在乾隆年间,排除D项;同治、光绪年间,京剧风靡全国,京剧被公认为国剧。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A。

备考口诀:注释、注解也重要,分值不多常考到。熟悉内容长见识,边边角角都看到。

八、源于教材的大事年表、中英文对照、附录中

大事年表、附录、中英文对照,是高中历史教材把以往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根据某一时间按年代顺序排列起来的参考资料。大事年表、中英文对照、附录等相关知识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人教版必修Ⅱ大事年表中有1984年,中央开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国务院决定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2011・全国新课标卷)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B. 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 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D. 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第8篇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中产生的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既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活力,同时又给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困惑,例如如何处理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关系的问题、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问题、选修课程开设的时间安排问题、选修课程评价机制的问题等。这些困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改革的实施。因此,正确审视它们的存在,并寻求解决之道势在必行。

(一)选修课程“选择性”的缺失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课标明确规定,选修课在确保“基础性”的前提下,必须把重点放在“选择性”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

在高考的压力之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择权。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分五个系列,共14册教科书,容量很大。因为高考的关系,很多学校会着重开设能实际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课程,如“诗歌与散文”系列(《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宋散文选读》、《中国现代诗歌选读》《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小说与戏剧”系列的《短篇小说欣赏》“新闻与传记”系列的《传记选读》“文化论著研读”系列的《选读》等,而往往会忽略《戏剧欣赏》《电影文学欣赏》《新闻阅读与写作》《说话的艺术》《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常用文体写作》等侧重应用性和探究性的课程。在这种情形下,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不得不让步于高考的压力。

(二)学校师资与教学时间安排问题

学校的师资力量与教学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修课程的全面开设。学校师资力量有限,很难全面照顾学生的个性需求。另外,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修课的开设。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无法满足众多学生在同一个时段的多样需求,学校也无法集中大量有特长的教师来开设选修课程。另外教学时间的紧缺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很多学校选修课程的开设都放在必修五个模块开设完毕之后,也就是要到高二,而高三基本上是用来进行高考复习,也就是说留给选修课的时间不足一学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开设选修课程五个系列,有些困难。

(三)教学策略问题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选修课的教学给予这样的规定:“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不像必修课那样固定,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但是在教学实际操作层面,很多学校是用必修课的教学方法来教选修课程。因为考试的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训练,于是就把《唐宋散文选读》等同于必修课的文言文来教,《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就被分解为高考诗歌鉴赏题来以练代教,《传记选读》就当成了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实用文本阅读。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功利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选修课程评价机制的问题

选修课程的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课标中要求:“选修课的评价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划一的传统评价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方式来促进目标的达成。”“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这些要求对具体的实践操作来说是笼统的。目前很多学校采用的评价方案基本是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书面的试题测试,一是形成性评价(即学生平时的表现)。相对于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来说,现有的评价体系显得有些单一。分数依然成为了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即使是形成性评价,很多学校还是将它们折合成了分数。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的实施并没有形成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选修课的评价完全等同于必修课。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的策略

针对选修课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试图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探索,以期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打造“精品”课程

学校应该重视选修课的开设和组织工作,尽量避免开课的盲目性和组织的随意性。学校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有关文件和规定,提高教师对选修课的认识,成立学校选课领导小组和选课指导小组,并组织教师编写详尽实用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在教学时间上尽量予以保证。为了确保选修课的顺利开设,学校首先应该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设置选修课程。其次,学校要做好选修课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选修模块的内容、时间安排、任课教师的情况等,帮助学生作出理性选择。另外,学校应该给教师和学生更多交流的机会。有些学生因为对老师不熟悉,在选课过程中只选择教自己课的老师,学校应该尽量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

针对学校师资力量的局限和教学时间的紧迫,学校不可能开设全部的选修课程,不妨集中语文学科组的优势力量,打造几门“精品”选修课。在课程设置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要符合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充分考虑基础性的前提下,适当进行拓展和提高。要尽量回避每一个老师开设一门选修课的做法,一味追求数量,牺牲质量。“精品”课程的打造不妨以专题为主,如教学《唐诗宋词元散曲》,可以开设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专题,以其代表作为教学重点,然后进行辐射,全面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

