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31 11:23: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据美国工业设计协会测算,工业品外观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在全球知名的消费类产品跨国企业中,每增加1美元的销售收入,工业设计起作用所占比例通常达到51%,而设备改造所占比例仅为12%。工业设计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和集成创新,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从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出台《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层面开始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到2015年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将以“创新设计示范、培育工业设计企业、设立国家工业设计奖”为主要内容的“提高创新设计能力”作为未来发展的9个战略任务和重点之一。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推进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已成为国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工作。近年来,相继制定印发《安徽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安徽省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修订印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配套文件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给予资金奖励,对以设计服务等生产业为主体的青年创业园区予以专项资金补助。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该省工业设计产业正呈现速度加快、水平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全省了解工业设计、参与工业设计、重视工业设计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2014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会同省直相关部门成功举办安徽省第一届“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在蚌埠市组织开展了“大赛终评评审”、“大赛终评产品作品展”、“工业设计大讲堂”等主题活动,现场举办了颁奖仪式。通过持续不断的媒体宣传和系列活动的成功开展,大赛充分展示了我省近年来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成果,搭建了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平台,不仅激发了工业设计从业热情,扩大了行业影响力,也增强了全社会对工业设计的重视,营造了好的发展氛围。目前,安徽省第二届“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正在征集推广过程中。
设计服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工业设计服务机构集聚发展的创新体系建设渐露雏形。根据《安徽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已率先在装备、汽车、轻工、家电、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消费类行业领域开展两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报认定工作,认定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等56个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校企联合设立创新服务实体,以产业链、产品链、技术链、商贸链为依托,组建工业设计产业联盟的趋势方兴未艾。截止目前,合肥学院与深圳市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安徽深装合大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与安徽绿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安徽协同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工业大学与马鞍山市工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木马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马鞍山江东工业设计发展有限公司。在省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蚌埠后青春工业设计研究院、马鞍山江东工业设计中心、芜湖弋江区青年创业园、合肥(蜀山)工业设计城已经初步发展成为该省首批第三方工业设计服务机构集聚园区。
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工业设计助推工业转型效果初步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设计创新在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工业设计投入比例持续扩大,带动企业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以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对工业设计的投入,2014年度,该公司设计开发的IEV5新能源轿车斩获安徽省第一届“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产品充分得到市场认可。今年上半年,IEV5共计生产3610辆、同比增长3.06倍,实现销售3785辆,同比增长4.67倍。其中,实现省外销售2706辆,同比增长10.7倍。同样,江淮倾心设计打造的瑞风S3,外观靓丽、性价比高、符合家用,自2014年推出市场,就快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最高单月销售达到20157台,成为江淮乘用车夺得2015年上半年增速冠军的第一“功臣”。2015年上半年, 在各大厂商角逐最为激烈的小型 SUV市场上,瑞风S3依然延续了上市以来的火热姿态,凭借超过9.1万台的累计销量问鼎细分市场上半年销量冠军。在上半年6个月度销售冠军中,瑞风S3 独揽4个。这一明显优势也使瑞风S3在半年销量榜上领先第二位的车型超过3000台之多,抵得上一款市场中游车型的月度销量。
以国内小家电领域的新秀合肥荣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企业起步于2004年,10年间从一个半独立的生产车间到今天拥有合肥、中山、宁波、郑州、景德镇、深圳六大产业基地,景德镇陶瓷研究设计中心、荣电集团上海瓯粟产品设计中心、迪士尼小家电产品设计中心三大核心研发中心;从当初创业时的单一产品到如今每年推出400多款新品的“小家电王国”;荣事达小家电正以年均100%的速度成为业内增速最快、发展后劲最强的企业之一。其合肥基地(合肥荣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动工,2013年就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在企业设立之初,该公司就与合肥学院共建成立“产品研发设计中心”,而且持续加大对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的投入,2012年达到1400多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近2000万元,工业设计费用投入占企业全部研发支出的比重上升到30%,集团累计完成工业设计项目300多项,获得专利(含正在申请)100多项。其独立设计开发的荣事达家用榨油机、荣事达家用养生壶等产品分别获得了由慧聪家电网、奥维咨询颁发的“最具技术创新奖”与“最受消费者信赖奖”奖项,取得了同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好成绩。
2010年2月10日,上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正式加入其“创意城市网络”,成为“设计之都”。乘着这阵东风,上海市进一步提出要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使其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2%左右,使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成为国际创意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由此可见,发展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战术手段,已成为上海未来发展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上海提出了《上海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之后配合国家工信部联手十一个部委推出的《关于发展工业设计的指导意见》,上海又出台了《促进创意设计业发展的意见》,其指导思想指出,“以加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建设‘设计之都’为契机,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并在市区空间布局上作了规划,其中关于专业服务平台建设、专业园区建设等方面都作了明确导向。
现代城市空间理论强调城市中的集聚空间是指各种经济要素在特定空间的聚集,集聚区经济的本质是生产要素与产业的空间聚集。创意产业集聚区通过资源的集聚,成为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类创意园区只是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一个物理场所,关键还在于其集聚创意、集聚资源的能力。它的实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通过外部推动或内部自发形成创意企业与组织的地理集中,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集群,以获得更高的产业竞争优势,如英国伦敦的创意集群;另一种则是通过主动的集聚资源,拉动创意的集群式发展,国内创意园区发展以此为主。
上海创意产业园区从崭露头角到方兴未艾,虽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众多创意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海与伦敦、纽约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条件不同,后者是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启动创意产业的,而上海是在快速工业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闲置的工业老厂房、旧仓库等集聚创意资源。园区作为创意产业的集聚区,为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着良好的环境条件,承担着创意集聚、人才集聚、创意企业孵化等系列功能。2010年,上海制定了《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推进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创意产业集聚区得到政策性扶助而快速发展,如今已具有了一定的建设规模,且园区品牌逐渐被社会和业内企业所认可。截至目前,上海已累计建成80余家以设计为特色内容的创意产业园区,如以工业设计为主的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以时尚设计为主的上海国际设计交流中心、以数字媒体产业为主的上海多媒体产业园、以动漫设计为主的张江高科技园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等。
二、创意・服务
创意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是为了创意产业和文化的发展,针对某类中小企业、院校在某一时期的公共需求,通过组织整合、集成优化各类资源,提供可共享共用的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各类渠道,以期为用户提供辅助解决方案,达到减少重复投入、提高资源效率、加强信息共享的目的。它是一个开放的支持和服务系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系统、全面、方便、高效的相关公共服务,从而提高产业效率,促进产业发展。
