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4 22:12: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养生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陇东南处于古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该地区生态环境条件较优越,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湿地等地貌类型齐全,千姿百态,既有北国的雄奇又有南国的秀丽,旅游生态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陇东南地区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该地区现有旅游景区164处,其中入选国家4A和5A级景区的有7个,它们分别是:崆峒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旅游风景区、成县《西狭颂》风景区、陇南市万象洞风景区、康县阳坝自然风景区和官鹅沟风景区。河西走廊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100—200公里,地势平坦,绿洲水草丰美,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走廊,自古以来也是我国通往新疆及中亚的要道。这里既是大漠戈壁、雪山冰川、绿洲草原、河流山涧交错组合的壮美自然遗产地,又是由丝路文化、敦煌文化、长城文化、边塞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多元传奇文化构筑的文化遗产集聚区。是世界知名的自然、文化、生态廊道,是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区域,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核心区,是实施文化旅游走出去战略的桥头堡和示范区。目前,甘肃旅游业已形成一个中心(兰州),三大旅游区(以敦煌为依托的西部旅游区、以兰州为依托的中部旅游区、以天水为依托的东部旅游区),六条线路(西线、东线、南线、北线、东北线、东南线),十二大王牌旅游景区(敦煌莫高窟、雅丹地质公园、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关城、张掖大佛寺、武威雷台汉墓、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永靖黄河三峡、甘南草原、夏河拉卜楞寺、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的发展格局。
二、甘肃养生旅游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
目前陇东南地区养生旅游业走在了全国前列,已形成了七大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基地:岐黄周祖医食养生保健基地、崆峒山-大云寺王母宫道释文化养生基地、皇甫谧针灸保健基地、麦积山自然生态养生基地、武山清水温泉理疗保健基地、陇南山水田园养生基地、定西道地中药材旅游基地。陇东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种类繁多的中药材,是甘肃省乃至全国主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境内有各类中药材300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350多种,有“天然药库”之美誉。基于陇东南区域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医药文化厚重、中药材资源丰富以及自然生态幽美的优势,通过有效的开发、融合,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打造国内知名的综合型养生旅游目的地潜力巨大。处于陇东南的平凉崆峒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养生地”。养生旅游产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平凉市重点打造了六大养生文化、六大养生名片、十大养生产业、十大养生项目、十大养生产品、十大养生名宴、十大养生小吃、十大国医理疗技术、十大国医保健术、十大运动养生、重点解决六大健康隐患,形成了立体网络型养生旅游产业体系。除此之外,平凉全面推进十大配套工程,强化十个源头文化宣传,开展五大推进宣传,提升平凉天下第一养生地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平凉重点打造了养生休闲旅游业、养生膳食服务业、养生社区与养老服务业、中医适宜技术保健业、养生培训与健康管理业、养生用品研发业等十大养生产业体系;推出了崆峒古镇、崆峒养生馆、养生民俗村、关山避暑村、皇甫谧百草园、灵台针灸雷园等十大养生项目;还推出了五谷养生宴、红牛火锅宴、养生药膳宴、道家素斋宴等十大养生宴。养生旅游产业不仅满足游客游山玩水需要,而且在景区周围的国医馆针灸园等还可以重点解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消化功能低、睡眠质量低等六大健康隐患。
三、甘肃养生旅游两业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养生旅游业成为新兴朝阳产业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就是以中医药文化独特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发掘服务项目,结合既有旅游景区、项目等资源,将中医药养生保健情景化、生活化、产品化。它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具有休闲娱乐和去病强身的功能。随着近年来针灸、针刺疗法、气功医疗、治疗脱发病、太极拳、足浴、中医药美容等在发达国家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以中医药保健为目的到甘肃进行养生旅游。2014年美国、德国、中国、巴西、乌克兰、俄罗斯、波兰以及罗马尼亚等多批游客到皇甫谧养生院参观学习。甘肃2013年被确定为中乌中医药合作项目执行省份,乌克兰岐黄中医学院的学员们对皇甫谧养生院极富中医特色的针灸、推拿、把脉等诊疗手段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多次进行参观。甘肃省正在寻求以中药材基地、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药博物馆作为旅游业开发的主要依托,积极推出医疗保健旅游的服务项目,特别是拥有知名中医院和优质旅游资源的地方,纷纷将“中医药养生保健游”作为其主打的旅游品牌。
2.甘肃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面临两大历史性机遇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面临两大历史性机遇。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东边牵着繁荣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让亚欧经济共同体走向深度融合,以重塑“丝绸之路”辉煌。同时也将促进中国的西进战略,拓展中亚、西亚和欧洲市场,对我国的对外开放具有积极意义,对甘肃旅游来说更是难得机遇。因此,甘肃应通过大力开发文化旅游融合项目,发展旅游新型业态并延伸相关产业链条,争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蕴含的巨大市场份额中分享更多利益。二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机遇。文化是旅游的内涵,是灵魂,是增加旅游感悟,提升旅游吸引力和质量的核心因素,旅游也是文化传播、继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途径。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国家层面的战略平台。因此甘肃应通过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积极发掘各类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将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内涵贯穿重点旅游城市文化功能区和精品特色文化县(区)建设当中,增强旅游综合竞争力。
