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文明课程总结

生态文明课程总结

时间:2022-02-20 01:38: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文明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文明课程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中学生物 生物教学 生态文明教育 现状 措施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应达到的文明程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善恶观,培养学生鲜明的生态正义感,勇于承担作为公民应该履行的生态义务,以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一、在中学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一)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过度垦荒,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等一系列行为导致地球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渐恶化,不仅给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更是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社会要想长久发展,就必须学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实现“中国梦”的需求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偏少,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增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能源和其他资源依赖过度,造成能源消耗过快,生态环境恶化日渐突出。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重要思想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实施手段之一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承担着建设祖国未来、实现“中国梦”之蓝图的重担。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理论,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中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最优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迫切需求。

(三)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生物学科发展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更适合社会主义新形势的新型人才,生物学科的课程地位才能得以提高,生物学科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生物学科发展与时俱进。

(四)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求

生态文明是适应新社会形势的观念。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继承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乎到祖国的未来。中学是学习知识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完整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中学生内心,融入中学生生活,不仅有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他们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生态文明教育属于德育教育范畴,源自环境教育,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推行发展而来。我国环境教育自1972年提出,虽然历经多年,但受被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学校观念、教师素质等因素限制,中学生的环境知识和环保意识尚不到位。

目前,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局限,主要有生物课堂渗透和课外实践活动渗透两种形式。课堂渗透主要是通过生物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苔藓植物是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空气污染,酸雨,赤潮、温室效应等。实践活动渗透是指在课堂之外,组织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其组织形式主要有开展植物挂牌、爱鸟周图片展示、影像播放和环境讲座等。

生态文明教育是在环境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内容是在环境教育上的进一步发展,但其不仅仅是单纯的环境教育,而是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进一步升华,是以培养新世纪的“生态人”为根本目的的。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仍主要以环境教育的形式呈现。

三、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中学生物学课程目标与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相统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科学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诸多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

初中生物的课程目标的设计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的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乐于探究生命奥秘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高中生物除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生物科学基本知识外,更注重学生唯物主义自然观即科学世界观的形成,除关注学生自身科学修养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活态度,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此外,高中生物还帮助人类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

(二)中学生物课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中学生物学上存在许多内容与生态文明是息息相关的。初中生物内容上以生物和生物圈为主线,介绍了细胞,植物,动物微生物及人体的相关知识,突出强调各种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如调查身边的生物、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II号、赤潮、酸雨、温室效应等知识点的介绍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模块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分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意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而选修选模块的设计着眼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拓展学生生物科技视野,加深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可作为生态文明施教素材的主要有群落的演替、能量流动、基因突变的环境因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微生物的利用、生物技术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等等。

(三)中学生物课程课时安排相对充裕,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客观条件

初中学生的升学压力相对较小,且初中生物学知识内容相对较少,内容简单,课时安排相对充裕,这就给在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时间保证。高中学生在初中生物学学习的基础上,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虽然在课程内容上,无论是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是初中生物的进一步延伸,学习任务加重,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生的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时间显著增加,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四)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主观条件

中学时期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形成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此时,学生的自我分辨能力虽尚不完善,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但他们好奇心强,乐于探索,善于钻研,参与意识强,是形成良好意识形态、行为习惯和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学科本身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是学生们喜欢的科目,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学生在欢乐与实践探索中形成生态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四、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措施

(一)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以来,我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已然成为时代的热点词汇。学生或多或少的对生态文明有一定认识,但不全面,可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生物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因此具有丰富的可利用的生物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校园内的生态资源,学校所在社区的生态环境及现在的社会环境可以用于教学,使之转变为学生学习实践的现实课程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与课程内容和生态文明相关的宣传讲座,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组织中学生感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风尚,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如在七年级上册学习“调查身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节时,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网络,访谈等了解周围环境中生物的种类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并找出原因。还可以请当地老人讲解当地环境变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参与,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二)构建多样化评价体系,保障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有新的拓展。教学评价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最为有效的方式。评价方式上要遵循多元方法评价原则,善用评价结果。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归入评价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并探索多种切实的评价方式,例如在期末成绩评价标准中,加入环保实践和环保知识及技能的考查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加强教师生态文明素养,践行生态文明教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校生活中,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就是老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涵,加强自身生态文明素养,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在课堂上注重生态文明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尽可能地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活动,培养生态文明思维

要让生态文明的理念真正融入学生的价值体系并转化为学生的习惯化实践,要有相关“知识”“能力”作基础,重要的还在于要有“生态思维方式”作保障,在一定意义上,生态思维方式是一个人生态文明素养的最高体现。生态思维的形成需要生态知识作为基础,通过不断的活动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感悟,总结,不断强化,才能形成生态思维。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首先学生要通过学习了解相关的知识及概念,如酸雨为PH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的必经途径。鉴于中学生心理和意识形态发展特点,中学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黄金时期。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全体生物教师加强自身生态文明素养,在教学实践中以身作则,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学习生态文明知识,加强生态文明践行,形成生态文明思维。

参考文献:

[1]郑世英.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探索[J].教育探索,2009,(7):115-116.

[2]方创琳.论生态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3.23-25.

[3]薛晓源.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王良平.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环境教育引向深入[J].广州师院学报,1998.81-85.

[5]常乌兰.牙克石地区初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6]陈秋莲.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以安顺开发区实验学校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4.

[7]万义耀.重庆市教委直属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8]张宏涛.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9]葛长龙.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J].生物学教学,2010,(7):73-74.

[10]刘秀娟.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J].科教文汇,2011.106-107.

[11]赖琼华.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林区教学,2015.96-97.

[12]刘倩.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3.

[13]朱春香.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14]教育部.全日制普通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5]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6]黎凤娴.初中与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研究[J].珠江教育论坛,2010,(2):25-27.

