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8 18:05: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办公空间毕业设计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选题脱离实际,缺乏创新
作为工程应用性极强的建筑学专业,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脱离工程实际,不能同本地区域经济建设接轨;题目缺少前瞻性及创新性;重复使用相同题目,同质化程度高,差异性不足;过度强调建筑规模,忽视其综合性;选题单一,涉及面窄,主要集中在住宅、办公楼等常规项目。选题不能很好地体现培养目标,降低了学生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高。
(二)缺乏与相关专业协作、配合
建筑设计是一项整体工程,规划、建筑、水、暖、电等多个专业既要各司其职又应紧密配合、相互协作才能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建筑学专业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大多一人一题,独自完成,只限于本专业,没有协作与配合,在设计时缺乏整体考虑。作为设计龙头的建筑学专业,应当考虑城市规划对该设计地块的控制指标,包括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绿地率、城市设计等。同时,负责提供给结构设备等专业准确详尽的平面条件,并对所设计的建筑提出设计文字要求。如果不了解相关专业的要求,不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就会积累矛盾,增加后续过程的返工量,甚至造成违法违规设计。
(三)指导模式等同于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要求、指导方式乃至成果要求等几乎等同于一般的课程设计,只是建筑规模更大、功能流线更复杂一些。教师给定任务书,明确目的、要求、技术指标等,环境因素限制较少,设计条件相对宽松;学生仅按照任务书要求完成了建筑外环境设计、功能布局、流线组织、造型设计等内容。教学过程注重具体内容和详细设计,缺乏对项目进行论证与策划,缺乏对相关专业的综合考量。
二、团队式毕业设计指导模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团队式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一)制定建筑学专业团队式毕业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具有强化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的作用,应以社会发展为背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筑学专业团队式毕业设计,涉及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相关专业,应结合各个专业对于毕业设计的要求,制定团队式毕业设计实施方案。明确研究内容和目标,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分工协作,确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及措施。同时,加大与建筑设计单位校企合作力度,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合理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合宜的选题是达成毕业设计系统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选题在内容上宜有一定的综合性,在规模上应有量的控制。毕业设计选题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还必须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紧密联系本专业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建筑学专业团队式毕业设计的选题不仅要具有以上特点,还必须满足不同专业毕业设计要求。选题与工程实践结合,整体性强、内在联系紧密,能有效反映团队成员间实质性协作与配合。同时,设计理念定位上紧密结合城市文脉特色,突出生态文化特征,与专业发展趋势一致。题目涵盖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
(三)组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及学生团队
毕业设计团队是由建筑学专业牵头涉及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多个专业共同组成。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组建由企业导师和各个专业教师组成的指导教师组,负责毕业设计团队的具体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多位教师持有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暖通工程师等国家职业注册资质证书。同时,聘请哈工大建筑设计院、方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筑设计院等资深工程师作为企业指导教师。毕业设计学生团队分为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4个小组。每个团队不少于3名学生。进入团队的学生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较好的沟通能力。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作为团队负责人,应具有协调组织能力。
三、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指导控制体系
结合建筑学专业特点及团队设计模式,采取分阶段讨论式教学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按照规定的进度框架,先达成共同目标,再由各组学生自己分别完成每一阶段的设计任务,并将阶段性成果汇总交流讨论,由教师指导,循环深入,不断完善。毕业设计是以提高实践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环节,指导教师应注重使学生从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转变,采用讨论互动的方式更能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将复合性建筑工程设计过程分为5个循序渐进阶段,通过分阶段控制方式和相关反馈机制,建立毕业设计课实施过程阶段控制体系。每个阶段设定关键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化,使之面对复合、综合问题时,能够借助一种系统、循序渐进的方法,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增强设计的系统性和可操控性,加强团队协作。
