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

时间:2022-07-17 23:05: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

第1篇

圣母院里的钟次第地敲响,咚咚,咚咚……沉重地,凄婉地,好像在陈述着一个故事。

那是些浓烈得化不去,深刻得褪不了的形象:独眼的敲钟人伽西莫多,美丽善良的爱斯梅拉达,还有渊博却邪恶的克洛德副主教。

初始,伽西莫多的出场仿佛给我投射了一个丑恶的影象。他的独眼,他的聋哑,他的驼背,他的巨大和丑陋都让我先入为主地把他当作了大反派。婴儿时,他是一个人人见了都想把他烧死的丑小鸭;青年时,他是一个表面风光但人人唾弃的“愚人王”。他的脸仿佛注定了他就是恶魔的化身。到后来,我才看清他那清澈、崇高的灵魂。他对像使唤奴隶一样,役使他的克洛德忠心耿耿,这是怎样的一种单纯?他对曾经对他有恩的爱斯梅拉达,用尽全部生命的悉心照料和赴汤蹈火,是怎样的一种如火一般刚烈的爱情?他受尽了人世间的歧视和欺凌,却又满足的,勤劳的当着他的敲钟人。如此美丽,如此可敬的人性难道在他那丑陋的外表下就一文不值了吗?

相比而言,如果说伽西莫多的外表丑陋,那么克洛德的心灵便更加令人鄙视。一开始,良好的背景让我觉得他是个学识渊博的善良人——他收养了丑陋的伽西莫多,他是人人敬畏的副主教……。但是当故事的情节愈演愈烈时,我读懂了他精神世界中的畸形。他不择手段地“爱”,让他卑鄙地,变态地劫持爱斯梅拉达,并且因“爱”成恨地要置她于死地。这是一种自私的,低微的,霸道的“爱”,充满了病态的“爱”,那不算是爱,只是伤害……

然而,那书中最美的笔墨都倾注在了爱斯梅拉达身上:她美丽,因为她有一张天真清纯的脸孔;她善良,因为她的内心充满了同情和爱心。她可以为了保存甘果瓦的生命而嫁给他,她给饥渴难堪却无人理睬的敲钟人送水……她有菩萨一般无人能及的心肠,她有倾国倾城的美貌,她是善与美的化身!

怎么能不引起我的思考?人性的层层面面是多么复杂却简单:尽管人的精神世界是双面的,没有完全的丑,也没有绝对的美。但是,美就是进步的方向,美就是最原始的目的。就像书中说得那样:

“美就是完整,美就是全能,美就是唯一有生命力的东西。”

当灭灯钟响彻在巴黎圣母院里,所有故事都结束了……但那古老的故事将永恒地被传诵……

本站()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阶段(7―9年级)阅读15条规定:“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列出了《西游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10部推荐书目,这对我们初中语文教育与评价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纵观近几年中招命题,许多省都考到了课外名著阅读,这就需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走进名著,感悟形象,涵咏语言,不断有所收益。

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我把指导学生读课外书列为一项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通过努力,学生初步学会了通过写读笔记汲取精华的方法,初步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我主要是从激发读书兴趣、教学生会读书等方面进行教改实验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读课外书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将是他们步入知识殿堂的最好向导。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一种内驱力,读书就会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我激发学生兴趣的办法有两条,一是情境感染,二是开展活动,组织竞赛。

(一) 情境感染

首先,在自习课上,我给学生讲中外名人读书的故事,告诉他们爱读书是一种美德,凡是世界上有成就的人,都是有知识的人,而只有读书才能带来无穷无尽的知识。接着,我摘选一些读书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反复诵读,如“腹有诗书气自华”、“钻石珠宝非至宝,最有价值是读书”。同时,我经常把自己读到的好书向学生推荐,不久,班里就形成了一种读书的氛围。

