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1 09:20: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集合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应以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及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倡导阅读自学、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为基础,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构建 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高中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导学案
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搞好高中数学的教与学。学情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的客观过程,它又可分为本质学情及具体学情。本质学情指的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实际情况;具体学情,涉及一个学生或全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体的学习特征。教师在钻研教材,按新课标要求进行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基础设计教案,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
二、整合教材资源,进行系统复习教学
高中数学内容多分散,课程难,系统性差,经过这几年高中数学教学,笔者深刻感到学时紧,都是在赶教材,赶进度,在教完一个内容后,学生还没时间通过练习巩固的情况下,又赶着教另一个模块,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针对这种很被动的教学,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在高三复习教学中,笔者把它分为四大部分:其中集合简易逻辑、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导数及其应用、不等式作为函数模块;平面向量、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为几何模块;统计与概率,算法与框图,复数,推理与证明作为一个模块;几何证明选讲,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作为一个模块。全面地整合教材,对各个知识点联系紧凑,系统强,不但减少了课时,也能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内容,教学效果比较好。
三、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的友好人际关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分层教学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84-01
一、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地契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尝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材”,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地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所必须精心准备的。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划圈子”,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的“填鸭式”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案,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尤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写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这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到底能把学生问出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出的问题会作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生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教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的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了,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来。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了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
三、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可是课堂分层教学的模式是什么呢?这是每位老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我想分层教学不可能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如果教学有什么模式,那么教育教学又有什么可研究的呢?所谓“教学模式”其实是某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而教育、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把某种教育、教学方法当作一种模式硬套在一堂课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让同学们进行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又如教学《三个儿子》同学们阅读后,对课文中老爷爷:“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在讨论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老爷爷可能眼花了。”有的说:“老爷爷可能是视线被某个妈妈挡住了。”还有的说:“老爷爷是不是说瞎话呢?”在讨论老爷爷究竟看到了哪个孩子,他那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时,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看法。充分流露出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但经过热烈的讨论,不同层面学生的交融与撞击,最终达成了共识。即三个母亲都称赞自己的孩子,可在她们提水有困难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跑过去帮妈妈提水,值得称赞的只有这一个孩子。所以怪不得老爷爷只看见一个孩子。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又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共享学生自己的成果的目的。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总的原则是:少而精,难易适度,要富有选择性,适合不同层面同学的需要。
四、因人而异,分层评价
每个学生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不管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还是文化知识方面各自都有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法、形式和标准,在应试教育中,人们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学生,即文化知识考试成绩好,一切都好;文化成绩差,那就一文不值。结果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大量的学生被迫厌学、弃学,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给社会带来了极为消极的负面影响。它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的着差异,直接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而酿成恶果。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局面。可见,评价学生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
“每到村边赶集或去村里走访,总会碰上好多家长,他们都高兴地朝我打招呼,‘学校变化可真大啊!孩子愿意去上学了,一大早就催着做饭呢’。”
现在,乡亲们的“口碑”,令**校长百感交集。
20__年12月,35岁的**就任**镇**学校校长。
当时,学校生源流失严重,平房教室年久失修,微机老化几无可用,信息技术教育无法开展……概而言之,学校面临撤并。
“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为老百姓留住学校!”
念兹在兹,**校长心如磐石。
改变从“现在”开始
**学校,坐落在鲁山脚下,业已经历了49年的风雨沧桑。在现代背景下,学校偏于一隅,办学条件、设施及资源优势何在?
“任凭困难八方来,学校只从一路去——走信息化办学之路!”上任伊始,**校长成竹在胸,“只要想做,总能做出一点事情来,就让改变从‘现在’开始吧!”
按照“硬件建设先行 骨干教师引领 学生学习应用”的办学思路,4年来,**学校“一骑绝尘”,发展轨迹历历可辨:
20__年,学校建成涵盖办公室、功能室、教室的校园局域网;更新微机室用机20台;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一台办公微机;建设了校园广播系统和电子备课室;安装了校园监控。
20__年,电子白板走进学校教室(上半年4个班级,下半年4个班级);更新微机室用机10台;安装了自己的高压配电室。
20__年,学校实现了电子白板班级全覆盖;完成了校舍的加固改造维修任务,建设了食堂餐厅;配置了自己的服务器,创建了学校门户网站。
20__年,学校教师实现人手一机;三年级“一对一”数字化课题班开课;无线网络覆盖校园;“蠡风”办公平台启用;建成了网络监控中心;家校平台投入使用。
20__年以来,学校抢抓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机遇,加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与摸索,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促进教育教学科学发展,学生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提高。
变化从“数字”开始
电子白板从“0”到“11”的突破;
教师用机从“1”到“42”的更新;
微机室用机从“12”到“40”的提升;
一系列数字,不仅彰显了**学校硬件设施的变化,更是该校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肇始。
“过去,教学就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晚上在家琢磨着备课,第二天就按照自己想的去讲,哪里有什么教研活动呢。”在**学校业已工作26年的郑云清老师兴冲冲说,“现在,教室里有白板和多媒体设备,备课的时候把课件做好,上课打开电脑就能调用各种信息化资源。”
“快马加鞭未下鞍”。
整饬一新的**学校,接下来推出了“三个创新”:
集体备课。学校备课系统模块的设立,使教师拥有了自己的资源库。他们通过上传教案、课件,既提高了教导处检查教案的工作效率,更让自己充当了一个“挖井人”的角色。
“每次备课,我都上网查阅优秀教案和课件,然后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添加自己的思路。慢慢地,我上课面对学生有底气了,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也准确了。”谈及信息化带来的收获,青年班主任阚方力就像抓到了“彩头”一般高兴。
设立“博客奖”。随着网络的发展,写博客成了“香饽饽”。一教师在教育网站上发表了教学博客后,**学校立马设立了“博客奖”:凡是一年撰写教学博客超过100篇者,奖励从优。
“笔记本”进课堂。学校为每位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这样,老师们可以随时查找资料,下载教学资源,不但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还开拓了山区学生的视野。
对此,李健老师自豪地说:“我们的课件集合了网络优秀的教学资源,然后采用最先进的白板上课,我们的教学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差。”
化成从“趣味”开始
2013年4月2日,星期二。**学校三年级信息技术实践课课堂。
“我成功了,我有自己的邮箱了!”
