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19:49: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代汉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古代汉语 课程 改革
说到目前古代汉语课程的改革问题,应回顾一下古代汉语课程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这对于改革的思路是很有意义的。
古代汉语课程,是从传统的“小学”的基础上改造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小学”,主要以字形方面的文字学、字音方面的音韵学和字义方面的训诂学这三大块为知识体系的核心,它特别注重于经传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故训的寻求,是为学习和研究古代经典服务的,它一向被看作经学的附庸,称之为“小学”。从知识体系上看,它不够科学和完备,例如缺乏“词”的观念,缺少语法学这一重要的门类;从课程性质上看,它是以文字为对象,而不是以语言为对象的,属于语文学(Philology)而不是语言学(Linguistics);从课程目的上看,它显得相当狭隘和封建保守。但它注重实用、注重感性认识、注重文字、注重先秦经典,还是有其合理的一面。
到了乾嘉之后,古音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传统的音韵学前进了一大步,同时,由于对音义关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开始摆脱了文字的束缚,可以说已开始进入到真正的语言词汇领域。训诂学已初步得到了改造。到了清末,由于西洋语言学的影响,形成了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古汉语语法学体系,为知识体系增添了一个新的重要门类,而甲骨学的异军突起,使古文字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突破了以前的说文小篆之学。到了上世纪30年代,以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为标志,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了。到此,古代汉语课程的五大门类知识――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音韵学、修辞学都已基本齐备了,只是词汇学显得比较单薄而又缺乏划时代的代表作而已。
然而,正当古代汉语课程的知识体系刚刚初步更新完毕,剧变的时代选择了白话文,古文终于被时代所冷落,这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可喜进步。就是对古文本身来说,也未必不值得庆幸,它体现在历史文化遗产和语文素养方面的自身价值,是可以一眼看到的。解放后,悠久丰富的祖国文化遗产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急需批判地继承、普及和挖掘,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现代语文取得了历史地位之后,也急需从古文中吸收有生命力的东西,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于是古代汉语课程也就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应新时代的出路,那就是为培养群众的阅读古书的能力,以批判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提高群众的语文素养;吸收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以丰富和发展现代汉语,推进祖国的语言科学而服务。古代语言虽然已经过时了,但古代汉语课程却成为中学要初步学习、大学要专门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到此,传统的“小学”才真正完全地改造为现代的古代汉语课程。
“五四”运动以后,青年一代在古文素养上,已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不必讳言的。现在学习古汉语的青少年,古文底子薄,但课时却不多,要求又不低,这是一个突出的矛盾。这个矛盾到今后或许还会更加突出。这就要求古代汉语课程要特别注重基础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起点不要太高,要循序渐进,要精讲多练,关键要有一个适合现代青少年实际的科学的教学计划,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量化,有步骤地进行实施。我们认为,目前高校的古代汉语课程和教学,在三个方面的问题较大,应当加以改革:
第一,教学计划缺乏量化标准。
培养青年一代阅读古书的能力,当然要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那么具体地说,应该掌握多少古汉语常用字?这些常用字又是哪些?应该掌握多少古汉语常用词?这些常用词又是哪些?应该掌握多少古汉语常用句式?这些句式又是哪些?再精细一些说,应该掌握哪些繁体字和异体字?应该掌握哪些古今字和通假字?应该掌握各常用词的哪些重要古义?应该掌握哪些复音词?应该掌握哪些重要的典故和成语?应该掌握哪些常见的活用的实词?应该掌握哪些重要的虚词?如果宏观一些来看,至少要学习多少种类或篇数的文选?常识和文选的分量比重究竟是多少最合适?语言范围外的常识又该占多大比重?专科和本科的区别主要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大家都缺乏研究或研究不够,这方面的成果很少见到,这就很不利于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也很不利于测试和检验教学效果。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理论的指导,又需要细致耐心的调查统计,还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我们应该努力去做。
第二,有的教学内容重复陈旧。
由于不了解学生和中学的实际,古代汉语课程常有重复学生在中学已学过的内容,例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判断句、被动句等,以及一些文选。还有,本科开设了《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等选修课,与《古代汉语》课程内容也有相当大的重复。这些地方,要做到知识的合理衔接,就要熟悉学生的现有水平,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层次关系和分工。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重复陈旧的地方,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教材。现有的古代汉语教材,估计不下百种,近年来在编书热的影响下出版的特别多,其中大多是互相转抄,其编写体例、知识内容、章节顺序和文选篇目,甚至例句,常令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发展的眼光来批评,就是停滞不前,就是陈旧落后,这种教材之多,说明古代汉语课程的陈旧也够严重了,这也是一种惊人的浪费和低效率。我们渴望有一种新颖大胆的切合实用的新型教材出现。
第三,缺乏统一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
建立统一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建立统一的古代汉语语法体系,有利于大家充分展开讨论,促进古汉语语法研究。其次,古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建立起来,对教学有好处,有利于大中学教学接轨,使青少年减少一些学习上的麻烦,不在一些无谓的名词术语上纠缠,增强实用性。再次,建立统一的古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并不会损害学术争鸣和学术发展,它不是僵化的不可变动的教条,完全可以批评,可以再作补充修正。它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而已,正如一套制服,上班时要穿上它,下班后则悉听尊便。
实际上《古代汉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运用所学知识:“借助于工具书和必要注释,阅读文史方面的一般古籍。”所谓“一般古籍”就是类似《古文观止》那种程度的古文,并不是说要能读懂过于艰深的某些古书,如《尚书》、《周易》之类。所以古代汉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古代汉语[M].语文出版社,1992.