公共服务平台的不断发展使创意园区建设更加完善,使各园区之间形成差异化,突显上海多元创意。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仅可以促进各类公共资源的开放和共享,降低企业发展的成本与风险,提升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能级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类社会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
随着上海“设计之都”的命名,上海设计产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动力与机遇,上海设计产业在如何实现产业化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在创意产业园区内建立专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中小型设计企业,支撑其在更高的专业水准上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成为政府主管部门的抓手,也成为企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建设的重点。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上海纺织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动漫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天地软件园动漫公共服务平台、3131电子商务创新联盟 、都市旅游纪念品展示设计平台 、品味品位设计之窗、国际设计交流中心、IMO企业级即时通讯运营平台、黄浦南外滩时尚新品平台,包装印刷、工艺美术旅游纪念品、服装服饰等行业还搭建了产品设计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促进这些行业的产品设计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设计需要依托,设计文化、产品研发材料、以及各类研究都需要一个载体。上海作为“创意城市――设计之都”,更必须有一个全面承载城市创意文化和设计历史服务平台。2009年由上海汽车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汽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投资1亿人民币改建的“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落成,规划之初张国新总经理便确定了将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用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任务。2010年底,作为公共服务平台之一的“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落成。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旨在收藏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收集与之相关的设计轶事和文献。
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博物馆,现已成为上海市科普基地。开馆后,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已经邀请了科拉尼、喜多俊之等国际著名设计师来办展,同时与德国驻沪领事馆、哥德学院合作举办了更新德国展。还举办了“下一秒”青年设计师展。《解放日报》、东方卫视创意天下频道等大量专业杂志、网站均多次报道了该馆。德国著名设计师科拉尼、香港设计中心董事局副主席刘小康先生、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朱焘理事长等行业专家对此更是作了高度评价。博物馆作为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的一个公共服务平台,明显地起到集聚设计资源的作用,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应。
正在建设中的 “上海国际创新材料馆”,同样坐落于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已成为上海“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材料馆集中展示由研发和生产机构提供的创新材料、国内外优秀设计师应用创新材料进行创新设计的成果,由行业专家遴选,定期进行更新,并为设计师采购、咨询应用创新材料提供便捷服务。
上海国际创新材料馆的愿景是希望通过搭建行业与产业间交流、应用、推广和交易的平台,以求达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材料馆重点选择与世界先进材料制造商、新材料研发机构、全球有特色的设计类高校及著名设计师合作,引进先进的材料开发技术和成果,同时关注国内有潜力的新材料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逐步扩充材料数量,突出强调专业领域的新材料动向,共同构建适应中国设计行业及企业需求的材料信息库。
上海国际创新材料馆不仅仅是创新材料的展示,还将创办专业杂志、组织专题研讨、评定材料性能、评估市场用户,定期举办创新材料推介会、参与项目对接咨询、组建高端设计师沙龙等活动,并建立在线创新材料电子信息库,积极发展会员,为行业及企业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化服务。
此外,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计划中的“交易平台”,将作为一个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综合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融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包括政策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项目)的转让交易;股权和知识产权的质押‘担保贷款’企业改制、上市策划等。
诸多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落实使园区整体构建更趋向于完善,丰富园区服务功能的同时,增加了对企业的吸引力,使园区成为产业链上不或缺的枢纽,集聚了一大批创意力量,从而进一步促进创意设计业的发展。
目前,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园区内已集聚设计公司九十余家,并与多家国内外一流设计院校与设计机构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上海市政府及专业协会的牵线搭桥,园区每年举办围绕工业设计各要素的国际性设计论坛,充分发挥其平台作用。2012年8月,上海市制造业创意产业中心在此挂牌成立,成为推动上海设计发展的又一重要节点。
三、创新・融合
公共服务平台是创意设计资源的载体,可以看作为一个大型的资源库,其资源集聚效应是平台服务的基本,而平台本身则成为二、三产业融合的催化剂。尤以两方面的力量为主。
第一是政府政策支持。首先创意产业园是一个大型的产业项目,或作为地区型大型项目,它的投资方一般有两种类型:政府和大型企业。由于创意产业园区的地理基础是老厂房、老建筑,两者所属权集中在国有企业。其次创意园区的建设往往会影响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如商业聚集区、重点发展产业等,在政策的支持与鼓励下,园区内的公共服务平台才更有号召力,在初期的资源集聚过程中作用巨大,平台发展后期其功能则逐渐以市场为主导自主运行。通过政府的统筹规划,使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创意设计业企业发展方式和加快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而建设,通过集聚资源、营造环境、加强服务,建立和完善满足企业需求的支撑体系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是产业推动。除政府引导外,公共服务平台的打造还需按照“市场化运作,面向产业、服务企业”的原则,因此,社会与处于产业中企业的广泛参与是平台社会化产业化的关键。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本身是一个资源集聚的过程,在它的发展中源头是关键。集聚效应的原始积累点产业本身,利用地区产业特点,尤其是创意产业园区投资方或管理方原有的产业资源,如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三大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的是上海汽车集团,而上海国际设计交流中心创建的视觉设计资源库则依托上海纺织控股集团资源。通过产业领头者的号召力更易于使跟随者对平台充满信心。通过社会服务资源开放共享与统筹规划、重点推动相结合,使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节点,转变创意设计业的发展方式,响应国家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号召,在创意产业中形成集约型发展模式。
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实体聚集的产物,而园区内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落实使园区整体构建更趋向于完善,丰富了园区的服务功能。公共服务平台集聚了实体资源的同时,亦将诸如产品制造商、设计师、原材料生产商等产业链各环节整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市场通道,使园区成为产业链上不或缺的枢纽。平台所集聚的产业资源增加了对企业的吸引力,服务平台集聚了一大批创意力量,与产业、社会形成有效创意设计互动,从而进一步促进创意设计业的发展。
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即平台实体、内容和服务。平台实体方面,首先是创意产业园区本身的地理位置因素,如市中心区域的8号桥、M50等园区不仅企业入住率较高,而且活动举办较为频繁。在与国内一知名工业设计公司负责人交谈中,他认为设计公司应当开在城市的核心区域,当然这也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城市中心的人气较为集中,且媒体、社会关注度较高,国际性设计公司也更愿意在市中心。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创意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内容与服务,平台不仅是构成园区整体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创意产业园区软性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设计师、设计机构能够从公共服务平台获得什么?相对于网络而言,作为实体媒介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关键是有实体的空间、实在的内容支持。在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上海国际创新材料馆的建立,使平台有了具体的支撑。虽然博物馆中的数字内容在网上也可以查到部分,但是,身处各种实实在在的设计产品的包围中,近距离的观察、感觉这些老设计,对感悟设计、获得灵感又是另一番体验。创意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有别于网络化的数字服务平台。当然,平台服务包括了网络服务,实体部分重点是一个面对面交流与沟通的载体。
如果没有一个布局合理、系统全面、与园区产业发展需求相对应的公共服务平台内容与服务,就无法满足设计企业、院校与设计师的需求,平台的建设就将缺乏坚实的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内容指的是与园区既定主题牢牢相扣的内容,如工业设计主题园区以工业设计历史、材料、生产技术、设计培训等为平台内容,艺术设计主题园区以美术、摄影、视觉等为平台内容。处于园区内的企业由于空间距离近,可大大减少享受服务所需的成本。同时,为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平台服务内容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以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要求,帮助企业在新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园区配套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发展创意产业的保障,服务不仅是简单的园区维护。园区与平台功能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平台集聚软性设计资源与信息流,园区则集聚设计企业与资本实体。
从上海的平台可以看出,目前各平台已有初步的主题与功能差异,在“设计之都”的世界创意城市交流平台下,上海正着眼于城市发展的多样性,拓展城市创意资源,将上海的设计文化呈现于世界。
