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5 03:23: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学研合作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目前国内研究产学研问题的学者一般将合作模式分为三类:市场需求导向型、学研机构主导型以及共建实体型[4]。其中第一类模式所包含的具体做法如项目委托、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是当下主流,当然也是一种短期合作模式。后两类合作模式尤其是第三类共建实体型模式属于产学研关系中较为高层次的结合,各方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得到更合理更高效的利用,彼此关系也超越了从简单的信息交流互帮互助而上升到缔结中长期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笔者认为,无论上述哪种类型在当前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合作模式都能对培养高级的应用型人才发挥作用。归根结底,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增强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进而形成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实力是极有裨益的。以五邑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在近年的校企合作案例来看,以下方式是经常采用并被证实有效,有助于校企之间保持长期可持续的发展。1.横向项目式。通过签署合同或者协议,企业将产品设计开发项目委托予学校并支付相关费用。这种形式相当普遍,多数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比较愿意选择这一灵活的方式。2.年度委托式。如果企业实力较强,并且产品主要以外观为主导,每年需要拿出的新方案比较多,那么往往会与校方缔结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向学校提供年度科研经费,委托学校完成部分新品设计任务,那么校企研发中心基本也会水到渠成地产生,比如五邑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和江门市某箱包有限公司成立了箱包皮具设计研究所,一方面企业拨付研发经费,另一方面双方还可联合向省市科技部门申报科技攻关项目,以政府下达的经费支撑研究所的经费开销,这样就属于官产学研的类型了。3.承办设计竞赛。由企业出资设立设计奖项,而学校教师负责宣传、组织和指导,比赛范围可仅限于校内,也可以邀请其他兄弟院校师生和社会设计资源参加。所有成果方案的知识产权归企业所有,获奖师生具有署名权。企业通常也比较接受这个方式,因为一次收集到的方案数量很多,不过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因为参赛面广,投稿者多是自发而为,教师很难实施指导,因此方案虽多但是良莠不齐。4.接纳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学生到企业开展毕业实习,以实际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设计过程中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双师”制指导,设计方案的质量比较有保障,而且学生以及企业还可以通过实习期相互考察双向选择以决定是否留用为正式员工。
二、强调CDIO特征的产学研合作实施案例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历来在工程教育就毋庸置疑,但是CDIO模式所主张的在实践中学习,则有其独有的特征:强调学生应在体验环环相扣的产品工程链的过程中,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要取得良好效果,工业设计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实施不可局限于类似暑期这样的某个短暂时段,教师要预先为在大学四年全程开展而构建一个培养计划,构建一个以项目为引导带动具体课程以及知识点学习的专业培养体系。在这方面,五邑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近年来做了不少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例如,瞄准本地的特色产业———五金卫浴行业,选择了其中一间公司开展产学研活动,具体工作是为该企业设计新款水龙头。真题真做的设计任务对学生既有吸引力也有压力,因为如果方案得到企业接受转化为产品,则可享受到激奋人心的成就感,但是他们也很明白个中难度———造型自然是要新颖美观,还要有工艺上、人机关系上的合理性,这显然需要综合几门课程的知识点。整个设计过程为期半个学期,学生的进步相当明显。第一轮方案企业评价是“创意性高”,但是由于整体务实性不足只选中两款进入结构设计环节。当一个月之后第二轮方案拿出来则令企业感到很惊喜,因为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从上一轮的实践中找到了症结所在,因此水龙头的造型做到了实用、美观、经济、创新,企业一下子选出了十多款列入年内的开发计划。这种项目式的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一体化学习”的机会,这正是CDIO的特点之一。学生在真题真做———工程实际环境中学习多个技术知识和学科知识,同时还要学习个人、人际交往能力,双重学习目标的活动成为了一种学习能力的手段,加深了学生对各个学科知识的理解[3]。当然产学合作另一个作用还在于提升了教师的能力,这也是CDIO标准中对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现在高校里的工业设计教师普遍属于理论基础好,实践经验不足,同时在一般情况下对某个具体行业也缺乏了解。所以教师为了胜任指导学生开展设计的工作,必然会想办法及时补充譬如五金卫浴行业的专业知识,通过下企业向工程师请教、查阅资料和文献,这样自身的能力便得到了明显拓展。
三、提高产学研合作质量的关键问题
有的教师认为提高产学研合作质量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企业,合作成败取决与企业支持的力度。但是事实上不少院校由于所处的地区制造业并不很发达因而缺乏合作的机会,或者由于专业本身知名度有限未能吸引较多的企业主动上门寻求合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再谈挑选合适的合作伙伴未免有些奢侈。笔者认为,在外部条件不是特别理想的情况下想要提高产学研合作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确切地说在于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他们在教学能力、新的评估形式、工程实践以及相关技能方面的水平。毋庸置疑,在产学研的关系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指导者的角色,而企业更多的是提供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如果希望教师能够胜任讲授融合了多个学科知识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内容,能够向学生示范产品在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各环节中的人际沟通与交往,那么教师自己必须具备这些能力。目前我们当中的大多数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在单方面的理论知识上拥有扎实的基础,但是在商业和工业环境中的工程实践经验却非常有限,所以教师自身的发展刻不容缓。CDIO教育模式特别指出可以通过三种基本方法提升教师的能力水平:新任教师在走上讲台前先下到企业实践一年;现有教师参加研讨会、工作坊和短训班,或者是在假期到企业实践;招聘具有工业经验的企业工程师作为补充师资为学生讲课[3]。在实践中,五邑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将此具体化为三个互动:(1)校内教学团队与企业研发团队的互动。教师与设计师共同指导学生专业课程教学和设计竞赛,多视角的交流与碰撞激发创造潜能。(2)校内项目教学与企业项目研发的互动。通过设计项目的对接,实现课程的项目式教学与企业子平台的研发项目保持一定的同步关系。(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市场需求的互动。在师生参与具体设计作品的商业孵化和产业化过程中,高校可以清楚地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5]。
四、结束语
在高等教育中,产学研合作办学理念被首次提出至今已经超过半个多世纪,伴随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其形式、内容、方法、层次都在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也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对于工业设计专业而言,产学研合作开展的程度和效果更是直接关系着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理念上植入CDIO的先进内核、在策略上密切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以获取支持、在行动上主动出击寻找合作伙伴、在成果上坚持校企互惠互利的双赢原则,这样才能将产学研合作深入持久进行下去,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产品设计人才。
作者:李辛沫 单位:五邑大学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管理类研究生;培养模式
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与合作单位(企业、科研院所)共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热潮,高等院校除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功能,其社会服务功能也被日益强化。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高等教育实现社会服务功能,推动经济发展提供重要途径。
然而,经过实践的检验,现有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各种问题和弊端,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如何创建适合研究生教育变革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
一、现有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J大学管理学院为例,通过运用核心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管理学院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调研。为了更有针对性的设计问卷,本项目先对管理学院导师、研究生进行深度访谈,根据访谈内容和提纲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招生方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学位论文、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制约因素。问卷共25道单选题,受测对象主要为高校与合作单位管理人员、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研究生,用以提高问卷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最终发放问卷380份,回收问卷357份,回收率为93.95%,说明本次调研真实有效。
本文结合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情况和结果,针对管理学院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现状,从“招生选拔和培育方式”、“学位论文和导师指导”、“课程建设和保障机制”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招生选拔和培育方式
招生选拔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输入”环节,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项目组对管理学院生源选拔、招生形式、招生宣传等方面做了问询。生源选拔方面,52%的受测者认为应注重知识掌握能力,30%的受测者认为应注重创新能力,18%的受测者认为应注重工作实践经验。说明生源的知识掌握能力和专业背景仍然十分的重要。
招生形式方面,49%的受测者认为由高校统一招生,后经合作单位与研究生互选确认。41%的受测者认为应以产学研合作培养名义招生,合作单位参加面试。前者是管理学院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招生形式,后者被广泛认同,也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招生形式的主流。
招生宣传方面,73%的受测者选择参与产学研合作是为了“实习和就业机会”,而这部分人绝大多数是研究生。少部分是为了“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体现了研究生选择的实用性,同高校和合作单位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初衷有一定距离。
培育方式是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项目组对培B目标和培养方式进行问询。培养目标方面,有81%的受测者认为应培养“实践性为主,学术性为辅”的研究生,合作单位也倾向于此,而高校则坚持以“学术性”为主。这体现了研究生、合作单位与高校在培养目标上的认知差距。培养方式方面,有62%的受测者认为以合作单位实践为主,必要时返回学校,37%的受测者认为以学校学习科研为主,必要时进入合作单位实践。这表明研究生渴望贴近生产实践的愿望。因此,高校和合作单位应该努力为研究生提供生产实践平台,影响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培育环境。
(二)学位论文和导师指导
审核把控学位论文以及学术论文,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高校通过加强对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盲审等培养环节的监控,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对于学位论文选题的征询,49%的受测者选择坚持学术性,42%的受测者选择突出实践性,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关于学术的征询,51%的受测者认为应该与其他研究生要求相同,30%的受测者认为可以用专利、发明替代,只有19%的受测者选择适当降低要求。由此可见,高校坚持对研究生学术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和要求,企业希望参与产学研合作后能够得到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高校培养人才的长期性与企业谋求利益迫切性的矛盾,导致二者在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同。而研究生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既要求积极贴近生产,又害怕降低学术标准而导致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本身又是一个矛盾体。
导师指导方面的征询,该模式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为主),57%的受测者持肯定态度,39%的受测者认为权责不清,不利于指导。超过半数的受测者认为就导师而言,影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指导能力、方法和技巧。导师指导方式方面,有51%的受测者选择参与导师的项目课题中,导师通过课题指导学生。在访谈过程中,研究生提到了害怕失去高校的学术环境,校外导师水平有限、缺乏经验而会误人子弟等方面的担忧。
(三)课程建设和保障机制
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效益。根据问卷调研结果,55%的受测者选择增开选修课,扩大选课范围。52%的受测者认为合作单位应该参与课程设置,48%的受测者认为学生应该参与课程设置。在征询对现行的课程与教学是否能够反映专业前沿水平,21%的受测者选择不能,69%的受测者选择一般,其对课程建设的满意程度令人堪忧。这不仅反映了研究生强烈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对课程教学紧追专业前沿的高要求,以及希望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愿望,同时,也折射了现行课程教学时代性和前沿性的匮乏。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开设满足研究生、合作单位与高校共同需求的课程体系,是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
关于如何提高培养质量的征询,57%的受测者选择需要加强的是“导师指导过程监督”,29%的受测者选择“课程教学质量监督”,14%的受测者选择“学位论文审核把关”。这说明导师指导过程监督是被广泛认同为提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何能够建立科学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二、构建管理类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1+1+3+1”模型
管理类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1+1+3+1”模型,即1个明确的培养目标、1个科学的培养方案、3大系统的培养策略和1个配套的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
(一)聚焦培养目标――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具有社会性、专门化的培养模式,其目标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这一培养目标却变得越发模糊,甚至照搬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来进行产学研联合培养。因此,构建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要明确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具体落实到培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之在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利益相关者中达成共识。
