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9 02:16: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辐射防护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为强制性要求的外科手术前“倒计时”行动要求也适用于FGI程序。只要有可能,就应在患者躺到介入诊疗床上之前,预先核查透视系统的配置及是否有足够的影像存储空间。应根据程序要求和患者因素初步配置和确认透视系统的工作条件,以提供与程序所需影像质量要求相称的最低剂量率。透视设备通常可提供针对不同程序类型和患者身材(尤其是儿童)的不同操作模式配置。作为安全文化的一部分,操作者应使用安全核查表,在术前倒计时过程中确认已为该患者合理地选择了与其身材相称的配置[3]。
2术中患者剂量管理与控制
2.1术中患者剂量监测与通知
术中应全程监测患者的辐射剂量,事先指定的专人(技师、护士或其他符合要求的人员)应密切观察和记录辐射剂量监测仪表的累积读数,在达到表1所列数值的情况下,应立即通知介入医师。mGy,后续每增加500mGy。②设备显示Ka,r:首次达到3000mGy,后续每增加1000mGy(对应的PSD值分别约为1800mGy和500mGy)。③设备显示PKA,与患者体表照射野的大小有关。对于100cm2照射野:首次达到300Gy•cm2,后续每增加100Gy•cm2(对应的PSD值分别为1800mGy和500mGy);应当按照程序中的实际照射野面积等比例地调整PKA值,例如,当实际射野面积为50cm2或25cm2时,应通知的PKA值应分别调整为表中所列数值的1/2或1/4。④设备只能显示透视时间:首次达到30min,后续每增加15min。当程序中大量使用摄影功能(包括DSA和电影血管造影)时,通知时间间隔应缩短,由于透视时间与其他剂量参数的相关性很差,用于监控患者辐射照射时应慎用透视时间,尤其是潜在高辐射剂量程序中不得将透视时间作为惟一的剂量指标。⑤对于双平板系统,如果照射野不重叠,每个平板照射野的剂量应单独考虑;如果照射野重叠,重叠部分照射野的剂量应相加。⑥在程序前后60天内进行的辐射照射,应视其为已受照剂量的叠加[2-3,5]。
2.2术中辐射水平信息的应用
辐射剂量的临床管理理念实际上与碘化对比剂的临床管理理念类似。介入医师需要在术中全程持续监控对比剂的用量,同时也需要持续监控辐射剂量。如果已经使用了较多的辐射量,则应尝试作出努力,确保进一步的辐射剂量与临床需要相称且尽可能合理地低(对比剂的使用也与其相似)。与对比剂类似,某些患者对给定剂量辐射的敏感性高于一般人群,对于这些患者,应当更为细致地控制其受照剂量。如果控制手段不可行,则应在考虑这一附加风险的前提下重新评估程序的利益/风险比。临床报告中应记录术中对比剂和其他药物使用详情,同样,患者累积辐射剂量也应作为常规及时记录在临床报告中[3]。随着患者辐射剂量的增加,介入医师在接到相应辐射水平的通知时,应分析患者已受到的辐射剂量,综合考虑为完成手术还应接受的附加辐射剂量,以及其他因素(包括对比剂用量、患者或病变的解剖特征、患者的耐受性和合作能力、临床情况的变化、与导丝、导管和支架操作相关的技术因素等),作出进一步的利益-风险评价。一个FGI程序极端不可能因为仅仅是出于对辐射剂量的关切而终止,因为成功实施程序的临床利益几乎总是远远超过对患者的任何辐射危害。而且,如果在达成临床目的之前终止程序,则患者已经遭受的辐射风险不会换来相应的临床利益[2-3,5]。介入医师可以通过限制电影序列的数量和长度、降低电影或透视的剂量率、使用准直或微调机架角度等方法来减少进一步应用的辐射量和控制皮肤剂量[2]。当患者剂量已超过表1所列显著辐射剂量水平(SRDL)数值时,介入医师应负责按上述原则仔细权衡继续或终止程序的利益-风险。SRDL是一类合适选择的参考值,用于在介入程序中启动附加的剂量管理行动,或用作确定是否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的剂量阈值(该辐射水平可能在一般患者中导致临床相关损伤);但既不意味着辐射水平超过SRDL将必然导致损伤,也不意味着低于SRDL就绝对安全[2-3,5]。个人剂量限值不适用于接受介入诊疗的患者[6-7]。
2.3术中患者剂量控制措施
FGI程序中影响患者剂量的因素有多种,可分为操作相关因素及设备相关因素两方面。一些剂量控制措施是专为介入放射学而设计的,而程序性的剂量控制措施则与如何施行介入操作有关。影响患者剂量的一些因素如表2所示。在实践上可行的情况下,操作者应尽可能增加X射线球管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减少患者身体与影像探测器之间的距离[1-3,8-9]。尽可能限制透视时间已被证明是降低患者和工作人员剂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非惟一方法。剂量也取决于患者成像部位的厚度、视野尺寸、透视设备的脉冲频率和剂量率、投照角度、电影采集的帧数和次数等复杂的因素。可通过选择使用下列方法实现透视时间最小化:间歇透视;终末图像存留;虚拟准直(如有)。应当仅在需要实时成像体内引导装置和观察运动现象时进行透视。除非介入医师正在观察监视器,不应进行透视。在介入医师并未观察监视器的时间进行透视的情况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估计占到总透视时间的10%以上。术中审阅时可利用终末存留图像或透视循环回放替代透视或电影采集,则在审阅期间患者不会受到额外的辐射照射[1-3]。应尽量通过保持较高的管电压以降低管电流,以便在影像质量和患者剂量之间达到适当的平衡。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全程使用临床上可接受的最低剂量率透视模式,仅在必要时使用高剂量率模式。与连续透视相比,脉冲透视可通过使用短脉冲辐射而降低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剂量。在能够获取可接受影像质量的情况下,应使用最低采集帧率和最低脉冲频率的脉冲透视模式[1-3,8-9]。许多设备在介入透视操作中的剂量率不断变化。透视时间只是估计是否会出现辐射损伤的一个大概指标。当某项操作总的透视时间不变时,病人体重以及相关操作等因素如投照位置、角度,正常或较高的辐射剂量率,病人与管球间的距离以及影像采集片数等因素,都可以使得病人皮肤最大剂量数以十倍地增加[1]。电影采集时剂量率可达常规透视剂量率的10~60倍,绝对不应当用电影采集代替透视。仅在需要获取更高质量影像供审阅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影像采集,在临床可接受水平下应尽可能减少电影序列数量、每个电影序列的采集帧数和帧频,使用与所需影像质量相称的最低剂量模式。应尽可能随时使用终末存留图像或透视循环回放技术,而不用电影采集图像[3,8]。应使用准直器,将X射线束对准到感兴趣区,患者体表实际照射野不应大于关注区域的10%。有条件时可用虚拟准直。一些透视系统在使用放大模式时,皮肤剂量率会有增大,视野面积减少一半会使剂量率增加至4倍,因此,只有在临床上确有必要时才使用影像放大模式,放大倍数应限制在可接受的最低水平[2-3,5,8]。除非上肢是作为程序中计划成像任务的一部分,患者双上肢应处于辐射野之外[3]。需要注意,体型较大患者或较厚的身体部位可引起入射体表剂量的显著增加,斜位或侧位透视也可引起入射体表剂量增加。应设法避免过分倾斜角度的投照(尤其是颅左前斜位)。当需要多次不同的投照或介入操作时间非延长不可时,在不影响程序进行的前提下,应使机架的角度尽量多样化,尽可能想办法变换患者、通过旋转X射线球管围绕患者运动改变入射点或者使用其他措施以改变X射线投照角度,以便避免患者体表同一部位持续受照[2-3,5,8]。对于儿童患者,尤应仔细考虑采取最优化的防护措施:尽可能保护甲状腺、乳腺、眼晶状体和性腺等敏感器官;采用较低的采集帧率,在可能情况下使每秒脉冲数从7.5降低到3;对于体重低于20kg的儿童尽可能移去滤线栅,改用气隙技术;缩短成像时间;在重复采集时减少射野重叠;使用更加严格的准直;尽量少用放大技术;适当应用终末影像回放[10]。CT引导介入手术过程中,通常对兴趣区进行两次或更多次“通过”(穿过身体同一部位的CT采集的数目)或扫描采集。在CT透视过程中,扫描机架区域对患者和术者的辐射剂量应当引起关注。对于在CT引导下的介入手术,完成定位像扫描后,可以通过限制扫描容积、降低局部扫描的mAs、增加螺距、使用楔形滤板等方法降低患者剂量;对于CT透视,宜用“快速检查”模式以减少透视时间,少用“实时检查”模式[2,5,11]。努力的目标是,必须减少CT透视检查中对患者和临床医师的辐射剂量[11]。
3讨论
1.1一般资料
我科2014年1~11月行肾动态显像329例,其中男223例,女106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6岁。
1.2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肾动态扫描静脉注射时分别进行测量装满有99mTc-DTPA的注射器、注射时与注射结束后的空注射器的γ射线剂量。检测仪器使用美国的RadiationMonitorInspector、芬兰的γ计量仪。每次检测时先检测本底,检测结果显示本底值均小于0.1μSv。其目的主要是研究近距离操作对医护人员产生的辐射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
按照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的原则[1],在不同时间、不同距离和采用屏蔽的方式分别监测医务人员的所受辐照剂量。实验结果显示,医务人员接触时间越短,所受辐照剂量越少;接触距离越远,受辐照剂量越少。有铅衣的防护,受辐照剂量少。医务人员静脉注射时除佩戴基本的防护设备如铅衣、铅眼镜、铅脖套等,其操作熟练程度决定受辐照的时间长短。操作熟练者与患者接触时间短,受辐照的时间短。在距离防护方面,距离越远,受辐照剂量越低。另外,使用铅屏能有效大幅度降低受辐照剂量。所有医务人员的年受辐照剂量均在50mSv的限值范围以下。
3讨论
由于诊断疾病的需要,医务人员必须床旁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医务人员只要依据放射防护要求进行操作,即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辐射危害。
(1)对医护人员要加强学习:医务人员要认真学习放射防护的有关法规,掌握严格的操作规程,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2)采取适当防护措施是降低辐射的有效手段。监测结果显示,在相同时间同样距离的情况下,使用防护设施能极大的降低医务人员的受照剂量。
关键词 海洋;核应急环境监测;江苏
中图分类号 X5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204-02
与其他常规能源相比,核能具有高效、清洁等特点,但是由于核反应堆芯包容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也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一旦失去控制,可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1]。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筹建核电站,第1座自行设计、自主建设的核电站于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成功,标志着我国进入核能时代[2]。目前,我国的核能利用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已形成广东、浙江、江苏等核能基地[3]。作为我国的重要核电基地之一,江苏在连云港建成了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于2007年5月和8月投入了商业运行,田湾二期工程1、2号机组进入全面建设阶段[4]。