第2篇

【关键词】生态观;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借鉴的生态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在实践中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与方式,当前做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为中介,在批判旧哲学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通过强调自然、人、社会的相互交织及其互动,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生态观包含了三个主要内容。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生态观的首要内容。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无机的身体”。[1]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具有演化先在性。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前提性和制约性。因此,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是生态过程及其关系存在的前提。

第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1]在看来,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劳动,通过劳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两方面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于人类的劳动实践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有机结合的生态经济关系。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积极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进行。

第三,人与自我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其中自然属性是实现人发展的基本方面,人要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还需要使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相互协调、相互强化。建设生态文明不只是技术问题、项目问题、经济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人的灵魂问题。

透过生态观的三个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生态观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其一,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有助于我们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自觉性。其二,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冲突,认为生态问题的背后是人的价值观或社会发展观问题,这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问题的本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和谐。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的形成是对人类发展道路的总结反思,体现了对生态危机解决途径的理论认识和对生态环境观念的理论变革。这些理论认识和变革包含了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以及与此相关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科技观和发展观等一系列生态文化观念。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是理论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生态文明观的基本途径。

首先,用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1] “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 [2]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可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展而日渐完善、与时俱进的思想形态,是中国化的必然选择,是价值体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

最后,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观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3]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观念,正是马克思调节与控制思想的体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实践维度的应答,实践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形式。

生态文明观的实践包括举办生态文明教育讲座,组织讨论会,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知识;组织生态文明主题活动,让大学生在自然中陶冶性情,激发与大自然的情感。开展经常性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要抓住网络阵地,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题网站,在校园网设置生态文明栏目,定期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理论动态等,建设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环境,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使大学生做到心中有校园,心中有生态。

总之,的生态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也为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第3篇

关键词:大学教育;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社会文明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8-0060-03

一、生态文明概述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人才,更应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纵深研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推动我国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国《大》,该宪法认为,“生命是天赋权利,必然加以保护,不能受到非法侵害。”近现代以来,西方生态文明理论分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流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了生态社会主义思潮,主张用生态理性替代经济理性,建立公正、和谐、效率的生态社会;80年代以后,则兴起了绿色主义,主张开展环保,最终世界上总结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我国生态文明的研究自古就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含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很好的证明。现代以来,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化解我国生态危机,实现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不断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因此,在当代中国大学开展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哲学、政治学、道德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已经有较完善的体系,在新形势下的创新能力不足,而现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研究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们确立正确的生态思维方法和生态意识观念,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它不仅能为发展生态教育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同时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观点来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良好补充。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一平台通过实践活动使得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而且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发展空间,能够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完善社会文明体系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又是实现其他几个文明的重要前提,是建设和完善社会文明体系的必然要求。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关于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增强建设“两型社会”和“美丽中国”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需要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多的文明便进入到高校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生态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素质,使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将自然、人与社会进行结合,树立科学生态观。

(四)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说明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打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高校提供大量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要求大学生学习时代潮流,传播生态文化,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中国梦”的历史性特性与大学生的使命感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并且“中国梦”的时代特征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相吻合的,而生态文明是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开展尤为重要。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教育投入力度不足

在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培养体系存在生态文明课程独立性差,生态实践不足以及校园文化与生态文明相剥离的问题。至2000年,我国生态教育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课堂教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论获取的主要渠道,是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保障。而很多学校并未开设相关课程,所以学生在知识方面很缺乏。多数大学生获得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的主要渠道并不是学校,而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而通过这些方式所获得的信息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一方面是基础知识不足,大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了解很欠缺;另一方面是理论知识不足,大学生没有条件也缺乏能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这与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极为不符。

(二)校园生态资源的缺乏

大学是人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很多大学生都是通过对学校的认识来理解社会,然而现在我国众多的高校中,生态文明建设做得还不足,一方面是很多学校缺少草地、花园、树林等绿化区;另一方面是广大学校没有专业的生态教育者,任课老师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些都对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生态意识,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句空话”。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和侧重点有关,与老师的自身知识结构和经历有关,很多老师都经历过改革开放时期,存在着过度开展资源来发展经济的错误观念。

(三)生态实践缺乏

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课堂知识,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他们亲身体验和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在我国很大学校并没有组织生态环保活动,而很多学校活动的举办是为了单纯纪念节日或者响应政府的号召。比如“植树节”、“国际环保日”等,这些活动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重视自己的专业理论课,不关心国家出台的政策和时事热点,对社会和学校开展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冷漠,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的现象。

(四)学校管理力度不够

绝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对学生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比如教室、寝室的过度用电,学校的过度用水,花园破坏花朵等问题都没有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明文条例,因此,学生对于违反生态文明的行为主要还是出于道德的考虑,而并未受到明确的约束,这严重影响了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正常开展。

四、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需要我们总结原来的经验教训,不断创新思维,探索新的教育途径。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投入力度

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理论教育与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方法,生态文明教育也是实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将教育与人类社会、自然进行有机联系,通过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加强大学生生态理论知识教育,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观。其次要加强生态文明专业教育,高校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积极研究教学方案,开设生态文明的专业课程,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立专业的院系,通过系统、全面地教育,培养专业的生态研究、建设的人才。另外,还可以开设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生态文明知识和生态建设的发展。

(二)丰富校园生态资源

高校要不断丰富生态文明资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一方面要加大学校投入,增加校园绿化面积,同时要完善环保设施,比如在校园要设立科学分类的垃圾回收点,绿化区要有明确的提示牌等;另一方面要增加学校师资力量的投入,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邀请国际、国内著名的生态研究、建设专家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三)加强生态实践

学生要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实践,在校园内开展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建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宣传活动等形式,传播生态环保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另外还可以多与政府环保部门、社会环保组织进行沟通合作,为大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比如可以开展“全城无烟日”等活动,也可以开展“生态中国”等专题调查研究,让学生亲自参与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加深对生态文明意识的理解。每年的植树节活动,全校师生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由学校领导评选出活动中的植树达人作为精神模范,使学生主动参与植树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起到良好的生态教育作用。

(四)加强学校生态管理的力度

学校要制定统一、完善的生态管理机制和奖惩机制,形成明文规定,并通过校刊、学校文化墙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宣传,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为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提供明确的依据和行为规范。比如学校要对水、电等资源的运用进行合理规定,帮助学生形成节约意识,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惩处。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和建设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自觉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意识。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要深化生态意识,在其他的课堂中要潜移默化,让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学校的每一个区域,让学生在文明的环境中加强自身的生态意识,让学生养成生态文明的习惯,真正做到理念与行为的统一。

第4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实践;路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61-02

一、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诉求依据

(一)推进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战略功能发挥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新时期的发展蓝图上处于重要地位,进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具备生态意识、知识等的新型生态人才,是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战略布局的具体实践。同时作为国家先进发展理念传播的主阵地,应积极遵循生态规律,寻求生态建设的途径,给力绿色崛起。张文雄曾提出对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为四个高地的期望,指出高校要率先成为“传播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高地”“倡导绿色消费的高地”“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地”“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人才的高地”等。[1]这四个高地的期望揭示了高校在生态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对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和具体教育实践的开展有着极大的思考和借鉴意义。

