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4 18:25: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我评估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形成性评估 自主学习理论 应用
一、现状及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日趋密切,英语口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客观上要求人们开始重视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英语作为一门国际交际语言,内在要求人们能够说得流利,说得顺畅。而英语口语学习效果和水平又该如何去提高?这就需要有一种合理有效的评估理论体系来对人们的英语口语学习及时地进行评估,以便有效提高口语水平。然而,我国开始接触英语和学习英语以来,都是以总结性评估为评估手段。总结性评估在我国的英语口语教学中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占据着主体地位,通常以定量测试手段(如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总结性评估在经济相对落后、师资缺乏的特定历史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这种考核方式越发显示出它的局限性。总结性评估方式只重视教师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只重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考查,忽视学生情感、文化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考查,给当前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很多弊端。这种评估手段无法达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总结性评估体系进行改革,采用新的评估方式。
形成性评估最初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哲学家斯克里芬在《评价方法论》一书中提出来的。斯克里芬认为“形成性评估这一评估方式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为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Bach & Palmer(1996)则从测试的维度探讨了形成性评估。他认为,形成性评估当中的目的性考试能够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帮助教师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从而可以更好地改善教学过程和方法。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过程评价,是对教学过程,也是对教学活动的各种参与主体的一种考评。首先,它向师生提供最佳学习状态的反馈信息,从而调节教与学的活动;其次,形成性评估要求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再次,在形成性评估中,学生既是被评者,又是评价者,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参与评价,随时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最后,形成性评价正是要克服总结性评价的不足,改变以往那种只重视语言知识不重视语言能力的不足,并引导高职英语教学走上培养学生能力的道路。
二、形成性评估的理论依据――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创造和传播知识,而是要做一名‘知识的助产婆’,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积极主动地寻求问题的答案。”有学者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学习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是自主学习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是指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自己的”行为,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是指学习主体将学习纳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其生命活动中不可剥夺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习的自为性蕴含着学习者的自我探索性、自我x择性、自我构建性和自我创造性四个层面的渐进过程。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的学习,个体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负责,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
从以上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自主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该理论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自身的有关学习的所有决策负责,比如选择什么学习内容,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进行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估等。另外,这一理论也强调如何激发自身学习的动机因素,在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面对挫折时,应及时培养自信心并反思总结,客观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高职英语口语学习效果评估过程中,正确运用自主学习理论以实现形成性评估的预期效果,是我们每一位口语教学者和学习者都要关注的。具体可以通过自我评估,建立档案袋评估以及同辈之间的评估等方式去发挥这种理论的内在价值,以达到口语学习效果评估预期的目标,建立符合自己口语学习效果并切合实际的评估框架,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口语评估的评估体系。
三、形成性评估在艺术类高职英语口语学习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一)自我评估在口语学习效果评估中的具体评估过程
中国教育网指出,学生自我评估是指学生对其学习活动进行的一种动态反思过程,是为了提高以后的学习行为表现。自我评估需要借助一个标准的衡量尺度来进行比较;同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批判或作出简单的评述,如反思、自我评价、元认知等。学生自我评估通常与对学习行为表现的评估相关联。学生自我评估其实是个体对自身学习及成长过程的反思,这一反思跟教师预设的标准或与师生共同确定的标准直接相关。自我评估是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将对学生在单一的课程学习以外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刘海霞(2006)则认为,学生自我评估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其学习活动或学习行为表现进行反思,即自我检查、自我分析,以便进行自我改进与提高,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和未来的学习效果。
自我评估是形成性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那么,在具体的高职英语口语学习效果评估中,自我评估又如何发挥它的价值呢?我们知道,自我评估强调的是主体意识下的主动、内在的评估过程,注重在动态评估过程中精细信息评估并及时反馈,然后分析信息,得出评估效果。接下来,我们将从口语学习内容和影响因素出发,来构建出自我评估在口语学习效果评估汇总的具体评估过程框架。
艺术类高职英语口语学习主要从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简单会话、灵活表达、熟练表达和交际等几个方面进行学习。那么,自我评估在这几方面又该如何进行呢?首先,语音语调是口语学习的基础,语音语调正确才能使得表达准确和连贯。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语音语调呢?
从自我评估的角度出发,在进行语音语调评估时,需要有明确的评估标准。通常来说,英语国际音标发音表是我们的标准,以这个为基础,练习单词发音,掌握单词的读法,然后在掌握语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短语表达和句子表达。在评估过程中,要考虑到当时影响语音语调表达的因素,如不够熟练、记忆模糊、发音不准、语调不对等。接下来,把这些影响因素反馈到评估信息中,形成评估反思记录档案,做成评估档案袋。
其次,学生可以与教师或同学进行简单的会话。会话结束之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估,如语音语调是否正确?是否忘词?语言组织如何?表达是否流利?然后把反思内容整理出来,放入评估档案袋中,以便进一步的评估。在前面两点基础上,学生之间可以模仿外国电影的语境展开对话交流,看看是否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是否连贯,用词是否恰当,然后把相关的反馈信息放入档案袋,作为整体评估信息的内容。
最后是灵活表达。教师随意给一个话题,要求学生能够自然流利地表达出内容和观点,做到表达灵活自如。
自我评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自我主动性,严于律己,认真执行,全面分析,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提高口语水平。
(二)同辈评估在口语学习效果评估中的具体评估过程
同辈评估是指同辈学习者之间以个人或者小组形式进行的评估,是形成性评估内容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它强调评估的参照性,通过同辈之间的对比,主动建立相对标准,进行平级间的参照性评估。
同辈评估也叫做同伴互评、小组评估,是指在分组与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相互监督和互相评估,以促进小组成员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此评估过程中,沟通和合作,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小组评估能否顺利进行和能否取得预期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对口语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过程中,首先应商定好某些原则,例如成员之间要真诚,要实事求是。其次,小组评估强调真诚合作和互相信任。评估前选出一个人作为组长,他负责记录评估中的信息,包括小组活动记录(如语音语调认可、角色扮演、话题讨论、口语表达互评的收集等)、成员阶段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情况及相关建议。具体可采取如下做法。
多对一的评估。即让小组成员先对其中某一个人进行评估,每一个评估者对这个学生的课堂口语表现、课外小组会话能力进行评估,重点是要求对其缺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被评估的学生根据组员的评估写一个总结,确定改进目标。
一对多的评估。这里指的是通过自己的评估信息记录,包括对他人的评估信息、自我评估的信息,检查自己与同伴之前的差距,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照式评估。这是一种静态的小组评估。即教师也参与到小组讨论过程中,确定评估口语学习效果的参照系数,如语音语调的标准性、会话能力、流畅性、自由表达等,进行核对式评估。
在小组评估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相信通过这样一种评估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要培养学生学会信任、公正对待、学会判断的优秀品质。同时,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意识到小组评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从而改进自我,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
同辈评估注重自我主动性和相互协调性,强调评估原则和评估标准。只要小组成员之间真诚合作并客观、认真对待,这一评估方式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
(三)师生评估在口语学习效果评估中的具体评估过程
师生评估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它指的是:首先,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过程性评估;其次,学生在这一评估信息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参照教师的评估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和同辈评估。这样,师生评估方式本身的评估内容才会更加丰富,取得的评估效果才能更全面,更接近事实。
在英Z口语学习效果评估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测试进行评估,也可以采用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评估。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对话、让学生朗读课文等形式观察学生的口语学习效果;让学生就教师提出的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无论采取何种评估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把评估过程中的评估信息及时记录下来进行研究分析,获得评估结果并反馈给学生。学生要认真及时地把教师的反馈信息收集起来,然后比较自身的自我评估信息和同辈评估信息,最后放入档案袋,作为评估自己口语学习效果的重要信息参考。
(四)三种评估方式之间的契合:档案袋评估
通过以上分析,在对艺术类高职英语口语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估过程中,每一种具体的形成评估方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契合之处,而这一契合点就是档案袋评估形式。
档案袋评估是师生共同合作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个档案袋,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有意地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以反映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记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包括学生在一个时期内所有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如学习成绩、学习心理调查表、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进步程度等资信息资料。这些资料的存档能给学生提供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和反思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和及时改进,培养自我反思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通过档案袋评估,学生把自我评估的信息放入档案袋中,方便及时用到这些信息,进行前后期参照,做出客观持续的评估,增强形成性评估的有效性。
四、小结
对艺术类高职英语学习效果的评估是一个复杂而又困难的过程,不确定因素也客观存在。本文从形成性评估的构成要素出发,分别研究了它们在高职英语口语学习效果中的具体评估运用,发现自我评估、同辈评估、师生评估以及档案袋评估之间是存在内在的契合性的。如果合理有效地运用这几种评估方式,我相信形成性评估在高职英语口语学习效果评估中将发挥出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Bachman. L. And Palmer, A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3]崔艳.试述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测试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9):182-183.
[4]丁礼明,纪蓉琴.形成性评估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06):132-134.
