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土地科学论文

土地科学论文

时间:2023-01-08 10:07:38

土地科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土地设计;城市设计

一、关于景观

景观应该从五个层次来理解。

(1)第一层含义:景观是美,是理想。

人们把他所看到的最美的景象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是景观最早的含义。在西方,景观的画的含义最早来源于荷兰的风景画,后来又传到英国。它是描绘景色的,是当一个人站在远处看景色时的那种感受,然后把这种感受画下来,所以画永远不是实景,画是加上了人的审美态度之后再表现出来的。景观的概念最早的来源是画,一幅风景画,它是有画框的,这画框是人限定的,是人通过审美的趣味提炼出来的。景观一开始就是视觉审美的含义。但人的审美趣味是随着社会发展,随着经济地位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所以人所了解的景色也是不断变化的。

在作为画之前,景观作为一个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旧约圣经》中。是用来描写耶路撒冷皇城景象的,一个牧羊人站在一个荒凉的山冈上,看到一片绿洲,这个绿洲中有宏宇大厦,有庙宇宫殿,这些他作为美景来描述的景观是一个城市。所以,在农业时代人们想像的美景是一个城市,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工业时代。把景观作为城市发展的极致,把城市当作理想,一直发展下去,才会导致纽约这样的大都市的出现。现在我们中国人理解的景观也基本停留在农业时代的城市理想,所以你才会看到深圳的高楼大厦,才会看到浦东的高楼大厦,才会用同样的理想来建设北京的城市。这就是农民在描绘着未来的场景。但这种趣味是不长久的,所以到了工业时代末期以后,由于大量的乡下人涌到纽约城市中来,纽约的钢筋水泥丛林不再适合人居住,一系列城市病出现。他们发现他们追求的城市景观原来不适合

人的生存和居住,高楼大厦太危险了(世贸大厦的悲剧就是很好的说明),景观的理想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再想用以前当农民或牧民时眼中的城市模样来造景观。

这种对城市景观的否定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个是逃离城市,建立国家公园、自然公园,另一个是把自然引到城市中来。

为什么国家公园会在英国出现?国家公园甚至有上万平方公里之大,有大量的自然地,这是由于纽约人的理想景观开始转向自然地,所以才会把自然地保护起来,作为他们休闲度假的地方,所以才出现了黄石公园、红杉树公园等。这是否定城市的一种途径——逃离城市,逃到荒野之中——这时,人们对景观的概念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化,把自然当作美而不是把城市当作美。

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逃跑不是办法。因为,二战以后,汽车在美国很快普及,所以汽车就拉着城市跟着人跑到郊外去了,人越想离开城市,这个城市就越跟着人和汽车跑,这就出现了郊区的城市化。整个美国都出现了这样的城市:大量的土地盖了房子,把自然地变成建筑,把环境变得更糟糕了,特别是20世纪 60年代、70年代以后,人们就发现,以前想像的田园城市实际上并没有实现,因为当时的人想用铁路把中心城市和郊区的花园城市连接在一起,但美国在20世30年代以后铁路被高速公路取代了,火车被汽车取代了,汽车公司为了推销汽车而拆掉铁路.结果每家都有至少一辆汽车,最后导致每一寸土地都变成城市。

除了离开城市走向自然外,要摆脱拥挤的城市还有第二条途径,那就是把自然引到城市中来。最早的实践就是把公园建到城市中去,这就是纽约的中央公园,300多公顷,那是城市中心的一个非常大的地方。从此出现了美国的城市公园运动。

这就是由于人类想像中的理想景观概念的变化导致城市的变化。这是关于景观作为视觉美的含义的理解。

(2)第二层含义:景观是栖息地,是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它是人的内在生活的体验,是和你发生的地方,哪怕是一株草、一条河流,或者是村庄旁的一棵大树。皖南的民居充满诗情画意,非常潭亮,那是由于居住在那方土地上的人形成了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和谐。人要从自然和社会中获取资源,获取庇护、灵感以及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所以景观就是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在大地上的烙印。中东地区耶路撒冷有基督教、犹太教,还有伊斯兰教,从城市的景观你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总是有纷争的,反映了人和人的不和谐。当丽江穿过你门前的时候,你可在门前的石埠上洗涮,人和自然就这样发生了。你看到的石埠,实际上在告诉你人是需要水的,需要和水亲近的,这就是人和自然之间非常友善和谐的。

如果是不和谐的,比如长江、黄河、钱塘江。钱塘江大坝筑到10m高,有些地方有 20m高,这是人和自然的敌对的反映,而没有把自然当作你的家人来对待,把自然排除在外,这就是人和自然的不和谐。那么人和人的呢?当年柏林墙没推倒时反映了人和人的不和谐,现在以色列边界立起铁丝网也反映了人和人的不和谐。香港没回归之前,香港和大陆的边界上有一道断面是倒“L”形的铁丝网,这也反映了人跟人的不和谐。这种边界都被称作政治景观。

所以当你看到景观的时候,看到任何景观中任何一种元素的时候,它实际上都是在讲述人和人、人和自然的是不是和谐。

(3)第三层含义:景观是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在这个层次上,它与人的情感是没有的,而是外在于人情感的东西。但是作为一个系统,人是更客观地站在一个与之完全没有的角度去研究景观,所以景观就变成科学的研究对象。一块土地,当你和它没有时,那你的研究是科学家的研究。但

如果你居住在这片土地上,再去研究它,就不是科学家的研究态度了,因为这块土地已 经和你的切身利益发生了,就不是科学了。一块土地有动物的栖息地,有动物的迁 移通道,等等,都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用生态的、生物的方法来观察、模拟,来了解这个景观的系统。一门学科叫“景观学”,实际上是用科学方法研究景观系统,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4)第四层含义:景观是“符号”。

我们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有其背后的含义。景观是关于自然与人类历史的书。皖南民居的路、亭子、河流和后面的牌坊群,都在讲述着 今天和昨天的故事。比如亭子,当地叫做水口亭,在村庄的水口,这就说明人们对待自然的 态度,这个地方很关键,决定当地人的生老病死和财富,这个亭子就告诉你这块地是神圣的.又比如说,这个牌坊叫贞节牌坊,那个叫忠孝或仁义牌坊等等。贞节牌坊讲的就是一个少妇在她丈夫死后就未再改嫁,这种对贞节的树碑立传就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忠孝坊是歌颂孝道的,讲的是一个儿子当他的父母还活着的时候是不离开家的,这就是一种价值观。

华北平原上,哪怕是一条浅沟、一个土堆,都在讲述着历史。城墙、烽火台,曾经是金戈铁马,烽火燎原。这些现在看来不起眼的留在土地上的痕迹,都在讲述着非常生动壮阔的故事。北方地区有三百年的古道走成河的说法,一条走了两千多年的路,变成了河,那么这条河就不只是河,它是古代赵武灵王攻打秦国时用过的古道,千军万马曾从这走过。一条浅浅的古道或浅沟,充满了含义。所以,景观是有含义的符号,需要我们去读。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最早的文字也来源于景观。山的象形字直接来源于山,水的象形字直接来源于水。云南丽江纳西族文字中水的写法和汉族的是不一样的,汉字的水是在一条曲 线两侧各有两点,而纳西族文字中的水则是在这条曲线的端点还有一个圈。我的理解是:因为纳西族居住在云南高原上,那里水的形态跟长江和黄河是不一样的:玉龙雪山融化后的雪水流下来,在河里你看不到水,水都渗到河滩底下去了,然后水经过河滩在十几里外的地方又冒出来,这个水就叫潭,有黑龙潭或白龙潭。这些水你是看得见它从哪里来的,是有源头的。但是我们的长江或黄河一带早期居民看到的水是没有源头的,虽然说源头在昆仑山,但当时谁也没到过昆仑山。这就是景观的小同导致描述的文字的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语言也是从景观来的。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实际上是说我们的古代文字是阅读了黄河、洛河,阅读了来自水中的龟背的纹理来解读、预测事物的变化。这些都是符号,都在讲述着故事,兴的故事,亡的故事。

所以说当你看到景观和景观中的元素的时候,哪怕是一棵树,也要认真地阅读它、理解它。比如说,这棵树长弯了,为什么长弯了,因为风的力量的不均衡,或者因为光照的不均 衡;如果这棵树上布满了伤痕,为什么有伤痕它在讲述曾经被火烧了或是什么。所以如果到 颐和园去,你可以看到那里的柏树都是伤痕累累的,靠房屋的一侧,许多古柏都是没有皮的, 为什么?都是给八国联军烧的,所以没有皮了。这些树讲述了历史,充满了含义。

人类最伟大的景观创造莫过于城市。一个几万人甚至上千万人组成的社区,他们为了共 同的和不同的目的生活在一起,有时互助互爱,有时嫉妒有加,憎恨之极,以致于你死我活。有时为了交流,他们修池道,掘运河;有时却为了隔离,垒城墙,设陷阱。我们看以前的城市,有城墙,有陷阱。同样的爱和恨也表现在人类对自然及其它生命的态度上。恨之切切,人类把野兽、洪水视为共同的敌人,所以称之为洪水猛兽,因此筑高墙藩篱以拒之;爱之殷殷,人们不惜挖湖堆山,引草木、虎狼入城,像在城里建动物园、植物园,又表观了人类对自然的爱。人类所有这些复杂的人性和需求被刻写在大地上,刻写在某块被称为城市的地方,这就是城市景观。所以说,景观需要人们去读,去品味,去体验,正如读一首诗,品味一幅画,体验过去和现在的生活。

(5)第五层含义:景观是土地之“神”。

我们都知道宗教的神,神的概念本质上就是精神寄托.那么人对景观的寄托就使景观有了神性。当一个信徒一步一叩从西藏的边缘爬到拉萨,他可以叩一年的长头,这就使土地——拉萨那块土地——变成了神。当他走到了一个交叉路口的时候,那会有一堆石头,这堆石头是玛尼堆,它寄托了人的希望,寄托了人的信仰,这堆石头也是神。哪怕是普通的山,普通的地形,也是神圣的。中国古代有一个模式,被用来神化大地,叫风水模式: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看看北京的山水,北边的军都山脉就是玄武,因为明代十三陵的缘故,叫万寿山,它是有了神性的山。也因为明代十三陵的缘故,把西边的山叫做青龙山,东边的叫做白虎山。中国古代所有的城市或建筑选址都是在这一模式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说用这种模式把整个大地都神化了,没有一个山脉是不属于某一家或某个州府的神。所以你动土的时候,先要研究一下这座山是归哪个神管辖的。