(二)推进高校培养生态型复合社会人才的需要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文明社会是我国一直致力构建的新型和谐社会的蓝图。高校作为庞大的社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细胞,作为生态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其培养的对象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数目庞大的群体,大学生会迅速成为在社会各个领域开展建设活动的主要力量,其生态意识的高低密切关系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构建进程。因此,在高校率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使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率先接受系统的全面的生态文明教育,使其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得到提高,如此一来,不仅为社会输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更培养出具备生态文明理念的社会工作者,有助于生态型社会的构建。

(三)推进高校建设生态绿色校园的需要

高校作为先进理念传播的主阵地,作为生态战略实施的重要平台,生态绿色校园的构建是符合时代要求,构建内涵更丰富的新型高校的选择。生态绿色校园的构建,要求人、自然、社会各要素全面协调发展,不可忽视大学校园是一个相对开放性的场所,其中有主体要素如高校师生、流动的社会人员等存在,还有客体要素如内部外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不同性质的要素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绿色校园的构建就要求高校师生具有较高的文明意识和自律精神,不仅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更能引导相关人员进行有益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不仅注重物质层面的生态绿色校园的建设,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构建。而在这一绿色校园构建过程中,高校师生不仅是践行者还是受益者,一方面通过亲身参与生态的建设与维护对生态内涵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另一方面所创建的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氛围对其日常学习工作有着积极影响,同时也有助于使高校成为对外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场所。

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学生的主体生态意识较为薄弱。目前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水平较差,生态责任意识还不够强,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仅仅浮于表象,并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当前大学校园废旧书籍循环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就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的一个缩影。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多数高校学生在期末时期和毕业季面,对大量的有利用价值的废旧书籍选择直接丢弃或把其当废纸低价出售,在这种状况下:一方面大量有利用价值的废弃书籍被当做废纸直接丢弃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污染,对环保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高校的废旧书籍(如:专业课书籍、考研书籍等)有较高的循环利用价值,它们被直接丢弃造成了书本知识循环的中断,使文化得不到较好的传承,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内外部客观环境的非生态化构建。21世纪的高校校园内部客观环境的建设,着重体现现代化、科技化、个性化,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行走在大学校园我们会发现校园绿地率较低。大学校园是对外相对开放型的场所,因此,学校周边外部环境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态意识的确立有密切影响。而高校的建立与扩张势必带动周边各个经济体的发展,但面对一些经济行为存在没有相关制度约束和执法力度较弱的情况,使得大学生成为了一些没有营业执照的路边商贩的主要消费群体,导致在校园周边随处可见大量的塑料、食品等类型的废弃物,缺乏监管的外部环境导致高校学生消费观念、生活习惯和生态文明理念偏差。

生态文明建设运行体制尚不完善。目前高校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生态建设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对学生较为成熟的、全面的生态教育机制和对其相关行为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的机制。多数大学生在高校内外部非生态化理论构建的环境中长期生活,对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实质性的认知,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日常行为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着极大的破坏影响。而这种薄弱的认知正是由于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尚不完整,生态文明道德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没有对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符合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的、全面的教育、监管和倡导的结果。

三、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选择

(一)加强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渗透

让生态教育课程走进公共课堂。生态文明教育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是涉及伦理学、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门类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型学科。同时高校现存的文科与理、工科的学科类属割裂的现状,也极大的阻碍了生态教育课程作为公共课开展生态知识理论宣传教育的进行。因此,应该跨越学科、专业的限制将生态教育课程列为公共课程,发挥教育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使大学生在课堂上对生态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成为可能,引发其对生态问题的重视和深入的思考。可借助构建生态教育网志平台等信息化辅助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之间关于生态教育问题的交流与思索。

更新培养生态人才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理论指出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有意义。因此,更新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丰富其内涵才能更好的让大学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和开展生态文明周等的学习,不断研究和总结中央政府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文件和意见,将其与高校学生培养计划相结合,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讨论和思考,将相关理念渗透进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意识的将自己培养为生态型复合人才。

(二)促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运行、保障机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绿色发展的评估考察体系。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有其自身内在体系的工程,相关的实施和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是必不可少的。应面对高校全体师生根据简明科学性原则建立可比、可操作、可量化的绿色发展评估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教师原有的以学术和教学成果为主的评价机制,将教师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践行成果纳入老师的工作考评当中,另一方面可以变革学生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主的考核机制,丰富德育内涵,将学生参与校园生态建设活动的绩点纳入期末综合测评考量之中。

建立校园内有关破坏生态的严惩机制。有效的监督避免权利的滥用和对相关制度体制的践踏,面对高校全体师生建立起约束其不符合校园生态建设行为的具体规章制度和严惩机制有利于保障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的开展。[2]

(三)加强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开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寓教于乐,寓知于行,大学社团是将生态建设理念具化为实际行动的良好平台,是引导高校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的学生组织。借助于社团组织开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活动,例如:推进大学校园废旧书籍循环利用,在高校建立废旧书籍循环利用的平台,高校废旧书籍循环使用,单从其实物形态上看,是书籍资源本身的循环,节约了纸张,减少了生产纸张的林木等资源的浪费,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回收利用废旧书籍这一举动对加强大学生环保意识,增强其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提升其生态道德素养,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书籍循环平台的构建使高校学生真正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开展丰富多彩的以生态为主题的创新比赛活动。拓展学生生态思维,创新激励机制,开展一系列以生态为主题的活动,深入推进高校生态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大学成为先进生态发展理念传播的主阵地,使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积极遵循生态规律,寻求生态建设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第5篇

面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从思想意识层面开展水资源保护教育,是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需要将水资源保护教育和水污染防治等生态行动融合起来运用,才能将水污染、水生态破坏的“防”与“治”同步进行,才能取得彻底的水生态治理效果。高校作为系统化思想意识教育的主阵地,要贯彻落实水生态文明教育要求,将水资源保护教育有机融入德育教育中,强化学生水资源保护意识,使人类与水生态系统的关系变得更加自然、和谐。从功效作用来说,如果说具体的水污染治理措施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标”,那么,系统高效的水资源保护教育就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本”,只有做到标本兼治,才能彻底解决水污染和水生态破坏问题。由苏会东等主编的《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7年5月)一书围绕水污染处理,系统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处理方法,对水污染处理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前沿技术等内容进行了细致阐述,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水污染处理理论和实践技能,同时也激发学生水资源保护意识,为水资源保护教育融入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提供了一种思路。具体来看,全书内容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特色。

