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摩擦力教案

摩擦力教案

时间:2022-12-15 09:33: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摩擦力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摩擦力教案

第1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摩擦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关系,并使学生尝试运用实验、归纳等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价值。

教学重点: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实验

学习方式:探究式启发式

二、教学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钩码、玻璃板、毛巾、几支圆杆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引入

我在上学校的路上拾到了几个脏兮兮的小玻璃球,老师用水给它们洗干净了。现在,请两个同学把玻璃球从容器中请出来。(请两个同学上台20秒夹球,但不易夹出)

提出问题:玻璃球为什么不好夹?——学生讨论回答:太滑,摩擦力小。

你认为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摩擦力。

(二)、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

关于摩擦力,你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

你认为怎样能产生摩擦力?请同学自己感受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感受摩擦力,并体会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

学生设计实验并实践感受:学生将手掌放在桌面滑动,脚在地板上来回擦动等。并请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的手、脚运动时受到阻碍的现象叫摩擦现象,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的作用?这些摩擦中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有益的?学生思考回答。

显然,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

教学设计

减小有害摩擦,为此,需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大胆猜想。

(1)学生预测。

(2)教师点拨: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注意实验过程中要匀速拉动木块,并思考:若要证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哪些条件应该是相同的?哪些条件是可以变化的?想好以后,如果你需要什么材料,而桌子上没有的,可以由组长上前面来拿需要的材料。

(教师提示学生控制变量的方法)

(3)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准备进行的实验方法。

(4)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好每个人的实验分工。

(5)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

教师总结,并板书。

3、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和应用,讨论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摩擦?学生讨论,提出问题并回答。

例:人走路a、哪里存在摩擦?b、想象:如果没有摩擦走路是什么样子?c、鞋底为什么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例:汽车在冰面上打滑a汽车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b、怎样解决?(撒盐、木屑、煤渣等)c、轮胎上为什么有花纹?

例:滑雪比赛a、滑雪时板与雪间的摩擦有害还是有益?b、怎样减小摩擦力?

摩擦有时有利,有时有害。因此有时我们要增大摩擦,有时又要想办法减小摩擦。从理论上看该如何增大摩擦?又如何减小摩擦?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并板书。(略)

4、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自行车上的摩擦了解了多少,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比一比,赛一赛,看那一组知道的最多。(从教室外搬进一辆自行车)。

学生对自行车指指点点,讨论非常热烈。

5、知识的拓展。

由于摩擦,限制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若要提速,你能想出什么方法吗?

学生回答。

介绍水翼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三、布置作业

科学论文:没有摩擦的世界

查阅资料,了解气垫船、磁悬浮列车是如何减少摩擦的。

课后反思:

本节课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还引入磁悬浮列车、气垫船等与现代科技联系很密切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存在摩擦力的例子,进而启发学生去猜想哪些因素影响了摩擦力,在学生说出他的猜想后,追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呢?让学生认识到猜想要有依据。然后组织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探究:我们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分别进行探究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接着就是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引导学生注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如果要研究压力的变化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那我们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变化是由这个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

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并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找同学把他的设计思路说一说,学生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参加一个组的实验设计。完成后找另一个组的同学说出他们的实验设计,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的应用;摩擦的利弊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87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构建科学概念,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实验教学有效地通过实验以直观和具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心”,把深奥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快”、“懂得更多”、“用得更好”,可以说实验教学是科学学科的灵魂。这对教师的基本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科学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实验动手、设计能力,能适时、必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

一、实验教学的概况

作为科学课堂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实验教学历来都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例如“力的概念”、“密度的概念”、“比热”等。传统的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法,只会架空这些知识应有的价值,而且这种学习模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让学生把深奥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特别是在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更是显得苍白无力。这是和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做法,也被广大教师所摒弃。教师在选择实验教学时,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准备:第一方面,做好教案准备,虽然准备教案是教师工作的常规事项,但是实验教学的教案有它特殊的地方,除了一般的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之外,教师还必须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突况,准备一份事故应急预案;第二方面,做好实验准备,实验教学的中心就是实验,特别是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更应精心准备,因为这里没有齐全的配套设施和完整的规章制度,教师应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实验前教师需自己演练一遍,找出漏洞,以便及时补救,力争实验成功;第三方面,做好清洁准备,在课堂完成实验之后,往往会留下大量的垃圾或废弃物,教师在准备教案、实验的基础上,还要准备好各种清洁工具,保证课堂结束之后,教室能够恢复整洁的面貌。

二、初中科学课堂中实验教学的应用

初中科学课堂不能只停留在空谈理论的状态,要想把这门综合性课程上好,必须在课堂上实践实验教学,而且还要把实验做好。要想做好实验教学,必须紧密结合我们的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的重要环节都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以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六节《摩擦力》为例,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 思维引入――摩擦的存在

传统课堂教学的四步教学法,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仍还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课堂导入环节,以旧的知识为切入点,运用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打通关节。这种模式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更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知识的重要动力。表现在课堂上的实验教学为例,我们必须把两者相结合,把课堂导入变为实验教学的思维引入的路径。例如,在《摩擦力》教学的新课引入阶段――什么是摩擦?对于大多数初一学生来说,这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的数学题。笔者在引入新课时,除以生动形象的例子为先导外,还设计了一个体验式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摩擦“无处不在”,人们是无法避免的。

这个小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笔者提前准备了三块大小、厚度相等的光滑玻璃、毛玻璃、纹路特多玻璃;

(2)请班级中的“小书法家”小A用毛笔先在光滑的玻璃上写“科学”两字,请小B同学用秒表记录所用的时间,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所测时间;

(3)请小A同学继续在毛玻璃上、纹路特多玻璃上写字体大小大体相同的“科学”两字,小B同学和教师重复上述活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纷纷猜测最后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纹路特多玻璃上写字化的时间最长,学生都能认识到是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造成的。教师也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题――摩擦力。这种以实验的方法导入科学的思维,很好地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教师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发挥。本来很普通的玻璃现在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摩擦的存在,这种贴近生活的小实验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从而显得弥足珍贵。

2. 自主发现――摩擦的大小

重视学生的“自主发现”,是新理念倡导下的重要形式。教师在引入课堂教学任务之后,一定要放弃自己“生拉硬拽”的观念,放手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把课堂发展的动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实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严格遵照科学教育思想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去形成科学学科中的理论概念。例如,在学生对摩擦有了初步的形象认识之时,教师应该推动新的教学环节的开展,即把实验的权力给予学生。为此,笔者设计了“摩擦力大小”的小活动。这个小活动以学生自主发现摩擦的本质为目标。具体操作如下:

学生把双手的手掌合拢:

第一种方式,先同时向前,再同时向后,没有摩擦;

第二种方式,一只手掌向前,另一只手掌不动,有摩擦但不大;

第三种方式,再让一只手掌向后,另一只手掌向前,摩擦力特别大,手里还有热量产生;

第四种方式,一只手掌向后,另一只手掌不动,摩擦不大。

除了以上四种方式之外,笔者还添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在手掌抹上水、油、粉笔灰、泥沙再试试,还有就是自己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挤压手掌操作。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摩擦是一种相对力,它的大小受制约于力量的大小和方向,还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 小组探究――摩擦的利弊