在唐僧取经的故事里,孙悟空有着高超的本领,但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把土地爷叫出来。土地爷是什么?土地爷就是土地之神。问问他这里有没有妖怪?是好妖怪还是坏妖怪?然后他就知道,如何对待这块地方,如何施展他的法术。这就是当地的神,说穿了就是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精神。地方之神究竟是什么呢?那就是你必须服从的外在力量。不管你是科学家或者宗教人士,不管是搞法律或是搞经济的,你都得服从,否则你就要吃亏,就会被这神圣的力量摧毁。这种神圣的力量来源于什么?来源于人永远战胜不了的自然力。

在拉斯维加斯的一个大赌场里养了两只白老虎,供人参观。这个白老虎养在非常壮丽的宫殿里,外面是镏金的玻璃,地下铺着大理石,里面有一个皇帝才能坐的那种镀金的汉白玉宝座,有喷泉,有非常华贵的装饰。但是每次去看,这老虎都是病怏怏的,像一个病猫一样趴在那儿。学生物的知道,虎是猫科动物,所以当虎没有虎威的时候,它就变成猫了。它没有神气,是病态。不能够使它认同这个环境,它就失去了它的个性、天性,失去了它作为老虎的那种威风。老虎只有在丛林中飞奔、在悬崖上咆哮,在那才是虎。人也是这样。你可以看到北京新建的别墅,有多少像宫殿一样,看看北京城里住宅销售的广告,有多少在宣传这是凡尔赛宫、那是丹枫白露。这就是一种病态,病态的心理在引导大众的居住模式,导致病态的价值观、病态的生活方式。如果让人真的居住在那儿,人是要失去人性,失去天性的。所以说我们需要一个符合人性的生活空间。我并不是说要让你生活在太行山区,而是说除了生活在城市的优越的物质环境之外,你也要有一种对土地的归属和认同。

很多人可能去过九寨沟,成都到九寨沟的路上,有一段悬崖,路非常难走,经常出车祸。据说很早以前当地人说那个山像龙一样,是龙骨山,不能炸、不能动的,但公路部门就不听,非得修这条公路,结果开山以后,这地方老出车祸,死了不少人,然后当地就建了一个庙,整天祭拜,我路过的时候就发现好几辆车摔在悬崖下面。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们没有真正理解,这样陡的山是不能修路的,你如果顺着地形去修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而你非要开山,抄近道,把自然的“骨头”露出来了,路就会很陡,尽管是近了,车子开得快了,事故却会更多,这是科学的解释。这归根到底是什么呢?尊重土地之神,也就是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原有的格局。

因此景观需要人们去呵护,去关爱,就像关爱自己和爱人;当然景观也需要人们去设计,去改造和管理,以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要理解景观,要阅读景观,要呵护它,要关怀它,要管理它,这就是景观设计学。所以说,景观设计学,就是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改造、保护和管理的科学和艺术。它是科学,因为景观是一个系统,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理解,去分析;它又是艺术,因为它跟人发生,需要创造,除了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还要有人的情感,要用人的激情去创造你的生活空间,这就是一种艺术。

二、景观设计,就是土地的设计

景观设计是科学也是艺术,那么它包括什么内容呢?

首先区域的景观设计,就是区域尺度上的,在几百、几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交通、城市;其次是城市设计。城市需要人们去设计,它的公共空间、开放空间、绿地、水系,这些界定了城市的形态;再次,风景旅游地的规划和设计、自然地和历史文化遗产地的规划和设计;第四,自然地,如湿地、森林,也需要人们去设计;第五,综合地产的开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第六,校园、科技园和办公园区的设计;当然还有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你未来的归宿——坟墓,也需要设计:选择什么样的地方埋葬你的遗骨。人活着的时候需要优美健康的环境,死后也需要一个归属,跟土地发生一种。这些都是景观设计的范畴。景观设计就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本质上讲,景观就是土地,所以景观设计就是土地的设计。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北京大学研究生的专业中有这个专业方向,因为它也是法律的问题,它协调人和人的、人和自然的,这就需要法,所以有《城市规划法》《土地法》;应当认识到,美是有经济价值的,为什么香港豪宅都在山顶上?就是因为它的景观好,所以经济价值高;与信息工程也有,现在进行土地分析时所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大量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地形的模拟、地表径流的分析、土地适宜性的分析,然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如何梳理水系,如何布局建筑、交通;与文学艺术当然就更有了。所以景观设计和许多专业都发生了。凯文·林奇曾经说,你要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景观和城市的设计师,必须学完270门课,所以说这门学科综合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科学。

三、景观设计师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天地、人、神,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天地:在天地中定位,认同自然过程与格局。

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就是实现人、建筑、城市以及人的一切活动与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这就是景观设计师的工作,使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具有意义,那么生活怎么会有意思呢?有两点跟土地有:

首先,是所谓的定位。你如何在这块土地上定位?为什么北斗星如此重要呢?为什么发明罗盘呢?就是为了让人在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方向,有个方位。中国人发明罗盘,最早不是用来航海的,是用来看风水的,就是为了定位,为了在土地上找到自己的穴位,找到现实人生活的穴位以及死去后居住的墓穴。当然罗盘后来被西方人拿走了变成了航海的工具,航海也是为了定位。在大海上,在戈壁上,在森林中,你找不到自己的方位的时候,简单的说就是“迷途”,不见得是饿死、渴死,却往往因为恐惧而死。所以说要使生活具有意义首先就是要定位。人要是失去了定位就失去了意义,人就变得空虚了。

人与土地的第二个方面是认同。在英文中它和个性(Identity)是—回事,但是在汉语中这两者却是完全相反的东西,好像你认同了—个东西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实际上,正因为认同才有个性:认同你的父母,才使你有了像父母的个性;认同一个家族,才会发现这个家族的个性;同样,如果认同于太行山,你就会有太行山的豪爽个性;认同于江南山水,你就会有江南山水的秀气。太行山人的壮阔、粗犷,江南人的秀气,为什么人会有这样的不同?就是因为认同了自然。在新疆的草原上,唱歌的调子非常悠扬、高亢,就是因为那儿的大地非常开阔,歌声只有那样才传得远,所以就出现了那样的风格,那里人的风格,那里人的音乐,那里人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认同于自然。在江南就只能出现江南小调,如果把陕西的民歌引到江南去那就不伦不类了,因为那小山小水里头,小城镇里头,声音不用喊得很响就能够听见所以只能是非常亲切,拐弯抹角的小声音才优美。这就是认同创造了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艺术、不同的生活方式。

所以说,人生活的过程就是认同于环境、认同于自然的过程。当一个哈尼族的山寨姑娘走出她的村庄,走到城里的大街上的时候,你一眼就能看出她是哈尼族的。为什么?她带着哈尼村寨的风水,带着哈尼村寨的梯田。每个人的身上都反映了他生活空间的所有信息。所以说人跟土地、景观经过这种认同、定位发生了亲密的。这种需要得到尊重,需要设计。

所以景观设计,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自然,尊重天地,尊重自然的山,自然的地形地貌、自然的水。

(2)人:认识人性,尊重人。

此外景观设计还要尊重人,既然我们要建立人和土地的,设计就必须尊重人。

我们可以做很多实验来证明人的健康居住场所到底是什么。土拨鼠选择栖居的时候跟人类有许多共同之处,甚至比人更聪明,有人说土拨鼠建造的城市比人类建造的城市更完美:不受洪涝灾害的威胁,冬天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温暖(Simonds,1984)。为什么呢?它总是在阳坡上打洞,而且洞是先往上打,然后再往下斜着打下,所以水来了淹不到它,而且洞的前面还有溪流,水边长满谷子,有食物。同时它还要回避丛林和乱石堆。阳光、水、谷子,都好理解,就像人们想像草地上有鸭子,河里有鱼一样,人们在潜意识中就想像人们需要有这么多水和食物,来保证给养,所以,关于动物和花卉的美是从这里来的。那土拨鼠为什么要回避丛林和乱石堆呢?原来,丛林是它的天敌猫头鹰经常居住的场所,而蛇是住在乱石堆里的,那是鼠类的另一大天敌。不管有没有猫头鹰和蛇,老鼠都要回避这种景观,中间过程就忘了,最后你发现它怕的是乱石堆和丛林,有没有天敌和它已经不大了。

人也像土拨鼠一样,鲁滨逊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遇到了为自己找居住场所的问题。最后他就找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背靠森林,是悬崖峭壁底下的一个洞穴,面向大海,前面是一片草地,他在草地前面做了一个栏杆,这就成了最理想的“家”了。尽管后来发现在那片森林里并没有任伺食肉动物,但是他选择这个居住场所,就考虑到了这些危险,也就回到了人类原来的“家”,这个原来的“家”是洪荒时代的“家”,是几万年、几百万年之前的“家”,人类把几百万年之前的所有需求的本能都调动起来找,找到了这么一个理想的地方。

北京郊区的龙骨山上的龙骨洞里曾经住着北京人,北京人在这里居住过好几次.10万年前,50万年前都居住过。龙骨洞下面有一条河,叫做坝儿河,河边是一大片草地,这是有人考证过的。这是原始人居住的场所,和鲁滨逊选的那个一样,这样的栖居场所是最安全的,可以隔河而望。当时大概是50个人一个群体,其中大概20个男人、20个女人、10个小孩,这样的一个比例构成一个居住群体。男子要出去打猎,需要一个囤猎的空间,而在茫茫草原上,很难围猎,所以必须靠自然的屏障来围猎,所以当你发现盆地这种空间的

时候,就有一种安全感、美感,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就是这种空间。另外,在河南有一个小小的盆地,叫小南海,一万多年前居住过一群人,有趣的是,后来的人在原始人居住过的洞穴上面盖了一个道观,盖道观的时候道士们并不知道这里有原始人居住过,那么为什么道士选的地方和原始人类选的地方是一个场所?那是因为人类的基因是一样的,老在惦记着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理想的,就像在冥冥之中有个人在告诉你:这个地方最好。 大家都知道古代陶渊明所描绘的武陵仙境就是盆地。所以我们可以想像为什么将北京作为首都,原来几十万年前就注定了人类要选择这么好的地方:它背靠太行山、燕山。这个山脉是一直连着昆仑山的:俯瞰华北平原,这是边缘地带,符合“瞭望—庇护”的需求,就是看得见别人而不被别人看见(Appleton,1975)这就是人天性的反映。