笔者通过调查与实践发现,解决上述问题可从知识的流动与转化过程着手。一般地,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大类,而日本著名知识学教授Nonaka等发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有四类,即社会化、外化、组合与内化。个体之间通过观察、模仿、亲身实践等实现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称为社会化;组织中的个体将隐性知识以文字、图片、对话等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实现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称为外化;组织将已有公开资料、报告、会议录等显性知识加工处理,形成组织计划、流程规范等更复杂多样的显性知识,称为组合;个人将组织的知识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再形成新的隐性知识,称为内化。这四类转化一起构成一个螺旋模型。实践中,设计知识同样地以该螺旋模型的方式实现着流动与转化。在项目的各个阶段,知识贡献者以社会化和外化两种形式贡献知识。例如,设计师将其隐性知识以草图、渲染图、会议发言或专家评审意见等形式外化知识,显然外化的知识是项目过程中自然产生的重要而宝贵的资源,而让知识贡献者跟随业务流程提交并保存这些资源就可以有效的降低知识贡献的时间成本。
另一方面,相较于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学习才能应用到设计项目中去的知识,知识接受者更愿意吸收的是与业务流程及设计实务密切相关的知识。此时,基于业务流程为知识接受者提供检索与推送服务便可显著提高知识接受者的接受效率。综上所述,解决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的关键问题需要将知识管理和业务流程相结合。依据业务流程完成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化,可降低贡献知识的成本,为更新知识的形成提供可能。同时,外化过的知识有利于提升知识接受效率,设计业务由于有了知识的牵引也能够更高效的完成。
2基于业务流程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模型的构建
2.1平台式设计中心业务流程分析根据笔者的调查,国内大型企业建立设计中心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为分布式,即各事业部(或业务单元)各自设立设计中心,设计中心由各事业部(或业务单元)独立管控;其二为集中平台式,即整个公司设立一个设计中心,设计中心分别为各事业部(或业务单元)提供设计服务,由公司总部管控。笔者所在的单位即采取的是后一种模式。为能更好地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并能将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本研究中的知识管理系统主要面向大型企业平台式设计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设计流程已经成为一个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循环的闭环,但产品开发实践中的情形略有不同。以笔者所在的单位为例,为充分发挥公司内部各专业单位的特长,设计中心对其业务流程进行了一定裁剪,其流程聚焦于具体的产品设计,而闭环中后续的工程设计、量产、上市及上市后跟踪等流程则分属于其他专业单位。由此推而广之,平台式设计中心的基本业务流程可以划分为如图1所示的三个阶段。立项与设计研究处在流程的最前端,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设计方向。设计开发基于设计方向完成草图、二维图、三维数模及渲染图的设计,然后制作模型和样品验证设计方案,选中的设计方案在转移输出阶段输出给后续开发单位。图1同时表明该流程是一个持续筛选、反馈、完善的漏斗式流程,它不是单一流向的。以立项与设计研究阶段为例,项目只有在计划获得部门经理审批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否则项目经理(PM)需与项目管理人员(PMO)协商调整计划;而下一阶段工作开始的前提是设计方向通过专家评审,否则项目团队需要重新研讨设计方向。
2.2基于业务流程的工业设计知识流动分析由实践得知,设计知识的产生、被利用和反馈贯穿整个业务流程,其流动过程如图2所示。以设计开发阶段的部分流程为例,工业设计师首先要在设计方向的约束下绘制多张草图,而设计方案是在项目组内评议与筛选出的草图基础上的设计出的多个二维或三维制图。通过专家评审的设计方案会以实体模型的形式再次接受专家评审团的评审,如不能通过,则需要重新设计,流程会被酌情退回到草图或者方案设计阶段。各阶段的评审过程是评审专家与项目成员之间知识碰撞与知识创新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知识资源,而评审结论将是指导后续业务的重要知识。如此,流程的每一步都会沉淀出多样的设计知识与经验,将这些知识与经验存储于知识库中,可指导后续业务开展甚至为其他设计项目提供参考。
2.3基于业务流程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模型依照流程运行过程中的知识需求情况,系统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从知识库中“推送”相关知识到活动执行人员或者接受员工的检索需求从知识库中匹配相应的知识输出。同时,各类业务活动产生的知识以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到知识库中供后续查询与利用。故而,基于业务流程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在业务流程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知识收集与存储、知识检索、知识推送、知识安全管理等四个方面,基于此构建的系统概念模型如图3所示。
(1)知识收集与存储功能由前述分析可知,每一阶段的流程知识是下一阶段设计的基础,因而收集并存储流程知识对于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尤其重要。分析图3的概念模型可见,流程知识的收集与存储是随着设计流程的推进而同步进行的。例如,设计师绘制完草图后,直接在系统该流程位置上传草图,上传动作一方面标志着本任务的完成,触发相关项目人员开启下一步工作,另一方面草图也自动进入知识库。
(2)知识检索功能图3中的知识检索指用户主动从知识库中获取知识的行为。用户检索知识可能是设计项目的需要;也可能并非为完成项目,比如学习提升的目的。与项目相关的知识在被检索利用后可能转化成用户的个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业务中,也可能被用户推送共享给其他项目组成员。知识检索是在知识存储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可提供基于多种属性的检索,比如知识所属的项目名称、等级;知识本身的类型、上传时间、上传人等。
(3)知识推送功能知识推送可实现将用户所需要或者偏好的知识自动送达给用户。在设计流程中需主要实现以下几类推送①知识推送。依据确定的项目计划,将设计流程相关的如图2所示的各项具体知识推送给项目成员,包括项目输入书、计划书、授权书、设计参考资料(与本项目相关的设计资料,例如研究前沿、项目成员共享的其他资料等)、阶段交付物(如草图,草图评审结果等)以及项目总结等。当然,流程执行过程中的推送内容需与项目的进度相关。项目进度计划与实际进度的比较时间轴应当作为单独的内容推送给项目成员,成员查看比较时间轴就能及时了解项目运行状态并调整工作状态,而最终的比较时间轴亦是项目考核的依据之一。②任务提醒。依据项目进度计划,以一定的方式(比如Email、网页小窗口)向项目成员发送近期需要完成的工作或任务的提醒。③会议通知。其一,项目执行中需要讨论时,PM可在系统中创建讨论申请,然后系统自动向被邀人员分发讨论邀请。其二,项目执行到评审阶段时,PMO可在系统中创建会议通知,然后系统自动向评审专家分发会议通知。④系统消息。例如,当知识库中有项目相关知识更新时,系统自动以弹窗的形式通知相关项目成员。(4)知识安全管理知识存储、知识检索、知识推送三方面都需要知识安全管理。实现知识安全管理,一方面是对系统服务器和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另一方面是对用户权限的分配管理。比如,除开系统维护人员,不属于某一项目的设计师没有在系统该项目流程中上传文件的权限;用户没有删除非自己上传的文件的权限;非视频给定权限人员没有查看评审视频的权限等。当然,更多更细致的不同类别的用户的系统权限需在具体系统设计时进行更合乎实际的分配。
3总结
[关键词]徐州;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产品创新
工业设计是从社会、经济、技术、艺术等多种角度,对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要素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资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新产品。它是现代科技与经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其核心是产品设计。大力促进工业设计业的发展,对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徐州发展工业设计产业的必要性
徐州地处我国制造业发达的东部地区,制造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同时,随着徐州地区人均GDP的增加,徐州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企业在产品开发和升级换代过程中对工业设计的需求日趋旺盛,工业设计在市场需求的牵引下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运用工业设计的手段,在传统设计中融入美学概念和文化因素,实现设计结果在结构、功能、外观、造型和人文艺术等方面的创新,满足人们对产品外观、个性化和时尚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提升制造业产品档次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徐州市已集聚了一批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徐州市也成为国家制造业的重要中心之一;但徐州的产业集群大多属传统的要素依赖型产业集群,应多致力于应用技术创新,加大现代科技服务支持系统的建设,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和多样化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将在应用技术中融入人机、美学、环境、市场等因素,通过设计创新和改进实现事半功倍新产品开发;从而成为徐州制造业发展的新型推动力并提高徐州制造的设计品质,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将对加速我市制造业由“徐州制造”向“徐州创造”转变。
二、国内外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动态
进入新世纪几年来,热闹的中国工业设计交流舞台上,除了国人举办各种设计研讨、学术交流以及竞赛活动外,又增加了新的景观:一些捷足的国外设计公司和设计家纷纷来华访问,登台亮相。这都清楚地表明,我国的工业设计市场正被国际看好,他们正以极大的热情争取企业的关注和信任。
当今,国内产品设计公司的数量之少,不仅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设计公司的数量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也与本土上千家广告及平面设计、包装装潢公司的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国内各产品设计公司的近三年年均营业额而言,统计资料表明,很少有超过250万元人民币的。而在国外,仅以一般中小型的设计公司为例子,平均营业额都达到了200万元美金。另就设计公司的规模而言,我国的产品设计公司最大的不超过30人,多数是以作坊式的模式运作,着重以完成产品外型设计为主。而在国外,稍有影响的公司,其员工人数都在50人以上,一些大的公司员工达500多人,设备条件先进,并且在国内外拥有稳定的客户。许多公司已发展到将产品设计与相关的学科和技术领域紧密结合的水平,可以为客户提供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工程设计、人机分析、生产技术、产品开发及产业策略顾问等到一系列完善的服务。
再从设计师整体素质与设计水平分析,我国的工业设计师队伍普遍比较年轻,多数是从学校刚刚毕业不久,缺少实践经验。设计人员当中,留学国外及获得高学历的人数不多。我国的设计公司极少参与国际上设计竞争,整体素质和设计水平普遍不高。在设计公司的管理上,我国的设计业由于发展历史短、规模小、并且一直处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因此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与国外公司存在了较大的差距。 转贴于
三、设计力就是竞争力
当我们回顾历史上的珍品,看看今天充满世界有竞争力的商品,就不难发现都是精心设计、精心加工的产品,为什么说 “设计力就是竞争力” 呢?