目前,探究式教学已成了贯彻新课改理念的主旋律,它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这种小组探究必须围绕科学理论的可变空间展开,探究应该是开放的。例如,在学习“摩擦的利弊”这块内容时,笔者选择了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组成四人探究小组(由学习能力强和相对弱的组成),开展以“摩擦的利与弊”为主题的探究活动,(1)每小组学生合作完成弹弹珠、手握水杯的小实验,要求记录下实验中涉及到摩擦的地方;(2)各小组对电动玩具自行车(内装干电池,闭合开关后也可开动)进行观察、分析;也可以进行拆卸,重新组装;请各小组找出自行车涉及摩擦的地方,越多越好。(3)小组成员相互讨论,把所有记录下来的涉及的摩擦进行划分,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由于大家对弹弹珠、自行车都比较熟悉,都觉得有话可说,课堂气氛活跃;又由于自行车模型可拆卸,特别是男同学热情更高。组内成员对一些问题还进行了讨论和归纳,最后形成了小组的意见,在班内交流汇报。通过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学生体验到了摩擦的存在,明白了生活中虽然有些摩擦是有害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反思和体会

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既是践行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也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起好的引领作用,自己必须要对新课程理念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把正确的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都没有现成的公式可以套用,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经验的积累和反思。这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完善。

参考文献:

[1] 时育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思想战线,2012(36).

第3篇

作者简介:作者系本科物理专业毕业,现就职于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副校长,主管教学。

【摘要】“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独创”,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 是新课程标准异于原教学大纲的关键点,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精髓,表现了改革所承担着的“新期待”。新课程实施已经数年,2006年高考也已过去四年多,但是,目前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现状却仍然不容乐观,2006年高考让我们回味无穷,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感想和思考,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高度关注。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把自己的一些不太成熟的反思向各位专家、同行作个汇报,旨在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以便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问题;由来;分析;思考

1 问题的由来

(06全国卷Ⅰ理综)20.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 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 )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mv

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 mv

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 ,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这是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物理的一道选择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涉及到冲量、功两个基本物理概念和动量定理、动能定理两条基本物理规律。正确的答案是B。而当年不少考生误选A或C。究其根由即这些考生对以上基本物理概念规律不太理解,甚至出现误解。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考生对以上基本物理概念规律,特别是地面对运动员是否做功不太理解,甚至出现误解呢?

2 问题的分析

例1.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起跳后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跃过横杆后落下,为了避免对运动员造成伤害,在运动员落下的地方设置一片沙坑。某运动员质量为60kg,身高1.84m,运动员从距地高度为1.90m的横杆上落下,设运动员开始下落的初速度为零,他的身体直立落地,落地过程重心下落的高度为1.25m,双脚在沙坑里陷下去的深度为10cm,忽略他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求沙坑对运动员平均阻力的大小。(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解析:运动员的运动分两个阶段,自由落体运动和双脚陷入沙坑中的匀减速运动(沙坑对运动员的阻力实际上是变力,所以双脚陷入沙坑后运动员先做变加速运动后做变减速运动。但是,当把沙坑对运动员的阻力视为不变的平均阻力时,运动员双脚陷入沙坑中的运动就可以等效为匀减速运动)。

方法一:动力学观点

设运动员刚落地时速度为v,此过程重心下落h=1.25m,

则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v2=2gh ①

设双脚陷入沙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此过程陷下去的深度h/=0.1m,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 ②

由运动学公式:v2= 2ah/ ③

联立①②③代入数据解得:f=8.1×103N

方法二:功能观点

【分阶段考虑】设运动员刚落地时速度为v,此过程重心下落h=1.25m,

则由动能定理:mgh=12mv 2-0 ①

设双脚陷入沙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此过程陷下去的深度h/=0.1m,

则由动能定理:mgh/-fh/=0-12mv2 ②

联立①②代入数据解得:f=8.1×103N

【全过程考虑】对全过程,重力做功mg(h+h/),阻力做功-fh/,全过程动能变化量为零,

则由动能定理:mg(h+h/)-fh/=0

代入数据解得:f=8.1×103N

例2.某质量为m的消防队员在一次消防演习中从平台上跳下,自由下落H后双脚触地,他顺势弯曲双腿,他的重心又下降了h。忽略他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求触地期间地面对消防员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解析:与上题同理,消防员的运动分两个阶段,自由落体运动和顺势弯曲双腿的等效匀减速运动。

方法一:动力学观点

设运动员刚落地时速度为v,此过程重心下落H,

则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v2=2gH ①

设顺势弯曲双腿受到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为N,此过程重心又下降了h,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N-mg=ma ②

由运动学公式:v2= 2ah ③

联立①②③代入数据解得:N=mg(H+h)/h

方法二:功能观点

对全过程,重力做功mg(H+h),地面平均作用力做功-Nh,全过程动能变化量为零,

则由动能定理:mg(H+h)-Nh=0

解得:N=mg(H+h)/h

例3.如图1所示,平板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人从车的左端加速向右端跑动,设人受到的摩擦力为f,平板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f/均做负功 B.f、f/均做正功

C.f做负功,f/做正功 D.因为是静摩擦力,f、f/做功均为零

解析:人在跑动过程中,速度增加,人受到的摩擦力对人做正功,同时车后退,车受到的摩擦力对车做正功,故B项正确。

答案:B

表面上看,以上三道例题分析与解答都滴水不漏,可谓“天衣无缝”。但仔细一推敲就不难发现,平常教学中类似这样的引导才是造成2006年高考不少考生对全国卷Ⅰ理综第20道物理选择题错选的罪魁祸首。注意,这不是危言耸听!

理由一:物理学中所谓的机械功必须有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这里的“位移”确切地说是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对地的位移,在06全国卷Ⅰ理综第20题中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和例2中消防员弯曲双腿下蹲虽然重心的高度都发生了变化,但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作用点对地并没有位移,所以,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并没有做功。

理由二:运动员也好,消防员也罢,都是由肢体的各部分组成的有血有肉的人,本质上都是质点系。而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对于一个确定的质点系来说,质心的加速度完全取决于质点系所受的合外力,与质点系的内力无关,所以,上面例1、例2中的动力学观点求解都是成立的。但是,功能观点告诉我们,对于一个确定的质点系来说,其机械能的变化不仅与重力、弹性力以外的其它外力做功有关,还跟其他内力做功有关。例1中运动员双脚陷入沙坑后机械能的减少的确是克服沙的阻力做功造成的,所以,方法二用功能关系求解也能成立;而06全国卷Ⅰ理综第20题中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机械能的增加和例2中消防员弯曲双腿下蹲机械能的减少都是肢体内力做功实现的(地面对人的作用力都没有做功),都是体能与机械能、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显然,例2中方法二用功能关系求解是不能成立的。