“你的密码我知道,我都看到你的邮件了,哈哈!”
“哇,太神奇了!”……
“三年级教室里人声鼎沸,上课纪律怎么这么乱?”刚刚在全体教师会上讲过课堂有效性的**校长,带着一丝不快推开了三年级教室的门 (学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
呵,这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场面!
“有的学生甚至下位跑到同学面前争论,无视我这个校长的存在。”恍然大悟的**校长毫无愠意,“我没有打扰学生的兴致,只是坐下来静静地听课。”
原来,班主任郑云清老师正在教授信息技术的体验课:《申请免费的电子信箱》、《收发电子邮件》。此时,正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环节,彼此发送电子邮件,且不断有学生欣喜地报告:老师,我收到了某某发给我的邮件。
**校长介绍,在这节课上,同学们你来我往,乐此不疲,展现了小孩子特有的“顽”和“淘”。
“看到农村孩子在信息化课堂上所表现出的自信和快乐,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说起学生的成长和变化,**校长满面春风。
如今,**学校远赴城里上学的学生已悄悄回流了。“咱家门口的学校和城里的一样好,干嘛要舍近求远呢!”说这番话的**村村民任金永,早就决定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了。
2013年5月,**学校被评为淄博市第三批数字化校园。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在各项体育工作中都要以教学为中心,因此,上好体育课对全面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有着重要意义。
一、建立体育教学常规,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重点在运动场上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是在运动场上进行实践而不是在教室内静坐听讲和写读。为此,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工作较为复杂,课前需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大量的准备工作。
建立体育教学常规,使教师把教学的组织环节、教学环节等形成规格化,有助于加强教学组织工作。教学常规是教师进行正常教学所必需的,对保证有秩序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有其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积极地上好体育课,更好的掌握“三基”,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以及养成好思想、好作风也有积极作用。
二、体育教学常规的基本内容
(一)课前教学常规
1、每个学期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教学计划制订出学期授课计划,经教研组讨论后提交教学领导审批执行。
2、任课教师向教研组提出学期教学使用器材计划。
3、每次课前教师必须写好教案才能上课。编写对老、中、青年教师应有分别不同的要求,教研组长不定期的检查教师的教案。
4、上课前,教师必须整理仪表、穿好运动服装,精神饱满的走上运动场(课堂)。
5、体育委员,课前必须和任课教师联系,配合教师布置和检查教学场地和使用器材。
6、做好培训体育委员和小组长工作,每周或教学阶段培训一、二次。
(二)课堂教学常规
1、开始上课时,体育委员按指定地点整队集合,师生礼仪式互相问好致意,教师检查人数,填写教室日记,登记出缺席情况,交待教学内容、任务、要求、处理见习生。
2、每次课从事练习活动前,必须检查学生服装,脱下不适宜远动的衣服、鞋帽,安放好随身携带的物品(小刀、徽章、镜等)。练习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必须严格整理队伍,指导学生在练习动作中的队形站队方法,按队列顺序去从事体育活动。
3、每次课,目的任务要明确,教学重点要突出,讲解要领时贯彻“精讲多练原则”,给学生做出比较正确的示范动作。教师根据不同项目,提出不同的安全要求及保护措施。
4、教师上课必须遵循课的结构进行授课,根据学生从事运动中的生理、心理反映情况,可安排一些必要的准备活动和激烈运动后的放松练习。
5、上课中,教师必须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思想表现,不断的采用新颖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6、每次课结束时要有小结,讲评以正面教育为主,布置作业和下次课学习要点。安排好学生收拾场地器材,最后进行师生再见结束课。
(三)课后教学常规
1、每次课后教师要做好教学小结,总结经验教训,改革教学工作。
2、课后及时登记平时考查成绩,期末提出考试或考查评分成绩。
3、每学期召开二至三次教学座谈会,征求体委、小组长、体育积极分子、不同类型的学生意见,改进教学工作。
4、学期结束时,应认真写出专题或全面的教学总结。通过教学常规的实施,使教师责任明确,教学秩序稳定,逐步使教学规范化、制度化,认为它是完成教学任务,
摘 要:在集体备课中使我们每个人都注重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同时利用课文内用教会学生要用欣赏的目光来评价同学,学会赞美别人。在集体备课时,注重教学过程的研究,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得以转变。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经历了知识获取过程,得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知识。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还够注重了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最有效的平台。
关键词:评价;赞美;集体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150-01
通过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使得我深刻认识到了: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是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可以听到不同人的想法,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也许我们一个人根本就无法解决某个问题,可是当我们处于一个集体中的时候,集合众人的想法策略,我想没有任何问题能难住我们。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的今天,教学中无现成的经验可循,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只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共同研究,共同进步,抓好抓牢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老师要树立正确的备课观念,信息技术是高一的必修课,实行新课改后占有一定的学分,还要进行统一的水平测试,因此我们应当努力上好每一课,这就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把备课观念由“写教案”转变为“全身心的去备课”,从而把握课堂教学的效能。要想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认真对待集体备课。
在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由主备课人选定课题,主备课人的任务是首先熟悉教材,进行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制定出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讲述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后设计教学流程,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讲述。为书写教案充分准备,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书写教案。根据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特点,还可以在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相关内容的补充,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集体备课中大家畅所欲言,就本课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导入新课部分选出最新颖、独特且能吸引学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辅助。教学重点部分,首先由主备课人陈述自己的见解,其他人分别发言,要求发言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要把相应的教法、学法融入材料分析之中。最后,总结出既能阐释清楚课本观点,又能使学生容易接受的教法和学法。教学难点部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与一体,分析出一种既不脱离书本又使学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学法。能力目标方面,通过讨论,参与者普遍认可通过双自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选材、教法、教学用具的分析与研究。选材方面,一定要突出新、特、优。教法方面,一定要突破政治教材枯燥无味的局限性,争取作到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相统一。
