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4 07:01: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今年正值俞剑华先生逝世3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在美术史论园地辛勤耕耘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先辈宗师,更好地弘扬他的学术精神和学术成就,促进中国美术史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由中国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1俞剑华学术国际研讨会2于4月25日在中国美术馆召开。俞剑华先生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论研究重要的奠基者之一,著名的画家教育家,也是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学科创始人。1895年6月俞剑华先生生于山东济南,1915年俞剑华先生为北京高等师范录取,受教于美术界的代宗师陈师曾,在绘画上具有很强的传统功力和不俗的格调。其生从事美术教育和研究工作,功力深厚,方法笃实,体系自成,著述宏富,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早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俞剑华先生便发表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史论文章,自此直至先生离世的1979年,他从没有停息过在美术史论领域辛勤耕耘的脚步,可谓著作等身,如他所著的《中国绘画史》,《中国画论类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国画研究》、《中国壁画》,《中国山水画南北宗论》《书法指南》、《顾恺之研究资料》(合撰),《俞剑华美术论文选》、《注释》,《注释》,《注释》、《注释》,《中国画论选读》等,皆对我国美术史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研讨会上,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发表了致辞。范馆长首先肯定了南京艺术学院对此次研讨会的诸多贡献,他说“中国美术馆十分高兴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在北京组织‘俞剑华学术国际研讨会’。南京艺术学院高度重视这次学术活动可以说,近年来投入全院大量的学术力量,并且源起海内外特别是国内美术史论学界的许多专家学者,精心准备了这次会议。为这次会议重新整理和出版了俞剑华先生的代表作品,以及特别出版了他的论文集。也蒙今天参加会议,包括没有到会的专家学者的学术支持,撰写了一批新的关于俞剑华先生艺术史论、教学实践艺术成果的各方面的论文,论文论题之广泛,文章思考之宽阔,以及学术深度所达到的新的程度,我想,都构成了对俞剑华先生人生与学术道路,比较全面的新的总结,这就为这次会议准备了非常充分的条件。”其次,范迪安馆长还指出了此次研讨会的深远意义,他讲到,“我们还有更多理由在2009年的春天来举办这样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因为,今年是俞剑华先生逝世30周年,也更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今90周年的这样大的文化背景下来缅怀、纪念20世纪中国美术史论的奠基人之一对俞剑华先生的学术做一次新的更加全面的认识。我想,我们每一个在美术史论界工作的同志和在美术界从事艺术实践的同志都对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发展既包括大量艺术家从事实践所形成的现代中国的美术形态,同时也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美术史论家在20世纪中国美术事业发展中的贡献同样是功不可没,俞剑华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最后,范迪安馆长祝愿研讨会圆满成功,并对此次研讨会寄托了自己的希冀,他希望俞剑华学术国际研讨会可以至少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第一,在新的文化条件下,如何来看待俞剑华先生,包括他这一代美术史论家对于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学术所作的贡献。第二、同样,在学术发展中,我们经过了20世纪非常不平静的社会发展的岁月,文化和学术遭遇很多的坎坷,在这样的过程中,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学者坚持学术的精进,俞剑华先生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表率。第三,谈到我们对美术史论经过了现代以来的新的发展,在20世纪更需要从中国学术的本体和主体角度进一步推进。”
在中国美术馆范迪安馆长致辞之后,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也发表了致辞。米书记回顾了俞剑华先生在美术史论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和重要贡献,尤其是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学科的巨大影响,他说:“俞剑华先生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美术史论家、画家教育家,他将自己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美术史论的开拓和研究成果辉煌,著作等身。据了解已出版的美术著作就有近千万字,在我国现当代美术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树立了不朽的丰碑,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感召力和说服力。俞剑华先生同时又是我们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科的创始人之,他从南京艺术学院前身上海美专递经华东艺专再到南京艺术学院,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先生深深的学术追求的足迹和探索的巨大收获。在以先生为代表的南艺名师的共同努力下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学科逐步形成了文脉清晰、传承有序、特色鲜明、创作和理论研究并重的特点。如今先生开创的美术学学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培育点,成为全国高等学校的特色专业,而他的许多弟子和在传弟子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美术界的精英和栋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年是俞剑华先生逝世30周年,抚今忆昔、感慨万千,缅怀先贤意义深远。30年来先生的许多遗著不断被整理,出版,他的学术思想和成果也因此一致伴随我们,激励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追求。努力为中国史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米如群书记也表达了对此次研讨会所取得的成果的信心:“我们坚信通过本次会议一定能够把俞剑华学术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收获到一批新的成果。”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美术》杂志,中国艺术研究院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中国澳门特区,中国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以及来自日本多摩美术大学韩国大邱艺术大学等艺术高校和相关研究部门的30多位学者。会议分别就俞剑华先生的生平,治学方法、学术贡献教育活动和成果、“俞剑华学派”的谱系及其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关键词]人文素质 艺术设计 素质教育
1 前言
艺术设计类专业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观,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引导大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开阔他们的视野,促使他们塑造完美的人格。艺术家或设计师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深,思想越进步,道德情操越高尚,所创作的艺术品或设计作品就越能给人们深刻的教育和积极的影响。这说明好的艺术作品,具有感召人的精神力量。艺术必须求真、求善、求美。真善美在好的艺术品里可以得到集中体现。我们在欣赏一幅绘画、一幅书法、一幅设计作品的时候。除了感受作品的艺术美之外,无形之中会受到作者思想感情、道德情操的感染。作为情感教育的艺术教育是道德情感的基础,也是强化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
2 艺术设计类专业有助于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形成工科院校丰富的人文氛围,培育工科院校良好的人文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通过举办各种作品展览、开展各种艺术活动、举行艺术讲座等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工科学生参与到艺术设计中来,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人文环境,加强对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2)提高工科学生的艺术修养,完善工科院校人文知识体系。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也涵盖了艺术知识。通过开设艺术设计类的公选课,既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又普及了艺术类知识,进而完善了工科学生的人文知识体系。(3)有利于其它人文素质教育的展开,便于学生理解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内容。艺术源于生活、再现生活、高于生活,艺术不仅反映现实生活的表象,而且反映现实生活的精神和本质,揭示生活本身的规律。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深,思想越进步,道德情操越高尚,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就越能给人们深刻的教育和积极的影响。好的艺术作品,具有感召人的精神力量。一些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人格的折射,更集中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水平。选修艺术设计类公选课,通过艺术设计作品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内容。
3 如何构建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来促进人文素质教育
为了发挥艺术设计类专业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通常可以采取开设艺术设计类公选课、举行艺术性讲座、开展艺术性的校园活动、举办艺术类展览及设置第二专业等形式,其中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是最主要、最常规、最有效的方法。
公选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它已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专业、跨年级、跨学科的特点。公选课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学习其它专业或学科的计划,它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知,公选课是高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要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首先应开设全校性的公选课,构建艺术设计类公选课课程群,并纳入到全校公选课体系中,以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根据人文素质教育要求,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可开设以下几种类型的公选课:一是知识普及类课程;二是艺术史论类课程;三是作品赏析类课程;四是实践体验类课程。
(1)知识普及类课程,如《艺术设计概论》、《工业设计概论》、《动漫艺术概论》、《流行色概论》等,并设置1.5-2个学分。通过这些公选课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体会艺术设计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其它学科与美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掌握这些专业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思路,并最终让学生把这些知识融入到其自身专业中,增强他们在其他专业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2)艺术史论类课程,包括《中外美术简史》、《工艺美术简史》、《艺术设计简史》、《工业设计简史》等,可设置1.5个学分。这些公选课能让学生了解美术与设计的起源、发展脉络与发展动力,认识对美术或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风格流派、历史名家与设计大师,并追踪现代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潮流前线,正确把握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3)作品赏析类课程,有《美术欣赏》、《艺术设计欣赏》、《动漫艺术欣赏》、《产品设计欣赏》、《公共艺术欣赏》等课程,应设置1个学分。通过这些课程让学生认识一些著名的、经典的作品(包括绘画作品、工艺品、设计作品和动漫作品等),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作品、分析作品,懂得从哪些角度去评价作品的美与丑、好与坏、高雅与庸俗、独特与普通,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灵感来源和创意思想,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并最终学会如何去欣赏美,怎样去创作美。
(4)实践体验类课程,涵盖了《基础绘画》、《陶艺制作》、《平面广告设计》、《居家空间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产品模型制作》等课程,需设置2个学分。这些课程是把艺术设计知识在实际动手中传授给选修的学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让选修的学生体会到了艺术设计的乐趣,这即陶冶他们的情操,也增强了他们的人文素质修养。
4 艺术设计类公选课与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程的关系
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源于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程,但由于他们的授课对象和教学目的不同,两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在授课对象上,艺术设计类公选课面向的是全校所有专业、所有年级的学生,其受众面非常广泛;而后者面向的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受众范围较窄。在教学目的上,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是以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为目的,属于学科普及性课程;而后者则是讲授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培养合格的能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专业人才为目的。因此,可以说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是对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的综合与概括。综合是指一门公选课综合了几门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内容,如《艺术设计概论》是《平面设计》、《包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课程的综合,而《基础绘画》就综合了《素描》、《色彩》和《透视》等课程。概括是指公选课不可能像专业课那样深入、详细,它只有对某些专业课程的概括与简化,才能让非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工科学生听得懂、学得进、理得透。如《中外美术简史》就是对《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课程的概括、提炼与简化。
总之,艺术设计类公选课与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源泉,而前者是对后者的综合与概括,有的课程还是对后者的一个扩展和补充,尤其是欣赏类的公选课。
5 艺术设计类公选课与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关系
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有利于工科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理解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内容。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有许多是通过作品的形式来展现,作品不单有构图、有形象、有色彩,同时作品还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或时代精神、民族特性、风土人情等等内涵。因此,通过赏析,学生不但能感受作品给人的视觉美和艺术美,还能更直观、更形象地从中体会到作品背后的人文知识,便于学生对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理解。反过来,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又有助于艺术设计类公选课的学习和解读。艺术设计类专业是综合性很高的交叉学科,它需要融入美术学、社会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学习,较好地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背景,才能更好赏析作品、读懂蕴含作品背后的内容。如艺术设计的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风格,都发源于文学或哲学,如果先选修了文学或哲学方面的公选课,必然能加深对某些画派或设计风格的理解。同样,掌握了德国的历史知识,能更好地理解现代的设计的发展过程。
总之,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是高校人文素质公选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有利于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的教育;另一方面,其它人文素质公选课也有利于艺术设计类公选课的学习。两者是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为完善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视觉化和形象化,而后者又是前者的文字化和理论化。
6 艺术设计类公选课的教学方法与考核办法
艺术设计类公选课不同于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程,其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应有自身的特点,尽量有利于其教学目的的实现,并根据艺术设计类公选课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由前文可知,艺术设计类公选课分为作品欣赏类、艺术史论类、知识普及类和实践体验类四种。
对于作品欣赏类公选课,应该以作品案例的分析教学为主,并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课堂里完成的对单件作品分析,二是课程结束后完成的对系列作品或者对某一作品展览的评论。
对于艺术史论类公选课,最好的方式是以故事的方式讲授美术或设计的发展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让非专业理解和明白,并在课程结束后以综合报告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综合报告可以有PPT和论文两种形式,综合报告主要研究有关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的某一历史片段、某一美术风格形成过程、某一艺术大师的成名之路。
对于知识普及类的公选课,在授课的过程中增加案例的讲解,通过案例来形象艺术设计的基本常识,并在课堂中以小组的形式结合选修学生的专业背景展开讨论。在课程结束后,同样以研究报告的形式为考核依据,并规定研究报告的主题应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
对于实践体验类公选课,其选修的学生人数不宜多,其教学方法自然以教师的动手示范为主,适当讲解理论,并要求学生参与到作品的制作或设计过程中,亲身体验设计乐趣。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对选修学生的制作成品或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并以此为考核依据。
总体上,艺术设计类公选课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内容上应遵循简洁、知识面广、通俗易懂的原则,并真正起到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的目的;教学上要以案例为主、理论为辅,并加强课堂讨论;考核办法应体现课堂学习的能动性、课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7 结语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于人文氛围相对缺乏的工科院校,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而艺术设计类专业对工科院校人文素质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它能形成工科院校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完善工科院校的人文知识体系,并有助于开展其它人文素质教育。同时通过开设艺术设计类公选课、举行艺术性讲座、开展艺术性的校园活动、举办艺术类展览等多种形式来实施。其中,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主要、最常规的方式,它与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后者是前者的源泉,前者又是对后者的综合与概括。且艺术设计类公选课是高校人文素质公选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互为完善,前者是后者的视觉化和形象化,而后者又是前者的文字化和理论化。此外,艺术设计类公选课在内容上、教学方法上和考核办法上都应有自身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傅进军.大学素质教育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5.1.
[2]杨叔子.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1.
[3]李福平.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江苏社会科学,2002.6.
开幕式之后进行四场专题演讲。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艺术史系的韦陀教授的《大黑天和大悲空金刚》,介绍甘肃武威西夏博物馆收藏的两尊金铜造像,在与永乐款金铜佛比较分析后,认为在研究特定时代藏传佛教由藏入汉的过程中,将特殊造像风格的作品与其它相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具有重要作用。日本爱知大学立川武藏教授的《俄尔寺曼荼罗全集的版本》,厘清了俄尔寺曼荼罗全集不同版本间的异同。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建林研究员发表的《西部古代岩画与其它古代遗迹的关系》,重点讲解阿里地区分布于罗布措环湖周边古代岩画遗迹。这些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充实了对早期考古发现的深入研究。最后,由美国堪萨斯大学艺术史系资深教授玛莎・霍夫勒演讲的《西方收藏的明朝中期的汉藏唐卡》,就西方收藏的这批唐卡作品的款识、材质、风格进行分析,区分出“成化”与“正德”两组,并试图将其制作背景与北京护国寺进行联系。霍夫勒教授的演讲,展示了深厚的汉学背景对于研究汉藏风格作品的重要。
在此后的两天会议中,研讨会分多个主题进行论文宣读与讨论。
在以“早期考古”为主题的讨论会上,藏族学者、来自博物馆的夏格旺堆馆员发表《林芝地区早期文明的考古发现及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张亚莎教授发表《鸟图腾与古象雄王国》,两者皆关注于佛教传人以前的早期文明,显示了各自考古学与民族学不同背景的治学方法。
在“吐蕃与敦煌”的讨论会上,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霍巍教授对近年流散于海外可认定为吐蕃时期的大量文物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这些文物极可能是出自吐蕃时期王陵级大墓的盗掘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熊文彬研究员发表《唐蕃古道上吐蕃时期的大日如来造像》,重点分析了今年新发现的两处大日如来造像风格,并指出大日如来是吐蕃时期最为流行的信仰之一。青海考古研究所许新国研究员发表《都兰吐蕃郭里墓棺板画报告》,这是青海吐蕃遗址的新发现。另外,藏族学者、大学洛桑扎西发表《解读(巴协)中“藏式佛像”之说》,试图从文献与遗存中勾勒出佛教初传时期佛像的面貌,从而提出已被遗忘的“藏式风格”存在的可能。
在主题为“苯教与民俗学”的讨论会上,美国鲁宾艺术博物馆的杰夫・瓦特研究员发表《鉴别苯教艺术的关键特征点》。目的是在苯教宗教作品的鉴别中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分类方法,希望籍以激励其它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交流和评论,最终创新总结出一种更加完备有效的研究方法。四川大学考古系李永宪教授发表《试析吐蕃的“赭面”习俗》,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福顺教授发表《羌姆面具艺术》,研讨会关于这一主题的内容,主要是藏传佛教艺术世俗信仰、习惯的佛教化和佛教的世俗化,可见艺术与生活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在“早期(11―14世纪)艺术”的主题讨论中,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史研究所卢恰尼茨教授延续其对于喜马拉雅西部艺术风格的关注,试图将喜马拉雅西部艺术的流传推演至17―18世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景安宁教授发表《曼荼罗缘起》。不同于传统学界强调的印度起源说,景安宁教授认为中国古代的“式盘”是曼荼罗的直接源头,从而认为密宗曾受到道教与汉传密宗的影响。瑞士亚洲佛教艺术研究院的米夏埃尔・汉斯先生发表《元代萨迦寺的尼藏与藏汉金铜佛像中是否存有阿尼哥风格?》,则对一般认为与尼泊尔艺术家阿尼哥相关的作品做了重新回顾与评估。
在“早期(西夏、元)藏汉艺术”的主题中,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谢继胜教授发表《贺兰山:达摩多罗、伏虎罗汉、布袋和尚与藏传佛教罗汉图像的纠结――西夏、元时期中国美术史多元风格的分析》,其认为宋、西夏时期,禅宗绘画中的一些人物形像体系影响了贺兰山佛像造像系统,之后逐渐渗透到的罗汉造像体系和蒙古地区,由此可见12―13世纪中国美术史多元风格的成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尚刚教授发表《大都会博物馆藏大威德金刚缂丝唐卡分析》,推测此件作品原是为了元泰定帝制作,但因政权更替而供养人改为元文宗兄弟。德国波恩大学亚洲与伊斯兰艺术史研究所贝纳特・布诺斯卡姆研究员发表《布达拉宫藏不动明王缂丝唐卡的年代问题》。关于这件不动明王唐卡的年代,先前学界粗略定为13世纪早期;布诺斯卡姆在对这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应为14世纪早期的作品,并与蒙古皇室成员有关。
在“明清时期汉藏艺术”的主题研讨中,学者论文集中探讨明清时代受到汉地影响的艺术作品。其中,法国国家科学院特约研究员艾米・海勒博士详细地分析了一套竹巴噶举巴喇嘛唐卡肖像绘画,就其产地和年代等问题进行了更深一步研究并提出新见解。藏族学者、来自博物馆的巴桑罗布先生发表《试考雪堆白造像艺术及其历史》,利用达赖五世等传记数据,重构了拉萨雪堆白造像厂的历史发展,弥补了佛教造像本土化特征最明显时期的艺术史空白。故宫博物院胡国强副研究员分析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17世纪藏地所造铜鎏金杨柳枝观世音像,分析其藏文款识和造像风格,指出此杨柳枝观世音像为历史上汉藏文化艺术之间相互交流、融合的产物。故宫博物院徐斌先生发表《寺院的格萨尔信仰――由更庆寺的一组唐卡谈起》,论述了藏族本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佛教化及佛教的世俗化。进而如何反映于艺术领域。
