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8 14:50: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我批评与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按照号文件精神要求,为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意识,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为加快建设繁荣和谐新道外而努力。结合我街实际,街工委决定近期召开20__年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 主要议题
20__年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对照十七大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市委工作会议和区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新举措,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认真查找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以及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违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有关规定的问题,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精神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纠正处理奢侈浪费和为政不廉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意识,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为加快建设繁荣和谐新道外而努力奋斗。
二、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街工委要把开好这次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生活会,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纠正奢侈浪费及为政不廉问题的重要举措,以推进各项工作和推动街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工委主要负责人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民主生活会中起到表率作用,切实担负起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的领导责任。
2、精心准备,规范程序。民主生活会召开前要安排3天左右的时间进行学习,集中学习的时间不少于1天;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学习内容,突出学习,坚持把学习理论与总结经验、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广泛征求并反馈社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征求意见函和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并如实反馈给本人。要准备好个人书面发言材料,每位班子成员都要根据民主生活会的主题、要求和群众意见认真撰写,深刻进行自我剖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要开展谈心活动,工委主要负责人要同每个班子成员分别谈心,对其思想和工作情况做出适当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涉及班子成员之间的问题,要做好思想沟通工作;班子成员之间要互相谈心,增进了解,互相帮助,化解矛盾,加强团结。民主生活会采取一人一议的方式进行,逐人进行自我剖析和评议。每位班子成员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思想根源进行自我批评,然后与会的其他班子成员对其进行批评帮助,每位到会的班子成员谈完对发言人的意见、建议后,再由下一位同志进行自我批评。工委主要负责人要带头进行自我批评和开展相互批评。要按照“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切实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增强民主生活会的思想性和原则性,不能把民主生活会开成工作总结会和评功摆好会。
3、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严格按照市纪委《关于召开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为主题的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和市委组织部《关于召开20__年县以上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的要求,认真履行民主生活会程序,精心组织,规范运作。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整改的意见和措施;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民主生活会的思想性和原则性;以创新精神研究解决影响和制约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纠正出力奢侈浪费和为政不廉的问题,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并在一定范围内将整改措施的制定及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加强对《专题民主生活会自查自纠申请表》的审查把关,对有关事项不清楚、不完整的,不如实申报或隐瞒不报的,问题整改措施不具体、不到位的,责成有关人员重新申报。对存在问题和整改情况,区纪委坚持跟踪督办检查,对拒不纠正处理,严重顶风违纪行为要坚决查处,公开曝光。
三、 时间安排
东原街工委这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时间为6月25
一、什么是美术批评
用一种比较简单的说法,我们现当解的美术批评需要立足美术欣赏。美术批评是通过美术欣赏而来,美术批评是负有一定社会责任的。当下,日益严峻的学术氛围,对于美术批评家的个人文化修养以及学术成就,甚至生活秉性都异常关注,因为在严肃的学术讨论中,不乏有急功近利,评判失衡的伪美术批评家。对于有的美术作品或者美术现象,没有站在客观和宽容的立场上加以引导,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弘扬正能量。美术批评家首先必须是一个懂得欣赏的学者,其次,他必定是对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研究,才能从宏观的角度深入剖析美术作品以及美术现象,给予最客观、最公正的评判,形成一种基于社会功利、社会服务、社会传播、社会继承性的,独到的内在审视观点和批评尺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这种美术批评的标准发生着变化。美术批评家要本着扬弃批评的心态,从大众审美的眼光中完全脱离出来,美术批评家要对美术作品或者美术现象给予客观的评价,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中国美术批评最具代表性的时代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美术批评是从历史的反思开始的。1989年初的中国现代艺术展把兴起于80年代中期的前卫艺术运动推向了一个。80年代末期,一些前卫的美术批评家对中国的现代艺术发展大体上有两种猜想:一种是回顾历史,与中国的传统艺术相结合,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另一种是展望未来,与国际接轨,跨越现代主义,奋起直追后现代主义。这两种看似对立的艺术发展猜想其实目的是一致的,即在原有基础上推动前卫艺术的发展,现在看来这两种猜想可谓是殊途同归。1989年,前卫艺术不得不暂时中止前进的步伐,而当时的美术批评是需要依附于前卫艺术生存的,美术批评在当时显得可有可无。而在这一历史时期中,现代艺术正如雨后春笋蓬勃且富有生机,但美术批评对于现代艺术迸发出的生命力的反馈可以说是迟钝且缓慢的,这也与自古以来我们熟知的总是先出现生产力才出现生产关系这一规律密切相关,理论总是先知后觉滞后于实践。90年代初,美术批评对现实无所作为,展开了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离开了批评对象,抽象地讨论批评的本体或批评方法等问题。这些讨论当然是有意义的,它既是对80年代中国美术批评在理论上的回顾与总结,也为批评的进一步发展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三、西方美术批评史
因美术发展在相当长时期内以模仿自然为主旨,所以西方美术批评的发展可以简略的分为五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7~18世纪和19~20世纪。从古代希腊开始,在可考究的历史文献中,已经出现有关美术批评的记载,当时参与美术批评的大多数为哲学家和艺术家。哲学家与艺术家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看待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大不相同,古希腊的哲学家多以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研究的是美术的价值、美的性质等问题。而在当时,模仿论作为艺术的批评与指导。时间把指针拨动到了中世纪,中世纪的人们认为不能再像古希腊人们一样把合乎逻辑的批评意识与艺术意识融合在一起,这是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产物,于是中世纪出现了对古希腊模仿说的超越,中世纪与古希腊不同点在于中世纪的美术批评的重点是美术带给人们的精神力量。在文艺复兴时期,源自古希腊罗马的批评观得到了完善与发展,不仅从形式与技巧的角度评论作品好坏,而且开始注重作品的道德与内涵体现出的艺术性,“比例”、“空间”、 “透视”、 “明暗”这些词语开始出现在美术批评的标准之中,意味着一个美术批评体系正在形成。17~18世纪,出现各种美术流派,人们开始进行批评讨论。与此同时出现两种批评主流:理性主义的批评思潮和浪漫主义的批评思潮。从字面意思上来说,理性主义的观点是反对绘画中情感的表现,而浪漫主义则强调在艺术批评中要依据审美的情趣来评断。
到了19世纪初期,实践的积累使得理论厚积薄发,由于美学在18世纪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整理,19世纪形成了黑格尔美学体系,而19世纪对当代艺术的关注使得19世纪的美术批评有了重大价值。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在这里不再赘述。
四、美术批评与美术鉴赏
美术批评的对象和批评立论的依据当然是要以美术作品、美术现象为基础。美术批评的出发点,是美术批评家必须要遵循美术本身的发展规律,深切理解美术作品以及所要批评的美术现象。美术鉴赏则是观者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系统、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水平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从而激发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的一种审美享受。那么美术批评与美术鉴赏的差异何在?首先第一点,美术鉴赏与美术批评的态度是不同的;第二点,美术鉴赏与美术批评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当然,其目的也不相同。美术鉴赏是需要深入到作品或者现象内部去感知的,而美术批评则需要提升到作品以及美术现象的外部去评判。美术鉴赏其实是带着审美的眼光去看待,而美术批评则是用审美判断的方式去审读作品。美术鉴赏的直接目的是感知,而美术批评的目的是认知,这两者是千差万别的。
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的进程,美术批评经验的积累越丰厚,美术批评的眼光就越独到,可以说,美术批评是艺术发展的航标灯。
暑假过得还是很充实的,成功的做了一次校园。工作是负责招生,这是一份“嘴皮子”的活,要胆大、心细、脸皮厚、诚实,这个工作很有挑战性,让我学会如何管理一个团队并且懂得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且知道坚持才能成功。很多时候,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或许也能成功,但如果要去做一件大事,就需要一个团队,因为只要一个团队向心力是一致的话,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很多事情在成员之间讨论就会容易。
以前尽管做的兼职不算多,工作类型也只是发传单、促销而已,但我的确感觉这份工作可以让一个人成长起来,以前做一件事情,不管结果如何,都不愿意去考虑,而做,每一次的失败,我都要做出总结和自我批评,团队的成员在一起相互交流与学习,从中可以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是一件开心和进步的工作与学习同步进行的过程。这个兼职工作不仅让我赚点零花钱,也让我学到不少课堂学不到的东西。我觉得做校园是最能锻炼人的能力的工作。
一直以来,我以为校园是比较轻松的工作,对自身不会提供锻炼的平台。但我错了,暑假两个月的时间,我报名做了培训班的校园。在培训班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工作细节时,我就觉得这份工作不好做。比如,你要有勇气敲别的宿舍的门,在向别人介绍时不要脸红。这可能对于别人来说不太难,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第一次去敲陌生人的门都需要勇气的,也极具挑战性。我并不是那种敢于挑战的人,有句话说得好:不对自己狠一点,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低估了我们自己的实力,只要你愿意去做,下定决心,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成功的。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校园之路,鼓起勇气敲开一个又一个的宿舍门,耐心的向他们介绍。
两个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其中有苦也有乐,但我认为乐多于苦,因为没有什么比成长更重要的,作为一个大学,我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的是学习的能力和不断前进的脚步,把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都提高了,我们才能成长起来,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大学的生活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才是有意义的,不遗憾,不颓废。在沿着自己生命主线前进的路上披荆斩棘,是体验生活的硕大;在前进途中细细品味路边不起眼的花草,是体验生活的微小。生活就是这样,是大与小的结合体。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下选择友情而不是权欲,是体验生活的真知;在某些背景下选择私利而不是友情,是体验生活的虚伪。生活就是这样,是真与假的结合体。在自己理想变为现实后尽情的欢乐,是体验生活的得意;当自己的美好愿望付之东流后闷闷不乐,是体验生活的失意。生活就是这样,是得与失的结合体。 食有五味,工作亦有五味。工作就象一盘许是美味许是残羹的饭菜,人拿着筷子去盘中夹东西品尝,或许会为这一筷而兴奋庆幸,或许会为这一筷而后悔痛苦,但没人知道他吃下去的这口会是什么味道。处处留心皆学问,做任何事情,要学会思考与总结,只有这样才能真的把你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是我们只有把它灵活地运用在生活、工作上,只有做多了用多了,你才能够将它为我是用,才能锻炼出属于你自己的经验。
做兼职也是体验生活,做兼职也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做兼职也是为了让自己明白生活中的得与失。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党员特别是站级以上领导班子和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推进改革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开展“五比五看、服务创优”立功竞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汾离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做到加快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即“四化建设”),切实提高安全保畅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行业创新能力(提高“四种能力”),构建汾离高速公路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实现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高效率的管理、高科技的运用、高素质的队伍、高效益的经营”的目标(即“六高目标”),做到高举旗帜、坚定信念,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履行职责、依法行政,牢记宗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推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在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开拓新局面,再上台阶,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成效。
二、目标要求
根据中央关于“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确定工作的目标要求。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要在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把握高速公路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内容,把握科学发展与市场监管执法内在规律基础上,以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为核心,在正确处理管理与发展、与服务等重大关系问题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管理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影响和制约高速公路管理推进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得以切实解决。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破解高速公路管理监管和执法中的疑难问题;破解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中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三)保障高速公路管理推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坚持“四个统一”,以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机制和现代市场管理体系为出发点,以推进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四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努力实现“四高目标”,切实提高高速公路管理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高速公路管理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思路。
(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坚持把务求实效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调查研究、破解高速公路管理突出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提高高速公路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改革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交通厅、高管局管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执行力。
三、基本原则
