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德育总结

大学生德育总结

时间:2023-02-22 19:57: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德育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德育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德育答辩;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德育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张立忠: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河北石家庄050018

多年来,高等学校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全方面教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手段与体系而言,德育的评价体系相对薄弱。如何评价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是长期以来摆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三)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多元化

第2篇

【关键词】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大学生

品德是评价一个人道德品性的重要标准,品德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其品德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事业的建设质量。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思想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识,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在高校中开展品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实施情感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品德教育,说到底是对人的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因此,在教育中,应该注意运用情感因素,做到以情感人。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1.以身作则

当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首先需要教育者自身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做到言传身教。因此,教育者自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大学生中树立良好榜样。与此同时,教育者必须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对前途事业的自信乐观、对真善美的推崇、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等,从而让学生耳濡目染,这些都是隐性的品德教育。

2.真诚待人

教育者在开展品德教育时,运用情感因素时,还需要以诚待人,这样便于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上,老师应该多关心学生,以一种朋友的态度来予以帮助。当大学生遇到困难时,教育者要善于运用自己丰富的阅历、真诚的谈吐来打动学生,多多鼓励学生。此外,教育者还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包容学生的错误,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而是应该做到以情感人,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真正做到诚心悔改,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二、结合学生特点

个体都是独立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老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还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有力的措施,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1.善于总结群体特点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老师要善于发现90后学生的特点,比如追求时尚、个性比较强等。因此,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群体特点,了解学生德育教育的需求,帮助大学生解决情感危机,塑造良好的人格。比如现在90后学生都比较喜欢研究星座,那么老师就可以拓展星座知识,迎合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保障教育效果,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2.善于发现个体差异

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除了要总结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外,还应该在充分尊重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性的发展,即结合每个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这就需要教育者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分析每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当发现个别学生出现不良的心理时,要提前预防,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品质,杜绝他们的思想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三、发挥学生自主性

受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很多的教育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采取的是一种“我讲你听”的方法,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大多处在一种被动的地位,严重降低了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因此,教育者必须要转变教育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教育者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重视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教育者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该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体,自主接受教育、自主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教育者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欲望。比如综合运用演讲、辩论赛、参看视频资料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无形中接受教育。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育者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力措施,比如实施情感教育、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自主性,从而有效保证德育教育质量,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境界,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蒲小飞.当代大学生家庭品德教育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王玲.加强大学生品德教育 落实以德为先育人理念[J].北京教育(德育),2012(12)

第3篇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处于弱化状态,德育功能得不到真正体现。具体表现在:高校对在体育教育中实施德育重视不够,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难以发挥,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意识不强,存在“重健体、轻德育”的现象,学生未切实感受体育课德育的熏陶,体育课德育效果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大学生对体育课认知程度不够,高校体育教育价值观存在功力主义倾向。高校体育教育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得高校体育课的德育功能难以得到全面而有效地发挥。

2高校体育教育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2.1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重视程度

高校应加强对体育课的德育功能的重视,重点做好两个建设。1)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应制定和完善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体育教师德育培训,通过对体育教师的德育理论、德育观念、德育方法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增强体育教师的德育能力。2)加强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各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体现体育教师德育绩效的评价体系,将教师道德素养和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及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放在首要考察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应该遵循全面、客观、可度量和可比较的原则;同时,建立德育工作的考评监督机制,定期对教师德育工作进行监导评估。

2.2强化体育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观念,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培育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育人职能

高校应多渠道地举办或外派体育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培训、德育学习培训,经常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交流活动,如公开课、教研会议等,使体育教师转变德育观念,掌握一定的德育方法和技巧,切实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在培训内容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教师中的培育,同时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相结合。

2.3精心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体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体育教学过程由开始、准备、基本内容教学和结束四个环节组成。体育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强化细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心灵。开始阶段,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应严格出勤考察,并与平时成绩挂钩,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准备阶段,通过分组进行竞技性游戏、播放反映体育精神、体育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体育精神。教学阶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根据各类教学内容制定出德育教育计划:例如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与田径类的教学内容结合;将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球类教学紧密地结合等等。结束阶段除了总结教学内容,重点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讲评,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在身体和思想上都有所收益。

2.4勇于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由体育技能成绩和学生德育成绩两部分构成。体育德育成绩可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如上课出勤、遵守纪律、文明礼貌、意志品质等作为评价指标,并在这个指标体系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两类主体构成。这样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只注重学生体育技能成绩的评价标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化育人,对学生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入学生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5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文化生态。

2.5.1鼓励和规范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增加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次数

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是大学体育教学的延伸和发展。目前,各高校群体性体育活动主要为团队参与为主、个人竞赛为辅的竞技性项目。如大学生冬季长跑月、趣味运动会、各种球类争霸赛、健美操比赛等团队形式的比赛。群体性体育活动能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增强大学生集体荣誉感,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应制定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群体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组织工作,使其规范化、常态化;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和选拔;加强裁判队伍的培训,保证比赛公平、公正的裁决,培养大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大型体育赛事是大学生参与性最高、响应最为强烈的活动之一,各高校主要表现为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学生可以作为竞技者、服务者和参观者,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提升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参加或观赏大型体育赛事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启迪和教育。应注意细节,加强组织和引导:赛前,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赛中,加强组织管理工作;赛后,加强的表彰工作。

2.5.2加强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

大学体育社团基于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成立,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高校应制定和完善大学社团管理制度,规范其行为,促进其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先进内容作为考察和发展其成员的重要内容,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培育。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体育基础设施完善与否是大学体育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是全面提升大学体育德育功能的必要因素。首先,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国家标准并结合师生的实际需求修建体育场馆和设施;其次,制定制度,专人负责,保障体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正常使用。为大学生体育活动做好基础保障工作,为大学生德育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2.6重视榜样引领作用,挖掘、宣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育界先进人物及事迹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是最为直接和学生接受效果最好的教育模式之一,体育明星的榜样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则更为突出。

3总结

第4篇

一、情境德育的“入情入境”,助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情境德育是指教师根据德育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激发他们的智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方式,并在情境中加以训练与体验,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德育实践活动。情境德育“入情入境”,引导大学生主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而自觉践行相应道德行为。

(一)启发感受领悟

以学生高度积极的主体情境体验为载体来组织情境德育过程,需要学生自由进入情境,实现亲身体验,感悟思想道德知识与情感。从这一角度讲,情境德育的首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起基本的道德素养。扶贫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触景生情”中领悟并铭记社会责任感,践行“敬业”、“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引导反思生成