在“明清时期藏汉艺术”的主题研讨会上,学者则集中探讨明清时代汉地制作的藏传佛教建筑与艺术品。其中,美国加州大学史维东教授发表《乾隆皇帝地宫的设计:对图像学和汉藏艺术元素的理解》,针对裕陵地宫藏传图像元素进行识别,并试图将其放入整个藏汉艺术的背景中来评价。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院伊莎贝尔・夏何露研究员《北京、内蒙及安多地区清代佛教建筑之比较――回廊式都刚风格》,探讨格鲁派“都刚”经堂在内蒙与汉地的应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吴明娣副教授发表《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法器与汉藏艺术交流》,分析和内地收藏的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法器,说明明清时期汉藏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设计史教材 编撰体例 编撰方式 编撰内容
一、问题缘起、界定与研究意义
设计史课程是我国高校各类艺术设计专业指定的必修基础理论课,它对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各个专业方向而言是重要的知识背景,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抓好教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要上好这门课,选好教材十分重要。
然而,随着艺术设计学科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出现了设计史教材编撰多管齐下的局面,教材的编撰问题亦日益凸显。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三种状况:第一,原有的工艺美术史作为专业理论的调整,着重挖掘曾经被忽视的内容,突出工艺规范与工艺加工的内容;第二,把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对应不同的历史阶段,只注重西方设计史而忽略了中国设计史,将设计史视为一种完全工业化之后形成的学科历史;第三,各类院校设计史教材选择的基础知识体系未经严格慎选,总的说来以通史型教学为主,部分高校稍涉门类史、断代史的教学。这些状况具体到各高校开设的设计史课程,更是名称不一、内容不一、教材体例不一等。①由此可见,将上述状况列举出来,很能说明设计史教材编撰探讨的意义和价值。从正式出版的现有教材来看,设计史教材的编撰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便是论题探讨的缘起。
本论题主要界定两点:
第一,随着学科设置的不断扩展,设计史教材使用的名称不一,包括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设计史,以及诸多直接产生于我国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观念变革背景中的设计门类史,如工业设计史、室内设计史、平面设计史等。这里为了论述的方便,统称设计史,并分成三类:通史、门类史、断代史。在本文讨论中,以通史型教学的设计史教材编撰为主。
就设计史教材而言,由于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是一个有机体的不同阶段的产物,研究设计史教材编撰,必然离不开对工艺美术史教材编撰的研究,由此把工艺美术史的教材编撰纳入设计史教材编撰研究的范围。本文研究的为设计史教材1960—2012年间文献综述编撰的发展,在此领域中,诸多专家学者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囿于篇幅,同时也为突出重点,笔者选择有代表性的设计史教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第二,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讨论的教材主要是指狭义的教材概念,是指教科书。
本文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设计史教材的搜集、整理、分析,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从而对设计史教材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选题的针对性。关注设计史的研究现状,是近年来设计史学界持续关注的研究课题,但关注设计史教材的编撰却鲜有深度研究。通过梳理可帮助我们理解高校设计史教材的面貌,尤其是教材内容的革新、充实、推展,这也是对设计史教材资料留存的一项重要补充。同时,笔者力图依据高校设计史教材编撰的事实来揭示问题、分析问题,将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切入到相应的编撰案例之中加以论述,对下一步的教材编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设计史教材内容及知识结构的针对性。文章通过研究,以期探寻适合分层次教学的适用版本编撰体例。
3.为设计史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对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设计史教材编撰问题进行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基于论题的资料论述比较零散,笔者把查阅的资料(包括直接或间接的论述资料)分为四类:
其一,是涉及具体教学内容选取的讨论。刘汝醴于1985年明确提出“关于海外的工艺珍奇,我们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拿将过来,为我所容,为我所用”。②田自秉于1988年提出“……我们还应该把研究的范围拓得更宽一些,不仅需要有工艺美术通史、专题史,更应该有各种断代史尤其是对于近现代工艺美术史的研究……”③张孟常于1996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器以载道——中国工艺美术史分期研究》,论及早期五个教本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在课程内容上的革新、充实、推展。诸葛铠于1998年指出:“从工艺美术的范围和内容上,工艺美术史都应该得到补充,可用新的观念写工艺美术史。”④ 高丰于2000年指出:“许多艺术设计院校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或只讲西方现代设计史,或还沿用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教材,容易给学生造成误解。就此,探讨中国艺术设计史与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区别……”⑤赵农于2001年就“艺术设计史论与工艺美术史论的本质区别等几个问题产生了明确认识”⑥ 。2007年底,在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召开了“设计与中国设计史研究年会”,其中钱凤根的《世界设计史的中国设计史板块构建》、杭间的《中国的工艺史与设计史》、诸葛铠的《关于中国设计史学术定位的思考》、荆雷的《以系统论的方法来研究并从事设计史教育》等文章,其内容都与设计史有关,并从教学资料的搜集、教学内容的选取等层面,或直接或间接地涉及设计史教材内容。2008年,李砚祖指出:“……设计史的研究同样应在文化研究的平台上构筑起自己的体系……重写设计史需要考虑这些问题。”⑦ 这些文论给予本文很大的启发。
西方艺术源起于古希腊罗马时期,这一时期,雕塑艺术是一个主要的表现手段,我们可以从一些雕塑作品中一些很明显的特点:较少的描绘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内心世界,注重身体细节描绘,注重外部形体的刻画。形体已经被塑造得十分逼真,但对于面部表情的刻画却显得不那么完美,虽然其“古风式”的微笑已经不再明显,但仍缺乏所谓“人”的特点。究其原因,一方面自然是古希腊人对身体的崇尚,另一方面,也与当时希腊的文化密不可分。在古希腊雕塑题材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以“神”为对象,而“神”理所应当是超越凡人的,要表现这种超脱,自然很难将人的喜怒哀乐施加在“神”的雕塑之上,所以,平静、肃穆反而更能体现一种庄严的伟大。温克尔曼就曾在其《古代艺术史》中认为:“希腊雕塑是静默的伟大。”但是,这种注重外在相对忽略内在精神的观念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改变。
古罗马后期开始,一些作品已经开始表现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这为当时的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一种人文精神才得以体现,《蒙娜丽莎》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幅作品,它之所以被作为一幅名画来看待,正是在于它对表情的刻画在当时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种对表情惟妙惟肖的刻画,使得当时的艺术家们发现,艺术的创作不仅注重外在,还要注重从外部来表现内在,即由外见内,可以说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总的来说继承了古典,但同时,它在继承这一基础上有了变化,可以说,这种继承是一种回归,但又不是完全的回归。静观这几个世纪的事物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事物的发展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前进其发生变化的速度也逐渐加快,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也是类似。文艺复兴之后,艺术流派的产生明显要比之前几个世纪都要快上许多,而不管是从浪漫主义还是到现实主义再到后来的现代派,无一不是最近几个世纪的产物。
到了十八世纪,艺术家们这种由注重外在转移到表现内心世界(以外在表现内在)的趋势更加明显,但仍然还有一部分固守古典,比如安格尔,仍注重人体,并没有通过形体注重人的内心世界,而鲁本斯和德拉克罗瓦则更加注重通过形体表现精神内心。现实主义也同样如此,现实主义与古典主义都是注重外部形象的描绘,但是现实主义更注重通过形象描绘形象背后的现象背景,再通过这些现象背景表现人的内在精神。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艺术发展的过程是有一定的渐进性的,从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时期,再到现实主义时期,这一系列过程都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不断的演进,不断的改变,当从外部形态注重情感上后,又从情感转移到潜意识上,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紧接着,20世纪便出现了现代派,即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实际上就是试图用艺术去表现潜意识世界的一个产物,试图表现我们无法控制的领域。总的来说,西方艺术的发展趋势大致可总结为四个阶段,那就是:外貌由外见内进入潜意识形象解体,这让我们看到了它所代表的一种理性的、科学的、逐层深入的一种发展过程。而中国艺术的发展趋势则是另外一条不尽相同的路径。
二、中国艺术发展概要
中国艺术的发展趋势从起源阶段来看,还是偏重于形象的表现,这点可以在先秦一些器物的装饰图案上看出来,而这一时期的艺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到了魏晋时期,这可以看做是中国艺术的一个大转折、大发展的阶段,它的伟大在于这一阶段已经对艺术有了一种明确的独立的意识,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绘画、音乐、书法艺术,其艺术的自觉都是出现于魏晋时期的,在此之前,很少有系统的理论探索,也没有将其作为独立的系统来看待。“传神论”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传神”最开始以人物为对象,认为描绘人物不仅需要形似,更要神似,这种对内在层面的探索是中国艺术发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同时,“传神”这一思想也逐步扩大影响,经过不断发展,拓展到了山水、花鸟画中,变成了一个普遍的美学命题。
在加入了“神”这一元素之后,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完善,一些艺术家开始加入了自己本身的思想意识、元素,即所谓的写意。写意可以看做是所描绘对象中的“神”以及艺术家的理解、趣味的集合,即艺术家内心当中的意向。翻看唐宋时期的画论就不难发现,“写意”已经被作为一种理论思想出现在了画论之中。而从发展过程来看,相对于“传神论”时期的形、神兼顾,“写意”由于描绘的是所谓“意境”,即由艺术家所描画的对象的精神和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意义交融所得到的产物,所以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意义大于形象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大于形,对物象的准确度的描绘已经退为次要的位置,这一趋势直接影响了之后的艺术发展过程。
到了明清时期,“神”和“意”成为了评价艺术作品优劣的必备元素,“神”是人的精神、内心世界,而“意”则是艺术家本身的精神的品德。这种“神”与“意”通过不断的演变,转化为了一定的形式表现在了画作之上,成为了强调笔墨趣味的大写意的艺术。
“笔墨趣味”是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是将精神、趣味转换为形式的东西,它不是关注描绘的对象,而是关注用以描绘对象的笔墨本身,展现自己的趣味。其所体现的是一种生命力,是一种生命的节奏和高低起伏,也就是一种韵律化的过程。
由上面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大致看到,相对于西方艺术来说,中国艺术的发展趋势经历了:外形、传神、写意、韵律化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最终将中国的艺术大结构导向了一种生命的状态,有最初的只具备形体,接着不断注入“神”、注入“意”,进而发展出生命所独有的韵律的起伏,是一种让艺术不断具有活力,不断具备生命特征的过程。
三、中西方艺术发展异同
那么,既然了解了中西方艺术发展的大致路径,可以大致看到它们所存在的区别,论者认为,从西方艺术发展史的过程来看,科学的剖析、逐步的深入是其发展的一个特点,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都是不能脱离同时期的社会与文化,古希腊时期,西方的科学已经形成了构成性的科学基础,即开始探讨万物构成的基本元素,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曾提出了原子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的这一观点,即原子唯物论,当然,当时他所提出的原子非现在的原子,而是一种假设,即构成事物的最基本单位,不可再分的单位。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我可看到,西方的科学实际上是希望将事物拆开来看的,探究它的内部构成。是一种不断深入、层层打开的过程。这种事物构成的观念直接影响了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嵌入式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 嵌入式馆员 美术院校
中图分类号: G25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6-0116-03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开展的目的是为用户的学习、教学或研究提供信息支撑,以支持用户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创造与传播。同时,随着不断改进的搜索引擎、社会网络工具以及信息技术帮助平台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获取及利用信息的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务,他们更希望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个性化、专业化与主动化,并不受时空等条件的制约。因此,嵌入式学科服务应运而生并成为当下国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流模式和新趋势。对专业院校图书馆而言,只有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才能充分挖掘专业馆藏资源的潜力,缩小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创新图书馆的服务,实现图书馆应有的价值,提升图书馆在用户中的影响力,增强图书馆的存在感。
1 美术院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意义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大学图书馆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深化学科服务的举措,是传统学科服务的延伸,它通过将多元化的服务嵌入用户的学习、科研过程,来响应用户的信息需求,实现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功能,为大学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嵌入式学科服务在美术院校开展有其积极的意义。对美术院校图书馆而言能更好地实现馆藏资源的利用,同时转变“坐等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模式,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主动提供学科服务,融入用户的学习、教学和科研环境,在与用户的互动交流中得到用户的肯定,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嵌入式学科服务使得图书馆不再是“信息的孤岛”,而是作为用户学习、教学和科研环节中有机组成部分,其工作定位和行动目标都与用户保持一致,成为用户信息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次。对美术院校图书馆的用户而言,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开展使得学科服务不再受时间、空间和人员等因素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嵌入式馆员可以通过网络和通讯设备向在外采同或艺术创作且有信息需求的用户提供学科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科研与艺术创作。
2 中国美术院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实践
2.1 准备阶段
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背景的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别,同一读者在不同的学习、研究阶段对信息的需求也存在差别。因此,美术院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开展的初期,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以了解不同类型用户对不同专业信息资源的具体需求,建立读者学科需求档案,以便学科服务的开展有的放矢。
完整、立体的学科资源体系是嵌入式学科服务能够顺利开展的资源保障。美术院校图书馆应该以用户需求调研结果为导向,合理配置馆藏,并将现有馆藏资源和可用的网络免费资源进行整合,确保学科资源体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学习、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信息需求。美术院校图书馆馆藏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馆藏文献资料以图集、画册为主,同时还兼有珍贵的实物馆藏如名家书画真迹、雕塑、陶瓷工艺类作品等。将馆藏资源进行合理的挑选,形成相关特色数据库,是解决美术院校馆藏资料藏与用的矛盾的重要手段,也为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开展提供了信息资源。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对互联网上的8000余个艺术类网站进行了分门别类地采集和标引,形成了“美术学学科资源导航数据库”[1]。美术学学科资源导航数据库以关键词、作者、资源类型、资源描述、国别、语种等为标引点,按照艺术史、绘画、雕塑、陶瓷艺术、新媒体艺术、摄影、设计、建设、影视、动画、服装等艺术学科分类,以便用户的查找和使用。同时,还以馆藏的美术资源为依托,建立了“美术特色资源数据库”。 该数据库由国画、油画、书法和皮影4大类组成,图片达7万余幅。所有图片资料从中国美术学院皮影馆馆藏以及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藏数十万余册画册精挑细选,加工组织而成。同时,数据库设立了比较完整的美术学分类查询系统以及“年代表”、“艺术家”和“多方位”的检索查询途径[2]。
2.2 实现阶段
2.2.1改变图书馆的服务环境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和信息接受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习环境更趋向于数字化、协作性和共享性。越来越多的大学图书馆开始关注图书馆的物理空间结构的价值和用户体验。
筹划和举办各类画展、作品展是美术院校师生展示自我研创成果的方式之一。美术院校图书馆可以对馆舍进行合理的规划,将大幅的墙面、低矮的书柜上层等空间合理利用,为在校师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场地。师生可以通过在线登记预约或者电话预约的方式,预约展览场地。同时,嵌入式馆员可以与想要办展的师生进行沟通,协助他们对展览的主题、布置、海报制作等进行策划。
中国美术院校图书馆对馆舍原有的物理空间进行了改造,开辟出适合师生学习的自习室、研讨室,拓展馆舍服务空间,同时为用户提供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等配套设施,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通过对图书馆自身结构的改造一方面能切合用户对多元化学习环境的需求,吸引更多的用户到图书馆来学习,拓展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另一方面也使得图书馆能融入到用户的学习环境中,密切与用户之间的联系。
2.2.2针对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进行嵌入式学科服务
根据对学科信息需求的迫切程度,美术院校图书馆用户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教授、专家、学科带头人;教师、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本科毕业班学生;大一至大三学生。
(1) 面向教授、专家、学科带头人的嵌入式服务。教授、专家、学科带头人作为美术院校教学、科研和创作的核心力量,是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重点对象。针对这类用户,嵌入式馆员可以通过上门走访、设立专门的信息专员、建立重点用户需求档案等方式,对其开展学科服务。高级职称人员通常拥有自己固定的科创团队和研究领域,并且不同程度地承担着科研课题、教学任务。因此,嵌入式馆员需要定期上门走访,主动了解他们的研究、创作进展和动态,才能顺利开展学科服务,并适时调整服务方向。为其设立专门的信息专员,可以保证学科服务的针对性和延续性;用户需求档案的建立,可以图书馆了解重点用户的研究、创作动态,并为以后的学科服务总结经验,提供帮助。
(2) 面向教师、研究生、本科毕业班学生的嵌入式服务。教师、研究生、本科毕业班学生是美术院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主要对象。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嵌入教师的教学环境,是指嵌入式馆员通过与教师的密切合作,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协助教师一起完成课程、作业、实践活动等的设计、组织实施乃至评价工作,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配合国画、书法等专业教师教学开放馆内临摹室,由具有中国艺术史专业背景的嵌入式馆员配合专业教师挑选馆藏书画复制品,协助临摹课的开展。同时,嵌入学校人文艺术学院老师面向研究生开设的“古物基础学”课程,由馆员、教师和研究生一起对图书馆馆藏碑帖拓片进行整理研究,并提供图书馆教师研究室为授课场地,将专业课程引入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馆“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
研究生、本科毕业班学生由于论文写作和毕业作品创作的压力,对图书馆信息服务需求也比较迫切。美术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嵌入课程的信息素质教育、定题信息服务、成立学科服务组等形式完成对这类用户的嵌入式服务。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与学校的研究生处合作,开展博士生引领计划,为每位重点培养的博士生设立2~3人的学科服务小组,根据博士生的专业方向不同,配置了图书馆学、西方艺术史、中国艺术史等不同学科背景的馆员,为其毕业论文写作、毕业作品创作以及课题研究提供学术支撑和文献保障。同时,以提高研究生艺术文献信息素质、加强文献检索能力、规范论文写作为目的,面向硕士、博士开设了《艺术文献检索与利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针对目前国内艺术类专业信息素质教育教材相对匮乏的现状,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张坚教授于2011年起组织馆内相关专业馆员以及校艺术人文学院研究生,着手翻译国外优秀的艺术文献信息检索和论文写作教学参考书。目前,已经完成美国大学艺术写作和信息检索课程教材《艺术与写作:简明指南》最新版的近30万字初译工作,该书预计将于2013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这将极大地弥补国内艺术类专业信息素质教育教材上的空白,为艺术类院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指导。
(3)面向大一至大三学生的嵌入式服务。大一至大三学生,在校期间以学习和完成课程作业为主要任务。美术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嵌入大学生学习环境的方式来开展学科服务。学科馆员可以与专业教师合作,走出图书馆,走进课堂,参与课程教学,通过学科服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融入学生的学习环境。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为大一新生开设了“如何利用图书馆”的培训讲座,让新生能尽快了解馆藏、熟悉图书馆借阅流程,融入图书馆的信息环境。同时,不定期与数据库提供商合作,开设相关讲座,让学生能熟悉馆藏数字资源。对本科学生,图书馆与学校教务处合作,由图书馆学专业、艺术史论专业相关背景的学科馆员开设“艺术文献检索与利用”非专业选修课,将美术学专业知识与信息素质教育相结合,为本科学生快速、准确查找艺术学科相关信息提供了帮助。图书馆参考咨询部安排专人开设QQ在线咨询服务,为学生在课题论文写作、创作选题、文献查找、投稿指南等方面提供实时辅导。
2.2.3针对数字化信息环境的嵌入式学科服务
针对数字化信息环境,图书馆需开展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是指图书馆将学科服务融入到用户的数字化信息环境中,用户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设备或者移动通讯设备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美术院校图书馆可以积极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将图书馆服务融入到用户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去。美术院校的数字图书馆应该是实体图书馆的延伸。它应该在多媒体、分布式以及协同的网络环境中,为用户提供导向式的资源储存、搜寻、处理与检索的功能。同时,整合资源、服务与人等各元素为一体,支持信息与知识的创造、传递、使用、保存等完整的信息生命循环周期,并加速知识的产生、分享与利用。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在参建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二期项目和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计划(ZADAL)的过程中,以馆藏书法、国画、油画、皮影等图像文献资源为基础,建成了包含国画、油画、书法、皮影、美术学网络资源导航等5个子数据库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同时,以馆藏贡布里希图书资料为原始数据,建成了由贡布里书书目数据库、贡布里希著作数据库、贡布里希书信手稿数据库组成的贡氏数字图书馆[3],为艺术史专业进行贡布里希研究提供了比较完备的学术支撑。
3 结语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创新,它打破了图书馆和用户之间的隔阂,使图书馆服务成为用户学习、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实现了图书馆的自我价值。美术院校图书馆应该根据美术专业的特殊性,结合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特色,不断拓展和延伸学科服务的触角,以嵌入式的学科服务的方式使得图书馆的优质学术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为艺术创作、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美术学学科资源导航[EB/OL].[2012-10-29]. http://210.33.124.16/dh/.