第一、工业设计是一种利用科技、智慧的知识密集型的创造性活动。
知识密集型的工业设计创造活动,其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更美的人-自然-社会的环境,它不同于物质材料,不可以用数量来测定,设计有无法量化的价值。商品的物化性能及包装的强度都可以测定出数据,但是商品的功能、形式、装饰、肌理、材料的感觉等精神品味,其社会价值却是难以测量的。
第二、工业设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大生产的产品,迅速抢占市场,获得利益。
我们今天面临的世界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明创造的成果迭出不穷的年代,对工业设计影响与冲击也必然更大。一些重大科技成果,重大技术发明要使其尽快转化为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通过设计使其产品化,一方面更新品种,优化结构;另一方面促进由新产品系列而带来的生产领域、管理体系、消费结构的变化,创造更新、更科学安全、更舒适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这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向往和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念。
第三、设计是提升企业形象的有力武器。
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不断创新,不断优化的产品开发的动态之中,企业产品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存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光短浅的“仿冒”,以其急功近利的成功已经导致对设计实质的误解和对设计开发的重重疑虑。一个重视产品设计的企业会公众通过其产品的技术与艺术处理,包含产品外观、造型、功能、使用质量及其信誉的综合观察与思考,得到满意的结果。好的产品设计便是这些内容的综合,并在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形象,使其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突出的、新颖的、令公众可信任的,不断开拓发展的形象。设计不仅是设计产品,同样设计着企业的本身。
第四、设计可提高工业产品的高附价值,提高企业效益。
在今天的市场上,商品价值中除了材料成本、人工费用、设备折旧和运输费用等有形的 "硬"价值外,还包括技术的 新颖性、实用性、产品整体的优良设计、售后服务及产品文化之类无形的“软”价值,并把这种“软”价值作为“高附价值”,并通过价格表现在商品的价值中,如果这种软价值所占的比例很高,就可认为该产品为高附价值产品。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功能,同样的制造成本,由于设计的差异而使售价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只有优秀的设计才能创造高附价值。
第五、设计将创造新市场
二百多年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以“看不见的手”的名言阐述市场商品经济社会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企业正是被这看不见的手控制操纵着。如何使企业在这市场的大浪中远航,几十年工业设计实践证明: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商品,生产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只有工业设计才能实现。
第六、设计提高产品的美学质量
如果未经设计或设计不好的产品,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且上市后无人问津,造成滞销,损失的首先是企业。如果经过名师变革结构,更新色彩,增加恰当的装饰,不但减少成本,且供不应求,这就是设计的力量。工业设计是综合了技术与艺术的创造性活动,书形的电子计算机,鲨鱼状的飞机,人物形的衣柜……这些产品的魅力之处就在于设计。
四、徐州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思路研究
第一、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势制造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品创新设计为核心,以提升企业形象及产品竞争力为目标,加快行业设计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环境建设,加强工业设计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培育工业设计产业,把徐州建设成为淮海地区工业设计水平高、影响力较大的区域性工业设计技术创新中心,促进我市制造业的跨越发展。
第二、基本原则
1、注重产业导向和市场需求。立足我市产业基础,以满足我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全面提高企业、产业竞争能力。
2、注重以产品设计创新为核心。围绕制造业产品的外观造型,开展产品设计创新,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促进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
3、注重工业设计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主要依托我市高校和大型企业的工业设计创新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低成本地推进工业设计创新体系构架。
4、注重以多元化路径整体推进。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政策和布局的宏观引导作用,超前部署,有序推进;另一方面,按照市场规律,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第三、徐州工业设计产业近期发展目标
1、初步构建我市工业设计创新体系,以工业设计产业创新平台、工业设计学会建设为切入点,建立集技术、人才、成果和产业于一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形成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推进格局。
3、在优势产业领域建成一批工业设计中心,在工程机械、交通装备制造、家具、轻工与包装等领域组建5个左右的行业设计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
4、打造工业设计创新品牌,建设创意产业园,集聚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设计相关企业与专业人才,并培育工业设计品牌。
五、结束语
当今是建设创新型徐州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徐州市制造业升级、跨越的关键时期。为此,以工程机械、专用车辆等领域为重点,加快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对促进我市工业设计的创新和发展,对提高我市制造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创立知名品牌,促进制造业的跨越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3
[2] 张同著.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实务[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关键词:工业设计;企业附加值;企业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工业设计是随着大工业革命、大工业生产发展和破除禁锢思想而产生的集艺术美学、社会效益、经济价值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产品设计,是将科技和生活融为一体而产生的为人们带来便利的企业产品设计。设计就是要创新,企业要想生存就需要创新,市场在变化,好的工业设计就是需要把握市场变向,不断研发新产品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这样才能开拓“蓝海”市场,实现企业价值。
一、工业设计的思路
工业设计的创新不意味着科技研发,不意味着完全研究或开发出一个全新的产品。把工业设计的概念拓展到工业布局,从整体来说,不仅有利于规范市场竞争的无序性,还能利于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从局部来说,好的工业设计不仅仅是代表能卖“活”一个产品,更是代表企业形象,能拯救一个危机企业。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在工业设计中,可以采用仿生创造法、组合变化法、个性设计法和深层次创新法。仿生创造,顾名思义,是模仿再生,这类设计是指借鉴其他产品的可取之处,改变产品色彩、造型来形成的工业创新。这类设计市场占有比重大,利润空间不大,发展势头一般。组合变化法,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产品以上的产品功能或特性组合,延伸产品功能,使其促成一个市场上欠缺的新产品,这类设计的生命周期相对上述设计要长,发展势头较好。
从系统的效果预测分析的观点出发,确定某一个设计思路,这个设计思路是方便人们生活或者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避免美观而不适用,此外也需要避免同时不分主次、难易的进行几个设计计划,这样会造成时间局促,人力紧张,成果不稳定等等。
二、工业设计的应用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工业设计在我国无数大小企业中受到重视,我国的海尔、美的、联想等品牌的整体发展走在行业前列,这都得力于优秀的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与企业是紧密相连的,从产品的市场调研、研发、试生产、生产、服务的过程中,工业设计都穿插其中,所以好的设计能让企业更具有实力。美的集团投巨资建立了工业设计中心,设计中心不断设计创新,已经成为美的集团的核心动力,成为占有市场、超越对手的强有力武器。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工业设计,他们很早就认识到产品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当时他们运用工业设计的理念开发出超薄石英表、袖珍计算器、带电脑程序的照相机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打破传统观念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下列是2011年到2013年度获得中国顶级设计奖红星奖的产品(见图1),2011年获奖的产品是太阳能多功能椅,该设计利用太阳能,在椅子顶端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在上面连接手机或者对各种设备进行充电,具有休闲和环保的双重功能,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解决了手机、手提电脑经常没电的问题,该产品具有实用性,进入市场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获得相当优秀的销售业绩。
2012年的太阳能多功能LED灯,是利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造型简易紧凑的太阳能携带式照明灯,产品表面是太阳能充电池,外壳具有吸附性,白天可以吸附在窗户上采集阳光,夜晚可以放置在桌上、墙壁上照明,光源采用LED,具有低温低耗的功能,更加环保安全。该产品极大的提高了冠宇科技的市场竞争力,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2013年获奖产品LED蓝牙音响吸顶灯,把灯和MP3相结合,利用组合变换法使现代媒体技术与传统照明有机联系起来,该产品增加了照明灯的附加值,促进销售,提高市场占有额,极大的宣传了企业品牌,博得消费者喜爱。
三、工业设计的市场前景
设计是对企业的经营目的作出解释,让消费者更多的了解企业的工具,是宣传企业形象的具体化手段。我国的工业设计起步晚,发展较落后,目前我国正处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企业竞争十分激烈,要想立足于市场,扎根于市场就必须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一个好的产品创新设计可能救活一个企业。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企业的发展不但是依靠科技革新,人才的竞争,还要更好地体现在企业工业设计的竞争。
结语
工业设计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竞争的源泉和核心动力之一,是协调人、环境和产品的媒介,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好的设计不仅能使企业充满活力,更能改变一代人的生活条件,影响一代人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陈乃塘.新世代产品之设计心法(1) 产品生产供过于求后的突破法门[J].电子与电脑,2009(01).