核应急是指采取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行动,其目的是控制或缓解核事故。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核应急管理体制[5]。然而,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虽然日本应急机制相对先进,但此次事故还是对海洋环境造成了直接污染,引发了人们对海洋辐射安全的广泛关注和反思[6]。
目前,江苏的核电站位于沿海地区,而环境放射性监测以陆地监测手段为主,尚未形成成熟的海洋核应急监测方案。为此,本文拟从合理借鉴和总结国内外核事故后应急监测预案的经验,为开展海洋核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江苏海洋核应急辐射环境监测预案能力,保障江苏省核电安全稳定发展和海洋环境质量。
1 国内外核应急监测情况
核应急监测是指疑似或确定发生核事故时,对环境辐射水平进行监测,收集辐射数据,以为防护措施的确定及核事故后果评价提供参考。其包括研究与制定应急方案、统筹及进行各项辐射监测、取样及分析工作;评价核事故的性质、影响程度及范围;以及建议所需的防护措施等多项内容[7]。
从20世纪中叶至今,世界上已发生了多起的核电站事故,如美国三英里岛核电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以及2011年发生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这些事故均造成人员伤亡,周围生态系统被破坏,对参与应急救援的相关设施及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如果有污染物进入海洋,则还会引发多重连锁反应,一方面是海水、沉积物、生物、生态系统污染,另一方面是随着海水的潮流运动,污染的迁移扩散。
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具备相对完善的核事故海洋监测和应急措施。如德国建立了综合测量信息系统(IMIS),对德国全境的辐射环境进行日常监测,监测数据将被发送到联邦辐射防护办公室的数据中心,经过分析处理后送交联邦环境、自然保护与核能安全部(BMU),并在网络上,使民众可以即时了解相关信息。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国家核应急响应、核应急监测、核辐射防护等8个专业技术支持中心,6支应急救援分队,以及环境、海洋、食品和饮用水等4个辐射监测网络[7]。
2 江苏海洋核应急辐射环境监测情况
江苏海洋核应急辐射环境监测主要围绕江苏田湾核电站开展相关工作,该核电站厂址坐落于云台山南麓的扒山头地区,东临黄海,西与宿城山谷相邻,南面是黄海滩地,北靠后云台山[8]。其所在地址山体较有利于防止污染向市区扩散,但是对江苏海域海洋环境有着潜在的影响,因此,加强江苏海洋的放射性监测,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保护海洋环境,是江苏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江苏省海涂中心持续多年对田湾核电站(也是核应急计划区内)周围环境进行辐射水平调查,运行前期环境监测,到现在为止的正常运行状态下的辐射水平监测,掌握了其天然辐射本底。2013年江苏海域海水、海洋生物中镭-226、铯-137、铯-134、钴-60、总β等放射性水平未见异常。水体中的锶-90、铯-137、铯-134、钴-60的放射性含量均远低于《海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上限。生物体中镭-226、铯-137放射性含量均远低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中规定限值。田湾核电站邻近海域海水中锶-90、铯-137、总β、氚等放射性核素含量处于海洋环境放射性本底水平[9]。2014年田湾核电站邻近海域海水放射性水平处于核电站运营前本底范围内,海水中锶-90、铯-137的放射性浓度远低于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沉积物放射性水平处于所在海域本底范围内;生物体内镭-226、铯-137的放射性浓度远低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中放射性物质限制值[10]。江苏省海涂中心工作成效在于:一方面掌握了田湾核电站附近海域的本底,另一方面也在实时监测其附近海域情况,公告公众其安全性。
3 江苏海洋核应急辐射环境监测建议
3.1 核事故初始阶段
如果发生了核事故,由于时间紧迫和危险的不确定性,在海洋应急监测的不同阶段也应该有不同的目的和任务。初始阶段,海洋监测需要对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给予尽快了解,应选有具有代表性且能进行快速监测的项目进行监测。首选监测介质为海洋上空大气和表层海水,要注意做好采样人员的防护。
3.2 核事故发展阶段
核事故的发展阶段则根据污染源的释放和环境受到污染的方向、范围和剂量。监测项目一般以半衰期较长,生物蓄积系数较高的项目为主,以全面掌握事故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监测介质主要是沉积物和生物。因为海水中的颗粒物会吸附具有颗粒活性的放射性核素,然后沉降到海底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也会通过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和蓄积,对生态环境形成破坏。
3.3 建设移动式的核辐射监测实验室
江苏省海洋核应急辐射环境监测可以考虑建设应急移动实验室(车载/船载)配合陆地监测,是陆地监测方式的有效补充。它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及时响应,机动灵活。设计方案要精准、核心,不搞大而全,突出防护功能,设计全面,考虑周详。主要核心是3点:一是现场监测,可以现场检测的核素,现场给出结果,传输至指挥端。二是采集样品。对于监测仪器庞大,监测周期较长,监测环境要求较高的核监测项目,将样品采集、保存,并带回陆地实验室检测。采集样品注意防沾污,进行分类保存,防止交叉污染[11];三是车/船应配置必要的气象装置,作为现场的第一执行装置。气象条件是确定核应急的监测方向、范围以及人群的疏散措施的重要导向。应急移动实验室的辅助核心也有3点:一是警报装置,发出警报疏散人群,使交通工具可以快速通行到达目的地。二是电源配置,配置足够备用电源,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转。这个情况很重要,因为突况下,电力很容易中断。所以一方面要提高电源的配置,另一方面要提高电源的科技含量。三是传输装置,现场情况的传输。包括影象的传输,数据的传输,人员设备工作情况的传输,可视化的界面可以给指挥端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包括以后的工作回溯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4 结语
江苏省海洋核应急监测基础薄弱,随着江苏核电事业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海洋核应急辐射环境监测的核应急预案:一是开展核应急监测宣传,尤其在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所在地)。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公众信息沟通、培训、演习。一方面宣传田湾核电站带给人们巨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告诉人们要居危思安,万一发生核电危机的时候,要怎么做,做什么。二是加大核应急监测人员培训,加强核应急能力的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的配备。相关单位通过定期的应急演习保持核应急响应能力。三是做好田湾核电站周围的本底数据的监测和收集、整理工作。包括核辐射、核电周围的土壤地质情况,海洋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以及栖息生物的种类、密度。有利于核应急监测后的数据比较,确定核应急方案。核设施是双刃剑,一方面给公众带来高效洁净的能源能量,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潜在的“老虎”。因此,应重视战略,藐视困难,保护好公众和环境安全。
5 参考文献
[1] 李君利,岳会国,武祯,等.福岛核事故对我国下一代核应急平台建设的启示[C]//日本福岛核事故专题研讨会论文集:387-394.
[2] 邹树梁,刘文君,王铁骊,等.我国核电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的战略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 (1):104-108.
[3] 杨旭红,叶建华,钱虹.我国核电产业的现状及发展[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8,24 (3):218-235.
[4] 凌永生,贾文宝,单卿,等.江苏省核应急管理与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9):677-682.
[5] 赵华.国外发达国家核应急管理体制特点及启示[J].现代职业安全,2009(12):80-82.
[6] 余雯,李奕良,何建华,等.海洋核应急情况下的监测项目和检测方法[J].辐射防护,2013,33(1):49-53.
[7] 谢骏箭,周 鹏,蔡建东,等.我国海洋核事故应急监测与环境评价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海洋环境科学,2015,34(4):622-629.
[8] 胡二邦,姚仁太,张建岗,等,田湾核电厂核事故场外后果评价系统简介[J].辐射防护,2006,26(5):286-297.
[9] 2013年江苏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A].江苏省海洋渔业局,2014.