[2]美术特色资源数据库[EB/OL].[2012-10-29]http://210.
33.124.16:8001/base/.
[3]贡布里希特色数据库[EB/OL].[2012-03-29]http://210.
在美术界,大家一直都很重视古代美术研究,相对来说,对现当代的研究稍微薄弱了一些。形成这样的局面有各种原因:其一,当代的事情由于太近,很难看清;其二,现当代这段时间最复杂。晚清时,传教士带来了一些小洋片来给我们看,西画在小范围内传播。西洋画真正被作为生产线引进中国,是在明末清初。那些留学生(包括早期去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的留学生)真正地学成回来,我们才明白西洋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先是写生(包括刘海粟画人体模特),这是真正地把西洋画的创作、生产过程整套地搬了回来。共和国建立以后,苏联模式对于中国画、中国油画的发展以及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一时期,我认为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高峰。徐悲鸿等人身体力行的实践,推动了中国人物画的变革。
在中,刘海粟画人体模特到底有多大功劳?有多少创造?我们可以看到,但是这个功劳硬生生是他的,别人你再怎么了不起,那也是他的,因为他先做了。他和孙传芳斗了十年,刘海粟自己在谈这件事的时候,稍微有些溢美之词,但这个事实很清楚,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很大。20世纪是风云变幻、大潮澎湃的时代,世界文化史上出现了惊人的变化,西方的各种思潮刚刚涌进来。中国出现了很多新的学说。我们翻阅30年代的书籍,像弗洛伊德的书和朱光潜的《现代心理学》这本书,都是30年代的流行书籍,现在倒是很少有人知道。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重新对比,这个有什么反差呢?就是文艺理论在―二十年代传进来,曾经在中国活跃了一下,时间很短。到了50年代是真空,当时应该说中国除了苏联的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三位文艺理论家外,别人都不知道。
20世纪的“”文化将来有可能会成为研究的热点。当然,现在还不能透彻地研究,但历史会很公正,将来会有一种大的研究格局。当代美术批评,用了一种术语,作为西方需要的那种文化观念。其实,我们应该用我们现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要和西方的“当代”有所区别。做研究时,首先要区别概念:是我们的现当代,不是西方的现当代。定位前卫艺术,如果用美国的行为艺术做标准,也有点可笑。这个我们要廓清概念,这就是文化。两句话,“历史是不能假设的,现实不可以否定”,研究任何问题时,已经成为历史的你不能假设,比如如果不搞“”什么的,这句话没有意义。另外一个是现实,我们还是生存在这样一个社会上,还是有党对文化非常严格的引导,现实不能改变。你在美国创作,不能搬过来,那是美国,离我们的现实和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很远,这是研究的基本框架。
美术创作在20世纪是变化的,尤其是在西洋画进入以前。晚清民初的时候,中国传统绘画的格局基本上是往好的方面发展的,稍微有点新的东西,就像齐白石的花鸟。但是我们仍没有形成一个大的时代气息,就是还没有出现更多大艺术家,尤其最大的问题是中国人物画的衰落,基本上没有人会画人物,除了任伯年以外,几乎见不到什么画家,而且任伯年还是有点受西方的影响,还不是传统画家。真正的传统人物画家是梁楷,或者是齐白石画的“抓痒”,不追求造型的准确。这种画确实很有味道,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
20世纪最重要的是中西合璧,是艺术观念、技巧的融合,实际上是用中国文化的观念来改造西洋画。我认为,画家只不过是用中国的写意观念来画西洋画而已,油画还是叫静物风景,不叫山水,也不叫花鸟,还是焦点透视,但却把中国的气味介绍给了西方。徐悲鸿把欧洲的气味介绍了进来,但那是在战乱中。中国只有在上海、广州、北平等大城市才有绘画,才能领略西洋画的生态和生存环境。后来到建国以后,我研究“油画”,它却变成了一个坏的、病态的、资产阶级的东西。倒退!真是时代的倒退!当时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但又不能彻底不让画,他们也知道不画就画不成着衣。所以建国以后我们尽量不用西画,是政治问题,而不是一个艺术概念。今天“”图像成为一个政治符号,这段历史特别值得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时候,我的《艺术论》是很特殊的一个例子。从当时整个国家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来看,有很大的变化。人们的心情很舒畅,美术科研也在发展,但也不容易,还有好多。举个例子,比如研究“形式”,也遇到很多阻力,吴冠中敢谈“形式”是因为他有名、思想活跃、确实文笔也很好、胆子也很大,大家都知道他。其实还有很多人和他有同样的遭遇。我的毕业论文选题是形式方面的,无奈也改了。当时我们都在谈形式,后来我的文章就发在《美术史论》上。再一个是研究“艺术”。翻开欧洲美术史来看,希腊早就有艺术,中国没有,很奇怪,包括考古上也没有发现,红山文化的女裸像后来才出现。所以,我当时写了《艺术论》一书,当时没想到,这本书不仅是对艺术史,乃至对中国整个近现代的文化史有影响;不光是对艺术界,而且对文学创作、戏曲、舞蹈界等都有很大影响。张抗抗这个作家20年后才说这个话,以前我不认识她。她说:“啊,没想到就是你!”我们在一起开政协会,她很激动地拿着我那本书与我交流。后来我的手稿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她也参加了那个仪式。用凤凰卫视的话说,《艺术论》诠释和改变了一代人的观念。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艺术学;门类学科;艺术学理论;升门以来;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艺术学升为门类:春风一拂绿千山
2011年,这是一个值得载入我国当代艺术学学科发展史册的年份。2月中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最新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调整方案,将艺术学学科从“一级学科”提升为“门类学科”。“艺术学升门”,成为艺术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和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对于文化艺术科学的建设与发展乃至对于当代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艺术学界同仁欢呼雀跃、反响热烈、热点频现。2011、2012年两年中,艺术学界围绕艺术学升门的意义,艺术学研究的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艺术学升门后的未来走向与发展趋势等等重要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召开多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发表了众多重要学术成果。
在这两年中,艺术学领域举办了一系列比较重要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如2011年4月23至24日浙江省教育厅和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学学科发展规划学术研讨会”,2011年5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2011综合性大学艺术学科发展论坛”,2011年6月9至10日杭州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大学、《艺术百家》杂志社和《文化艺术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艺术学科发展新向度暨对策研究国际论坛”,2011年6月17至18日,由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主办、全国艺术学学会学术支持“首届全国艺术学青年学者论坛”,2011年10月14日文化部主办“艺术学学科建设座谈会”,2011年11月19至20日全国艺术学学会和广西艺术学院主办“第七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地域文化与艺术’全国学术研讨会”,2011年11月27日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和《艺术百家》编辑部发起“全国艺术学研究生教育暨庆贺张道一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2012年10月20至22日东南大学、河南大学、上海大学、《艺术百家》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第八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艺术的演进’学术研讨会”等,有关艺术学“升门”的意义及升门后如何进一步推进艺术学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问题,均是其讨论最为集中的核心议题。
这其中,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是2011年10月14日文化部在北京召开的“艺术学学科建设”座谈会。副部长,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出席会议并讲话,时任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研究员主持座谈会,仲呈祥、刘梦溪、田青、王次、潘公凯等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参加研讨。蔡武在讲话中指出: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使艺术教育渠道更加广阔,有利于艺术教育朝着体系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大踏步前进,有利于改善人才结构、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合理设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急需的前沿专业;学科外延拓展带来学术空间的扩容,艺术研究对象更加丰富,学科边际性、交叉性和前沿性更加凸显;学科意识增强带来艺术创作、艺术生产和艺术管理的积极连动效应,艺术基础理论更加坚实,艺术批评更加活跃,理论与实践在新形势下的良性互动必将极大地解放艺术生产力。面对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事艺术教育和艺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尤其是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动力,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知难而上,攻坚克难,取得艺术学学科升格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艺术创作的全面丰收。要充分提高认识,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的高度来看待学科升格;要切实制定措施,把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的总体安排分解为切实有效的各项具体工作抓手;要尊重艺术规律,求真务实,统筹兼顾,务必努力做到高层次专门人才与职业艺术人才培养的双向发展,中国传统艺术智慧与西方艺术知识背景互为补充,艺术理论成果与艺术实践成果相得益彰,专家学者的热情与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共同发力,务必要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艺术理论建设与解决现实问题的高度统一。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如何继续深化艺术研究和教学研究,完整建构艺术学学科体系,以适应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需要”,“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如何加强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和艺术服务的机制建设及学术建设,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更好的服务”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座谈。座谈会从战略高度审视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谋划新形势下推动艺术繁荣的宏观思路,努力开创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理论研究和中外艺术交流新局面。
有关艺术学升门的重要意义以及它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也是这两年学者们深入思考、热烈讨论的话题,艺术学领域一些有重要影响的学者纷纷撰文参加讨论,如仲呈祥《艺术学获批成为独立学科门类随想》《2011:升为学科门类后的艺术学》,于平《独立学科门类的艺术学学域扩张与学理建构》,王一川《艺术学有“门”的九大效应》,曹意强《艺术门类的独立与学科规划的问题》,彭吉象《构建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周星《中国艺术学建立门类的价值意义分析》,等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提出了种种很有启发性的看法,引起人们关注。的确,有关艺术学“升门”的意义,可以从多层面、多角度去认识。
第一,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标志着我国的艺术学真正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
艺术作为现代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文化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各种艺术样式构成的现代艺术世界,自身建构起一个自足的现代艺术体系,有其自身的结构与基本艺术种类的构成。将艺术这样一个现代文化体系中自成体系的分支系统或叫子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研究对象,建构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即艺术学科,其必要性不言自明。可是,由于以往传统学科结构的惯性及其他历史的、观念上的局限,艺术学一直未能获得其应有的独立学科地位。现在,艺术学实现了升格为门类学科的目标,真正解决了艺术学独立学科地位问题,完全改变了过去将“艺术学”研究从属于“文学”这种违背常理、“头足倒置”的做法,给艺术学以更为科学、合理的定位。
第二,艺术学的门类升格,使我国的整个学科体系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科结构与门类构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我国此前在高校中实行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所体现的,由十二个学科门类构成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结构,随着艺术学门类升格目标的实现,而改变为由十三个学科门类构成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结构。在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全部十三个学科门类中,艺术学成为其中之一,这一变化不可谓之不大,不可谓之不深刻。艺术学作为新的门类学科,与其他十二个门类学科相并列,必将促进艺术学科与其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门类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这种沟通与交流在为艺术学自身的内涵与构成带来深层次变化的同时,也会对整个科学研究产生一定的、有时可能是相当深刻的影响,从而带来整个科学结构与面貌的某种变化。
第三,艺术学研究在我国学科体系中的重新定位,必然在我国人文、社会生活领域,对于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即各个门类的艺术以及艺术的整体以新的认识、新的评价、新的定位,改变传统的“艺乃小道”、艺术仅只是“形下之器”等轻视艺术的观念与行为,对于艺术的人文的、社会的、精神的、审美的价值给予更充分的认识与评价,等等。
当然,大家也清醒地认识到,艺术学虽然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科独立,但是,相对而言,艺术学的学科基础还比较薄弱,从事艺术学研究与教学人员的数量还很有限,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需要从文学、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中吸收更多的养分,来充实、扩展、提升这一新兴的学科门类。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为艺术学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搭建起更高的学科平台,提供了更强大的动力和更广阔的空间。不过,在艺术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时候,我们切忌头脑发热、盲目扩张,而应走一条内涵发展的道路,使艺术学沿着健康轨道扎扎实实地迈步向前。
二、夯实学科根基、打造学术精品的“中国艺术学大系”
艺术学升为门类学科后,艺术学界普遍关心的是如何克服艺术学学科基础比较薄弱这一软肋,让这一新兴的门类学科强身健骨,健康成长。站在艺术学向前发展的这一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夯实学科基础,拿出一批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堪称经典力作的学术精品便成为当务之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编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于2011年陆续推出的“中国艺术学大系”大型系列丛书,就是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后扎实推进艺术学学科建设、努力夯实学科基础、全力推出艺术学研究精品力作的一项计划宏伟的学术工程。
“中国艺术学大系”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编撰的艺术学系列丛书,最初由著名美学家、艺术史论家、雕塑家、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朝闻先生提出,时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教授总主编。“中国艺术学大系”系列丛书以新的学术理念和方法重新叙述中国传统艺术及其当代新的演变形态,并阐发和概括新的艺术形态和艺术现象,包括已经民族化的外来的艺术门类,如电影、电视、摄影等等。
王文章为“中国艺术学大系”撰写的总序《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先后发表于《读书》《文艺研究》《中国文化报》《艺术百家》等报刊并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该篇总序不仅叙述了《中国艺术学大系》的缘起、编撰宗旨、学术追求、内容构成等,同时也是近年来中国有关艺术学学科建构、学科建设方面最受瞩目的重要学术研究论文。在该文中,作者梳理了艺术学学科的情况,进而对中国的艺术学学科形成及发展进行了总结。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由“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与“艺术经营”四大部分所构成的艺术学学科框架,突破了“史、论、现状”的传统艺术研究框架结构,构建起中国艺术学学术体系。作者这里所说的“艺术经营”,指的是区别于在研究指向上主要是艺术的“内部研究”(包括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外部研究”:“如艺术的时代背景、时代环境、发展的外因,特别是它与构成其发展有不可分割的重要作用的艺术经济、艺术管理、艺术市场等非本体因素的关系,都应该是在今天的艺术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作者对当代艺术学的整体构成概括如下:“除了艺术学体系中艺术原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三个组成部分之外,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是‘艺术经营’的内容。这四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从知识体系着眼的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内涵。”
该文特别强调了今日艺术学研究的本土化立场以及应以中国艺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作者指出:“首先要明确我们建立的是中国的艺术学,它已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学者提出这一概念时的内涵。建构和发展艺术学‘本土化’的学科体系,核心是‘中国艺术’的。它包含了两个主要内容,一是‘民族性’,二是‘当代性’。建构中国的艺术学,要在对中国艺术本体及其呈现形态(不同样式、种类、体裁及风格)内部规律的揭示中,表达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性,同时,要注意概括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的艺术的时代特征。”
“中国艺术学大系”计划陆续推出40余种艺术学著作,这些著作既有一般艺术原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有关中国各主要艺术门类的史、论研究成果。2011、2012年,该大系共出版6种专著:王朝闻先生集一生之大成的《审美基础》(三联书店,2011年9月出版,该书分上、下卷,上卷为《审美谈》,下卷为《审美心态》),王朝闻《雕塑美学》(三联书店,2012年2月出版),宋建林、陈飞龙主编《中国艺术理论发展史》(三联书店,2011年11月出版),陈申、徐希景著《中国摄影艺术史》(三联书店,2011年10月出版),林茨、王瑞著《摄影艺术论》(三联书店,2011年11月出版),李万康著《艺术市场学》(三联书店,2012年10月出版),等。
“中国艺术学大系”试图在把握中国传统艺术法则、审美原则,汲取和融合西方艺术学的精华,总结当今时代新的艺术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努力以适用于中国艺术自身特点的各种研究方法,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中国艺术包括它的各种主要门类进行系统的、学理性的学科探讨,努力建构富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中国艺术学体系,为升门后的中国艺术学夯实学科基础作出贡献。
三、围绕“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考
