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网购调查总结

大学生网购调查总结

时间:2022-10-07 04:4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网购调查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网购调查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网络营销;大学生;消费行为

一、引言

据统计,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突破10000亿元大关,较往年增长66.2%。作为中国市场消费的年轻力量,大学生网络消费正急剧飙升,但仍存在网络消费不理性的问题。笔者基于问卷分析了在校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以便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

二、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笔者问卷样本为浙江树人大学大一至大四的在校生,问卷形式为问卷调查为主、个别访谈和文献研究为辅的方式,问卷共发出400份,回收365份,其中有效问卷35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8%。其中按性别分:男生121人,占34%;女生234人,占65%。按年级分:一年级学生57人,占16%;二年级学生129,占36%;三年级学生86人,占24%;四年级学生83人,占23%。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列表分析,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特点、心理、态度等方面进行如下分析:

(一)大学生网购消费现状

1.大学生消费支出主要来源于家庭,消费水平较高

问卷显示68%的人生活费用全部来源于父母,29%的人部分来源于父母,3%的人靠自己赚取。受访者的月生活费普遍集中在1000元以上,占88%,其中1000元的占40%,1500元的有33%,1500元以上的占15%。这说明大学生消费主要来源父母,而消费水平较高。这跟浙江树人大学作为民办高校,生源主要来自于省内而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有关,加之大多数的大学生又是独生子女,父母每月固定给孩子生活费已经是个惯例。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费,促使他们能够以网络购物来实现自己各方面的消费需求。

2.大学生网购消费金额小,网购频率高

问卷显示,70%的被调查者每月网上购物花费在200元以下,只有少数被调查者每月网上购物花费在200元以上。而92%的人偶尔或经常采用网络购物实现消费需求,人数远远高于没有网购经历的人。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网络购物的频率很高,多的可以达到一个月十几次,少的两三次。男大学生玩游戏的网络平台交易的支出,女大学生的服饰、化妆品、食品网上交易的支出占生活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网络购物还是比较理性的,将每月生活费的少部分用于网络购物。

(二)大学生网购消费特点

1.网络消费选择多样,但实用型消费占主导。

问卷显示,大学生网购消费呈现多样化,涉及服装、数码产品、日化用品、书籍、食品、旅游等各种领域,服装和日化用品在大学生网购中占据比较大的比例,81%的大学生网购主要用于生活费之类的实用型消费,其中38%的大学生网上购物主要是为了购买服装,还有搜集各种学习资料、参加网上的学习班和培训班等。这是当代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促进自己的学业发展的良好表现。其余19%的大学生则选了娱乐型消费为主,主要表现形式为购买网络游戏的各种点卡、道具,订阅网络杂志、期刊,下载各种音乐、视频等。

2.关注品牌信誉,要求商品性价比高。

问卷显示,65%的受访者喜欢在淘宝网购物,当当网也比较受到青睐,原因在于这些网站产品丰富、知名度高,并且作为中国大型的网上购物营销平台,已具有完备的网上购物体系。这说明大学生网络消费比较关注品牌信誉。与传统购物相比,网络购物的价格和便捷也是吸引大学生的重要因素,其中29%的受访者觉得价格便宜,更多被调查者选择了省时省力。

(三)大学生网购消费心理

1.选择谨慎,注重网络安全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相对而言素质普遍较高,从小树立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由于网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风险,大学生在网络购物时,首先会通过对商家信息的比较,慎重选择商家。问卷显示约38%的大学生通过阅读商品描述来了解产品,12%的大学生通过他人推荐和33%通过查看评价。其次,大学生对售后服务也很看重。问卷显示约5%的大学生对售后服务有所顾虑,同时对于消费的需求层次也相对较高,他们注重产品售后服务,网络购物的感知风险主要是商品的质量风险和财务风险(即货款支付的安全性)。据显示61%的大学生在网购时最大的顾虑是怕实际货物与网上描述有差别和商品质量问题。另外约8%的大学生要求更高,对送货时间和网页链接打开速度都有一定要求。

2.网络消费维权意识高

问卷显示,66%的大学生在遇到网购物品不合心意或有质量问题时选择向商家要求退货,这是消费者维权意识高的良好表现。现在很多商家都推出了“七天无条件退换货”的策略,这既能吸引消费者放心购买,也增加了消费者维权的途径。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还是比较强,他们比较善于和商家沟通,利用网络购物的媒介,尤其是支付宝的制度来保护自己。不过,大学生对于消保委的认识不够,对这个机构的作用也不了解,大学生在发生网上消费侵权问题时也时常不会向消保委投诉。

(四)大学生网购消费态度

1.大学生网购前景看好

大学生对于传统购物和网上购物的态度是,55%的大学生认为传统购物和网上购物都重要,也有5%的学生觉得两者都不重要,然而31%的学生则更偏向传统购物,9%的学生则认为网上购物比较重要。根据调查显示57%的大学生对网购的态度是支持的,39%的人对于网购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4%的人持反对态度。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发展的确给大学生带来了各方面的便利,也弥补了传统购物的一些不足。大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找到任何所需的东西。

2.网购安全性有待提升

现在网络购物绝大多数采用网上银行支付方式进行货款支付,其支付安全和对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网购行为。再者,网购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是有待商榷的,谁都不能保证晚上购买的产品都是高质量、高效能的。问卷表明58%的大学生也就是超过一半的人对网购安全有所顾虑。支付宝等交易媒介广泛应用,极大保护了消费者权益,同时保护了资金交流的安全性。但是网上银行的制度未完善,增加了消费者的顾虑。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网购的建议

(一)对政府的建议

首先,政府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网购法律制度保护体系;其次,推行网络经营信用分类管理,建立有效监管体系;再次,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营造良好的网络发展环境;最后,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建设完善的物流配套体系。

(二)对商家的建议

第一,商家要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客户关系;第二,多渠道灵活地支付方式,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第三,选择合适的促销策略,适当开展灵活地促销组合;第四,优化网店页面设计,信息表达清晰。

(三)对大学生的建议

第一,面对网购应该理性,尽量挑选必需品;第二,详细调查卖家的信誉,明确售后服务细节;第三,保留网购证据,要求商家提供购物凭证;第四,提高维权意识,适当寻求法律帮助。

四、总结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直接动机是:“产品选择多样化、新奇、时尚化,价格选择范围宽广,经济实惠,购买方式方便灵活。”有别于实体店,网店节省了铺面租金,运营费用等成本,商家直接把优惠让利给消费者,因而网上相同质量的产品更具有价格优势。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他们的消费整体上呈稳健状态。实效和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他们会追求生活质量,对商品服务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消费热点集中于:通讯、服饰、妆扮、交际、旅游等领域。网络购物既节省了出行选购的时间,又相对降低了购物成本,无疑对大学生带来一种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大学生网上购物仍需要正确的宣传和引导。

参考文献:

[1]北京正望咨询有限公司.2012中国网上购物消费者调查报告[R].北京:2012,4.

[2]蒋琦玮,马灿.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J].消费经济,2010(26):38-40.

[3]洪勇强.大学生网购状况调查分析[J].时代金融,2011(8).

[4]郝文静,郭王娟.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心理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10(3).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网购 电子货币 分期付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86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China, online shopping has become a consumer fashion in the national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main force to open, online shopping consumer,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role played in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market makers.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consumers in consumptiv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s, and mainly reflected in blindness and impulse. Excessive online and blindly borrowing phases caused a lot of harm to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How to solve these issues has become the common concern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Keywords online shopping; electronic money; amortizing loans

0 前言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形式,因为本身特有的优势很快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对网络购物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欲望。2014年以来,大学生分期贷款平台迅速崛起,来势汹汹,愈加隐蔽的分期购物网站借贷以“高利贷”的形式,这一定会给高校的教育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希望通过本次分析能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1 问卷结果分析

1.1 大学生网购人数及网购商品种类统计

本次问卷调查针对的群体是大学生。在调查问卷中百分之百的同学都有过网购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的普遍性。有50.59%的大学生每月网购的频率少于两次,37.65%的大学生网购频率三到五次,11.76%的大学生网购的频率大于五次,从中我们能看出大学生每个月利用网络购物的总体频率很高。对大学生网购的种类我们做了以下调查:

从调查中我们能看出大学生应用网络购买的商品非常广泛,其中,服装类占24.65%,在所有种类中拔得头筹,接下来所占的比例比较高的是话费充值,食品类,日用品类以及书籍影像类,分别是16.76%,12.49%,12%,10.84%,因为这些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也恰好体现了互联网+的思想,网络正在渐渐的融入并改变我们的生活。

网上的商品千差万别,那么在这之中一定有一些质量欠佳的商品混于其中,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我们从调查得到的数据中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通过查看商品图片,文字描述和评论来评价网络商品的优劣,还有少部分同学通过向卖家咨询以及听身边同学介绍等的方法,因此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尽管网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但是大学生心中仍然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不被繁杂的商品迷乱双眼,可以挑选出自己需要的并且物美价廉的商品。

1.2 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

由于大学生课业繁忙,周一到周五满满的课程,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给自己充电,即睡懒觉来补充能量,同学们往往不愿逛街购买商品,而在网上购物可以省去逛街的时间,送货也非常方便,这也是大学生选择网购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也有少部分同学表示网购可以货比三家,没有营业员施加压力,使购物更加主观。

尽管网络如此便捷,但还是有太多的缺点,我们经过统计数据总结出商家信誉并不能作为商品的评价标准,因为有太多商家的信誉并不是真实的数据,这在很大程度上蒙蔽了我们的双眼。除此之外,网上的商品图片与实物存在差异,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网上一部分商品质量低劣,而我们往往希望买到高质量的商品。

利用我们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可以分析出大学生的网购价值取向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学生网购更青睐多种多样的商品种类。线上购物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打破了传统的空间限制,大学生进行购物时就能够不受空间的限制来选择自身需要的商品;第二,网络购物金钱的低耗也是大学生网购模式得以实施的价值取向之一。线上购物减去的中间环节大量的费用开支,低廉的价格就能抓住大学生消费的心理,这也使网购趋势在大学生之间愈演愈烈;第三,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是大学生网购泛滥的另一重要原因,各种新型快递公司接踵诞生更是加速了网络购物的发展;第四,网络购物也从另外的角度体现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认同感。这种新型购物方式从起步发展再到成熟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从网络购物发展的趋势来看前景仍尤为广阔,大学生也势必成为推动网络购物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1.3 大学生分期群体的调查分析