抓住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实际,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反思生成,关键是要提高情境德育的感染力,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而培养道德行为能力。网络虚拟情境可谓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和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虚拟情境的氛围中,大学生们表达观点更加直白,与师长、同学间的交流互动更加自然,这其中的反思生成促进了大学生将“爱国”、“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转化。

(三)促进整体升华

“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自于情、出自于愿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是道德的核心,育情是德育的关键。情境德育对“境”中之“情”的重视,在整体升华阶段需要教师精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情感交流,提升感悟、反思生成的内容,使学生在升华中形成理性判断,建立良好的价值认识。建设大学校园道德文化,积极倡导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大学生情感,积极引导与熏陶,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二、情境德育拓宽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途径

情境德育倡导价值观教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体现学生的成长与情感需要。它所设计的情境大多来源于社会生活,其真实生动性与发人深思性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对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作用显著。

(一)情境德育彰显了活动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结合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参加主题情境活动。学校可以开展多种主题情境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红色革命情境实践活动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对学生心灵产生的震撼也是最大的。在开展红色革命情境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观和民族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使其真正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个历史命题。

情境德育对活动体验与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情境活动开展前就要有精心的设计与周密的思考。要区分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情境活动。在活动实施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省悟,实现内化,提升道德品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觉要求。

(二)情境德育丰富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大学生接触外界环境较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与深度上容易缺乏情感因素的支撑。情境德育主张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情感的桥梁作用,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是维系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不竭动力。情境德育营造的情境氛围,通过对需要、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激发,以情动人、以情育人,让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认同,并渐渐养成相应的道德行为。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的情境实践活动,走进社区担任见习居委会主任,直接感受居委会工作的琐碎与具体,能深深为居委主任的不避酷暑,热情为居民排忧解难的精神所感动,从中由情感体验上升为道德体验,形成人生经验,培养敬业、友善的情感和意识。

(三)情境德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境德育本身也是一种养成教育。情境德育创设的德育情境具有激发道德动机,激励学生追求积极道德行为的作用。情境德育让大学生们在情境活动中,通过各种良性的德育因素的刺激和规范,使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易于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道德热情、愿望和道德责任感,引起积极反应,从而产生激励效应,促使大学生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多种情境主题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真实的社会情境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其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让其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三、创设多维立体的德育情境,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既是群体,又是个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场景,精心设计各种情境,让大学生身置其中体察、领悟、体验。

(一)校园情境

大学校园情境指高校具有浓厚人文气氛的校园环境、校园物质设施的人文意蕴、传媒的文化传播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主要包括景观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节日文化、仪式文化等校园文化,它们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有直接影响。例如,上海大学校园主景区的张家港路,为莘莘学子营造了学习张家港精神、勇于自我加压、敢为天下先的人文情境。此外,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校园文化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课堂教学情境

首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不断理解和认同那些富有时代精神、富有实践特色、富有旺盛人气的价值理念。其次,应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来。利用能够体现一定价值冲突的案例组织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大学生自我甄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内化。2013年底,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超级大课堂”即是以问题情境为导向,突出“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实现“百家争鸣、达成共识”。教师通过案例分析与课堂总结,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和引导。最后,大学生形势教育的重要载体――党课、团课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创设活跃课堂情境的契机。

(三)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是指创设各种特定的情境,提供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设计模拟角色,营造人文氛围与德育的“情绪场”,可以在模拟情境中有效感化大学生,使他们在深刻认知模拟角色的技术上产生内心体验,达到德育的自我升华境界。社会心理活动直接受社会情境的作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环境只有经过情境才对社会心理起作用。同一行为、同一刺激在不同社会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漠视交通安全法规。“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捕捉诸如此类的社会情境因素,设计模拟角色,让大学生进行情境扮演,设置相应的情境问题引导大学生讨论,让不同的角色阐述自己的观点、感受及对他人的期望进而引发思考。让大学生在角色模拟及讨论结束后,对社会公德、文明行为等有明晰的认同,进而形成自律和他律。

(四)社会实践活动情境

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不仅完全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对于高年级大学生,应该更重视实践的作用,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在实践活动情境中投入了情感和理性,提高了明辨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在社会参与中的成熟度和独立人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使关注、关心、关爱他人成为道德共识,乐于助人成为生活习惯,推动社会风气蒸蒸日上。扶贫支教等实践活动情境,让大学生在其中既丰富了情感和生活体验,也增长了公益心、同情心、关爱之心。

(五)新媒体虚拟情境

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深受大学生欢迎,可以成为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许多学生认为“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多样,易于接受”。建设新媒体虚拟情境的思想教育通道,通过校院网站、各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学校可以淡化传播者的身份,减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借助新媒体虚拟情境,还可以不断拓展课堂教学阵地,实施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掌握他们的情绪波动,了解其思想动态。高校德育工作部门应该开设自己的官方新媒体账号,并及时更新内容,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以丰富的内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想象情境

第5篇

关键词:三爱教育;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德育

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与专业教育相比,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了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水平不够高的现状。在2013年6月,就曾发出号召:“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2013年9月,教育部又了《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的意见》。2013年11月,“三爱”教育被写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由此可见党和国家对我国广大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加强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视角和要求。如何培养大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德育品质,有效地进行德育档案的建设管理,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一、“三爱”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德育档案建设及管理的现状

社会的进步对国民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标准。在提高我国全民道德水平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处于学生期间的公民,尤其是作为即将进入到社会的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管理,是促进我国德育建设长足发展的有力措施。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逐渐将德育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德育测评是各校对学生德育档案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形式,也是综合评价学生表现的重要内容。以德育测评为基础形式的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多运用记录的形式激励、约束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德育行为以及德育观念,虽然有所成效,但因更多偏重学生对各项校园活动参与的积极性,缺少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具体评价指标,并且在学生就业时也没有体现出学生德育档案对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作用,这都使学生德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显得不够完善。“三爱”教育是指对大学生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教育,是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德育教育的具体体现。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德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同时也对现阶段进行“三爱”教育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但以“三爱”教育为视角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的研究还是一个新的内容。