我国环境工程专业从1977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批院校开设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年招生人数已达到2万人左右。环境工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门边缘交叉型的综合性学科。广义地说,几乎任何一门基础学科或工程学科的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都会在环境工程专业占有一席之地。在现有专业目录中,环境工程可能算得上是一门对其他各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包容性很强的学科,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我国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计划自专业创建之始至今一直处于发展、完善之中。
虽然各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已统一相同的名字,但各高校依旧保持了传统的特色。全国各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体系也呈百花齐放、多种特色并存的特点。一般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强调基础教学,以环境工程原理为专业基础,以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为专业课。培养过程过于强调教学过程,轻视综合能力这一最终目标。强调课堂教学,重视提供大量的实践锻炼,学生毕业论文或设计课题多为模拟,缺乏“真刀真枪”的实际训练。[1]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对涉核环境保护与辐射安全管理提出本文由收集整理了明确的要求,按此规划要求,在核原料开采、纯化和核废物处置循环全过程、核电设计、核工程技术、核反应堆工程、核与辐射安全、运行管理等领域均需要大量具有核环境保护知识的专门人才。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探索南华大学有核特色环境工程学科新的教学体系,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的专门人才,使之理论扎实、知识面广、素质高、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强,服务于国防建设、核工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了特色。
一、有核特色环境工程教学体系的建立
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深入,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基本走过了以“三废”治理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正在朝着有利于改善经济的环境品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档次的方向发展,这样就对环境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既坚持“统一”性又注意发展“特殊”性,突出“个性”。统一性就是在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上做到一致。特殊性就是要根据学校相关学科优势和自身条件及毕业生服务行业、部门和区域的要求,使培养的人才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具有特色或优势,得到社会的认可。kyoto大学本科生的教学重点以有毒有害及放射性废物管理为主。德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从事一般性的环境技术问题,更多地强调工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并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2]国内大多数高校已经或正在使自己的环境工程教育特色化。为使南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能满足国防事业、核电建设、地方经济发展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厚基础、高素质、重实践、强能力、宽适应”的全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拓宽学生专业知识,为培养多样化、个性化、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构建好平台。在教学体系的制订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追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目标,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核心,多平台设置课程,将实践教学、实习与校内课堂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设有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每个平台又分为必修和选修,开设跨专业修双学士学位课程,对学生实行弹性管理模式,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修满180课程学分、10分第二课堂学分即可申请学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意见,将所有的课程分为四大类:一是公共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尤其强调世界观、道德、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二是学科基础课,在于让学生打好基础,开设了“大学物理”、“分析化学”和“核工业生产概论”等课程。三是专业课程,提供1~2个专业课程模块,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情况,实行主修和辅修相结合的教学机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与“排水工程”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教学;“环工原理与设备”、“环境微生物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噪声控制工程”为主要专业课程。特别增设了“核环境学”、“放射性辐射防护”、“放射性三废处理”、“放射性环境监测与评价”等课程,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系统工程”等课程强调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环境伦理学的观念。四是专业选修类课程,分为限制选修和任意选修。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也可在大类学科范围内任意选课,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扩展知识面,开设了“环境管理与法律”、“工程监理”等课程。培养计划的模块化操作除了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专业规范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外,其显著的特点是增加涉核课程,突出实践教学,使毕业生能快速地适应国防、核工业等有关领域的工作需要。
二、培养核特色环工人才的实践
1.整合资源,促进发展
不同层次学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建设思路有所不同,如何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突出特色,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学科壁垒,增强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是实施资源整合、培养有核特色的环境工程人才的前提条件。核心能力是资源整合的结果,但核心能力首先不是单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一、两种“我有你没有”、“我行你不行”的专长设备、专长技术,而是获取、配置并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的有效优化的整合能力。教学资源整合可分为四个方面。专业内课程资源整合: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就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交流与合作,形成基于课程的教师学习与教研共同体;专业之间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及安全工程专业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校内教学资源的整合:在专业课之外,与校内采矿工程、核技术及应用、市政工程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中环境相关的研究领域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拓展专业的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学习资源;校园—社会相关资源的整合:为了营造学术氛围,学校经常开展学术报告、咨询、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利用核类企业实践教学资源。
2.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实验室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人才培育的基地”。实验室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体现专业特色为基础,构建了校园微型专业环境,进行专业之间的横向拓展,实现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校内教学资源整合;市政与环境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放射性辐射防护实验室和环境监测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作为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的节能与环境实验室和氡实验室向学生的科研、毕业论文开放,不仅使实验室的功能得到了拓展,而且使仪器设备的功能得到了开发和利用。
