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边坡支护技术论文

边坡支护技术论文

时间:2022-02-05 13:13: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边坡支护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边坡支护技术论文

第1篇

当代,边坡支护方法在我国有很多种。按照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可以划分为三类不同的边坡支护类型:⑴被动受力支护结构:通过支护结构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来被动的承受土体产生的土压力,限制土体的变形,从而起到支护的目的。常常采用的支护方法有:挖孔灌注桩、钢管桩、钢板柱、地下连续墙等;⑵主动受力支护结构:通过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实现提高土体的强度目的,让被支护土体和支护体形成相互作用的体系,从而保证施工时边坡的安全稳定性能。常常采用被称作补强类支护施工技术进行支护,常见的支护施工技术有:树根柱施工技术、搅拌桩施工技术、土钉支护施工技术等;⑶组合型支护结构:通过分析施工现场和土体的受力情况,科学合理的将被动受力支护结构和主动受力支护结构相结合应用到同一个边坡支护工程中的支护方式。

2影响边坡开挖和支护的因素

边坡支护结构的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反映边坡支护效果的好坏,然而由于影响边坡支护效果的因素太多,如何根据地质环境条件、边坡性质的特性选择正确的支护结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在实际的边坡支护方案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边坡变形失稳机理、经济合理与可实施性,选择最合理的支护结构形式。

2.1地质条件

在边坡支护方案选择的考虑因素中,地质条件等相关因素是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支护设计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支护的实际效果,因此在支护方案确定过程中,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考虑。所谓的地质条件,笼统地说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表水等。其中地形地貌等相关影响因素是边坡稳定性的控制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边坡稳定性分析过程中,可以作为参考借鉴的宏观判断的重要依据。此外,地质构造等影响因素不仅影响边坡的地形地貌,更重要的是影响边坡岩体的力学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地质构造决定着边坡变形失稳的机理,可能会导致陡倾岩体的倾倒破坏或者碎裂岩体危岩崩塌等危险发生。其次,水文地质及地表水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边坡土体软化和强度降低,降低软弱结构面的强度,因此支护结构必须和排水措施一并考虑,从而使边坡稳定性增强。

2.2变形失稳机理的考虑

除了地质因素决定的边坡固有特性之外,边坡的其他性质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说:坡高与坡比、边坡的使用年限;边坡是挖方边坡还是填方边坡或者是半挖半填边坡;以及边坡上方的附加荷载、是否有震动因素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一定程度上影响边坡支护的设计方案的确定。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边坡的支护的方案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边坡变形失稳机理的原理进行设计计算而确立的,然后根据边坡使用及周边环境特性,分别确定边坡重要性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进而设计计算采用不同的边坡支护方案。然而不同的边坡其变形失稳机理有所不同,其变形失稳的主导因素也不尽相同。此外由于边坡稳定条件的影响因素太多,而且计算起来十分复杂,因此要想彻底搞清边坡的变形失稳机理是较为困难的,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设计思路和支护形式的选择。因此,认清边坡产生变形失稳的类型十分重要。

3边坡开挖方式

3.1土质边坡的开挖方式

在开挖土质边坡修建水电站时,必须按照由上至下的施工顺序进行,且开挖时要要控制每一次削坡层在3米之内。在削坡结束之后需要使用反铲挖掘机对作业面进行削坡操作,并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修坡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检查力度。

3.2开挖岩质边坡的方法

开挖岩质边坡时我们一般采取钻爆法来进行开挖施工,按照从上到下进行开挖的顺序进行,爆破时采取毫秒微差梯段爆破的方法。

(1)分层开挖逐层爆破。依据设计的规定在开挖岩质边坡时应该采取分层的梯段爆破法,经过研究调查显示,我们要将开挖爆破的梯段控制在6米左右。由于岩质边坡一般是较薄的顺向的坡,开挖的坡角比岩层的倾角要大,一般开挖的切脚都不太大。

(2)台阶式分层爆破开挖。经过一定的开挖施工之后,边坡会受到各种不同的因素影响,这无形中就加大了支护的难度。由于岩层切脚、爆破以及上层岩层的作用,经常会导致滑塌现象产生。所以为了保证安全,我们必须采取分层爆破的方式来降低安全隐患。

(3)薄层爆破开挖。薄层爆破开挖距边坡12m内侧的岩体,开挖高度应该控制在3m左右。

4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措施

4.1土锚杆支护

土锚杆施工技术在边坡支护的过程中,主要针对堆积体浅表以土质为主的坡面进行支护和加强,提高坡面的稳定性。其施工流程相对比较规范,然而施工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边坡支护的实际效果,因此在土锚杆施工过程应明确操作步骤,严格按照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质量等级。

4.2铺设钢筋网

水利水电边坡施工中为了防止边坡岩体遇水后发生塌方、塌滑等地质灾害,在边坡破碎区应该选用挂钢筋网的方法提高边坡的稳定性。4.3喷混凝土施工

在一期支护工程中喷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喷射混凝土可以强化封闭开挖到位的边坡基面,可以减少边坡基面的基岩风化的机会。该施工方法普遍使用在放空洞出口边坡开挖、坝肩开挖、边坡开挖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结语

第2篇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技术,支护施工,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房屋建筑基础及地下室的正常施工和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不受损害,需对地面以下开挖的土体所进行的一系列勘察、设计、施工和检测等工作,统称为深基坑工程。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深基坑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转变传统深基坑工程设计理念

我国的深基坑技术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实践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摸索出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方法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到目前为止,我还对于支护结构的设计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还沿用一些传统的计算理论,从而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施工中的受力差别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支护结构的不安全性,因此我们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从而促进我国深基坑工程的健康发展。

2、重视变形观测, 并注意及时补救

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为此,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如果在实际测量中确实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即时研究采取措施以防止其恶化。而一旦出现大的变形或滑动,立即分析主要原因,做出可靠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方案,使加固工作快速而有效,防止变形或滑动继续发展。研究和应用已有的基坑工程行业的和地区性规范以及当地的工程经验。对于重大复杂的基坑工程目前国内采用专家论证的形式,对保证工程安全、降低造价是有效和现实的一种方法。

3、深基坑过程的信息化

基坑工程实施阶段必须采用信息化施工,实时跟踪监测基坑支护结构和地下水治理系统的工作性状以及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应变应急措施,确保环境安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测,制定切实可行的详细的监测方案,并通过监测数据指导基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

三、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

1、逆作法技术

逆作法技术,主要是指在地下室基坑周围预先安置若干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或人工钻孔桩,在此基础上,逐层向下开展施工工作。就目前来说,逆作法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基坑支护施工中比较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它采用平行立体操作的方法,对气候环境依赖性较小,能够充分的利用地下空间,最大限度的缩短工程期限。土方开挖和上部施工交替进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由上部荷载造成土体持力层的压力。一般来说,在建筑工程基坑较大的情况下,要优先考虑逆作法技术施工,这样一来,能够使地下室的结构主体得到充分的利用,最终实现支护目的。但是,在使用逆作法技术时,其支撑位置的设置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建筑工程开挖工作变得复杂。

2、土钉和复合土钉墙

土钉在加固和锚固建筑施工现场土体的杆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土钉墙包括加固后的原位土体、密排的土钉、防水部分和混凝土喷射表层等。土钉主要凭借土体受力变形时产生的被动粘结力或摩擦力来发挥支护作用。

建筑基坑支护施工局限于场地的大小,不利于进行放坡,当建筑基坑附近有可供施工利用的土体,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较低或给排水条件好的情况下,应采用土钉和复合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土钉和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变形小、施工方便、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工作量小、节省原料、工程工期短等优点。区域地下水位以上或经过降水处理之后的砂土粉、质土、粘土等土体较适合采用土钉和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一般来说,土钉和复合土钉墙具体的施工过程是:首先,在工程施工的土体中进行预制钻孔。其次,在其中嵌入钢筋,然后采用低压或高压灌浆对土体进行水平孔灌浆,如果属于擦用重力灌浆则进行倾斜孔灌浆钻孔灌浆,如果施工需要,要进行二次高压灌浆,保证土钉的承载力。最后,将钢筋网片覆在表层,进行混凝土工作喷射,分层开挖土方。

3、排桩支护技术

在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桩排支护技术是其中较为常用的技术。桩排支护技术主要利用混凝土灌注桩或钢桩支撑施工土体,在土体的内部安置支撑构件或锚杆配合桩体对土地进行支护。一般来说,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应该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内撑式支护结构、锚杆式支护结构、悬臂式支护结构和拉锚式支护结构等。在进行排桩支护时,对于钢桩来说,其承载力高,能够二次利用,但成本相对较高;而混凝土灌注桩具有施工方便,布置简单,造价经济等优点,在施工中应用较广。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排桩支护技术,一般来说,根据施工沉桩的方式,钢桩预制桩可以分为单独打入法钢桩和围檩打入法钢桩。根据施工成孔的类型,灌注桩可以分为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和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桩对钻孔质量、钢筋放置、混凝土灌注等要求较高,在工程施工时注意桩位偏差、桩底余渣、桩身完整性等情况的监测。而预制桩则要桩身挠曲度、位置、桩身表面缺陷、桩的尺寸等情况进行监测。建筑基坑施工中,使用排桩支护技术的工程,要等支护工作施工完成之后,才可以进行开挖工作。如果排桩处于的含有地下水土层时,一定要采用适当的隔水、止水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基坑内部和周围建筑的安全。在建筑基坑深度过大的情况下,要采用排桩和锚杆相结合的支护方式,在排桩墙上安置锚杆以增强土体承载力。

4、放坡开挖技术

通常,按照规定的角度对建筑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放坡施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放坡开挖。在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放坡开挖技术经济方便。该技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许多挖好的土方,如果建筑工程所处的位置地下水位较低、给排水条件好、使用范围较广、地质条件优越,那么在项目工程中实施放坡开挖对周围的建筑物就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项目工程实施中,必须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恰当的类型。在工程放坡开挖时如果边坡太大,很可能会导致土体不稳,引起土体塌方;相反,若是边坡的坡度过小,那么就会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和土体空间的浪费,还会给周围建筑物埋下安全隐患。所以,在建筑基坑支护施工中,要高度重视边坡的大小。

四、结束语

深基坑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控制,严格采取合理的支护措施,并做好基坑的排水施工,有助于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实现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光水; 徐文彬 论深基坑施工技术相关特点要点[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导报2010/15

[2]杜婧 对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几点看法[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

[3]张海江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及环境保护[期刊论文] 建筑安全2011/0

[4]宋楠桥梁深基坑施工技术探讨[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导报2010/34

第3篇

关键词:边坡支护 ,施工技术 ,特点 ,设计原则

Abstract: because of som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eography and particularity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ill meet high buried deep dig project, therefore,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of the mountain for processing and strengthening constructio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slope excavation engineering suppor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safety. This paper mountain slope the purpose of support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analysis, and with the PingLeXian a mountain slope support construction building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support construction slope.