3.甘肃中医药养生旅游业发展具有政策支持目前,甘肃中医药对外医疗、教育、科技合作不断扩大,已传播东欧、中亚、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服务贸易输出,不仅有力地传播了中华文化、中医药知识,而且对外倡导以人为本的保健模式和健康理念、生活方式,对于提升中国国家软实力,促进全球实现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012年,甘肃省商务厅、卫生厅等7部门制定了《关于促进甘肃省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甘肃省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点任务。2013年,甘肃省除了与大洋彼岸的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交流外,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平台与乌克兰等国家开展了有关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深度合作,2014年,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甘肃作为全国首批六个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之一。因此,加快甘肃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改变甘肃省长期以来国际贸易项目输出的结构,实现由过去主要依赖矿产等资源性“硬”产品出口向商品与服务出口并举、养生保健技术服务等文化类“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转变,开启甘肃省对外贸易新格局。
四、甘肃中医药养生旅游业融合战略研究
1.实施国际化导向战略,抢抓丝路经济带建设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旅游行业在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后,开始步入区域旅游竞争的时代。欧洲、中亚等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甘肃发展中医养生旅游产业,应实施国际化导向战略,抢抓丝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应积极开发中亚、欧洲市场,巩固东南亚市场,重点拓展对中医药认同度较高,且与甘肃中医药协作关系紧密的乌克兰、尔吉斯斯坦、匈牙利、摩尔多瓦等国市场,将甘肃打造成西部地区国际化水平较高、旅游保障体系较为完善、旅游环境宜人、中医药养生特色鲜明的国际保健旅游目的地。
2实施大景区建设战略,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甘肃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应积极实施大景区建设战略,统筹甘肃省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集中不只是空间密度的集中,而是由于集中于交通线或经济网络,使得这些资源在空间中具有内在联系性。甘肃要加强与陕西、四川和宁夏等省区在旅游方面的协作,通过构建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到产业政策的全方位合作与协调机制,优化养生保健旅游空间布局,建设功能齐全、能满足各类顾客、多元服务需求、提升旅游体量和规模并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力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大景区,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和相关资源整合,带动更广大区域内的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
3.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凸显文化品牌价值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业的竞争,实质上是精品和品牌的竞争。甘肃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应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通过深度发掘中医药养生文化内涵,大力推广敦煌沙疗、崆峒山天然氧疗、天水麦积山温泉疗、关山避暑村、皇甫谧百草园等知名品牌,突出中医药文化优势和养生特色,做好以新主题、新体验、新思维为核心的品牌营销创意,着力凸显品牌的文化价值,为既有旅游景区或服务项目的品牌知名度增添新魅力,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保健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旅游资源永续利用无论历史文化遗迹还是自然景观,都是一种难以再生资源。甘肃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所节制,避免开发过度和破坏永续利用。应从合理布局、均衡供需、优化结构、重在保护等方面综合衡量,促进生态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三者的有机统一。同时,通过增进养生保健旅游产业结构体系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不断增强该产业的自我调适能力,为甘肃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作为中华瑰宝的传世秘方千锤堂的膏药,主治风湿骨病、类风湿、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滑膜炎、脊柱炎、腱鞘炎、跟骨刺、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跌打扭伤、手脚麻木等20余种风湿骨病以及哮喘咳嗽、胆囊炎、乳腺炎、腮腺炎、前列腺炎、腹痛腹泻、痔疮、静脉曲张、咽炎、牙痛等20余种常见病。对于足跟痛、脚踝骨痛、肩周炎及正在疼痛的多种病症,患者贴上几分钟即可见效;腰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痛(正发病的)、哪怕是有些抬着或搀着的患者,在腰及相关穴位上组合贴上此膏药也会明显得到改善。
正因如此,名播四海的千锤堂,在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致富热潮的同时,也引起了专家学者的纷纷关注。这不,2012年3月14日,千锤堂总部的薛恩生总经理就带着中华医药的传承瑰宝“千锤堂的远红外筋骨痛可贴”赶赴台湾,参加由中医署、中医院委员会和中医师工会联合主办的“2012年台湾国际中医药学术论坛”。参会代表分别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参会人员高达2000余人,仅大陆就有300名代表出席。
这次盛会不仅规模高、影响力巨大,而且学术权威。各国代表纷纷提出了精湛的论文,仅研讨会就多达58场,其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研究和中医方剂探讨等。此次盛会以“弘扬发挥中医疗效,确立中医国际地位”为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论证,从而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借以促进中医事业的蓬勃发展。
薛总根据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和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独创的“人体四穴疗法”,一经宣讲后,立刻受到了专业同行们的广泛认可。薛总的 “除疾养生保健论文”,更是受到大会组委会的强力推崇,在近百篇学术论文的筛选中,仅有44篇论文入选论坛大典,其中就包括薛总的这篇“除疾养生保健论文”。千锤堂薛总的此次台湾之行,不仅为中医学术的发展和弘扬增光添彩,他更是将深藏于民间的传承瑰宝“千锤堂”的远红外筋骨痛可贴,发扬光大,使之造福于世。
立竿见影显奇效 专家认可赢盛誉
凭借着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神奇疗效,千锤堂的远红外筋骨痛可贴,此次在台湾更是赢得了多位专家、学者的认可和美誉。