今天,我们班有一节古代汉语课。这节课的老师是一位很有特点的老师,她一开学就和我们说一个学期可以有一次逃课的机会,如果被点到一次是可以消除的。大伙一听都感到非常精神,反而对这节课更有兴趣了。
果然这堂课还是很有意思的,给我们讲述了汉字的由来,它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在学习它的演变过程的时候,还穿插着很多历史知识,文学知识,了解古代人的一个大概的生活模式和生活观念。相当于我们通过这些变形的文字与古代人进行的一次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很多。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越学习,越对古代人产生敬佩,在物质条件远不如今天的情况下,凭借着智慧与努力发明出一件件超越时代的物品。我们要学习这种创造精神,建设更美好的世界。
【关键词】古代汉语 学习 积累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8-01
《新三国》的热播,让《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成为好多小青年们热 议的话题,有的说《新三国》中的白话文通俗易懂,有的却认为老版《三国演义》中的古文更耐人寻味。不难发现,小青年们对古代汉语的了解已经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有待改观,毕竟古代汉语是我国灿烂历史和文明的一个载体,也是我们研究历史、传承文化的一个途径。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对此给予重视。
古代汉语,顾名思义,就是古代汉族人民的语言,具体说来,就是五四以前汉族人民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语和书面之分,古人的口语是怎样的,我们已无法了解其面貌。今天,我们研究古代汉语,主要是研究有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也就是文言文。从殷周到清末,在这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涌现了大量的语言文学,从屈原的《离骚》到明清的四大名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担负了记录、传承、积累祖国文化遗产的任务。我们要学习并继承这些遗产,就必须研究文言文,学习古代汉语。
学习古汉语不同于学习外语,古今汉语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这是有利条件。但是,古汉语毕竟是过去时代一种比较难懂的书面语,不下苦功是学不好的,一味地指望“诀窍”和“捷径”更不现实。我们应该总结前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并充分利用现在研究成果和有利条件,以较短的时间有效地掌握古汉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点滴积累,掌握古代汉语常用词语。
就好像我们学习外语一样,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基础,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词汇量越丰富,阅读能力就越强。学习古代汉语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平日里注意积累,掌握一些常用的词语。读古文有时会碰到一些不曾见过的、陌生的字、词,这个大家并不害怕,因为我们可以查字典,问题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了;但有时碰到一些看似熟悉的字词却不一定能看懂,因为它的意义变了。在词语学习中,我们要重点学习这一部分词语,因为如果我们按照它的现代意义理解文章就读不通了。比如,“走”,现代汉语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跑”的意思。“更衣”,现代汉语是“换衣服”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上厕所”的意思。
二、多读多背,培养一定古代汉语语感。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古时候幼童入学,老师并不教其理论,而是让他们一遍一遍地诵读《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这是有道理的,将这些文章烂熟于心,意义自然也就明白了。多读多诵,熟读熟背,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学习古文,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如果有十几篇、几十篇古文文选都能读起来琅琅上口,烂熟于心,那对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常规的实词、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就很容易掌握了。阅读过程中处处留心,注意文章的整体性,多读多背,培养古代汉语的语感。要有足够的感性认识,才能提高理性认识。
三、总结规律,了解古代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别不是很大,但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的,主要是句子结构上的差异。比如“沛公安在?”这句话,“安”字是疑问代词做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倘若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就成病句了。再比如我们现在常说“不知道我”,倘若翻译成古文就是“不我知”,“我”作为宾语提前了。以上两处古文都发生了宾语前置的现象,这并不符合我们现代的语法观念,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汉语中,在疑问句、否定句的情况下,宾语一般前置。另外,宾语必须是代词,若是普通名词则不能提前。我们学习古代语法,就是为了掌握古文的规律,提升理性认识,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六十年代王力先生编的《古代汉语》,就是采取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体系,就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体系。
四、处处留心,知道一些历史和文化常识。
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古代汉语记录的是我国古代的文化,学习古代汉语,我们离不开它所在的历史背景,更离不开它所记载的古代文化。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免“书到用时方恨少”。
【摘要】古代汉语是阅读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语言工具,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学、哲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的基础,更是进一步探求现代汉语源起和发展的基础,改革古代汉语教学意义重大。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改革
一、调整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学界的前辈们明确提出了古代汉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现在的教学大纲也非常明确地作了规定。作为一门工具课,这一教学目的无疑是正确的,而且还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然而,如单一地实施,不加多元化的调整,显然不适合时代的需要。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他们实际需要阅读古书的机会并不多,因此认为学而无用,不如不学。对教师来讲,目的太单一,也束缚了教学多样化的开展,使教学走向了死胡同。因此,笔者认为,在坚持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与现代汉语的联系,把培养学生的古汉语知识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能力作为教学目的。古今汉语是一脉相承的,有源与流的关系,现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语音、修辞等都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要让学生认识到,要学好现代汉语,必须要学好古代汉语,学习古汉语,并不脱离现实生活与学习,是学而有用,不是学而无用。我们教学要以此为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古汉语知识去深刻认识现代汉语,去解决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并从古代汉语中汲取营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现力。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注意古今联系,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古汉语知识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能力。
二、更新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
更新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其中教材建设是关键。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包括三个部分,即文选、通论、常用词。这三部分有机结合,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其合理性被学术界所公认,以后编的教材基本上只是在此模式上作些调整。但正如教学目的一样,此类教材也与当前的知识体系不甚吻合,主要表现在:一是文选与中学教材所选的文言文重复太多。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加重了文言文的比例,有相当一部分以前大学才讲授的作品现在在中学课本中出现,尽管侧重点和深度不一样,但学生总觉得在“炒冷饭”,没有兴趣;二是注释太简单。仅有释义,没有相应的例句,没有整句的串讲,学生容易过目就忘,留不下深刻印象。还有当注不注的地方较多,不便于学生自学;三是理论知识没有汲取当前的研究成果,使知识处于滞后状态;四是常用词部分选词和释义不精要,贪多图全,反而象字典、词典那样,给人留不下深印象;五是解字、释义上也没有突出历代演变的概貌,缺乏古今联系。因此,编写一部更新、更精、更实用的教材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期盼。当然,教学内容的革新还在于任课教师授课时的把握。教材固然起指导作用,但教师还是有很大主动权的,选讲什么,精讲什么,补充什么,要求什么,一般都由教师来决定。
三、改革古代汉语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汉语的教学方法比较刻板,大都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系统讲授,往往教师在上面“咬文嚼字”,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造成了教师费力、学生乏味、效率低下的局面。笔者以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教学方法上应突出要改革的是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学方法要有现代化手段。在多媒体时代,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既能增加知识的形象性,符合当今学生的需要,也能节省课堂时间,事半功倍。教师可制作一些课件,把讲义中的重点、难点、例句放进去,可利用图片形式展示相关资料,也可利用语音播放功能和视频播放功能把一些语音材料、名篇朗读、经典场景提供给学生,还可在网上建立自主学习平台把重点提示、难点解析、练习答疑、复习指导等内容放上去,便于学生随时自学;其二,教学方法要有互动式内容。古汉语教学要生动活泼,教师必须设计互动式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展开广泛的思考和讨论,教师主要作些点拨、指导,最后作好归纳、总结,其教学效果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要提高百倍;其三,教学方法要有实践性活动。实践性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练习训练。在古汉语教学中,我认为阅读方面的练习训练必须突出,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性阅读。实践性活动的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走出课堂,把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如可以带学生到图书馆、藏书楼去,真实感受古籍的原貌;可以带学生到名胜古迹中去,真实感受古代的氛围,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语言现象。总之,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兴趣,学以致用。
