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奥巴马开学演讲稿

奥巴马开学演讲稿

时间:2023-01-30 19:57:04

奥巴马开学演讲稿

第1篇

我知道,对你们中的许多人来说,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你们中的有一些刚刚进入幼儿园或升上初高中,对你们来说,这是在新学校的第一天,因此,假如你们感到有些紧张,那也是很正常的。我想也会有许多毕业班的学生们正自信满满地准备最后一年的冲刺。不过,我想无论你有多大、在读哪个年级,许多人都打心底里希望现在还在放暑假,以及今天不用那么早起床。

我可以理解这份心情。小时候,我们家在印度尼西亚住过几年,而我妈妈没钱送我去其他美国孩子们上学的地方去读书,因此她决定自己给我上课——时间是每周一到周五的凌晨4点半。

显然,我不怎么喜欢那么早就爬起来,很多时候,我就这么在厨房的桌子前睡着了。每当我埋怨的时候,我妈总会用同一副表情看着我说:“小鬼,你以为教你我就很轻松?” 所以,我可以理解你们中的许多人对于开学还需要时间来调整和适应,但今天我站在这里,是为了和你们谈一些重要的事情。我要和你们谈一谈你们每个人的教育,以及在新的学年里,你们应当做些什么。

我做过许多关于教育的讲话,也常常用到“责任”这个词。

我谈到过教师们有责任激励和启迪你们,督促你们学习。

我谈到过家长们有责任看管你们认真学习、完成作业,不要成天只会看电视或打游戏机。我也很多次谈到过政府有责任设定高标准严要求、协助老师和校长们的工作,改变在有些学校里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机会的现状。

但哪怕这一切都达到最好,哪怕我们有最尽职的教师、最好的家长、和最优秀的学校,假如你们不去履行自己的责任的话,那么这一切努力都会白费。——除非你每天准时去上学、除非你认真地听老师讲课、除非你把父母、长辈和其他大人们说的话放在心上、除非你肯付出成功所必需的努力,否则这一切都会失去意义。

而这就是我今天讲话的主题:对于自己的教育,你们中每一个人的责任。首先,我想谈谈你们对于自己有什么责任。

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材,而发现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或许你能写出优美的文字——甚至有一天能让那些文字出现在书籍和报刊上——但假如不在英语课上经常练习写作,你不会发现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个发明家、创造家——甚至设计出像今天的iPhone一样流行的产品,或研制出新的药物与疫苗——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学课程上做上几次实验,你不会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天赋;或许你能成为一名议员或最高法院法官,但假如你不去加入什么学生会或参加几次辩论赛,你也不会发现自己的才能。

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证,不管你将来想要做什么,你都需要相应的教育。——你想当名医生、当名教师或当名警官?你想成为护士、成为建筑设计师、律师或军人?无论你选择哪一种职业,良好的教育都必不可少,这世上不存在不把书念完就能拿到好工作的美梦,任何工作,都需要你的汗水、训练与学习。

不仅仅对于你们个人的未来有重要意义,你们的教育如何也会对这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今天你们在学校中学习的内容,将会决定我们整个国家在未来迎接重大挑战时的表现。

你们需要在数理科学课程上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去治疗癌症、艾滋那样的疾病,和解决我们面临的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你们需要在历史社科课程上培养出的观察力与判断力,来减轻和消除无家可归与贫困、犯罪问题和各种歧视,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公平和自由;你们需要在各类课程中逐渐累积和发展出来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去创业和建立新的公司与企业,来制造就业机会和推动经济的增长。

我们需要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天赋、技能和才智,来解决我们所面对的最困难的问题。假如你不这么做——假如你放弃学习——那么你不仅是放弃了自己,也是放弃了你的国家。

当然,我明白,读好书并不总是件容易的事。我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很难把精力集中在专心读书之上。

我知道你们的感受。我父亲在我两岁时就离开了家庭,是母亲一人将我们拉扯大,有时她付不起帐单,有时我们得不到其他孩子们都有的东西,有时我会想,假如父亲在该多好,有时我会感到孤独无助,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因此我并不总是能专心学习,我做过许多自己觉得丢脸的事情,也惹出过许多不该惹的麻烦,我的生活岌岌可危,随时可能急转直下。

但我很幸运。我在许多事上都得到了重来的机会,我得到了去大学读法学院、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我的妻子——现在得叫她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了——也有着相似的人生故事,她的父母都没读过大学,也没有什么财产,但他们和她都辛勤工作,好让她有机会去这个国家最优秀的学校读书。

你们中有些人可能没有这些有利条件,或许你的生活中没有能为你提供帮助和支持的长辈,或许你的某个家长没有工作、经济拮据,或许你住的社区不那么安全,或许你认识一些会对你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等等。

但归根结底,你的生活状况——你的长相、出身、经济条件、家庭氛围——都不是疏忽学业和态度恶劣的借口,这些不是你去跟老师顶嘴、逃课、或是辍学的借口,这些不是你不好好读书的借口。

你的未来,并不取决于你现在的生活有多好或多坏。没有人为你编排好你的命运,在美国,你的命运由你自己书写,你的未来由你自己掌握。

而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地方,千千万万和你一样的年轻人正是这样在书写着自己的命运。例如德克萨斯州罗马市的贾斯敏?佩雷兹(Jazmin Perez)。刚进学校时,她根本不会说英语,她住的地方几乎没人上过大学,她的父母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她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靠奖学金进入了布朗大学,如今正在攻读公共卫生专业的博士学位。

我还想起了加利福尼亚州洛斯拉图斯市的安多尼?舒尔兹(Andoni Schultz),他从三岁起就开始与脑癌病魔做斗争,他熬过了一次次治疗与手术——其中一次影响了他的记忆,因此他得花出比常人多几百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学业,但他从不曾落下自己的功课。这个秋天,他要开始在大学读书了。

又比如在我的家乡,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身为孤儿的香特尔·史蒂夫(Shantell Steve)换过多次收养家庭,从小在治安很差的地区长大,但她努力争取到了在当地保健站工作的机会、发起了一个让青少年远离犯罪团伙的项目,很快,她也将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去大学深造。

贾斯敏、安多尼和香特尔与你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和你们一样,他们也在生活中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但他们拒绝放弃,他们选择为自己的教育担起责任、给自己定下奋斗的目标。我希望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这些。

因此,在今天,我号召你们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教育定下一个目标——并在之后,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去实现它。你的目标可以很简单,像是完成作业、认真听讲或每天阅读——或许你打算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或在社区做些志愿工作;或许你决定为那些因为长相或出身等等原因而受嘲弄或欺负的孩子做主、维护他们的权益,因为你和我一样,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能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或许你认为该学着更好的照顾自己,来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当然,除此之外,我希望你们都多多洗手、感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多在家休息,免得大家在秋冬感冒高发季节都得流感。

不管你决定做什么,我都希望你能坚持到底,希望你能真的下定决心。 我知道有些时候,电视上播放的节目会让你产生这样那样的错觉,似乎你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腰缠万贯、功成名就——你会认为只要会唱rap、会打篮球或参加个什么真人秀节目就能坐享其成,但现实是,你几乎没有可能走上其中任何一条道路。

因为,成功是件难事。你不可能对要读的每门课程都兴趣盎然,你不可能和每名带课教师都相处顺利,你也不可能每次都遇上看起来和现实生活有关的作业。而且,并不是每件事,你都能在头一次尝试时获得成功。

但那没有关系。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最最成功的人们往往也经历过最多的失败。J.K.罗琳的第一本《哈利·波特》被出版商拒绝了十二次才最终出版;迈克尔·乔丹上高中时被学校的篮球队刷了下来,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他输了几百场比赛、投失过几千次射篮,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我一生不停地失败、失败再失败,这就是我现在成功的原因。” 他们的成功,源于他们明白人不能让失败左右自己——而是要从中吸取经验。从失败中,你可以明白下一次自己可以做出怎样的改变;假如你惹了什么麻烦,那并不说明你就是个捣蛋贵,而是在提醒你,在将来要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假如你考了个低分,那并不说明你就比别人笨,而是在告诉你,自己得在学习上花更多的时间。

没有哪一个人一生出来就擅长做什么事情的,只有努力才能培养出技能。任何人都不是在第一次接触一项体育运动时就成为校队的代表,任何人都不是在第一次唱一首歌时就找准每一个音,一切都需要熟能生巧。对于学业也是一样,你或许要反复运算才能解出一道数学题的正确答案,你或许需要读一段文字好几遍才能理解它的意思,你或许得把论文改上好几次才能符合提交的标准。这都是很正常的。

不要害怕提问。不要不敢向他人求助。——我每天都在这么做。求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恰恰相反,它说明你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足、并愿意去学习新的知识。所以,有不懂时,就向大人们求助吧——找个你信得过的对象,例如父母、长辈、老师、教练或辅导员——让他们帮助你向目标前进。

你要记住,哪怕你表现不好、哪怕你失去信心、哪怕你觉得身边的人都已经放弃了你——永远不要自己放弃自己。因为当你放弃自己的时候,你也放弃了自己的国家。

美国不是一个人们遭遇困难就轻易放弃的国度,在这个国家,人们坚持到底、人们加倍努力,为了他们所热爱的国度,每一个人都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不会给自己留任何余地。 250年前,有一群和你们一样的学生,他们之后奋起努力、用一场革命最终造就了这个国家;75年前,有一群和你们一样的学生,他们之后战胜了大萧条、赢得了二战;就在20年前,和你们一样的学生们,他们后来创立了Google、Twitter和Facebook,改变了我们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

因此,今天我想要问你们,你们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你们将解决什么样的难题?你们能发现什么样的事物?二十、五十或百年之后,假如那时的美国总统也来做一次开学演讲的话,他会怎样描述你们对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

你们的家长、你们的老师和我,每一个人都在尽最大的努力,确保你们都能得到应有的教育来回答这些问题。例如我正在努力为你们提供更安全的教室、更多的书籍、更先进的设施与计算机。但你们也要担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我要求你们在今年能够认真起来,我要求你们尽心地去做自己着手的每一件事,我要求你们每一个人都有所成就。请不要让我们失望——不要让你的家人、你的国家和你自己失望。你们要成为我们骄傲,我知道,你们一定可以做到。

谢谢大家,上帝保佑你们,上帝保佑美国。

美国总统奥巴马9月8日开学演讲 英文全文

Hello, everybody! Thank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everybody. All right, everybody go ahead and have a seat. How is everybody doing today? (Applause.) How about Tim Spicer? (Applause.) I am here with students at Wakefield High School in Arlington, Virginia. And we've got students tuning in from all across America, from kindergarten through 12th grade. And I am just so glad that all could join us today. And I want to thank Wakefield for being such an outstanding host. Give yourselves a big round of applause. (Applause.)

I know that for many of you, 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school. And for those of you in kindergarten, or starting middle or high school, it's your first day in a new school, so it's understandable if you're a little nervous. I imagine there are some seniors out there who are feeling pretty good right now -- (applause) -- with just one more year to go. And no matter what grade you're in, some of you are probably wishing it were still summer and you could've stayed in bed just a little bit longer this morning.