“福建中医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贺立维教授,参会期间,正好肩周炎犯了,疼痛难忍。听完薛总对于“千锤堂”的远红外筋骨痛可贴以及四穴疗法的介绍后,他主动找到薛总,想要试一试该膏药的疗效。薛总自信地朝他笑笑说:“马上解决”。于是,便拿出膏药给贺教授按穴位组合贴上。没有几分钟,贺教授的脸上便露出笑容。“你的膏药真好使,太神奇了,我的肩膀舒服多了,不酸也不痛了,有机会我一定要帮你大力推广。”
北京泽正堂中医研究院张慧云院长身体不佳,她本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与会期间试贴了几贴薛总的膏药后,感觉效果相当理想。在台湾飞往深圳的飞机上,她问薛总:“你的膏药,晕机管不管用?”薛总自信地说:“只要在肚脐和大椎上各贴一贴就可以了,保证你一路不会再难受。”张院长按其方法贴上后,待飞机飞到深圳机场下飞机时,张院长惊呼:“真好使,这回真是一点都没晕机。”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研究员贾谦老先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奔走了几十年,他在了解了千锤堂远红外筋骨痛可贴的疗效后,也对千锤堂的产品给予了颇高的赞誉,鼓励薛总一定要坚持不懈,将祖国民间传承的瑰宝发扬光大。
实力制胜加盟即赚 千锤堂货真价实诚信如一
千锤堂仅凭一种膏药而非系列的产品,竟能开设专卖店达八年之久,这在全国都是罕有的投资传奇。也正因如此,才使得不计其数的患者体验到了千锤堂膏药的神奇疗效,才使得不胜枚举的商实现了落地生金的财富梦想。
商机越大,竞争越多。这可能是任何一个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都无法避免的事实。高速发展的千锤堂悄然打响市场后,在引来一拨又一拨加盟商的同时,也引来了无数跟风仿冒的竟争同行。为了避开渔目混珠的虚假同行,薛总几经对膏药进行改良和升级。现产品正式更名为:“千锤堂牌远红外筋骨痛可贴”,也可以简称“千锤堂膏药”。
千锤堂的远红外筋骨痛可贴,之所以疗效显著,经久不衰,正是因为薛总突破传统,在原来古方只有几味中草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保证原配方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增加新成分进行调试。使药力更足,疗效更好,患者尽可能不吃药,不打针,仅靠贴膏药就能解除疾病。此举,正是传承创新的绝佳体现。
相关链接:
全国统一零售价格;二代产品40元/袋(10贴);谢绝讲价。
个人用户:满240元免费邮寄。(三贴无效,剩货包退)
体验用户:满600元另赠送400元产品,免费邮寄。
二级加盟商进1600元货享受二级批发价。
一级加盟商进3300元货享受一级批发价。
市级进10000元货享受一级批发价,首批另外赠送4000元产品,供开拓市场免费试贴。
千锤堂全国加盟连锁总部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普庆路109号千锤堂加盟总部
王羲明出身于商人家庭。父亲多病,但以一年十担米的代价供养儿子学中医。1945年他就学于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专科学校。因为当局的取缔中医教育,因此考取时是进大学,毕业时却成了中专学历,成为末代的中医。幸遇孟河丁济万、吴江黄文东、镇江章次公等名中医得以完成中医学业。
他是上海中医医院中医肿瘤科的开创人,从建立科室开始,引进人才,购置化验设备,建立中心检验室,充实超声波、脑电图、心电图设备,增添胃镜,以及CT等。
王羲明教授大脑门,梳大背头,歇顶,戴深度近视眼镜,一副勤勉睿智的模样。满面红光,气色颇佳,动作敏捷,一点也看不出年及耄耋。虽然曾动过肠癌手术,但他的生活态度,非常乐观阳光,健谈,高论滔滔,有问必答,间歇中,乐呵呵地充满笑声。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王羲明患过肿瘤,却愿意终生当一名中医肿瘤专科医生,可见他的胆识非凡。2002年王老患横结肠腺癌,在仁济医院动手术,请市第六人民医院林超鸿主任主的刀。由于发现早,手术切除及时,所以恢复快,加上自病自疗,所以至今八年,十分健康。自身体验也进一步说明一向以来中医药治疗肿瘤是成功的。
从2002年肿瘤手术治疗以来,他一直健康地生活和工作,说明王老的养生经验具有特殊的意义。他的养生经验是:
1、重点在精神养生。他善于情绪调节。他的精神和情绪一直保持乐观、饱满。与他接触一来,从来没见他情绪低落。尤其是他有事业心,对中医事业满腔热情,自从退休后,他没有一天是在家里真正养老的。他乐于交友,忘情工作。他作为常州孟河学派传承学会常务理事,他与他的同道经常往返于沪常途中,不仅为传承学会带教门人弟子,还在上海浦东新区广德等中医门诊部开设门诊。
2、“位卑不敢忘忧国”。他还怀着满腔的爱国忧民之情。今年夏季,为了中医事业的发展,他与其他三位老中医(黄吉赓、程家正、刘崇晏)联合署名呼吁在地方上也建立与中国中医药科学院相应的分院,评选出地方级院士。要求将院士评选的标准,最高年龄年限,由75岁放宽到80岁左右,充分利用那些热爱中医事业、学术上有建树、事业有成就、又精力充沛的老中医继续为中医事业奉献余热。他建议把老中医的科研成果集中于科学院,加以发扬光大。言下之意,他们这批人犹怀着拳拳的报国之心,愿意将毕生的心血都用在中医药事业上。他们还建议,中医药大学要把继承老中医经验作为重点,一定要把老中医好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3、勤于动脑,勤于著述,脑敏不衰,笔耕不辍。已发表《中医治疗疑难杂病秘要》等专著10余部及论文百余篇共百万余字,虽至80余岁,至今犹有文章发表在专业期刊。2008年发表《春华秋实五十载――记全国首届中医药专门研究人员班的诞生暨艰苦创业历程》。
4、 养生宜多接触大自然。他提倡有氧活动,多呼吸自然空气。多旅游是接触自然的最佳方式。他每年参加旅游团出去旅游一二次。长期在北京学习5年、工作生活5年,严格说起来北京是第二故乡,北京的主要地方他都去过,最有体会的是颐和园、八达岭。西南到过云南西双版纳,南到广东,西边到过四川重庆、成都,东南沿海到过福建福州。2002年动手术之后自觉体力精力不济就很少出去。因为肿瘤生长、发展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的地方要少去。这也说明,选择任何运动都必须理智,量力而行,不可不顾自身条件为所欲为。
5、饮食卫生。注意不吃发霉物和致癌物质,提倡多吃新鲜蔬菜,时令蔬菜,荤素搭配,尽力避免致癌物质,如含有亚硝胺、黄曲霉素的腌制品食物。黄曲霉素易于致肝癌,存留于花生和玉米夹层。他所认识的某医生以及他的家属中多人都患肝癌,与他们共同的生活习惯,相同的饮食习惯不无关系。亚硝胺在腌制品火腿以及肉制品中较多,为了防微杜渐,也应该少沾。现在他连咸肉也不吃,只吃鲜肉。鲜肉中只肉不吃油脂。
杨峰医师8岁习武,13岁开始学医并修炼道家内丹功,20岁正式行医。经过近40年的刻苦钻研,精通《黄帝内经》等中医学四部经典及气功学。
杨峰医师的特点是:
一、具有人体透视、遥感透视、内气外放、隔墙发功等特异功能。他培训了多名学生,其中有100多人通过修炼杨峰医师创立的“新医学气功”后出现了特异功能,如开天目、透视人体、预测天气、入地眼等等。他在培训气功师方面,更是独树一帜。经他培训与发功,被培训的气功师均打通了劳宫穴,打通了小周天和大周天。不仅使本人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更是掌握了为患者诊病、治病的本领。
二、杨峰医师运用中医、西医、气功三结合的方法,对各种癌症治疗有新的突破;可以根治二型糖尿病(A、O血型、60岁以下);对肝胆胃肠病、顽固性头疼、顽固性失眠、顽固性便秘等病症的发病原因及病理有着深入的研究与高超的治疗手段。
三、杨峰医师擅长风水学,对宇宙空间、阴阳五行、先天和后天条件、元神和灵魂灰结节、气场和传感信息、特异功能的开发等等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与论述。通过杨峰医师的点拨和预测,能够调和气场、改变磁场,使求教者达到改变命运、人居两旺、事业有成、财运亨通、家庭和谐、健康长寿的目的。
四、杨峰医师创立的《新医学气功》,易学、易练,动作简单、内容丰富。它是以医学、易经,道家、儒家、佛家的理论学说为根基,人体解剖知识为主导、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性命双修为内容、意气形神相配合、动静相兼为形式的。具有出功快、治病效果好的显著特点。学练三到五次就可找到明显的感觉,根据个人体质,练习两周至三个月后病气全无。
五、杨峰医师撰写过几十篇论文。其中发表的《“631”乙肝冲剂结合医学气功治疗乙型肝炎270例分析》、《以中医、西医和医学气功三结合疗法治疗艾滋病的实例和探讨》和《用中医、西医与医学气功三结合之法治疗9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的效用分析》等数篇学术论文获奖,并且著书多部。包括《传统医学疗法》、《养生益寿及自然疗法荟萃》、《医学养生保健》、《人体生命奥秘》、《新医学气功》等。