除此之外,人还有领地意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实际上就是人自己的领地,每个人都有领地。小孩就经常为课桌闹矛盾,要在课桌中间画一条线,谁都不能越过这条线,过了这条线就要发生纷争了,这和中东的巴以冲突情况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的本性。

所以,城市景观为什么最终会走向美国的郊区化,走向单家独屋?为什么领地要搞清楚,土地要私有,否则便有“公地悲剧”(Hardin, 1959),就是因为人本质上需要他的领地。另外,人还有狩猖、采集的本性,人都是猎人的后代。小孩爱爬树,女孩子爱采摘,这就是为什么女生爱穿花衣服,而且女生一般来说在一起会发出很多的声音,有说法称发出声音是为了采集时吓唬动物的(Geist,1978)。而男的一般合作性比较好,一般是一群人在一起,你看经常出去酗酒闹事的都是—群人,而且都是围绕食物,可以想象当年猎获一只羊以后再去烧烤、分享猎物的情景。这时你就要选择位置坐下来。有人类学家研究过,只要五个或十来个人出去,里面必然会产生一个领袖,然后必然会产生至少一个领袖的支持者,其他人就会听他的,这也是人性,因为男的要打猎,要合作,必须有合作精神,必须有组织。女性的合作精神就差一点,她各自采各自的,只要大家发出声音就行。这就是从人的本性来论证现在人在景观中的所有行为。

当一片空间,比如一片林子或草地,没有结构的时候,人就会有迷茫的感觉。这跟乡下人到城里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人类的城市、居住环境要有一种结构。校园也是如此,要有一种非常清晰的结构,让你回想起来;我在食堂,在宿舍,在教室,要有非常好的空间。这种空间如果是符合人性的,就产生美感;如果不符合人性,景观就不能产生美感,而只能产生恐惧感。这是人性对空间的需求,这是回到生物的“人”上面来理解的。

但是,人不光是生物的人,还是一个文化的人,各个地方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这是长期以来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比如四川是天府之国,最休闲,种下去粮食肯定都有收获,旱涝保收。李冰父子修了都江堰,四川盆地从此不知道旱涝是怎么回事,所以就使得成都认非常悠闲,一天可以坐在那儿不动。耍麻将、掏耳朵是成都的特色。你再到深圳、广东,就不一样了。在北京的街上,人们就都匆匆忙忙,没有人在掏耳朵,也没有人坐在那儿休闲。广东、广西的人,是女的下地,男的在家抽烟、打麻将;北方和江南的人,是男的下地,女的在家。这是不一样的,是当地的气候条件、生活方式造成的。各地人有各地的文化、习俗,这是需要尊重的。设计要尊重人的这些生活方式。人的动物性当然是一样的,但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尊重人的另一个层面。

那么,如果我们的设计不尊重自然,不尊重人,就是糟糕的。哪些东西是不尊重人的呢?凡尔赛宫的广场!凡尔赛广场是为了路易十四一个人造的。故宫也是为了一个人造的,是为了当时的皇帝造的,绝对不是为老百姓造的。而我们现在有的城市广场,有时也是为了一个人造的,是为了市长、为了某领导造的,根本没有为普通老百姓考虑。有的广场没有一棵树遮荫,这是违背人性的。而恰恰我们现在的许多城市都在学着搞这种大广场。这种大广场是把人当成蚂蚁,缺乏人性,所以不美。

人类设计城市经历了几个阶段。最早人类是为神设计,像前一段时间展出的印加帝国,还有天坛。大家去参观的时候觉得天坛、月坛这么漂亮,这么宏伟,那不是为你设计的,是为神设计的,是为了祭天、祭神的。印加帝国的金字塔上面是要杀人的,把人杀了放在上面祭天、祭太阳神,是很残酷的。这样的景观我们现在却要去崇拜,把它当作美的东西来对待。历史我们就不说了,故事是故事,但现代人绝对不能生活在那样的空间里。我们要认识到为神设计的空间不是好的,当你看到大家都在欣赏一个地方,你要想想它到底是为谁设计的,是为老百姓还是为神。

第二个阶段是为权贵,为君主而设计。文艺复兴以后,结束了中世纪的黑暗。我们知道,在中世纪,神、宗教、教会统治了人类的生活。文艺复兴以后,解放了人,但并没有解放人权,最后是君主替代了神权来统治。法国、意大利都是这样,出现了君主、帝王,是权贵的时代,城市变成了为贵族、君主设计的了。你看巴黎的大街,这么宏伟壮观,但你要问问:它是为谁设计的?是为君主个人。凡尔赛是为帝王设计的。故宫参观一下可以,千万不要再设计这样的东西。有人要重新设计胡同给现代人居住,是荒谬的。那是封建时代的东西,所有居住在胡同里的平民百姓,都是在晨钟暮鼓的号令之下,早上8点钟起床,晚上8点钟睡觉,没有任何自由的夜生活。所以这个城市建设得这么严谨,有这么强烈的轴线,这么井井有条的院落和胡同。它是历史,是故事,可以讲,但不能居住,不要幻想我们还要回到那种地方去居住,封建君主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第三个阶段,我们摆脱了封建贵族、君主的影响,又被工业时代的机器统治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甚至20世纪90年代,我们的城市基本上是为工业发展,为机器、为能源开采、为矿物开采而设计的。哪里发现了一个矿,就在旁边盖工厂,工厂旁边盖住宅,这是一个人围绕着机器的模式,最终城市变成了机器。比如城市交通,北京的五环、六环,就像机器的输油管道,汽车在里面运转,这里有个大学区,那里有个居住区,那儿有个工业用地,那儿有CBD,那儿有个公园,所有这些都成了机器的零件,城市变成了机器。当描写香港是什么时,有人说香港是高楼大厦,但能更形象地说明香港的是“管道”。所有的东西都围绕着机器被输送到各个零件,城市是没有人性的,不是为人设计的。

现在是真正应该回到城市为人设计的时代。当你看到一个城市,一个景观的时候,你就要感觉一下:这是不是为你设计的?

第2篇

关键词 水工环地质;岩土工程;核心理论;理论体系;发展与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1-0113-01

在岩土工程学领域中,水工环地质以及岩土工程学理论的形成,最早是从相对比较分散的水文地质和工程理论中结合发展与延伸形成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益成熟,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的理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相关的理论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的理论体系,在岩土工程施工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指导性作用和意义。根据目前已经形成的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来看,完整的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理论内容主要有,水文与工程地质理论、环境水文与环境工程地质理论、岩土工程地质理论、生态水文与工程地质理论、生态岩土工程地质理论等,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中的各种理论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建设中具有相对广泛的应用实现,并且各理论技术的相互结合应用现象也比较突出。本文将对于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进行分析论述。

1 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核心理论的形成分析

1.1 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分析

对于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分析,要从世界性的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形成和我国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形成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概述。而世界性和我国的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包括水文地质核心理论、工程地质核心理论、环境地质核心理论。首先,世界上水文地质理论的出现和形成,是以19世纪50年代中期达西定律的建立为标志,发展至今,水文地质理论的形成建立已经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在我国水文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在解放之前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方面都是空白,后来随着解放后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地质学院的成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别才在我国首次进行建立和实现,并且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建立初期使用的教材是前苏联教材,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有了自己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教材,并逐渐的发展成熟起来。其中,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水文地质的核心理论是科学技术找水理论,到80年代逐渐转移到地下水开采上,后来随着地下水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在面临国家经济发展与地下水资源消耗过大的情况下,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的产生,我国水文地质的核心理论正式进入到了生态环境水文地质阶段中,当代的水文地质理论应用也全面的进入到了水资源科学调配以及管理、利用发展时期,并且形成了水文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技术量化以及社会的以人为本良性循环理论系统。其次,世界工程地质核心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前苏联,并且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我国工程地质学理论随着大型工程建设需求逐渐发展起来,尤其是工程地质的勘查,随着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与发展需求,得到飞快发展,并且在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水平上,逐渐进入到世界前列。最后,环境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世界上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中国环境地质同步。

1.2 岩土工程地质核心理论形成分析

世界岩土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次发展大浪潮。其中,第一次发展浪潮是岩土工程的出现,它的时间比较早,达到数十万年;第二次发展浪潮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第三次浪潮则是以太沙基土力学名著的发表为标志;最后,第四次浪潮是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下出现的。我国岩土工程地质核心理论形成最早以改革开放后为起始,主要将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环境相互结合,实现生态岩土工程形成基础上,与水文地质学以及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等结合学科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

2 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

1)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中,水文地质理论体系最早形成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主要是以地下水资源寻找技术为核心理论,并且在这一时期的国家工农业发展以及现代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服务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和贡献。目前,我国的水文地质基础理论比应用技术发展要快,整个理论体系分为三大类型,即标准规范和手册类、标准教材、行业学术理论的研究刊物等。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水文地质学理论与技术也在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开创与发展成果。在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中,工程地质理论体系最早是应用在环境地质研究中,而环境地质学理论成果是以适应工程地质为主。

2)岩土工程地质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应用,与其核心理论形成几乎同步,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它是工程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实际应用主要是以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基本原理与技术、方法应用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为主,随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技术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3 结束语

总之,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对于工程建设尤其是岩土工程施工建设具有极大的影响与作用,进行其应用与发展分析,有利于促进在岩土施工建设中进行应用,对于岩土工程建设发展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新强,牛振波.论当前我国水工环的现状及实现水工环地质新突破的办法[J].魅力中国,2009(29).

[2]姜志良,韩晓敏.切实提高水工环技术水平使其更好服务于矿产勘查[J].中国科技信息,2011(9).

[3]谢万兵,肖刚.关于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对地方产业发展作用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4]杨亲民.太原市1:5万水工环地质综合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J].华北国土资源,2009(1).

[5]陈梦雄.“八五”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成就与进展(连载V)[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1998(06).