(二)完善培养方案――整合力量、统筹协调、科学设计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活动和培养人才的范本和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制定、修订和实施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应该以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实习实践为基础,整合校内校外力量,统筹协调各方利益需求,科学设计培养方案。
1. 课程设置方面,应该高度重视合作单位与研究生对课程建设的参与度,将社会与合作单位认为研究生必须具备掌握的知识技能纳入到核心课程体系当中,突出现有课程的时代性和前沿性,变革传统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和合作单位的需求。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加强选修课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和实践性,培养研究生的多学科视野,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科研训练方面,将研究方法类课程纳入到核心课程体系,通过系统学习研究方法,使研究生能够懂得如何选取适当的研究方法,从而顺利开展调查研究,增强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性。聘请优秀的管理领域专家、企业高管开设讲座,与研究生进行研究讨论,实现学术资源共享,为研究生提供能够接触行业前沿的科研平台。
3. 实习实践方面,要求研究生至少在合作单位进行1个学年的定岗实践,熟悉生产流程,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完成开题环节。在结束实习返校后,根据定岗实习过程中的体验完成实习报告。
(三)制定培养策略――促分流培养、重导师指导、严过程管理
1. 促进分流培养,实施分类指导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原来的培养学术型人才变革为“既向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又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因此,学校要实施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与兴趣所在,进行分流培养。既要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型人才,又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人才,集中力量、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学研联合培养。
2. 重视导师指导,加强队伍建设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不仅对研究生负有学术指导、品德示范的责任,其科研水平、指导能力以及品德素养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要建立严格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制度、研究生导师指导准则,从制度上规范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权责机制。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既要鼓励校内导师积极联系合作单位共建课题研究,又要聘请合作单位中的高级管理人才作为校外导师,既要坚持学术性,又要兼顾有专利和发明的杰出人才,在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下壮大导师队伍。对导师所带研究生数量作出一定的限制,严格控制师生比例,保证导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新导师要接受导师指导技巧和方法的培训,使其尽快了解和熟悉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和相关规定。
3. 加强过程管理,严格培B环节
过程管理是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中的管理方法,强调对整个过程的把控和关键点的监控。运用到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课程考核、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阶段汇报、论文答辩等培养环节中,重视过程控制,制定科学透明的学业标准,完善考核机制和淘汰机制。
(四)构建评估体系――加强配套管理,完善培养模式
在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和合作单位都应该成立专门的服务管理部门,有专门管理人员及时对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研究生的培养环节进行管理和监控,使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建立有效的调节、反馈和监督机制。并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合作单位和学生对课程参与度和满意度、研究生培养质量、社会评价等方面构建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评估体系,以促使模式的不断优化与改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工作的几点意见[R].教育部文件教研[2000]1号.
[2]陈立红.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办学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5.
[3]王娟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04).
[4]王艳.产学研联系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04).
[5]宋远方,李艳丽.构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钻石模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许钢(1972-),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俞晓峰(1978-),男,安徽淮南人,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安徽 芜湖 2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00733)、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产学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KJ2011A03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45-02
毕业设计是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接受全面的专业训练,其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会得到较大提升。近年来,高等院校特别是一些地方性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壮大,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却滞后于学生规模的增长,仪器设备和实习基地的配备也略显不足,同时学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些情况对毕业设计的完成和指导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每一位教学工作者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构建本科毕业设计的新模式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的发展,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联合开办相关本科专业,以产学研项目为切入点,逐步探索和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总结了一条产学研结合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新道路。
1.产学研结合构建毕业设计选题模式
选题对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规划,是决定设计质量的首要条件。从近年毕业设计选题情况来看,存在着题目雷同、内容陈旧、理论性课题偏多、部分选题脱离专业培养目标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热情和动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新模式下,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提前至第三学年的第二学期初开展。指导教师可根据承担的研究项目,提炼出若干子课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教师参考安徽产学研合作网的企业需求,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参数拟定毕业设计课题;对于学院下属电子协会中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鼓励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自行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务求做到“真题真做”。另外,选题也可由指导教师设计不同的实现方案,即“相同选题,不同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一人一题”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强化学生间的交流和探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毕业设计的产学研选题工作结束后,课题统一上报至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会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创新性及相关工作量进行审核后,在学期末和普通毕业设计选题时同时下发,供学生选择。
2.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建设和职责
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对设计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课题,鼓励校企合作,课题的指导工作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承担。校内指导教师长期工作于教学第一线,理论水平高,知识体系完备;企业指导教师长期工作于生产第一线,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两者在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会产生交集,可以取长补短,便于学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良好环境。在毕业设计的不同阶段,教师承担的任务和职责也会发生变化。
(1)在毕业设计的开始阶段,学生初次接触综合性课题的实际开展工作,多少都会有些茫然和不适应。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参考资料,指导和督促学生进行阅读与消化,并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相关资源查阅所需文献。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课题要求之后,教师要协助学生制订工作计划和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制订设计方案时需要与企业指导教师沟通,并依据生产实际进行完善和修改。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发挥主要作用,企业指导教师作为辅助。
(2)在毕业设计进行阶段,校内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保证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学时的一对一指导时间。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生产实际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和工艺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对于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要带领学生亲自参与研发,并联合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攻关。企业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工程应用性进行把关,主要进行可行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指导,并对设计的阶段性成果进行验收。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要同时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3)在毕业设计收尾阶段,学生需要对毕业设计的成果进行综合性调试。调试是实现系统设计目标,降低运行成本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法。在以往的毕业设计中,调试环节通常流于形式、纸上谈兵,有时候甚至被忽略。产学研毕业设计强调“真题真做”,调试通常分成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在学校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功能验证性调试,其次是进行工业现场调试。验证性调试由校内指导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工业现场的调试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工业现场环境复杂、干扰较多、参数变化较快,学生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发现和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直接参与调试,学生在协助教师的过程中,同样会接受一次生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在这一阶段,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要同时参与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3.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和成绩评定模式
在论文的撰写阶段,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制定和完善论文提纲,并对论文进行审核,确保学生论文格式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论文撰写紧密围绕设计内容进行,对于涉及到的基本理论、概念、芯片介绍一笔带过,将重心放在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调试上,在降低工作量的同时很好地保证了论文质量。同时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还实行了灵活多样的毕业论文替代机制,对于已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与毕业设计相关的论文的学生,或毕业设计成果获得了省级以上奖励的学生,或毕业设计研发产品已经通过相关企业的验收并投入实际应用的学生,经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后,可以将其论文、报奖材料、设计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进行提交。
毕业设计的成绩参考学生的考勤情况、论文撰写的规范程度、答辩中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定,由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共同确定,其中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各占30%,论文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给出的成绩各占20%。
4.加强制度建设,保证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毕业设计需要在学校、企业间交替进行,其指导工作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承担,整个过程涉及学校、企业、科研院所、教师、学生等多个方面,因此如何对新模式下的毕业设计进行规范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为此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和过程监控。
指导教师要结合毕业设计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各阶段目标、督促工作进度、协调学生团队之间的衔接等,督促每一位学生都按时完成课题任务,确保毕业设计按步骤、按计划进行,从而保证课题的设计进度。
学院要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强化过程管理,除开题、中期、后期三个不同阶段的常规检查之外,院系两级的教学工作委员会不定期对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抽查,并由学院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对各阶段检查情况和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形成书面的“毕业设计完成情况汇总表”提交至毕业设计领导小组,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学院同时构建了完整的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学工作委员会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评价、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教学工作委员会监察工作的评价,以此理顺关系,确保责任到人。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毕业设计的实践