兴趣的培养有时需要一种身临其境的感染,就像学生看了一场精彩的足球赛马上就会爱上足球一样,但看电视的效果却远不如亲临现场,这也许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节假日,我便有意识地和学生约好去新华书店买书、看书一小时,让学生在书店任意翻看,学生一则被那些丰富多彩的书所吸引,二则对“书山”、“书海”会有真切的感受,从而感觉到书那么多,自己知识太少,太需要读书了。

(二) 开展活动,组织竞赛

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会使学生的读书兴趣更加浓厚和持久。

1、知识竞赛

在班内定期举行“读书知识竞赛”。每人根据自己所读书的内容出一道题,涉及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有趣而又陌生的知识不但开阔了学生视野,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读书报告会

为了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我们每周举行一次“我喜欢的一本书” 读书报告会。开始先选一些口头表达能力强、爱读书的优秀学生作读书演讲,老师适当给予指导。为了提供人人露脸的机会,后来便逐渐变为抽签形式。读书报告会周周进行,充分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个谚语这样说:“无目标的努力,无异于在茫茫黑暗中远征。”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引导他们朝这个目标去努力。目标的制定不易过高,既要让他们感到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的信心,又要让他们能够体验到达目标后的快乐和喜悦,从而激起他们更浓厚的读书兴趣。

初一选择浅显易懂、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入手。必读节目选了《西游记》、《 鲁滨逊漂流记》、《骆驼祥子》、《繁星・春水》,选读书目有《四世同堂》、《家》、《春》、《秋》等。让学生在名著世界里展翅翱翔,去领悟真、善、美,识别假、恶、丑。初二读的书,内容比初一稍深一些,必读书目选了《水浒传》、《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选读书目有《子夜》、《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等。初三所读内容要更深些,侧重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必读书目选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名人列》,选读书目有《红楼梦》、《围城》、《老人与海》、《哈姆雷特》……同学们被书中一件件感人的故事所吸引,大家互相传阅,读书气氛异常活跃。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这些文学名著,在学生阅读前,我要给学生介绍每部作品的作者情况、有关背景、主要内容、艺术特色……这些材料的印发,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意蕴。

三、教学生会读书

兴趣还只是一种暂时的内动力,而要形成稳定的、持久的内动力,就要教会学生读书,会从书中吸取精华。这时,兴趣就会上升为一种内心的需要,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地去读书。

我要求每读一本书,都要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先写出读书的简要情况:A、第X本;B、书名;C、作者;D、字数;E、X天读完。然后写读书笔记正文,正文可以写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抄好词好句好段。

2、内容概括。

3、感想。感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书中人物、事件的评价;一种是自己的感受。

检查方法:每两周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览,评出“书写奖”,每月评出“读书大王”。给予表扬、奖励。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 阅读 现状 改进方法

课外阅读是中学生读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学生拓展视野的有效途径,无论对于中学生的知识积累、智力培养还是思想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广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如何呢?

一、 缺少阅读时间

高中生学业负担过重,几乎没有自由支配时间,学生连正常的学习任务都无法完成,何谈课外阅读。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包括语文老师在内,老师、家长普遍认为课外阅读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即使是休息日也有做不完的习题,课外阅读的苗头被坚决压制。

二、 阅读品位低

余秋雨说过,阅读经典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可农村的孩子阅读品味偏低,大多对恐怖类、言情类、神魔类、武侠类作品比较感兴趣,对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提不起兴趣。

三、 阅读功利性

在考试的重压之下,学生、老师、家长会把能不能提高成绩作为是否要阅读的标准。功利性阅读渐渐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学生或者远离经典,或者选择快餐式阅读。如果缺乏人类优秀文化的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会越来越匮乏。经典的阅读内容和正确的阅读方式可以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学生的阅读现状,让学生重温经典的醇香呢?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了解价值 改变观念

成绩是很多学生的困扰,阅读与之挂钩就不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负担,学生在情感上多了几分痛苦,少了几分愉悦。在家长和学校长期的引导下,阅读成为考试的附属品,这样的观念是非常狭隘的。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及书中人物心灵对话的过程,多读书,可以提升知识素养,美化心灵。