第3篇

关键词:农业水土工程 研究对象特点 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00-02

水土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耕地逐年减少,水资源日趋短缺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的粮食减产、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土环境退化、土壤荒漠化等一系列与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紧密相连的资源环境问题,正在制约着当前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如何促进我国农业水土工程研究发展和研究人员培养成为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农业水土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是研究水、土运移规律与持续高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是合理利用农业水土资源,创造良好的农业水土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科学。作为以地学、生物学、气象学为理论基础,以工程学为技术基础的应用科学,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在我国曾先后被称为“农田水利”和“农田灌溉”,国际上普遍采用“水土工程”名称,我国于1990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定名为“农业水土工程”。

农业水土工程是在农田水利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最早把西欧水利科学技术介绍到我国并在《农政全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农田水利有关问题,这是我国关于农业水土工程的最早著作。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农田水利作为一门科学逐渐形成,不断完善,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主持兴建了泾惠渠等关中大型灌溉工程开启了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农田水利科学。我国关于“农田水利”最早的解释出现在李仪祉先生的《农田水利之合作》中。30年代中期李仪祉的《农田水利讲义》和沙玉清的《农田水利学》,对“农田水利”作了进一步科学地概括,形成了我国农田水利科学的初步体系。4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农业水利”一词。50年代以后,原苏联的影响起着很大作用。80年代以来,欧美的影响又逐渐增长,一些专家认为可以用“灌溉排水”来代替“农田水利”[2,3]。

早期的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只是从水的角度出发,以水为出发点。随着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认识到“水、土、作物”三者是紧密相关的,应该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能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近20年来,我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围绕我国西北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中国农业水研究中心。2003年武汉大学的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河海大学的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也为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4]。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农业水土工程专业。

2 农业水土工程研究对象的特点

农业水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以降水(灌溉)―土壤水―作物水―光合作用―干物质量―经济产量的转化关系和高效调控作为研究主线,从水分调控、水肥耦合、作物生理与遗传改良出发,探索提高各个环节中水的转化效率与生产效率的机理。就属性来说,其属于自然造物占主导地位,并受人为因素影响,是一种具有工程意义的自然过程,是人类农业生产历史产物,其形成受人类农业生产科技进步支配。同时,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又赋存于农业工程系统中,保持着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

农业水土工程从根本上是以水的转化效率和生产效率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目的的动态研究过程。农业水土工程领域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各种单项技术互相渗透的显著特征。包括水利工程学、土壤学、作物学、生物学、遗传学、材料学、数学和化学等多学科有机地结合。农业水土工程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手段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对象的复杂。农业水土工程既要研究工程技术,又要研究包括农业水文学理论,流体力学与水力学理论,土壤物理学与土壤水动力学理论,地表物质(水分、溶质、泥沙)迁移与能量转化理论,植物水分生理与抗逆性生理理论,农业气象学理论,农田生态学理论等。必须将相关理论与农业水土工程的核心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才能够推动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发展。

(2)研究手段的复杂。为解决复杂现实的工程问题采取的实践手段复杂多变,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不断改进研究手段,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研究手段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应用,包括计机技术、核技术、信息技术、红外技术、遥感技术、电测技术、示踪技术、现代工程技术以及先进的灌排技术与设备的应用等,同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系统工程学、模糊数学、应用随机过程、系统动力学、信息论控制论、预测学与技术经济学等方法,借助这些技术与方法,才能从整体上考虑水―土壤―作物―大气之间关系,实现地表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的定量描述,才能科学地确定其调控方案使该领域由单纯的实验性质变为一门有较严格的理论基础和定量方法的科学[5]。

(3)农业水土工程系统是开放性的。在其演化过程中不断地有新学科的加入,这又影响着系统的演化行为。

(4)系统具有时间属性。包括工程时间尺度,自然演替时间尺度,工程时间尺度既要关心其工程运营期间的稳定性,又受到自然演替时间尺度的限制,水―土壤―作物―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与传递属于短时间的尺度问题。对于不同生长期的水―土壤―作物―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与传递又属于长时间的尺度问题。

(5)存在着控制性条件。从水分调控、水肥耦合、作物生理与遗传改良出发,探索提高各个环节中水的转化效率与生产效率的机理。可以利用植物本身生理功能调节和挖掘植物本身的节水潜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作物水分信息采集与精量控制灌溉技术,提升传统节水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利用现代新材料技术,解决节水设备与产品研发中的材料与工艺问题,提升节水农业关键设备与重大产品的技术水平;推进常规节水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定量化和集成化,促进其大规模的应用,充分挖掘其节水的效果;在高效利用常规水资源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劣质水、天然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潜力[4]。

3 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教学不足及对策

通过对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现代高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分析可知,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存在严重不足。现针对存在的不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3.1 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脱轨

本科阶段各专业划分明显,即使存在交叉也多是专业基础课上的共享。例如农田水利专业就很少涉及土壤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等农业水土工程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要等到研究生阶段才能够接触,这就导致问题的出现,如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的基础课程没有学习,影响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各相关专业本科生都可以报考,导致研究生知识结构不同,偏农学的本科生报考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虽然在土壤学,植物学,生态学方面基础较好,但是水利和数学等就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为偏农学的本科生在本科阶段数学学习要求相对较低,水利方面的知识更是难以接触。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是以水分在土壤―植物―大气中的运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期达到农业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在这个系统中,水分由土壤向植物的运动规律起关键性作用,农田水利专业本科生从事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在知识储备上占优势,建议农田水利专业的本科生报考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同时加强农田水利专业本科生农业生态系统及植物生理生态相关知识的学习。康绍忠在1993年建议在有条件的高校试办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本科班[5],这将大大提高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的质量。

3.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作为科研人员,研究生指导教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和研究内容是不同的,甚至一些导师没有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直接参加科研课题的机会。这一差别不但在各高校之间存在,在同一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内部区别也很大,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建议全国统一设立专门的研究生科研基金,用于研究生的培养。另外,各高校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区别很大,1992年康绍忠在他的文章中提出应在农业部所属教材编审委员会下设立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教材编审小组,讨论全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教材的统一编写问题及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这一举措有利于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3.3 学生掌握学科前沿不充分

学生从本科阶段进入研究生学习,学习方式需要有一个转变过程,现行的本科学生教育模式过于强调已有知识的传授,缺乏对未知领域的开拓和思考,本科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制约其思考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研究生阶段只有主动探索性学习才能够完成相应的知识储备,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过渡时间较长,开始进入探索性研究阶段还没有完全掌握本领域的前沿。我国部分院校存在2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时间过短,研究生质量在时间上难以保证,建议农业水土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3年制培养方式。我国大部分高校文献检索能力有限,教师和学生不能获得本领域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建议各高校加大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投入,或者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为研究人员提供方便。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土资源状况和粮食危机问题,要求在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培养适应时代需要、高水平的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人才,为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安全等重大战略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熊运章.中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探源[J].西北高等农林教育,1994(增):155-158.

[2] 熊运章.中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发展[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22(增):1-5.

[3] 熊运章,康绍忠.中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及其发展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1996,12(4):6-9.

第4篇

摘要深受西方影响的非西方国家民众的文化失落感已成为根植于理智阶层心底的一种难以排遣的情结,为本民族、本地域的心理学取得合理与合法身份或地位,成为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随之而来的难题在于文化思维与现代性二元对立方法论的偏狭性。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在于文化思维与方法论的转向,从对心理学向本土文化寻求外在的支持转向在文化框架下对心理学本身的文化性格考察,从而辨明本土心理学与文化之间真正关联。

关键词本土心理学文化思维方法论

世界范围内心理学本土化运动是伴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和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出现的。源起于文学艺术领域的后现代和科学哲学领域的历史学派这两种思潮兴起,引起心理学领域的积极响应,使人们从试图建立统一心理学体系和探索普遍真理的梦幻中清醒过来,主张立足于本土文化,回到特殊的文化氛围和真实情境之中,去把握心理具体的表现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样态。为本民族、本地域的心理学取得合理与合法身份或地位,就成为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土心理学顺应这种文化心态应时而生,这是达成他们内心愿望最适合不过的途径。

就中国而言,即便是本土心理学启蒙比较早的香港、台湾等地,其本土化进程无论是研究范式,或是理论建设,也没有演变成为我国本土心理学当然的精神领袖。但是,他们的研究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批判地吸纳西方现代心理学合理内核和精神,建构中国自己本土心理学等方面,为大陆心理学界树立了良好典范。

不可否认,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由于长期受到西方文化殖民扩张和殖民渗透,本土心理学运动尤为壮观和剧烈。归纳起来,在我国本土心理学研究领域,存在着三种代表性的充满了困顿和迷惑之感的“声音”,第一,以香港、台湾心理学者为代表,这是中国本土心理学运动的起源地,他们力主稳妥、循序渐进来进行“纯学术”而较少涉猎意识形态的本土心理学建设,主张以中西合璧的研究方式来实现对本土心理学研究的突破,至今已经对中国人所特有的人情、缘分、面子、孝道、社会化等范畴进行了验证性研究。香港和台湾的本土化进程由于各自文化历史与背景不同而导致本土化运动在研究目标和路向上细微差别,前者多惯于跨文化研究,后者努力在建构自己的心理学。代表人物杨国枢先生所提出的“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层次与方向”和“本土性契合”标准至今仍然是本土心理学界研究的指南与风向标;

第二,以我国内地南京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为代表,老一代心理学者以潘菽、高觉敷、杨鑫辉、燕国才、车文博为开路先锋,他们为我国心理学中国化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中年一代以葛鲁嘉博士为代表,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工作,以期从中国本土文化土壤里获取最地道的文化资源,梳理出能够理解、解释和干预中国本土民众心理生活内涵和技术,以本土心理学能否有效为社会生活服务及能否通过实用的考验为旨归,在国内学界较为引人瞩目;第三种“声音”是除了上述两种具有典型意义声音以外比较驳杂的“声音”,其有一个共同点,即只是把研究对象由西方社会或西方人换作中国社会或中国人,但研究方式和理论说明却是西方的或西式的,究其实质,依然是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实证研究范式,不过是披上了本土心理学“外衣”。仔细反思会发现,第一种声音表达了第三世界国家本土意识的苏醒和试图从过分优势的西方心理学的主控或宰制中重新获得自发性、自主性及自动性的心声。尽管目前它依旧是我国本土心理学研究趋势执牛耳者,但是,有学者认为,该研究取向有文化抽象化、文化实体化及文化对立化倾向,如果任由这种趋向发展,本土心理学研究会最终失去“本土”意蕴[1];第二种声音表达了中国本土心理学者试图脱离西方心理学的羁绊与制约,努力尝试着构建属于中国真正心理学体系的心声,其中彰显的是中国心理学者表现出可贵的学术创新能力、信心和勇气。尽管对中国典籍文献的重新理解与解读方式是最重要的,但是,怎样才能跳脱出西方科学主义心态和西方心理学框架束缚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并赋予文化传统以原创性意义,这对于建设本土心理学来说,至关重要;第三种声音自不待言,与其说是本土心理学研究,倒不是说在第三世界国家中验证西方心理学研究,从深层次而言也是在西方心理学“扶植”名义下文化殖民的“助推者”,其研究的隐蔽性也常使人失去应有的判断力。

