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大工作交流材料

人大工作交流材料

时间:2022-08-14 05:44:59

人大工作交流材料

第1篇

——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交流材料

陇南市人大常委会

近年来,陇南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方面,坚持立足实际、探索创新、抓主抓重,走出了一条以“四轮驱动”即抓阵地、抓服务、抓制度、抓活动为重点的代表工作新路子,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对全面推进陇南人大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抓阵地,创建代表履职平台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阵地建设作为夯实人大工作基础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恒地开展“人大代表之家”创建和巩固提升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代表工作缺阵地、开展活动少主题的状况,夯实了基层人大工作基础。

(一)强力推进创建活动。坚持“制度规范、标准统一、特色鲜明、活动有序”的创建原则,扎实开展了“人大代表之家”创建活动。通过召开推进会、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指导县乡两级采取“党委统一领导、人大牵头主抓、政府大力支持、乡镇具体落实”的方式,在全市县区乡村建成“人大代表之家”460个、“人大代表工作站”78个,每个乡镇人大都设立了办公室,实现了阵地建设全覆盖。

(二)全面开展巩固提升。在建好“人大代表之家”的基础上,注重建设成果的巩固提升,着力在统一规范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创建质量。一是统一规范挂牌。每个“人大代表之家”都将“人大代表之家”牌子悬挂在醒目的地方。二是规范制度。每个“人大代表之家”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三是规范台账记录。代表小组开展活动、接待选民来信来访、联系选民及履职情况都要有记录,并及时登记好台账资料。四是规范墙面布置。包括代表基本信息、年度活动计划、代表活动有关制度和职责等,并及时进行更新。五是规范日常管理。各“人大代表之家”推选一名代表作为本小组的组长,负责“人大代表之家”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明确专人负责做好活动的记录和资料的管理。

(三)努力提高管“家”用“家”质量。积极探索,整合资源,有效提高了活动阵地的综合利用率。大多数县区探索出了“人大代表之家+文化室+接访室+调解室”等模式,组织代表围绕依法履职、联系群众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一是认真组织学习活动。利用“人大代表之家”阵地,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据统计,换届以来共组织代表开展培训活动620余次,培训代表13200多人次。二是广泛开展接访活动。制定和落实了代表坐班、轮流接待等制度,广泛开展了接访群众活动。全市共接待选民18600多人次,征集到涉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建议1728条。三是积极开展履职活动。以“人大代表之家”为载体,实行省市县乡四级代表混合编组,先后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听证调查、工作评议等监督活动459次,参与代表5520多人次,有效促进了政策法规的落实,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抓服务,优化代表履职环境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强化服务管理作为提高代表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突出代表主体作用,努力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不断增强了代表工作活力。

(一)强化服务保障。坚持为市人大代表订阅《人民之声报》,寄送内部刊物,提供学习材料。每年开展一次以上集中培训,同时积极组织代表参加全国人大、省人大举办的相关学习培训。充分发挥“网上代表之家”和微信、QQ群的平台作用,不断改进代表联系方式,适时向代表通报人大工作情况。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履职活动。落实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活动有记录、履职有成效。

(二)强化履职管理。积极探索加强代表履职监督的工作机制,规范强化了联系工作。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混合编组的代表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年度计划,加大对小组开展活动的督查指导。落实了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开展了代表向选举单位述职、接受评议活动,进一步规范了代表履职管理。2018年共有69名市人大代表进行现场述职,其余市四届人大代表都进行了书面述职。

(三)健全档案资料。首先,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对人大代表的信息进行收集、汇总,突出对工作岗位、专业特长居住地域等方面的分析,为组织人大代表参加学习培训、知情知政、监督检查等活动提供便利。其次,坚持在代表活动中全面、全程收集建立档案资料,填写“三簿二表一卡”即《代表小组活动登记簿》《代表接待选民登记簿》《代表述职登记簿》《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成员联系代表、结对帮扶表》《代表联系选民、结对帮扶表》《代表履行职务登记卡》),做到了代表工作有计划,代表活动有记录,代表履职有痕迹。

三、抓制度,增强代表履职责任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制度机制建设作为加强代表工作的重要保障,认真总结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创新完善制度机制,努力推动代表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一)制度建设有了新成果。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对常委会原有的4项工作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新制定了5项工作制度;对常委会机关原有的27项制度全部进行了修订。在代表工作方面修订完善了《陇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联系市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联系选举单位及人民群众办法》,制定了《陇南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述职评议办法》,规范了代表履职相关工作,保障了代表作用发挥。

(二)代表联系得到新加强。创新代表联系机制,开展了“代表与选民见面日”活动,市级领导率先垂范,带头在自己的双联村进行,将活动引向深入,实现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全覆盖,实现“代表与选民见面日”活动的固定化、常态化,收到了良好效果,真正把这项活动打造成了表达民意的新平台、联系群众的连心桥、助推发展的智慧库、营造和谐的减压阀、改进作风的压舱石。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广网、中新网等全国五大网络媒体和省市主流媒体,以《陇南市人大创新举措开展“代表与选民见面日活动”》《别开生面的见面会》等为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扩大了我市人大工作的影响。

(三)建议提出和督办模式有了新改进。创新代表建议提出模式,将代表建议主要由“会中提出、会后交办”改为“会前集中提出、会前统一交办”与“会中提出、会后交办”相结合的方式,使代表建议能够及时融入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列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项目资金盘子,为提高办理质量奠定了基础。努力改进代表建议的督办工作,协调市委督考部门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管理责任考核,考核权重占到了5%;采取集中督办、现场督办、会议督办等方式,加强和改进了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每年200万元代表建议办理补助经费杠杆作用,认真筛选项目,落实补助经费,有效地促进了代表建议办理;适时听取市政府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并对办理结果进行了电子表决满意度测评。通过提出建议模式创新和有力督办,有效解决了“面商率”“满意率”低等问题,切实提高了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办理结果为A类的数量逐年提升。

四、抓活动,各尽其能合力攻坚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各级人大机关及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责任,紧紧围绕2020年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的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万名人大代表助推脱贫攻坚行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广泛号召抓动员。2018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全市“万名人大代表助推脱贫攻坚行动”启动会议,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安排部署;随后,县乡人大相继召开启动会,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要求,进行了广泛动员。会议号召在陇南的全国、省、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倾情参与,将助推脱贫攻坚行动落实到执行代表职务中,在建言献策、履行职务中做脱贫攻坚的“担当者”;率先垂范,将助推脱贫攻坚行动融入本职工作中,在立足本职,发挥自身特长中做脱贫攻坚的“引导人”;真帮实扶,将助推脱贫攻坚行动体现在“五项活动”中,在深入开展大走访大宣传大调研活动、化解矛盾纠纷活动、两联系一见面活动、代表意见建议督办活动、代表帮扶贫困户活动中做脱贫攻坚的“实干家”。

(二)分级负责抓行动。行动采取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机制,实行分级负责。各级人大代表结合各级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总体安排,按照实事求是、因人而异、量力而行的原则,重点帮助1-3户贫困户脱贫。这项行动一直开展到2020年,贯穿脱贫攻坚的全过程,行动任务涉及面广,方式灵活,为各级人大更好地服务中心、助推发展搭建了一个工作载体,也为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建功立业打造了一个新的工作平台。

(三)突出实效抓落实。在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启动会后,各县区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纷纷召开启动会,结合实际提出具体要求。活动开展以来,各级人大代表踊跃参与,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中争做中流砥柱,形成了分头行动、立足本职、万众一心、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目前,共有10209名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行动,“结对子”帮扶贫困户15385户,帮办实事27269件,培育富民产业2903项(处),组织输转劳务23032人次,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甘肃日报头版以《陇南万名人大代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题进行了宣传报道,人民之声报、甘肃经济报、新华网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扩大了活动影响。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召开“万名人大代表助推脱贫攻坚行动”现场推进会,将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为助推脱贫攻坚作出新的贡献。

