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

时间:2023-01-28 03:24: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宫殿建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宫殿建筑

第1篇

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所以,这里着重欣赏宫殿建筑和园林艺术。

一、 宫殿(故宫)

我国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帝王为了满足其骄奢逸的生活和维护其统治的威严,往往大兴土木,营建各种宫室殿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兴建的阿房宫,就已达到惊人的规模。西汉初年修建的未央宫,宫城周围达8900米。汉高祖刘邦曾因见到这座宫殿建筑的奢华而动怒,主持这一工程规划的萧何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这说明统治阶级已经认识到,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也可以作为巩固其政权的一种工具。萧何的这个看法,使以后历代帝王更加重视都城和宫殿建筑。所以,秦汉以后,宫殿建筑始终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惜许多宫殿建筑都已成为遗迹。现在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宫殿建筑,首推北京的故宫。整个故宫规模宏大,极为壮观。仅以宫殿的核心部分紫禁城为例,它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根据宫廷建筑的一般习惯,故宫也可以分作皇帝处理政务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两大部分。故宫中的乾清门,就是外朝和内廷之间的分界线。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前有太和门,两侧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两组宫殿。内廷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它的两侧是供嫔妃居住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三宫六院”。故宫的这种总体布局,突出地体现了传统的封建礼制“前朝后寝”的制度。而整个故宫的设计思想更是突出地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例如,主要建筑除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外,特别强调其中的“三大殿”,“三大殿”中又重点突出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此,在总体布局上,“三大殿”不仅占据了故宫中最主要的空间,而且它前面的广场面积达2.5公顷,有力地衬托出太和殿是整个宫城的主脑。再加上太和殿又位于高8 米分作三层的汉白玉石殿基上,每层都有汉白玉石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石雕“御路”。使太和殿显得更加威严无比,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气象非凡。至于内廷及其它部分,由于它们从属于外朝,故布局比较紧凑。

当然,整个故宫建筑由于是为体现帝王的政治权力而服务的,因而不可避免的产生严正而刻板的缺点,但是,从故宫建筑群的整个建筑艺术来说,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殊风格和杰出成就,是世界上优秀的建筑群之一。而这一杰作,从明代永乐年间创建后,五百余年中,不断重建、改建,动用的人力和物力是难以估计的,真可谓“穷天下之力奉一人”。 所以,这宏伟壮丽的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二、古典园林(颐和园、避暑山庄、网师园、拙政园等)

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两代的遗物。而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则集中在江南。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我国建筑界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之所以形成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从春秋以来,苏州一直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它具有物质丰裕、文化发达、山明水秀的优越条件,自晋室南迁以后直至清代,历代贵族官僚不断地在苏州建造供他们享受的园林。因此,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相当可观。在刘敦桢的《苏州古典园林》一书中论述的古典园林就有十五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网师园、怡园、耦园、艺圃、环秀山庄、拥翠山庄、鹤园、畅园、壶园、残粒园、王洗马巷某宅庭院)其中,最为著名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和网师园,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江南其他地方和北方地区,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古典园林,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就是北京地区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不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古典园林,也不论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宫苑,还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园,尽管由于地区和园主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的规模、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而建造的,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从我们欣赏古典园林艺术的角度来讲,下面的一些造园艺术手法,是应当特别加以指出的。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3.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 ——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第2篇

【关键词】:沈阳故宫 建筑特征 历史背景 满汉文化

中图分类号: J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前言

沈阳故宫是清初营建与使用的皇家宫殿,是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后期作品。位于沈阳市旧城中心,原是清军入关前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宫殿。顺治皇帝早年也是在此继位临朝的,入关之后沈阳故宫成为陪都宫殿。后由于康熙、乾隆等皇帝来沈阳祭祖谒陵,又有多次修缮、增建。它既体现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筑特点,又深受中原传统宫殿建筑深刻影响。是满汉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兼容并蓄历程的典范。

1. 建筑特征概述

沈阳故宫具体建筑特征归纳如下:

“宫城相生”的规划布局及其宫殿规模

“东中西三路”的总体结构

与众不同的空间环境

不拘泥于汉族传统的建筑等级与形制

木构架营造特点

生动形象的建筑装饰

满汉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集中体现

特定气候下东北地方建筑特色

可以看出大至整体规模,小到装饰纹样,无处不体现着沈阳故宫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特点。正是这些东北地理历史、满汉文化交织的特征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相结合,促成了这座中国古典木结构建筑的奇葩。

2. 特征成因具体解析

2.1连年征战与仓促迁都的历史背景

沈阳故宫的兴建初期正值王朝更迭的战乱时期,大汗与八旗诸王共同商议战略政策。努尔哈赤于天命元年(1616)兴兵,至定都沈阳(1625)的九年中迁都四次,其中迁都沈阳对后世影响巨大,清(后金1621)定都辽阳,时间仅隔四年,于1625年定都沈阳。而且在宫殿尚未建成时迁入。可见频繁的迁都与连年的战火共同造成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匮乏。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之下,努尔哈赤下令建造了故宫东路。这正是故宫方城紧密结合的规划;大政殿(图1)及十王亭组成的东路“大衙门”布局;沈阳故宫不及多数历史中原皇家宫殿尺度宏大等特点的原因之一。

图2-沈阳故宫鸟瞰图

2.2分期建造的时间历程

沈阳故宫从兴建到基本完成历经一百五十余年,依照时间顺序大致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的。由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位皇帝陆续修缮扩建。虽然故宫并不是在统一规划下修建的,形成了“东中西三路”的建筑布局,各自成体系。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托。如乾隆皇帝时期,中路东西所的修建就考虑到其特定场地限制、与相邻建筑的对话关系、传统礼制的影响等因素,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最终形成了东西两组建筑群烘托中路大内的整体布局。这亦分亦合的总体格局也是沈阳故宫区别于北京故宫等皇家建筑群“全面规划、分期建设”的特征之一,更是我国传统建筑哲学整体观的体现。(图2)