学习实践活动要坚持“四个统一”,以努力实现“四个转变”、积极推进“四化建设”、全面实现“六高目标”为实践载体,以科级以上领导班子和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同时,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开展讨论、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着重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党的执政规律,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突出实践特色。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高速公路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起来,与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功经验、继续推进高速公路管理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把实践特色贯穿活动全过程。
(三)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参与,广纳群言,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诚接受群众的监督,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同时,注意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
(四)正面教育为主。学习实践活动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坚持高标准、严要
求,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统一对重大问题的认识,引导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注重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
四、方法步骤
公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9月下旬开始,到**年2月底结束,集中活动时间约6个月,包括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3个阶段,每个阶段3个环节,加上活动开始前的准备环节和活动结束时的总结测评环节,共11个环节。
(一)准备动员环节(9月19日至10月8日)
1、传达学习交通厅、省高管局和公司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要求,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研究制定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具体安排。
2、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建工作班子。
3、参加公司召开的动员大会,听取党委书记逯五作动员报告。
一、影响教学效果的三大因素
1.对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
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立足点。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准确,不仅影响着教学环节的开展,而且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一般来说教学目标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划定教学范围与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基础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比重有所了解;例如在室内软装饰课程中,教学内容基本确定为:⑴理论知识;⑵设计手绘表达;⑶文字表达;⑷设计程序训练;⑸设计评价等。二是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方法与程序,让学生明白学习完成的过程;例如在室内软装饰课程中,教师应采取多媒体讲授、黑板演示、现场考察、作业点评等教学环节,且应该明确各个环节所占时间。三是让学生知道课程结束后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最终成绩的高低提供打分依据。例如在室内软装饰课程教学中,应告诉学生最终上交的作业形式及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目标设计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对教学目标描述过少,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学生对该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略可能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文化差异、道德品质、沟通表达能力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
2.能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处理教材内容
室内软装饰课程是一门以室内设计为基础的设计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如材料学、色彩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教师上课时必须要给学生补充一些教材外的相关知识来增加学生的知识覆盖面。教师对于教材内容进行处理,首先必须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基础,不照本宣科,而是对教材内容可以按照自己想法重新进行归纳整合,对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可以略讲或不讲,比如色彩学在大一色彩构成课程就已经学的比较多,可以一笔带过,而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部分,比如人体工程学,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或不易掌握,教师可以进行补充。这样能按照学生实际情况理性的处理教材内容,就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高低
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主要指教师的语速、语气、教态、板书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基本功;专业能力则主要指教师本身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水平,综合运用教材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设计课堂结构(教学环节)的能力、观察与引导学生的能力、组织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思想和教学态度等。目前很多高校都提倡教师朝“双师型”转变,对教师的要求进步一提高,因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都综合反映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思想、专业知识水平、文化艺术修养、教育理论功底、教学经验积累等,不容易从表面上看出来,但通过一堂课的设计和效果可以看出教师的功底。因此教师的基本素质可是直接决定一堂课成功的前提。
二、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
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经验,我们将室内软装饰课程分为几大模块,设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如图:教学模块理论课时实践内容实践课时
第一模块室内陈设艺术概述10绘制草图,写小论文,理解各类装饰设计风格8
第二模块室内陈设艺术的空间分类和设计原则12绘制草图,写小论文,掌握各类软装饰设计原则8
第三模块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程序8考察各类织物、装饰品造型、材料、价格,联系空间绘制效果图12
第四模块室内陈设艺术设计赏析8剖析已有的案例,分析其优劣,提出改进方案12以上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根据教学内容与环节,将本来复杂的教学内容转变为清晰明了的四大模块,使学生对要学习的课程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反映了教师对课程熟悉程度及课程的设计能力。
2.每一教学模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实践相结合,哪怕是理论模块,都设置了相应的实验环节,符合该门课程的应用型特点。
3.以提交小论文和图纸作为最终考试成绩打分的依据,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既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又能真正反映学生的成绩。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为保证课程教学的完整性、新颖性、启发性、互动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1.采用交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淘汰灌输式教学方法,通过课程讲授,分析案例,让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同时,采用学生上讲台讲解方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2.案例教学,利用室内设计的有关案例,详细分析其中所涉及的知识,从而避免理论教学的枯燥性;
3.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从室内设计方法和效果分析入手,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应用能力。实验实训项目包括优秀软装饰设计现场调研、装饰材料市场考察等。
4.情景模拟教学,根据设计任务,让学生通过上台陈述、角色模拟等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提高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5.建立教学网站,包括课程资料,实践指导,网上答疑,作业上传等子系统。通过教学网站的应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以教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体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学生自己的创造性见解。
四、考核(考试)方法的改进
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和坚强领导下,我局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狠抓业务建设和作风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一流的工作作风和一流分工作业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地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局领导班子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恳请社会各界批评指正。
一、思想政治建设
半年来,局领导班子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地区文件精神,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先后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党政领导干部党纪条规知识选编》及相关法规,先后开展了争先创优、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等活动,撰写了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通过学习,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领导水平
1、上半年,我局领导班子紧紧围绕“作风建设年”和争创“满意”“不满意”单位这一主线,深刻领会市委关于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认识新时期牢记“两个务必”(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党性修养,树立良好作风的重要意义,使增强党性、转变作风的要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2、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向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杨善洲等先进典型学习的同时,营造出学习先进、改进作风的良好氛围。
3、围绕创建和谐机关,以完善制度,规范行政行为为抓手,扎实做好行政效能建设各项工作。
4、先后积极组织机关党员参加了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全民健身运动,红歌赛,并获得了优秀奖。同时,局机关党支部在庆祝建党90周年时,召开了隆重的表彰大会,对优秀党员进行了表彰。
5、以确立发展规划、培育致富产业、实施实事帮扶和帮扶困难户为工作重点,大力实施四大帮扶工程(规划帮扶、科技帮扶、实事帮扶、贫困户帮扶),已为扶贫户捐赠3.5万余元,较好地实现了扶贫工作目标。
6、以解决群众的困难为出发点,坚持做到“有登记、有交办、有责任人、有处理、有结果、有监督”等“六个有”,充分发挥规划的协调和引导职能,帮助群众化解矛盾,处理问题,并通过采取回访、下访、约访等有效形式,深层次推进问题处理,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今年上半年接待群众投诉21件,市委、政府交办的案件3件,结案率100%。
三、工作实绩
1、20__年阿克苏市规划编制情况:
(1)7月委托杭州市规划设计院编制阿克苏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20__年3月24日—3月25日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经自治区建设厅评审并原则通过,方案修改完善后报自治区审批,力争20__年上半年完成总规划成果(杭州援疆项目),编制费用600万元(含8.24平方公里多浪河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费用);
(2)20__年3月委托三家甲级规划设计院编制多浪河景观二期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计划20__年7月进行方案竞标;
(3)、7月委托杭州市规划设计院编制8.24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杭州援疆项目),计划20__年7月中上旬进行方案汇报,今年完成规划成果(与总体规划一起共计600万元);
(4)20__年3月委托杭州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喀拉塔勒镇、阿依库勒镇、托普鲁克乡、库木巴什乡、拜什吐格曼乡五个乡镇的集镇总体规划和喀拉塔勒镇、阿依库勒镇、托普鲁克乡三个乡镇工业园区规划,计划今年完成,费用共计189万。
2、多浪河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情况
多浪河二期棚户区改造工程为今年“城市十大工程”之一,因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我们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委托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编制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编制了多浪河景观带8.24平方公里和阿温新区7.98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这两项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已经完成。根据多浪河景观带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我们又委托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长安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三家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院,参加多浪河二期景观设计方案竞标,目前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并于20__年4月19日在市委常委会议室给市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会议研究决定三家设计院将景观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后,进行第二次回报后,再择优选用一家设计院的设计方案。
另外,为了使规划更好的指导多浪二期的开发建设,我们委托国内外六家具有甲级规划设计或建筑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参与多浪二期的城市设计,多浪二期城市设计将为我们今年启动及今后几年重点开发建设多浪河周边地带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理念,同时也汲取其它城市和我市城市建设中以往的教训,邀请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北京)、英国kaa建筑事务所(深圳)、美国兰德咨询公司和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联合体)(深圳)、韩国株式会社三安公司(上海)、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杭州)、亚洲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台湾,上海)六家国内外高水平的设计单
位参与此次多浪二期城市设计方案竞标,计划7月中上旬完成方案此设计竞标工作。这两项规划设计任务完成后,届时诚司等部门作为做地主体可以根据规划要求,牵头按计划启动多浪二期棚户区改造工程。
3、新型拆迁安置点建设工程
20__年6月15日,阿克苏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在市委三楼常委会议室召开了第五次规划审评会,审查了阿克苏市依干其乡安置房小区规划设计方案和塞格巴其村安置房规划设计方案。会议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这两个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后,尽快办理土地、规划、建设招投标等手续,采取bt模式招标,争取7月中旬动工。
四、积极参加“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阿克苏地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考评办法》和阿克苏市20__年市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作风建设年”活动和《阿克苏市20__年市直机关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实施方案》总体部署,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业务工作,在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乡规划工作实际,坚持科学导向,突出重点,高效廉洁,惩防并举,不断健全机关作风建设工作机制,切实把机关作风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
1、明确责任,健全工作机制。我局将机关作风建设作为班子成员的重要工作职责,将机关作风建设的各项目标严格分解到人,明确班子成员按照工作分工,全力抓好分管部门的机关作风建设。同时,明确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将机关作风建设工作作为各单位重要工作之一列入全年工作目标责任状,年底进行统一考核。通过明确职责,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抓机关作风建设工作网络,确保了工作正常推进。机关作风建设责任制的全面落实,促进了全局机关作风建设和规划事业健康发展。
2、突出重点,规范从政行为。按照“两办”关于《阿克苏市20__年市直机关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广泛征求意见、撰写发言提纲、开展谈心活动等多方面准备工作,组织召开了两次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针对梳理出的意见建议,制定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并进行了集中公示。在党内民主生活会和中心组学习会上,局领导班子能够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为班子成员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班子内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每位班子成员均能够从大局出发,自觉地维护和增强班子内部的团结和协作,使局领导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也提高了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规范了领导从政行为。