二、“三爱”教育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思想观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社会繁荣景象出现的同时也暴露了一定的负面现象。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道德水平滑坡,不仅干扰了社会经济生活秩序,也影响了我国政治、文化和科研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德育环境作为支持。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动员和鼓舞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成才,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旗帜[1]40。高校承担着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输出人才的德育素质影响着国家整体的道德水平,而“三爱”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所以以“三爱”教育为基点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做好学生德育档案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所以作为和谐社会的一员,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但是在我国长期应试教育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及家长更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德育水平较低,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诚信的缺失,例如考试违纪,不按时缴纳学费,拖欠银行贷款,就业时违约等行为,严重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大学期间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德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从而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提出的“三爱”教育的理解,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3.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的需要。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三爱”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内涵。“三爱”教育内容具体又广泛,不仅融入了广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品德塑造等多个方面,还融入大学生后续择业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在实现自己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极易出现由于自身社会经验的不足,造成对人生以及社会的错误认识,这就需要大学生自身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我调控能力来促进自身的社会发展。德育档案的建立可以督促学生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效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三爱”教育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德育档案管理的建议

1.优化档案管理内容。学生德育档案工作作为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德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新时期德育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历史要求,是使德育工作提高档次的基础性工作[2]40。为了使德育档案的建设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三爱”教育为基础对档案管理内容进行细化分类,如包括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和总结、会议记录和教育活动等内容的德育教育记录;诚信、政治素质、集体意识等内容的学生行为品德记录,院级、班级和个人等不同层次的评价考核记录等。这些档案的归档,都需要对其保存价值进行思考,如果硬性地将所有的档案都进行归档则会造成时间的浪费以及档案的资源浪费。建设管理有效的学生德育档案可以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改进工作方法和水平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指导方向。

2.加强品质测量。品质测量是做好德育档案管理的前提。在以往的大学生德育品质测量中,大多数是对于事实的具体描述,缺少对学生德育品质形成过程的记录,因此无法反映出学生品质的变化规律。所以在进行德育档案管理时可以针对“三爱”教育中的大学生学习诚信问题、政治品质、关怀友爱的意识以及集体协作能力等德育品质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针对大学生自身的行为以及能力,进行四个级别的分类,即优秀、好、中等、不合格。特别是在进行德育档案管理中可以依据需要对学生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德育变化情况,建立一个坐标,直观展现出大学生品德素质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3.提高实用性。德育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是对大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种方式。德育档案的价值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凭证价值;二是参考价值。德育档案中会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道德成长的记录凭证,能够提升学生道德成长的整体精神空间。虽然目前部分学校已将学生德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纳入到了学校对学生的综合测评考核管理中,但其构建和应用仍然较为局限。“三爱”教育是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密切结合的教育,与学生自身发展方向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在“三爱”教育视角下加强学生的德育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可为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提供品德素质方面的参考依据。加强德育档案在学校与社会衔接时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育档案建设和管理,提高德育档案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张振峰.“三爱”教育唱响学校德育主旋律[J].中国德育,2014(7).

[2]马晓峰.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兰台世界,2013(2).

第6篇

关键词:网络德育 高校 管理系统

网络作为新的技术平台,在为高校生提供大量信息和便利条件的同时,由于其隐秘性的特点也带来了相当范围内的高校生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一、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网站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疏导和防范。高校在建立互联网上德育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言行,把网络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之中,使其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统一起来。

首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言行。必须明确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所有法规和道德文明礼仪,诸如《宪法》、《民法》、《刑法》等在网络上同样适用,国家保密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法规必须执行,任何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依法处理。近年各高校纷纷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修订《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这些办法和条例对学生上网的时间、地域等内容进行了限制和规范,并制定了相关的处罚条例,如:规定联接学生寝室的网络暂限国内运行,学生不得因上网耽误上课、自修和影响同学的休息等。对于违反网络管理条例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暂停上网资格、赔偿损失、取消学生评优评奖,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等。此外,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对各院系、班级寝室制定上网的“乡规民约”,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

其次,加强网络的技术支持,筑牢“防火墙”,堵住“入侵者”。一些大学的校园网刚启用时,由于网络防卫系统比较薄弱,漏洞较多,很快被“黑客”恶意攻破,窃取了相关数据信息。同时,在对匿名用户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一些不宜宣传或不健康的内容也通过网络进入了校园网。基于上述问题,学校实施了二期工程,建成了以“防火墙”网络安全技术为技术支持的校园网,有效地抑制了同类问题的发生。现在,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规则设置对境外有害网站和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进行封堵,禁止访问,现有的网络安全技术也使网络抵御校内外“黑客”攻击的能力大大增强,安全性明显提高。

再次,加强对电子公告牌和“论坛”的监管。BBS即电子公告牌,是国际互联网上最知名的信息服务点,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网站。该站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讨论区的文章出现涉及政治的过激言论;在讨论中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观点的谬误而误导他人;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个别不负责任的人在网上贴出某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因此,应该采取如下管理办法: 明确职责并建立责任制。对于BBS的管理,要明确主管和协管部门。管理者不仅要有网络技术人员,还要有德育工作者和安全保卫人员。凡申请在学生寝室上网或申办“论坛”者,须填写入网申请书,并签署有院(系)学生工作组或有关主管部门审核的入网责任书。BBS站实行版主负责制,明确各版主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好本版的内容,及时删除一些错误的信息。

二、加强高校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针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尽快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高校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应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把握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加强网络知识技能学习。

当前,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主动学习和着重发展网络知识和技能:

(1)交流与沟通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掌握聊天室、BBS、QICQ、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手段,以便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快捷、多方位地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

(2)浏览与查询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了解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要懂得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采取一定的信息保存方法将需要的信息存储起来,提高网络使用率。

(3)信息与网络参与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理论与操作实践,掌握各种软件的应用技能,懂得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运用规范,学会网上查询方法,信息下载和网上通讯、交流的技巧,学会多媒体、网页的制作技巧、网上监控的方法与阻挡有害信息的技巧等,总之一切有利于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技术技巧都应熟练掌握和运用。

高校要加强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的网络培训,通过技术讲座和培训,介绍网络发展的新动向,应用软件的新版本,使德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只有德育工作者掌握了足够的网络知识技能,才可能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像的综合表现形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大学德育的时效性。

第二,优化德育队伍结构,树立德育专家意识。

大学德育工作者只有成长为一名专家,才有可能胜任日益繁重、复杂、艰巨、高标准的德育理论研究和日常实践活动,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先进性和成效性。目前大学德育队伍经过学习和培训,大部分已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日常的德育工作,但开发德育软件、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建立德育网站等更深层的德育工作还有一定困难。大学德育工作者还必须下苦功夫不断学习实践、研究提高,熟练地掌握计算机,了解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其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并尽可能以适当方式参与校园信息的制作与控制,指导大学生在网络上查找有益信息,使自己成为大学德育所涉及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专家,充分发挥德育工作者的骨干带头作用、团结凝聚作用和咨询指导作用。