在集体备课中使我们每个人都注重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同时利用课文内用教会学生要用欣赏的目光来评价同学,学会赞美别人。在集体备课时,注重教学过程的研究,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得以转变。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经历了知识获取过程,得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知识。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还够注重了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最有效的平台。在集体备课中,我们还注重:在实际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学习到许多知识,注重我们老师的教学手段的提高和利用现代教育教学资源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在集体备课时,我们特别提到了在教学中时,要注意导入,注重创设情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一个好的导入等于成功了一半。从而证明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每一位教师还可以利用集体备课中互助合作,大力开展教师之间的互助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更加注意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可以互相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认识。这样,集体备课就真正实现了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与资源共享的发展目标,从根本上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整体的教学水平和集体竞争力。
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教学相长,授人以鱼不如“鱼”“渔”共授。“三人行,必有吾师”。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必将成为历史,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合作、开放、真诚、平等、共融的密切关系的教学模式必将大放异彩。要想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认真对待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我们深入思考,每个人都在研讨交流中得到提高,增强了我们处理教材、实施新课程的信心,教学方法更加得当,教学策略更加完善,对教学理念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学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在课改这个特殊的时期,搞好集体备课的意义更加重大。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的教学模式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学校中,我们随处可见校园网络、多功能教室、电子图书馆、多媒体设备,这些为现代化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基础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提供了条件。许多教师也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但是两者的有机整合并非简单的照搬,不是将教案搬到PPT上,找几张图片,放几个视频就可以了,而应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丰富性、多元性、直观性、快捷性及互动性等特点充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借助现代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下面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实际,谈一谈在职教语文课堂中如何与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整合教学。
一、利用网络资源,养成自学质疑的习惯
现代信息技术促成了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上拥有海量的资源、最新的信息,这些大可为职教语文教学所利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学习。
如在新课预习环节,学生便可先在互联网上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事先了解作者资料、写作背景、文化底蕴等;对于不理解的生字生词进行自学,对于文章涉及的写作技巧、思路、目的等进行了解;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在家里通过学习论坛或学习群组进行网上交流、讨论、质疑。如此,每个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就会掌握丰富的信息和资料,教学时必定会令教师大为惊喜。在课堂上教师只需适当点拨和引导,即可让学生快速掌握与本课相关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讨论的好习惯。在教完每一单元后,教师可让学生上网下载和完成作业。对于本单元的拓展延伸部分,也可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料自主学习,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知识量,提升理解能力。此外,网络上的海量资源,以及多元的见解,促使学生学会甄别信息、辨别真假,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营造情境氛围,促进理解掌握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快速地将各种生动的图片、严谨的数据、优美的文字、形象的音效,以及直观的动画集合在一起,共同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这样就会创设出不同的教学情境,给死气沉沉的课堂增添几分活力。学生在活泼的氛围下增强对知识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促进知识的掌握和内化。
如学习散文时,要求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散文中的意境,品味其中的韵味,从而理解作者优美文字背后的深刻寓意。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等,它们看似写景写物,实则是作者借景抒情、寄怀于物。要真正品味其中的韵味,欣赏其中的文美,理解其中的意境,就必须通过创设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悟、去体验、去品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可能,可下载与散文景致相似的视频供学生欣赏,通过适合的音乐营造氛围。学生虽身在课堂上,心却仿佛飞到了宁静的荷塘边欣赏唯美的月色,看到了故乡秋天里飘舞的落叶,来到了奇妙的空中楼阁,欣赏到白雪皑皑静谧的冬景……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营造浓浓的意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实现互动交流,提升探究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互动性、交互性的优势,为职教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交流的空间与平台。如前文所述,学生在预习或课外延伸学习环节中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讨论,拓展思路,扩大眼界,训练思维。在课堂上,信息技术也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如在学习同名散文的《我的母亲》和罗曼・加里的《我的母亲》时,信息技术给比较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教师首先通过网络收集关于中西方文化的资料,让学生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异同,从而了解两篇散文的文化背景。然后借助多媒体音频,欣赏两篇散文的朗读,体会其中不同的情感基调,尝试着理解作者的写作心情和写作寓意。接着针对散文中的关键点进行讨论和交流,如笔下的母亲和罗曼・加里笔下的母亲在行为、气质方面有什么差异?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展现自己的母亲形象?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写作方法?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自然而然就能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两篇散文的异同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快捷性、丰富性、互动性,催生了课堂中的交流互动,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交换,有助于学生发展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更应面向现代化,走在时代的前沿。因此,职教语文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值得推广和思考。作为一名职教语文教师,我们任重道远,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继续钻研学科教学,把握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切入点,因材施教,灵活多变,从而让现代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现代教育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案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尤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行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1 以人为本合理分层