2.3彼此迥异的三路功能空间

在整个宫殿一百五十余年的营建过程之中,从时间的角度看,随着历史的进程,三位君主兴建了与之相对应得“东中西三路”建筑群。其三路建筑所承担的功能,环境布局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最终相互兼顾整合,成为一体。

东路兴建的目的主要是供努尔哈赤商议军政,以及预计战后临朝的场所。加之满族游牧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产生了军政合一,君王共议的东路建筑形制。

中路是皇太极登基即位后,在自己王府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加强封建统治,深化政治改革的产物。诸王居于臣下,是国家中央集权封建专制的表现。主要为了满足皇帝处理政事,临朝治国与后宫就寝的要求。由此影响了中路大内建筑对称式中轴线的运用,前朝后寝的空间序列等特征的产生。

西路方面,为方便皇帝后妃等东巡驻跸、祭祖谒陵,并大量贮藏宫廷珍宝、古玩,乾隆皇帝在盛京宫殿内改建、增建宫殿建筑,此工程延续至乾隆晚期。增建建筑主要有中路两侧东西所,崇政殿前飞龙、翔凤两阁,西路戏台、文溯阁、嘉荫堂以及太庙改建等。都是为满足清朝中期皇家内府珍宝收藏与巡游文化娱乐功能的需要而营建的。

2.4满族游牧与汉族中原文化的逐渐融合

沈阳故宫规划布局、构造做法、装饰细部等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既有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筑特点,又受到中原明朝宫殿建筑影响。是我国不同民族文化碰撞、交融、发展的实证典范。

东路的格局、大政殿“帐殿式”形制以及放射形布置的十王亭空间等都具有浓厚的女真族游牧文化特色,其中单体建筑细部装饰色彩等更融入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特点,其总体形制布局没有遵循礼制传统典范。但其营造建设匠人工艺材料多由东北汉族人完成建造。由此可见,故宫建造初期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已经开始。

中路前朝后寝、中轴线对称的总体布局结构的确定、崇政殿前后出廊、雕栏玉柱等方面都采用了汉文化的理念思想。而其“宫高殿低”布局,硬山建筑屋顶形制的广泛使用,崇政殿两侧墀头装饰,清宁宫东次间开门与室内“口袋房”形制及其“跨海烟囱”的设置等等方面又无处不体现着满族生活文化习俗特点。这一切都表明满族这个崛起中的少数民族,正在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中原文化,与此同时,已经无可避免地融入更深的汉族传统与精神。

西路族群建筑因建于清代中期,有的仿造北京故宫,有的甚至直接照搬江南名迹,从建筑构造到文化品位,已基本与汉族的面貌风尚无异,体现了当时满族社会全面汉化的时代背景。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太庙满铺金黄琉璃瓦装饰与中原传统用色习惯相符合,这与沈阳故宫各主要建筑屋顶铺设的黄绿琉璃瓦形成对比。而文溯阁面阔六间的格局,屋顶黑绿色琉璃瓦的铺设受到河图洛书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中原传统“五行”思想的影响。

2.5特殊气候下地域性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太祖谕曰:“沈阳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弼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可由清河以进。且浑河、苏克素护河顺流伐木以治宫室、供炊爨,不可胜用。时而出猎,山近多兽,河中水族亦可取用。朕筹之熟矣,汝等宁不计及耶?”遂定都沈阳。

――《清帝外纪》

可见在战争时期,努尔哈赤就看重沈阳为形胜便利之地。地理位置的优越决定了其都城选址。而东北独特的地域气候对沈阳故宫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房屋朝向间距的确定,抵御风雪严寒的硬山屋顶的硬山屋顶与体形系数的控制,墙体材质、厚度与颜色等等。

3.总结

沈阳故宫建筑鲜明特色的产生是上述五种主要原因相互影响,以及历史社会环境、技术工艺水平等诸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能力有限,阐述可能并不完全。

表1:

注:[1] 努尔哈赤原定战争结束后于东路临朝,但随着他的逝世,东路理政临朝的功能基本没有得到应用发挥。

综上所述,这座山海关之外的皇家建筑建筑群,历经三阶段兴建历程,产生了相对独立的三路建筑组群,以满足三种不同的建筑空间功能。沈阳故宫的三路布局,不仅仅是普通建筑组群的组合叠加。时间层面的累积延续历程,空间层面的功能性质满足与文化层面的交汇融合情况,三者相互联系影响,凝聚在故宫由东向西的三路建筑之中(见表一)。在满汉蒙多民族文化逐渐交汇融合的进程之中,不同的理念符号组合凝聚,构成了这座别具特色的传奇宫殿。

参考文献:

[1] 陈伯超,支运亭等著. 特色鲜明的沈阳故宫建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3篇

宫殿是权力的象征,而城堡是防御工事。盖宫殿,关键要盖得气场强大,让人们对住在里面的统治者产生敬畏之心;盖城堡,要考虑的则是如何能抵御进攻,可以布置几道防线,如何设计能彼此掩护等。

宫殿:

宫殿是帝王处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筑物,宫殿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规模宏大,形象壮丽,格局严谨,给人强烈的精神感染,突现王权的尊严。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秩序,与西方和伊斯兰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不同,中国建筑成就最高、规模最大的就是宫殿。从原始社会到西周,宫殿的萌芽经历了一个合首领居住、聚会、祭祀多功能为一体的混沌未分的阶段,发展为与祭祀功能分化,只用于君王后妃朝会与居住。在宫内,宫殿常依托城市而存在,以中轴对称规整严谨的城市格局,突出宫殿在都城中的地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传统、差别

中国与西方国家都有其各自的传统建筑。由于地域和发展历史不同等诸多原因,中西方传统建筑具有极为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分别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建筑形式上,如宫殿建筑、民居建筑、装饰装修色彩等方面。