在实验内容和形式上,增加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探索实验,减少单纯验证性实验。部分实验,学生在独立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己设计方案,采用“三开放”形式,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和实验方式开放,以此培养学生的初步工程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强化实践,培养工程能力
在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大幅度提高实践教育的地位,并以实验的设计上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实验室设计的主要宗旨,使高仿真的实验环境和主体角色体验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源、动力源,强化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此,设置研究型课程和第二课堂学分,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活动;进行了公共场所空气质量评价、校园环境监测、湘江流域(衡阳段)水质评价、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在表层土壤中的迁移行为研究等;让学生根据情况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制订方案,实施实验,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省、市、学校和环境保护协会举办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充分利用已开辟的6处教学实习基地(中核集团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污水处理厂和耒阳电厂等),让学生有充分的接触和认知工程的机会。
互联网的发明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在最短的时间和最具有灵活性的环境下获得知识和进行学习。因为它利用了历史上最廉价的传输媒介,无论从学习素材的角度,还是学习者主体发展的角度,网络环境拓展了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途径与渠道,丰富了研究性学习的手段和形式,特别适合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网络辅助教学对学生学习的所有载体,包括课本、学校学习工具、师资等,其实并不是冲击和取代,而是效果的提升。《新疆医学物理应用网》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
1开展医学物理应用辅助教学的意义
(1)大大增加信息量,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网络的资源是丰富的,但网络上的内容又是复杂的,良莠并存。网络辅助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走出以“扎堆、聊天、消磨时光”为基本特征的互联网消遣性、娱乐性应用的误区,发挥互联网工作、学习和生活工具的健康、积极、成长性。我曾经走访过我校附近的网吧,详细观察大学生都在网上做些什么,结果发现大多数是在玩网游、QQ、看新闻、听音乐。而很少有学生利用网络来查询自己的学习资料,而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新疆医学物理应用网》的建成与开通,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交流提供了方便。
(2)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即学会社会性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互助、利他精神。例如:在新疆医学物理应用网站里有留言版,同学可以把他们没有理解或搞懂的问题或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留言版及时反馈给教师,老师通过E-mail辅导答疑同学问题。这样大大地增强了师生的交流和沟通,做到一对一的教学,从而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有利于扩展学生知识视野,走出仅仅阅读和背记教材知识点的误区。例如:为了配合医用物理绪论内容,网站还恰当介绍学科前沿知识,使学生从物理角度理解一些生命现象,学到一些与医学密切相关的新的物理概念、规律、方法和新的物理技术,从而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物理学应用于医学的方法,一方面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方面是大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充分体会高新技术在推动医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4)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受学时限制,教师可以将一部分内容放在网络上,让学生自学。“拓展应用”和“课后探究”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形式新颖,学生兴趣很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例如:如配合《振动与波》一章内容,笔者在“新疆医学物理应用网站”上拓展教材相关的内容,如:听诊器的发明、听诊器的发展、多普勒效应及在医学上的应用,临床超声医学的进展、声波驱蚊、手机的新用途、超声波清洗工艺等文章,配合《原子核和放射性》一章内容,结合当前日本福岛大地震引发的核电站核泄露,网站又添加了一系列关于辐射剂量单位、核辐射防护、核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文章,让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就出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体会到物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意义,医学生只有学习更多的物理知识,才能为医药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5)有利于照顾各种层次的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例如:网站有医学物理的讲稿和大量的练习题,同时附有标准答案和答题要点,方便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自测,找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教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6)可以实现资源的交流。占用较少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网站平台所搭载的论坛及学习博客来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心得,并通过论坛发帖跟帖的方式实现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共同讨论,达到加深知识理解、升华的目的,这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网络教学有利于化解交流的障碍,一般而言,课堂主要时间用于讲授专业知识,学生提问和学生自由发言探讨的时间非常有限。论坛及学习博客平台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因为网络具有较大的陌生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可以以匿名、化名提问,参与探讨,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者提出自己的困惑。这样,参与讨论的学生面会出现很大的扩充,再不局限于几个人。在网络教学中,教师既是网络教学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参与者。网站还设有友情连接,同学很容易连接的相近的网站。如:连接到超声医学研究网、放射影像园、核医学专业网等等,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
(7)给学生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例如《:新疆医学物理应用网站》有“学生论文”版块,可以展示同学的风采。比如老师可以向同学推荐题目,也可以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文献、搜索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学们可以在网站上互相学习、交流,当学生在互联网上能看到自己发表的论文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习医学物理的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8)笔者将平时在互联网上、书、专业杂志上搜集的资料、素材随时上传到网站上,并分类管理。定时更新内容,重组获得的资源,不断扩充资源库,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网站的信息量,对教师也是一种知识更新和管理知识的方式。
(9)网站宏观结构设计与设计模式。为了很好地实现任务分析中确定的网站功能,网页按表格进行排版设计,这样作的优点在于设计制作速度快,尤其在可视化网页编辑器,如MicrosoftFrontPage中,这样设计显得直观而方便,将网站的宏观结构设计为如表1所示。
【Abstract】The mass of uranium recycled by spent fuel reprocessing is 95% of total fuel mass. The use of recycled uranium could effectively save the natural uranium resource, reduce the cost of spent fuel reprocessing and the consumption of enrichment and separation work. By summarizing the worldwide application situation of recycled uranium, the pape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use of uranium in China.