一、教育评价范式的转变使高职院校自我评估的地位提升
教育评价范式是指人们以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对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进行研究所形成的一系列基本规范,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能够表征人们对教育价值有某种特定认识的理论与技术框架,指导着人们进行揭示教育价值和建构价值世界的认识活动。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测量、目标、决策与人分别是四个评价时代的中心,前三代评价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强调用科学工具和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量化分析,从而确定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做出解释,倾向于实证主义范式。上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评价专家库巴和林肯提出了第四代评价理论,第四代评价理论倡导价值多元的信念,强调回应、注重协商、共同建构等理念,主张在尊重各种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谈判进而达成一致的看法,没有评价结果。第四代评价理论改变了前三代评价中出现的管理主义倾向的缺陷,倾向于建构主义范式。
受国际教育评估范式转换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政策导向不断发生着改变。2011年教育部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明确指出建立以高等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和评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控和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的评估制度,要求高等院校发挥主体作用。2013年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更明确地提出要将学校的自我评估作为评估制度的基础性、前提性的主体工作内容;评估原则中去掉了以评促建的提法;评估结果不分优良中差和通过不通过但直取质量内核。这些变化表明,我国教育评价范式正经历从外部评估为主,向外部、内部评估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是在普通高校教学评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评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尚未建立起自身的教育教学评价理论,基本沿用的是普通教育的评价理论和体系,在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价观方面,价值导向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产生偏差,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批评和非议。从教育部2008年公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简称新方案)开始,高职教育评估的理念、方法、技术、导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校的办学主体地位得到凸现。之后,从各个时期出台的教育文件中可以看出,教育部门一直都在积极推进教育评价体制改革,引导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的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建立并完善自我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化为学校的自觉行动。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监测评估报告。2011年,教育部连续的教职成〔2011〕6号、9号、12号三个文件中都强调要探索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同年,教育部要求各地和高等职业院校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2015年底,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明确了外部教育评估的主要任务是鉴定诊断和开方,明文要求职业院校建立自我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具体来讲,就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实际,查找不足并完善提高。2016年3月14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综上,在外部评估的影响并未弱化,而评估的系统性、专业性还有待加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自我评估与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二、院校研究对于高职院校自我评估与改进的功能
院校研究对于学校自我评估和改进具有重要的功能。何为院校研究?院校研究是研究者基于本校情境,针对学校管理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所作的分析与咨询研究,是高等学校为改进本校管理决策和运行状况而设定的专门实践领域。从院校研究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分析,院校研究就是高校面对质量、效益和变革问题的理性诉求。高等学校内部进行有组织的或系统化的自我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院校研究在早期就是评估课程,评估与预测学生成就,比较不同的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的态度和满意度等,随后逐渐转向更宏观的高校的规划和资源配置等有关事务的信息搜集与评估活动。何为自我评估?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陈汉强认为,自我评估是学校自定义较为具体的目标来自我检讨、自我调整、自我改进,是学校教职员对自己学校的潜力与效能所做的自我分析,是学校评估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可见,院校研究与院校自我评估有着历史的、实践的内在联系,院校研究是因应外部问责的需要而产生的,虽然不同于元评估,但是在质量保障方面二者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院校研究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自我评估的科学性
院校研究具有应用研究的特点,强调要运用理论的指导及科学的方法,把学校事务中碰到的难题当作课题进行研究,是对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其研究对象就是单个院校,是研究者对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研究,不同于惯常的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研究,自我评估的评估体系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囊括于院校研究的问题之中。把__院校研究运用于自我评估,能有效提升自我评估的科学性。自我评估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专业规范的约束,而且需要一定的方法、策略和技巧,这就要求院校不能仅仅通过经验总结来完成,而需要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由专业的教育研究人员或经过培训的人员来完成。比如,自我评估如何与外部评估有效衔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怎样写才能做到专业、个性化?再比如,学校自身的质量标准如何界定?在强调学校特色、个性、自主发展的情况下,质量成为一个相对模糊的、动态的概念,那么什么是恰当的、明确的、清晰的、有执行力和易于接受的质量标准。再比如,教学质量监测怎样做才叫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如何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如何确立业务部门的工作质量标准?如何开发科学的适用的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这些都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工作方案。
(二)院校研究能有效改进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院校研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院校研究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而是一种应用研究,更注重对单个学校实践问题的研究,重视发现院校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是职业性区域性与行业性。每所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不同,所处的经济区域和人文环境不同,又分别为不同的行业服务,因而在办学理念、内部管理、专业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每所高职院校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规范评估阶段,政府关注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能力等硬指标,而在诊断评估阶段,政府更关注学校自我反思与自我改进的能力。学校应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主动性,总结和反思自身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高职院校只有牢固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学校的教学现状以及管理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才能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今,院校研究已成为世界许多高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国,院校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研究型大学的领导者在决策中对院校研究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昭示了中国院校研究发展的前景,尽管目前院校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还面临很多艰难地挑战,但是只要我们在意识上充分重视,从点滴做起,迟早会有从量变到质变的一天。院校研究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高职院校准备好了吗?
听力理解作为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其相关策略备受关注。语言学家将听力理解策略定义为听者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获得、储存 、重获、使用所输入信息的策略,它在提高第二语言教学效果上有明显作用。
笔者就此问题对 3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所用的调查策略源自The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y Inventor(Source:0"Malley& Chamot(1990),Oxford(1990),Rost&RosS(1991),Vandergrift(1992).)。根据频率与重要性成正 比原则,核心策略意味着这些策略将以高频率 的形式出现于听力理解过程之中,因此,笔者对调查资料进行了频率分析,得出如下数据 :
数据 3:听力理解社交策略使用的频率社交策略只有澄清策略一项,其频数为 2,均值为 0.06,出现为6.2%,缺失为93.8%,标准差为 0.246。
频率指某特定现象在特定间歇时间内发生的次数或一系列实验中偶然现象次数与所做的一系列实验的次数的比率 ,它是某一现象内部所特有的稳定的规律。高频率策略指策略运用过程中,出现频率在 50%以上的策略。根据频率与重要性成正比原则,高频率策略往往是比较重要的策略,这些策略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反复出现 ,成为听力理解策略的核心策略。核心策略指某项学习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影响学习效果最为明显的学习策略。本文将从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两个方面来讨论听力策略的核心策略 。
1 元认知策略中的核心策略
元认知策略体现在对听力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计划的制定、对自我学习的评估、对听力策略或技能的选择以及对资源的理想分配上。该策略包括 :自我评估、自我监控和事先计划。数据 I显示的运用频率在 50%以上的策略有两项,即:自我评估(均值:0.66,策略出现 :65.6%)和 自我监控策略(均值 :0.53,策略出现:53.1%);而事先计划的运用频率则低于 50%,表明其不属于高频率策略。因此,元认知策略中的核心策略当属自我评估与自我监控两项。
自我评估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具体表现为检查听者注意力的集中情况或评估听者的策略使用情况 ;而 自我监控则表现为在进行听力理解活动时监测、检验或纠正听者的听力理解情况。二者作为核心策略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调查发现 :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频繁的陈述着“I couldnl catch…,but then I felt it unnecessary…”,以此形式来检查并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情况 ;或以“but now Itn sure it§…because…”的形式来监测、纠正自己的听力理解情况。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学生的注意力会偶尔出现中断现象,即学生的元认知核心策略表现出非连续性和监控无力 ,使其不能很好的理解听力材料。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核心策略运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 ,教师应指导学生合理地运用元认知策略中的核心策略,使其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能够对 自己的整个听力理解过程做出合理的评估与监控,从而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2 认知策略中的核心率策略
认知策略主要是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识别、理解、保持和提取信息而采取的策略。该策略主要表现为小结、拓展、推测、利用图像、翻译和反馈等具体策略。数据 2显示均值和策略出现的百分 比都大 于 50% 的高频率策略有三项——小结 (0.75、75%)、拓展(O.72、71.9%)、推测(0.69、68.8%);而利用图像、翻译、反馈、回退判断、问题识别、重复、肢体语言、分组分类八项策略的出现百分比的频率虽然有高有低,但都在 50%以下;至于认知策略中其余的五项,其均值和策略出现的百分比均为 .更不属于高频率策略。因此,认知策略中的核心策略当属小结、拓展和推测三项。
小结策略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对听过的内容以口 头或只是在大脑中做一个小结,如:调查时学生有这样的 自陈…tllere should be a relation between… ,这说明学生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不时地在大脑中对已接受信息进行小规模的总结,以期能巩固其所接受的信息;而拓展策略则表现为学生通过激活与听力材料有关的原有知识来帮助其理解听力材料 ,如:学生在听到 “…tlle dragon in China…”时便做 了如下称述 “I knowdragon stands for power,especially emperor~power in China…”。 这表明学生试 图利用已有的与听力材料有关的知识来帮助其进行理解。
(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摘 要】分析了国内外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基本模式和发展趋势,通过对我国新一轮教学评估的内容和方案的解读,分析了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评估对测评手段和工具的要求,通过对信息技术在评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的分析,指出了完善网络教学评估系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国家和有关专门机构开展院校评估和专业评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高等学校;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周芳(1980.03—),女,汉族,山东龙口人,硕士,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光学和教学理论。
通讯作者:姜永超(1962.06—),男,汉族,山东莱阳人,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
0 引言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已经从规模的扩张转向质量的提高。推动高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重视效益为核心的内涵发展, 保证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教学的主要目标。为了切实保障高校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我国开始对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进行评估。
1 国内外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基本模式和发展趋势
1.1 目前各国高等教育评估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1.1 政府主导型
这种模式反映了政府的意志,体现了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和负责,特别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阶段,不少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评估措施,使得国家能够从宏观层面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采取的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型的教育评估模式。
1.1.2 政府、高校、社会协调型
这种模式由国家权力、市场机制和院校自我管理共同作用。这种模式的不足在于,容易导致评估机构职能的重复,评估机构水平也存在差异,学校需要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且评估结果与政府导向存在协调统一的问题。
1.1.3 民间主导型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评估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并趋于法制化、社会化和规范化,政府只负责对评估机构的认证,评估机构获得资格后就能对高等学校开展认证业务。民间主导型评估的不足是,政府与评估机构之间的协调难度较大,政府较难体现自己的导向,两者间的利益冲突也时有发生,为此政府需要逐步加强对认证机构和认证标准的干预。
1.2 国内外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发展趋势[1-2]
综观各国近年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情况,总体呈现如下特征和趋势:
1)教育评估已成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机制。绝大多数国家政府主导的教育评估都以“合格”为目标,操作较方便,学校也容易接受。另外,在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背景下,注重分层分类评估已成为世界各国高教评估的重要趋势。
2)高等教育不同的历史时期决定了其评估的组织模式。各国的质量评估体系都是由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传统等因素决定的。对比其它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在高等教育由精英转向大众化的历史时期,政府主导型的评估模式比较适合中国国情。
3)评估法律体系和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各国都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法规以保障评估工作体制机制的规范性,并为评估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4)评估的专门化程度日益提高。近十年来各国政府都成立或支持成立了相应的教育评估机构,同时加强对评估机构的资质认证。从整体上看,政府主导型的评估正在逐渐减少,而在政府协调和帮助下由“第三方” 机构开展评估的评估正在逐渐增多。这种独立于政府和高校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发展,要求提高其专门化程度,并且注重社会相关人员和学生的参与。我国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对评估机构的认证制度。