一、全面详细,以水污染治理技能学习激发学生水资源保护意识

水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同样,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也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遵循思想意识教育的基本规律,循序渐进地将水资源保护融入学生思想价值观体系中,成为指导其日常行为和价值取向的基本准则。本书通过对各种水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按处理形式和治理的污染物类型进行分类)的系统阐释,让学生在了解学习各种水污染治理技能的同时,逐渐领悟水资源危机的威胁性和水资源保护教育的重要意义。如此就能做到将意识培养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意识的塑造不落后于行动能力的培养,将思想意识具体外化为行动能力,使学生在日后从事水资源保护研究和工程实践时能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活学活用,提升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效率。此外,本书对各种水污染治理方法的阐释基于对水文生态和污染防控专业理论的精准辨析和对微观经济主体水污染行为的具体调研,呈现出更加专业可信的特征。

二、具体实用,以具体工程案例培养学生水污染治理技能

水资源保护教育应该是意识培养和技能训练融合的系统性教育课程,对学生水污染治理技能的训练是水资源保护教育的关键环节,而技能培养要取得理想效果,单靠方法理论的灌输是不够的。对于水污染治理这类讲究实践经验积累的技能类型,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造真实环境下的技能训练机会,对方法理论的阐释也要基于真实案例,使教学过程具备充分在场感和真实性。基于技能培养追求实用性的理念,本书对各种水污染治理方法和防控手段的阐述显示出翔实具体、实用科学、层次清晰的特征。从概念阐释、方案设计、技术分解到数据模型建构、注意事项、维护管理,皆在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意义的现实治理案例上展开论述,注重总结分析每个案例所用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使本书传递给读者的治理经验皆为经过实践检验的先进经验,在不同水文条件和地理位置均适用。

三、创新视角,为水资源保护教育融入德育教育提供启发思维

高校德育教育重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而水资源保护教育作为适应时展和人类生存需求的教育内容,归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自然也就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本书对水污染防控理念和治理手段的系统阐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提供了启发性思维,教师可以将水资源保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将水资源保护理论的生动阐释和真实实践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模式,从而为提升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整体水平贡献力量。本书最后章节设定了实验任务,也为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思路,德育教育可以不仅是“言传”,也可以是“身教”,水资源保护教育必然是意识培养和实践经验积累的结合体。

作者:马学儒 康梅兰 单位:江西工程学院

第6篇

课堂生态的革命

翻转环节一:课前准备 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在课堂,知识内化在课外;翻转课堂的知识传授在课前,知识内化在课堂。因此,本节课的课前准备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课前进行微视频资料和拓展学习资料的准备。

第一,教学微视频的制作。制作覆盖各年段学科知识点的优质教学微视频,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实施慕课学习和翻转课堂的重要条件。

第二,提供慕课资源和拓展学习材料。本节内容的慕课资源有:①新浪公开课《英国近代史》由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keith E.wrightsn主讲;②微课网《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本节拓展学习材料有:①阎照祥的《英国政治制度史》;②钱乘旦、许洁明的《英国通史》;③蒋孟引的《英国史》。

第三,提供进阶作业(前测)。每个微视频的学习后设计进阶作业,以便于学生复习、检验和巩固知识。当学生未能正确掌握微视频的学习内容时,要求学生利用好微视频,反复播放,可以重新学习。每个微视频设计3套作业,以供学生选择。特别是提供进阶作业存在未过关情况的学生重新学习之后的检测。每套进阶作业的设计在本课中采用5道选择题和1道材料分析题的形式。

翻转环节二:课堂内化 首先,小组合作,答疑解惑。经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各知识点。学生可以将自己在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提出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解决。如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内阁、首相、议会、国王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怎样运行?有自主学习完成得较好的一位学生就边说边画,完成了示意图,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次,聚焦难题,引导解决。在学生已经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于基础知识已经掌握,教师提供情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如本节课中提供:①“不懂英语的国王――乔治一世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行政大权转归首相,国王权力削弱,逐渐统而不治;②“48小时首相――巴恩伯爵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首相与内阁、国王与内阁之间的关系;③“最年轻的英国首相――小皮特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当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内阁可以采取的几种解决方案。接着,在学生对本课知识牢固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改革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智慧。针对英国君主立宪而言,进行第一层认识:①从君权神授到议会授权。体现从暴力政治走向协商政治。感悟到:革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因,适时妥协同样是一种政治智慧,制度变迁是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来完成。②总结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③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最后,拓宽视野,深化认识。①展示英国政治体制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尤其强调创新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②比较英国民主和古希腊民主,引导学生认识到:现代政治文明是对古代政治文明的传承。③比较1689年中英两国政治体制有何本质的不同以及对各自国家的发展分别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民主制度取代专制制度是人类历史进程的一大进步,也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的必然结果。

翻转实践的价值与反思

对于翻转课堂价值的探究 首先,课堂生态的变革带来学生学习状态的翻转。翻转课堂在实践中的价值彰显的核心便是学生学习生态的变化。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具有非凡的意义。教育的功能是唤醒人的自觉,翻转课堂实践了《周易・蒙卦》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教育思想,也就实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至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可能。其次,课堂生态的变革带来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翻转。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发展,特别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自学的能力、质疑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升。最后,课堂生态的变革带来课堂主体的翻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掌握课堂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从技能密集型退化为劳动密集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翻转课堂遏止了这样的趋势,推动教师在课程深度研究和课堂组织上不断提升。这就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无论他们是在进行同伴之间的交流,还是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都显然是自身主体地位的彰显。

第7篇

1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从人的本性需求出发来做好管理工作,针对企业职工精神、物质、文化等多种需求,尽可能满足职工多方面的需要,尊重职工,使职工真正树立企业与我共发展、我与企业共命运的利益观,把自己的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实现职工个人价值与促进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事实上,只有使职工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职工自己感到舒心满意,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2 建立班子成员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和谐关系

企业的和谐从根本上讲,一方面取决于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和谐,另一方面取决于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和谐,把“诚实、友善、平等、互助”的理念传递到每个人的心中。组织各种活动,为职工之间创造更多的交流信息、沟通思想、增进感情的机会,培养“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的团队精神,从而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和谐团队。

3 以和谐文化活动为着力点,充实文化建设

一要开展人文精神活动,树立企业和谐精神,总结提炼具有林区鲜明特色,得到职工认可,引起广泛共鸣的人文精神,通过广泛宣传,引导帮助职工牢固树立和谐思想观点,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二要认真组织开展职工文化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个贴近”原则,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三要认真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凝聚和谐力量,扎实开展“文明班组、文明车间、文明林场、文明职工”四大系列创建活动。突出和谐思想内涵,体现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吸引职工广泛参与,以最大限度地凝聚和谐企业的力量。