第2篇

近年来,XX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党组核心保证作用,依法履职,真抓实干,为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明确工作定位,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高度重视学习型团体建设。认真落实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坚持经常性的学习和讨论活动,不间断地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政策法纪教育、业务技能教育,及时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民主法治建设的新特点、改革开放的新进展、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蓬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先后扎实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党内活动,人大班子始终保持了较好的精神状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鼓励班子成员积极开展理论研讨。近年来,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在《人民权利报》、《民主法制建设》、《南充人大》等各类报刊、杂志发表理论研究文章20多篇,提高了履职能力。坚持开好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党组成员之间、委员与党员之间以及党员之间经常性开展谈心活动,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内部和谐与凝聚力。二是自觉坚持和依靠县委的领导。人大在召开重要会议、开展重大活动、决定重大事项、作出重要决议决定时,都坚持事先向县委请示,事后向县委汇报。人大各项工作都紧紧围绕县委的总体部署,依法履行职责,通过法定程序把县委的主张转变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对被任命人员实行任前调查了解、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供职发言和投票表决等制度,常委会在行使人事任免权时,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的作用,加强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近年来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0多人次,所有人事任命均全票或高票通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协助县委召开全县人大工作会议,积极争取县委支持,切实解决人大机构设置、工作经费、干部交流等重要问题,机关增设了办公室,乡镇人大主席换届时全部实行单设,选调7名年富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人大机关工作,积极推荐1名机关干部到市级机关工作,1名工委主任、1名副主任交流到乡镇任主要领导,激发了人大机关干部工作活力。三是持续加强机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讲诚信、说真话、干实事”,主动作为、务求实效,党组成员和常委会班子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认真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等活动,五年来定点联系帮扶贫困户50多户,为群众办了一些实事、好事。严格贯彻落实县委“九个严禁、五个必须、三个一律”等各项规定,党组成员经常下到乡镇、村和有关部门、单位、企业,了解社情民意。每次的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之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都要根据会议议题深入基层开展检查、视察和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努力做到知实情、讲实话、求实效。党组成员带头倡导学习之风、务实之风、勤俭之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规定,重要事项集体决定,经费开支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人大党组班子和常委会机关求真务实、勤奋好学、团结奉献蔚然成风,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突出工作重点,依法履行各项职能

常委会党组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人大各项工作自觉融入到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之中,通过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计划预算执行情况、视察、调研、工作评议、询问质询等方式,依法行使监督权、人事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充分发挥了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一是致力于服务发展大局。 围绕这一主题,近年来,我们先后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工业园区、“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交通、农田水利以及柑桔、生猪、蚕桑、

林业等专项报告30多项,作出决议决定5项,提出审议意见16件;组织县人大代表对工业园区、“嘉陵第一桑梓”、新农村示范体以及各项重点项目建设开展了强有力的专项视察;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牵线引进了齐祥包装、台湾佳美等5户企业。通过常委会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切实推动民生改善。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先后听取审议了政府关于教育、医疗体制改革、劳动保障和就业再就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公路、低保、扶贫开发等专项报告,支持政府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连续三年对食品安全法进行执法检查。认真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高度重视群众工作,认真做好答疑解惑及件的查办、督办工作,推动了社会和谐。三是全力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坚持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推进依法治县的基础性工作,扎实开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暨宪法颁布60周年、地方人大设立30周年等纪念活动,每年跟踪监督检查普法及依法治理情况,适时听取政府关于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实施的情况汇报;始终把开展执法检查作为推进依法治县的重要抓手,先后对种子法、动物防疫法、森林法、节约能源法等近20部法律法规进行了全面执法检查,对于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同时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促进了各项法律法规在我县的全面正确实施;始终把加强执法监督作为推进依法治县的关键所在,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采取持续跟踪监督的办法,切实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确保了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彰显了社会公平正义。三、强化服务功能,做深做实代表工作

党组强调更好地尊重代表、服务代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密切与代表的联系。一是夯实代表工作基础。积极搭建代表活动网络,健全良好的代表工作机制,将代表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提高,从去年起人平900元/人年,保证了代表活动的常态化、经常化。有计划、有重点、有考核地加强代表培训,让代表知晓权利义务,掌握履职方法。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面,认真组织代表参加常委会各项工作,邀请代表人大常委会会议,推荐代表担任“一府两院”部门监督员,拓宽了代表知情知政途径。二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党组成员带头分工联系乡镇代表组,指导、推动乡镇“代表之家”建设。建立常委会领导走访联系代表制度,及时反映代表的意见建议,转交相关部门处理,切实畅通了代表反映民意、表达意见的渠道。三是提高代表建议意见督办实效。坚持把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对协调难度较大的建议意见,党组成员带头督办,召集相关部门会商推进。对专业性较强的建议意见,由各工委对口督办。对意见比较集中的,搭建代表与承办单位面对面沟通平台,增强办理实效。近年来,共督办代表议案3件,质询案1件,建议、批评、意见700多件,推动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切实调动了各级人大代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3篇

X年换届以来,X县人大常委会开始对人大监督工作进行调研,广泛征集人大代表、社会各界、一府两院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和初步建立了“三进三联系”工作机制,为提升人大监督效果、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展“三进三联系”人大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欢迎大家阅读。

 

(2020年X月)

X年换届以来,X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尝试“三进三联系”工作法,代表工作和人大监督工作呈现了新局面。

一、“三进三联系”工作法破冰监督难题、增强监督实效

X年换届以来,X县人大常委会开始对人大监督工作进行调研,广泛征集人大代表、社会各界、一府两院意见和建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和初步建立了“三进三联系”工作机制,为提升人大监督效果、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三进”,即兼职委员以工作名义进委室、乡镇人大主席以工作名义进委室、骨干代表以工作名义进委室。将X名兼职人大常委会委员、X名乡镇人大主席或副主席,以及从全县所有县代表中推选出的X名骨干代表,按照职业、特长等参与常委会X个委室的工作。

各委室负责组织参与本委室工作的上述人员,加强与政府工作部门的工作联系,督办代表意见建议、督导代表小组活动、对重点工程和民生实事进行视察调研等,并将代表工作情况记入履职档案。“三进”工作制度,为委室开展活动、实施监督提供人员保障,有效解决了开展监督工作人员不足、业务能力不强等难题,同时也增强了兼职委员、人大主席、人大代表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三联系”,即人大各委室联系政府工作部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一是委室联系政府工作部门。人大各委室对口联系“一府一委两院”各单位、各部门,从及时报送文件材料、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适时开展工作督查、年终进行总结评比四方面,对日常联系提出明确要求,实现了委室与政府委局日常工作联系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每位组成人员以所在选区为单位联系若干名人大代表,通过座谈、走访、电话、邮件、信函、微信工作小群等形式,加强与代表的经常性联系,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三是代表联系选民。由乡镇人大主席团负责,制定代表联系选民名册;每名驻乡镇县人大代表每年至少两次到代表联络站开展联系活动,每人联系选民X人以上,了解民情,收集民意。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基本形成了这样一种工作机制:人大常委会各委室,单月按照年度工作要点自主开展各项工作,双月以常委会确定的议程开展工作,每二个月汇报一次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和下月工作打算。“三进三联系”工作模式是,第一、三季度以督促指导乡镇召开人代会年会、代表小组活动、组织乡镇代表异地视察等活动为主,第二、四季度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座谈会”形式为主,组织代表座谈发言、收集代表意见建议、开展代表述职等活动。

齐抓共管,各项工作初见成效,较好解决了监督人员不足、工作联系不紧密、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制约监督工作深入开展的问题,实现了监督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全覆盖,同时也调动了常委会组成人员、乡镇人大、人大代表的履职积极性,增强了"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对象的人大意识、法律意识,人大监督工作呈现良好的局面。一是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工作人员有了、工作内容具体了,各委室的工作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按时开展主题活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兼职委员、人大主席、各位代表通过参加委室活动,拓宽了知情知政渠道,履职积极性显著增强。二是工作联系加强了。各单位、各部门定期向委室报送信息、文件,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彻底改变了以前工作不联系、业务不沟通、监督不到位的尴尬局面,人大监督的权威性也得到了增强。

三是监督意识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坚守寓监督于支持之中,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的理念,监督的同时也是对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的宣传与支持。“一府一委两院”相关部门对人大监督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部分单位由被动监督变为邀请监督,监督意识得到了加强。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检察院、法院等单位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对其工作进行视察监督,实现由被动监督到主动接受监督的转变。