5)评估国际交流与合作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评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趋势也愈加明显,一些国际性的质量保障机构先后成立,如亚太质量保障网络(APQN)等。
2 新形势下新一轮评估的内容和要求
2.1 我国新一轮评估的主要内容及依据
2012年初,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新一轮评估方案基本确定。评估制度体系和方案中,突出了高校主体地位,强调了“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强化高等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完善校内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同时,指出“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映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建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及时分析本科教学状况,建立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
2.2 评估对测评手段和工具的要求
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方案,“增值观”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关注高等教育的“增值性”,就是要考察学生在大学期间到底获得了怎样的成长,也就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这项评估直接用学生自我报告法来实现,这将导致学生评价的主观性太强。因此,需采用专业化的测评工具来衡量学习效果。而专业化的测评工具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此外,在进行自我评估时,需要对师资队伍、教师基本信息、各教师获得科研项目情况等大量的基础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把数据自动采集到数据库中,随时随地上报数据,查看数据修改数据,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分析高等教育自我评估中的各项指标标准等可以更加科学、公平。
利用信息技术在支持和促进评估方面的潜能,广泛应用不断涌现的分析工具支持学校的各种评估工作,为学校绩效、学术生产力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3 信息技术在评估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正在加强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国外的高校教评估中应用的比较广泛[3-4],但在国内高等教育的自我评估中应用的比较少,只是在评估中某些方面有所应用,总体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普遍性不高,程度不深。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评估工作中,其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并实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和基本办学条件数据年度采集制度,实现对教学工作的动态监控,这将是中国今后高等教育评估的突出特点,将实现从结果到过程的重要转变。
2)利用信息技术扩大社会对评估的参与度。由于目前的评估信息大多来源于参评学校,来自社会、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不多,而要采集这些信息,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3)相关评估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和也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四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专家开展网上评估创造条件,进而缩短专家进校评估的时间。
4 目前信息化评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把信息技术融合到高等教育自我评估中,能有效地将高校、教育部门和社会连接起来,对数据采集、建模分析等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通过高校自我评估监控体系和自我评估系统加强高校教育的日常管理和监控,促进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办学效益。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有完善教学监管制度及教学评估制度,但是各所高校在评教的执行力度,评估主体,权重比例,评估方式等不尽相同,网络评教方式比传统评教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的市场销售的网络评教系统,对某些学校来说,扩充性,实用性和兼容性都不太好,而教学评估的结果又直接关系到某个教师,乃至整个学校的利益,所以完善网络教学评估系统是迫在眉睫。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体现在:
1)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自我评估监控体系的构建和优化。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模式的载体,是评估性质、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操作性。根据分类评估、分类管理和建设的原则,主要从学校办学条件、本科教学质量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状况,学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成效等方面进行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构建一个循环、便捷、易于操作的自我评价和监控体系。
2)更好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等教育自评体系中去。在信息化环境支撑下提高本科教学评估方法及流程的规范性、科学性与开放性,是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一大亮点。作为教育主体的高等院校,有效融合信息技术,构建基于信息化环境开放、多元的本科教学自评方法和技术体系,以完善评估方法,提高自评效能。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搭建基于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的高等教育自我评估系统;(2)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和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
5 总结
本文系统分析国内外开展高等教育评估的几种基本模式以及目前的总体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新一轮教学评估的政策方案,并对其内容进行了解读。通过解读分析了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评估对测评手段和工具的要求,指出了信息技术在高校评估中的重要性,进而就目前现阶段信息技术在评估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指出目前虽然各高校中有各种评估系统但是还存在不足,通过指出不足为下一步的改进提供了依据,为国家和有关专门机构开展院校评估和专业评估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徐辉.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若干趋向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1):7-13.
[2]詹晶,杨勇.关于本科教学自我评估机制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4(11):36-38.
[3]禤世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视阈下的教学管理优化[J].科技信息,2014(9):26.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必要性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必要性,具体如下:
(一)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概念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就是指公司管理当局以监控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评估部门业绩及个人表现、改进内部控制及管理缺陷为目的,按照一定的内控评估标准进行的内部测评、缺陷整改以及最终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系统、连续的过程。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必要性 第一,外部信息使用者为了做出有效的重要决策,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了解的需要促使了管理层对内控自评工作的重视。此外,这也同时考核了公司部门的业绩和员工的表现,具有监督和威慑作用,从而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第二,从理论上讲,内控信息的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关联。陈关亭、杨芳在实施了专项问卷调查后,认同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对于提高财务报告可靠性的作用。健全、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消除财务报告信息失真的产生,对加工整理过程起到监督作用,从根本上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可以约束会计人员遵守相关财务法规,减少会计造假;可以制约管理层粉饰财务报告的行为,易于查出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加以改进,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
二、2009年石油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现状
因意识到内控自评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国务院及财政部等五部委依据《基本规范》制订了较为细致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下简称《内控评价指引》),并以此规范企业内控自评工作,逐步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估报告,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以2009年石油行业所有上市公司(共13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作为样本,根据《内控评价指引》中对于内控评价内容的要求,按《基本规范》内控框架五要素对披露的内容进行了归纳,制成表1。
这13家上市公司按照《基本规范》及《内控评价指引》适当地披露了自家公司的信息,但是披露的信息有所侧重,反映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内控信息披露效用不大 纵观13家上市公司《内控自评报告》均有同样体会――披露的形式很规范、全面,但批露的内容仍只是表面性文章。13家传达的信息都是内部控制完善、有效等信号,每一项均是简单几句话,每一家只挑选其中一两方面进行披露,且均是对自身有利的内容,较具形式化。从样本分析来看,尽管有61.54%的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但对于不利消息只是一笔带过、含糊其辞,而提出的整改意见也只是在XX方面需“加强”、“完善”,反映出上市公司披露的不足与缺失。而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有价值的信息。
(二)内控信息披露评价标准缺乏 尽管本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现状是按照《基本规范》五要素抽丝剥茧归纳总结的,但缺乏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统一规范,虽然国家据此于今年4月出台了《内控评价指引》,但由于尚未实施,所以披露的内容侧重不一,并不全面。其中有4家公司是按照《内控指引》的要求进行披露的,他们从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内控监督设置情况、董事会对内控工作安排、财务核算内控制度完善、内控存在缺陷及整改方面进行了陈述,但是明显内容太过简略,基本以肯定为主。
三、内部控制披露不足成因分析
信息的供需关系直接影响着厂商与消费者决策的制定。因此《内控自评报告》必须将影响厂商提供信息的动力和成本与信息的使用者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客观做出判断。
(一)公司提供内控信息的意愿 第一,披露动力对内控信息披露的影响。上市公司之所以不愿意对内控信息的真实情况进行全面披露,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因为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获利能力存在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好公司非常愿意将自己的优势信息(内部控制完善、有效等)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从而获得更多投资者的信赖,占据更多的资源优势;而经营状况较差的公司则不愿向投资者披露他们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以防止资源的流失。所以可见,披露内控信息的动力取决于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的好坏,却又决定了内控信息的披露质量。第二,披露成本对内控信息披露的影响。披露成本同样也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对内控信息的披露。若上市公司披露内控信息所花费的人力、物力等成本不仅能在后期能得到补偿,而且披露还会给公司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那么,公司肯定愿意进行披露;但若公司披露内控信息所花费的成本预期得不到补偿,那么即使国家要求,公司也不会愿意披露。
(二)内控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国家之所以要求企业在年报中披露《内控自评报告》,是为了让更多的信息使用者了解掌握更为准确的信息来进行判断决策。内控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这三者对内控信息的需求目的不同,从而对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的关注面不同。投资者希望通过获取内控信息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增加经济利益;债权人利用内控信息了解自己出借的资金营运管理情况,以判断能否按期收回债权,并适时做出后期的信贷决策;政府部门获取信息则为考察判断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有没有违规,政策法规是不是被公司认真的贯彻执行,进而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宏观经济政策。
四、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措施
通过对内控信息披露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上市公司内控自评信息披露不足的原因除了上市公司存在披露动力不足、披露成本制约外,还受到外部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影响。所以笔者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方面提出规范的《内控自评报告》的主体内容框架,另一方面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披露内控信息的意愿。
(一)《内控自评报告》主体内容框架 在关注《内控自评报告》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报告的结果,而应该是注重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信息的描述。因此,《内控自评报告》主体框架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内控五要素的评估。一是控制环境。对控制环境的评估应考虑以下因素:公司的治理结构与企业文化;董事会、管理层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审计委员会与董事会;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人员的品行与素质;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管理控制方法、外部环境。二是风险评估。对风险的评估应考虑以下因素:目标的设立与达成;风险识别与分析;改变的管理与应对机制。三是控制活动。对控制活动的评估应考虑以下因素:授权及目标;职责划分;业务流程与操作规程;业务记录(资产和会计记录);规章制度;独立检查规章制度;控制标准;重点控制(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对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募集资金使用、重大投、融资的内部控制、重要财务决策、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是否恰当)。四是信息沟通。对信息沟通的评估可以考虑以下因素:信息披露系统;对内对外的沟通汇报渠道。五是内部监督。对内部监督的评估应考虑以下因素:内部审计(持续监督程序、独立的审计监察组、内部控制评价小组和外部审计人员的建议);自我控制(自我评价测试、评价的频率和范围、综合检查)。第二,公司内部控制情况的整体评估意见。对整体的评估意见可以考虑以下因素:监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独立的评价意见,包含了对生产经营全过程控制、公司职能划分控制、人员间分工和牵制、控制点设置、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所花费的成本和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之间的比例、各项具体的控制制度等方面的评价。第三,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内部控制缺陷汇总和报告的机制;发现问题的改善或更正措施。
(二)采取强有力的内控信息披露保障措施 第一,建立评价、监管机构,鼓励企业全面准确披露内控信息。虽然国务院及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了《内控评价指引》,相关行业中的企业日渐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聘请了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核,但是内容也归于形式化,信息质量的准确性、全面性不高,作用不大。所以,笔者认为应建立行业评价协会,可从行业代表性大中小企业中选取代表组成评价协会,对行业中的企业《内控自评报告》进行抽样检查,并予以诚信星级评价,从而提供信息使用者准确的评价信息。对于诚信的企业,应树立其标杆地位,鼓励行业中其他企业效仿学习;对于不诚信的企业,应予以通报,追究当事企业的法律责任。或者建立类似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第三方独立监察机构,对于监察出来的信息出具评价意见。同时,为了避免管理层面临不该有的诉讼风险和其它问题,有关部门应对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加以保护。当然,自愿性信息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一旦对外披露,必须与强制性披露的信息一样,接受必要的监管和约束,对于恶意披露误导投资者的企业应当加以处罚。第二,建立企业内控信息的披露质量保障机制。企业内控信息的披露质量保障机制由企业参与内控评估的相关部门和各层人员组成的,它是一个系统,也是一种机制。因此,要寻求企业可披露的内控信息与使用者要求披露信息的均衡点,使信息的供求平衡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要提高企业内控评估人员的业务能力,使信息由企业中经验丰富并有较高职业判断能力的人员持适度谨慎的态度编制完成;要规范内控信息的表述和披露,以便使用者理解,同时应注意揭示内控信息的性质、不确定性和风险,防止使用者盲目依赖,以减少和避免法律诉讼。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通过对2009年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内控自评报告》的分析研究,不难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控自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内容还不够完善,因此笔者根据新出台的《基本规范》及《内控评价指引》设计出较为规范全面的《内控自评报告》内容框架,希望能为内控自评的具体实施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企业实习;困难;自我专业化;自我评估