从2009年开始,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鑫龙电器、海螺集团、鑫科材料等企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技术难题进行选题,直接参与了产品设计、研发和技术改造,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和奇瑞集团成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小组,联合申报了“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按照校企全程合作培养的新模式,推动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参与设计的“网络化车用仪表机芯电路”和“汽车仪表液晶显示屏”已装备于奇瑞汽车。2011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电动叉车停车行车电磁离合制动器的研发”,由大中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员和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共同指导完成了“制动器力矩的数字化控制”、“电磁离合制动器的设计”、“高压吸合低压保持电路的设计”、“电磁失电启动器的设计”等多项课题,有8名学生依托该项目完成了毕业设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有2名学生和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就职于企业的研发部门。2012年,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与所在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的达18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达11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达12人,通信工程专业达6人。
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毕业设计真正做到了“在产品上写论文,在工程中做设计”,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学生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的反馈良好。
三、结语
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顺应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是校企联合、互补双赢,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形成了安徽工程大学“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的办学特色。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毕业设计,依托相关企业,充分利用了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以企业的需求为自主创新的导向,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凝聚力,有利于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地方性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荣.斯坦福大学产学研创新的成功与启示[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0:3-4.
[2]杨建芳.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设计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21-27.
[3]吴亚男,毛有虎,石怀伟.校企合作创新毕业设计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68-69.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产学研合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21-02
新建本科院校在管理体制上隶属于地方政府,在服务面向上主要定位于所在区域,学生毕业后多数留在本地就业,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都力求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媒介,使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升本时间较短,产学研合作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查找了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提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措施,希望能对同类院校有借鉴作用。
1 产学研教育的内涵和目的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目的是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由于企业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具有独特的、学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产学研结合是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
2 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不健全,合作体系尚未建立
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建立的时间短,未成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推动机制,合作体系尚未建立,推进难度大,效果不明显。
2.2 服务地方能力较弱,缺乏合作吸引力
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缺少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科研团队,服务地方能力相对较弱,对企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较低,甚至为零,社会影响力小,无法吸引企业合作关注。
2.3 产学研合作教育层次偏低
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目前只有部分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而且大多停留在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聘请教师授课等浅层次合作上,未能真正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作用。
3 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1)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忙于完成基本的本科教学任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作为新建本科院校面临办学转型的重任,投入的精力、人力和财力相对有限,虽制定了相关政策,但推进的力度不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效果不明显。
(2)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科研经费少、设备不足,教师满足于教学工作和职称科研,缺少与企业开展合作的研究经历,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不强,无法满足或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应用型专业少,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灵活度不够,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不能直接从事生产为企业创造效益,导致企业没有与我院主动合作的愿望。
(3)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度不高,专业调整面向行业企业意识不强,未能体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要求,使得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可选余地少,发展空间小。
(4)政府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明显。政府未能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政府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财政资助力度不够;产学研合作教育缺乏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协调;政府未采取积极行动促进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的发展。
4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措施
4.1 转变观念,积极引导
学校要充分认识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学校的科研工作相结合,主动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生产实践中找课题,积极开展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学普及,使学校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成为重要的人才库以及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学校要制定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学研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4.2 积极合作,协同育人
学校要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技能。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培养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学校对师范类专业可以采取顶岗支教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将带队教师和支教学校的教师组成指导教师队伍,指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融合,培养职业素养,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有力支持了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4.3 产学研合作教育成果服务教学
学校要注重产学研合作教育成果服务教育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在科研项目中吸纳高年级学生加入,让学生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
4.4 产学研合作教育成果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改革实验室建设,教学仪器比较陈旧。鼓励各专业根据产学研合作的需要,改进实验教学体系,学校要根据需要增加实验建设投入,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建立了具有科研和实习实训功能的实验室,使实验教学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改革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方式,毕业论文(设计)与生产实践密切结合,题目要来源于实践基地,指导过程实行双导师制,由原来的学校单方面安排教师指导变成由合作教育基地和学校共同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可以通过在基地实习实训来完成论文的写作,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改革实习实训方式,由原来学生自主分散实习变成到合作教育基地进行集中顶岗实习,使实习实训发挥了真正育人的作用。
5 成果转化,互利双赢
5.1 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
在服务地方过程中,学校要积累经验,多了解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现状和经济文化建设对人才和智力资源的需求,在征求地方政府政策研究室以及各市(县、区)政府、企事业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服务地方科学发展行动计划,以技术服务项目、决策咨询项目、文化服务项目、人才培训项目、公益服务项目等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5.2 开展协同创新实验中心建设
学校要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协同创新实验中心,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支持,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 多种渠道参与地方建设
学校可以通过实施科研发展定级规划即学校、各教学单位、教师个人制定若干年科研发展规划,确立了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服务、决策咨询、文化服务、人才培训和公益服务。
5.4 人才培训
学校可以发挥各专业人才汇集的优势为地方行业、企业等协作单位进行人才培训,定期为地方培训相关技术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
6 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建议
(1)切实将产学研合作教育放到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为合作教育提供坚实平台。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对外联络,寻找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对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跟踪式服务,及时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障碍,推动合作项目顺利展开。
(2)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建议政府建立起一套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机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在人、财、物等方面向产学研合作项目倾斜。
(3)主动创新,积极实践“工学交替”结合培养,校企双向参与、分段培养,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以科研基地为依托联合培养,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实践等合作模式,开展灵活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要将注意力放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设置符合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的学科专业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实践实训体系和评价跟踪体系等,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课程内容,围绕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培养人才,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利用好企业提供的便利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鼓励教师主动和企业进行联系,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了解最新产业发展情况,增强服务企业技术能力,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对教师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获得并成功完成的科研项目给予政策倾斜,并在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考虑。
总之,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建本科院校要选择最合适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立足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企业,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原则,继续扩大和深化产学研合作,全面强化校企间的紧密关系,营造产学研合作的浓厚氛围,使产学研合作健康、持久地开展下去,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德广,余红梅.对我国高校近年来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的反思[J].大学教育科学,2009(4):62-66.