六、杨峰医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开发方法独特、效果显著。采用的方式是:1、透视人体、找出病因。2、排除病气、培补正气。3、经典背诵、德性教育。4、内功点穴,开发潜能。经他点拨和培训的儿童与青少年,智力可达到超常水平,并且能够培养出“神童”。
七、一代名医杨峰医师除知识渊博、医德高尚、医技精湛外,他本人还精心研制有五个经“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正是颁发证书的“发明专利”。
这五个专利是:
1.“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的药物”的发明专利。具有健脾、护肾、化瘀、利湿、排毒的功能,治疗各种肾症疾病,疗效好、治愈率高。
2.“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的发明专利。具有扶正、抗毒、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治疗艾滋病见效快,疗效好。
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的药物”的发明专利。具有益肾壮骨、祛风除湿、化瘀散结、通经活络的功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及强直性脊髓炎见效快,疗效好。
我的邻居张林是县医院聘用的退休老中医。张医生今年78岁,出门诊、查病房、会诊,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的。许多人不解,七十好几的人了,为什么还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他有什么样的养生之道?其实,在他看来,养生之道也是一个人对生命、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他把自己的养生之道总结为“三乐”。
一是助人为乐。张林老中医出生在中医世家,从小父亲就教导他“医乃仁术”、“医者要真心对病人”,并立下一个规矩:每天要做一件好事,不做远大的事情,只做好眼前的小事,哪怕是扶起一个跌倒的小孩。父亲的教导影响了他的一生。从医57年,他把每天看好一个病人、发现一个典型病例、解决一个疑难问题、千方百计让病人少花钱又治好病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和满足。助人为乐能使人内心充实,积极向上,也有益于人生境界及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是自得其乐。他一直梦想有自己的书房。刚参加工作时,他把小厨房改造成“书房”,尽管做饭只得改为露天操作,但也乐在其中。后来生活、工作条件越来越好,现在他不仅有自己的书房,还把大阳台也改造成了一个阳光书房,绿色植物、阳光、电脑、喜爱的书,一应俱全。在这种环境里,不管是上网查资料,还是看书写论文,都得心应手,悠闲自得。他还即兴做小诗一首:“无争无欲自无愁,医海一生书半楼。敢向人间夸富贵,知己百友遍神州。”
三是知足常乐。人到老年,要正确对待你所得到的东西,不要总拿自己的职位、收入、待遇与别人比。这样比,心理就容易不平衡。老中医张林认为,人要多跟自己的过去比,多看看自己所拥有的。他说:“我的不少同学在上海、深圳或美国,收入待遇优厚,在这方面我自然没法跟他们比,但想想过去自己挣几十块钱,而且由于出身不好,一有运动就挨批,想看点业务书还得偷偷摸摸的,现在的大环境和各方面的条件跟自己的过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这样一比我还感到从未有过的舒心和满足,工作起来也更有精气神了!”
人无论做什么,总是需要不断地自我肯定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永远向上的精神。而不知足者,内心往往被贪欲、抱怨所占据,不仅对个人事业发展无补,还会由此导致心理失衡、郁闷和疾病侵扰。
【吴秉芬先生,创办有东方科技开发推广中心、海天演艺策划中心以及东方古法美容中心,并担任澳门防病养生保健研究会创会会长。祖辈六代,精通医学,特别是对疑难杂症、养生保健深有研究,出版多册医学作品,他所创作的养生之歌通俗易懂、深含哲理、广受喜爱。】
医学世家享誉内外
虽年近八旬,但神采奕奕,精神烁烁;虽头发花白,但笑声爽朗,步伐轻盈,这便是资深中医师吴秉芬先生。在他身上,感受不到“岁月催人老”的无奈,从他的言辞之间,透露的都是快乐豁达的心情与乐观积极的心态。出生于医学世家的他,自然成就了一段与医结缘、与医相守的美妙佳话。
“我们家祖辈六代都是从事中医的,诸如人参等中药材,父亲吴石垣博士今年102岁了,是开平吴家第五代传人,现居住在美国。”吴秉芬先生介绍道。作为广东开平的医学世家,远祖吴彻公为明朝乙未科进士,先祖母张银为开平杂病神医,先伯父吴仲良更为名满岭南之神奇脉学家,父亲吴石垣乃香港五十年代国际针灸学院创办人,现为美国东方医学博士。谈及父亲,吴秉芬先生的眼里满是钦佩,父亲吴石垣博士曾两次获得世界传统医学论文金奖,在美国行医二十多年,更受聘为美国加州大学针灸学专科教授,他的高超医术更是吸引了英、法、意、日、俄等各国人士前往学习此中国神奇针灸疗法,可谓桃李满天下,早已驰誉世界、令人敬佩。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吴秉芬先生就跟随家人去了美国,但对国家与故乡的热爱与向往又将他牵引了回来,并选择居住在澳门。虽与家人相隔两地,但浓浓的亲情从未因为距离与空间而消减。“我们经常保持书信往来,这个便是父亲写给我的信。”吴秉芬先生说着手里拿过了一封信,不仅如此,他们亦经常交流探讨有关医术方面的疑难杂症与心得体会。
正是在祖辈的熏陶教诲下,在家庭的耳闻目染下,吴秉芬幼年便得祖母精心传授古法杂病针灸术,青年时随父亲实践中医中药十余年,并精研其先伯父之脉学理论,上世纪四十年代更得江南奇侠陈小平秘授真灵养元气功,六十年代初先临香江,后转入澳门,开始了多年的医学生涯。
诠释养生贵在预防
健康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笔宝贵财富,到底怎样才能保持健康、远离病痛,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异常关心的话题。而每一位见过吴秉芬先生的人,在得知他的真实年龄后都会禁不住想要讨教他的养生之道,而作为拥有多年医学经验的中医师,吴秉芬先生正用自身的例子生动地诠释了永葆健康的诀窍与意义。
“一切疾病皆在预防,”吴秉芬先生说道,“古语有云:‘预防胜于治疗’,可惜人们对保健知识知之甚少或明知故犯,其实疾病多由人们平时不珍惜健康,饮食不当、作息不正常等引起的,加之大自然受污染之影响,当今人类皆求享乐而摧残健康,以致奇疾怪病接踵而至,祸害苍生。怎样预防呢?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强弱之分,因此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条件须有先见之明,去适应自己的习惯,这是自我预防的第一步;生命在于运动,须知铁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推动自身潜能,引发无穷生机,就是有规律地按摩中医经络穴位,坚持锻炼持之以恒,自然能走向健康。”
作为医道世家,又为澳门防病养生保健研究会创会会长,吴秉芬先生自感责任沉重,于是他经数十年博览群书典籍,取其精华之选,加之几十载寒暑之验证,终结合自身积累的宝贵中医经验,针对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而推出了多种养生产品,诸如防病养生汤、糖尿回春汤、延年养生汤,等等。早在1990年,吴秉芬先生更编辑出版了《今日中医药论治精华录》,并收录了针对癌症、糖尿病、按摩经络保健美容、艾滋病、中风、哮喘病、神经衰弱、骨刺、心绞痛等疾病的诊治良方,更推出三坚扶正疗法歌,即:先治心病第一关,有疾还须视等闲;信念足时病自消,血脉畅通阴阳调;百事劳心最伤神,须凭静功保安然;真灵养元长修炼,春夏秋冬身心健;其中玄妙藏天机,本能自用不神奇;脏腑清洗有定期,寒热温凉须适宜;百草能除诸般疾,每教沉疴再复起;如今艾滋祸苍生,三坚齐施解疑难;若想枯木再逢春,此歌之内有奇逢;心存济世时不遇,志不达兮无可奈;高处寒梅空吐艳,沧海明珠暗浮光;志士为救苍生苦,故将奇术录诗篇。
为了更详尽细致地介绍实践验方病例,吴秉芬先生又于1998年重新编印《东方第一财富杏林秘术录》,将古医学心悟入门辩证诀原文,及气功图表操作刊于篇幅内,以使读者更能容易明白运用,学习到医术与保健的知识技能。
“胎息内意甩手功,十五经脉全畅通,艾灸食疗配运动,八十仍是中年容,防病养生此中取,衰老顽疾去无踪;天星十二元宫阙,万病回春有奇逢,世人能识其中秘,活过百岁不神奇。”再谈养生之道,或许从这首由吴秉芬先生撰写的养生之歌中,便能通晓一二。
寄情诗歌奉献医学