Keywords: slope sho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characteristic, the design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所谓的边坡支护,即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常用的支护结构型式有:悬臂式支护、锚喷支护、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重力式挡墙以及扶壁式挡土墙等。下面就介绍下边坡支护施工的目的、特点以及类型等,并以桂林市平乐县某山体建筑边坡支护施工为例,来介绍建筑项目山体边坡支护施工技术,介绍该山体边坡的治理方案, 提出了边坡在施工难度大、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下的施工方法。

1.山体边坡支护技术的设计原则。

基坑的设计必须由资质高深、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单位来承担,从而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安全性。基坑支护的结构和工程的地质、水文地质及周边地理环境等密切联系。应当根据工程所在的当地环境、施工工期、地质水文等特点进行合理设计。同时,边坡支护技术更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很强的学科,支护结构是一项临时性的工程,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合理的效果是工作单位一直追求的目标。既能保证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又能保证基坑的安全,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设计,以达到安全与经济的最佳平衡状态。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施工便利性以及工期保证性构成了边坡支护设计方案的基本技术要求。

2.边坡支护技术的目的。

边坡支护工程主要包括护坡墙体结构、支撑系统、土体开挖以及加固、地下水的控制、工程监测和环境保护等组成。边坡支护是用于挡土、挡水以及控制边坡变形的。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基坑开挖和基础结构施工的安全;保证环境的安全,如基坑临近地铁、管线、房屋建筑等,要保证其能够正常使用;使主体工程地基以及桩基能够正常使用,防止地面出现塌陷等现象的出现。

3.边坡支护工程的特点。

(1)边坡支护工程多是临时性的工程,因此,工作人员对其设计与施工重视不够,与此同时也就增加了它的风险性。

(2)当今的建筑工程逐渐趋于高层化,基坑也随之向大而深的方向发展。基坑开挖深度最深已达到20米;基坑开挖的面积大,这为支撑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困难。

(3)基坑工程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在土质较软的土层中,基坑开挖可能会导致地面较大的位移和沉降,对周围建筑物、基础设施以及地下管线等造成破坏。此外,场地面积狭窄、降雨量大、重物的堆放等对基坑的稳定性很不利。而且,在相邻场地的施工中,打桩、挖土以及基础浇筑混凝土等可能会相互制约和影响。

(4)边坡支护的设计与施工难度较大,基坑工程事故频繁发生。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设计的质量不合格,方案选择不合理;二是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中有偷偷更改或减少支护的现象;三是监理不够,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

(5)基坑工程的综合性、系统性较强,它与多门学科相互交叉和联系,如:勘察工程、地下工程、结构工程以及测控工程等。

4.支护结构的类型及选用条件。支护工程的分类:a.按开挖深度来分,若基坑的开挖深度大于5米,则称之为深基坑;反之,则称之为浅基坑。b.按开挖方式来分,包括放坡开挖和支护开挖两种。c.按功能用途来分,包括楼宇基坑、地铁站基坑以及市政工程基坑等。按照安全等级来分,依照破坏后果可分为三个安全等级。d.按支护结构的形式来分,分为支护型和加固型两种。

5. 基坑支护结构的主要类型。

(1)无围护放坡开挖。

对于三级基坑工程,即支护结构的破坏程度较低,土体失稳或者过大对基坑周边的环境和地下结构的施工影响较小。如果基坑开挖的深度较浅,而且具备放坡的条件时,可以直接放坡开挖;若地下水位过高,则应在放坡前采取一定有效的降水措施。且开挖的坡角大小和土质条件、开挖的深度以及地面荷载等因素密切关联。

(2)喷锚支护。

一些人工边坡尤其是岩质边坡,常常采用喷锚支护的方法,其一般要求是在岩面上确定好锚杆孔位,再进行钻孔工作;安装锚杆的同时,在钻孔内要灌入水泥砂浆。

(3)桩墙支护。

在基坑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支护方法就是桩墙支护,它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基坑,受支护条件的限制较少。它主要由桩墙结构和支护结构组成。

(4)重力式支护结构。

重力式支护结构多用于软土地基或者是松散砂土层,采用的是水泥土墙。一般适用于深度较浅的基坑。

(5)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支护多用于二、三级的基坑工程,它适用于水位比较低的粘土、砂土以及粉土层,基坑的深度多在12米以下。

(6)中央开挖施工法。

对于面积比较大的基坑,如果基础工程可进行分步、分块施工,则可以先进行基坑周围排桩的施工,放坡开挖完成后,先完成施工中央部分基础工程,完工后再挖除排桩内侧的土体,再施工其他的基础工程。

(7)墙前被动区土体加固法。

有些基坑其土层为流塑或者软塑粘土层,为了增加土体抗压的强度以及降低护桩的入土深度,可在基坑开挖之前,采用深层搅拌桩法以及高压旋喷注浆法、静压注浆法对土体进行加固或者改良。

(8)逆作拱墙。

根据基坑的具体条件,采用全封闭拱墙或者局部拱墙来支挡土压力,以维护基坑的整体稳定性,闭合拱墙是用钢筋混凝土就地浇筑而成。

6.山体边坡支护施工的实例。

(1)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广西桂林市平乐县, 由于主体建筑在半山坡上依山而建,施工要开挖该建筑所在的山体, 将会对建筑物安全构成威胁。该项目是当地市、县旅游配套重点项目, 如果安全得不到保障将会给社会很大不良的影响。

该工程总共分为四部分,北侧上部用为预应力锚索砼框架梁、下部为钢筋砼抗滑桩;东侧为预应力锚拉砼以及边坡植草防止水土流失两部分。整个建筑占地靠近红线,操作空间比较狭小,坡脚是作物用地,坡顶是松树林。为了增强边坡的抗滑能力,建筑物东面设计的两级挡土墙,第一级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墙高5米,宽度平均2米,长度128米,第二级挡土墙采用衡重式挡土墙,高8米,宽度3米,长度达到60多米,挡土墙基础埋深不小于1米并要求达到持力层,挡土墙与山体之间填级配砂石过漏层并均匀设置排水孔。由于第一级挡土墙标高平面是一条4米宽小区环山,挡土墙与路面之间做了排水设计,防止雨水进入挡土墙内壁。第一级挡土墙距离建筑物外墙3米,第二级挡土墙距离建筑物为9米。第一,第二级挡土墙之间回填粉质泥土做成不大于45度角护坡,二级挡土墙后面一部分进行削坡处理,另一部分采用土工复合织物护坡,角度也不大于45度,有的放坡达不到45度角, 就分两级放坡。

(2)施工方法。

该工程所在的山体坡面较陡, 施工边坡的受力近乎垂直于基坑。工程设计挡土墙与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为2.5米,边坡土体开挖的厚度较大。首先进行第二级挡土墙后面的坡面的表层土体的开挖,把陡坡降低。然后再开挖建筑物的土方,土方分要二级开挖,呈台阶状。如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土方垂直高度过大容易造成边坡塌方。把第一级挡土墙的安全施工范围挖好后, 从北拄南砌筑挡土墙,砌筑到1.5米高时回填泥土并夯实,形成工作面,再往下施工,共分三次砌筑达到设计标高。对于高大挡土墙施工,挡土墙材料就位是关健,采用人工搬运法难以达到工期的要求,在挡土墙南边我们正在进行一小会所建筑施工,在考虑建筑塔吊的同时也一并考虑了挡土墙的石材运输。由于主体是一个S形建筑,挡土墙也是跟着主体形状走,所以随时要进行砌筑偏差监控,另外还要设置沉降、位移监控点,以防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该工程的施工难度较大,有很多不稳定因素,但采用了多种边坡施工技术,从而是基坑工程得以顺利完成。

7.结束语

以上的山体边坡施工实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合理、有效的边坡支护施工技术,必须满足其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强勇,向文.三维加锚弹塑性损伤模型在大型山体边坡工程中的应用[J].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02) .

[2]张小飞.露天矿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开挖边坡角的确定[D].中南大学, 2008 .

第4篇

关键词:坑支护,喷射混凝土,喷锚网,锚杆

 

0.前言

喷锚网支护是锚杆、钢丝网、喷射混凝土相结合的联合支护方式。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边壁土体的自稳能力,使结构处于最佳受力状态,根据监测数据可随时调整支护参数,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特别是在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因所需设备简单、所需场地较小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在二环东路小清河桥P2桥墩承台施工中,根据工程特点及现场情况,采用了喷锚网支护方案,收到了良好效果。

1.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小清河前进桥始建于1958年,此后于1966年和1983年进行2次重建,现状桥梁采用转体工艺施工,于1983年开工建设,1985年建成通车。为钢筋混凝土单跨钢架拱桥,净跨40米,桥长56.5米,宽40米。近几年随着济南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省市路网系统的不断完善,该桥车流量逐年增加,大型过境车辆较多,旧桥无法满足现状交通通行条件;另随着小清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该桥无法满足行洪要求及通航条件,故拆除重建。

新建桥梁为三跨变截面连续梁,全长115m,跨径分别为35、45、35m。桥宽53.9m,分四幅,左右两侧各包括一座17.95m宽的车行桥和一座8.98m宽的人行桥。桥面机动车道为双向八车道,中间设6.1m隔离带。

桥梁下部采用灌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承台,一字型钢筋混凝土桥墩。慢行一体桥墩承台宽5.5m,高2.2m,长6m。快车道桥墩承台5.5m,高2.2m,长14.18m。承台底标高15.3m,低于现状河底3.7m,低于现状水面5.2m。

该桥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设计,桥位处河道断面洪峰流量615立方米每秒,洪水位24.07米,河底规划标高17.07米,景观水位线22米。免费论文参考网。该桥位于小清河五柳闸——东辛新港VI级航道范围内,船舶吨级100吨,河道水深不低于1米,单向通航孔净宽25米。

该桥址处地质勘察资料显示,浅层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地貌单元为黄河小清河冲积平原,地下水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基坑地质分层自上而下分为:

①杂碎土:杂色;稍密;含大量砖块、碎石、灰渣。层底标高:21.30~21.50m

②素填土:褐黄色;稍密;湿;以亚粘土为主,含少量砖屑、碎石、灰渣。层底标高:21.00~21.30m

③亚粘土:褐黄色;软塑;湿;含铁锰氧化物、碎贝壳,粘粒含量一般。层底标高:19.50~21.00m

④淤泥:灰色,流塑,干强度低,少有光泽,含大量有机质。层底标高:18.72~19.50m。

⑤亚粘土:浅灰色;软塑;湿;含有机质,振动析水。层底标高:16.00~18.72 m

⑥粘土:灰黑色;硬塑;湿;含有机质,少量碎螺壳。免费论文参考网。层底标高:15.20~16.0 0 m

⑦亚粘土:灰绿色;硬塑;湿;粘粒含量一般,零星姜石、碎螺壳。层底标高:11.40~15.20m

⑧亚粘土:浅棕黄色;硬塑;湿;含铁锰氧化物,零星姜石。层底标高:6.30~11.40 m

为配合高架桥施工及交通疏导要求,根据总施工方案,该桥分期施工。第一期先施工两侧慢行一体桥,第二期结合高架桥施工进度,施工中间快车道桥,整个工程2009年8月31日前完工。

2.支护方案的选择

2.1场地评价

两侧慢性一体桥P2桥墩承台位于旧小清河河道中,围堰筑岛后岛面顶标高为21.5m,承台基坑坑底低于岛面6.5m,低于河水水位5.2m。由于基坑在开挖深度内主要以杂填土、淤泥和亚粘土层为主,通常在开挖2-3m就会遇见流砂层,且施工期已到2008年5月下旬,临近汛期,因此必须做好基坑支护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汛期来临前完成承台及墩身浇筑,挖除筑岛。

2.2施工方案的选择

方案一

考虑采用沉井施工,作为承台工作基坑,此种方案可解决支护问题,但由于施工速度较慢,工期上不能满足要求。

方案二

采用钢板桩支护,能够满足工期要求,但对于流砂的支护效果不好,类似工程中出现过钢板桩被整体向内压弯的情况,且工程造价高。

方案三

锚喷支护,技术成熟,在深基坑开挖中广泛应用,且施工速度快,可将流砂层固定至护坡上且造价较低。

2.2.1支护工程造价比较

方案确定时,比对钢板桩支护、旋喷式重力式挡土墙支护及沉井支护三种方案,在基坑支护工程相同的施工条件下,选用钢板桩支护方案,费用为120万元;选用旋喷式重力式挡土墙支护方案,费用为87万元;而选用喷锚网支护的方案,造价仅为28万元,由此可见,在深基坑支护方案中,如果地质条件许可,使用喷锚网支护方案是比较经济的。

2.3锚喷支护方案的设计

根据现场踏勘实测数据表明:基坑北侧场地较宽阔,可以大放坡,而东西两侧及南侧沿河为尽量减少筑岛面积,放坡比例很小,在北侧预留出支护所需材料堆放、加工的场地后,按1:1.5左右比例放坡;其余三面按1:0.7左右的比例放坡,采用喷锚网支护。

通过一定方式的边坡土体、结构改善和降水支护措施,可分层开挖至基底。开挖前,在坑槽外围静压法施工Ι25a工字钢,对上、中层土体结构进行改善,减弱土体流动变形;有效降低筑岛标高,高于现状河道水平面以上50cm为宜,尽量减轻基坑土壁压力;采用粉碎后生石灰固结土壁上层土体(高1.5米,宽3.0米范围),增强坑周表层土体的整体性。基坑开挖在降水井工作7天后进行,开挖采用1:0.5放坡,第一步挖除上部土方,修坡后采取素喷方式,保护边坡土体不受风化及雨水冲刷,改善土体原有特性。同时,又能使基坑内施工现场清洁、卫生,保证基础施工在雨季顺利进行。

设计参数的取值:土体容重γ=19.8 KN/m3,挖深H=6.5m,内聚力C=29 KPa,摩擦角φ=13°,安全系数K=1.3,外荷载q=10KN/m2,由此,布置6排锚杆。

3 施工要点

3.1 基坑土方开挖及修坡

基坑土方开挖分步进行,分步开挖深度主要取决于暴露坡面的直立能力,为给锚喷网施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每层挖深1.5m~2m,不允许超深开挖。开挖长度根据交叉施工期间能保持坡面稳定的前提决定,一般在同一轴线开挖的长度为15m~20 m。边坡开挖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支护土层的扰动,并严格按规定修坡,防止因分层开挖的误差引起最终基坑外形尺寸的不足。

3.2 锚杆施工

坡体上锚杆采用梅花状布置,水平间距1.50 m、竖向间距1.20m,长度依次为9.00、9.00m、9.00m、6.00m、3.00m、与水平夹角15度,采用钻孔式施工工艺,孔径130mm,内注水泥浆,水灰比0.45,强度等级≥M15,钢筋采用1d25II级螺纹钢筋,沿钢筋间隔1.50m焊接定位支架。锚杆端部横向设置加强筋,加强筋为2d16II级螺纹钢筋。

3.3 挂网喷混凝土

等锚杆施工完成后,用Φ10圆钢与锚杆弯头衔接起来,形成整体。然后迅速在边坡面上,布上一层Φ6.5,网格200×200钢筋网,网筋之间用扎丝扎牢,网片之间搭接要牢。在上述工序完成后,即可喷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是借助喷射机和使用压缩空气将按一定比例配合的拌合料通过管道输送并以高速喷射到边坡受喷面上,凝结后与钢筋网形成薄壁钢筋混凝土板墙。混凝土厚度按设计要求为80~100mm,强度为C30。喷射混凝土时喷枪口与受喷面距离保持在1~1.2m为宜,避免因距离过大而影响受喷面混凝土的密实度,距离过小而造成过多的混合料反弹损失。

3.4设置测点

监测要设置测点,在施工期间和竣工前定期观测。免费论文参考网。一是地面下沉值,二是坡面位移值,现场监控测量对喷锚网支护技术尤为重要,通过监测,随时掌握边坡的稳定状态、安全程度,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信息,以便随时修改设计和施工方案,达到设计和施工最优化。

第5篇

关键词:深基坑;土钉墙喷锚;支护;监控测量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该项目拟建建筑物为中医院病房楼、门诊综合楼及地下车库,工程四周为耕地,其南侧距离最近的围墙大于20.0 m,大于2倍的基坑深度范围内无建筑物和管线,距市政管网较远,对周围建筑及其管网无影响。

2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场地开挖的岩土上部表层为少量耕土,其下为第四系更新世冲洪积土层,根据其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自上而下主要分为6层,分别为①含少量姜石的可塑~硬塑状新近沉积粉质粘土层;②粉土;③细砂,主要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④粉土;⑤含小姜石硬塑状粉质粘土层;⑥含小姜石硬塑状粉质粘土层。施工区域内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因此不用考虑降水施工。

3 基坑支护方案

根据现场条件和结构设计文件要求,基坑实际深度为8.4 m,病房楼因地基处理需要,设置了0.2 m 厚褥垫层,故病房楼处基坑深为8.6 m。该深度范围内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如表1所示。

表1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土层名称 γ(KN/m3) c(kPa) Ф(°)

①新近沉积粉质粘土 19.9 23.9 15.6

②粉土 19.7 7.1 19.0

该工程为深基坑支护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周边允许超载为15kPa,为防止边坡塌方,保证安全作业,特对基坑边坡进行支护,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采用土钉墙喷锚支护方案进行支护。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为土钉横向间距与竖向间距均为1.5m,倾角为15°,孔径110mm,土钉钢筋为C20HRB400,土钉共设4排,长度分别为7.0,6.5,5.5,6.0m,喷锚网选用A8@150×150钢筋网。病房楼段、门诊楼及地下车库段基坑支护设计参数见表2。

表2 病房楼段、门诊楼及地下车库段基坑支护参数一览表

土钉道数 水平

间距

(m) 竖向

间距

(m) 入射角

(deg) 孔深(m) 孔径

(mm) 钢筋

(Ⅲ级) 钢筋长度(m) 钢筋直径(mm)

病房楼段 门诊楼及地下车库段 病房

楼段 门诊楼及地下车库段

1 1.5 1.5 15 8.7 8.7 110 HRB400 8.5 8.5 20

2 1.5 1.5 15 7.9 7.7 110 HRB400 7.7 7.5 20

3 1.5 1.5 15 8.0 7.9 110 HRB400 7.8 7.7 20

4 1.5 1.5 15 8.2 8.2 110 HRB400 8.0 8.0 20

5 1.5 1.5 15 9.7 10.7 110 HRB400 9.5 10.5 20

4 施工工艺流程

土钉主筋、网片制作钻孔位置测量及布设成孔土钉主筋就位绑扎、加固钢筋网第一次压浆二次补浆喷射混凝土面层覆盖养护

5 施工技术要求

1) 开挖修坡:基坑作业用挖掘机,开挖后人工对边坡进行修整,清除坡面虚土,保证基坑坡面平整度,并严格按设计坡度放坡。

按施工方案要求,分层分段开挖修坡,开挖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段开挖长度不大于50 m,每层开挖深度不得大于2 m,具体每层开挖深度,根据各剖面土每层锚杆孔标高而定,严禁超挖。基坑一次开挖深度,需土方施工队伍与护坡施工配合,视边坡允许变形范围、自稳时间和施工流程相互衔接情况而定,地质条件好、含水量小、施工速度快,深度可大些,反之要小些。

2) 锚杆成孔:采用洛阳铲人工成孔,孔径为110 ㎜,竖向间距1.5 m,水平间距1.5 m,倾角为15°。成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在坡面定出孔位,允许误差±10 cm。成孔后进行检验和测量。孔径允许误差±5 mm;孔深允许误差±5 mm;孔倾角允许误差±1°;孔内碎土、杂质及泥浆清除干净;成孔后用编织物等将孔口临时堵塞。

3) 置筋:插入锚杆钢筋前要进行清孔检查,若孔中出现局部渗水或掉落松土立即处理。土钉钢筋置入前,要先在钢筋上安装对中定位支架,以保证钢筋处于孔位中心且注浆后其保护层不小于25 mm。支架沿钉长的间距为1.5 m。安装完毕后,随即检查孔内是否有碎石堵孔,若有立即清除。

4) 钢筋连接:钢筋网用细绑丝绑扎,锚杆钢筋和横向连接筋采用电焊机焊接。

5) 注浆:采用注浆泵常压孔底注浆,浆液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见浆液流出孔外后再注下一个孔。注浆前要清除孔内杂物,注浆管随着注浆慢慢拔出,同时保证注浆管端头始终在注浆液内,注浆要连续进行,要饱满。随浆液慢慢渗入土层,孔口会出现缺浆现象,及时补浆,补浆在2小时后进行,补浆次数不少于2次。浆液要搅拌均匀并立即使用,对未注满孔,用1:1(重量比)水泥砂浆抹平。