当前,各职业院校普遍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采取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的方式进行师资培养。但据我校对实习教师的跟踪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他们在实习过程中缺乏专业指导,无法及时整合并消化学到的专业知识。
一方面,这是由于当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均为高等院校科班出身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的客观原因直接导致的。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在开始实习后,学校甚少对其进行全程指导,教师们在实习中遇到了问题往往只能通过两种途径加以解决:一是请教企业员工,二是求助于其他有经验的教师。
但是,无论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有多高,他们都无法担任教育任务的主角。这就意味着,教师们在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企业员工能够帮助其解答的只是纯粹的业务知识部分,对于如何将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他们大多都是无能为力的。同时,有经验的教师对于实习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以及在实习中产生的困难均无法进行及时和深入的了解,他们往往只能就困难本身所涉及到的教学问题展开指导,对教师们的专业帮助却是极其有限的。这些无不给教师们造成了莫大的压力,令实习效果不如预期。
这是因为: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其目的并非希望教师们像企业员工一样获得某个岗位的直接工作经验,而是希望他们带着教育教学的目的,运用教师特有的视野和见解,在完成对自身的培训与提高后,最终回归教学。这一过程其实与教师进入高等学府进修的传统方式是一致的,只是接受培训的方式和环境不同而已。
然而,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存在,很多学校在目前均无法为教师创造更好的专业深造机会,很多校企合作企业也无法为教师提供足够的“传、帮、带”指导。在完成将实习所得转化为教学所需的这一关键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仍然是广大教师本人。所以,与其寄希望于外部力量的帮助,不如强化教师的“内功”,走自我专业化成长之路,这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专业师资培养方式。
一、实现自我专业化的基本方法
所谓“自我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们在实习中不但要懂得如何获取所需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清楚地知道该如何将其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当中,不断提高实习效率。从这个意义出发,它所强调的正是以实习教师自身作为主体,在实习过程中,努力探寻实习与教学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构建自己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理解,从而积极地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
所以,要做到“自我专业化”,就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到企业实习之前,教师们需要进行一段时期的专业强化训练。这种学习与训练往往是自发的、主动的,以熟练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前提,以是否形成了自己对专业的初步思考为标志。这使得教师们在实习中将懂得按照专业的理论和技术规则行事。
第二,在实习过程中,还要把工作与思考融为一体。对于一个专业化的教师而言,这种思考应当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即:教师们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同时为了保证服务品质和水平的不断提高,还要在服务中不断进行思考和总结,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思考的问题可以是实习工作中的任何问题,途径可以是任何非正式的探索方法,如做笔记、写日志、对他人的观察模仿或录音、录象等。教师们也可自由组成学习团队,或现场交流,或网络互动,取长补短、相互帮助。
二、学会专业化的自我评估
此外,教师们又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具备了“自我专业化”的能力呢?这就需要对实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实习效果”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实习成果”。这是因为:第一,实习效果总是滞后于实习活动本身的,实习结束时所展现出的成果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实习效果”。第二,教师们通过实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思想态度等职业品质又是很难被绝对地分解开的。他们的实习效果,与实习前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勤奋程度等个性特征也有着重要的联系,甚至与各自所处的实习和生活环境也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
所以,教师们要学会专业化的自我评估,一是不可忽视自身的起始水平。这里所说的“起始水平”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第一次”,而是相对于不同阶段的开始而言的。二是要根据所处的实习阶段针对特定的内容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测试,即:注重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进而有效地做好对实习效果的评估。这种针对教学行为的自我评估将直接面对教师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对于帮助大家改进实习方法,强化内功修为,进一步实现在实习中的自我专业化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表所示:
倡导教师们掌握自我专业化的方法,与当前各职业院校之所以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最终回归课堂以更好地开展教学这一根本目的是一致的。这也适应了当前各校与企业所积极推进的“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发展需要,有助于培养真正的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目标 内容 方法 过程 效果评估
一、教学评估的目的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对教学效果做出描述和确定,是教学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与学”。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主载体,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估是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结果的科学分析评价。这些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可以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和引导教育过程正确高效地前行。将反馈信息及时地提供给教师和学生,教师可以及时地对其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迅速提高。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增加对应用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了解,掌握熟练运用英语语言交流的技能,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能够适用于较强的工作领域和研究领域。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估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深入探索适合英语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要以教学大纲为评估依据,但不局限于教学大纲,拓宽教学视野。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系统地提出了整合课程与教学的理念。当今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理念及实践形态仍然是时代需求。对课程的设计需评估其科学性,课程规划要评估其适应性、合理性。教学内容更适合当前教育发展理念,采用多种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导向与监控。教学方法要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精细的知识点课件,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教学优势,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对于目标要求的评估,可以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采取适当的形式,能力目标分层检测,考核学生在受教过程中分别取得的成果,实践中应用语言形成的交流能力,尤其是实用型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课后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教学实效等教学行为进行评估和回顾,对教师教学设计结果进行可行性评价,主要关注是否完善了教学的基本点,是否生成了教学的亮点,是否有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突破点,是否有发现问题并确切释疑的技巧。通过评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验证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恰当,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
三、对教学过程评估
教学过程评估可以从教师、学生和教师自我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评估,从不同角度分析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地判断。
1.对教师的评估
台湾学者张德锐认为“教学评价是针对教师在教学上的表现做出价值判断和决定的历程。其目的在于了解教学表现的优劣得失及其原因,从而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作为相关人事决定的依据”。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估,通常可以通过学校教学督导专员的听课、评课,对教师教案准备、课件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堂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及学生对教学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主要从教的角度进行教学评价,教师教学评价的特点是以课程评估为主,包括网络教学环节的评估、技术手段的应用。教师要不断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提高知识储备,通过教学督导的评语,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充实备课内容。
评价内容更多地围绕教师的教学活动展开,评价教师的教学出发点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建构的情境;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并激发浓厚的学习热情;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是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总之,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围绕着学生的学着手的,因为学生的受教程度同时能够映射出教师教的成果。这种以学评教的教学评价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从课堂学生认知、思维、情感变化观察其参与、互动、思维、接受状态,有效评价教学质量的优劣,更能突出教师教的真实效果。
2.对学生学习评估
对学生的评估,通常检验学生对教师教授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依据,评价教师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策略是否得当等,这种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估,实为对教学成果的评估。可以采取教务对学生的评估;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估;学生的自我评估等方式。通过课堂活动的记录、学习考试和能力水平测试记录、访谈等,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这种过程性评估在实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点的教学中尤为重要,更清晰、更具针对性。以知识和技能为核心,重点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技能的熟练程度。通过考试可以形成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依据。通过考试后的评估总结和回顾,展示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和理解发挥能力,这种教学评价用于定量评估学生接受知识的量化程度,从而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做出综合评价。
对英语读、听、说、写能力的培养,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英语竞赛活动体现,通过语言交流互动,进一步促进强化训练,发现并运用技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做出相应的鼓励和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寻找适当时机使学生参与其中,发挥特定环境中的可比因素、情绪状态,获得真正的语言体验、写作训练、听力发挥的实践机会。同时对文献收集、整理、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及应变能力的锻炼是显而易见的。
3.教师自我评估
教师的自我评估,是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动、教学决策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的过程。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与教师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成正相关,教师从被动接受检查转向主动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反思,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进步,教师应树立良好的自我评估意识,推动教育事业良性专业化发展。教师富有个性化教学思维,在交流和分享中愿意把个人经验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在不断反思、调整和追求中提升自我价值。
教学实践是检验教学设计优劣的标准。备课是课前准备的前提,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更加自主和愉快地实现教学目标。教案的优劣主要评价依据来自教学实践,教学设计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授课结果是否有效,讲解中是否忽略一些细节而不如意,都是教师在课后应总结、思考的问题。只有客观评析教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创新、课程资源的选用、课堂模式的转变等方面多加研究和思考,才能综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与课程具有循环关系,课程对教学产生连续影响,教学又影响课程。教学决策的制定在课程决策之后,而课程决策在教学决策实施和评估后被修改,教学过程的评估用于改进课程决策。这一过程连续、重复、无止境。课程与教学之间循环往复,促进双方不断适应与改进。
现在很多大学生就业时暴露出知识面窄、专业能力差等问题,很难适应岗位需求,没有关注到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应用知识间的渗透,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需经过长期的教学和实践的培养,这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实践的指导者,教学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在依托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同时,还要大胆超越其上,设计出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发展的特色教学,努力实现英语教学效率最大化,这也是教师自我评估的初衷。
四、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效果评估是一种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手段或方式,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学管理的特殊性,决定教学评价的相关性,经过多途径、有效的评估体系的实践,经历一个调控、完善、修正、提高的循环,教师队伍的执业水准不断提升,教学热情不断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也被激活,开始加强学习,积极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取得相应名次,如在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有学生获得英语口语三等奖;在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有学生获得英语口语三等奖;在教育部组织的2014年“第五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中有学生获得广东赛区二等奖。我院于2015年由高职院校晋升为本科院校。这些成绩虽然微不足道,但历经了突破,见证了发展,突出了教学评估实践的具体成果。从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和执业能力的发展历程证实,经验、反思、评估、进取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经过不断反思评估、开拓进取,不断调控、修正、完善,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并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总之,建立动态评估体系,科学地对教学进行评估,不但必要而且可行,将教、学、评有机结合起来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语
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评估是促进这个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学生的逐步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进步,都与客观评估教学成果息息相关。学生学习行为能力实施结果的评估及运用所学知识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也验证了教师指导教学的成就,相继纳入教师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更加关注教学过程,同时兼顾教学结果。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关注本学科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熟练地应用外语知识和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够胜任科学研究等高级管理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秀兰.新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评价[J].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
[2]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张德锐.教师评价模式之研究[J].教学研究咨询,2001.