作为一名资深的中医前辈,问及对中西医的看法时,吴秉芬先生说道:“西医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是毋容置疑的,但是,西医也不是万能的,倒是中医中药,常常治愈了西医无法治愈的奇难杂症。而且,中医与西医间有一个显着的不同点,那就是中医流帕特多,各门各派,各家各族,自成一系,这就构成了中医诊治的多样化,这个流派治愈不了的疾病或许另一个流派能有效对付。总的来说,中医中药是中国的传统医术文化,应加以弘扬和发展,而不应任由其失传、没落。”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一位老中医对我国中医界发展的忧虑与关注。
刘绍贵鹤发童颜,眼睛炯炯有神,说话有板有眼,走路稳稳当当。淡定、厚重是他的外在表现,宽容、知足是他的人生态度,内省、学习是他的理想追求。聊起养生,他说了三句话,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养生是一种生活状态,养生要注意生活细节。
精神健康是心态平和前提
“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支柱和标志,是保持心态平和的前提。精神健康要不断陶冶和净化。”刘绍贵说。
他坦言,从整体上看,自己一生还是比较顺利的,但也遭遇了一波三折和平地风波的考验。原来,刘绍贵23岁就被提拔重用,后因政治运动及其他原因,多年来一直原地不动,未能升迁。许多人不理解或打抱不平,他却一笑了之,从未向组织提出要求,坚持干好本职工作。
他为人、为官这样,为师也这样。作为全国第三批和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他巧之为行重灵活,从严而行重勤奋,身心力行重引导,传授中药鉴别、监管和用药咨询等经验。继承人取得了好成绩,他仍遵循“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的古训,依然呕心沥血治学,无怨无悔做人。
知足常乐是刘绍贵平和心态的一大法宝。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在学习、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在仕途升迁上不攀比,成就他的事业和家庭。同时,他宽容待人,乐于助人,平易近人,与亲朋好友和睦相处,享受生活,享受幸福,享受快乐。
劳动能力是生命活力象征
“一个人具有劳动和活动能力,是生命活力的象征,是极为快乐的好事。”刘绍贵出身贫寒之家,自幼受长辈熏陶和教诲,始终把劳动视为高尚的、光荣的、快乐的,并力所能及地参与各种劳动。
孩子幼时,他黎明即起做早饭,下班回家帮助老伴打扫卫生。孩子参加工作了,他坚持早晚锻炼各一个小时和上下班步行,几十年从不间断。不仅减轻了老伴的负担,维护了家庭和睦,增进了夫妻感情,还练出了精气神,获得了尊严与尊重,并从中体会温馨与美满。
刘绍贵还是一个勤于思考和学习之人。除工作外,他每天坚持看书学习,笔耕不辍,尽展其睿智与聪慧,也体现刻苦与勤奋。到现在为止,他已主编、参编著作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完成课题多项,还担任过5个学科和40多个班级的教学。
多年如一日坚持手脑并用,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克服一切困难坚持活动筋骨,他思维敏捷,气定神闲。从刘绍贵自信、欣然的表情中看得出,生机与活力围绕着他,幸福与快乐伴随着他。
生活习惯是信守中医古训
“起居有常即有规律,饮食有节即有节制。这是《内经·素问》中的告诫。我自幼至今信守这一点,从未改变。”刘绍贵体会。在生活起居和饮食等生活细节上,他有一套自己的做法。
春夏季节,刘绍贵每天均在5点40左右起床;秋冬季节,多在6点10分前后起床。无特殊情况,他中午稍事休息,晚上一般在11点左右就寝。良好的作息时间坚持了几十年,终于换来今天的耳聪目明、精神矍铄。
[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建设项目]中医传承教育创新高地。
【摘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笔者制定融合学习法、五部教学法(学生上讲台 教师专家讲座 抽象内容观摩 深化技能练习 思辨研究意识 )、增强思辨注重实践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内经选读; 教学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enh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e authours develop integrated learning and five teaching(students lecture - teacher expert lectures- abstract observation- skills practice- speculation awareness) and to promote active learning of students, So the authour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words】selected readings of internal classics; 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12-01
《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及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并刨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内经选读》课程是选择《黄帝内经》中的理论精华, 对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一门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学习经典枯燥,文理、医理较难理解,给学习和研究带来不少困难。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工作, 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作了如下思考。
1 扩充思路,广泛融合
《黄帝内经》成编于秦汉时代,不仅因为它文字古奥,义理隐晦,而且由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原文出现衍、误、脱、倒等情况,给学习和研究带来不少团难。被学生认为是内容呆板、深奥、单调、枯燥,难以掌握的一门课程。我们对《内经》理论进行融合整理, 改变从理论到理论而照本宣科的被动局面, 拓展讲解与《内经》理论相关的学科,如生物学、心理学、中医美容学、中医养生学及哲学等应用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 丰富课堂内涵, 体现中医学的特色,并组织学生对其中内容开展讨论,由学生自主选题,分组进行讨论,总结整理结果并进行广泛的交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现趣味性、探究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增强了融合学习法的效果。
2 拓展方法,广开视野
改变传统的《内经选读》教学方式, 倡导多元化教学法,结合本学科教改建设,大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展现某些抽象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五部教学法 (学生上讲台 教师专家讲座 抽象内容观摩 深化技能练习 思辨研究意识 )让学生全身心、多感官的参与学习过程, 学生上讲台:即让学生走上讲台、开展病例讨论等教学内容;教师专家讲座:老师课堂讲授结合学术讲座, 开设名师讲坛等,邀请著名专家作学术讲座,以拓宽学生视野;抽象内容观摩:图表、图谱、模型、幻灯片、声像片、多媒体等把抽象的内容形象的展现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化技能练习:开展临床实践技能课, 融入《中医诊断学》的部分内容,让学生掌握《内经》中提到的技能规范;思辨研究意识: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树立学生科学的中医研究意识。以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求教的自主性学习为中心; 以深入探究和自我拓展为中心。通过各感官的多重学习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3 增强思辨,注重实践