一、同样是宫殿建筑,中外对其有着不甚相同的文化追求和文化意蕴。

1.中外传统等级观念有差别

从宫殿的布置方式看,中国宫殿有着严格的主次内外之分。以紫禁城为例,其外朝和内寝是完全分隔开的,内寝因是后妃所居,所以呈完全封闭状态,建筑密集,安排有各种功能的房屋,俨然是一个个独立的小天地。建筑的等级甚至在并列于大台基上的外朝三大殿上也反映出来:太和殿级别最高,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是皇帝大朝的准备用房,就只用单檐四角攒尖顶;最后的保和殿是宴请重臣和举行殿试之处,其地位比中和殿重要,于是用了重檐歇山顶。

而外国宫殿中各种用房的设置没有十分明显的等级差,像凡尔赛宫内,国王起居之处与贵族大臣们的休息办公同处一个楼面,仅室内装修有些差别。楼中央著名的大楼梯完全没有像太和殿台基那样,特别设有皇帝专用的丹陛。另外,由于习俗的不同,西方不存在男女有别的封建伦理,相反的,王公大臣均要携带夫人去出席国王的宴会、舞会等各种娱乐活动,因此,宫殿建筑的公共活动大厅特别多,这些听的室内布置较为亲近宜人,并且可与室外的花园直接相通,格调较为明亮开敞。

2.中国重群体而外国重单体

由于文化传统和建筑观念的差异,中西城市中的宫殿所采取的设计方法是很不相同的。西方皇宫强调的是建筑物的单体,即以某一主要的宫殿作为王室权力的象征――例如法国路易十四时的凡尔赛宫――而中国宫殿强调的是群体吗,它必须通过一连串空间和实体的组合交替,来烘托某一特定的主题。尽管也存在着某一中心的单体建筑,但从整体来看,它并不占压倒一切的优势,就好比故宫的太和殿,如果将其单独放置在郊外的山水之中,他就并不显得很宏大,有些著名的寺院大殿并不比它小多少,它的艺术感染力与两翼伸展四五百米的凡尔赛宫是不能相比的。但是,由于在他前边建造了五座门楼,以及有众多庭院空间的铺垫,它的艺术魅力和气质就大大加强了。

二、关于中西方传统的民居建筑

从平面上看,中国古代的四合院似乎与古希腊、古罗马的围柱式庭院民居甚为相似,而实际上他们的设计意念却大相径庭。西方住宅的庭院主要为解决通风采光等实际问题而设立,因而院子周围密布着许多房间、餐厅、游戏室,甚至工厂、作坊等,而中国住宅是一句门和堂的分立来构思的:堂是房屋的主体,门是一种标志,是轴线上建筑序列的起首,门和堂之间必须有一个过渡,过渡多少是从意念上而来的。

另外,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院子增建楼阁,以增加使用面积。这种做法在前后有别,宾主有序的中国住宅中是行不通的,如果一个院子不够,就在后面增加一个;如果大家族聚居一起,就在主轴线旁分出支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例如明清时期浙江东阳县卢宅,按照十数条轴线排列着数千间房间,范围竟达15公顷,占据了县城的一大片地方。然而住房虽多,但仍严格遵循“门堂之制”,前后有序地排列在每一条中轴线上。这与西方住宅为了求得最大的使用面积,向上发展成为行列式的多层公寓之做法,是完全相背的。

作为血族一家的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有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民居的共性。民居绝不可能像广场那般开敞。然而,这种私密和内向的程度却是有差别的。无疑,以中国与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

三、中外建筑色彩对比

从中外建筑的装饰色彩上看,中国是以一种色彩为主,其余少数几种色彩并用;西方则是百彩竟艳,虽然不同时代以不同的装饰色彩为主色调,但没有贯穿始终的单一色调。中国建筑中的色彩与中国的哲学、政治和伦理紧密结合起来,被用来分尊卑贵贱,划分社会等级,色彩被伦理化了。而西方建筑中一般没有这种现象。中国建筑中的色彩虽然丰富多彩,但又显得较为单一,并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而西方建筑中的色彩,因处于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显得变幻多端,异彩纷呈。同时,由于宗教文化的不同影响,大致而言,西方建筑色彩往往充满宗教激情,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因素;中国建筑色彩出宫殿形象比较热烈之外,一般显得清素与优雅,比较富于理性精神。其宗教建筑的色彩之狂乱程度也不及西方那么强烈。

四、中外宗教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国的宗教建筑多采用平面纵横铺开的布置,匍匐于大地水平发展。以主体建筑为中心聚合着数量很大的门厅、墙垣及小品,庭院层层推进却不崇尚高峻挺拔。西方则组成垂直向上的狂烈的线条,给人以竖向发展的强烈印象,表达了遥接天国,与神交谈的意蕴,这以中世纪哥特式教堂最为典型。

中国主要承重结构以木材制作,框架式结构使墙体不受力,可四周开设门窗(大殿前后多设门窗,左右为封闭型实墙),故店内光线比较明亮,神秘感不强。西方则采用石结构、砖结构或混凝土结构,建筑坚固耐久,外观壮实厚重有力,相对封闭,故其内部空间既高大而光线暗淡,又具有浓重的威慑信徒心胸的神秘精神氛围。

中国受宗法等级思想的影响较大,虽是宗教建筑,却具有颇为鲜明的伦理特色。造型、开间、色彩、布局等均有较严格的规定,比较理性,表现出一种严密的结构之美。西方则注意建筑体积和里面形象的树和比较吗,具有丰富的雕塑等造型艺术成分,其装饰色彩往往光怪陆离,动感强烈,情绪偏于迷狂。

第5篇

(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国产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表现