二、减少束缚 乐趣阅读

当乐趣变成任务,先前的甜蜜将变成苦涩。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常常规定学生一段时间看几本书,同时要求做读书笔记,背诵名言名句,这样的做法让学生苦不堪言。阅读是自由的梦,在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中,学生有了欣赏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阅读,只要是经典作品,都可以自由阅读。让学生在离开考试桎梏的心情下读一读,来领略文字的神奇魅力,来恢复对语文的兴趣。不必去考虑主题思想、写作手法、表达技巧等,心无旁骛地领略文字的美感、思想的灵动、细节的真实……如果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作品的内涵,沿途的美丽风景便会异常美丽。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原来难懂的文章也会迎刃而解,写作也会变得有乐趣。

三、课堂设疑 兴趣阅读

学生的阅读水平是逐步积累和培养出来的,语文课堂就是在打基础,所以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巧设疑问,留下悬念,引起学生阅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使阅读过程变得轻松愉快,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配合教材 推荐阅读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在研修教材的基础上,推荐相关书目,实现由点到面的拓展;对应的课外阅读更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课堂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如果课文是文章节选,可推荐学生阅读全文。如学习《雷雨(节选)》可阅览《雷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何不品读《红楼梦》;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那只是冰山一角,《巴黎圣母院》的浪漫凄迷让人神往……文学是一座神奇的殿堂,课本文章只是一个起点,轻轻推开殿堂的大门,里面是一个绚烂的世界。

五、组织活动 及时评价

在课外阅读中,组织好学生之间的交流至关重要,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时比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大。学生单独阅读,时间一长不免会心生厌烦,而且视野狭隘。教师应多多组织阅读活动,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并逐渐形成比、学、超的阅读氛围。教师可经常举办片段朗诵会、新书推荐会、作品人物介绍会等活动,及时监督学生的阅读情况,让学生在快乐、紧张的氛围中交流心得,形成良性的阅读风气。同时教师应评价学生的表现,提出表扬,点出不足,加以改进,以保证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第4篇

【关 键 词】 阅读兴趣;读书习惯;教学效率;乐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人的发展中,可以说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是学生立身安命终身发展的精神底蕴,可见,阅读对学生的学习是何等重要。因此,作为教育者个体应致力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不仅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好读书,乐此不疲,那么他会从书籍中得到精神食粮,从书籍中寻找到榜样,从书籍中提升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往往就成为他生活的一面,书中的道理往往就成为他人生的坐标,图书也就会成为他心中永恒的家园。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乐读”呢?下面我谈谈个人的几点拙见:

一、书香校园的努力打造

1. 营造书香班级氛围。班级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重要的外在因素。可以在班级中开设读书角,摆放一定数量的优秀少儿读物,教室的墙上可悬挂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或学生的书画作品,如古代的“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近代的“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西方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等。这些名言成了不会说话的老师,它们有的揭示阅读的意义,有的阐述读书的方法……试想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学生耳闻目染又怎会无动于衷呢?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晨间、午间的时间读书看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图书、热爱读书的情感。良好的读书氛围代表一个学校先进的文化,它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让浓浓的书香飘溢在教室,让琅琅的书声回荡校园。

2. 班级读书会在学习伙伴间形成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班级读书会”是可以选择的举措之一。“班级读书会”的主要做法是吸纳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讨论,也可以展出一些学生阅读的成果。

二、读书专题的巧妙设计

(一)读物要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等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等。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奇怪《爱丽斯漫游记》《木偶奇遇记》《海底两万里》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也不会惊讶于《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了。我们首先要让孩子对书籍产生亲近感,而不是按照我们成人的欣赏水平强制性地将一些经典书目推荐给他们。只有我们为孩子选择了能够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读物,他们才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才会享受到阅读的自由和愉快。