倡导多元化教学法的同时, 树立强化《内经》理论临床指导价值的教学理念。在授课时不仅注重理论的精讲, 更注重有效地与临床实践教学、与相关学科和生活常识有机结合, 增加名医验案、典型临床病案的分析,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设名医专题讲座, 以具体的医案实例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养生理论的介绍过程中融入现代养生及健康的标准;在体质医学方面与中医学发病观相结合;注重病机十九条、及常见病症理论的临床运用。部分内容由学生独立完成病案的收集、理论的讲解、病症的分析、互动讨论环节等,通过这样的改革, 进一步强化了对于《内经》理论的理解, 同时培养了运用《内经》理论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培养了查新、创新、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的能力。
4 考试改革,学习常化
现今媒体多提出亚健康的身体状态,此名称为中国研究人员首先提出的。其表面患者虽然身体上没有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但其各代谢、生理等方面都出现了降低的表现,此状态可称为在疾病和健康之家的状况。有外国研究人员称其为第三状态。相关研究表面在全球有70%的人群处于这一状态1。现今多数研究者认为此状态的涵盖内容比较广泛,人体不管是心理方面还是身体方面的感受出现异常都可划入到此范围中2。
1 形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1.1 出现此状态的各项因素和如下几点有一定关系 ①其有不良生活习惯。现今人们的各项压力很大,应酬、工作加班等都要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不规律地生活习惯会导致其出现疲劳、睡眠不足等情况,从而引起此状态出现。②社会方面带来的压力。现今人们都在不断进行学习,以适应现今各行业的不断发展,这种压力长期会给予人群带来一定的健康影响。社会方面的各项压力都会影响每一个人的心理、身体等情况。如经济负担、法律纠纷、失业、丧偶、离婚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从而导致其出现健康影响。现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变少,这就让人们逐渐产生孤独的感觉,没有人可以进行倾述,心理方面的压力积压在心理,长期以往终会出现爆发的情况。且长期心理抑郁的表现会导致肿瘤疾病的发生。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人们出现的亚健康状态追根到底就是其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人们出现的心理问题会致使其出现性格改变、人格缺陷、行为异常、情绪激惹等情况,而长期以往都会导致疾病发生。③另外因为垃圾污染、废气、噪音、拥挤、住房紧张、物价上涨等因素也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紧张,从而进入此状态3。
1.2 中医对亚健康疾病的认识 中医对此状态的主要分析为患者出现了肝失疏泄、情志失调的状态。中医认为人体的情志对身体的影响很大,各种情志表现都可导致脏腑受损,抑郁会导致患者的肝脏出现功能失调,导致其进入到此状态中。这也表明人们的心理影响在此状态中为很关键的因素。另外体内的阴阳失去平衡也会导致人体各脏腑出现异常,导致其进入到亚健康状态中。
2 亚健康疾病临床表现
亚健康状态多发生30—50岁的人群,此年龄段人群多有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此类人群各项身体情况再开始逐渐衰退。其易于出现脱发、大便次数增加、性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于疲乏等情况。这些表现是疾病的前期表现,这和此年龄段人群多缺乏运动,身体机能出现明显衰退等情况有很大关系4。很多人都会出现易怒、多猜疑、抑郁等不良心理表现,此类表现长期影响会给人们带来健康影响,且会导致身体每况日下。上述的表现也会影响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工作等活动,而工作、学习、生活出现影响后又会导致其压力增大,这让其不良心理更加加重,致使疾病发生。
3 对亚健康疾病的治疗
3.1 调养精神情志精神情志,又简称为“神志或神”,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概称。正常的神志活动有利于促进人体健康,神志异常则是有损机体生理,导致疾病。因此,调摄神志是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最主要方法之一.
3.2 注意饮食饮食物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是气血生化的源泉.应以:①清淡素食为主,历代医家大都主以素食为主,如米面、杂粮、水果、蔬菜等,且应交替食,即是强调素淡饮食在养生学中的意义;②少食肥甘滋腻:过食肥甘滋腻之品既难消化,又易聚湿生痰、化热秘瘀,产生许多病症。③合理搭配饮食:提倡清淡素食为主,少食肥甘滋腻,分清主次、合理搭配,互补不足,相得益彰。④忌饥饱失常: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过饱都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5。
3.3 中医中药疗法 肝郁气滞型:症见胸胁胀满,情绪抑郁或情急易怒,脉细弦、口苦咽干、月经不调或闭经、心烦失眠等临床表现,给予患者进行治疗应应用逍遥散加减方剂治疗,治则为健脾养血、疏肝解郁,方剂有茯苓、白术、当归、薄荷、白芍、柴胡等中药。如患者为肝郁化火的辨证时应加用栀子、丹皮等中药。辨证为心脾两虚型的患者可表现为脉细弱、舌淡苔白、纳呆便溏、气短心悸、失眠健忘、眩晕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可给予患者应用归脾汤加减进行治疗,治则为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方剂有酸枣仁、远志、茯苓、龙眼肉、当归、人参、白术、黄芪等中药。如患者辨证为痰湿壅阻型,患者可表现为脉弦滑、舌苔淡白腻、纳呆便溏、胸脘痞闷、头目眩晕、痰多呕恶、肢体困倦等症状。可给予患者应用二陈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进行治疗,治则为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方剂有薏苡仁、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法夏等药物。如患者辨证为阴虚火旺型,患者可表现为脉细数、少苔、舌红瘦、口干舌燥、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发红、形体消瘦等症状。可给予患者应用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加减进行治疗。治则为降火生津、滋补肝肾,方剂有泽泻、丹皮、知母、龟板、山茱萸、熟地等中药。如患者辨证为脾肾阳虚型,患者可表现为脉沉细、舌胖淡、大便溏泻、小便清长、少气懒言、乏力嗜睡、畏寒肢冷等症状。可给予患者应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进行治疗,治则为温肾健脾,方剂有淮山芍、丹皮、茯苓、山茱萸、地黄、桂枝、附子等中药。
4 结 论
祖国医学中“疾”和“病”是各自不同的两个概念,此也是古人的辨证思维的体现。“疾”为一些隐藏的小的疾病,不能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治则会进一步发展,而发展成为“病”的概念。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科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随着亚健康状态人数逐渐增加,对它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医学拓展其视野,不仅关注疾病,更应解决病前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作为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具有双向转化的特点,处理得当可向健康状态转化,处理不当可导致相应疾病的发展6。因此,积极发掘中医学在亚健康状态方面的认识优势,临床进行中医辨证施治是亚健康状态得到有效治疗,向健康状态转化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同时对亚健康状态者调节情志,如加强心理训练和自我修养,提高自控能力等也是促使亚健康状态转化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增垣,李美华.第三状态与心身医学研究[期刊论文]—医学与哲学,2001(01).