分期付款起用于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属于消费信用下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转型,分期付款的业务规模也从原来的购买汽车和住房扩大到日常商品的购买。例如奢侈品、家用电器等。分期付款属于借贷行为,所以它必定包含了守信和失信两个层面。守信是其支撑,促进它的发展,而如果失信行为持续、大量的存在,必然威胁信用范畴本身的存在,抑制借贷业务的发展。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不断转型阶段,还未建立起其所需要的信用秩序,市场上仍存在着大量的失信行为,因此这种消费信用展开的规模扩张缓慢。而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网络营销不断兴起,分期付款的方式逐渐融入到网络购物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具有拥有独立的消费能力但经济难以满足需要的一类特殊群体,这就成了其业务拓展的新鲜血液。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对象中大约14.12%的同学已经尝试使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面对购物网站“全面”的借贷,分期服务的巨大诱惑,很难抵御。所以随着分期付款营销业务的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它。我们在其中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使用分期付款的大学生人数较多,其中有57%的同学分期付款额度在500元以下,有17%的同学的额度在500到2000之间,但仍有26%的同学的额度在2000元以上。在物质刺激中难以控制购买欲,大部分大学生心中都有着些许的顾虑,有着不愿被父母所知道的心理,除父母供给无其他经济来源的他们在贷款偿还阶段就有了较大的风险。我们甚至发现在调查对象中逾期的人数竟然超过了一半,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尚未立足于社会就信用破产,可以说比失业还可怕。许多大学生在年龄上虽然已经成为成年人,但其消费观念却仍然不够成熟。所以,当大学生的消费超过了其生活费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就会渴望通过借贷或者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弥补这个差额,这种方式可能短暂的满足了学生的购物需求,然而在尝到甜头后的他们在之后的现实生活中却有着不小的压力。比如,有的学生为了还款,在生活中减少开销,甚至不吃晚饭,这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且,一旦大学生无法及时还款,便会使利息越来越多,进而在心理上承受沉重的压力,大学生的主要事情是学习,这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他们的学业。

2 对大学生网购行为的规范

2.1 问题现状

在日常网购消费时,大学生要努力抵制“商品炮弹”的诱惑网络。由于网购大多采用在线支付,这种付款方式使学生感受不到资金的流动情况,在商品的糖衣炮弹诱惑下,学生无法避免的陷入网购的风潮之下,导致超额消费,这种模式极大的影响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而从我们的问卷结果中可以预测,在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超前消费;今日消费,明日付款”的巨大消费陷阱中,因此,大学生更要警惕并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

2.2 问题解决应对措施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责任和使命,高校的职责所在不仅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还要对适当的辅导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网络购物习惯,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三者之间共同努力来完成。我们所说的健康的网络购物方式指的有计划性与目的性的购物,只买我们需要的东西,并且能控制自己的上网购物时间和金钱,保证不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

大学生群体虽然年龄大多都超过了法定成年年龄,有着个人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但长期处于校园生活尚未立足社会的他们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还不够成熟和理性,对金钱的价值认识尚不充分。对大学生进行消费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职责,家长也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生经济情况主要来自于家长的支持,故在经济方面,家长可以想办法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制定科学的理财计划。

大学生们要时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避免及预防过度网购的发生。在思想上,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尽量避免浪费金钱,充分利用在学校的课余时间,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行为上,严格控制网购的时间,每次网购不宜过长,以免沉迷于网购的世界中不可自拔;每个月有计划地制定生活费的使用情况,比如采用记账的方式,以免由于网购过多导致变成月光族;还要让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加广泛,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在人际交往中寻找自我,用这种方法来减轻对网购的渴望。

虽然网络购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同时也形成了很多的不良行为,我们一定要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避免大学生沉迷于网购消费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职责,大学生本人更应该严于律己,不要在网络购物中失去自我,多些理性思考,理性消费,以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魏昶.大学生网购现状及对策探究.中国商贸,2015(4).

[2] 牛欣然.大学生网购情况统计分析.商,2013(25).

[3] 王久才,田金花.大学生借贷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国商贸,2015(16).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100―06

引言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购物方式也日渐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通过网络购买商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之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之2009年提高5.4个百分点。而在网络应用方面,商务类应用用户规模增长已经超过娱乐类应用用户增长,网络购物用户在2010年底已经达到1.61亿,年增幅48.6%,是增幅最快的互联网应用。网上支付、网上银行也以45.8%和48.2% 的年增长率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了互联网时代[1]。

在日益增长的网络购物人群中,大学生是一群值得关注的群体,根据CNNIC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几个主要的B2C和 C2C购物网站中,18-30岁的青年人是主要的购买群体[2]。而大学生网民群体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达43.1%,高出整体网民15个百分点[3]。目前的大学生多出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是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迅速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对海量信息、快速更新的媒体与技术、互联网络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他们又是在物质商品丰富、后现代特征日益显著的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消费理念开放、前卫。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即将步入社会开始独立的经济活动的一代,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必将影响未来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研究将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作为研究的主要问题,旨在探究大学生网络途径购物的主要动机是什么,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学生进行归类,形成比较清晰的类别特征。

一 文献综述

网络购物是指网络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进行购买商品的行为和过程[4]。消费者的购买动机通常分为三类:生理性动机,心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指人们为了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生理本能需要而引起的购买动机,具体体现为维持生命动机、保护生命动机、延续生命动机、发展生命动机等。心理性动机是由消费者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而引起的行为动机。一般心理动机可分为感情动机、理智动机和常顾动机三种。社会性动机是指消费者由于所处社会的自然条件、生活条件和各种社会因素如政治法律、风俗习惯、科学教育、经济状况、阶层群体等的影响,而产生的满足社交、归属、成就、尊重、自我实现等社会性需要的动机[5][6]。

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动机既与一般的消费者存在共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以往研究表明,大学生消费动机是以追求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为主要目标的购买动机,这是大学生消费心理中的基本动机。高校学生的趋同性动机明显,在消费过程中的从众心理较为突出[7][8]。年轻学生喜欢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因此消费中追求个性化的自我表现动机也比较显著[8][9]。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研究网络购物行为应用较多的理论模型,这是因为研究网络购物不仅仅要关注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消费动机,还要关注消费者对购买途径,即信息系统的采纳动机。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从理性行动模型(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中发展而来,专门针对信息系统采纳所创建的模型。他将“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这两个系统使用者的信念作为计算机接受行为的重要相关要素。“感知有用性”被定义为预期的使用者主观认为使用信息系统能够增加其在组织环境中绩效的潜在价值。“感知易用性”是指预期的使用者希望使用目标系统不需花费努力的程度。研究表明,作为经济还没有完全独立的大学生,对商品价格十分敏感,网上商店往往比传统商店价格低廉, 从而满足了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另外,网络购物可以足不出户,可以省下时间从事学习或者其他活动。这些“感知有用性”都会激发大学生利用网络购物的求廉动机、求便动机[10]。

消费者追求网络购物的娱乐性与享受感也是近来研究的关注点。根据Hoffman和Novak的研究,在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环境中,娱乐与享受感能为使用者提供额外的收益[11],这种感受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影响。Koufaris等人的研究表明,网络购物的娱乐性会使得在线消费者再次光顾网站购买商品[12]。国内的一些研究也显示,网上商品的丰富与多样化,能够满足大学生追求新潮、时尚与乐趣的消费动机[10][13]。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文献研究发现,以往的研究基本上是从理论模型出发,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演绎过程。较少有研究直接从大学生自身出发挖掘其网络购物动机的丰富与多样性。为此,本研究首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焦点团体访谈,利用北京大学暑期学校,招募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10名具有网购经历的同学进行了1小时45分钟的焦点团体访谈。研究者对访谈录音进行了转录整理,并采用Nvivo 8.0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汇总,形成了19个与网络购物动机相关的表述。

在焦点团体访谈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里克特5点量表,编制了调查问卷,将访谈所获得的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相关表述作为调查问卷中动机部分的题项。在问卷调查阶段,研究者将北京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该课程是全校公共课程,选修学生均为本科学生,来自于全校各个院系,年级分布广泛。最终发放问卷198份,回收196份,回收率99%。

三 数据统计与分析

1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基本状况

在参加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总人数的50.5%,女生占49.5%,性别比例均衡。具有网络购物经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3.7%,从来没有网络购物经历的大学生占16.3%。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已经尝试过通过网络进行购买活动。

在具有网购经历的大学生当中, 69.3%具有1年以上的网络购物经历,属于网购的熟手,如表1所示。在网络购买频率上,多于一半的大学生每月都在网上购物,有14.6%的学生购物比较频繁,达到每月3次以上,如表2所示。

从网购的消费水平来看, 55.3%的大学生每月网购的平均支出少于100元,也有8.6%的学生每月网购的支出多于300元,如表3所示。

网购的商品种类方面,书籍等文体用品是学生们网络购买最多的商品,其次是服装类,配饰、数码产品、虚拟产品等也是大学生消费比较多的商品。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网上进行的大宗消费,多集中在数码产品和虚拟产品方面。前者包括电脑、手机,后者包括机票、宾馆预订等。

如图1所示:

2 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的因子分析

本研究针对19个探寻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的题项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015E3,如表4所示,概率p小于显著性差异水平α(α=0.05),说明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性差异。同时,KMO=0.751,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根,共提取6个因子,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66.942%。表5显示了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本研究将6个因子分别解释为引发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交际/娱乐动机、求便动机、权利动机、兼顾动机、成就动机以及独特/新奇动机。

交际/娱乐动机是指大学生有通过网络购物,实现他们与人交往、娱乐自我、享受过程的需要。通过焦点团体访谈发现,很多学生在网络购物的时候会浏览别人对商品的评价,在网上向他人咨询,加入某些社区,或者将提供信息的人添加为QQ好友等。这些活动扩大了大学生们交际的范围,使网络购物成为大学生交友、通过网络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同时,娱乐自我与享受过程也是大学生网络购物的追求,由于虚拟世界中的购物网站更容易将游戏等娱乐活动与购物组合在一起,添加了趣味性,大学生网络购物常常将娱乐与享受的需要加入购物的过程中。

求便动机是指大学生希望在购物的时候可以花费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与体力而获得最好的商品。大学生课业繁忙,加上各种文体、社会、娱乐活动,使得他们用于购物的时间并不充裕,而且他们购买能力有限,因此,省时、省力、便利是他们的需求。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有对他人、群体、社会产生控制、直接影响或潜移默化影响的需要[14]。大学生作为接受了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更加希望自己成为独立、自主、对各种事物具有掌控能力的人。即使在购物等经济活动中,也希望信息能够公开、透明,使自己有权力依据可信的信息进行合理的选择与决策。在后现代这种去权威、去中心化,追求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的社会文化中,这种需求可能在年轻人的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兼顾动机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群体中比较明显。作为数字化时代的大学生,计算机、网络、手机、MP4等几乎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据调查显示,94%的北大学生拥有个人电脑 [15]。经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学生们一边写作业一边聊QQ、浏览网页。这种类似计算机并行处理、多通道输入/输出的特点被归结为“数字化原住民”的特点。只需要打开浏览器,点击鼠标的网络购物正好符合了大学生做事情喜欢并行处理的特点。