3、精心组织、加强宣传、认真开展。这次开展“满意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我局高度重视、要与“作风建设年”活动有机结合,精心组织、明确任务。一是要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形成监督合力,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对作风不实、办事不力、拖拉推诿、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等造成的问题要严肃查处,对严重顶风违纪的机关工作人员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二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并通过树立和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把我局机关作风建设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
4、加强检查指导。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组织开展对机关作风建设情况的明查暗访,要及时总结,发现先进典型。对在机关作风建设中工作不力,工作纪律散漫,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聊天、炒股、看小说等违背机关“七不准”工作纪律的行为,以及在办事过程中吃拿卡要和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等影响单位形象声誉的,要追究责任。
关键词:工作过程;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89-02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更应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自2003年招生以来,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适时开设了《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这门课程。通过近十年的建设,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两轮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定位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是应用化工技术等相关专业重要的职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对典型精细化工产品工艺路线的分析与选择、催化剂的选择与使用、生产设备的选择、生产工艺流程的组织、生产操作及控制,生产异常现象及故障排除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其逐步成为具备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化工类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课程目标
能力目标 能检索各种文献资料并加以处理;能根据现有的资料制定出产品的小试方案;能运用各种单元反应的原理分析产品生产中的影响因素,优化小试工艺条件;能选择合适的药品、辅助材料等原材料,并能对各种原材料是否合格进行判断;能正确进行投料和卸料;能合理选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并安装、调试;能根据小试方案组织实验室制备,并能及时发现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能选择合适设备对制备的中间产品、粗产品进行分离提纯等;能使用常规分析方法和实验室常用分析仪器对中间产品、粗产品、产品进行检测,实现对小试过程的质量监控;能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进行无害化处理;能正确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并能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对小试实验进行正确的判断;能根据小试过程拟定出合理的产品工业化生产方案,并能对所设计出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能利用所学知识改进现有工艺和优化配方等。
知识目标 熟悉检索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和途径;掌握磺化、卤化、还原、酰基化、烷基化、氧化、缩合等单元反应的反应机理,掌握其反应规律及特点;理解“7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节约、安全)管理”的内涵,并能在实验过程中自觉遵守;熟悉实验室常见事故和应急处理办法等;掌握精细化工实验(实训)室常用的设备如电动搅拌器、加热装置、离心分离机、真空泵等的使用方法;熟悉过(抽)滤、蒸馏、萃取、重结晶、分馏等单元操作的原理;掌握旋转粘度计、旋光分析仪、阿贝折光仪、分光光度计、熔点测定仪等常规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实验数据的记录、收集与处理的方法;熟知实验室及企业生产车间防火防爆防毒害等防范方法及措施;熟悉常用精细化工过程放大的方法和原理;理解配方原则和生产工艺条件确定的方法;熟悉生产原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检测方法;熟知物料的处理方法和加料方法等。
素质拓展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项目引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为将来在企业从事的化工操作、化学检验、生产控制与管理等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与人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节约、环保、低碳、成本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通过“7S现场管理”使学生养成规范管理的意识;在实验数据、现象记录及报告书写时,体现出诚信、规范意识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实训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项目汇报答辩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谈话,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体现出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素质;培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和迎接挑战的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之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创新意识等。
课程内容的整合
根据能力和知识目标的要求,我们把课程内容进行了知识结构的整合与重构,将原来理论知识体系下的章节内容整合为四个项目,选择了四大典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作为载体实施教学。
项目一: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通过项目实施,学生掌握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及分类,化学结构与性能,学会认识与选择原料,掌握磺化工艺特点及常用磺化工艺,能够根据工艺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及条件控制,制备出产品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项目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生产。通过项目学习,学生了解合成材料助剂的分类、常用助剂品种及典型产品(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合成原理,学会认识与选择原料,确定合成路线,掌握酯化反应基本原理,选择合适的酯化工艺并根据工艺正确选择生产设备及设备条件控制,制备出产品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项目三:食品抗氧剂——丁基羟基茴香醚的生产。通过项目实施,学生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特点及分类,常用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原理及合成工艺,学会认识与选择原料,确定绿色合成路线,掌握工艺特点并能够根据工艺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及条件控制,制备出产品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项目四:乳胶涂料的生产。通过项目学习,学生了解涂料的定义、组成及分类,熟悉常见涂料的品种及乳胶涂料的配制方法,掌握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方法,学会认识配方各种原料的性质与作用,合理选择生产设备及设备条件控制,制备出产品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等。
教学组织实施
本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也应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和组织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出生产任务,以典型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引导学生课堂理论学习,课程的系统性与讲课的发散性兼顾,让学生充分领略到精细化工领域的生机与活力。
必要的理论知识讲解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但并不能因此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因为项目的实施需要必要的理论知识支撑。但理论知识讲什么内容、怎么讲、讲多长时间等问题需要教师认真思考。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最主要内容、核心工艺及学生自己难以自学的内容等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认真讲解。笔者在《精细化工生产技术》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将每一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点一一列举出来,筛选出最核心内容、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及典型工艺在课堂上讲解,以利于学生顺利完成整个项目。例如,项目一“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我们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磺化工艺原理及常用的磺化工艺及特点介绍给学生,其余内容要求学生自学,在“必需、够用”原则的指导下进行集中理论讲解,为项目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实验教材为中心的套管式教学,不能给学生更多动手机会和动脑时间。采用项目化教学,学生不再拘泥于实验教材,通过广泛查阅资料,优选工艺制定小试方案,并以小试方案为依据,组织实验室产品制备,根据实验室制备过程优化工艺条件,选择合适的工艺、合理的设备给出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方案。
凸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参与度高是项目化教学改革的一大特色。在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须要学生向教师及其他人分别展示自己的作业、产品、方案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将项目小试方案、制备出的产品、工业化生产方案等进行介绍和展示。汇报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学生在汇报时允许其他人评论并提出不同意见,通过思想的碰触,经常能够迸发出很多新观念、新方法,更有一些书本上不曾涉及的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解决。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及完成任务的质量、数量,采用产品评价制,以平时项目考核为主,期末理论考试为辅的考核方法。将考核评价设计为两部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期中过程性评价分为教师评价(课堂汇报+实训操作+项目完成报告)、小组评价及自我评价;终结性评价包含自主项目评价及知识考核(考试)两部分,与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相比更加合理。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以典型精细化工产品为载体,呈现真实的生产过程。教学中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强,积极性更高,通过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加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工程技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探究能力和实验技术能力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毕业生反馈发现,学生到企业后上手快,能适应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并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需要进行不断创新与总结,善于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熊熙,尹洪.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吴雨龙.多元化教学方法提升高职课程教学质量——以《精细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为例[J].广西轻工业,2009(6).
[3]陈群.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2010(7).
[4]姚小平.《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1(1).
[5]徐怀春,刘俊,赵宁东.有机化学及实验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广东化工,2012(12).
[6]许金星,毕浩娟.“IC版图设计及应用”课程项目化教学总结[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2(4).
[7]朱曙光.高职《数字测图》项目化课程的实施总结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0(21).
[8]陈小中.高职课程项目化实施教学效果分析与总结[J].福建电脑,2011(5).
一、博学
博学有两层意思,一是修见识。作为一个大学校长,面对的是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要让人信服,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尊敬有加,要驾驭好自己所扮演的领导者和教师的双重角色。首先应该具备过硬的学识,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广泛获取各种知识。不仅要做到横向的铺开式学习,还要做到纵向的深入式研究;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积淀,更要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不断接触最前沿的资讯和研究成果。在这一点上,大学校长应该善于从的经典著作中挖掘真理,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并将它们内化为自己待人处事的方法。同时,大学校长不仅要从有字之书中获得知识,还应该留心生活中的无字之书――生活的阅历和社会的实践,它们往往比有字之书更有实用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效果,也远比对大学生进行的灌输式教育显著。
博学的第二层含义是指博大和宽容。为学要目光长远,具备世界眼光,同时要胸襟开阔,兼收并蓄,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即修胸怀。在领导大学校园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校长更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所大学要想获得持久的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层科学的决策和先进的管理方法。领导者首先要“心大”。“心大”者,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无限憧憬,心中有一个宏伟的蓝图――我们学校要发展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我们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们的教师应该是怎样的教师,我们应该给全体师生提供怎样的教学和学习、生活环境。有希望才有奋斗的动力,才会不安于现状而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胸怀的宽大还体现在“容人”。大学校园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一个人的学识毕竟有限,作为大学校长,周围学识比自己渊博的大有人在,学术水平比自己强的更是不乏其人。一所大学不断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全体师生的努力,如果领导者不能容纳人才,不接受与自己相左的意见,听不进下属的建议,就是在扼杀学校的前途。―个称职的大学校长要有宽大的胸怀去尊重人、信任人、赏识人、培养人,无论对方是自己的同事还是下属,无论对方是教师还是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那个能捕捉到闪光点的人,应该是那个独具慧眼的伯乐。
二、审问
审问,即治学要有怀疑精神,对所学不断加以怀疑,一旦有不甚明了的地方,就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原有的管理理论已不适应时代要求。作为一个领导者,原有思想体系中的观念和方法如不及时更新,融入时代元素,很可能给领导工作的开展带来阻力。“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领导者应该经常审视自己的言行,追问自己在某件事情处理上是否考虑全面。审问,是建立在博学基础之上对自己不断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的循环往复过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领导者一直被看作单纯的管理者,普通民众只需听从指挥而无须有任何想法,管理者拥有绝对的权威。
社会发展的脚步一直没有也不会停下来,管理理论在当生了本质变化,服务型领导理论的提出就是最好的证明。服务型领导理论的核心就是以他人的成功为自己的成功。那么作为一个不断有机会接触前沿理论的大学校长,在自己的角色定位上是否应该经常进行反思呢?美国著名领导科学专家华伦・本尼斯认为:“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情的人,而管理者是将事情做正确的人。”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学校长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领导的真正作用在于带领、引导下属朝着共同的目标奋勇向前。领导不是统治,也不是命令别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一个激发下属无穷潜力并使他们成为自我领导者的过程。下属的进步就是自己有效管理的最好体现,下属的成功就是对领导者卓越管理水平的最高肯定。在大学校园的内部管理过程中,校长虽不至于日省三次,但在日常工作、生活以及自我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肯定自己和下属以及教师、学生的成绩,坦然面对每个人的不足并去思考解决之道是非常有必要的。任何一所大学都会以创办一流大学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要想在茫茫大海中不断前行,必须拥有优秀的舵手,而校长,正是这个重要角色的扮演者。他必须用自己宝贵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形势,不断作出正确而有力的选择,不断鼓励并激发全体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让校园上上下下齐心协力,勇往直前。能够常常“审问”自己的领导者才能迅速发现问题,借助外部信息,结合自己的思考及时找出解决的方法“具有自省”精神的领导者才有资格成为一所大学发展的“领头羊”,在博学精神的有力支撑下,推动大学综合实力的持续提高。