二、加强代表管理,切实增强代表服务保障工作

(一)健全代表管理制度。健全代表管理制度,是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X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强化代表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健全的代表管理制度。一是加强代表履职档案管理。制定了《X县人大代表履职档案管理制度》,对代表履职情况的记录、考核、运用等进行了规范,使代表管理有章可依、更加规范。

二是推行代表履职笔记制度。学习江苏睢宁人大让代表写“民情日记”的工作经验,专门制作了《代表履职笔记》,履职笔记分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国歌、宪法宣誓誓词、代表民情周记、代表提出意见建议、代表接待选民和人民群众、代表参加会议调研视察情况、代表履职心得体会、代表年度述职报告、代表履职笔记调阅记录等X项内容,代表以填报形式做好记录,每年人代会上为每名代表发放X册《代表履职笔记》,要求代表如实填写参加会议、活动、意见建议、履职为民等情况,年底前由乡镇人大主席团查阅代表记录情况,县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工委定期抽查调阅,将代表记录情况汇报主任会议,纳入代表年度考核。

目前已经轮流抽查X次,代表通过写履职笔记,提升了自己的文化水平,也为代表自己留下了作为代表的文档记录和存在感。三是完善代表退出制度。结合本县实际,以县委办公室文件形式制定了人大代表退出制度,对工作变动的职务代表和履职不力的代表,及时建议辞去代表职务;对涉嫌违纪和违法犯罪的代表,责令及时辞去代表职务,使人大代表进退井然有序。

(二)健全代表联络机制。高标准建设市、县、乡、村四级代表活动联络场所。一是去年以来,我县在借鉴上海和江苏睢宁经验的基础上,高标准建成了X个市代表小组活动室,提升完善了原有的X个乡镇县镇代表小组活动室。二是今年以来,按照省人大要求的“九有"标准,新建成了X个人大代表联络站(X个在乡镇政府住地的人大代表联络站、X个在选区(村级)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络站分别建在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或民调中心,代表全覆盖进站,零距离开展接待选民和群众,为代表开展活动、联络选民、联系群众搭建了平台。

在代表联络站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求一步到位,先是组织乡镇人大主席到代表联络站建设和活动开展早的好的江苏睢宁考察学习,取得直观感受。接着我们在X镇、X镇、X个条件较好地乡镇,先行建起乡村两级联络站,召开观摩会,让其他乡镇参观学习,现场让其他乡镇人大主席谈感受、做表态,同时规定了其他乡镇建成乡村两级代表联络站的时间和标准。

全县代表联络站建成后,县人大统一明确了代表联络站每月活动时间为X日、X日(遇节假日顺延至后第一个工作日),并在电视台公告了全县代表联络站的地点、活动时间、联络站基本信息。目前代表联络站已经稳步开展工作。

(三)健全代表活动制度。一是规范代表小组活动。每季度最后一个月为代表小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必须做到“三个紧密结合”(即:与中心工作、人大工作、主题活动紧密结合),使小组活动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是创新代表小组活动形式。参照市人大组织的异地视察模式,我们广泛开展乡镇间异地视察活动,开阔代表视野,促进工作交流。三是健全代表小组活动激励机制。每年评选先进代表活动小组和优秀代表意见建议进行表彰奖励,激发代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规范履行人大任免权,严格依法选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始终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的有机统一,依法履行人大任免权。人代会选举前,大会主席团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向每位与会代表介绍候选人情况;人大常委会表决任命前,严格按照规定向常委会组成人员介绍拟任命人员情况,充分保障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知情权。

特别是针对法院副院长以下任命人选和检察院副检察长以下任命人选(不属于县委组织部门考察的人选)的考察空挡,县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进行任前座谈,了解其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情况。

同时坚持“任前必考”、任职前发言、投票表决、颁发任命书、“凡任必宣”、任后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制度,使人大选举和任免工作有规有矩。本届人大自X年换届以来,已召开四次人代会,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X人次。召开人大常委会X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X次(含人民陪审员X名),组织宪法宣誓X次。

四、科学指导乡镇人大主席团开展工作

第4篇

年市人大换届后,新一届财经委在保持人大财经委工作连续性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人大财经工作水平,协助常委会履行好监督权,不断增强监督实效。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抓住难点,推动再就业工程的实施

××市是一个拥有___万人口、___万产业大军的老工业城市,到____年末下岗职工达__万人。我们认为这既是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的必然,又是迫在眉睫需要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如何搞好再就业工程,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是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我们抓住这个难点从三个方面实施工作监督。

注重调查研究,为常委会审议政府工作当好参谋。换届后的人大常委会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再就业工程实施情况的报告作为自己行使监督职权的第一个议题。为了协助常委会做好这项工作,去年人代会后,市人大财经委会同市劳动局、市总工会一道,对我市实施再就业工程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听取汇报、书面问卷、组织视察、选择不同类型企业进行剖析、走访特困职工家庭和下岗人员、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等方式,掌握了第一手材料;还专程赴沈阳、大连进行对比性学习考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专题调查报告和学习考察报告,为常委会审议政府工作提供了切实的、基础性的依据。调研情况表明,尽管我市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形势不容乐观,下岗人数呈上升趋势,而可供就业的岗位有限,加之部分职工生活十分困难,再就业的安置任务还相当艰巨。在去年_月常委会会议上,财经委作专题发言,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后,认为:市政府的工作报告情况不够明晰,目标不够具体,措施不够得力,要求市政府对此项工作要认真研究,重新写出报告,并向常委会主任会议作一次汇报。会后,常委会办公厅向市政府印送了“再就业工程实施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函”。此后,财经委积极关注我市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进展,继续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和协调工作。一个多月后,在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大意见、积极进行整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的情况下,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再就业工程实施情况的报告,对政府工作给予肯定,有力地推动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

认真督办议案,促进“两个确保”及时到位。《关于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案》,是今年人代会的一件十分重要的议案(简称_号议案)。市人大财经委认为,认真督办_号议案,也是推动市政府实施好再就业工程的重要环节。我们继续把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列为今年的第一项调研工作。首先是进一步开展专题调查。先后召开了市政府综合部门、群团组织、特困企业、下岗职工等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并实地察看了部分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和再就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就_号议案涉及的“两个确保”问题,专题听取了市劳动局、市社保局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再就业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今年_月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_号议案办理工作方案的汇报时,财经委负责人发言,充分肯定了去年市政府积极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所取得的成绩,认为市政府关于_号议案办理方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同时就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明确指出如何形成“有进有出”的再就业机制,促进“两个确保”足额及时到位,仍然是当前再就业工作的难点,也是人大继续实施监督的重点。

积极参与立法,把再就业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随着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劳动力市场建设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以中国武汉劳动力市场为主体,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为支撑,其他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市场网络体系,对促进实施再就业工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市劳动力市场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有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虚假信息,骗取钱财,自定收费项目和标准,非法收费;有的求职人员盲目求职,造成自发无序的劳动力市场屡禁不止;政府和劳动力市场行政主管部门宏观调控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财经委认为,这都需要通过地方立法将劳动力市场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对劳动力市场加以引导和规范,保证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达到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目的。为此,我们及时建议制定《××市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经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把制定条例列入当年的立法计划。为了提高法规草案质量,从去年_月份开始,财经委就提前介入了条例草案的调研、论证和起草修改工作。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先后九易其稿,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专家学者的意见;邀请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专委会负责人及财经专业组代表,听取我市劳动力市场管理工作情况汇报,视察中国××劳动力市场等单位。__月份常委会初审后,财经委又就初审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到全国人大财经委办公室、劳动部就业司请教,到兄弟省市学习借鉴这方面的立法经验,对条例草案进行认真的研究修改,并向常委会会议作了修改说明。__月份常委会会议二审通过了这部地方性法规,劳动力市场管理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对促进我市再就业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关注热点,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监督