成就动机被定义为“对相关的被评价效能施加影响”[16]。每个消费者都追求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的成就感,特别是对于经济实力不强的大学生而言,对这种成就感的追求尤为明显。更重要的是,网上购物能力更多地可以转换为互联网信息检索能力、信息的综合与评估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这种信息素养能力高的大学生更容易比其他学生具有成就感。焦点团体访谈发现,网上购物的大学生也都认为自己比不网购的学生计算机能力、信息素养更强。因此,在网上“淘”到好的商品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独特/新奇动机是指个体追求与众不同、追求新鲜事物的需要。大学生是个性开放、自由、敢为天下先的群体,他们喜欢新鲜、新奇、先进的东西以彰显自我的独特性。特别是后现代社会的全球化趋势,互联网使世界成为彼此不再遥远的地球村。大学生正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这一发展的群体。他们通过网络与各种文化进行交流,而网络购物有机会让他们购买全国以至于世界各地的各种新奇事物,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访谈中,不少大学生们都谈到他们在网上购买了新疆、云南的特产,越南、日本、韩国、甚至欧美的产品。网络购物的便捷性满足了大学生追求独特/新奇的需要。

3 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的聚类分析

本研究还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将因子分析中得到的6个动机因子作为分类数据,将具有不同网络购物动机的样本人群进行进一步细分尝试,结果发现将样本人群分为3类比较合理。从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到,见表6,各因子的P值均小于0.05,可以认为各因子差异显著。

表7显示了聚类分析最终类中心点,本研究根据数据将所调查的大学生群体分为:

(1)追求自我掌控、看重成功体验的网络购物群体。这类大学生群体自我意识较强,希望完全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被别人左右。即使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希望尽量获得正确的商品信息,从而做出明智的决定。他们对成功比较期待,也看重从与人分享自己的成功中获得满足。

(2)追求互动亲和、看重省时便利的网络购物群体。这类大学生群体比较注重人际交往的价值,开放而愿意结交朋友,网络购物也是他们结交朋友,建立亲和关系的途径。这群大学生也比较看重网络购物的方便、省时、省力,节省下来的精力与时间可以投入到他们更加喜欢的人际交往等活动中去。

(3)追求独特新奇、看重并行工作的网络购物群体。这类大学生群体更具有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全球化的意识让他们对异域的文化、商品充满兴趣,愿意尝试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彰显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他们还具有数字化时代年轻人的特点,喜欢多媒体,更愿意在网络上消磨时间,而且并行地处理多种工作是他们的习惯与特点。

四 总结

本研究关注在大学生中日益普遍的网络购物现象。通过焦点团体访谈以及问卷调查,以北京大学本科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调查了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现实状况。利用因子分析,将大学生网络购物动机归纳为交际/娱乐动机、求便动机、权力动机、兼顾动机、成功动机以及独特/新奇动机。并通过聚类分析,将网络购物的大学生群体进一步细分为追求自我掌控、看重成功体验类型;追求互动亲和、看重省时便利类型;以及追求独特新奇、看重并行工作类型。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的网络购物动机既体现了普通消费者的消费动机,又凸显了后现代社会、数字化时代青年学生的独特文化特征。

本研究基于全国各地高校的10名学生的访谈编制了问卷,施测对象为北京大学的196名学生。由于访谈样本还不够广泛,施测对象样本数还不够大,研究结论容易受到样本人群特征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本研究还将进一步修改调查问卷,并对全国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以期更好地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与解释。

参考文献

[1] 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省略/research/bgxz/tjbg/201101/t20110120_20302.html.>

[2] 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EB/OL].省略/research/bgxz/dzswbg/200912/t20091203_18410.html.>

[3] 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省略/research/bgxz/qsnbg/201004/t20100426_18399.html.>

[4] 韩小红,网络消费者行为[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3):4-5.

[5] 杜金柱,陶克涛.消费心理学[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0.

[6] 姚文琦,任立钧.消费动机与购买行为[J].经济科学,1987,(3):27-30.

[7] 王博,刘会欣,李志. 高校学生消费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8,(20): 137.

[8] 盛佳丽.80后大学生的消费动机调查与分析[EB/OL].

< epub.省略.>

[9] 葛幼康.浅析大学生网络购物心理及营销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 97-100.

[10] 郝文静,郭王娟. 大学生网购行为及心理特征的调查与分析――以嘉兴学院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0,(2) :51-55.

[11] Hoffman, D. L., Novak, T. P., 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 conceptual foundations [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6,(60): 5068.

[12] Koufaris,M.,Kambil,Ajit,& Barbera, Priscilla A.. Consumer behavior in web-based commerce:An empirical stud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2001,6(2): 115124.

[13] 章明.当代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动机和障碍分析[J].沿海企业与技术, 2007,(6) : 170-172.

[14] Winter,David G,.The Power Motiv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3.

[15] 赵国栋,原帅,王珠珠.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之聚类分析: 以北京大学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4) : 147-162.

[16] Mcclelland, D.C., The Achievement Motive[M].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Inc,1953.

Motivations Underlying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Online Shopping

――Taking Peking University for Example

WU Xiao-meng1 XIE Zan2 JIANG Jing3

(1.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2. Tsinghua Universit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Being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motivations underlying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online shopping. Using focus group interview and survey, the study describ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online shopping.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research found 6 motivations of students’ online shopping. They are communication/ entertainment, convenience, power, parallel, achievement and uniqueness/novelty motive. Finally, the study divided the students into 3 clusters: students of pursuit of power and achievement, students of pursuit of communication and convenience, students of pursuit of uniqueness/novelty and parallel. Although some of the motivations of students’ online shopping are same as the general consumers, they have shown many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youth in postmodern and digital age.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motivation of online shopping

第4篇

关于大学生网购调查报告

我在很久以前就听说了网购这个词,淘宝网更是家喻户晓的知名网站。人们对于网购这种购物形式众说纷纭,在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觉得网购存在很大的风险,也很少人真正尝试过。我一直都对网购很感兴趣,很好奇,在今年春天我开始了我的网购生涯。从那以后,身边的同学也纷纷开始了网购。后来网购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什么东西都喜欢从网上买。像我这样喜欢网购的大学生有多少呢?因此我选了这个主题。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为了揭开网购的真实面目,让更多的人了解网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此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由于调查的困难性,选取了本学院进行调查)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得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大学生网上购物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关于上网购物基本情形和情况。

3、调查方法:对经贸学院的全部学生(限于三年级以下)进行分层,分成大一,大二,大三三层,在总体中抽取容量为60的样本,在每层中进行系统抽样,根据每层样本量占总体的比重,在三层中分别抽取容量为22,22,16的样本。随机选定某一学号后,间隔10进行抽样,得到样本。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问卷附在最后一页)

四、调查结果分析

1、通过对样本中网购人数的调查,得到以下数据:大一学生样本中有9人进行网购,在该层中的比例为56.25%;大二的有15人,占该层的68.18%;大三的有11人,占该层的50%。

以95%的把握推断经贸学院中网购人数比例范围为45.36%~70.44%

2、在没有在网上购物的同学中,有近50%的同学认为网购不安全,而在有过网购行为的同学中有97%的同学觉得网购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92%的人会尝试网上购物。

3、在网购人群中,因为节约费用而选择网购的占网购人数的62%,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出于好奇和寻找新奇商品而选择网购。在众多的购物网站中,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有48.57%的网购者会把网站商品是否齐全作为他们选择购物网站的主要标准。其中,淘宝网名列前茅,有87.3%的同学选择在淘宝购物。

4、大家都在网上买些什么呢?经调查,数码产品位居榜首,占到总消费的37.7%,其次是服装27.87%,在网上买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占到总数的19.67%。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鲜等问题),却几乎无人在网上购买食品。

5、本次调查中,还对同学们的网购消费水平进行了调查,有42%的同学每季网购一次,每月一次和每年一次的同学分别占总体的25.8%和27.5%。还有4.7%的网购达人平均每周一次。每次购物的平均交易金额在100以下和100~500之间的人数都占总数的42.8%,其他金额范围分布较少。

6、在网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主要困难是商品描述不清楚,达到45%,其次是商品数目繁多和网站太多,网上市场太杂乱(21%),网购市场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调查结果总结

第5篇

CNNIC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网民数达到1.32亿,并且网上购物人数超过3000万。从网民的构成情况看,约有81.3%的网上个人用户的年龄在35岁以下,而大学生更是其中网络消费者的典型代表。大学生是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觉悟较高,对于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的有较强的接受和领悟能力,他们是网络普及的直接对象。论文对石家庄市市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师大东校区、河北科技大学东校区、河北医科大学东校区四个校区人文、经济管理、医学、理学,以及工学等学科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对象

论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就石家庄市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师大东校区、河北科技大学东校区、河北医科大学东校区四个校区人文、经济管理、医学、理学,以及工学等学科各年级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实际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31张,回收有效率92.4%。调查问卷分内容介绍包括23个封闭式问题和两个开放式问题共三大部分构成。统计使用SPSS 11.0 For Windows 软件和EXCEL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另外对于开放式问题采用归类整理的研究分析方法。

三、问卷分析

1.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特征调查

(1)对于上网的感受。调研显示大部分的上网者能够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乐趣,大部分受访者对上网的感觉较好。53.7%的认为上网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26.0%的非常能享受到上网带来的乐趣。另外有11.3%的人不觉得上网时间过得很快,8.2%的人感觉不到上网带来的乐趣,这类学生当属于那些对于网络了解不深或者受网络毁害论影响的那种类型。

(2)对待新事物的看法和为网络服务付费的意愿。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虽然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满足“生存需要”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当然这和他们的经济不能独立有很大关系,但大学生因其自身追求时尚的特点和独立生活的需要,他们更需要受尊重、人际交往,以及自我实现,所以他们在消费的心理上呈现一种追新求变的态势。此次调查显示对于新事物或新技术好奇或设法接触,以及要求设法实现拥有的占98.7%,这比较符合大学生朝气蓬勃、追求时尚新颖的特征。调研结果同时显示,有近50%的大学生不愿意为网上提供的服务额外支付费用,只有10.4%的大学生愿意为网上服务支付额外费用,有40.3%的大学生视情况来定是否愿意付费。这类现象表明,网络的普及还不够广和深,大学生对待网络消费的态度还不是非常积极,同时也说明网络文明的宣传还不到位。另外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人们的生活水平等也制约了网络消费的发展,网络的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