6) 挂网喷面:坡面挂A8@150×150钢筋网,面层喷射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厚度不小于100 mm。喷面前要清理面层,埋好控制面层厚度的标志,喷面层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同一段内自下而上进行,段片之间,层与层之间做成45° 的斜面。

7) 该基坑工程工期正值雨季,雨期施工的原则:防排结合、以排为主、不积水、不倒灌,确保基坑、边坡稳定,主要采取了坑壁滞水处理和基坑排水措施。

坑壁滞水处理措施为在基坑上口四周600 cm宽砼硬化的同时,用塑料布压入在砼中,塑料布向基坑下铺设,覆盖整个基坑壁。基坑排水措施如下:沿基坑四周,在肥槽内开挖宽深均300 cm的排水沟,排水沟用水泥砂浆底并用卵石填充,排水沟内设置集水井,集水井直径1.0 m,深1.5 m,周边用混凝土实心砖围砌,内置直径0.3~0.4m无砂滤管,四周用碎石填充,内置Ø75的污水泵,每个集水井设一台水泵,一旦有积水,及时使用污水泵将其抽出到坑外,保证坑底没有积水。

6 基坑监测

1) 监测内容:围护体的位移及沉降;地表开裂状态及周围环境变形; 基坑底部土体有无隆起,围护外侧土体有无下沉。

2) 监测点的设置

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在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布置监测点;在土钉墙坡面上设置监测点;水平方向监测点间距不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少于3个,竖向监测点布置在基坑的顶部,即地面下1.0 m处。

监测点、后视点、水准基点设置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外。

沉降和位移监测点设在基坑边壁和基坑底部。

3)监测次数及方法

在基坑开挖期间,每天监测一次,当位移出现发展趋势或接近预警值(水平位移监测预警值为水平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60 mm 或变化速率超过15 mm/d 或连续3d 的变化速率大于10 mm/d;竖向位移监测预警值为竖向位移累计绝对值超过60 mm或变化速率超过8 mm/d 或连续3 d的变化速率大于6 mm/d)时,加大监测的频率。地下室底板完工后减少监测次数,地下室侧墙完工后停止监测。

位移观测用Et-02电子经纬仪,沉降观测用精密水准仪,精度为标准二等水准,采用闭合或附合路线观测方法。

7 结语

目前,基坑工程已经完工且进行了土方回填,从整个施工过程监测显示,施工结束后一个星期内最大水平位移量为15mm,最大竖向位移为12mm,远低于位移预警值,之后边坡趋于稳定,经过雨季连续的雨水洗刷,没有继续位移,使基础施工顺利进行,达到了支护的预期效果,同时为相同或类似地质情况的工程支护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葛雪华,毛怀东. 某高层公寓项目基坑支护技术[J]. 施工技术,2012,41(363):61-63

第6篇

关键词:桩基托梁;挡土墙;施工工法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识码:A

1 工法特点

利用桩基托梁挡土墙支护路基,能有效地对地质较差,且相当高的边坡起到支护的效果,达到保持边坡水土地,保护环境的作用。根据对路基挡防支护施工过程中,桩基开挖地质的取样,修正支护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快速,科学合理的对路基边坡进行支护。采用桩基托梁挡土墙路基挡防的支护施工工艺,改变过去对山体进行大开挖修建路基的施工工艺,防止山体垮塌或山体滑坡,避免水土流失,美化环境,能满足环保要求。地质构造复杂,地质较差,边坡高度比较高的路基下边坡支护施工。

2 工艺原理与操作流程

采用桩基托梁挡土墙施工工艺,在山体边坡边缘修建桩基,作为修建路基下挡土墙的基础,桩基起到支护山体边坡和支承挡土墙的作用,通过修建桩基托梁挡土墙形成路基,防止了对陡峻破碎易垮塌边坡的大开挖,尽量减少山体的开挖,防止边坡垮塌,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这种施工工艺能在很短时间内顺利完成。施工准备场地清理定桩孔位桩孔开挖制作安装桩基钢筋桩基砼灌注制作安装托梁钢筋托梁砼浇注挡土墙砼浇筑挡土墙墙背回填砼养护。

(1)桩基施工与桩孔开挖

测量放线,放好线路中心线、挡土墙、和各桩孔的设计轴线,开挖线、分段线等施工要点线及相应各桩的护桩,并作好桩点保护工作。全部桩孔采用人工挖孔,施工顺序:开挖操作平台放样、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锁口护壁在锁口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提升设备、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孔开挖、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桩孔尺寸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节砼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到设计深度检查基底持力层清理松渣,检验桩孔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灌桩身砼。护壁施工采用定型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用U形卡连接,上下用脚手架管作支撑。砼用吊桶或串桶运输,机械浇筑,上部留20cm高的浇灌口,拆模后用砼堵塞密实以免渗水,砼强度达5MPa即可拆模。

(2)托梁施工

待桩基砼浇灌完毕,经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托梁的施工。平整托梁下部的场地,且夯压密实,地基超挖部份用浆砌片石填筑密实。在平整后的场地上用砖砌筑一层,并用砂浆抹面收光,作为托梁的底模。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板拼装而成,模板用U形卡连接。沿托梁两侧,搭设双排脚手架管,用以固定侧模模板,和作为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架,托梁横截面为1.5m*3.9m,其结构尺寸较大,为了在砼浇灌时,保证侧模的安全和稳固,应在侧模上沿梁体1.5m高,设三道φ16钢筋拉杆,沿梁体长度每隔0.6m设置1道φ16钢筋拉杆。

(3)C15片石砼挡土墙施工

待托梁砼强度达到75%以上时,方可进行托梁上部的砼挡土墙施工。根据各伸缩缝或沉降缝段的结构物尺寸要求,沿挡土墙墙身两外侧,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脚手架立杆底部要支垫牢固,其间距控制在1.0m内,层高为1.2m,由于此挡土墙较高,肢手架搭设必须保证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搭设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基础、墙身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拼装而成,模板依靠搭设于墙身外侧的钢管肢手架固定,由于墙体横截面较大,沿墙身高度和长度每隔60cm设置1道φ16钢筋拉杆,用以保证浇灌砼时侧模不移位,模板安装时要牢固、稳当、平整,要满足砼表面平顺光滑的要求。

(4)钢筋制作

钢筋的加工制作,其弯起角度、弯钩长度、搭接长度、焊缝长度、焊缝厚度、焊缝宽度、主筋的数量、间距、箍筋的间距、数量等,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托梁钢筋按设计图纸在钢筋加工房下料加工,运至施工作业面绑扎成型。桩基钢筋笼在桩孔绑扎,用3t 的手动葫芦悬挂于用脚手架管搭设于孔口的井架上,借自重保持垂直准确下落,在钢筋笼主筋外侧上每隔2m设置耳环,控制保护层为5cm厚,钢筋笼边绑扎边下落,边焊接延长,直至下落就位。

(5)砼的浇筑

作为砼的原材料如砂、石、水泥等,必须满足业主提供的213国道紫坪铺库区淹没段改建工程《技术规范》中405节的要求。砼搅拌在规划的搅拌场地上集中搅拌,其施工要点如下:a、要严格按照监理部中心实验室审定的配合比进行配料,用搅拌机充分拌和,拌和时间按照表1进行。

每盘砼拌和料的体积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出额定容量的10%,同时额定容量每盘少于一袋水泥的搅拌设备不得使用。水泥和集料进筒前,应先加一部分拌和用水,并在搅拌的最初15秒内将水全部注入筒内,筒的入口应无材料积结。在每次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混凝土粗集料数量只能用到标准数量的2/3。在下盘材料装入前,搅拌筒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倒光,搅拌机停用超过30分钟时,要将搅拌筒彻底清洗才能拌和新混凝土。

砼用输送泵输送到各浇灌作业点,砼要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捣固,捣固时,震动器要垂直地插入先浇砼层内,以保证新浇砼与先浇砼结合良好,先浇砼层的深度一般为50~100mm。在浇筑砼时,还应派专人检查模板系统,如发现模板变形、移位或倾斜,要及时处理,以保证砼的外观质量。桩基砼浇筑应依照次序,逐层连续浇灌,不得任意中断,保证一次性浇灌完成,应尽量避免施工缝。片石砼挡土墙,片石的加入量不得大于25%,片石应分层摆放,片石间距大于10cm,片石与模板间距离不得少于10cm,保证砼完全包裹片石,且震动器能将砼震捣密实。

(6)挡土墙墙背回填

台背回填材料:要选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石或砂性土,也可采用填石或填碎石土,遵照设计图纸规定,本工程选用块石土和碎石土作为台背回填材料。回填时要分层夯填,分层厚度不宜大于20cm,并层层碾压密实。

(7)桩基托梁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

①施工准备②场地清理③定桩孔位④桩孔开挖⑤制作安装桩基钢筋⑥桩基砼灌注⑦制作安装托梁钢筋⑧托梁砼浇筑⑨挡土墙砼浇筑⑩挡土墙墙背回填

3 环保措施

成立对应的施工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下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对施工燃油、工程材料、设备、废水、生产生活垃圾、废渣的控制和治理,遵守有防火及废料处理的规章制度,做好交通环境疏导,充分满足便民要求,认真接受城市交通管理,随时接受相关单位的监督检查。将施工场地和作业限制在工程建设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布置、规范围挡,做到标牌清楚、齐全,各种标识醒目,施工场地整洁文明。对施工中可能影响到得各种公共设施制定可靠的防止损坏和移位的实施措施,加强实施中的监测、应对和验证。同事,将相关方案和要求向全体施工人员详细交底。设立专用排浆沟、集浆坑,对废浆、污水进行集中,认真做好无害化处理,从根本上防止施工废浆乱流。对施工场地道路进行硬化,并在晴天经常对施工道路进行洒水,防止尘土飞扬,污染周围环境。

4 应用实例

213国道紫坪铺库区淹没改建工程ZS标段路基下边坡支护

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汶川县漩口镇与水磨镇之间的水磨支线,桩号为K1+842-K2+100段,本段地质情况较差,其地质为砂岩、砂页岩夹煤层为主,风化裂隙发育,岩石破碎,且有地下渗流水,地形较陡近70°~80°,此挡土墙位于线路右侧的悬崖陡壁上,下侧紧靠三江公路,其结构形式为桩基托梁挡土墙,下部为钢筋砼桩基托梁,上部为C15片石砼挡土墙,桩基深10m,挡土墙高6~15m不等。