I know that feeling. When I was young, my family lived overseas. I lived in Indonesia for a few years. And my mother, she didn't have the money to send me where all the American kids went to school, but she thought it was important for me to keep up with an American education. So she decided to teach me extra lessons herself, Monday through Friday. But because she had to go to work, the only time she could do it was at 4:30 in the morning.

Now, as you might imagine, I wasn't too happy about getting up that early. And a lot of times, I'd fall asleep right there at the kitchen table. But whenever I'd complain, my mother would just give me one of those looks and she'd say, "This is no picnic for me either, buster." (Laughter.)

So I know that some of you are still adjusting to being back at school. But I'm here today because 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discuss with you. I'm here because I want to talk with you about your education and what's expected of all of you in this new school year.

Now, I've given a lot of speeches about education. And I've talked about responsibility a lot.

I've talked about teachers' responsibility for inspiring students and pushing you to learn.

I've talked about your parents' responsibility for making sure you stay on track, and you get your homework done, and don't spend every waking hour in front of the TV or with the Xbox.

I've talked a lot about your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for setting high standards, and supporting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and turning around schools that aren't working, where students aren't getting the opportunities that they deserve.

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 can have the most dedicated teachers, the most supportive parents, the best schools in the world -- and none of it will make a difference, none of it will matter unless all of you fulfill your responsibilities, unless you show up to those schools, unless you pay attention to those teachers, unless you listen to you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and other adults and put in the hard work it takes to succeed. That's what I want to focus on today: the responsibility each of you has for your education.

I want to start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you have to yourself. Every single one of you has something that you're good at. Every single one of you has something to offer. And you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yourself to discover what that is. That's the opportunity an education can provide.

Maybe you could be a great writer -- maybe even good enough to write a book or articles in a newspaper -- but you might not know it until you write that English paper -- that English class paper that's assigned to you. Maybe you could be an innovator or an inventor -- maybe even good enough to come up with the next iPhone or the new medicine or vaccine -- but you might not know it until you do your project for your science class. Maybe you could be a mayor or a senator or a Supreme Court justice -- but you might not know that until you join student government or the debate team.

And no matter what you want to do with your life, I guarantee that you'll need an education to do it. You want to be a doctor, or a teacher, or a police officer? You want to be a nurse or an architect, a lawyer or a member of our military? You're going to need a good education for every single one of those careers. You cannot drop out of school and just drop into a good job. You've got to train for it and work for it and learn for it.

And this isn't just important for your own life and your own future. What you make of your education will decide nothing less than the future of this country. The future of America depends on you. What you're learning in school today will determine whether we as a nation can meet our greatest challenges in the future.

You'll need the knowledge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you learn in science and math to cure diseases like cancer and AIDS, and to develop new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You'll need the insights and critical-thinking skills you gain in history and social studies to fight poverty and homelessness, crime and discrimination, and make our nation more fair and more free. You'll need the creativity and ingenuity you develop in all your classes to build new companies that will create new jobs and boost our economy.

We need every single one of you to develop your talents and your skills and your intellect so you can help us old folks solve our most difficult problems. If you don't do that -- if you quit on school -- you're not just quitting on yourself, you're quitting on your country.

Now, I know it's not always easy to do well in school. I know a lot of you have challenges in your lives right now that can make it hard to focus on your schoolwork.

I get it. I know what it's like. My father left my family when I was two years old, and I was raised by a single mom who had to work and who struggled at times to pay the bills and wasn't always able to give us the things that other kids had. There were times when I missed having a father in my life. There were times when I was lonely and I felt like I didn't fit in.

So I wasn't always as focused as I should have been on school, and I did some things I'm not proud of, and I got in more trouble than I should have. And my life could have easily taken a turn for the worse.

But I was -- I was lucky. I got a lot of second chances, and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go to college and law school and follow my dreams. My wife, our First Lady Michelle Obama, she has a similar story. Neither of her parents had gone to college, and they didn't have a lot of money. But they worked hard, and she worked hard, so that she could go to the best schools in this country.

Some of you might not have those advantages. Maybe you don't have adults in your life who give you the support that you need. Maybe someone in your family has lost their job and there's not enough money to go around. Maybe you live in a neighborhood where you don't feel safe, or have friends who are pressuring you to do things you know aren't right.

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 circumstances of your life -- what you look like, where you come from, how much money you have, what you've got going on at home -- none of that is an excuse for neglecting your homework or having a bad attitude in school. That's no excuse for talking back to your teacher, or cutting class, or dropping out of school. There is no excuse for not trying.

Where you are right now doesn't have to determine where you'll end up. No one's written your destiny for you, because here in America, you write your own destiny. You make your own future.

That's what young people like you are doing every day, all across America.

Young people like Jazmin Perez, from Roma, Texas. Jazmin didn't speak English when she first started school. Neither of her parents had gone to college. But she worked hard, earned good grades, and got a scholarship to Brown University -- is now in graduate school, studying public health, on her way to becoming Dr. Jazmin Perez.

I'm thinking about Andoni Schultz, from Los Altos, California, who's fought brain cancer since he was three. He's had to endure all sorts of treatments and surgeries, one of which affected his memory, so it took him much longer -- hundreds of extra hours -- to do his schoolwork. But he never fell behind. He's headed to college this fall.

And then there's Shantell Steve, from my hometown of Chicago, Illinois. Even when bouncing from foster home to foster home in the toughest neighborhoods in the city, she managed to get a job at a local health care center, start a program to keep young people out of gangs, and she's on track to graduate high school with honors and go on to college. And Jazmin, Andoni, and Shantell aren't any different from any of you. They face challenges in their lives just like you do. In some cases they've got it a lot worse off than many of you. But they refused to give up. They chos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lives, for their education, and set goals for themselves. And I expect all of you to do the same.

That's why today I'm calling on each of you to set your own goals for your education -- and do everything you can to meet them. Your goal can be something as simple as doing all your homework, paying attention in class, or spending some time each day reading a book. Maybe you'll decide to get involved in a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or volunteer in your community. Maybe you'll decide to stand up for kids who are being teased or bullied because of who they are or how they look, because you believe, like I do, that all young people deserve a safe environment to study and learn. Maybe you'll decide to take better care of yourself so you can be more ready to learn. And along those lines, by the way, I hope all of you are washing your hands a lot, and that you stay home from school when you don't feel well, so we can keep people from getting the flu this fall and winter.

But whatever you resolve to do, I want you to commit to it. I want you to really work at it. I know that sometimes you get that sense from TV that you can be rich and successful without any hard work -- that your ticket to success is through rapping or basketball or being a reality TV star. Chances are you're not going to be any of those things.

The truth is, being successful is hard. You won't love every subject that you study. You won't click with every teacher that you have. Not every homework assignment will seem completely relevant to your life right at this minute. And you won't necessarily succeed at everything the first time you try.

That's okay. Som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people in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ve had the most failures. J.K. Rowling's -- who wrote Harry Potter -- her first Harry Potter book was rejected 12 times before it was finally published. Michael Jordan was cut from his high school basketball team. He lost hundreds of games and missed thousands of shots during his career. But he once said, "I have failed over and over and over again in my life. And that's why I succeed."

These people succeeded because they understood that you can't let your failures define you -- you have to let your failures teach you. You have to let them show you what to do differently the next time. So if you get into trouble, that doesn't mean you're a troublemaker, it means you need to try harder to act right. If you get a bad grade, that doesn't mean you're stupid, it just means you need to spend more time studying.

No one's born being good at all things. You become good at things through hard work. You're not a varsity athlete the first time you play a new sport. You don't hit every note the first time you sing a song. You've got to practice. The same principle applies to your schoolwork. You might have to do a math problem a few times before you get it right. You might have to read something a few times before you understand it. You definitely have to do a few drafts of a paper before it's good enough to hand in.

Don't be afraid to ask questions. Don't be afraid to ask for help when you need it. I do that every day. Asking for help isn't a sign of weakness, it's a sign of strength because it shows you have the courage to admit when you don't know something, and that then allows you to learn something new. So find an adult that you trust -- a parent, a grandparent or teacher, a coach or a counselor -- and ask them to help you stay on track to meet your goals.

And even when you're struggling, even when you're discouraged, and you feel like other people have given up on you, don't ever give up on yourself, because when you give up on yourself, you give up on your country.

The story of America isn't about people who quit when things got tough. It's about people who kept going, who tried harder, who loved their country too much to do anything less than their best.

It's the story of students who sat where you sit 250 years ago, and went on to wage a revolution and they founded this nation. Young people. Students who sat where you sit 75 years ago who overcame a Depression and won a world war; who fought for civil rights and put a man on the moon. Students who sat where you sit 20 years ago who founded Google and Twitter and Facebook and changed the way w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So today, I want to ask all of you, what's your contribution going to be? What problems are you going to solve? What discoveries will you make? What will a President who comes here in 20 or 50 or 100 years say about what all of you did for this country?

第2篇

今年1月1日,145位社会各界人士在北京体育大学田径馆激情朗诵《奥林匹克宣言》,这个由文明杂志社精心组织的感人场景拉开了中国奥运年的序幕,《奥林匹克宣言》全文中、法、英三种文字终于在纪念顾拜旦145周年诞辰中首次公之于众。

2002年初春,我在巴黎应邀出席德・加彪勒将军的家庭晚宴。温馨气氛中,贵族亲戚之间深情地回忆着前辈们的功绩,我却被一双充满审视与期待的美丽眼睛注视着,她就是将军夫人雅妮的好朋友玛丽亚女士,于是我和她聊了起来。几年后我才知道,这次盛情的贵族聚会是将军夫人雅妮为了使我和玛丽亚相识而特意安排的。

玛丽亚向我透露了《奥林匹克宣言》手稿尚在人间,手稿传播权利人达马侯爵正在选择首次展览这份珍贵文献的国家,包括法国、英国、希腊、美国、波兰等,还有一些国家正在联络中。我立即对这个信息产生了兴趣。不久,玛丽亚给我看了1994年国际奥委会的内部图书《奥林匹克宣言》。由于限量出版,在法国仅能看到两本,而在中国和许多国家一本也看不到。我在法国社科院读学位时研究的是文明史专业,看到14页的手稿,立刻懂得自己面对着神圣的现代奥运起源,我感到了历史的召唤。《奥林匹克宣言》演讲稿的内容极其丰富,展示了青年顾拜旦的高瞻远瞩,他站在历史的高度慷慨激昂,纵横驰骋,憧憬和平,演讲稿的逻辑性与文学性都非常强。我从心底发出询问:为什么这份价值无限的历史文献在国际奥委会之后这么多年没有传遍世界?!

我从事新闻媒体工作多年,又在巴黎法中友协主席团主持工作,面对心中这个询问,我无法袖手旁观。于是我登门拜访了住在巴黎西郊凡尔赛的达马侯爵。那是一座雅致的别墅,客厅与走廊悬挂的大幅油画显示着主人的高贵文化身份。达马侯爵是一位思维极其敏捷的外交分析专家,我们谈论历史、谈论东西方文化融合、谈论《奥林匹克宣言》的意义。我告诉他2008年北京奥运提出“人文奥运”的理念,诚恳地希望他把全球传播《奥林匹克宣言》的重任放心地交给中国人民。我对达马侯爵强调:“只有中国人民能够最广泛地传播《奥林匹克宣言》,也只有中国人民能够最深刻地理解《奥林匹克宣言》!”