(3)购物原因与网站选择。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网上购物是主动的,个人购物的原因中,价格优惠、商品款式多样齐全、购物图方便快捷,以及觉得好玩好奇时尚的比例各为22.5%、10.4%、12.1%、7.8%,由于网络消费的成本低、方便快捷以及它是有别于传统消费方式的新消费方式等特点和优势吸引着拥有高素质、追求时尚新颖并接受新思想的大学生。网上选购商品需要一个认知的过程,又产生网上购物的因素,也就是网上购物的需求,再去确定如何的选择商家。这是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的情感意志过程。此次调研显示,在问访问次数最多的商业网站这一问题中,结果排在前面的是淘宝、易趣、新浪商城、搜狐商城、腾讯、网易商城比例为29.0%、11.3%、10.8%、10.8%、10.4%、7.8%。选择这类网站的原因主要是知名度、受朋友的影响、诚信度比例各为27.7%、22.5%、15.6%。

2.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指向分析

(1)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指向调查数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月平均生活消费水平集中于200元~600元之间,600元以上的占7.8%,略高于本地区的平均生活消费水平。此次调查的对象网龄大多在2年以上,占80.5%。每周上网1小时以上,偏理科的学生由于课程多,每周上网的次数没偏文科的多,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1小时~3小时。其中也有每天上网都在六小时以上,网瘾大的学生(如玩游戏)。

(2)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特点分析。上网地点调查发现在学校周围网吧 33.8%,学校机房49.8% ,宿舍或家里15.2%。说明大学生还未达到电脑的普及,鉴于地区发展和经济的因素尚不具备独立进行网络消费的能力。

登陆购物网站的频率调研数据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只是偶尔登陆购物网站,每次上网都登陆的只占2.6%,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于登陆购物网站存在不确定因素。这些表明当今大学生不是完全的网络消费者,他们可能是由需求产生或是网络宣传的影响进而产生欲望的。

调研显示91.3%的学生拥有E-mail,23.0%有数个,近年来的网上商家发现了网络邮件在网络营销的重要性,邮件营销一时成为市场的一个亮点,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近年来大多数的商业网站像网易、新浪等看准了市场,并充分发挥了邮件的作用,面对网络的普及,为了赢来更多的顾客群,商家运用了一种更直接的营销方式――E-mail营销,即向广大电子邮件使用者发送有关于商品最新信息的E-mai1,在网上进行一对一的商品宣传。邮件营销应声而起并做有成效,在访谈和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拥有E-mail的学生一般会浏览一下邮箱内的广告邮件,有时也会从中选择购买推荐的产品或服务,并且拥有邮件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网上购买行为。

在网上消费方面,选择网上实物购买占55.1%,娱乐支出占11.6%,虚拟产品,以及游戏充值占20.9%,其他的占12.4%。在实物的购买中,图书、电子或数码产品、软件、音像制品最受欢迎,但在年级上有所区别,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实物的购买概率远远高于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相关经验的增加,网上购物日益成为购物的一种方式。同时相比较而言,男生要比女生更能产生网上购买行为。

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是浏览信息、查资料或学习、网上下载、聊天、玩游戏,以及收发邮件的比例占97.1%。 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休闲娱乐业成为了上网的主要目的。虽然浏览信息、查资料或学习认识仍是大学生上网的普遍选择,但同时休闲娱乐也上升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这些表明与过去相比,大学生在网上对于信息、服务的多样性和娱乐性追求有所提高。网络不仅是学习的主要工具,也是休闲娱乐的重要活动之一。

此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网上购物的支付手段,首选银行汇款,选银行汇款的占24.2%,其次依次为网上银行22.9%、第三方支付22.1%、邮局汇款15.6%。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式诸如货到付款这主要考虑了安全性的必要,还有手机支付的方式,在访谈中大学生都表示这种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风险。

3.调查分析总结

(1)大学生的消费特征对其网络消费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对于网络消费,大多数的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他们对于网络营销的态度越正面,年级越高对于网络经验越成熟,进行网上购物的行为就越理性、积极;性别与对待网络的态度有关;专业的差异,偏文科的大学生由于课程少,而且少了整天计算的烦恼,空闲的时间较偏理科的学生要多的多;月消费水平与网络购物相关性较小。

(2)大学生的网上购物的态度,以及意向对其网络消费有成正比的影响。调研显示能够尽情投入网络世界的大学生一般都能享受到网络所带来的乐趣,并对于网络才生亲近的好感,这样他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会愿意为网络的服务付费,并且从于网络的接触过程中了解网上购物,偏好于网络,自然会转移接受网上购物这一便捷的消费方式。

(3)大学生的网络经验对其网络消费也有成正比的影响。大学生们对网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会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多而逐渐加深,不同的大学生对网络在自己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大学生网龄的长短与他们对网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成正相关;大学生们随着网龄的增加,会从全方位的考虑购买决策的正确与否。对于产生购买的动机很理智,在如何选择商家上,会通过网络上的论坛对此商家的评价、征询朋友的意见、搜索商家本身的知名度和诚信度等方法搜集信息,有效比对,然后综合考虑比较网络风险系数,再做出购买的决策,这符合拥有较高素质大学生的纯粹消费者身份的特点。

(4)感知风险度与大学生网络消费成反比。网上购物的风险指的是产品质量风险、安全性风险(网络欺骗或欺诈、人身及健康风险、财产风险、安全感心理风险等)、商家诚信度的风险、机制不健全权益无法保障的风险、配送的风险等,这些限制了大学生网上消费的步伐。为了规避风险他们会尽量减少网上购物,即使购物也是在那些知名度大的商家去选择。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6篇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为了揭开网购的真实面目,让更多的人了解网购,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此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由于调查的困难性,选取了本学院进行调查)

2、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得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大学生网上购物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关于上网购物基本情形和情况。

3、调查方法:对经贸学院的全部学生(限于三年级以下)进行分层,分成大一,大二,大三三层,在总体中抽取容量为60的样本,在每层中进行系统抽样,根据每层样本量占总体的比重,在三层中分别抽取容量为22,22,16的样本。随机选定某一学号后,间隔10进行抽样,得到样本。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问卷附在最后一页)

四、调查结果分析

以95%的把握推断经贸学院中网购人数比例范围为45.36%~70.44%

2、在没有在网上购物的同学中,有近50%的同学认为网购不安全,而在有过网购行为的同学中有97%的同学觉得网购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92%的人会尝试网上购物。

3、在网购人群中,因为节约费用而选择网购的占网购人数的62%,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出于好奇和寻找新奇商品而选择网购。在众多的购物网站中,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有48.57%的网购者会把网站商品是否齐全作为他们选择购物网站的主要标准。其中,淘宝网名列前茅,有87.3%的同学选择在淘宝购物。

4、大家都在网上买些什么呢?经调查,数码产品位居榜首,占到总消费的37.7%,其次是服装27.87%,在网上买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占到总数的19.67%。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鲜等问题),却几乎无人在网上购买食品。

6、在网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主要困难是商品描述不清楚,达到45%,其次是商品数目繁多和网站太多,网上市场太杂乱(21%),网购市场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说明大学生在网上购物还不是很普及,但潜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阻碍他们开始网购的主要是安全因素,只要他们认为网购值得信任了,网购的方便,省时,商品齐群等优点一定会吸引绝大多数的人开始网购。目前,人们在网上消费的商品种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网购要想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要优化购物体系,打破这种局限。

购物网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他能让我们实现资源共享,在网上我们可以找到最便宜的,质量最好的,最时尚的商品,坐在家里就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未来网购一定会成为人们的主要购物形式之一。

附件:

2016年大学生网上购物调查问卷

1.您是否听说或接触过网上购物?

说明:如果您选择a或者b选项,请只回答第2、3题

a从来没听说过

b听说过但没有接触过

c偶尔在网上购买物品

d经常在网上购买物品

2.您没有网购经历的原因是什么?

a网购流程太复杂

b网购不安全

c其他

3.如果您没有网购经历,那么您接下来会考虑尝试网购吗?

a会 b可能会 c不会

4.您经常登陆哪个购物网站?

a淘宝 b易趣 c拍拍 d当当 e其他

5.你选择网上购物的理由是?

a节省时间、节约费用

b操作方便

c寻找稀有商品

d出于好奇,有趣

e追求时尚

6.您认为购物网站哪些最吸引您?

a打折优惠

b节日促销

c商品种类齐全

d商品介绍全面

e其他

7.在网上购物你经常选择的产品?

a图书 b服装 c化妆品 d礼品 e数码产品 f食品

8.您平均一次购物金额大约在?

a5000元以上 b1000-5000元 c500-1000元 d100-500元 e100元以下

9.您对网上购物是否信任?

a非常信任 b信任 c一般 d不信任 e非常不信任

10在网上购物过程中,有无受骗经历?

a有 b没有

11.您在网上购物的频率?

a每周一次b平均每月一次c平均每季一次d平均每年一次

12. 您在网上购物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a商品描述不清楚

b品种类和网站数目太多

c面复杂,不易操作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购物;发展

一、引言

1.研究背景: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手机购物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购物模式。美国彭博资讯报道,美国新生代青少年不再痴迷于前往名牌服饰店购买衣物,而是透过智能手机购买全球品牌服饰[][1]。在我国,据CNNIC的《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44亿,占总数的28.9%。学生是一个重要群体,占总规模的25.5%,大学生网民占较高比例。研究大学生手机购物现状,了解影响大学生手机购物的阻滞因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大学生手机购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概念定义:手机购物, 是指使用手机上网、在线选购商品并进行在线支付的过程。从手机购物的现状看,目前手机购物品类已经十分丰富,从服装日化、电影优惠、手机话费、酒店旅行等日常衣食住用行都可以在手机端完成购买。

二、研究方法

1.被试:本课题组以浙江温州茶山高教园区为例,向90后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83份,其中有效问卷435份,有效回收率约为87%。其中男生200人、女生235人,大一、大二各100人,大三140人,大四95人。

2.研究工具:本文根据自行编制15题手机购物问卷(含开放性试题2题),根据题目设置A、B、C、D四个选项,采用自选式方式回答,后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手机购物的现状

(1)手机购物在大学生群体中发展迅速。调查结果显示90%的同学有网购经历,或自行网购,或让同学代购。在具有网购经历的同学中,选择手机购物的约占调查总数的18.9%,愿意在不久的将来选择手机购物的约占37.6%。由此可见,尽管目前大学生手机购物人数占网购总体人数份额不高,但是大学生手机购物的提升趋势明显,将呈现井喷式增长。