三、慎思
慎思作为治学方法,同样具有双层意义。其一,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考察分析,使学有所用。对大学管理来说,慎思要求管理者实现将学识、生活经验、高瞻远瞩的眼光与前一阶段的“审问”四者有机结合,全面考虑各方因素和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在对事情的处理上,大到关于学校今后发展方向的定位,小到处理一个学生的违纪事件,都要谨慎待之。学校的发展关乎几千甚至上万人的前途问题,也可以上升到社会问题。而处理一个学生的违纪事件,同样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稍微的偏差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大学校长是一个“领导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时刻从教师、学生的实际利益出发,关心教师和学生的内心感受,才能获得他们的心理认同,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内部向心力,保证学校的长远发展。其二,学会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包括自己和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和角色特征,运用科学理论工具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新的实践。大学校园一直以来是最具有学术气氛的地方,而今天的大学校园又是“80后”这一特殊群体的聚集地,二者在大学校园的碰撞与结合使得大学管理实际上是一个集深厚理论与广泛实践于一体的过程。大学校长唯有通过“慎思”,科学选择合适的方法与途径,才能对二者交集过程当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作出适当处理,促进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四、明辨
明辨,指仔细分辨各种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1世纪是追求创新与超越的世纪,社会对高校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校自身的发展任务也十分艰巨。生存还是灭亡?发展还是倒退?这两个问题是最迫切也是最实际的问题。在这样的抉择面前,高校领导者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审时度势是成功的关键,只有认清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同类学校中所处的地位等问题,才能准确定位,为今后的发展作出合理规划;只有认清世界的形势,社会的需要,民众的心理,才能在改革与前进的过程中及时作出合理调整。一个优秀的犬学校长应该做到对未来的“谋而善断”。这样的“谋”,是以对学校充分了解为基础的;而“善断”,则是决策者把影响事情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内外因素和各种复杂形势全部理顺的结果。当然,现实中一般不可能仅仅依靠校长一个人的智力和想法作出判断,一个人考虑事情的角度毕竟有限,而且“独断”也违背民主原则,影响组织长远发展。在“明辨”原则下,高校管理需要整个管理团队的合作。可以采取构建学习型团队的方式,组织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不断接受最新的资讯和理念,从而保持高度的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群策群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笃行
“实践出真知”。使学到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之中,做到知行合一,是“笃行”的现实意义。“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做到才能取信于众,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笃行”不仅是一个人的性格和做事情的风格,更是一个人是否讲信用的体现。性格犹豫,做事拖拉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领导者应该是具有大将风范的人,而大将风范首先体现在他的威信上,没有威信怎能服众?兵法有云:“立威者胜。”威信是顺利开展领导工作的保障。树立威信的最佳途径就是讲信用,做到言行一致,并且及时。任何管理过程实质都是决策与实施决策的循环,建立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基础上的决策可以认为是科学的决策。但是,决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没有实践,再好的决策也仅仅是纸上谈兵。同时,决策也讲究时效性,很多时候,时机的把握往往比决策方案更重要。因此,必须及时让决策结果发挥效用。对教师和学生许诺的事情,一定要一以贯之,这样才能树立校长自身的威信,才能保持他们对学校的信心,激发他们对建设学校明天的激情,才能让学校上下形成共同的愿景,为了共同的未来,团结一致,努力向前。这种共同的态度、信仰和价值观,是建立在对校长的信任、拥护基础上的角色认同,是由教师、学生对校长的热爱升华而形成的对学校的热爱。这样的校长何愁不魅力四射?何愁工作难以开展?何愁学校没有生机?另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是育人的场所,大学阶段更是一个人完成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大学校长不仅有“学高为师”的任务,更有“身正为范”的责任,“独善其身”是“兼济天下”的前提。作为年轻人的榜样,如果不能做到言出必行,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这是每个大学校长必须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目标管理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高职教育建设发展的关键和高职学院管理工作的重点,一直以来,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要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总体上结构不尽合理, 实践能力偏弱、培养渠道相对贫乏等情况尚未从根本上改观。”为切实推进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特提出了“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意见。”
近年来,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都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来加快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方式方法,过于粗放,已不适应高职院校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科学的、全面的、高效的、系统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成为高职院校师资管理工作的迫切任务。本文试图用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目标管理应用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之中,探索一种行之有效并且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模式,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目标管理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中的意义
目标管理理论是从人类行为的目的性来对行为动机进行研究的,是在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理论。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以“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为命题,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共同参与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和分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从而促进组织队伍的建设,发挥整体的组织绩效。
目标管理实质上是把重视工作与重视人结合起来,注重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强调组织的方针目标同实现人的愿望、理想、利益的一致性,只有教师对学校整体目标和对自己的责任和价值有正确认识时,才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校管理。才能有效实现学校整体目标和各部门目标以及个人目标的整合。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有许多表述。比较权威的是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指出的“双师型”教师标准。该标准要求“双师型”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或以上)教师职称。既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的专业职称。
在我国,目标管理推广由最先应用于工商企业组织,到发展为现在应用于医院、学校和政府机构中,特别是应用在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活动中。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内容都是一样的。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中的各项工作环环相扣, 联系紧密, 分目标与总目标以及分目标之间的相互支持、互相依赖,一环失误可导致全盘被动、不利, 因此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这一特点与目标管理的特色相适宜。
高职院校是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开展工作的。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以学科组织起来的,每个学科使重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教师联系起来,使教师的活动成为有组织和共同目标的活动。学校每个学科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保证组织成员结构的合理和高效,才能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
各学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是由学校各学科教师的学历、学位、职称、年龄、专业结构等情况决定的。因此,高职院校根据教学科研的目标任务,设计和制定科学合理最优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目标,使学校内部各学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按比例有计划协调发展。并同时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院、系、科室各级教师管理组织,制定相应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必将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的实现。
二、目标管理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
目标管理是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考核目标完成情况为终结,它是一种计划。
职能与控制职能相融合的综合性方法,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控制。事前制定目标进行预先控制,事中由管理者自我约束进行自我控制,事后根据结果进行绩效评估。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要素。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目标的制定
首先,根据《普通高等学校编制管理规程》规定的师生比和学校建设和发展总体规划,结合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的任务来确定“双师型”教师的人员编制规模,将此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总目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以专业学科建设为中心,按专业学科、教研室来确定,并层层分解出具体的“双师型”教师岗位。
其次,分别根据各实践课程结构设置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岗位梯队建设分目标,全部分目标汇总后将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初步规划,经过从上而下、从下而上的反复讨论,多次论证,达成共识,来确定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目标模型。再次,对照现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结构、梯队结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对超编重复的岗位通过竞聘上岗给予调整,对空缺岗位的“双师型”教师进行登记列表,明确岗位、专业、职责、要求,为引进招聘人才做好计划部署。高职院校一方面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从而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人才库,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兼职教师是指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
兼职教师主要从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聘任兼职教师是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要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同时制定详细的实践能力进修培训实施计划进度目标,再将进度目标细分,落实到具体每个需要培训的教师,限期完成提高“双师”素质的培训任务。教师一旦确定了提高“双师”素质的分目标之后,就要将其转变为个人各阶段小目标。个人各阶段小目标完成了,就是个人的“双师”素质的分目标完成了,只有每个教师都完成了各个分目标,学校的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各个层次的目标必须量化,以利于考核。如:每个教师提高“双师”素质目标,一般包括下列内容:①目标是什么;②分阶段的各个小目标是什么;③目标实施计划日程表在哪里;④实现目标的重点是什么;⑤实现目标的难点是什么;⑥目标达到什么程度;⑦目标何时完成;⑧实现目标应采取什么的措施、方法和手段;⑨完成目标需要配置的资源和授权是什么;⑩如何保证各个具体目标实现;是否达成了既定目标。
在目标实施中还要自我检查、自我控制、自我评价,与奖惩挂钩。进入下一轮目标管理循环,再作详尽规划。
目标制定要科学合理,层层落实,分步实施。短期目标为长期目标服务,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统一。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目标的实施
目标管理强调的是自觉、自主和自治,但并不是说领导可以不管。恰恰相反,因为学校目标链是一个目标体系,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没有如期完成,则教学目标就完成不好,从而影响就业目标,就业目标完成不好,又会反过来影响招生目标。
因此,在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管理的实施中,各级领导应进行定期检查。上下级要建立正常的作息反馈渠道,下级要及时将正常的信息定期反馈给上级,上级对下级反馈的问题客观对待,要给下级支持和协助,严禁指责和训斥,更不能推卸责任。检查中发现不够科学合理的目标指标时,上级要给予目标修正。当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目标本身有重大失误使预定目标和计划不能继续执行时,必须修改计划,重新制定目标。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目标的考核
目标成果的考核是实施目标管理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既是上一期目标管理的总结,又是下一期目标管理的开始。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目标实施一个阶段工作结束,要及时进行考核,作出评定。首先由下级按照原先设置好的量化指标,提出书面报告,由学校目标评定小组对每个院、系、部门和个人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作出评价,决定奖惩,学校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提高工资待遇方面,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应予以倾斜。并开始讨论下一轮目标,开始新的循环。假如没有完成目标,也应该分析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要相互指责。上一层领导要主动承担责任,并启发下一级作出自我批评,形成相互信任的氛围,为下一轮目标管理打好基础。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管理的保证措施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管理要在高职院校顺利推行,除了应掌握上述具体的方法实施考核外,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健全学校各项基础工作
学校要有较完善的各项计划、规定和制度,有较通畅的信息反馈程序和渠道,有较规范的学校工作程序,有较科学的目标量化指标体系,有较准确全面的目标控制手段,有较准确的评价考核体系。这不仅是推行目标管理的需要,也是推行一切现代管理方法的基础。
2.营造良好的目标管理环境
要发挥学校领导的主导作用,要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打造和谐的管理环境。目标管理不仅强调的是以相信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力为基础的,最大特点是激发教师的潜能,提高教师自治来促进学校总目标的实现。而且强调部门间的协作,要正确处理好院、系、部门和教师个人之间的关系。目标管理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不是单纯的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尊重、信赖和相互支持的关系。因此,作为领导,要发扬民主,善于沟通、善于协调、善于授权、勇于担当,努力营造良好的目标管理环境。
高职院校应该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管理的实际出发,逐步推行到全校的目标管理,并且长期坚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借助企业管理的模式在师资队伍培养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德乾.现代管理学概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2001.
[2]王绪君.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吴淑娟.关于高校推行目标管理的几点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2005(8).
一、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内涵与特点