达马侯爵经过再三考虑同意了这个提议,赞成《奥林匹克宣言》从北京传向世界。将近6年,我和朋友们鼓励着达马侯爵,而达马侯爵始终没有失去信心。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年,手稿复制品在中国开始巡展;中国奥运年第一天,奥运宣言全文在中国首发。在这个过程中,支持的机构单位有法中友协、法国妇联、中国驻法大使馆、法国驻华大使馆、上海政协、北京侨办、中国侨联、北京侨联、北京对外友协、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等等。许许多多热爱奥林匹克的中国人和法国人付出了心血,他们并不关心自己的名字,只是希望参与其中,能为传播奥林匹克贡献一份力量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在奥运历史中留下足迹使他们备感光荣。

《奥林匹克宣言》的手稿翻译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作,我和达马侯爵反复商量,需要组成一个3~5人的团队担负这个重任。2005年1月26日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在巴黎亲切会见了达马侯爵,向他转交了北京奥组委的信函,奥运宣言手稿赴北京首展事宜正式开始商谈。手稿的翻译工作随之提上议程,译者必须对法国文化深度了解,具有强烈使命感与团队精神。我向达马侯爵推荐了北京大学董强教授与资深出版编辑邓壮。2005年6月28日,达马侯爵收到了董强执笔的一封法文信,他很感动,同意组成3人翻译小组。之后发展为“北京一巴黎译文专家组”,达马侯爵在慎重考察近6年后,于2007年5月11日正式授权。《奥林匹克宣言》译文专家组的5位成员是:北京大学教授董强、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专家柴华、资深出版编辑邓壮、出生台湾的《欧洲时报》资深翻译周文仪、巴黎法中友协副主席郭凝女士。

在专家组中,董强教授承担第一译者。董强具有的法文水平之高,是一般法国人难以达到的。他在法国出版书、在报刊发表文章、在电视台发表见解,每每强烈地吸引着法国人。人们惊讶,一个中国人,怎么能够对法国文学艺术掌握得如此娴熟。

董强的第一译稿准确地把握了顾拜旦的演讲激情与思维逻辑。接着,进入集体修改程序。将19世纪法国贵族青年顾拜旦博学多才的演讲稿,转变成21世纪中国青年琅琅上口的中文译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译文专家组大部分成员接到任务后都根据法文独自翻译过,强烈感受到当年顾拜旦演讲时沸腾的热血,理解这位天才伟人发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倡议的坚定信心。译者们在熟悉原文的基础上逐字逐句、一遍一遍反复讨论、推敲,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和集体智慧。在将近1年的翻译过程中,没有停止过修改,直至追到印刷厂修改了最后3个译词。如此精益求精,译文专家们对历史、对人民尽了最大努力。北京体育大学田径馆145人琅琅上口的朗诵,证明了《奥林匹克宣言》译文工作的成功。

第3篇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美国总统大选已经进行了将近一年,但是两大政党却还没有进入正式对峙的阶段。的奥巴马与共和党的麦凯恩还没有进行过面对面的电视辩论。铺天盖地的广告战也还没有开打。这一切,都要等到8月底9月初两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幕,那以后的两个月中,两党才进入真正的阵地交锋。

6月3日初选结束以来,两党都在紧张进行着选举的布局。募集资金、基层动员、筛选副手名单,通过出访打造形象等,是各竞选班子在本阶段的主要活动。而这时出台的民意调查,对于预测11月份的大选并没有多少准确性。

本文试图从竞选资金流向、“战场州”地图及候选人风格方面切入大选的这一“布阵”环节,探讨易被大众媒体忽略的共和党若干优势。

金钱分布图

先说两党竞选人的收支状况。今年初选期间,的奥巴马和希拉里各自花出了大约2.3亿美元,爱德华兹5000多万,再加上共和党罗姆尼的1.07亿、麦凯恩的8300万,以及其他各个候选人的总和,本次初选的花费已经达到了8亿,超过了2004年总统大选的7.18亿美元。

初选尚且如此,到了大选的最后关头,竞选资金就更加重要了。奥巴马在过去这一年多里表现出了超常的募捐能力,创下了历史记录。不过到目前为止,两党的募捐从总体上说是旗鼓相当的。

从历史上看,登记的党员人数比共和党多,而共和党的地方组织和募捐能力都比强,但这种情况在过去8年中有了很大的变化。2000年大选之后,集中了很大的力量去建立基层的募捐网络,使得该党的募捐能力出现了超过共和党的趋势。这种能力在奥巴马的竞选运动中以爆发力的方式显示出来。到今年6月底以前,奥巴马已经募得了大约3,4亿美元,这是个史无前例的数目。

虽然奥巴马不断强调200美元以下的小额捐款的重要性,小额捐款者也占了捐款人数的将近一半,可是他的大部分竞选经费却仍然募自大捐款户,也就是捐款200美元以上至法定上限2300美元的人。这个人群的分布,很能说明奥巴马支持者的特点。

律师捐的钱最多,到5月底以前已经拿出了1800多万。其次是退休人员(1500万)、通讯和电信业(1000万)、专业的基金和股票经纪人(800万)、教育界(750万)、医疗界(700万)。总体上看,支持奥巴马的富裕阶层中专业人士占的比例很大,而企业家的比例相对比较小。就单个的公司看,捐款的第一名是高盛,而摩根、花旗、雷曼兄弟等等大投资银行也在最大的捐款集团中。加州大学、哈佛大学、谷歌的雇员也是奥巴马的热情赞助者。在这些公司里,麦凯恩募得的捐款只有奥巴马的1/4。

不过,总部的募捐速度却远远跟不上自己的候选人。在4、5两个月中,总部募得的捐款还不到500万美元。这笔钱连8月份代表大会的支出都不够。6月初,对外发出了紧急呼吁,结果不少人立即慷慨解囊,使得6月份的捐款一下子上升到2200万,但是与共和党总部相比依旧有很大距离。

共和党方面,募捐从来不是麦凯恩的强项,他的整个竞选运动一年以前曾经近乎破产。他当初的对手罗姆尼和朱利安尼都比他有本事。到6月底,麦凯恩总共募得的捐款只有1.4亿美元左右,只有奥巴马的1/3强。

麦凯恩的募捐方式与奥巴马有非常大的区别。他更多地在比较富裕的人群中举办募捐会,出席者每人至少要捐上800美元;200美元以下的小额捐款者只占捐款人数的1/4左右。退休人员给他捐了1000多万,和捐给奥巴马的数目差不多。其它各个行业中,除了能源工业之外,每个行业都给了奥巴马更多的钱。

共和党支持者的钱似乎更多到了共和党总部。截至7月中旬,共和党总部募到的捐款是总部的一倍以上,达到1.67亿美元。

募捐收入的记录固然非常重要,但是竞选支出也同样关键,这一点常常被人忽略。

比较奥巴马和麦凯恩的募捐手段,奥巴马一方用非常多的精力去发动大规模的群众性运动,由此争取到许许多多的小额捐款。这样的做法,拿到的钱多,用出去的钱也很多。在6月份以前,奥巴马募得了2.87亿,用去了2.44亿,手头剩下了4000多万。而麦凯恩募到了1.省略在《纽约时报》上做的攻击彼得雷乌斯将军的广告。

红蓝摇摆州

经过2000年大选之后,人们都熟悉了“摇摆州”一说。这些州内两党势力相持不下,百分之几甚至更少的选票就能够让整个选举结果摆到另一面去。所以,选战在这些州表现得最为激烈。

虽然有一些州几乎从来都是摇摆州,但是每次大选摇摆州的分布都还是有些变化,这与当地人口和经济社会状况在过去4年中的进展有关系。比如弗吉尼亚,历来是共和

党的红色地盘,但在过去10年里面,靠近华盛顿的北弗吉尼亚地区的人口快速增加,有些县份拉美裔移民数目上升了30%,同期黑人数目也在迅速增加,种种因素,使得弗吉尼亚州逐渐由红转蓝,过去两届州长选举,都是人胜出。在2006年中期大选里面,候选人吉姆・韦布以7200票的微弱多数。战胜了共和党的时任联邦参议员艾伦。韦布如今是参议院中最有影响的议员之一。今年与总统选举同时进行的参议院改选中,该州两位联邦参议员候选人都曾经担任过州长。迄今为止,人沃尔纳募得的捐款是共和党对手吉尔莫的5至6倍,沃尔纳似乎已是胜券在握。这种情况对总统选举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这次大选中公认的摇摆州包括新罕布什尔、宾夕法尼亚、弗吉尼亚、佛罗里达、俄亥俄、密歇根、印第安纳、威斯康星、艾奥瓦、密苏里、科罗拉多、新墨西哥、内华达,一共有160张选举人票。目前有把握的非摇摆州有200张票,共和党有把握的是178张。全部的选举人票一共是538张,入主白宫至少需要270张选举人票。

摇摆州今年的选举,充满了各种变数。在这些州里面,最值得注意的,是中东部大湖区的几个重工业州。宾夕法尼亚、俄亥俄、密歇根、印第安纳、威斯康星这几个州加起来有79张选举人票。奥巴马若是能够赢得这些州就可以进入白宫;而麦凯恩如果在这里获胜,加上他相对比较有把握的佛罗里达的27票,就能够成为下任总统。

大湖区这些重工业州受到全球化的冲击,这些年经济一直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比如密歇根州的失业率就高达8.5%,该州的汽车城底特律是美国最贫穷的城市,失业率超过了15%。这些州大量选民对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减税等共和党的经济政策非常不满,他们愿意给一个机会。在初选的时候,麦凯恩到密歇根对汽车工人说了一句大实话,告诉他们因为全球化而失去的工作“不可能再回来了”,结果让他丢了该州初选。

但是,这些州也有大量价值观上非常保守的选民。许多支持经济政策的蓝领工人在持枪、堕胎这类社会议题上站在共和党一边。同时这些州里也有不少很保守的农业地区。克林顿的竞选顾问卡维尔曾经说过一句被广为引用的话:“宾夕法尼亚就是在匹兹堡与费城之间隔着阿拉巴马。”阿拉巴马是美国最保守的农业州Z--,而匹兹堡与费城都是历来支持的大都市。

由于上述一系列因素,摇摆州大批集中在大湖工业区。在往后的几个月里,专家和媒体都会密切关注大湖区的经济政治态势以及选民的动向。

鲜明的风格对比

这是美国历史上候选人对比最鲜明的一次竞选。除了意识形态、种族、年龄等等明显的方面之外,两位候选人截然不同的个性和作风吸引了不同类型的对象。

奥巴马是一流的讲演家。他的演讲融合了教堂牧师布道的感染力和大学教授的说服力,迷倒了大批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选民。他看着透明玻璃屏幕上的讲演稿,能够游刃有余地同时对着成千上万的听众说话,令人觉得一点也不生硬。