理由三: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为零,因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等大反向,而且静摩擦力总是发生在相对静止的两物体接触面之间,要么两物体(对地)都静止,这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都不做功,总功为零;要么两物体(对地)在摩擦力的方向上有相同的(分)位移,这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其中一个做正功,另一个必做等值的负功,总功也为零。而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为负值,共有三种可能情况,第一种可能是一个滑动摩擦力不做功,它的反作用力却做负功;第二种可能是一个滑动摩擦力做负功,它的反作用力也做负功;第三种可能是相对滑动的两个物体(对地)朝同一个方向运动,一个滑动摩擦力对落后者做正功,它的反作用力对超前者做更多的负功。难道这众所周知的结论有问题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例3中的分析与解答就一定是错误的。那么,错误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呢?作者只关注人在车上向右加速跑动的过程中,人和车的机械能都增加了这一表象,就认为它是通过人脚与车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摩擦力都做正功造成的。所以笔者认为他的这种错误应该是被整个物理情景的表象所迷惑、未能看清问题的本质造成的。当人在车上向右加速跑动的过程中,即使人的重心在向右(前)加速移动,人的后脚向左(后)蹬车使车向左(后)加速运动,无论脚底与车面是否有相对滑动(通常情况下应是相对静止的),摩擦力在脚底上的作用点(对地)都是向左(后)移动的,这个移动方向与对脚的摩擦力方向相反,所以,人受到的摩擦力做负功,而车受到的摩擦力做正功。只是在过程中由于肢体的内力做功才实现了人的体能向人和车的机械能的转化。

3 引发的思考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探讨与分析,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可以引发一些思考:

第一、上述案例由于教师自身对一些概念规律的理解不到位,或是当学生对一些概念规律理解出现片面性甚至错误时不能及时给予指出纠正,日积月累势必出现像不少考生在2006年全国卷Ⅰ理综考试中痛失6分造成终身遗憾的尴尬局面。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在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对概念规律的探究活动和建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渐了解概念引入的目的意义、规律的来龙去脉,在建构过程中更深刻地领会概念的内涵外延、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

第二、注重物理概念规律的建构过程。概念规律教学更要注重探究活动。要辩证地看待物理结论的“记忆性法则”。要重视学生质疑,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即使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不甚明了,既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要轻易扼杀学生的求知欲,而应鼓励学生,老师愿意同他们继续探究,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三、教师是探究性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这里首先要当好引导者,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刻苦学习钻研,要有批判地汲取各种参考资料所介绍的知识内容和经验方法,切忌人云亦云,努力做到居高临下。否则,一旦指导错误,日久天长,就真的误人子弟。

己所不“济”,“怎”施于人?物理教学的科学品位又从何说起?

所以,要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效益,首先要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而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与反思、交流与合作、引领与创新这三个要素。

第四、做好教学反思,坚持与时俱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创造和再学习活动,反思的过程必然是内省的、隐含的研究过程,它离不开自主、理智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态度,有时甚至需要其他老师的帮助与合作来探求改进教学。

第4篇

关键词:物理实验 教学 探究式思考

一、新课标下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特别指出的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等。这些都要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视探究性教学。只有突出探究式教学,才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发展的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能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作用

开展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进行控制和指导。

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那么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如何定位呢?概括说,教师应当幕后指挥角色或叫导演,其关键作用是“要精心策划,积极引导,有效指导。”在活动内容上要指导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使学生人人都有充分参与机会。

笔者就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复合主体的互动,探究性教学中的利弊的辩证互化等问题进行一些实践和反思,并提出粗浅的意见,以就教于同行。

1.设计问题情境,便于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师设置问题情境,使问题具备目的性,难易适度,启发性。目的性是指问题是针对一定教学目标提出来。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价值所在。教师的问题,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待定事物,现象上来,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求欲望,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此事物现象。例如检验平面镜成像和物体相对于镜面是否对称时,一学生在拿起平面镜在蜡烛前移动,发现平面镜移动(开始并不是有意的)时,镜中像也发生了移动,而且移动的方向与平面镜正好相同,运用数学中轴对称的知识,便得出物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的结论;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合理猜想。

学生的猜想是解决问题的侦察兵,是科学认识问题的必经之路。在教师鼓励下,使同学们根据自己经验和知识都能作出试探性释。逐步培养全体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例如,以“钟摆的摆动时间由什么决定”为例先出示一个摆钟,让学生思考:如果这个摆钟不准确,你将怎么办?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可能说出:改变摆长、改变摆锤重、改变摆动的角度等。

3.设计方案,实施方案,验证方案。

根据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猜想制定探究方案,帮助和引导学生设计第一,准备什么器材。第二,制定操作步骤。第三,提醒同学操作中注意事项。第四,明确探究中关注点应记录的数据。例如,以“钟摆的摆动时间由什么决定”为例,可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1)如何对具体的实物(钟摆)进行简化?(2)此实验中需测哪些物理量?还需哪些实验器材?(3)如何研究摆动时间长短与摆重的关系?如何研究摆动时间长短与摆长的关系?如何研究摆动时间长短与摆长的关系?

4.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参与学生讨论,归纳结论。

古人早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针对实验现象和数据,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意见交换,经验共享,言语交流以求得共同理解和问题解决的活动。

比如,在静摩擦力时,学生对静摩擦力的方向难以理解。我顺手拿起梳头,一手把它按在桌子上,另一只手沿水平方向拉,让它保持一种运动趋势(仍然静止)。只见梳头上的“齿”向另一方向弯曲。这一下子将运动趋势和静摩擦力的方向直观形象地展现面前,让学生对“静摩擦力”有了更为深刻而准确的认识。这种教学灵感稍纵即逝,因此要及时记入教学后记,更好地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5.适度引申,反思,培养科学精神。

对探究过程的反思是探究性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既是对整个探究过程总结,又是为下次探究积累经验,促进探究过程的改进。

三、物理探究性教学中思考

1.物理探究性教学重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师在探究性教学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探究性解决问题良好的学习品质。”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习惯,培养倾听的习惯。培养善于肯定别人优点,也敢于质疑的习惯,培养实验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品质,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2.进一步深化学业评价改革。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我们需要转变过去评价就是考试,就是为了得分,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础教育工作者,应是比较理性,比较长远观点的人群。基础教育是我下一个,俩个十年培养人才资源的人。基础教育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物理的探究性教学的评价中应更要评价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物理教师应重视教学反思。

第5篇

物理教学教学反思课后记载课后记载,并不是非前瞻的、预设的、全面的教学计划,而是后顾的、生成的、精要的文本小结。从时间的关系上看,课后记载是写在“课后”而不是“课前”;从形成机制上看,课后记载不是教师置身书斋时对教学设计和学习状况的“理想”设定,而是对教学现象的“现实”回顾与反思,及时生成的小结性文本;从内容的完整性上看,课后记载未必是对教学设计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面包容和覆盖,而是对某个教学步骤、教法技巧、教学灵感、创新突破、课堂反应甚至个别学生学习表现的“点滴”描述和反思。