参 考 文 献
[1]王敏红,高兴娟.关于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06(1)
[2]钱毅.古代汉语教学之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摘要:文章介绍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的课程特点,分析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和要求,论述了古代汉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古代汉语互动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问题引导教学法教学模式是对教学过程组织形式的综合概述。它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既相对稳定又清晰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自从有了教育以来,人们就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过程。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体系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懈追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论哪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只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完美传授,都是值得采用的。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对教师的要求
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教学程式,是教与学的融合与交流过程,又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促进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交互活动过程。通过加强教学互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相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了以创新教学与和谐教学为指导,以启发性教学为主线,导学、助学、促学和自学相互支撑,课堂内外互为依托,通过师生各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课堂教学多向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反馈过程,充分展示出教学过程的和谐性、交互性和创造性。因此,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古代汉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古代汉语一般开设在大学的第二学年。在此之前,学生经过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及大学一年级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在初中及高中阶段,接触了一定数量的现代汉语知识,大学一年级又系统地学习了现代汉语知识,有了不少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学生可以拿它们和新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链接。再者,古代汉语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令学生感到遥不可及,其中还是有一些知识是比较浅显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它们。因此,古代汉语教学中放弃传统的讲析法,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还是可行的。
三、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从多种教学方法中体现出来,如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第二课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下面选取几种教学法谈谈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被誉为哈佛大学法宝的案例教学法在1918年就开始实行,但到了1980年以后才引入我国。传统教学法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往往教师讲得非常投入,也非常精彩,但学生却丝毫没有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而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教学互动的主角。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享受学习带来的喜悦,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参与案例教学,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和过程,同时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发表见解,进而达到思维碰撞、互相启发、彼此交流的效果。
2、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组织部分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进行角色朗读或情节表演,辅助学生感受情境,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感悟的一种活动性教学形式。它与课堂教学的对话、讨论、辩论、研究、演讲等互动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3、问题引导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要想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离开教师的提问是很难达到的。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克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实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克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古代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当然,在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还有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基础主干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有些枯燥乏味且晦涩难懂。因其枯燥,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其晦涩,所以内容不易理解,必须经过教师的精深讲解才能理解。因此,教这门课的教师大多采用讲析法进行教学,认为讲析法是教好这门课的不二法门。讲析法固然重要,但如果总是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教师在采用讲析法进行古汉语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模式。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对教师的要求
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教学程式,是教与学的融合与交流过程,又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促进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交互活动过程。通过加强教学互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相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了以创新教学与和谐教学为指导,以启发性教学为主线,导学、助学、促学和自学相互支撑,课堂内外互为依托,通过师生各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课堂教学多向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反馈过程,充分展示出教学过程的和谐性、交互性和创造性。因此,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它对使用该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作为互动教学的主导者,首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的传统观念。教师不应是知识的注入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因此要甘当配角,起引导、补充、归纳和完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互动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信任、和谐友善的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尊重教师,才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互动式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再次,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挖掘教材中适合师生互动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尽量引入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信心。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古代汉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古代汉语一般开设在大学的第二学年。在此之前,学生经过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及大学一年级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在初中及高中阶段,接触了一定数量的现代汉语知识,大学一年级又系统地学习了现代汉语知识,有了不少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学生可以拿它们和新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链接。再者,古代汉语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令学生感到遥不可及,其中还是有一些知识是比较浅显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它们。因此,古代汉语教学中放弃传统的讲析法,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还是可行的。