麦凯恩的公众讲演能力,大概勉强算得上二流。他总是不知道如何对付玻璃屏幕上的字句,在看不清楚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副尴尬的表情。不过一旦离开讲稿,他倒是说话很生动,也很有些急智幽默。他比较善于在小规模的集会中赢得听众。

在美国以外的多数人看来,奥巴马的胜利看上去十拿九稳。欧洲发达国家的人们尤其不明白,在伊拉克战争和经济衰退的阴影笼罩下,共和党怎么可能有任何胜利的希望?然而,世界对美国的了解,多是通过比较倾向于自由派的媒体,对于那个保守的美国却往往所知不多。这个美国是很沉默的,只是到了总统选举的时候经常让世界大吃一惊――他们两次将小布什送入了白宫。

显然,今年选举的局势对于共和党非常不利。布什总统的民望近来降到历史最低点,只有28%;在民调中比共和党领先超过10个百分点。可是,麦凯恩尽管在民调中落后于奥巴马,两人之间的差别却只有几个点。考虑到所谓“布莱德利因素”,也就是过去许多接受民调的人不愿意被人认为怀有种族歧视倾向,因此给予民调人员以违心答案,两个候选人之间的差距愈加不明显。

两位候选人迥异的风格给解释个中奥秘提供了线索。

以改变为号召的奥巴马的运动推动人们着眼于未来,适应正在变化的世界,欢迎变化的发生。因此,他在从全球化中得到长足发展的新兴产业的从业人员里以及在年轻一代人中得到了更多的支持。面对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奥巴马以他充满激情与想象力的讲演来鼓动着世界。每个为他所吸引的人,都从他的讲演中看到了自己的希望的折射。讲演的能力,是奥巴马成功的关键。

麦凯恩则代表了美国的传统,体现了保守的美国人在变化的世界中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持。这种价值观将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对家庭责任的忠诚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行动而不是语言。麦凯恩代表的美国,也是一个不擅长向世界解释自己的美国。在这些美国人中间,不擅长讲演并非缺陷,甚至有可能为麦凯恩加分。

第4篇

细细看来,这些总统候选人发财方式各有不同。共和党候选人米特・罗姆尼是所有候选人中最有钱的一个。据统计,这位前马萨诸塞州州长拥有9230万~2.76亿美元的资产,这还不算他的3处豪宅。希拉里和克林顿两人的资产早就过千万美元,而克林顿一直公开支持自己的妻子竞选美国总统。

前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去年一年在全球各地马不停蹄地演讲,就给他带来了1100万美元的收入,这次申报的个人资产则高达5000多万美元。同样,爱德华兹早在1998年竞选参议员之前就已经是百万富翁,如今,他申报的个人资产也高达5400万美元。就连个人资产最少的黑人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也有约130万美元的资产,还不算他价值180万美元的私人住宅。

希拉里(Hillary Clinton)

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希拉里,这位唯一参选的女性一直是最热门的总统候选人。她在最新公布的财务收入报告中,显示她和丈夫克林顿拥有的明确资产至少有1000万美元,再加上秘而不宣的委托投资,总资产可能达3000多万美元。另外,报告还披露,克林顿去年通过全球演讲共获得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收入。

希拉里的报告显示,她和丈夫克林顿拥有两个账户,一个是银行存款,一个是保密委托投资,每个账户上面的资金约在500万至2500万美元之间。其中,以希拉里名义进行的保密委托投资约在500万至1000万美元之间。

另外,希拉里作为州参议员的工资一直稳定在14万~15万美元左右,这样算来近10年来她光凭工资的总收入就在150万200万美元。另外,希拉里早在2001年就出版了她的个人自传《我的生活故事》,共赚进1200万美元。

同时,作为参议员配偶,克林顿的经济收入也被要求公开。报告显示,克林顿去年通过全球演讲,共获得1020万美元的收入,比2005年增加了36%。其实,从演讲总收入来看,克林顿并不算很多,比如共和党候选人朱利亚尼去年的演讲收入总额就有1140万美元。不过,如果从每次出场费来看,其他人与克林顿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克林顿每次演讲的费用在10万至45万美元之间。他通常去一些大公司,比如IBM、通用汽车、思科系统公司等演讲。而他代表曼德拉儿童基金会的一次演讲就为他带来了15万美元的收入。

另外,在国外颇受欢迎的克林顿还走出国门,在全球进行巡回演讲。去年9月,他到英国、爱尔兰、南非、德国和丹麦5国转了4天,就赚得了174万美元的演讲费。

奥巴马(Barack Obama]

相比希拉里而言,另一名热门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则要显得寒酸很多。据估计,巴拉克・奥巴马和妻子总资产约在130万美元左右。之前,奥巴马只不过是一个当了10年左右的议员而已,仅仅靠工资积累了大约60万美元左右。迄今为止,两人收入最高的一年是2006年,那一年两人的收入将近100万美元。

据美国媒体报道,芝加哥竞选委员会最新公布的文件显示,奥巴马夫妇2006年的全部年收入为99.1万美元,其中包括奥巴马50.6万美元的版税和15.7万美元的工资。奥巴马的妻子也能助他一臂之力。她在芝加哥医学院担任行政人员,这为她获得了每年31.7万美元的收入。此外,她还在一家食品公司担任职务,并因此获得5.1万美元的薪资。

奥巴马在2006年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他撰写的两本畅销书的版税,包括去年秋天出版的《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他的这本书曾经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占据30周的冠军位置。尽管相比较而言,奥巴马在所有候选人中的收入是最少的,但他们的纳税记录显示,2006年奥巴马夫妇在慈善方面的贡献约为6万美元。

整个2007年,奥巴马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竞选上,没有时间再去写书。不过,已经有很多出版商向他约稿,而且版税也自然水涨船高。扣除竞选贷款130万美元,初步统计,奥巴马夫妇的总资产目前大约在130万美元左右。

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

迄今为止,朱利安尼的5000多万美元家产是最出乎美国媒体预料的。就在6年前,还在担任纽约市市长的朱利安尼,年薪大约为20万美元,但在和老婆打离婚官司时,曾对法庭说,他手里所掌控的私人资产只有区区7000美元。不过,这一切都是他的狡辩,其实早在5年前他就成为百万富翁了,而现在更是跨入了千万富翁的行列。

朱利安尼的个人财产报表显示,他最大的财源是演讲费。凭着他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一段时期内的优异表现,朱利安尼到处演讲。截至2006年,他总共演讲124场,每场演讲收费最高达20万美元,总计收入1140万美元。出书也是他迅速攒钱的一种途径。迄今为止,出版社也已向他约了两部书稿,这两部书稿的版税竟然高达300万美元。另外,他在朱利安尼顾问公司所持有的股份也必须计算在内,这部分资产大约总共有1500万美元之多,而他的现金和其他股票总计约为2000多万美元。

不过,朱利安尼也有烦心事――离婚。为此,他不得不将一部分收入扣除,作为离婚必须支付的费用。2002年,在经过长达2年的法院审理之后,朱利安尼和前妻多娜最终以庭内和解的方式达成协议。根据协议,朱利安尼将分30个月支付给多娜共计680余万美元,今后还将不定期负担16岁儿子和12岁女儿的抚养费用,多娜同时还可得到朱利安尼卸任市长后在纽约东区拥有的一套公寓。不过,这些对于朱利安尼来说都是小数目。

爱德华兹(John EdWards)

律师出身的爱德华兹,早在1998年竞选参议员之前就靠着打官司赚取律师费而成为百万富翁,2004年竞选美国总统时,他申报的个人资产为1430万美元至4470万美元之间。今年,作为第二次竞选总统的候选人,他申报的个人资产为2200万美元至6200万美元个人资产大约为5470万美元。

据统计,爱德华兹担任参议员的薪水大约为15万美元,lO年参议院的薪水总共大约150万美元。另外,自他成为一个成,功的庭审辩护律师之日起,他为客户赢得了1.50亿美元的裁决款。为此,爱德华兹共积聚了2010万美元的财富。

爱德华兹年收入的其他部分来自于其财富的投资收益。据统计,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共同基金、美国大型公司股票――包括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卡特彼勒(caterpillar)、思科(cisco)和默克(Merck)、房地产、北卡罗来纳州教育和州政府债券。这部分资金总值约为2400万美元。

但是,爱德华兹的资产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因为他是一家对冲基金公司的顾问,而那家对冲基金公司投资的一家公司向低收入者放高利贷。对此,爱德华兹表示,他对对冲基金公司的相关投资毫不知情。另外,爱德华兹财务公布表中最大的一笔资产是为其竞选活动提供的1600万美元的贷款。

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

共和党候选人米特・罗姆尼从小成长在比较富裕的环境中,他的父亲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并曾连任3届密歇根州州长。罗姆尼本人自哈佛大学毕业后先就职于波士顿咨询集团,后加入另一家咨询公司并成为副总裁。他很快赢得了老板的赏识,于1984年参与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贝恩资本公司。到1999年他辞职时,该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最成功的私人投资公司之一,拥有数十亿美元的资产。

第5篇

当卡扎菲的大军步步紧逼反对派的大本营班加西时,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为首的主战派,和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为首的反战派正在进行激烈的唇枪舌战。最终,希拉里获胜,奥巴马决定发动奥德赛黎明行动。

除了希拉里,还有三位强硬的女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奥巴马的战争行为。她们分别是: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姗・赖斯,国安顾问萨曼塔・鲍尔,少将玛格丽特・伍德沃德。

可以说,围绕在总统奥巴马身边的四个女人,决定了美国出兵利比亚的行动。

希拉里:卡扎菲必须下台

希拉里是奥巴马政府中声音最明确、最坚定、最响亮的支持派。

3月17日,安理会通过决议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两天后,一直积极主张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的法国总统萨科齐,邀请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阿盟秘书长穆萨等22位国际组织和国家领导人及代表出席有关利比亚的“巴黎峰会”。

会议声明称,与会各方一致同意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尤其是军事手段”,确保联合国1973号决议得到遵守。

希拉里在会后的新闻会上明确表示了美国支持军事介入利比亚的态度。过去几个星期以来,奥巴马政府一直对直接军事干涉表现得非常谨慎。

此前,美国政府内部在设立禁飞区和对利比亚实施军事打击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以副总统拜登、国务卿希拉里等为代表的主战派认为,卡扎菲的军事行动是一场“人道主义灾难”,如果不进行干预,卡扎菲将完全控制局势,将终结“中东民主革命的浪潮”。

3月27日,希拉里出现在ABC 一档脱口秀节目中,为美国决定帮助实施利比亚禁飞区辩护。她希望美国人设想,“如果我们没有插手,拥有70万人口的班加西落入卡扎菲之手,上万人将被屠杀,数十万人逃跑,人们会大声呼喊,美国为什么袖手旁观?”

