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牧业论文

现代牧业论文

时间:2022-03-28 23:28: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牧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牧业论文

第1篇

英文名称: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内蒙古农牧业科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农业科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呼和浩特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0907

国内刊号:15-1114/S

邮发代号:16-7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2篇

论文摘要:新疆要使畜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必须抓住草业这个关键,而且要按钱学森院士提出的草业理论和实际去执行和完善。草业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去组织、经营和管理,建立草地科学经营体系。新疆发展草业要因地制宜,兴办草业龙头企业,把草料加工办成大企业,改变草地经营“大锅饭”状况,加大对草业的投入,并培养草业科技、经营队伍。

1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

2002年8月30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召开畜牧工作会议,对农业产业结构作出了重大调整,决定把新疆农业结构从种植业为主导地位改为以畜牧业为主导地位,并要把传统畜牧业过渡到现代畜牧业。在《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畜牧业是当前面对国内外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当前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是总结我区几十年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条件,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需求而作出的决策。发展新疆畜牧业,已经是势在必行。

2新疆发展畜牧业的基本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基本条件

新疆是我国的重要牧区之一,有草地(有效)面积4860.68万ha,占土地总面积的34.4%,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21.7%,占全区绿地面积的86%;草地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边缘及河流沿岸;草地季节利用明显。全疆约有70%以上的牲畜不同程度在草地放牧,包括四季、三季或二季在草地放牧。另外,还有几千万亩的农林副产品可以利用。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四季草地不平衡,草畜矛盾尖锐,尤其是冷季饲草不足据测,草地载畜能力只有3,202.77万头(只),但至20世纪末,我区牲畜已达4,525万头(只),远远超过载畜能力。

2.2.2天然草地退化13逐严重据测普遍退化已达85%,其中严重退化的高达37、5%。表现草质变劣,植被变稀,草层变矮,产量减少50%。

2.2.3草地长期投入不足,建设缓慢牧业、草业的投入只占全区投入的l%左右,占大农业投入的7%~8%,但牧业产值占大农业的25%左右。正如原农业部部长何康视察新疆牧区时所说“三多三少”现象,即产出多,投入少;要得多,给的少;讲得多,落实少。

2.2.4盲目追求牲畜存栏头数有专家认为,新疆牲畜头数的增加,实际是掠夺式侵占草地而取得的。靠天养畜完全依靠天然,一遇风雪灾害,牲畜大量死亡,还增加了冬季草地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

3草业在新疆发展的重要意义

3.1草业的概念

草业是建立在草地资源开发基础上的,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以草地各类资源为基础,通过家畜、生物、化工、机械和经济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高度综合的、能量循环的、科学管理的、多层次、高效益的科学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3.2钱学森院士对中国农业产业的论述

3.2.1 20世纪80年代,钱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国情,以求实的精神,从理论和实践中提出建立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他认为第六次产业革命就是农业上的大革命,把农业产业分为农业、林业、草业、沙业、海业。并把前“四业”定为“绿色农业”,海业为“蓝色农业”。

3.2.2草业要逐步形成产业,用系统工程形式、方法把他们发展下去,可以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草业产业。

3.2.3草业产业的观点,切合客观实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运行规律,很快得到了科技界、各级政府和社会的认同和采纳。

3.2.4草产业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我国有了一定进展,将把中国草地科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3.3草业的重要意义

3.3.1草业不仅对畜牧业发展,而且对生态环境建设、绿化、美化环境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得到国家的重视。1987年国务院批转《全国牧区工作会议纪要》中就提出“牧区要实行以牧为主,草业先行……”的方针。

3.3.2草业在我国人多、地少、生态恶化、西部治理、开发和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巩固边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西部的治理和开发尤为重要。

3.3.3草业在20世纪80—90年代通过农业部业务部门和各省(区、市)对口部门的努力和试点,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包括:制定《草原法》;草地有偿承包;牧草繁育、生产;建设人工草地、改良草场、围栏草地;草地牧业综合发展示范项目;建立科研教育、推广、国际交流。

3.4草业对新疆的特殊意义

3.4.1全国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业,新疆更为突出。现在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已经深深意识到这个问题,要使农牧民富起来,关键在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牧业的重中之重在于发展草产业,包括:牧区草业、农区草业、林区草业、沙区草业、渔区草业。

3.4.2对草业应该有个新的看法,要用生态学的概念重新认识草原。使草地产生出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化合物,供家畜、动物食用)与环境(覆盖地面,保护土壤免受侵蚀)协调的最高生产力。

3.4.3新疆生态建设中草业起着骨干作用。新疆属于干旱地区,尤其占5/6的平原地区,除了部分河流两岸外,大多属于荒漠、半荒漠植被,都以草本植物为主,也有部分灌木。有专家认为,从生态作用而言,草与林各有千秋,不可厚此薄彼。应该合理的建立草林灌木复合植被,既促进牧业等生产发展,又保护了环境,达到生态平衡。

3.4.4国家农业部最近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西部地区特色种植业产品生产历史悠久,产品质量好,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所以,向西部推荐重点发展五类特色农业,其中有一项就是“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在国内外草、畜产品需求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发展草业是新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

4草业系统工程与草地科学经营体系建设

4.1草业系统工程

按钱学森院士的观点,就是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研究草业系统生产、生态、经营、管理,达到高效益的科学。他说:“草产业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产体系,为了管好.就一定要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这才是草业系统工程”。所以,草业系统工程实际是草产业组织、经营、管理的学问。而生态草业也应该是草业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基础。

4.2通过全国草业工作者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已逐步形成了草业系统工程的理论,为进一步实践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4.2.1草业系统工程的基础是草地资源,全国有丰富的草地类型(18类)6700余种饲用牧草,有牲畜、动物、水、矿、光、热、风能、旅游、人文资源;资源上的牧草可作绿色饲草、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工业原料、燃料等多功能性。

4.2.2草业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发展草业生产力,推动草业技术革新、生产专业化;发展多种形式的草业商品生产;发展牧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济联合体;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国际合作,促进发展。

4.2.3草业系统工程的实践的探讨。20世纪80年代起至世纪末,在农业部主管部门的主持下,在20个省区,进行了40多个试点(新疆5个点),开展了“发展草地牧业综合经济的草业系统工程项目”,总结出:一个目标、三个三结合、五项改革措施等一套办法。“试点”顺利圆满地进行着,并在全国得到了推广。

4.3草地科学经营体系建设

草业系统工程包括:草业生产体系;草业管理体系;草地科学经营体系。

钱学森院士把草业系统工程的草产业列入第六次产业革命之一,知识密集型草产业,就是把高科学技术用在草业生产(种草、养畜、加工)管理(经济、生态、技术、社会)和经营上去。归结起来,草业发展,一个是产业化问题,用企业带农牧户,加第二个是高科技,就一定能把草产业搞上去。

草业关键在于造就既懂经营善于经营又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才能建设起科学的经营体系。目前,我国已初步建设起如下草地科学经营体系:

4.3.1草地法制管理经营体系《草原法》公布实施已经20多年了,近期国家又在修改、完善已经公布实施,其核心就是运用法律手段,对草地资源实行科学的管理经营,从而保证不断提高其生产力,实现牧业现代化、草产业化和生态环境的最优化。建立一支草原监理队伍,把外部破坏草地与内部过度超载放牧的现象坚决刹住,按法管好草地,按经济规律经营好草地。特别是固定草地使用权后,实行农牧民草地承包有偿责任制,用经济补偿的办法管理经营草地,就能发挥农牧民保护建设草地的积极性。