一、充分认识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工业设计的发展水平是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工业设计产业逐渐发展成形,在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产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上我市工业设计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业设计发展意识不强,氛围不浓;缺乏高水平的专门人才,缺乏相对聚集的设计园区和与其配套的服务平台,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及政策支持力度亟待加强等。
当前,我市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是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创建自主品牌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对于我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从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二、总体目标
争取到“十二五”末,将建设成国内工业设计水平较高、影响较大、辐射海西的区域性创意设计中心;建成1个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在纺织鞋服、水暖卫浴、工艺陶瓷等领域工业设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市工业设计相关知识产权累计超过1000件;聚集100家产值超300万元的较大规模工业设计及相关企业,聚集各类工业设计相关专业人才1000名。
三、发展布局
统筹规划,科学引导,发挥我市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县域经济各具特色的优势,依托现有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加快推进鲤城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丰泽领SHOW天地创艺乐园以及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南安)基地等项目的建设运营,以典型促发展,进一步促进全市各地建设具有地方文化、产业特色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基地),形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建立起产业互补、合理利用、有序竞争的发展体系。
四、扶持政策
(一)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12年起,每年从扶持规模以下成长型工业企业等专项资金中切出300万元作为工业设计发展专项资金,集中用于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具体是:一、鼓励工业设计企业聚集发展。对租用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基地)内办公场所一年以上的工业设计企业(机构),按第一年6元/㎡·月、第二年4元/㎡·月、第三年2元/㎡·月的标准由市县两级财政平均分摊给予租金补贴。二、支持创建工业设计中心。对经认定为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分别一次性给予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奖励,并优先安排申报省、国家其它资金补助。三、推动服务平台建设。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基地运营商组织搭建工业设计服务平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贴。四、支持优秀项目发展。对在国内外工业设计大赛中获奖以及取得专利注册的设计项目,在给予适当奖励的同时,对其后期的应用推广给予大力支持。
(二)鼓励创新成果产业化。紧抓国家加快海西建设及台合作全面发展的历史机遇,依托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基地),增进与国内外特别是台湾地区优秀的工业设计服务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沟通与交流,扩大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容;重点支持促进产业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产品、保障安全生产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鼓励工业设计企业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优先推荐工业设计领域的创新产品参加省级新产品鉴定;鼓励工业企业将设计业务外包,并对外包业务给予适当的补助,以此扩大工业设计专业服务市场;支持工业企业和工业设计企业加强多渠道合作,促进工业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建设。充分利用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博览会等平台,大力推广创新成果,促进成果交易。
(三)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加快市工业设计服务网建设。支持以企业化管理模式开发经营市工业设计服务网,力争打造成为综合性的网络服务平台,可以为全体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为专业人员提供技术交流和远程协作办公服务、为入门者提供基础教育培训服务等。二是完善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依托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开发系统化、全方位的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支持国内具有专业资质的知识产权交易机构在我市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三是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在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基地)内设立工业设计成果(产品)展厅、公共设计工作室、工业设计资料室、工业设计基础数据库等设施;鼓励工业设计行业企业共享信息资源,共用软件、设备和技术。
(四)支持举办创新竞赛活动。一是创新工业设计比赛运营模式。对由市政府主办、行业协会承办的工业设计比赛活动,在市场化运作筹集相关经费的基础上,不足部分从市工业设计发展专项资金予以补助,同时参照比赛结果开展工业设计师评选和各类知识产权交易洽谈活动,以较小的财政支出充分调动优秀企业和人才来的积极性,营造我市产业发展氛围。二是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行业内工业设计创新竞赛活动,市政府可根据活动规模及效果由市工业设计发展专项资金给予适当补助。三是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举办国内各种大型的工业设计比赛活动。
(五)完善人才培育体系。建立工业设计专家评委库,完善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工业设计专业人员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支持企业聘任相应职称的技术人员。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鼓励高等院所、职业学校与工业设计企业、工业设计产业基地(园区)联合建设工业设计实训基地和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形成学校培养、基地初训、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应工业设计发展需求的有实战能力的专业人才。健全在职人员继续培训教育体系,引导行业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全方位的工业设计专业培训。
(六)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行业领军人才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为其及家属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一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一批经验丰富、有较大影响力的工业设计领军人才,市政府给予每个领军人才10万元资金补助用于科技创新、创业启动、培养后备人才和改善工作生活条件等。二是支持亿元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我市建立工业设计研发中心及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新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市人才开发专项经费给予一次性30万元建站资助,并给予进站博士后5万元的科研和生活补助。三是对于引进的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才,可按其业绩和能力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聘任时不受评聘时限和岗位职数的限制。
(七)加强知识产权应用与保护。鼓励企业和个人申请工业设计专利和进行著作权登记,对我市工业设计领域的专利或著作优先安排市级专利申请补助资金。支持工业设计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在贴息补助方面优先给予考虑。完善知识产权第三方评估体系,鼓励企业或个人以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作价出资创办企业或入股企业。建立健全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信用公示制度和预警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处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支持企业或个人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鼓励有关社会团体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工作。
(八)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强对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评价和奖励,力争对工业设计行业全年信贷投放的增速不低于对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针对工业设计企业特点,创新信贷方式和业务品种,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为我市工业设计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鼓励创投机构以股权投资方式,对成长型的工业设计企业开展业务。落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企业享受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有关政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局、财政局、公务员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乡规划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信息化局、知识产权局、地税局、工商局、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局、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台商投资区管委会等单位为成员的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和协调全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经贸委,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也要加强对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领导和管理,形成政府引导、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组建工业设计顾问团和专家库,为我市工业设计发展出谋献策。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业;产业集聚区;集聚网络
2007年2月13日总理亲笔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同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6次强调要鼓励和支持工业设计的发展。上海近年来对工业设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该产业集聚形态的分析有助于实现工业设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产业集聚区
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也称为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在该区域内,政府将通过集中配置相关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制定相关的税收、财政、人才、对外贸易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或引导同类型的企业向该区域集聚发展,并根据区域的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产业链环节,形成一种快速的招商引资的集聚发展模式[1]。自21世纪伊始,在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有规划、有步骤地建设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中有22家是以工业设计产业为主导产业的集聚区。
(1)依托老建筑改造型