(一)设计准备阶段调查分析
由建筑设计组负责,集合其他规划、结构、设备组,对选定设计项目制定共同及分组目标任务。各分组提出本专业对其他专业的要求及需要提供的相关资料。对建筑类型及现状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认识、比较、分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设计规范等,并进行现场踏勘,形成图文相间的调研报告。在汇总时展开讨论,使形而上的理论借助实际问题分化为现实可操控的设计原则和理念。各专业相互了解,及时沟通。建筑学专业在此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相关专业要求,围绕与环境、建筑空间与行为、功能空间的组合等方向展开工作。引导学生将调研问题具体化,使建筑与环境场所、物质技术条件相一致。克服对某一建筑类型设计模式先入为主式的定型化思维,为设计能力及相关研究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明确设计理念。
(二)以建筑学为龙头形成初步建筑方案
在一个综合性的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学完成功能布局及造型设计等,规划专业控制其上位指标,结构专业支撑起建筑的骨架,设备专业配给建筑物的“内脏”,各专业各自独立,又有密切关联。首先形成建筑方案,从设计开始对建筑结构设备的运用做出主动的设计回应,在此基础上各专业配合协调,共同完成。对于综合性毕业设计课题,设计前期进行的总体构思,将此前调研、资料分析所涉及问题及具体任务要求、环境要素综合加以构想,完成功能布局、空间形态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进行整体构思。依据整体的构思框架,进行功能空间与流线组织,选择合理结构类型,预留设备空间,形成建筑的初步方案。
(三)设计子课题的完成
在建筑规划方案确定后,各专业小组同时进行结构、设备等子课题设计。建筑创作的核心在于空间界定,结构创作核心是实体,二者相互依存。空间是建筑的目的,实体是实现空间的物质手段。结构和设备都需依托建筑空间设计,必须充分发挥建筑的统领作用,建筑、规划、结构、设备之间如果不能很好地配合,将会造成建筑徒有其表,或违规建设、或结构设备很难实现。因此,在子课题设计过程中必须围绕设计目标和设计理念,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明确主次,及时沟通协作。
(四)各专业协调,深化、整合方案
在设计中结合所掌握的结构、材料、构造知识,扩展深化建筑空间表达途径,对先期所形成的建筑形态特征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深入研究,并对方案实施的具体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使建筑设计意图与材质表达、技术特征统一为一个整体,引导其方案创作趋于技术理性。整合方案并与相关专业深度融合。完善立面及造型设计,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协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将生态理念引入建筑设计,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五)设计成果表达、评价与标准
1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课题方向
目前与BIM技术相关的毕业设计聚焦于基础应用、技术融合和软件研发等三个主要方向,如图1所示。1.1BIM基础应用方向。BIM基础应用多数是基于BIM软件开展相关应用研究,是目前毕业设计的主流课题方向。如采用Revit软件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图深化、碰撞监测、进度模拟、工程量统计、造价分析和三维动画展示等工作。早期的研究对象以房屋建筑为主,目前已拓展至桥梁、隧道、地铁等公共基础设施。在BIM应用软件方面,建模软件以Revit最为常用,碰撞检查和动画模拟多数采用Revisworks软件,工程算量和造价分析则常采用广联达和鲁班等国内软件。总体来看,该方向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应用为主,课题的完成情况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内容的丰富性、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密切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新知识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早期以多高层房屋为对象的“建模+动画+算量”的毕业设计课题已难以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该类课题的研究对象正逐步拓展至超高层建筑、大跨空间建筑、钢木结构建筑、地铁隧道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项目;研究内容也延伸至进度控制、成本管理乃至运营维护等多个方面;同时,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多地来源于实际工程,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已成为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1.2BIM与前沿技术融合方向。随着BIM技术的逐步普及,其应用和研究正在从传统的辅助设计施工向多技术融合的方向发展。如BIM与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BIM与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BIM与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BIM与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BIM与三维激光扫描、BIM与结构健康监测等前沿技术融合方向。以BIM与RFID技术融合为例,在传统的施工现场,大批量地进行构件验收、安装时,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填写报告、录入数据,信息延误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作人员常常无法判断构件的真实状况,很容易发生错误,导致各类问题频发。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时追踪、监控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和运维状态,并以无线网络即时传递信息到BIM数据处理平台,可以实现对构件的实时追踪,解决信息错误和丢失等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该类毕业设计课题通常要求指导教师有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有时采用校企联合指导方式,由企业导师制定课题的研究内容,毕业设计开展过程中由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1.3BIM软件研发方向。