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源远流长,造型丰富多彩:亭台楼阁、殿堂榭舫、廊轩厅斋,并且各代建筑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秦汉宫殿之古朴威严、隋唐宫殿之华丽恢弘、明清宫殿之宏大壮美。在园林建筑之中,亭台楼榭、山石花木、池沼溪流,皆因地制宜,可谓巧夺天工,浑然天成。其他如寺院的肃穆庄严,清远宁静,沉定人心;民宅的古朴亲切,生活气息浓厚等。传统建筑艺术让游戏设计师有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源以在虚拟世界中开荒拓土,搭建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多数国产网游中,对游戏建筑的造型设计,都大量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进行创作,即便个别游戏为了游戏风格的统一加以夸张,但其背后的传统风格依然显而易见。在国产网游《大话西游》的场景设计中,亭台楼阁的造型设计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特点。这种对传统建筑语言的直接转化让游戏场景更给人真实感。它的模型制作精良并结合中国古典元素进行了创新,如亭子横梁上的太极图,配合木质对联的装饰,整体造型古朴典雅。这种对文化元素的汲取、解构、整合也是很多游戏场景设计的惯用手段,用来增加画面美感;大殿朱红色柱子配合鎏金的龙纹装饰,皇家气派尽显无疑。之所以对“门”大加修饰,因为在中华文化数千年演变中,门变得越来越厚重庄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建筑体现出的威严与温馨、辟邪与祈福、驱恶与迎祥、高尚与正直、血腥与祥瑞,所有这些都是借助“门”这个独特的载体,糅合、统一、发扬并展示出来的。这种设计不仅保留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元素,维系了游戏基础世界观的架构,符合了人们传统的理念,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达到了商业性、社会性与艺术性和谐共融的效果。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国,传统建筑的造型也极具地域特色,这种地域性、民族性也被运用在网游设计中。在网游《梦幻西游》中,Q版的游戏风格难掩徽派建筑的神韵:高墙翘角、黑瓦白墙。在《天下3》中,九黎这一关卡的建筑造型独具民族特色: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建筑的底层,整体造型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层叠而上。这种穿斗式的造型便是设计师借鉴了苗族传统的吊脚楼造型设计而成的(图2右)。这种建筑的设计思想,也反映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之一。可以说,无论是传统徽派建筑还是民族建筑文化,对游戏艺术创作尤其是场景设计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欧美传统建筑的造型特点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体现

欧美传统建筑以石材为主,造型带有明显的宗教神秘色彩,这源于欧美人对宗教虔诚的信仰。欧美传统建筑的造型风格多样:罗马式、希腊式、拜占庭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种种鲜明的造型特点也是游戏师最佳的灵感与取材来源。在游戏设计中市井文化同样不能忽略。在诸多欧美网游的建筑中,比如小酒馆、铁匠铺、民房都是根据欧美传统建筑石木搭砌的特点来设计的。玩家对于游戏世界观的第一印象,是建立在已有文化基础上的,这种文化的认同感对任何一款网游都是极为重要的要素。

二、游戏景观的造型设计与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宫殿、园林对游戏景观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建筑景观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地域性,北方以恢弘大气的宫殿群落闻名,南方以山明水秀的江南园林著称,二者也成为游戏设计师的设计源泉。中国宫殿建筑斗拱硕大,金黄琉璃瓦铺顶,配有绚丽的彩画粱柱、雕镂细腻的天花藻井、汉白玉台基、栏板,以及周围的建筑小品。在国产网游中,宫殿造型的场景可以提升游戏自身的文化品位,需要设计师加以艺术化的创新。中国的园林建筑历史悠久,以山水为主的中国园林风格独特,其布局灵活多变,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这些园林建筑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隐建筑物于山水之中,将自然美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而在角色扮演类的游戏中,这种建筑文化恰恰为游戏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场景。

(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对网游自然景观设计的影响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国画在技法上也深深影响了网络游戏在自然风景上的构图设计。中国画讲究散点透视,这样可以让画面拥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位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以表现壮美景观的磅礴气势。

三、结语

第6篇

故宫是各个历史时期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成就的集中体现。通过宏伟的建筑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一直是故宫的首要指导思想。

故宫继承了传统的宫殿建筑思想,根据《周礼》和古代“礼制”中规定的法则进行规划,通过空间的整体布局和装饰材料等诸多手段,完美地表达出了宫殿建筑中所蕴涵的君权神授、天子至尊的核心思想。布局完整、规模宏大、气势雄壮的故宫,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一个完整典型。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在2007年的考古行动中,阿房宫考古队仍然没有发现与阿房宫有关的遗迹。

这一年,考古人员在阿房宫前殿遗址北至渭河、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的62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先后发掘了后围寨遗址、好汉庙遗址、秧歌台遗址等,都被证实属于战国秦上林苑建筑遗址。

调查结果进一步明晰了专家们的推断:秦阿房宫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并没有建成。

2002年10月起,阿房宫考古队首先对传统和习惯上认定的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过为期2年的调查、勘探和发掘。除被民房所盖、水泥路面所压的部分之外,考古队对前殿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工作。

资料显示,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1270米、南北426米,台基上面西、北、东三面已有夯筑土墙,墙顶部有瓦的铺设;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建筑南墙。三面墙里面没有发现秦代文化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仅有东汉—北朝时期—宋代乃至近代的少量建筑遗存和墓葬。

阿房宫考古队领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李毓芳表示,前殿夯土台基南侧均为建筑台基时人们所踩踏过的路面。从路土分布的情况来看,人们是把夯筑台基用土从南面运到北面,再从北面开始往南逐渐夯筑台基。因工程未能完成,所以台基上面的南墙还没有建,台基南侧的路土还没有妥善处理,这说明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

这意味着《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载的“乃营建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这样宏伟的规模,只是在图纸上的设计,而未能得以实施。

2004年11月开始,考古队重点寻找和确定阿房宫遗址的范围。至2007年11月底,考古人员在阿房宫前殿遗址西至沣河、北至渭河、东至 河、南至汉代昆明池北岸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其中主要遗址有十余处,包括传说中的烽火台、上天台、磁石门遗址等,但考古证实,这些遗址均为秦汉上林苑的建筑,与秦始皇修筑的阿房宫毫无关系。