学生受到“先天的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差异。学习方式、接受知识等都各自不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他们以分层方式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①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②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世界不是变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注意这些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一点,就是在分层教学中,为了课堂教学的方便,简单地把学生分成一、二、三层,而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差异,忽视了层次中又有多种层面的存在,这种分层教学势必无法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2 因材施教分层备课
教师要在课堂分层教学中,驾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课前必须分层备课。教者除了要把握好“教材”还要把握好“人才”,即要对本班的第一个学生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教学手段,如何应对和处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如何加以引导,这都需要教师精心准备。那么,在备课时,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处处为学生着想,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基础;要最大限度地设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还要备好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愉快。这对教师上好一堂课是十分重要的。要彻底废除设置“线路”,给学生”的备课方式。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的教。他可谓颇费一番苦心,教案写得“十分详细”其是教学过程写得更入微――“一行师问,一行生答”老师如何问,学生如何答都一字不漏地在教案里。看完这位老师的教案,我不禁为位老师的“苦心”深感叹息!心想这样满堂问,底能问出学生什么来呢?再想,这位老师面着那么多的学生,他又如何知道学生对他提的问题会做出这样的回答呢?这个班级的学会有一个按照他的答案回答吗?我想这样的案再也不能再存在下去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他自己的看法,不管他们如何想象,我们都要认真地去面对,让他们充分地表现,即使他们说错也要耐心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因此,备课一定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切忌扼杀或抑制学生创造性。
3 分层教学多层互动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它们面对的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层次。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上同学们进行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如教:学《三个儿子》同学们阅读后,对课文中老爷爷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在讨论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说:“老爷爷可能眼花了。”有的说:“老爷爷可能是视线被某个妈妈挡住了。”还有的说:“老爷爷是不是说瞎话呢?”在讨论老爷爷究竟看到了哪个孩子,他那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时,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看法。充分流露出不同层面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但经过热烈的讨论,不同层面学生的交融与撞击,最终达成了共识。这样在课堂上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各抒己见,既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终达到共享自己的成果的目的。另外,课堂作业的安排也要分层次设置。总的原则是少而精,难易适度,要富有选择性,适合不同层面同学的需要。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三要有多层的教学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使教学目标都能逐一得到落实。
4 因人而异分层评价
我们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评价,要认识评价的目的是要学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对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因此,我们要注意他们的闪光点。有一次在语文课上,我有意请一位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到讲台上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他一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心头一颤,一下子脸都红了。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他才不得不走上了讲台。他不是复述课文,而是断断续续地把课文读了一遍。当他读完后,同学们似乎都用冷漠的目光看着他。这时我立即举起了双手鼓起掌来,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然后我很真诚地说:“××同学从来没上过讲台,今天他能够勇敢地走上讲台为同学们朗读课文,虽然有点慌张,但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我们相信他下一次一定会很从容的。”就这么几句话说得他瞪着眼睛望着我直点头。他竟然站起来说:“谢谢老师,谢谢同学们。”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后来又经过几次的练习,如今他能较为自如地为同学们演讲了。又如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面,也要分层次。有的同学写作能力比较强,要鼓励他们更加开阔视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指出他们努力的方向;而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更不应该批评指责,要引导他们多观察周边的事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如在评语写上“某某句写得非常好”,“这次作文比上次进步多了”;当然有不足之处也要指出来,但一定注意学生的层次差别,要用恰如其分婉转的口气给予指出,以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总之,我们对不同层面学生的评价绝对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正如说的:“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贺拉斯・曼说:“估量科学或文化造福于社会,不应过分地着眼于这个社会拥有少数人掌握大量高深知识的人,而应在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我们整个民族的命运。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把分层教育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
一、新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传统的教育只重视课本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至于思想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等均被挤到了无足轻重的位置,造成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致使学生素质片面发展,很难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新教材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为根本特征,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的,因此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学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比较接近生活,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富有趣味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直线的斜率时,教材首先从分析“坡度”这一学生熟悉的概念,得到直线的倾斜程度的量斜率,然后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初步感受直线的方向与直线的斜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体会到要研究直线的方向的变化规律,必须学习直线的斜率,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教材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在教材中设置了思考、探究、实验、阅读、链接等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新教材将习题分为“感受、理解”、“思考、运用”、“探究、拓展”三个层次,为不同的学生学习提供了发展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教材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新教材在版式上设计比较新颖,图文并茂,如章头图等形象直观,引人入胜。