一、课后记载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手段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位老师写3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可见,教学反思应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常态和兴趣,“写”教学反思更显得尤其重要。“传统型”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教学的中心和话语的霸主,在教学中比较注意知识的积累、经验的应用和单向的传授,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生成、学生人格的尊重、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显然无法适应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教师要实现由“知识型”“经验型”“预设型”“教学型”向“能力型”“开发型”“生成型”“专家型”教师转变,需要从我做起,不断反思自己日常的教学策略、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寻找自我求成的突破口、着力点,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强有力的专业“能手”。教学贵在有疑问,小疑问则小进步,大疑问则大进步。如果能将最新的、最有效的、最富有生命力的反思结果以课后记载形式记录下来,将会极大地方便物理教师随时查询、学习和借鉴,其重要价值可见一斑。

二、恰当“切入”是课后记载的最佳配方

教学反思的“切入点”不同,课后记载的内容也有所差异。目前,人们对课后记载内容的看法不一,仁智各见,但以下四个方面应当成为课后记载的首选内容。

1.记载值得反思的教学环节

课后记载要有针对性地反思教学进程的各个环节。对教学进程的针对性分析,特指对有反思价值的某个(或少数几个)教学环节的精心考虑,而不是对所有教学阶段都“眉毛胡子一把抓”式的全程式记录。课后记载重点分析收到较好效果和存在明显缺陷的阶段,其价值在于分析并寻找成与败、得与失的原因,不断归纳出避免教学失败的方法,及时总结出获取教学成功的规律。比如,在“杠杆的平衡条件”一节的教学过程中,预先设想同学们应该可以从手推车、跷跷板、扁担等实物中抽象出杠杆,但结果却出人意料。课后,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现在的学生更多地为繁重的学习任务所束缚,几乎没有时间去体验生活、了解生活、放飞梦想。于是,在课后记载中提醒自己,下一次上这节课时,请同学们回家后以适当的方式对手推车、跷跷板、扁担等一些实物作初步了解,为本课的顺利教学事先做好铺垫。

2.记载新颖独特的见解疑问

学生的成长环境、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在农村成长的孩子和在城市成长的孩子,由于成长环境、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对同一问题会产生各不相同的出人意料的新见解、新疑惑。如果能将这些“未预约的精彩”及时记录在案并加以认真分析,这不但是对教学经验的丰富,更是对思考角度的转换和思维习惯的完善。另外,当面对来自学生的新见解新疑惑时,即使我们当时难以应对,也都应真实地记录下来。因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新见解新疑惑十有八九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算是在学习中最终被判定为错误也应“诉诸笔端”,因为错误本身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东西,错误其实也是一种美丽!例如,在讲解“功”一节时,有学生认为“功为负,物体就后退”。持有该观点的学生,主要是对功的物理意义理解不到位。在课后记载中认真地总结这一现象的解决办法:功为负,表示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即速度方向)相反;而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中,功为负,则表示系统对外做功。

3.记载稍纵即逝的教学灵感

教学灵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是在复杂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的“激荡”状态时产生的,所以具有随机性、瞬时性、迸发性的特点,若不及时对其加以记录,将会很快被遗忘。比如,在学习静摩擦力时,学生对静摩擦力的方向难以理解,教师顺手拿起黑板擦,一手把它按在桌子上,另一只手沿水平方向拉,但让它保持一种仍然静止的运动趋势。只见黑板上的毛向另一方向弯曲。这一下子将运动趋势和静摩擦力的方向直观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对“静摩擦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种教学灵感稍纵即逝,因此要及时记入课后记载,更好地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4.记载别开生面的创新突破

无论是教学理念的一次更新,教材使用的一次突破,还是教学手段的一次尝试,讨论方式的一次遽变,检测方法的一次创新,这些都可能成为课后记载的珍稀资源。比如,自己有时也抱怨教材知识点多、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实在不好教。但细细想来,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例如,在教授“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宇宙间是否有“不受力”的物体,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引导,一开始就提出一个悬念:能否让抛出的物体永远不落地?同学们思维活跃,大胆发言:如果向上抛出去的物体,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太空以外,就回不来了。显然,通过这种别开生面的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相互讨论中使问题更加清晰化、明朗化,最终让大家获得了正确的知识。

教学反思是课后记载的“生命旋律”,虽简约却不简单。教学反思是对自己的教学予以肯定,同时又是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使自己的教学更完美。教学反思可以写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点、失败点、创新点,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课后记载实现了现实中的“我”和思想中的“我”的亲密而精彩的对话。课后记载使教师欣赏教学中的“点滴”精彩,这将在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促进专业成长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

【摘 要】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地理教师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重视自身综合性的培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努力。文章通过列举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发问的实例,对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几点反思与建议。

关键词 发问;专业成长;地理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61-02

站在三尺讲台,与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碰撞,心情是澎湃的,神情是亢奋的,有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气势——这是笔者未走上但即将走上讲台时的憧憬。其实这种憧憬一开始就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不是教学的主角,不可唯我独尊,搞一言堂,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新课程理念一直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即打破传统的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至于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学情做策略性探究实验,并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笔者通过对失败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注重课堂教学的激趣引导,构建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制造出的惊喜,即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会了思考、质疑,能自主地探究地理问题。

一、学生的质疑

1.学科联系式发问。地理学科是兼具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涉及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各个学科的知识点,尤其是地理必修1模块的自然地理内容,涉及到的数理方面的知识很多,学生要从初中简单的地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地理规律及原理的认识,难度比较大,笔者在本模块的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的学科发散性发问。

在三个假设情境下,即考虑:①地球表面是均匀的;②太阳永远直射赤道;③在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全球的大气不是在做简单的单圈环流运动,而是形成三圈环流,使近地面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对该内容的讲解,笔者认为应该可以加深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气流运动形式的认知,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相同的氢气球在不同的气压带进行施放,上升最快的地区是哪个纬度地区?”学生通过刚学的知识很快排除了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但对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选择,大多数学生凭直觉认为应该是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最快,原因是受热最多。显而易见,学生对两个低气压的形成已经有所掌握,即一个是热力原因一个是动力原因。为了加深学生对热力因素的理解,笔者结合学生配套的阳光课堂练习册P36中的“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进行了分析。

此注引起了学生的关注,笔者进一步解说对流层的高度主要取决于该纬度地区受热气流上升的最大高度。这时,一个学生对此提出了质疑:“老师,赤道地区不是地心引力最大吗?地心引力最大难道不会对气流的上升起到阻碍作用?”笔者:“你问题提得很好,一是你认识到气流的垂直运动不但受热力因素影响,也受动力因素影响;二是你懂得活学活用,将刚学习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地理学科中来,大家鼓掌鼓励一下。”该学生虽然对地心引力的知识存在错误的认识,但笔者首先对其发散性思维予以鼓励,以激发其思考的积极性。然后再指出他的误区,即地心引力是赤道地区较小,两极地区较大,对该部分物理知识再为他们进行简单说明,同时引用“地球重力偷鱼”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地心引力的形象认知,指出热力因素对流层的高度影响最大。