[4]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香港幼稚园;视学报告;质素评核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5-0030-04
从1998年开始,香港特区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质素保证架构,将质素保证机制分为“质素保证视学”和“学校自我评估”。质素保证视学后来改名为质素保证分部(Quality Assurance Division, QAD),刻意淡化视学,强调“发展”是质素保证的重要部分。2001年颁布《表现指标(学前机构适用)》第一版,作为质素保证视学的评判标准(李辉、黄艾珍、张杏冰,2006)。2003年9月开始,教统局将视学模式转变为校外评核(External School Review),以此核实学校的自我评估,与学校的自我评估相辅相成。表现指标及质素保证视学的推行,从根本上改变了香港的幼教生态和改革局面,带来了三个方面的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提升了香港的幼儿教育品质(黄艾珍、李辉、容燕文,2006)。2007年9月起学券制实施后,香港特区教统局继续要求幼教机构先根据《表现指标》进行教育质素自我评估,然后再派出视学小组,从校外角度检视机构的整体表现,并将视学报告公开,让公众了解幼稚园的质素。因此,如果视学结果不好,不单会影响学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进而影响招生,而且会被停止接受学券(每名幼儿每年13000港元)的资助。可以预计,未来香港幼稚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自我评估和校本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自我完善和实现学校问责(School Improvement and Accountability)以顺利通过政府的质素评核(Quality Review)。
为了全面了解政府视学报告的关注重点,剖析香港幼稚园最常见的问题,本文对香港教统局(2007年7月1日起改名为“香港教育局”)截至2007年5月所发表的155份视学报告进行全面统计分析,以供关心香港幼教事业的内地同仁参考。
一、教统局官方通告
2003年2月27日教统局首次公开发表质素保证视学(幼稚园)周年报告,就第一批共30所于2001~2002学年接受质素保证视学的幼稚园作出总结。这30所幼稚园由分层随机抽样方式选出,周年报告分别按各校在“管理与组织”“学与教”和“机构文化及儿童支援”三个表现范畴作出系统分析。
周年报告指出,香港幼稚园的共同问题就是没有建立有效的自我评估机制,没有普及有效的幼儿学习经验持续性评估,课程设计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等。
二、视学报告统计分析
视学报告基本覆盖了《表现指标》的三大范畴因为多种原因“儿童发展”范畴(属于结果性指标)没有包括在视学范围内故略去不分析。现逐一分析三大范畴的视学结果。
1.范畴一:管理与组织
由统计可以看出,在香港岛、九龙、新界东、新界西四个地区共同存在三大问题:(1)没有发展学校自评机制及制定客观的达标准则(总平均69%);(2)没有依据自评结果拟定发展计划,订定适切的优次(总平均49%);(3)没有系统地订立培训目标,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总平均37%)。其中,港岛区第二常见问题是“没有系统地订立培训目标,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26%),这是个例外,反映出当时的教统局对港岛区教师的在职培训情况并不满意,希望各校尽快改善。笔者认为,这极有可能与之前港岛区没有一间专门机构提供幼师培训课程这一客观环境有关,当时所有幼师培训机构均在九龙及新界地区,这一问题值得引起各方关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界西区存在一个特别的问题,就是需要“增加校政透明度,鼓励员工参与”(47%),这反映出教统局对该区幼稚园的管理水准不太满意,有近一半幼稚园可能需要改变“校长”的传统管理模式。
总之,香港幼稚园在管理与组织范畴上存在的共同问题是:(1)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自评机制;(2)没有订立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3)没有订立长远的校本发展计划;(4)没有实行校本管理、全民参与。
2.范畴二:学与教
在学与教范畴中唯一存在于四个地区的共同问题是:“检视整体课程,提供充裕的空间及时间。”这反映出香港幼稚园普遍存在课程超载(Overloaded Curriculum)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完成所规定的课程内容。三个地区共同存在的问题有:(1)检讨/改善儿童学习评估策略(九龙56%,新界东64%,新界西58%),这表明三个地区在评估儿童发展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亟待改进,以建立行之有效的持续性评估机制;(2)调适教学内容/进度,配合儿童发展需要(港岛28%,新界西65%,新界东55%),这反映出港岛区和新界教学进度过快,难以适应儿童发展需要。另外,港岛区特有的问题是“日程/习作设计应多样化,鼓励儿童主动探索观察”(28%),表明该区幼稚园教学偏重儿童被动学习和抄写练习,需要改善。九龙区特有的问题是“改善儿童习作分量/设计,检讨家课政策”(45%),表明该区儿童习作分量过重、家庭功课较多,需要减轻儿童的家课分量。新界东区特有的问题是“应利用评估资料改善教学策略和检讨课程成效”(45%),表明该区近一半的幼稚园教学策略和课程成效受质疑,亟待改善。其实,这一问题与该区校本课程发展水准直接相关,与该区教师素质间接相关需要加强校本培训及校本课程发展。
总之,香港幼稚园在学与教范畴上常见的问题是:(1)课程超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完成所规定的内容;(2)进度超快,教学内容和进度不能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3)评估不当(港岛除外),没有运用适当的儿童发展评估策略;(4)习作单一(港岛),多纸笔和抄写练习;(5)功课繁重(九龙),要适当减轻分量。
3.范畴三:机构文化及儿童支援
在机构文化及儿童支援方面,四个地区共同存在的两大问题是:(1)应增强教育及支援家长的工作(总平均13%),这反映出教统局对某些幼稚园的家长教育工作不太满意,因为幼稚园只是一味满足家长的要求,存在课程超载、功课太多,甚至还有纸笔考试等情况。(2)应与家长紧密沟通,促进家校协作(总平均9%),这表明教统局对部分幼稚园在家校协作方面的表现并不满意,希望幼稚园加强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新版《学前教育课程指引》(香港课程发展议会,2006)特辟专章对家校协作及家长工作展开论述和说明。另外,各区还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例如应加强与区内志愿/教育机构的联系(港岛区),幼稚园应因儿童个别差异提供适当的辅导(九龙及新界西区),及早辨识、转介和辅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九龙及新界东、西区)。
总之,香港幼稚园在机构文化及儿童支援范畴方面做得不错,出现问题的比例较小,而相对常见的问题是:(1)教育及支援家长的工作;(2)家校协作;(3)应因个别差异提供辅导;(4)关注特殊需要儿童;(5)与区内机构的合作。
综上所述,香港幼稚园在《表现指标》三大范畴中存在九大主要问题:(1)发展自评机制及制定客观达标准则;(2)检视整体课程,提供充裕空间时间;(3)增强教育及支援家长的工作;(4)依据自评结果,拟定校本发展计划,订定适切的优次;(5)检讨/改善儿童学习评估策略,推行持续性评估;(6)与家长密切沟通,促进家校协作;(7)有系统地订立培训目标,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8)调适教学内容/进度,配合儿童发展需要;(9)及早辨识、转介和辅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三、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教统局视学报告及《香港幼稚园校本课程发展研究》一书中总结的结果(李辉,2005),我们认为,香港幼稚园在课程发展方面存在四大问题:
1.课程改革的被动(Passive)与无序(Chaos)。教师普遍感觉到自己是被卷入到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开始就是由校长或校方决定课程是否改革以及如何去改,教师并没有决策权。而校长也反映自己是被迫进行课程改革的,“因为人人都在搞课程改革,你不改便被out了”。而对于课程改革方向及推行何种课程模式,各方均显得颇为困惑及没有头绪,只好跟风追潮、东施效颦甚至邯郸学步,最后改到连自己原有的特色也不见了。
2.课程设置的超载(Overload)或缺失(Missing)。许多幼稚园迫于家长压力而无节制增加课程内容,既学两文三语,还学琴棋书画,纸笔练习多,功课做不完,出现典型的课程超载现象。另外,由于香港大多数幼稚园仍为半日制,三个小时本身就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综合课程架构及经验丰富的教师,许多幼稚园的课程出现明显缺失。例如严重缺乏体能尤其是户外大肌肉活动缺乏科学探索活动,音、体、美方面的发展和教育经常被忽略。
3.课程编排的无结构(Non-structure)与无系统(Non-system)。许多幼稚园推行主题式综合课程,但并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课程统整架构以便对《学前教育课程指引》中的六大学习范畴进行有效的统整,导致课程编排的无结构和无系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围绕一个主题将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和艺术等六个学习范畴天衣无缝地统整起来。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课程统整架构,许多幼稚园只好打着创意课程的旗号胡乱综合,结果变成为综合而综合,东拼西凑。有鉴于此,教统局课程发展议会(CDI)从2006年9月开始展开为期三年的免费培训计划,以期全面提高各校在校本课程发展及课程整合方面的能力。
4.课程管理的“放羊”(Lazy-faire)与“游击”(Bushfighting)现象。也有一些幼稚园对课程管理实行“放羊”政策或“游击”战术,以为课程就是教材套,选择了教材套就万事大吉,让教师跟着教材套去做就行了,对于本校课程发展方向及如何建构校本课程等问题既不清楚,也不思考。有时心血来潮,跑去参观学习,回来就要照抄照搬别人的课程模式,也不考虑本校是否具备有关条件。前几年出现的一窝风学“Reggio Emilia”的现象就源自此种“放羊”和“游击”心态。
如果说上述情况在原有幼教管理体制下还可以混水摸鱼甚至有效生存的话,在学券制的冲击下这些枯枝烂叶将会无所遁形,必将被涤荡、冲刷干净。香港幼稚园如想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学券制体制下生存、发展甚至壮大,就必须尽快发展富有独特个性和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由于各幼稚园自身条件不同,他人的课程经验和课程资源通常无法在自己园里直接或复制使用。这就需要各校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和重组,形成适合本校的、本土化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严谨的课程方案和课程管理系统。简言之,校本课程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香港幼教机构生存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从宏观战略层面来看,发展校本课程并以此带动校本评估、校本培训及校本发展,是目前幼稚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黄艾珍,李辉,容燕文.从自评走向自我完善〔M〕.香港:朗文出版社,2006:2-4.
〔2〕李辉.香港幼稚园校本课程发展研究〔M〕.香港:香港教育学院,2005:29-40.