工程监测与结果评价:对于采用桩基托梁挡土墙支护形成的此段路基,在后期公路运营过程中,经过对路基进行监测,边坡稳定,没有出现坡面滑移,路基垮塌等现象。边坡支护效果良好。施工全过程处于安全,稳定、快速、优质的可控状态,3个月的施工,完全满足总工期的要求。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工程质量优良率达85%以上,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得到了各方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第7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深基坑支护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高层建筑的稳固性,具体的作用就是通过为高层建筑的地底承担挡土、截水的任务从而保证坑底稳定,能够承担必要的施工荷载,保证地下结构工程的顺利全面施工。深基坑支护结构是为了保证施工顺利,所以在施工期间搭建的临时支挡结构,但是并不能因为它是临时结构而小瞧它,它的型号的选择、工程的计算和施工正确与否,对施工的安全、工期、经济效益有巨大的影响,是保证高层建筑施工顺利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基坑支护水平的好坏也决定着工程建设周围环境的好坏,包括地表建筑的安全性和地下管道和工程设施的安全。

二.深基坑工程的主要内容分析

1.测定坑底处的岩土,从而进行工程勘察与工程调查。具体来说就是确定坑底岩土的参数与地下水参数; 测定坑底周围的建筑物,周围地下埋设物的具体情况,了解建筑物周围道路等工程的建设和工作情况,并依据测定的信息对它们随着地层能够进行位移的限制做出估算分析,为建筑物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消息。

2.支护结构设计。包括挡土墙围护结构(如连续墙、柱列式灌注桩挡墙)、支承体系(如内支撑、锚杆)以及土体加固等。支护结构的设计必须与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案紧密结合,需要考虑的主要依据有:当地经验,土体和地下水状况,台坝四周环境安全所允许的地层变形限值,可提供的施工设施与施工场地,工期与造价等。

3.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施工。包括土方工程、工程降水和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实施。

4.地层位移预测与周边工程保护。地层位移既取决于土体和支护结构的性能与地下水的变化,也取决于施工工序和施工过程。如预测的变形超过允许值,应修改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必要时对周边的重要工程设施采取专门的保护或加固措施。

5.施工现场量测与监控。根据监测的数据和信息,必要时进行反馈设计,用先进的信息化来指导下面的施工。

三.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土体物理力参数难以选择和确定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是受所能承受的土体压力大小影响的,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变化无穷,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使得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土体物理力参数来精确计算实际土体压力,以目前的技术来看还是一个大难题,尤其内摩擦角、含水率和粘聚力这三个重要参数在深基坑开挖后更是一个可变值,这样就提高了准确计算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难度。除此之外,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还受支护结构形式及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2.对基坑土体取样不够完全

设计前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是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必要步骤。由于地质情况变化无穷,随机取得的土层样本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土层的真实情况。故支护结构的设计并不能完全符合基坑的实际地质情况。

3.基坑开挖后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够周密

大量的深基坑开挖实例表明:基坑的四周朝内侧发生水平位移,且常常是中间比两边大,这种情况使得深基坑边坡失稳,故深基坑开挖还存在一个空间的问题。

4.理论计算受力与实际受力不符

在很多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按极限平衡理论来确定安全系数及设计计算支护结构,这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这样会加大支护结构的建设成本,且不一定就完全适应工程;而有的工程虽然选择规范中较小的安全系数来设计支护结构,但却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四.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选择

一个基坑支护工程的能否成功,设计是很关键的。在深基坑所发生的事故中,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大约占了近一半的比例,由此可见设计的重要性了。具体要求如下。

1.主持设计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支护设计的实际经验,对所要施工的地点的水文地质的特点要把握准确,对周边环境要熟悉。综合以上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支护施工方案。

2.在设计选用深基坑支护结构时,应优先选择与工程基础桩相同类型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若是本工程的基础桩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那么基坑支扩结构也要最好采用这种桩型,不过它的尺寸可适当选用较小一点的,目的是为了节约进场成本。

(一)如果基坑比较深而围护桩布置允许的情况下,就要使用两排支护桩,因为用这样的方式,它的力学性最好并使两排桩和桩顶部的圈梁组成钢架结构,而桩间的砂石也与支护桩一起受力,这样就可使基桩的配筋量有所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

(二)如果围护桩必须达到防渗的需要时,而基坑的深度又小于七米,且回填土中又多是较碎的砖瓦时,就不适合使用水泥搅拌桩,而应该选用水泥注浆。北方地区,如果基坑较深,又有粘土,则可使用钢筋混凝土桩加锚杆支护形式,而其他地区一般采用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顶加钢筋混凝土圈粱,转角处加斜支撑。

(三)如果建筑的地基土是淤泥,而基坑又比较深时,则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如果工程造价较高,则可选用大直径两排钢筋棍凝土灌桩,中间加水泥搅拌桩,这各支护方式可防渗,又具有很好的力学性。总之,在选用围护桩时应设计多种方案,结合现场实际,考虑施工条件和土质水文情况,来选择最切实际的支护方式。

3. 在对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开挖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先撑后挖以及严禁超挖,在此基础上也要确保施工的连续性,确保基坑支护的暴露时间最少

4.相关人员在平整场地、修整坡面或者清理坑底需要使用机械设备时,要保持处于机械的回转半径之外,如果是在其内,必须停止机械工作,待调整好确认安全之后再进行施工。施工时如果离电缆线的距离是1m 之内必须严禁土方机械设备的运作。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坚决不能对其检修,修整时,确保停机在最低位置,悬空的部位垫土。

5.挖掘机施工时,要在机械设备的性能的规定条件下工作,对开挖的深度以及高度都不能超过机械设备本身。

五.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中国的岩土工程中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领域,我国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基坑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契机,说是挑战,在面对这些复杂的地质环境时只有不断地想办法才有可能把工程建设成,说是契机,在这一次次的想法子中,我们的技术不断的得到了进步。未来,只要把握好了方向,找到了突破点,再结合我国岩土的特性,基坑支护技术在中国将会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就目前我国基坑支护技术发展的现状,再综合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相信在各界共同努力,不断追求的精神下,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未来一定会得到新的发展和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伍喜群 对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8期

[2]付国军 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2年1期

[3]欧顺成 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1期

[4]张伟 有关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9期

[5]钱中华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2期

[6]裴翔宇 论现代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控制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年9期

第8篇

关键词:喷锚支护;技术问题;应急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1引言

现如今,喷锚支护施工方式因其施工设备轻便,施工速度快,材料用量少等诸多优点,在全国各地的一层地下室基坑设计施工中喷锚支护被广泛使用。并且施工结果反馈良好,质量过硬。与此同时,在某些工程上也被应用到深度>6m的二层地下室基坑。不过在深基坑喷锚支护的实际应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如地面开裂、坑壁塌方等事故。因此对深基坑使用喷锚支护应考虑谨慎,确保基坑安全,作为施工人员,更应该多了解深基坑喷锚支护设计施工中一些常见的技术和问题。

2 关于深基坑喷锚支护的施工技术的几个常见的知识和技术问题

2.1 技术特征及使用范围

与排桩挡墙等被动受力的支护形式相比,深基坑喷锚支护具有造价较低、工程较占地较少、稳定性好等优点,其综合效果明显优良。

第一:喷锚支护对于施工空间的要求相对较小,基坑的开挖在建筑线的引导下即可进行。

第二:喷锚支护是随时开挖随时支护,基坑土方开挖完毕,边壁也紧接着支护完毕,施工作业快,同样进度也比排桩挡墙缩短一两个月。

第三:喷锚支护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简单、用材相对较少,从而造价相对低,工程实践显示,与排桩挡墙支护相比,采用喷锚支护可节约投资35%左右。

喷锚支护的适用范围较广,在现在很多大中城市的工程实例中有着广泛的体现。具体的原因如下:

第一:既能为岩土深基坑工程提供有效支护,又能适用于各类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作业。

第二:喷锚支护规定基坑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低于1米左右,因此,在面对高地下水位的地层的时候,应在土方开挖前降低地下水位。

第三:在采用其他支护方法的基坑工程出现不稳定的时候,喷锚支护可应用于他们的抢险加固或滑塌处理。

2.2深基坑喷锚支护的施工必须科学合理

许多城市的高层或高建筑需要大基坑开挖深度,它给施工带来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尤其是在软土地区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建筑工地邻近道路、建筑物、地下管线等沉降及位移更是需要注意,不允许用比较经济的方式把边坡开挖,需要在人工支持条件下进行施工。在施工之前,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全面的考虑,在方案设计上,这些都是提前需要列入讨论历程的关键因素。

对于工程项目,合理并且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是减少损失和事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支承结构如何选型、科学施工如何有效组织,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对周围环境保护等,是深基坑支护结构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支护结构是基础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中,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疏忽以及没有能够按照规定进行建设,都会产生很多没有必要的事故和意想不到的损失。

2.3 喷锚支护施工方法

喷锚支护是目前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支护,它是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联合支护的简称,喷锚支护是通过在土体内施工一定长度和分布的锚杆,与岩土体共同作用形成复合体,弥补岩体强度不足并发挥锚拉作用,使岩土体自身结构强度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保证边坡的稳定。坡面设置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起到约束坡面变形的作用,使整个坡面形成一个整体。其施工的工艺流程为:修坡—钻孔—锚杆(索)安装—压力注浆—挂设钢筋网—焊设钢筋网—焊加强筋—喷射混凝土—(锚杆预应力张拉)--开挖下层,对于不稳定的土层,开挖修坡后,还应增加喷射第一次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可采用水泥:砂子:石子:(质量比)=1:(2~2.5):(2~2.5),水灰比可采用0.45~0.50,石子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应大于12mm,注浆压力不得小于0.3Mpa;喷锚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为0.6—1.2m。对于不稳定的边坡,钢筋网应在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网和第一层混凝土差距不应小于20毫米;钢筋网、加强筋、土钉连接要牢固。

2.4 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问题

第一: 基坑土方开挖及修坡

基坑土方开挖的过程是一步一步进行的,而开挖深度主要是由暴露于直立边坡的能力所决定,从而为锚喷网施工提供合适的施工条件,每一层挖深1.5米至2米,不允许存在深基坑工程。工作人员需要在保持稳定性的前提下,对开挖长度进行合理选择,应该减少边坡开挖时扰动支持土层的情况,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斜坡,防止因分层误差引起的基坑开挖的最终形状的大小的缺点不足。