一、强化创新的稳定性
1.由于利益需求方面的因素,传统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割裂的创新模式缺乏存续的稳定性,例如,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出于抢占市场、形成竞争优势的考虑,往往缺乏合作的充分信任,也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决策参考盟形式中,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获得知识成果和科技成果为主要目标,企业以获得经济成果为主要目标,这种利益需求的互补性有助于各方相互信任,从而降低新的合作伙伴选择的交易成本,实现强化创新合作的路径依赖。
2.深化创新的持续性。由于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特性,企业以及企业间实施的创新活动较多关注短期的竞争性项目,难以有效和组织和实施具有战略性的研发创新项目,也难以有效推进基础研究的发展。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形式通过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引入,使其关注长远性、基础性的创新性研究成为可能,也使其能够有效克服企业独立研发创新中的“短视”现象。正是由于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能够有效深化创新的持续性,该模式的有效组织和实施已经上升到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美国、日本等国家战略的层面。
3.研究假设通常,从创新的过程性分析,创新绩效表现为创新的知识成果产出、科技成果产出和经济成果产出。知识成果产出主要表现为获得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授权,科技成果产出主要表现为科研获奖、科技论文等,经济成果产出主要表现为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等。结合上述理论分析结果,提出以下研究假设: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提高创新的知识成果绩效。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提高创新的科技成果绩效。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有助于提高创新的经济成果绩效。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变量因变量选取。为了有效考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对创新绩效不同类型产出影响的差异性,验证研究假设的成立与否,从知识成果、科技成果和经济成果三个方面遴选因变量指标。其中知识成果指标选取“专利授权数”、科技成果指标选取“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经济成果指标选取“新产品销售收入”。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资本的投入和劳动的投入是实现经济产出的重要前提,基于上述认识并结合研究问题的具体特征,选取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作为资本投入的表征变量,选取研究与开发全时人员当量作为劳动投入的表征变量。考虑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实际以及数据易获取性,选取“高校和科研机构筹集的资金来自企业的资金”作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合作强度的表征变量。综上,
2.研究样本和数据以我国大陆省级区域为研究对象,即以上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我国地区由于数据残缺的因素,未纳入考察的范围)。研究变量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的《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量刻画。回归分析的主要应用步骤包括模型显著性分析、模型方差分析、模型参数估计等环节。随着SPSS、EVIEWS等统计分析软件的推出和广泛应用,回归分析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模型设计为了有效考察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对不同类型创新绩效的影响,分别设置三个模型进行研究。
三、完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的政策建议
1.夯实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体系。传统的产学研体系通常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企业居于从属地位,这种体系结构往往造成创新的指向性不明确、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创新成果难以市场化。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相比,企业以实现经济效益为目标,与市场的联系程度更为密切,对市场需求更具敏感性。因此,有必要重构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创新合作组织形式:首先,应积极引导优势科技资源向企业配置,并积极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开放实验室等科技创新资源;其次,应加大企业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参与程度、深化企业参与机制,特别是与市场结合紧密的科研项目有必要形成企业牵头机制;最后,应综合利用财政和税收的工具形成企业积极创新的长效激励机制,设置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加大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税前扣除都是从财政和税收角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有效途径。
2.完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制度设计。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完善的顶层制度设计,以知识产权制度为代表的非合理的制度设计有碍于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的有效运行。在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制度设计方面:首先,在支持机制设计方面,一方面,需要政府从法律层面配套法律体系积极引导促进产学研创新联盟形式的应用和推广,另一方面,需要政府从科技资源、财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形态的支持;其次,在管理机制方面,应建立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
作者:唐德淼 单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产学研用;人才培养;合作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4-0108-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在大多数产业未能掌握核心技术的前提下获得的。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缺乏制约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创新型人才的缺乏,而其根源来自我国长期以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注重知识的学习,没有把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因此,深入探索产学研用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机制等问题,对于高校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在当前国家不断重视工程实践的形势下,本文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在回顾总结国内外产学研用合作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学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在产学研用背景下加快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一些建议。
一、国内外产学研用合作情况
1.国外产学研用合作情况
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产学研用合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模式。美国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具体模式有:(1)科技工业园区。美国工商界和政府为了利用大学的研究力量,把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实验室设在大学周围,逐渐形成“科技工业园区”。如著名的硅谷科技园、北卡罗来纳金三角科技园等[4]。大学科技园使大学师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缩短理论与实践结合周期,促使大学不断完善教育目标,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2)合作研究中心。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规划和资助下,工业界在大学里建立了“大学―工业合作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通过研究中心、高校和工业界相互取长补短。(3)政府引导和推动产学研用合作。美国政府创立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设立“国家科学基金”,制定了多个促进产学研用合作计划,建立各种产学研用合作专项基金,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纵观发达国家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情况,有几个特点:(1)以立法形式奠定合作教育的制度基础。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产学研用合作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明确产学研用合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的基础上,确保产学研用合作政策措施的落实。(2)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中介服务在合作教育中能发挥粘结功能,使合作更具针对性,同时利于合作的持续稳定。(3)注重政府协调引导职能。政府对推动、引导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有效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国内产学研用合作情况
经过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实践,国内高校在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涉及理科、工科、文科、医学、农学等不同学科门类,涵盖了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教育层次。
国内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尝试较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5]:(1)工读结合,工学交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分为理论学期和实践学期,如“3+1”联合培养模式。(2)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学生顶岗锻炼。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的方式,创造条件与行业或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选派学生去基地进行实际操作锻炼。(3)校内合作培养。以校办企业和校内实习基地为主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引导学生通过实习、实验环节、科技活动等方式, 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 加以深化和提高。校内合作是可实现“无缝对接”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4)校企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利用校内资源, 与企业共建联合研究室或技术开发中心, 学生参与校企联合开发的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推进企业研发项目的进展,实现校企双赢。(5)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合作研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或直接承接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课题, 或在毕业设计期间深入生产实际, 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产学研用”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工程。从学校方面讲,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从“产学研”过渡到“产学研用”,进一步强调了应用和用户,突出了产学研结合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本质,是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
高校在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发展过程中依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1)高校对产学研用的定位。目前评价我国高校还是以排名和学科建设等为核心,以科研项目立项级别、科研课题产生的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高低等来评价教师的水平。因此,从高校的角度,参与项目合作更看重的是项目完成后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以及项目对职称评审所发挥的作用,而真正对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在评价体系中未能合理反映。此外,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产”应是“促学发展”的产,“研”应是“促学深化”的研。而现行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更多地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教学育人,重视“产研”而忽略了“学”。(2)高校与企业的技术发展观念不同。高校科研人员在研究课题立项时,对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在实用性方面、市场需求及工厂生产条件、工艺条件等方面了解不够,导致成果转化困难。(3)产学研用结合的政策层面问题。产学研用结合是教育、企业、科研及政府部门等之间的相互协作,涉及多方需求,需要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和法规来保证合作的长久发展。[6][7]
在产学研用背景下,南京理工大学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构建了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等五方面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了军训、实验、上机操作、认识实习、工程技术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科研训练等主要环节。遵照“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基本原则,在本科培养计划中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明确规定了金工实习(1~3周)、先进制造技术基础实习(1周)、工程技术实习(人文经管1周)、电子实习(2周)、认识实习(1~2周)、生产实习(理工科3~4周)和毕业实习(人文经管5~8周)等环节,确保了实习、实训时间。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理工类专业约占总学分的35%,经管、人文社科类专业约占总学分的22%。
1.校内实践
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保障。南京理工大学的基础实践主要集中在工程训练中心,按教学内容划分为先进制造技术、切削加工技术、热成型技术、电子技术实践、大学生竞赛专题、大学生团队项目、工业工程实践、工业设计实践、教学研究及运行管理等九大功能区域。除了集中实践基地外,还有校内企业提供天然的实践机会。校内企业一般是学校教师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基础,组建科技型企业,既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又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实战”平台。
校内实践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便于组织和管理,但也存在场地有限、不同于生产实际等问题。学生能够初步锻炼动手操作能力,但无法认识企业核心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不能突出“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还有一定距离,还需辅以其他实践方式。
2.校外实习
南京理工大学制订了《校外实习工作管理规定》,组织编写了各专业的实纲和实习指导书,明确了专业实习的目的与任务,内容与要求、方式与考核办法等,保证实习效果。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建立了10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以专业(班级)为单位集中安排,也可以将专业(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分组进行,还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分散进行。