一年多来,市人大财经委注意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国企改革、优化投资环境、个私经济发展等开展一些相关的工作,在监督实效上下功夫。特别是今年初,我们对自来水价格调整这个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进行事前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5篇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人事档案区别于一般文书档案及业务档案,它具有现实性、动态性、真实性、完整性[1],人事档案的内容包括从一个人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材料。而一个人的职业史材料是人事档案中极其重要的材料,占个人职业人事档案内容的绝大部分。一般疾控机构职工一个完整的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主要应包括10个方面内容: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及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作为公共卫生专业的疾控机构人事档案,目前在绩效考核、计量认证评审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体现着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人事档案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人事制度的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实行人事制度,其中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交由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代管。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改变了人事档案纯属单位的一些弊端。但是随着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人事档案在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

1人才交流中心人事档案的档案材料收集制度难以有效保障档案的完整性

由于人事档案是一个人成长经历的真实反映[2],随着单位职工的经历不断变化,其人事档案的内容也需要连续不断地补充与更新,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其人生经历。目前,因为职工人事档案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单位对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的职工人事档案内容缺乏了解,而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模式侧重于被动收接、保管、存放,对相关单位转来的归档材料基本不进行审核,平时也不会与用人单位进行主动沟通收集档案和提供档案利用。另外工资类材料,鉴定、考核、考察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等需要由相关部门转交到人才交流中心,这个过程要经过多道环节,也很难保证这些材料能完整归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如果人才交流中心的制度不完善、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则用人单位对职工人事档案情况就会一无所知[3],就会导致许多归档范围内的材料流失,最终将造成职工人事档案内容不完整,在影响了档案信息质量的同时,也将可能会严重损害到职工个人切身利益。

2职工业务技术类等资料难以纳入人事档案

人事部门规定,人事机构受理的归档材料必须是正式、原件材料,复印件一般不可用[4]。这一规定造成职工业绩论文类资料,继续教育类资料,健康管理类材料,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奖励类材料等难很归入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人事档案中,因为这些材料原件一般由职工个人保管,复印件又由于违反规定,很难归入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职工人事档案中。而一个人的职业史、荣誉史是职工重要人事档案组织部分,另外这些材料恰恰在疾控机构的日常工作及职工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利用率最高的,如果这些材料不能纳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则会对职工人事档案完整性造成严重影响,也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日常工作有效开展。

3档案调阅利用不便,影响档案的开发利用

对于疾控机构来讲,由于日常工作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需要,要经常调阅职工人事档案,而在人事制度下,人事档案的调阅要经过多道手续,利用起来极不方便[5],也增加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压力。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当前,政府对疾控机构的绩效考核、疾控机构计量认证评审、职工个人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均需要及时调阅利用人事档案。因此,笔者认为在人事制度下,县级疾控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但不应该放松,反而应该加强。结合日常工作经验,认为县级疾控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1.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教育。明确应归档的材料范围,使每个职工知道其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引导职工及时将相关资料移交单位档案室。

2.档案室为每位职工建立备份人事档案。将档案内容分为: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10个方面内容。本单位建立的人事档案内容侧重于职工的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奖励类材料。归档材料主要以复印件材料为主。

3.建立健全人事档案应归档材料的归档制度。建立包括外出学习登记制度、学分管理登记制度、论文版面费报销登记制度、奖励证书登记制度、职称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学历学费报销登记制度等,这些制度具体交由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执行,以确保这些应归档材料及时归档;另外办公室人事管理人员及时将工资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复印件或原件移交本科室档案管理人员纳入职工备份人事档案。

4.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日常服务。一是对职工及相关科室提交的人事归档材料,尽量做到随办随归,在办理归档时,要认真核实原件,确保归档复印件材料的真实性。二是及时为单位工作及职工个人提供人事档案,以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职工参与人事档案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6篇

【关键词】20千伏配电网;材料管理

1 20千伏配电网项目年度现状

国网浙江桐乡市供电公司是全国唯一全境实施20千伏电压序列优化工作试点单位,年均配网项目达到40个,新建及改造线路20条、线路长度240公里、公变800个、专变350户。牵涉到工程材料管理的工作量较大,出现了需求材料上报数量不准确、增补次数较多、审核不严密、审批不严格等不利局面,为工程顺利实施带来了较大压力。

2 20千伏配电网工程材料管理实施策略

2.1 建立工程材料多方审核供应模式

在工程材料管理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资集约化前的工程由施工单位包工包料的供应模式。第二阶段是物资集约化后以设计为主的材料供应模式,也正是实施20千伏电压序列优化工作的起步阶段,材料需求上报错误率较高,在后期工程实施中增加了大量的材料管理精力,工程管理难度加大,此阶段大致经历了两年时间;第三阶段是推行的多方审核的供应模式,如下图中第三阶段模式,主要为增加了方框内的工作环节,参照大网方式管配网,增加了设计交底前施工复测工作和材料审核环节,确保了工程管理人员向项目过程管控方面投入更多的管理精力。

多方审核的方式是由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材料的种类、数量,经提高了材料的准确性,经施工项目部、运行单位现场查勘复测,确认材料种类、数量及增补情况,在设计交底会议上,业主项目部、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设计单位、运行单位多方签字确认。

2.2 规范工程材料需求上报及领用流程

根据材料管理无序性,对工程材料需求上报及领用从流程和时间上进行了统一规范,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要求做好材料的需求上报、材料的领用、材料领用后的跟踪、以及领料后的领料单的收集及管理工作,提高工程材料管理规范化水平。

2.3 严格领料单的审核与审批

在材料的审核与审批上加强管控力度,主要从领料单的编号和签字上作为工作切入点,

项目主管人员收到领料单后,对领料单进行审核,确认与上报材料无误后,对领料单进行编号,并签字确认,再移交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要求施工项目部领料结束后及时将领料单上交业主项目部,为工程结报前的材料核对的主要支撑性资料,做到材料管理的有效闭环。

2.4 注重材料领用的跟踪闭环

随着物资集约化的不断深入,对工程材料管理提出较高要求,仅仅关注材料管理的头与尾是远远无法满足目前的管理现状,需要工程管理人员更加深入的重点关注过程跟踪,尤其是材料领用后的跟踪闭环情况。

物流服务中心明确供货时间后,施工项目部严格按约定时间进行领料,物流服务中心、施工项目部不得随意变更领料时间,如确需变更供货时间,由原因存在方,发起变更供货时间联系单,经三方负责人签字确认,方可变更。施工项目部领料结束后,业主项目部落实对未供齐材料进行跟踪,物流服务中心再次明确未供齐材料供货时间,施工项目部按时进行领料,一次循环,做到有效闭环。

2.5 规范落实工程材料回收

为加快适应物资集约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工程材料规范化管理,在梳理并制定了工程废旧物资和结余物资的处置和管理流程的基础上,按照工程的推进时间节点做好工程的废旧物资和结余物资的常态化回收工作,并按流程要求办理相关的手续,作为工程项目归档资料的重要内容之一。

2.6 核对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的核对工作是配电网建设精益化管理的具体体现,也是规避廉政风险重要举措。工程材料的核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废旧物资回收,依据设计单位出图时的理论废旧物资回收清单,与实际废旧物资回收清单进行比对。二是结余物资退库,依据设计单位、业主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多方审核的工程材料清单,如有工程设计变更,材料有增补,则相应增加,与ERP管理系统出库数据、结余物资退库数据进行比对,要求各类数据有效对应。

第7篇

【关键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一、人员流动现状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全国的流动人员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流动人口每年增加约800万人,2014年年末已达到2.53亿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员流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组织间再就业人员流动的数量也非常庞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稳步推进,造成一大批“下岗待就业”人员。尽管国家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但短时间内这类失业人员的基数仍很大。此外,还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的流动。这三大类的流动人员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档案材料难以收集,归档信息不完整。人事档案作为记录个人历史真实面貌的文件材料,必须具有真实性、完整性。然而,在现实流动人员管理的过程中,档案归档材料很难收集完整。人事档案包括十大类的材料,涵盖学历、工作经历、政治面貌、奖励与处分等多个方面,许多单位对人事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将精力集中在对流动人员的使用上,对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材料没有加以收集和整理。一些单位和高校在人员流出后并未按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时将档案转移至人才服务中心,而是交由本人代为保管。档案信息的不完整为流动人员日后在干部选拔、职称晋升、工龄认定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二)流动人员的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不高。人事档案是组织考察个人基本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本人在工作、退休期间享受政治待遇、物质待遇、精神待遇的重要参考。“三龄两历一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和学历、工作经历、干部身份)是人事档案的核心,也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最容易失真的信息。由于流动人员档案的管理还不完善,流动人员工作不固定,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擅自涂改出生日期、工作经历、入党时间等重要信息,出现年龄越来越小、荣誉越来越多等混乱的现象,这就使得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可信程度大大降低。