2.知识前后衔接式发问。教师都希望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进行思考,并联系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尝试解决问题,或者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效地把学习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多数教师在讲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时,都会适当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原理的认知。笔者在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和郊区的受热状况时,发现多数学生对于城市地区频繁的人类活动,如汽车行驶中燃烧放出带有大量热量的尾气,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铸就的“城市森林”的吸热使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地理现象都能理解,但一个学生却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吸收的作用但也有反射的作用,因为城市硬化面的反射率大于绿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这样对城市白天的气温有没有起到降低作用?夜晚的时候,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的散热也来得快,城市风是否与海陆风一样有昼夜风向的变化?”对于该生的提问,笔者对他能联系前面所学的大气受热知识提出质疑表示欣赏与鼓励,这个问题也暴露了教师“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的知识点没有讲解透彻。对此,笔者之后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中,就结合一些地理数据来说明问题,即视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量为100%,进入地球大气层能被地面吸收的占47%,而被地面和大气反射回宇宙空间的占34%,即强调吸收的作用大于反射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式发问。地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经过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知道何为地理现象,也对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地理现象提出质疑。教师在讲解风的形成过程中,讲到近地面风的形成涉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种力的作用,其中,影响风力大小的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一般而言,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摩擦力与空气密度和地面粗糙程度有关,摩擦力越大,风力就越小。这时,一个学生提出疑问:“老师,冬天的时候我们站在教室门口,风比较大,是不是受教室内外气压梯度的作用,同时教室门没关,对风起不到阻碍作用,算是与摩擦力小有关吗?”《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该学生在教师总结三个力对风的作用后,立马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疑问,这是非常值得表扬的。为此,笔者在对其所提出问题进行讲解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引导他们思考、总结、归纳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除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外,还有距离风源地的远近及受地形影响形成的风的“狭管”效应,可以起到进一步的激趣启发作用。

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学生发问的类似例子很多,诸如“亚欧大陆西岸为什么没有形成季风气候?”“为什么地震波遇到软流层时横波没有消失?”“极锋中,极地高气压流出来的冷气流与暖气团相遇后去哪里了?”等等,这些问题有些是教师备课时所没有考虑到的问题,经学生提出质疑,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帮助。

二、教师的反思

《礼记·学记》有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得到提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明白了“教学相长”的真正内涵,同时也对地理课堂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问提出以下几点反思后的建议:

1.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要做一名让学生信服的教师,教师自身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尤其是综合性、区域性较强的地理学科教师。即地理教师一要具有较强的地理学科知识、直接支持和维持教学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二要具备作为教学必要条件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知识;三还要丰富自身一些当代的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只有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巧妙结合,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地理求知欲望,让学生爱学地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地理教师开展地理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策略性教学,一些学生侧重科学的地理,具有自我探索意向;一些学生侧重生活的地理,喜欢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一些学生侧重文化的地理,喜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地理的综合性特征都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关键在于教师要博学多才,面对不同学生的发问都能做到从容应对。

2.需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根据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学技能可分解为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图板书技能、组织技能、讲解技能、强化技能等。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对教师的发问说明他们有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并进行了积极思考,这种学习习惯应该予以表扬并加以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优化提问策略,根据特定教学环节设置有效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思考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所以地理教师要注重提问质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即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注重思维过程让学生会问,由此让学生会学地理。

3.需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华东师大叶谰教授也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随笔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要牢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要记住自己教学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中珍视与学生的互动,捕捉学生的思维漏洞或创造性思维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发问,是教师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应当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疑问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此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使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树立“不惟书,不惟上”的探求精神,教师自身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促进自己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志芳,张继红.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物理实验 环节

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的开始,但抽象的课堂传授致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实验教学对于物理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分析的能力,而且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一名基层的物理教师,我深感教师在传授学生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正确演示实验或指导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就可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的环节。现就我在教学中所领悟的点滴总结如下。

一、准备充分

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和环节,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教师应将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教案中,教师应该详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教师还应该在实验教案中详备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包括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表的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并且,不是写在纸面上,而是每个实验都要亲自预做实验,对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现象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现“探究”。这是我从事多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又经过近几年来对新课程改革的初中物理实验教材的探索得出的经验。

二、规范操作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的态度。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如在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时,电压表应与此同时被测部分并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压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办法)。又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应特别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酒精灯作为一种加热工具,它的构造限定了它的使用方法,不允许直接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使用完以后,不能用嘴巴吹灭酒精灯,而应用灯帽盖灭。如果操作不当或不慎,就会使洒出的酒精燃烧,不可用水浇(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燃烧着的酒精易漂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容易发生火灾),而宜用湿布盖灭。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对每种器材都要正确操作,给学生良好的示范。

三、正确分析

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记录的数据,可能导致同一实验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应及时加以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思维。例如:在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时,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往往存在较大偏差,我们应帮助学生分析,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滑轮自重和摩擦力存在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摩擦和滑轮自重与物重的比例。

四、合理归纳

初中学生由于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往往不善于归纳或不完全归纳,用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只有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才一定正确。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学生总是认为,滑块最终是要停下来的,他们往往跳不出生活中的这种事实,进行不完全归纳。这时就要求教师进行完全归纳,才可能得出完整的物理规律,因此在课堂上要及时地抓住学生的思路行为,把实验课上到位,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五、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部分物理演示实验可见度小,演示效果不佳,很难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尤其是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发生的现象,影响学生情绪,也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借助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演示实验中,演示在三种情况下(平面上铺毛巾、白布、木板),同一辆小车保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观察小车在三种不同物体表面上的运动情况。实验演示效果并不理想,只是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结论。把它制成CAI课件,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了平面越光滑,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得越远。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容易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所说的“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将实验指导,规范的操作方法制成CAI课件,这样就把实验过程清楚地显示出来,优化了实验操作步骤的讲解,使学生对操作步骤和方法及操作要领获得深刻印象,在操作的同时,对照投影内容及时调查,较好地解决了用大量时间讲解实验步骤的问题。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同时教师也有时间深入到学生中作指导,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六、完善的结束

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不仅是器材的整理归类,还是对刚做过的实验的再次复习,能使学生树立对待实验的科学态度。

第8篇

1 准备应用“变易学习法”

变易理论指出,教师在上课之前,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前测和学前访谈,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理解(V1),侦测和确认学生学习的难点.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前测试卷,试题的来源主要是各省市质检卷和高考试卷,侦测范围为高一年级的12个教学平行班.

试卷的得分统计及对部分学生的访谈结果表明,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有了定性的了解,进入高一之后则进一步深入学习了直线运动公式及牛顿第一、第二两条定律.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掌握单个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并能对相关物理量进行计算.但是他们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还处于定性了解的阶段,在实际运用中无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多个物体相互作用情景下的实际问题.

以前测第10题为例:

如图1所示,在等臂托盘天平两盘中,一盘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盘放着电磁铁和铁块,天平平衡.当电磁铁接通的瞬间,铁块被吸引而离开盘底,则铁块未到达电磁铁而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天平右盘会上升还是下降吗?试分析?

学生在该题的得分基本为0,但与分数相比,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对此题的认知程度.在前测试卷上,学生被要求将对该题的思路写出来,同时结合前测后对不同类型学生的访谈,归纳出了三种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

(1)铁块从盘底上升之后即脱离了左侧系统,因此左侧失去一部分质量变轻,右盘下降.

(2)铁块从盘底上升后仍然和磁体之间有相互吸引,天平仍平衡.

(3)铁块从盘底上升后对电磁铁有向下的拉力且更大,左侧下降右盘上升.