4月5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致函美国总统奥巴马,请求他出面阻止北约联军对利比亚进行的“非正义战争”,并祝愿奥巴马能够赢得连任。

6日,希拉里作出回应,称美方看重“具体行动”而不是言辞,要求卡扎菲立即下台。

赖斯:拿下安理会的授权

对于卢旺达大屠杀,赖斯事后非常后悔当时的决定。她后来对鲍尔说:“我发誓如果再碰到那样的危机(卢旺达大屠杀),我一定会支持做出强烈反应(意指军事行动),即使失败也在所不惜。”

卡扎菲与反对派的厮杀终于给赖斯带来了“赎罪”的机会。

3 月15日,当卡扎菲的力量步步进逼反政府武装聚集地班加西时,奥巴马召开了一次国安会议,讨论是否接受设立禁飞区的建议。身在纽约的赖斯以视频方式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国防部长盖茨因担心在中东地区再开辟一个新战场,对干预利比亚一事持保留态度。他说:“联合国建议的禁飞区不会阻止卡扎菲攻下班加西”。统领美国军队的盖茨很清楚,设立禁飞区的建议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很复杂,因为必须事先打击卡扎菲的地面力量,才能保证利比亚上空的美国飞行员和飞机的安全。

赖斯接下盖茨的话说,她可以(在安理会)拿下一个授权更严厉的干预决议,包括袭击卡扎菲的装甲部队和地面部队。

奥巴马接受了赖斯的建议,授权她拿到这个决议。

在赖斯的斡旋下,3月17日,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在利比亚上空设立禁飞区,同意采取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所有必要措施,以保护利比亚平民的安全。19日,空袭行动开始。

就这样,赖斯的安理会决议为推崇多边至上的奥巴马扫清了行动的障碍,为军事行动拉开了序幕,也为她的个人履历增加了重重一笔。

现年46岁的赖斯可谓一生春风得意。她的父亲是康奈尔大学经济系教授,后任美联储董事;母亲是教育政策方面的专家,供职于布鲁金斯学会。赖斯的大学是在斯坦福度过的,之后赴牛津大学先后拿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从1993年开始,赖斯开始在克林顿政府内供职。1997年至2001年,她出任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

2008年12月,赖斯被奥巴马提名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她也是第一位担任该职务的非洲裔女性。

鲍尔:利比亚禁飞区倡导者

萨曼塔・鲍尔,生于爱尔兰,今年40岁。1979年移民到美国,之后就读于耶鲁大学。毕业后以记者的身份去了前南斯拉夫地区,为几家美国媒体供稿。

之后,她返回美国就读哈佛大学法学院。她的第一本书《来自地狱的一个问题:美国和大屠杀时代》获得了普利策非小说类奖。这本书追溯了“大屠杀”这个词的起源,调查了20世纪的几次主要大屠杀事件,并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原因。她认为,政府的不作为和国际社会的冷漠是造成大屠杀的原因之一。

这本书让鲍尔一举成名。2004年,她被《时代》杂志评为当年最有影响力的100名科学家和思想家。2005年,时任参议员的奥巴马和鲍尔一起吃了一顿长达4小时的晚餐。发现双方在很多问题上有共同点之后,鲍尔暂停她在哈佛的教学工作,开始为奥巴马工作。据报道,她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和引导了奥巴马对达尔富尔问题的兴趣。

奥巴马竞选总统时,鲍尔担任外交政策方面的高级顾问。但她在指责希拉里为“妖怪”之后被迫辞职。后来鲍尔道歉,和希拉里重归于好。之后,她被奥巴马任命为国安顾问。进入内阁之后,鲍尔一直保持低调的作风。

3 月28日,就在奥巴马就利比亚事件发表电视演讲前,鲍尔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了演讲。鲍尔的演讲距离奥巴马的讲话仅相隔2个小时。在演讲的开始,她申明不会涉及利比亚问题。

但在提问部分,她还是没控制住自己,就利比亚设立禁飞区问题发表了几句看法,她说:“如果我们不那么做的话(意指设立禁飞区防止大屠杀),那将会令人心寒,并导致致命的结果,同时也会成为我们集体良知上的一个污点。”

在奥巴马的讲话中,使用了几乎和鲍尔一样的语言。显然,鲍尔是利比亚空袭事件中的一个核心决策人物。

伍德沃德:空袭女指挥官

美国参与利比亚战争的指挥者是玛格丽特・伍德沃德少将,她是美国第一个指挥如此重大作战任务的女性。

美国空军官方网站的资料称,伍德沃德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航空工程专业毕业后,于1983年加入空军。她是美国空军第17航空队司令,同时也是美国非洲司令部拉姆斯坦空军基地的司令官。这个司令部主要为美国非洲司令部的空军部分服务,并且负责在非洲战区53国1100万平方英里上的所有空军行动。

伍德沃德曾经在“正义事业”、“北部守望”、“南部守望”、“联盟力量”、“持久自由”和“伊拉克自由”行动中进行过飞行和指挥,可以说,她几乎参加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所有美军的军事行动。伍德沃德还是一名拥有3800多小时飞行经验的飞行指挥员,曾经飞过C-40、KC-135、C-37、T-38和T-37等型号的飞机。2010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6篇

【关键词】及物性;演讲;希拉里

引言

希拉里1947年10月26日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她就积极参加学校和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对各种领导职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之间,她一直支持美国共和党。1992年,克林顿当选为美国总统。作为第一夫人,希拉里在各种政策是事物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1995年,她在北京发表了“人权就是妇女的权力,妇女的权力就是人权”的著名演说。2000年11月7日,希拉里在纽约州参议员选举中获胜,成为第一位获得公职的第一夫人和第一位女性联邦参议员。2006年11月7日,希拉里以绝对优势连任参议员。2007年1月20日,她正式宣布将参与2008年美国总统的大选,并为此建立了一个总统竞选研究委员会。2008年,她与政坛新秀奥巴马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直到6月3日,奥巴马以足够的票数赢得提名才宣告此次竞选的结束。2009年1月21日,希拉里被奥巴马提名为国务卿,并于2009年1月2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67任国务卿。希拉里之所以能在美国政坛具有如此显赫的地位,除了其独具一格的政治领导才能外,还有其卓越的演讲才能。本文将通过对希拉里的4篇不同主旨的演讲稿的分析,分析其演讲为何如此具有鼓动性和感染力,并揭露其演讲话语背后掩藏的意义。

一、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

韩礼德的三大元功能主要包括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各种经历的表达。概念功能包括及物性和语态。及物性系统是一个语义系统,它把人们对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若干个过程表达出来,并指明过程所涉及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它主要包括六种过程: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物质过程:指做某事的过程。有两个参与者:动作者逻辑上的主语和目标逻辑上的直接宾语。关系过程:指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分为归属和识别两类。心理过程:表示感觉的心理活动,可分为感知、情感和认知。行为过程:与人的生活有关如呼吸、叹息、哭等生理活动。言语过程: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它涉及的参与者:讲话者,听话者,讲话内容。存在过程:表示某事物存在的过程。每个存在过程只有一个存在物。

二、对希拉四篇演讲稿的批评性分析

本章主要对希拉里的四篇演讲稿进行分析,分别名为《为建设一个更完善的国家而奋斗》,《继续努力与奋斗》,《除了应对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和《服务永无止境》。首先,是对四篇演讲稿进行及物性分析,即统计出四篇文章中出现的不同过程,统计结果如下:

表1

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言语

过程行为

过程存在

过程总数136

35.64%35

34.65%22

21.78%5

4.96%3

2.97%0

0%101

100%218

39.13%16

34.78%10

21.74%2

4.35%0

0%0

0%46

100%340

54.05%20

27.03%14

18.92%0

0%0

0%0

0%74

100%438

37.62%29

28.71%27

26.74%4

3.96%3

2.97%0

0%101

100%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在希拉里的演讲稿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其次是心理过程,而其他三种过程出现的几率则比较小。因为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大多都是一种对客观事实的肯定陈述,可以暗示希拉里的一种自信,可以使听众们更相信她,坚定选民的信念,使他们义无反顾的支持她。心理过程也在她的演讲中出现了数次,因为心理过程更能直接生动的表达说话者内心的想法,更能煽动听众的情绪。而其他集中过程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出现在希拉里的演讲稿中。

(1)Are you ready to take back the White House and take back the country?

(2)Tonight,we have achieved an important victory.

(3)I need your help because I will never give up on you.

(4)I will always carry the images and emotions of that day of what came to be called Ground Zero.

以上四句表示物质过程的句子分别选自希拉里的四篇演讲稿,第一句话中把“you”作为 “actor”,可以出希拉里的野心,她希望获得竞选的胜利而且她对自己非常有信心。因为她了 “you” 而不是“me”,因为她想鼓励每一个选民,如果她在这次选举中取得胜利,那么所有选民都可以从中获利,是每一个选民的胜利。第二句话中,她也把 “we”所为“actor”,想突出表明这场胜利不是属于她自己的胜利,是全体人民的胜利,更能鼓动选民的情绪。第三句和第四句中希拉里又把“I”作为“actor”,用来突出希拉里本人的一种意志和决心。

(5)Hunger is not only a physical condition;it is a drain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6)Energy is one of the keys that will unlock what has been a consistent challenge over so many decades.

以上两句是明显的表示关系过程的两个句子,明显突出强调

客观事实,让听众们更能清楚的了解演讲的意图。

(7)I want to acknowledge you congressional delegation,Congressman Moran,and Scott,and Voucher,and the Executive Director……

(8)I want to command my friend,your president,and the truest of this great university,for understanding and believing in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al exchanges.

以上两句是典型的心理过程的两个句子,用“want”来体现希拉里内心的愿望和诉求,更能鼓动听众的情绪和热情。

其他几种过程在希拉里的演讲稿中出现的几率较少,但每次出现都还是有其特定的功能的,比如行为过程:

(9)People whisper to me about the mortgages they cant afford,the medical bills that wiped out their life savings,and the tuition bills that cut short their childrens dreams.