4 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的教育

2012年我国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推进现代林业体系建设之中。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本质,发展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面对当前难得的发展契机,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环境保护教育是当务之急,长远之策,使他们成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生力军。

5 开展创建“绿色家园”活动

要在林区各林场、各经营所中普遍开展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利用媒体、宣传橱窗、宣传栏等阵地,开辟“环保专栏”,普及环保法律观念和环保科学知识,弘扬环境保护典型的人和事,倡导环保生活方式,大力宣传生态示范区的环境保护建设成果,充分发挥保护生态环境榜样的示范作用和对环境破坏行为的监督作用,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创建“绿色校园”活动,将环保知识列入教学主要课程,并由教育部门派专人负责监督指导。

6 打造“生态林场”文化品牌

可在已建成的“家庭生态林场”自主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与提高,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下资源发展家庭经济,实行“管护、生态、发展”新机制,重点开发林下种植,林间养殖,以牧助农,以种养林,走“林、农、牧、渔”一体化的经营之路。还可以利用林场特有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开发项目来提升森林文化、山水文化,开发旅游产业,打造生态平台。

7 培育“生态意识”

重在落实培育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倡导绿色产品、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可利用农业用地或歇茬地,种植小麦、土豆、蔬菜,施农家肥,提高产品质量和可信度。也可鼓励支持更多职工种植大棚蔬菜,尤其开发返季蔬菜,不施化肥,其绿色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效益十分可观。

第8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探究学习 实施策略 生态观念

地理教师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创造性地实施适合具体情景的策略。就一般情况而言,农村初中地理实施探究式教学主要采用以下策略:

一、树立新型生态观念,深刻认识地理教育的独特价值

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是地理课程的独特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追求的是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片面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改变。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是对资源和环境的平等共享,既反对富人和发达国家把金钱置于资源与环境之上,浪费资源与污染环境,使穷人和发展中国家失去利用资源的机会而被迫生活在受污染的环境中,也反对当代人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牺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牺牲长远利益,断送子孙后代生存的条件和环境的自私行为。地理课程突出了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人地生态文明观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这种观念的形成,需要改变地理光靠讲理的传统做法,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感受,转化为自身的理念和习惯。而探究式教学正好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地理教育国际》强调:"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这是对地理教育价值的高度概括。除了以上探讨的地理教育功能外,地理教育的价值还体现为: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上,地理教育对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情感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公民意识的培养上,地理教育在使学生形成国家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二、构建主体多元和方式多样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侧重对教师的评价,从而体现了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评价重心偏离,即过分关注地理学习的结果,忽视地理学习的过程;注重知识的掌握,忽视学生学习地理、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忽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价的功用被曲解,甚至狭义化、数字化,而不是去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导致学生与传统教育评价各行其是,造成诸多弊端。而探究式教学的评价,应该是使教育教学评价重新回归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完整而真实的表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回归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根本出发点。正如卡罗・汤姆森所说:"评价永远是帮助学生成长,这比把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类更重要。"因此,从素质教育理论出发,农村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评价应该突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按照"学生主体论"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的总体要求,实现地理学习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地理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

三、立足农村乡土环境,开发校本地理探究学习资源

提到探究式教学,多数农村教师都会感慨:"这是城市学校的专利!因为那里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博物馆、图书馆、少年宫等等,而且城市学校的学生聪明,见多识广,而我们这里除了蓝天、白云、泥土什么也没有,加之学生思维狭窄,凭他们的知识、智力水平,掰开揉碎的讲还学不好,哪有能力搞探究?"事实上,资源是一个相对概念,农村与城市各有其资源优势。正如吴刚平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所言"从理论上讲,即使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但缺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

地理教学涉及到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有关内容,从课程资源的意义讲,农村的一草一木、农舍炊烟、黄土高坡、丘陵山冈、道路桥梁等,仍是重要的课程要素,无论是对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它们都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教育价值。

在农村初中地理探究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身边的自然要素、讲述农业生产活动、规划家乡的发展,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观测、考察、调查、专题研究等活动。比如,山区中学就可以把地理课搬进大山,通过实地观察山顶、陡坡、缓坡、鞍部、山谷、山脊等地形特点,观察河流的位置与山地地形的关系,实地观察岩层的走向,了解背斜、向斜、断层等地质构造,分析讲解成因,通过实地观察阴坡、阳坡在植被上的变化,分析两侧日照、温度、土壤湿度等情况。这样不仅多种课程资源得到综合利用,而且让学生把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学会用"地理观"考察自然状况,考察社会问题,考察家乡的山山水水,从而强化了学生对社会的"参与意识",对家乡的"参与意识"。

四、关注农村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

从学生身心发展来看,地理教师应注意到:一方面,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发展到高中学生的水平,所以对初中学生实施探究教学应多从直观、形象的现象研究入手,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因人而异,一是内在的潜能、先天的素质存在差异;二是因外在环境不同而造成思维方式、性格、视野等的不同。在进行地理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使活动尽量不脱离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城里的学生相比,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这种较好的心理素质更能适应探究教学的需要。

并呈现出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一些原因,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开展大多还是"水中月,镜中花。"鉴于此,必须改变目前农村教育"只抓少数,忽视多数,脱离实际"的单纯升学教育,立足农村实际,开展地理探究式教学,从而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只有当农村学校地理课程改革成功了,整个地理课程改革才算成功。

参考文献:

[1]郭卿.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课堂效率[J]

第9篇

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关系蕴含了生态文明的要求,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内在统一性。第一,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相一致。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万物的主宰,人类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客观规律,做到既满足自身的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环境。另外,生态文明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追求公平公正的一种生态建设,这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第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生态文明奠定了经济基础。马克思认为,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异化,使得私有财产产生。而社会主义公有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以及广大人们的利益要求,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生态文明资源配置提供了保障。资本主义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巩固资本主义统治坚持以私有制为基本经济制度,导致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而社会主义市场调节相对与资本主义的市场调节超越了资本主义市场调节的盲目性、残酷性,尽量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第四,社会主义的本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从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追求共同富裕,这也与生态文明的内涵相一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浪潮,以自身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对不发达国家进行自然资源的霸占,同时将高污染行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资本主义的社会利益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违背的。

二、社会主义制度生态文明存在的问题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由于人类过度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自然的客观性,盲目和过度的生产活动使得生态失调,环境问题的出现对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威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存在不足之处。

(1)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传统的经济中,物质按照“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形式进行单向流动。人们在生产加工中没有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同时在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从开采到生产最后到消费的过程资源利用都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没有对边角料进行回收利用,导致很多自然资源没有进行合理的配置,经济的发展是遵循传统发展模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片面增长,从而带来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不利于人类的可持发展战略。