李毓芳指出,这就确定了未修建完工的秦阿房宫的范围与现认的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是一致的。阿房宫前殿遗址就是人们所看到的和所认为的秦统一以后,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遗址。

传说中西楚霸王项羽的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这个说法流传了约2000年,但考古发现否定了这一说法。 考古工作者在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了几处红烧土遗迹。专家认为,这意味着阿房宫前殿遗址在秦末战乱中并未遭到大火的焚烧,表明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

李毓芳表示,这在古文献中也有证明。《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项羽是对咸阳采取了烧、杀、抢虏的政策,而没有提到烧阿房宫。《史记·项羽本纪》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这里也只字未提火烧阿房宫。现在看来,因为阿房宫没有建成,连前殿都没有建成,前殿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宫殿建筑,项羽也就没有必要渡过渭河来放火烧一个没有宫殿建筑的夯土台子,所以传说认为项羽烧了阿房宫是错误的。

第8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时间;流动空间

建筑的实质在于空间,中国人有着不同于西方人的空间概念,在空间设计上追求和谐――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个体与群体的和谐――以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完美的空间序列。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注意到建筑不只是三维的艺术,人在建筑中活动,必然随时间地点的不同对空间有着不同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在活动时间进行中产生的,因而空间就成了随时间变化的四维空间。中国传统的空间设计处处体现着四维空间的设计理念,在古典园林、宫殿、陵寝、寺庙、传统民居等多种的建筑形式中,都可以体会到流动空间的存在,它使我们的传统建筑更具有哲学的审美情趣。

1 园林――卷轴式的连续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建筑的一重大成就,由于它最大限度的摆脱了使用功能的束缚而追求天然情趣,因而创造出了许多富于天然情趣的、丰富变化的连续的空间序列。其中,最讲究的即为“步移景异”。中国古典园林之内在的、动态的美,即在于其丰富多彩的流动空间。宏观上,园林中亭台楼阁的分布,已使空间产生动势,又因路、桥、门洞的导引,即所谓“曲径通幽”之空间的流动便自然形成。一方面自然空间流入亭台楼阁,而汇聚为人造空间;一方面,人造空间又流出亭台楼阁而扩散为自然空间。情景交融,行而复止,步移景异,兴味无穷。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流动还讲究微观上的效果。每一处景点,各种形式的景门、漏窗、照壁、花墙、回廊、入径,在有限的空间中,又生出无穷的层次,似隔非隔,似断不断。游人过门、临窗、倚壁、隔墙、穿廊、入径,咫尺之中,景观各异,片刻之间,感受不同。从宏观到微观,中国古典园林就这样以丰富的卷轴式的连续空间,把人们引入“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苏州留园在这方面表现的最为集中。从入口轿厅经曲廊、敞厅到古木交柯的过渡空间序列,从古木交柯经绿荫轩、明瑟楼到涵碧山房的西行空间序列,从古木交柯经曲楼、西楼、清风池馆到山池北部的北行空间序列,从西溪楼入五峰仙馆,经楫峰轩到林泉耄硕之馆的东行空间序列,都调度得十分妥帖、精彩,处理得十分细腻,富有特色。这些空间序列中,通过空间大小、明暗、虚实、开合等的对比变化,取得了景色多样、层次丰富、逐步展开、步移景异的独特时空效果,创造了极富情趣的建筑境界。

2 宫殿――丰富变化的庭院空间

宫殿是帝王生活起居,施政之所,是中国建筑的最高形制。因而其总是给人一种崇高、雄伟、辉煌、灿烂的大壮之美。宫殿建筑的总体布局,都是附会了封建统治的礼制来加以规划的,具有森严的等级秩序和肃穆的阴阳术数。宫殿建筑的布局安排,空间的组织转换等等均是依照礼制的等级秩序加以具体经营。大体上依据三朝五门、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等形制,形成了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层层进深的布局,空间序列秩序井然、有条不紊,体现了气氛森严、拱卫朝揖的皇家威仪。

在宫殿建筑中,保留最为完好,且空间艺术处理最为成熟的即为北京故宫建筑群了。北京故宫以大清门为起点,经六个封闭庭院而达到主殿。大清门北以五百米长的千步廊组成了一个狭长的前院,给人压抑、肃穆的感觉。接着一个三百余米长的横向空间,空间豁然开朗,北端就是高耸的紫禁城的入口正门――天安门,前面配有石华表,金水河桥,更加突出了天安门的壮丽、庄严。在此形成了第一个建筑空间的。过天安门,为一较小的庭院,庭院另一端为体量与天安门相似的端门,这种重复使得天安门的形象得到加强。过端门后又是一三百余场的狭长院落空间,在庭院北端是体量宏伟、形态丰富的午门。在狭长的空间衬托下,午门显得更加的庞大、威严与不可侵犯,托出了皇权的绝对权威。在这里形成了空间序列的第二个。午门内为宽度达二百余米的太和门庭院,行到此处豁然开朗,多少缓解了先前午门所带来的压迫感。过太和门,便来到了全局的最部分――太和殿庭院。这是一个面积四公顷的近乎方形的大广场,正北三层的须弥座台座上坐落着体量雄伟、形式壮丽、装饰华美的太和殿。殿前无比开阔的广场,更加的烘托出了太和殿的庄严神圣、至高无上的磅礴气势。故宫在1.6公里长的轴线上,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了一条与都城轴线重叠的,极为隆重、极为壮观的空间序列。