4.3.2草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经营体系草地保护是草原管理经营的最基本任务。防止草地继续破坏,为农牧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保证草地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确保牧业稳定发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优质的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对那些乱垦、超牧、滥挖草地植被者要按法处理,根据破坏的程度罚款,甚至绳之以法。要制定各季草地的放牧强度,实行轻牧、禁牧、休牧、轮牧、舍饲等制度;退化严重的草地,也可采取封育、补播牧草、机械松耙、施肥、灌溉等改良措施;更为严重的甚至可以重新建立人工草地。总之,要加强管理、合理经营、科学利用,严防再次退化,充分发挥草地资源再生利用的最高价值。

4.3.3草地建设管理经营体系草地建设是实现草地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化草业、牧业的基础。世界上畜牧业、草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都非常重视草地建设。我国、我区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在草地建设中投入了很大一部分资金,从人工种草、飞机播种牧草、退化草地改良、退耕还草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效益明显。在草地建设中,要动员各方面力量一起建,国家、集体、企业、个人都上,实行谁使用、谁建设、谁所有;国家投入的资金为了达到建一块,成一块,取得高效益,要形成一套管理经营体系,层层都有人管,有计划、有监督、有检查、有验收。

4.3.4草地科研、培训、推广经营体系要发展草业,关键要造就一大批既懂科学技术、又掌握经营管理的人才。把草地上的许多研究,落实到区、地(州)县(市),乡草地工作者身上,给他们解决物资、待遇、资金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及时研究保护、改良,人工种植草地等方面的课题,取得成果,经过培训各级人员,从而大面积推广下去。建立一个热爱草业,懂得草业,专心草业,会规范管理、集约化经营的草业专业队伍。要建立一个科研、培训、推广的三结合经营管理体系。今后要按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要求改革科技推广体制,变科研成果为生产力,直接推动草业蓬勃发展。

5发展草产业关系到新疆大开发命运

尽管草业在我国发展尚处于初级阶级,但它对畜牧业、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西部大开发不是大开荒”,必须草业先行,这是我区大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新疆如何发展草产业?我们的主要建议:

5.i因地制宜发展草业

长期以来在“三重三轻”(重农轻草、重畜轻草、重林轻草)的影响下。草地资源破坏严重.力口之天旱等自然因素,草地退化严重,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最近,国家准备投入巨资保护1667万ha被破坏的草地,并建设了200万ha人工草地暂时取而代之。这是一项重大措施,必能为我区发展草业、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破坏的草地首先是围栏保护封育。禁止继续乱牧,同时,可采取松土、补播、灌溉等措施,封育5年左右即可恢复。人工草地建设主要放在开荒后的弃耕地、闯田、低产田上,这是个既快又省的办法。新疆有133万ha弃耕地,67万ha旱地、闯田、低产田,还有近133万ha平原和山区天然打草地需要改良提高。农田种植苜蓿面积从目前的4%左右(133万ha,主要是生产建设兵团各团场种植的)提高到10%(33万ha),再慢慢达到15%~20%(50~60万ha),搞好草田轮作(兵团各团场,地方农牧场都有经验),可提供大量优质蛋白质饲草,又培土肥田,近田养畜,达到畜草丰收。

第3篇

本论文通过对若尔盖县畜牧业总体以及从部门、行业、区域相关产业的角度对若尔盖县畜牧业进行了竞争力分析和评价,进而对若尔盖县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从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强良种繁育、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大力推进畜牧产业人才、科技进步,加强畜牧产业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畜产品生产加工转化增值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使若尔盖县畜牧业成为一个又大又强的产业,提升若尔盖县畜牧业在国内种种机遇下应当具有的区位产业竞争力,提高若尔盖县畜牧业在国际种种挑战环境下的竞争力。

关键词:若尔盖县,畜牧业,竞争力

一、 若尔盖县畜牧产业现状

若尔盖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土地总面积10620平方公里。辖1镇、16个乡(其中纯牧区7个乡、半农半牧区9个乡)、4个国有牧场(其中1个省属牧场、1个科技牧场)。总人口7.03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5.43万人,占77.2%;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有天然草原1212.6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978万亩,常年饲养牦牛、藏系绵羊、河曲马等草食牲畜,2011年末,全县存栏各类牲畜139.78万混合头,其中牛52.38万头、马3.77万匹、羊81.42万只、猪2.21万头;实现牲畜总增39.49万混合头,总增率33.81%,出栏各类牲畜43.45万混合头,出栏率37.2%;生产肉食28129吨、牛奶31341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89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96元;畜牧业产值65867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95.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80%以上的现金收入都来自于畜牧业,覆盖全县21个乡镇场的优质牦牛生产基地和优质藏绵羊生产基地相继获得了国家无公害认证、有机认证和地理标志商标认证。

二、若尔盖县畜牧业竞争力分析

(一)、若尔盖县畜牧业综合现状分析

1、畜牧产业产值结构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①畜牧产业产值绝对值呈上升趋势。②畜牧产业产值占农业比重呈上升趋势。③其他产业部门产值绝对值也是呈上升趋势。④其他产业部门产值占农业比重也呈上升趋势。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①若尔盖县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产业为主要发展产业。畜牧产业的发达程度应该是若尔盖县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标志。②畜牧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饲料工业、兽药工业、良种产业、兽医服务业、屠宰加工业、贮运销售业)是若尔盖县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重要产业部门。

2、畜产品产量结构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①若尔盖县肉类为第一主要产品。②奶类为第二主要产品。③牛皮为第一非食品原料产品,羊皮、羊毛为第二非食品原料产品。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①肉奶是若尔盖县的主要畜牧产品。②提升产品质量,扩大生产加工规模,降低单位成本是若尔盖县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二)若尔盖县畜牧业总体竞争力分析

1、区位环境竞争力分析

若尔盖县具有突出的交通枢纽区位比较优势。若尔盖县是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国道213线贯穿县境,省道209线在县城与国道213线相汇。是通往九寨—黄龙自然文化遗产地的主要通道,也是大西南至大西北重要公路交通枢纽站。九寨黄龙机场,极大的改变了若尔盖县的区位交通条件,使若尔盖县与成都等大中型城市的时间和空间距离缩短。若尔盖县逐步形成便捷、畅通、高效、安全的公路运输网络。为若尔盖县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区位的相对比较优势。

县境内主要分布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支流,大小河流约50余条。白河(嘎油)、黑河(墨曲)、热曲(班佑河)自南而北汇于黄河。从区位气候、水文环境分析看,这就为若尔盖县发展独特的绿色畜牧产业具备了绝对的区位气候、水文竞争优势。

2、相关资源、部门竞争力分析

2.1 草资源分析

若尔盖县有天然草地1212.63万亩,可利用草地978万亩。草地资源的天然植被中,野生植物极为丰富,共有463种,其中,饲用植物299种,占植物总数的64.4%,优良牧草154种,占全部植物种类的1/3以上。牧草生长繁茂,覆盖度大,优良牧草种类多、产量高、质量好、蛋白质含量高,粗脂肪含量高,无氮出物高,粗纤维较低。从草资源的情况看,这些草资源构成了若尔盖县独特畜牧产业的资源要素,这是其它区域无法用人为的因素解决的。这就使若尔盖县发展畜牧产业绿色产业资源要素之一的草资源具备了绝对竞争优势。

2.2 畜种资源分析

若尔盖县畜牧产业的主要畜种有牛,包括牦牛、黄牛、犏牛、杂牛以及少量良种牛和改良牛;羊以草地型藏系绵羊和藏山羊占主体,适应性强,周转快,系优良地方绵羊品种;河曲马系全国马优良品种,由于该县产马多,品质好,尤其是唐克一带所产马匹,量多质优,故四川河曲马又被称“若尔盖马”或“唐克马”。从牲畜数和畜种看,畜牧产业已成为若尔盖县的绝对支柱产业。从畜种资源的结构看若尔盖县具有相对优势,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从规模效应的竞争力分析,如果若尔盖县能将周边直径300公里的牧区畜牧资源整合,就可以填补若尔盖县畜牧产业资源的规模不足,构成若尔盖县的畜种资源数量和质量的绝对优势,能大大地提升其相对竞争力。