(2)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政府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在制定方面还有些漏洞,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态文明的建设。在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中忽略了对生态建设内容的考核,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产业发展与生态管理相脱节,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过分强调了GDP的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指标的考核,缺乏正确的政绩观。

(3)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加强环境保护在一个时期内环境保护都是生态建设的攻坚方向,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建立健全适应于环保需要的法律法规。目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已经形成,20世纪后一些国家先后采取立法措施,由于法律不完善,现行环境法律法规关于运用市场化机制和环境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规定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同时,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不严、官员腐败,执法力度不够等不良现象依然存在。因此,立法的有效性与实施效果欠佳。

(4)环保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首先,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是突破环境瓶颈的强大动力,但是由于对节能、清洁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封存方面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不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列宁对科学技术在改善工业带来环境破坏这个问题上保持高度的关注。他认为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工厂和铁路的“电气化”,一定能使劳动条件更合乎卫生,使千百万工人免除烟雾、灰尘和泥相之苦,能很快的把脏的令人厌恶的工作间变成清洁明亮的、适合人们工作的实验室。”其次,政府在制定环保方面的政策上倾斜度不够高,缺乏一个良好的环保科技创新的氛围;同时没有一套完整的科技管理体制制度,导致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较少,直接影响了环保科技创新;最后,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以及利益的受益者,企业缺乏创新的自觉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研发与投入低,企业内部创新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较少。因此使得企业高资源消耗,低劳动生产率。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方面表现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类精神层面的价值观。人类在进行生产消费的同时如何对待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人类重新思考。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践证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走“产业的生态化”和“生态的产业化”的道路,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展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观,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健全环保管理机制体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立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环境保护决策机制和制度体系,全面实施环境法律法规,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依法行政,形成一套科学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及干部实绩评价指标。

(3)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环保科技创新的研发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实现人性解放的手段,促使人类摆脱野蛮,走向文明。生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防污防治的能力。因此,政府必须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运用生态技术实现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循环转化,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化废为宝,改变线性和非循环的生产流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4)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强化公众生态意识理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公众生态意识薄弱导致的。因此,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强化公众的生态意识,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文化的建设,开展以生态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高校设置生态教育课程,把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陈寿朋教授在生态道德建设问题上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道德作为立足点,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可见,生态道德在强化公众生态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

四、总结

第10篇

(1.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马鞍山 243041)

摘 要:生态体育覆盖面极广,包含多种体育形式,如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等,其原则都必须是绿色生态的,要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大学应在体育课中弘扬生态精神,让生态环境、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成为建设生态大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文章在分析高校体育文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态体育的内涵及作用,论述了生态体育文化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生态体育;理念;大学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8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其影响力在国际范围内都可见一斑.作为一项文化活动,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人们的体质,更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和特质的集中体现.但我国体育文化尤其是大学体育文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才的流失,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政策不到位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有误导致的,近年来,体育文化的着眼点在于比赛成绩和奖牌含金量和数量,对于成绩的盲目追求,使得大学体育呈现畸形发展的态势,这表现在过于急功近利和人文关怀的缺乏.因此,必须从源头上改变这一根深蒂固的指导思想,引入全新的体育教育理念,才能有利于大学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哲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事实证明,生态体育战略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是大学生探究人与自然的根本途径,它不仅有利于生态体育的发展壮大,更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健康化和环保化.

1 高校体育文化的研究现状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为校园主体共认、共有、共享的所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方式文化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动场地、器材设施、自办体育报刊和具体的科研、体育教学、训练等物质文化和学校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规范、体育道德规范、体育价值观、体育舆论等精神文化以及规则制度、运动团体组织和张贴体育海报、发放体育文化活动券为形式的方式文化.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应该突出文化范畴的创新精神和体育范围内的个性解放.

近年来,我国对体育文化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也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误区和问题依然存在.在大学体育文化领域内,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于实现素质教育的作用,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以及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途径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往往有很强的学科局限性,研究领域较窄,其他方面的人文社会知识涉及的较少,此外,生态体育文化研究者缺乏广泛的学科背景,其研究仅限于理论概念和现象等,无法挖掘到深层次和多角度的问题.况且,学者的研究方向和结论大同小异,缺乏创新意识,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对高校体育文化的研究很难形成热点及引起社会关注.

2 大学生态体育的内涵及作用

虽然学术界至今对生态体育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其先进的理念已经深入到高校体育文化的各个方面.首先,生态体育对个人而言,以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为原则;对体育文化本身而言,最重要的是尊重和遵守不伤害原则;对于社会和公共团体而言,它代表这体育和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

2.1 生态体育的内涵

体育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巨大动力,生态体育融合了环保、自然的新领域,为体育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与血液.生态体育覆盖面极广,包含多种体育形式,如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等,其原则都必须是绿色生态的,要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

2.1.1 接近自然,热爱自热

生态体育更加注重自然环境对人类的价值,接近自然、热爱自然是其首要原则,尊重每一个物种的生存空间,力争做到绿色体育、天然体育.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以生态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生态体育是以生态为中心的体育文化,也是大学体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其中的任一环节都要做到与自然的良性互动.

大学校园作为生态体育的载体,要积极为学生们营造“和谐”、“生态”的外部环境和浓厚的人文氛围.因此,基于生态体育理念的大学体育文化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还需要健康环保的体育活动使校园文化更加蓬勃有生命力.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代名词,也是创新人才的载体,学校通过营造与和谐生态大学互动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生态大学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学校应在体育课中弘扬生态精神,让生态环境、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成为建设生态大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1.2 人与自热的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观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社会发展观,其内涵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持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始终保持最优化的关系,达到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优化的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多次发生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威胁人类生存空间的事例,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发展延续的必然趋势.人与自然不应该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自然是人类生命的载体,自然的退化和破坏终将导致人类文明的消失,因此,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和发展.

由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无法预测的,因此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的法则,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节约利用每一种生态资源,做到资源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指标.此外,生态文明的消费观也应是科学绿色的,既满足自身基本需求,又无需以破坏自然为代价,时刻提醒自己绿色消费,反对过度消费和盲目消费,使人与自然形成良性循环.

2.2 生态体育的必要性

生态体育强调社会发展要和自然界达到和谐统一,学校要适应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让高校学生也参与到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行动中来.生态体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能够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独立完成.