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大量学生基本实习的要求,但实习的深度和质量还很欠缺,学生主要以观摩为主,更多的是感观的认识。而且实习基地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积极性,实习效果不稳定。
3.建设工程研究中心
结合国家产业发展和学校技术优势,南京理工大学建设了一批国家级和部级工程中心,如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微多蛋白素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等。此外,学校发挥学科、科研和人才团队等优势,在横向产学研合作中强化了与重点企业的合作,与南钢集团、扬子石化、熊猫集团、晨光集团等一大批重点企业建立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成立了表面活性剂及助剂、药物中间体、轨道交通电气等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这些工程中心一方面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也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优良的平台。但目前工程中心的人才培养多属于自发松散型,没有形成长效的制度规范。
4.科研项目为载体
高校教师主要从事教学、科研任务,其科研项目来源于国家层面、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的需求,是产学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项目虽然可能只是生产实际中的某一细小环节,无法让学生真正接触生产实际,但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追求创新的综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科研项目,既加强了课堂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真正“用”时打下基础。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方式受众面不广,主要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受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情况。
5.联合培养
联合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或科研院所以双赢为目的,充分发挥各方的人才教育资源,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实行“双导师”制,学生学习时间分为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实践学习,由学校教师和企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共同指导。2011年,有5位企业家受聘为南京理工大学产业教授,实现企业高端人才向学校的聚集,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联合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深化,企事业人才向高校聚集的同时,高校教师和学生也需要走出去,实现互动。
三、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对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同,这也意味着高校在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时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结合南京理工大学宽口径厚基础,综合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当前产学研用背景下,应继续开展校内实践、校外实习的基础实践能力锻炼,同时加强工程训练中心和科研项目的人才培养作用,推进联合培养的开展。只有多种层次的模式同时开展,才能帮助学生阶梯式逐渐成才,最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转变思想观念,健全产学研用管理机制
无论是社会、企事业单位还是高等学校,相互合作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覆盖面小,层次偏低,偏重于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对于高校而言,高校的教师要真正把人才培养融入到产学研用合作中,不能单纯追求科研项目合作,更要看重其间的人才合作教育;高校的学生也要转变观念,不能把动手实践机会看作是可有可无的环节,不能只是看重学分的累积,更要把每一个实践机会视为将来就业的准备基础,调动起主观能动性。因此,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将产学研用结合引入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
除了政府、学校的政策引导外,还需要建立一个产学研用教育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有:(1)协调合作单位、学校和学生三方的利益,在合作模式、责任划分和具体操作等问题上给予管理和引导;(2)收集、分析研究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校和学生,开拓合作资源,做好社会、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面沟通;(3)建立考核体系,定期考核产学研用进展状况,取长补短,形成稳定发展的合作教育模式。产学研用一方面要融入到人才培养中,另一方面又要有独立的评价和管理体系。在管理形式上可以设立产学研用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实行归口管理。
2.优化培养计划,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毕业后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产学研用合作拉近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把供需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 有助于学校及时调整。因此,在产学研用背景下,学校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的发展状况来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学校应继续推进开放性实验、科研训练计划等实践项目的有效开展,同时扩大外聘企事业单位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加入外单位培养环节,扩展人才培养空间。
课程体系不应只包括培养计划、大纲等“软”的部分,还应包含实验场所、工程实践中心等“硬”的部分,明确学生开展实践的校内外场所,这样才能相互制约和规范管理,共同促进人才培养。
3.推进校内企业建设,发展大学科技园
学校教师利用教学科研成果成立企业,吸引学生参与。这种模式能使学生不仅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与专业技能,锻炼从事现代企业生产、开发、经营和管理的能力,而且能亲身体验市场运作的规则,技术与产品创新的压力等,真正体现产学研用合作教育中“用”的内涵。建设校内企业可以加速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真正实现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良性循环。
校内企业开展人才培养是产学研用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之一。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理顺机制,引导教师发挥特长,将成果产业化,成立企业,将人才培养蕴含其中。
大学科技园建设是由国家层面开展的一项重大建设工程,也是一项深层次的产学研用合作工程。大学科技园应该努力尝试“市场运作、企业管理”模式,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联系,争取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吸引高技术企业到园区创新创业。二要加强与学校学院沟通,制定相关政策,加大项目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和产业化工作。三要加强与学生互动,支持大学生到园区创业实践,逐步形成校区、园区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4.加强人才交流,拓宽联合培养渠道
要积极拓展联合培养的渠道,切实有效地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工作,拓展高校育人空间。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政策支持,加强对外交流,寻找优质联合培养单位或者“双导师”。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和基础实践学习后,到单位进行较长时间的生产实习或毕业设计,既有利于学生摆脱走马观花的实习方式,真正投入生产实际,也有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工作定位,为自身就业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学校吸收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的员工来校进修培训,进行人才力量的流动交流,既有利于提升合作单位的人员素质,也有利于学校实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这种双赢模式有利于实现长久稳定合作,也是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需要大力加强拓展的。
四、结 语
在当前强调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时代,高校如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联系,关系到高校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也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决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而决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是教育体制。因此,在以往产学研探索和实践的经验基础上,要改变覆盖面小,层次低,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人才培养社会效益等问题,将产学研用合作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形成稳定的教育体制,促使产、学、研、用系统工程的良性循环和高效运转。
产学研用背景下,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变化需求,稳中有变,持续发展。在规章制度、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都要对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有一定的倾斜,逐渐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观念,真正发挥参与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多种形式开展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这样才能拓展教育空间,拓宽学生成才之路,使产学研用各方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郭大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8.
[2] 孙晓梅.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0(1):102.
[3] 王迎军.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9.
[4] 谢献忠,王修勇,郭源君,等.中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10(6):40.
[5] 李庆丰,薛素铎,蒋毅坚.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2):71.
【关键词】产学研 协同效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结构、组织形态、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方式等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跨组织联合体的合作随着组织形式的出现而增多。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我国20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实践证明,产学研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作用巨大,并逐渐向跨区域化、国际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在科技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协同是全面创新管理的的关键特性。协同创新过程中各创新要素的有效全面协同是提高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为建立产学研结合新机制进行了不少探索,但主要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因、机理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产学研协同效应的研究仍是我国科技发展的薄弱环节和主要的深层次问题,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协同论的视角对产学研协同展开研究,也对产学研协同效应提出了迫切要求。
一、相关研究综述
(一)协同定义及其效应
“协同”源于自然科学。“协同”在哲学意义上是一个与“合作” 不同的过程,协同的预期结果是相对明确的,未来回报的分配可以事先协商,而合作各方则是以自身利益为基础开展活动。协同的概念源自系统科学中的协同学理论,许国志(2000)认为协同作用是指在复杂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然而,今天竞争环境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水平和变化,使得单元化的创新方式变得越来越困难,并为跨企业、行业和国家的新创意的产生与知识的共享创造了机会。协同创新是通过思想、知识、专门技术和机会的共享创造跨越组织边界的创新,是保持个体组织(企业)的持续创新,增补其创新力量的一种手段,能够使企业弥合已有创新水平和所需创新水平之间的差距。然而协同效应是协同创新成功的关键。波特(1985)通过“价值链”方法研究了业务单元之间的彼此关联,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协同,即所谓“协同”通俗的讲就是“1+1=3”,是“企业在业务单元间共享资源的活动”。通过协同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协同增加的成本,从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
鲁若愚(2002)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合作各方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为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所达成的分工协作的契约安排,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的研发合作是主要形式。Etzkowita(2008)所著的《三重螺旋》更指出产学合作是大学除了教学和研究之外的“第三使命”,“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发挥各自独特作用的同时加强多重互动,是提高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重要条件。而张力(2011)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顾新(2011)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 研究机构) 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
二、产学研协同效应的类型
(一)综合效果
产学研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高校或科研院所为技术供给方,一般以技术合约为基础,依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分担技术创新不同阶段所需投入的资源,联合进行技术创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间的综合效应是显而易见的。通过高校或者院所的技术所长,为企业提供或者共享多种不同的技术或者优势,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在组织联合时,高校或院所也为难以解决的理论问题提供现实依据,进一步提高了科研整体水平。
(二)互补效果
坎贝尔等(2000)认为: 当若干领域可以同时使用某种资源而不会影响其他领域对这种资源的使用时, 协同效用就产生了。互补效应主要是通过对可见资源的使用来实现的协同效应。当一种有创造价值潜能的资源的单独使用或孤立运作不能发挥作用时, 就需要与其他资源匹配, 即以一体化或空间聚合等方式来实现资源的组合使用。企业最初的建立和运行需立足于高校、院所概念的界定、关系和评价标准等,形成一个新的内在的知识体系,最终达到资源的互补。
三、总结
从文献梳理来看,关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动因、影响因素等研究已经基本成熟,但产学研协同效应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是怎样达到协同的,在产学研协同过程中是否创造了价值。本文从协同论的视角,透过产学研创新协同过程、协同效应的类型等方面为线索,对相关主要文献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郑刚.基于TIM视角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各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2004.