(一)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内涵
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是指在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下,学校基于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自主开展符合学校文化特色的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式。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是以实现学校创生化办学为内在发展目标,以激发教师变革意识、提升教师变革能力为内在动力,以学校支撑为内在支持与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课程改革的行为是自觉自发而为,无论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力量支持,还是研究机构的技术力量协助,都不能撼动学校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改革的动力,还是改革的主体都来源于学校自身。只有这样的课程改革才能落实“全球视野,本土行动”课程创新准则,实现可持续的深入发展。
(二)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特点
1.学校有明确的课程发展规划和专门的课程领导机构。虽然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非线性、不可预知性的特点,但是建立在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变革理论、学校现状自我剖析、澄清前提下的愿景和战略规划,对于课程改革的设想与实施至关重要;强有力的课程领导机构对课程改革过程的领导、监督、决策、评价作用也不容忽视。迈克尔•富兰认为,“教育变革的五个关键词是意义、一致、连贯、协力、合作以及持续改进的能力。”[2]明确的课程发展规划和有效的课程领导机构保证变革成员间达成改革意义的一致性,凝聚力量、通力协作,共同致力于“大的蓝图”的实现,在加强政策和资源的基础结构建设的同时,持续不断地挖掘目前尚未被利用的内外部改革潜能。
2.学校有自己的校本课程开发,能体现其校本特色。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教师为主体,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空间,还可提升教师的课程素养,增强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资源开发意识与反思创新意识。
3.学校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建构者,有明确的课程意识。只有当学校成员怀抱课程改革的主人翁态度,积极吸纳萃取先进的课程思想,成为课程改革的生力军,摒弃单纯依靠外部资源的投入和改善实现课程改革的“拿来主义”,凭借教师成员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自我发展能力和机制的培养与形成,多方面积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高与持续改进。
4.学校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和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课程改革带来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观念转变和方法创新;教师对课程改革具有较高和较稳定的认同感;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实施受到学生、家长、社区及专家的赞同与认可;为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二、教师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机制
教师与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研究者与决策者的共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课程认同是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前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外课程改革的实践不断证明,离开了教师的课程认同,脱离了教师创造性的课程实施,任何“完美”的课程改革方案,都是空中楼阁而已。诚如英国课程学者凯利(A.V.Kelly)所指,教师在课程改革领域发挥着“或立或破”的重要作用,“任何教育实践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负责此事的教师;任何课程改革的努力,如果没有意识到此点,而只是从课程领域的外部进行尝试的话,都注定不会成功,或最多只是一些细枝末节的改动”。[3]“课程改革最想看到的变化是教师对教育本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4]这些思想观念的更新不仅体现在知识观的变化,也体现在教师对自身角色和作用有了新的思考与探索实践。例如,经过课程改革,教师由重视知识点的传授,到关注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状态,注重设计师生互动的情境或契机,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由教师发动的“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充满创造性激情,只有教师带着实践中的困惑和改革热情,积极投身课改之中,他们生成的理念、获取的经验、设计的课程才能广泛扎根于当代中小学之中,形成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趋势。
(二)教师的课程参与是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基础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推动,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层层传导而到达学校,其优点在于有坚实的政策、经费、人员等做保障。但其挑战在于激发和调动学校的改革热情,提升学校的课程改革能力,让课程改革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自下而上的改革在快速普及教育改革理论和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也使改革培训与教师基于自身课程教学体验的现实需要存有距离,成为迫于外在压力的被动参与者。”[5]也就是说,这类课程改革利用政策的力量将教师推到变革的主导地位,但同时也制约教师个体能动性的发挥。[6]为此,学校的课程改革,就成为教师与课程内在关系得以建立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教师主动性地、批判性地、创造性地介入课程运作的决策、设计、实施、评价基本环节,尤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课程的“二次开发”和“动态实施”,创造性地规划与处理课程,结合系统的课程理论,建构符合教师自身教育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以及学情、校情的理想课程形态。教师的课程参与之所以是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基础,其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教师的课程参与是保证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教师逐步掌握课程权利,批判性地选择与解读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实施教学。在选择、理解、再创造的过程中,寻求一条课程实施的“忠实性”取向与“生成性”取向相结合的道路,由单纯的既定课程的忠诚执行者转向实施中的创生者。第二,教师的课程参与有助于形成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在课程参与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问题、自我反思,并基于教育实践问题,结合课程经验、课程理论和对学生的理解重新体认课程的生成和运动过程。第三,教师的课程参与,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的课程参与,不单单依据其朴素的课程经验,局限于课程实施环节进行简单的“加工转换”工作,而是在课程运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批判反思与主动建构,从而创造性地规划与处理课程。[7]因此,随着教师参与学校课程改革活动的逐步深入,学校能够结合优势、协调资源、整体规划,有效推动学校特色化发展,学校课程改革走向内源式发展道路。
(三)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保障
教师的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基于对课程系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而表现出来的对课程问题的敏锐洞察和积极反应,是存在教师观念层面中或明确或隐含的“课程哲学”,它既包含教师在教育行为过程中的课程观,又包含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方法论,具有个人性、生成性、导向性等重要特点。教师的课程意识,反映了教师解决课程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影响着教师参与学校课程改革的范围和程度,既是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前提,又是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师角色乃至教师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8]富兰认为,一切学校变革的结果和外显形式都只是展露于世人面前的冰山一角而已,潜藏于深海之中的强大支撑则是教师意识层面的变革。如果课程没有进行改革,一切教学改革的效果在刚性课程的制约下都会被制约和消减。只有教师先行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课程意识,推行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急需相应的教学改革作为支撑,随之而来的便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相应变革,当教师发现现行的制度与革新之后的方法相排斥,便会引发教学制度和教学管理体制等层面更深刻持久的改革。另一方面,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过程,也是教师课程意识逐渐明确、丰满、成熟的过程。相关制度的建立、文化氛围的形成促使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改革,自觉探寻课程意识的发展生成之道。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的“全课程育人”理念,打破学科知识间的界限,从系统化、整体化的角度进行课程设计,教师从关注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向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课程系统意识、课程参与意识、课程控制意识和课程创新意识。因此,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师课程意识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学校课程改革有助于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反之,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能有效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合理处理两者的关系能带来双方良性发展,否则导致恶性循环。
三、教师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内源发展的策略
(一)转变教师课程身份,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赋权
教师的课程身份,是指教师在课程中的地位、角色及相应的权利与行为规范等,要取决于课程改革的制度设计。由国家推动的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与由学校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有着不同的制度设计,它们对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身份也有不同的规定。国家推动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大范围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从国家层面整体改进课程体系,改革的着力点在于制定权威性的国家课程标准,改革的推进在于吸纳学科专家、课程专家、教师、教育管理者等多元力量参与。因此,在这种国家层面的课程改革框架中,教师的课程身份已经具有了明确的规定性,对教师的具体要求也比较刚性。以我国2001年开始启动的新课程改革为例。此次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地方课程;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作为此次课程改革的措施之一,教师的培养与培训问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专门要求,“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法。”[9]重视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培养和培训问题,说明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的课程身份取决于教师的课程身份认同。国家课程改革的制度设计,需要教师自觉认同自身的课程身份,真正实现课程身份的转换。长期以来,人们赋予教师的身份是教学身份,“人们把教师当作技术人员———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课堂管理技术,学到了一些传授知识的方法、技能和技巧,但他们只是把在别处发展了的理论付诸实施而已。专家小组拟定课程的目标和理论、研究教材、付诸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加以改正并交付学校实施。而教师只是专家小组和最后接受者(学生)之间的必要的中间人物”。[10]久而久之,这种观念也影响到教师自我的身份认同,把自己看作课程方案的执行者,认为课程开发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等人的工作,在课程改革中产生被动服从的思想。为此,帮助教师正确理解自己的课程身份,建立起自觉的课程身份认同,能够真正促进教师创造性地参与课程改革,实现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专业发展。因此,要转变教师课程身份,需要切实从课程制度设计和教师课程身份认同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课程制度。学校课程制度是指“在学校形成或制定的,结构严密、相对稳定、体现学校教育价值观的,参与课程建设的全体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程序、步骤和规范体系,是学校进行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与校本教研等活动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和运行保障”。[11]学校课程制度既要体现国家意志,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也要体现地方特色,落实地方课程,更要彰显学校办学理念,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良好的学校课程制度应该做到: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有刚性,落实地方课程有弹性,开发校本课程有灵性。为此,在学校的课程制度中,应明确教师的课程身份,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赋权。其次,要增强教师课程身份的自我认同。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教师在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也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领导者和开发者。[12]学校需要引导教师基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鼓励教师立足课堂而又超越课堂,帮助教师研究课程标准而又超越课程标准。学校要让教师学会从课程的观点出发来分析所遇到的教学问题,让教师学会运用课程理论来处理教学设计,让教师学会运用课程开发的技能来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因此,通过组织教师参加课程理论学习与学校课程开发实践活动,让教师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积极变化,其课程身份认同将逐步加强。学校课程制度设计,确立了教师课程身份的合法性;教师课程身份的自我认同,保障了教师课程身份的有效性。我们仍需进一步探讨教师课程身份内容的合理性,即我们究竟赋予教师哪些课程身份。我们将从课程的公共知识属性与个体经验属性两个维度,分析教师的课程身份内涵。就课程的公共知识属性而言,教师的课程身份则是公共知识的代言人;就课程的个体经验属性而言,教师的课程身份则是个体经验的创造者。作为公共知识代言人的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科内容为基础,学会从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角度思考和解决课程问题,注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加强课程实施的创造性。作为个体经验创造者的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为起点,以所在学校的真实条件为基础,充分运用个体教育经验,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富有个性地推动学校的课程开发。简言之,学校需要在课程制度设计中赋予教师课程身份以合法性,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增强教师课程身份的自我认同,并鼓励教师以公共知识代言人和个体经验创造者两种课程身份,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工作。
(二)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空间