(二)引导孩子读经典名著,净化孩子的精神世界

1. 挖掘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我们学校图书室管理员为学生列出了图书室与四大名著相关的图书目录,为学生选择和阅读提供方便。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从书中寻找答案,学生有的了解了《三国演义》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细腻的语言表达;有的知道了《红楼梦》中服饰描写的别具一格、诗词佳句的精美巧妙,通过读书,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引起学生对文本中内容更深广的理解,培养持久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悦读”。

2. 铺开学生的阅读面。我们应该让孩子读到千古流传的名篇经作,对儿童来说,经典名著不仅仅是中国的《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红楼梦》等,也不仅仅是外国的《巴黎圣母院》《百年孤独》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更有着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爱的教育》《小王子》以及安徒生、格林童话等,只有这样的经典,才能敞开孩子的心扉,才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

三、读书活动的精心安排

1. 放松孩子的阅读负担。通常教师会让学生在阅读时摘抄好词佳句或写读后感,因为这是积累语言和检测阅读效果的最简单、直接的外显,但同时也带着教师强制性的干涉行为。我认为,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提倡摘抄,写读后感,但不能强求。引导和保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是阅读指导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阅读热情决定阅读的效果。我们宁愿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地阅读,启动思维、激感、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不愿孩子在阅读中因为摘抄或读后感成为无形的重压而使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

2. 量化阅读。要求学生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要定时定量。很多学生可能刚开始很有兴趣,慢慢地会放松自己,所以量化阅读很有必要。目前,有的学校已经开设了阅读课,这样学生就会有组织、有安排地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阅读。读完以后写读书笔记,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净化学生的心灵,也是督促学生坚持阅读的重要手段。

3. 开放性的阅读方式。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行为,阅读的时候,只有让孩子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如故事会、朗读会、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交流、调查报告、书签制作、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辑等阅读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激励学生,增强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校园是培育着未来创造者的摇篮,书就是能让这摇篮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的肥沃养料,培养读书的习惯是学校对于孩子最有价值的行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和孩子们一起努力,读更多更好的书。

【参考文献】

[1] 赵玲芹.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2).

第5篇

《消失的地平线》以第三者的视角,第三人称的方式叙述了主要内容。从巴斯库尔地区局势恶化康伟等人等待乘坐飞机离开,却出乎意料的来到了香格里拉,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自己离开开始,而后,故事围绕一座气势恢宏的喇嘛寺展开,讲述四位西方旅客在喜马拉雅的冒险经历,以及在蓝月谷生活,直至康伟离开。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眼中,这个故事共有七个主人公,分别为心如止水着迷于中庸之道的康伟,才能平庸却充满热血又敢作敢当的马林森,秉承基督教价值观,一心为传教的固执小姐柏林克洛,天性乐观乐于运用自身能力的美国小伙巴纳德,除此之外,还有真诚待人,底线分明的张先生,神秘的大喇嘛和满族小姑娘“洛岑”。但是,故事主人公一定是主次分明的,大量笔墨围绕康伟渲染,康伟就是当仁不让的主人公。

他们每个人的身后都交织着神秘而又诡异的色彩。譬如为什么张先生叫“张先生”,全书没有对他的全名着墨一丝一毫,而大喇嘛为何要把自己实为佩罗隐秘而又直接地透露给康伟,而又为何恰好在马林森离去之前宣布康伟为其继承人,又让康伟目睹其圆寂。与佩罗神父一事对比,不禁让人怀疑他是否真的已经死去。

然而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对满族“小姑娘”洛岑的叙述。文章中,其第一次出场时正在弹钢琴,且弹奏得十分美妙,这与后文张先生与康伟的对话“1884年的事,那年她十八岁”联系起来,一个典型的满族小姑娘,纤细的手指却能弹奏优美的钢琴曲。包括最富盛名的莫扎特的名曲。那个时代的中国是闭关锁国的,思想是封建落后的,虽然在列强的侵略下不得不打开国门,但大多数名门望族所接受的依然是四书五经式的内容和模式。这位满族姑娘身上虽有东方女性的温柔娴淑,但她所展示的却不是中国的古琴古筝美,结合她的情况来看,这点技能是值得怀疑的。