这里面用“whisper”来突出强调施动者的行为,具有其特殊的表现手法和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希拉里用大量的物质过程,陈述客观事实,增强了演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她还适当的使用了关系过程,直接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突出了演讲的主题。偶尔穿插使用的心理过程,即丰富了语言过程,又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由此可见,希拉里作为一个优秀的演说家,政治家,她能够较好的把握及物性各个过程在演讲中的使用,借此实现她的演讲意图。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2]Lucas,Stephen,E.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Boston,Mass:McGraw Hill,2005

[3]方琰.系统功能语法与语篇分析,外语教学,2005(11):15

[4]郭靖.“希拉里克林顿竞选演讲的批评话语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5]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外国语,2002(6):3441

第7篇

曹德谦先生是我十分敬重的学问家,也是多产的历史演义作家、美国历史学家。他擅长运用通史演义体裁,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地阐述中外历史演义,做到雅俗共赏、博约兼顾、文史兼备、夹叙夹议,发人深省,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作为当代著名通史演义文史学家第一人,曹先生不仅在美国研究方面造诣深湛,也在普及历史知识尤其是美国历史知识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曹先生在他所著《美国演义》(插图本,上、中、下三册,192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第六版后记中写道:“本书开始写于1967年。这是‘’停课闹革命的一年。作为分子的笔者不能参加任何革命派红卫兵,实在感到生活没有着落。于是天天到文津街北京图书馆借书、读书、收集材料并编写此书。初次编写了四五十万字。”“1977年香港朝阳出版社第一次出版了我的书;1978年,北京出版社第二次出版了我的书;1992年海南南海出版公司第三次出版了我的书;1998年辽宁大学出版社第四次出版了我的书;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五次出版了我的书;现在是第六次出版。”[1]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曹先生近半个世纪的通史演义著作的资料收集、撰写、出版和增补再版的近半个世纪的著述历程。曹先生在香港朝阳出版社出版第一版,我未看到[2]。我藏有署名倜西著《美利坚合众国演义》(北京出版社于1978年12月和1981年分别出版上、中册,合计64万字),该书“作者的话”中强调:“《美利坚合众国演义》不是史书,它只是一部历史故事,难免要穿插历史的虚构,但这种虚构是根据一定的历史真实性进行的。”“本书预计分上、中、下三集。上集从南北战争讲到19世纪末,重点讲美国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中集从西奥多·罗斯福讲到富兰克林·罗斯福,重点说明美国如何走上世界舞台并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老板;下集从罗斯福死后一直讲到尼克松下台,重点讲中美苏三国关系,并突出说明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两霸的日趋没落。”

我藏有曹先生赠送的《美国演义》四卷本,是1991年8月海南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曹德谦先生和王苾芸合著本,总共144万字此为第三版。本书《内容提要》中写道:“177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宣布独立,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这里有无数劳动人民艰难创业、可歌可泣的奋斗,也有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血腥掠夺;有爱迪生、贝尔等为人类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也有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杰出的政治家,他们在美国立国的200多年中都有着非凡的经历与奋斗。”“本书以中国传统的‘演义’手法,将200多年的人和事融合于一体。以人为纲写事,以事为体写人,排列有序,浓墨重彩,从富兰克林写至尼克松,将几百个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勾勒清晰,将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一收入笔底,使读者可对美国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等多方面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全书文笔流畅、通俗易懂。既尊重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又用文学手法精雕细琢成为一本可读性较强的通俗文学作品。” 1991年5月,作者在该书《写在前面的话》中强调:“《美国演义》不是史书,仅仅是演义。它不排斥穿插一些虚构情节,因此希望读者不要引用本书材料写学术论文,尽管书中的有些材料可能比历史还历史。”“笔者不是历史学家,更不是文艺作家,而只是资料收集者。”[3]

1998年3月,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曹先生的《美国通史演义》(上下册),这是《美国演义》的第四版,共130万字。作者在《写在前面的话》中再次强调:“《美国通史演义》不是史书,仅仅是演义。”“尽管书中的有些材料可能比历史还历史。”“本书主要是建立在系统的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力求立体地再现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本色。”本书封底印有三位学者的评述[4]。

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美国通史演义》(全四册),即《美国演义》第五版。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九十三岁高龄的黄席群先生作序,序中说:“《美国通史演义》的最大特点,是采用我国读者爱好的演义体,因此,流传甚广,饮誉极隆。我国历史学界有所谓史实与史论之争,德谦同志,不偏不倚,既勤搜史料,官方文献与逸闻野史、个人传记并重,又秉笔直书,臧否人物,不隐恶,不溢美,庄谐互见,褒贬持平。总之,德谦同志堪称为当代才、学、识、德四大条件无不具备之美国通史专家。”在曹先生自己写的后记中谦虚地称:“我写的只是一部七拼八凑而成的非牛非马、不三不四的书。前驻美大使柴泽民把它称之谓‘野史’,这也许是有点儿像。”他还说起一桩往事:“1971年事件发生后的一天,我正住在河南明港干校的一个真正牛棚内,张驰小队长忽然抱了一堆稿子和笔记本来对我说:你自由了,我没有时间看你的稿子,将来书出版后请送我一册,我会细细拜读。”“这就是此书存在的背景。假如红卫兵烧毁稿子,此书也就不会存在了。我至今很感谢张驰,但不知他现在在何处,我没有办法把书送去。”这番话使我突然联想起,当年“”时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的在读学生中也有一名叫张驰的,莫非这两个张驰是同一人?[5]

为了通过阅读先生著作加深了解曹先生,我从网上订购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新版的曹先生《美国演义》。头天晚上定购,第二天中午书就送到家中。打开沉甸甸的全书三册,计260回,1252页,共192万字,大16开,图文并茂,配有700多幅插图、800份左右的历史档案文献、回忆录和书信等宝贵资料,穿插着六七百个历史人物的生动叙述。从第1回“碧海万里移民找谋生路 白纸一张教徒绘创世图”,一直叙述到第260回奥巴马入主白宫的“奥巴马改变美国角色 美利坚未显衰落现象”,和前几版相比更具可读性和感染力。曹先生在自序中强调:“在复读原作之时,不得不遗憾指出:本书的一部分写于时期,我脑中也有不少红卫兵影响,因此语多极左,不能一一改正,有劳读者自己阅而批之,不胜抱歉。”这个说明的确很中肯,不过,我们无须为书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历史痕迹而感遗憾,它却清晰地使我们明白即使像先生这样思想开放的学者在行文中也难以摆脱时代主潮流的烙印。自序中谈及全书结构时说:“美国大学的美国通史往往分两学期授毕,而以1865年为界。也就是南北战争以前史和南北战争以后史。因此,我把1865年为止作为上册。第二册(即中册)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谈到胡佛时期的经济大萧条,并涉及了罗斯福的‘新政’。这个时期的发展倒似乎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推断。但同时又接着验证了凯恩斯理论:政府干预可以防止或修正资本主义之弊端。下册从杜鲁门总统上任讲到奥巴马取胜。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所以说它新就是因为这是一个将不会有世界大战的时代。由于原子弹的诞生及其使用,已使另一次大战变得毫无意义。”“我们不是算命先生,不能预测将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和平演变才是解决国内和国际问题的硬道理。”这些言简意赅的话语表明了先生的观点。该书封底也印有三位学者的相应评述[6]。

第8篇

关于热门坚持演讲稿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品尝坚持的力量》。

  我们一直认为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至今已经成了许多人的座右铭。团结,一切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团结,任何敌人都可以战胜。不可否认,这句话对于集体而言是正确的,但是在我们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往往是坚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约翰逊说:“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钱学森说:“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巴斯德说:“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坚持就是力量。

  惟有坚持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雨果坚持写作,用了六十年的时间才写成了不朽之作《悲惨世界》;曹雪芹坚持用了十年的光景才写下了不朽的《红楼梦》;李时珍用了三十载的时间才坚持完成了《本草纲目》的撰写;王羲之练字用光了一大缸墨水,最后他的《兰亭集序》流芳百世。无数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坚持就是力量,坚持就是通向成功不可获缺的精神力量。

  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集团的马云曾经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会坚持!因为有了坚持,我们才会朝着目标坚定地前行;因为有了坚持,我们才会努力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因为有了坚持,我们才有可能把梦想变为现实。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机会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同学们,你们的坚持求学是我们老师坚持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同学们,你们的坚持求学是我们老师坚持辛勤耕耘的最大安慰;同学们,在我的发言结尾,没有祝愿,也没有希望,我会用心看着大家一路健康成长。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热门坚持演讲稿范文

  多往前走一步,做更好的自己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多往前走一步,做更好的自己>>。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啊,有太多的人面对末路之难,选择了半途而废,听任自己的理想之光熄灭在黎明前的黑暗里。或许,今天很残酷,明天也很残酷,后天却可能会很美好,多往前走一步,我们就能见到后天的`太阳。

  我们要学会坚持!因为,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也在坚持!

  众多名人成长的故事都在验证这一个道理。

  阿里巴巴总裁马云,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都不是很好,特别是在高考的时候,连续两次高考,都没能考上大学.在我们平常人看来,一个人若是连续两次高考都失败了,那么这个人也就被打垮了。可马云却没有被打垮,而是毅然准备第三次高考。这一次,他的坚持不懈折服了命运之神,他凭借优异的英语成绩被杭州师范学院高调录取。正是因了这一次的成功,才有了后来互联网领域的神话。

  试想,如果马云止步于第二次高考的失利,留给我们的顶多是芸芸众生中一个小个子的背影。马云成功了,就因为他在失败之后,选择了坚持,多往前走了一步,而已!

  我们,沾化一中的莘莘学子,追梦的路上,也会遇到许多苦难、挫折,有些可以预知,有些不可预见,我们同样需要坚持。

  远足拉练作为一项活动,已然成为过去,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远未结束。还记得,当听说要徒步20多公里的时候,我们在抱怨;还记得,走在路上,腰酸腿痛的时候,我们想过要放弃。但是,有信念的支撑,我们坚持下来了,我们战胜了自己,我们走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五十里的坎坷之路被我们踩在脚下,学习中的一点困难,又能算得了什么?!

  同学们,人生就是一场博弈,挫折失败,在所难免,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更要懂得坚持,多往前走一步,做更好的自己,相信,成功终将属于我们!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热门坚持演讲稿范文

  热爱生产,你会感慨大天然的丑陋;

  热爱生产,你会感慨人间间其乐有限。

  热爱生产,你会感慨出路亮光,有激情,有提高的动力。

  前苏联驰誉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因严酷的战争甚至他全身瘫痪,双目失落明。但他经受住了生产的考验和磨炼,以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意志和对生产的热爱,写下了激动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名着,那即是《钢铁是若何炼成的》。他说:“只有像我这样发狂地爱生产、爱残杀、爱那新的更丑陋的世界的建设的人,只有我们这些看头和认识了生产的扫数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遇就不克不及摒弃生产。”

  你看,一个残疾的人都如斯热爱生产,写下如斯激动的书,他不是一个顺遂者,是什么!

  可有些人呢?受一点曲折,就对生产失落去决心信念,就感慨出路渺茫,就想死呀活的,这样的人就不感慨内疚吗?

  有一个身段健全、四肢发家的大学卒业生,就由于失落恋,就想不开,就想与情人同归于尽,这值得吗?他摈弃了生产,生产也摈弃了他?

  丑陋的生产,永世属于哪些热爱生产的人!