第4篇

一、内蒙古农业科技期刊生存现状

资料显示,现有农业科技期刊11种(汉语类)。其中,20世纪50年代创办《内蒙古林业》等2种,70年代创办的《内蒙古农业科技》等6种,80年代和90年代初创办的《当代畜禽养殖业》等3种,从1991年至2012年的20多年间没有创办新的农业科技期刊。

农业科技期刊在数量上与其他省区有一定差距。例如,山东省有农业科技期刊20种,吉林省有农业科技期刊19种。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提供的《中国农业核心期刊评价报告(2010)》分析,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拥有农业科技期刊为25种(包括英文期刊),与全国平均值比较也有较大差距。此外,内蒙古农业科技期刊的结构布局不尽合理,科普类农业期刊较少。现在全区仅有《当代畜禽养殖业》、《现代农业》和《内蒙古林业》等几种科普类期刊,很难满足基层读者的需求。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致使整体出版质量偏低,制约了全区农业科技期刊行业的发展,目前,全区有《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草地学报》(属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种农业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6版),但是其他农业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还比较低。从近几年全区各农业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分析,基金论文偏少,低水平重复论文居多,个别期刊的编辑质量有所下降。在刊期方面,季刊有2种,双月刊有5种,月刊有4种,出版周期较长,传播时效性较差,载文量和信息量有限。从期刊装帧设计看,大部分农业科技期刊的设计水平不高,缺少独特新颖的创意,印刷质量也较差。可以看出,与其他省份的农业科技期刊相比,整体出版水平有待提高。

二、积极调整办刊思路,顺应信息化变革发展

在信息化变革浪潮推动下,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为提高期刊编审工作效能,扩大期刊影响力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条件,同时也对期刊的出版质量和编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升农业科技期刊的竞争力和发挥农业科技期刊在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让农业科技期刊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更好地发展,就必须突破制约瓶颈,提出发展对策。

第一,准确定位,创立自身特色。准确的期刊定位是在当前信息化变革中办好农业科技期刊的前提,也是确定读者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基础,同时从内容到整体形式上突出自身的编辑特色。可以说,独特的自身个性、稳定的期刊风格和合理的差异性,是决定农业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方面。例如《畜牧与饲料科学》杂志2004年更名为《内蒙古畜牧科学》,一改过去地域性较强、期刊影响面有限的状态。2009年该刊又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在原有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报道的基础上增加了服务于基层农牧民的实用技术推广,扩展了信息量,拓宽了覆盖面,而且内容深入浅出,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

第二,注重时效性,缩短出版周期,达到有效传播。在经济信息时代,科技信息的传播作用性和时效性显得非常重要。在传统的期刊编辑工作中,作者投稿、编辑部送审、作者修改和排版付印等工序都是依靠邮局寄送或者作者和编辑亲力亲为来实现的,这样既影响稿件投递的安全性,也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取代了传统的邮局邮寄形式,信息化开发与应用有效地提升了农业科技期刊的出版效率,也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第三,实施人才战略,提高编辑水平。人才是推动农业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尤其是复合型编辑人才的培养和利用,能够为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注重建设一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编辑骨干队伍,掌握现代化的科技期刊管理理念和方法,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打造农业科技期刊的核心价值。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农业科技期刊是农业科技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窗口。但是在当前情况下,由于农业科技期刊的特殊性,导致其受众面小,推广难度大,市场化有限,经济效益较差,的农业科技期刊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劣势地位,期刊的边缘化还在逐渐蔓延。在新媒体异军突起的推动下,期刊改制已经深入,但可以将有限的期刊资源进行行业细分,办好特色栏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当地特色的科技稿件,进行深度报道,并采取全方位、多样化和其他新媒体合作,确立新型的、符合时代特质办刊理念。

(一)开展具有针对性科研服务

农业科技期刊要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利用研究院所主办期刊的优势开展专项的课题研究。结合本地区农牧业特色,找到适用性强,开发价值高,技术指导完善的项目,也可以和当地农牧研究部门共同完成。

(二)提高农业科技期刊利用率

提高农业科技期刊受众面,也就是提高了期刊利用率。要广开思路,拓宽发行渠道,有针对性地发展集中读者地区,采取效益型策略,实现面向基层的目标读者。再有,通过基层企业的广告置换方法实现有效发行。另外,通过农业科技期刊进农家书屋活动以及期刊网站、经销商、代销、代订等均可达到扩大发行的效果。例如:在农家书屋活动中,经常举办一些现场科技普及,让基层农牧民读者随时了解最新科技知识和信息,在农牧业生产中遇到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三)期刊数字化加快网络平台建设

网络化的应用为期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它的特点是信息量大、速度快、容易操作等。要加快农业科技期刊数字化进程,拓宽编辑部与作者、读者互动交流服务。目前,农业科技期刊有近50%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系统,作者可以在线投稿、查稿、以及专家在线审稿等一系列网络服务。全区11种农业科技期刊均被国内有影响的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录,实现了我区农业科技期刊全部期刊上网,提升了期刊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为广大农牧民读者通过阅读便利。

(四)创新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期刊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创新办刊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变单一经营为多品种经营,利用期刊品牌效应延长自身的产业链,形成新的盈利模式,实现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探索组建出版集团公司或期刊联盟等,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优化资源配置,是期刊发展的方向。

第5篇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农业生产

 

1玉米收获发展现状

受畜牧业和工业需求增长拉动,当前我国玉米消费快速增长,供求关系正在发生转变。由于消费增长提速,目前我国玉米产需基本平衡的格局可能向供求偏紧的方向转变。因此,加快玉米生产的发展已列入国家和主产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随着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增长,饲料需求量不断增加,饲用玉米消费的年增长是刚性的。与此同时,食品、医学等加工业的发展,也有力地拉动了以玉米为原料的加工业的发展。现在,我国主产区的玉米生产发展,不仅保障了市场供应,而且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发展玉米生产,满足玉米作为原料,推动畜牧业,满足畜牧业和加工业的发展,这不仅是保障市场供应,也是满足农民增收和主产区财政增收方面的需要。因此,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既关系到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又关系到今后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更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和应对国际市场变化,意义十分最大。

2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性

2.1建设现代农业,农业机械化是最重要的手段和标志之一。

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是玉米生产发展主要任务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农业部在十一五加快玉米发展的主要任务中提出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国内需求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提高认识,克服重夏轻秋、重水轻旱、重细轻粗、重北轻南的思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农艺与农机相结合,加快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挖掘增产潜力,扩大种植密度,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大力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而且可以确保农艺措施到位,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生产节本增效。。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稳定玉米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大力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解决玉米生产劳动力短缺问题,稳定玉米生产,提高玉米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之需,迫切之举。

2.2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农业机械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玉米产区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农艺技术与农业装备技术相辅相成,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高效、低耗、标准化生产的基本条件。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可以改变玉米传统生产方式,促进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还可以促进秸秆的有效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村容整洁的一项重要措施。秸秆的综和利用是大有作为的,它可以做饲料、燃料、肥料、?料和基料。因此,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不仅可以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步伐,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且能够促进农村享受现代工业文明成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在三大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中,玉米机收难度最大,目前仍然以人工为主,是玉米生产机械化乃至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是粮食生产机械化中的“瓶颈'环节。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对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必须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化。