【关键词】回收铀;乏燃料;铀资源
【Keywords】recycled uranium; spent fuel; uranium resource
【中图分类号】TL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72-02
1 引言
回收铀也称堆后铀,是指从核电站卸出的乏燃料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和分离后得到的铀[1]。乏燃料后处理回收的铀约占燃料金属质量的95%,其U-235的丰度为0.8~1.3wt%之间。从资源的角度看,回收铀的利用可以有效节约天然铀资源,减少大量乏燃料处置费用,降低浓缩分离功的成本。国际上许多国家开展了回收铀加工和循环利用,回收铀作为重要的铀资源补充方式,其开发利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2 回收铀国内外应用情况
2.1 国外使用情况
①英国
英国回收铀主要来自Magnox反应堆的金属燃料。从1960年Magnox反应堆运行以来,其所有的乏燃料都进行了后处理,其中约有1600t铀再浓缩用于制造AGR燃料。到90年代中期,约60%的AGR燃料是由Magnox反应堆乏燃料回收铀制成的。
②法国
法国电力公司(EDF)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研究了在压水堆中使用回收铀的可行性。从1997年开始,EDF在Cruas-3和Cruas-4堆大批量使用RU燃料,两个机组都获得了全堆芯装载回收铀的批准。自1997年以来,其回收铀的年使用量大约为150~400吨。到2003年底,法国约获得9600吨源自法国压水堆乏燃料的回收铀,其中2900吨已在法国压水堆核电厂中使用,剩余6700吨回收铀被转化成稳定形式以待未来使用。
③德国
德国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就_始回收铀循环利用尝试。1971―1972年,含有回收铀的34组MOX燃料组件被装入15MWe的沸水堆。从1982年开始,采用回收铀制造的燃料组件在340MWe的奥布利希海姆反应堆、810MWe的GKN-1压水堆上进行辐照考验,用以验证其可行性。到2003年底,德国共获得5078吨源自德国商用轻水堆乏燃料的回收铀,其中2696吨已在德国轻水堆机组中使用,剩余的回收铀被转化为稳定形式以待未来使用。
④日本
日本具有大量的回收铀管理经验,如回收铀与低浓铀掺混、回收铀与钚制成MOX元件、回收铀直接再浓缩等。针对回收铀的浓缩,日本PNC原型离心厂1989年开始运行,该厂与关西电力公司(KANSAI)和东京电力公司(TEPCO)共同实施了回收铀再浓缩测试论证,论证期间共有40吨回收铀通过再浓缩制成燃料装入大饭(Ohi)压水堆和福岛第一核电厂沸水堆中进行了测试,取得了预期结果。
⑤俄罗斯
俄罗斯拥有工业规模的回收铀燃料加工经验,其加工回收铀的设施主要有两处,分别位于谢韦尔斯克的西伯利亚化学企业(SCC)和埃列克特罗斯塔尔的OAO MSZ公司。上世纪90年代初,SCC公司为AREVA NC公司进行了回收铀的再浓缩,并开展回收铀净化研究,降低了回收铀产品中U-232含量。OAO公司拥有专用的回收铀燃料元件生产线,曾经采用来自英国Thorp厂的回收铀进行422吨燃料元件制造生产。
2.2 国内使用情况
国内回收铀应用主要是在重水堆上利用压水堆回收铀方面进行示范验证和探索研究。2011年,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利用压水堆回收铀与贫铀掺混制得等效天然铀燃料棒束并进入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1号机组进行辐照。根据运行期间的堆芯检测、出堆后的水下检查以及热室检查结果,该型燃料核特性以及辐照性能方面和天然铀相当,适用于作为国内重水堆的替换燃料[2]。
3 回收铀利用的意义
3.1 回收铀利用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采用乏燃料一次通过的方式,铀资源利用不足1%,造成大量铀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有资料显示,如果将回收铀与堆后钚制成MOX元件,通过快堆增殖,反复循环使用,铀资源利用率理论上可达60%~70%。如果仅考虑回收铀的单独回收利用,通过回收铀再浓缩、与低浓铀掺混应用于压水堆或直接应用于重水堆,可以节约10%~20%天然铀资源。同时,由于压水堆回收铀U-235富集度0.8~1.3wt%,高于天然铀(0.71wt%),可以节约大量分离功,省去天然铀利用的采矿、水冶等工序,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3.2 回收铀利用可减少放射性废物的处置量
废物最小化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燃料组件中仅有约1%的U-235同位素在热中子的作用下发生裂变反应,这意味着燃料组件中99%的能量未被利用而变为乏燃料。乏燃料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和回收使用,势必需要建设核废料处置场,这意味着高额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费用(美国的尤卡山项目预算962亿美元)。通过乏燃料后处理进行回收铀的利用,可以有效减少放射性废物的处置量。
3.3 回收铀对于天然铀国际市场具有调节作用
回收铀作为铀资源供应的一种补充方式,为核电发展国家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对于抵御国际天然铀市场价格波动具有一定作用。例如在2003年到2007年底不到5年时间,天然铀价格涨了10倍以上,对于和我国核电规模发展类似的国家,核燃料供应和铀资源保障尤为重要。加强回收铀的利用,对于降低天然铀价格波动,保障铀资源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4 回收铀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全球众多国家在回收铀加工利用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回收铀的加工制造与天然铀相比差异性较小,技术性和安全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别[3],回收铀几乎可以完全采用天然铀加工工艺及设备进行加工,只是需要一条专门的加工生产线作必要的辐射防护。
回收铀加工及产业化应用已经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而且产业规模也已形成。但是,回收铀的开发利用仍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①回收铀加工成本和加工成燃料前的贮存管理成本略高,回收铀的应用并非基于市场驱动,主要是政府间的后处理协议。尤其是近期天然铀的价格持续低迷,如何推动价格略高的回收铀的使用,是需要思考的问题;②按照当前全球核电装机规模,每年将产生约1万吨HM乏燃料,回收铀的获取源于乏燃料的后处理,但目前全球回收铀循环设施布局及能力还未完全适应潜在需求;③尽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也对回收铀和浓缩回收铀的可接受核素水平进行了规定,但由于后处理工艺不同,以及反应堆运行工况的实际差异,会造成回收铀的组分变化,因此需要建立回收铀加工和应用的标准体系。
5 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核电国家在回收铀转化、再浓缩、元件制造等方面已经拥有相应能力,回收铀使用过程中的除杂和辐射防护问题已经解决,回收铀堆内辐照性能已经得到验证,若干的工艺标准体系已经建立。随着全球核电持续发展,铀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伴随回收铀加工、应用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回收铀的开发利用前景广泛。
我国核电主要是以压水堆为主,将来大量压水堆的乏燃料通过后处理以后,势必将产生大量的回收钚和回收铀。回收钚可以与铀混合制成MOX燃料重新装入压水堆使用或者放入快堆增殖,届时将面临大量的回收铀开发利用问题,因此,当前国内应加大回收铀开发应用力度,重点研究,科学规划,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法规标准,为将来我国大量的回收铀寻找一条经济高效的利用之路。
【参考文献】
【1】回收应用将开启核能可持续发展新篇章[J].核燃料专题综述,
2016(01):24-25.