3 陵寝――恢宏沉重的纪念空间

陵寝建筑是礼制性、纪念性很强的大规模建筑组群。古人在灵魂不灭观念的驱使下,认为人死后在阴间生活。为此,把“事死如事生,事之如事存”列为礼的要求,大多数帝王的陵寝都是依照其生前所处的宫殿为准则,加以模拟规划的。因而,陵寝建筑与宫殿建筑在审美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陵寝毕竟是为死者之所居,故他除了向宫殿一样宏伟恢宏之外,更多地给人以混茫、深重与沉郁的感受,有种大过之美。历代陵寝的地面布局,通过建筑物的设置,层层深入,层层森严,层层沉郁,体现了作为帝王死之生活空间的大过之美,并和帝王之生活空间的宫殿建筑的礼制秩序互为表现。

对于陵寝建筑这样大规模的纪念性建筑组群,往往通过中轴线加以组织,把典礼制度所需的各种不同形式、规模的建筑形体,以准确的尺度,灵活而巧妙地进行配置和空间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统一和谐的空间序列层次,使得陵寝的纪念性、礼制性主题有条不紊而又富于戏剧性、艺术力地展开,并得到不断深化。

典型的实例如清东陵的主陵孝陵,其整个陵寝建筑外部空间的序列,其于陵区最南端的五间六柱一楼石牌坊,为整个陵区的入口标志。其北二百四十米几千尺之内,布置着大红门,两翼连缀着风水墙,是陵区的总门户。这两座建筑面廓皆在百尺上下,高则石坊未逾四十尺,大红门则更低些,都依“百尺为形”控制。大红门迤北的神道上,有陵寝建筑中最高大的神功圣德碑亭巍然峙立。由石碑坊至神功圣德碑亭,处于中轴线上的单体建筑只有三座,布局十分疏朗。但移行其间,形与势的时空转换效果,仍有细致入微的表现,显示了古代工匠出神入化的技艺,戛戛独造,令人叹绝。循着孝陵神道向北,自西绕行影壁山复转向东,再折而北向,神道由此直伸向陵区主峰昌瑞山。横踞在这段神道像生终点的是龙凤门。龙凤门后经单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下马牌、三路三孔桥、神道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左右班房、隆恩门,东西燎炉、东西配殿,隆恩殿、石平桥、琉璃花门、二主门、台石五供、石平桥、方城明楼, 直抵月牙城前琉璃影壁,一系列形制各异、多彩多姿、大大小小数十座建筑物,就由一条总长达6000米的神道相贯串,一气呵成,形成为气势宏伟、序列层次丰富的陵寝建筑轴线空间。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第四版

[2]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

[3]徐建融,沈舟.中国古典建筑美术-----宫殿.陵墓.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5月第一版

[4]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第9篇

1、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是故宫。

2、故宫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

3、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4、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世上罕见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辽代实行南北分治的政策,“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在汉族人为主的南京地区,辽地方行政制度与唐及北宋初期制度基本相同。北宋使臣路振曾在《乘轺录》中记载当时的辽南京:“城中凡二十六坊,坊有门楼,大署其额,有罽宾、肃慎、卢龙等坊,并唐时旧名也。”南京城的平面布局沿用了原幽州城的布局,仍然是内外两重城墙,内城亦称子城位于外城(或称罗城)的西南角。1012年,王曾出使辽国,在其《上契丹事》中称:“度卢沟河,六十里到幽州,伪号燕京。子城就罗郭西南为之。”南京城的城墙也是基本使用原有基址,只是把一些城墙重加修筑,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辽史•地理志》载南京城墙“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北宋使臣许亢宗在《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记载了辽代末年南京城,“楼壁四十尺,楼计九百一十座,地堑三重”。这些都说明了辽南京承续唐、五代幽州城之旧,“城市结构并未改变,仍以十字大街为骨架,固守州城里坊制格局,表现出较强的滞后性”。

二、政治中心特色的建筑文化不断突出

在继承幽州城市建筑文化的同时,辽南京城市建筑文化也产生了重大发展。作为陪都,南京的政治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体现在建筑文化方面首先是代表专制皇权的宫殿区的出现和各种府邸建筑的增加。与幽州相比,南京城代表皇权的宫城的出现,使其建筑文化中出现了比较浓厚的宫廷文化内容。虽然在安史之乱以及后来的藩镇割据过程中,幽州也曾出现一些模仿宫廷的建筑。如安史之乱中,安禄山“以范阳为东都,复其百姓终身,署其城东隅私第为潜龙宫。其第本造为同罗馆,前后十余院,门观宏壮,闱阃幽深,土木之瑰奇,黝垩之雕饰,僭拟宫室”。但没有形成比较集中的宫殿区。随着陪都地位的确定,契丹统治者一方面利用幽州的原有建筑,另一方面也多有兴筑。例如,辽重熙五年(1036年),曾“诏修南京宫阙府署”。此次修缮的对象,既有皇宫衙署,还包括一些寺庙。主持修缮工作的辽南院史兼检校太尉韩栒的墓志称“:重熙五年,在燕京也。备清跸之来临,奚翠华之降幸。葺修宫掖,仰期饮镐。崇饰祠寺,企望问峒。举扬百司,支遣万计。”从中可见工程内容之多和工期之紧。经过不断经营,形成规模较大的包括宫殿区和园林区的宫城。辽南京的宫城,又称内城、皇城,是在原幽州城的子城基础上改造和扩建而成的,位置仍在城市的西南角。宫城辟有4门,西为显西门,南为丹凤门,东为宣和门,北为子北门。入丹凤门后,其北尚有两道门。《辽史•地理志》称:“内门(殿门)曰宣教……外三门(宫门)曰南端、左掖、右掖”。辽圣宗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改宣教门为元和门,改南端门为启夏门,左掖门为万春门,右掖门为千秋门。宫城之中的宫殿区的位置偏于子城东部,并向南突出到子城的城墙以外。宫城中有元和殿、昭庆殿、便殿、内殿、嘉宁殿、弘政殿、紫宸殿等,还有供奉辽景宗耶律贤、辽圣宗耶律隆绪御像的两座御容殿。宫城内西南角建有凉殿,东北隅有燕角楼。子城西侧为瑶池宫苑区。宫苑规模较大,瑶池中有小岛瑶屿,上有瑶池殿,池旁建有皇亲宅邸。此外,辽南京还有大量的衙署机构及贵族府邸。作为五京之一,城市的性质虽保持了原来的军事重镇和商业中心的职能,但区域政治中心的地位日益显现。辽代在南京既沿用旧制,又增设了不少机构。“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此外,南京城内及近郊还有永平馆、于越王廨、城南亭、孙侯馆等招待外国使节的场所。众多的军事、行政、财政衙署和各种专门为皇室服务的机构,以及亲王、公主以及勋贵的府邸,构成了与汉唐以来不同的城市建筑特色,从而初步具备了京师的功能。