(2)大学生手机购物品类不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手机购物经历的大学生,其购物品类大致集中在日常生活消费品领域,集中在鞋子(92.11%),服装(86.84%),美食特产(60.53%),日用百货(52.63%)。而在学习用品比如书籍和电子数码产品不多。数码产品(31.74%)、学习用品比如书籍(36.16%)。

2.大学生手机购物的阻滞因素

调查组对受访大学生就手机购物与电脑等网络购物平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购物平台均受到商品质量、商家信用、大学生层级、购物频率等因素影响。此外大学生手机购物还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网页浏览速度慢。近8成受访学生认为手机网页的浏览速度较慢,影响了手机购物方式的选择。目前大学生只能手机使用基本为2G网络,手机浏览速度普遍较慢,据对多款手机浏览器测试数据显示,UC9.5.0 1606.48m/s,QQ 5.0为1378.6 m/s,傲游4.1.4为1270.36 m/s。

(2)网络流量消耗大。45%的大学生认为“手机购物平台网络流量消耗大,不考虑经常使用”,33%的大学生认为“不考虑使用”。我们进一步对有网购经历的大学生进行访谈得知,当前大学生手机业务中,包含的套餐流量基本在100M-500M之间,如需更多流量,则需要额外缴费。以浙江温州移动手机流量套餐为例,了解详情80M10元/月,了解详情 了解详情300M30元/月,500M50元/月,2G100元/月。而这类费用已经超过了大学生月手机消费承受能力。与手机相比,电脑宽带套餐仅为68元/月(含手机最低消费48元),流量不限,因此75%的同学更倾向于电脑购物。

(3)浏览视觉效果差。69.5%的大学生认为手机界面过小,浏览视觉效果差,影响其手机购物方式的选择。我们通过实地观察可以发现,目前智能手机主要的功能还在于通讯、社交,因此智能手机从携带的便利性角度出发,屏幕一般在3.5英寸-5.0英寸之间,对于购物商品,特别是服装类需要从全景角度审视的商品而言,浏览视觉效果不好。

(4)手机支付风险高等。调查中发现,71.3%的同学对手机支付平台的安全性风险高。除了受钓鱼网站的影响外,智能手机支付安全保证措施目前较少,仅密码输入和手机短信验证。而电脑平台中的网上银行支付仅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它的支付安全设置有网银盾、安全保护问题、数字证书、短信校验服务等多方面。

四、结论与建议

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导者,大学生消费者既要看到手机购物的优势,但也应该树立理性消费意识[4],通过自我控制策略在优化购物环境,提高手机购物的幸福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合理界定手机购物的类型。手机购物更适合小物件选择,比如常用的微型电子产品、书籍、食品、鞋子等,以此来提升网页浏览速度和商品视觉效果。将衣服这类对阅读屏幕尺寸要求大的商品选择电脑平台购物; 第二,优化手机购物的环境。对于大学生普遍反映手机购物耗流量这一情况,可以通过在WIFI环境下进行购物选择,以回避流量限制,当前诸多高校校园WIFI全覆盖,也为优化环境提供了可能; 第三,提升手机支付安全保障等措施。一方面要选择较为安全的浏览器(比如UC浏览器),同时安装手机安保软件。另一方面要适时更新购物平台版本,优化支付平台,比如手机淘宝正式了 2014 年首个新版本——“手机淘宝 4.0 版”客户端,该版本的6位数字密码支付功能只能在支付宝认证的安全设备上使用。

参考文献:

[1]亚联.美国青少年偏爱手机购物[N].中国纺织报,2013-12-05(002)

[2]李博.浅谈我国手机购物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外资,2013,13:47+49.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服装消费;网络购物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071-01

随着网购的普及,网上购物已经慢慢地从一个新鲜的事物逐渐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以其特殊的优势逐渐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兴群体,他们更热衷于网络“买”、“卖”。据调查,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消费中,服装消费占有重要的地位,网络消费更是服装消费中的重要部分。笔者选取了江苏省南京、苏州等城市的100名在校大学生(男生66名,女生34名)开展相关问卷调查,并展开其服装网络消费心理的研究分析。

一、大学生服装网络消费的现状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他们标新立异、追逐时尚、勇于冒险、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鲜明的个性、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正成为引领时尚消费潮流的一股新生力量。

根据调查,在所选的100位调查对象中,大学生上网频率:每天去网购服装的为0;4%的人每周会有网购服装的行为;33%的人则是每月进行网购服装;63%的人是偶尔进行网购服装。大学生网购服装的频率与这个特殊群体的无经济来源有着直接的关系。数据中得出结论:江苏省96%的大学生对于网络服装的消费是持理性的观点,存在极少数的盲目网购服装消费行为的现象。数据显示只有37%的人是经常购物,但在这一特殊群体里,且调查对象的性别是男比女2:1的情况下,这已是一个客观的数值。

二、大学生选择服装网店的消费行为、心理分析

(一)收藏服装网络店铺的类型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7%的人在收藏店铺是会选择装修精美的店铺,21%的人会选择产品丰富的店铺进行收藏;37%的人认为同类产品价格具有优势的店铺可以进行收藏;37%的人从不收藏店铺;7%的人收藏店铺是由于其他原因。以此可以看出,在收藏店铺的72%人中,37%的人认为同类产品中物美价廉的店铺比较受他们欢迎,所以商家可以通过某些促销手段等促进大学生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达到销售目的,实现顾客与商家的共赢。

(二)对服装网络店铺存在的疑虑

调查显示,35%的大学生消费者存在货不对版的担忧;24%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图片太少、不清晰,没有参考价值;41%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图片与实物会存在色差问题;66%的人担忧服装买回来不能试穿,不知道是否合适的问题。

(三)通常所购买服装的网店特点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61%的大学生消费者会选择有较多买家好评的店铺;68%的大学生消费者会选择信誉度高的网络店铺;4%的大学生消费者会选择装修精美的店铺;5%的大学生消费者选择有模特穿着服装的店铺;17%的大学生消费者选择货品丰富的店铺;还有5%的大学生消费者选择其他原因。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卖家的信誉度是买家首要关心的问题。

(四)服装网店中图片呈现方式的可信度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7%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有真人模特穿着的店铺可信度高;17%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没有模特穿着的实物照的网店可信度高;5%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有人穿着的网店可信度高;13%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其他原因的网店可信度高。在大学生消费者心目中,在购买服装时,他们主要关注的还是服装穿在真人身上的效果图,商家可以引进3D穿衣系统,让大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服装之前,可以通过模拟的试衣效果,决定购买与否。

(五)服装网店需要改善的地方分析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51%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网店需要改善的地方在于售后服务;10%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网店设计需要改善;25%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商品的种类需要丰富;60%的大学生消费者对于网购服装的质量存在担忧;35%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商品描述造假;25%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价格需要改善;8%的人认为网购服装的支付方式需要得到改善;7%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订购流程需要得到改善;26%的大学生消费者担忧物流配送实物与图片、描述有误差。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者在网购服装时,主要关注的是商品质量、售后服务、以及卖家信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卖家在经营店铺时,诚信是首位;其次,卖家应对每次出仓的服装在发送前,应做好仔细的检查,对于店铺的客服人员做统一专业的训练。

(六)已购买者的评价与大学生购物决策分析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42%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已购买者的评价影响自己的购买决策;7%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购买者的评价不影响自己的购买欲;还有51%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这要视情况而定。这还是店家信誉的问题,店家信誉高,服装质量都受大学生消费者满意,就不会担忧买家的评论影响生意。

(七)客服对大学生服装购物的决策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63%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客服的态度影响自己的购买欲;8%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不会影响;29%的大学生消费者认为这要视情况而定。从数据中看出,一个专业的客服对于店铺的重要性。

三、总结

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没有经济来源),在网上购物的消费金额相对较低,但也存在着一部分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购物并存在不理性购买服装的现象。从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群体将是服装网络购物的重要主体,服装品牌要充分了解这一群体的购买行为及心理特征,才能迎合其消费品味,拓展品牌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晁鹏新.北京市大学生服装消费品牌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5).

第9篇

1引言

旅游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对信息依赖度极高。游客、企业和管理部门等通过信息交互,从而实现旅游产品的购买或销售。游客的旅游决策和计划依赖于信息,一般旅游决策过程包括识别需要、搜寻信息、旅游决策、旅游消费、购后感觉5个步骤(甘朝友,1995)。信息搜索是有目的的知识记忆行为或从环境中对信息的捕捉(Engel,1986)。旅游信息搜索分为内部搜索和外部搜索,内部信息搜索既游客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要获取更多信息则需要借助外部信息搜索(Kim,Lehto,etal.,2007)。网络信息搜索是在内部信息不能满足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进行在线信息搜索的过程,越来越多的游客利用互联网搜寻信息。信息搜索行为的研究是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前提,也是制订营销计划的重要依据。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2),截止2011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达到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38.3%。其中,学生网民在整体网民中所占比例为30.2%。同时,我国旅行预订用户达到4207万人,年增长16.5%,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8.2%,尽管如此,旅行预订的使用率仍明显低于网络购物(37.8%)、团购(12.6%)等商务交易。大学生作为年轻群体,对于新鲜事物接受度高,能够充分地借助现代科技进行信息搜索和旅游购买,是未来旅游消费的主体。分析和探寻我国大学生在线旅游信息搜索行为对于旅游目的地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文献回顾

上世纪80年代,旅游信息搜索逐渐成为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最广泛的论题之一(Fodness,Blackwell,etal.,1997;Chen,Gursoy,2000;Gursoy,2003;Gursoy,McCleary2004)。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成为重要的信息源,因此,在线视角下的信息搜索行为逐渐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与传统信息源相比,在线信息源不仅节省用户时间、费用和精力,还能提供更可靠准确的旅游信息(O’Connor,1999)。Fodness等(1997)认为旅游信息搜索行为是旅游行为系统中重要的组成环节,信息搜索内容能够反映游客的在线信息需求。Xiang(2010)对美国游客研究发现,住宿和交通信息是外出旅游搜索的主要内容,其次才是旅游吸引物。Gursoy和McCleary(2004)通过对前人研究总结,建立起包含心理因素、经济状况和信息处理方式的综合理论模型。Pan和Fesenmaier(2006)的研究也发现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将酒店作为第一搜索任务,然后才会转移到交通或者其他活动和旅游吸引物,并将游客的在线行为分为“搜索(在搜索栏输入术语)”、“导航(点击链接)”和“组织(打印或在纸上记录)”,同时分析了在线搜索的微观进程,建立了在线旅游搜索的模型。Lehto等(2006)结合卷入程度,认知过程模式和知识特征等三个方面,提出并验证了在线旅游信息搜索行为模型。李君轶等(2010)通过实证调查对国内游客的旅游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特征与偏好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游客对旅游网站内容的关注程度。魏军等(2008)对国外旅游信息搜索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郑鹏(2009)等对大学生网络旅游信息态度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岑成德(2007)利用调查问卷研究了大学生的网络搜索行为的特点;白晓娟(2001)围绕旅游信息搜索策略与搜索的可能性、游客个性特征以及搜索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构了旅游信息搜索行为模型。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旅游信息搜索是一个重要课题,它是构成旅游购买决策的重要环节。学者们对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搜索行为进行了有益探索。在研究方法上,以问卷调查为主,个别学者应用了实验观察法和访谈法,但在样本的选择上缺乏代表性,有些实验法的样本量偏少。研究内容上以实证研究为主,对基础理论研究涉及较少。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需求偏好、搜索行为模型构建、搜索行为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探讨,而国内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基于过程视角对国内游客在线搜索行为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3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