前文已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采用同一种讲析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绝对不会太好。再者,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为他们日后的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参加工作后,基本上就没有机会在教师的带领下系统地学习了。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新的知识、新的问题。要获得这些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需要自己去看书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在大学时代就要不断加强培养。互动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三、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从多种教学方法中体现出来,如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第二课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下面选取几种教学法谈谈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被誉为哈佛大学法宝的案例教学法在1918年就开始实行,但到了1980年以后才引入我国。传统教学法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往往教师讲得非常投入,也非常精彩,但学生却丝毫没有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而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教学互动的主角。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享受学习带来的喜悦,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参与案例教学,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和过程,同时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发表见解,进而达到思维碰撞、互相启发、彼此交流的效果。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能否采用案例教学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字词教学、语法教学、音韵教学、文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例如,在讲诗词格律的时候,可以做这样的案例设计:在近两年,网络上热议赵忠祥创作的近体诗。赵忠祥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家对他也都非常熟悉。赵老师将他写的诗发到网上,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网民对他的诗开始热议。有赞美的,有批评的,当然批评的比赞美的要多得多。批评的人为什么那么多,矛头所指集中在什么地方呢?答案是因为他写的格律诗不合格律,矛头所指也主要集中在这方面。咱们刚学过诗词格律,要学以致用。现在我们就用诗词格律知识,分析赵忠祥的格律诗是否合律。然后笔者举出赵老师几首格律诗让大家分析、讨论、总结,分析的结果是赵老师的诗确实有很多不合律的地方。这个案例运用名人效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组织部分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进行角色朗读或情节表演,辅助学生感受情境,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感悟的一种活动性教学形式。它与课堂教学的对话、讨论、辩论、研究、演讲等互动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论,讲的是古代汉语基本知识;一部分是文选,即古代比较好的文章。在古代文选中,有一部分文章适合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叔向贺贫》《靖国君将城薛》《颜周说齐宣王》《寡人之于国也》《更法》等文章。这部分文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人物对话描写,而人物的动作行为描写相对比较少。在角色扮演法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环境、道具等方面的局限,人物的对话比动作行为的扮演更容易实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结合,选择要表演的篇目。提前一至两周让学生熟悉课文,将各自所演角色的对话背下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拿捏对话中的语气和声调,经过多次的演练达到成熟。在课堂表演过程中,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摩。观摩后进行讨论,形成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背诵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文选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阅读古文的语感,十分符合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
3问题引导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要想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离开教师的提问是很难达到的。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克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实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克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古代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
关键词:以 用法 意义
一、引言
“以,用也。”《说文解字》的这一解说指出了“以”的语义基核。文献典籍中对“以”的最早训释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其后的《公羊传・桓公十四年》:“以者何?行其意也。”都说明了“以”最早用作动词。动词“以”这种表行为活动的意义,又常引申而表心理活动,《玉篇・已部》:“以,用也,意也。”
下面我来简析“以”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
二、“以”的动词用法及意义
《论语》中的动词“以”较少单独使用,包括宾语前置者仅8见。例如:
(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使人战栗。”(《论语・八佾》)
(2)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两例中的“以”都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带有宾语,它们都是动词,只不过后例中的宾语前置罢了。
动词“以”多和动词“为”结合成“以×为×”这样的动词性结构,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有时“以”的宾语省略便成为了“以为”。其中的“以”表示客观行为“使用”义时,全句为兼语结构;“以”表示主观意念为“认为”义时,全句为包孕结构。例如:
(3)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
(4)二三子以我为隐乎?(《论语・述而》)
(5)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八佾》)
“以”这个义核为“用”的动词,在上古就已主要用作了介词。介词是一种动作性不如动词强的在单句内部的偏正结构中表示介系关系的词类。
(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
(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
从历史渊源看,汉语中的介词几乎全是由动词演变来的;从语法功能看,动词和介词都能够带宾语,都能和指代性结构助词“所”组成所字结构。可以说,介词就是虚化了的动词,介词结构就是虚化了的动宾结构。介词“以”就是因动词“以”的动作性减弱而虚化来的。例如:
(8)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9)夫颛顼,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论语・季氏》)
(10)能以礼让为国乎?(《论语・里仁》)
三、介词“以”用法及其省略
介词“以”字常见的用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当“拿”、“用”、“把”、“凭”讲,例如:
(1)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2)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3)魏其武安由此以侯家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二,“以”由凭借的意思引申为表示原因,当“因”讲。例如:
(1)武安侯虽不任职,以王后故,亲幸。(《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灌夫以此名闻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三,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
(1)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2)故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这三个“以”字和“于”字的用法相同,都当在讲。这种用法的“以”字及其宾语所构成的介宾词组一定放在动词的前面。
第四,“以”字表示率领的意思,它的宾语限于跟“人”有关的名词。例如:
(1)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
(2)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史记・魏公子列传》)
(3)栾书中行偃以其党袭捕厉公,囚之。(《史记・晋世家》)
这三个“以”字都当“率领”讲,这种用法的“以”字及其宾语所构成的介词词组一定放在动词的前面。
在古代汉语的句法里,介词“以”字也常常可以省略。例如:
(1)死马且买之( )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
(2)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 )何面目立天下乎?(《史记・魏公子列传》)
(3)子欲( )手援天下乎?(《孟子・离娄上》)
例(1)省略的“以”当“拿”、“用”讲;例(2)省略的“以”当“凭”讲;例(3)省略的“以”也当“拿”、“用”讲。
四、介词“以”的宾语的提前和省略
在古代汉语的句法里,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无条件地提到“以”字的前面。例如:
(1)楚战士无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项羽本纪》)
(2)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3)若晋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左传・僖公十五年》)
例(1)的“一以当十”,就是“以一当十”;例(2)的“夜以继日”就是“以夜继日”;例(3)的“朝以入”,就是“以朝入”。
在古代汉语的句法里,介词“以”的宾语又常常可以省略,这个被省略了的宾语是代词“之”。例如:
(1)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 )告公子”。 (《史记・魏公子列传》)
(2)陈胜起山东,使者以( )闻。(《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例(1)省略的“之”字指代地方;例(2)省略的“之”字指代平原君对其夫人所说的一番话;例(3)省略的“之”字指代上文“陈胜起山东”这件事。
五、连词“以”的用法及意义
连词“以” 是由介词“以”虚化而来的,其演变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语法性质:有联接作用,能表示关系。但是,它们毕竟是两类不同的词,有着相与区别的语法特征。从语法功能看,介词“以”能组成介宾结构修饰谓语,连词“以”则只能顺接语言单位表示关联。从使用范围看,介词只能用于单句内部的偏正结构,而连词“以”不仅能用于单句内部的连动结构,且可连接两个句子。“四分天下而连词有其三,介词只有其一”,从语法结构看,介词“以”一般带有宾语,前边受副词或能愿动词的修饰,而连词“以”的前面一般是动词性词语。
连词“以”具有顺接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从它的结合能力来看,可以连词亦能连句。古汉语中句子之间的语法关系以意合为常,连词“以”也多用于单句内部,其中尤以用于连动结构表目的关系为多。例如:
(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