[2] Fukuda K,Strus SE,Hickie I.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a comprehensive approa ch to is definitionand study,1994.
[3] 杨菊贤.现代生活方式与亚健康[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2001(07).
[4] 凌雄,王甍.耳穴治疗亚健康状态失眠30例[期刊论文]—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4).
论文摘要: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继承去发展,文章从中医药教育的美学观念出发,探讨了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
中医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一批以维护和发扬传统文化、同时以维护人体健康为己任的中医药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所谓中医药教育中的美学观念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及审美情趣,使他们能真正地认识美、懂得美、感受美、塑造美和创造美ID,特别是让他们懂得中医药唯美的观念,这在当前不断有人叫嚣取消中医药的形势下尤为重要。一方面它可消除中医药专业学生目前的一些迷茫;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医药唯美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成为中医药文化的忠实维护者和传播者。因此中医药美学教育的关键是在中医药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并领会中医药的美,并在认识和领会中医药美学观念的基础上传承中医药、发展中医药。
1中医药的美学观
1.1中医药的美美在她的语言文字:很多人陶醉于唐诗宋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中医药语言语句虽没有唐诗宋词那末富有韵味,但她的哲理是唐诗宋词所无法比拟的,让我们细细品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一段文字:“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其实这种既有韵味又富有哲理的句子在中医药古籍当中比比皆是,只不过我们平时在教学时过分追求对字词的理解,而忽视她的美感和她的哲理,这似乎在传学生以学问以真理,但学生由于体会不到学习的美感,其结果可想而知。笔者曾听过一场新东方英语讲座,一位讲师就“flood”一词讲授学习和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时,在举例过程中那种对每个句子陶醉,深深感染了台下的每一个人。
1.2中医药的美美在她的朴素:中医药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和疾病作斗争极为丰富的经念总结,是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这里所说朴素是指中医药朴素的哲学观念和朴素的思维方式,如她的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这些观念无不贴近和扎根于人民群众,并被广大人民群众认可,人民的、大众的都是美的。
1.3中医药的美美在于她自始至终的以医学人文精神
1.3.1医学人文精神内涵m:人文精神包括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力的肯定;对人的地位、存在状态、处境与幸福地关怀;对人类前途命运地关注以及对人类美好理想地追求等,体现为一种人为关怀和终极关怀地精神。医学人文精神体现在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最高境界是求真、臻美、博爱、至圣。
1.3.2中医药的人文精神:总的来说中医药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因此中医药从理论讲难以摆脱笼统性和模糊性,对大多数疾病而言,她的疗效可能比不上现代医学,但她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念中自始至终医学人文精神却是近代医学和现代医学所无法比拟的。古人“医乃仁术”、“医亦人学”,就是对“人性医学”内涵真谛的概括。
中医药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如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机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人体的各种功能相互协调、彼此互用;疾患时,体内各部分相互影响。同时中医认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之间也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重视精神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如《素问·疏五过论》说:“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过程中无不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很多人可能有过在所谓现代医院的彻心之痛,一个普通感冒开出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处方,普通的高血压病非得给你开个心脏彩超,如果是头痛先做个CT或核磁共振……。因此在中国现代医学唯经济价值论的今天,中医药可能是普通老百姓最好选择。
2中医药教育美学观念的教育方法
中医药院校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培养合格中医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医药美学观念教育重要场所。美学观念教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学习重点解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问题,内容包括美学基本原理、中医药美学基本知识。其基本要求是在恢复和保持人的健康过程中,达到人的身心统一、平衡、和谐,处于一种美的状态。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注意联系实际,通过到医院、药房、中药生产企业实习或见习,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感受力、识别力及正确的鉴赏力;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加快,现代医学由于临床疗效相对的优势,对中医药冲击越来越明显,不少的学生对传统中医药失去信心,对自己所学专业日渐失去兴趣,造成了混学分、混文凭的现象。鉴于此,中医药职业院校所有的教职员工应行动起来,积极参与中医药知识及中医药美学观念的宣讲,而不是把它当成是美学老师、专业老师、学校领导的事,要把传承中医药文化作为自己毕生追求。宣讲的方式可以多样,从形式上来说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外宣传和个别交流。
2.1课堂教学:课堂是传授中医药知识及其美学观念的主要阵地,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有比较地选择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兴趣,如是古典医学名著如《内经》,笔者认为应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要把它当成一首唐诗或一首宋词来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她的韵味、她的意境、她的哲理、她的美。同时也可以适当采用多媒体等其它教学手段来介绍文章的背景;如是专业各科教学,多媒体应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由于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