本土心理学提倡对本土文化的必要尊重,尊重心理学的民族性,力图实现对本土民众心理生活质量提升和心理生活意义追问,努力建构当地民众与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的互动关联,为重新理解心理学提供了意义基础、前提和语义场,就这一点,本土心理学是打开了一扇科学心理学通往文化语境的窗户。但是,本土心理学因为自身文化思维与方法论的局限而渐渐走向偏狭。

一直以来,本土心理学试图获得与西方现代心理学对话或平起平坐的合法身份,却也因为文化心态的偏执而遮蔽了其向内审视自己,向外拓展研究视野的动力与决心。本土心理学者以一种启蒙心态和民族主义情绪来应对西方现代心理学。然而,以单一的心态的努力就以为能够没有任何偏见地对本土民众心理和行为进行价值中立的解释,则充满了悲剧性色彩和美好的理想。因为,今天的本土心理学者所缺失的依然是对本土民众心理事实予以抽象思考的能力,也鲜有一种对自身的批判和再批判的警醒和勇气。聆听上述三种本土心理学“声音”,我们不难发现,它尽管提出了“文化”这一理念,可还是没有真正将心理学根本问题放到文化框架中来考察,不但放弃了考察心理学整体的研究视野,而且也放弃了心理学与社会各因素之间内在关系,将心理学视为脱离了文化支持的单纯的科学,对科学的理解依旧局限于将科学视为单纯“名词术语”这样狭隘的知识领域;对文化的理解,依然是将文化视为相对于人而言的外在刺激变量,在与文化分离中试图探寻和理解人的根本元素,文化也无从形成一种支持系统。它关注的视线仅仅停留于外在于人的文化上或外在于文化的人上,它只是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揭示人与文化之间关联,还没有从全面和深层次上揭示人与文化之间的互动性,缺少广阔的社会历史的洞察力和深厚的知识基础。因此,对于本土心理学而言,如果一味地强调和“自恋”本身的文化氛围,并将其视为本土心理学合法性存在的根基“,可能会忽视对自身学术实践的批评,归根结底,本土化运动这样学术实践,最低可能是西方学术霸权的另一种翻版”[2]。

从方法论层面,至今它依然面临着理性主义和解释学的哲学视野上的纷争,在科学观上也存在着自然科学观和人文科学观的分野[3]。在其思想深处、理论预设、命题理解及结果说明,都没能跳出现代二元对立思维泥潭,“现代性二元对立思维成为我们大多数人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潜意识,是原始文化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残留物,也是我们不能解决心身问题、超越二元论的杀手锏。因为,当人们承认人作为原始人想象力产物的灵魂实在性,亦即从潜在的二元论试图出发去解构二元论,这种解构注定是要失败的”[4]。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土心理学内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在文化思潮中并没有实现华丽转身,究其实质,依旧是科学“主义”理念的影子挥之不去。

本土心理学已经成为学界重新理解、诠释和构筑心理学文化理论,使之重获新生的宝贵学术资源和思想源流。本土心理学的重要特点是将本土文化引入心理学,最大的问题也是来自本土文化。从根本上说,全面而深刻地认识、理解和把握心理学与文化关系,还是应该回到文化框架下,通过辨读隐匿在历史文本背后的思想秘密运动的深层力量,来对心理学本身的文化性格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辨明本土心理学与文化之间真正关联,这样,才能为本土心理学未来发展提供思想和理论上的基础与可能。

参考文献

1周宁.独白心理学与对话心理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95—103

2赵旭东.反思本土文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2—213

3周宁.本土心理学两种哲学视野.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4

第5篇

关键词: 土壤学 教学质量 内容与方法 教师能力

土壤学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和一些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要在教学规定的课时内学会土壤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技能,还需要实时地了解土壤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先进的应用技术。只有这样学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人才竞争中才能脱颖而出。因此,针对土壤学课程的整体安排与设计,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土壤学研究成果以及一些优秀的土壤学教材,同时也对土壤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在课堂教学和实践中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理论知识的教授更加同步。

一、顺应现代社会发展,改进土壤学教学内容

根据本专业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土壤学课程组将土壤学的教学大纲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修订。与之前的对比,完善之后的大纲更加彰显出了土壤学自身的鲜明特点和重难点,从而在宏观上区别于其他学科,对土壤学独特的系统性加以重点强调,内容上重点讲解土壤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并且,还要突出对人类的地球生存环境的影响的重要因素,如土壤圈、生物圈、水循环圈以及大气圈的物质交流和能量转换等因素,更加彰显出在资源与环境科学的领域中土壤学科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从整个生态系统综合的角度,不仅要传授关于土壤圈中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基础知识,还要介绍土壤圈与其他圈层之间重要的物质交流与能量转换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影响,这些过程中包括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的具体分类以及土壤的分布特点。

二、革新教学方法,促使知识教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

1.比较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大多在土壤学实验课和课外实践中采用,可以用来检验学生对实验和实践的准备情况,能够有效地反馈学生对课堂上所传授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后自学。这种方式是为了解决土壤学学时变少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可以把一些简单易懂的容易自学的知识交给学生们课后自学,然后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

3.针对性写作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写作的能力。就是当老师讲完一个章节的理论知识后,可以从中总结出若干方面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们针对这些问题查阅资料后撰写论文。论文完成后让老师批阅。例如教师在讲完土壤污染后,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农药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若干问题,然后分派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到的信息撰写论文来讨论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以及写作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4.专题讲座。这种教学方式是在教师教授完一段完整的理论知识后,可以邀请一些知名学者开展相关的课题讲座,如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的专题讲座、土壤质量改良的专题讲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的专题讲座等。

5.试验设计。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在一段理论课程结束后,根据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与土壤质量、水分、施肥等相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去尝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试验方案[1]。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教学实践,增强学生课外实践能力

1.结合社会中的农业问题设计实验。在土壤学的实验课程中,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减少一些更偏向理论的实验,如验证土壤离子交换现象、实地考察土壤结构实验,增加关于土壤肥力方面的实验,如土壤肥力的测定、影响土壤肥力因素的测定等[2]。

2.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和研究生论文进行实践。可以将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和研究生的论文与学生的课外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参与到相关实验的设计、采集样品、处理样品、分析及数据处理、归纳总结的完整过程。在完整地参与整个过程后,学生的综合素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通过让学生们的实践学习很好地融入到教师们的科研中来,可以分担教师的一些工作,节约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从学生的角度,他们可以通过这个过程熟悉科研项目的模式,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综合运用以上这些方法,可以使得学生们在土壤学的学习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土壤学的魅力所在,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土壤学的教学质量,使得土壤学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3]。

参考文献

[1]孙清 关于土壤学实习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尝试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2年。

第6篇

关键词:土力学;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从目前来看,土力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且被广泛应用的学科,其学科发展前景远大。土力学的发展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基于时间需要的基础上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近些年来,土力学的发展正在不断的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的特质。将土力学与现代社会及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是土力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土力学学科发展现状

针对土力学的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土力学的发展是具有自身特点并逐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一种技术性科学,土力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升。从目前来看,土力学的发展整体呈现稳定的状态,且各个环节也在有序进行。

(一)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可以说土力学的学科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土力学的理论来自于实践,而实践又是检验土力学理论的唯一途径。我国土地面积较大,生态环境复杂,不同的土壤情况一有所不同,这导致了土力学的学科研究呈现了复杂化的特征,尤其是在我国一些较为特殊的地区,对土壤的研究一度遇到困难。那么,为了进一步优化土力学学科的发展,就必须将理论与世界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实际环境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综合的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土力学学科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当今环境下土力学学科所呈现的一个方面。

(二)发展速度缓慢

土力学研究的领域主要是土,土是土力学的核心部分,但是,土的复杂程度使得土力学学科的发展呈现出缓慢的趋势。库伦作为土力学的始祖,他揭开了土力学神秘的面纱,随着土力学的不断发展,土力学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立特征并且应用较为广泛的独立性的学科。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城乡的不断发展,土力学的研究面对着一道又一道难题,这使得土力学学科发展呈现了一种较为缓慢的趋势,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在各个学科的对比下,土力学学科的缓慢性体现的更为明显。

(三)趋于成熟

从目前土力学学科所研究的领域和研究的结果来看,土力学学科已经基本上成为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学科,学科形式和学科水平也在逐步的提升。比如说在非饱和土、弹塑性模型、渐进破损等不同问题的研究上已经展现出骄人的成果。这些成果代表着在土力学学科发展的成就,也进一步体现了土力学学科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较为成熟的学科。

二、土力学学科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大自然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土力学也在逐步发展和进步,土力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一种趋于稳定,并且应用广泛的学科,从当前土力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土力学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现代化趋势

从始至终,土力学学科的发展从未离开过实践,一些与实践有关的科研成果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土力学学科成为了一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学科。同时,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土力学学科的发展也在与现代化因素相结合,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其他现代化因素逐步与土力学学科的发展相适应。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土力学学科,足以证明土力学学科将逐步具有现代化趋势。

(二)多领域趋势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们对于土的利用程度也在逐步变化,土力学学科的研究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展,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甚至在人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土力学学科成为了一个良好的中介与平台。因此,在土力学学科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多领域的趋势,无论是研究范围还是研究领域,都将体现这种多领域化的特征和形式。

(三)复杂化趋势

这里的复杂化趋势主要是指土力学学科的研究过程,因为土质的不同,使得土力学学科的研究过程更加复杂化,尤其是人类对于土地利用频率和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土力学学科研究的对象,土力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将不再局限于土,还需要研究与土相关联的一系列因素,复杂化也成为了土力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四)和谐化趋势

和谐是当今人类共同期盼的,也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必然规律,随着土力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谐化趋势体现的更为明显,土力学学科成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必要渠道和途径。在土力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坚持和谐化理念将有利于促进土力学学科的发展,提升土力学学科的利用率。

总之,土力学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进步的,在当今社会中,土力学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大,并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土力学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逐步明确化,加强对土力学学科现状的研究并探索性的对土力学的学科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黎春林;吕乃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土力学学科发展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26)

第7篇

关键词:教学理论;变革性实践;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10-0005-03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外教育教学理论的大量引进,如何进行本土化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建构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理论,已成为教学论研究的热点话题。其实,我们提出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这一命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已经凸显了教学论学科对本国教育教学实践关注不够的问题。因而,要建构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本土化理论,就需要我们在重视理论思辨的同时立足变革性教育教学实践,从我国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出发,通过把握本国的现实教学问题建构本土化的教学理论。