第9篇

《查理?芒格传》的初版写于2000年,当时本书的主人公已经76岁。17年后,他依然精神矍铄地工作,年复一年和搭档巴菲特出现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上。

当地时间2017年5月6日,93岁的芒格爷爷继续出现在了奥马哈体育馆。面对诸多信徒,他云淡风轻,“我想回到九十岁”和“或许几个月后我就不在了”都是深刻智慧下的独特幽默。也许可以这样用一种略带恶趣味的笔法来描述现场:当与身边的老搭档一起坐在主席台上时,芒格不知会不会回想起自己年少时在巴菲特家的杂货店当暑期工的那些下午。

每一年,伯克希尔和威斯克金融的投资人仔细聆听二人有关人生的箴言,但他们挤在门口,实际上(当然)是为了听芒格和巴菲特谈论投资。投资人最常问的是,你们如何学习成为出色的投资家?芒格表示,首先你必须了解自己的个性,必须考虑自身的边际效用以及心理因素后才来玩这场游戏。有些亏损是无可避免的,如果你会因为亏损而愁云惨雾,那么终生采用非常保守的投资方式,即用储蓄方式累积财富才是明智之举;你必须根据自己的个性及才能采取策略,我不认为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项放诸四海皆准的投资策略。

接着芒格表示,你必须收集信息,“我想我和巴菲特从一些好的商业杂志中得到的比从其他地方多。阅读每一期各类的企业报道,便能轻松快速地获得各种企业经验。而且如果你能养成一种思考习惯,将所读到的内容与这些想法的基本架构结合在一起,你可以逐渐累积一些投资智慧。在这浩瀚领域中,若没做过扎实的阅读工夫,我不认为你可以成为真正优秀的投资人,而我也不认为有哪一本书可以为你做到这些。”

奥马哈没有从中国大陆过去的直飞航班,就好像早年间不通公路的墨脱,这使得很多信徒可以捧着心中盛开的“价值投资”白莲花,赶往一年一度的“仪式”,凌晨三四点去排队拍照,然后……发朋友圈。

“没有芒格,我会比现在贫穷的多”

时至今日,各类自媒体迫切需要自己的读者在碎片时间里获取某种“思考带来的优越感”,扫一眼智慧箴言然后点击“分享”,即可假装刷新自己的三观。近几年来,这位嘲讽火力全开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老而弥坚,大有成为“高等华人”朋友圈第一毒鸡汤手之势。

作为著名的投资家,芒格曾经列过一个书单,书单中传统意义上的“投资”相关内容甚少。这位重磅毒鸡汤手自媒体曾赠送给《影响力》作者一股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表示感谢,这真是一份天价稿酬:其市值如今已超过20万美元。如果芒格作为投资圈最火IP的影响力由此受益,这份稿酬还真是相得益彰。

关于巴菲特和伯克希尔的投资,市面上流传的各种各样文章书籍不胜枚举,然而那些都是冰冷的数据和纸面收益。今日的巴菲特-芒格投资帝国很大程度建立在通过使用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对优质企业股权进行杠杆投资的基础上。而芒格,堪Q这一模式的开创者。从1965年收购蓝筹印花公司开始,到1972年通过蓝筹印花公司收购喜诗糖果,巴菲特和芒格确立了另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投资基金的运作方式。

在《查理?芒格传》第10章关于蓝筹印花投资的始末,第14章关于储蓄贷款业(类似中国的信用社和小贷公司集合体),第15、17章关于伯克希尔哈撒韦成立的前因后果以及所罗门兄弟危机的那些段落,也许你可以窥到芒格反复强调的那些要点:投资所需的多学科交叉知识思维模型是什么,而不仅仅是财务指标。

芒格的人生信条之一是“不求迅速的胜利,但求长久的成功”。这本书第11章标题是“促巴菲特对阵格雷厄姆”,讲述的喜诗糖果案例如今仍被拿来津津乐道。2017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芒格仍然以回顾自己这次最成功的投资为傲。

“不要和猪摔跤”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个复杂系统,绝非三两个因素即可概括。芒格的经历可谓最好的注脚:出生于当地上层的法律世家,祖父是联邦法官,父亲做过助理检察官,经过二战期间的“弯路”之后,他最终进入了哈佛法学院,以优秀成绩毕业,而他选的第一个专业却既非法律也非金融,而是数学。

30岁出头,芒格第一次婚姻失败,自己净身出户,然后长子因为白血病离世,这给他后来的人生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与巴菲特那种不善于处理自己感情和家庭生活、“自理能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不同,芒格的第二次婚姻给他带来了八个子女,这或许也是刺激他拼命赚钱的动力。

1950年开始,他利用律师行业无可比拟的信息优势,参与自己的第一项投资业务:变压器工程公司。到1961年卖掉这家公司时,芒格的而立之年过了一半(正是本文作者的年纪呢)。

是什么让芒格成了百万富翁?答案可能有些意外:其实是房地产。通过和《洛杉矶时报》创始人的曾孙奥蒂斯?布思合作开发加州理工学院对面的公寓项目,芒格进入地产行业,到上世纪60年代末,他在地产开发上赚了140万美元。

然而地产开发只是兼职,整个60年代,他还同时参与两项更为庞杂的工作,一家是惠勒芒格证券,另一家是芒格和托尔斯律师事务所。这家律师事务所后来成了为伯克希尔长期的法律顾问,业务滚滚而来。

期间有几件事相当有趣:芒格的女儿莫莉因为没参与过《哈佛商业评论》的工作,被律所拒之门外;芒格的合伙人希金斯夫妇后来分别成为了证监会主席和美国贸易代表。1965年开始,尽管律所铜牌上还有他的名字,也一直有他的一间办公室,但芒格不再参与律所的日常事务。至于证券投资业务,有一件事也显示了芒格的作风:早期合伙人古瑞恩退出的时候,他提出要20万美元,芒格给了他30万美元。

“我从来都对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兴趣更大”

通过第12章和20章,我们还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这位长者的一些长寿秘诀:他的偶像是那位印在100美元钞票上的美国创建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芒格自己的演讲集也向偶像表示致敬――取名为《穷查理宝典》。

第13章和第18章讲述的是芒格的另一个理想:传媒事业,当然,这很芒格。《布法罗新闻》可能并不出名,但《每日新闻》现在声名昭著,部分原因是投资者可以在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东会议上看芒格的LIVE,它的业务风格也有趣――利用传媒业现金流进行其他领域的投资。很多人把它的股票当成伯克希尔公司的廉价替代品。

除却《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巴菲特和芒格林林总总加起来可能拥有上百家报纸、杂志和有线电视运营商的股权,传媒领域的激烈竞争也让他们陷入了无穷无尽的诉讼和争夺。对了,他们甚至曾动过买下《纽约客》的念头,或许在这一领域,布思先生能给他们提供很多建议。

第10篇

媒体包装出美国最年轻的当选总统

如果要说约翰・肯尼迪是靠媒体包装成为美国第35任总统的,相信了解美国大选的人会赞成的。1960年大选时约翰・肯尼迪刚满43岁,还是一个几乎没有履历的政坛菜鸟,在他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位美国总统在这个年龄时能通过选举登上宝座。肯尼迪的对手则是已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下担任了4年副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不过,约翰・肯尼迪有一个政商两界都吃得开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他成功地通过媒体营销,掩盖了儿子约翰・肯尼迪在从政经验方面的软肋。

《波士顿邮报》编辑托马斯・温希普回忆,约瑟夫・肯尼迪在操纵媒体方面是行家里手。“在‘包装候选人’的概念被明确提出前,他在塑造儿子的形象方面,已经做得比麦迪逊大道(指广告界)上的任何商家都有效率了。”从约翰・肯尼迪开始竞选国会议员,父亲就教会了他一切,从套装的选择到发型的选择,从走路的姿势到皱眉的动作,更重要的是他很快让儿子知道了如何在政客和民众面前装腔作势。

此外,约瑟夫・肯尼迪还专门请来电视制作人,指导约翰・肯尼迪如何在镜头前表现得更好。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成功的。在随后进行的史上首次电视辩论中,一边是潇洒自如风度翩翩的大帅哥―肯尼迪,一边是老态龙钟反应迟缓的怪蜀黍――尼克松。这么强烈对比感的画面同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其结果可想而知。直播刚结束,尼克松的竞选搭档颇感意外的叹道:“这个的刚刚输掉了大选。”肯尼迪在电视上一鸣惊人,使后来的总统候选人在电视机前的表演成为了重要的竞选手段,将大笔经费花在电视竞选广告上。N年之后在《刺杀肯尼迪》中扮演总统的罗伯特・罗威告诉《名利场》记者:“肯尼迪当时是险胜,如果放到今日,他根本无法当选。”

形象包装――美国最年长总统的制胜法宝

说了截至目前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我们再来看看最年迈的总统――里根。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他是美国第40任总统,70岁就职。他是入主白宫时年龄最大的美国总统。他的形象包装主要是对身边人――第一夫人南希的包装。1981年,美国里根总统上任后,夫人南希的公众形象一直不好,这成为里根“头痛”的事情。尽管南希很积极地参与各种场合的社会公益活动,但新闻界和社会民众认为她生活方式过于奢华。里根和南希为改变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下了一番苦工。里根总统除了擅长游泳之外,最出色的要算是橄榄球技艺了。1982年3月27日,在一次橄榄球俱乐部的宴会上,当乐队开始演奏“二手服饰”这首歌曲时,南希身着素装,走上舞台跟着乐队的伴奏唱出歌词,全场观众大感意外。这次形象公关,成功扭转了公众对南希的看法,也对总统里根的形象有了更好的支撑。

1981年3月30日,里根总统在华盛顿希尔顿饭店遭到枪击,胸部受伤,子弹离心脏仅3厘米,但是总统在医院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之后,医生对外宣布情况“很好”,“很稳定”,“他头脑清醒,明天就可以处理国事了”。枪击事件发生12天后,里根重返白宫,我们有理由相信里根团队迅速的抓住了这一特殊事件,为美国人民包装出了一个坚强的美国总统。不仅如此,演员出身的里根由于他在表达概念时的口才和带有的独特情感而被誉为“伟大的沟通者”。这些口才技巧来自于他担任演员、电视和广播节目主持人、以及政治家时逐渐培养的经验,同时身为总统也雇用了技巧高明的演讲稿撰稿者以进一步发挥他的魅力。里根擅长利用自己特殊表达的技巧将自己包装成捍卫自由最强大的支持者,1984年高龄的里根在总统大选中再次获胜。

另类的总统形象包装

一说到小布什,大家第一个反应可能就是他致命的口误问题。先举几个例子:“你们国家也有黑人吗?”布什问巴西总统(巴西是世界上黑人最多的国家之一);“我认为中东的不稳定直接造成了这个地区的不稳定”;“我们讨论了非洲,这是一个饱受疾病折磨的国家”。他的口误出现频率之高,绝对可以申报“总统口误”吉尼斯世界纪录,以至于布什总统上任那会儿,几乎每天晚上都能在电视上看到讲“布什笑话”的节目主持人,调侃布什的智商和文化水平。比如,“为了解决非法移民问题,国会刚刚批准通过了一个法案,该法案提议在美墨的2000英里的边境修建一条长达700英里隔离墙,你看,这就是让布什总统做数学的后果”。怪不得美国人说小布什的智商只有91,看来是靠谱的!总统身边有那么庞大的智囊团,他们为什么不指出或帮助总统克服这个“缺点”呢?对了,你猜对了!这也是一种形象包装。小布什绰号是“得克萨斯牛仔”,如果这个牛仔谈吐斯文,举止优雅的话肯定与这个称谓不符合。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出丑效应(pratfalleffect),指的是优秀或者是声望很高的人不经意在众人面前失态或做错事情,当然得是无伤大雅的错误,不仅不会引起反感,反而会使人觉得这个人真实,有亲和力。小布什和他的智囊团正是利用了这一效应,经常有意无意的制造一些口误,拼了命地装傻卖萌,博取公众的信任,成功地使媒体和美国人民相信萨达姆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来……呃,后来的事情地球人都知道了。

最后来看看这句出自小布什口中的话:“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这句话也被中国的领导借用)这回你给他的智商打多少分呢?相信国人对包装的理解会有一个新的感悟。