[2]Ketchen, D.,Ireland, R.,Snow,C..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wealth creation[J].Strategic E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07,(1).
[3]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鲁若愚.企业大学合作创新的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2.
[5]Etzkowita H.The triple helix: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action[J].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
[6]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
[关键词]农业高校;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业高校与涉农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联系
首先,农业高校人员不熟悉涉农企业的环境,不了解涉农企业的真正需求,闷头研究搞出来的科研成果不符合涉农企业的需要,因而不被涉农企业所认可。其次,目前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导致高校科研人员重纵向、轻横向,重理论、轻应用,重学术水平、轻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中试工作,农业高校也不例外,导致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少、成熟度较低,实用性较差,涉农企业与农业高校缺乏紧密合作的基础[2]。
2. 产学研结合培养农业人才形式重于内容
目前,农业高校已深刻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对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并积极与农业科研院所、涉农企业以及农业产业部门展开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3]。但在合作过程中,企业更加注重同学校开展技术合作,对学校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目的,对学生的能力、素质也知之甚少,加之合作主体各自的责任、职权和利益不够明确,不能建立一个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共同体,致使合作一般流于形式,真正实施的不多,实施的效果也不好。
3. 高校现行的评价制度阻碍产学研模式的运行
高校现行的评价制度基本倾向是重论著,轻应用,使高校大部分科研人员仍然热衷于发表科研论文、出版著作、成果报奖等,没有深入思考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当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可能起到的实际作用,忽视了科研成果在实际中的创新性贡献,结果导致高校创新活动不能很好地贴近市场需求,大量研究成果或不为市场所需,或离产业化距离较远,或技术含量不高,或没有实用性,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4]。
4. 产学研结合培养农业人才缺乏制度保障
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在产学研结合培养农业人才过程中,高校与合作单位所产生的科研成果的归属权得不到明确,时常发生纷争,使得产生的科研成果无法转化进而推向市场,严重伤害了双方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联合培养人才的有序和有效开展。
二、农业高校产学研模式运行对策
1. 农业高校要充分发挥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作用
分析上面农业高校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产学研合作中合作双方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缺乏积极性。因此,农业高校要服务社会就要突出“主动”精神,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在产学研合作中充分发挥主体地位,这是新形势下农业高校的重要职能[5]。
2. 加强双方沟通,维护双方合法权益,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持续性和紧密性
加强农业高校和涉农企业沟通,使高校了解涉农企业的需求,真正做到科技服务社会。建立和完善与产学研合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制度规范和保障,通过调动产学研合作各方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农科教紧密结合;加强农业高校的校企合作创新平台、校地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把产学研合作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考核,鼓励科研人员走出校门,积极同企业和地方开展合作。
3. 充分发挥政府在产学研结合培养农业人才中的作用
产学研结合培养农业人才涉及多个不同的参与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归属,在合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分歧和矛盾。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培养农业人才过程中的推动、协调、监督和管理的综合职能,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激励和规范涉农企业为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参考文献:
[1]孙福全.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J].中国发展观察,2008(10):10~12.
[2]聂娜,谭树华.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7):157~159,164.
[3]霍妍,王幼芳,姜文达.地方高校产学院合作中关键问题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3):16~17.
关键词:产学研;典型模式;利弊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产学研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
一、我国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沿革以及作用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86年原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共同倡导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逐步形成了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与经济结合道路。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化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迫使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产学研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才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教育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劳动者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我国要想在这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获得巨大的发展,必须要做到教育、科研和生产的紧密结合,走产学研发展道路。
二、我国高校产学研相结合面临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增大了产学研结合难度。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大、风险高。一项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都要经过实验室成果研究、中间放大试验和产业化三个阶段。无论哪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同时,还需要有风险承担的资金准备。目前,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产学研合作资金支持,增大了产学研结合难度。二是中间环节及成果转化经费缺乏支持。中间环节投入高、风险高、成功率低、收益低,因此很少有企业愿意在这个环节投入资金,而各项研究计划经费中也未将中间试验经费包括在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方研究出的新技术、新成果难以实现转化,而生产方又缺乏具有成熟、配套成果的矛盾局面。
(二)利益分配不合理是产学研结合的共同问题。产学研合作存在外部分配、内部分配两个层次的利益分配。外部分配,是指高校与生产机构(即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服务机构(即政府和中介机构)之间的分配。这种分配一般由合同约定,高校往往只能得到前期的技术性收入,对于经营性收益,由于无法监控其经营状况,高校基本上无法取得。内部分配则是学校与教师(专家)之间的分配,合作经费绝大部分都归课题组长支配,学校只提取管理费。与此同时,还存在教师私下以其职务成果参与企业经营的情况。如,在多数科技园区的产学研合作中,教师往往都是以个人名义使用属职务成果的专利或非专利技术进入企业的经营,在科技园区、企业、高校、教师之间没有明确的利益分配方法,高校也无法从这些成果的经营行为中获得收益,从而导致了利益分配的不合理。
(三)内部管理制度缺陷导致产学研结合效果不明显。一是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部分高校没有设立产学研合作的归口管理机构或协调性组织,致使产学研合作缺乏组织性;同时,高校与生产方建立的专业性机构如管委会,往往没有真正起到应有作用;此外,部分高校机构重复,出现科研处、社科处、推广处(或合作处)、产业处、科技园对产学研合作多头管理、互相掣肘的现象;二是组织模式选择不合理。合理的模式选择是高校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前提。部分高校在具体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上没有根据学校实际,采取“天女散花”式的分散的产学研合作。“短平快”项目多,“高大精”项目少,单打独斗多,集中合作少,形不成合力;三是职称评聘标准不合理,重论文和学术成果,轻产学研合作所创造的经济社会效益;四是内部利益分配不合理,个人与学院、学院与学校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不明确。
三、加强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措施
(一)调动企业参与政府部门构建广泛的产学研联合环境。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构造一个有序的产权转移市场。因而,企业则应当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企业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培养长期发展意识,真正达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目的,以产品为媒介,以信誉促发展的市场机制要求,并积极配合政府组织的社会信誉体系建设;二是及时有效地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了解相关高校信息,注重人才培养,形成人才梯队;三是在企业内形成优良有序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企业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以保持企业源源不断的后继发展动力;四是形成完善的企业内人员考核、激励机制,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学习、流动的配套工作。
(二)构建产学研三方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密切企业与高校关系。鼓励企业聘请具有技术专业特长和较高科研水平的研究人员到企业担任技术顾问,高校及科研院所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博、硕士生导师,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三方面的结合,密切企业与高校的关系,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同时,硕士生或博士生由于较早进入企业,有可能愿意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从而为企业培养后备技术人才。此外,通过教师到企业兼职,与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开发,还可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使企业实现人才队伍的优化和知识的不断更新。
(三)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支撑体系。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市场化的人才技术交流市场,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人才、技术的市场支撑;二是各地政府要加大对产学研结合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投融资机制,选择科学高效的投融资方式,如建立产学研合作基金或成立风险投资公司,推动产学研合作向多元化投资发展。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向产学研结合体运行,如鼓励企业与高校积累发展基金,吸引社会各方的投资等;三是要在优化产学研结合宏观管理体制的同时,着手产学研结合的中微观领域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湛俊三,张传萍.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短缺问题的分析与战略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9.4.