“精品”课程一定要求“精”,宁缺毋滥,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发自心底喜欢的课程。

(二)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分为五个系列,共14册教科书,各个系列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如“新闻与传记”和“语言文字应用”系列;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如“诗歌与散文”和“小说与戏剧”系列;有的重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如“文化论著研读”系列等等。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1.以必修为基础,注重知识的迁移。选修课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提高与拓展,致力于学习的选择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基础性。所以巩固必修课所学的知识,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学法的掌握是选修课教学的一条很重要的策略。如教师在开讲《唐宋散文选读》时,应该引导学生把在必修课所学到的文言基础知识和基本学法迁移到选修课文学习中去。不仅要落实字词句,而且要有系统地对各项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其特点,让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度的鉴赏和研读,力求选修课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2.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选修教材容量大,如果按必修的方法来处理教材,是教不完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由过去的“教教材”变成“用教材”。由基本阅读篇目到扩展阅读篇目,由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同类阅读,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如《唐诗宋词元散曲》的教学,我们可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以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篇为重点,以点带面,让学生在掌握某个作家作品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的基础上,领会其总体艺术风格。

3.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选修课应基于必修课之上,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进一步培养,照顾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通过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他们学以致用。如开讲《唐诗宋词元散曲》和《唐宋散文选读》,可组织举办诗歌散文朗诵比赛和鉴赏会、专题性的讨论会等;如开讲“新闻写作”和“语言文字应用”系列,可组织学生调查、访问、讨论,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机会,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三)建构开放公正的选修课程评价机制

现在各学校流行的评价方案是书面试卷测试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量化的分数成为了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针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选修课程的评价机制必须与之相适应。

1.变传统的功利性分数评价为问题诊断性评价。教师不再是单纯依靠分数来评判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给予诊断性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缺点,用事实描述代替量化打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真实的学习状况,教师也在此基础上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变传统的知识掌握评价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教师在选修课程中不再单纯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分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变教师的单一评价主体为多元评价主体。选修课程中的评价,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甚至家长的评价。

第9篇

【关键词】2014年高考 数学新课标 试卷分析 复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120-02

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看,2014年全国高考数学新课标卷Ⅱ(理科)与往年相比,在内容、能力、时间、分值和题型、题量等几个方面变化不大,保持基本的稳定。试题对知识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三个方面的考查全面而得当,重视知识的生成和迁移,各个题型难度梯度明显,但稳中有新,是一份能有效检测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考卷。

一、试卷结构分析

(一)难易适度,注重双基

试卷分为两大部分:第Ⅰ卷为必考题,其中12道选择题(60分),4道填空题(20分)和5道解答题(60分);第Ⅱ卷为“3选1”的解答题(10分)。客观题难度与往年基本持平,解答题难度稍高于往年,但整体上仍然遵循考纲所倡导的“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一原则。试题的“易、中、难”比例基本符合常规的“3∶5∶2”要求(见表1)。

表1 试题难度大致情况表

组 别 难度较小 难度适中 难度较大

题 号 1,2,3,4,5,6,7,8,9,13 10,14,15,17,18,19,20(1),21(1),选做题 11,12,16,20(2),21(2),21(3)

分值百分比 33% 46% 21%

客观题显然侧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大部分试题题型常规,立足教材,特别是1至11题以及13和14题,在教材都可以找到类似的题型。但是客观题虽然注重通法通性,在难题上却立意清新,考验学生的耐心和创新思维,考查对双基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如:

第11题,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A= 90°,M,N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BC=CA=CC1,则BM与AN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B) (C) (D)