上海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制造业门类众多,拥有大量的老工业厂房、老仓库等优秀的历史建筑,1999年上海市正式将“都市型工业”纳入了城市规划和工业发展的战略,自此市区大量工厂进行外迁,留下了大批废弃的老厂房。这些建筑体现了上海工业在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艺术特色和科学价值,它们是上海民族工业的见证,也是上海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宿营,由于租金实惠,内部可利用空间大,形态特别,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家和创意工作者在此进行创作。在“三个不变”的原则下市政府决定以园区的模式发展创意产业,并为园区提供各种政策优惠和支持[2]。其以800秀、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园等为代表的15家以工业设计产业为主要经营内容的是依托老厂房改建的,这些老厂房经过改建后既保留了一定的历史厚重感又增加了一份现代建筑的时尚感,为创意工作者提供了无穷的创作灵感。
(2)校企联合运作型
这类的集聚区是建立在院校的知识和品牌之上的一种外溢产品,工业设计企业发展的核心是专业创新设计人才,而高校、科研院所是设计人才的主要培养和汇集地,是创意和创新的主要发源地。集聚区与高校之间的之中互相支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丰富的智力资源为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源头,同时又为工业设计产品的生产、制造、传播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持和技术保证;另一方面工业设计企业能将各种设计创意转化为可以批量生产的作品,进行推向市场。这类集聚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吸引企业入驻能力强,且企业运营成本相对较低,比较典型的有依托同济大学设计资源的环同济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目前该集聚区已形成了以研发设计服务为主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为杨浦区创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3)全新建造型
在上海的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中也有一部分是属于全新建造的,这类集聚区基本都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感的外型,在最初选择入驻企业时都有一定的园区定位,无论是市场投资建设还是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这些集聚区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经营前景。这类集聚区主要有创异工房、东纺谷、张江创星园、花园坊、大柏树、幸福码头等。
二、集聚网络
上海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发展从自下而上的自发形成到自上而下的政府扶持引导发展的产业园区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自下而上的产业集聚趋势是创新性的根植于本地社会文化、满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以园区形态存在,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产业园区化建设培育产业环境,寻求一种合适的发展机制,吸引工业设计企业向园区集聚,以园区为节点,在园区内部建立企业之间的互通交流网络,打造园区品牌,再通过扩散作用建立园区与园区、园区与周边同类型企业的网络关系,更好引导工业设计产业以社会化、网络化的形式集聚发展[3]。
(1)园区内部网络
企业之间的关系将企业活动联系在一起,而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界定的园区无形中将使得内部企业之间非正式接触的机会增多,使得行为主体之间拥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最终形成资源的纽带。这些关系在企业各自的经营过程中自发创造,因此,园区内部网络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过程,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界环境有相对的依赖性。
而园区管理方作为网络中的一员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众多改变,从只提供简单的物业服务、收取租金的“房东”慢慢开始转变为促进园区企业交流、塑造园区品牌文化、提供公共平台服务的“服务方”,这些实质性职能的转变不仅有利于园区内企业的成长,更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值得认可的探索,如上海国际工业设计中心2013年初成立的产权交易平台,主要负责工业设计产品专利、商标、著作权的申请登记、保护、托管、转让等,成立一年多时间已服务四百多家企业。
(2)园区与园区之间
知识的传播、交流不仅仅限于园区企业之间,园区与园区之间也存在着隐形的网络将产业内的企业联系在一起,这个系统是开放的,并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企业间不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更是通过网络组织将这个利益群体做大做强,实现了利益1+1>2的扩大作用。在园区间形成集聚交流网络的过程中,政府的规划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强大推动力,同时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其作用也不容小觑,作为服务整个产业的组织,行业协会的带动作用注定不能局限于园区内部,如2011年,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就曾配合配合卢湾区政府及相关创意产业园区共推“江南智造”创意设计集群区的建设;并以M50 创意园区为核心,打造创意产业园区的设计创意产业链,将设计创意核心定位于M50 创意园区。
(3)社会网络
上海作为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较快的城市,近年来工业设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些中小企业在自身条件、设备资源等方面都有着比较多的局限,而上海目前的产业现状决定了其发展环境还有极大地改善空间。
此时,政府部门作为产业发展的强大推手在各方面都需要发挥其积极作用。上海市经信委自2006年起有计划、有步骤的在老厂房的基础上改建了一批创意产业集聚区,并新建了一批新的产业园区,同时在2013年成立了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旨在推动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在营造产业大环境、软环境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企业创新网络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2013年7月中意设计创新中心秘书处在上海成立,意在打造中意设计创新跨行业合作的国家级基地,形成中国最大的“中意设计创新产业”集群,推动设计产业及周边产业发展。2014年,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上海,目标是打造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级工业设计创新平台,在工业设计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和产业服务平台建设上起到引领和标杆的作用。(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淑芳,牟艳芳,韩明杰. 动漫产业集聚发展机理探析[J]. 北方经济,2011(7):32-34.
一、中国工业设计行业现状
㈠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具有一定的规模
中国工业设计行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中国工业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工业设计年产值约为300亿人民币,占2005年世界创意产业产值的1.27‰,相当于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9‰。
㈡设计人员从业者年龄结构呈年轻化,从业人员集中分布在发达经济地区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创意设计行业的从业者主要属于年龄段在20-30岁之间,所占比例达到93%。且创意设计人群集中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等较发达经济区域,从业者比例分别是24%、22%和20%,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所占比例分别占总量的8%和8%,而西北地区的从业者最少,占总数的4%。这与我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相关。
㈢中国工业设计机构呈现多样化的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机构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
(1)自由职业设计顾问公司模式
20世纪80年代末期是中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发展的开始时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工业设计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在广州和深圳。部分设计公司将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模具制造等整个过程联合起来,其人员规模超过150人。这些公司的特点是善于紧密的将设计与生产制造相结合,以设计的市场实现和销售状态为最主要的评价标准,在时间把握上具有优势。他们所主要客户对象涉及到家电、信息、通讯、医疗等产业领域。
(2)政府支持的设计机构模式
这类设计机构以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与北京经纬工业设计公司为代表。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是政府实施“工业设计科技促进”专项计划、推进设计创意产业发展的促进机构,承担设计产业政策规划研究、提供企业设计咨询指导、开展国际设计交流合作、承办设计论坛展览会议、举办设计技能专业培训。同时,为企业进行设计实务示范。北京经纬工业设计公司是由政府投资股份方式建立的设计机构。这些机构的客户对象包括政府机构、信息产业、家具制造业、家电业、医疗业等。
(3)院校工作室模式
在北京和广州、上海等地,以院校为依托的工业设计工作室或公司在专业素质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偏重于企业设计课题与设计教育实践的结合,注重设计概念的创新。院校模式由于集中了教授、研究生和大学中的不同研究部门和人员,更注重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企业的文化性。其涉及的企业范围包括信息、家电、通讯、医疗、交通工具制造业等范围。
(4)企业设计部门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制造业领域,一些企业具有非常专业的工业设计中心并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信息产业领域主导企业不仅成立了自己的设计机构,还委托国外的大型设计机构进行合作设计,迅速提升了设计的质量和层次。
二、中国工业设计存在问题
我国的工业设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大量的OEM(代工生产)使企业不断丧失设计能力。在引进外资中大量OEM生产虽然使我国产品出口总量大幅度上升,GDP迅速增长,但同时也使我国企业在产品设计中形成对国外的依赖。在一些产品中,即便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但核心设计仍然是从国外购买的,这在汽车、机械以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很普遍。许多大企业对设计缺乏专门的资金投入,更缺乏自己的设计师队伍。这也是我国制造业一直没有走出引进—模仿—生产—再引进—再模仿的怪圈的原因。
其次,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产业扶持政策。长期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一直没有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也基本处于松散状态,且资金来源严重不足。政府缺乏对工业设计的资金投入,既没有专项拨款,也没有建立设计基金,在工业设计并没有被引起广泛重视,仅仅凭借个别企业的资金推动是不够的。第一个国家级工业设计园区——2004年兴建的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区,也是我国唯一一所国家工业设计园区,起步阶段是民营资本。但设计园在二期工程中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国家没有提供相应的培育政策,对设计公司、设计园区缺乏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三,工业设计产业化程度低,工业设计人才匮乏。一方面是整个设计市场人才匮乏,另一方面是设计专业学生分配难,许多人改行从事其他工作,这反映了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从工业设计专业公司来看,我国目前设计公司有数百家,但普遍总体规模小,基本处于散乱经营状态,且设计产品基本在低端,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
四、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的机遇
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速
高新技术产品凝聚着最大的生产率增长潜力,是中国未来人均收入可持续提高最有力的发动机。值得关注的是,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避免外商只把那些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中的低技术环节放在中国,从而导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含金量大大降低的问题,中国需要更多自主创新的产品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形成更强大的国际竞争力。2004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首次实现贸易顺差,由2003年的逆差90.7亿美元转变为去年实现顺差41.1亿美元。
㈡国家政策的支持
国家将努力培育国内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形成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同时利用产业扶持、优惠政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机电产业的发展,为出口提供更多高附加值产品,以相对较少的出口量创造较多的外贸收益。