3.1研究方法游客的信息搜索行为受到旅游方式、时间、人数、年龄以及动机等因素的影响(Wang,2000)。研究显示大学生出游目的一般为观光和休闲,他们喜欢结伴,由于背景相似,因此大学生在制定旅游计划时会具有一定的共性,而且在计划制定过程中会更多地涉及交通、景区等旅游细节信息(郑鹏,2009)。基于大学生旅游信息搜索背景以及旅游决策和信息搜索等相关理论,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一致性,研究在预设情景框架下进行实验和数据采集。情景假设:旅游经费2000元,时间7天,目的地为北京市。在实验前进行实验说明,并要求所有被测试者填写包括年级、专业、学校、网龄等相关信息的实验表格。然后在测试人员的指导下安装屏幕录像软件。在测试过程中由被测试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搜索,搜寻时间、搜寻地点不限,以便获取更为真实的网络搜索视频数据。整个搜索过程通过屏幕录像软件予以保存,并且与实验表格统一编号。

3.2数据采集和整理用户—网络交互的多维模型是由用户,界面和网络空间三者组成(Spink,2004)。参考其实验和研究方法,利用屏幕录像软件(屏幕录像专家V7.5和轻松录屏)对被测试者上网搜索旅游信息和制定旅游计划的全过程进行录制。通过屏幕录像软件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惯常环境下人机互动的全部过程从而对其网络搜索行为有更准确和更真实的把握。实验共获取样本67份,其中有效样本64份,有效率为95.5%。在获得录像数据之后,对有效信息即实验主体的信息搜索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利用数据挖掘和词频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实验数据统计显示,被测试者中男生占46.3%,女生占53.7%;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占56.2%,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43.8%;人文社科类学生占43.28%,理工科类学生占56.72%。上网经验方面,网龄在5年以下的为17.91%,网龄最短为两年,仅有一人,剩下多集中于4~5年之间;5~10年网龄的人数较多,占总体的65.67%;网龄为10年以上的占16.42%,可见被测试群体具有比较丰富的网络经验。旅游偏好方面,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自助游或相似形式,选择团队游等其他旅游方式所占比例较少。有65.67%的被测试者没有去过北京,有19.4%的被测试者去过一次北京,有14.93%的被测试者去过北京两次或以上。被测试者所属区域分布相对比较集中,32.11%的学生来自中部地区,东北及东部地区学生占17.91%,西部地区学生占49.98%。城市学生占47.76%,农村学生占52.24%。

4大学生网络信息搜索基本特征

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搜索基本特征能够反映其基本的一些情况,其中每次信息搜索的时长、所使用的主页、搜索引擎以及关键词搜索习惯等都会对信息的获取产生影响。探寻大学生信息搜索行为的基本规律,总结其基本的网络信息搜索习惯,对于其信息搜索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4.1信息搜索的时间特征一项旅游计划的制订通常需要多次、反复的信息搜索来完成,因此信息搜索的时间也会相应较长。本次实验则是基于大学生在制定旅游计划时的首次信息搜索。信息搜索以获取目的地的基本信息为主要目标,因此搜索时间较短。样本搜索信息所用的平均时长约为28分钟;搜索信息并初步制定出游计划的时长介于28分钟到57分钟之间,均值约为37分钟。被测试者的搜索时长分布较为适中,78.13%不超过40分钟。有21个样本进行了信息搜索但并未制定旅游计划,其搜索时长均在20分钟以内;在剩余制定了出游计划的43个样本中,其信息搜索时长在40分钟以下共有29个,14个人搜索并制订计划的时间小于30分钟。可见大学生的网络旅游信息搜索和出游计划的制订具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如果仅仅是对旅游目的地的概略了解,不制定详细的出游计划,所用搜索时间就比较短。如果需要制定较为详细的出游计划,就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旅游信息搜索。

4.2大学生的主页观念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所使用的网络主页,一般有3种形式:第一种即以百度和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网站,使用该类型主页的样本数约有42.19%;第二种是导航站点,如“Hao123”等,这种主页是一个集合较多网址的网站,这种网站一般也嵌入搜索引擎对话框,使用这种网站的学生较多,占总体的51.56%;第三种则是其他,有些使用的是学校的主页,有些则是空白主页,这类主页的使用人数很少,不到7%。通过主页的使用可以发现,大学生们更偏好通过搜索引擎和导航方式直接获取相关信息。进一步观察发现,以搜索引擎为主页的学生会直接通过主页进行搜索,而使用导航页的学生一般也是利用导航页默认的搜索引擎,直接点击网址链接的人数很少。而大多数使用空白页面的同学选择直接输入目标网站的网址进行信息搜索。

4.3搜索引擎使用常见的搜索引擎包括全文索引搜索引擎,目录索引搜索引擎以及垂直搜索引擎等。全文索引搜索引擎通过提取互联网全网网站文字信息,检索与客户要求匹配的信息并提供给客户,常见的有百度、谷歌(Google)等。目录索引搜索引擎则表现为目录分类的网站链接列表,不提供关键词搜索,用户按照分类目录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常见的有hao123、hao360等;垂直搜索引擎是专注于特定领域和需求的搜索引擎,例如,去哪儿网(qunar)就是该类的代表。所调查的64个样本全部使用了搜索引擎,其中有35个样本只使用了一种搜索引擎,约占总体的54.69%,有29个样本使用了2种或2种以上的搜索引擎,使用1种搜索引擎的略占优势。使用两种以上引擎的测试者都是在认为第一种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难以满足需要的情况下而使用其他的搜索引擎。从不同类型的搜索引擎的使用来看,有62个样本使用了全文搜索引擎,其中有54个样本使用了百度(Baidu),占整体的84.38%;5个样本选择了谷歌(Google)作为搜索引擎;只有3个样本使用了搜狗(Sogou)或搜搜(Soso)作为搜索引擎,而且均为导航站默认的搜索引擎。在所有录频数据中,有18个样本使用了垂直搜索引擎,如艺龙(www.elong.com)、携程(www.ctrip.com)和酷讯(www.kuxun.cn)等,占整体的28.13%。虽然将导航网站作为主页的比例很高,但是直接使用目录搜索引擎的仅有4位被测试者,所占比例很小。从被测试者的旅游经历和网龄来看,搜索引擎使用的数量和受调查者的旅游经历、网龄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网龄越长,使用引擎的数量越多,旅游经历越丰富使用引擎数量越多。

4.4关键词习惯在全体样本中,平均输入关键词次数为6.72,在同时提交旅游计划的录像中,输入关键词次数均值为8.09;关键词输入10次以下的百分比为84.38%,说明大多数被测试者在搜索旅游信息时,不会输入过多关键词。首先就关键词结构对被调查者输入关键词的习惯进行了统计。依照关键词的语法结构和整体结构将关键词分为词、短语、单词组合和长句。词即普通具有单一意义的词,短语指若干个词的组合但还不能构成长句,单词组合指若干个通过空格连接词的组合,长句指能表达完整意思的较长的关键词。通过对关键词结构的统计可以一定程度观察到大学生对于在线旅游信息搜索的熟练程度。统计显示,大多数被测试者在搜索旅游信息时使用了短语进行搜索,短语的出现频次达到了306次,其中以长尾关键词的形式出现的频次较高,出现了152次;使用长句的出现频次只有23次。对下拉联想词利用的统计发现,利用频次有45次。根据国外研究结果(Pan,2006),使用短语进行旅游信息搜索说明其具有比较熟练的搜索技能。另外,实验数据显示大学生在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旅游信息搜索并制订计划时,会更多地在关键词中加入限定条件来寻找特定信息。前文分析表明,旅游经历和关键词键入数量正相关,网龄和关键词搜寻频率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对旅游目的地的熟悉程度越高,大学生使用关键词就越多、目的性越强;网龄能够反映网络的熟悉程度,这也说明网络使用的熟悉程度会影响关键词搜索的频次,网龄越久的大学生关键词搜索的频次越高。

5大学生旅游网络信息搜索模式

5.1信息关注在旅游信息关注方面,主要通过统计和分析被测试者在信息检索时所输入的关键词和下拉联想词的利用来反映。利用词频分析,对被测试者的435次关键词输入进行信息提取,总共获得544个关键词信息。通过词频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初步统计后,根据语义信息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归并和整理,得到如下结果(见表1)。数据显示,被测试者对旅游景区信息关注度最高,总频次达到164次,占到30.15%;交通信息为92次,占到16.91%;对综合信息的搜索达到78次,占到14.33%;对住宿信息的搜索达到了59次,占到10.85%。信息的关注依次为“游”、“行”、“住”、“吃”、“购”,而对于娱乐要素并未涉及。在制定旅游计划时,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大学生十分注重消费价格如景区门票价格、出行价格和住宿价格等,关键词输入共达178次。对“吃”、“购”、“娱”等相关信息的搜索较少,表明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价格弹性大。