第一种认知表明学生并未认识到物体间相互作用,第二种则是认识到物体间存在相互作用但未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分析其变化,第三种则表明学生能够很好的将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结合进行分析解题.测试结果显示停留在第一种和第二种认知水平上的学生占大多数.

更为有趣的是,我们也找了高二、高三两个年段的部分中等学生进行了测试和访谈.结果表明这部分学生仍然在这个题目中表现不佳.要找出这种现象的原因,需要反观传统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模式,通过收集牛顿第三定律相关的教学论文和教案,我们所见的教学模式大致有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分组实验体验,如一对弹簧秤相互作用,固定于小车上的两个磁铁,以及教师进行的DIS演示实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牛顿第三定律.

第二阶段:进行阶段分析小结,阐述相互作用力的相互性、同时性,同质性.

第三阶段:再进一步应用其他例子说明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

第四阶段:最后利用课堂练习进行检测和巩固.

资料显示:虽然课堂结构略有不同,但教师不约而同的将教学重心更多放在作用力的相互性、同时性,同质性以及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等方面.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在于未能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中,前两个定律是对单个物体而言,而在自然界中,物体之间总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就需要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也是牛顿第三定律所要揭示的内容.反映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将受力分析对象从一个物体扩展到多个物体,就要使其能将牛顿三大定律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教师在前测后的集备交流中,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学生在这类题目中出现困难的原因(V2).学生在先前学习经验中,并没有明确将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对象区别开:判断物体相互作用力之间关系时使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问题时则应该使用牛顿第二定律,这也是我们所确定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的关键特征.

2 针对关键特征的教学设计

在设计改进教案之时,参与集备的教师在如何处理学习内容上便有了不同的意见(V2).一个典型的忧虑即是当改变已有成熟的教学模式,采用“变易理论”进行指导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之后,相对于接受传统教学的学生,改进班学生是否会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出现落后情况.而最大的忧虑则是如何跨越理论和实践的“鸿沟”进行突破和创新,为此在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专家的参与和指导.一个课堂学习研究小组的成员来自两方面:其一来自一线教师;其二是来自专业机构的研究员,如学科教学专家和课堂学习研究的专家.

综合几次课前集备讨论的结果,改进版的教案与传统教案的最大区别在于创设了单一情境,教学围绕着该情境不断展开,课堂之初即提出了一个问题:

有个农夫把马套上车,准备赶路(图2),有同学就告诉那个农夫:“马不可能拉动车的,因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马向前拉车的力与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个力相互抵消了,车就不可能前进了.如果车前进了,则说明牛顿第三定律是错误的.”

随后的DIS演示(图3)则是以两个仪器分别代表车和马,据此实验结果说明相互作用力的相互性、同时性及同质性等特征.并以牛顿第三定律肯定了故事中同学表述中正确的部分:“马向前拉车的力与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但可以看出,这并没有解决为什么车会前进的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关注到隐藏在该情境中新事物的特征.变易理论指出,当某一事物的一些特征出现变动,而其他特征维持不变,则变动的特征便会被辨识到.为使辨识的过程能够出现,学生必须感到事物正在变动.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审辨,但却可以创造机会,即通过“变易图式”,引起学生对某些特征的关注,从而审辨到该特征,使它们从背景移到前景.基于此,在应用马拉车的情境完成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教学之后,与传统教学只是进行问题的讲解和分析不同,改进班对最终解决“所以两个力相互抵消了,车就不可能前进了.如果车前进了,则说明牛顿第三定律是错误的”这个情境采用了如下的变易范式(V3):

在马拉车这一不变的情境中,教师重点分析改变马的拉力使车分别做加速、匀速和减速运动这一变易范式.在每一种运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运动过程中车的受力情况,并同时对比作用力反作用力之间关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逐层建构出以下三个结论:

①不同运动过程中,作用力反作用力关系未发生变化,而车的受力情况却大不相同.

②作用力反作用力由于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无法抵消,也不能作为车运动状态是否变化的判断依据.

③在判断车的运动状态时应该将注意力聚焦在车受到的力上.

类似的,也可以让马的拉力保持不变,改变车重从而改变车受到的摩擦力.通过这一系列经过系统安排的“变”与“不变”,学生很快就审辨出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在应用对象上的不同之处.

综合对比改进教学和传统教学这两种模式,最大的区别有两个:

首先,传统教学创设了大量不同的实例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在不同的情境中跳转.这种教学模式注重不同情境间相通的地方,通过对不同实例的分析有利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在属性,但较少涉及这些情境中所包含的其他物理规律.改进班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马拉车的问题情境,而把其他实例的应用留作了课后练习.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同一情境内不同的地方,使学生经历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而审辨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关键特征并使之与其他规律区别开来.

其次,传统教学在牛顿第二、三定律应用对象上的区别时采取了经验性的做法,教师在实际课堂中虽然也应用了马拉车的实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但未能有意识的采取改进班的“变易图式”,只是简单指出了问题的答案.改进班则注重使用变易范式系统地安排力的变化,如让马的拉力保持不变,通过车上货物重量变化改变车所受的摩擦力,使车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通过这一系列变与不变的关系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

3 教学效果评测及反思

在分别进行了6个班传统教学和6个班的改进教学之后,我们把前测的试卷再次进行了后测,需要说明的是研究开始之初(前测结束后),教师并未进行讲评,课堂教学也不能涉及前测出现的试题,传统组和改进组使用完全相同的上课素材.另外,无论是前测或是后测都以闭卷形式作答,同时安排教师监考以期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表1为传统班和改进班后测数据对比:

第9篇

首先我们感到,不能打无准备之战,在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将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案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备写出来。教师还应该在实验案中备写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分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并且,不是写在纸面上,而且都要亲自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实现“探究”。 

        然后,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及时指导学生实验时抓住“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整理”。 

        观察:所谓“观察”,即通过眼、耳、鼻、皮肤等感官感知。如选择测量工具时,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等。实验中,数据的读取角度、现象的鉴别、线路的连接等,几乎每一实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窗口。经常注意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防止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操作:操作,它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调节,电表的机械调零等,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例如:在八年级电学中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的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电流表应与被测部分串联,要保证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点触或试触的方法),不能将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当然,我们可以事先将电路图画好,然后按电路图连接,达到操作时降低难度的目的。这个过程中必须得到教师的检查同意以后,方才可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否则一旦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或电路中发生了短路现象,很容易烧坏电流表。 

        记录: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误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再次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统计表,使学生很容易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分析: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的不同,操作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记录的数据,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例: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加以归纳和总结)。 

        整理: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在平常实验操作技能检查中,还可以通过口试、笔试、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内容根据教学要求设定,时间可安排在单元结束、期中、期末考试前进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真正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口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仪器的选择及性能、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误差的产生和讨论等。从口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追问。从追问中既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又能及时纠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正确理解及完整叙述。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的实验口试中可增加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观察电流表,表盘刻度有什么特征?使用中应如何选择量程?使用不同的量程时刻度有何不同?如何调整零点?考试中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说明各元件的作用并按要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规律及公式的推导和论证,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如考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根据学过的电学知识,选择适当的器材,你能设计出几种测定导体电阻的方法。画出电路图,指出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并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导出计算电阻的表达式。不管学生设计出几种方案,只要是切实可行的。说明学生是动脑了,可见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很大的。 