在2011年艺术学整体升格为门类学科后,原来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实为“一般艺术学”)顺势升格为一级学科并改称“艺术学理论”,由此,它也成为 “艺术学门类”下全部五个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与其余由个别艺术类别的艺术学科“合并同类项”所得的四个一级学科相并列。这可以说既是此次艺术学科升级、调整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成为了人们热烈争论、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
王一川《艺术学门下需要艺术学理论吗?》、王廷信《艺术学理论的使命与地位》、邢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解读》、季欣《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贾涛《从诗意栖息到艺术生活――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发展取向》、凌继尧《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的设置》等论文,具体而深入地探讨了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设置的必要性、重要性、合理性,以及如何设置其二级学科的体系的问题。
艺术学理论现在属于艺术学学科下的一级学科,但艺术学理论应该包括什么呢?王一川在《艺术学门下需要艺术学理论吗?》中指出,除以艺术样式表达某种艺术学理念的艺术作品,一些作品本身就是艺术体制下新的艺术观念的表达物的先锋艺术品等特殊情况外,艺术不等于学术,艺术学才是学术,艺术学理论独立的依据是为了弥补把艺术学术化的渠道之不足①。
在回顾艺术学学科升级的历程时,东南大学王廷信教授指出,艺术学理论的学科范围主要体现在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跨学科研究诸领域当中,理论界应力求在不同艺术门类当中寻找制约艺术现象的批评规律②。关于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邢莉则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解读》一文中更深入地分析了艺术学的中国理论基点,提出,作为中国特定时期的产物,艺术学理论要明确和强调其中国属性,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中国,尤其是传统古代的艺术理论③。这一主张站位在中国艺术学发展的立场,突出学科的中国特色有其独到的理论意义,但是其观点又过分强调艺术学研究的问题必须是中国的,尤其是中国传统的,过分注重中国传统、古代经典艺术理论,忽略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许多种艺术活动有可能是与中国传统联系并不是很密切的,如果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艺术学理论是要研究所有艺术的共性规律的话,那就绝不能将其问题域局限在中国,特别是中国古代这一部分。金雅《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属性和价值维度的思考》,讨论学科的意义,指出艺术学理论既具有阐释解决艺术规律和艺术技能问题的科学职责,也具有阐释建构艺术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人文职责。④
四、有关艺术基础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
整体看来,由于学科升级所具有的里程碑的意义以及由升级所带来的学科结构的调整等深刻的变动,艺术学界将学科升级、学科建设置于聚焦点给予集中的关切和探讨,成为这两年艺术学研究的重头戏亦在情理之中。不过,在学科业已升级、学科发展处于“进行时”的状态下,学科建设这一主题虽炙手可热,但艺术学研究终究还是要回归艺术本体进行艺术基础理论的思考。关于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才是支撑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核心内容。两年中,有关艺术基础理论的研究尽管没有集中到某一两个主题,但各方却有对艺术理论及现实社会艺术发展的种种意识、忧虑及期待。王晓岗《论艺术生产三重价值的制衡原则》中分析了艺术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及商品价值,并重点对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的三重价值失衡状态进行了批判。⑤这篇文章反对精英化的文化艺术观,希望理论界多关注日常的却又隐含着社会价值判断的大众文化。田川流则在《论俗文化的当代意义》中,分析了俗文化与雅文化的关系,指出俗文化和雅文化史相对应而存在的文化形态,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既相互对立和依存,又并行不悖,特别是俗文化的特有表现方式与内容,使其在长期的文化实践与积淀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点与审美趣味,并提出要正确对待和引导俗文化的发展⑥。郁火星的《西方艺术研究中的方法》则重点对方法在西方20世纪艺术研究领域的状况进行了梳理⑦。姜耕玉《中国古代原创性理论的发掘――〈艺术辩证法――中国智慧形式〉(修订本)序言》⑧提出,中国古老的阴阳艺术辩证法原理具有普遍性,但在具体作品里,在独特的艺术创造过程中,其形式又有独特的表现及底蕴。在对中国古代艺术辩证法的研究中,应从追本溯源中揭示其本性和特质,彰显其独具理论生命的中国元素。
关于艺术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有几本重要的著作需要推介。其中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的陈旭光《艺术问题》就是一部艺术学基础理论著作,该书从艺术的概念、历史、本源、创造、探索、批评和艺术难题等方面系统论述艺术。朱志荣的《中国艺术哲学》2012年6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艺术哲学理论著作,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体、本体、特质、神采、流变,着重对中国古代的艺术理论进行系统梳理、概括和总结,其中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艺术思想的哲学思考和当代意识,阐述了中国艺术思想中的独特的范畴、诗性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生命意识等。该书不仅有助于深化中国艺术史、艺术理论史和艺术批评史的研究,推进当代的艺术创作欣赏和批评,而且可以为世界艺术提供宝贵的理论资源。张晶《艺术美学论》2012年5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编“思辨形态的艺术美学”,中编“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下编“当代艺术美学”。书中彰显了艺术之美,解答了艺术的审美规律,探索了文学与艺术的审美共通性,阐释了艺术美学的建构之维。从思辨形态的艺术美学、中国古代艺术美学和当代艺术美学三个角度、诸多论域,建构了具有各种艺术形态通识共性的美学理论。张冰著《丹托的艺术终结观研究》对丹托的艺术终结从叙事的终结方面做了探讨,还从其他方面进行了分析:即哲学化、历史意义的终结、发展与进步可能性的耗尽。针对丹托自己在不同的时期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深化拓展及变化进行了深入剖析⑨。在丁国旗所著的《论艺术――承诺与守望》一书中,作者讨论了艺术是走向没落还是重生?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艺术史道路,自身仍扑朔迷离的当代艺术会将人类的艺术引向何方?从意识形态到艺术观念,从大众影视艺术到“反艺术”的当代艺术,从网络文学到消费时代的艺术,书中以理论探索的维度指向对现实艺术生产活动本身的分析与批判。思考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人的存在,以及艺术自身的问题,这正是艺术理论的任务之一。⑩
五、对艺术批评、艺术产业、艺术管理等其他问题的探讨
艺术批评史方面,两年来几种艺术批评史研究方法的探讨值得关注。2011年9月凌继尧教授主编的《中国艺术批评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艺术批评史。阐述了我国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和近代艺术批评思想发展的历史。该书不是各种门类的艺术批评思想(如绘画批评、音乐批评、舞蹈批评、书法批评、戏剧批评、设计批评等)的发展史的集合,而是从各种门类艺术批评、诸子百家著述和两汉儒生注经中,抽取、提炼出适用于整个艺术批评的命题、概念、观点和思想加以系统的阐述,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对原典尽量做出符合它的原初涵义的阐释,力求平心持论,而不深文周纳。B11有学者提出,艺术考古学作为与艺术史学科最相关联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强调空间位置与情境分析的方法也适用于艺术史研究,其研究方法应当引入到艺术史中。B12也有论者通过阐述1979年以来的中国新艺术史写作特征,发现本体论阐释或者形式分析仍然是美术史写作的主流,人们很难对不同艺术现象和材料进行符合艺术史意义的安排,因此,在作者看来,如何看待新时期艺术的基本语境以及涉及语境文明背景成为重要课题。文章讨论了晚清以来的艺术发展与语境的关系,强调了历史学家高度重视语境的必要性B13。这将对如何书写今天的世界艺术史产生重大影响。夏燕靖在《钩沉与还原: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多视域整合》B14中以史学研究中通常采用的钩沉与还原的多重叙史路径,对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发展脉络进行挖掘与整理,力求揭示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包含在文学理论、文艺学、美学、文化史学,以及各门类艺术史论之有的呈现方式,以此勾画出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整体面貌,进而把握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在其发展进程中具有的内在规律的贯通性,以建构起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书写与史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有学者指出我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艺术创作,当代艺术所面临的“西式化”、“过度学术化”、“市场化”、“网络草根化”四个突出倾向更是当前我国艺术批评所面临的困境。B15王列生的《艺术物化与艺术批评“被物化”》则讨论了在文化产业背景下的艺术受资本掣肘后的物化浪潮,而且这种物化充斥了艺术生产关系中,其中以财富艺术批评以绝对性优势压倒本体艺术批评,艺术批评的全面被物化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形而上艺术本体精神存在与形而下艺术载体物质存在究竟如何成为我们面对的艺术对象整体?人格化独立批评主体与反人格化资本权力话语二者谁更具艺术批评的合法性?我们能不能以新的方式入思并重建艺术家园以及其中的意义?面对这些问题,重要的是要建构起合理有效的艺术价值秩序,包括对当代艺术批评的功能修复。但是,在回答了前两个问题之后,作者也同样无奈地指出,在存在论的逻辑下,面对无边无际的资本的包围,自己的立场和学理判断很难达到非常清晰,但仍对在困境中坚守人格化独立批评主体身份和尊严的艺术批评家致以敬意B16。王一川教授转变研究视角,通过探讨艺术公赏力,就学术界的艺术批评如何在新形势下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提出新的观点。B17作者从艺术学理论本体研究出发,以开放的学术态度,关注现实社会中的艺术公赏力概念内部的艺术可赏质,认为艺术可赏质是当艺术品遭遇公共领域信任危机时凸显出来的新问题,呈现一般公共事务特点,呼吁需要在以往艺术品层次论、品级论等基础上引入艺术体制、艺术分众和社会生活情境要素,从客体要素与主体要素的交融中综合分析艺术可赏质B18。值得提出的一点是,在《通向公民社会的艺术批评》一文中,王一川清晰地阐释了艺术批评的三个转变,并指出三次转变虽然是依次历时地发生的,但一旦发生就不会因失势而轻易地全然退出,而是以不同方式存活下来,共同叠加交错、相互缠绕为现有的批评多元形态。每种形态都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价值与意义。同时,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创作等要素构成的生产环节进行探索,也是艺术批评理论本体研究的重要内容。例如彭锋《当代艺术中的回归》中指出,当代艺术前卫或者先锋的姿态,体现在不断挑战艺术自身的边界,但不断挑战艺术边界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让艺术受到伤害。伤害艺术的后果,就是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再能发挥它应有的社会作用,因此在保持当代艺术概念的开放性的同时,理论界出现了向美术、学术、技术回归的倾向。B19朱青生、王思泓《艺术组的存在与价值》从艺术生产的视角,重点讨论了艺术活动中“组”对艺术家个人的作用、对艺术活动的影响以及对艺术史的推进。B20李倍雷、张祖华《构建当代艺术的批评制度》认为,当代艺术需要建立一个批评的制度,在关注艺术理论家和艺术批评家的同时,还应涉及到受众群体,中国的艺术活动在承担其培养大众认知艺术能力的同时,将构建起一个公共领域的批评制度。 在《文艺批评与文艺争鸣》中指出,真正的文艺争鸣不但能够活跃文艺批评思维,增强文艺批评的活力,而且能够促使文艺批评在充分的比较中更好地发现真理。但是,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界这种文艺争鸣愈来愈稀少。即使偶尔出现,也是在没有是非判断中草草收场。这是很不利于中国当代文艺批评发展的。
新兴的应用性艺术理论学科得到较为迅速的推进,例如艺术经济学、艺术管理学等方面的著述多从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角度对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现状等进行研究,一些政策研究者对此较有发言权,也形成了很多有效的理论。但就学科而言,艺术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偏冷寂,没能形成大的格局。虽然艺术管理这个专业涉及到的学科门类非常多,如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等等,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不言而喻,但是,从理论的角度看,不同门类的艺术活动方式有其共通性,也应该有共同的艺术管理基础理论。事实上,整个艺术学界偏重于实践操作,缺乏基础理论研究已经成为这个学科的软肋。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富有理论意义的专著和论述出现,有关艺术产业与艺术管理等问题的探讨取得一定成果。出版物方面,如谢大京的《艺术管理(新版)》以艺术管理的宏观制度构架研究为主,介绍了发达国家的艺术管理模式,我国文化体制的形成与演变历程,并对国家不断推动的文化体制改革情况进行了梳理,同时书中深入到艺术管理的具体运行过程,介绍了演艺团体的领导者、演艺团体和剧场产业运作、舞台管理、旅游演出、音乐剧运营、观众拓展、演艺业投融资、艺术基金会、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艺术活动产业化运作等B21。论文方面,主要有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核心是体制改革》, 《流行文化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田川流《艺术管理的当代使命与基本原则》B22等。田川流从宏观角度对当代艺术管理体系提出了结构性要求,希望要创造良好的机制与环境,发展艺术产业,发展公益性与公共性艺术,保护和科学利用艺术资源与艺术遗产等。王廷信则在《艺术进入创意产业的基本态度与路径》一文中通过论述创造性是艺术与创意产业的共通特征,二者也因这种共性相互结合,提出艺术一方面需要摆脱传统的无利害观念,需要以讲求功用性的态度与市场需求结合;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商品化,唯有这样,艺术才能进入创意产业。B23艺术发展到今日,作为一个专业领域,艺术创作、艺术管理和艺术批评已共同形成一个现实的艺术生产圈,艺术管理是连通艺术实践与理论的关键要素,关于它的基础理论在中国艺术学界的研究中还未获普遍关注,仍属较为滞后、比较尴尬的位置,在今后理论研究中需付出更多努力。
六、有关艺术教育的思考
在这两年有关艺术教育的论述中, 叶朗《引领全社会重视艺术教育》一文引人注目,文章认为艺术教育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要在各种场合进一步宣传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要通过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品位和格调,引导学生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第二,要更加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我们的大中小学要尽可能地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氛围,大学还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我们要创造条件使大学生更多地接触艺术经典、文化经典,用文化经典、艺术经典引导青少年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的境界。B24
彭吉象《艺术教育:辉煌二十年》细致梳理了过去20年中我国的专业艺术教育与广义艺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此外,凌继尧《“集体审丑”语境中的艺术教育》B25,曹意强《艺术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B26,尹文《当代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艺术素质教育》B27等也从不同角度对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引发人们从多层面、多角度去认识艺术的教育功能。李丕宇《论艺术学门类的内涵与学科、专业目录设置》侧重从艺术的特殊性及艺术学门类的独立性和综合性、艺术学专业教育的学科性质,讨论艺术学门下学科专业目录的设置逻辑和教育理念问题,并结合新颁行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思考其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引发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教育发展中的种种问题。B282012年10月在河南大学主办的第八届全国艺术学年会上,仲呈祥提醒我们,高等艺术院校是中华民族艺术思维的先锋阵地,艺术院校要能敞开思想探讨艺术的独特功能、把握艺术的独特规律、承担艺术的社会担当,面对各大院校竞相申报各种艺术学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点现象,他指出虽然艺术学学科发展面临着极好机遇,但是学科建设中一定要注意防止冒进,要尊重学科规律,要尊重文化艺术发展的规律。既要有学理的思考又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积极面对我们当前社会中的现实问题,保障艺术学学科建设健康、顺利发展。
近年来,作为艺术学中的新兴交叉学科,艺术人类学的异军突起引人注目,2011、2012年两年中,艺术人类学研究成果斐然。有关这两年中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情况,可参阅《中国艺术年鉴(2012)》“艺术学卷”王永健《2011、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综述》。(责任编辑:楚小庆)
① 王一川《艺术学门下需要艺术学理论吗?》,《文艺争鸣》,2012年第3期。
② 王廷信、岳晓英《艺术学的升级及其意义――王廷信教授访谈录》,《艺术学界》,2011年12期。
③ 邢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解读》,《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④ 金雅《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属性和价值维度的思考》,《艺术百家》,2011年第6期。
⑤ 王晓岗《论艺术生产三重价值的制衡原则》,《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3期。
⑥ 田川流《论俗文化的当代意义》,《艺术百家》,2012年第3期。
⑦ 郁火星《西方艺术研究中的方法》,《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⑧ 姜耕玉《中国古代原创性理论的发掘――〈艺术辩证法――中国智慧形式〉(修订本)序言》,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年第1期。
⑨ 张冰著《丹托的艺术终结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⑩ 丁国旗《论艺术――承诺与守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B11 凌继尧《中国艺术批评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B12 顾平《艺术史研究中的艺术考古学方法》,《文艺研究》,2011年第11期。
B13 吕澎《“溪山清远”的当代含义――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史书写的语境问题》,《文艺研究》,2011年第12期。
B14 夏燕靖《钩沉与还原: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多视域整合》,《艺术百家》,2012年第1期。
B15 刘涵《当代艺术批评现状的反思》,《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4期。
B16 王列生《艺术物化与艺术批评“被物化”》,《艺术评论》,2012年第4期。
B17 王一川《通向公民社会的艺术批评》,《艺术评论》,2012年第3期。
B18 王一川《论艺术可赏质》,《当代文坛》,2012年第2期。
B19 彭锋《当代艺术中的回归》,《美术观察》,2012年第11期。
B20 朱青生、王思泓《艺术组的存在与价值》,《东方艺术》,2012年第3期。
B21 谢大京《艺术管理(新版)》,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B22 田川流《艺术管理的当代使命与基本原则》,《汕头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B23 王廷信《艺术进入创意产业的基本态度和路径》,《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B24 叶朗 《引领全社会重视艺术教育》,《美育学刊》,2012年第3期。
B25 凌继尧《“集体审丑”语境中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2011年第10期。
B26 曹意强《艺术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艺术教育》,2011年第4期。
B27 尹文《当代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艺术素质教育》,《艺术百家》,2012年第6期。
B28 李丕宇《论艺术学门类的内涵与学科、专业目录设置》,《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Research Overview of Art Science after its Upgrading (2011-2012)