关键词: 科研; 教学; 研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59-02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作为大学的一种思想和理念,最先由法国“百科全书派”提出,其实质是欧洲对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但真正在办学实践中贯彻并使之闻名于世的是19世纪初洪堡所领导的柏林大学。柏林大学从创立之初就坚持科研应为教学服务,一切教学均应基于科研,科研包容在教学之中[1]。千百年来,我国对教师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进入现代社会,应该对这一定义进行拓展,变更为:师者,所以以传道、授业、解惑、创新也。二十世纪初,以德国大学的Seminar为蓝本,在北京大学首创文、理、法三科研究所,主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北京大学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所中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2]。认为:“大学无研究院,则教员易陷入抄发讲义不求进步之陋习。”因此,设立研究所,使大学高年级学生得以在导师指导下,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也为大学毕业生深造创造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到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当代著名高等教育学者伯顿·克拉克发现,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们对长期流行于学界的教学与科研相融相长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伯顿·克拉克基于自己对美国大学多年的实地调查和研究,于1987年描述了当时美国大学中教学和科研日益分离的现状:“知识的生产和创造者们俨然是大学中声望卓著的优等公民,而那些整日奔波于本科教学的知识传授者则明显地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大学的学术生活必须进行重构”[3]。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效果不一定成正相关,一些研究认为成微弱正相关,一些研究认为成不相关,甚至有的认为成负相关。根据对西南科技大学部分学生的调查,学生反而喜欢科研能力居中的老师。他们认为科研能力居中的教师,不仅具有相当的科研素养和水平,对课程内容理解充分,而且对学生也能细致体贴,讲解认真负责,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程内容。科研能力强的人可能过多地将时间用于科研而忽视教学,同时,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智商高,能轻松理解课程的基本原理,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也能轻松理解,而不注重认真细致地讲解给学生,导致学生对这些原理不能很好地掌握。科研能力差的教师可能存在自身对课程基本原理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因而难以给学生深入细致地讲解,导致学生对这些原理不能很好地掌握。这就说明科研和教学相融相长并不是必然关系。因此我们就需要寻找到一些途径,以促进科研和教学的融合,切实达到科研反哺教学的效果。
一、转变教师对大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看法,重视课堂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教学要建立在科研的基础上,科研也要围绕教学展开,实现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发展。“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师不仅要进行教学,而且还要进行科研工作。教师如果能够坚持开展科学研究,就会对所研究领域的动态和前沿比较熟悉,就能把所讲授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本人所研究的方向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切身的创造经验,把知识讲活,使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对本专业的最新科技进展有所了解,从而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材料物理》专业课程的讲授,提倡学生以“研究”方式学习,强调理论教学、文献查阅与实验教学三者的结合,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教学团队经过长期努力,建成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课堂布置、课外查阅、课外小组讨论、课堂学生PPT讲解与讨论四个环节,成功实现课堂教学与科研的融合[4]。比如说,《材料物理》教材中有“高温超导材料”专题,2011年是超导现象发现100周年,Nature Materials与Science等权威期刊都发表了重要评论,教学团队相应地建立了文献资源“超导百年回顾与展望”,让学生更为清楚地了解了超导的历史与发展方向。《材料物理》课程共建立了约20个专题、约80篇国外权威期刊论文为主的文献资源,并逐年随着相关学科发展而完善。通过对《材料物理》各个专题的研究式学习,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学生听、说、读与写以及文献查阅总结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通过学术讨论,许多专业问题越辩越真,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也更深入。
二、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对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是一些基础实验和验证性实验,虽然有利于学生巩固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简单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却在运用综合实验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如果将现有科研中与本科实验教学相关的研究工作纳入到实验教学中,通过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模式,可有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西南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十分重视实验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学校化工涂料实训基地为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是依靠生态建筑涂料课题组长期的科研和开发的技术建成的,应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对应用化学、材料学等专业十分对口,在基地的设计时就明确了教学、科研中试和生产三个功能,现在已完成应用化学生产实习、“化学建材”和“涂料加工工艺”等课程实验教学任务[5]。化工涂料实训基地通过编写生产实习指南,明确实习要求、实习内容、实习方法,并布置个人作业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作业。个人作业主要包括:学习和了解建筑涂料的基础知识,涂料车间布置和设备概况,涂料的配方设计和配料计算,涂料生产的分散、砂磨、调漆、调色等训练,记录各工艺环节的速度、时间等工艺参数,学习涂料各工艺环节的质量判断方法和生产经验,涂料基本性能检测,涂料有毒有害指标分析,等等。化工涂料实训基地使科研有效服务于实验教学,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同学们开拓进取精神,增强了同学们从事产业开发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和实践能力,通过将科研成果上升到中试和生产级别,大大提高了相关的科研研发能力,研究成果更接近于生产和应用水平,具有很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三、教师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凝炼为适合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提升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提升实践能力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自身能力、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关键环节。一个优秀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原则,应该遵循与生产、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学生在课题完成过程中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西南科技大学特种功能材料实验室借助承担的科研课题,较好地实现了科研反哺教学,支持了学生高质量完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该实验室完全是在导师所争取的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下建成的,该实验室从大一新生中开始吸纳成员,培养其科研兴趣,但核心成员是6名大三、大四学生和研究生,他们在导师指导下开始从事实验工作,导师在黑板上画图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从根本上把握实验。特别是学生参与各种标液配制和材料制备,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得学生对于所研究的材料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课堂所学的各种材料的名称。学生还学会了一些测试分析软件,如X-pert,origin,Search match等。在学生毕业设计阶段,导师将一个较大的科研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的毕业设计题目,从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过程,到问题解决、成果总结、论文撰写等环节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在完成课题任务过程中会涉及到几乎所有的专业基础课程中的知识点,通过课题任务的完成对专业基础知识理解更透,把握更牢。学生通过无机材料的合成和表征的实验,学会了如何分析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在导师指导下,学生自学《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并在样品的分析测试中,熟练掌握了X射线衍射、拉曼散射、扫面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原理,增强了感性认识,使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更加直观、真实、具体。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将科研转化为教学环节,使毕业设计内容紧跟学科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做科研的过程,并充分利用投入的科研设备和器材,加深了学生对科研的系统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积极组织各种创新实践班、大学生科技活动社团,作为科研促进教学的补充
李政道先生曾说,科研就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为了更广泛地让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学生对相关专业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更多学生受益,我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织开展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班、先进机电技术创新实践小班、材料与工程学院创新人才班、大学生科技活动社团等。
“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班,在全校每届选拔30名以工科为主、不同专业的优秀学生,配合完善的淘汰和退出机制。其培养过程采用基础训练、专题研究、系统设计等研究性教学方式,以实际工程问题的深入研究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导师为主导,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通过系统性、综合性的科研实践使学生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与实践技能,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首届“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班33名毕业生经过两到三年的创新班课程学习,修完规定学分,并顺利通过了由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H.Stark、T.Wong、Dr.Y.Yang等三位教授参加并由中央电视台和学校宣传部进行现场录像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会,获得了结业证书,毕业论文良好率达100%,优秀率达到50%,得到了答辩专家的一致好评。其中,李海南同学获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王卓然同学主编的教材《深入浅出AVR单版机:从ATmega48/88/168开始》2008年6月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过开展紧密结合工程实践的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我校计算机学院大学生科技活动社团,是为了解决实践课程受益面广但不够深入、个别学生科技活动较深入但受益面较窄的矛盾而采取的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实行“教师指导技术方案、研究生指导技术细节、本科生负责技术方案实施”的三级技术指导和文化交流体制,采用“一个学生科技活动社团、多个科研方向、若干个课题小组”的三级“集中-分散”模式进行管理。大学生科技活动社团开展活动两年多来,在参与科技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表现突出,共获得四川省苗子工程项目13项,学生获得各级项目经费共计228,800元[6]。
五、实现科研反哺教学还需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科研与教学的平衡关系。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已经对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因果关系和本末秩序进行了明确定位。但批判了多年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即使在非常注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今天,也没有明显改观,甚至有越演越烈之势。高校教师职称评聘重在科研;高校实行聘期考核,3年左右一个聘期,科研“硬指标”层层落实,易于考核,教学“软任务”软软绵绵,得过且过;高校要上台阶,申报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甚至大学排名等,都极其看重科研。宏观和微观环境都给科研以较高要求,教学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想挤进研究型大学,向985高校、211高校靠近,本无可厚非,只是有些本末倒置。在高校,科研终究是为教学服务的,这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掌握的关键。
(二)建立高校教师进入企业的长期合作机制。尤其是为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须推动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目前我校引进的部分青年教师学历虽然都高,基本上都是博士毕业,可是却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在教学中仅有理论是不够的,没有见过生产线、如何讲解工艺流程?因此,可考虑轮流派遣青年教师到企业进修,每次至少一个学期,在这段时间里对教师教学任务不再进行考核。我校已经选派科技人员组成项目技术工作组到中核集团821厂挂职,以“玻璃固化”项目为接入点,进行项目合作工作对接,在帮助厂方消化吸收进口技术和设备,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同时,参与集团公司一些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编写、申报等工作,又提高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可有效改善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校企双赢。国防科技学院为改变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和核工程与核技术两个涉核专业核心课程缺乏具有工程背景专业教师的现状,也拟派遣青年教师到中核集团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原五〇四厂)锻炼,这种作法值得继续推广并深入。
(三)继续加大力度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积极组织科研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和行业合作编写教材。课程的许多内容涉及不同研究领域,因而教学应该和科研一样,强调团队合作,通过团队逐步挖掘和积累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的科研资料和素材,将团队科研成果应用于该团队对应的课程教学中,更新教学内容。通过教学科研团队加强与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多带学生深入一些和专业相关的实践单位,让学生接触行业一线,了解行业一线的实际工作并逐渐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加强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给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培训。
参考文献:
[1] 董方,杜志强,王力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探析[J].新余学院学报,2011(5):135-137.