        操作: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否会对实验仪器进行调整,是否能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能否在实验中正确测出实验数据等。如在实验操作中,我们把实验中所涉及的多种不同仪器放在一起,让学生挑选出合适的仪器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操作不仅要求学生弄通实验原理,还要知道所选器材的型号及性能,如对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仪器的使用。 

第10篇

提高教学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们都认识到了在这其中时间的重要性。但在现实的教学中,能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并不多,大家都感到课堂教学时间的紧张,却又不自觉地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

实施时间管理的重要环节有6个方面:(1)科学安排教学内容;(2)在有限的时间里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3)在有限的时间里妥善处理好教学环节;(4)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5)在有限的时间里正确对待个别差异。(6)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课程共二十二章,涉及到力、热、声、光、电等方面的内容。应根据初中物理新课标安排的各时段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高效利用时间实施课堂教学首先在教师备课的环节就应该把各教学环节和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计划好,灵活运用教材。对于学习内容的课时安排上面参考教参的建议,同时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把重点内容时间安排充足,难点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时间安排。比如2012年调整后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的第九章《压强》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参上建议第1节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各1课时,第2节液体的压强2课时。我对教材的认识:压强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仅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材料力学、热力学中的核心概念。属于理解的层次,所以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压强这一章开篇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压力的概念,将其与重力相区分(在第八章的摩擦力1节的内容中,讲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提到过压力,但不是作为重点来说明,学生会有混淆不清的情况)。在压强的教学前应对此部分知识点加以明确巩固,学生对压力的认识会更清楚。接下来再结合生活实例阐明压强的概念,并让学生知道压强的定义方法,涉及到用比值定义这样的方法,所以内容的安排上,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此节内容教学。

另外在每课时的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上,安排好每个部分需要用多少时间来完成,可以事先在教案上标注出来对自己进行提示。每个内容、每个学生活动需要计划多少时间来完成都可以在课前做一个安排。

初中物理新课标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那么要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知识直接通过语言灌输给学生和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获取知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显然通过后者对知识的取得更容易学得牢,学得通。指导学生学法,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环节的指导:一是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教师列出预习的提纲,具体到将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使学生有目的地预习,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对九年级“电阻的测量”一节的教学指导。通过对前1节“欧姆定律”的学习,指导学生发现变形欧姆定律表达式I=U/R可以得出电阻的计算式R=U/I,那么学生自己在此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得出电阻的测量方法,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怎样提出测量方案,器材的选择,电路图的设计以及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等等的准备工作,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预习,能够带着问题上课,上课解决问题,最后自己探究得到结果,有水到渠成的效果。二是指导学生听课的方法:课堂上怎样听课,听什么内容、搞清知识的结构,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验证,怎样笔记,如何整理知识点,怎样标记知识的疑问、重点等等。在自己动手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怎样能合理运用时间,包括学习小组的分工协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和自己亲手实践等等。通过学生个体的学习、集体的交流,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将课堂时间充分交给学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解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的不同要求。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吃饱”,而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通过师生的帮助“吃好”。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是实验的学科,强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虽然现在的教学手段多样,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的音像和课件来展示不少物理现象,但我认为这些手段都不能替代在教室里学生的自主探究行为。学生自己利用身边可寻的和实验室准备的简单材料亲手做实验,亲眼目睹神奇的现象,激发起了学生探究解决疑问的决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他们对于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愿望都是很强烈的。同时,这样做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他们通过学习解决不少生活中的问题。不少学生对学习物理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很喜欢和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积极动手,认真思考,最后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最后一个环节是指导学生的复习方法: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加以巩固,将前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课后的练习可以起到课后复习的作用。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布置难度适宜的作业,有针对性的题目比盲目的大量练习来得更有效果,这样对提高课堂时间效率也是大有好处的,可以收到更明显的实效。

最后,我体会要想提高课堂时间效率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爱上课堂,一方面教师应该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让学生爱上教师,从而爱上自己教学的物理这门课程,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会成为他们最好的老师。学生乐于学习,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课堂的时间利用效率就可以得到提高。

第11篇

1.图文声像并茂,发展学生的思维。

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使教学表现力加强,不仅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运用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作用。它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知识发生过程的展示,实现交互控制和双向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主动获取新知。

2.通过课件模拟物理情景引入。

在课堂上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实验材料、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采用模拟型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非常抽象的实验,则能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增强实验的演示效果。

“电流”概念比较抽象,可以利用课件模拟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让本来看不见的电流变成动态的画面,增强学生对电流的感观认识,从而为建立电流概念打下基础。又如引入“弹性势能”时,小球碰撞弹簧片的形变不易观察,可用“动画”将其展示出来,使学生仔细观察碰撞过程。

3.由学生活动引入。

学生积极参以教学活动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是主体性教育的体现,更是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学生活动引入概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引入“摩擦力”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将两本书的纸张相互交错夹在一起,发现要使两本书分开是很困难的,从而引入“摩擦力”。

4.由问题讨论引入。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参与讨论,最终引入物理概念,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如:“铁比棉花重”这句话是否有道理。可能有的认为有一定的道理,有的认为没有道理,但又说不清理由,这时教师可从旁引导,逐渐引入“密度”的概念。

5.在课堂上做物理仿真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几乎贯穿物理学习的整个过程。以网络信息为核心的超媒体电脑技术,可以方便地把物理仿真实验运用于课堂,辅助物理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我讲解了物理定律之后,马上运用电脑技术仿真演示相关实验,以便既加深学生对定律的理解,又增强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在讲解物理习题的同时,如果能用仿真实验技术相应配套地建立习题所描述的物理模型,以逼真的动画辅助物理教师的精辟解析,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则教学效果肯定会更显著。

根据目前开发使用的中学仿真物理实验软件在促进学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可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5.1教学辅助型。主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学仿真物理实验软件,具有树状知识模块结构和丰富的知识资源系统及良好的用户界面,有利于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策略灵活地生成教案,动态地组织讲课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情况及接受能力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路径实现同一教学目标,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情况,适当地转换路径,调整教学策略,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5.2自学辅导型。主要用于辅助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和建立物理模型。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件,自定学习步调及进行合作学习,使个别化教育和合作学习成为可能。这样教师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

5.3模拟探索型。主要用于研究多个物理量或几部分物理知识间的关系,人为地控制物理状态参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机交互的模拟物理试验,而且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及时给予提示,并有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努力找到正确答案,发挥人机对话、辅助学习的作用。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6.实现教学进程中的快速反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行为。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注重在认知过程过程中的评价方法与功能,以及突出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自评,是多元化的具体体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参与性,有效落实评价多元化的问题。在实际调研中可以看到有如下的一些可行性的操作:

6.1利用投影仪展示反馈小练习。

在新知识教学任务完成后,通常需要及时进行小型的反馈练习,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将问题写在小黑板上或印制小练习,但这种方法效率较低,且不易根据反馈的情况做出适时的调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比传统的手段高效、适时可控等优点,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在反馈小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各种与学生相适应的电子版的针对性练习(Word或PPT格式),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从而使后续练习更有针对性。