三、代表少数民族风格的建筑文化特征显著

辽南京建筑文化在承袭汉制的同时,也比较明显地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与习俗。辽代统治者虽然在不少方面学习、吸收汉民族的的文化,但对于一些契丹的传统还是坚守的。“辽之初兴,与奚、室韦密迩,土俗言语大概近俚。至太祖、太宗,奄有朔方,其治虽参用汉法,而先世奇首、遥辇之制尚多存者。子孙相继,亦遵守而不易。故史之所载,官制、宫卫、部族、地理,率以国语为之称号。”在建筑方面,南京城中出现了球场、凉殿、燕角楼、内果园、湖泊等供契丹帝王贵族娱乐休闲的场所,城外还建有为数众多的供帝王避暑和渔猎的苑囿和离宫,如长春宫、延芳淀、华林与天柱二庄及瑶池殿等。这些注重骑射、亲近自然的各类建筑,和契丹人长期游牧生活养成的习性是密切相关的。此外,辽人还有有朝日之俗,房屋毡帐大多东向。史载:“契丹好鬼而贵日,每月朔日,东向而拜日。其大会聚,视国事皆以东向,四楼门屋皆东向。”在辽上京大内之中,不少宫殿毡房仍然保持着契丹传统的东向朝日。北宋官员出使辽国时也见到,大内南门承天门“内有昭德、宣政二殿与毡庐皆东向”。南京的宫城由于受唐五代的旧格局限制以及接受汉族“天子南面而立”的文化观念,宫殿皆南向,也以南门为正门。然而,宫城平时使用的只有东门宣和门。《乘轺录》记载:“内城三门不开,止从宣和门出入。”其他三门不开,只使用东门,固然有便于管理和防守的实际需要,但也是和契丹人以东为尚的朝日习惯是息息相关的。还有一些建筑更是采用坐西朝东的布局方式,如今天位于旸台山的大觉寺即为辽代寺庙东向的代表。另外,在建筑内部装饰上,辽代宫殿也有不少反映少数民族游牧习尚之处。辽省方殿、寿宁殿等宫殿“皆木柱竹榱,以毡为盖,彩绘韬柱,锦为壁衣,加绯绣额。又以黄布绣龙为地障,窗、槅皆以毡为之,傅以黄油绢。基高尺余,两厢廊庑亦以毡盖”。这种以锦缎毛毡遮蔽宫殿墙面和地面的做法,即是对以往毡帐生活习惯的延续。

四、发达的宗教建筑文化

这一时期,佛教在辽统治区域内广泛传播,特别是辽圣宗、兴宗、道宗三朝(983-1100年),对佛教多有保护与支持,南京地区佛教寺庙发展迅速。这些寺庙相当一部分是由皇室贵族、各级官僚施舍钱财而修建的。如辽代南京城内的大昊天寺是道宗清宁五年(1059年)由圣宗皇帝之女、兴宗皇帝之妹秦越大长公主施舍私宅、田产四百顷、民户百户以及大量物资兴建,并由道宗及其皇后资助18万贯得以建成。还有部分寺庙则由民间佛教信徒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邑社所修建。例如著名的房山云居寺在辽代即由邑社重修。应历十五年(965年)《重修范阳白带山云居寺碑》记录道“:结千人之社,合一千人之心,春不妨耕,秋不废获,立其信,导其教,无贫富后先,无贵贱老少,施有定例,纳有常期,贮于库司,补兹寺缺。”碑额上还篆刻有“重修云居寺一千人邑会之碑”字样,说明了这一组织是云居寺修葺的主要力量。在官方和民间的协力之下,南京地区佛教寺庙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发展势头超过中原地区,成为北方地区之首。许亢宗认为南京“僧居佛寺,冠于北方”,并非虚言。史称:南京“都城之内,招提兰若,如棋布星列,无虑数百”。宋人洪皓在其《松漠纪闻》云:“燕京蓝若相望,大者三十有六,然皆律院。自南僧至,始立四禅院,曰大觉、招提、竹林、瑞像。延寿院主有质坊二十八所。僧职有正、副判录,或呼司空。”有学者曾统计,当时整个辽朝疆域内的佛塔、佛教碑刻经幢等,竟有将近一半在南京及其所属的各个州县内,同样也说明了南京佛教之盛。辽代南京地区的佛寺形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精巧。梁思成称“:辽宫庭土木之功虽不侈,固亦慎重其事,佛寺浮图则多雄伟。”例如,大昊天寺是在秦越国大长公主燕京的馆第基础上修建的,而原来的宅邸“雕华宏冠,甲於都会”,经过后来的巨资改扩建,其豪华奢丽大可想见。其中位于大殿之后的宝塔,六檐八角,轮相横空,高达两百尺。100多年后,元人郝经在《登昊天寺宝岩塔》诗中对其仍大加称赞,“宝藏沙劫开,突兀翻地轴。瑰奇入霄汉,缔构穷土木”。燕京城内的开泰寺,为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所建,据称此寺“殿宇楼观,冠于全燕”。此外,辽南京地区的佛寺还呈现出总体布局和个体建筑不拘一格、色彩缤纷的特点。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发展最为活跃,来自中原、塞北、西域、天竺、海外等地的佛教流派纷纷汇聚于此。各个流派之间在相互交融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吸收了儒学、契丹原始信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域化特色明显的寺庙建筑。当时辽南京地区的部分寺庙是依照中原佛教寺庙样式修建的,如应历年间建成的燕京三盆山(今北京房山)佛寺崇圣院。据应历十年《三盆山祟圣院碑记》记载,该寺“营理大殿三间,中塑释迦牟尼神像,左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右大行普贤菩萨。两壁悬山应真一十八尊罗汉,东西伽蓝祖师,二堂两廊,僧舍二楹,钟鼓二楼”。这种佛祖尊中位,文殊、普贤左右肋侍,即是当时典型的中原佛寺模式。而南京地区更多的佛寺则是以中原庙宇模式为基础,结合契丹习俗而建成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寺院。这些寺庙在平面布局方面,或以塔院为中心,或以高阁为中心,或以佛殿为中心,各个不同佛教发展时期寺庙平面布局均在南京出现。同时,今天的大觉寺、戒台寺还体现出辽人朝日风俗,更是其中比较独特者。在佛像设置与分布方面,南京地区的佛寺也多有不同。如咸雍三年(1067)《燕京大昊天寺碑》所记的大昊天寺模式“百二十之贤王,分其左右”,而咸雍六年《洪福寺碑》所记的时属南京管辖的洪福寺(在今河北省高碑店市)则是东西厢有洞廊二座,内塑罗汉各五十尊。显然,与中原地区的佛寺存在很大不同。