此题题型看似基础,但难点在于方法的选择,可选择向量法也可选择补型法,这些方法都是可以降低解答难度。

第12题,设函数。若存在f(x)的极值点x0满足,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导函数是放在选择题的最后进行考查,命题新颖,出乎考生意料。题中“极值点”这个信息,让考生容易想到f(x0)=0这个突破口,思维难度不大,但由于融合了三角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点,综合性较强,运算较为复杂,容易出错。

(二)考点全面,命题交汇

2014年新课标《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指出必考内容为《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选修系列2的内容,所列考点为161个;选考内容为《课程标准》中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3个专题,所列考点为29个。今年的数学新课标卷Ⅱ(理科)试题涉及的考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其中必考部分考点约119个,选考部分考点约18个,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约占总数的72%。

从考题中涉及的72%考点中,发现今年的考卷仍保持“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特点,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倾向于组合命题。例如上述的第12题将导函数、三角函数以及不等式相结合,第17题将数列、数学归纳法和不等式性质融合进行命题,第21题将导数及其应用、不等式、估算法等综合。

(三)强调思想,体现能力

试卷突显了《考纲》的思想,坚持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数学的基础、应用和工具性的学科特色,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考查,以检测学生的数学理解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数形结合是考生最熟悉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思想基本融入到每一道数学题的解决过程中,考卷很好地体现了对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运算能力是其他数学能力的基础,是高中五大数学能力中考查最多的(如表2)。

表2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能力的考查统计表

二、纵向分析(与往年的试题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对近五年新课标卷主要考点的纵向比较(表3),可以发现该卷符合往年新课标卷的一些常规特点。

1.主干知识仍然重点考查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数列、概率与统计、解析几何、立体几何。

2.解答题(必考部分)的题型排序一般是解三角形(或者数列)、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的应用。通常情况下,17题为解三角形题型时,客观题通常会有2道数列题;若17为数列题型时,客观题通常会有1道解三角形题,并且有1至2道三角函数题。

3.不难看出新课标新增内容得到重视,如三视图、算法初步、定积分等,而定积分知识点从2011年至今都没有再考查。原大纲中作为选修的统计内容,在新课标中得到重视(在必修3,选修1-2,选修2-3中出现),成为主干知识,常在解答题第19题考查。

4.新课标的21题常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它们的组合为载体,考查导数及其应用(单调性、极值、最值的问题),且侧重于分类讨论思想。

例如,该卷的第21题,已知函数。

(1)讨论f(x)的单调性;

(2)设g(x)=f(2x)-4bf(x),当x>0时,g(x)>0,求b的最大值;

(3)已知1.4141

再如2013年新课标卷Ⅱ(理科)第21题,已知函数f(x)=ex-ln(x+m)

(1)设x=0是f(x)的极值点,求m,并讨论f(x)的单调性;

(2)当m≤2时,证明f(x)>0。

现在把近五年来纵向比较的统计结果列表如下(表3)。

三、对2015年高考复习的建议

(一)研读《考纲》和《说明》,研究高考命题趋势

《考纲》规定了考试目标、内容范围、能力要求和题型示例,《说明》是《考纲》的细化和补充,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对高考复习起着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高三教师在研读《考纲》和《说明》的同时,要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研究命题趋势,从而指导学生梳理主干知识、重难点,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进行有效地复习。

(二)立足教材,扎实基础

新课标相对原大纲的教材,整体上具有“广而浅”的特点,更注重对双基的考查和综合运用。近几年的新课标卷立足教材,重视对新增知识点的考查,不再考查删减的知识点,对调整的知识点也进行相应的变化(见表3)。高三复习要做到“热点抓得准,重点讲得透,难点理得清”,教师就必须科学地使用教材,理解新课标教材的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复习重点内容,选择经典的例题作为训练材料,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解题策略。