3.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玉米收获机的产品质量、技术含量都亟待提高。从技术角度讲,对玉米收获机关键要解决总体设计问题,然后才是制造工艺、原材料和产品的推广。而解决技术问题,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距的适应性。二是开道、前悬挂与机组的平衡问题。玉米收获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以3行、4行为主,而我国农场较少,责任田地块小、地挨地,地边空行较少,作业难度较大,所以侧置式等需要开道的机型普遍不受欢迎。因此,玉米收获机应该也必须解决开道的问题。另外,从现有的玉米收获机结构来看,摘穗机构、拨禾、集穗都放在前面,机组平衡困难,车身也过长,致使整机转向不灵活,浪费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不高。因此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针对此问题应研制操作灵活、视野宽阔、维修方便的新产品。三是秸秆的处理和还田问题。四是各项指标和性能不如人意。现有的玉米收获机械籽粒破损率、损失率、果穗损失率距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实现跨越的思路

3.1推进玉米机械化收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节本增效为核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方针,按照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强化服务、逐步推进的原则,积极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努力扩大玉米机收面积。

3.2要注重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坚持农机农艺技术协调发展,成立农机与农艺结合的专家组,建立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对玉米收获机械化工作的指导,统一研究和协调解决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顺利发展。

3.3突出重点,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示范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带动的长效作用。要通过组织农机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等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玉米机收的政策、常识和好处,让农民群众知其理、懂其义、明其利,提高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自觉性。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介,宣传报道各地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动态及典型经验等,努力营造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舆论环境。

结语:

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以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低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化经营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玉米机械化水平较低,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开发力度不够,影响了玉米机械化发展。目前,我国玉米生产应从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发展。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研制相结合,建设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加强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机具的选型与配套,技术服务,以及玉米收获机械的技术监测及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促进玉米收获机械性能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化农业机械化经营体制改革,提高玉米收获机械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以及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同时,将玉米生产机械化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第6篇

首先,青海的省情决定了经济发展必须在选择特色上下工夫。青海地处偏远,区位条件差;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不畅;科学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偏低。这些都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直接的影响。青海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构成如果不突出青海特色,与外省趋同,那么肯定会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产业发展的路子势必越走越窄。同时,青海地域辽阔,省内各地区之间差异性也很大。因此,青海以及省内外不同地区应当对产业发展进行区域调整和区域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壮大。

其次,青海的资源决定了我们有条件在发挥特色上出优势。青海地处世界屋脊,由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决定,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貌和海拔高度,不仅山川藏珍、戈壁埋矿,而且具有其他地方少有的高原特殊气候和在这一气候条件下派生的珍稀生物资源,有在全国独具优势的水电、盐湖资源,独特的畜牧草地资源,太阳能、风能资源,独树一帜的高原地貌景观,众山之巅、众水之源和颇具特点的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这些丰厚的特色资源为青海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只要善于开发这些优势资源,就能够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据省情,青海特色经济的构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着力发展壮大盐化工业,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第二,重点发展中藏药业、绿色食品业、有机食品加工业和高原生态农牧业,逐步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链。第三,发展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在西部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经过努力,最终形成世界高原生态基地,全国盐化工加工基地,中藏药生产基地,西部水电——高耗能工业基地和石油天然气开发基地。第四,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龙头,经济推进现代服务业。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有规划、高起点、高水平地面向市场开发各类旅游资源。

2发展生态经济是青海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选择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与生态,二者是相辅相成、水融、互为条件的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有着极大的制约能力,经济要想求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系统,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以保护和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具有生态系统性、公共性、全球性、持续性的特点。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亚洲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起着江河水文循环的重要作用。青海生态又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沙化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和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已经成为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严重阻碍和最大的隐患。因此,在青海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把保护和建设生态作为根本任务。

青海生态总的看是在经济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不断恶化的。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加快生态经济的发展,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力度。草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草业的发展可以兴起一个大产业,推动产业化发展。种草本身(从种草到加工、储存、销售、繁育草籽)能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拉动畜牧业。草既是经济作物,又是生态作物;既可以体现长远的生态效益,又可以当年转化养畜,实现眼前利益。搞得好,就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农牧民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加大力度,不断扩大退还规模。这里关键是要搞好规划,把种草种树同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发展畜牧业。

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牧业、促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在退耕还草的同时,要把着眼点放在高效农牧业上来。要围绕结构调整和特色农牧业经济大搞设施农牧业,在牧区进一步加大力度建设防灾抗灾基地,种植高产优质牧草,利用温棚种植根茎类作物,大搞牛羊育肥、自繁自育,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改放牧为圈养。在农区把种草和种植经济林结合起来,进行牛羊育肥和西繁东育,支持发展农畜果菜加工业,鼓励发展新的高收益产业,开辟更多的收入增长渠道,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带动广大的农牧民获得更高的市场效益,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三是积极推动农牧区能源结构调整。我省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广用电用气取暖、做饭,替代传统的烧柴烧草习惯,把林草效益转化为养殖效益,这对保护生态,净化空气都有重大意义,应选若干地方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3发展循环经济是青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

循环经济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使环境合理性和经济效率性得到了有效的结合。青海经济的发展,更迫切需要循环经济。

青海循环经济实践中,较成功的经济体有锡铁山铅锌矿循环经济共生企业群,其产业链主要由西部矿业公司锡铁山分公司铅锌矿及选矿厂、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的硫酸厂、中汇矿业铁金矿、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大柴旦硼矿、大柴旦地区的八家硼酸厂以及拟建的硼镁肥厂和余热综合电站组成。根据核心产品特点,该产业链中包含以锡铁山铅锌矿开采为核心的铅锌矿生产生态工业群落、以青海创新矿业公司硫酸产品为核心的硫酸生产生态工业群落和以海西化建有限公司水泥生产厂为核心的水泥生产生态工业群落。该企业群每年产生1000余万元的循环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青海发展循环经济,主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规划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化政策导向,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环境;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机制;以矿产循环发展为突破口,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保护与开发并重,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废物回收利用,积极开展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突出重点,加快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立循环生产技术体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参考文献:

李战奎.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的机制创新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第7篇

关键词:动物遗传育种;高职;应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089-02

《动物遗传育种》是高等职业院校动物科学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都较强,其中,讲授的知识要点和技能项目在种畜禽场的育种和生产过程中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动物科学相关专业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围绕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在深入开展。为了适应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课程组对畜牧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畜牧生产应用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了调研,同时,对《动物遗传育种》课程进行了改革实践探索。

调整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畜牧业生产格局的调整,我国种畜禽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日益明显,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时常出现种畜禽生产良莠不齐、代次不明、乱繁滥销、种畜禽性能监测手段落后等现象,致使假冒伪劣种畜禽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动物遗传育种》课程是一门涉及生物延续与进化、指导畜牧业畜禽品质改良的基础科学,直接或间接地为生产服务。课程团队根据学院课程建设要求,结合畜禽企业生产现状制定了课程标准,对《动物遗传育种》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理顺章节之间的关系,去重、精简、拓展、增新,以达到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提高能力和素质的目的。我们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六大知识模块,分为15个教学项目,同时,针对现代畜牧业生产中常用的遗传育种手段和方法,设计了15个教学活动,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技能训练。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各项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

创新教学方法 本课程组以遗传育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为抓手,将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型”课程逐步改变为应用性的“技能型”课程,实施项目教学,并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任务用以培养和训练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思、学、用”一体化,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运用研讨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遗传现象的调查和分析”活动中,安排学生课后查阅文献资料,鼓励学生撰写小论文,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其次,以科研带动教学,让学生参与育种。结合课程组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让部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并把科研成果作为实例带进课堂,避免纯理论化教学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动物遗传育种》在畜牧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投身到动物遗传育种的生产实际中。再次,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有计划地邀请校内外从事遗传育种研究的专家做专题报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加强实训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工程、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针对性强,要求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21世纪优秀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已被社会认可。为了进一步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实训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我院动物遗传育种实训室进行了多年的探索,确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过程,形成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教学体系,加强了学生的技能教育,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有计划地建立一支职教理念新、专业素质高、实践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我院“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本课程团队每年组织选派1~2名青年教师赴企业锻炼,参与企业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等工作,联系引进科研项目,并根据企业人才需要情况,为专业和课程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聘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教师,并参与课程建设,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产品和技术。