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符合当前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积极探索新形式下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模式,成为高校进行改革的当务之急,对应用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当前国家不断重视工程实践的形势下,本文在分析了学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阐述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建立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践行方式。
1我校材化专业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内涵
“产学研用”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工程。从学校方面讲,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从“产学研”过渡到“产学研用”,进一步强调了应用和用户,突出了产学研结合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结合的本质,是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
在产学研用背景下,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构建了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创新活动、社会实践等五方面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了军训、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上机操作、认识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科研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社会调查等主要环节。遵照“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基本原则,在本科培养计划中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明确规定了金工实习(3 周) 、认识实习( 1周) 、课程设计(2 周) 、学年论文( 2周) 、科研训练( 3周) 、生产实习(34周) 和毕业设计( 16 周) 等环节,确保了实习、实训时间。在校内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综合实验室,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看,还有校内企业提供天然的实践机会。校内企业一般是学校教师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基础,组建科技型企业,既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又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实战”平台。建立了 1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可采取以专业为单位集中安排,为专业知识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我院很多教师从事各种科研任务,其科研项目来源于国家层面、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的需求,是产学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项目虽然可能只是生产实际中的某一细小环节,无法让学生真正接触生产实际,但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追求创新的综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科研项目,既加强了课堂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真正“用”时打下基础。联合培养模式是学校和企业或科研院所以双赢为目的,充分发挥各方的人才教育资源,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如黑龙江省安达市安达龙新化工有限公司,哈尔滨鑫达高分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等。实行“双导师”制,学生学习时间分为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实践学习,由学校教师和企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共同指导,实现企业高端人才向学校的聚集,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因此,优秀的教师队伍、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多家合作企业为顺利完成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发挥高校的科技、人才优势,努力推进产学研用联合,是拓展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校材化专业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内容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
(1)整合教学科研资源 优化教学科研管理模式
学是“产学研用”的基石,只有在课堂上学好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培养好动手操作能力,才能为后续的专业工程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立良好的教学体系,整合资源、加强管理,不断加大科研团队建设力度,是提高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为企业、社会服务能力,做好产学研用工作的基本前提。以教师的科研项目带动本专业学生的科研实训,科研项目是生产实际中的研发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追求创新的综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科研项目,既加强了课堂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真正“用”时打下基础。
(2)统筹实践教学安排 优化校内、外实践环节
将四年的实践环节串联,环环相扣,从基础实验到认识实习,从产品的设计到制备,从生产实习到毕业设计,共分8大环节,统筹安排这些实践环节,让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和生产应用的桥梁纽带。除了集中实践基地外,还有校内企业提供天然的实践机会。校内企业一般是学校教师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基础,组建科技型企业,既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又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实战”平台,积极利用这些平台为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服务。
(3)结合实际工程应用 共建校企生产性实践基地
共建校企生产性实践基地是学校和企业或科研院所以双赢为目的,充分发挥各方的人才教育资源,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实行“双导师”制,学生学习时间分为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实践学习,由学校教师和企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共同指导。实现企业高端人才向学校的聚集,是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在企事业人才向高校聚集的同时,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也利用此机会走出去,实现互动。
(4)建立产学研用合作人才评价体系
建立良好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与正确的人才评价体系密不可分。根据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确定科技开发方向、建立2级评价体系,包括中期检查和期末考核、审查,以便搭建稳定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实践、实训基地。
2我校材化专业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践行方式
(1)整合教学科研资源 优化教学科研管理模式
优化培养计划,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毕业后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产学研用合作拉近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关系,把供需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助于学校及时调整。因此,在产学研用背景下,我们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及我院自身的发展状况来不断进行完善和更新。我们要继续推进开放性实验、科研训练计划等实践项目的有效开展,同时扩大外聘企事业单位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加入外单位培养环节,扩展人才培养空间。课程体系不应只包括培养计划、大纲等“软”的部分,还应包含实验场所、工程实践中心等“硬”的部分,明确学生开展实践的校内外场所,这样才能相互制约和规范管理,共同促进人才培养。
组成教师科研团队,以他们的科研任务带动学生参与科研,进而建立师生科研团队。教师的科研项目来源于国家层面、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的需求,是产学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项目是生产实际中的研发步骤,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追求创新的综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科研项目,既加强了课堂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真正“用”时打下基础。
(2)统筹实践教学安排 优化校内、外实践环节
将大一的认识实习(作为毕业设计的见习阶段)、大二的学年论文(作为毕业设计的文献检索阶段)、大三的科研训练(作为毕业设计的文献综述阶段)、大四的材料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方案制定与探讨阶段)和毕业设计等一系列的教学实践结合为一体,采用这样的做法就是希望通过一个串联性的工程项目让学生了解各门专业课知识的重要性及连贯性,增强学生的完整工程意识及学习的使命感。
教师利用教学科研成果成立企业,吸引学生参与。这种模式能使学生不仅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与专业技能,锻炼从事现代企业生产、开发、经营和管理的能力,而且能亲身体验市场运作的规则,技术与产品创新的压力等,真正体现产学研用合作教育中“用”的内涵。建设校内企业可以加速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真正实现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良性循环。
(3)结合实际工程应用 共建校企生产性实践基地
共建校企生产性实践基地和联合实验室。企业与学校依据企业真实环境,根据各专业实际教学需要, 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转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现场教学,边讲边练,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保证学生学习与就业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将课堂放到实训基地,再现企业的实际操作环境,使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更形象更具体。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将“学” 功夫转变为 “练”功夫。要积极拓展联合培养的渠道,切实有效地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工作,拓展高校育人空间,实现“双导师”制,,学生学习时间分为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实践学习,由学校教师和企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共同指导。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和基础实践学习后,到单位进行较长时间的生产实习或毕业设计,既有利于学生摆脱走马观花的实习方式,真正投入生产实际,也有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工作定位,为自身就业提供指导。另一方面,我们要吸收企事业单位或科研院所的员工来校进修培训,进行人才力量的流动交流,有利于实践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4)建立产学研用合作人才评价体系
根据产学研用合作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确定科技开发方向、建立2级评价体系,包括中期检查和考核制度,以便搭建稳定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实践、实训基地。
3结束语
我校材化专业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的关键性问题有两个:一是师生科研团队、各种实践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衔接与整合;二是建立校企生产性实践基地和联合实验室,以用代学,学以致用。统筹安排实践教学环节,遵循实践环节的相关性,系统规划各实践环节细则;建立校企生产性实践基地和联合实验室,送学生到企业去,请企业里的人员做客座教师,实现“双导师”制。通过反馈,优化产学研用合作人才评价指标,建立完善的产学研用合作人才评价体系。最终实现了我校材化专业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的全面运行。
参考文献:
[1] 尤祖明,迟 强,潘明财,谢绪磊. 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25(4): 108-112.
[2] 崔凌霄. 常州科教城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物流科技, 2012, (10): 51-53.