(三)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数学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考卷,都突显着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的重要性。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都有它们特定的理论依据,教师在复习阶段应重视通法通性,淡化形式和特殊技巧,提高学生对试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体悟,使学生能自觉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在数学能力培养方面,要特别加强运算能力的训练。高考题基本都涉及运算,特别是解答题,要求很强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弱常常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运算不合理以致“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就要求教师舍得放手,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粗中有细,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做题速度,减少运算上的失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海燕,刘巧玲.2011年全国高考试卷Ⅰ理科数学试卷分析[J].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1(12)

[3]胡耀华,杨雪艳.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高考试卷分析――以部分省份2012年数学高考试卷为例[J].考试研究,2013(5)

[4]孔凡哲.螺旋式上升课程设计编排风格的误区及其矫正[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第10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一、人力资源现状

1.目前企业原始学历低、非专业、知识老化现象已严重制约着企业的深入发展,充分开发、利用好现有公司人才资源是摆在领导者面前的一件大事。检修部现在岗317人,比1999年定员496人减少了179人,平均年龄44岁,40岁以上人员245人,占到了总人数的77%; 30岁以下11人,只占总人数的3%。从当前检修部职工的知识构成来看,原始学历水平偏低,专业人才偏少,322人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只有21人,而且所学专业基本也与电力检修无关,知识结构极不合理。后续学历大专学历以上人员中70%以上都是党校学历,所学专业也基本与本岗位工作无关。

2.从检修部人员进出情况看,每年也有就进1-5名大学毕业生,这些人虽然知识结构高,但扎根基层,埋头干苦干的很少,近五年,调出检修部的大专以上职工有近50人。有些人宁可去人才中心待岗,也不愿继续在艰苦的检修环境中奋斗。员工的这些做法给企业发展带来难题,长此以往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3.从职工的培训来看,还存在不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检修部在教育培训工作往往只停留在操作技能、操作技巧上,而忽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当然其中不乏劳动力减少,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学习的因素;另一方面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知识基础普遍偏低也是制约因素。

二、把好进人关,保证最适合企业发展的人进入企业

电业检修所要求的专业技术较高,因此,企业员工要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从我国各大教育来看,比较适合电力企业检修工作的人员应该是一些技校学生,他们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就是以技能为主,都是为了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直接进入角色。另一方面这些员工踏实,能够吃苦耐劳。

而事实上,多年来企业在毕业生的接收工作中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大学的专业毕业生,因基层工作环境艰苦,不愿扎根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在认识上有些浪费,认为只有大学毕业生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在企业知识结构上也上一个等级。正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本科院校毕业生分到基层岗位后,他们大多不安心本职工作,有机会就离开,即便没有离开的,表现不错,上级单位看上直接就调走了,基层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好不容易工作顺了,马上又离开了。

三、充分开发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一是识人、知人才能善任,领导必须把识人用人作大第一要务,要以公心,以对企业对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来选人、用人。

二是充分发掘企业现有职工中的人才,量才使用。目前检修基层员工普遍年龄偏大,学历较低。这种人员构成,短时间是难以调整的,要立足岗位、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对复转军人,应充分认识到其良好的军人素质而加以使用,建立必要的岗前培训机制,限定期限,达到一定层次要求。职工子弟的教育、培训更不容忽视,不能因其特别的裙带关系,而阻碍企业的正常运转。目前,电力企业已属比较典型的”近亲”型企业,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必须从制度上来规范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根本。

三是进行人才培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着想。电力企业专业分工比较细,为此,企业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每个专业的职工定期组织上岗培训,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并且充分抓好大小修间隙时间,通过技术报告会、技术讲座、新知识、新技术学习、学习先进工作方法、传授先进经验、技术问答、考问讲解、技术比赛、技术示范、现场培训等不同形式的培训模式,不断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将职工培训、接受教育和职工专业职称、技能与个人收入结合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四、完善必要的激励机制