2.2.1 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的有效途径

竞技体育中所要求的坚忍不拔、勇敢无畏、诚实守信等原则同样是生态体育文化的精神向导,因此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的道路上,生态体育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学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多样开发体育活动类型,其一,增加观赏性与参与性的活动,如游泳、滑冰、爬山、帆船等,动静结合,满足不同身体素质学生的需要.其二,高强度与低强度运动结合训练,高强度运动包括攀岩,赛跑,潜水等,低强度运动包括骑车,徒步行走,垂钓等,在快慢节奏的交替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从而提高对学校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到达强身健体,终身体育的目的.

2.2.2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是一直困扰人类的永恒话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已付出惨痛代价,使得人与自然处于激烈对立的层面.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天人合一”原则,力争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体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课程往往都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有利于大学生在自然的熏陶中形成环保意识,在与自然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此外,还能使学生开阔胸襟,抛下一切烦恼杂念,尽情的享受自然带给人们的快乐,从而启发学生更好的保护自然、热爱自然.

3 生态体育文化的构建策略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开始注重生态体育文化建设,定期举行的户外生存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如浙江农林大学在西校区进行扩建和修缮,本着“崇尚自然,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原则,目前该校区已成为集教学、旅游和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生态校园.其中,该校区绿植覆盖面积为68%,有两千种以上植被和大量珍稀物种.由于环境优美又依山傍水,学校浓浓的环保和生态理念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也吸引大量的专家学者前来进行考查研究.

浙江农林大学的构建和设计无一不体现生态自然和谐的理念,其体育场馆的维护和绿化方面和课程设置方面,都与其校园文化宗旨息息相关.在课程设置方面,同时具备开放性,多样性和竞争性等特点.首先,生态体育不仅仅是校园内部的封闭管理,更应面向全社会;其次,体育课程形式多样,要引入崭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吸取外国先进经验并注重于国外合作交流,使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与时俱进;最后,体育精神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但生态体育更加注重在竞争中和谐,并培养大学生乐于拼搏,勇于挑战的精神,使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全,更加顽强.

此外,该校还成为全国首个开展野外生存课程的大学,由于其地理位置植被覆盖率大,有大量山地、灌木、湖泊等,为其开展野外生存训练奠定基础.学校建立了户外拓展基地,让学生进行野外生存基本常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包括登山、攀岩、负重越野、宿营、潜水等项目,让学生在自然中不断的学习和进步.

要营造浓厚的生态大学体育文化,仅靠体育课程的安排还远远不够,还需将生态理念贯穿到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要特别注意生态体育文化的开展和普及,利用宣传栏和多媒体,并定期播放体育资讯和赛事.还可以定期举办生态体育盛会赛事,如生态体育节,运动会等,让校园生态体育项目为广大师生带来心情的愉悦和比赛的,使生态体育观念深入每一个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中.

4 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科学的,全新的理论,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生态体育理念的大学体育文化已逐渐成为体育教育的趋势,作为生态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与生态大学特色互动的校园体育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暴露的问题依然严峻,这要求我们要将生态体育理念贯穿下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原则来指导实践,使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得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珂.当代中国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与反思[J].管理工程师.2014(03).

〔2〕郑晓祥.生态体育的内涵与特点[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2).

〔3〕温洪泽.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体育课堂生态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4〕张靖.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缺失表现与重构[J].运动,2013(07).

第11篇

一、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一)选修教材的特点和课标要求

从课标要求看,选修课程具有选择性、探究性、个性化三个突出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史实为依托,创设合适的教学生态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二)学生的具体学情和学习需求

选修课程的开设是在高二下学期,此时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必修知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加上文科学生对历史学习重视度的提高,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来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并把更多的学习、探究自交给学生。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摘录,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

①“课堂适度提问。”②“每节课上30至35分钟就足矣,留10至15分钟自习,学生自己消化。” ③“人物:详细介绍生平;学生先自己认识,写小论文。改革:多看纪录片深化印象。”④“上课方式:选取典型事例,突出重点;注意归纳总结一般方法,延伸幅度适当,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史料解读。”⑤“课本知识可以自学,主要讲解题技巧、解题思路、审题方法。”⑥“改革和人物算是我们学历史以来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的最细致的课了,这样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学到不少东西,比如在写作文时也可以用到,可以提高同学们对历史课的兴趣。上课时建议尽量丰富课堂内容。至于应付考试,到最后老师也会整理出 ‘一条一条’的知识点,完全足够了。”⑦“复习方式:在特殊性中寻找同一性,结合例题进行讲解,注意各部分之间以及历史与当前时事的联系,复习时配合适当练习。”

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上述这些建议无疑为我们进行超越教育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思路。

(三)练习和考试反映出的问题

我们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平时练习和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或完善教学策略。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发现学生在四大能力要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知识的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不扎实,世界史知识尤其薄弱,重要概念理解不清,经常混淆,如宗教改革与宗教,君主立宪制、共和制与民主政治等,影响知识的调动和运用,知识迁移能力较弱。

2.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普遍偏弱,不能全面把握、准确理解材料,难以抓住关键点,提取有效信息并分析、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答题时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甚至答非所问,不知所云。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弱:不会使用历史专业术语;所写与所想经常不是一回事;碰到要求回答原因和归纳特点、特征类的设问,往往无从下手。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强,尤其不怕开放性试题。但是因为基础知识的不够扎实,影响了论证、探讨的角度和深度。

抓住这些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商讨对策、逐步加以训练,学生也就一步一步的在提升、在超越。

二、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材目录和每一章的导言,创设主题学习的生态环境

相较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学习和考查更侧重能力立意,有一定的深度。因此,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探求就显得更为重要。教材作为第一课程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本依托,教师应注意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专题体例的教材编写,使得主题学习显得尤其重要,而课本目录和每一章节的导言则可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岳麓版《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为例:

目录: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3课 ·阿里改革

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第15课

借助目录,让学生明白本单元的主题是工业文明冲击下各国进行的近代化(现代化)改革,改革的共同背景是“工业文明的冲击”,学习的内容包括四场改革,而这四场改革的学习都应围绕上述主题来展开探究。

导言部分则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本单元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欧美国家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拉大了与其他地区国家的差距,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对于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大多数亚非拉国家来说,它们面临的不仅是武力侵略,还有工业文明的冲击。如何摆脱落后的境地,富国强兵,振兴民族?显然,出路应该是进行变革,向西方学习,实现社会转型。”,这就非常清楚地交代了几场改革的背景和目的。“人类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但改革的许多经验教训至今仍能警示世人。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由之路,改革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昭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有助于学生回答启示类的题目。