校本课程,又被称为“学校本位课程”,它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充分利用本校的优势资源、意在更好地促进本校学生个性化发展而开发的课程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成为目前许多学校发展的优先选项。我们认为,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具有三大动因。第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在满足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都有局限性。校本课程既能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局限性,更是为进一步满足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需求。第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许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扎根所在社区,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优秀学校文化,形成鲜明办学特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学校优秀文化的传承、学校品牌的塑造,需要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制度化、体系化。第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地推动教师实现教学创新,真正推动教师角色转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三大动因。“随着校本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决策权力日益增强,其角色也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和评价者,成为学校课程变革的主体,在课程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3]马什(Marsh C.)等研究者认为,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他们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将经历六个发展阶段,如表1所示。随着教师参与能力的提高,他们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和程度也必然得以扩大和加强,教师们的课程开发能力也会得到更多锻炼。学校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是决定学校校本课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是在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因此,学校需要系统地规划校本课程开发,鼓励更多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让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帮助学生个性发展,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为此,学校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校本课程开发。首先,立足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性,推动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课程改革是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内的整体改革,校本课程开发要置入学校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之中,学校要形成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规划和统一领导。在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框架中,要妥善处理三级课程的关系,国家课程是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补充。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基础上的开发,不是另搞一套,学校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但不能淡化、取代国家课程。既要避免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消极无为,更要避免越俎代庖的、非此即彼的开发方式。如前所述,学校执行国家课程要有刚性,落实地方课程要有弹性,开发校本课程要有灵性。将校本课程开发列入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规划,并组织教师、配置资源、有序推进。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规划相对应,学校需要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克服急于求成的功利化心态,给教师更多的时间去探索,给教师更多的空间去创新,并给予教师的课程开发以更多支持和保障。总之,立足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性,将会推动校本课程的有序推进。其次,立足学校课程改革的主体性,推动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是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因此,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着力点的学校课程改革,在学校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需要充分认识课程改革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主动以课程改革创造性地推动学校发展。为此,校长应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领导者,带领学校教师研究学校课程改革,带领教师积极投身校本课程开发,让学校的课程改革成为学校整体发展的突破口。为保障学校课程改革在学校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学校内部进行必要的组织变革和体制改革,成立专门的课程发展机构,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配备必要的物质资源、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为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动提供坚实的基础。只有学校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的组织变革和体制改革,主动地、创造性地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才能持续推进。最后,立足学校课程改革的文化性,推动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门类和课时增减的技术性变革与机构部门调整的组织变革和体制改革,而且是以学校精神文化变革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变革。
学校课程改革是学校文化变革的重要部分,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动,需要学校文化的深刻变革,“要革新,先革心。我们的教育工作不能停留于经验水平;我们的教育科研不能醉心于陈腐观念的炒作;我们的教师进修不能满足于单向灌输的模式,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造我们的学习,改造我们的研修,以便扩大我们的视野,引发新旧观念的冲撞,最终发现新的思维方式,确立新的教育观念。”[14]校本课程开发服务于学校文化的整体变革,更着力于推动学校文化的深刻变革。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既是学校教师坚持终身学习、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又是以学生为本位、不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还是以学校为学习共同体、不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交流,塑造良好的教师文化,并以教师的人格力量为表率,塑造良好的学生文化,更能从整体上塑造追求卓越、不断创新的优秀学校文化。总之,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课程意识发展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发展和检验教师课程意识水平的机会。同时,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校需要将校本课程开发列入课程改革总体规划,积极推动学校的组织变革和体制改革,并与学校文化变革相结合,以校本课程改革为契机,塑造优质的学校文化,推动校本课程的有序推进、持续推进和深入推进。
(三)开展校本研修,以研究促进课程改革内源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课程研究者的角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要通过研究来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研究来推动课程改革的工作,研究成为教师开展工作的一种必要方式,成为有效推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依靠研究工作增进自己的创见,这种研究必须是他本人的,因为只有他本人才能找到适当的资料和数据。别人按照自己的经验所说的事情通常对教师有所帮助,但是必须在教师本人所处的情境中经受考验。因为对于这个人行得通的事情,对于另外一个人就不一定行得通。”[10]为整体上促进教师群体开展教育研究工作,许多学校积极开展了校本研修活动,立足本校的教育实践状况,以教师为主体,以行动研究、课例研究等多种方式,研究和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锻炼了教师队伍的教育研究能力,创造性地推动了学校工作的开展。学校开展校本研修,鼓励教师开展研究工作,首先需要正确理解教师研究的性质与特点。教师的研究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以真实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效果为目的,属于典型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既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又是为了行动的研究,行动与研究具有高度内在关联,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教师的行动研究,则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参与课程改革的行动中进行的。因此,教师的研究工作与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等应该融为一体,“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以整体、根本、开放、创造的态度理解教育、教学和研究,把教育、教学、研究视为教师工作的整体构成,它们原本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将因为与研究融为一体而获得内在的、根本的推动力量”。[15]
换言之,教师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是以行动开展研究,以研究促进行动的行动研究者。我国中小学校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形成了若干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包括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个人反思。专家引领提供了一种外部知识和理论导向,同伴互助提供了信息的分享与交流,个人反思则是个人知识的内化和提炼,这三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与三种研究力量的有效整合,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关键。在实践中,影响校本研修的首要因素即教师的个人参与意愿,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研修,成为校本研修活动开展的首要工作。除了制度建设等外部规定性要求外,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专家引领为教师的参与提供了发展方向和行动目标,同伴互助为教师的参与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情感支持。换言之,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为教师的个人研究提供了团队支持,避免了教师个人在研究过程中的无助感和焦虑感。有调查显示,教师在校本研修中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获得的专业支持少,以及由此带来的研究性不强,教师的研究缺乏方向感等问题,“从校本研修的‘主体与指导’来看,32%的教师认为,‘教师单打独斗多,专业支持少’……从校本研修的‘组织与形式’看,24%的教师认为,‘学校常规活动多,研讨交流少’”。[16]为此,学校要有效整合校内外各种研究力量,建设校本研修的研究团队,以团队研究带动个人研究,“学校或学院应当变为这样一个研究团体:鼓励人们准备按上述批评的要求进行自我批评,使相互关系不断得到调整。”[10]作为“教师即研究者”观念的倡导者,斯腾豪斯(Stenhouse)思考了几种教师从事研究的方式。例如,教师与同事合作,由同事来观察自己的教育教学,或者教师训练学生来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或者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记录来作为研究的资料等,综合各种研究方式之后,斯腾豪斯建议教师与专业的研究小组进行合作,开展共同研究。[17]明确的校本研修主题和合理的校本研修规划,是达成校本研修成效的重要保障。为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校本研修的主题应该聚焦学校课程改革,尤其是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这项工作的开展,不能停留在经验探索与总结的层面,而是需要以研究的方式,组织教师集体攻关。
为贯彻落实市联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本人认真学习和领会了《关于落实案件专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银行案件风险的通知》(银监通6号)、《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银监发17号)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银监办发7号)精神以及省协会《关于防范操作风险做好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学习讨论,充分了解了本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认识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危害性,并根据自身情况展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牢固思想防线。本人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国家的各项金融政策法规与联社下发的文件精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思想防线。
一是提高政治意识。能够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脚跟,经受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二是能够顾全大局,不为眼前利益所动,站在单位的角度去想问题、做工作,坚决不说不利于全局的话,不做不利于全局的事,坚决完成社里安排的工作任务。三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以集体为重,个人利益要无条件地服从。四是能够加强自身爱岗敬业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自觉接受广大客户监督,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一名合格的信合人。
二、恪守规章制度。一是能够按照国家金融法令,有关法规制度和现金管理条例,具体办理现金、有价单证的收付和调拨工作,正确办理残破币的兑换,严格库存限额,及时调拨和上解现金。二是能够自觉加强柜面监督,严格审查凭证要素,做好反假工作,准确及时编制各种现金报表、调拨计划。三是能够坚持轧帐制度,正确使用有关登记簿,做到帐、簿、款相符;严格按规定处理长、短款,发现差错能及时汇报。四是能够加强库房管理,坚持钥匙分管,明确分工,同进同出,做到“六无”标准;遵守钱帐分管和“四双”制度,按要求做好库房的管理工作。五是能够严格按照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柜员权限卡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妥善保管好柜员卡和密码,做到保管严密,操作合规。六是能够不断增强防范意识,落实“三防一保”;认真熟记防盗防抢防暴预案,熟练掌握、使用好各种防范器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护信用社的财产安全。
三、严谨工作、生活作风。
在工作作风上,主要做到了以下四点:一是突出一个“实”字。工作不搞形式主义,不作表面文章;上报数字以实为本,不搞凭空捏造,无中生有;汇报工作敢说真话实话,不夸夸其谈,弄虚作假,做到说话让人相信,办事让人放心。二是牢记一个“细”字。细心做好大小票币、损伤币的兑换整理工作,做到点准、墩齐、挑净、捆紧,及时上解;严格按照金库保管制度,细心做好库房的保管工作,确保工作无疏漏。三是做到一个“快”。完成任务不拖泥带水,办理业务快而不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做到一个“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纪律的事情敢于纠正,自觉维护单位利益。
生活作风上,能够牢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教导,用工作纪律严格约束自己,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牢固树立“平凡”意识,忠于“平凡”岗位,保持“平静”心态,甘于“平淡”生活,勤勤恳恳办事,堂堂正正做人。
四、存在问题。一是学习不够深入,如政治理论学习只侧重单位里组织的学习,对许多政策、法律、法规只知其表,不知内含;业务上只注重钻研出纳工作,对其它的经济知识学习不够主动,不愿意去学。二是工作还不够积极主动,有时候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除出纳工作较为重视,对其它工作不愿主动插手。三是工作缺乏创新,按部就班;许多工作只是照着别人学,不去钻研,不去研究,不去归纳,办事凭经验,凭主观。四是内控制度的落实存在薄弱环节,同事间相互信任,“四双”制度落实不够全面等。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始终坚持抓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警惕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二是要加强对金融机构诈骗、盗窃、抢劫、涉枪等案件案例深入分析,汲取经验教训,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三是要进一步深化对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实施细则的学习,真正把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出纳自查)
为贯彻落实好联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本人认真学习和领会了《关于落实案件专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银行案件风险的通知》、《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通过学习讨论,特别是联社主任的动员大会的讲话,使我充分了解了本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危害性,以提高案防范意识,并结合自身情况展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国家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金融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信用社的规章制度。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为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认真执行出纳制度,认真准确、及时、真实、完整的办理每一笔现金收付业务,合理安排库存留量,做好现金的上缴下拨工作,提高现金的使用率。掌握残缺币的兑换方法,正确办理残缺币的兑换,提高流动中人民币的清洁度。将完整、清洁和残币分别按要求墩齐、捆紧、及时上缴。在存取款注意鉴别票币的真假,发现假币坚决给予没收,并登记在册。同时传授客户如何判别真假币。能够坚持轧帐制度,做到帐、簿、款相符。严格执行长、短款,发现差错及时汇报、处理。按要求做好库房管理工作,保证库房内无潮湿、无虫咬。对于点钞机器设备,不定期的进行清理、保养、维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认真学习“五防一保”有关文件,安全保卫应急预案等,日常工作上能够做各方面防范措施。对于钥匙按规定严密保管以保护农村信用社财产和自身安全。
三、存在问题:学习不够深入,如政治思想上侧重学习本单位的有关文件,对许多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不够深入。总认为自己是一名出纳员,业务上注重学习出纳业务,对其他工作业务学习不够。工作上还不够积极主动,有时候只求过得去,不愿主动去学去想。内控制度的落实也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制度落实不够全面等。
随着案件专项治理的深入开展,今后,本人将坚持政治业务学习,特别是政治理论学习,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有关诈骗、抢劫、盗窃等案件的文件深入分析,汲取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认真学习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实施细则,真正把内控制度落到实处。