(三)档案转递不完善,人档分离的现象十分突出。流动人员的本质特点决定了档案传递工作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在转递时必须完整齐全,应通过机要交通或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目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很不完善,移交不及时,甚至出现不移交等现象。一些单位在转移时不按规定采用机要信件的方式,随意选择快递公司投递档案,或者交由个人代为移交,导致档案的缺损、涂改和遗失。在现实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流动人员的档案因为没有履行正规的转递手续而出现“死档、黑档”等人档分离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严格档案转递手续,实行动态化管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员的流动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这对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转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位应严格执行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做好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转递工作。在转递人事档案前,单位应对档案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对。档案中缺少的重要材料,如工资审批材料、年度考核材料、政治面貌等,须及时补充,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通过选派具有档案管理资质的人员或采用机要信件的方式投递人事档案,对于流动人员自带的档案材料,人才服务机构不得接收。

(二)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确保档案真实完整。由于流动人员流动的无规律性、不固定性,这给流动人员的档案收集、整理、核对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要确保流动人员档案的真实性,首先须建立健全人事档案收集环节的管理制度。流动人员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对档案的收集、保存、转递等工作作出约定,以契约的形式在法律的层面上明确劳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网络,可采用定时收集、跟踪收集、补充收集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其次,改变以往被动的收集保管方式。人才服务机构应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动态联系,以单位集体的名义存放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流动人员的工资晋升材料、年度考核材料、学历晋升材料、奖惩材料等先由单位完成,正式材料形成之后一定期限内交由人才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根据档案管理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整理和审核。

(三)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发展的前提条件。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应加大对档案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保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存放的安全性、完整性。根据国家档案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参照自身实际情况,改善档案室的硬件水平,努力把档案室建设成为符合“十防”要求的合格档案室,强化安全保障措施。同时,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部门应针对流动人员的特点,开发出适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软件,结合互联网技术,建立包含人员信息、业绩评价、工资晋升等业务的人才跟踪系统,实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动态化管理。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发展的关键。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流动人员档案管理队伍,推进档案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岗位管理与考核。积极开展继续教育、专题讨论、学术交流等方式的档案培训工作。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系统的学习档案学理论知识、学习档案管理部门、组织部门关于档案的最新文件和精神、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发展动态,不断完善和丰富档案知识结构体系,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玉媛,张煜.我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立法与执法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0(02).

[2]魏群.探析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改革措施[J].兰台世界,2015(07).

[3]李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如何加强[J].档案与建设,2006(03).

[4]严建南,纪红卫.试论“人档分离”[J].档案学研究,2003(05).

第8篇

1 建立档案管理机制

1.1 架构档案管理组织

当疾控机构全面启动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机制时,往往会建立起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和领导防控工作,并在此之下,成立相关工作组。如协调组、信息组、现场组、检验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外联组、专家组等,具体负责预防控制工作中上下级部门的协调与沟通;进行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与上报;开展疫情的应急处理与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的监测与检验检测。同时还要对社会民众进行健康教育,并与社会多系统多部门开展联防联控,共同抵御新发传染病。在疾控机构启动防控机制的第一时间,档案部门就应积极行动起来,将档案管理介入到防控机制之中。首先,档案人员应加入协调组或信息组的工作,专职负责对整个防控工作档案的指导与收集。第二,在各个防控小组中确定档案信息员,负责该组档案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1.2 明确机构和人员职责,建立规章制度

档案部门应在各工作组成立之始,建议领导小组在各组建立和制定制度时,在制度中明确归档任务。在工作结束或告一段落时,将本组形成的文件材料及时收集和归档,并将这一责任具体落实到各组的信息员职责中去。明确规定信息员的职责,除了定期将该组工作信息上报防控领导小组外,还要负责将该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上交到档案室。档案部门也应该及时制定归档范围,提出归档要求,发送至各工作组,从而确保信息员和各组工作人员都能了解和掌握归档内容。

1.3 利用现有的档案工作网络

在防控工作结束、工作组解散后,还会有反映防控工作的文件产生或需要归档,如表彰类的申报材料和实物类的档案以及各科室申报的有关项目或科学研究的档案材料。为了确保档案能完整地反映整个防控的全过程,也应该注意收集这部分材料,而它们的归档就需要靠现有的档案工作网络来完成。因此,档案机构还要及时对各科室的兼职档案员提出要求,关注并及时收集和归档这部分档案材料。

2 明确防控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

防控工作组的人员多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对档案的知识了解甚少。因此,及时提出归档范围是十分必要的。防控工作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应从各工作组的职责任务出发,并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制订。归档范围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防控工作的组织与框架文件。包括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筹备、建立文件;领导小组和各工作组的职责任务、工作制度及人员安排、通讯录;重要的会议记录;本单位和上级单位的防控工作预案、方案、技术规范与技术指南;本单位和上级单位的防控工作计划、总结、大事记;本单位和上级单位关于防控工作的通知、简报等文件以及本单位向上级的请示、报告、建议、意见以及上级单位的指示、批复、复函等文件材料。

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处理材料。对新发传染病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理所形成的材料是反映整个防控工作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手材料,是开展传染病症状分析、流行病学分析和病原学分析与研究的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材料,因此要特别重视这部分材料的收集。这些文件材料应包括确诊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报告、实验室检测报告、专家会诊意见及现场消毒或进一步隔离的记录等材料。除个案材料外,还应包括新发传染病的报告管理、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的技术规范、指南等规定性和指导性文件。此外,消毒药品、器械及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储备的申请、批复、登记表、汇总表,消毒工作登记和统计表以及应急队伍集结和培训等材料也应包含其中。

3、疫情信息统计与分析材料。这部分文件材料反映的是整个疫情的基础数据,因此,对它们的收集也是档案收集的重头工作。应包括本单位以及与上下级疾控机构沟通的疫情监测日报、周报、月报;疫情的监测分析报告;建立新的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或平台的材料以及相关的技术指南、规范性文件和培训材料等。

4、健康教育材料。开展为大众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是疾控机构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对大众都不了解的新的传染病,就更是需要加强民众的健康教育。因此,在工作中形成的健康教育材料就成为整个档案材料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健康宣传方案、宣传海报、公益广告、折页、手册;以及多媒体制作材料如DVD、VCD光盘等等。此外,还应包括对社区或下级疾控机构人员开展培训的材料。

5、有关新发传染病的科研项目等研究性材料。在开展疫情症状监测和实施防控措施的同时,疾控机构对新发传染病的研究会迅速跟上。档案人员应注意收集围绕该病开展的疫情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流行病学、病原学分析与研究等材料;此外,还应关注疾控机构为防控工作申请的各类项目和科研材料,它们也从多个侧面反映了防控工作的进展。这部分文件材料还应包括项目的申请、计划或方案、项目的进展记录、项目的总结性和评估性材料以及项目的审计材料等。

6、社会机构联合防控的材料。防控新发传染病,不可能仅是卫生部门单兵作战,而是需要加强社会相关部门的联防联控,共同应对严重的疫情。当疫情发生时,疾控机构会立即与出入境管理部门、民航局、铁路局、交委、教委以及疫情周边省区的疾控机构进行合作,定期交流疫情信息,联合采取防控措施,并协助开展异地患者的排查和确诊工作。在联防联控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主要包括信息交流的制度、规定;疫情信息通报和工作简报;重要会议材料;协助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材料以及相关个案信息的通报、函件等材料。

7、影像类和实物类档案材料。在防控工作中会形成大量的照片、录像等影像材料,也会有奖状、证书、奖牌、锦旗等实物类材料。档案人员一方面应明确地将它们列入归档范围,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关注这些材料的形成或产生时间,主动收集,做到随产生随归档。