五、高超的建筑技艺

虽然辽南京城的规模不大,但在当时的中国北方仍然是一座人口稠密、市井繁华的城市。《辽史•地理志》称南京“坊市、廨舍、寺观,盖不胜书”。北宋使臣也称其“大内壮丽,城北有市,陆海百货,聚于其中”。在不断的建筑营造实践活动中,辽南京建筑技艺的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在不少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在建筑的坚固耐用方面,辽南京的建筑十分突出。金大定二十八年,金世宗完颜雍曾对大臣们说“:宫殿制度,苟务华饰,必不坚固。今仁政殿辽时所建,全无华饰,但见它处岁岁修完,惟此殿如旧,以此见虚华无实者,不能经久也。”此时,距辽亡已有60多年,距重熙五年的那次修缮已经150多年了,足见辽宫殿建筑之坚固耐用。北京城内最古老的建筑是辽代的天宁寺塔,此塔建于辽天祚帝天庆九年至十年,即1119-1120年,距今900多年左右,依然屹立不倒,亦可说明其建筑水平之高。辽南京建筑之所以非常坚固,与其在结构上的创新关系密切。据考证,辽代木构建筑中出现了类似现代高层筒体结构的木构筒体框架,并在框架中使用了斜撑构件,保证了结构整体刚性,改变了中国原有木构柱梁支架的四边形体系。另外,在一些寺庙建筑的空间处理上,为了扩展礼佛的空间,包括辽南京在内的佛寺殿宇多采用移柱或减柱的做法。甚至在七间殿宇的前内柱也只留下两根,其余均取消,使得殿内空间豁然开朗。这种移柱、减柱的做法,在结构上出现了类似现代建筑中的组合梁架,代表了一种建筑形式的创新。

第11篇

1、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4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最后确定,故宫的房间总数为8703间。

2、北京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汉族宫廷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宫殿大多都是作为皇室又或者是地位较高的人使用,宫殿给人留下的就是巍峨壮丽、璀璨辉煌的印象,在世界上有着许多知名宫殿。

那么,本期城市文化看看艺术古迹的宝库: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位于莫斯科的心脏地带,是一组建筑群,已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克里姆林”在俄语中意为“内城”、“城堡”,它的建筑形式融合了拜占庭、俄罗斯、巴洛克和希腊罗马等不同风格。如今,这座古城堡不仅是俄罗斯政府所在地,也是俄罗斯历代艺术珍品的储藏地。

这组建筑群呈不规则三角形,南面莫斯科河、东临红场、西接亚历山大花园,四周由红色宫墙围绕着,像是一座“城中之城”。目前可以参观的主要建筑包括武器库博物馆、圣母升天大教堂、天使长大教堂、天使报喜大教堂、圣母安息大教堂、十二使徒教堂和伊凡大帝钟塔。仔细看完克里姆林里所有对旅行者开放的设施和展览至少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匆匆一瞥两个广场和三个大教堂则需要两个多小时。

通过城墙般的甬道,进入里面,本来以为克宫是单一的宫殿,原来内有广场,教堂,大厦和博物馆,最里面还有普金的办公场所……这是世界上难得的既作政府办公,又在作开放旅游景点的地方。作为俄罗斯联邦政府行政总部所在地的克里姆林宫建筑群由四座宫殿、四座大教堂、五座塔楼、十九座尖塔组成,是世界最大的建筑群之一,“哑钟”和“哑炮”的典故很有意思。

克里姆林宫主要是参观教堂群,每个教堂都有中文说明。如果要上一伊凡大钟塔,就要提前和克里姆林宫票一起买,里面不卖票。参观武器库和钻石馆最好从克里姆林宫的教堂广场过去,不要从亚历山大花园过去,那里排队,很慢。还要存包。花园也很漂亮,花园那边有小卖部可以买点吃的当中饭。休息后再参观。当然跟团是没时间的。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帝国的多代君王的皇宫,既是政治中心也是公元14~17世纪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十月革命后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的所在地,现在是俄罗斯的总统府,可以说克里姆林宫见证了俄罗斯从一个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至横跨欧亚大陆国家的全部历史。每个教堂都有中文的导览图,主要的圣物和壁画都有介绍,每个教堂也有自己的历史,如圣母升天教堂是俄皇举行加冕大礼的地方,天使教堂是彼得大帝以前莫斯科公园历代帝王的墓地,报喜教堂是皇族子孙的洗礼与结婚之地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