LI Xin-feng, SUN Xiao-xia
(Graduate Shool,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s, Beijing 100029)
关键词:唐代;教坊;音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9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76-03
盛唐时期的宫廷音乐机构主要为教坊和梨园。“教坊”是宫廷中训练、培养乐工,传习、管理宫廷音乐的机构。教坊中汇集了唐代最为著名的乐工和乐伎。今人任半塘先生认为,“对教坊的研究”是唐代音乐文艺研究的“锁钥”。教坊初设于隋代,《隋书·音乐志》云:“大业六年,大括魏、齐、陈乐人子弟,急配太常,并于关中为坊置之,其教益多前代。”张世彬先生云:“教坊实为宫廷燕乐的教习所。先是,隋炀帝大括魏齐周陈乐人子弟,悉配太常,并于关中为坊置之,已为教坊之始。”教坊的含义“是教乐之坊,即设坊教乐。”教坊是唐代最大的俗乐机构,乐人的地位高于太常。“教坊”和“梨园”与太乐署不同,它们都直属宫廷,由宫廷派中宫(宦官)为教坊使管理全教坊的事务。有唐一代的教坊出现过内教坊、左教坊、右教坊、宜春院这样几种形态。
内教坊是培训宫女的机构。唐代的内教坊应有两处,一处是设置于武德年间后改名为“云韶院”,负责雅乐。另一处是设立于开元年间的内教坊,主要练习俗乐、散乐和百戏。亦称“仗内教坊。”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自是不隶太常,以中官为教坊使。内教坊并不是相对于外教坊,而是“内教”之坊。日本学者岸边成雄认为,内教就是古之“女教”,即培训宫女的机构在《旧唐书·职官志二》中讲,内教坊最初是在武德年间(618~626年)设置于禁中的机构,其职责是“按习雅乐”,以中宫人充使各来负责。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设置“内教坊”,专门按习雅乐,由太监负责掌管。贞观五年,决死囚日,“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改内教坊为“云韶院”,仍由太监管理。唐神龙年间改为“翰林内教坊”。也有学者认为,“翰林内教坊”是由原先的“文学馆”更名而来,武后时改为“习艺馆”,曾改为“万林内教坊”,最后改名为“翰林内教坊”。这个内教坊与音乐歌舞成百戏无关,而是教习宫人之中有儒学者。开元二年(714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设置有音声博士、第一曹博士、第二曹博士等职。《大唐新语》卷十曾说:“开元中,天下无事,玄宗听政之后,从禽自娱,又于蓬莱宫侧立教坊(蓬莱宫即大明宫),以习倡优萼衍之戏。”这与以前的操练、演出雅乐为主的李渊时代所开设的内教坊有了明显的不同,而以俗乐和散乐百戏的排练和演出为主。秦序先生指出:“唐代内教坊一直存在,与唐王朝相始终。”外教坊即左教坊和右教坊。开元二年(714年),唐玄宗以“太常礼乐之司,不应典倡优杂伎,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从此不隶属太常,以中宫为教坊使。这一机构的设立,“在唐代的音乐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教坊的含义“是教乐之坊,即设坊教乐。”根据崔令钦记述的教坊故事,虽系当时人描述当时事,但仍多得自于传闻。文中说因太常自负伎艺高超,与宁王带领的藩邸乐(诸王府乐)比赛,鼓噪喧哗,令玄宗不快,遂决定礼乐机关太常寺不应有徘优杂伎。此说即使有据,也只是改设教坊的诱因之一。玄宗实施乐制改革这一重大举措,应有更深刻动机。当时宫廷俗乐(包含胡乐、散乐百戏等)发展迅速,规模日盛,按旧有的管理体制,太常属于政府礼乐机构,既不适应俗乐的蓬勃发展,也不便于满足皇帝和贵戚们日益膨胀的日常乐舞享乐需求。因此需要将俗乐(包括散乐百戏)从太常寺划分出来。
教坊的全盛时期是开元二年之后,在内教坊玄宗时原有的一个内教坊设在禁苑内的蓬莱宫侧,其新设的外教坊两个在长安,两个在洛阳。长安的外教坊,一个设在延政坊,名为左教坊,以工舞见长;一个设在光宅坊,名为右教坊,以善歌取胜。《长安志》卷八记载,在宣平坊街南之西,还有一处“鼓吹局教坊”。洛阳的两个教坊,都设在明义坊。崔令钦在《教坊记》一书中记载,“西京:右教坊在光宅坊,左教坊在延政坊,右多善歌,左多工舞,盖相因成习。东京两教坊具在明义坊,而右在南,左在北也。”内教坊专门在宫内演出。而外教坊则既为宫中表演,也在宫外演出,甚至邀请到外地去表演。宫廷教坊之内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音乐人才,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制调、谱曲、协律、配舞、歌舞、演奏,为宫廷礼仪和享乐服务。这些音声人大多数是从民间精挑细选出来的,规模庞大,仅乐师便有“10027人”,散乐艺人也有千余人。其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都堪称一流。玄宗天宝年间时,就有马仙期、李龟年、贺怀智等“皆洞知律度”的音乐艺术家。
唐代教坊中的女乐人也多有等级。最高等级的是宫中宣春院,因她们常常在皇帝和宫妃面前表演节目,因此称为“内人”。其中领舞者又称为“前头人”,一般是从外教坊中选拔的优秀者;第二等级的是云韶院里的“宫人”,主要是从民间挑选的擅歌舞的美貌女子,也有带罪人家女子;第三等为“搊弹家”,主要是从民间良家女子中选的专门演奏乐器的乐人;第四等为两院杂妇女。梨园中的艺人地位要高于教坊。与太常寺乐工平时在家乡到时上京轮值相比,教坊乐伎的生活范围相当有限。尤其位于深宫禁苑的内教坊和宜春院的宫伎,生活与一般宫女相似,非常封闭。《教坊记》记载,即使是较受宠爱优待的“内人其家犹在教坊,谓之内人家,四季给米”。其中获得格外宠幸者,则“谓之十家,给第宅,赐无异等”。然而她们仍难与家人见面,遇有机会与家人会面时,也有如探监一般,非常不自由。据《教坊记》载,当时规定每月二日、十六日,内人母得以女对。内人们与自家亲人会面的时间、地点,都有严格限定,行动受到极大限制。大多数市民百姓只能从远处窥视她们表演的身影,很少能见到宫伎盛装过市场景。“竞日而罢”。一般宫伎个人与外界的联系,则几乎完全断绝。若违禁与宫外私下联系日音通消息,一经查出,后果不堪设想。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太常乐工宋某因给宫人传通消息,几被处死,可见宫苑封闭之严酷。
经过德宗、宪宗、穆宗几代恢复经营,唐敬宗时期唐教坊乐出现短暂的兴盛。据《旧唐书·敬宗纪》,敬宗对教坊乐宫恩赐有加,庆四年(824年)二月甫登基,即“赐教坊乐官绞绢三千五百匹”。三月幸教坊,又“赐内教坊钱一万贯,以备游幸”。同时对乐宫十三人“并赐紫衣、鱼袋”。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对乐工子弟也广有赐予。
唐以后的教坊组织长期存在。宋初循唐代旧制设教坊,凡四部,即第一部法曲部,第二部龟兹部,第三部鼓笛部,第四部云韶部。《宋史·乐志》云:“教坊本隶属宣徽院”。神宗熙宁九年罢宣徽院,其后教坊归属太常寺。故《文献通考?乐考》载:“元丰官制行,以教坊隶太常寺。”宋代教坊置使一人,副使二人,都色长四人,色长三人,高班都知二人,都知四人。第一部十一人,第二部二十四人,第三部六人,第四部五十四人,贴部九十八人。……以下皆招色;杂剧二十四人,板二十人,歌二人,琵琶二十一人,箜篌二人,笙十一人,筝十八人,筚篥十二人,笛十二人,方响十一人,羯鼓三人,仗鼓二十九人,大鼓七人,五弦四人。别有排乐三十九人,掌撰文字一人。南宋时,以内侍二人兼钤辖教坊。教坊在唐代音乐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唐玄宗时内外教坊的置建,是盛唐乐舞百戏发展的结果和需要,既顺应了艺术发展的时代潮流,又是隋唐艺术史上的重大创设。集中众多女乐、俳优及乐工的教坊,拥有一大批杰出的职业乐舞艺人。他们广采博收胡俗乐舞养分并加以创新发展。教坊乐人与梨园等机构中的大批优秀艺术家一道,共同推进盛唐乐舞艺术不断创新,实现了歌舞艺术及散乐百戏的高度繁荣。仅从教坊上演的由目来看,唐代最流行的一大批乐舞曲,包括各种大曲、歌曲,如《教坊记》、《羯鼓录》等所记载曲目,均出自教坊或集中于教坊。今天可考的唐代酒笼著辞的三分之二,约40曲,也源于教坊,教坊乐伎为唐代社会贡献了最优秀的一批歌舞曲。以中西(西域)交流为重点的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融汇所形成的俗乐繁荣局面,也通过教坊乐工歌伎的创造加工得到充实和提高。唐代乐工歌伎不仅仅是宫廷显贵们的和娱乐工具,他们作为杰出的艺术家,登上了历史辉煌的舞台,他们的才艺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五代以后至明清,尽管具体内容和艺术形式有种种不同,教坊制度仍为历代沿袭采用,成为中华表演艺术史上极其重要的组织形式和传承机构,源源不断地发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M].香港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118.
[2]秦序.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1.
[3]柏红秀.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D].扬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17.
[4]辛德勇.陏唐两京丛考[M].三秦出版社,1991:72.
[5]秦序.中华艺术通史·隋唐卷(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9.
【关键词】外国美术史教学 美术创作 教学理念
为什么要有美术史?为什么要把美术史列为美术教育的主干课程?E.H.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第十五版)前言中做了精彩的回答:“假如你去看电影,发现影片已经开演,往往就难以理解银幕上的人为什么如此激动,为什么……你可能会找一位友善的邻座,让他说明前面发生了什么,你所看到的情景表示什么。任何一位历史学家都想成为这样的友善邻座……倘若你有兴趣,这就会对你有所助益……仅仅局限于时下的生活,难免会丧失生命的维度,即时间的维度。”多么生动精彩的解释。
外国美术史课较中国美术史论来说起步比较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尽管国内各美术院校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建设上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在现行的美术教育体制中,存在着重视美术创作、美术技法而轻美术理论的现象。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
作为外国美术史这门课程的教师,都能达成一个共识:外国美术史在美术教育中实际功能与价值是很不相称的。笔者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外国美术史教学改革,努力使这门课程充分发挥其功用,实现有效教学。
一、外国美术史为美术创作者提供参考坐标
美国现代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格内尔倡导“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的教育理念,认为现代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学,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构成全面、相联系的整体。教学秩序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扩展学生视野的目的,让其尽可能多地了解与美术相关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将审美素养转化为美术创作的能力。外国美术史教学应该借鉴这一教育理念,为学生将来的艺术创作提供理论支撑,才是外国美术史教学的终极目的。
靳尚谊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油画家之一,他用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深入欧洲艺术传统的内核,冷静而科学地思考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命题,将中国写实油画推向了新的高度,在肖像画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油画已经走过了100余年的漫漫征途,当我们站在这样的一个历史高度回望靳尚谊的艺术实践时,他的意义与价值也就自然地凸显了出来。这是我们向国外学习实现民族化最好的例证。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顾平说:“没有美术史,美术创作的方法、技巧凭何借鉴?如何实现美术与不同时间文化的链接?没有美术史,美术创作家一味创新,没有参照对象而少了根基,必然走向‘标新立异’;同样,没有美术史,我们也无法真正去欣赏艺术品,或仅仅停留在感受层面,无法体味通过参照而获取的文化意味。”如果不认真学好外国美术史,就无法理解国外美术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外国美术史为美术创作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坐标,使其不断汲取传统的养分,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在现代社会寻求“创意”的契机,择善从新,有鉴别地吸收国外新的艺术形式,汲取传统精髓,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定位自己的努力方向。
二、以史为鉴把握美术发展规律
学习美术史,仿佛使学生走在阶梯上,走的越高视野越开阔,在毕业以后能够进行独立的美术创作,学会如何“阅读”视觉文化,从而建立起冷静的历史态度。“20世纪以来的艺术历史已经表明,当代文艺思潮的两大派别包括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它们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符合规律性的法则无论是对现实主义艺术还是对现代主义艺术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艺术既要有个性,又要有共性;既要创新,又不能完全背弃传统;艺术创造即使是曲高和寡的,最终也应为世人所认知;再神秘和隐蔽的本质,应该诉诸可视、可触摸亦即可感知的形式;再好的观念也应该通过艺术的创造传达给他人。”这段话是外国美术史教材中的一段论述,总结了美术发展规律,是指导实践的重要途径。
靳尚谊较早认识到中国写实油画与西方的巨大差距,并立足西方艺术史的内在逻辑,艰苦地深入到西方造型传统的内部世界,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写实绘画的基本问题。靳尚谊在饱览经典大师原作的基础上,他强烈意识到自己在体积环节上的薄弱,并找到了边线处理的具体方法。他清醒地看到西方古典传统与现代绘画的内在渊源与线索,更加坚定了回溯西方本源的决心。如《塔吉克新娘》《蓝衣少女》《青年歌手》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正是有了靳尚谊等艺术家的担当意识与实践,对西方古典传统的研究也从感性、零碎走向了理性和系统。
信息的快速传递使大量“舶来品”来不及过滤,就出现在公众视野,但毕竟形成了众多的参照系,致使外国美术史教学理念不断面临挑战,也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即如何全面把握外国美术的发展动态,以及如何更好地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何辩证地评价东方美术与西方美术;如何有选择地将纷至沓来的道德批评、社会批评、形式主义等西方批评理论纳入美术史课程。外国美术史教学应抓住这种机遇,在广收博取的同时,甄别良莠,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外国美术,并掌握其真谛,进而以新的审视角度和分析方法去接近真理,走进更多模糊或未知的领域。
三、开发外国美术史研究空间,拓宽美术创作思维
外国美术史是以探求美术的起源、风格的演变和审美的创造等为主要特征的审美教育方式,既具有世界文明史的系统框架,又包括美术创造的一般规律,同时又吸收其他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影响人的情感,提升美术创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美术史学科发展迅速。现代社会的深刻变化开拓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呈现出一种全方位、多元化的趋向。有些学者在该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外国美术史学科的研究空间依然广阔,对美术历史、美术现象的观察,已逐步打破以往的单纯从哲学的认识论或政治的阶级论以及“西方中心主义”出发的惯性视野,开始在广阔的世界文化背景中选取美学、心理学、伦理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多种角度,将美术历史和美术现象视为复杂的、丰富的整体展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外国美术史的研究领域尚有很多未开发的研究空间。例如随着考古新发现,要求我们考证过去已有的定论,不断刷新旧的理论体系,由传统的孤立地就某一国家、某一作者、某一作品、某一风格或某一命题进行思考、分析,转变为从联系的、整体的观点做出系统的宏观综合,从而以有机整体观念取代机械整体观念。
外国美术史教学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建立起自我教学风格和学术风格;借助快速传递的信息,随时调整、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新的历史条件为外国美术史教学注入活力,这些研究都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思维基础。
四、外国美术史研究与美术创作内在联系的基本途径
在美术专业本科四年教学中,学生往往不会把美术史和美术表现技能联系起来。学习美术史,可以树立学生的历史观念,因为任何创作都处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并从中获得参照的意义。有些学生整天抱怨学艺术史枯燥,想多学绘画的技能。可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让作品发生飞跃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美术史带给我们的眼光和思路。所以,作为美术史教师建立起自我教学风格和学术风格,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必要的。
具体到课堂教学,笔者学习借鉴广西艺术学院教授龙圣明老师的美术史课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即“史――论――实践”教学法,根据当下学生的具体状况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龙圣明提出的部分学生“上课时涣散、复习时认真、考试时‘冒险’的情况”。这在外国美术史教学中很常见。对照相机、电脑的依赖,使学生平时基本不画速写,速写功夫被弱化。根据实际状况,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绘图笔记作业”。课堂上必须完成的作业是在讲课和投影图片映像时,有选择地要求学生用简洁的勾勒笔法,描摹出某幅作品的构图或局部,学生作画时,教师同时讲解这幅画。每幅小构图旁边,要求他们注明画题、作者、国别、流派。课下逐一检查,也省去了每堂课的点名。下周上课时选出最好的作业进行点评表扬,对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这种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的记忆,把作业保留下来,装订成册,随时翻看,复习时过目不忘。绘图笔记作业还有一个目的是防止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因为要及时做作业、交作业,这样也确保了良好的课堂秩序。在讲课与作业中突出画家的艺术特色和语言创造,在史与论中,同实践联系起来,点睛式地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学习外国美术史的目的是要提升受业者的艺术实践、创作水平和创作观念,学好它必将对艺术创作有所启发。
结语
总结多年的教学体验,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如果不探讨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建构,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很难与时展的节拍和美术创作者的期望值相吻合,尤其在当下强调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生产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外国美术史教学更具有独特的功效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教研课题论文,课题名称“外国美术史课程教学法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JYWB2012-005)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2]龙圣明.以“绘图笔记作业”等“史――论――实践”教学法巧授美术史课[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4]刘晓慧.高师本科美术教育中的美术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学理论;学科目录;专业目录;比较研究;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会员会颁布实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以下简称“2011学科目录”)。新的学科目录(本文把面向研究生培养的学科目录简称为“学科目录”)在“艺术学”门类下设了5个一级学科,但未设置二级学科,并明确说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适用于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并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学士学位按本目录的学科门类授予。”①
时隔一年半后,201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为“2012专业目录”)。新的专业目录(本文把面向本科生培养的专业目录简称为“专业目录”)在艺术学5个专业类(一级学科)下设33个专业(二级学科)。至此,纷纷争争的新一轮的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已经尘埃落定。按照规定“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本科教育中称为“专业类”)和二级学科(本科专业目录中为“专业”)三级。”②这意味着从国家层面而言,新独立的“艺术学”门类所具有的“合法”目录是:5个一级学科,33个二级学科。
但是,尘埃落定并不意味着存在的问题已经解决,也不意味着“合法”的就是“合理”的,特别是对于新独立的“艺术学”门类而言。但是,尘埃落定却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时段内,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学科目录设置管理办法规定:“一级学科的调整每10年进行一次”,“二级学科目录每5年编制一次”③。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也明确规定:“《专业目录》十年修订一次;基本专业五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每年动态调整。”④尽管如此,鉴于学科、专业目录是引导艺术学门类建设和艺术教育发展的指导性、规范性文件,既涉及严肃的学科范畴和学科逻辑建构的学术问题,也涉及面向社会现实需要搭建艺术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系统工程,我们更有必要对学科、专业目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未来5或10年的调整时机能够有所进益,使艺术学门类的学科、专业目录日臻合理和完善。为达此目的,系统地比较、分析国内外艺术学门类的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状况,认识不同的设置理念和原则,并思考我国艺术学门类学科、专业设置的合理取向,当是一条重要的借鉴途径。