重构实训课程体系 实训课的目的是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培养综合能力,因此,实训课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组根据现有的实训条件,精心选择生产一线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实训内容,有计划地安排学生选取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工学结合”式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从理性认识还原到感性认识。我们共设计了15个教学活动开展综合性、探索性技能实训,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推行互动式教学,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如在“动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教学活动中,从实训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预处理、固定、水解、压片到显微摄影、相片冲洗、染色体的测量和排序等各个环节,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训操作技能。在“奶牛的线性评定”教学活动中,从奶牛的选择、部位的识别和体尺测量、线性评分、等级评定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训练,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注重校企合作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将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更紧密地结合,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当前畜牧业发展和应用的最新技术与生产流程,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姜曲海猪保种场和国家级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并结合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并提出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案,参与保种场畜禽的选种工作,制定合理的繁殖和配种方案等,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得以紧密结合,牢固掌握了与时俱进的实践操作技能,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机会。另外,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假期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一些地方品种的形成史、分布、数量、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及在当地农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锻炼了学生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了学生善思考,多质疑,勇创新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效的联络途径。

改进教学手段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学生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本课程充分使用多媒体、幻灯机、投影仪、电视录像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拓宽了学生思路,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程教学。课程组教师精心制作的《动物遗传育种》多媒体课件,以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使抽象的理论得以形象地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难度。同时,建立校级《动物遗传育种》网页,在课堂学习的同时,学生能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与教师之间进行互动交流。

改革考核方法实现全方位评价 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必须充分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考核方法应多样化,突出实践技能考核,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考核由理论考核和实训(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验操作等手段,加强实训(技能)考核。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题型丰富多样,覆盖面广,既考核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状况,又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本课程组优化了课程体系,改进了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畜禽规模养殖的不断发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仍要继续探索,不断总结,及时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和科技知识,进一步深化《动物遗传育种》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婉涛,赵金艳,程璞.《动物遗传育种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再探索[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4):293-294.

[2]马发顺.《家畜遗传育种学》教学实践与改革[J].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2):14-17.

[3]史雅静.《遗传育种学》教学改革尝试中的再认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22(2):111-112.

[4]赵金艳,李婉涛.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3):63-64.

[5]魏晓玫,苏力华,欧阳清芳,陆杏华.高职《家畜遗传育种学》教学形式改革思路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04-18305.

[6]王利红,袁旭红,吉俊玲,张伟.高职动物遗传育种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08,(11):40-42.

[7]李婉涛,程璞,赵金艳,李新正.高职高专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4):55-58.

[8]唐雪峰,李建柱,乐涛.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动物遗传育种》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6):90-91.

第8篇

论文摘要 针对化隆县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几点措施,以期为化隆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化隆县作为海东地区农业大县,只有突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形式,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现代农业经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不仅是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1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

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依靠优势提高竞争力。一要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业。选择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前景的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形成我县优质小麦、油菜、马铃薯、苹果等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筛选、繁育优良品种,把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做大做强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二要加快发展畜牧业。重点推进沿黄及交通干线为纵轴的绿色肉牛肉羊奶业产业带、依托草场资源为主的牦牛和绒山羊产业带、退耕还林(草)区牛羊育肥产业带、卡力岗三乡土种鸡养殖带等优势区域开发,加快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继续推行围栏放牧、轮牧休牧等生产方式,搞好饲草料地建设,加快牲畜品种改良,进一步减轻草场过牧的压力。充分发挥作物秸秆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三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

2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2.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思路,逐步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高效精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农业常规技术升级战略,将育种、施肥、节水、植保、养殖、防疫、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全面升级到优质高效和低投入、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来。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技术集成,优先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推动传统农业技术全面升级。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用于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区域试验与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大面积应用提供成熟的综合配套技术。

2.2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按照“公益性、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的原则,加快构建国家推广机构和其它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般性技术推广工作和经营项目,要通过兴办科技示范场、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逐步走向市场。同时,支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2.3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充分发挥现有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科研机构院所县农业、畜牧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在我县建立自己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场或科技园区,使其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农技示范推广的有效载体,着力提高其技术含量,发挥其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集聚与辐射作用,形成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

一是要加大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如调整公路建设投资结构,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统筹考虑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标准、质量管理和养护等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二是加强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体系建设。搞好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建设。三是搞好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同时,还要注重发挥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经纪人、农产品拍卖、网上交易等方式,增强交易功能。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和生产资料供(下转第332页)

应等方面的作用。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业务。

4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

第9篇

论文关键词:荷兰 循环型农业 结构调整 

 

合理的结构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基本表现是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现行农业生产结构不能很好地满足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需求。因此,必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型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内涵 

1.循环型农业的内涵。现代意义的循环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高效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从而真正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要求在农业生态系统内循环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生产过程、不同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耦合和资源共享,构建稳定的产业网络,能够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从经济意义上看循环农业就是要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循环农业的本质特征是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节约。循环农业产业链条是由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及其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等耦合而成的农业产业化网络体系,各产业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从而形成一个资源最佳配置、废弃物有效利用、环境影响最低的比较完整和闭合的产业网络。循环农业是一种低投入、低污染、高循环、高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与现代常规农业形成巨大的差异:一是在理论指导方面,循环农业借鉴工业生产方式,把清洁生产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中,提倡农业生产全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全程控制,预防污染的发生。二是在生产方式方面,循环农业摒弃了现代常规农业那种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方式,注重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在保持高产的基础上逐步用高新技术投入替代物质的高投入。三是在产业合作方面,循环农业从整体角度构建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生态产业体系,通过农业系统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农业系统的简单食物链与生态工业链相互交织构成产业生态网络,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层次和区域层次的资源多级循环利用及生态的良性循环;而现代常规农业往往局限于农业系统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忽略与相关产业的耦合。四是在生产效益方面,现代常规农业用高投入方式换得了短期内较高的农业产量,但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同时农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循环农业则提倡绿色生产和适度的外部投入,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都会极大提高,而农业生产成本会随之降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提高,农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生物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大系统。循环农业从农业生态平衡的重建入手,通过以下目标的实现,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其效果表现为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1)能量高效利用。能量流动是农业生态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合理高效的利用能量是改善农业生态系统效益的关键。循环农业主张在尽可能低的投入不可再生能源的前提下,挖掘自然能量和自然辅助能的利用潜力,用可再生能源来替代现代常规农业中那种外部能量高投入的生产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整农业系统内部的种植结构及产业结构、引入高新技术等途径使进入农业系统的能量得到最为充分的利用,既达到了降低农业成本的目的,又提高了农业系统自身的生产效率。(2)营养物质高效循环。营养物质是农业系统中生命活动得以维系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循环农业把营养物质循环的重新构建作为实现三大效益的基础,最大程度减少外部物质的投入,通过合理链接农业内部各生产环节以及相关产业,使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废弃物经过适当处理后重新回到农业系统内部营养物质循环,减少营养元素流失且减轻废弃物环境污染,农业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到稳定状态。(3)水资源高效循环。发展节水农业是目前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循环农业主张节水与回用并重,模拟自然界的水循环,利用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的方法,对农业中的畜禽养殖废水及农产品加工业排放的废水进行回收处理后合理回用,不仅实现了污水资源化,还有利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尤其在缺水严重的农村地区极具发展前景。(4)污染零排放。农业零排放就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清洁生产、生态工程和废物资源化等各种技术,实现对农业系统内部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而不给环境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 