2.2课外宣传:课外是宣传中医药及其美学观念大舞台,手段和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如我们可以通过板报、大众媒体、网络平台或请名老中医讲座来宣传和展示中医药,宜传中医药在世界医学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对中医药专业知识的亲和力。因为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爱好,决定着其学习态度、左右其学习兴趣。上述宣传平台中网络平台信息容量大,交互性强,但低毁中医药的信息也很多,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很重要。课外对中医药及其美学观念宣传,应突出以下几个观点tai.①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医药的美,特别是中医药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明白学习中医药人生意义和所肩负的重任;②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她通过长时间的去芜存警、去伪存真发展至今天,使她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功效经过了数千年的反复实践验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还可以通过宣讲中医药历史、著名医学家及其论著,让学生更深体会到中医药的宝贵;③宣传中医药在世界医学界的地位,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治疗上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兼有养生、康复等功效,长期以来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欢迎,并被世界许多国家认可和广泛接受,通过此类宣传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中医药的自豪感;④大力宣扬中医药在2003年在战胜“SARS"和近几年在防治禽流感、甲流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明白中医药的神奇功效;目前中医药对很多疑难杂症,有相当不错治疗效果,特别是许多现代医学束手无策的疾病,依靠中医往往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通过此类宣传可提高学生学习、传播和使用中医药的自信心。
2.3师生间个别交流:师生间对中医药理论某观点存在分歧时,师生个别交流很重要,它往往比课堂教学更直接、更有效。因为个别交流时作为交流的双方均有自己的观念,交流时存在一个说服过程,交流的结果是师生双方均受益。
3中医药教育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摘要】数千年来,历代的中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流传于民间的养生经验,并著有大量的养生学专著,促进了我国传统养生学的发展。宋代本草著作里含有大量的养生经验与方法,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整理、总结。
【关键词】:本草著作,养生,综述
目前,对宋代本草著作的研究还比较少,大概是因为宋代本草卷帙浩繁,大部分养生资料都散在与各篇章节之中,研究起来也较为困难。现代研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立足原著,提炼学术思想;另一种是就原著中的一些养生原则结合现代医学,分析其中科学合理的部分加以继承发扬,用以指导现代人的养生实践。本论文主要是按照第一种方法研究宋代本草养生文献。
1 关于宋代本草著作养生文献的整体研究
万方[1]主要研究了《大观本草》命名及早期流传沿革的情况,认为《大观本草》的刊行与政府无关,其易名为大观本草是与当时金方早已流行的宇文虚中跋刊的《政和本草》相区别,并非为北宋政府校刊。对于本草养生的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研究,此外尚志钧对辑复了嘉祐本草等大量本草著作,但现在尚没有专门对大观本草养生文献进行研究的报道。
沈肖军[2]主要研究了本草衍义序论中的养生方法,以寇氏“保养之义,其理万计,约而言之,其术有三,一养神,二惜气,三堤疾”,从静养心神、珍惜元气、预防疾病三个方面论述养生方法。
黄幼群[3]认为,本草衍义的学术价值有五个方面:一是指出了前人论述的谬误;二是补充了药物性味功用以及校验的认识;三是提出了许多生药学的辨识特征;四是主张正确认识使用丹药,反对滥服丹石药;五是推动了后世药性理论研究。
于文忠[4]主要研究了《山家清供》的食疗成就以及流派。通过论述饭、粥、饼、馄饨、羹、菜肴、茶等七类的食疗方法,以及具有治疗、养生保健作用,指出有些食疗的方剂至今在临床上有实用价值。
张海震,于春风[5]提出《山家清供》的养生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崇尚绿色植物;二是寓药于石,通过食养达到养生的目的。
以上是对宋代本草著作养生的研究,由此可见,现代对宋代本草著作养生文献的研究还在初步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研究整理。
2 宋代本草养生文献的价值
2.1 保存宋代及以前大量本草养生文献
宋代本草特别是官修本草收集资料广泛,保存了大量前人编著的医药文献,特别是保存了许多已散佚的本草及相关文献,如隋唐五代时期,产生了至少70多种本草文献,由于唐末、五代战乱频发,大量本草文献散佚,而宋代的《嘉祐本草》所引用的50种文献中,其中本草文献即有16种,这些本草文献大多数在宋代已很少见,因此宋官修本草对保持本草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代尚志钧教授在辑复方面做了举足轻重的贡献,通过不同版本的《证类本草》以及相关文献的核对、比较,并作了大量细致的研究,辑复了大量的本草著作《唐新修木草》、《神农本草经校点本》、《吴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食疗本草》、《药性论》、《本草拾遗》、《海药本草》、《日华子本草》、《图经本草》等。对于个人本草著作虽然收集的药物种类相对较少,但是对都是常见药物的收录,也是对官修本草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并对于进行考证,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
2.2 不断充实、完善本草学知识
宋代本草注重对药物品种和内容进行认真考订,阐发新的观点,如《绍兴本草》药物条下注“绍兴校定”,虽寥寥数语,但从临床药学的观点和角度出发,对药物的药性和主治进行了全面考订,从而使药物内容更加完备和充实,对更深人地认识药物和应用药物具有指导作用。除了对药物的认识不断修订和完善外,本草用药数量也逐步增加,如《新修本草》新增药物有114种,《嘉枯本草》新增药物99种,《大观本草》新增药品628种,《绍兴本草》新增药物634种。现在可知的宋代药物达1883种,较唐代新修本草增加了1033种,新增加的药品299种,大多为常用药,如秋石、樟脑、银杏、炉甘石、胡萝卜、曼陀罗等。明代《本草品汇精要》绘制了1358种精美的工笔画彩图,其中至少有366幅为新增的药图。
2.3 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及学术水平
全国著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1920年生,今年92岁。他身材高大,气宇轩昂。当笔者向他请教养生经验时,他娓娓道来,令人增长见识。
颜老说养生首先必须有良好的心态。对事业执着追求,又脚踏实地,就会感到生活实实在在,不会产生老人常有的孤独感和心灵空虚。对事业要认真,要付出爱心,做到热心、醉心、痴心,达到了痴迷忘我的程度,就会转化为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从而对生活产生动力。抗衰老,就是要战胜悲观和阴霾的心理;抗衰老,就是要不断与衰老疾病、与困难做抗击。
“生命在于流动。”这是颜德馨教授从中医气血理论和“生命科学”中提出的养生理论的核心指导思想。《内经》说:“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气血未并,病不得生。”“气通血活,何患不除!”气血畅通,什么病都不会发生。他告诉笔者,他衣食住行饮食起居的特点无不贯穿“流动”两个字。他的衣着讲究宽松,有宽衣博带线条流动的感觉,而不穿有约束感的紧身衣,这样利于全身血脉的流动。他的饮食随着年岁增长而有所变化,年纪大了应正视自己的生理状况,选择适合自己需要、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品。早餐很简单:一纸杯酸奶,两片面包,同时喝一大碗豆浆。晚餐亦然,除了必要的外出应酬,一般都在自己家里吃粥加馒头或面条。午餐,除了正常的普通饭菜外,外加4两黄酒。他说:“4两黄酒下肚,浑身舒坦。”
他每天会吃一包自己研制的“衡法冲剂”和“益气化瘀胶囊”,称之能“净化血液,解决血黏度和血脂问题”。这也是他身体力行,实践和体现他“固本清源”的学术思想。他欣慰地说,医院曾给他做体检,指标都很正常,血黏度和血脂都呈年轻态,说明他的养生经是行之有效的。
:开朗乐观活到100岁
我国经济学泰斗,1982年以100岁的高寿逝世。他一生饱经风霜、坎坎坷坷,竟如此健康长寿,有什么经验呢?
第一,坚持锻炼。长期以来,一直坚持锻炼身体,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冰雪交加,从不放弃。他年轻时,喜爱的运动很多。年纪大了,减少了一些项目,但是总能持之以恒,从不懈怠。
第二,交换洗冷热水澡。家里的浴室,专门装了冷热水管,每天交替淋浴,可使血管一张一弛、热胀冷缩,保持了弹性,这对维持血压正常,防止发生心血管疾病是很有好处的。他通过交换洗冷热水澡,到了七八十岁时,血压还跟年轻人一样。
第三,多吃水果蔬菜。喜欢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周两天以水果代餐。这个方法是比较独特的,其保健作用也是明显的。
第四,心胸开阔、无私无畏、开朗乐观。这一点,在身上是很突出的。无论是在重庆痛斥四大家族和之流,还是在20世纪50年代为计划生育的观点论战之时,他坦荡的襟怀,敢怒敢言的性格,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吴良镛:院士的长寿经
文/吴明
著名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他以这样的情怀安身立命、辛勤工作、行事为人。
他与时俱进,80多岁学会用电脑,用电子邮件和友人联络。与人谈天时,思路敏捷,语言时髦,绝非象牙塔内的老学究。在小区里散步时,他总是笑眯眯的,跟人友善地打招呼、唠家常,跟邻家老大爷没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