就目前所存在的激励理论而言,其都认为每个员工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各个变量都不同。因此,针对目前多样化发展的员工而言,要对其工作积极性进行激励,仅仅单一化的激励措施是不能满足现代员工的需求。(1)现在职工收入中奖金提取所占比较较大,此时一个一直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发放的“公平”问题,无论怎么解决此问题,总会有不满意的人。奖金少的人不满意,认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而且与别人少;奖金多的人也不满意,认为自己还能够得到更多奖金,总而言之,矛盾是很容易发生的。但是,较为简单的“平均”发放奖金,更显失公允。要想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针对企业管理者而言,要出以公心,绝不能因人而异;其次,以人为本,与广大职工能够经常沟通,尊重职工,并且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考虑。(2)多样化的激励手段运用。在现代的社会中,职工思想多样化,针对这一状况,单一的激励手段是不能满足现代职工的需求。因此,属于经济方面的问题就要用经济手段去解决,属于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就要靠思想意识方面的手段去解决,绝不能万事以“财”字来解决。

五、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创新

随着职工平均年龄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几年,退休人员数量多于新入厂人员,高井自有职工的检修队伍数量逐年在减少,于是开始启用协议工。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旧教材 比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136-01

贵州地区高中数学教学采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该教材顺应新课改的要求,进行了改编与增补,使之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知识接受水平,更能锻炼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高中数学教材的新旧对比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教师们在使用新教材时更加有的放矢,提升数学教育水平。

一 教材编写理念的比较

贵州地区选用的人教版教材在编写理念方面更具特色,具体表现为:概念的呈现要有理有据,体现数学本质;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推动教学方式的革新;将算法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关注实验操作,将说理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温故知新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知识接受度。新教材的编写理念更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而贵州使用的旧版教材并未对编写理念做出具体阐释,只是提出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通过数学教学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民族凝聚力;(2)转变教学理念,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3)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4)利用好信息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

二 设定教学目标的比较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也存在较大区别。在总体目标方面,新旧教材都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思考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来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新教材对培养学生的侧重点和角度做了调整,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应用进行了深入了解,吃透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对理论形成的过程有切身体验。新教材设定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数学思维。而旧版教材多注重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本身,其目标是让学生更多、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给出的数学知识。在具体目标的设定方面,人教版的新版数学教材将目标分设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而旧教材中的教学目标仅限于基本知识与技能这一个层次,“解决”、“运用”、“培养”等词汇运用的频率较低。

三 教学内容安排的比较

贵州地区使用的旧版高中数学教材,是将教学内容分散到第一、二、三册当中,每册教材又分为上、下两册。其中第一、二册为必修,第三册是选修。而新教材则是将高中数学知识划分为模块,必修课程包含五个模块,选修课程由四个系列组成。对学生的考核采用的是学分制,必须获得十个学分才能达到高中数学的毕业要求。新教材对必修课程的课时做了调整,减少了100个课时,在知识的难度上适当调低,如将立体几何中角、排列组合、计算距离等内容转移到选修课程当中,增加了部分函数、统计、算法等方面的知识。另外,新教材还对知识的顺序进行了调整,旧教材的体系安排追求的是将知识一次性地传递给学生,虽便于教师授课,但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阻碍,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而新教材则是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螺旋式的内容安排学习方法,使学生能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知识。

四 教材呈现方法的比较

两版教材的编写体例差距不大,但具体到每节内容上,新教材更注重对习题的细化,而旧教材的安排则较为混乱。在引言方面,新教材会将公式、概念的推导过程、相关背景及实验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增强阅读性,这种具有人文色彩的呈现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旧教材的语言则较为死板,缺乏可读性,难以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对章末小结进行比较,可发现两者的差异,旧教材中的章末小结强调重点知识,注重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没有呈现知识结构图,学生在进行知识回顾时不够系统。而新教材会在每章的总结中都勾画出知识结构图,涉及重点知识、解题方法、实际应用等,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体会。这样的总结方式能使学生对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五 课后习题的比较