BIM的核心思想是信息的集成、交互与共享,模型是载体,软件是工具。在BIM软件平台研发方面,国内外各大软件开发商已经开发了各类适用于建筑不同阶段、提供不同功能的商业BIM软件。如,美国Autodesk公司推出的Revit、Navisworks、Civil3D等BIM软件;美国Bentley公司推出的ABD(AECOsimBuildingDesigner)软件;此外还有Tekla公司开发的专用于钢结构设计的Xsteel软件,Graphisoft公司的ArchiCAD软件等。国内也有广联达、鲁班、PKPM、3D3S等公司开发的相关BIM软件。虽然商用BIM软件已较为成熟,但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功能、不同企业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尚需定制研发。相比于BIM应用方向,软件研发类课题一方面要求指导教师有前期研究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编程基础,更重要的是对软件编程有兴趣。此外,也有部分研发类课题不需要编写代码,只需要设计软件功能和操作界面等,具体编程工作由他人或企业来完成。
2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案例
2.1BIM基础应用方向毕业设计案例。以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超高层建筑模架装备模块化仿真设计与建造技术研究”为案例。该论文以上海市真如城市副中心A5地块项目1号办公楼为实际工程背景,借助BIM工具对钢柱筒架交替支撑式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开展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钢柱筒架交替支撑式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系统组成和工艺原理进行归纳总结,对超高层结构核心筒使用钢平台模架装备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包括模架的现场安装、标准层施工、桁架层施工和墙体收分层施工等技术;(2)分析钢柱筒架交替支撑式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初步确定模架标准构件库,根据模架装备标准构件创建Revit参数化族库,对标准构件和非标准构件进行组合,并进行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的虚拟预拼装;(3)根据二维设计图纸建立该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模型,采用Navisworks进行整体钢平台模架模型和核心筒模型的合模,对钢平台模架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可视化施工模拟。毕业设计成果提出了一种钢柱筒架交替支撑式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的模块化方案,借助BIM软件建立了模架标准模块构件族以及核心筒模型,完成了模架模块的组合与拼装,实现了模架装备和核心筒的合模,并对钢平台安装、标准层施工、收分层施工等进行了三维可视化分析。该毕业设计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对模架装备的模块化和BIM技术的推广具有积极作用。2.2BIM与前沿技术融合方向毕业设计案例。目前,BIM与GIS、VR、RFID、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的融合交叉应用已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以三维激光扫描为例,该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物体表面各点的坐标、反射率、颜色等信息,基于这些大量、密集的点信息可快速复建出真彩色三维点云模型,为后续的数据分析等工作提供准确依据。该技术具有快速性、非接触性、穿透性、高密度、高精度、实时性强等特点,很好地解决了目前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实时性与准确性的颈瓶。以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基于BIM技术对既有建筑快速建模方法的研究”为案例,该论文针对目前既有建筑建模时面临的竣工图纸无迹可寻、空间几何信息难以采集、建筑物细部特征难以捕捉、测量所需时间及金钱成本过高等问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上海某演艺场所进行扫描,利用JRC3DReconstruction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降噪与配准,再采用ICP算法进行平滑操作,最后对该建筑进行整体建模,生成的三维模型见图3所示。该模型已用于其改造工程的后期设计与研究工作中。2.3BIM软件研发方向毕业设计案例。以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基于二维码的钢结构构件追踪管理软件研发”为案例,该论文从研究国内外钢结构BIM建造管理平台入手,分析了构件信息追踪管理平台的研发和应用现状,将BIM技术与二维码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基于二维码的钢结构构件追踪管理软件主要功能和界面,基于B/S架构,采用Html、JavaScript和Neo4j等语言初步实现了构件追踪和进度管理等基本功能。构件追踪界面见图4所示,软件对每一根构件生成唯一的二维码,支持单独或批量下载功能。二维码存储构件的编号、安装位置、尺寸、长度和质量等基础信息。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构件的报验和质量检验等详细信息。通过二维码功能,可追踪构件的生产、制作、运输和安装等全过程信息,实现对构件加工和安装中的质量监控信息以及构件安装进度信息的实时掌控,而这些信息直接反映到构件的位置管理、质量管理和安装进度管理中,为这些管理活动的进行提供了帮助和支持,追溯到最上层则实现了加工制作计划的实时调整,而加工制作的调整又决定了现场施工情况。此外,通过二维码信息能够直观快速地发现现场质量问题,解决现场管理人员携带图纸及查询资料不方便等问题,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本软件的开发涉及BIM模型的解析、上传和显示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大量的编程工作,很难由一位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周期内完成所有工作,因此,软件的前期开发工作已由指导教师团队完成,本论文主要是实现了基于二维码的钢结构构件追踪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3提升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效果建议