5.2信息遴选实验视频显示被测试者对于网站的遴选受其知名度和网站性质的影响,一般对旅游景区、目的地旅游官网及知名旅游网站的信息比较信任,对于一些非知名网站所提供的旅游信息缺乏兴趣。这可以通过网站选择以及在网站的停留时间反映。此外,信息粘贴与否是反映信息遴选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用户对信息的重视程度。搜索引擎搜索结果遴选。在百度搜索结果中,每一页搜索结果除推广链接外还显示10个普通链接,把这10个链接中的前4个认定为上部,第5~7个为中部,第8~10个为下部;翻页项即被测试者在获得搜索结果后是否翻页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表2数据显示,点击推广链接的频次为86次,占总体的15.33%,说明被测试者在点击页面的过程中更愿意选择普通链接;通过对链接位置的统计发现,点击搜索结果上部链接的频次达到428次,占总体的76.29%;中下部链接的点击频次之和仅为43次,占总体的7.67%。可见,由于位置的关系,上部链接具有明显优势。此外,有4位被测试者进行了一次翻页动作,大多数被测试者在浏览搜索第一页后选择输入新关键词,说明大学生在搜索旅游信息时耐心不足。将实验数据中发生过二跳行为(当网站页面展开后,用户在页面上产生的首次点击行为)的网站和重复出现过的网站进行筛选和统计记录,抽取出现频次大于8的77个高关注度的网站(网页),依据其性质和内容将其分为10类,然后进行汇总和统计,结果见表3。根据统计数据,“问答类”网站的出现频率比较高,达到25.62%,而且主要集中在搜搜问问、百度知道和爱问知识人等3个问答网站。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如车次确认或天气查询等,很多被测试者没有进行下一步动作而是直接做出决策,转入制订计划。旅游搜索门户站点出现频次虽然最高,但集中程度低,例如,去哪儿(qunar)出现频次最高,但仅为27次,占整个旅游搜索门户站点出现频次的18.37%。“文档搜索”网站出现频次最少,但是文档类站点收录的文档可以下载后进行阅读,且收录信息比较综合全面。地图类网站和图片网站可帮助用户收集到更为直观的景区信息,但两者出现频次所占比例分别为7.84%和2.87%,出现频次不高的原因可能与情境仅为假设有关,现实中,目的地地图、景区图片的信息关注度是比较高的。社区网站出现频次不高,与百度采用竞价排行策略而导致的搜索结果排序有关,但选择社区网站的被测试者普遍把社区网站中景区的相关信息作为制订计划的主要依据。传统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政府公众信息网站等非盈利性网站出现的频次比较少,这与他们在搜索引擎中的排位靠后有关。前几年比较常见的酒店搜索网站近几年纷纷进行了站点改革,向垂直搜索门户发展,因而出现频次也相对较少。在统计中还发现,近几年团购网站的兴起和微博平台的使用对旅游网站和线下旅游供应商的网络营销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将排行前4位的旅游搜索门户网站输入站长管理软件,发现这4个网站的搜索引擎依赖程度都比较高,最高的欣欣旅游网甚至达到了42.1%,说明在市场培育阶段,旅游网站应把其营销重点放在搜索引擎营销上。

5.3信息搜索模式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进行旅游信息搜索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随机抽取一份视屏录像,节选其中一段内容,按照其网络搜索信息时间节点进行记录,结果如下表4所示:通过信息搜索进程,被测试者的信息搜索行为表面上显示出信息搜索和计划制定两个阶段,但实际上还存在一个阶段,即信息确认阶段,这一过程表现为一种心理活动。根据相关学者研究,当旅游者遇到某个问题或情境时,首先会进行内部信息搜索,当内部信息不足时,会产生外部信息搜索。被测试者在输入关键词前,首先在其内部信息存储中进行了搜索,由于缺乏相关信息,进而借助搜索引擎输入相关关键词并进行搜索。可见,信息需求是促使信息搜寻行为的原动力。网络旅游信息搜索可划分为信息需求确认、信息搜索和计划制定三个阶段。在需求确认阶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情境假设前提下,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旅游目的、资金限制和时间要求。信息搜索阶段则是一个嵌套循环的反复过程。大循环中,每一次都会经历某一信息需求的确认到信息的搜索,进而转入计划制定。小循环中表现为搜索引擎或网站导航中输入关键词进行信息搜索,进而对搜索结果进行信息识别和筛选,即在已获得搜索结果中选择浏览感兴趣的信息并进入相关网页浏览;最后,确定信息并将其纳入旅游计划的制订之中,即在获取足够量的相关信息后,决定是否选用相关信息并做出计划的行为。游客在制定旅游计划的过程中,要经历多次决策过程,然后制定出最终的完整计划。因此,其旅游信息搜索行为可描述为:网络信息需求—信息搜索—信息识别—信息筛选—信息确定—纳入计划等几个基本过程,具体模式如图1所示。

第10篇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的形式,以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女生为例,针对她们的经济压力和日常消费行为,分析了当前高校护理女生的经济压力现状,并给出了相应的消费行为指导,以期帮助广大护理女生树立理财概念,促进其进行理性消费,树立合理的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护理女生;经济压力;消费行为指导

一、引言

众所周知,女性是社会上的第一消费群体,而护理专业是女生最多的一个专业,是女性群体的集结,代表了当下女性的消费观念。尚处于求学期的护理女生,其经济压力现状和消费状况直接对其个人发展和国民消费结构构成影响,那么,她们的消费行为是否受到社会女性消费的影响?她们的经济压力有哪些?又该如何为在校的护理女生做出合理的消费行为指导?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护理女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并能针对调查所发现的问题给出切合实际的指导方案。

为保证本次调查的顺利进行,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均为在校护理女生,各年级层次均有覆盖,随机性较高。调研时,采用数值来直观反映高校护理女生的压力值(十分制)。

二、高校护理女生经济压力来源及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4份(回收率94.7%),其中有效问卷261份(有效率91.9%)。对调研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发现高校护理女生的经济压力及消费行为现状有如下几个特点:

1. 家庭供给仍是护理女生消费的主要来源

据调查结果,约有81. 7% 的护理女生消费主要来源是家庭供给,15. 8% 的护理女生消费主要来源是奖、助学金。以温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为例,该院女生约占总人数的95%,仅获得了院级奖学金的人数就占到总人数的96.7%。由此可以看出,护理女生独立性不强,大多数人没有自己的工作或兼职收入,其消费主要来源仍是家庭供给。

2.生活额外消费占据护理女生消费的主要部分

据统计,高校护理女生每月用于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费用平均占每月生活费的41%,服装(30%)、零食(30%)、学习用品及资料(20%)是这些额外费用的主要去向。这与护理女生热衷于网购、逛街等有一定关系,因为这会促进其无意识的消费行为。而且,由于护理专业本身就比较注重护生的仪容仪表,加之女生爱美的天性,护理女生花在美容项目上的费用较其他专业女生偏高。另外,93%的问卷对象表明日常生活中有结伴活动的倾向,这种结伴行动的行为作用于消费环节时,会造成一定的盲从心理,也会增加其消费量。

3.消费对象的增加是护理女生经济压力的主要来源

75%的护理女生表示自己会出现经济压力主要与其消费对象的增加有关,因其家庭条件不富裕这一客观原因而造成自己存在经济压力的仅占据统计结果的25%。与未经历大学生活之前不同,护理女生在真正进入专业学习后,需要关注自己的个人形象、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扩大人际交往范围、提升自我核心竞争力……进行这些活动时,护理女生的消费对象也在逐渐增加,例如人情消费、通讯费、美妆用品费、班费、社团费等。此外,绝大多数参与问卷调查的护理女生表示,在生活和学业等方面过大时,有通过增加消费来缓解压力的倾向。逛街(30%)、美食(30%)、旅游(20%)、网购(10%)是其中高校护理女生最青睐的几种消费方式。

4.经济压力已成为高校护理女生的主要压力,且随年级增长而增大

调研结果显示,80.0%的护理女生表示,在校期间会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出现,其中,15%的人经常处于经济困扰中,这一结果说明经济负担已然成为高校护理女生的一大难题。护理女生消费对象的增加以及占据主要消费的生活额外消费直接导致了护理女生经济压力的增加。同时也与护理专业的专业特殊性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医学类专业的教育成本较之其他专业偏高,护理专业对学生的仪表姿态有一定要求,这也会增加一部分生活费用。经济压力数值直观反映了护理女生们长期处于一定的经济压力之下,调研统计结果显示其值平均分为4.85。对样本进行分层处理后,我们发现,以四年制护理专业本科生为例(不考虑大四实习生),大一学生的经济压力值为4.66,大二为4.78,大三为5.13,这一结果表明高校护理女生的经济压力值随年级增长而有所增加。高年级的护生往往会考虑到未来就业、考研等人生规划问题,并且会因此而做一些准备,例如参加社团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备考研究生等,这些方面的费用会占据生活费的一部分,这与约20%的护生觉得经济压力来源于考各种证书所需费用增加这一结果相符。

5.产品性价比是高校护理女生消费时首要关注的问题

据调查,55%的高校护理女生进行消费时最为关心的是产品性价比,其次是产品质量(25%)、产品评价及用户口碑(15%)、产品新奇度和创意(5%)。接受过高等教育使得高校护理女生这一群体有一定的理性消费观念,同时,因面临一定的经济压力,她们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在产品本身,要求其价格能与质量成正比,并且在自己的支付能力范围之内。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丰富的一大群体,有关产品的评论不再仅能通过口口相传,因此产品口碑也是她们的一个关注点。

三、高校护理女生消费行为指导对策

1.理性消费――树立合理的消费概念,分配得当,拒绝冲动盲从

从统计结果来看,护理女生消费对象越来越多,生活额外消费占据护理女生消费的主要部分,这反映出护理女生在消费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冲动、盲从等因素。这与其未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有直接关系,而且,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她们出现一系列或大或小的经济压力,在这些压力长久、持续的作用下,最终会影响到这一群体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因此,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合理分配生活费用、拒绝冲动消费和消费盲从,能节省不必要的生活开支,从而有效的缓解这一压力。

2.学会沟通――面临经济压力时正确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群体,大多数还无法做到经济上的完全独立,基本还是父母的供养。因而面临的经济压力也与其它群体不同,主要由父母提供的生活费用无法满足自身消费需求这一矛盾造成。因此在面临经济压力时如何正确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消费问题上,与家长进行协商,制定一个双方均能满意的消费额度。通过协商,可以说明自己真正存在的困难,也能在父母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不合理消费的部分,还能了解到父母对自己的期许,以及真实的家庭现状。据调查,仅25%的人是因为家庭原因而产生了经济负担,剩下75%的人则是因为存在不合理消费而导致了这一状况,与具有生活经验的父母进行协商、征求他们的意见,能为缓解经济压力指明方向。另外,在自己因为一些特殊事件造成的费用超支而面临经济压力时,及时与父母进行沟通和也能得到理解和支持。

3.拓宽渠道――善于借用学校资源缓解经济压力

对于调查中占据25%的由于家庭原因导致经济压力的护理女生,在高校内会有扶贫等项目,真正存在经济负担的同学,可以提供材料,申请这些项目,以期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另外,校园内一般会有由学校提供的兼职岗位,同学们还可以参与到这些工作当中,挣取一部分生活费,缓解自身压力。除此之外,学校内有各种社团组织等,可以挑选关于理财等方面内容的社团加入,跟和自己情况相同的同学进行交流,学习理财知识。经济来源渠道的多元化有利于护理女生在生活拮据的情况下寻找解决方法,缓解自身经济压力。

4.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消费能力的消费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商品种类越来越多,即使是同类产品,其针对性也越来越强,其价格也有着天差地别。作为经济不能独立的护理女生,在发生消费行为时,应当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消费能力的产品,既要使得产品本身物得其用,又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价值。有选择性的采购不仅能培养护理女生理性消费的能力,还能调整护理女生生活费的分配,节约不必要的开支,有效调节经济压力。

5.开源节流――学习理财知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理财的起步阶段。良好的理财习惯能指导学生更好更有计划的进行消费缓解经济压力。因此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至关重要,比如记账、做好费用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进行等。同时也要学习相应的理财知识,在“节流”的同时懂得如何“开源”,如现在很多大学生热衷的余额宝投资等。

四、总结

高校护理女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既承担着经济压力又充满了消费活力,但是消费应该是一件理性的事情,不能随性进行,这不仅会给护理女生们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影响其个人发展,更有甚者,会影响其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所以,进行消费活动时一定要合理规划,使一锱一铢都能用得其所。因此,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积极寻求父母、学校、同学的帮助和支持,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消费能力的消费品,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些措施也一定会缓解高校护理女生的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1]田欣,王佳楠.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调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14).