继续“1844年的事,那年她十八岁”,从中可以了解到洛岑生于1866年。但是,从全文来看康伟等人失踪即巴斯库尔局势恶化时间根据“得有一年了吧,1931年5月份发生的”此时为1932年,由此可以推算出洛岑实为65岁左右。再引前文张先生的话“无论怎样,我都会迅速衰老到实际的样貌”,所以,离开香格里拉的洛岑应该看上去65岁左右。那问题在于,为什么文章结尾医生却说“不年轻了,极老,比我认识的任何一个人都老”。事实证明其实蓝月谷有一种诡异的魔力,又或者香格里拉人民本身生活习惯就存在错误。再设一个更大胆的猜想,其实张先生本来就没有对康伟说实话,半真半假,那么加上他当初“喜欢”她,这喜欢又有几分真?亦或是当时他就知道洛岑买通脚夫要离开?

可是,洛岑为什么要这个时候离开?为了马林森,还是康伟在蓝月谷生活多年的她一定知道出谷必老会导致她变回自己年龄所对应的样貌,那么又是什么使其义无反顾?一切的一切,似乎像把俄罗斯套娃层层剥开一般,完全没有尽头。

作者创作本书时,西方正处在20世纪经济大萧条时期,西方文明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洗劫,整个欧洲伤痕累累。他,即作者,试图以中庸之道医治西方被炮火撕裂的伤口,借此反思以效率与竞争意识为主导的西方文明。

《消失的地平线》在探险故事的外壳中包裹了一个探讨生命价值的严肃内核。希尔顿描写内容有些浪漫主义色彩,对香格里拉的描写,也具有强烈的夸张性色彩。浪漫主义的很大特点,便是夸张性与虚幻性,如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这种情景在现实中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这就是藏于书中的乌托邦构想。或许真正的香格里拉就藏在每个人心里,人类对于光明的向往必将生生不息。

这本书中或许没有太多,但一旦出现,必为经典。拿其中一句举例,“康伟凝神索,思头脑一阵晕眩,整个房门仿佛成了黑暗的漩涡,那位慈祥的老者正端坐在漩涡中央。从头至尾,他听得过于专注,以至于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暗示。而现在,当他理清线索之时,惊愕如同潮水一般席卷了他,让他一时无法组织语言”。借用“情到深处反无声”,此处为“共鸣到深处反融合”的确,这句话特别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让读者不由得想到自己对面有一黑暗漩涡,儿漩涡的中心正对着自己。一种莫名的晕眩感油然而生。

《消失的地平线》很好,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否适合全年龄段的人阅读,这个问题值得商榷。譬如,以我个人所见,这本书不应该或最好别让初中以下的学生阅读。原因如下,其一,本书最深处的内涵有些难以理解,于我本人也是阅读多遍才开始写读书笔记,难懂的内容难保不会打消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二,这本书有过于鲜明的价值观,可能会对涉事未深的青少年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对于高中以上的学生与其他成年人,反而要大力推荐一阅,借此来反观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真的适合这个阶段的自己,也可借此来探讨东西方文化与人性的差异。

本书最成功之处是让人无法判断这写的究竟是小说还是其他。原因在于口吻与时间实在巧合。文中第一章的时间为1932年5月,而最末尾截稿时间为1933年4月,地点也有相似之处。文章首尾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增加代入感,使人不由得沉浸于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乌托邦。

不可否认,这本书让我兴起了去西藏去香格里拉游览的欲望,想必对其他读者亦然。我认为,当时这本书最大的影响应当为让西方帝国主义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对和平的渴望,而对当今,又兴起了又带动了西藏旅游之风,实为一举多得。

第6篇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后短短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电影?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这个看似简单而可笑的问题也是很多电影人与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人的视觉原理上看,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较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也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相反,具体到外国文学领域,经典名着的命运就江河日下。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性、享受型社会的转化,大学生群体思想躁动,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随着滚滚商品大潮汹涌泛起。外国文学名着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遮蔽,神圣的文学被除魅,通俗读物、休闲娱乐读物、图文本等文化快餐代替了经典文本,许多经典名着被冷落。一些学者通过这方面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翻阅文化快餐、休闲类读物,在网上看娱乐视频。当前,大学生不读名着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名着的命运从侧面反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着影视资源