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变学生为课堂的主人,改变灌输的“一言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改变过去“自问自答式”的启发式教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尊重、关心、理解每位学生,既要做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又要做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如讲解子集、全集、补集时,教师要敢于把时间放给学生,让学生从前一节内容出发,让学生自己举一些集合的例子,引导学生用Venn图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到子集的概念,然后通过例1让学生自己按一定顺序写出所有的子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新课程改革要求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大部分教师多年重复着同一学科,又不进修学习,形成了只能凭借教参、教案才能上课的局面,而现代知识、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这些教师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新课程改革重视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宽,而且专业知识要深,教学能力强,要创造性地上好每一节课。例如:采取科学的、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案,上好有自己特色的每一节课。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用平等协商的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实施计划,使学生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经常变换教学方法,以新颖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审视数学美的能力。
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中心。教师应指导学生去主动地学习,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发挥眼、耳、手、口、脑多种感官的功能,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新课程提倡学习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把时间放给学生。如: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图像,感受函数的单调性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与数形语言转换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椭圆时,教师可通过引言和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学校的操场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让学生自己画图,来揭示椭圆上的点所要满足的条件,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教育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主要在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落实新课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健康;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Abstract】The Bon document rests on “Sports And Health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requests, implementation “health first” the thought, is for the purpose of displaying the student independently to innovate the ability,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 psychology experience, develops the student inpiduality, enhances the movement technology, America of the feeling movement, raises the association spirit, the establishment “is harmonious” aspect all-round consideration and so on collective, comprehensive enhancement.
【Key words】Sports; Health; Joyful body and mind; Influences the sentiment1
指导思想
(1)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
(2)力求教学观念上改革,打破常规“整齐划一”的传统禁锢模式。
(3)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
(4)发展学生个性,感受运动之美,培养团队精神,建立“和谐”集体。
2学情分析与采取措施
(1)初中生观察力、模仿力强,但认知能力较弱,授课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感知能力。
(2)初中生情感世界丰富和复杂,活泼好动,授课中应积极正面引导,给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
(3)初中生自控能力较差,授课中注意调动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良好的学习平台。
3课的设计
(1)课的开始和准备部分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节奏声中游戏篮球,采用围拢形式,给学生轻松环境.“背球”游戏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和谐的乐趣。
(2)课的基本部分是准备部分的自然过渡,让学生自学、归纳、总结,充分挖掘探究式教学模式。循环练习更能展示学生丰富的技艺,挑战自我的能力。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力分层次巩固提高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体验成功与快乐。
(3)结束部分是在优美的旋律和愉快的气氛中,学生自主舞蹈放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学内容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新授)。 2.技能展示。 3.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建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和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发展灵敏和协调等素质。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运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创新精神。部分练习日间次数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方法要求教育结合因素开始
部分
1′1′1.课前角色调整教师观察学生情况宣布本节课内容及要求集合围拢动作快、静、精神饱满增强组织纪律性礼仪教育部分练习日间次数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方法要求教育结合因素准备
部分
7′5′一、自编球操
1.指压球
2.腕绕球
3.手抖球
4.体绕球
5.绕地球
6.弓步绕球
7.脚触球
8.抛跳接球教师领做在教师指挥下练习
随教师动作模仿散开在正方形上动作协调自由发挥发展个性
动作协调性2′二、背球游戏讲解要领听指挥练习滑步推进协调配合注意安全和谐精神教育准备
部分
32′16′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方法:运球队员要从对手右侧突破时,先向对手左侧运球,当对手向左侧移动时,突然向右侧变向,用右于按拍球的右侧上方,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用肩、腿、上体挡住对手,接着迅速换左手按拍球的后上方,从对方的右侧运球超越对手。换手时,球要低,动作要快。 动作要点:变向时运球手按拍球的部位正确,能控制球的落点;跨步、转体、侧肩动作协调连贯,换手变向后加速要快。让学生在练习中摸索总结归纳。
个别指导、纠错、示范原地体前左右手变向交替运球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整个动作练习
加上障碍物练习
探究归纳
总结回答
学生示范
互帮互学
移极练习
巩固提高散点与围拢结合体会动作要领
掌握动作要点巩固提高运动技术、技能10′2.技能展示
呼拉圈、跳绳、哑铃、打纸翻四组合教师巡视自由发挥
展示才能听信号交换场地
小组长负责增加花样
发挥特长
有序进行
注意安全培养兴趣
安全教育
自我展现6′2次3.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力讲解规则及方法