第二: 锚杆施工

第一个要考虑的是地脚螺栓孔,根据地质条件采用人工切割孔或钻机钻孔,按照设计的一个洞装饰,准绳图纸,标出一个准确的孔,根据设计要求的孔,经过长时间的切割,切出孔洞内孔、孔隙大小以及俯冲角。其次是锚安装,按照规定的设计排锚索的锚固长度、直径、处理合格的锚,为使螺栓孔在中心的孔,每1.2米至2米焊接中心的支持体,将锚定在孔洞里。最后进行注、灌浆,使土体和锚杆能够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在锚空穴注入的1比1水泥砂浆、压力不低于0.4 *106 pa、保证锚杆与孔壁之间充满砂浆、注浆采用外注法,并且保证浆液不溢出。

第三: 挂网喷混凝土

全部的锚杆施工结束后,即可将锚杆的弯头与φ10圆钢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筋网使用Φ6.5,(III类围岩仰拱采用Φ16钢筋网15×15㎝),网格为20㎝×20㎝,固结在锚杆端头上。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后可喷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是利用喷射机器,用压缩空气将材料按一定比例的分布通过管道,高速喷射坡、缩合形成后的薄壁钢筋混凝土板钢筋网在墙上。按设计要求混凝土厚度为80 毫米至100毫米,强度为C30。喷射混凝土的嘴巴和喷枪喷涂表面上的差距在0.6 ~ 1.2米比较合适

第四:设置测点

在施工的全过程都要注意设置相应的监控设施进行定期观测。一是坡面位移值,二是地面下沉值,现场监控量测是特别重要的案件支护技术,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观测结果的分析掌握边坡稳定性的第一手资料,为实际施工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另外,通过监测结果也能够对施工设计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行及时的修正,实现对组织设计方案的动态优化。

2.5 应急措施

第一:如果地面出现裂缝,施工人员应及时将水泥水玻璃混合液由裂缝口注入,以免地表水沿裂缝进入。灌注结束后,要使用水泥砂浆将裂缝表面抹平,并在裂缝两侧设置钢筋钉,使土体不会因此而出现变形。第二:如果水平位移超过了设计标准中的最高限度,则应在第一时间通过斜支撑或水平支撑的方式对其进一步发展进行控制。第三:如果出现坡脚滑移的问题,应立即在坡脚位置设置土袋或砂石草包,以免滑移程度进一步加大。第四:若基坑底部出现隆起现象,则可增加坑底的荷载,使土压力得到平衡,避免隆起高度的不断提升。第五:若基坑底部出现了管涌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井点降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合理的水平。

2.6 质量保证

在任何一个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保证质量历来都是施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尤其是像深基坑喷锚支护施工这样的重要工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参考的质量保证措施。施工人员在上岗之前要进行严格的资格认证,并作出合理的分工安排;各部门切实执行各项制度,加强技术把关,工程开工前要确定各岗位职责;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检验并按照规定做抽样检验,并做好及时反馈;各工序负责人必须认真作好本工序施工中的计量和记录工作,并把结果存档以备调用查看;在施工过程中,对整个工程的各个工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对于不合格工序,下道工序拒绝接收,并向工程负责汇报;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对出现的问题会同有关人员组织处理。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各部门相互合作,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达标。

3 结语

除了深基坑支护以外,喷锚支护在公路建设项目中的边坡支护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技术相对成熟的支护方法,虽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的喷锚支护技术必将迈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胡德洪.深基坑喷锚支护的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83-83

第9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工民建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bolt support of the retaining wal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ngineering field, through a series of demonstration to describe reinforced concrete bolt support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retaining wall some advantages: relatively cheap, safe easy to remove, save the short time, process effect is good

Key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ivi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跨越式也有了质的飞跃。在这个高铁普及的年代,列车提速和增加建设铁路复线已非常必要,就节约投资与减少用地两个方面来考虑,现阶段设计的两线线间距往往相对较小,尤其是在有涵洞接长与二线桥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会对已有的涵洞翼墙与其基础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很有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已有桥台锥体护坡先期的破除工作,为了保障已有线的路基安全与稳定,使得车辆能够正常通过该路段,拆除改建该圬工的防护技术依然迫在眉睫。

锚杆式挡土墙主要可分为板壁式与柱板式。其中,板壁式挡土墙主要由钢筋混凝土面板与锚杆共同构成,柱板式则是由锚杆紧密的连接于肋柱之上,进而在肋柱之间增加特定的挡土板。柱板式锚杆挡土墙由肋柱、挡土板组成。可以为预制拼装式,也可就地灌注

1 防护方案的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依照相关规定可以选取简易防护措施的前提是:高度低于2米的桥台附属部件及涵洞,例如增设或拆除高度低于2米的防护桩用以加固桥体或拆除。而需要使用沉井、打拔钢板桩等一系列特殊防护措施的拆除项目主要是高度达到或超过5米的桥台椎体护坡。

拆除高度在二米到五米五区间时,常见的防护施工是打入钢轨桩对现有的桥台锥体护坡进行加固后拆除圬工,本文这次主要介绍的是钢筋混凝土锚杆支护挡墙技术,现在就这两种方案做如下对比:

1.1钢轨桩防护施工可以采用地取材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的施工防护措施也相对较为困难。倘若是处在路基边坡上,工程施工过程中就难以获得打桩机所需的施工平台。在造价方面,钢轨桩防护工程造价不菲,远远高于一般防护工程,拆除也相对困难,尤其是打桩机所提升的高度严重危及到了路段行车安全。

1.2钢筋混凝土锚杆支护防护不仅可操作性强,而且简单易制成,方便快捷。这种防护措施能够使得下层混凝土与上层混凝土彼此衔接形成统一的整体,同时构成一个边坡防护墙,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措施十分有效,而且费用较低、安全性高,能够同时运用于两个以上构筑物。

从以上措施不难看出,在费用支出上钢筋混凝土锚杆支护防护相较于钢轨桩防护更经济一些。

2防护施工

2.1施工方法

钢轨桩与钢筋混凝土锚杆所采用施工方法有较大的差异,前者是一种先施工后拆除的方法,后者则是即时施工即时拆除的施工方法。

在工程施工初期,钢轨桩防护必须先对原来的边坡圬工进行拆除,拆除完工后才可进行下一步的帮宽填土作业,并最大程度的夯实打桩机的作业平台,确保作业安全。倘若要想在基础范围内设置钢轨桩就必须保证不危机新建桥和涵洞情况下施工,利用打桩机把钢轨桩打入基础2至3米。倘若要想拆除桥体与涵洞的圬工,就必须在钢轨桩防护完成之后。

钢筋混凝土锚杆防护需要在基础范围以外的地方进行施工,并保证留50公分的作业区域,拆除当前边坡防护,拆除符合要求后在增设混凝土防护,并过度到下一阶段的防护措施,并着手于桥台的基础施工。在桥台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同步拆除防护设施。

2.2安全

由于钢轨桩需要进打桩机,施工的部位却又比较靠近既有线,因此打桩机在提升与打入钢轨桩的过程中比然会对既有线安全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钢筋混凝土锚杆支护是开挖好后,同时采用混凝土灌注已经开挖好的部分,必须做到对既有线的边坡能防护较高的时效性,避免对既有线的安全造成有害的影响。

2.3费用

钢轨桩防护工程造价相较于普通防护工程要高出很多,而钢筋混凝土锚杆支护造价则没有那么高的费用支出。

2.4工期

在施工步骤与程序方面,钢轨桩防护相对比较繁碎,所需时间也相对较长,即便是多个构筑物也不可能同时展开。而钢筋混凝土锚杆支护施工正式弥补了这一不足,可操作性强,防护时间不用太多,并且能缩短工期。[1]

3防护拆除

钢轨桩防护拆除是要先把这些钢轨桩。因为打进去的时候很深,拔出时好不拔,又难以操作,因为钢轨桩相对较长,当钢轨桩拔出时能够对既有线行车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钢筋混凝土锚杆支护拆除主要是针对防护部分自下由上逐步实施拆除的过程,采用的即时拆除即时回填拆的方式,支护可以保证既有边坡依然处在防护之中,便于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与维护。

总之,钢筋混凝土锚杆支护与钢轨桩防护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前者既可以减少资金的支出,同时还能够节约人力成本,大大的缩短工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经济又实惠。又能保证既有线的安全。[2]

4 施工工艺

4.1工艺特点

1)钢筋混凝土锚杆挡墙结构具有自重比较轻、材料比较、施工比较快、柔性比较大、能适用于承载力较低的地基。

2)采用钢筋混凝土锚杆挡墙,可以代替庞大的圬工工结构,基本不占用任何空间。

4.2适用范围

钢筋混凝土锚杆挡墙可作为山边的支挡结构物,也可以用于地下工程的短时间的支撑。尤其是在墙体相对较高时,钢筋混凝土锚杆挡墙还能够从上往下按秩序逐步施工,杜绝坑壁及填土的坍塌事故。为了施工的方便和顺畅,有必要减少内支撑以获得较大的工作面积。而且,在施工的时候钢筋混凝土锚杆挡墙所占工程面积很小,能够有效缩减基础的实际开挖面积,从而保证施工的快速进行。钢筋混凝土锚杆挡墙不仅适用于岩石陡坡地区,而且还适用于挖方地区的工程建设。[3]

4.3 防护原理

锚杆挡土墙所获拉力主要由锚固于相对稳定土层或岩石层中的锚杆来提供,用来承受土压力、水压力等来自结构物的挡土墙各种压力,从而实现了挡土墙的稳定。

4.4支护挡墙的设置配备

4.4.1支护挡墙的厚度适宜保持在30公分,边坡的坡度需符合1:0.3的标准,支护挡墙任何一段外露台阶尽可能的保持在20至30公分,不宜过小或过高。外排水坡必须保持4%,高度尽可能保持在60至100公分。尤其是在挡墙前必须具备15公分的重叠部分,可以保障挡墙整体受力程度。此外,在挡墙最下部必须保证混凝土基础的厚度达到50公分,而基础相较于挡墙底边必须宽出10至20公分,不宜过多或过少。[4]

4.4.2支护挡墙首层挡墙的顶部位置尽可能低于既有路肩50厘米,同时必须保证其与既有路基面紧密衔接,放置既有线基床换填渗水土接合部水顺着挡墙渗透进路基,导致墙背静水压力与冬季冻胀力的升高,造成支护挡墙负压过高。

4.5钢筋混凝土锚杆支护挡墙工艺流程和方法

复核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拟定施工方案,组织三级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根据设计图纸,选择砂浆及混凝土配合比,按设计坡率清理边坡