一、美、英、德、俄四国艺术类学科、
专业目录的设置与分析
作为高等教育的规范性指导文件,学科目录及其下属专业的设置,根本的原则理应是既符合学科和学理逻辑又符合国家教育实际和需要。纵观当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学科目录,各国作为独立学科门类(或称学科群)“艺术”或“艺术学”都有自成体系的学科和专业群(参见表1⑤)。同时,它又是和其他学科门类有着明显的交叉、融合优势的生长学科群。不过,由于艺术教育自身所包含的“艺术技能教育”(术科)与“艺术研究教育”(学科)的天然差异⑥,各国在学科目录中对艺术学科门类名称的概括是不同的,只有德国最理性和客观,并列使用“艺术,艺术学”作为门类名称。但是,各国在一点上又是相同的,即该门类中都包含有艺术技能教育(术科)和艺术研究教育(学科)两类学科、专业,凸显了现代专业艺术教育“学术”与“技术”并重并相互结合的学科教育理念。
分析世界主要国家艺术学学科目录的设置,大致可归为两类设置逻辑和设置状况:一类是以艺术的“种”概念划分为基本根据的、学科数量较多又相互独立的设置格局,突出艺术品种、种类的专才教育。同时,又通过开设“综合”或“其他”学科,为艺术种类融合或艺术与其他学科交叉等新艺术学科、专业的拓展留出发展空间。这种设置格局以美国、英国等国为代表。另一类是以艺术的“类”概念划分为基本根据的、学科数量较少并相对独立的设置格局,突出艺术类型、类别的通才教育。同时,它一般又在学科类别中设有少量的独立专业,或依据传统在个别学科中保持有较多独立专业。这种设置格局以德国、俄罗斯等国为代表。
下面不妨选取美、英、德、俄四个国家的艺术学学科目录为例,做些比较分析。
(一)美国的学科目录最初是由统计高校现实的学科专业状况而产生的,因此不具有指令性职能,但近年来对高校的指导性作用已开始显现。CIP-2000于2002年定稿,划分为38个学科群(相当于“门类”),下设326个学科(相当于“一级学科”)。按学位差别总体上又区分为三大类:一是以学术型学位教育为主的学科群,共13个学科群124个学科。主要是人文、社科、理学、交叉学科等。二是以应用型与专业学位教育为主的学科群,共13个学科群168个学科。主要包括工学、医学、农学、法学、神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建筑学、新闻学等学科。三是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学科群,共12个学科群70个学科。包括军事技术、各种职业技术、家庭科学、休闲健身等学科。为便于比较,我们可以不计它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群,这样美国的学科目录(适用于研究生和本科生)就是26个学科群292个学科。
在美国的学科体系中,艺术学属于“应用型与专业学位教育为主”的学科群,下设9个学科(一级学科),52个专业(二级学科)。但它依然包含技术和学术两类学科和专业,并且在学科和专业两级都以设置“综合”和“其他”的方式为交叉和新兴学科、专业留出了发展空间(参见表2)。这是美国学科目录设置的一大亮点。这种亮点还表现为它在学科群中就独立设有“交叉学科”、“文理综合”门类,下设22个一级学科,为业已兴起的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开绿灯。与我国艺术学目录的第二个明显不同,就是保留有“工艺、民间艺术与手艺”一级学科及其专业,为传统手工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教育保障的途径。第三个显著不同是二级学科(专业)的设置显然是根据各一级学科艺术种类的发展和专业实际,采取“种”观念来设置的,专业数量较多,且各一级学科之间显然是“不平衡”的。以“美术”为例,二级学科(专业)并没有被整合为绘画艺术、雕塑艺术等专业,而是按“画种”分设的。第四个特点是设有大量艺术与市场结合的专业,比如“戏剧艺术经营”、“影视制作与出品”、“艺术经营”(实为美术经营)、“音乐商业营销”等,为艺术在现代社会的生存、传播和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此外,美国的“艺术教育”是被归在“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特定学科与职业教师教育”中,设有“艺术学教师教育”、“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在“神学”门类下设有“宗教音乐”的一级和二级学科。“建筑学”是独立的门类,下设有8个一级和二级学科,其中有“建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风景建筑设计”等学科和专业。在“农学与农业经营”门类中有“应用园艺/园艺经营”一级学科,设有“观赏园艺”、“风景与庭院美化”等专业。学科目录还设有“传播与新闻学”门类,下设有“传播与媒体”、“广播、电视与数字通讯”、“公共关系与广告”等一级学科。
(二)英国的学科目录也是由统计、综合高校现实的、具体的学科专业状况而产生的,至今对高校不具有指令性和指导性职能,至多只具有参考作用。JACS产生于2002年,由20个学科领域(相当于“门类”)组成,下设159个一级学科。其中,“创造艺术和设计”作为独立的学科领域,共设有10个一级学科,44个二级学科。
“创造艺术和设计”门类所设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状况与美国相似(参见表3)。一级学科层面也保留有“工艺”一级学科及其具体的二级学科;在二级学科(相当于“专业”)的层面,英国在部分专业的设置上比美国略显概括,比如用“音乐类型”、“舞蹈类型”等概括了具体的种类,又为按种类、类型设置和实施专业教学保留了空间;同时,在一级学科用“宽口径学科”、“其他学科”、在二级学科用“未分类学科”的方式,为新兴、交叉和综合学科、专业留出了发展空间。
与美国和中国学科目录明显不同的一点是,它在一级学科中设有“想象性写作”学科,下设“剧本写作,诗歌写作,散文写作”专业。这对我国不失为一种启示,为艺术界呼吁将“文学”纳入“艺术学”门下提供了一种思路。其实,要将“文学”全部纳入艺术学门下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不要说作为门类的“文学”,就是作为一级学科的“语言文学”也不能全部纳入艺术学。这里的关键是区分“语言学”和“语言艺术”,只有创作性的语言艺术才是属于艺术范畴的艺术种类之一。第二点不同是,美术学科下设有“精美艺术保存”专业,这应该是针对美术品的修复与保护专业。这个专业放在艺术门类中对我们也有借鉴意义。第三点不同是,英国的艺术类学科、专业中似乎不涉及“电视艺术”领域,在学科目录中另行设有“大众传媒和文件”学科领域(门类),其中有“媒体研究”、“媒体生产”等学科、专业。
另外,英国的学科目录在“历史和哲学研究”门类的一级学科“专题历史”下设有“艺术史”、“建筑史”、“设计史”等专业。但“音乐史”、“舞蹈史”、“电影技术及摄影历史”等却设在“创造艺术和设计”门类中,这应该与他们的学科教育传统有关⑦。还有,他们的学科目录中没有明确设置“艺术教育”学科和专业,在“教育”和“创造艺术和设计”门类中均未见明确的艺术教育专业。或许包含在“教育”门类中所设的“教师教育-专门化”、“专业教育理论研究”等相关专业中。“建筑学,建筑和规划”是独立的门类,下设6个一级学科,在“园林设计”学科下设有“园林建筑”、“风景研究”等专业。
(三)德国的学科目录也是由统计高校现实具体的学科专业状况而来,对高校不具有指令性和指导性职能,只具有参考作用。德国的学科目录有两个体系,一是“专业群、学习范围和学习专业目录”,用于“学生和考试统计”;二是“专业群、教学与研究范围和专业领域目录”,用于“人员和岗位统计”。简单地说,前者是学生学习专业的目录,相当于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后者是教师教研和科研专业领域的目录。相比而言,前者比较概况,后者比前者所设学科专业要多、也详细得多。
2004年的“专业群、学习范围和学习专业目
录”共计10个专业群(相当于“门类”),下共有83个学习范围(相当于“一级学科”)。其中“艺术,艺术学”门类下共有5个学习范围,30个学习专业,相比于美国和英国的设置要概括、简洁得多。显然,学生学习的学科、专业都要宽泛得多,以某种“类”性质来归纳,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参见表4),可谓宽口径培养策略的体现。以一级学科为例,按我国的习惯来看,其设置基本可以概括成“艺术学、造型艺术、设计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5个一级学科,我国刚公布的“2011学科目录”与之有相似性。下设专业仅在“设计艺术”和“音乐艺术”中略显具体,其他专业均较概括。第二个明显的不同是德国重视“艺术研究”学科和专业,不仅是传统的艺术史和单科艺术学(如戏剧学、音乐学),而且为普通艺术学设置了艺术教育、艺术品修复学、艺术和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等专业。这不仅使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有了丰富的专业支撑,也表明该学科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专业内涵、发展空间和现实价值。这是非常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和借鉴的方面。第三个不同点是将“艺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在“艺术,艺术学”门类下,既有综合的“艺术教育”研究专业,又有单科艺术教育(如舞蹈教育、音乐教育)专业。这种关于艺术教育的学科归属和层次设计,突出了专业性质和依托关系。
另外,在德国“建筑学”不是独立的门类,属于“工程科学”门下的一级学科,有“建筑学、室内建筑学”专业。在“农学”门下有“园林建筑”专业等。
(四)俄罗斯高等教育传统的学制和学位制度比较特殊,经过近20年的引入国际通行制度的改革,形成了现行的大学教育的两种学制和学位体系(俄罗斯的副博士和博士学位教育均属于大学后教育范畴):一是由学士到硕士的学制(4+2年),二是培养文凭专家的学制(5-6年)。前者获得“硕士学位”,后者获得“专家资格”(如工程师、经济师等),两者大致相当,都可以报考研究生,攻读副博士学位。这种设置大致可以理解为有如中国全日制研究生中的学术学位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之别。另一方面,俄罗斯近20年来也在努力改革传统的、以窄口径的“专业”培养人才造成的弊端,实施按照新的、宽口径的“方向”来培养学生的新模式,这方面主要集中在工科、技术科学等领域。同时,还在整个学科目录中设置了“跨学科专业”门类,为新兴、综合和交叉学科与专业的发展开辟了教育实施途径。这样,就形成了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学科目录在结构上的特殊性。
2000年俄联邦教育部了最新的学科专业、方向目录,具有指令性职能。这个目录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培养学士、硕士的方向目录,其中包括自然科学与数学类、人文与社会科学类、教育类、技术科学类和农业科学类,共5大类95个方向。二是培养文凭专家的专业目录,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文化艺术类、教育类、农业经济类、医学类、服务类、跨学科类以及信息安全领域中的专业类,共计10类170个专业。三是培养文凭专家的方向目录,其中包括技术与工艺类、农业类、艺术与建筑类、语言学与信息学类,共4大类84个方向。由于三个目录的学科门类与专业设置是相似的,本文以“培养文凭专家的专业目录”为分析依据。
俄罗斯学科目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与“艺术”相关的专业或方向在三个目录中都有设置,且归属多个学科类,比较分散(参见表5),并大致表现为学术型、专业型、技术型的层次差异。在培养文凭专家的专业目录中,独立设置“文化与艺术专业”门类,其下设有可归属于不同种类艺术的专业30个。笔者按中国一级学科的习惯,大致归并了戏剧、舞蹈、音乐、电影、美术、设计与工艺、文学制作、图书馆与博物馆等8类,属于艺术的共7类27个专业。第二个特点是,专业目录在层次上只设两级,即学科类(门类)、专业或方向(二级学科),不设一级学科。与美、英目录相比,在专业或方向的设置上俄罗斯还是比较概括的,注意了宽口径的要求,但又用“按类型、按领域、按种类”等要求为保持专业性留出了空间。第三个明显不同的特点是,将专业化、应用性比较强的“文化”专业与“艺术”归为一个门类的设置作法,这其中应该包含着主张两方面结合的理念,特别是在“博物馆业与文物保存”、“社会文化活动”等专业方面,艺术与之联系密切又有共通性是显而易见的。另一个归入这个门类的比较不同的专业是“文学制作”,这也是在其他国家的艺术学学科目录中未曾有的专业。第四个不同之处是,它的“艺术学”和“艺术教育”专业设在其他门类中,前者是“人文-社会专业”门类下的专业,后者设在“教育学专业”门类下,有“音乐教育”、“造型艺术教育”两个专业。
在另两个专业目录中,比如在培养学士、硕士的方向目录中,“人文与社会-经济科学”门类中设有“艺术”和“建筑学”等专业;在“教育科学”门类中设有“艺术教育”专业;而在培养文凭专家的方向目录中,在“艺术与建筑学”门类下又设有“建筑学”、“纺织与轻工业产品的艺术设计”两个专业。
综合比较上述四个国家“艺术”或“艺术学”门类的学科和专业设置情况,有共性又有各自明显的特点,都是在各自国家的文化传统、大学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设置的,具有学理逻辑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各有所长。总结其中体现的设置学科的学理逻辑和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至少有两点是明显的:一是引导艺术学门类下领域和形式各不相同的学科和专业,相对独立地自我发展,突出其“种类”的专业性,以“窄口径”培养具有专精的专业创作和实践能力的艺术专门家,或具有深入的种类艺术学专业研究能力的专家为主要人才目标的教学理念。典型的代表是美国的学科目录。当然,这样的理念并不否定艺术类学科的综合、交叉等创新学科和专业的教育,专门辟有这方面的学科和专业发展途径。二是引导艺术学门类中相近、相关领域的学科和专业融合发展,突出其“类型”的专业性,以“宽口径”培养具有兼容的艺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领域艺术家,或具有专业素养的艺术研究、艺术学研究专家为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以德国的学科目录为典型代表。自然,这种理念也并不否认专业技能教育,它的实施得益于建立在比较发达的艺术学研究基础上的、学术与技术并重的专业教育。
二、中国学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
专业设置的历史与现状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目录的变化历程,自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主要经历了四次变化⑧:第一次是1983年公布试行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含11个学科门类,64个一级学科和647个二级学科(含1985年增补的军事学门类)。同时,还有自1984年以来国家教委分科类先后公布实施的本科专业目录。第二次是1990年公布实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90学科目录”),共设置11个学科门类、72个一级学科和620个二级学科,设试办专业34种。同时有1993年公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93专业目录”),设10个门类(不含军事学),下设专业类71个,504种专业。第三次自1997年开始,《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以下简称“97学科目录”)增加了管理学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增加到88个,二级学科调整为382个。后经1998年和2005年两次补充修订,调整为89个一级学科,392个二级学科。同时有1998年公布的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98专业目录”),设11个学科门类(不含军事学,增加了管理学),专业类71个,专业249种。第四次是2011年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增加了艺术学学科门类,共设置13个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未设置二级学科目录。与之相应的是新修订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设12个学科门类(新增艺术学,不含军事学),专业类92个,专业506种。
下面以1990年以后学科目录、专业目录中的“艺术学”学科为例,统计其学科、专业设置数量的变化(参见表6),结合历次修订原则,概括分析其变化轨迹。
1.“90学科目录”中,“艺术学”属于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设16个二级学科,2个试办专业。另在文学门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设有“文艺学”二级学科;在法学门类“民族学”学科下设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二级学科;在工学门类“建筑学”学科下设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在“纺织”学科下设有“纺织品设计”、“服装”专业;在农学门类“农学”学科下设有“观赏园艺学”专业。“93专业目录”中“艺术类”下设43个专业,另有控制设点专业3个(参见表7),还在“新闻学类”下设有“广告学”专业;在工学“土木类”下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在“林业工程类”下设有“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在“纺织类”下设有“纺织材料及纺织品设计”、“服装”专业;在农学门类下设有“观赏园艺”、“风景园林”等专业。
对于这次修订,“90学科目录”中写道:与之前的目录相比“有一批专业拓宽了专业面,调整、充实了专业内涵;同时,删掉或归并了一些划分过细、偏窄的专业,增加了一批新专业。”⑨这种修订原则也贯彻在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中,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修订后的专业数减少了309种。不过,这种拓宽专业口径和内涵的理念在“艺术类”方面并不明显,从对照表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学科目录还是专业目录,二级学科(专业)的数量仍较多,且专业划分比较具体,突出的是以不同的艺术种类为基本专业的理念。这种设置状况很类似美国、英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当然,目录在整体上也显示了归并的意图,这在“90学科目录”的二级学科设置上比较明显,在“93专业目录”中也显示了把设计与工艺、戏剧与戏曲、电影和电视设置在一起的意图。比较好方面是,目录在各个种类的专业群中,多设有研究、教育专业;另外,设有独立的“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
2.“97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仍属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另在文学门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设有“文艺学”二级学科;在法学门类“民族学”学科下设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二级学科;在工学门类“建筑学”学科下设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下设有“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农学门类“林学”学科下设有“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98专业目录”中,“艺术类”下设20个专业(参见表8),另外在“新闻学类”下设有“广告学”专业;在工学“土木类”下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在“轻工纺织食品类”下设有“服装设计与工程”以及包装、纺织工程等专业,在“环境生态类”下设有“园林”专业等。
这次两个目录“修订的主要原则是:科学、规范、拓宽;修订的目标是: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⑩修订后与之前的目录比较,二级学科(专业)种数大幅减少,专业的内涵被大大拓展了。以艺术类为例,学科目录的二级学科被统一以“学”归并为8个学科,本科专业被归并为20个,专业名称设定为综合性很强的“类”概念。如“音乐表演”专业,涵盖了“93专业目录”的“指挥;演唱;键盘乐器演奏;管弦(打击)乐器演奏;中国乐器演奏”等5个专业,“美术学”专业包括了原目录中的“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囊括了原来的7个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归并了原来戏剧、影视学科中的5个专业。这次修订使学科目录规范、简洁了,但也造成了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专业方向之间名称的重复之弊。而且,二级学科“艺术学”之下未设本科专业,“舞蹈学”之下未设“舞蹈表演”专业,原“93专业目录”中的“工艺美术学”、“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完全被“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专业取代等等,这些显然也是不得当的。同时,“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被取消,另在新设立的“管理学”门类下设有“公共管理类”,下设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
3、“2011学科目录”中,艺术学设为独立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另外在工学门类下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一级学科,在管理学门类下设“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但新的学科目录中未明确设置二级学科目录,这必然造成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设置将成为学科专业目录体系中的二级学科之实。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在艺术学5个一级学科下设29个基本专业、4个特设专业,共计33个专业(二级学科)(参见表9)。
另外,将艺术教育方面的专业集中移至教育学门类的“教育学类”下,设有“艺术教育”专业(可授教育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在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类”下增设“文化产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专业,在“公共管理类”下仍设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类”下设有“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专业;在历史学门类下设有“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T)”专业;在工学门类的“纺织类”下设有“服装设计与工程(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T)”专业,“建筑类”下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T)”等专业;在理学门类“地理科学类”下设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专业;在农学门类“植物生产类”下设有“园艺”、“林学类”下设有“园林”专业。