总结:因此,优化德育队伍结构,树立专家意识,充实一批既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有较好政治素质的专业人才到大学德育队伍中来就显得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王爱民.大学生网络德育初探.《中国德育》,2003年 第6期

[2]尚元东.大学生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教育探索》,2008年 第6期

第7篇

1.1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涵。大学生法制教育,“主要是面向大学生,尤其是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是指高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法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信仰,养成懂法、守法、护法的习惯”。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同于法学教育,法学教育重点在于学习法学的理论知识。而法制教育在于通过对基本法律知识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信仰,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1.2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意义。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非常重要。第一,加强法制教育是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党的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述为“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这也是衡量公民自身素质的重要标准。高校法制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为根本目的,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被当做法学教育,仅仅教授法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忽略法律素质的提高。只有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时代法治的要求。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就是依法治国,建设民主法治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大学生,只有掌握良好的法律知识,具备完善的法律意识,才符合时代法治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第三,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能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法制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和人生观。

1.3大学生法制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1.3.1大学生法制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司法部联合的《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明确规定:“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德育的内容,“已由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到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由此可见,高校的法制教育,本身就是德育的一部分。高校德育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只有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才能确保高校德育内容的完整性。

1.3.2法制教育能提高德育的实效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一方面,德育中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等内容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法制教育中法的各项制度在制定与形成过程中既融合了思想、政治、道德领域对大学生的要求,又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宣告和界定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的正当性。思想、道德和法律都以社会历史与现实为立足点,在内容上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在实施中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影响社会秩序的要素”。总之,大学生法制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融为一体,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分析

1985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高等院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经过多年的法制教育,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总结和分析法制教育的实践,我们会发现,目前大学生的法制教育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2.1高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重视不够。目前,各高校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但重视不够。例如,多数法律基础课的老师都由社科部、政治理论教学部等老师担任,部分老师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法律教育,对法律知识不够了解,无法保证教育效果。另外,由于课时的限制,老师讲述的法律知识较少,无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的知识,更谈不上法律意识的培养。

2.2法制教育缺乏创新性。法制教育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很多学校在法制教育上,都选择集中授课,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学生没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会大大影响法制教育的效果。对大学生进行考核的方式也很简单,采取考查试卷的形式,大多数学生为了考试只是对法律理论知识死摘要:法制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制教育能够提高德育实效性。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本文针对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德育大学生法制教育联系关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理解所学法律知识,更不懂得怎么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都不利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

2.3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不强。中国犯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一项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不太高,尚未达到国家、社会、公众所要求的期望。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

3.1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起来,帮助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道德觉悟。200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调整,设置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这就要求教育者既注意法制教育与德育在性质、特点、形成及规律、作用、原则、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相互区别,更在二者的相互联系中探求有机整合。在具体的讲授方式中,老师应尽量减少理论说教,更多通过一些典型的道德与法律案件对学生进行教育,理论结合实际,引发学生思考。既要激发学生运用法律思维思考,又要让学生在真实案件中做出道德价值判断。要让道德和法律成为学生的信仰,而不是为了应试的教条。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首先要能想到通过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解决问题,让法律思维优先,首先发挥法律的作用,将道德思维提升至更高层次。学生结合实际有效运用法学理论,并全方位思考和解决问题,初步达到整合德育和法制教育的目的。

3.2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法律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需要更多的法律实践活动丰富法律课堂教学。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坚持基本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强化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

(1)组织学生参观监狱,参加庭审,请一些法官或律师在校园开讲座,组织学生模拟法庭,能够让学生更直观体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权威。

(2)随时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可以在各个高校建设高校法律教育网,在网络上播放一些法制教育的案例和宣传片,通过网络进行法制教育宣传,强化教育的时效性。

(3)充分利用电视媒体作用,通过观看一些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比如中央台法制频道和今日说法节目都很受学生欢迎,可以在师生中多宣传。

(4)在学生中创建法律社团,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和以案说法等活动,增强法律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理解法律的能力。除了要宣传法律的理论知识外,社团更要注重对学生实际法律问题的解决。例如对就业合同、贷款合同的解释和分析,对于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纠纷方面法律的解释和解决的途径,等等。要让学生意识到法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同时,让学生把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比如在学生假期,可以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去城市、农村的一些地区调查中国的现状,结合课堂教育和社会教育,开辟新的场地进行校园法制宣传。

3.3实行依法治校,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学校纪律实质上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道德教育工具”。纪律是一种行为规则,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各高校应该通过制定各种纪律、制度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依法治校,把学校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在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时,高校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使高校的各项制度合理合法。尤其是在涉及学生方面的规章制度时,可以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讨论中,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保证自我行为的规范。同时,学校对学生的合法权利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保护,不能随意地批评、处罚学生。对问题和纠纷的处理要按照法律的程序和方法解决,让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总之,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我们应该把德育和法制教育整合起来,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娄淑娟.高校学生德育工作中法制教育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6.

[2]黄咸强.论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高校德育的整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9.8.

[3]石红.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的价值基础[J].思想理论教育,2007.17.

[4]冯东山.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J].法制与社会2014.8.

第8篇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存在问题

第一,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第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特点。当人生价值目标与现实利益发生冲突时,比较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的选择和实现上有比较明显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第三,开放和竞争意识逐渐加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人际交往等方面与传统的封闭观念和单一的思维模式有很大区别。对于新事物比较容易接受,然而基础文明、社会公德等却被弱化和边缘化,甚至对社会上出现的部分不良现象和行为采取了默认的态度。第四,诚信意识薄弱。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如考试舞弊、故意拖欠学费、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甚至求职造假、美化简历等。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德育工作现状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也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2]。但是由于社会、学校和个人因素等原因,使得高校辅导员工作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第一,现在高校辅导员进行德育工作形式单一,多数采用说教灌输方式,用“守则”、“规范”、纪律去规定学生可以怎样做、不可以怎样做,对越规者处之以罚。而没有在具体的活动中把德育工作切实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第二,高校对于民族文化的学习宣传往往只停留在口号上,学生对开展的活动也只是应付参加,辅导员没能真正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三,高校辅导员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由于不少高校辅导员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不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渠道有效地影响和教育大学生,无法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这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

三、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辅导员德育工作中的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互联网触及世界每一角落,不同地域、不同人种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公民道德教育途径,提高全民族素质,越发显得重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非常必要。第一,德育只有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有生命力,这样的德育才具有文化之源、民族之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沉淀出的坚韧性、严谨性、审美性和感染性特点,可以陶冶情操,促使道德品质的优化。第二,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们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破浪前进。第三,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性质和目标的方向性、原则性的规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其特质,不仅要靠教育者循循善诱,教育和启迪学生的心灵,更要靠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形象来感染和影响学生,起到表率和典范作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就是根据这一要旨提出的,是根据高校辅导员长期以来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来的。辅导员通过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自强意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做到既有情感中的教育,更有教育中的情感。