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着《伊里亚特》改编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体巨着《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着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着影视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

外国文学改编的名着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名着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着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着的作用,这对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启发。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另一种艺术创作,“原着加我”、“我”加原着、原着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③使名着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复杂,改编或围绕原着小范围作改动,或利用原着表达编导的新意图,或只从取原着的一个点生发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参照原着但很多地方进行大删大改,如黑泽明的《》是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乱》取材于莎土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都与原作大相径庭。那些忠实于原着的改编,有些也会在基本情节上随着改编的需要作一定改动和调整。此外,因影片时长的限制,在情节、线索、语言、镜头上的信息量需要尽量简明,必须限制信息量的提供,因而文本中大量抒情、心理活动、超现实、抽象、议论性、缺少可视性的段落和文字甚至诸多细节描写,在改编过程中都被删去,因而显得单一扁平,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因私情被妻子斥责时的窘境中的神态的描绘,其中许多描写都不具备视觉造型性,只有最后一句“不由自主地突然浮出了他那素常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其他都被舍弃。另外,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只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了,其主体意识和身心在欣赏电影时都被“感觉剥夺”,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名着影视在教学中有其优势所在,但名着影视只是了解原着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它和原着之间不能划等号,也不能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在以之作为教学片时,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根据其改编风格进行筛选,尽量选取那些较忠实于原着、改编的比较好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对原着作全新改编的也可选取少量作为片例,因势利导,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空白,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再创造。经典文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可以有多线索、复杂情节、细密的描述;文本通过间接方式生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文本展示给我们更大历史和生活空间,古今中外各式人生百态、社会风情、形形人物,使我们能透视复杂多变的人性,了解人隐在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方式。阅读能滋养人的身心和灵魂,阅读可以让人成熟、成长,我们可在名着的海洋中一千次一万次地成长,获得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积淀。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遭遇到读图挑战,外国文学名着中那些大部头尤其是鸿篇巨作如《追忆逝水年华》、《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被束之高阁,情节淡化没有情节的作品少人问津,象征主义、超现实主

义、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作品更是曲高寡合。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

适应读图时代的趋势,因势利导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利用名着影视也不失为良策。外国文学教学中要面临“本土经验”和文化隔膜,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宗教环境时如果运用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和打破隔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着情节内容、风格、历史背景、人物等,还能使学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景,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但名着影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有所侧重,首先,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主,以名着电影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根本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那么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摸不着头脑,听课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因此,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列出一份必读书目,鉴于学生学情不同于以往,书目中经典作品的数量可以在五十部上下,按照教学节奏让学生提前阅读。

为有效督促学生阅读,每次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由一到两位同学谈读书心得;或采用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经典文本精彩片段欣赏,让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名着电影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课时的限制,有些改编的比较好的名着影视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也可以展示其中一些片段,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或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找原着阅读,另一方面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隔膜,使名着电影在教学中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其他专业如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和播音与主持专业,外国文学是非专业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个学时;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是艺术类二本生源,学生整体素质和汉本的学生存在差距,因而在教学中立足文学史、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时更多地运用一些名着影视作配合,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对一些名着影视和原着有较好的了解,对文学和影视各自的艺术特性及改编有一定掌握。在课堂上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多看一些改编得比较好的,或基本忠实于原着的电影如《高老头》、《简?爱》、《呼啸山庄》、《红与黑》、《德伯家的苔丝》等电影或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红与黑》中于连在法庭上对封建贵族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控诉,极具感染力,电影中简?爱在花园中与罗切斯特精彩的对白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片段和老师的讲述能了解原着的大致内容、风格、人物等。对那些侧重表现编导主观意图、对原着改动较多的影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拿它和原着作进行异同比照,从中提出问题,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