(2)回也问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3)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前两例中的“以”都处在连动结构中,前后项所表示的行为不仅在时间上先后相继,而且在事理上一意相因。例(1)中的“以”是由表原因的介词“以”虚化而来的,表示后项是前项的结果,句意重在强调后是前项行为造成的客观事实。当“以”进一步虚化为等同于“而”的连词时,便可如例(3)那样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无先后义无主从的并列关系,或者如例(4)那样用于偏正结构表示修饰关系了。
连词“以”也可用于分句之间。对于这种用法,人们比较注重其中的领句释因,往往忽视了它的句间相承。例如:
(1)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论语・雍也》)
(2)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论语・颜渊》)
(3)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
(4)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
例句中的“以”都用于分句间表示承接,这种承接不仅有相继的时间关系,而且多兼有了相因的事理关系。
连词“以”表示因果关系亦有两种形式,“以”所带的表因分句在后者为据果究因,“以”所带的表因分句在前者为由因释果。例如:
(1)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刑也。(《论语・先进》)
(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在汉语中,介词连词的分合之争莫过于表因介词和表因连词的区别了。如前所述,表因介词“以”只能在单句内部起组合作用,其因果关系也表现在成分与成分之间。概言之,可以用领词还是连句这一标准来区分它们。特别是古汉语中的表因小句作介词宾语时,一般都有使之偏正化、名词化的结构标志,区别起来就比现代汉语容易些了。
参考文献
[1] 论语[M].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
[2] 司马迁.史记[M].辽海出版社,2015.
关键词: “死”类词语 汉语词汇史 委婉语 死谓
人生自古谁无死,世间万物新陈代谢,生长与消亡都是大自然的定律。而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所以从人类产生语言开始,对这个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死”就有着极其丰富的表达,也反映了人类对于“死”这种现象的认识和态度。对于死亡含义的表达也随着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不断变化、不断繁衍。
本文就古代汉语中的“死”类单音字词进行探索。
首先,“死”这个词是表示死亡的通称,也是直接意义的表达。《说文解字》:“澌也,人所离也。从从人。凡死之属皆从死。”
“死”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由一个“”字和一个“人”字组成,“”乃残骨之意,人居于残骨旁,做垂首凭吊状,形成了“死”的概念。会意字本身就是以象形符号的组合来引发联想,形成新的字义,“死”这个字将人和残骨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理解为人死了,有别的人凭吊,也可以理解为人将变成残骨,表达生命消亡的意思。
这里用了一个字来解释死,那就是“澌”。澌:本义为水尽。《说文解字》:“水索也。”索,即尽的意思。由此引申为万物竭尽之意,就有了和“死”相同的意思。《释名》也曰:“死者,澌也,若冰释澌然尽也。”
再看别家关于“死”的解释。《庄子・知北》:“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关尹子・四符篇》:“生死者,一气聚散耳。”这里是道家的说法,将生命看成气的聚合,气散则为死义。
又有《礼记・曲礼》:“庶人曰死。”《礼记・檀弓》:“君子曰,小人曰死。”这里的死似乎就有了等级之分和褒贬之意。孔颖达疏:“庶人曰死者,死者,澌也。澌是消尽无余之日,庶人极贱,生无令誉,死绝余芳,精气一去,身名俱尽,故曰死。”这里将死的等级划分得相当明确,即、庶人才称“死”。这里也用了“澌”的引申义来解释,就是消尽,什么都没留下。这可理解为没有地位的人因为无名无誉,默默无闻,死后没有可留念可赞誉的,不足以提起,相当于消失殆尽,故曰“死”。而有地位有名誉的人死后留有余芳,不能称“死”。这种用“死”来区分等级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古人在很多时候对有地位有名誉的人也用到“死”。如《左传》在用于一般人的死亡时常常用到这个词,而且相当普遍,并未含有褒贬等级之意:“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等等。《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公生有闻于当世,死有传于后世。”
由此得知,“死”其实是在客观阐述死亡事实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和“澌”一样,就是单纯地表示消尽、灭亡的意思。《释名・释丧制》也道:“死亦通称。”
然而,因为“死”为直义,过于直白,在汉民族的忌讳文化影响下,就出现了大量表示死亡含义的委婉语。委婉语原义就是“说得好听些的话”,汉语中委婉语的数量相当多,“死”类委婉语就是其中之最。对于死亡现象的恐惧,加上古人认为万物有灵,语言也有言灵,语言和所代表的事物是相互沟通的,使得人们对“死”这个词所表示的意思非常忌讳。且汉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儒家中庸之道,反对“过犹不及“,提倡公允和谐,这种含蓄的民族性格也不主张将事物直白地说出来,含蓄而富有内涵的表达方式也为汉语中委婉语的繁衍提供了文化基础。
现代汉语中说“死亡”,将“死”和“亡”连在一起表示死的意思,“亡”其实也是最早表示死的同义词之一。“亡”和“澌”一样,是通过引申义而表示死的意思,但“澌”的消尽之意同“死”一样直接,故并不作为“死”的委婉语使用。“亡”则是“死”的委婉说法。《说文解字》:“亡,逃也。”段玉裁注:“亡之本义为逃,今人但谓亡,亦谓死为亡,孝子不忍死其亲,但疑亲之出亡耳。”这里就说明了借“亡”所包含的不在、离去之意暗示死亡。这和今天的“某某去了”是一样的用法。“亡”表示死义的时期很早,早在春秋时期,《周礼・春官》就有:“以丧礼哀死亡。”历代古籍中,“亡”代替“死”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如《汉书・李广苏建传》:“存亡不可知。”《资治通鉴》:“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袁枚《祭妹文》:“长者先亡。”
由于“亡”的引申义用得普遍,渐渐失掉了本义,到了现代汉语里,“死”与“亡”已经完全同义了,“亡”也就不再有委婉的作用,而是“死亡”同用。
与“亡”类似的还有“丧”,丧的篆体从哭从亡,《说文解字》:“丧,亡也。”段玉裁注:“凶礼谓之丧者、郑礼经目录云不忍言死而言丧。丧者、弃亡之辞。”
同样委婉地表示不存在的词还有“没”,作此义时读mo,去声,本义是沉没水中。《说文解字》:“没,沉也。”从沉溺而不见引申为亡之意,进而表达死的意思。后来,表示死义的“没”又写作“殁”,与“死”一样从,表死亡之意。《广雅・释诂四》:“殁,终也。”韩愈《祭十二郎文》:“少者殁而长者存。”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没”的口语读音变成mei,仍可表示死亡,如《红楼梦》:“东府蓉大奶奶没了。”
在《广雅》解释中,用了“终”来为“殁”释义。“终”在《说文解字》里为“丝”,本义为把丝线缠紧。《广雅》:“终,极也;终,穷也。”《集韵》:“一曰尽也。”极、穷、尽,有了到达尽头的意思。生命到达尽头便是死,于是“终”也有了死义。《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礼记・檀弓》:“君子曰终,小人曰死。”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由“终”的穷尽之意引申而来的还有“卒”。《礼记・曲礼》:“大夫死曰卒,寿考曰卒。”从这里可以看出,“卒”作为死义,和“君子曰终”的“终”一样,不单单是委婉地表达死,还有了比较好的意思,即死得有身份,还活到一定寿命。这种死得其所死有所终的释义,对死者显得尊重且正式,于是后来“卒”用于表达死义也被广泛运用开来,而不仅限于“大夫”之死。如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周山人传》:“山人乾降一十八年卒。”
同有沉水之意的“没”,本义表坠落的“陨”也引申为死义。《说文解字》:“陨,从高下也。”《尔雅・释诂》:“陨,落也。”由坠落之意引申为失去,就有了死的委婉表达。如《左传・成公十三年》:“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殒”同“陨”,《一切经音义》引《声类》:“殒,没也。”“殒”后来也多见于古文中,很多时候与“落、丧、命”等合用。如潘岳《寡妇赋》:“少丧父母,适人而所天又殒。”《荆钗记》:“不幸椿庭殒丧,深赖萱堂训诲成人。”
在较为远古时期,还有一个用来代替死的词,那就是“殂”。“殂”,说文解字:“往死也。从且声”。《尔雅・释诂》:“谓之殂落者,盖殂为往也。”《尚书・舜典》:“(尧)帝殂落,百姓如丧考妣。”唐孔颖达疏引郭璞曰:“古者尊卑同称,故《书》尧曰‘殂落’,舜曰‘陟方’,乃死谓殂落者,盖殂为往也,言人命尽而往。落者,若草木叶落也。”我国自古就将人与天地看作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构建了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思想体系。在这个认识里,人的生命、朝代的更替也如同花草树木、日月星辰一般,有兴有衰、有起有落。这其实也是对死亡现象和规律的一种理性思考与认识,在死亡面前,人无尊卑。
同样作为引申义表示死的,还有到了现代也会经常使用到的“毙”。“毙”本义为仆,即前覆,倒下,引申为死。现代汉语中,“毙”往往含有贬义,在部分古语中也有这类色彩,如《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但大部分情况下,“毙”仍是作为中性词使用,客观地表述死的这一事实,如《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右,毙于车中。”《左传・僖公四年》:“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左传・哀公二年》:“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
按照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严格的等级格局要求“上下有序”,不同人不同等级不同身份也有与其对应的死谓。《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庶人曰‘死’。”《新唐书・百官志》:“凡丧,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这种整齐对应的死谓,不但丰富了古汉语中“死”的同义词,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儒家礼教思想和封建宗法社会体制的实质。
“崩”“薨”“卒”都是“死”的委婉表达,对死者表以敬意。“卒”前边已经提过。我们来看用于帝王之死的“崩”。《说文解字》:“崩,山坏也。”《谷梁传・隐公三年》:“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天子之崩,以尊也。其崩之何也?以其在民之上,故崩之。其不名何也?大之,故不名。”皇帝居于万民之上,故其死之意义形同高山之倒塌,所以用“崩”来表示,以山之倒塌来喻帝王之死的重大影响。在中国古代,“崩”仅用于帝王、太后或皇后之死,可见其含义及用法的重大庄严。之前提到的“殂”,也曾与“崩”连用同表帝王之死,如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后渐有分别,正统之君一律称“崩”,偏闺之君则有称“殂”。
再看“薨”,《说文解字》:“薨,公侯卒也。”“薨”还有巨大的成群的声音含义在内,《释名・释丧制》:“薨,坏之声也。”《诗经・周南》:“螽斯羽薨薨兮。”诸侯地位仅低于天子,故也需要有一定影响意义的委婉语表示其死义。
除此之外,不同年龄阶段的死也有不同的称法。前边提的“卒”、“终”是指活到一定寿命而死,未成年而死则用“夭”“昏”“殇”表示。《释名・释丧制》:“少壮而死曰夭”“未二十而死曰殇”。郑玄:“殇者,男女未冠笄而死可伤者。”《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殇。”不满三个月之死则为“昏”。
根据死法的不同,也出现了不同的死谓。如“殪”,多用于射杀之死,如《国语・晋语》注:“一发而死曰殪。”《左传・鲁昭公二十六年》:“抽矢,城射之,殪。”再如“殍”,饿死曰殍,本义为饿死无人收尸之人,如《盐铁论》:“野有饿殍。”还有陪葬之死的“殉”,悬绳而死的“缢”,抹脖而死的“刎”等。
如果用以上的“死”类词为例进行分类,可以有以下的分法:
第一类:“死”,最直接说法,作为通称无感彩;
第二类:“亡”“丧”“殁”(“没”)“毙”“殒”,引申义,无感彩,无等级区分;
第三类:“终”“卒”“殂”“崩”“薨”,引申义,有等级之分,有一定感彩;
第四类:“夭”“昏”“殇”,“殪”“殍”,含有死亡分类的信息在内。
这些只是单音字词,双音节或多音节“死”类词语就更多了,隐讳曲折的说法可有好几种,且遵循语言“约定俗成”的规律,有的委婉语完全就是按照当地习惯或特定文化来说,甚至和死本身不存在直接联系,而是这种文化在语言习惯上的一种折射,比如佛教和道教中关于死的说法“化”“灭”“归”等。