从习题数量上来说,新旧教材的安排相差不大,比例也较为适中,但在课堂上究竟安排多少习题较为合理,还需要高中数学教师的进一步探索。在习题类型方面,新教材适当缩减了证明题的数量,重视数形结合类的题目,并增加了计算机作图的课后习题。新教材的题型较为多元,在延续旧教材习题类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手工类、计算机类的题目,使学生的眼、手、脑都得到训练。从习题素材方面进行比较,新旧教材都对实际应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新教材在素材的选择上更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理解水平。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贵州地区所用的高中数学教材已完成了修改,通过对新旧教材在编写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及课后习题这几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新教材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优势,这种新的教材编排方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 2012年高考文综 政治试题 命题特点 复习对策

一、试题命题特点

2012年高考福建卷思想政治试题,按照“保持平稳,求质求新”的基本原则,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进行命制。其注重体现高中新课程理念,坚持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坚持知识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突出学科能力和素质要求。试题以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为背景引入对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考生通过感知试题情境来展示知识和能力。试题命制科学、规范,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一)试题严格遵循2012年福建省《考试说明》要求。

试题命制严格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省颁考试说明为依据,试题的题型结构、内容比例均按考试说明的规定确定。全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考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四个必修模块及两个选修模块内容。

(二)试题关注基础知识考查,突出主干知识。

试题围绕《考试说明》和教材中要求的主干知识来设计,体现基础性与能力性的统一。总体较为平和、平实,考点分布较广,共涉及六个模块的61个知识点,没有偏题、难题、怪题,在坚持“平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双基”掌握程度。非选择题能力立意明显,主观题设问总体上明确,指向清楚,对知识点的要求明确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知识调动方向由于模糊而对答题产生的影响。如39(1)“……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39(2)“……说明党和政府……”,39(3)“……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42A(2)“……从国体角度……”,等等。

(三)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全面体现考核目标与要求。

试题继续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增强选拔功能。在试题的素材选用上,坚持全面性和新颖性。通过新情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题型设计上注重多样性,发掘不同题型的能力要求特点,力求全面考查考生的能力。通过图表、函数曲线、漫画、计算题型,突出考查考生的读图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如第30、31、33、36题)。在选择题的设计中,通过题枝干扰项的设置,尤其是组合式选项题目在同一题中有四选三又有四选二的设置(如26题),既能提高试题的区分度,又能全面考核考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在主观题设计中,通过演绎性题型(如第39题第2问)和归纳性题型(如第39题第1问),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整合、迁移、转换和拓展的能力。通过评析类试题的设置(如第39题第3问,第42题A第2问),考查考生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开放性试题的设置(如第39题第4问),注重过程与方法,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四)试题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政治学科特点和地方特色。

试题命制以年度间发生的社会热点为载体,坚持思想性与时代性相统一,贯彻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也很好地体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突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如第26题以某地部分人大(微博)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开展调研,形成议案并提交大会,依法行使职权为背景,旨在增强考生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第39题以践行社会主义义利观为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考生正确看待义利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试题注重以生活为基础,开发地方资源,注意选取一些具有本省经济文化特色的素材,积极反映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教材知识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有机结合,贴近考生,富有乡土气息,反映了近年来高考改革的走向。如第28题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为背景,考查对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理解;第34题以“福建精神”为背景,考查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价值观相关知识的理解。第39题的(3)问以福建某民营企业为素材,引导日常教学积极关注身边的生活实际,增进考生对本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了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激发考生爱国爱乡之情。

(五)试题富有创新性,体现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原则。

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对试题阅读量的控制、难度的分布与把控、能力要求的体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通过突出有效信息、化繁为简等方法,有效地控制了阅读量。在难度分布上体现多层次的要求,试题的难度结构更趋合理。试题注意模块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对考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在开放性上突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间的整合和迁移,关注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第39(4)问要求考生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文明”向社会发出倡议,大大拓展了开放的空间,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实践能力。试题进一步加大了对知识转换表述的力度,有利于引导考生夯实基础,活学活用。在选考试题的设置上,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将选修内容与必修内容相渗透。如第42A(2)问要求考生综合运用选修③和必修②的知识作答。