一、变革性实践与本土化教学理论

变革性实践是指为了促进学科发展与建设而开展的以重大现实教学问题为着眼点和立足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原创性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变革性实践覆盖了理论、策略、方法论的创新,以非占有知识的姿态思考中国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1]45它着力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寻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生长点,从实践角度深化理论,沟通理论与实践。当下,最具代表性的变革性教育教学实践有重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主体性教育”实验和注重焕发课堂生命活力的“新基础教育”实验。这些变革性教育教学实践,“不仅促进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化,而且为教学论学科实现原创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泉,促进了教学论学科本土化发展”[1]43。

本土化教学理论是指在立足本国教育教学实际基础上,通过广泛借鉴和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教学理论并将其统一于本国当下教育教学实践从而生发出来的具有“本土情怀”的科学理论。本土化教学理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动态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它涵盖了对传统教学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国外教学理论的本土化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三部分。传统教学思想是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的历史基础和文化根脉,国外教学理论是建构本土化理论的现实参照和借鉴资源,教学实践经验则是建构本土化理论的原始生长点,而对三者进行继承、转化和升华的就是本国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国教学理论的基础就是中国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应该通过把握本土的教学问题建构本土化的教学理论,而不能在西方理论框架下虚构中国的教学问题[2]。本国教育教学实践是检验传统、异质和经验教学理论是否符合本国实际的主要的途径。在本土化教学理论的建构过程中,无论是理论的继承、转化还是升华都不能全然以逻辑演绎的方式进行,而应该立足国情、面向实践,秉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方法论。当然,强调本土化理论的实践性并非忽视其理论性,而是着眼于提高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通过实践来促进本土化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本国教育教学实践。

在建构立足变革性实践的本土化教学理论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仅只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反映与被反映的线性关系,更多表现出一种“相互滋养、互融共生”的非线性、动态化关系。一方面,变革性实践是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的现实基础,它为本土化教学理论提出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在实践过程中检验、修正和完善本土化的教学理论。另一方面,本土化理论以变革性实践定向,为本国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具有适切性和针对性的指导,在推动变革性实践顺利开展的同时又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二、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的必要性

(一)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一些从国外涌入的新的课程与教学理念在国内出现了“消化不良”、“水土不服”的现象,这些在国外被视为相对成熟或较为科学的理论在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国教育学界对国外课程与教学理论的顶礼膜拜和盲目移植,致使引进有余而消化吸收不足。而国外教学理论大都根植于本国教育教学实践,都有其产生的特定社会背景、文化脉络和教育基础,是特定历史阶段和文化环境的产物,虽具有一定的可移植性,但往往不具备普适性。如果我们不对滋养着这些理论的“原生环境”进行分析和考量而盲目移植,则难免会出现“南橘北枳”的现象。因此,鉴于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急需立足变革性实践,以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为实践平台,在继承传统优秀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国外教学理论进行本土转化,推动继承传统、放眼全球和面向实践的本土化教学理论的建构,避免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沦为国外教育理论的“跑马场”和“试验田”。

第8篇

论文关键词 新疆兵团 土地流转 法律对策

一、土地流转问题概述

(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土地流转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一定积累

改革开放后,我国于1988年修改宪法,废除了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立法确认“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随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宪法修正案的新规定,颁布《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至此,土地所有权流转成为我国合法和顺应宪法和民心的事实。在学术界,土地流转问题也开始被广泛研究。其研究可概括为三阶段:早期尝试阶段、中期扩展阶段和后期深入阶段,涉及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等普遍问题;以及区域土地产业化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辅助金融机制与信用体系构建;流转过程监管及农民利益保障;在土地流转中统筹城乡关系,及政府职能与责任重塑;耕地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探讨;后期有股份制改造、中介组织模式研究以及土地流转的制度改革创新。三个阶段总体上遵循由无到有、由简入深、从实践到理论再指向制度的规律。

第一阶段从1990年到2001年,学者们主要从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出发,研究了土地流转市场化需求,兼及土地合同的有效性、转包、抵押、继承等法律技术问题,分析了土地流转的动因,提出了土地流转法律机制的雏形。代表性论著有杨学成的《试论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4期。这一阶段的研究注重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有少量的区域土地流转调查报告,纯法律技术问题及制度创新研究初见端倪。

第二阶段从2002年到2007年,主要研究方向有土地流转的效率和模式,也有探讨土地流转中的政府责任;土地流转与农村人口流动的关系;农村土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被作为一个焦点进行讨论,强调制度性保障在土地流转规范化中的作用;经济学方法尤其制度经济学方法被广泛使用于土地流转的论证分析,并初步提出较完整的土地流转利益联结模型。这一阶段的研究数量急剧增多,经济学角度和法学角度的研究从广度到深度都有较大推进,应该与党的十六大报告“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指导正相关。

第三阶段从2003年开始至今,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开始以农民的基本权利为视角进行专门性研究,侧重土地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研究;开始出现大量外国土地制度的对比研究;土地经营权物权话以制约行政权的理论模型已经较为全面;较多文献基于原有理论或实证成果建立,也有文献将研究重点转向资源优化配置方向;作为制度形成类型研究,除股份制合作等流转形式继续深化外,还呈现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加强金融配套制度建设等特点;也开始出现述评类的总结著述,典型如张会萍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综述》载《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3期。这一阶段的研究明显体现“关注民生”的特点,研究中的农民利益保障问题被重点凸显;调查报告等实证研究方式较多使用,理论研究也进一步深入。部分问题已经解决,如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定性,但仍有已经提出但尚未解决的新问题,如对策性研究中的农民权益保障制度构建,也有需要提出的新问题,如本课题研究的土地使用权流转绩效的法学方法评价问题。

(二)土地流转现象背后的规律性研究尚显不足,土地流转的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还有待探讨

其一,政府在土地流转宏观调控中的干预路径与干预程度选择,土地流转如何与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协同改革,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向量评估等等研究,目前较多停留在描述性分析,尚未进一步探求其背后的规律性决定因素。其二,针对土地流转效果的评价研究,现有研究大多是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针对一个区域从某一角度进行评价。而缺乏一种法学的评价方法。即在构建一种新的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针对一个区域的土地流转模式,在经济社会的宏观层面和农户家庭的微观层面全方位进行效果评价。通过规则的有效性对土地流转制度和模式进行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目前都还有待探讨。

二、新疆兵团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新疆兵团土地流转的政策现状

根据新疆兵团相关政策文件的指示,兵团始终坚持以职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不动摇。新疆兵团各团场全面推行了“两费自理”、“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增强了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有效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兵团国土资源局以开展“回头看”为契机,全面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并以构建保障、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严格落实国家土地政策和制度,全面提升兵团国土系统推动科学发展和综合服务的能力,为兵团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兵团国土资源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围绕兵团产业规划,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该局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分解到各年度,实行耕地保护“一票否决制”;建立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对完成任务好、新增耕地多的师,在项目开发和土地利用上予以倾斜;指导各师按照兵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确定的指标,合理确定各类用地数量和布局,为实施结构调整提供依据。这个布局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实施用地重点保障,严格执行项目预审制度,按照国家《限制供地目录》和《禁止供地目录》规定的原则审核用地数量,积极引导建设用地向高产出、少用地、节约集约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力争在职工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全面规范兵团团场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兵团团场土地政策的长期固定。有的团场已经实行新的改革措施,譬如部分团场对职工承包的土地提高等级:一是建立土地等级的改良提升制度,激励职工自觉的加大投入改良土壤,在3—5年提高一个土地等级。二是连队督促承包职工加大投入改良土壤,并给予合理化建议和具体指导。三是处里出台优惠政策,土地等级差进行轮作倒茬,水稻按棉花的120%实物量上交。四是加大基础性的投入,清挖排渠,硬质防渗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提高土地等级,提高作物单产。

(二)新疆兵团土地流转的研究思路

首先,针对政府政策这一最重要变量对于现行各种土地流转模式的制度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研并进行分析,兼对土地金融组织、土地中介组织等外生性变量进行定量研究;其次,通过农户的需求与满意度调查,对兵团土地流转已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充分思考归纳;此时,现实问题已经出现并已经充分总结。最后,结合国外土地制度比较研究,引申出用法律妥善规范土地流转的原则与规则,并基于前述成果,力争构建新的土地流转效果法学评价体系,同时提出科学可行的发展和完善兵团土地流转的法律对策。其中有正向研究部分,即中外土地制度比较研究和兵团土地制度实证研究,再通过逆向研究部分,即对土地转让纠纷判例分析研究和土地制度运行中的法律规避研究,最终实现更为科学可行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设计。研究方法则首先是调查研究方法,拟由农一师国土局领导主持实地调研,依托塔里木大学周围团场政研室的大力帮助,收集实证资料,再由实践回到理论,由塔里木大学教师邀约行内人士合议研究分析,力争作出开创性结论。其次是对比研究方法,通过国外土地制度的分析与借鉴,作出法律移植的建议性的选择。研究目的则体现在,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土地优化配置必不可少的一环,农村土地流转,要注重保障农民的权利。在农地流转中要节制资本,应将资本下乡尽量限定在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的领域内,防止资本对农民土地的兼并导致农民失业破产。对于众多土地流转模式,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考评土地流转的绩效等问题。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需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为规范土地流转提供完善的服务。同时,应当加大对职工土地承包的土地的面积、等级、期限、地号等的民主监督管理力度。

三、新疆兵团土地流转政策的法律定位与对策

兵团土地总面积7457千公顷,农用地4206千公顷。新型团场建设需要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要保证土地向种田能手流转,还要保证防止耕地的减少和兵团职工的大量失业,使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这些要求都以实现团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充分流转为前提。土地流转纠纷最终需要司法的裁决。现有国内成文法无论土地管理法还是农村土地承包法都不适用于党政军企合一的新疆兵团,兵团土地流转实现由法律规范,必须通过地方性立法的方式。但是新疆兵团至今有政府无人大,地方性立法无从谈起。因此,欲使兵团土地流转纠纷有法可依,构建地方性司法解释,并且是政策司法化的司法解释,并对其正当性和可操作性作更深的理论研究,成为艰难却必经的途径。

第9篇

参考文献是作者对他人劳动成了的尊重表现,我们在论文的写作当中引用的他人的研究成果就应该子啊引用的地方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出来,在论文的最后依次列出来。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阅读。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1]佘睿,巩学梅.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06).