随着时展和用语习惯,古代汉语中的“死”类词语也有所改变。有的不再使用,如“崩”“薨”等,也随着封建制度的灭亡而不再作为死谓;“亡”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到了现代汉语里已经和“死”同用,合成“死亡”一词;“卒”“终”“丧”等继续使用,且范围持续扩大,多用于正式场合;“毙”有死于非命之意,逐渐有了感彩的分化,多用于不好的情况,对地位高的人不使用该词;“殂”“殒”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只见于书面语;“没”“殁”的说法在口语中也逐渐减少;“夭”持续使用,作为未成年人死亡的委婉语,“昏”到了现代汉语已基本不再使用作死谓,“殇”使用范围扩大,不限于未成年人之死,在古语中也经常用作死亡的代称,表示死这一事件或死者,如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根据“死”类词语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那就是人们大多喜欢用表示过往、往、不在、尽等含义的词作为死谓,那不仅含蓄、避讳,而且通用范围广,比如“亡”“卒”“终”等便是如此。现代汉语中常见于正式场合中的“逝”也是如此,《说文解字》:“逝,往也。”《广雅》:“逝,行也。”在古语中经常使用该义,即表示去了,不在了。如《论语・子罕》:“君子可逝也。”《楚辞・九歌・少司命》:“倏而来兮忽而逝。”这里并没有表示死的意思。但逐渐地也同死亡信息联系在了一块,如袁枚《祭妹文》:“如影历历,逼取便逝。”这里的“逝”依然是本义,但已和死者联系在了一起。到了近代,“逝”便已经成为了“死”的委婉语,如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在现代汉语中,“逝”作为“死”类词语已经变得很常用了。
参考文献:
[1]吕友杰,冯好杰.《古代“死”的别名》补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21).
[2]刘洪.《左传》中“死”族词与周代礼制文化.丽水学院学报,2006.12.
[3]温显贵.死亡用词的文化考索.湖北大学学报,2000.11.
关键词古代汉语实践教学原则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1.060
1古代汉语实践教学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的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课题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实践是一切知识获得的前提。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应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同时,更应注重能力培养,特别是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2]
实践教学是教育体系范畴的一个重要組成,一般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3]实践教学力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践结果表明,单一的知识教学不可能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同的活动与不同的素质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对应性。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验、体验、实习、课程设计、论文、调查等具体的实践环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个人潜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应用性和针对性很强的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在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主要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分析研究在上古口语基础上所形成的古代书面语言,以及东汉以来所发展而成的古白话。虽然古代汉语课程本质上属于语言学课程,要求学生认知汉语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但从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来看,现在的学生普遍接触古文很少,基本上对古文没有太多感性认识,毫无古文功底可言;另一方面,从课程本身来看,汉语的历史发展演变问题是一个难度较大的理论问题,本身既涉及普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又要求对汉语历史演变特征细致描写,对于古文阅读能力薄弱的本科低年级学生,课程难度极大。鉴于此,要求古代汉语课程具备较强的理论性,既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教学目标。王力先生曾指出:“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我们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以便阅读古代文献,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4]当前,古代汉语课程工具性特点和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这一课程目标已取得学界的普遍共识,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一目标的设置也是可行的。
古代汉语课程所涉语言时代跨度大,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教学难度大。当然,本科阶段的古代汉语教学,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能够一定程度上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并通过古代汉语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古今汉语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修养,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古代汉语课程的这一目标就要求在教学上要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让学生充分提升古书阅读能力,牢固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修养。
2古代汉语实践教学实施原则
2.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古代汉语课程为语言学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理论性。考虑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又必须以古代汉语语法、词汇、语音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为工具,以此指导学生的古书阅读,帮助学生从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知,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实践教学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在基础理论的充分掌握的前提下展开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古代汉语方面的实践能力服务。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古籍作品,并在阅读中对其殊句式表达、虚词运用等语言现象作出某种程度的总结概括,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古书阅读的实践中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并进一步指导古书阅读的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古书的阅读能力。从近几年的教学情况看,不少学生能够自发地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并能在读书笔记中整理出质量较高的课程作业。理论和实践结合,大大加强了学生对古代汉语知识和现象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养成了学生自觉观察古代汉语现象、搜寻古代汉语材料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2.2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相结合
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与前提,而发展能力则是掌握知识的目的与归宿,而能力的提升又可进一步促进知识的掌握与深层次理解。二者相辅相成,关系密切。上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明确指出,人的知识存在两种类型: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5]所谓显性知识,即能够用各种明言符号加以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传的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即领会经验、重组经验的能力。二者共同构成个体总的知识体系,而显性知识又植根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个体获得显性知识的背景与向导,支配着个体的认知过程。而隐形知识的获得,并不能仅靠理论教学,必须以实践为途径,在实践教学中获得隐性知识,从而提升能力。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学生的隐性知识的获得显得更为重要。学生一方面要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必须将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内化为阅读古书能力的提升。这一过程离不开实践活动,只有学生亲力亲为,在对相关古文一定量的研读练习过程中,才能系统构建起自己古代汉语完整知识体系,促进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
2.3信息反馈与课程调节相结合
教师在充分发挥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真正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其实质就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从教和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并能够及时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在古代汉语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充分利用练习、作业、见习等环节,建立并疏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交流渠道,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自主性等方面信息反馈的及时性与通畅性,在实施实践教学的环节中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与方法,优化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与古代汉语能力的发展。
3古代汉语实践教学实现途径
3.1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调整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构建起以文选、通论、常用词三要素相结合的内容体系,给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堅实的基础,也给建国后的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体系建构指明了方向。时至今日,虽有各类古代汉语教材不断面世,但王力先生主编的这套古代汉语教材,经过不断修订,仍然是当前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主要教材之一。该教材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至今仍具有经典价值,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从当前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及当前古代文献研究现状来看,完全按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就容易忽视专业特点和古代汉语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对教学内容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非常必要。