8、电子文件的收集。档案人员不仅要收集纸质档案,还应收集电子文档。电子文件的量很大,可以要求各工作组将本组的重要文件刻录成光盘,一式三份,与纸质文件一并归档。

3 建设新发传染病档案信息系统

收集的目的在于利用,档案人员应积极开发新发传染病档案信息资源,为防控一线服务。档案人员一方面将收集来的文件材料尽快立卷,编制出目录,提供给各工作组查阅,一方面应利用信息平台,为防控人员提供更为便捷的网络服务。

1、积极利用已有的信息平台。如果单位已有OA办公自动化平台,档案人员就可充分利用它,尽早将防控档案录入其中。具体做法是,档案人员应优先安排整理防控档案,并将全部防控档案单独编制目录号,在该目录号下,档案按形成单位大流水排序。这样,防控案卷的档号就不必等待当年常规收集的档案整理完毕后再去流水排序了,从而可以尽快地将案卷录入到办公系统中,方便防控人员利用。

2、开发新的新发传染病档案信息系统。如果单位没有现成的信息系统,档案人员就应尽早地建议单位开发档案信息系统。在研发系统的过程中,档案人员应本着简便易行的原则,多与软件设计人员交流,让他们充分了解档案材料的本身特点和利用上的需求,并且要求系统要留出端口,可以在以后加挂到单位的信息平台上。

4 对档案人员的要求

1、深入工作组。档案人员应经常深入各个工作组,了解防控工作的动态,随时掌握各组产生的最新文件材料,对收集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加强沟通与交流。由于信息员都是防控专业人员,对文件的整理与收集并不了解,档案人员就要经常与各组信息员进行交流,介绍收集和整理文档的经验,让信息员更快地进入角色。同时,要求各工作组必须建立起文件材料登记制度,无论是上级单位下发的还是本单位制发的文件,信息员都要一一登记。

3、做好模版工作。档案人员应为各组信息员建立文件整理的样本,可以让信息员通过实际的操作,了解文件管理的方法,掌握文档收集后的整理步骤和规范。档案室要经常备份各组的文件目录,从而掌握整个防控工作文件产生的情况。此外,还应要求各工作组及时将已经处理完结的文件材料向档案室归档,以达到文件材料早归档、早立卷、早使用的目的,方便整个防控工作的查阅利用。

第9篇

关键词:EPC 采办 进度 成本 供应商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089-02

伴随着建设市场的不断开放,EPC总承包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模式之一。在EPC项目的合同模式下,总承包商或者承包联营体按照合同要求,承揽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试运行等工作,并对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进行全面负责。对于大部分EPC项目来说,物资设备采办费用约占EPC项目总合同额的50%以上。因此,采办管理作为EPC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购进度控制、物资质量、采购成本控制等工作将对实现工程的顺利交付及整个项目的盈利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EPC项目采办管理的特点及流程

EPC项目采办工作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整个项目始终,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管理工作。采办工作管理得好坏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及盈利:所采购设备材料的质量是项目工程质量的基础;设备材料的交货期和运输进度同工程进度紧密联系;设备材料的采购成本将直接影响项目盈利目标的实现。同时,EPC项目的采办工作,具有着采购程序复杂,所采购设备涉及面广、种类繁多、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采购物资的供应进度必须严格控制等特点,包含确定采购计划、采买、催交、检验、运输、设备现场安装调试的协调等各项具体工作环节。现将常规的EPC项目采办的主要流程及关键环节概述如下:

1.采办计划的制定。承包商结合项目总体计划,同时在做好同设计计划、施工计划的紧密衔接的基础上,制定项目采办计划,明确采购设备材料采购方式,制定各设备材料的询价、采买、监造、验收、运输的完成时间,同时对各项设备材料的采购费用制定控制目标等,并在之后的采办工作中按此计划执行。当项目总体计划或其他项目客观因素发生变更时,对采办计划进行适时的调整。

2.采买。采买工作是指从设备材料的询价到下订单之间发生的工作流程。首先,采办部按照设计所提供的设备材料清单、相关技术文件及该项目业主确定的“供应商名单”(VENDOR LIST)进行采买的预询工作。对于可自行选择供应商的设备材料,则在充分考虑项目成本的同时,积极寻找在产品质量、供货周期、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状况良好的厂家进行询价。其次,确保同设计的通力合作,对技术标书的批复、技术澄清的答疑等进度严格控制。在确认了设计对厂家提交的技术标的最终批复之后,采办部对所询供应商的报价单、供货周期、相关资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并做好详细的询价、比价记录。最后,以公平公正高效的原则组织并进行设备材料的招投标工作,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技术和商务方面的综合评审,并最终确定中标供应商及签署采购合同。

3.催交。设备材料的催交工作即为下发中标通知书或者签署采购合同后一直到设备材料生产完毕交货为止。主要关键环节如下:(1)采购合同签署后,严格把握各项生产环节,及时跟踪供货商的生产制造情况,对厂家的材料制造计划、交付计划等进行落实。必要时派相关人员进行不定期现场检查督促及驻厂监造等工作,对设备材料的关键性工厂测试进行目击或直接参与。(2)要求供货商严格按照合同及其他相关文件的要求及时提交阶段性文件(包括图纸、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程序等),同时严格控制设计对相关技术文件的批复进度。

4.检验。检验工作是采办工作的核心之一,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合同及项目的要求。在EPC项目中,业主通常会指定关键的设备材料在出厂前必须经过权威检验机构的检测(即第三方检验),并出具相应的第三方检测报告。除此之外,承包商应配备专业的检验工程师,根据设备材料的情况,执行相应的检验工作,包括工序节点检验、最终检验、技术资料检验、性能检验等,并做好相应的检验记录,此类检验并不解除供应商对产品的质量所应付的责任。对于不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承包商应按照合同规定要求供应商采取相应措施。

5.运输。在EPC项目下,业主对运输的要求各不相同,设备材料从生产完毕到运送至现场要经过多项运输关节,且设备材料的运输是属于最容易受客观环节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的环节,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进度及成本控制。如果业主未指定专门的运输公司,承包商一般都应建立专门的物流部门,严格按照项目合同要求执行设备材料的运输工作,制定专门的运输计划(包括运输成本计划、运输进度计划等),做好设备材料的发运、确定船期、商检、报关、清关、提货、运输的各项事宜。例如:将货物的包装方式及相关要求作为承包商同供应商签署的采购合同中的合同条款,并在合同中选择合理的贸易术语;在发货前派人对设备材料的包装进行严密审查,包括包装方式、唛头粘贴方式、唛头内容正确与否等;协调并做好进出口口岸接货、进出口报关等工作,做好提单等发运文件的管理工作。及时了解货物的订舱、装船、船期、到港、清关等信息的交流工作。

二、对加强EPC采办管理提出的几点建议

EPC项目采办工作的程序复杂,每个环节都对项目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如何提供EPC项目的采办管理水平,以确保EPC项目工程的高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齐全的项目采办管理办法,制定完善的采办计划,为EPC项目的采办工作指引方向。EPC项目的采办工作程序复杂,因此,必须建立整套齐全有效的采办管理办法,对采买、催交、检验、运输、设备现场安装调试的协调等各项具体工作环节的操作流程、规章制度进行制定,让采办工作有章可循,从而高效有序地开展EPC项目的采办管理工作。

2.建立一支勇于拼搏、责任感强、业务精通的采办专业化人才队伍。要做好EPC项目的采办管理,必须要对采办部门的组织职位进行细化,应分别设置文件控制人员、采办工程师、催交工程师、验收工程师、物流工程师等。同时,要注意加强采办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

3.建立采购管理全流程概念,用最佳的评标策略选择最适合项目的优秀供应商。在EPC项目的采办工作中,优秀的供应商是采办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承包商有时为了控制项目成本,一味地坚持“低价”中标的原则,单一性地降低采购成本,将很有可能会对项目的整体管理和顺利完工埋下隐患。承包商必须要建立采购管理的全流程的概念,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应考虑其他相关方面的利益。尤其对于一些关键性的设备,除了考虑采购的成本,还应考虑产品后续的安装、维护等费用。因此,必须根据所采购设备材料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评标办法。

4.加强供应商管理理念和监控力度,完善供应商的评选体系及数据库,与优秀的供应商构建战略伙伴关系。同时,对于采购过的材料建立价格档案,为以后的项目采购工作建立良好的询价依据。