教师点评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发挥自己特长小组长负责遵守规则气氛活跃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增强竞争对抗意识。结束
部分
5′5′1.随音乐放松。
2.总结本课。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教师引导
语言提示自由发挥
随心而动散点放松充分,动作协调柔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场地
器材1.篮球场一个
2.篮球41个
3.呼拉圈10个
4.哑铃10副
5.跳绳10根
6.纸翻30片
7.障碍标志物16只预计
运动
【关键词】会计报表编制;行动导向;课程目标;教学方法
一、《会计报表编制》课程性质和教学设计理念
1.课程性质
《会计报表编制》是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包括编制资产负债表、编制利润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能力等。是会计专业的专业课,对学生会计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促进和引导的作用。
2.课程设计理念理念和思路
《会计报表编制》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与行业企业合作,与会计专家共建,与职业岗位对接,着眼培养学生的会计报表的编制能力,满足学生会计职业发展的要求,基于会计报表编制的工作过程设计,保证学生具有迅速上岗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并通过实践锻炼提高其会计报表的阅读、分析能力,以及运用会计报表资料进行决策的相关能力等。其设计思路是:通过会计行业调研,在分析会计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以会计报表编制的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培养学生会计报表编制能力为出发点,结合教学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力求课程内容实践理论一体化,课程体系工作任务过程化,课程设计教学做一体化。
二、《会计报表编制》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课程的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会计报表编制的理论知识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操作能力,熟悉会计报表编制的基本程序,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会计职业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会计职业作风;
2.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
课程教学的具体目标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会计报表编制的理论知识和编制程序与方法,包括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知识、程序与方法,编制利润表的知识、程序与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知识、程序与方法,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知识、程序与方法等;能力目标为:编制资产负债表、会编制利润表、会编制现金流量表、会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尊重事实的职业习惯和不厌其烦的职业作风。
三、《会计报表编制》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选取依据
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如下:会计职业发展的对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会计报表编制的实际工作过程、会计报表编制的实际工作内容、《会计报表编制》课程教学的目标。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见表1)
四、《会计报表编制》课程实施课程对策
1.教材编写
《会计报表编制》教材要在其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教材编写要符合课程设计的思想。按“编制资产负债表、编制利润表、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四项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其学习情境。在教材中设计一个企业一个年度的会计账簿资料(浓缩设计),作为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的共同依据,依次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提出操作要求,同时按其工作过程顺序需要编写相关知识。
2.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会计报表编制》课程便于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再是单一地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是六种角色的集合:职业教学的组织者,职业知识的传播者,职业操作的示范者,职业能力的培养者,职业疑难的解答者,职业道德的传授者。学生也不是只听教师讲的被动学习角色,而是六种角色的集合:职业学习的主动者,职业知识的求索者,职业操作的实践者,职业能力的锻炼者,职业疑难的询问者,职业道德的养成者;教学方法是通过任务驱动法、建立课程学习小组学习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2)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会计报表编制》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会计报表编制工作中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在实际编制会计报表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
(3)考核与评价
《会计报表编制》课程因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材基于工作过程编写,教学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模式。本课程的评价应突出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评价,并采用过程考核评价与结果考核评价相结合、小组考核与老师抽查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应开发与利用以下资源:编写《会计报表编制》教材,制作《会计报表编制》多媒体课件,制作《会计报表编制》电子教案,整理《会计报表编制》实操资料,《会计报表编制》课程教学录相,利用与本课相关的文献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以离散数学中的布尔代数和数理逻辑为基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以数学模型为基础的,计算机处理的数据是离散的,因此计算机离不开离散数学。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许多计算机专业课,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人工智能、数字逻辑等的必备基础,也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该课程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实践中所需要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所组成,概念多、理论性强、高度抽象。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往往看不到离散数学的知识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具体应用,因而不仅不重视离散数学的学习,还怕学这门课程。因此如何提高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以后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博客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edublog)的一种,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并可进行专题交流与讨论,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教师博客具备个人知识管理、个性的张扬、资源分享、头脑风暴思考、情感激励等功能,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1]。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可总结如下。
1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通过了解优秀教师博客的成长历程及骄人成绩,教师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全新的认识,提高专业自觉性;教师有了更多的创作冲动,用语言讲述自己的行动和想法,获得应有的专业尊严与自信;博客群中,教师相互关注、提醒和督促对方的反思和研究,在探讨和鼓励中自身价值得到认可,从而获得不尽的专业发展动力。