(1)增加有关汉字方面的教学内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专门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要能胜任面对国外母语非汉语的学生汉语教学的任务。而汉字历时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构形特点,国外学习汉语的学生往往对汉字的兴趣极为浓厚,这要求该专业的学生需要扎实掌握汉字的有关知识理论,能对一批常用字的构形以及字形的发展演变做出正确的分析。汉字构形多与意义相联系,加强汉字教学也能促进古代汉语词义方面的学习,可以提高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水平。
(2)调整文选部分的篇目。古代汉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古代文献的阅读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无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是合适的。因此,文选部分是古代汉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的古代汉语教材文选部分,所选篇目较为丰富,但内容以文言文为主,并主要按时代编排,虽自成体系,也颇能遵循汉语发展的时代顺序,但不利于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如教材将《左传》《孟子》等先秦部分难度较大的文言文置于初始段的教学中,无疑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对自主性学习有一定的障碍。故在不破坏汉语时展的顺序性的同时,有针对地按照文选的难易程度很有必要。如将相对较容易的《战国策》以及学生较为熟悉的《论语》中的一些章节置于教学前期,学期后段再学习《左传》《孟子》等,由易而难,有利于学生学习。
(3)增加古代汉语的练习部分。当前的《古代汉语》教材并未设计练习部分,学生无法在预习中充分把握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课后也无法通过练习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这不利于古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可以在教材文选、通论、常用词三结合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课后思考与延伸学习的设计。结合教学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思考练习环节,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自主性更高。并且对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一些重要问题,专门列出有关重要的参考文献,以供学生按图索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拓展学生学术视野,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3.2课堂教学方法的借鉴与革新
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多以讲授法为主,通过教师对相关问题的讲解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学生互动较少。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但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无法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更无法真正应用,难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借鉴新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如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可以结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在要求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准确地揭示课程学习目的,通过适当引导,使学生围绕学习目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问题进行个体探究,经过类比、分析、归纳等,得出初步结论,并完善结论。教学中给予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通过课堂讨论、合作交流发现新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如在教学文选时,可将具体章节落实给每一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探研、小组讨论,对文选中的重点句式、重点字词加以研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相关句法特点、词义演变规律,以获得并巩固新知。这样既凸显了古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也强化了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3实践环节的优化设置
首先要优化设计好练习环节。利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加强学生实践。如阅读训练、课程论文、文言文创作等,尤其是要加大文言文的阅读量,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大学相关社团、系、院乃至校级平台发起并组织一些有关古代汉语方面的活动,如有关古代文化方面的知识竞赛,汉字听写赛,词语理解赛等,这些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古代语言文化的兴趣与热情,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再次,可以充分利用好系、院的学生实践基地,如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孔子学堂等,让学生真实感受古籍形态,熟悉古代文献,感知古代文化,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热情。还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文献,帮助教学的完成。如嘉兴南湖景区的揽秀园,荟萃了文徵明、何绍基、董其昌等历代文人所书碑刻九十余块,可让学生利用课余,走出校门,研读并整理这些珍贵的古代碑刻文献,标点翻译其中的一些篇章。通过辨文识字,离章析句,感知古代文献的整理方法,加深对古代汉语课程的认知,开拓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
[2] 张英彦.论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J].2006(4).
[3] 封传兵.实践论:古代汉语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意义[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1).
[4] 王力.古代汉语(一)[M].北京:中華书局,1999:1.
关键词:古代汉语学习;简况;存在问题;原因分析;解决方案
一、高校大学生古代汉语学习简况及存在问题
古代汉语这么学科的基础性、重要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大学的学习模式与初、高中学习模式区别甚大。在大学学习里面,师生互动的时间在客观上受到限制,然而根据抽样调查的反馈结果而言,我们遗憾的发现:大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汉语的情况令人堪忧。针对“你古代汉语知识最重要的来源”这一问题,73.93%的人选择了“课堂教学”,21.56%的人选择“课外自主学习”,剩下的4.51%选择了“网络教学”,这一结果让我们惊讶的发现“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比例大约是7:3,不难发现大学生自主学习古代汉语的情况并不理想。
受当代大学生依赖的“课堂教学”存在教师知识缺乏,理解不深。教师授课方式单一,教师讲解不清晰,课外扩展不当,让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现在的大学生只有很少的人拥有与古代汉语相关的工具书,超过半数的学生只拥有一本工具书,而拥有工具书数量最多的同学也仅仅有四本工具书。还有在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题:你阅读古诗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问题经常怎么办?结果着实出人意料,学生不约而同的选择查阅工具书。结合着两个问题,可以发现大学生阅读的古诗文无论是量还是研究的深度都还是不够的,这就让我们的古代汉语学习陷入僵局。 古代汉语教材内容偏旧,内容略显沉闷,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目前各个高校所用古代汉语教材风格大体一致,内容主要包括:文选,常用词讲解,理论知识等。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就指出古代汉语不易学,理解难,记忆难,枯燥,教材存在繁简体以及编排问题。教材中死板的学究式语言,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让古代汉语艰深难学,枯燥乏味,实用性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
二、高校大学生古代汉语学习问题原因分析
高校大学生古代汉语学习存在自主学习效果较差,长期学习难以坚持,课堂学习效果不明显,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足等问题。那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来给大家做个具体分析。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你古代汉语知识匮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包括阅读量少,没有及时补充自己的知识,没花时间去学,课时安排少,不容易学,兴趣不够,没有学习环境和途径等等。虽然同学们的答案很丰富,虽然这么多的答案,但是概括起来说也就是以下几点。
高校大学生进行古代汉语学习的时候,其基础是不一致,学习的起点不同,学习的层级要求也就不尽相同。而如今高校授课方式单一,实行集中的课程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使得学生获得的知识与希望得到的教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让高校大学生在统一的授课方式下,在古代汉语学习中迷失自我,不断困惑。
“兴趣不够”是很多同学写出来的,这是古代汉语知识匮乏的主要原因,在调查问卷中的第一个题目就是“你喜欢学习古代汉语吗”其中选择一般的占53.39%,选择不喜欢和讨厌的人占9.9%,也就是接近63.5%的同学都表现出兴趣不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只是把古代汉语当做任务去完成它的学习,肯定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还有一个问题:你平时看的书偏重于(多选题),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人占32.09%,外国文学占19.33%,它们占据了第一、二位,排在第三的是“休闲娱乐类作品”,“古文经典”排在第四,只比排在最后的名人传记高一人次。
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但是现在高校大学生对自我要求非常低。同学自身没有自主学习和长期学习的自觉性,除了按部就班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外,学生自愿自觉地进行深入学习的时间非常少。
三、高校大学生古代汉语学习问题解决方案
中医古代汉语学习究竟如何才能真正达到效果,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此,主要论述了兴趣的作用。毕竟它所起的作用是任何人也无法忽视的。我相信,在师生兴趣激发和产生的前提下,古代汉语学习的现状会得到很大改善的。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会有其他诸多困难,但只要我们有兴趣,再加上大家的共同努力,又何愁不能解决呢?