[2] 宋孝忠.习明纳:一种值得探讨的教学和研究制度[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1):67-69.
[3] 梁林梅.国外关于本科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探析[J].江苏高教,2010(3):67-70.
[4] 魏贤华.与科研相融合的“材料物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A].涪水华章-西南科技大学建校六十周年教学成果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44-248.
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自身,也不断地改变着生存环境,特别是利用能源的过程中,人类从外部环境中攫取资源,使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学会用火以来,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烟与火的时代,一直到人类发现了电的现象、进而在上世纪初发明、制造出了能够产生电力的机器设备——发电机。人类从直接电力工业的出现与人类学会用火一样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现代化的人类生活中,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文明生活都不可能离开电力,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行业和广大群众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电力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模式,电力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电力为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随着工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电力工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对于终端用户而言在所有形式的能源利用中,电力是最清洁、最便利的一种能源。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行业和城乡居民对电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电力企业本着“建绿色电网,创和谐家园”的原则,积极为建设规划科学、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环境友好、服务高效的电网而不懈努力。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电力设施的建设和电力环保工作得到了同等重视。
一、用科学的规划指导电网的建设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在现代文明的社会中电网是公用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并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这种需求的增长导致了整个电力设施系统的迅速扩大。为了满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净化的需要,城市区域已限制发电厂的建设,城区的电力要从周边区域供应。这样就拉长了输电距离。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解决城市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线路的输电能力,特别是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功率传送能力,就必须提高电压等级。当输送功率确定时,提高输电压等级将降低输电线路通过的电流,从而减少电能损耗。所以,提高供电电压等级是解决城市高密度负荷用电的必要技术手段。出于用电发展和远距离输电的需要,就使输电电压越来越高,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也越来越多。从经济财务的角度看电网是电力公司财产的重要构成,从作用功能来看电网又是整个社会经济以及民众生活的重要支架。随着全社会越来越依靠电力,随着电力网络的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地域延伸越来越广,随着电网建设的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电网的进一步建设也就越来越需要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一方面,电网规划必须满足电力系统规划的相关技术要求,要兼顾到电源电的布置、负荷中心所处的位置以及社会建设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电网的设置还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电网规划必须符合国家、地方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满足国家、地方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努力建设“绿色电网”。
二、以环境影响评价确保绿色电网的建设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电网企业新建和扩建、改造的各项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建设项目都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对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提出进行跟踪监测及评价的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以客观、公开、公正的态度,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环境决策和工程采取相应环保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另外,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电网专项规划必须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电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执行早期介入的原则,实现规划环评与电网规划编制的良性互动,将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考虑融入到电网规划中,并据此提出对规划进行优化调整的建议,努力达到从源头上控制电网建设的环境影响的目的。
具体操作环境评价的过程中,在工程项目取得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以后,我们必须委托具有从事环境评价资质的单位(公司),对该项目进行涉及环境影响的评价。为了保证环境评价工作具有竞争性,保证评价质量同时适当控制费用,目前我们都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环境评价单位,并签订委托合同。
开展环境评价的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此外,具体执行一个项目的评价时,还要考虑到各有关部委规章、地方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工程设计及批复文件、任务依据。在编制评价报告时还要请相关政府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所执行的标 准下达批复文件等等。
在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时,电网企业始终重视并坚持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程序,就是通过环保宣传、征求公众意见等方式进行“公众参与”。为了开展合理、有效的公众参与活动,先将项目的内容以文字形式挂到环境保护的相关网站上,并且打印出来粘贴到有关项目站址的周边和沿线,确保让附近或相关的民众全面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此外电网企业委托咨询单位请项目附近或相关的民众填写《公众参与调查表》。调查表根据不同的项目向被调查人提出各种问题,一般来说主要会询问:1.是否知道本工程的建设情况?2.从什么途径得知本项目的?3.对本地区目前电力供应的情况评价怎样?4.是否了解本项目的设施(变电站、高压线路)?5.本项目的施工和运行可能对环境构成哪些影响?6.本项目的施工和运行可能对周边居民产生哪些影响?7.对于项目所必需的占地、砍树和搬迁是怎么看的?8.对本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哪些建议?等等。
对于公众的意见政府和电网企业都是十分重视的,在环境评价和项目竣工的环保验收中专门有一部分是对公众调查的分析。由于公众对项目的了解程度不同,对电力环境保护的理解不同,提出的看法和意见会不一样,加上少数被调查对象出于经济利益的目的,还可( )能提出与环境保护毫不相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由咨询单位提出采纳意见,政府进行决策,科学合理地采纳公众参与的意见,通过宣传介绍与对照标准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让被调查人更全面了解电力环保的基本知识,一方面在环境评价报告中提出相应的方案,按照有关的标准、规定解决涉及电力建设的环保问题,确保我们的输变电设施符合国家和电力行业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
三、电网建设中最受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
当一套高压输变电设施投入运行以后,一般不会产生烟雾、埃尘,没有明显的化学反映过程,设施本身也与水、土的扰动没有直接的关系。在环境保护角度上看,输电线路与变电站常常被人们关注的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等方面的现象。下面我们逐个探讨这些现象及其相关的规定。
关于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容易给人造成误会的一个映像就是,有电场、磁场存在就一定会有辐射。其实这种说法至少是不够严谨的,或者说是不科学的。平常说的“场”这个概念,是一种以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形式存在的物质。不仅电有“场”,力也有“重力场”、“引力场”等。对电而言,静止的电荷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场”;运动电荷(也就是电流)在其周围空间同时产生磁场。当频率很低时,电场和磁场是相互独立的,彼此没有联系。我国电力系统的电源工作频率(即:工频)为50hz,即使在0~300hz的极低频范围中,也处在很低的频段位置。正是因为交流输变电设施产生的电场和磁场属于极低频场,其波幅的长度长达6000米,不可能像x射线、γ射线那样构成有效的电离辐射、也不可能像可见光、微波炉产生的微波那样构成有效的电磁辐射。科学的定义是:50hz交流输变电设施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是通过电磁感应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这种感应与辐射有本质上的不同。
此外,我国及国际上对输变电工频电、磁场强度限值是有规定的:
1)国家环保部在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中规定,居民区输变电工程工频电场强度的推荐限值为4千伏/米,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是0.1毫特(即100微特)。这个限值是针对居民区的,其它地区的限值宽于居民区限值。
2)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于1998年了《限制时变电场、磁场和电磁场曝露的导则(300ghz以下)》。在这个导则中,对公众的工频电场限值是5千伏/米,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是0.1毫特(即100微特)。此限值对保护公众健康已留下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与推荐,已被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所采用。我国工频电场强度的推荐限值比国际导则对公众的限值要严,比5千伏/米还小1千伏/米。
可能人们会问,变电站周围工频电磁场强度到底有多大?