5.强化合同及文件控制工作,为项目采办管理提供支持。合同管理主要是指对合同的草拟、执行、关闭等过程进行的管理。对于合同的草拟,尤其是设备材料采购合同的草拟,必须保证其完整及严谨性,避免因对部分条款定义不清造成后期合同执行的麻烦。合同签署完成并生效后,承包商应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相应权利和义务。尤其是对于支付条件,承包商务必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提前做好资金计划,避免因为付款工作不到位,导致发生供应商延迟交货等问题。同时对于合同中规定的各项供应商需要履行的义务,承包商应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对各环节进行控制,当发生与合同规定不符的情况时,应做好相应的文件记录,并及时通过正式函件告知供应商,为日后的索赔工作做好铺垫。

文件控制工作,则是对在承包商与业主、供应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的联络工作中的文件往来进行有效的记录和管理工作。确保来往文件的完整性、有效性、追溯性,可以提高采办工作效率,有效跟踪关键节点,并对采办的不同工作阶段起到推进作用,以及日后的索赔等谈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是采办高效工作的基础保障。

6.高度重视采办与设计、采办与施工的交流和协调工作。做好与设计、施工方面的信息交流和协调工作应是EPC项目采办工作的重中之重。设计是EPC项目的龙头,为了确保采办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首先要做好同设计方的协作和信息交流工作,确保同设计人员的密切配合,加强就技术问题,如技术澄清、设计变更等供应商和设计人员的协调和信息交流工作,并设置专门的文控岗位同设计配合,对设计的相关进展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同时派专门的人员协调设计的技术资料的审批、澄清等相关进度;同时为了保证施工建设的正常建设,承包商应加强采办同施工部门的交流工作,建立临时采购、紧急采购流程,对现场施工临时追加急用料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对采办的进度计划进行实时更新并做好同施工部的信息交流,以避免因信息不畅导致出现工期延误的情况。

三、结语

每一个EPC项目的执行情况各有不同,承包商应充分认识到采办工作对项目管理的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EPC项目管理、采办管理的研究,严格把握采办工作的各项环节,建立健全高效的EPC项目采办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为承包商带来更大的盈利。

参考文献:

1.刘长胤,高峰,张浩.论EPC管理工程建设中的物资采办.石油规划设计,2010(5)

2.田政等.项目采办管理与定标策略解析.中国海上油气,2008(5)

3.杨洁等.从印度东气西输工程探析国际工程项目采办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管理.项目管理技术,2008(2)

第10篇

关键词:电气设备;预防试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电力电气材料分为导电体、非导电体和绝缘体三种,其中绝缘材料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用电,但是人们对电力设施监管不力,麻痹大意时有发生。所以防止事故主要防止电气设备的绝缘性失效,方法是对带电的或不同电位的导体进行隔离,使电流按照确定线路流动。

绝缘性的好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电气设备的绝缘性本身就不好,有绝缘缺陷,例如,变压器的绝缘性不好,本身不合格,绝缘油的绝缘性能达不到要求,油里有水份或杂质等等。二是电力电气设备因为长期受到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展起来的,例如,过电压,潮湿,机械力,热效应,化学反应等。所以平时对电力设备进行日常监督检测,绝缘性降低的时候,采取更换绝缘件、变压器加油、除污等措施。

绝缘材料(Insulating materia1)的品种很多,一般分为:①气体绝缘材料,常用的有空气、SF6气体等;②液体绝缘材料,常用的有从石油原油中提炼出来的绝缘矿物油;③ 固体绝缘材料,常用的有树脂绝缘漆,纸、纸板等绝缘纤维制品,漆布、漆管和绑扎带等绝缘浸渍纤维制品,绝缘云母制品,电工用薄膜、复合制品和粘带,电工用层压制品,电工用塑料和橡胶、玻璃、陶瓷等。

1.绝缘电阻(Insulation resistance)

绝缘电阻率和绝缘电阻分别是绝缘结构和绝缘材料的主要电性参数之一。为了检验绝缘性能的优劣,在绝缘材料的生产和应用中,经常需要测定其绝缘电阻率,包括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而在绝缘结构的性能和使用中经常需要测定绝缘电阻。我们知道兆欧表是测量绝缘电阻的,方法是绝缘材料导电部位与绝缘壳体之间加绝缘电阻表的高压端和测量回路,并手摇摇柄,使发电机发电。

测量时,实际上是给被测物加上直流电压,测量其通过的泄漏电流,在表的盘面上读到的是经过换算的绝缘电阻值。由于绝缘电阻表的端电压相对低一些,所以加更高的电压,测量其泄漏电流,也可以发现绝缘缺陷,它其实也是测量绝缘电阻的一种方法,只是所使用的参数不同而已。

2.绝缘材料的介质击穿强度(Withstanding voltage)

用耐压试验仪试验绝缘材料的耐受交流或直流电压的程度。当施加于绝缘材料上的电场强度高于临界值时,会使通过电介质的电流突然猛增,这时绝缘材料被破坏,完全失去了绝缘性能,这种现象称为电介质的击穿。发生击穿时的电压称为击穿电压,击穿时的电场强度简称击穿场强。

它的意义在于用来反映设备运行中的过电压作用,对设备的绝缘性能进行严酷的考验,跟绝缘电阻所不同的是,对被试品施加超过它工作电压一定倍数的高电压,并经历一定的时间来模拟设备在线运行中的过电压情况。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模拟交流电网的情况,交流电压沿绝缘的分布于电容量成反比,直流电压的分布则与电阻成正比,因为这一性质,可以有效查出不同的绝缘弱点:交流电耐压试验便于发现电机槽部及出槽口的绝缘缺陷,直流耐压试验便于发现电机顶部的缺陷,也用作发现绝缘材料的局部缺陷和大容量的情况。

试验的仪器是耐电压测试仪,也可以叫介质击穿装置,试验方法是绝缘材料导电部位与绝缘壳体之间加耐电压测试仪输出的高电压,并按照电气设备国家标准的要求经历一定的时间.由于交流耐压试验的试验电压一般比工作电压高许多,对绝缘性能不良的被试品来说,是一种破坏性试验。对于造价高,结构复杂的被试品,进行此项试验前,应先进行绝缘电阻测量、直流泄漏甚至直流耐压试验,若发现绝缘性能有缺陷,应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才能决定该被试品是否能承受交流耐压试验的电压,然后再进行试验,以免对被试品造成破坏和损伤。

3.电介质的损耗(Dielectric losses)

绝缘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介质电导和介质极化的滞后效应,在其内部引起的能量损耗。也叫介质损失,简称介损。

电介质损耗的意义:电介质中在交变电场作用下转换成热能的能量。这些热会使电介质温度不断上升,造成发热量大于散热量的恶性循环,会使电介质熔化、烧焦,完全丧失绝缘性能。所以,电介质的损耗的大小来衡量绝缘性能是绝缘材料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引起电介质损耗的主要原因有:(1)电介质自身带的电导在电压作用下产生泄漏电流,会造成电导损耗;(2)电介质中的带电偶极子在电场作用下往复位移和重新排列,并互相之间产生作用力,从而造成能量损耗,这就是极化损耗;(3)局放损耗,电介质含有的气隙或油隙在电场的作用下首先发生局部击穿。

所以在电绝缘技术中,特别是当绝缘材料用于高电场强度或高频的场合,应尽量采用介质损耗因数,即电介质损耗角较低的材料。它是电介质损耗与该电介质无功功率之比.被试绝缘材料,交流电场的作用下,可以等效为一个纯电阻和纯电容的并联,并联等效电路的介质损耗因数及有功损耗为如果是纯电阻和纯电容的串联情况,或者多于两个介质损耗点,它的模拟情况跟并联的一样,这里不再描述。

总之,绝缘材料绝缘性好坏的判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比如说不均匀介质的极化现象等,用物力量介电常数e 表示,介电常数越大电介质极化能力愈强。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受电源频率、温度、湿度等因素而产生变化。大气压力对气体材料的介电常数也有明显影响,压力增大,密度就增大,相对介电增大。对于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容器、交流电动机等高压设备,除测量绝缘电阻之外,还要求测量其吸收比。DL/T596―1996规程规定吸收比(10℃~30℃范围)不低于1.3或极化指数不低于1.5,且对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不进行温度换算。在判断时,新的预试规程规定吸收比或极化指数中任一项,达到上述相应的要求都作为符合标准。