3.1增加前沿课题数量。目前,BIM方向的毕业设计仍然以“建模+动画+算量”的软件应用型课题为主导,虽然该类课题的实用性强,但往往工作量大而难度不大,特别是对一些研究型高校的学生,该类课题的毕业设计主要是提高了学生的BIM软件使用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性培养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议增加BIM与物联网、大数据、VR、AR等新型技术相结合的毕业设计课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现有的主流BIM平台均被国外垄断,亟须发现和培养一批专注于软件研发的学科交叉类学生,可以通过增加平台研发类课题,锻炼学生的研发能力,为其将来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基础。3.2加强校企合作。BIM技术无论是软件使用、平台研发,还是与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目前,很多土木建筑类大型企业均配备了BIM技术中心,具有较强的BIM应用、产品和新技术研发能力,而在国内高校中专职从事BIM教学和科研的教师非常欠缺。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弥补校内指导教师BIM实践能力的不足,促进产、学、研全面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在BIM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能作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6]。针对于此,同济大学与上海建工、华东建筑设计院等单位已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与BIM技术有关的毕业设计课题多数来自于企业,部分毕业设计成果已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3重构现有课程体系。近十年来,虽然BIM技术和软件已有长足的进步,正向设计已开始应用,但逆向建模仍是主流,在毕业设计中也最为常见,即学生根据二维CAD图纸创建其建筑、结构及机电等三维BIM模型。从已有的毕业设计效果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许多学生的识图能力较弱,特别是机电图纸的识图能力非常欠缺,需占用大量的毕业设计时间来提高识图能力;二是学生的BIM软件操作能力不足,很多时间被用于软件学习中,实际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被大量挤占。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单独设置BIM课程,或者虽然单独设置但将其作为选修课,普及面不广,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完善和重构。考虑到BIM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笔者建议将BIM技术的教学融入专业培养体系中,如:将BIM技术引入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多门课程中,特别在课程设计中,将其作为一项必修内容。通过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虚拟仿真、信息共享等功能实现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
BIM技术已被广泛视为改造建筑业这一传统产业的战略手段,正在导致建筑业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彻底变革。从高校的实践课程教学来看,BIM技术相关课题已成为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归纳总结了与BIM技术相关的三大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基础应用、前沿技术融合和软件研发,以同济大学为例展示了各方向的毕业设计案例,最后提出了增加前沿课题数量、加强校企合作、重构现有课程体系等用于提升毕业设计效果的建议,可以为BIM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东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学课程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343):51-52.
[2]许娟,鲁子良,侯超平,等.基于BIM平台的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教学实践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186:42-43.
[3]白泉,边晶梅,于贺.土木工程专业BIM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7,9(5):90-93.
[4]王婉,李怀健,刘匀.BIM技术在校企联合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和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6):161-166.
[5]张静晓,赵陈影,李慧,等.工程管理专业BIM毕业设计学习效果测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171-176+183.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都要进行毕业设计及其答辩考核。毕业设计成果及答辩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考试毕业文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设计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动手。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就毕业设计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简要论述,供大家参考。一、选好课题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考试计算机专业应考者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毕业设计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设计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设计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设计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设计什么”不明确,“怎么设计”就无从谈起。教育部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设计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设计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设计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设计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设计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设计成功的一半。