一、当前学院产学研结合主要模式
(一)技术转让模式
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期,技术转让成为我国产学研结合的主要模式。近年来,国贸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下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尝试。例如,对在实施和促进贸易经济专业信息化改造及新模式培养中产生的《电子商务教学模拟套件》和《客户关系管理教学模拟系统》等成果成功的进行了市场转化,并拓展到十几个省,与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江苏省糖烟酒公司、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等多家高校、企业、政府部门建立了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其中教学软件的典型客户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56家大专院校,应用软件的典型客户有南京太平洋百货、南京新街口百货、乌鲁木齐富成百货等43家用户单位。通过技术转让学校(合作中的供方)将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技术交易的形式卖给企业,企业接产经营,合作各方以合同为依据,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但是相对于学院每年产生总的技术成果来说,科技成果市场化的比率还较小。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转让模式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做大量的二次开发工作,投入大、难度大、风险大,因此成果转化率低。所以从实践来看,这种模式很不深入,成功率较低,并不受企业的欢迎。
(二)合作开发模式
合作开发(包括委托开发)是一种半紧密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是比技术转让更富有成效的一种产学研结合创新组织方式。具体是指高校依托自己的学科、人才和智力优势,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产品更新、技术咨询和信息引进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通过校企联姻,努力渗透、出谋划策等,由点到面,逐步开展,共同探索建立一条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学院先后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省委政策研究室、南京丰达来粮油贸易公司、南京海达包装印务公司等联合成功申报了南京市科技局重点招标课题、江苏省哲社重点招标课题、国家教育部课题、长三角重点招标课题等,并聘请对本专业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高层次管理人员为我校或我院的兼职教授。通过合作开发这种积极生动模式,学院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让学生参与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创造就业机会,能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分成若干子课题给学生研究,也可以将其作为毕业论文课题,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创造机会。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事业委托的课题都是企事业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学生到企业参与生产、研究可以顺利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同时,企业可对来实习研究的学生进行考查,从中选出优秀学生留在企业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在当今就业渠道不畅的情况下,无疑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机会。事实证明,学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正是因为他们曾参加过企事业单位急需解决的课题研究。这又让学生从另一个方面得到了产学研结合的好处,有益于产学研的进一步结合。
(三)共建实体模式
共建实体模式是产学研合作最高级、最紧密的形式,也是最为重要、最有成效、最为成熟的合作方式,是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趋势。学院在这方面的做法是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直接深入企业实习。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自2003年以来先后与省外经贸厅、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省委政策研究室、南京海关、江苏外运集团、外贸企业、三资企业等建立了联系,并与其中一些建立了实习研究基地。贸易经济系也与南京中央商场、南京商厦等零售百货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学生都会深入到这些企业进行实习,学生通过企业实习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向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学习。既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培养学生了严谨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又有助于我院老师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和联系,开阔眼界,丰富生产实际方面的知识。
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出课题研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社会声誉,促进其增大研发投入和增强创新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深入一线参加研发的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降低学生所分担的培养成本和就业压力,因此对财经类类高校而言,去企业实习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教学环节。从这个角度讲,国际经贸学院很有必要继续与企业合作,扩大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越来越多学生对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的实践要求。
二、学院产学研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
1、学校课程设置距企业和学生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目前还缺乏专门为此培养模式设计的成熟完善的课程体系。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不仅要求课程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和应用型,还要求反映前沿水平。但高等教育的改革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反映在课程建设上就是时代性和前沿性的缺乏。开发设置企业、学生需要的课程体系,是这种培养模式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2、学生流动性较大,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令人担忧。由于学生毕业后择业的不固定性,导致企业在接收实习的学生时顾虑重重,担心企业的知识产权无法有效的得到保护,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参与产学研的积极性。
3、学校培养人才长期性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紧迫性的矛盾客观存在。在产学研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企业希望学生在完成项目后获得具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即可。而学校认为,课题和论文应该以学术性为导向,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创新性。学校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二者对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要求上有不同的侧重。学校和企业之间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协调,有目标、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培养学生。
4、实习基地数量远不能满足学生实习的要求。目前本专业学生多,而稳定的实习基地较少,还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业务实习、社会调查等要求。
三、学院产学研教育完善建议
1、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课程功能是某种特定结构的课程在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功效和作用。课程结构和课程功能的矛盾运动是课程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课程功能影响课程结构,课程功能的变化是课程结构改变的直接依据。课程功能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并随着种种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些外部条件要是指社会发展、知识的增长和学生的成长。课程功能的变化必然导致课程结构的改变,而改变了课程结构又能更好地促进课程功能的发挥。课程的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知识增长、学生成长的综合要求,这是课程发展的根本规律。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提高企业、学生对课程建设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学院贸易经济系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在国内贸易经济专业主干课教材不适应当今经济发展,而国外教材与我国实际相差甚远的情况下,贸易经济专业计划配合精品教学,与兄弟院校协作,建设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编写案例与学习指导书,另外还将有选择性地加大引进国外教材的力度,继续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更新和创新教学实验软件、教育管理软件、教学应用软件,用已开发出的教学软件配合精品教学,为学生未来从事商务活动奠定技能基础。当然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如何紧扣社会经济发展,如何突出课程建设的时代性和前沿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科研水平提高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输出、引进、培养三管齐下,既要鼓励校内老师到企业拿课题,又要把企业的优秀人才聘请为学校的兼职老师,还要注重培养应用性、开发型的学科带头人;在引进优秀人才时,既要坚持学术性的原则,又要对具有专利和发明的杰出人才以适当的灵活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壮大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改善使各学科及专业的科研能力和开发能力得到提高。我们需要在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基础上,把基础理论研究、软件教学与开发结合起来,以教学促开发,以开发促教学,由此带来科研的创新。
专业产学研合作特色。在近五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构建多层次的校内外产学研合作平台,逐渐形成特定的办学环境,孕育、催生了产学研合作特色的成长。①加强校内外实习、科研基地建设,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专业不断加强校内外教学实习、科研基地建设,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将这些基地建成产学研合作的综合性平台。目前,专业的校内教学实习、科研基地主要有: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校内实习基地等。专业还根据建设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求,建设了布局合理、质量较高的校外实习基地18个。这些实习实践、科研基地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搭建起产学研合作大平台。②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以“加强基础、强化实践、提高素质、突出特色”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在实践中逐渐凝练形成了提出了“平台+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产学研合作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新路子,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③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思想。2002年以来专业3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培养特色”作为制订培养方案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统筹规划”为修订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合理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综合素质。④着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专业利用与科研院所、厂矿企业长期合作的优势,引导学生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选题;长期坚持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科技人员作为教学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与合作单位一起组织实施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并共同进行考核、记录学分,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近5年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项目的比例均在90%以上。⑤以产学研合作为桥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在与科研院所、厂矿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下场实习、共同开发的方式开展青年教师工程化训练,使得本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不断升高,开展工程实践指导、同开展科研合作的水平大幅提高,逐渐形成了以教授、博士为中坚的老中青搭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教学团队。⑥“3公里工程教育圈”培养优势。洛阳市是我国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机装备、轴承等大型通用部件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国家“一五”期间的165项重点建设工程中的7项落户洛阳。作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洛阳市开展高等工程教育的区域优势显著。一是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密集,洛阳市是国家从“一五”时期就开始重点扶持的装备制造业科研、生产基地,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洛阳装备制造业积累了巨大的存量资产和生产能力,特别是在大型矿山成套设备、拖拉机、农用工程机械、轴承基础件等方面优势突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类产品前列。二是技术力量雄厚,洛阳拥有国家级科技开发机构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个、国家行业技术检测和质量监督中心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8个。三是装备制造业人才济济,在洛阳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培养了大量的高技术人才。洛阳市在机械加工领域的行业、地域优势,每年吸引约百所学校数万名大学生到洛阳进行专业实习、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开展工程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地理位置上,中国一拖集团公司、中信重型机械公司、洛阳轴承集团公司、中船重工725研究所、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等一大批大型、特大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与河南科技大学距离均在3公里以内,形成了特色鲜明的“3公里工程教育圈”。多年来,专业与这些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已经构建起产学研合作工程教育平台,培养了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此基础上,开展以“3+1”校企联合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核心的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优势更加明显、特色更加鲜明。因此,充分发挥洛阳开展工程教育行业、地域优势,对培养工程素养高、工程实践能力强、富有工程创新精神的工程技术人才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
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制定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标准
根据教育部和工程院的“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和机械行业标准,结合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制定的本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
1.知识方面。主要包括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或)前沿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为专业服务的其他知识。
2.能力方面。主要包括终身学习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具体工作的能力;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清晰思考和用各种方法准确表达的能力;对通用技术的应用能力;至少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等。
3.素质方面。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全人格,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工程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社会责任感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了解专业领域技术标准,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具备良好的国际实视野,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
(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思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典型材料学科特征的机械类专业。针对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以洛阳市“3公里工程教育圈”为依托,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提出了本专业“1+2+3+4”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思路,即:“1”是一条主线、一个核心,即以材料、工艺、设备为主线,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2”即两个阶段,三年的校内理论学习、一年的企业主导工程实践两个阶段,即“3+1”的人才培养模式;“3”指三个层次,采取工程认知、工程能力、工程创新三个层次的实践环节;“4”个贯通,实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工程基本素养和工程基本能力的相互贯通。
三、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关键技术要素
1.组织管理。为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和工作部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校企协作组。各试点学院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教学组织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①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协作组。成立由分管副校长、试点专业负责人、合作企业负责人、企业高级工程师等组成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协作组,负责制定联合培养方案和具体工程实践实施方案,落实企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②成立各试点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小组。由各试点学院院长、企业负责人担任正、副组长,负责人企业资深工程师、相关教授等组成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教学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师资队伍是关键。加大建设力度,尽快形成一支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达到教育部相关规定要求,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顺利实施。
2.质量保障。①机构保障。成立学校、学院层面的领导机构,统筹负责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完成校内外各单位和部门的工作协调和质量监控。加强对各教学环节的指导、检查和协调工作。②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学校培养标准、专业标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实纲和质量监控体系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文件。③师资保障。学校出台相关政策,着力建立一支具有工程实践和扎实理论知识的教师队伍,聘请企业优秀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和指导教师。逐步建立和完善与“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相符合的教师评聘与考核等师资政策。对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师实施专项激励政策。④经费保障。加大教改经费支持力度,着力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相关的各项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学校列试点专业专项经费。设立专业培训基金,选派教师赴企业、国内高水平大学挂职锻炼和学习进修。质量工程、工程教育改革、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经费可支持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和进修。加大实习经费支持力度,保证学生实习或企业挂岗实践需要。⑤基地保障。学校整合学科、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试点专业为主体,确定一批高水平企业作为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成立联合培养体,建立培养基地,确保校企各项培养目标得到具体落实。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