[2]吴萱,董俊.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03).

[3]王清标,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研究,2012,(04).

[4]郭旭红.浅谈“启发式教学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

[5]林龙镔,等.《土木工程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及其对教学启示[J].福建建筑,2012,(02).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1]丁大钧.土木工程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贡力.土木工程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4]佘睿.土木工程概论类课程教学探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

[5]裴星洙.土木工程专业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6]王浩钰.设计类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

[7]张亦静.基于团队协作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

[8]周新刚.土木工程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11.

[9]崔京浩.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教材:新编土木工程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0]钟汉华.土木工程施工概论[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7.

[11]王作文.土木建筑工程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1.

[12]张志国.土木工程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3.

[13]成虎.建设工程法规概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0.

[14]巩天真.土木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8.

[15]邓友生.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

[16]叶献国.建筑结构选型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1.

[17]巩天真.建设工程监理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

[18]韩峰.铁道线路工程概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7.

[19]周国恩.土木工程施工[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7.

[20]肖本林.土木工程与建筑教育改革理论及实践[M].绘测出版社,2014.4.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1]董菲,徐春媛.试论现代土木工程教学的创新方法[J].建筑工程,2012,(10):90-92.

[2]何忠明,刘建华.浅议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1,(7):169-171.

[3]王琰,周戒.对现代土木工程专业教育的几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12-14.

[4]王清标,初明祥.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4):75-77.

[5]叶志明,宋少沪.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J].中国大学教学,2006,(8):8-9.

[6]刘云平,相琳.《土木工程概论》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3(2):84-85.

[7]刘胜兵.《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及考试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1):70-71.

[8]张文华.《土木工程概论》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8):69-70.

第10篇

本土经验的反思与前进、坚守与超越

本次会议就本土经验与世界文学概念本身进行了梳理,对本土经验的探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学理上和操作层面上做了深入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认为,本土经验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是实际处于流动不拘状态,我们在讲本土经验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它的内在的多元性,同时,本土内容的多样性跟外部世界一直在发生着积极互动。对于本土经验,不要死守。要有一种超越精神,他认为用假借、互动、回观等方法能产生想象上的飞跃,它有多重视角的丰富性,同时也便于用一种批评、审视的眼光来看待本土经验。适当的时候耍保持批评的距离,这样对本土经验走向世界会有巨大的帮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高建平从“世界文学”概念的生发过程进行探讨,认为如果把“世界文学”概念还原的话,它本身是单数的,是要抹平民族文学的差异的。但是,高建平认为“世界文学”的概念还应该是复数的概念,除了歌德所遵从的希腊典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典范,文化上不存在这种全球的单一性,只是某种文化在一段时间内起着影响和主导的作用,而且各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过程,复数正是体现了这种进步。那么从这个概念阐发开来,实际上井不存在一个共同的普遍的,叫做“世界文学”的东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何西来着重谈了文风与国运以及知识分子反思与批判,人格建设与担当等问题。他认为,目前存在着文风低靡、衰退,不讲道德的现象,盛世强国应当有一种刚健清新的文风,跟我们正走在上行道路的大国相称的文化气象,反思是一个好的传统,但是如果不加甄别地把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也否定掉,那么。反思本身也就需要反思了。在大国崛起的时候,我们知识分子要有所担当,需要健者走在前面。

对本土经验的理解,首先要以世界意识为前提,不是说凡本土的都可以不加批判地继承,要正视它的复杂性。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福贵认为,提到本土经验,首先我们自己要思考的是,我们的文学给世界文学发展提供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贡献了哪些具有世界导向性的命题和思想。他认为,任何一个种文学它本身就构成了世界文学中的一部分,但是,不具有世界意识和人类意识的民族文学,它就不具有世界性价值。就像我们的阶级叙事,充其量只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中的一种时代意识,如果我们不在这些作品中增加人类意识,这种本土经验永远只属于我们自己。《文学评论》编辑部的董之林指出,近代以来,我们有没有一个纯粹的。未经西方影响,未经外域文化影响的中国经验,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土经验必须经过总结和升华,否则会固步自封,画地为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胡良桂则从文学叙事的角度来谈本土经验与世界视野,他认为,当下不少作品缺乏审美意蕴的深度追求,应该弘扬古汉语凝炼、丰赡、雅致的特色,同时在叙事理念上还应该注重本土经验与世界视野的融合,这种融合和统一体现在跨民族、跨文化、跨语境的转换中,而转换后的主题且往往赋予了本土元素以新的意义,并集中表达人类性和人性的普遍性,在创作手法上借鉴域外艺术,开拓本土资源,实现对传统的超越和对西方的创造性转化,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正锋对“五四”以来的现当代文学做了阶段性划分,本上经验几起几落,在几次历史机遇中一直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过分强调这个概念会阻碍中国文学的发展,必须以本土为根基,与世界资源进行融合与创新,超越本土化或西方化,才能使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同步。

地域文化和边缘叙事的本土经验与世界性

自近代以降,湖南文人比较注重回观本土,走向世界。因本次会议在长沙召开。故与会代表也着重谈到了湖南人的世界性眼光这个话题。陆建德在大会开幕式致辞别提到了这一点,他从钟叔河先生编的《走向世界》这套丛书,谈到“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以及他的《海国图志》。陆建德特别肯定了一位被人们忽略了的一位重要外交家——郭嵩焘。郭嵩焘是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他怀着为国家为民族尽职尽责的想法,背着骂名与外国人打交道,他认为郭嵩焘具有一些同辈人所不具备的眼界和胆识。他还特别肯定了另外一位外交家曾纪泽,认为湖湘人士为中国走向世界是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余三定则从个案出发,谈到了湖南岳阳作家的创作与世界眼光的问题。岳阳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岳阳作家承袭了历代文化名人的遗风,敢于创新。有批判精神,他们的小说、戏剧不仅在国内产生过影响,而且还在世界文坛受到好评,如彭见明的《那人,那山、那狗》,陈亚先的戏剧《曹操与杨修》,他们的作品都带浓郁的地方特色。余三定先生认为表现本土的作品要具有世界性。必须既是本土的,同时超越本土的才是世界的,湖南大学李阳春教授重点谈了湖湘文化与湖南文学的百年辉煌。他由《诗经,和《楚辞》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十代典籍推演出北方理性光华和南方瑰丽烂漫的文风,受这种文化浇灌的湖南文人常有旷世济民的胸怀、指点江山的志向和特立独行的精神品德。近代湖南诗赋以王?运为代表诗人团体在全国处于领袖地位。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散文大家也是一家独霸,现代作家田汉、周立波也是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杰出代表人物。周立波噬山乡巨变净、《暴风骤雨》对当代文学影响巨大,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卓今以湖南三位当代作家作为典型案例,阐述了湖南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本土经验与世界性探索。她认为,本土经验向外发力需要扎实的实践参照和理论建构,她列举了韩少功、残雪、黄永玉这三位作家,韩少功兼具湖湘学人的原道精神和浪漫绚丽巫楚风格,残雪擅长巫和楚的场景,黄永玉喜欢把小说的人物环境置于浓郁湘西巫、傩的氛围之中。这三位作家都具有世界性眼光,他们在了解西方文化后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本土文化,其思想资源和艺术品格都具有世界性。

乡土写作与边缘叙事在本土经验探索中无疑是最有实践意义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探讨了本土经验与乡土写作。他认为本土经验是与全球化、世界性相对应

的一个概念,本土经验本身可能是综合性的,从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来看,将本土经验体现得最为充分的应该是乡土文学。乡土文学在表现社会生活的独特性,历史性变异以及人的精神成长方面也是最为充分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寻根文学和家族历史小说,尤其是寻根文学。可以说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本土经验成功尝试,它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世界视野和国际目光之后的一种选择。家族小说也体现出一种新经验,即从家族文化的角度来反思社会和历史,华南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刘起林教授从边缘叙事的角度来谈本土经验与世界性的问题,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新世纪以来,作家越来越自觉地显示出一种超越主流视野开掘边缘性文化的眼光,以个体经验打通中国经验,用琐碎的细节构建一种审美境界,甚至以宗教和民俗为本位来叙述民族兴衰,当然这种叙事方法本身也存在缺陷,缺乏对整体的观照,对于概括性和普遍性而言,边缘叙事可以是一种辅助和共生的伙伴关系。这里有一个操作上的难度。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当代文学理论的本土性建构

与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突围

由本土经验引发的当代文学的本土性建构以及如何实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突围也成为当前热门话题。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谭桂林从当下西方现代汉学家的角度切人,来讨论本土经验与当下文学研究的世界性问题,他认为。第一、二代西方汉学家对我国现代文学研究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帮助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建立了一种整体童讽和良性发展的可能,他认为历史不是由空洞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推演出来,那种缺乏生命体验,对本土元素缺少活生生的感悟批评是不值得推崇的,第三代汉学家想重振早期汉学家的影响,感觉明显地缺乏经验和实力,谭桂林认为,当下的文学批评也必须建构在本土经验之上,要有以我为主的心态和自信才能与西方研究进行平等对话。北京师范大学王泉根教授以,现代文学研究的‘突围”为题,认为当下我们的文学已进人大文学时代,那么大文学的核心应该是以一种生命体验和文化认知的角度来看待文学,要打破由各种体制和学术版图组成的僵化模式。目前学术研究的文风也成问题,他认为文学研究大都是大学学报体文章,缺乏创建,毫无个性,一个模式的文章最容易被抄袭,文学研究的对象是充满生命质感的东西,我们的研究文章同样也应该有我们的体温和个性,《文艺报》理论部主任熊元义以当代文艺理论的突围为题,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些问题,他谈到了人们对文艺思想的理解偏差,对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误读,他认为要从理论本身出发,才能推动当代文艺理论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赵炎秋教授试图在中国古代叙事思想与当代叙事理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或者从古代典籍中总结出一套适合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西方叙事理论占据了我们的研究阵地,中国的古代叙事经验实际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继承,发扬的东西。西方叙事理论有隐含作者,而中国叙亭经验中叫做影子作者,不一定非要在西方叙事经验的基础上来套。他认为我们应该更多的总结自己的叙事经验,把它发扬光大,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刘绍峰博士从更抽象的层面讨论新文学的主体性建构及其当下意义,他认为新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本身具有一种新的主体性模式。它既摆脱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规范,同时又在借鉴和超越西方文学的基础上成就了新的范式。可以说它获得了民族化和世界性的双重成功,这样一来。新文学的主体性缺失也很明显,由于在引进和模仿的单项选择中亦步亦趋,在这种追随中获得了世界性,加上中国古代文学的强大影响力,其主体性不鲜明亦不成熟,同时也因文学价值评判标准不稳定,新文学主体性还常常表现出不自信、不自立的状态,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与传统对话中的现代性重构