包装造就美国首位黑人总统

如果说肯尼迪是显赫家族包装出来的总统,那么草根也能包装成美国总统吗?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形象包装技巧堪称教科书经典。且不说奥巴马律师一场又一场的竞选演讲磨坏了多少双皮鞋,最终踏上了通往白宫的路。先说说奥巴马就职典礼形象顾问乔治・克鲁尼,这位年过半百的克鲁尼脸上,总是淡淡浮现着历经风霜之后成熟男人的迷人微笑,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香。有这么有品位的型男当顾问,穿牛仔裤的律师奥巴马能跑得出圈圈吗?!所以在就职典礼上一个这样的形象出现了:黑色西装象征着首位非洲裔美国总统的诞生;红色领带的花纹细腻、均匀,暗含平等、公正的信号;没有礼服领子、没有袖扣的设计显示出亲民风格。

第11篇

从男仆到美国州长,一英里的距离,来自中国的骆氏家族走了整整一个世纪。而真正帮骆家辉实现美国梦的,却是一个叫李蒙的女人。

“没人比骆家辉更胜任。”2011年3月9日,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现任商务部长骆家辉为下一任驻中国大使。一旦获国会参议院确认,他便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驻华大使。

台下,骆家辉的妻子李蒙满脸微笑注视着自己的丈夫,两年前的一幕仿佛还近在眼前,同样在白宫,骆家辉宣誓就职美国商务部长,总统奥巴马握住她的手感谢她:“因为你,美国才有了一位如此出色的商务部长。”

直升机求婚

1994年的―个夏夜,西雅图一栋高层公寓顶楼的空中花园,被人悄然摆满了火红的玫瑰……李蒙牵着男友骆家辉的手走上来,对即将发生的事全不知情。

一阵“隆隆”声由远及近,一架直升飞机缓缓靠近,一条长幅徐徐垂下:“李蒙,我爱你!”未等李蒙从惊喜中反应过来,骆家辉深情地说:“李蒙,你愿意嫁给我吗?”

李蒙的父亲李振亚祖籍上海,是孙中山儿子孙科的继子,在华人圈声望很高,曾被里根总统聘为白宫财务顾问。李蒙在美国加州大学读书期间就曾获得“全美亚裔小姐”称号,毕业后在西雅图第五电视台当主播,在当地颇有名气。一天,李蒙接到任务――采访华盛顿州众议员骆家辉。他的坦率、自信和智慧给李蒙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没想到,那双明亮而敏锐的眼睛从那天起,开始认真探究她了。

几次采访交流之后,骆家辉对李蒙展开了“攻势”。那时而骆家辉只是一名州议会议员,薪水还不及她的一半。细心的李蒙发现,骆家辉换来换去只有三套西装,便不解地问:“你业余时间在大学兼客座教授的收入也不少,怎么这么节俭?”原来他的收人都捐给学校用以补贴贫穷的学生了,“我靠奖学金、助学贷款和兼职完成学业,现在有能力了就要帮助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精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呢?”李蒙追问道。“有一个温暖的家。”骆家辉不假思索地说,“然后,和家人一起实现几代亚裔人追求的美国梦。”李蒙被深深感动,对他刮目相看。

―个约定

直升飞机求婚成功后,1994年10月15日,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前,李蒙对骆家辉约定:不论工作多忙,必须保证尽量在家吃晚饭,周末要与家人一起过。

一年后,华盛顿州州长选举拉开帷幕。骆家辉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李蒙也举双手赞同,但为了避嫌她必须辞职。此时,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节目,在新闻界前途大好。要妻子放弃她钟爱的事业,骆家辉有点儿犹豫。李蒙很爽快地打消了他的顾虑:“通向美国梦的机会不多,我没有理由不支持你。只要你别忘了我们的约定。”

不久,李蒙怀孕了,最高兴的是骆家辉,可激烈紧张的竞选活动让他连约定都难以遵守。李蒙不但不介意,反而积极地帮助丈夫竞选……骆家辉所有的演讲词,甚至一个简短的记者会开场白,她都要审榭巴关。

竞选期间,最辛苦莫过于到各区募款拉票,舟车劳顿,还要交际,李蒙每次都陪骆家辉到场。随着支持率不断攀升,骆家辉和李蒙信心倍增,却未料到危险在向他们靠近。

一天,骆家辉夫妇和岳父母在餐厅就餐,外面突然一阵骚乱,几名警察冲了进来。原来,一名种族歧视分子企图暗杀骆家辉,跟踪到餐厅伺机下手,幸亏被及早发现。一家人从后门匆匆离开现场。虽然有惊无险,但大家都无不感到后怕。

回家路上,骆家辉有些沉默,恐吓不会吓倒他,但家人的安危却让他揪心。身旁的李蒙握住他的手,平静地说:“要想飞得更高,没有坦途。放心,我们支持你,也会照顾好自己。”

掌声送给“州长夫人”

1996年11月5日,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骆家辉终于当选华盛顿州州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

任职演说后,华盛顿州议会抬出一张婴儿床作为贺礼。掌声和笑声中,骆家辉兴奋地跑下台,小心地搀着大腹便便的李蒙上台,一起接受大家的祝贺,他悄声对李蒙说:“这掌声是送给州长夫人的。”

搬进华盛顿州首府奥林匹亚市的州长官邸后,骆家辉才告诉李蒙这样一段往事:“100年前,我祖父就在离这里一英里处的那户人家做男仆:100年后,我成了官邸的主人。这一英里,我们家走了100年哪!”李蒙知其深意,这100年和移民的美国梦,不仅仅是骆家辉一家的,也是华裔的,她有责任和丈夫继续努力。

不久,女儿艾米丽出世了,两年后儿子迪兰降生。骆家辉虽然顾家,但无奈事务繁忙,心有余力不足,几乎所有家事全仗李蒙照应。

1997年2月,克林顿在国情咨文中特别提及骆家辉的政绩和奋斗精神,当晚还邀请骆家辉夫妇留宿白官。临别,希拉里对骆家辉说:“州长夫人很不简单。”此后两家过从甚密,时常结伴出游。

奥巴马欠了―个人情

2005年1月12日,骆家辉和李蒙带着三个儿女离开州长官邸,迁往西雅图,迈向人生的另一段旅程。骆家辉重拾专业,受邀成为美国戴维斯律师事务所华盛顿分所合伙人,并任中国业务部联合主席:李蒙也重新坐上主播台。

这段时间,只要一有空,骆家辉就抢着买牛奶、做饭、照顾孩子。李蒙常在一旁说:“孩子们快点长大吧,好让爸爸放心地去做他喜欢的事。”骆家辉笑道:“我喜欢做的事就是陪着他们。”

2008年初,美国新一眉总统大选开始。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参选,作为好友,骆家辉倾力助选。不料,奥巴马当选总统后,希望骆家辉能出任商务部长。骆家辉婉言回绝:“我还没赚够孩子们的教育费呢!”

第12篇

01中国夫妇购美国豪宅 中国投资客抄底美国楼市,年轻夫妇2亿元买豪宅

02央企福利腐败 审计署称部分央企违规发放福利上亿元

03“奶粉历史最好” 乳协理事长称奶粉抽查合格率99%

04海外华商成“闯入者” 海外中国商人生存状况堪忧

05多地楼市微调 多地疑似楼市政策微调,业内称不可奢望大幅放松

06烟企对抗控烟 卫生部:烟企采取伪科学手段对抗控烟,须严格监管

07世界最大钨矿 江西发现世界最大钨矿,经济价值超3000亿

08高铁槽道粉化 沪昆高铁湖南段槽道发生粉化现象

09 IMD排行 IMD全球竞争力排行,香港第一,中国大陆超日本

10航空燃油附加费 航空燃油附加费年内首次下调

发改委:大蒜鸡蛋价格涨幅在正常区间

财政部:通过红会总会及中华总工会捐款可免税

国税总局:超标交通补贴与通信补贴需征个税

住建部:每月后10个工作日各地公开保障房信息

人社部:退休年龄推迟成必然趋势

卫生部:企业员工超千人应配心理咨询专员

民政部:“慈善法”初稿已报国务院

环保部:201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国内

金星凌日

6月6日,世界上最罕见的天文现象之一“金星凌日”上演,这是本世纪人们最后一次见到这一奇观, 下次金星凌日奇观将出现在105年后。“金星凌日”发生原理和日食相似,地球、金星和太阳在一直线上,太阳圆面上就出现了金星的小黑点状影子。

油价该降了

6月8日,国内油价调价窗口开启后,国内成品油调价参照的三地原油变化率负向波动突破8%,调价幅度600~700元/吨,为2009年以来最大降幅。截至6月5日,WTI原油期货跌破90美元/桶关口,迪拜、布伦特原油期货均由120美元/桶以上,跌至100美元/桶以下。终端消费者、社会贸易商、大用户都在等待降价,成品油市场习惯性地在调价前出现波动。

上合峰会“让路”高考

?6月6日—7日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在京举行,同时7日恰好是高考的第一天,为照顾高考,上合峰会7日会议开始时间推迟半小时。

外交部表示,会期是协调了很久才找到各与会国都合适的日期。同时,外交部一个多月前就会同北京市交通委、教委等部门,尽量减少对考生的影响,如活动开始时间推后半小时,提前交通管制具体安排等。

国际

英女王登基60年

伦敦当地时间6月3日,英国迎来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庆典。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现年86岁。1936年,她的伯父,英王爱德华八世因坚持要同离过两次婚的辛普森夫人结合,“不要江山要美人”而被迫逊位,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继位,伊丽莎白二世则成为王储。1952年2月,伊丽莎白二世即位。英首相卡梅伦说,女王有生之年不会退位。

奥巴马给小学生写假条

6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前往明尼苏达州霍尼韦尔公司发表创造就业的演讲。11岁的五年级学生泰勒翘课前去听演讲。小泰勒不仅抢到前排座位,在演讲结束时还与总统握手。更令他激动的是,奥巴马知道他逃课后,还给他写了一张请假条。

“基地”二号被炸死

美国和巴基斯坦官员确认,6月4日在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地区一次空袭中,美国无人驾驶飞机确实炸死了“基地”组织二号人物阿布·叶海亚·利比。美反恐官员评价,这是继“基地”创始人乌萨马·本·拉登去年5月1日被美军突袭击毙后“基地”遭受的最大打击,因为“基地”将很难找出合适的人来接替利比。

数字

利率下调: 0.25%

中国人民银行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录取率:75%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5万,比去年减少2%;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685万,全国平均录取率75%,比去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中国高考已连续多年报名人数减少。

税收优惠:33项

国税总局出台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要求落实民间投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政策涵盖六大类33项,涉及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进口关税等多个税种。

保护区:2640个

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640个,总面积约14971万公顷,其中陆域面积1433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9%。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生态建设进展尚好。

新房网签:10502套

5月份北京全市新房网签总量为10502套,环比上涨34.2%,同比涨幅达43%。经济增速下滑,中央各部门近期频繁出台措施稳增长。不少人担忧为刺激经济增长,对房地产的调控或会再次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