6.2展示学生的学习作品。

对于课堂上学生探究活动中的有关记录、小练习的解答情况,通常只能在巡视后让学生将他们的学习作品重新写在黑板上,这样使得时间利用率较低。现在有了视频投影仪,我们可以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学生的典型范例或典型问题,通过视频投影仪展示在屏幕上,再进行讲解,从而既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又便于聚焦学生的思维活动。

第12篇

1 教学机智的界定与特点

所谓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随机应变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一种能力.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意外的突发事件,能够敏感地洞察学生的思维,快速调整教学方案,重新拟定教学的传输程序,采取新的措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升华,是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机智具有以下特点:

1.1 果断性

这是科学课堂教学机智在意志上的表现.教学机智多显示在突境中,因此,它所借助的心理机智并不是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而是简捷跳跃式的直觉思维.这就是要求教师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必须做到冷静沉着,判断准确,且行动要果断.教师的意志品德突出地表现为制止能力,即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约束自己的动作、言语等.

1.2 巧妙性

这是科学课堂教学机智在能力上的表现.表现在教师处理比较棘手的突发问题时,应变策略要巧妙,即要方法巧、时机巧,既做到因势利导,又能掌握好分寸.做到适度、适时、适情,方能巧中见奇,奇中见功.

1.3 灵活性

这是科学课堂教学机智在思维上的表现.表现在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出灵活反应,从而显示出思维方式的开放性、敏捷性和多变性,运用较强的应变能力,给事件以巧妙、完善地处理.

2 科学课教学机智运用探索

2.1 把握好课堂意外事件的类型

我们把课堂常规教学情况之外的其他情况,称为课堂意外.要提高自己处理课堂意外的能力,首先必须了解课堂意外的类型.这是课堂教学机智运用的前提与条件.课堂意外主要有以下几类:

2.1.1 教师操作失误

这里的“操作”泛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教学语言以外所有的行为活动,如实验演示、教具使用、教学多媒体操作等.教师这些操作活动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信息的准确表达和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准确掌握.操作失误指教师课堂操作的程序和方法失当以导致错误,主要有实验演示失误,教具使用失误,多媒体操作失误等.

2.1.2 学生行为失当.指学生有意无意地干扰课堂秩序,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现象

如学生间打架斗殴,其中尤以“恶作剧”为甚.恶作剧有针对教师的,亦有针对学生的.如让教师一开门就砸脑袋的,往同学背后贴纸条的,放鞭炮的,如此等等.这些现象一般影响较大,而且始作俑者被教师批评惯了,不以为然,甚至往往把教师精心准备的一堂课搅得一塌糊涂.

2.1.3 学生发言意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回答提问,或由于学生的深入思考,学生会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难问题,使教师一时难以回答.这种提问有的是善意的,也有的是恶意的.不管何种情况,如果处理失当,都可能影响教师的威信,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传授知识的信任度及学习效果.

2.1.4 教学环境失常

课堂教学中,教学环境突然发生变化,以致影响正常教学的现象.可分为教学内部环境失常和教学外部环境失常.如正在使用的录放机、幻灯机突然发生故障,附近酒店开业庆典鸣放礼炮,天气骤变等.这些情况的发生,无疑会分散或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2.2 科学课教学机智运用技巧

教学机智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只要我们掌握它的一般规律,利用科学的方法,沿着有效的途径,就不难处理好课堂意外情况,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水准.

2.2.1 顺水推舟,机智引渡

教学是异常复杂的劳动,难免有意外.课堂意外事件,对教师是一种挑战,但经过教师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能够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增效作用.在讲解生态系统的成份时,有个学生突然发问:“老师蚯蚓应属什么成分?”“你的观点呢?”我问.“蚯蚓是一类环节动物,按课文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分类方法,蚯蚓应是消费者.但根据蚯蚓的食性特征,蚯蚓主要分解残枝败叶中的有机物,应当是分解者.蚯蚓可以充当分解者吗?”我马上表扬了他这种敢于向老师、向课本挑战的精神.“我同意你的观点,不过咱们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也说不准,等课后查了资料再告诉大家,好吗?”这种临场应变,调整情感的教学机智,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协调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学力发展和人格健全.

2.2.2 随机应变,深化认识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既是知识、信息传输反馈的过程,也是精神、情感交流融会的过程.这种宝贵的合作关系,可以大大加强课程结构向学生身心结构的内化,使课堂出现十分轻松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气氛,教学的,也将在这动态的双向统一中得到展现,这正是现代教学的本质特征.有一次,笔者正在给学生上《摩擦力》这节内容,有一平时表现不佳的学生正起劲地用手指往桌上破损的小孔钻.我突然看到他急得满头是汗,满脸通红,原来他的手指被卡住了.这时很多学生大笑不止,课堂乱成一团.我马上冷静下来,引导学生利用本节知识帮他出主意想办法.怎样才能尽快把他的手指抽出来?有人提议:“把洞再搞大一点.”也有的说:“让他的手指擦上油,能减少摩擦力.”“没有油,用水也行.”大家你一言我一句,边上的同学帮他在手指上沾上水,结果手指真的抽出来了.因势利导及时挖掘意外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仅能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教育学生互帮互助,还能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2.3 善待错误,绝处逢生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教学不是实施计划、教案,照本宣科的过程,而是课程内容持续生存和转化的过程,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创造条件,巧妙诱导,使之感悟并纠正自己的失误.在提问水的化学式的意义时,一学生举手回答:“表示水有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他同学笑了.教师急忙制止说:“别笑,他还没把话说完,是一个水分子有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对吗?”这样巧妙、不露声色地帮助学生迂回前进,挽回了尊严的教法,无疑是教学机智运用的最高境界.

2.2.4 伺机而动,投情入境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课堂上,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相比之下,教师高水平的教学机智比刚性机制极强的书面教案显得更为重要,更具有实用价值.在讲空气的污染一节时,突然外面礼炮声响起,学生的目光被吸引到了窗外.此时,如教师无视这一变化,依然按部就班继续教学,效果肯定不好.我灵机一动,大声说:请大家思考鸣放礼炮会引起哪些污染?同学们的注意一下被吸引过来,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可见,创新是课程的灵魂.教学过程的情感化和非理智化是新课程课堂的基本走向.

2.2.5 借机施教,化解尴尬

由于学生是具有多种复杂心理活动的少年,课前难以预料的事随时都可能发生.当师生出现交流和沟通障碍甚至矛盾时,学生可能爱耍小聪明、顶牛,甚至制造恶作剧,使教师处于窘境,骑虎难下.一次我推门进教室,掉下一扫帚砸在头上.怎么办?我不慌不忙地弯腰拾起扫帚,幽默地说:“看来我工作中问题不少,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你们天天和我相处,对我有更多地了解,想必有很多话要说,希望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这种镇定宽容,因情而变,迅速果断地采取相应对策化解矛盾、摆脱窘境的做法,就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成功运用.

2.2.6 把握教态,控制学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