〔3〕李辉,黄艾珍,张杏冰.内地新《纲要》与香港地区《表现指标》之比较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05(3):32-34.
An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Inspection Reports
on Hong Kong Kindergartens
Li Hui, Zhou Yali
(College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论文摘要:控制点是一种稳定的人格变量,描述了个体对外界环境和事件的控制感,包含内控和外控两个维度。控制点对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等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绩效、人际交往和领导者行为等工作行为均有一定的影响,能够有效预测个体的工作结果。本文在对控制点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未来研究应该在纵向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等四个方面有所加强。
人格理论的发展带动了心理学各领域的进步,人格因素在工作中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受到人力资源研究学者的关注。控制点体现了个体对外界环境和事件的控制感,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变量,它对幸福感、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领导者的行为等工作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中应用广泛。
控制点的内涵
控制点的概念由Rotter(1966)首先提出,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不仅由目标或者强化的重要性或者特性决定,而且由人对这个目标的期望决定。控制点是个体对于事件结果在自己控制之内还是之外的一般期望。Lefcourt(1972)认为控制点是指对自己决定生活结果的信念。内控者认为自己努力就能够决定自己生活的结果,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外控者认为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是由超出自身的力量决定的,像运气、机会或者有权利的他人的帮助。Spector(1988)认为控制点是一个人影响特定工作结果的信念。
控制点的测量
为深入探讨控制点与后果变量(态度、行为)的关系,研究者们以提出的控制点概念为基础,开发出控制点量表。Rotter认为控制点是单一维度的,范围从内控到外控。他首先于1966年开发出内外控量表,并在很多研究中使用并推广。但是Rotter的量表还存在问题,比如他提到的控制点是“好人-坏人”的诊断标志,而且很多研究也显示控制点并不是单一维度的。Levenson(1974)开发了“内控、有权利的他人和机会量表”。在这个量表中,除了内控的分量表外,Levenson也将外控分为机会和有权利的他人两个分量表。他通过假设三个独立的维度(内控、有权利的他人的控制、机会的影响)扩展了控制点的概念。
随着人们对特定领域控制点的关注,研究者们逐渐开发出特定目的适用于特定环境的控制点量表,而不是像Rotter的一般性量表,这些量表更具有更高的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如Spector(1988)开发了适用于工作场所的工作控制点量表,Chung(2002)开发的销售人员控制点量表等。
控制点的影响效果
(一)控制点和工作态度
1.控制点和幸福感。国外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控制感的概念是预测幸福感的最佳指标。Judge等阐述了控制点对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他们认为控制点是自我评估的基本组成部分,内控者会表现出积极的自我价值评估,而外控者则表现出消极的自我价值评估。因而,内控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表现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心理幸福感和生理健康水平。
2.控制点和工作满意度。Spretizer的研究表明当员工感到自己能够创造和管理自己的工作角色的时候,他们在心理上会感觉到更多的能力和能量。Judge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自我评估(包括控制点)和工作满意度相关,他在2001年的研究显示自我评估和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是0.41。他同时揭示了自我评估影响工作满意度的机制。这个研究结论得到了Srivastava、Locke和Judge(2002)的实验室研究的支持——那些在自我评估上得分高的个体会选择更为复杂的任务,任务的复杂性是自我评估和任务满意感的中介。蒋奖(2004)的研究也表明工作控制点对工作满意度有很好的预测作用。Spector(2002)对五大洲的24家公司的跨文化研究显示,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是控制点和工作中的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心理幸福感的重要中介。
3.控制点和工作压力。研究发现,具有内控观念的人会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运,而具有外控观念的人则认为自己的命运由外部力量主宰。当内控者和外控者面对相似的工作情景时,内控者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可以对行为后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故采取行动以控制事情的发展。而外控者则更多倾向于消极防守,不愿采取行动来缓解压力,容易产生无助感和压力感。Jean(2005)的元分析也发现,现在的美国人更多地倾向于外控的人格特质,更多的人对压力进行了无效的管理,展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
4.控制点和工作动机。Thomas认为内控者比外控者更有可能获得想要的工作结果,更有可能表现出更高的内部工作动机,更加投入自己的工作,更多的从事于投资自己未来工作的发展性活动。Thomas在对2006年以前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发现内控与工作动机存在正相关,其中内控与内部任务动机的正相关r=0.18,与期望(努力与绩效)的正相关r=0.32,与工具性(绩效与奖励)的正相关r=0.29,与工作投入的正相关r=0.22。另外许多研究也显示,控制点对工作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工作动机作为中介发生作用的。
5.控制点和组织承诺。Luthans(1987)对组织承诺的前因变量的研究中指出控制点和组织承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许多研究也显示,外控者不太可能对自己的组织有所承诺。Coleman(1999)对232个加拿大政府结构的员工进行的研究显示,内控与情感承诺呈正相关,外控是与持续承诺呈正相关。
(二)控制点和工作行为
1.控制点和工作绩效。大量的研究已观察到控制点和工作绩效的相关,比如Judge(2001)的元分析发现自我评估的四个维度和工作绩效的相关平均值为0.23,并指出两者的关系可能是由工作动机作为中介的。Thomas(2006)的元分析也发现了控制点和任务绩效以及职业生涯成功之间存在相关。Mirjam(2004)对6111个美国年轻人的纵向研究表明,控制点对个人的工作绩效(小时工资)有预测作用。但是结果不一致,一些研究发现内控者比外控者的绩效更好,而另一些研究发现控制点和绩效没有关系或者外控者的绩效优于内控者的绩效。
2.控制点和人际交往。Kapoor(1986)和Ringer(2000)研究发现内控者比外控者具有更多的社会技巧来处理社会关系。内控者比外控者更有可能先开始社会关系(Turban&Dougherty,1994),影响他人(Phares,1965),更有可能被其他人理解成为群体领导(Anderson&Schneier,1978)。Martin(2005)的研究表明控制点是人们发展和上级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3.控制点和领导者的行为。在领导者使用权利方面,Anderson等(1977)的研究发现,具有内控倾向的领导者在处理事件时更有可能表现出任务倾向,在压力环境下的表现比外控者好。但是,Durand和Nord(1976)认为完美的主管应该具有外控的人格倾向,因为在他们的研究中,外控领导者认为自己的下属有更多的开创,更加善解人意。在领导的行为方面,Howell(1993)的研究显示,变革型领导与更高的内控呈正相关。一个企业家或者经理人的内控倾向和变革型策略(Miller,KetsdeVries&Toulouse,1982;Mueller&Thomas,2001)、财务绩效(Govindarajan,1889;Lee&Tsang,2001)和组织的生存(Anderson,1977;Boone,DeBrabander&Hellemans,2000)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4.控制点和组织公民行为。Phares(1976)发现内控点和社会情境中的帮助行为相关。然而,控制点和抱怨行为呈负相关,而抱怨行为是组织公民行为的另一种形式。Blau(1993)发现内控点是和创新性绩效相关的,而创新性绩效是组织公民行为的一种类型。
总结与展望
20世纪末,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内部管理的强化,在公司治理的推动下,内部控制理论从二点论(独立论)发展到三点论(结构论)再到五点论(框架论),体现了内部控制理论的跨时代突破。内部控制系统评价也由传统的审计人员检查单据、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为导向,转为在审计人员指引下由管理部门和员工共同研讨,提出了最佳改进措施的“控制自我评估”(controlselfassessment,CSA)。CSA体现了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崭新观念,是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方法的新突破。我国在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可借鉴CSA的合理方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方法。
一、CSA及其产生背景
控制自我评估(CSA)是指企业内部为实现目标、控制风险而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恰当性实施自我评估的方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1996年的研究报告中总结了CSA的三个基本特征:关注业务的过程和控制的成效;由管理部门和职员共同进行;用结构化的方法开展自我评估。有人则还把它理解为评估企业内部风险、机遇、强势与弱势的广义概念。CSA也被称为管理自我评估、控制和风险自我评估、经营活动自我评估以及控制/风险自我评估等。其中控制/风险自我评估(CRSA)的提法,在加拿大还得到了加拿大标准协会(CanadianStandardsAssociation)的认同。
CSA最早在1987年由加拿大海湾(GulfCanada)公司首次提出。促成该公司实施CSA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两个:(1)一项法庭判决要求该公司报告内部控制;(2)传统审计程序在解决油和气的计量问题方面碰到了困难。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决定召开引导会议(facilitatedmeeting)来说明双方的问题。他们发现这种方法是一种比一对一审计访谈更为有效的实现其目标的方法。于是,在接下来的十年之中,该组织不断使用CSA来评价和改进它的内部控制系统。