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辅导员德育工作的途径

第一,开展民族传统技艺为主题的活动,如茶艺、陶艺、古诗词、剪纸、围棋等。辅导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教育。在班会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学习思考中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思悟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二,开展主题讲堂,把我们日常碰到的道德现象,用现代的语言来诠释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内涵,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在我国大学校园里存在较多大学生道德行为缺失的现象。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日常行为不文明,用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利于大学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校园文化的塑造,而且对于建设整个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推动力量[3]。它必将引领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第三,充分发挥武术操、太极拳等体育选修课程的作用。武术的“严谨规范、勃然进取、平和浩大”的特点使学生于健身中感悟立人之道,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勇敢、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第四,通过高雅艺术进课堂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强烈的震撼力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平等和久违的对生命的关注。将“高雅艺术进课堂活动”与两课教育相结合,是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的重要尝试。为高校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引领高校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收人类先进文化成果,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第五,开展以社区为空间、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内容、以培育学生民族精神为目的的形式多样的社区化教育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和身心素养,成为“正品立德、文武兼修”的思源学子。以社区志愿者服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社区实践体验。如定期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除了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打扫卫生外。还积极为老人表演武术、剪纸等民族节目,教老人们打太极拳,与老人们下围棋。学生们在老人们热烈的掌声、舒心的微笑中获得了满足感和自信心,感悟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培养了“仁爱”的品质。

五、结束语

把德育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学习、实践、体验、感悟、内化、升华,成为道德的主人,充实了高校德育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于高校德育中,它把民族精神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促进高校德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德育作用的广泛实现。

本文作者:吴燕端庄雨工作单位:梧州学院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德育生活化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26-03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和科技突飞猛进的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索和创新。随着哲学、社会学、教育学领域顺应关注人、回归生活的历史潮流,不少学者将目光转向了生活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旨在不断拓展深化这一研究。

一、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缘起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德育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其实际效果并不乐观,德育生活化就是在对德育困境的反思、批判和应对中产生的。

唐汉卫认为只要德育由于脱离生活而带来的问题依然存在,只要生活在不断变化而德育却没能及时立足于现实生活,对德育脱离生活的批评就不会过时。他还指出德育脱离生活主要表现为道德教育的科学化、理想化、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等几个方面。高德胜把传统德育表述为“知性德育”,认为它“割裂了德性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认知与情感、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全面超越知性德育,需转变到生活德育。文艺文认为去生活化是传统高校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德育观念上过度理性化、知性化,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缺失,德育过程脱离学习主体的生活以及德育情景脱离社会实际”。可见,去生活化是造成传统德育低效、失效的主要原因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德育生活化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成为传统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理论界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表述,但不少学者作了有益的尝试。张国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抽象性、概念性的灌输路径而言的,是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学思想”。该种观点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将其界定为一种单纯的理想性、导向性的教育理念,有失偏颇。尚丽娟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找依托、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该观点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生活性、主体性、教育性的特点,但只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模型和实践样式的教育模式,仍未全面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杨永明则将其内涵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世界理论的指导下,以生活为基点,以人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一部分”的状态。该内涵尊重了“化”字的词义,同时符合逻辑学的定义规则,对德育生活化的本质的揭示有借鉴意义。

在综合学者们对于德育生活化所下定义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对其进行界定:德育生活化是与脱离生活的过于追求理想化、教条化、泛政治化的德育相对而言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以现实生活为基点,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手段,不仅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引导大学生生活建构的过程和状态。

三、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学者们分别从哲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理论。一些学者关注了相关理论对德育生活化的理论意义,其中主要的理论支撑包括实践观、认识论、人的本质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理论观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求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应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的主体,注意让学生在现实社会环境中通过自我实践、自我锻炼、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去接受教育。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就是主体间的关系,强调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平等主体进行平等交流、相互启发、相互生成的过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要求德育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的目标追求。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主张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并为生活实践服务,德育也才能收到实效。

2.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对实现德育生活化有重要的反思和借鉴意义。李和佳等学者较早地阐述了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借鉴意义。他在文中提出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总的来说是一个哲学概念,“强调人们日常的生活及活动是科学的基础”,自伽利略时代开始,纯客观、唯理性的实证主义思潮使得现代科学忽视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看来,只有彻底地追问使一切科学获得有效性的“主观性”,追问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理解客观的真理,才能获得世界最终的存在意义。在哲学界回归生活世界的背景下,这一观点引起了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刻变化,针对德育与生活对立甚至异化的困境,许多学者也提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3.生活教育理论。众学者认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是对生活教育理论的扬弃。胡凯、赵惜群等对亚里士多德、卢梭、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文章论述到,亚里士多德从三方面阐述了生活与德育的关系,即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最终依据,是良好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是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目的;卢梭所倡导的“自然生活”、“自然教育”的理念,对西方德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杜威在进一步反思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关于教育的本原性命题;陶行知扬弃杜威的生活教育思想,构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精髓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为德育生活化理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许多学者指出,“生活与道德是一体的”,真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生活为起点,在生活中开展,回归生活,引领生活。“生活教育理论”为德育生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已成为学者们普遍的看法。

4.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部分学者认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张月霞指出“在人本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其“核心主题是对人的关注,对人之所以为人的思索,以及对人的尊重”,对确认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等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学者们看到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地关注了社会价值,以培养“社会人”为重任,较少地关注个体价值,抹杀了个体的独立性,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生活化,在丰富的生活中进行价值引导,培育具有独立人格的学生。

5.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德育生活化的指导意义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经验的基础,对新知鉴别、选择和加工,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知识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有意识地开发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尽可能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思想道德情境,以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体验与经验,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德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较少学者论及德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与需求,现有研究认为时代在变革,思想在更新,而德育的主体――大学生,也处在一种与时俱进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德育理念和模式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才不至于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

1.时代的呼唤。杨迎春谈到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了人们科学观的革新、世界观的变革,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共同驱动传统德育向生活化转向。范美香指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及体制的全面开放转型呈现出正反两种效应,对个体发展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影响,为发挥积极影响,抵制消极影响,德育生活化成为开放社会的应然选择。此外,李荣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呼唤人的主体意识,只有德育生活化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主体性得到解放。