[2]郭小园,耿改智等.女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营销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1(1).

[3]徐万勤.新时期“90后”女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教育对策[J].现代商业报,2010(11).

第11篇

1.现阶段网络营销的教学方法

1.1以教师为主导

现有的《网络营销》课程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主导,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重视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和理解。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学生虽然掌握了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却没有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从而导致学校的供给和企业的需求脱节,与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

1.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

通过浏览众多《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网站和调查分析部分院校《网络营销》开课状况,发现国内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也非常注重《网络营销》的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实训和实验的力度。比如增加实验实训课程,使用网络营销实训平台,让大学生建立自己的网上商店等,但总体来说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少,实用型网络营销教育渠道较少,实战操作大多处于起步尝试阶段。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也可能被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开设开设网店,但因为实训的时间是很短的,一般只有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学生可能刚按照老师的要求把网店建设好,实训就结束了,网店的后期的运作得不到老师的指导与监督,导致学生为了建网店而建网店,效果不理想。

2.网络创业贯穿到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2.1网络创业的前景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络日益在全球得到了普及与应用。据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超过5亿,较2010年底增加5580万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94亿,使用率提升至37.8%,用户年增长率为20.8%。2008-2010年,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商务类应用每年以50%左右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虽然这一数字于2011年有所下降,但网络购物等应用依然处于较快发展趋势。据淘宝网站官方数据显示,2011年11月11日“光棍节”期间淘宝商城订单数突破了2000万,当日销售额高达33.6亿元,是2010年同日交易额的近4倍;当日淘宝网、淘宝商城“支付宝”的交易总额突破了52亿,这个数字超过香港6天的日均零售总额。由此可见,近几年网购的发展趋势使得利用网络进行创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给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契机。

2.2高校能提供的资源

目前,一些高校尤其是高职类院校出台了积极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并在校园内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园,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进行创业计划及实际运作提供很大的帮助,这为大学生开网店长期经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还有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增加了各种各样的创业项目课程,例如“网上创业”课程。指导学生运用“校内网”或其他网络平台,如淘宝网、eBay、拍拍等在网上开店,给学生提供网络创业训练的机会。

2.3大学生的特点

相对而言,在校大学生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没有人脉,然而,他们熟悉网络、有较强的网络知识和技能,能够快速接受新事务,思维相当活跃,并且有浓厚的创业激情。他们不喜欢一味的理论学习,渴望尽快的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成本低,风险小,简单灵活的网络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创业的首选。根据淘宝官方网站正式对外的淘宝网就业指数看,截至2010年4月30日,淘宝网创造了106万直接且充分就业机会,这106万人中有一半以上人年龄在20至32岁之间,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网络创业的行列之中。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可以把网上开店贯穿到《网络营销》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对学生的实战操作给予长期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网上开店贯穿到网络营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网络营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网络营销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讲授外,还需要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来理解、解析、认知专业知识。笔者通过多年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实践,把网络创业贯穿到《网络营销》课程各个章节的教学中。以网上开店为例,网店的订单分析、用户分析;网店支付工具的选择;网店的建设和优化;网店推广等都可以和网络营销理论一一对应。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以淘宝网真实网络平台为基础,把网上开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分析目前国内外的网络营销环境,最主要的是网络购物环境,选择熟悉并且感兴趣的商品,开展网上商店的策划、构建及运营,解决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货源渠道、交易信息安全、资金结算、物流配送、网络促销等各种问题,并有效掌握网店的订单分析、用户分析;对网店进行优化和推广等相关的网店经营技能。具体安排如下:

3.1网络营销基础知识部分

在对网络营销概念讲述的基础上,以某网店为例,分析该网店与传统的实体店有什么区别,并对其所面临的网络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掌握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与联系、网络营销环境知识点。让学生在掌握网络营销调研方法的基础上,对淘宝网站热销产品进行一手和二手调研,通过问卷星或其他途径发放网络问卷,了解顾客需求,为网店开设做准备,让学生开展实际的网络调研和来掌握和巩固网络调研方法。

3.2网站建设部分

让学生浏览一些网上商城和皇冠店铺,对网店的模板、布局、商品排列和色彩搭配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店铺建设做准备。对淘宝网所卖产品的销售状况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哪类产品适合在网上销售,结合前面的调研报告,决定自身店铺卖什么类别的产品。根据域名的规则和特点,结合所卖产品给自己的店铺取一个简单易记的特殊域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现实中的市场或者网络上的市场寻找货源,找到自己想要售卖的产品,鉴于大学生没有资金和经验的特点,建议学生选择最实惠与方便的淘宝分销平台进货。然后,对产品拍照、进行描述,信息至网上,组建完整的网上商店,并美观自己的网上商店。

3.3网络营销策略部分

以实际产品为例,分析淘宝网和网上商城这类产品的定价方法,指导学生采用一种或几种网络定价方法对自己的网店进行定价。利用课余时间开始进行销售活动,尝试进行第一次交易。让学生利用各种网络营销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方法促进销售增长,例如去BBS上发帖子,SOHU上免费广告,利用阿里妈妈网络联盟等,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网店推广掌握网站推广的方法。一学期课程结束后,根据每个小组的收入与利润总额和一系列的实战过程来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第12篇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97-02

一、引言

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等方法,推测分析研究对象的本质,预测其未来的综合性科学,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今世界大数据分析遍布各个领域,统计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而且与多个学科交叉,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分析工具。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统计学》课程是教育部规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之一。在强调培养学生统计应用能力的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量经济学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提供必须要的统计学理论基础也尤为关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统计分析需求的提高,以及目前高等院校教学计划对《统计学》课程授课时间的限制,现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的需要。为了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探索《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路径是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有的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计理论教学多而统计实践教学少。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以讲授理论为主。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依然是讲授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为主,且对于统计学知识如何应用的实践性教学非常少。以课本知识为主的讲授方式,学生实际应用统计学的能力缺乏足够的锻炼。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拥有一定的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但是却不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缺乏案例教学。在统计学理论知识的教学部分,大多数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讲述完某个统计理论的内涵后,没有采用相关的案例来进一步说明该理论可以应用的背景,或者该理论可以解释的现象。此外,《统计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且很多统计学理论都会涉及到一些数学公式。对于这些数学公式,基本上都缺乏相关的案例来解释这些公式的内涵。然而,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招生时多为文理兼收,因此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公式的内涵,导致对统计学理论认识不够深入。

3.缺乏互动式教学。就目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而言,教学明显缺乏互动性,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很少。一是统计学的理论内容比较枯燥,而教师的授课方式与风格不能改变这种枯燥,甚至使其更加枯燥。二是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主要是由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所以学生更关心课堂笔记而忽视课堂参与。互动式教学的缺乏可能会造成教学效果的事倍功半。

4.软件应用教学不足。当前应用专门的统计软件,例如R、SPSS、SAS等,进行统计研究,已经成为大数据背景下各个领域进行统计分析的常态。但由于受到《统计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限制,我们分配在软件应用教学上的学时较少。实际上,这些统计软件是比较复杂难学的,学生在缺乏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很难自己学好软件应用。此外,由于部分高校对《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里不包括对软件应用的考核,也会导致部分学生会忽视软件应用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针对上述提出的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和实践,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摸索,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1.理论与实践并重。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授课老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应当坚持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并重,不可过分重视理论而忽视统计实践。而且实践性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反过来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对于实践性教学,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理论性教学的内容,给学生安排课后的实践任务。例如,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让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大学生网购等作为调查主题,根据统计学的授课进度,分步完成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等任务。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有参与感,体会统计实践的过程,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采用统计分析案例教学。通过课堂上引入具体的统计学案例,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使得抽象枯燥的统计理论变得立体生动。通过采用统计分析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在选择案例时,可以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自身与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特点,选择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具体说明统计方法运用的背景、条件以及分析过程。例如,股票市场的案例、物流公司的案例、房地产市场案例等。此外,统计学案例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3.采用互动式教学。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统计学》是课程难度较大,如何提高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生只有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具有学好统计学的动力。互动式教学恰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互动式教学并没有具体的形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思路,激发学习《统计学》课程的兴趣以及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可以将互动式教学纳入课程的考核范围,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理与软件应用相结合。使用统计学方法解决经济管理实际问题时,需要处理大量的统计数据,此时学习R、SPSS、SAS等专业统计软件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统计理论教学与软件应用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解决大量数据烦琐的计算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统计软件的演示,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软件操作,掌握运用软件处理数据的方法。由于受到《统计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限制,大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课程安排时,选择先讲授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才安排软件应用的上机操作课程。这种安排是不尽合理的,从以提高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角度看,既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将理论与软件应用相结合,教师可以更好地教授理论知识,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熟悉软件的操作,对于软件操作,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有利于学生更加快速地学习软件应用。

四、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虽然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规范化和系统化,然而目前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时代的要求在变化,教学方法更应该不断地改革和完善。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更加丰富多彩。本文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是经过我们多年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和探索的总结,希望能对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唐志.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11):17-19.

[2]黄海午.《统计学》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163-164.

[3]吴启富.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发展沿革及存在问题[J].统计与决策,2012,(3):48-50.

[4]纪淑娴.网络环境下经济管理类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0):109-111.

[5]史文雷,徐蕾,彭学君,宋存米.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1,(06):41-42.

[6]姚寿福.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2,(29):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