虽然CSA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但其最主要的发展是在90年代,特别是在1992年COSO报告公布之后。COSO报告首次把内部控制从原来自上而下财务模式的平面结构发展为更具弹性的企业整体模式的立体框架。此后,一些国家的有关内部控制的报告,均以COSO报告为模本。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银行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也是以COSO报告为基础的。传统的内控评价方法只能用来评价诸如财务报告,资产与记录的接触、使用与传递,授权授信,岗位分离,数据处理与信息传递等的“硬控制”。在新的内部控制模式下,迫切需要评价包括公司治理,高层经营理念与管理风格,职业道德,诚实品质,胜任能力,风险评估等的“软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既可以用来评价传统的硬控制,又可以用来评价非正式控制即软控制的机制,CSA得到了普遍的信赖。
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其他组织已经或正在实施一些成功的CSA计划。例如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CDIC)要求美加金融机构据以评价内部控制。世界银行专门出版了一本有关CSA实施经验的书。为了适应这种潮流,安永、德勤等会计师事务所也都各自开发了CSA实施软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也专门成立了CSA中心。可以说,在国际上已经掀起了一股CSA热。
二、CSA带来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革命
由于CSA一开始便表现出对软控制的强大评价效力,所以,早在1995年8月IIA召开第一届CSA会议时,与会者中就有83%的人认为CSA将给内部审计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CSA所带来的内控评价变革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有效进行软控制的评价。可以有效地对软控制进行评价是CSA优越于传统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首要之处。以美国的SEC为例,为了实现其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标,诸如员工的职业道德与专业胜任能力等软控制较之硬控制显得重要得多。如果实施CSA,把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召集起来讨论职业道德并对其是否可以成功达到目标进行评估,引导小组的成员就可以甄别现存信息沟通过程的成功之处与潜在障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预测并控制风险。通过CSA,一个组织还可以提高某经营单位在设计和保持控制与风险系统中的涉及度,甄别风险暴露情况并决定正确的行动,从而为内部控制增加价值。CSA执行者可以首先与其员工进行面对面访谈,然后与工作组的成员们详细讨论,把讨论结果诸如目标、成功的障碍、风险、现有的控制与所必需的控制等,形成一个电子数据模板,并根据其发生的可能性与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加权平均,排成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这样,各相关部门便可以根据此电子数据模板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将来还可以据此进行持续重估。加拿大安大略省布兰登市的审计人员DavidYoung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管理人员及员工学习并掌握了CSA对风险的排序,他们便会提高责任心,在他们的部门中分配资源以减少最危险的风险
3.尽快找到并解决问题。利用CSA,常常可以比传统的内部审计更容易找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那些跨部门的问题和表面上看起来不可能的问题。多伦多帝国寿险理财公司的高级顾问MichaelPidzamecky举了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他曾就职的天然气公用公司利用传统的内部审计方法一直无法找出未能准时支付供应商款项的问题,后来他们采用了CSA技术,组织了一个包括会计、审计、营销、信息技术、燃气控制、燃气供应、人力资源以及其他一些部门共20人的小组,所有的参与者都提出了各种可能的原因:培训的、沟通的、信息系统的、营销的等等,并对主要原因进一步寻找子原因。这样,采取“鱼骨图”(fishbone)模型来分析,当鱼骨图画好之后,他们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公司要求经过五次签字的付款授权政策本身过于耗时。找到了原因所在,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也就垂手可得。
4.提升控制环境。按照新的内控理论,内审人员不再是内部控制的唯一责任主体,企业的所有成员都对内部控制负有相应的责任,利用CSA可以起到有效教育并帮助管理人员明确并愿意承担其责任的作用。对此,美国西雅图市的审计人员ScottieVeinot说:“如果没有CSA,我将不得不寻找一种有效途径来对有关人员进行内部控制培训,现在好了,CSA帮我完成了这一切,它在我的组织当中起到了角色转换的使者和教育者的作用。”另外,CSA还能通过影响一般员工来对控制环境产生积极的贡献。因为当一般操作人员参与CSA过程时,他们不仅学会了对内部控制进行持续的日常评估,而且提高了控制意识。管理人员或工作组其他人员参与评价内部控制、评估风险,对所发现的薄弱环节提出行动计划,评估经营目标完成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他们对组织目标以及内部控制在实现这些目标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认识,激发他们认真设计和执行控制程序,并不断改进控制程序,做到了全员评价、全员控制,实现了内部控制的质的飞跃。
5.使内审更具效率与效果。通过CSA,内部审计和经营人员合作起来对经营活动进行评价。由于依靠经营人员在CSA中的活跃参与,减少了收集信息的时间和审计中所需执行的验证程序,参与CSA的人员对经营过程能了解得更为彻底。因此,这种合作提高了内部审计人员可获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把审计人员从对立者、监督者转换为企业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IIA建议通过内部职能把审计人员、CSA引导者和参与者这三者之间的互动结果加以综合利用,来为组织增加较大价值。它支持用CSA来:(1)扩大给定年度中内部控制报告的覆盖范围;(2)通过对在CSA结果中注意到的高风险和非正常项目进行复核来确定审计工作目标;(3)通过把纠错行动从所有者方面向雇员方面转移的办法来提高纠错行动的有效性。
三、CSA方法及其选择
西方国家在实践中已经发展了多至20余种的CSA方法,但从其基本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即:引导会议法、问卷调查法和管理结果分析法。
引导会议法是指把管理当局和员工召集起来就特定的问题或过程进行面谈和讨论的一种方法。它从代表一个组织多种层次的工作组(workteamsofworkshop)中收集有关内部控制的信息。CSA引导会议法又有四种主要形式:以控制为基础的、以程序为基础的、以风险为基础的和以目标为基础的。(1)控制基础形式主要关注已有的控制的实际执行情况,也可能包括在工作组之外的内控设计决策。在这种形式下,CSA引导者可以结合高层管理当局的主要意图确定目标和控制技术,并对控制的执行情况与管理当局关于内控执行方面的意图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分析。而且,这种形式在检查软控制如管理当局的诚实性等方面是比较有效的。(2)程序基础形式是对所选程序的业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这种工作组的意图是评价、更新所选取程序或使所选程序呈流水线性。除确定评价目标之外,CSA引导者还要在引导会议之前确定最能实现关键经营目标的程序。程序基础形式可能比控制基础形式具有更宽的分析范围,而且可以被有效地用来与质量行动小组的倡议联合行动。(3)风险基础形式注重甄别与管理风险。这种形式检查控制活动以确保其控制关键的经营风险。这种形式更易于甄别主要剩余风险以便采取纠正行动,而且,与其他方法相比较,这种形式可能带来更全球化的自我评价。(4)目标基础形式关注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法。目标可能由引导者确定,也可能不由引导者确定,重要的是要从工作组那边获得重要的输入信号。工作组的目的是弄清最好的控制方法是否已被选用,这种方法是否有效运行,以及所产生的剩余风险是否在可接受的水平之下。
问卷调查方法利用问卷工具使得受访者只要做出简单的“是/否”或“有/无”的反应,控制程序的执行者则利用调查结果来评价他们的内部控制系统。
管理结果分析法是指除上述两种方法之外的任何CSA方法。通过这种方法,管理当局布置工作人员学习经营过程。CSA引导者(可以是一个内审人员)把员工的学习结果与他们从其他方面如其他经理和关键人员收集到的信息加以综合。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材料,CSA引导者提出一种分析方法,使得控制程序执行者能在他们为CSA做出努力时利用这种分析方法。
以上三种CSA方法各有其适用情况,目前西方用得比较多的是引导会议法。在该方法下,引导人员(facilitator)应受到一般的引导技巧和内部控制系统设计方面的培训,具有高素质的软性能力,以便引导参与人员研讨、分析,并写出评估报告,提出改进措施。引导人员还应对企业外部的机遇与风险进行分析,以决定采取最为恰当形式的引导会议或结合使用多种形式。然而,引导会议法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组织文化是否支持和鼓励员工的诚实反应。
四、在我国运用CSA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控制结构的非正式性和灵活性已经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大部分组织采取更强有力的控制监控技术。CSA作为一种有助于管理当局和内部审计人员判断内部控制质量的方法,也许是一种能达到这种目标的工具。在我国,公司内部控制不如人意已是不争的的事实,红光、琼民源、郑百文、深华源、银广厦等业已暴露的上市公司违规事件几乎都与内部控制特别是控制环境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现阶段我国企业界在建立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控制建设中,应当适时引进CSA方法,既加强对软控制的评价,也不断促进控制环境的提升。然而,在具体实施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发挥内审人员作用,形成内控评价合力。关于内审人员在CSA中的作用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些CSA参与者认为,CSA应包含内部审计,视内部审计为CSA的恰当驱动者;还有一些CSA参与者则认为,CSA只能由经营管理当局或工作小组来有效执行。我们认为,在我国现阶段,为了确保各相关集团的利益得到保护,不论CSA过程是由内部审计还是经营管理当局来驱动,内审人员都应持续监控并参与CSA,使内、外部审计和CSA在内控评价方面形成如下图所示的合力。
2.评估组织文化,适当选择CSA方法。作为一种相对比较新的发展中的方法,CSA的成功与员工的有效参与直接相关。他们的反应和接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企业组织文化的函数,组织文化反映了管理当局对CSA指导原则的态度。在一个结构化的环境(structuredenvironment)中,CSA过程才能得到充分彻底的支持并得到不断的重复以求不断改进。CSA执行者应基于对组织文化的分析结果来选择CSA方法和形式。在公司文化不支持一种参与式CSA方法的情况下,问卷调查和内部控制分析会有助于提升控制环境。另外,在选择实施CSA时,执行者还应当就以下问题进行决策:
(1)要在组织的哪一分部实行CSA;
(2)需要考虑哪些职能或目标;
(3)评价过程具体应包含哪个层次(车间、分区、分部等等)。