2.大学生的诉求。大学生心理特点决定了该群体独有的学习和活动方式,德育生活化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卢雄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大学生追求幸福、超越自我、渴望实现人生价值、体验新生活的需要。

3.教育的要求。生活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因此德育生活化不仅是教育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的内在要求,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特性与自身规律的内在要求。

4.应对德育困境的选择。时代大发展和社会大变革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利益格局带来猛烈冲击,人们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发生显著变化,而由于传统德育的封闭和狭隘,未能直视社会现实,紧跟时代步伐,履行自身使命,呈现明显的滞后性、低效性和被动性。因此,学者提出德育生活化是摆脱困境的应然选择。

四、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原则

德育生活化的原则是为实现德育生活化,在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和途径等方面所遵循的基本准则。根据学者对德育生活化原则现有的探索,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本性原则。人本性原则主张高校德育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实践中促使大学生产生情感体验从而生成价值认同,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二)渗透性原则。渗透性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和强化渗透意识,把德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之中,融合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网络体系,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渐进地进行。

(三)主体间性原则。主体间性原则是指首先要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看做交互主体,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教育双方对彼此的协同互动的对话、沟通与情感交流,形成道德共识。

(四)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受教育者在分析、比较、推理、实践的基础上能够积极进行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建构、自我完善。

五、关于大学生德育生活化的对策

多数学者从德育生活化范式构建较为宏观的视角探索了德育生活化的实现对策,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对其探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目标生活化。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德育目标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起着指导和调控作用,邱海锋强调实现德育生活化,内在地要求德育目标生活化,需要“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注重目标的辩证性;坚持统一要求与个体差异的统一,注重目标的层次性;坚持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统一,注重目标的整体性”。

(二)德育内容生活化。高校德育内容生活化,首先要求德育内容紧贴时代,与时俱进,积极充实拓展;其次突出生活性,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角度,探索创新德育内容以关注并引导大学生生活;再次重视生活世界德育资源和素材的开发利用。总之,高校德育不仅要指明政治方向,而且要诠释社会问题,提升人生境界。

(三)德育过程生活化。学者们探索了实现德育过程生活化的原则,杨永明指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主体性”,使大学生走进他人、走入社会,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互动型教育过程。邱海锋还提出将德育过程寓于生活中,把计划性和随机性结合起来,自然地进行德育。

(四)德育评价生活化。德育评价体系对德育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约束等多种功能,是构建德育生活化范式的重要部分。多数学者指出要在生活中进行评价,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此外,温丽丽还提出坚持评价的层次性。

六、德育生活化的研究评价与前景展望

经过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现有成果对深入研究德育生活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然而这一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多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还存在一些亟待澄清、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其一,德育生活化的概念及内涵是德育生活化研究的逻辑起点,至今尚未达成普遍认可的共识,需进一步解析探讨和充分理解,以形成更为科学的界定,为研究深入开展奠定前提和基础。

其二,学者们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有了颇为全面的论述,但受到专业背景等认知经验的制约,深刻性和严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三,关于高校德育生活化对策的研究尚显不足,一方面对策的维度需要继续拓展;另一方面,每个维度的探索有待进一步深化。此外,往往将对策探讨与范式构建置于同一层面,缺少具体可操作的路径措施,关于大学生德教育生活化路径的研究仍有待具体深入。

其四,德育生活化与主体性、主体间性、体验性、欣赏型等其他德育模式在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实施原则等方面存在着相关相融性,应对诸模式关系给予重视与探索,以利于德育模式的整合协调与改革创新。

其五,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民族习俗、教育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地方,大学生德育生活化也就有了特殊性,因此应结合不同地区实际,不同类型高校实际开展研究,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使德育生活化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10)

[2]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3]文艺文.大学德育路径生活化[J].道德与文明,2007(5)

[4]张国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5]尚丽娟.思想政治教育应生活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10)

[6]杨永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7]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8]张月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9]邱海锋.论大学生德育生活化范式的构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第10篇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移动互联网、手机、移动传媒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加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我国对于教育载体的研究虽然由来已久,但偏重于理论研究较多,未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因此,结合新媒体时代特色将大学生德育教育与教育载体研究相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体现了对教育载体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载体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移动通信技术为载体的新型社交方式引导着处于信息时代前沿的大学生群体。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了2015年10月份通信业情况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突破9.5亿;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13亿;4G用户总数达到3.2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达24.6%。此外,微信、微博、微课等各种形态的微媒体受到大学生群体的追捧。腾讯2015年业绩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其中18~25岁群体比例占总体的45.4%。各式各样的新媒体传播载体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色,需要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分析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性和成长规律。探索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进一步改进和发掘大学生德育教育新载体。

一、新媒体时代特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也逐渐由传统传播媒介向互联网、移动通讯媒介转变,这个转变过程造就了当今新媒体时代的格局。新媒体时代的最大特色在于消融了以往传统媒介间的界限,使传播载体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完善。从载体内容及形式角度出发,我们将新媒体时代特色总结如下。

1.信息内容更加富有时效性和评论性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新媒体在传播速度、途径和内容上有了极大的突破与革新。信息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地域、环境的限制,真正实现了信息内容传递的即时性。新媒体时代特有的网络传播载体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走向平等交融。信息的受众人群不再仅局限于媒体的传播途径,而是可以通过新媒体的互动或角色转变,使受众人群发出更多的声音,影响信息传播者甚至信息传播内容。

2.载体内容更加凸显个性化与定制式传统媒体时代,媒体的传播主要以大众化的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为主。新媒体时代则逐渐向更加细分的受众传播选择性的内容转变。通过对新媒体传播载体的个性化选择,每个受众都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自己的接受信息内容。这与传统媒体时代,受众群体只能被动地通过单一的传播载体接受毫无差别的信息相比有了明显蜕变。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个性化的凸显,大众逐渐融入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从而推动媒体传播步入大众媒体时代。

3.信息的传播角色与传播载体呈现出交互性在新媒体时代,每个受众都可以选择性地接受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同时每个受众又能转变成为信息的者,将自己采集到的信息或收到的信息通过加工后进行传播。作为传统媒体时代的受众而言,在新媒体时代通过对传播载体的选择多样性和传播者的转变打破了只有新闻机构才能新闻的局限,充分迎合了大众对于信息传播的细分与交互的需求;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主导型传播方式”,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体呈现的是“交互型”“开放型”的传播方式,受众有更大的选择性。

4.新媒体展示形式的多样性新媒体因展示载体多样,其形式也各有不同,可将文字、音频、视频融为一体,实现传播从即时到无限扩展内容,从而使传播的内容更加逼真鲜活,增加受众群体的互动性。此外,新媒体还有“易检索性”的特点:通过更加人性化的随即存储方式和分类检索方式,帮助更好地追述相关内容,使传播信息更加连贯有序。