2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博客打破了交往的时空界限,使教师可以与国内名师、专家直接对话,从而开阔了视野;教师可以与同伴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分享与探讨,形成网上“头脑风暴”,创造更多的智慧,使每个人都得到提高,并形成基于网络的学习型团队;能使教师通过互动做到反思、借鉴和研究,找到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教师对学生可进行双向交互式的教学辅导、答疑、交流,甚至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展开互动,学生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3有助于教师教育、教研能力的提高。博客推动了教师的学习由“讲-听”式培训向“实践中学习”转移,通过“行动-反思-更新”的过程,帮助他们更加主动地发展;将叙事研究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有效地促进了“大众教研”的开展;在写博客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逐步养成思考与研究的习惯,提高自我反思意识与能力,不断调整、更新教学方法和思路,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4有助于教育信息资源的聚集和共享。教师博客特有的“平等、开放、共享”的机制,为教师、学生之间构建了分享与交流的平台[2]。一个人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需要一个有效的平台,从而快速、高效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源,打开一片更为宽广的天地。教师博客就是这样一个“人工搜索引擎”与“专家过滤器”。教师博客可以让教师快速高效地找到所想要的资源,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师博客中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者,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进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历程共享。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可以分享其思想与经验,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创造。
三结合教师博客进行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结合教师博客进行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从博客中所的教学内容和博客平台的形式两个方面进行。
1博客中教学内容的要求。对教师而言,在撰写博客文章的时候,需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筛选和处理,与教学内容无关或不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不要放入自己的博客中。博客内容与实际教学有很密切的联系,不但是教师教学中的精华,而且添加了更为丰富的素材。总的来说,教师在博客中的教学内容有以下几点要求。
(1)强调实用价值和重要性,引起学生足够重视。鉴于离散数学课程理论性强、高度抽象,许多学生不清楚离散数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学了有什么用,和哪些后续课程有关系,因此,在教师博客中教师的文章更应注重让学生了解离散数学在现实应用中的主要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魅力和实用价值[3]。
由于不受课时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针对相应的知识点给出应用实例,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例如在讲授平面图时,可以给出它们在印刷电路板、集成电路等方面的应用[4]。数理逻辑部分在计算机的硬件设计中应用非常突出,可以利用命题中各个联结词运算规律,把由高低电平表示的各信号之间的转换与二进制之间的运算连接起来,用数学方法解决电路设计的问题,使得整个设计过程更加系统化。很多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已经使用了离散数学知识,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使用了离散数学中的数理逻辑[5]。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讲授课程过程中,一定要将每部分离散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到计算机科学中的说清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离散数学的重要性。再如,在介绍图论中根树时,可将根树中求最优树的方法运用到计算机通讯中,以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既准确无误又节省二进制位。在讲解数理逻辑部分时,可以将真值表部分的内容运用到逻辑电路的设计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运用这部分知识设计简单的表决器、抢答器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离散数学的积极性,还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是不可能真正学好任何一门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离散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导入。所以文章开篇尽量不要直接进入离散数学的理论知识,而是应该通过一些实际例子,例如“理发师问题”“一笔画问题”“四色问题”等来说明离散数学的用处[4]。让学生在深入学习本课程之前先对其能解决的问题有所了解,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离散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其他课程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离散数学对计算机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博客文章中,需要适当穿插介绍相关理论在其他计算机学科中的应用,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离散数学课程的认识和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要经常鼓励学生,使他们摆脱学习畏难情绪。当然这样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因为离散数学的知识在计算机其他学科特别是他们的前沿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3)示例教学。离散数学这门课内容比较难,而且相对枯燥,特别是该课程的结构较为松散、内容杂,且叙述方式跟学生平常的思维方式不一致,学生难以接受。因此除了要讲清楚各种基本概念、定理、定理证明、正反例、计算方法等基本内容之外,还应多举一些代表所学知识点的例子,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能随时介绍所学知识的应用背景或发展方向,使学生能感觉到学这门课的必要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集合论的时候就可以提出“理发师问题”,在讲图论的时候就可以提出“四色问题”及“一笔画问题”,在讲代数系统是可以适当的讲一讲“编码密码学”的相关知识,在讲逻辑的时候可以提出“渡河问题”等。通过对这些学生熟悉或者感兴趣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的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列举类似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有关定义、定理以及推论的理解。
2教师博客平台要求。通过教师博客,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形式开展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突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1)互动空间。学生或其他教师可以实名或匿名对博客文章发表评论,即任何浏览过博客的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发表看法,便于教师得到及时的反馈。教师再据此给以答复,构筑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提高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
(2)在线教学答疑版块。博客版面可以开设诸如“答疑解惑”专栏,供学生针对个别问题进行提问、讨论和在线解答。
(3)电子资源。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程大纲、课堂实录、课件、试题练习等所有原创或者收集的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并可以长期、方便的保存,无论相隔多远、什么时间,学生或其他教师都可以下载、共享。
(4)师生博客建立链接。教师博客可以和学生的博客交换链接,形成有关联的博客群,这种互动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信息、思想与情感的交流。
(5)教学活动策划。教师可以在博客上组织参与性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协作学习精神。如设置讨论议题,开展教学游戏、学习比赛和研究型学习等。
四结束语
要把离散数学这一门课教好,教师就要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认真掌握教学规律,借助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摒弃“填鸭式”教学,提倡“引导启发”式教学。只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具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教师就一定能够找到较好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 考 文 献
[1]许红来.论教师博客的作用及其意义[J].科教前沿.2008(3).