 2.循环型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内涵。从背景上讲,农业结构调整是在农产品全面短缺时代结束、农产品供给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地区性相对过剩的条件下启动的,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增强的条件下启动的,是在农业面临国外农产品直接竞争的条件下启动的。从内容上看,农业结构调整不仅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布局结构、生产要素结构和贸易结构等生产力层面的调整,也包括经济体制、经营方式、市场结构、城乡经济结构等生产关系层面的调整,是对农业结构的一次全方位、战略性、全局性和根本性调整。从解决的问题上看,调整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调整,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着眼于农业和农村的自身发展,而且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二、荷兰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 

荷兰的农业主要由种植业和畜牧业两部分组成,其中种植业又包括大田种植业和园艺业。长期以来,畜牧业一直占荷兰农业组成部分的55%左右,成为荷兰农业结构的主体。在畜牧业中,占据份额较大的是奶类,农业总产值的1/5来自于奶类生产。普通畜牧业以高度发达的养牛业特别是奶牛业为主体,平均每头奶牛的年产奶量接近7000公斤。集约型畜牧业中的养猪业和养鸡业已经实现了工厂化。 

园艺业是荷兰农业中高度发达的部门。花卉在园艺业中所占份额较大,其次是蔬菜业,但水果主要依靠进口。荷兰的园艺业主要采取温室生产的方式,同时辅助采取露地生产的方式。温室的生产设备和生产过程都已经实现了高度的现代化,不仅绝大部分生产环节,而且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都由电脑自动控制,实现了电脑化。因此,园艺业尤其是温室园艺业堪称是荷兰集约型农业的典范。 

荷兰农业的地域结构表现出了明显的专业化格局:高度集约化的畜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奶牛业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带、园艺业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带。这种高度的专业化生产方式,不仅使荷兰农业的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而且使荷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迅速提高,这些成效的取得使得荷兰一度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农产品出口大国。 

三、荷兰循环型农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然而,在进行具体的调整实践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尤其是与我国农业资源天赋相近的国家的成功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完善市场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决定市场与生产能否有效连接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农业结构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荷兰的农产品“拍卖市场”是市场体系建设中很具特色的措施。目前,这一拍卖过程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化运作。其作用表现为:它通过促成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面对面有效解决了农产品特别是表现周期短的农产品的销售问题;通过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促成农业标准生产的实现,在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通过形成合理的价格以促成了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2.重视农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农民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经济主体,具有自我经营和自我决策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经营决策风险和盈亏结果;另一方面,实践中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实施也离不开农民的广泛积极参与;另外,农民从事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也离不开对其主体地位的承认和尊重。在荷兰,国家政府和农民组织的合作关系,不仅给予了农民更多的活动空间,也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10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重要载体,是逐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推广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模式、发展成果的良好平台,也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

1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比较

1.1现代农业的基本认识

1.1.1农业是指人类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活机能,转换贮存能量,并通过人工培育、耕作或饲养从而获得其产品的生产事业和部门。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在这指种植业,是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为人类提供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生产部门。

1.1.2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和现代方法经营和管理理论,生产的效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结合中国实际从核心内涵来讲,是运用现代工业装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科学技术,提高农业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形成一个产业体系,即贸工农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功能、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与我们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依托高科技投入,依靠的是市场导向,由单纯依靠资源转变变成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增长方式,同时依靠市场导向,转变农业发展方向,重点突出“一体化”,将“一体化”贯穿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

1.2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要求

1.2.1从国际上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已于上世纪中叶先后步入现代化阶段,澳大利亚着重发展生态农业,农地已占到全世界总生态农地的50%;法国等欧洲国家注重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同步提高;美国则借助发达的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1.2.2从国内来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能力,中央提出把“推进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着力加快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补齐农业短板,实现“三化”同步推进的重要举措;农业生产现状也要求发展现代农业,破解农业生产难题。

1.2.3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已逐步进入农民老龄化、土地流转加速、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生产成本攀高、生态环境破坏加剧,农民缺乏市场主动性、话语权,传统农业已无法满足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任,急需发展现代农业来支撑。

2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

2.1现代农业的模式

现代农业的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合作社模式。农业合作社,就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成立的农民集体生产组织。第二种是公司加农户农业开发模式。就是由龙头企业、公司作为开经营主体,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第三种是农业科技园区模式。由政府、民营企业、农户等投资兴建,以企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和资金、各种设施,集成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对现代农业技术、新品种、新设施进行试验和示范,形成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据初步统计,2011年首批52个国家现代示范区粮食总产量达到7600万吨,以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13%的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标准农田比重达到9900元,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2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与科技应用创新密不可分

2.2.1根据抽样调查表明,粮食产量保持在90万吨左右,粮、油、肉基本实现自给,但农业总体上仍是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农田作业机械动力104.9万千瓦,农机化作业率为36.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劳动和从事工业人数、外出就业人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牧民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传统农牧业。这就需要一种农业科研基地,把科研成果放大,并向周边地区示范传播,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就是通过其所有的试验、示范、推广的功能将科技新成果转化成农民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起、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从而实现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2.2.2土地资源丰富,户均耕地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3%,还有大量的开垦荒地,草场承包主要到村、组,有利于开展规模化经营,但农民组织程度低,农作物种植良种覆盖率和良种统供率水平仍然较低。在创建科技示范园区,合理的引导促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形成适宜地区实际和产业特点的示范区建设模式、管理模式和产业化发展模式,围绕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地,发展立体种养业,改善环境,关键是让农民接受并运用新技术、新成果,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其示范作用,让广大农牧民亲眼看到新技术成果的巨大经济效益,从而自觉地接受新技术成果。

2.2.3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基本功能:一是试验功能。通过在园区对农业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进行试验和示范,摸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运行模式,从而总结出适合当地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技术转化的运行机制。二是示范推广功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新技术和新成果一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农牧民亲眼看到好效益,就会竞相采用,从而起到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作用。比如,拉萨市净土健康产业,就是以农牧业为基础,联动二、三产业,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利用农牧业龙头企业和扶持和壮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牧区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三是增收增效功能。科技示范园区最终目标是促进农业发展,帮助农民致富,真正给广大农民带来看得见的实惠。曲水县作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促进农牧业集约化生产,专门成立了土地交易所,农牧民可将自有土地流转出租,收取租金,同时也可到种植基地打工。2013年农民人均增收7000多元,城关区白定村共有2132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1150人,所有净土健康项目投产后,计划转移劳动力972人,约占本地人口的99%;预计年人均收入将达到9394元,为传统农耕方式年人均收入的近两倍。

3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起步晚、技术落后和信息不畅。

3.1由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起步较晚

作为一种创新形式,农牧民文化和科技水平还不高,对农业产业化缺乏产业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3.2缺少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地处雪域高原,生态环境本身较为脆弱,动植物生长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较为苛刻,目前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是针对青稞、油菜、小麦、奶牛等常规动植物的种养,涉及现代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紧缺。

3.3信息交流相对滞后

影响示范园区新技术示范、推广及园区生产的产品缺乏应有的活力。

4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议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拓宽思路、引进人才、优化配置这三个方面必不可少。

4.1利用示范园区拓展农牧民思路

通过加大对示范园区的宣传力度或组织农牧民群众到内地参观学习,了解农业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农业科技新成果,把示范园区打造成实训基地,让农牧民群众在示范区里学理论、学技术、学经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促使其转变观念,消除农牧民对示范园区的疑虑,积极主动服务于示范园区,积极引导农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参与示范园区建设,争做示范园区的主人,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

4.2做好人才引进、技术引进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应根据自身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生态类型,积极引进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引进市场开发潜力大、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是增强园区辐射带动能力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与国内外大市场接轨的关键。只要有可靠的技术依托、人才队伍,就能为示范园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证。

4.3优化配置区内运输网络资源,做好园区品牌的营销

坚持政府支持引导和市场化经营有机结合,加大对铁路、公路、民航三大运输网络资源的整合力度,创新和发挥信息化平台作用,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办成“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龙头产业。在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同时,积极与国内、国际生产加工企业建立联系,大力开拓销售市场,为农业、农民提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推动当地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经营。

参考文献

〔1〕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特征与模式.中国发展观察.2007,2.