根据我们国家的设计规范和实际测量,户外式变电站站界工频电场强度在每米几伏到几百伏之间,靠近变电站进出线稍高。变电站在设计时,均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保证变电站相邻居民区的电场强度低于国家规定的4千伏/米的限值。户内式和半户内式变电站站界工频电场强度则比户外式变电站电压更低。变电站站界工频磁感应强度小于10微特,远低于我国规定的推荐限值100微特。户内变电站周围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则趋于本底值。
关于线路跨越民房的问题,有关技术规程规定,50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不应跨越长期住人的建筑物。在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场强度低于国家推荐限值4千伏/米和0.1毫特的情况下,其它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跨越民房是可以的。
四、努力减少输电设施建设运行时对环境的影响
1.关于工频电磁场的影响。
虽然从科学的角度已经反复说明了变电站产生的是工频电磁场,不产生电离辐射,但是人们对于输电设备的存在和运行还是存有疑虑,担心对人的健康会有危害。
实际上在现代生活中,每一个普通家庭所使用的电器都会产生不同量的电磁场。有人请专家做了个小测试,看看大家家里的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场到底都有多大。测试结果显示,这些电器产生的电磁场都属于工频电磁场的范围。一些大容量的家用电器如空调和取暖设备由于工作时电流较大,其周围的工频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有时可以达到十几个微特,但是随着距离的增加,其值迅速衰减。
接下来的问题是,长期处在这些家用电器或变电站周边的电磁场中,到底对人体可能会有多大影响。社会上流传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说是长期处在变电站或家用电器的工频电磁场容易致癌。这些说法既没有确切科学依据,也找不到实际统计数据的支持。人体长度最大为两米左右,比起工频电磁场的波长6000公里、50赫兹的电磁波来说,电磁波穿过一个人体几乎都是同相位的,对极细小的人体细胞和dna分子更难以产生影响,因此50赫兹符合标准的感应电磁场对人体是无害的。而且,世界卫生组织第263号文件《电磁场和公众健康——极低频场和癌症》中说明:“现在仍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显示,极低频电磁场会直接破坏生物分子,故不大可能引起癌变。”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暴露在我们居住环境中的极低频的电磁场,不会导致包括dna在内的生物分子直接受损,不可能引发癌症等疾病。
科学家们迄今为止进行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极低频电磁场不会引发或助长癌症、白血病。流行病调查显示,工频磁场与儿童白血病微弱的关联的结论存在着严重的不一致性。并没有得到实验室和动物研究支持,调查存在其他混淆因素干扰,并没有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所确认。因此,并没有成为国际社会公认主动监管行动的理由。
而国内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对湖北省超高压电场作业人员进行了8年的健康动态观察,其间共进行三次全面健康检查。体检项目为神经系统的检查及有关的主观感觉、ekg、脑血流图及5项生化指标(全血胆碱酯酶、血清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酸脂、胆固醇及尿素氨)。经统计学分析,除个别指标有差异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
此外,我们国家还针对变电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国际上制定工频电磁场标准是经过实验研究确认对人体有害的阀值,并在这个的基础上, 对职业人员和普通公众分别给予了10倍和50倍的安全因子。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工频电磁场国际标准的安全尺度是在实验研究确认的危险数值的基础上出于保护公众的角度出发给予了50倍的安全裕度,也就是说,标准数值是在有害影响数值基础上再严格50倍的数值。而我们国家的标准比国际标准和欧盟标准还要严格。所以,符合标准的变电站工频电磁场是不会对人产生有害影响的。
根据近几年来对从110千伏到500千伏多个变电站的测试结果表明,变电站周边工频电磁场数值均能满足工频电场强度荐值4千伏/米,工频磁感应强度0.1毫特(即100微特)限值标准,110千伏到220千伏的工频电磁场数值更是远远小于国家标准,城区全户内变电站场界电磁场与环境背景场值相差无几,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无影响。
另外,根据国家环保局18号令的要求和我国环境保护的法规,电压在100千伏以上送、变电项目在建设之前都要请有专门资质的环评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要经过环保主管部门批准,方能动工建设。因此,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准则,在落实环境评价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我们的健康肯定是不会受到各种电压等级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影响的。
2.关于运行噪声的影响。
变电站内电器设备运行可能产生机械噪声及电晕放电产生电磁性噪声;输电线路电晕放电会产生电磁性噪声。针对电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特点,电网建设项目在选站选线、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行阶段一般均根据国家相关技术规程规范,环境保护相关技术政策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电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将对工程设计、施工、运行阶段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论证和评价,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发现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通过以上措施和努力,我公司目前新的电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噪声影响,均被控制在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标准要求的范围内。
3.其他方面的影响。
在电力设施的施工期间也会产生比较短期的环境影响。
1)施工扬尘:变电站场地平整及塔基开挖、土建施工、沙石料运输可能产生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短期的、局部的影响。
2)施工废污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若处理不当可能对周围水体产生影响。
3)施工噪声: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可能对附近居民产生影响。
4)土地占用:变电站及塔基占地造成土地功能的改变。
5)水土流失:施工期场地平整及塔基开挖将破坏、扰动地表和植被,土建施工期的临时堆土及表土剥离,都将可能产生水土流失问题。
6)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噪声、施工占地、水土流失等各项环境影响因素均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施工过程中如果不作规范和要求,可能留下扰动环境的后患,造成长期的影响。所以我公司加强施工前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评价,同时强调竣工后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验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环境保护的全过程监理,尽可能地减少了电力设施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
建设环境友好的电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必须考虑电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问题。在规划环评过程中,还要与地方环境保护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文物管理局等政府部门主动进行协调和沟通。只有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才能保证电网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保证真正建设成为环境友好电网。
参考资料:
1.《输变电设施的电场、磁场及其环境影响》——中国电力出版社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