二、对今后的教学复习建议

(一)认真研读省颁《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方向与要求。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规范高考复习和考生备考的依据,规定了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的范围与内容、考核的目标与要求。研究《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考什么,考多难,怎么考等问题,可以增强教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克服盲目备考,减轻负担。因此,要注意研究:①考试内容。做到清楚考点,与上年相比有哪些调整变化。②题型示例和参考样卷。应充分领会这些试题的命题特点,总结、归纳出这些试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尤其要注意新调整的例题和题目,或许是今年高考的一个重要导向。③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这些要求并在平时复习中精选练习加强训练,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二)夯实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强化基础,以不变应万变。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实时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坚持点—线—面有机结合。夯实基础:一要对照《考试说明》所列考点,查缺补漏。要准确理解各考点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把握复习的“度”。加强对考点的分析讲解,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将模糊的、易错的知识试题化、细化。二要突出主干知识,狠抓落实。三要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和模块知识体系,加强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以提高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运用,以及发散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解答涉及跨章节知识点的题目的能力。四要防止死记硬背基础知识,可结合练习和重大时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五要充分利用几次重大考试的契机,如2012年3月第一次市质检,4月省质检,5月第二次市质检及各校校模等,推动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三)加强能力培养和各类题型的专项训练,以总结解题能力和技巧。

针对政治学科的特点,只背书不训练是难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因此,应多角度训练综合能力,包括审题能力、归纳和演绎能力、组织答案的能力,还包括文字的表述能力等。审题时让学生做到把握立意,审清题目(包括模块、题型、知识点、主体、对象等),把握材料,提取文字材料、图表等重要信息,注意全面性,防止片面性。

题型训练是提高答题能力的重要渠道。在训练时应注意:①要在研究《考试说明》的基础上,明确高考试题中易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题型,精选精编试题加强训练。选择题部分题型如单项类、组合类、排序类、表明类、原因类、启示类、跨模块类、图表类、函数类、漫画类、古诗词类、计算类等。主观题型如文字材料类、图表类、文字材料与图表组合类、原因类、意义类、影响类、认识类、评析类、做法类、措施类、启示类、体现类、合理性、正确性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②要注意避免“题海战术”,一定要少而精,克服练多读少、做多想少的毛病。③要注意讲究速度,合理安排答题顺序,调整答题时间,限时作答。④可适当精选历年高考试题,做到与高考试题相衔接,培养高考试题题感。⑤应加强对各类题型解题技巧的归纳与总结,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关注国家重大时政热点和地方性热点,并注意与教材知识相结合。

《考试说明》关于考试内容明确指出应包括:“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等时事政治内容。此外,在近年来我省高考自主命题的实际中,都有选取一些具有本省地方性特点的素材作为出题设问的背景。因此,在夯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除与练习相结合外,还要注意与重大热点问题的结合。这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学生光会罗列教材知识点而不懂结合材料的难点,又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五)加强选修与必修相关知识的整合。

选修渗透必修是高考命题的一种重要命题形式,在2010年福建高考选修试题中就已出现,在2012年高考选修试题中再次出现。纵观选修的命题趋势,选修的考查设问越来越灵活、巧妙,复习时要正确处理好必修和选修教学的关系,注意加强选修与必修相关知识的结合。

(六)加强答题的规范性训练,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当前高考实行网上阅卷,对答题规范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书写太潦草、字迹不清晰、卷面不整洁、不分要点等是考试丢分的重要因素,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答题规范训练时应做到:一要从平时训练开始,不断强化学生对答题规范性重要性的认识;二要训练考生养成答题时做到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工整,思路清晰、语言顺畅,答案序号化等良好习惯;三要训练学生答题简明扼要,突出要点和关键词;四要提醒学生使用教材专业术语,忌口语化,做到知识与材料的紧密结合;五要按要求认真答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规定区域答题,避免出现错字、别字、漏字等;六要鼓励学生勇于作答,不留空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