掌握主题,抓住时代脉络,一切的历史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知识建构无疑可以起到很好的统领作用,接下来的具体学习也就有了方向和方法,自主学习、自我超越不再是难事。

(二)以生活化、典型的材料激疑生趣,营造探究学习的生态环境

历史学科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如图、表、诗歌、故事、电影、纪录片、文献史料等,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也都能充分调动这些资源,尤其是文献资料,但为什么天天跟材料打交道,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依然不见太大的提高?说到底,与其整节课大量运用史料进行轰炸,不如选取一两则针对性强而又典型的材料,或是能迅速引发学生争议或共鸣的“身边的历史”来激发兴趣、启动思维。如学习《先师孔子》时,在从多方面了解和认识孔子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祭之风盛行: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方荣等地“共享”女娲;陕西黄陵和河南新郑“分食”黄帝;祭祀活动在不同的地方多次上演……出现了“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

材料二 孔夫子一直希望他的仁爱之道行于天下,但他一定万万想不到他还可以给后世的子孙们带来巨大的利。漫步在曲阜街头,几乎是三步一孔,无“孔”不入。小吃摊上卖的是孔门豆腐,食肆酒楼挑出的旗幌“孔府家宴”、“仁义饭庄”,小贩兜售的是尼山出产的朱砂石印章,连普通人家门楹上的对联——“家居鲁国邻君子;地接尼山近圣人”——都充满了文墨翰香。

材料一抛出,立即引发了学生的热议,于是我趁热打铁,与他们讨论该如何看待祭孔和现在的各种祭典,如何看待孔子文化的“经济效应”和传统文化的“被经济化”等,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鲜活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学有所思,学有所悟,也就是对自己的一点超越,是今天对昨天的超越。

(三)从共性到个性,在归纳、演绎的生态环境中深化学习和思考

以选修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例,该课程共精心遴选了22位历史人物,构建了一个新的中外历史人物的知识体系。但是,古往今来,载于史书上的人物何止千万?为什么选择 “这些”而不是“那些”历史人物?同一类历史人物中,为什么选择 “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这就说明所遴选的历史人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而,在学习时,我们可先要求学生进行总体把握,明确人物学习的基本方法,再具体到不同类别的人物,明白不同类别的人物把握是各有侧重的,应抓住同一类别人物的共性特点。

如,学习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时,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我们首先要明确他们的主要功绩就是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或捍卫革命成果,学习、探究、评价都应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不仅要求掌握人物具体的活动史实,更要求学生通过这些史实,探讨时势与英雄的关系,学会分清历史人物活动的主流与支流,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高度,用历史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避免简单地贴标签。共性先把握到位,再以一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人物如华盛顿或拿破仑为典型进行深入,演绎人物的个性特征,从共性到个性,再由个性归纳回共性,推演这些人物身上具有的共同品质,学生的思维在归纳、演绎中不断激活、深化、拓宽。

每节课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或一场改革,加深对某个历史人物或改革的认识,或掌握一种评价历史人物或改革的方法,或从学习中受到启迪有所感悟,或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经验,对学生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超越?对自身知识经验的超越,对自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超越!而这些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也都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环境教育;环保意识;人类;自然;和谐

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是一门联络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主要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方面。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所设计的问题,历史兼而有之。历史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也特别强调“在历史教学的内容上,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现实世界中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通过历史渊源展现其历程和前途,正视人类与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和危险。”所以历史教师责无旁贷。中国历史发展中有着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内容。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通过教学革新渗透环境意识,使学生能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把科学发展观化为自觉行动。那么,在历史教学中该如何渗透环保教育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寻找可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环保教育内容,特别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环境教育因素。拨开表象,挖掘实质,做到历史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充分利用和发挥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中学历史教材中关于生态保护的信息是很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以有限的信息作为切入点,适当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历史教材中尽管编者已从现代生态的角度重新研究和编写中国历史,并注意到生态环境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如人教社主编,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中国古代史》一书中有三处地方已明确提到:《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一书第38页小字部分“秦汉时期,因森林破坏严重,黄河开始泛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节,第59页“这一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一节第79页“……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在学习清朝“摊丁入亩”的影响时,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最后总结: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后,导致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形成后来我国人口膨胀的庞大基数;为养活更多的人口,政府和民间大规模地开垦土地、围湖造田、造成森林大面积消失,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的盐碱化和沙漠化加剧,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二、以环境毁坏的著名史实为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人类活动离不开自然环境,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强化环境就是资源、资本,破环环境就是破环生产力。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有关地图上黄河名称的变化情况,学生很容易得出:唐朝以前的黄河叫河水,唐以后开始叫黄河。黄河名称的变化不是偶然的,先秦以前黄河水是清澈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森林茂密、植被完好、水草丰美,黄河中游地区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汉唐中国经济中心的所在地,后来随着人为的过度垦殖,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土地日趋贫瘠,气候日趋干燥,自然灾害频繁,泥沙日益增多,河水变浑,至隋唐时期改名为黄河。宋元以后黄河中游已完全失去经济中心的地位。中游的黄土地成为贫瘠地区的象征。事实上,生态环境变迁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是十分深远,也是十分明显的。历史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除了一些社会因素外,与历史气候变迁和生态环境恶化关系密切。我国北方中纬度地区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总趋势是日益干冷,这便造成我国北方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由北退缩,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向南扩展,农牧业区线南移,进而使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期退缩,熟制减少,同时还造成自然灾害的频率增高,生态环境恶化,水源减少,水利工程功效衰落,粮食亩产量下降。这些原因连同其他的一些社会原因是造成北方经济衰退,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而生态环境变坏伴着战乱不已,社会大动荡,唐代号称“天府”的关中平原要靠东南接济粮食。以后定都北方的王朝,主要仰赖于漕运江浙和四川的粮食来维系北方生计及国家政权,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了。从古到今的环境问题,给予我们深刻的教训,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再造一个美好山河的艰巨任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适当补充古人对环境问题的一些认识和有益的做法,以及留给我们的启迪,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看到古代农业开发的短期时效,也要看到它长远的消极影响;要看到人口增殖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的人口过度膨胀的消极后果;要看到古建筑辉煌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是以森林的消耗为代价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其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从某种角度上说,人类历史就是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用科学发展观来推动社会生活,是当今社会的首要任务。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他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操,而且也可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历史教师在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渗透中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世纪大讲堂》第2辑:葛剑雄.历史地理学能为未来做什么[M].辽宁出版社,2002.

[2]蓝为.历史教学应强化生态意识[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2,(12).

[3]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李永铭编著.百年灾难纪实[M].长江文艺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