在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中,对“98专业目录”的评价是:“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本科教育观念,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对引导高等学校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加强专业建设和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谈到存在的问题时说:“现行本科专业目录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存在着与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划分不够一致、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设置困难等问题。”纵观20多年我国学科、专业目录的修订轨迹,从1990年的修订原则到2010年的修订思路,可以清晰地看到,拓宽专业口径以增强适应性,改变过分强调“专业”的本科教育观念,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是国家这些年来学科、专业目录修订的贯穿思想。这种理念的直观体现就是学科、专业的名称越来越向上层概念靠拢,含义越来越包容,学科和专业的数量越来越少,但专业指向性也越来越模糊。问题是,这种越来越普泛的学科专业目录,作为针对各个学科的全国一刀切的指令性、规范性的学科专业规范,是不是“能很好地满足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是不是解决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设置困难等问题”?从艺术学门类和艺术教育的情况看,并不能令人满意,事实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三、从中外比较中反思我国艺术学门类学科、
专业目录的设置问题
前文在比较分析美、英、德、俄四国艺术类学科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到各国的目录设置是各有特点的。总结其中体现的学理逻辑和人才理念,不论是基于“种”概念还是“类”概念的划分,体现“窄口径”还是“宽口径”的理念,其目录的设置逻辑是统一的,内涵是一致的,理念的贯通的,且很好地体现了现代专业艺术教育“学术”与“技术”并重并相互结合的办学理念。
我国近20年来学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始终存在着要求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下独立出来的呼声。如今,“艺术学”自立门户,但也面临着自身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含学科、专业目录的建构)方面的若干问题。这方面的建设并非单纯的学理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从中外学科、专业目录比较的角度,探讨和反思我国艺术学门类的学科和专业在设置方面的相关问题,无疑是会用所收益。
1.既整合又分离:学理基点和逻辑不统一现象
从总体上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总体布设方面类似美国的体系,在具体学科专业归并方面又类似德国体系,试图将两种体系的长处结合起来。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与艺术、艺术学教育相关的学科专业不仅集中在“艺术学”门类下,也按主要属性散布在一些相关学科门类中。但德国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极少有这样的现象,突出学科归属清晰的逻辑取向,除了“建筑学”下的“室内建筑学”、“农学林学”下的“园林建筑”专业外,基本没有艺术相关专业设在其他学科门类下的情形。而且,这两个独立设置的专业与“艺术,艺术学”门类中“设计”学科下的专业也没有交叉之处。在这方面,英国的学科专业目录也有相似之处。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整体布设方面显然更类似美国的学科目录取向,“散布”现象明显(参见表10)。
基点和逻辑是统一的,可以概括成以理论研究为基点的“艺术学”、以创意应用为基点的“设计艺术”、以形象创造为基点的“造型艺术”、以形体演艺为基点的“表演艺术”、以音律创作为基点的“音乐艺术”五大类,而中国的五类归并显然是原“97学科目录”中8个学科的合并,虽然照顾到了学科间的相关性,但又不能说学理基点和逻辑是统一的、一以贯之的。在专业层面,德国目录比较概括,特别是“艺术学”、“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学科中的专业,似乎还含有专业融合的倾向;只在“设计艺术”和“音乐艺术”学科中还保留有部分相对具体的“种”专业。对比可见,我国的“98专业目录”比德国更概括,已难以看到具体的“种”专业,几乎只剩下“类”概念。“2012专业目录”在总体上延续了这个特点,除了新增专业和4个特设专业外,其他专业没有变化,只是按新的一级学科并置(比如“音乐与舞蹈学类”下的专业)或合并(比如“戏剧与影视学类”下的专业)在一起而已。目录中最“显眼”的变化,是设计学一级学科下的“艺术设计”专业,一夜之间又退回到了“93专业目录”的状态,变成了7个比较具体的专业,其中新增的专业有“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其他5个专业多为过去曾列入目录的专业的更名。一方面是“聚零为整”地拓宽口径,一方面又“化整为零”地缩小口径,我国“艺术学”学科专业目录所呈现出来的、这种在一级学科和专业双重层面的既整合又分离、学理基点和逻辑不统一的现象,透露出在“艺术学”学科建设和教育理念方面的紊乱问题,这方面问题的影响将是长远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宽口径或窄口径:专业和人才培养口径问题
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自1990年以来一直奉行的改革原则是:拓宽专业口径以改变过分强调“专业”的教育观念,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这在学科专业目录的设置上取得了明显的改观,例如“98专业目录”中的艺术类专业均概括成“类”概念。但是,这种改革在我国艺术类学科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中的实际收效却甚微――几乎所有招收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不论是专业艺术院校,还是综合性、师范性、理工医农类大学的艺术专业,均是在“98专业目录”所列“专业”后面以括号加注“专业方向”的方式来实施招生和专业培养的。例如:绘画(油画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等等。这说明,过于笼统的“类”专业是难以实现专业艺术教育的,存在着培养“口径”模糊之弊。那么,对于艺术学门类的学科建设、专业教育而言,究竟是“窄口径”还是“宽口径”更适合学科逻辑和人才培养,即艺术学门类的学科和专业的设置基点定于什么宽窄度更适合?对于这个问题,恐怕难以一概而论,各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存在宽窄两种口径就说明各有所长,同时又与各国的传统和国情需要相吻合。
以美、英为例,艺术学门类的学科是按照通常的艺术种类划分的,专业主要是按照“种”概念区分,但又没有无限扩张,主要是按照领域、品种来概括的;同时,也有类似“音乐演奏”、“音乐类型”、“舞蹈类型”等比较概括的专业,但又为按种类、类型设置和实施专业教学保留了空间。四国中德国的专业设置最概括,但在“设计艺术”和“音乐艺术”等品种差异较丰富的学科中又保留有较具体的“种”专业,这也可以说明某些艺术专业完全以“宽口径”恐怕难以实施。俄罗斯的学科专业目录具有和中国相同的指令性性质,并向实施“宽口径”专业方向改革,专业设置较概括,突出了“类”概念,但是又用“按领域”、“按类型”、“按种类”等要求为保证专业性留出了空间。上述国外的设置作法表明,只有平衡把握好专业层面的“类”和“种”的设置关系,才能真正有利于艺术学门类实施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建设。鉴于艺术学各学科自身种类和关系的复杂性,专业(二级学科)设置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学者们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3.综合性与专业性:理论性“艺术学”专业的平衡
一般说,欧美国家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是比较重视理论性的“艺术学”专业教学和研究的,这方面我们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有两种体系,一是类似英国和俄罗斯的体系,将“艺术史”或“艺术学”专业设在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科中,又在艺术学门类中也设置部分种类艺术史专业。同时,把“艺术教育”设在教育门类下。这种体系突出了这类专业的人文和理论基础,以综合型学术性见长。二是德国的体系,将艺术学研究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设置在“艺术、艺术学”门类中,不仅重视传统的艺术史,也重视普通艺术学,而且将艺术教育、艺术品修复学、艺术和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等专业设于其中。同时,在各类艺术一级学科中也重视专业艺术学(如戏剧学、音乐学/音乐史)和专业艺术教育(如舞蹈教育、音乐教育)的建制。这种体系突出了艺术学研究专业的艺术专业和理论基础,以专业型学术性见长。
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对待综合型学术研究性艺术学专业始终不够重视,长期未设置普通艺术学学科和专业,基本上是把艺术研究局限于专业之内,如在艺术类各二级学科中设置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历史及理论等专业,以及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等专业。这种状况在1990至2010年间实施的学科目录和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得很清楚。“97学科目录”中虽然下设了独立的“艺术学”二级学科,但在“98专业目录”中并未设置具体专业――也就是说,不在本科层面实施理论性“艺术学”专业教育。还需说明一点,“90学科目录”和“97学科目录”中,都在文学门类下设有“文艺学”二级学科,有人视为中国式的独立“艺术学”专业,但是,究其实毕竟不能等同于“艺术学”,而且同样不在本科层面实施“文艺学”专业教育。中国艺术教育的这种局限于艺术类型的史论专业、艺术教育专业的传统,虽然突出了专业性,但又极大地牺牲了人文性和理论性,难免导致艺术类学术研究的分裂和弱化,进而导致艺术学科教育被定位于技能型教育,普遍而轻视它的学术性属性,不仅造成了艺术学研究长期滞后于文学研究,而且长期误导了学术界、艺术界和社会大众――认为艺术基本没有、也不需要学术性研究,甚至是学艺术不需要多少文化水平观念。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艺术教育的严重缺陷。但是,这种缺陷在当前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在“2011学科目录”中,“艺术学理论”虽被设为艺术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但其在“2012专业目录”中仅仅设了“艺术史论”一个本科专业。这根本无力弥补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和现实的缺陷,也无力扭转悲剧性的误导。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借鉴德国的经验,既重视专业艺术史论的专业建设,更要加强“艺术学理论”学科下的普通艺术学、艺术史学、比较艺术学、艺术管理与产业、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等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目录的导向作用,树立艺术学门类学术性与技术型并重的专业品格。
4.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并重扶持的学科理念
欧美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待传统艺术专业和新兴艺术专业的作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在保留艺术传统专业方面,他们均将“工艺”和“民间艺术”纳入目录,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教育保障。例如:美国在“设计与应用艺术”学科之外独立设有“工艺、民间艺术与手艺”一级学科及其专业;英国也在“设计”学科之外开设有“工艺”一级学科及其大量的具体二级学科;俄罗斯也保留有“装璜应用艺术与民间手工”、“民间艺术制作”等专业。众所周知,基于工业革命而兴起的“设计艺术”与传统的“工艺美术”并非艺术取向和专业技能等同的专业,两个专业领域可以有借鉴乃至部分交叉,但并不能相互替代。我国原有的工艺美术学院先是纷纷并置开设“工艺”与“设计”专业,后又纷纷更名为“设计学院”而放弃原有工艺美术专业,一律改为“××设计”专业,终至将“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混为一谈、“工艺美术”被清除出学科专业目录。这种做法的危害到今天已经显示出了恶果,特别是在大力倡导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尤需我们及时纠正错误。“2012专业目录”在“设计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了“工艺美术”专业,可视为一种拨乱反正的举措。不过,笔者觉得还是很单薄,不足以挽救“工艺美术”自身众多专业的颓势。
在对待新兴艺术专业方面,欧美国家均将重要的、业已显示出发展方向特性的专业列入学科专业目录,为开展必要的新兴艺术专业教育保驾护航。例如:美国不仅在艺术学门类的“美术与艺术”中设有“多媒体”专业,在“设计与应用艺术”中设有“设计与可视传播(综合)”专业,另外还在“传播与新闻学”门类下设有相关一级学科;英国也在一级学科“设计研究”中设有“交互及电子设计”专业;德国则在一级学科“造型艺术”中设有“新媒体”专业等。在我国,艺术院校开设“新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网页设计”等专业方向,挂靠在“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学科名下招生办学的历史早已不是三年五年,但它们迟迟难以列入艺术类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虽然这次“2012专业目录”在“设计学”一级学科下设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可谓一大突破,但是,类似的很多新兴专业依然面临着难以“名正言顺”的尴尬局面,比如下面谈到的“艺术管理”等专业。这里的关键是要设计出一种灵活的目录设置机制,能够保障社会所需新兴专业能够有“合法”的成长空间。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中对“特设专业”规定的“每年动态调整”,“批准设置的新专业列为特设专业”等政策不失为一种改革。另外,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美国的目录设置方式。
5.艺术学科与社会:艺术教育的职业需求专业
当代艺术学科和艺术教育已不再仅仅是技能教育,也不再局限于艺术自身的创作问题等小圈子中,而是更多地与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文化遗产保护、文博工作等相结合,使艺术类专业在学术性、创造性、技能性教育的基础上真正成为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和产业教育。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目录中设有大量的艺术与市场结合的专业,几乎每个学科都有,为艺术在现代经济社会的生存、传播和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到俄罗斯在文化和艺术结合方面的理念,将与艺术关系密切的专业化、应用性比较强的“文化”专业与“艺术”归为一个门类,其中设有“博物馆业与文物保存”、“社会文化活动”等方面的专业。同时,可以看到英国在美术学科下设有“精美艺术保存”专业,德国在“艺术学”中设有“艺术品修复学”专业。
对于上述专业,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均不视为艺术学门类的专业,分别设置在别的门类和学科中(参见表10)。“93专业目录”中曾设有独立的“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到“98专业目录”中竟因新增设“管理学”门类而被取消了,改在“管理学”门下设“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有“公共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这种改变对于艺术学专业似乎没有多少作用,虽然有些院校在“公共事业管理”名下自设“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办学,但更多的艺术院校照样在“艺术学”下自办“艺术管理”专业、在“音乐学”下自办“音乐管理”专业、在“美术学”下自办“美术管理”专业等等。这说明我们的学科、专业目录不免脱离社会实际,也缺少新兴专业的生存空间。这种状况即使在“2012专业目录”中仍未改变,依然不在艺术学门类中设立我国当代文化艺术发展急需的管理类、经营类或产业类专业,而是归在管理学门下。除了原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又在“工商管理”学科下增设了“文化产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专业。这种设置格局虽然可以有所补益,但在实际办学中,这类艺术管理和艺术产业类专业又难以脱离艺术学基础。
类似的情形还有,我国的“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一直设在“历史学”门类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通常设在“建筑学”学科中,没有像美国那样设置在“交叉学科”门类中。近年来,艺术院校中也有开办“文物鉴定与修复”、“文化遗产”等专业的实践,并有不断增长趋势。就专业属性而言,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文博工作等专业当然不完全属于“艺术学”范畴,但是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类项,又都属于艺术品和民间艺术范畴,对它们的修复、保护、传承和研究都离不开“艺术学”的基础,离不开与艺术学相关学科的结合。因此,在艺术学门类中开设相关的艺术遗产保护、鉴定和修复等专业,也是合理和可行的。英、德、俄的学科专业目录也说明了这种可行性。
6.文学及其他:需引起我们特别注意两点
欧美国家的学科目录,还有两点需引起我们特别注意。一是艺术学门类中设立“想象性写作”学科和“文学制作”专业的启示。文学作为艺术的一个种类和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诗歌、小说、剧本、散文等早已为全世界贡献了无数的经典作品。但由于艺术类学院教育的形成晚于语言文学教育,导致文学和艺术的专业教学长期分立,乃至“艺术”曾被长期置于“文学”门下的学科历史。笔者认为,这种倒置和分立状况最大的危害,是导致专业艺术院校日益走向单向度的技能教育,艺术的思想性、文化性、学术性乃至创造性日益贫弱。这种状况在中国的专业艺术院校中尤为明显。艺术院校应该开设“语言艺术”学科和专业,一方面是健全和完善艺术学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文学的敏锐、思考与创作,文艺学的批评、学术与厚重来激励姊妹艺术,共同创造艺术学门类的丰厚与辉煌。虽然这是笔者的理想,但并非乱想,英国学科目录的启示,我国延安时期“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和今日艺术学院设有“文学系”的实践,以及艺术院校现有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等,都证明这是可行的。
但问题是“艺术学理论”首先要面对的是艺术作品,不是直接的理论。那么,当他们或我们面对艺术作品如何研究它们,如何诠释它们,并进而上到艺术理论的高度,这就涉及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论研究的方法问题了。
一、综合艺术实践经验
如何理解“艺术学理论”我们无法绕过它建立的初衷。张道一先生从南京艺术学院调到东南大学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艺术学”这门学科。他认为‘‘我国的艺术研究一直停留在分类地进行,缺乏整体的宏构。”mP4)无论是从学科,还是现实艺术研究的状况,都缺乏一个统摄艺术的理论体系和专门探讨、研究这门学问的学科。基于这个现状和认识,张道一先生提出了“应该建立艺术学”的构想策略。诚如张道一先生指出:
“对于艺术的宏观考察,整体研究,综合地探讨它的共性和规律,作为人文科学的一部分进行配列设施,在艺术教学中则一直阙如。在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的专业目录和国家学科目录,就成了一个缺门。譬如说,在学科目录中‘艺术学’属于‘文学类'但只是作为‘一级学科’的总名,用来概括音乐、美术、戏剧、电影、舞蹈等‘二级学科’(专业),而缺少实在的‘二级学科’的‘艺术学'这样,对艺术进行宏观的、综合的、整体的研究,就无法定位。
这里张道一先生已经把构建“艺术学”的目的讲得非常明确了,并率先于1996年在东南大学开始招收全国首届‘‘艺术学”博士生。这就是“艺术学”建立的目的和意义,是构建‘‘艺术学”的初衷。
2011年升级为大门类的艺术学,把原来的二级学科‘‘艺术学”更名为今天大家称谓的“艺术学理论”,避免了与大学科门类‘‘艺术学”名称重复,并升为一级学科。名称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它的性质。原来的二级学科“艺术学”,与今日的“艺术学理论”本质上完全一致,科学目的、任务没有任何改变。
但是自从艺术学理论成为‘‘大蛋糕”以后,全国各高校纷纷申报艺术学理论硕士点和博士点。就目前高校申报成功的博士点情况来看,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点申报成功数为18个点,居艺术学下的一级学博士点最多。为何一下增加了这么多的艺术学理论博士点,这是非常怪异的事情。我们简单分析一下就明白其中的“奥秘”了:其他一级学科都有艺术创作实践学科支撑,也有本学科的史论支撑。艺术实践需要很多的优秀艺术作品,如国家级别的奖、大展、演出等艺术作品,来支撑申报硕、博学科点。这些艺术作品一时半会是弄不出来的。譬如五年一度的全国美展,谁也没有本事马上得一个金奖,就是早期_年_度后又改为一年二度的“梅花奖”,也不是谁想评就评得上的。这需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磨砺。这些有艺术实践要求的科学,艺术作品支撑学位点的申报很重要,没有艺术作品的支撑,学科点是拿不下来的。当然本学科的艺术史论也是很重要的理论部分。那么,唯独不需要艺术作品而全凭艺术理论支撑申报的“艺术学理论”硕、博点,就有很大的问题了。即申报的成果材料是否属于艺术学范围内的理论研究成果,非常值得质疑。因为一些申报硕、博点的成果,多是文艺学和美学的研究成果。有的高校甚至就是以文学院的名义申报“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点,居然也成功了。这种乱象就给“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方向和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和混乱。