就教师而言,首先要引导的是蕴涵其中的人文精神。从绚丽多姿的古代文献里,融入曲折生动的情节、感人至深的教育,这样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美。古人留给我们丰富的文学遗产,其中不乏很多美文,譬如大家都熟知的王羲之的《兰亭序》,王勃的《滕王阁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这其中,蕴涵着意境美、形式美、语言美等各种美,教师指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再次,教师应该触类旁通,善于找到古代汉语与其他学科或相关技术的结合点,以此来打动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任何知识结构都是相通的。
就学生而言,应该重视专业课,提高古代汉语在课程中的地位。也许很多人认为人生有轻重,但知识却是不分轻与重的,等到人生达到一定得阅历自然会体会到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它会大大指导我们人生的很多抉择。
关键词:古代汉语;高职高专;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
1.前言
古代汉语是古人交流沟通的渠道之一,它作为一种载体,充分展现了我国五千年来丰富、深厚的古老文化[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语言由现代汉语逐渐替代了古代汉语,过去一些复杂、繁琐的字词也逐一解开,人们就慢慢开始接受现代汉语并学习它。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把古代汉语抛弃了,相反,我们要学好古代汉语,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找出古今交流的磨合点,采取一切积极有效的手段,让学生们热爱古代汉语,增强学生的爱国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最终目的。
2.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问题
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程,所涉及到的语法、字、词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目前的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所用到的都与现代汉语有关,所以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读起来拗口,很容易使学生对其有厌学情绪、心存畏难的现象,产生排斥心理[2]。一旦学生有了这种心理,对课程失去了兴趣,他们就不愿意去学习,会变得很被动。当学习态度改变了,学习方法就由主动探究变为死搬硬套、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了,也就违背了学校的教学目的。
2.2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问题
所谓的“教学”,即老师教,学生学。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只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可见老师在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所欠缺,表现在:(1)教学内容不全面、不新颖;(2)教学方法只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不灵活多样。由此可见,要是老师都没有改善自己,又如何来引导学生呢?
3.明确学好古代汉语的重要性。
对于古代汉语,大多数人都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但很多人都不了解,它其实还是一门必修的语言课程和基础课程[3]。学习古代汉语不仅能够阅读我国古代丰富的诗词歌赋、了解同一个字词在不同文章中的性质用法,还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独立分析字词的能力,在为培养新一代综合素质型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之前,必须先让他们了解古代汉语,明确学好古代汉语的重要性。
4.以“创新”改善教学模式。
4.1了解古代文化,并与现代汉语相结合
在学习古代汉语学科时,文言文、典故、成语一般都会以寓言、历史故事的形式出现,这个时候,可以先让学生们了解所学这篇文言文的文化、历史背景、涉及到的人物等,使学生对古代历史故事产生好奇心,让他们了解的历史文化的同时,学习古代汉语。另一方面,教师则通过对文言文中字、词的分析,先让学生理解它们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然后再联系到现代汉语,通过语法、词性、通假字等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采用贯穿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到更多。
4.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以现代的教学模式,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法,三种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4]。在课堂上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先对所学的文言文说说历史背景,把课前准备好的有关典故的视频和相关图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先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针对重点、难点在多媒体上标明出来,通过答疑形式进行学习,在答疑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启发,接着以小组讨论互动学习,优势互补。还可以在课程结束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一些相关名篇朗读,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替代了传统的枯燥、呆板的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把热情都投入到学习中去,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能让他们牢固的掌握古代汉语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
5.总结
总之,古代汉语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围绕“创新”来展开,努力的寻找一些有效地方法,让学生勇于面对和解决一切疑难问题,自主的去探索知识,活跃个人最大限度的思维,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谢燕琳.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法探讨[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3):66-67
[2]张丽霞. 文字文化在古代汉语课堂上的应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05):105-107
[3]裴瑞玲.试论古代汉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03)
[关键词] 高职;古代汉语;教学改革
古代汉语是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主要为培养学生具有语文教育与语言应用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以便能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又能成为适应秘书、文字编辑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服务。因此古代汉语的教学更应该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既要有适度的理论知识要求,又要有强化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措施。理论知识应以职业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教学要规范一定的时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指导在实际课程教学中,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从而推动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文结合着高职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普遍现象问题,提出了三点个人的看法:
一、注重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
古代汉语课程的历史跨度长,其基本内容包括通论和文选两大部分。设置本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将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与文言文作品选紧密结合是本课程讲授的基本思路。我们可以采用“情景教学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在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不断调整与修订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的经典文化修养。
1、坚持通论和作品相结合的讲授方式
在保证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以通论的基础知识来指导文言文的赏析是重点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经典的文言作品。
2、课堂讲授为主,课外辅导为辅,学生训练作为必要补充
古代汉语对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相对其丰富的内容,仅112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深化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重点知识的讲授。同时,教师要开辟多种管道,对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辅导。如:课外阅读指导,组织社会调查,组织课外专题兴趣小组等。 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古代汉语中的具体现象,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设计具有极强实践性的作业训练形式有:模拟书法作品和国画、相关论文写作、古文注释、人物角色对话表演等。
二、发扬传统教学的优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情景教学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通论和文选俩个方面互相融合成几个大教学情景,如:汉字教学情景、词汇积累教学情景、古典文学赏析教学情景等,并在下面分别设置了多个小任务,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式(在教师引导下开展讨论)、启发式、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师主讲与学生互动相结合。这样进行教学以增加师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学而致用的能力。
譬如案例教学法,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案例化的问题情境,在讲授理论知识之前,给学生提供一个关于古典文学作品的问题,让学生经过讨论、分析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然后结合学生的分析,教师进行案例的讲解。这样学生的体会可能更深,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譬如模拟教学法,我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给学生提供走上讲台的机会,通过仿真课堂学生扮演教师角色进行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技能训练。
三、加大文言文教学的实践力度
课堂教学以理论课所学知识为基础,重点训练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可以在课后通过大量实践练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简体字与繁体字的对应关系,提高学生使用和书写繁体字、识写甲金篆文的能力。并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古代汉语的专门工具书,把阅读古书和古代汉语专门知识结合起来,从古书中找古今字、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从方言中找活生生的词语和发音来印证音韵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练习他们解决古书阅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我们还可以进行古典诗词吟诵训练,以校园建筑物、校园活动等身边的事为对象进行对联创作训练,培养学生即学即用的的创作能力。只有课堂讲授和课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我们建议可以多给学生提供进行实际的中小学汉字教学、文言文教学,让学生试讲汉字、文言文的篇目,组织学生到中小学课堂去进行汉字和文言文教学学习和实践。还可以鼓励到提倡国学讲堂的机构进行实践,给小孩子进行国学的教育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激励我们的古代汉语老师和未来的中小学语文老师对于这门国学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杨丽娟,娄辉.借鉴美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高职课堂教学方法的浅析[J].教育论丛,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