对于当代文学的评价体系以及读者接受理论的探讨也成为本次会议的热点。西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本朝谈到了本土经验与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把当代文学放在一个什么样的评价体系中进行评价,这是问题的关键。西方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否真有那么强大的解释力,其实它是要面对很多困难和矛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当代文学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国作家也在真诚的表达自我,它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蕴含着整个社会的变革和文学自身的演进,同样也隐含了作家的复杂性和主体体验。事实上它就是本土的,而我们现在迫于一种全球性的压力在极力强化本土经验。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贺仲明教授主要讨论了对新文学接受的本土化思考,他认为对于新文学的接受总的来说,一个基本态度就是轻视,而处于这种不对等的状态是有多种原因的,即使在对新文学接受比较好的时期,也不是出于对文学本身的尊重,而是伴有其他如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从对新文学接受的矛盾因素中他分析了文学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他认为应该把读者接受纳入到本土经验的批判范畴里进行文学研究。《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董阳从电影《赵氏孤儿》的改编来讨论传统的道德故事如何向现代生命、人性角度转换的问题。他肯定了导演陈凯歌改编的《赵氏孤儿》,认为电影在重新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完成了价值观的古今转换,忠义、善良,诚信、尊重生命等现代价值取向得到彰显,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林丹娅对本土经验这种概念怀有疑义,她认为文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本土经验或者域外经验本土化放在操作层面来讲,很复杂,难度非常大,她以《红楼梦》、《山植树之恋》等为例,讨论了我们如何对待被遮蔽的东西、被凸显的东西,包括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不能转换成文学的体验等问题。她认为在考察本土经验时,面对一个文本的结构和成份,需用心地审视、反思、甄别,暨南大学中文系宋剑华教授谈到了如何运用语言思维的问题,以及思维或传播过程中的文化障碍问题,揭示了本上经验与世界性转换本身的难题。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赵树勤教授通过比较韩少功的《山南水北》和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两部作品,谈到中西生态美学的通与同,指出这既涉及到一个读者接受理论,同时也表明一种文本要体现其世界性意义,仅具有表面的形式和肤浅的内涵是无法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话交流的,韩少功的这部作品的世界性意义就在于他表达的生态文化的一种内在的文化支撑。

第11篇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岩土工程理论;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益成熟,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的理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相关的理论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的理论体系,在岩土工程施工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指导性作用和意义。根据目前已经形成的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来看,完整的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理论内容主要有,水文与工程地质理论、环境水文与环境工程地质理论、岩土工程地质理论、生态水文与工程地质理论、生态岩土工程地质理论等,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体系中的各种理论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建设中具有相对广泛的应用实现,并且各理论技术的相互结合应用现象也比较突出。

一、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分析

对于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分析,要从世界性的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形成和我国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形成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概述。而世界性和我国的水工环地质核心理论包括水文地质核心理论、工程地质核心理论、环境地质核心理论。首先,世界上水文地质理论的出现和形成,是以19世纪50年代中期达西定律的建立为标志,发展至今,水文地质理论的形成建立已经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在我国水文地质核心理论的形成,在解放之前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方面都是空白,后来随着解放后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地质学院的成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别才在我国首次进行建立和实现,并且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建立初期使用的教材是前苏联教材,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有了自己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教材,并逐渐的发展成熟起来。其中,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水文地质的核心理论是科学技术找水理论,到80年代逐渐转移到地下水开采上,后来随着地下水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在面临国家经济发展与地下水资源消耗过大的情况下,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的产生,我国水文地质的核心理论正式进入到了生态环境水文地质阶段中。

二、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的应用与发展

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是我国的地质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目前地质勘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依据。为了能够使其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我国很多地质高校都将水工环地质理论课程作为重要的必修课,并培养了大批优秀地质勘探人才,同时也做出了很多科学研究,以进一步丰富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具体来讲,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自身的发展方向主要如下所示:

(一)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的发展

由于新时期下社会发展对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要求,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的研究方向逐渐开始转变,向着更加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向不断发展。并且随着信息科技等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工环地质的工作技术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这在促进水工环地质工作发展的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现代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为其注入了一些新的科技理论,促使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当前的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的发展中,其重点发展内容依然是地质勘探,并且发展方向逐渐体现在三个阶段上,即初测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技术设计阶段。水工环地质理论发展在初测阶段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勘测位置准确度的提升、覆盖地区范围的扩大和水下测量精度的提升。水工环地质理论在初步设计阶段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设计技术与应用水平的提升如磁性勘测技术的应用等。水工环地质理论在技术设计阶段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矿体及围岩稳定性的确定、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及径流情况,地下水渗透活动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程度及提出解决方案等。这三个阶段促进并完善了水工环地质理论的发展,对于相关技术勘查的进行、综合测试结果精准度的提升、勘测误差的减小的重要意义都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

(二)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的应用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开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始由早期无节制的开发各种资源,开始逐渐转变为节能环保的重要基础工作环节。现如今的水工环地质工作更多的是注重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的解决以及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尤其是在城市环境污染监测、土地规划设计等领域中具有发挥重要作用。当然,尽管当前水工环地质工作逐渐转移了工作重心,但是其在地质勘探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并未受到影响。从整体来看,当前水工环地质理论体系应用最多的领域仍然是地质勘探领域和工程建设领域中。例如矿藏探明、采矿技术条件分析、工程水文地质评价、水利工程建设等多个方面。

三、当代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发展

水工环地质理论和岩土工程理论在当代的应用为相关的地质勘探和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也应当看到,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的研究者还应当对其理论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当代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一)当代岩土工程理论发展

岩土工程施工水平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岩土工程理论发展的支持。在学科设定上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分支,因此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与发展。岩土工程理论发展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与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在完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促进学科适用性的不断提升,并且在岩石、土木工程的相关技术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岩土工程理论发展主要可以使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等环节得到很大收益,其提升范围涉及土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当代岩土工程理论的发展对于房屋、市政、能源、水利、道路、航运、矿山等基础设施的高效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代水工环地质理论发展

随着我国地质学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当代水工环地质理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通常而言,地质矿产勘探是当代水工环地质理论发展的主要应用方向。水工环地质理论在地质勘探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初测、初步设计、技术设计等三个环节上。水工环地质理论发展在初测环境上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勘测位置准确度的提升、覆盖地区范围的扩大和水下测量精度的提升。水工环地质理论在初步设计上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设计技术与应用水平的提升如磁性勘测技术的应用等。水工环地质理论在技术设计环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矿体及围岩稳定性的确定、地下水的补给、排泄及迳流情况,地下水渗透活动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程度及提出解决方案等。通过对以上三个环节完善水工环地质理论的发展,对于相关技术勘查的进行、综合测试结果精准度的提升、勘测误差的减小的重要意义都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作为地质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与地质勘探相关的社会发展行业领域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使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并丰富其理论体系,将一些新兴科技理论融入到现有的地质研究理论体系中,在提高地质勘探技术水平的同时,促进其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楷. 水工环地质及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J]. 硅谷,2013,21:113+116.

第12篇

[关键词]知识储备;知识需求;研究生;教学探索

[作者简介]周建(1989—),男,山东沂水人,博士,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地整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2-0237-02[收稿日期]2020-03-10

1999年,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我国进行了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扩招[1]。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过渡为大众教育[2],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受研究生教育。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人,而且根据世界大学发展的规律,大学的功能会逐渐向育人功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综合方向发展[3-4]。因此,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高校研究生人数会逐渐增多。

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8月2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双一流”文件的出台和“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以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发展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5]。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突出特征,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6-7]。基于此,本文从研究生的知识储备与知识需求的角度出发,以研究生课程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为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重点介绍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工程设计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典型土地整治规划案例和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整治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相关的方法。

二、学生知识储备与知识需求分析

(一)学生学科交叉融合多,基础知识掌握存在差异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涉及地质学、土壤学、地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然而,研究生的本科专业主要涉及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建筑学、地质学等学科,也就是说学生的学科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必然不同。为此,如何让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存在差异的学生更好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是一大问题。

(二)如何更好地激发不同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管学生的專业为人文地理学、国土资源学专业,但是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选题涉及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土地整治、城镇化等方面。该课程内容与有些学生的选题有直接联系,与有些学生的选题联系远一些。在此情况下,有些学生由于课程内容与自己研究课题内容相关性不大,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如何调动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学生对空间分析技术的知识需求迫切

要出色地完成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需要掌握GIS、CAD等计算机操作软件。同时,作为人文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其日常科研活动也时刻会用到GIS、CAD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尤其是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的空间分析。虽然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对相关软件均有一定的接触,但是理解不够深刻、操作不够熟练。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该课程中理解并熟练操作软件对学好该课程,同时更好地服务学生日常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研究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亟待加强

尽管研究生在本科阶段进行了系统、专业的知识学习,但是本科阶段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研究生入学后即进行科学研究,但此时大多数研究生会感到些许的茫然。为此,在该课程中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既可以提高研究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也有利于研究生顺利进行科学研究。

三、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教学探索

(一)重点进行课程基础知识的强化,使学生深刻理解该课程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进行任何专业课程的学习,必须对学科的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等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完全、透彻地掌握知识,做好科学研究。但是大多数时候,学生对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不够深入。为此,在课程的教学中始终强化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相关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讲述,让学生透彻理解相关的专业名词、把握住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全面学好该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研究方向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想学、愿意学,教学效果才会好,学生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学好。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之初会对各个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摸底、了解。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尽量将课程有关内容跟学生的研究内容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将技术处理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课程会涉及大量GIS、CAD的处理,为此,在土地整治规划授课过程中,会穿插ArcGIS在土地整治规划过程中的运用情况,并通过软件对学生进行示范;在土地整治工程项目设计授课中,就具体的土地整治项目利用CAD进行展示,并介绍涉及的CAD的主要操作。上课过程中通过相关软件的实际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四)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就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

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就当前本学科存在的科学问题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例如,土地整治投资标准经过多年的施行,现在是否存在标准偏低的问题。引导学生就科学问题如何产生、怎么发现科学问题、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如何更好地解决科学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地与学生进行科学问题的互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