二、大学生德育教育载体在教育实施中的作用

德育教育载体,是指教育主体在对客体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能承载、传导一定的德育教育信息并对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反馈的一种直观表示形态,这种形态可以帮助教育客体直观地了解教育内容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教育载体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是不可缺省的重要节点,是教育开展实施的内在必要要素之一。根据载体的实践路径不同,我们可以将德育教育载体划分为文化型、活动型、传媒型、管理型等多种类型教育载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德育教育载体形态也日趋多元化,原有的教育载体通过结合时代特色不断更新其固有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此外,德育教育体获得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便捷化,使得传统的德育教育载体也已经不能满足大学德育教育工作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需要。因此,大学生德育教育载体的合理选择和时代创新,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过程既是对客体知识的灌输,更是为了吸引教育客体积极主动参与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过程化教育,进一步激发客体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三、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德育教育载体的转变

新媒体时代下多种教育载体会同时作用于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教育载体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德育教育实践过程的效果。作为德育教育过程中各要素的重要节点与枢纽,只有结合时代特色和教育客体需求,完成教育载体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过程的有序、协调发展。

1.富有时代特色的教育载体,进一步拓展育人空间新媒体时代下,德育教育载体的创新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法,学生可以借助网站、微信推送、微课、慕课等丰富的新媒体在线平台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相关教育学习。新媒体时代下的教学载体没有时间的局限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浏览信息,达到学习的目的,而且新的德育教育载体承载的内容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更加生动鲜活的展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载体,能提高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并有效缩短学习时间。新媒体时代下的教育载体真正地实现了因材施教、个性化定制,将知识全面辐射,增加了德育教育过程和内容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2.教育载体的隐匿性,更有助于显性化个体特征在新媒体时代下,德育教育工作从面对面授课交流向虚拟非实名制线上教育转变。虚拟环境巧妙地把双方外貌和真实信息隐藏了起来,每个人都用网名和虚拟身份来交流。虚拟环境减轻了学生由于外貌或者家庭背景而产生的自卑感和焦虑感,降低了德育教育的心理防线,使学生更能畅所欲言。虚拟环境和在线平台帮助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开展教育工作,降低了学生的朋克效应,容易引起教育双方的情感共鸣,从而真正了解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倾听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帮助学生确实缓解各种困惑。

3.教育载体的互动性,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传统的德育教育教学方式因既往的教育载体而限制了学生的交互性,对于学生接受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教学内容以应试教育方式为主,不能完成德育教育的既定目标。新媒体给学生营造了新的在线、移动式学习教育载体,将课堂转变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自由自主的学习氛围和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地点、时间、方式和内容,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新的德育教育载体还使师生角色发生了调整,教师由主动者变为参与者,学生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甚至主导教育的过程,德育工作者则以引导和协作创造的方式参与到教育过程中。

综上所述,合理利用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载体,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教育成效的有效途径。只有牢牢把握时代的脉络,紧跟变革的脚步,才能不断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三个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2]崔德华.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2

第11篇

隐性德育的传统载体有校园物质文化载体、制度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及活动文化载体等,它体现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渗透教育。这也就意味着,隐性德育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可以通过纸面来轻易考察的,它的效果表现在学生潜意识的方方面面,具有长久的、深远的持续效果与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于隐性德育还缺少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高校普遍重视显性德育,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对隐性德育却不甚了解,轻视它的作用。实际上,显性德育有助于学生高效率掌握理论知识,却不能全面地接触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不能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思想、精神、人格等全方面道德发展,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平日更多地体现在生活中的。

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隐形德育优势

网络文化深受热爱流行文化的大学生群体的喜爱,是隐性德育效果得到提高的一个优秀载体,并且其具有的诸多文化特点也为德育提供了契机。

(一)师生交流平台的提供

网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新形式的社交方式。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人们的现实身份得以模糊,网友与网友间的地位趋于平等,因此社交的方式也与现实社交具有很大的差别,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面对面的交流还要更加真实。德育工作者通过网络平台,更容易与大学生获得真诚的交流,淡化二者之间的隔阂,消除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抵触情绪,得以真正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在这个社交平台中,德育工作者能掌握的范围更加宽广,信息的真实性也更加大,便于他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与引导。

(二)隐私的保护性,有利于学生内心情感的宣泄

网络文化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真实的身份隐藏起来,可以将心灵深处的自我完全释放出来,向网友倾诉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向父母、朋友表达的东西。通过这种倾诉,对于学生的心理压力是一种有效的缓解,减轻心理负担,避免了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发泄后重新冷静地面对自己,整理自己的心情,得以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重新面对现实生活。德育工作者应该利用这样一个契机,通过网络平台去倾听学生的心声,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普遍烦恼、困惑与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通与引导,更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隐性德育开展的丰富化

网络发展到进入,已形成了成熟的信息系统,人们只要输入想要得知的信息,按下搜索,就可以轻易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内容种类丰富,并结合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于一体,便于网络使用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事物。同时它的更新速度极快,以其新鲜度吸引人们的眼球。德育工作者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可以将德育内容加以处理于渲染,改变其单一的教育功能,充分展示其魅力,转化为更贴近学生、更易被学生接受的新鲜形式,使学生产生兴趣,自觉自主地去接触这些内容,这样不仅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德育教育,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也使学生对德育的一贯刻板印象发生转变,更加愿意去接受德育课程。

三、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茶文化;德育功能;高校;德育工作

1基本情况概述

自提倡全盘西化以来,中国高校德育工作一直存在一味向西方看齐的弊端,其发展西式的自由民主造成的教育问题十分严重。在带来了西方牛仔纨绔式的物欲攀比的同时,因过于追求泛滥自由,也使得高校学生严重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在全国多所大学中,为数惊人的大学生竟然通宵打游戏不熄灯,而每年日益增加的大学生不堪压力自戕身亡的事故更是见诸报端。综上所述,现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因融入了儒、道、佛三教的精华,在本身的效用之上还演化出了文化教育功能。正如陆羽那为世熟知的《茶经》所说:“茶性也俭”,一语道破茶性本身便有启示人生活俭朴的功能。古代文人们多浸于茶道,以茶会友,以茶育人的更是不在少数,应此茶文化的德育功能,是受到历史的验证的,下文将会一一分点论证。在当今世界目光都聚焦在中国的时刻,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被挖掘出来,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无所不包,世人也只是对之管窥蠡测。故此,发展高校德育工作,若能从茶文化中探索教育之道,那么将对高校具体教育工作的发展大有裨益。