第11篇

关键词:紫花苜蓿;文化;企业规章制度

中图分类号:TS252.5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阿鲁科尔沁旗传统奶食品加工业发展优势

(一)奶源品质优势

阿鲁科尔沁旗的天然草牧场成为畜牧业发展好地方。奶食品加工业基础原材料是奶源,只有奶源不断才会有不断的奶制品提供给人们使用。

(二)传统奶食制作工艺精湛

阿鲁科尔沁旗奶食品制造工艺独特,味美可口,制造出来的奶豆腐晶莹剔透,酸奶味甜,尤其是巴林右旗南部西拉沐沦河一带原奈曼苏木蒙古人做的薄模子奶豆腐味道微酸,吃起来酥脆可口,可解毒健胃助消化。巴林右旗民间有一句老话说;"常吃奈曼苏木的奶豆腐,能使人健康长寿。"有的人在加工奶豆腐进里面放一些麻黄果子、冰糖,红糖等,做出的呼如德酸中微甜,十分好吃。

(三)草原奶食文化积淀深厚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于文化也越来越重视,每个民族都是有特色的文化气息,都期待更长久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我们有责任保护、传承并创新民族文化。创新创造了与众不同的而且独特的蒙古族奶食文化,研究奶食文化是现代人民研究的重要课题。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当中便产生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在一切礼俗活动中,当然蒙古族宴饮不能没有奶食,蒙古人通过各种礼俗、宴饮在不断的传承自己的奶食文化。

(四)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势

阿鲁科尔沁旗的草原生态环境适合于内蒙古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天然草牧场。在阿鲁科尔沁旗草原牧区,适于牧草的生长,适于畜牧业的发展,适于奶食品的加工制造。阿鲁科尔沁旗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势造就了草原的生态环境的优势,从而阿鲁科尔沁旗蒙古族人民能制造出品质优质的奶食品。

二、阿鲁科尔沁旗传统奶食品加工业的劣势

(一)管理劣势

1.管理创新薄弱,制度不健全,职工激励不够

经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有很重的份量的,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适合与不适合,对企业的发展很重要。阿鲁科尔沁旗奶食品企业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导致管理体制混乱。企业员工的薪酬激励不足、工作环境差、员工社会地位低、员工的培训重视不够、缺乏软激励机制等等出现很多现象致使奶食品企业发展落后。

2.科技创新能力差,科技兴局战略薄弱,企业的竞争能力低

阿鲁科尔沁旗奶食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阿鲁科尔沁旗奶食品加工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建立了研发机构或研发技术中心,但只是挂牌子,搭架子,装潢门面的摆设而已,取得真正成果及发挥作用的很少。阿鲁科尔沁旗奶食品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缓慢,部分企业仍然是简陋的生产条件,破陋的工艺设备,落后的技术测试质量手段,也没有自己的新技术,从而造成企业竞争能力衰弱的现象。

3.人才战略实施强度低,推动分局的持续发展不够

企业要发展必须有一定的专业人才支撑,也就是人力资本,是企业要想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必须有较高的管理人员的基础。目前企业中经营管理者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整体的素质偏差,使员工不能积极主动性去工作,无能力开拓新的市场,管理者不能很好的给出决策及管理水平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才战略实施强度低,不能使企业快速发展进步。

4.信誉度低,发展步伐缓慢

奶食品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没有同意的生产标准和规格,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少,带动能力不强,市场拓展能力弱,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难以创建知名品牌和形成整体优势。难以在社会中形成竞争优势,发展步伐非常缓慢。在发展中应该尽快以诚信为先的实施品牌效应,再者把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特色为核心在市场中打造出来,占有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

(二)技术劣势

小企业,条件不好,技术水平相对也不高,研发能力差,再加上研究开发具有很高的风险,小企业相对承担风险的能力也低,所以在发展中奶食品中小企业较弱小实力制约着其技术创新。

1.弱小资金实力制约奶食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过程要经过技术观念的创新、新技术水平的形成与完善、实际应用与扩散三个基本阶段。而对这三个阶段所必需的研究开发资金:调研费、研究设备费、人工费、测试费、试制费用中小奶食品加工企业没有实际能力承担。

2.高额技术管理成本制约奶食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管理成本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的交易成本,二是技术的专利保护成本

3.技术交易成本制约奶食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奶食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技术交易成本内容有:组织成本、技术信息成本、签约成本、执行成本等。而这些成本时时刻刻影响制约着奶食品中小企业的发展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制造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的必由之路。

三、营销劣势

(一)奶食品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奶食品品种单一,奶食品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有限

(二)营销渠道的选择问题上,对中间商的依赖程度比较大

(三)奶食品企业开发能力差、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四)企业很难对消费者提供全面、及时的售前、售后服务

四、品牌劣势

企业资金小,规模小,品种单一,没有自己的品牌,体现不了价值,对草原品牌的滥用现象很严重问题时而出现。阿鲁科尔沁旗大部分企业将从伊利、蒙牛运来的奶油通过更换包装方式,挂上自己品牌来卖的现象泛滥。阿鲁科尔沁旗奶制品企业声称自己产品是草原品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的市场上比比皆是。这些都影响着阿鲁科尔沁旗奶食品产业的长远规划与发展,损害了真正奶食品市场上的信誉度与利益。每一种品牌都是代表着消费者地某一特定商品的认知度与信誉度,表现的是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在市场上的认可它的价值,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品牌知名度上去了也就意味着此产品的销售面广、有了利润等,产品的附加值就高。但是现在阿鲁科尔沁旗奶食品产业不是如此,虽然拥有知名度的奶食品品牌但是品牌价值体现不了。

参考文献:

[1]刘勇.蒙古族的饮食文化[J].科技咨询导报,2007(3).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2.

第12篇

关键词:农业 产业融合方式 渗透型 重组型 延伸型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10-03

一、农业产业融合内涵

对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学者发现计算机业、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之间存在产业融合现象,并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引申出产业融合的概念。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产业融合现象存在于各个行业之中。

关于产业融合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表述。一些学者认为,产业融合起始于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某一产业的技术向其他产业扩散,促使这些产业出现技术创新。一些学者则从产品视角出发,将产业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日本学者植草益从产业视角展开研究,认为,“产业融合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这个定义是从产业融合的原因及结果两方面来解释产业融合的意义,但是随着产业融合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发生,产业融合的原因已经不限于技术革新或放松管制了,比如在经营方面的创新也会带来产业融合。相对于以上定义,欧洲委员会的“绿皮书”对产业融合的定义更具综合性,称“产业融合是技术网络平台、市场和产业联盟与合并三个角度的融合。”

笔者认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出现,而且不管是动因、方式还是内容都会越来越复杂。因此在界定产业融合定义时只对产业和融合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可。鉴于此,笔者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子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现象。