⑴施工准备:清理坡面的浮石与危石,按照现场路基土质类别差异,用以确定每层台阶高度、挡墙坡度及平台宽度,最终核实所需拆除高度与开挖范围

⑵定位、拆除开挖:按照之前的拆除高度与开挖范围,实施具体测量放样工作来进行拆除并开挖。

⑶路基打入锚杆:在开挖好的部分依据要求布孔。

⑷锚杆上挂网:依据具体要求在锚杆上挂网,网片纵向与横向钢筋的间距以20公分为适宜。

⑸立模浇筑:按照具体的防护范围对所要防护的部分立模,同时在加固稳定的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浇筑。

⑹开挖下一个断面:待混凝土强度达一半后开挖下一级阶面,并逐步防护至底层基础。

⑺防护拆除:按照规范要求对防护的混凝土应拆除。

⑻回填:回填时要清除基坑内杂物看看涵洞应在涵两侧对称,同时回填,回填厚度控制在二十到三十公分区间,并对回填土严格控制,用冲击夯夯实。

4.6质量保证措施

4.6.1根据现场路基土质种类及密实度,正确判定,并掌握挡墙坡度和平台宽度,不要出现向路基方向凹进的反坡而造成支护挡墙开裂坍塌。

4.6.2观测锚杆打入的长度和角度,确保锚杆对挡墙的受力稳定。[6]加强振捣的养护并保证砼质量。

4.6.3严格控制进度,混凝土强度达一半后不能立刻拆开模,等下层钢筋网片与上层网片焊接连成一体后,才能拆除上层混凝土模板。

4.6.4施工中严格实施工序管理,并要认真仔细。

4.6.5整个防护施工期间,必须派值班人员作好记录全天候监控。若发现不良现象,要立即上报,才能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处理。

5应用实例验算

以下就以该桥台为例进行验算。

拆除高度为5m理论设计计算及示意图(见图2)

W1=17×3.4×(3.6-0.68)=168.8KN/m

W2=19×2.3×5=218.5KN/m

采用指标:r=19KN/m3φ=35° tgα=3/5=0.6 α=31°f=0.3

σ=180Kpa δ=φ=35°

路 基 边 坡 承 载 检 测 值

《路基》P346公式1

B=2.3m

图2

⑴求土压力

①求θ

ψ=φ+δ-α=39°

tgψ=0.81

A0=1/2×H×(H+2h0)=29.5m2

B0=A0×tgα=17.7 m2

tgθ=-tgψ±√(tgψ+ ctgα)×(ctgψ+tgα)=0.81±1.776

θ=44°

②求Ex、Ey

λα=(tgθ- tgα)×cos(θ+ψ)/sin(θ+ψ)

=(0.9)-0.6×0.191/0.993=0.37

Ea=γ×(A0×tgθ- B0)×cos(θ+ψ)/sin(θ+ψ)

=39.9KN/m

Ex=Ea×cos(δ-α )=39.8KN/m

Ey=Ea×sin(δ-α)=2.8KN/m

Zx=H/3×[1+ho/(H+2ho)]=2.1m

Zy=B+Zx×tgα=3.56m

⑵稳定检算:

①抗滑稳定Kc

Kc=[(W+Ey)×f]/Ex=2.9>1.3

②抗倾覆检算:

K0=ΣMy/ΣM0=20.7>1.5

③偏心距检算:

L=B/2=(ΣMy-ΣM0)/ΣN=-3.1m

说 明:

5.1将由面板与最短锚杆共同组成部分视为重力式路肩挡墙,进行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

5.2假想墙背与墙后土体的摩擦角等同于路基本体的综合内摩擦角,由于既有路基本体通过多年运营,取其综合内摩擦角为35。[7]

5.3假想墙体的抗滑、抗倾满足规范要求,偏心矩不影响墙体稳定。

6 结束语

6.1 拆除高度在二米到五米五区间,这是作业人员在现场施工中碰到的防护难度比较大,又而最为普遍的范围。当拆除高度超过五米五时,施工人员使用要小心谨慎或根据具体实践来确定。

6.2 当既有桥台高度在五米五以内时,而因线间距太小,按照以上的方法测算的支护挡墙基脚进入新建构筑物的范围的时候,这时就不能片面的将挡墙坡度变陡、平台宽度变小,更不能机械地套用上述防护方法。

采用混凝土锚杆支护挡墙这种施工,挡墙不会出现裂缝或是向外挪移的倾向。这就保证了既有线运营安全。采取这种有效的防护措施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应志民;锚杆挡土墙力学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王铁龙,方玉树;全长粘结型锚杆加固岩石边坡应力与变形特性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3]田俊永;锚杆式挡土墙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吴永红,刘树林,张景恒,翁鹿年;钢筋混凝土预制桩P~s曲线及极限承载力[J];工程勘察;2000年03期

[5]濮辉铭,燕柳斌,刘雄心;考虑施工过程的基坑锚杆支护计算机模拟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第10篇

关键词: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基槽支护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深基槽支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深基槽的开挖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地下水位、地层、平面形状等。大多数开挖施工都是在复杂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深基槽支护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深基槽的支护水平逐渐成为相关部门研究的重点。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支护技术应运而生,很好地解决了复杂环境对深基槽开挖工作造成的影响。

一、深基槽的设计特点

深基槽支护工程的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环境条件,会为工程的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深基槽支护工程所涉及到的领域也十分广泛,不仅包括各种形式的力学,还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等基本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深基槽支护工程的施工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施工地区的实际环境情况,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仅靠人员的个人经验,通过对深基槽的研究和分析得知其设计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性

在深基槽施工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土力学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强度、渗流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这两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而不同类型的深基槽工程对应的土力学重点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失控效应

对于深基槽的而言,其稳定性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的平面形状和实际开挖的深度,因此,为了保证深基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控制形变的产生,需要在设计环节中充分考虑深基槽的空间效应,而且在此时支护结构上承受的实际压力会在时间的推移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是质地较为蠕变的软粘土,长时间的使用和支撑为使强度逐渐降低,留下一定安全隐患,为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深基槽的时间和空间效益。

(三)环境效应

深基槽的施工实际上就是一个卸除载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对周围地下水位等自然条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无法控制改变的程度,会使深基槽周围的土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为周边建筑及管线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到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深基槽周边的环境条件,通过不断研究此内容已经成为深基槽开挖设计工作的重点。

(四)风险性

通常情况下,深基槽工程大多是临时性的工程,对于资金储备而言,没有得到相应的管理制度的控制和约束,因此安全资金的储备量较少,会有一定的风险,另外深基槽工程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地域性,在实际的设计环节中需要考虑的方面和领域较为广泛,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突发性事故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为施工安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常用深基槽支护结构及技术

为了切合不同类型深基槽的需求,挡土结构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地下连续墙形式、钻孔灌注桩形式、人工挖孔桩形式以及复合型土钉墙形式。

(一)地下连续墙形式

地下连续墙形式的挡土结构实际上就是在深基槽的周围建立一定厚度的封闭性围墙,通常视同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该结构主要起到屏障和保护的作用。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地下连续墙既可以作为深基槽的临时型保护墙,在施工结束以后进行拆除,也可作为深基槽的主体部分进行保留和适当的改建。通过研究和实践得知地下连续墙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地层,包括砂砾地层;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相关数据显示,只要与周边建筑保持不小于1m的安全距离就可进行正常施工;具有较强的整体刚度,如果配合支撑结构可承受更大的压力,为深基槽的深挖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可实现噪声的有效控制,满足城市内施工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地下连续墙的缺点和不足主要有,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泥浆,对环保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连续墙深度的加大,其垂直度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对墙体的平整度会造成一定影响。

(二)钻孔灌注桩形式

钻孔灌注桩形式挡土结构的施工步骤为,首先需要运用钻孔设备在地层表面上进行钻孔,成孔及验收完毕后下放钢筋支架,最后在孔中关注混凝土完成桩施工。这种形式的结构在软土质地区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不仅可以使用在软土质中,在砂土、粘土中同样会取得明显的效果。通过研究和实践得知钻孔灌注桩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与钢板桩相比具有更强的刚度,而且施工成本较低;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机械设备十分简单;桩的体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可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设计和规划。钻孔灌注桩的不足和缺点主要有,桩整体的防水性能还有待提高,由于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对周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破坏。

(三)人工挖孔桩形式

人工挖孔桩形式的挡土结构的钻孔部分主要靠人工完成,在挖孔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进行护壁施工,以此确保人工挖孔的深度,下放钢筋支架、浇筑混凝土等环节与钻孔灌注桩形式基本相同。这种形式的挡土结构更适合我国的基本情况,而且效果显著,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研究和实践得知人工挖孔桩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施工成本低,无需借助大型钻孔设备;钻孔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控性,若想减少施工周期合理增加劳动力。人工挖孔桩的不足和缺点主要有,受限于地层结构,无法在砂质地层中施工;施工的整体环境较差,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而且施工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障。

(四)复合型土钉墙形式

复合型土钉墙形式的挡土结构是一种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在地下水位较低的粘性土质地层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复合型土钉墙可以与其他种类的挡土结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更高的深基槽支护效果。在深基槽的开挖过程中,在周围边坡上打入排列较为紧密的钢筋土钉,并对其进行反复灌浆,达到加固的目的,同时在边坡上布置预先处理完成的钢筋网,在铺设完毕以后需要对其喷射混凝土,完成进一步的加固处理,最终形成复合型土钉墙形式的挡土结构。具体的优点为,能够有效控制深基槽的变形程度,而且施工周期较短,可节省施工成本。缺点和不足为,不适合深度较大的基槽,基槽上端的形变量无法得到控制。

三、总结

总之,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对深基槽支护结构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深基槽开挖的施工单位应该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适用的支护结构,不仅要考虑地下水、平面位置等因素,还要结合施工单位自身的能力,确保深基槽开挖工程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曹显春.深基坑支护优化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1,(11):31-32;

[2]朱瑞赓.深基坑工程优化设计理论与动态变形控制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1,(4):11-15.

[3]郝小苏.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2,(6):79-81.

[4]龚晓南.地基处理技术发展与展望.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7):45-46.