(信用社主办会计自查)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银监会、省银监局、市银监分局关于加强防范操作风险,落实案件专项治理的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东信联发192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社的实际情况,我社制定了具体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自查方案,并组织全体职工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学习。通过学习,我对这项工作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次工作旨在以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增强法纪观念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有效遏制案件高发的势头,确保我县农村信用社安全、合规、稳健经营。同时使广大员工明确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认识到违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危害性。
根据实施的方案,在社领导的组织下,我利用工余时间,再次认真地学习了我社制定的《市农村信用社会计、出纳员与复核员岗位职责暂行办法》、《市信用社会计出纳人员违规处罚实施细则》、《市农村信用合作社安全保卫工作管理实施细则》、《市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指标百分制考核办法》、《市农村信用社会计出纳人员操作规程》、《市农村信用社年度财务费用管理实施办法》、《市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劳动管理与违规处罚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印象,我对照相关的条例,对自己一年以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一进行了回顾,目的在于查找操作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以便于及时补缺补漏,及时整改,逐步完善。下面,我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自查。
一、业务方面
1、一年多来,本人担任农村信用社主办会计一职,在社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的会计、出纳工作,协调、理顺内部各岗位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应经常向主任汇报会计、出纳工作情况及内勤人员的思想、行为情况方面做得不够好,不够主动及时向主任提供这方面的信息。为使辖内的会计、出纳工作日趋规范,能够随着业务的发展,按照新的业务操作流程和规范,结合本社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适宜的、统一的操作规范,以加强内
部管理。但是由于我社人员配置较紧,无法经常组织会计、出纳人员集中对业务进行培训。有些规定只能以书面的形式下发到各个网点,交由各人各自学习,这就容易造成内勤人员关于业务操作方面理解不一致,会出现个别岗位能力较为薄弱的现象。
2、作为信用社的主办会计,既是会计辅导员,又是二级稽查员,我在抓好各项内控制度的落实的同时,能及时发现、解答和解决业务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做好事前辅导。能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的会计辅导与检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当事人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与整改,并及时向主任汇报发现的问题,取得领导的支持,以使各项制度的执行更加到位。但是有时因为事务繁忙,时间安排不够合理,由于时间有限,对网点的会计辅导与检查的力度与深度不够。根据联社的相关制度,结合我社的实际情况,编制检查评分表,明确奖罚,年终依据评分情况进行奖优罚劣,以此激励会计出纳做好本职工作。
3、作为主办会计,我能认真核算各项财务收入,严格成本管理,认真组织会计核算,正确反映和评价经营成果,为主任的经营决策提供数据。
4、认真做好全辖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能严格按照重要空白凭证的领用手续,做好网点重要空白凭证的领用登记、出库。合理安排各网点和存量。每月坚持不少于一次的帐实检查,确保凭证的使用、销号有序、正规,避免出现遗失。
5、能按照制度规定做好以下日常工作:一是正确提取各项费用;二是做好各网点的传票、会计档案的收集、登记、保管工作;三是结息日做好各网点结息的辅导和事后监督工作;四是及时核对内部帐,督促会计做好内外帐户、总分帐、往来帐、帐户余额的核对工作;五是能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会计报表的编制。六是每季度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便于主任的经营决策。
6、能够严格执行会计、出纳、结算、财务制度和会计、出纳操作规程,坚持会计工作的“十六项基本规定”,保证会计核算达到“五无”、“六相符”。
7、能加强内部资金和固定资产、零星小额资产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各网点的库存限额,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压缩现金资产的占用。按照有关规定,能加强固定资产购建项目的管理,做到有计划、有审议、有报批。定期对固定资产盘查,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规模。但是对闲置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做到盘活或处理,比如位于新圩的商住土地,已闲置多年未加以妥善的处理。对于微机、终端设备、各类机具以及其他零星的低值易耗品,能够参照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帐、簿、卡,但是这些物品因实际需要在网点之间或领用人之间进行调剂后,不能做到及时登记,有些物品损坏后,也未能及时进行处理。
8、能够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及财务制度,一切开支按照标准实行,需要上报审批的财务费用均待联社批复后才出帐列支;报销费用严格执行经办、证明、主任“双签”制度,确保每一笔开支真实、合规。帐务处理严格按会计制度进行,保证会计处理正确、清楚,对违反财务制度的人和事,能坚持原则,敢于抵制,并及时反映和汇报,自觉维护财经纪律。
9、随着信用社业务不断的发展,各种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我深知要做好主办会计,一定要有熟悉的业务知识,才能做好会计辅导工作。因此我在熟练基本功的同时,注重对新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熟悉各项会计、出纳等制度;适时学习相关的电脑知识,掌握电脑操作、运用和管理的技能。
10、对于信用社的文件收发登记能够认真负责,及时登记并草拟执行意见,按时按量按领导的批示进行相关的处理。定期做好装订、入档,便于日后的查阅。
11、做为信贷审批小组的成员,能积极参与信贷审批会议,认真听取责任信贷员的相关介绍,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由于没有参与贷前的调查工作,因此意见也只能局限于书面的材料上,不能真正做到对每笔贷款合规性的正确判断。
二、“三防一保”方面
做为一名金融工作者,深知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除了能经常阅读有关“三防一保”的文件外,还时常关注社会上的一些金融案件,吸取经验教训,安全防范意识也逐年增强。不论是营业时间还是非营业时间都能提高警惕。日益严峻的治安形势,使我更加自觉地将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消除残留的麻痹思想。
营业前,能协助临柜上班人员做好营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例如安全器械的到位情况、柜台内外的整洁与否、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等。营业期间,能用心留意柜台外的一切可疑人员,协助一线人员做好柜台服务。营业终了,通常能在看到网点的库款安全入箱上介后,锁定门窗,并且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才离开。
在人员安排出现空缺的情况下,我能积极地参与头寸的调拨与库款箱的押运工作。并能按照要求做好记录,手持安全防卫器械,全程提高警惕,停车时留意观察外面的情况,确认安全后方才开门下车,杜绝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
通过认真回顾与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反省,自我检查,才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许多地方还存在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我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一一对照相关的制度和操作规范,一一进行整改,确保将每一条款,每一细则,真真正正地落在实处。同时请身边的同志们帮助我找出未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我将会虚心接受,及时改正。希望领导和同志们能够加强对我的监督,帮助我进步,使我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增强抵御各种腐败思想的能力,不断完善自我。为此,我郑重承诺,我将严格遵守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守岗位,尽职尽责,不干不参与任何违法犯罪行为,否则,甘受单位按章处罚
(信贷员自查报告)
根据联社深化三项治理工作的文件精神,以规范行为、防范案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为思路,对照联社下发的告全体员工书所列排查内容,对个人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深挖根源,充分认识和领悟三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以促使个人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通过这次对存在问题的排查整改,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进步,作出如下总结。
一、学习上。作为一名信贷人员,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学习信贷业务及相关知识,较熟悉地掌握了业内知识,但仍不够努力,总是沿袭一些以往的经验办事,不能够满足个人和工作对知识的需要,没有深层次的去钻研开创一些新的业务处理方法,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仍应更加努力学习各类相关知识。
二、思想上。三项治理工作在我县信合系统已开展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的成效,我作为一名党员,在思想上绐终高度重视,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懈怠。
三、信贷管理上。自调入社以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办理贷款手续,力求完善,不出差错,确保手续真实合法。但在经济档案的整理上,贷前贷后的检查上,存在一定的惰性,小部分的档案信息没有完善,一些几千元额度的小额贷款,总是片面的认为手续办理的合规,片面的相信担保人、介绍人,而没有更为细致的调查。此一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做为重点予以改进,杜绝违规行为,降低贷款风险。
四、内控制度的执行上。多年来始终坚持按章办事,努力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但仍在一些细节的问题上出现漏洞,如在安全制度的执行上,信贷室的后门总是关不住,外人很容易进入院内,容易造成隐患;在经手股金的处理上,均能账款清晰,及时入帐,无截留行为;无截留贷款本息行为、擅自挂息等经营违规行为;无虚报费用,私设小金库待为;无擅自罚款,乱收手续费行为。
五、工作作风上。我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没有利用职权索要、接受他人财物的行为,也不曾经商、入股办企业,更无侵占集体财产的行为,无涉及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一个信合职工的光辉形象。工作日的中午不允许外出就餐,是为了杜绝信贷人员中午喝酒后,下午不能正常办公,以及禁止吃拿卡要行为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在我身上仍然存在少数几次中午与朋友饮酒影响下午办公的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杜绝此类现象,规请领导与同事们监督。
此项工作的开展,非常必要,让我充分认识到,在信用社工作责任重大,想干好信用社的工作,更是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思想上不能有任何的懈怠,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任何违规违法的行为都是对集体,对自己的不负责,通过此次三项治理工作的开展,通过这次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剖析,我的思想受到了洗礼,得到了净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做好每一件事,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信合员工。
(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自查情况)
根据省联社《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县联社《关于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内容,结合我社实际,从月初至月上旬,我社积极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活动.成立了以主任同志为组长,副主任、委派会计、分社负责人为成员的案件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我社的内控制度、信贷管理、三防一保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重点检查了印鉴密押,重要空白凭证,现金管理,信贷业务,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整改.
1、全面动员,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岗位职工端正思想,摆正位置,先从自身岗位自查,对照有关制度的要求,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反映,不得隐瞒,知情不报,对其他岗位其他员工的业务行为和管理行为提出意见.
由委派会计同志负责实施对分社、社部各岗位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基本操作规定执行情况较好,“一分四双”和交叉复核制度、“十六项”基本规定、业务操作流程符合制度要求,重要空白凭证帐实相符,销号登记簿与领用、使用情况相一致,分社在领入重要空白凭证时未按要求入库,而是直接留在柜面使用,已责令立即纠正.检查了会计凭证、帐簿、各类登记簿,会计凭证要素齐全,帐簿设置合理,错帐冲正规范,计息正确.有少数收贷凭证及借款凭证未签经办人名章,帐簿有硬性涂改现象.
2、对微机储蓄业务进行了检查,能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特殊会计业务无缺漏登记的情况,操作员临时离岗能退出操作系统.由于分社掌握微机操作技能的仅操作员和出纳员,存在操作员离岗时由出纳员代岗,而由信贷员代出纳岗的串岗现象.
3、对内部往来资金帐户进行了核对,查实了未达帐项.支票帐户存款能按月发出对帐单,但收回率较低,一是我社对睡眠户存款无法及时联系处理,二是许多农村公司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不重视对帐工作,造成一部分对帐单滞留信用社,一部分对帐单发出后迟迟不能收回.我社已加强了对帐工作的管理,进两个月发出和收回率明显提高.通过业务过程随机核对了储蓄存款余额,分社和社部分别核对,除未登折款项外,帐折均相符.对帐据、帐实、帐卡、帐帐、帐表进行了通打核对,检查日均做到了相符.
4、对印、押、证的管理进行了重点检查.岗位设置合理,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各类印章的启用、使用和保管符合规定要求,检查中发现有个人名章长时间闲置桌面的情况,已当场要求改正,要求所有员工重视印章的管理和使用,杜绝印章、凭证管理上的漏洞.
信贷业务方面.我社已建立了贷款授权,贷款责任追究和贷款的审批制度.在联社对信用社授权的基础上,由信用社对信贷员进行了授权,对大额贷款由审批小组进行集体研究审批,落实第一责任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管理与农户档案的限额一致,大额贷款建立了信贷档案.信贷管理工作一直是困扰信用社经营的重点和难点.去年以来,尽管我社在信贷管理上加强了风险控制,规范了贷款操作程序,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比较多,尤其对存量贷款的清收化解措施乏力、手段单一,对茶厂和茶厂各万元的贷款只能在提供抵押物的基础上办理续贷手续.农
的弱质性,信用社贷款的期限管理与农业生产周期的不一致,致使农户个人贷款违约率较高,信贷人员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对刚刚产生的逾期贷款进行催收,而对刚性更强的不良贷款的化解显得力不从心.
5、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种类多,客户数量大,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信贷人员处于茫然无着的状态.“三查”制度的流于形式,从事信贷人员的观望等待心理,往往使一笔有问题贷款得到关注时,通常已经比较严重了.农村信用社的考核机制和工资制度,迫使信用社从高管到一般员工,为了求短期的发展,为了取得最多的经济效益,往往把预期收益想象的较高,往往千方百计甚至不考虑实际可能去扩大业务,其结果必然使风险产生且加剧.
6、“三防一保”方面.信用社已与员工签定了安全责任书,落实了安全责任.安全防卫设施,消防设施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信用社制订了防暴预案,要求职工熟悉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保持头脑冷静,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通过自查,我社进一步提高了案件的防范意识,对一些过时的规章制度进行废止和重订.力图通过对重点部位和岗位的有效监督,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我社健康稳定发展.
通过自查,我们也剖析了内控制度长期流于形式的原因.
7、内控制度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形成一项系统的制约控制机制,凝聚了信合人强化制度的决心和心血.但这几年的发展似乎误入歧途,大量的类同的规章、制度、办法、责任制,挂在墙上、夹在文件夹里、存在电脑中,登记簿、工作日志一字排开,越设越多,一笔挂失业务要登记挂失登记簿、登记会计特殊事项登记簿、登记计算机工作日记志,一笔借款要登记受理登记簿、借款合同登记簿、内勤工作日志.上级检查乐于看登记簿看工作日志,却往往忽视实地的实质性的检查和盘点.很多信用社也热衷于以规章制度的装订精巧,以登记簿的名目繁多展示内控制度建设的完善.查库制度、“三防一保”检查纸上谈兵,事后监督制度勾勾画画,大事小事都要报告,鸡零狗碎也要形成书面材料,相同格式、相同内容的报告一年送上四次.执行上的流于形式根源于内控制度本身的形式主义泛滥,源于形式山上的河水只能归于形式的窠臼.委派会计实行以来,在抓内控、抓防范、抓监督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多数委派会计的大部分时间大部分精力都置身于必须的不容滞后的繁琐的具体的会计业务中.委派会计本身也还是一个风险源,却赋予其监督与管理的重任,只能是以剩下的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精力在形式的河流上随波逐流,而内心却流淌着真实的无奈.
其实,内控制度建设只需紧紧围绕着“一分四双”,“六相符”,“十六项基本规定”的贯彻落实来进行,在各岗位之间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以基本制度为经,以各项业务和重点部位为纬,织就一张缜密的内控之网,无重复、无遗漏,不断地加以完善,随时能发现触网之鱼.而委派会计不能是联社放养的一尾鱼,鲨鱼也不行,他应该是一位吃苦耐劳技艺高超的渔夫,鱼鹰也可以.内控制度建设山重路遥,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常抓不怠,而什么时候内控制度真正落实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也就不需要了.