按照上述界定,农业产业融合可以理解为农业与其他产业或农业的子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产业特征不同,与农业融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二、农业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1.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传统粮食生产技术成本高,污染大,既不利于解决粮食产量问题,又难以保障食品安全问题。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和现代生物产业从技术到产品再到业务及市场等各个方面开始融合,最终形成了生物农业。生物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通过开发农业生物技术,控制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进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2.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种植业和传统养殖业及畜牧业都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而这些农业产业子产业间存在逻辑上的关联,比如种植业产生的废弃物(秸秆等)经过处理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饲料,而畜牧业和养殖业产生的排泄物经过处理可以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因此,不同子产业之间按照生物链系统循环的内在逻辑进行融合,使系统内各生态环节的投入与产出紧密衔接,进而提高系统内能量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依照农业生产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从改进农业产出方式出发,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3.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民收入。我国当前农村户口人数众多,农业经营过于分散,但从产业的角度看,农业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口的就业,农业分散经营也会导致效率低下。从农民收入构成来讲,农业收入所占比重非常小,但土地又是农民的最后保障,农民不会轻易长期租赁。也就是说农民期望租赁价格远高于传统农业所带来的收益。通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收益,才能支付给农民更高的报酬以获得土地经营权,实现土地的顺利流转,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4.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传承农业文明。农业与旅游业等服务业进行融合,利用自然环境、农事活动、农村生活等农业自然文化资源,适应人们观光、休闲、增进人们对农业的体验为目的的需求,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即休闲农业。休闲农业不仅生产物质产品,并且提供农业观赏、农事体验、农业教育、农村娱乐等服务产品,使农业资源、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成果、农村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作为一种场景、一种文化,为休闲者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提供了在农村休闲娱乐并接受农业文化教育、传播农业知识、传承农业文明的重要平台。

三、农业产业融合的方式

农业涉及面广,与之相关联的产业众多,不同产业间差异较大,与农业的关联点也不一样,进而造成与农业的融合方式存在差异。因此,我们根据不同产业与农业的关联方式将农业产业融合方式归结为如下三种类型:技术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延伸型融合。

1.技术渗透型融合。技术渗透型融合是指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向农业领域渗透、扩散,进而引起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高新技术向农业领域的渗透是全方位的,融合模型如图1所示。

图中,农业经营包括土地管理、种子培育、生产控制、产品销售和产品追溯等五个模块,相关技术在农业经营过程中不断渗透进来,使农业经营更有效率,更安全,收益更高。具体过程如下:

(1)高新技术对土地管理模块的渗透。在农业经营过程中,不同地块土壤结构、水利条件、种植作物等都会有所差异,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背景下,不同地块的出租人、出租年限以及地块的边界等也需要管理,因此高效精确的土地管理对农业经营至关重要。

承租人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将所有耕地的地号、面积、土地属性、种植作物等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土地电子图文档案,并利用软件制作电子地图,并对相关信息作出及时修订和变更。土地电子档案的建立有助于统筹利用土地资源,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能对作物面积、种类及种植户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对地号位置、面积、土壤情况进行管理,并对农业生产进行实时跟踪,从而实现了农业管理的自动化。

(2)高新技术对生物育种模块的渗透。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效果差,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到育种过程中,能够有效改良动植物品种,促进农业产量的增长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利用航天技术,将种子置于太空中,种子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殊机能。转基因技术可以将不同物种的有益基因植入育种作物中,有助于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虫等抗逆性能,提高农作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农资的使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高新技术对农业生产模块的渗透。传统农业生产采用粗放型生产方式,灌溉、施肥等环节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效率和效果都不够好,高新技术的渗透有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比如,在育秧大棚安装传感设备对秧苗实行全天24小时监控,可以实时获取大棚的温湿度信息,并通过网络技术传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需要通过自动化设备调节温湿度。将湿度传感设备置于不同地块,可以实时监控土壤湿度,当湿度低于某一数值时,控制中心会控制滴灌设备向土壤补充水分。施肥前,对土壤样品进行植物营养元素分析,将相关数据传入专家系统,根据植物需要,系统分析出施肥配方。

(4)高新技术对产品营销模块的渗透。农业增值不仅要实现在农业增产,还要做好品种选择、品牌推广以及渠道拓展,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市场。随着公共信息平台在农业中的应用,农场可以通过加入各种加入会员方式获取农产品供求信息,适当调整种植结构;也可以在农产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树立品牌,推广产品,并直接与需求方取得联系。另外,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开展促销活动以及体验型产品推介活动,以增加品牌认可度并拓展销售渠道。

(5)高新技术对产品追溯模块的渗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的追溯既有利于企业控制产品质量,也有助于消费者增强对产品的信赖度。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如射频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农产品从育种到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灌溉、环境、生长情形以及采摘等信息进行记录,配合传感技术可以将农产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温湿度信息进行记录,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也可以增进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

技术渗透型融合固定投资规模很大,只有当土地经营规模非常大的情形下,平均成本才能有效降低,融合的实施才能成为可能。

2.重组型融合。重组型融合是指将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畜牧等子产业依据生物链的基本规律进行重组,按照系统的思想对各个子产业的资源及经营过程进行有机整合,以发挥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

农业内部子产业融合之前,农业发展是一简单的种养模式,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简单模式,各子产业废弃物大量排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通过对农业各子产业生产流程进行重组,依生物链基本规律将各子产业加以融合以发挥协同效应。下面以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为例加以说明,具体模型如图2所示。

重组前,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作物成熟后会产生大量秸秆,秸秆处理不当会产生环境污染;畜牧业也会产生大量动物排泄物,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严重污染。这两项污染是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生物链规律,秸秆可以经过发酵等处理过程,转化为牛羊等动物饲料;动物粪便经过处理可以生成沼气供生产生活使用,而废渣则可作为植物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发展有机农业。当然,子产业间可以通过交易来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但由于废弃物自身价值低,分布不集中且主体较多导致协调困难,可能最终导致交易成本大于再生资源价值而难以实现。将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形成横跨多个子产业的融合性经营组织,既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加强产业联动,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又可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重组型融合形式多样,既可以是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也可以种植业与养殖业重组或者种植业、畜牧业和养殖业进行重组,这种融合方式固定投资相对较小,适应性较强,各地可以根据自身产业特点灵活应用。

3.延伸型融合。延伸型融合是指将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及相关资源延伸到农业中来,使之与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发挥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

旅游业向农业延伸形成旅游农业,旅游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把农产品生产、农业自然风光、农产品加工等农业资源、农业活动与旅游业的观光、娱乐、购物、餐饮等服务融为一体。融合过程如图3所示。

图中左侧为旅游产业链,由旅游资源规划―旅游产品生产―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销售四个模块组成;中间为农业产业链,由农业资源规划―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组成;旅游产业链各模块向农业领域延伸,融合形成旅游农业,形成右侧的旅游农业产业链。具体过程如下:

在旅游资源规划阶段,一方面根据旅游产业要求,规划建筑、道路、水利、通信网络等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要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统筹规划,节约资源,提高效益。

旅游产品包括旅游餐饮、住宿、景区景点、购物、娱乐等内容,这些产品经过各种组合能够形成观光型、休闲型、文化型、公务型等综合性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及组合向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融合,形成具有农业特色的农家乐餐饮住宿、园林园艺欣赏、农业生产体验、农业教育、手工艺品制作体验以及土特产等旅游农业产品。

旅游产品销售一般通过旅游运营平台、旅行社、网络零售商等渠道完成,将这些渠道延伸融合到农产品销售领域,并将之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形成特色旅游线路,打造旅游农业销售渠道,有助于打造品牌、客户信息反馈、精准营销、扩大客源。

农业延伸型融合能降低资产专用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业产值。这种农业融合方式固定投入较大,单位产值高,客户集中在城市,适合在城市周边或者在知名景区附近发展。

四、小结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土地流转有积极意义。农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方式不同,产业融合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可分为高新技术向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农业子产业之间的重组型融合、农业与相关服务业之间的延伸型融合三类。不同融合方式特点不同,适合发展的区域也不同,但都需要专业经济组织进行专业化经营。

[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论文,项目名称:基于产业融合的南阳市耕地流转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52400410052。]

参考文献:

[1] 张建刚等.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0(2)

[2] 厉无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3] 钱小林.产业融合理论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2)

[4] 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5] 伍婷.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型及实证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6] 马荣华,尹亚红.产业融合的自增强机制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5(10)

[7] 郭东阳.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4(2)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