第11篇

【关键词】深基坑,稳定性,信息化施工,安全

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建造施工技术的逐步提高,以及人类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超高层建筑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地下空间利用需求大增,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深基坑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深;至今,国内有一部分项目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均对周边构建物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发生不少质量事故和安全隐患;因基坑工程的因素比较复杂,不确定因素很多,包括地下水、地质条件、荷载条件、设计条件、施工条件及外界其他因素等等一些,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施工的方式逐步得到重视。利用信息化施工,通过对基坑及周边因素进行监测,并通过监测数据预测发展趋势,及早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或安全隐患,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确保基坑及周边构建物安全。本文以武汉硚口金三角项目为例,解析其在深基坑施工过程如何采用信息化及分析信息化施工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供同类型工程借鉴。

1.工程概况

武汉硚口金三角项目位于武汉市硚口区金三角片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3.5万㎡,占地面积为94577㎡,由8栋住宅楼,2个商业购物中心,2个办公楼,1个幼儿园和1个整体地下室构成。地下室二层,其中建筑层数为68层,建筑高度为330m的超高层办公楼地下室部分为三层,地下室高度为12.4m;超高层结构形式为带加强层的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超高层部分地下室筏板基础厚度为3.8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达18m,深基坑-7.3m处设有一道内支撑,边坡采用一级放坡+土钉+喷锚+支护桩的支护方式;因工程靠近汉江,地下水较丰富,降水较难,深基坑内设置有10个降水井及2个观测井;在东侧深基坑边10m左右是市内主干道,东侧深基坑边40m处是一座大桥,周边民房较为密集,深基坑内及其边坡的稳定性决定着主干道,大桥及周边民房的安全;在汉江汛期来临前,地下室必须出±0,工期特别紧张,如何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同时又要确保深基坑及周边构建物的安全,给硚口金三角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及分包单位提出了严峻挑战。

2.方案选择

在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地下室降水,基坑外主干道动荷载对基坑及内支撑的影响,边坡及支护桩稳定性,地质条件及结构施工的不确定性,都给基坑及周边构建物带来不可预测性,仅凭施工经验或理论分析无法确保判断的准确性;只有通过现场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基坑内,基坑边及基坑周边构建物的监测数据,同时对比分析之前的监测数据,有依有据合理地评价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依此判断基坑及周边构建物下一步可能的发展趋势,判断基坑及基坑周边构建物的安全;其后作下一步计划,若无安全隐患可继续施工,有可消除的隐患则需及早消除影响安全的隐患方可施工,若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如可能导致边坡滑坡或流砂管涌等较大危险情况的,需立即停止施工,再进一步研究讨论并确定危险因素及排除后方可施工,同时加强监测密度及频度。由此可见,信息化施工是保证基坑工程安全比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监测资料的收集,积累是判断基坑是否安全,是否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必不可少的手段。

信息化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基坑监测和周边构建物监测,资料的收集存档与对比分析,各相关数据之间的图表分析,及时更新监测资料。信息化施工是一个实施动态的过程,需及时更新监测数据并作对比分析,通过合理准确的施工监测信息,不仅可以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指导施工,而且可以实时监测边坡的稳定状况,当边坡变形出现不稳定时,可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防止因基坑失稳等事故而带来损失。

3.信息化施工实施

1)监测项目,频次及预警值设定

基坑监测包括边坡监测,支护桩及冠梁监测(沉降与水平位移),内支撑内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含砂率检测,结构监测,锚杆监测等;周边构建物监测包括周边主干道监测,桥梁监测(沉降与水平位移),周边民房监测等多项监测。本论文主要针对基坑监测中的支护桩及冠梁,地下水位,周边市内主干道,桥梁及周边民房监测进行论述。

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报警值需由监测项的变化速率和累计变化量共同控制,在设计明确设定报警值的情况下以设计为标准,设计未明确的以规范为标准。在监测数据的变化速率或累计变化值达到预警值时,一定要采取一定措施或暂时停止施工,以防安全隐患进一步扩大。

监测项目的预警值设定如下表所示:

监测预警值 监测项目 速率(mm/d) 累计报警值

桥梁沉降监测 1mm 50mm

桥梁监相邻桥墩沉降差 / 25mm

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10 ±30 mm

围护桩顶沉降监测 ±5 ±20 mm

地表点监测 ±3 ±20 mm

周边建构筑物位移 ±3 ±15 mm

地下水位高度 0.5m /

2)监测平面布置及信息化实施

动态调整与信息化施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信息化施工的实质是以施工过程的信息为纽带,通过信息收集、分析、反馈等环节,不断地优化与动态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可靠而又经济合理;因此,基坑施工过程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愈发凸显其重要性。

本工程深基坑内共设置10口降水井,根据施工需要,分阶段由南向北开启使用;地下水位监测主要通过4#、7#、10#等降水井旁共4个观测井进行监测;监测地下水位高度和降水含砂率,可以通过反馈的监测数据来实时动态调整降水时间及降水量,同时了解地下水中砂土的携带量来实时调整降水,防止基坑内及周边的水土流失,避免流砂管涌现象。

深基坑内降水井的布置

深基坑四周冠梁(每隔40m左右设置一个沉降观测及水平位移监测点),边坡顶及东侧的市内主干道(每隔50m左右设置一个监测点),桥梁桥墩(6#~22#上下游桥墩均设置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点),及工程周边民宅(共设置20个监测点)等均设置有监测点,均由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更利于用监测数据指导基坑内施工,确保结构安全。

深基坑内支护情况

收集各项监测数据,对采集数据及时进行初步整理,利用计算机绘制各种测试曲线,如桥墩上下游沉降间的关系,冠梁上监测点沉降与桥墩沉降的关系,降水与桥墩沉降的关系或冠梁沉降与开挖程度的关系等等,以便随时分析与掌握基坑内及周边构建物所处于的状态是否正常。

桥墩上下游观测点沉降对比值

(通过图表分析可知,上下游桥墩的沉降值在后期一直处于稳定状态)

3)信息化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信息化施工过程中,不仅仅要注意基坑内及四周的监测,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监测点的保护:监测点是否保护得当决定着监测数据是否准确可靠,否则只可能导致错误的判断或决策,所以一定要保护好监测点,如采用醒目标红的方式或搭设井字栏杆来进行防护。

②日常巡视:采用信息化施工,并不表示要完全依赖监测数据,必须要保证基坑内及周边的日常巡视,通过肉眼巡查基坑边坡或主干道是否有明显的裂缝或沉陷,抽取的地下水内是否浑浊等,获取基坑施工过程中最直观的信息。

③应急物资:基坑周边必须配备沙袋,锚杆,高压旋喷机等应急物资,若一旦发生危急险情,应急物资能起到很大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情。

4.结语

基坑施工过程是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最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因其涉及到的因素特别复杂,包括地下水,支护边坡,周边构建物等等一些因素,无法套用公式等定型化工具来进行计算判断,只有通过监测基坑内及周边的构建物,根据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和分析监测数据来判断基坑下一步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找源头及时采取有效的技术处理措施,保证基坑及周边构建物的安全,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FLAC 稳定性 降水

一、饱和粉土地区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郑州市邙山干渠输水工程部分地段位于饱和粉土,沟槽开挖控制着工程的进度和造价,因此对开挖中渗流与边坡稳定性关系进行研究,是保证顺利开挖的关键。

关于饱和与非饱和情况下渗流对边坡稳定性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和难点。渗流发展始于18世纪中期,线性渗流定律(达西定律)为渗流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渗流微分方程适用于求均质渗流介质和简单边界条件的解析解,电拟法为解决比较复杂的渗流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后来逐步发展了电网模拟法。

直到数值模拟应用到Richards控制方程中以后,使得饱和-非饱和的渗流场获得合理的数值解成为可能,随着有限元技术的发展和逐渐成熟,有限元方法成为求解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的主要方法。

近年来,由于非饱和土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学者越来越注意非饱和土的性质研究和对边坡或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我国也有不少专家对饱和非饱和渗流做过研究。饱和渗流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一些方面:饱和后有效重度降低、渗透形成的动水压力、排水和不排水等方面。

对于动水压力的考虑,另外一种方法是降土和水的混合体作为研究对象。渗透压力(或动水压力)与土条中的水重和周边静水压力是一对平衡力。以此为基础,在浸润线以下,稳定系数仅与渗透压力 D和土条浮重有关。因此,当用渗透压力表述稳定系数时,对于浸润线以上取天然重量,对浸润线以下取土条浮重和渗透压力即可。这样可把水压力和水重用一个渗透力 D代替,使问题变得简单。

二、饱和土体开挖段地质条件

浅层为粉土层,灰黄色,饱和,稍密状,具有析水性。厚度约为4m。

下部为夹粉砂粉土层,褐黄色,饱和,稍密,震动析水更为明显,厚度约为6m。

由于管道施工地段地下水位浅且土质主要属于松散的粉土,工程性质较差,开挖容易出现事故。采用支护施工不经济合理,因此采用降水施工,利用土体的自身强度来维持边坡的稳定性有实际意义。

三、FLAC差分程序在饱和粉土边坡水土耦合分析

FLAC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是由美国Itasca Consulting Group Inc开发的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程序,它可以模拟岩土或其他材料的三维力学行为。在FLAC中,可以对地下水的渗流进行模拟。在得到渗流场的条件下,采用水土耦合技术可以得到边坡的稳定性,边坡的稳定性采用强度折减法求得。

在FLAC中,可以对地下水的渗流进行模拟。在得到渗流场的条件下,采用水土耦合技术可以得到边坡的稳定性,边坡的稳定性采用强度折减法求得。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建立起数值分析的几何模型,数学模型采用摩尔-库仑模型。

四、降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降水是保证基础开挖的前提条件,因为在具有渗流条件下的边坡,边坡内地下水动力对边坡的稳定性具有明显的负面作用。由于降水,加大了土体的有效重度,提高了土体的有效强度,但也加大了下滑力。通过对耦合土――水相互作用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为工程实践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分析过程中,分别设定不同的井水位,计算得到各井水位下的渗流场,以此作为前提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中分别设定降深为0m、2.5m、4.5m、6.5m、8.5m等5个降深。各个降深下的孔隙水压力分布如图2所示。同时可以得到各孔隙水压力分布情况下的边坡的破坏区分布图。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

(1)降水导致渗流场逐渐远离危险区域,对于边坡的稳定性的提高将会有明显的作用,导致破坏区域的面积逐渐缩小,特别是2.5m与4.5m等几个降深。

(2)降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在初期非常明显,随着水位逐渐降低,地下水位变化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幅度逐渐减少,到最后基本没有影响。

从整体稳定性变化来分析降水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降水导致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了7%。

五、结论

通过研究表明,地下水水动力作用对边坡的具有明显的影响。降水能够明显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特别是降水初期。整体稳定性提高大概约7%。

参考文献:

[1]张伟.渗流场及其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和工程应用[D].武大博士学位论文,2004,5.

[2]吴梦喜,高莲士.饱和――非饱和土体非稳定渗流数值分析.水利学报,1999,(12).

[3]郑颖人,赵尚毅.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土坡与岩坡中的应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