(案件专项治理自查)
自参加农村信用社工作年以来,我一直以一名合格的员工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社兴我荣、爱社如家”的主人翁精神,认真学习农村信用社的有关法规和各项金融方针政策。通过本次学习联社印发《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银监发17号)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银监办发77号)精神等文件,使我充分了解和明确执行规章制度、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现按照要求对自身在案件专项治理方面存在问题进行自查并报告如下:
首先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不参加任何组织,不参加赌博、等非法行为。认真执行好农村信用社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各种安全防范措施,按时上下班,保持社容社貌的整洁、工作态度端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新一天的工作。
其次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和同事和睦相处,互相信任,互相督促,但不以感情代替制度。作为分社一名记帐员、电脑操作员,在工作中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管理好电脑,保管好柜员卡及密码,上班时坚持“四双”制度,坚持当时记帐、帐折见面、按日轧帐、总分核对,做到“五无”、“六相符”。办理存取款、转帐业务时,能按规定进行查询操作;对领取大额现金时,要求出示证件,并及时登记,大额的按权限审批;在办理开、销户、挂失定期存款未到期支取等业务能按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实行双人复核、双人轧帐、双人临柜等制度,坚守岗位,不脱岗;实行印、证分管,管理好重要空白凭证,及时清点,认真核销;临时离岗时,印、证入箱,营业终了,认真核对帐务,重要空白凭证入库保管;按照手工帐簿,认真进行登记;管理好会计凭、会计帐簿、报表,做好会计凭证、报表等装订保管工作,确保会计凭证的真实、完整、有效。
但是,通过本次案件专项治理自查,我也从中发现了自己存在不少问题:1、有时怕麻烦,临时离柜时电脑没有退至初始状态。2、有时个人印章没有及时保管好。3、办理业务时,有时较为粗心,较忙时常忘记让客户签名或签名同音不同字,致使凭证要素存在不齐全或不规范等情况。但通过这次自查,我已改正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努力改正缺点,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坚决不让感情代替制度,杜绝各类事件发生,以小心谨慎的态度做好每天的工作,有效防范各类事故案件的发生。
(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银监局办关于加强防范操作风险、做好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努力建设案件防范的长效机制,坚决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月日我社召开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分社负责人以上会议,会议正式拉开了在开展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查防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序幕。其后,按照联社关于加强案件专项治理的工作安排、步署,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一、明确指导思想
本次专项治理工作,我社要求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各级银监部门部署的要求,增强案件查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同加强制度建设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和完成业务经营目标结合起来,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同增强员工风险意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结合起来,坚持从严治社,切实加强管理,有效遏制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全面提升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目标和内容
专项治理工作的目标是:标本兼治,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
具体内容如下:
自查的主要内容是:业务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包括岗位组织控制、授权授信、信贷资产管理、财务会计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重点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能够覆盖到所有业务领域、岗位和操作环节,各项业务是否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细则;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贯彻,差错和事故是否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岗位责任制是否明确并真正执行;库存现金、出入管理、库房管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内控制度执行是否到位。同时对容易引发案件发生的关键岗位、重要岗位的人员及业务等进行重点检查,内容包括:信用社与客户、行社往来以及信用社内部业务台账与会计台账之间是否按要求及时对账;对未达账和差错处理是否有流程控制;是否严格执行印章、凭证、密押的分管与重要空白凭证领用、使用、作废制度,记帐、出纳、会计业务是否事前审查、事中复核、事后监督,严格规范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工作人员八小时内外的行为;是否对可能发生的账外经营行为进行监控;业务岗和事后监督岗是否实施独立、交叉检查,是否对疑点和薄弱环节进行持续跟踪检查,是否对业务岗位进行有效监控。贷款是否按照规范化要求操作,大额贷款发放是否符合审批程序,是否垒大户和超权限、或违规放款,抵押担保贷款的抵押是否足额及有变现能力并具有法律效力;担保人是否有经济实力,信贷档案是否符合规范。
二、存在问题
这次通过学习《澄海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会议精神和通知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和岗位职责,对本社过去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查,通过对照信用社的岗位职责和安全保卫及各项内控制度,还存在以下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1、思想觉悟不够高。一是本社连年来安全无事故,产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对平常工作细节不够重视,有时对工作和上级交给的任务存在简单了事的想法。二是学习不够深入,如政治思想上侧重学习本单位的有关文件,对许多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不够深入。在业务上侧重于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指标,对政治学习不够深入。
2、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体现在工作效率和操作规范的提高。对柜台服务认识还不够到位,与客户沟通的耐心和技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内控制度的落实也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制度落实不够全面。
4、由于经警持枪证尚未到位,日常解款时无法持枪解款,存在安全隐患等。
三、采取的措施
根据以上查找出来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本社将严格执行信用社的各项规章制度,吸取教训,有针对性地改进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完善,踏踏实实工作,热忱服务,努力做好本社的各项工作。
1、为了加强自控体系建设,我社着重从思想上防范。案件防范以人为本,领导班子树立内控制度建设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从抓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法纪、法规教育、案件案例分析教育入手,结合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认识,牢固构筑一道坚固的思想防范长堤。一是要强化员工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以当前银行出现的一些反面典型案件并结合身边发生案例教育员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作风,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做到正确使用权力,不,金钱面前不动心、人情面前讲原则。二是强化员工法规制度教育,经常开展法纪教育学习,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遵规章、讲制度,提高法规意识,增强他们的防腐防变和自我控制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使每个员工都知道在处理业务时的重要操作环节所应承担的责任。三是强化体制建设,必须建立起有力的内控监督体系,加强内控队伍建设,确保内控制度的执行,树立起强烈的案件防范意识。
2、我社从制度上防范,加强互控体系建设。制度是规范人的行为的保证,是相互控制的基础,员工之间、岗位之间、上下级之间要相互控制监督,建立一种制度防范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领导负责制,大社主任为案件防范主要责任人,各分社负责人为本分社案件防范具体责任人,从而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二是建立岗位责任制,要求在各岗位、上下级之间建立起相应的岗位责任,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连带,谁直接违规,谁就是直接责任人”的原则,逐级追究责任,信贷方面,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
3、我社从强稽核检查,加强监控体系建设。一是积极配合联社稽核队伍对各个网点业务经营活动在进行常规稽核的同时,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稽核、重点稽核,密切关注资金流向,预防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与工作之便作案。二是加强对个别人员的重点监控,利用一些蛛丝马迹观察了解员工思想行为变化情况,对思想不纯,有不正常苗头的人要重点管理,特别是对其八小时以外的行为进行明查暗访,做到问题发现早、案件预防早的效果。三是加大内控制度检查,做到不留死角。对分社建立的内控制度要加大检查力度,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查,临时突击检查等多种
方式,督促员工坚持制度,合规操作。这样不仅在思想上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能遵守规章制度不违规。
(营业部案件专项治理工作)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局信用办关于加强防范操作风险、做好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努力建设案件防范的长效机制,坚决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月日我部召开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全体职工会议,会议正式拉开了在开展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查防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序幕。
一、明确指导思想
本次专项治理工作,我部要求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各级银监部门部署的要求,增强案件查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同加强制度建设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和完成业务经营目标结合起来,把防范操作风险、强化案件专项治理同增强员工风险意识、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结合起来,坚持从严治社,切实加强管理,有效遏制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全面提升内控和风险管理水平,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防范操作风险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领导,我部成立了防范操作风险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副组长:成员:具体事务由负责,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案件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我部高度重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从本着暴露问题、暴露风险点为切入点,认真做好案件专项治理工作。
三、目标和内容
专项治理工作的目标是:标本兼治,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
具体内容如下:
自查的主要内容是:业务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包括岗位组织控制、授权授信、信贷资产管理、财务会计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重点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能够覆盖到所有业务领域、岗位和操作环节,各项业务是否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细则;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贯彻,差错和事故是否能够得到及时纠正;岗位责任制是否明确并真正执行;库存现金、出入管理、库房管理、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内控制度执行是否到位。同时对容易引发案件发生的关键岗位、重要岗位的人员及业务等进行重点检查,内容包括:信用社与客户、行社往来以及信用社内部业务台账与会计台账之间是否按要求及时对账;对未达账和差错处理是否有流程控制;是否严格执行印章、凭证、密押的分管与重要空白凭证领用、使用、作废制度,记帐、出纳、会计业务是否事前审查、事中复核、事后监督,严格规范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工作人员八小时内外的行为;是否对可能发生的账外经营行为进行监控;业务岗和事后监督岗是否实施独立、交叉检查,是否对疑点和薄弱环节进行持续跟踪检查,是否对业务岗位进行有效监控。贷款是否按照规范化要求操作,大额贷款发放是否符合审批程序,是否垒大户和超权限、跨区域或违规放款,抵押担保贷款的抵押是否足额及有变现能力并具有法律效力;担保人是否有经济实力或重复担保、信贷档案是否符合规范。
四、采取的措施
1、为了加强自控体系建设,我部着重从思想上防范。案件防范以人为本,领导班子树立内控制度建设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从抓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法纪、法规教育、案件案例分析教育入手,结合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高认识,牢固构筑一道坚固的思想防范长堤。一是要强化员工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思想政治素质,以当前银行出现的一些反面典型案件并结合身边发生案例教育员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作风,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做到正确使用权力,不,金钱面前不动心、人情面前讲原则。二是强化员工法规制度教育,经常开展法纪教育学习,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遵规章、讲制度,提高法规意识,增强他们的防腐防变和自我控制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使每个员工都知道在处理业务时的重要操作环节所应承担的责任。三是强化体制建设,必须建立起有力的内控监督体系,加强内控队伍建设,确保内控制度的执行,树立起强烈的案件防范意识。
2、我部从制度上防范,加强互控体系建设。制度是规范人的行为的保证,是相互控制的基础,员工之间、岗位之间、上下级之间要相互控制监督,建立一种制度防范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领导负责制,内勤主任助理为案件防范具体责任人,各专柜、分社柜长为本专柜、分社案件防范具体责任人,从而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二是建立岗位责任制,要求在各岗位、上下级之间建立起相应的岗位责任,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连带,谁直接违规,谁就是直接责任人”的原则,逐级追究责任,信贷方面,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
3、我部从强稽核检查,加强监控体系建设。一是我部对个网点业务经营活动在进行常规稽核的同时,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稽核、重点稽核,密切关注资金流向,预防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与工作之便作案。二是加强对个别人员的重点监控,利用一些蛛丝马迹观察了解员工思想行为变化情况,对思想不纯,有不正常苗头的人要重点管理,特别是对其八小时以外的行为进行明查暗访,做到问题发现早、案件预防早的效果。三是加大内控制度检查,做到不留死角。对分社、专柜建立的内控制度要加大检查力度,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查,临时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督促员工坚持制度,合规操作。这样不仅在思想上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能遵守规章制度不违规。
(案件专项治理自查报告)
自参加农村信用社工作年以来,我一直以一名合格的员工严格要求自己,
树立“社兴我荣、爱社如家”的主人翁精神,认真学习农村信用社的有关法规和各项金融方针政策。通过本次学习联社印发《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银监发17号)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银监办发77号)精神等文件,使我充分了解和明确执行规章制度、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现按照要求对自身在案件专项治理方面存在问题进行自查并报告如下:首先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法乱纪之事;不参加任何组织,不参加赌博、等非法行为。认真执行好农村信用社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各种安全防范措施,按时上下班,保持社容社貌的整洁、工作态度端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新一天的工作。其次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和同事和睦相处,互相信任,互相督促,但不以感情代替制度。作为分社一名记帐员、电脑操作员,在工作中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管理好电脑,保管好柜员卡及密码,上班时坚持“四双”制
,坚持当时记帐、帐折见面、按日轧帐、总分核对,做到“五无”、“六相符”。办理存取款、转帐业务时,能按规定进行查询操作;对领取大额现金时,要求出示证件,并及时登记,大额的按权限审批;在办理开、销户、挂失定期存款未到期支取等业务能按有关规定,认真执行;实行双人复核、双人轧帐、双人临柜等制度,坚守岗位,不脱岗;实行印、证分管,管理好重要空白凭证,及时清点,认真核销;临时离岗时,印、证入箱,营业终了,认真核对帐务,重要空白凭证入库保管;按照手工帐簿,认真进行登记;管理好会计凭、会计帐簿、报表,做好会计凭证、报表等装订保管工作,确保会计凭证的真实、完整、有效。但是,通过本次案件专项治理自查,我也从中发现了自己存在不少问题:1、有时怕麻烦,临时离柜时电脑没有退至初始状态。2、有时个人印章没有及时保管好。3、办理业务时,有时较为粗心,较忙时常忘记让客户签名或签名同音不同字,致使凭证要素存在不齐全或不规范等情况。但通过这次自查,我已改正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优点,努力改正缺点,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坚决不让感情代替制度,杜绝各类事件发生,以小心谨慎的态度做好每天的工作,有效防范各类事故案件的发生。
(出纳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好联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本人认真学习和领会了《关于落实案件专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银行案件风险的通知》、《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通过学习讨论,特别是联社主任的动员大会的讲话,使我充分了解了本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危害性,以提高案防范意识,并结合自身情况展开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国家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金融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信用社的规章制度。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为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认真执行出纳制度,认真准确、及时、真实、完整的办理每一笔现金收付业务,合理安排库存留量,做好现金的上缴下拨工作,提高现金的使用率。掌握残缺币的兑换方法,正确办理残缺币的兑换,提高流动中人民币的清洁度。将完整、清洁和残币分别按要求墩齐、捆紧、及时上缴。在存取款注意鉴别票币的真假,发现假币坚决给予没收,并登记在册。同时传授客户如何判别真假币。能够坚持轧帐制度,做到帐、簿、款相符。严格执行长、短款,发现差错及时汇报、处理。按要求做好库房管理工作,保证库房内无潮湿、无虫咬。对于点钞机器设备,不定期的进行清理、保养、维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认真学习“五防一保”有关文件,安全保卫应急预案等,日常工作上能够做各方面防范措施。对于钥匙按规定严密保管以保护农村信用社财产和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