[2]周云倩,占晓清.教师博客辅助教学的实证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3]吕国英,梁吉业,等.“离散数学”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8(2).
关键词:高职、教材、质量评价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人类文化的工具,是承载文化信息的结构化载体。评价教材应该评价教材使用效果,教材结构,教材内容以及教材的编排体系等,教材中具体学习内容的编写方法,教材系列化,教材的陈述、表达,教材的版式,教材的编校,教材的印刷装订等。
一、教材使用效果评价
教师、学生是教材的直接使用者。教师是教材内容的传授者,学生是教材内容的接受者,他们对教材质量的优劣最有发言权。从教师、学生反馈回来的使用效果评价是检验教材质量好坏的重要参考。由于学生对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些评价指标内容难于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学生使用的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专家(或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指标上应作适当的调整,使之更适用于学生的评价。
二、教材结构评价
教材结构应尽量采用模块化组织,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可拼接性,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剪裁、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主要评价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教育部相关课程大纲的要求,评价教材结构框架和章节安排能否满足大纲的要求,能否达到课程培养目标。
2、教材篇幅适合课程学时。现在高职的课堂教学每学期12周左右,平均每门课程占72学时(每周6学时)或48学时(每周4学时),因此教材的篇幅不宜过长,72学时的课程在30万字以内,48学时在20万字以内。
3、理论描述易于学生接受。理论描述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对学生学习中所必需的知识加以巩固,对没有联系及联系不多的内容进行删除,去除或精简公式的推导过程,讲授中要求“精讲多练”,通过例题的练习来巩固和加深理论的理解。
4、教材中实验、实习、设计等占有一定比例。实践性教学在高职教学中非常重要,教材的每个章节都应该有实践教学内容。
5、课后习题难度、数量适当。习题的难度要以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度,数量要能够涵盖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不宜过少。
三、教材内容评价
教材内容要富有弹性,有一定的覆盖面,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及其基础素质的要求,同时要留有余地,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修或探究学习的需要。教材内容要多用图表表达信息,多用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案例,促进对概念、方法的理解。重点评价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有明确的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技术能力及反映这些技术能力内涵的理论知识体系。
2、是否有完成理论教学,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和达到技术能力目标的训练方法。
3、理论知识要与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相区别,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必需、够用”为度,保证达到高等教育水平;注重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结论的实际意义,掌握基本方法,把重点放在概念、方法和结论的实际应用上,中间推导过程则力求简洁。
4、教材内容紧随技术、经济发展变化而调整,既要注意以全国或本地区近期使用的成熟技术为中心,又要注意淘汰陈旧的技术内容,将新兴的高新技术、复合技术等引进教材。
四、教学方法的运用评价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组成部分,教材的结构和风格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另外,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改革,要求与之配套的教材应该高质量和多样化。因此,教材编写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用合格的教材满足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的需要。目前高职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包括提出任务、介绍相关知识、分析任务、跟学任务、独立完成任务和过程评价等环节。其中跟学任务非常关键,要求详细具体,便于学生跟学。任务驱动法适合理论基础少、实践操作性强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实训模块类课程的教学。
项目教学法由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应用等实施步骤组成。项目教学法要求项目的数量一般为4~6个,难度适宜,知识覆盖面宽,实现成本低并能够保证学生的安全,因此该方法适合电子产品开发、机械设计、软件开发和工科的实训等课程。
案例教学法比较适合于已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有一定知识积累后的教学,主要应用于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教育、法律、医学、环境科学和电子商务等学科。案例教学法包括案例导人、案例例证、案例讨论、案例总结和案例练习等教学环节。
教材的版式、编校和印刷装订能够体现编辑水平,可以间接表现教材的质量。编辑印装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同等级文字的字体、字号、标点符号是否一致;字体、字号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心理、学习心理和阅读心理;是否有错或漏字、图、标点符号;是否有缺损字、污损字;教材中图文的设计和编排是否合理;是否有漏页、错页、掉页、损页;封面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称和内封、版权页的对应内容是否一致;书皮、书心切口处是否整齐规范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评价
辅助教学资源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统一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包括多种教学服务内容的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