从学理上讲,文学属于艺术的范畴。但是从当前的学科上讲,文学与艺术学各属于两大门类科学。而且从学科内部范畴的确认中,艺术学下属的是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戏剧、电影、电视、曲艺等等视听感觉系统的艺术种类,并不把文学包含在其中。艺术学理论也是对这些“艺术种类”进行综合、宏观、整体的理论研究,讨论艺术规律和原理性的问题。张道一先生把艺术的理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艺术的技法理论;第二层次是艺术的创作理论;第三层次是艺术的原理性理论。
最后一个层次当属我们今天说的“艺术学理论”了,但前面两个理论层次才是它的基础。没有艺术技法理论和艺术创作理论为基础理论,艺术的原理性理论就无法进行展开和研究。艺术技法和艺术创作直接与艺术作品关联,艺术学理论的研究首先也要面对它的研究对象。艺术学理论不能简单地从理论到理论,它需要自己的研究对象——艺术作品作为底层基础。脱离艺术作品的理论,只能是空洞的乌托邦似的理论,也不可能把问题讨论清楚,把理论说透。因此,从事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应该首先是熟悉各艺术种类的艺术,知道它们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艺术家运用的什么技法,艺术家如何运用的技法,作品的结构如何,布局如何,怎样呈现主题或母题。如果再具体一点,绘画艺术的笔墨生成、技法与艺术原理是一种什么关系,如何去理解中国画论中所探讨的笔墨问题,什么是皴法,为什么说皴法的出现是中国山水画成熟的重大标志。
怎样解读范宽《奚山行旅图》中的皴法与线条的关系问题,怎样理解皴法与树木山石的结构关系问题,李成、郭熙又是如何推进山水画的进程,他们使用的蟹爪树枝造型和卷云山石造型,对中国山水画造成的是什么影响,又怎样分析《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蟹爪树枝的形态与李郭之间存在的关系。再譬如西方绘画。威尼斯画派、荷兰画派对“光”是如何理解和表现的,他们与印象画对“光”的理解和表现的差异是什么,印象派的环境色是依赖什么关系构成的,环境色在画面中是怎样呈现的,如何看待印象画派的写实性质,他们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是何种关系的写实,与写实主义又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些不从技法和创作上探讨是说不清楚的。《蒙娜丽莎》画面的焦点在什么位置,为何要出现这个焦点,面部的明暗关系和人物结构形成的是何种对位的关系,如此等等。没有这样的艺术技法理论和艺术创作理论为基础,又如何做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昵,又怎么上升到理论高度昵。这里我们还仅仅是以绘画为例——而且是顺便提出几个问题。艺术学理论是要把所有艺术种类全部打通,来探讨艺术的原理性问题和艺术的规律等问题的,而所研究出来的成果,又能揭示所有不同种类艺术共性的本质特征,而不是某一艺术种类的本质特征(否则就是门类理论),还能解释艺术总体规律,又是具有宏观的、综合的和整体的高度的艺术理论。试想,当下这种混乱的现象,如何做艺术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
我们这里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简单方法,就是从事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者,首先要真的懂得艺术,了解艺术。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者,具有一定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学习一些美术、音乐、舞蹈的基础知识。很多的人在探讨中国山水画时,常爱用“散点透视”来理解中国的所谓‘‘透视”问题,而且还有一些研究者,非得把郭熙、郭思父子提出的“三远”当成西方的透视对待。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错误。为什么我们这里把美术、音乐和舞蹈作为艺术学理论研究者需要具备艺术实践的对象,主要在于这样几个方面:美术是视觉的、空间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时间艺术。就是说从美术和音乐各自包含了艺术存在方式和感受方式两个方面,人类感受艺术的两大主管精神层面的高级器官——视觉和听觉,被美术和音乐全嚢括尽了。舞蹈的载体非常特殊,它是我们人类自身,情感直接宣泄的载体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从这个层面讲,舞蹈与人类关系最直接。其他的艺术形态诸如戏曲、影视、设计、曲艺等等,都有我们说的美术、音乐和舞蹈的基本要素。除了设计外,但设计与美术相关,其他均是“时空艺术’“视听艺术”或“综合艺术”。如果能够打通美术、音乐、舞蹈这三门艺术种类,基本上就有艺术学理论的视野了。我们把艺术学理论要求打通的核心三门种类美术、音乐和舞蹈,称为“三原色”打通论。我们这里形容的‘‘三原色”来自绘画色彩理论。从色彩的关系上讲,拥有了红黄蓝三原色,就可以调出任何颜色来。从事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者,如果拥有美术、音乐和舞蹈这“三原色”,就有综合的学术能力,有宏观的学术视野和整体的驾驭能力。但是,一个从未学过绘画的人,没有艺术实践经验,他哪里会知道这里“形容”的含义。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何种颜色调在一起,变成的又是一种什么颜色来。如果是一位学过绘画的人,这个形容对他来讲,艺术学理论的困惑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知道为什么要打通各种门类艺术关系的含义,知道艺术学理论是做什么的了。很多“看热闹”的群体,最多知道一些类似这样的概念,仅仅是文字表层的概念而已,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们倡导从事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者,需要掌握美术、音乐和舞蹈的一些基本技法,亲自参与一点艺术实践创作活动,并将这些实践经验综合之,作为自己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基础知识。
二、形下至形上归纳普遍性
基于以上的艺术实践经验角度,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需要“形下至形上”,然后归纳艺术的普遍性和原理性。张道一先生指出:“艺术学则是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的专门学问,它是带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成为系统知识的人文学科。不懂得艺术实践或没有艺术实践的经验,如何去研究艺术实践,如何研究艺术现象,当然也就无法研究艺术规律了。对艺术规律的探究,首先是来自于对艺术本身诸问题研究所得出的结果。艺术理论研究如果不是针对艺术作品去研究问题,而是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一种理论到另一种理论是没有意义的。张道一先生曾借用陈之佛教诲说‘犒史论不要离开实践,一旦与实践脱离,许多问题不但看不出,也吃不透。的确如此,没有艺术实践的人,做出来的东西,多是在被抽空的概念中绕圈子,抓不住艺术的本质性问题。
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强调的是‘‘道”与“器”的关系问题“道”与“器”的关系正好说明了“艺”与“术”的关系问题。“道”与“艺”对应“器”与‘‘术”对应。中国的“艺术”这个概念就是“道器”概念的物质化具体的呈现。没有形而下的‘‘器”,就不可能产生形而上的“道”。艺术同样如此,没有形而下的‘‘术”,就没有形而上的‘‘艺”。由“器”进‘‘道”是中国文化的基本逻辑。这里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就是以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和起点,再上升到艺术的理论高度,即由形而下至形而上的研究方法。脱离艺术作品这个研究对象的理论研究,终究是伪艺术学理论。
这种伪理论的确有。有人提出艺术学理论二级学设立“应用艺术学理论”,这就是本身脱离了艺术作品和艺术实践的人,才会提出这种奇怪的“理论”来。艺术理论不是抽象理论,不是从概念到概念。它本身就是具体的并且对艺术创作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这就是艺术学理论的‘‘用”。怎么会再‘‘整”—个古怪的‘‘应用艺术学理论”来。提出这样“理论”的研究者,估计是哲学或美学学术背景出身。因为在美学中提出了“实践美学”,便借用这个概念略微改动,用到了艺术学的学科里来了。我们都知道,哲学和美学在西方来讲本是一家。都是以逻辑的方法,用概念推演概念,概念实证概念的学科。黑格尔就是用他的绝对理念来证明他的美的概念,最终实证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结论。所以,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绝对精神和他的美是一致的,美也是抽象的概念。即使黑格尔在他的《美学》着作中谈到了艺术,也是作为论证“美”的概念的,而不是以艺术为研究对象探讨具体的美的本质问题。因此,西方美学中的‘‘美”是抽象的‘‘美”。
实质是把“美”作为一个哲学的概念,探讨的依然是哲学问题。哲学的思维方式就是逻辑推论,从概念到概念的推论,不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是解决思维本身的问题。故此,随着西方美学发展,美学家们认识到‘‘美”要解决实际问题,要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提出了‘‘实践美学”,近年来也有直接提出“实用美学”的。艺术学则与美学不同,艺术学的建立就是要解决艺术的问题,西方同样如此。所以,一旦美学解决不了艺术的问题,德国的德索(1867-1947)和乌提兹(1883-1965)等西方美学家,将艺术学从美学中分离出来。中国艺术学的建立没有遭遇西方这种“分离”情况,一开始就是针对艺术进行研究的,要解决艺术的问题。中国古代画论、书论、乐论、舞论、曲论,甚至诗论、文论,都是直接以作品为研究对象,并直接解决艺术(也包括文学)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国的艺术学研究是从形而下开始的,然后才提出了形而上的艺术理论来解决艺术问题。诸如气韵论、意象论、意境论、写神论、逸品论、一画论,立象尽意,得意忘象,中得心源,澄怀味象,以形媚道,神与物游,大象无形……这些形而上的艺术理论,就是解决中国艺术问题的艺术理论。再提一个‘‘实用艺术学理论”,不但缺乏起码常识,逻辑也不通。这就是跟着西方文化逻辑跑的结果。最近看到钱乘旦的《中国学术不能再唯“外”是从了》,我们很赞同他的观点:
现在,中国人头脑里装满了“进步”“发展’“先进’“落后”“规律’“必然性”这一类西方文化特有的概念,为了不‘‘落后”,因袭照搬西方话语,也就成了中国学术“进步”的一个标志。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越来越‘‘欧化’“美化”,其原因就在这里。这不是说,中国学者不是在做中国学术,而是说,有更多的中国学术变成了西方学术的传声器:套用西方方法、论证西方结论、用西方语言说话,甚至直接重复西方话语……学术要求思考,思考是批评的第一步。中国学术不能再人云亦云,不能再唯‘‘外”是从了。现在缺少的正是思考,是在思考基础上的分析与批判,这是当前中国学术最大的障碍。现在的中国学术不是无知,而是没有自信,中国学术应当构筑自己的话语了。
这里对“唯外”的这种现象,批评得非常有道理。艺术学界这种现象也是非常突出。总以为西方人的着作、理论、概念以及表述方式,都是先进的,不用几个西方的概念和理论,就显得自己落后。西方美学中提出了‘‘实践美学”,故此改头换面地跟风,提出了—个所谓的“应用艺术学理论”。为此,艺术学理论学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张道一先生批评到:“艺术学研究艺术理论,指导艺术实践,它虽然也带有思辨的成分,但不是思辨型的学科,也不可能将艺术分为理论艺术学和应用艺术学。
艺术学理论研究方法,除了我们指出的从形而下的作品作为切入点外,还有就是最普通的一种研究方法,即归纳法。前面我们用了“三原色”原理来形容艺术学理论需要打通美术、音乐和舞蹈这三门艺术种类的道理。就是说,至少我们应该把美术、音乐和舞蹈的共性探讨、研究和分析出来,从这些种类的艺术创作中,寻找到它们的规律和共同的原理。张道一先生曾经反复做过这样的比喻,他说艺术学(即现在称“艺术学理论”)就像水果,水果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存在着,经常提到它。我们常说“吃水果”。这句话对,也不对。抽象的水果怎么吃,只能吃具体的苹果或香蕉。这就如同其他艺术的门类,如美术、音乐、舞蹈、戏曲戏剧、影视等,是具体的艺术种类。就像苹果、香蕉、梨子、葡萄等,是具体的水果种类,它们为何叫水果,因为它们有‘‘水果”的共性特征。艺术学理论就是要通过这些具体的艺术种类,找出它们共性的东西。为什么美术可以称为艺术,音乐可以称为艺术,舞蹈可以称为艺术,戏曲戏剧、电影电视、设计等都可以称为艺术。
说明它们有共同的原理性的东西,才能被称为‘‘艺术”。归纳出共性的东西,研究原理性的特征,这就是艺术学理论的方法。一旦我们掌握了艺术规律和原理,就可以用这些原理性的和规律性的艺术学理论指导艺术创作实践了。往往有的研究者,过去的学术背景可能是某一种类的艺术,如美术、音乐、设计、舞蹈、影视、戏剧或戏曲等等。在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过程中,如果只限于自己的专业背景,就可能会成为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局限在美术中,就可能成为美术学的理论研究;局限在音乐中,就是音乐学的理论研究,以此类推。这些都不是艺术学理论的研究。简单地讲,毕竟还有一个学科的问题。从学理上讲,如果没有打通艺术的种类,缺乏归纳的方法,没有整体的宏观学识视野,就做成其他的门类学科研究了。目前艺术学理论博士论文的开题,都会遭遇这个问题。有的艺术学理论博士生论文,不符合学术要求,开题报告跑到别的学科去了,做成了诸如美术学、设计学或戏剧戏曲学等等。
从这个角度讲,艺术学理论对研究者来说,必然有学科的学术要求。既然是用综合的、宏观的和整体的学术研究方法,行之于艺术的分析、揭示和诠释中,就要求从事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者,‘打通”艺术学的各个门类的一级学科,使研究者的思维来回贯穿于各门类艺术创作实践中,及其各自的历史中和现象中。中国有句俗语,叫做‘‘隔行如隔山”,意思就是一行不同一行,差异很大。譬如美术和音乐,表面上看,二者根本不搭边。但同时,中国还有一句俗语,叫做“隔行不隔理”,意思就是说尽管各行不同,不搭边,但是道理是相通的。某种程度上讲,艺术学理论探讨、研究、分析和诠释的就是这个“隔行不隔理”中的这个“理”。研究者能够基于几个艺术种类,再打通这个“理”,基本上就能够有“一通百通”的学术能力了。只有“通”了,才能归纳出‘‘理”来。由此可知研究方法,需要看研究者的学术能力之所及。也由此而知,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研究者的要求较高。
三、对象、材料和理论结构
艺术学理论的对象、材料和理论结构问题,是研究艺术学理论研究运用方法的问题。绘画、雕塑、设计、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影视、曲艺等等,从整体、宏观和综合的方面说,它们是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从具体研究的角度讲,它们是艺术学理论研究运用的‘‘材料”。一定要注意,我们这里对“对象”和“材料”用法和区分的描述。我们可以说,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艺术,因为我们在研究雕塑或乐曲作品时,我们可以笼统地说这个研究对象是艺术。但是,当雕塑或乐曲作为具体运用的“材料”时,即在具体地如何运用这些“材料”时,却关系到是否属于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换句话说,当我们运用和选取这些“材料”时的不同方法,不同用途,不同目的,是区别其是“艺术学理论”研究,还是“美术学”研究、“音乐学与舞蹈学”研究、“设计学”研究,或“戏剧戏曲影视学”研究的重要标志。
有的学者认为,所用的“材料”探讨的是艺术原理性的问题,规律性的问题,即使用的一个门类的“材料”,都属于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这种观念大体是正确的。说大体是正确,是因为在认识艺术学理论的学理方面是正确的。但是不完整,有缺陷,关键点还是“材料”单一,缺乏说服力。譬如仅仅使用书法作品作为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材料,某种程度上可能只会解决书法方面的一些问题,即所探讨书法艺术的规律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仅仅用绘画艺术作为材料,研究的结果,同样只能说明绘画的问题,可能连雕塑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也很难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来。以此类推,同理可证。虽然说研究者的主观愿望是基于艺术学理论的宏观、综合和整体的把握艺术本质和规律问题,但是受其所使用的“材料”局限,很难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来。而且,单一的‘‘材料”也容易被人质疑,或被理解为某个种类的如音乐学或美术学的理论研究。因此,对“材料”的占有、分布和运用,关系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能研究出原理性的问题来。同时也可以以此印证,是否是艺术学理论这门学科的研究。材料的全面性和典型性便是决定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基础。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材料,尽可能涵盖所有的艺术种类,至少要涵盖美术、音乐和舞蹈这三方面的作品,用这三方面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作为材料,归纳和印证出所研究的实质性问题。在所有被运用的材料中,为了围绕研究的问题,研究者就不能再按照艺术的“分类”来组织材料,而是依据研究的问题“重新”组织材料。从这个角度讲,美术、音乐和舞蹈的作品——材料,就是被打“乱”的,不是按艺术种类组织材料。研究者必须明白,这里没有‘‘种类”(“门类”)之分,唯有总体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材料。
这里就涉及一个材料和理论结构先后的问题。即使不涉及先后问题,也涉及材料与理论结构的关系问题。应该注重的是首先掌握大量的材料,只有拥有了大量材料,才能做研究工作。但是,一些研究者却先框定一个所谓的理论体系,然后根据需要再来补充材料。这样“先入为主”的做法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忽视或遮蔽另一些材料的存在,或者选取材料时为我所用,容易走向片面或极端。前面我们就讲到‘‘形而下至形而上”的方法过程,这个逻辑发展下来就是以材料和对象为依据,即依据艺术创作和艺术现象,去发现和研究问题,研究艺术的规律和原理,研究艺术与人的关系,研究艺术与思想的关系等等。因为只有艺术发生了,我们才有可研究的对象和材料。所以,艺术学理论的理论结构是从艺术创作、艺术现象中去发现问题,探讨艺术的规律和本质,研究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人的问题。同时,我们要看到的是,从事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者,对材料的掌握和运用本身是一种学术能力的表现。对于没有艺术实践经验的人来讲,面对研究的对象——艺术,是麻木的,掌握起来要困难一些,运用起来会吃力一些。没有良好的艺术感受能力,对艺术材料也就没有什么感觉。艺术作品的精奥也会因没感觉而遮蔽,驾驭不了丰富的艺术材料。因此,我们反复强调从事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者,自身需要懂得艺术,最好具有一定的艺术实践经验。
四,结语
任何理论的有效性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者使用的方法正确,得出有效性的结论,并能有效地解决艺术问题;二是任何研究出来的新理论,本质上又是一种理论的方法,在于有效地对未知领域的研究运用。当然,前提是前者的有效性,再向前推,就是一个正确的研究方法。正确的研究方法来自于正确的思考。我们在探讨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时,也涉及其他相关问题的探讨。譬如学科问题,分类问题。学科的分类在于明晰制定教育方针策略和教育措施的践行,也在于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围,更形而上—点,也在于教育制度的确立。“艺术学”为什么要从原来的“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大的门类学科,下设5个一级学科(当然5个一级学科是否合理,还可以再探讨),说明了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方针的进步,也是在学理上把“乱辈”的现象梳理了一下。从学理上讲,文学应该属于艺术的范畴之中。尽管“乱辈”现象还没有彻底被清理,但比起“儿子”成为“老子”要好得多。既然我们已经确立了艺术学的科学范围和对象,在学科的建立中,就需要遵守这个学科的基本要求和规范。但是,大家在分蛋糕——申报硕、博点的时候,规矩方圆被任意切割。蛋糕是拿到了,可是接下来研究的时候,成了各唱各的戏,想怎样做就怎样做。我们不反对交叉学科的研究,反而鼓励交叉学科的研究。学科交叉会成为一些新的研究方向,甚至出现一些新的学科。为此,张道一在建立‘‘艺术学”时,早就思考到了这个问题:
(一)艺术思维学——这是艺术学与思维学交叉结合的学科。
(二)艺术辩证法——这是艺术学与唯物主义辩证法交叉结合的学科。
(三)艺术伦理学——伦理学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也称“道德学”,是研究人的道德义务的科学。艺术伦理学的建立,既为艺术理论增添了道德哲学的支柱,也充实了艺术的内容。
(四)艺术社会学——社会学是以社会为统一体而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社会的本质、社会进化的过程及其原理……艺术社会学是将艺术学当做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来研究,有助于在不同的社会中对艺术进行定位,从而发挥艺术的功能。
(五)艺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艺术心理学从艺术的角度研究各种心理活动。
(六)艺术文化学——文化是一个大概念,不论是广义的解释还是狭义的解释,它所包括的内容都很广。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艺术文化学是在文化的大背景、大范畴内通过比较研究,展示艺术的特点和作用的。
(七)艺术考古学——艺术考古学是艺术学和考古学的结合,它不仅为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使艺术史更加充实丰富,并且也有助于考古学的发展。
(八)宗教艺术学——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种社会艺术形态,它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成为一种信仰。宗教艺术学是解释这种历史的现象,阐明艺术以宗教为载体、宗教利用艺术形式的社会影响及其自身的发展的科学。
(九)艺术市场学——市场学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市场经济,信息,经营与策略票房价值与经纪人,附加价值。
(十)工业艺术学——在现代社会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工业艺术学既带有综合的性质,又是一个新兴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