3.借鉴西方经验,避免有关陷阱。尽管CSA在西方已经广受欢迎,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同样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安达信公司的研究人员R.P.Tritter和D.S.Zittnan总结出CSA的五大陷阱,它们是:CSA引导人员选择失当;策划过程过于简单化;在发动CSA的过程当中好大喜功;缺乏管理人员的支持;限定CSA的实施范围从而使其潜力受限。
为了避免这些陷阱,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恰当的人员来充当CSA的引导者,这是关键的一步。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光有拔尖的审计能力和良好的一对一访谈技巧是不够的,他还应当乐于与别人合作,善于言谈,并且善于担任一个良好的听众;他应当是充当一个“教练”而不是“警察”。
(2)为了成功实施CSA,引导人员不仅要极力说服高级管理层的支持,而且要获得中层和低层管理人员甚至一般员工的支持,因为他们最熟悉情况,在CSA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所以,引导人员的策划与“推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不要在一开始就希望实施一个大而复杂的CSA计划,一步到位的奢望是不现实的,它只会徒增CSA初始结果不满意的风险;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起,才会在逐步学习与积累中不断拓展事业。
一、实验工作评估的目的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是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评估的目的在于全面评估县(市)区及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展,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实验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使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评估,对课程改革的理念、措施和方法,以及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材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二、实验工作评估的依据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课程改革的文件为依据,按照教育部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实验工作的要求进行。
三、实验工作评估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评估以县(市)区、铁路及直属学校作为评估对象和分析单位,进行整体评估;评估内容涉及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各个主要方面。
2、阶段性。课程改革实验是一个较长周期的研究工作,实验的不同阶段有不同性质的重点。评估将根据实验的进展情况,分别对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每一阶段的结果都将是实验工作整体评价的组成部分。
3、可操作性。每一阶段的实验工作都要按实验方案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进行。评估时,根据实验的总目标与每一阶段的任务,分解成若干项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使实施者和评估者都了解评估的标准,以期促进实验工作的良性发展。
四、实验工作评估的内容
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评估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行,既重视对结果的评估,又重视对过程的评估。依据我市实施方案提出的任务的要求,从实施的准备、实施、结果等几个阶段,分别对县(市)区、铁路及市直学校的组织者、教师和学生,乃至社会各界分别进行考察,进而对实验工作做出整体的综合判断。具体的评估范围和内容同见附表。
五、实验工作评估的方法
1、统一设计,分步实施。按实施的总体目标,统一设计实验评估方案,规定对实验的各个阶段和不同的参与者进行不同形式的评估。评估随着实施的进展,分阶段实施。一般至少要为起动、过程和初步结果三个阶段进行评估,根据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评估等。
2、集中管理,分片落实。实验工作的评估由市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统一组织,分为县(市)区和市直学校进行评估。
3、自我评估与专家评估相结合。每次评估先由实验单位自我评估,再由专家组进行评估。
六、实验工作评估的实施
课程改革评估工作组由市专家工作组成员组成。按阶段和专题等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
1、实验的准备与启动阶段的评估。重点评估实施方案、实验条件和实验启动情况。在实验初期进行,一般可安排在实验启动后的1个月之内进行。
2、实验的常规与观念评估。重点评估实验是否走上正轨,相关人员的观念是否发生转变。一般在实验进行3个月至6个月之间进行。
【关键词】学习分析技术 高中 信息技术 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一项在多媒体功能教室展开的教学,由于社会飞速发展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环境也日益先进。所谓学习分析技术,是多媒体课堂教学平台中自带的一项自我评估分析功能,方便教师在教学时,利用这项功能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估,找出自身不足。但是这个功能目前并没有被广泛的使用,这是因为许多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将这项技术运用在教学中的优点,现根据学习分析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实践做出如下探讨:
一、根据学生不足,取长补短教学
学习分析技术是多媒体教学平台中的一项随机评估功能,它能通过对章节知识的随机提问,检验学生各个方面知识的学习情况。教学中,由于教师多数习惯于随堂提问与随堂测验的抽样检验模式,这一功能的作用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有效运用这个功能,可以带来相当多的好处。
就拿《信息及其特征》这一章节来说,这一章节中包含信息的存在,信息的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查找、获取信息的途径,信息的下载等。虽然网络与电脑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虽然都接触、都会玩。但是信息的概念、网络的理论、学生却未必了解。更多时候学生甚至是抱着会玩就好了,理论不重要的心态,消极对待理论的学习。
教师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从信息的存在向他们普及信息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生活中会见到广告、数字、符号,传单上有电话、图表,网络上有声音信息,学生理解到信息就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传播内容,就不会认为信息技术的理论与自己很遥远。他们会根据教师的讲解自主投入学习,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内容,比如,运用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搜索课程需要的资料,进行教案预习。在章节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学习分析技术进入自我分析流程,通过对信息查找关键字,搜索引擎的应用,各类信息的查找等随机问题来考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通过收集反馈来系统了解学生在哪一方面不足,从而进行后续教学。这样的方式能有效补足学生的不足,也比传统点名举手随堂测验反应的信息更全面。
二、根据学生喜好,因人而异教学
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其实是他们的性格造成的,有的学生天生性格活泼、好动,他们对教师的提问积极发言,教师的理论积极配合,学习成绩总是快速提升,而有的学生则性格内向,不爱说话,面对教学时虽有认真听,却不爱表现自己,甚至知识没有学会,也不向他人或教师寻求交流沟通。运用学习分析技术也能有效解决这一点,真正实现因人而异的教学。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字及其处理技术》这一课时,就要引导学生使用和认识WORD文档,由于WORD功能繁多,它可以用来作图做幻灯,又可以用来做图做表格,根据学生性格与喜好的不同,他们对这款软件的功能兴趣也会变的多样化。
教师可以在初期教学之后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分析技术,通过反馈的信息来分析哪些学生对这款软件的哪些功能有兴趣,然后因人而异地对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补足,由于学习分析技术是学生本人运用这个功能对自身所学知识的评估,学生不用直接与教师进行交流,他们不再担心自己答不出问题会挨罚,他们学到知识的可能性更多,也更全面,从根本上杜绝了教学死角与学生知识脱节问题的产生。
三、根据学生兴趣,着重培养教学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由浅入深的进阶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学生已经从小学与初中的教学中拥有了一部分信息技术的知识。在他们的学习兴趣已经获得初步培养的情况下,高中的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学习分析软件对他们进行深入的兴趣培养和教学。
就比如在《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个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在初中的课堂上大多都学过课程表等表格与函数运算的初步应用,高中课堂上进入学习时,教师会发现有的学生学的好,有的学生学的差,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分析技术来对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摸底。划分出学习层次,有的学生对表格的制作、划线、函数计算等十分熟悉,可以独立完成一张简易课程表的制作。而有的学生则只对基础划线有印象,甚至不能独立制作出一张表格。教师可以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资料来评估哪些学生可以深度培养,哪些学生要从基础培养,哪些学生是对这个软件毫无兴趣,哪些又是一知半解。教师收回数据之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培养。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进行讲解排序、筛选、公式计算等功能。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采用回朔记忆,温故知新的教学方式来帮助他们学会以往知识。对于毫无兴趣的学生则放宽限度,只要明白基础即可。教师明白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分类培养之下,他们更容易获得新的知识,产生新的兴趣,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提升。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