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致需求增加
5月23日至24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和无锡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十届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作为一次国家级的创新设计活动,本届博览会沿用“创新改变生活,设计成就未来”的经典主题,其间举办了第十届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展示、第二届太湖奖设计大赛奖项评选及创新盛典颁奖仪式、设计峰会与专业论坛、创新设计项目对接与签约、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技术创新与实践等系列活动。
本届博览会的名称由以往的“工业设计博览会”更名为“设计博览会”,旨在使展示的内涵更为丰富与包容。与往届无锡工业设计博览会相比,本届博览会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展出规模宏大,主题突出。本届博览会总展出面积达31200平方米,分为四个主题展馆。
交通工具馆:保时捷、宝马携手众多知名汽车整车制造商、汽车设计公司等20家企业亮相展区,同时全国多支大学F1车队的参展成为了展会中的又一看点。他们大多有参加国内国际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经验,并取得过优异成绩,核心团队成员年级跨度从本科一年级到研究生二年级,代表着中国新兴崛起的年轻一代的设计力量。
室内建筑馆:建筑室内领域的四新产品(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这里得到了集中展示,德国概念办公家具、金丝楠精品家具、REFERENCES橱柜、植野集成家居等为参观者倾情演绎了现代家居的感官盛宴;无锡室内设计展示、中国十大城市设计联展、亚欧美等境外设计作品展示的联袂登台尚属首次,中国设计新锐、精华设计案例鉴赏、国际设计新潮也在该馆一览无余。
陶艺与家纺馆:在本届博览会上,特别展出了我国陶瓷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宜兴紫砂、景德镇瓷器、龙泉青瓷、德化白瓷、醴陵红瓷等精美陶瓷艺术品,中华陶瓷大师联盟执行主席冯林华、景德镇陶瓷协会理事长余仰贤、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蔡玲玲、世界紫砂艺术家协会中国首席代表葛军等众多陶瓷、紫砂艺术大师都亲临展会。此外,世界顶级家具品牌赫曼米勒,以库卡波罗教授领衔的多位北欧著名设计师设计作品,汇集省内外竹产区的创新产品,工艺品、生活用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精品也都在展会上作了一一展示。
家电数码馆:前沿科技的新宠——“3D打印”从打印材料、显示技术、打印技术等多方面、多层次地诠释了其神奇之处;作为国内领先的深圳工业设计界也组团展示其实力;国际优秀设计获奖作品展区也展出了来自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EA获奖作品,澳大利亚优秀设计奖获奖作品,日本、韩国、芬兰、丹麦、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创意设计精品。
二是参展范围广,参赛作品多。应邀参加本届博览会展示的企业近500家,其中国外设计机构有近百家。汇集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优秀设计展品,以往参展商主要以本地企业为主,今年外地企业占70%以上,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外的企业和展品。本届博览会通过最新创新理念设计、自主创新设计产品的展示,开展国家级(“创新盛典”中国创新设计奖)、地方(“太湖奖”)和高校(NOC)的设计作品评奖,发现优秀设计人才,激励创新设计活动,展示最新创新设计成果,进一步推动自主设计的民族产业发展。其中第二届“太湖奖”创意组有346个院校的2944件作品参赛,加上产品组本届博览会共收集到3200件参赛作品,比去年翻一番。
三是展品内涵丰富。本届博览会拓展视角、贴近民生、将全新的理念展现给观众。既有3D打印、3D显示、未来平面光源、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又有包括美国IDEA(工业设计优秀奖),澳大利亚GDA(国际设计奖),日本G-MARK(最佳设计奖)等国际优秀设计奖作品;还有现代家居、陶瓷艺术、生活用品等贴近百姓生活的设计精品。本届博览会将“创新改变生活,设计成就未来”的理念真正融入人心。
四是国际间对话交流的层次进一步提升。今年邀请参加博览会的国内外设计领域知名专家、设计师达200多位,是历届博览会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团体联盟(IFI)前任主席及工业设计联合会执委玛德琳·莱斯特,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及前美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席克雷格·沃格尔,宝马集团全球商业设计副总监梅根·斯坦顿,亚洲设计联盟(ADA)主席及韩国产业设计师协会(KAID)名誉会长金泰浩等世界顶级设计机构、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亚太设计中心的设计专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设计总监、国际设计界著名学者等境外嘉宾60多位。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中日韩外观设计研讨会也将国内外的交流合作层次提升至国家层面。
此外,在本届博览会上正式签约的科技项目也有90余项,总投资额超过13亿元。2013“创新盛典”中国创新设计评选活动、第二届“太湖奖”设计大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无锡)决赛分别在博览会期间揭晓了最终的获奖名单。据初步统计,今年博览会参观人数将突破5万人次。
【关键词】湖湘民间美术 包装设计教学 互动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97-01
引言
我校的包装设计专业历史悠久,在湖南省高校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包装设计专业发展至今,包装设计的创新设计日益受到市场的关注。包装设计如何兼顾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高校包装设计专业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适应未来发展是我校包装设计专业发展的瓶颈所在。要使学生在未来的创作中思路更开阔,在竞争中更具优势,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吸取湖南民间美术的养分,借鉴民间美术的创作思维,学会将地域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这样才能创作出蕴含湖湘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涵的作品,切实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实现地方高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湖湘民间美术资源挖掘与湖南省工艺美术产品工业设计中心平台互动
湖南省工艺美术产品工业设计中心主要围绕我校设计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特色和优势,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为我省企业的产品及包装设计创新提品设计、数字化、信息化等关键技术服务,主要开展湖南省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理论体系研究、创新设计、产业的数字化推广及醴陵瓷器、长沙窑陶瓷、漆器等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开发设计,以及数字化动画创意设计、虚拟产品研发和数字展示等,中心以工艺美术产品创新设计为核心,注重于相关企业建立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培养产品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创新人才,促进设计成果的推广运用,为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往往经历千百年的积淀,表现出一定区域特有的文化风格与审美需求,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与传承性。民间美术保留着众多的古老习俗、观念信仰、情感诉求和文化符号,以活态化呈现原生态特征和多样性文化面貌,是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的真正代表。“民众正是通过这种情感的寄托和表达,唤起人类本性中真正美好的东西,使人类心灵不至于冷漠、孤独、疏离。”这与工艺美术产品工业设计中心创新理念形成了有机互补,也是建立多元化工业设计中心平台体系的需要。加强湖湘民间美术资源与湖南省工艺美术产品工业设计中心平台的互动与交流,借用工艺美术中心的平台与资源,致力于民间美术与产品包装设计相融,促进包装设计与企业对接,并使包装设计本土化、国际化。
二、湖湘民间美术资源在包装设计工作室中的传承与创新互动
我校视觉传达设计系包装设计工作室专注于品牌包装设计及一切平面设计教学和设计服务的工作室。着眼于包装设计课程的实践性,完善包装设计课程的环节、流程,为开辟包装设计新的发展方向做一些实验性、前瞻性的探索开发设计;为设计专业学生与社会设计需求建立直接联系,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适应市场的创新型包装人才,促进包装设计产、学、研一条龙的教学模式。工作室以强有力的包装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领队,高年级包装设计特长学生为重点培养对象,并向全院以及全校辐射,鼓励交叉、跨界学科的加入,培养包装设计创新型实践人才。
丰富的、独具民族和地方风格的民间美术资源,为创新发展包装设计工作室提供了更多可能。因此,在民间美术的视角下,在包装设计工作室中整合湖湘民间美术特色文化,形成湖湘文化特色浓郁的包装设计,并应用到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艺术专业人员和学生对各种民间艺术的艺术形式有着很强的洞察力和敏感性, 可以从艺术的视角发现这些原生态的艺术美感和创造性,我们可将本区域内的民间艺术循序渐进地逐一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每一项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语言、生存方式、文化关联等有准确的认识,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对民间艺术进行认知、理解、研究、传承,并逐步形成自觉运用。
三、湖湘民间美术资源融入我校包装设计教学与实践互动
我国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础理论研究已经在多年的积累中收获了比较理想的成果。这促使广大艺术工作者和教育者对它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我校的包装设计教学中体现出民间艺术的无限力量,并为艺术设计提供无限的灵感,构建了一个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包装设计教育体系,为当代多元化、多视野、多层次的综合性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丰富的非物质资源,并为应用型包装设计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用新兴的艺术手段来演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现代包装设计已经慢慢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包装设计的教学也要向这个方向发展。作为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基地,各大艺术院校的包装设计专业也势必要沿着这条线路前进。建构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包装设计教学与创作体系对高校包装设计教学的发展和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我校包装设计教学中不断挖掘民间艺术的深刻文化内涵,把握民间文化和包装设计文化的本质,将民间艺术的造型观念和手法创作融入包装设计设计理念和设计表达之中。从而创作出独具民族风格特色的包装设计作品,增加包装设计教学的文化底蕴。
四、湖湘民间美术资源发展与我校包装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互动
我国各高等院校的包装设计教学有明确的目标,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适应不同层次的岗位需要和从业要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包装设计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推动民族文化艺术传统的延续和文化创新,利于促进当代设计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与特色化的形成与发展。
要想使传统民间美术资源传统地域艺术源适应现代包装设计教育的需求,教育者需要对地域文化资源的教学开发进行精心设计和策划。其一,教学内容改革。选择有代表性、经典的湖湘民间美术资源开发包装设计系列课程,使其进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系统的、渐进的教学模式。其二,教学手段改革。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对民间美术的图片、视频、实物以及文字等素材进行搜集,并通过写生、图形设计、艺术考察等方式为后续的包装设计创作积累素材。其三,教学方法改革。重视民间美术视觉语言与现代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从当下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出发,启发学生依据民间美术的创作形式和理念大胆实验创新,试用民间美术创作思维解决生活实际,并设置合理的实践小组等。
结语
将湖湘民间美术资源融入我校包装设计系列课程研究,有利于学生真正认识民间美术的艺术性、实用性、精神价值,以开放的视点、平等的视角看待、发掘民间美术的新资源;有利于对民间美术进行专业化和系统化的研究,促进传承人培养和艺术样式的再创造,推动民间美术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包装设计教育模式,使民间美术通过包装设计教学的载体得以挖掘、传承、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海姆(美).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2]华健心.艺术设计教学的限制与突破[J].装饰,2004,(9):16.