4.试验及问题

调试的目的是保系统各部分模块的正常运作,为系统总体调试搭好硬件平台。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调试其实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硬件层面,主要指焊接是否可靠,电路是否有原理性错误;软件层面,主要指芯片之间的信号时序是否正确,编程时的操作过程是否正确,这两个层面中某一个出了问题,芯片都无法正常工作。

5.结语

电气的试验要充分利用了微控制器的内部资源,尽可能地提高可靠性,充分考虑了与其他子课题的兼容性。系统的完成经过了器件选择、原理图设计、PCB制作、系统的软硬件试验等几个阶段。系统经过初步试验测试,性能优良,运行稳定,可以满足项目阶段性需求。

参考文献

第11篇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思考实施策略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由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等二级学科专业英语组成。它是材料工程技术领域中一种普遍使用与推广的英语文体,要求语言表述客观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及系统性,往往揭示材料的制备与合成、组织结构和使用性能等最新动态,以实现该领域前沿科技信息的及时交流与共享,故灵活运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在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概括为语法特点和词汇特点。前者体现在材料工程技术领域中相关概念、原理的表达或翻译和写作等语言表述时,强调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语言叙述准确规范、逻辑性和规范性强、精炼流畅。如第三人称语气和被动语态,力求对研究对象和过程客观准确描述;非谓语动词短语和名词化结构,如分词、动名词及动词不定式等可代替从句,简化结构,避免复杂主从复合长句;省略句和惯用句型等用于句子的精炼表达、准确陈述和严密推理。后者体现在专业英语词汇的组成、构词法和各种词汇缩略等,专业词汇一般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的专业技术词汇、学科通用的半专业词汇和书面非专业词汇。专业技术词汇意义狭窄单一、专业性强,只在本专业范围内使用。其中,绝大部分专业词汇按构词法由常用词汇转化、合成、派生出来,如词根或词缀构成的合成词;半专业词汇词义繁多、用法灵活、形式多样,需在“英译汉”时注意词义的正确选择;非专业词汇严格表现专业内容、避免歧义。

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本校为例,该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虽经多版次(2003、2006和2011版)修改仍存诸多问题:

1.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时间不尽合理,与考研复习和求职面试有所冲突。学生在前期大学基础英语学习时,以CET-4或6为主要目标,少有专业英语相关知识积累,且课程一般设置在第六、七学期,总学时数相对较少(每学期16学时),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较低,难以保证其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2.教学内容枯燥、陈旧,难以及时捕捉科技前沿信息,对专业英语教师要求较高。教学参考书仅局限在少数国内高校出版的听说译写教材,其选择范围窄,教材内容多为单调叙述原理的表现形式且不易理解,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缺乏教学信息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同时专业教师需查阅大量SCI、EI和CPCI检索英文期刊来获取材料领域的前沿信息。

3.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单一,多采用翻译与阅读结合的教学方法。实际专业英语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或传统板书手段,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需突破单一翻译或阅读与翻译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听说读写综合实训环节,提高专业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4.课程考核环节不尽合理,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全面监管。本校采用专业基础课“五级分制”的闭卷考核方式,主要以结课考试成绩来确定该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往往忽视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难达到客观反映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鉴于上述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故现阶段对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或实践环节的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目的为指导学生阅读和撰写材料科学领域的英文文献和科技论文,并能通过学术交流走向国际舞台。因此,在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应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英语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知识结构等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并凭借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摆脱所选教材束缚和界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教学方法改革就是突破单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分组讨论、自主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并利用模拟国际会议的情境式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

1.分组讨论模式。该模式用于口语教学,以3~5人为一个Group,分派不同Topic(如:Progress in Carbon Nanotube),内部成员经英语交流与讨论后形成整理材料,进行Oral Presentation报告。

2.自主教学模式。该模式用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外的专业英语教学环节,即适当安排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教学活动,其实施方法则按照课程教学计划将可控性强的学习内容指定给某位同学,准备一段时间后进行自主授课教学,课后教师给予评价与建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情境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前两种模式基础上的升级版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全面展示International Conference的基本流程和应该如何准备会议,且能通过模拟口头报告形式改善口语活动质量。

四、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水平实施策略的探讨

欲全面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水平,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需采取如下策略:

1.明确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培养目标,教与学双方重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教学培养目标即以材料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使用英语工具学习专业知识,熟练阅读本专业的英语科技文献,并锻炼论文撰写及学术交流的能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提高自身能力同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大量搜集该领域前沿信息,如综述文章、专著节选、期刊论文等。学生应正确认识学习专业英语的现实意义,充分利用英语角、模拟国际会议等“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

2.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综合运用能力。合理安排听说读写各环节的教学进度和授课时间分配,结合单一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互动式教学来提高学生听说能力,自主式教学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任务式教学来提高学生对科技文献的翻译能力,以上教学方式形成有机整体,在实际教学中穿插结合,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3.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前沿课题信息捕获。以科研训练环节为契机,鼓励学生搜集并阅读毕业论文(设计)研究方向相关的英语论文,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4.注重国际会议和日常口语交流训练。结合情境式教学方法和分组讨论,采用视频教学和模拟实践联合方式,加强国际交流口语训练,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五、结束语

上述为针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实施明确教学目标,灵活教学模式,重视科研实践,强化语言交流等策略,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实效,满足现阶段材料工程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第12篇

目前,从北京传来喜讯,宝鸡国家级高新区钛材及深加工产业被国家工信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这是宝鸡高新区在全力打造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取得的又一“国字号”金字招牌,标志着宝鸡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宝鸡是我国重要的钛及钛合金研发生产加工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钛产业体系。国务院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宝鸡市定位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和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后,宝鸡市积极抢抓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依托宝鸡国家级高新区这一平台,充分发挥区域钛产业聚集优势,按照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延伸链条、加强创新、优化环境的思路,做大做强以钛、锆等稀有金属及其合金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市上先后编制了《宝鸡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规划建设占地45平方公里,总投资近200亿元,包括中国钛材交易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70项高技术和高产业集群,并开设网上交易、物流交易和期货交易,建成全国最大、品种最全的国际性钛材交易市场。围绕打造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目标,宝鸡市超前谋划,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基础配套,采取财政金融、贴息优惠等措施,鼓励宝钛、力兴钛业等龙头企业依托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优势,同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特别是与国际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共同建立高新技术战略联盟,开拓全球市场;围绕“钛铸锭-钛加工材-钛合金材-钛复合材-钛材深加工产品“纵向产业链以及“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专业孵化、钛材交易、中介服务”等横向服务链,不断引进和再造新企业。同时还通过采取设立政府奖学金、专项科研基金、企业赠送股权等办法,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突出贡献专家、海归人员,打造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创新型领军人才,建立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联盟,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截止去年底,宝鸡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内已聚集钛材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企业4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1家,上亿元的企业16家,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合理布局、共同发展的局面。建成了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实验中心。钛材料及产品产量占到国内生产总量的85%、世界钛材产量的22%,产品出口占到全球的15%。基地龙头企业宝钛集团的钛锭、钛板、钛棒、钛粉、钛丝等产品生产装备、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均处国内第一,“宝钛”品牌步入全国500强,先后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和法国宇航公司、美国波音公司、英国罗一罗公司等国外知名航空公司的产品认证,去年销售收入达到108亿元,占据高端市场95%的份额。另外,以宝钛集团为依托,引进中国核工业集团投资26亿元的锆材生产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还形成了包括核级海绵锆、锆合金熔炼、锆加工材等在内的我国完整的核级锆材产业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我国核级锆材的国产化和自主化,保障了我国核能发展的迫切需要。

据介绍,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深入实施和宝鸡打造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步伐的加快,预计到2015年,宝鸡钛产业基地将实现年销售收入600亿元,出口创汇10亿美元;国核宝钛锆业将形成年产2 000吨核级海绵钛、500吨核级成品锆材和500吨工业锆的生产规模。宝鸡将真正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