2探索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大力改革高校德育工作迫在眉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的教育方针主张高校应一改对精英教育的执着,由以考试为主向育人为主转变,做到不仅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更应重视学生的内在品质。正如品茶一般,不仅要看茶的外在长相,更要重视茶的内在韵味。所以由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入手,研究其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是当下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众所周知,茶文化内涵广博,主要由茶性、茶道、茶德三方面组成,更是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文化,故此,其德育功能,既有儒家的因材施教,也有道家的无为而治,更有佛教的圆觉融通。本文将从茶性、茶道、茶德,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外在升华为内涵,逐步探索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2.1茶性对德育工作的启示作用

万物都有其习性,茶,自然也有其本性。首先,茶作为生长在中国本土的一种植物,本身便有不蔓不枝、不偏不倚的特点,茶香十里,却不妖娆;茶之妙用多端,却不自以为傲,甘自低调,这本身就具备道家上善若水的德育启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茶善利苍生而不傲。当代的大学生,一味向家人索取,而不讲究贡献;或是一有两点效用,便身心膨胀,浮躁地大肆炫耀。向高校学生宣扬茶低调不浮躁、甘于贡献而非一味索取的高贵茶性,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将起到良好的应用作用。其次,茶树多生长在南国多台风的江浙之地,或是生长于中国名山之绝顶,本身便需有坚忍不拔的品性,才能应对各种狂风暴雨,生存下来。故此,坚忍不拔敢于吃苦的本性,是茶性的对德育工作的又一启示,这种品性,正体现了儒家“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仁者精神。反观当下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来自于芝兰之室,过着衣来张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既未经世事磨练,也从无隐忍概念,这样的高校学生,怎能面对当今社会的残酷竞争呢?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灌输茶性,将有助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增强大学生为国家社会贡献吃苦耐劳的能力。而且茶的适应性强,既可晾晒成茶叶保存,又可舒展成茶水供人饮用。茶味淡雅、清香,韵味深长。茶,既可药用,也可饮用。适应性强,淡雅清香,用途广,这些特点,都与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不谋而合。开展高校的德育工作,实际就是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教育,更要善于利用中华传统美德,宣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而茶性本身的特点,与中华民族精神相吻合,对现代高校的德育教育具有极佳的启示作用。换言之,茶性对于德育工作的启示作用,正是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具体应用。

2.2茶道在德育工作中的直接应用

作为茶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道由来已久。茶道是茶文化在发展过程吸收的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又结合本身茶艺演化而来的一种独特文化。善品佳茗的人,还从茶道中升华出茶德这一精神层面的茶文化要素。在中国传统的茶道中,泡茶饮用,不是直接拿热水浸泡,饮用之时,也不是直接拿起狂吸,甚至对于装茶的器皿,也是极为讲究。这种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正是茶道的特点之一。纵观古代学有所成的文人墨客,无不衷心于茶,像苏轼、王安石均是品茶的好手,因为茶道,促进了文人学者精益求精的精神。而将这种精神应用到高校德育工作中,能有效促进高校大学生对于学业追求上进的精神。茶道同样讲究静心俭德,在品味茶水之时,要做到道家的清心寡欲;而在品茶之中,感受到茶水的淡雅清香,仿佛置身于树林中青石上,与大自然无隔阂相存,又是儒家“天人合一”的效用。喝一口茶之后,将茶杯放回桌子上,心里静寂不起一丝波澜,便如同佛家的圆通静寂,此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于宁静中体验到一种生命的乐趣。现代的人们,不论是学生群体还是社会群众,早已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连停下来喝口茶的时间空隙也没有。已经步行到社会大门前的大学生们,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普遍具有忧虑症状,因此发生的校园暴力行为层出不穷,而这正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故此,如若能将茶道应用到高校德育工作之中,教会大学生乃至青少年群体静心饮茶的妙处,那么将对忧虑症的治疗起到良好的效果。中国人饮茶讲究以礼相待,一般都是有客自远方来,以茶相待。一杯茶中,既有对礼节的持守,也包含了浓浓的情意。而在饮茶时的谈话,又促进了主客间的情感沟通、思想交流,因此茶道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便是促进礼节和交流。身处微信时代的学生群体,房门一关便隔绝了现实世界,加上惯用手机社交,又使得很多学生当面不会交流。当代高校的德育教育,可以利用茶道敞开大学生的心灵空间,教会大学生在饮茶中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由此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2.3茶德对于德育工作的升华作用

茶德作为茶道的精神升华,对茶道在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具有升华总结的作用。正如好的导师,是教会了学生珍贵精神品质的导师一样,好的德育工作,也应是精神层面的渗透工作。因此,探索茶德对于德育工作的升华作用,对茶道在德育工作中具体应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不乏很多名牌高校,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明显的表面工程化趋势。例如,鼓励学生追求卓越,却并未给学生讲明道德底线,导致许多学生往往为了追求所谓高人一等而违法取财。笔者认为,开展现代的高校德育工作,要从根本上落实,由精神层面渗透。而茶德作为茶道的精神升华,其首要主张是以和为贵,对客时和气、饮茶时和美,这是和谐理念的体现;其次,茶德主张廉美,清廉美丽,不迁不移,不妄求物欲,不事奢华;茶德还主张敬意,茶由天地灵气孕育而来,所以要敬天地,饮茶时要敬采茶人之劳动,品茶时要敬茶之品性。而这些茶文化高贵的“廉美和敬品质”如若渗透入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将会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综上所述,茶性、茶道、茶德所构成的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将起到良好的实践效果,能很好地弥补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不能从根本层面上教育学生的不足。

3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大学文凭的泛滥,对于高校学生的品德考核逐渐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要考核目标。只有具备优秀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大学生,才能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而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教育场所,更要重视对学生的道德培养,开展良好的德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总体道德素质。茶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不仅茶本身具有各种效用,而且由茶道升华的茶德更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功用。因此,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植入传统文化元素,从茶文化的茶性、茶道、茶德中汲取德育功能,不仅迫在眉睫而且要长远坚持。笔者希望,高校的德育工作,能得到长远发展,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

作者:黄春雷 高霞 赵旭 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刘靖君.试论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德育功能[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6,02:64-66.

[2]汤帮耀,李紫艳,赵世浩.大学文化建设语境下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4,02:50-53+91.

[3]张文春,桑雷.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弱化及提升策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2:98-100.

[4]程玉海,卜文军.论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J].理论导刊,2008,09: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