[3]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4]李辉.浅谈中国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大陆桥视野,2013(6):47.
[5]何新闻.创造设计的生命力――设计艺术源流及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工业设计成家电业新赢利点
当初三星追赶索尼时打的就是工业设计牌。早在1996年的时候,三星与索尼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当时三星董事长李健熙就确立了“设计革命年”的目标,随后只用短短的两年,三星就从一个以工程技术为核心的二流消费电子制造商逐步转变成一个崇尚设计风格的企业。
“设计”也被三星定义为核心战略,为此三星集团内部进行了改革,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创建了多个设计工作室,并在总部建立了内部设计学院,以便设计师学习一流的设计理念,拓展视野,让三星产品在全球市场迅速走俏。
与此同时,索尼则没有全面认识到设计的作用,时至今日,索尼逐渐丧失了设计的优势。应该说三星从一个二线厂商迅速成长为全球著名消费电子厂商,其在工业设计方面取得的成绩功不可没。
国内不少家电企业在看到三星的成功后,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明天。同时,就彩电产业来说已步入平板时代,而国内彩电企业在CRT时代累积的话语权越来越弱,上游技术、价格定位、市场营销等方面处处受制于人。
在这种背景下,长虹、海信等企业将目光锁定在原先并不看好的工业设计上,而且投入的力度和规模较之以前也大幅提升。
11月1日,国内外工业设计界的大师,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及清华美术学院等数十所院校的设计专家云集四川绵阳长虹总部,共同出席了长虹首届创新设计节暨2007“长虹杯”全国大学生感观创意设计大赛终评颁奖典礼。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菅怀刚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为提升海信在平板电视市场的竞争力,海信专门设立DQE(设计验证)开发部,专门针对工业设计展开研究。
据了解,随着长虹、海信、康佳等一大批内地彩电企业重视工业设计,一年来内地彩电企业在国际设计大奖赛上的斩获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作品在2007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和IF工业设计大奖赛上获奖。
某业内人士表示,内地家电业特别是彩电业在历经资源、技术、资金危机后,可操控的空间变得异常狭小,工业设计已被他们视为新的赢利点。
中国文化元素被国外抢先
据了解,目前国外企业已经将许多中国元素设计到自己的产品中,如LG推出了盛唐纹冰箱、BOSCH推出了符合中国家庭的厨卫产品、三星也于10月31日全球了70英寸采用LED光源的液晶电视,在中国推出的这款电视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中国的祥云图案设计在电视边框上。
三星电子中国总部彩电产品营销次长李明旭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70英寸LED电视会在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风格,中国市场推祥云图案就是看重其寓意很好,应该会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显然为更好地打入中国市场,国外企业已经开始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尽量在其产品中体现中国元素。这对刚锁定工业设计方向的内地企业来说,无疑是迎头一击。因此内地企业如何一方面抓紧自己工业设计的步伐,另一方面如何进行防守反击变成了现实的问题。
事实上,在内地家电企业的发展史上,不乏有经典作品问世,如当年TCL宝石系列手机,以及夏新A6、A8等都曾风光一时,而且在竞争中一举击败同行,并领跑市场两三年。
其实知道自己落后并不可怕,冠捷集团副总裁段振华和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在接受《中国电子报》专访时曾经说过,先要锁定好目标,以后知道差距,再缩小差距最后超越对手,这是正常企业的运转模式。所以对内地家电企业来说,找出自身短板,现在扬鞭直追或许还来得及。
中国工业设计从学校开始
目前内地家电企业参与工业设计最普遍的一种方式是产学结合,联合国内高校设计学院的师生力量共同来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刚刚落幕的长虹首届创新设计节暨2007“长虹杯”全国大学生感观创意设计大赛终评颁奖就是一例,而就在国庆前不久,新飞也和西安交通大学就“外观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展开合作。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设计系副主任张帆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产学结合是目前家电领域工业设计的最大特点,企业可以借助设计学院的资源和力量,吸纳更多有利于企业创造的元素,增强自身的工业设计的能力。但存在的问题是设计和产业化有距离,学院派设计出的产品还没有在家电业得以广泛的应用,只是起到给企业提供样本的作用,离真正产业化的时间还很遥远。以长虹已经成功举办5届的“长虹杯”全国大学生感观创意设计大赛为例,目前只有三年前的一件产品进入量产阶段,其他设计都没有量产。
统一思想 找准定位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充分明确科技工作要“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努力谋求“错位经营,错位发展”。近年来在科技工作中充分发挥地域与行业优势,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机遇,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和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
在此指导思想指引下,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在“十五”期间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极大地增强了广大教职工的科技创新意识,广大教职工科技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主动走向企业、走向社会找项目、搞技术开发。学术会议、学术报告、科技项目论证会、科技成果鉴定会等活动日益频繁:仅2005年学校邀请校外专家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71场次,有近30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
集聚人才 建立团队
“十五”期间,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吸引了一批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加盟到学校科研队伍中来。仅2004、2005年两年就引进正高27名、副高43名、博士15名。另一方面学校通过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学习、进修等多种途径,加大内部人才的培养力度。这些积极措施优化了师资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提高了教职工科研能力,推动了学校科技工作水平。目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已有正高师资68人,副高210人,博士和在读博士6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省“333工程”培养人选、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等60多人。
依托学科 建设平台
“十五”期间,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先后建立了江苏省职教研究中心、贵金属深加工技术及应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CAD/CAPP/CAM技术研究室、机电控制与检测技术研究室、计算机网络与控制研究室、CIMS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应用材料研究所、广告设计中心、服装设计中心、产品造型与企业形象设计中心、民营经济研究所,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建立工业设计中心等一批承接各级各类项目、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重点实验室、研究所或工程中心。
“十五”期间,借助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承担的国家、省、市纵向项目和重大横向项目逐年大幅提升,科研经费以年40%幅度增长,及出版专著、教材数量实现年20%以上的增长幅度,尤其是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及被SCI、EI、ISTP收录数量年增长率超过30%。
成果转化 服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