㈠、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
⒈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⒉,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善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㈡、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设计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二、进行系统的设计工作:学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到实习单位或企业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稿、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三、 论文的组织安排 依据上述的论文类型,由于各类工作特点的不同,在搜集整理论文的素材、组织安排论文的结构方面,应有所不同,做到有的放矢。3.1 系统实现型论文:重点收集整理系统体系结构,程序模块调用关系,数据结构,算法,实验或测试等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1)引言或背景 (概述题目背景,实现情况,自己开发的内容或模块) 一般谈课题意义,综述已有成果,如”谁谁在文献某某中做了什么工作,谁谁在文献某某中有什么突出贡献“,用“但是”一转,分析存在问题,引出自己工作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创新点和主要思想、方法和结果。然后用“本文组织如下:第二节第三节.... ,第四节....." 作为这段结束。(2)系统体系结构(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突出自己工作在整体中的位置)(3)主要实现功能的描述(包括模块调用关系,数据结构,算法说明,依据内容多少此部分可安排两到三节)(4)实验或测试(5)总结3.2 应用开发型论文:重点收集整理应用项目的背景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使用的开发工具的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引言(重点描述应用项目背景,项目开发特色,工作难度等)项目分析设计(重点描述项目的整体框架,功能说明,开发工具简介等)项目实现(重点描述数据库设计结果,代码开发原理和过程,实现中遇到和解决的主要问题,项目今后的维护和改进等,此部分可安排两到三节)总结3.3 分析比较型论文:重点收集整理有关的最新论文或软件,分析比较心得,实验数据等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引言(重点描述分析对象的特点,分析比较工作的意义,主要结果等)分析对象的概括性描述分析比较的主要结果(如果是技术分析,给出主要数据,如果是软件分析,给出代码分析结果,实验过程等)分析比较的评价和系统应用(可以给出基于分析比较的结果,提出某些设计实现方案,和进行一些实验工作结论3.4 理论探索型论文:重点收集整理问题的发现,解决问题所用到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定理证明,算法设计和分析。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1)引言(重点描述要解决的问题的来源,难度,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等)(2)基本知识(解决问题涉及的基本定义,定理,及自己提出的概念等)(3)推理结论(给出问题解决方案,包括定理证明,算法设计,复杂性分析等)(4)结论上述论文结构的安排和划分不是绝对,可依据各自工作的实际情况,采用某一种或某几种混合的方式指导自己论文的写作。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一定要作到心中有数,贯穿一条逻辑线索,切不可泛论成文或堆砌成文,时刻突出自己的工作内容。 四、论文格式及目录系统每个作者有自己的风格,格式不必强求一致,但科技论文不能像写小说剧本那样,一般不能用倒叙,插叙,不设悬念,不用意识流,多线索方式等。例如,可在下列格式基础上适当修改: 科技论文目录体系一般不用中文的 “一 二 三”,而用下列的编排方式 扉页摘要(中英文,200-300字为限)目录正文1.前言(背景,动机,前人工作) 1.1……… (1) (a) (b) (c) (2) (a) (b)(c) 1.2 ……… 2.项目框图 及 本工作在项目中的地位3.项目特色(特殊功能,困难)4.方案选择(前人方案,现可选方案,为什么选这一方案)5.实现技术 数据结构 程序片段6.特殊问题解决方法6.1 问题16.2 问题2 ......7.结果测试,性能分析(图表等)8.结束语(或结论、小结)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目录可以用Word 插入—目录功能 实现,可自动编页自动更新五、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5.1 学术论文要求文字流畅,层次清晰,词藻不能过分华丽,近年国内外在计算机方面的论文的语言较以前生动,但用词都以准确,不过分夸张为度。5.2 标题要能反映内容。如有新意更好。例如,下面题目是个不好的题目:“图像处理的某些问题的研究”, 论防火墙技术”等,其中的“某些问题”不如换成最中心的词汇。论防火墙技术题目太大,不适合本科生作。5.3 学术刊物上论文摘要一般300字左右,需要较高的综合能力。而学生毕业论文摘要可以写一页(1000字左右),因此活动空间较大,要好写一些。摘要可以在全文写完后再写。要简明,中英文摘要 应一致,要突出自己的工作,要提供几个key words。写英文摘要时,可先用英文的习惯和用语写摘要(可以借助于电子词典),然后英译汉,用中文摘要去将就英文摘要。反过来,如果先写好中文摘要,再汉译英,则很难把英文摘要写得地道。为了使得英文表达地道、准确,可以读十几篇相关研究方向的论文的摘要,注意一些表达词的使用,如present, implementation, propose, give, argue等。平行的内容宜用平行的句型。例如下面的例子中,一句主动,一句被动,语感就非常糟糕:"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lgorithm and a prototype is presented.....".5.4 前言部分要写问题背景,动机,要说明自己工作的工作有用,有意义(才能鼓励读者读下去),通常在介绍国内外工作后,用“但是”一转,指出前人工作的不足,引出自己的工作。在前言中简述自己作的主要结果,(例如明确地列出几条,说明本文的主要工作,主要成果)。前言部分的末尾介绍文章的组织情况,各节内容。5.5 突出特色,一个项目中工作很多,有些是同行皆知,自己也无创新的,可以略写,要多写自己遇到的特殊困难和创造的特殊解决方法。使人家读了能学到东西,看到作者的创意。为了突出特色,还可以在一节中分成小标题写,一个问题一小段,与计算机相关的论文中还可以把数据结构和程序片段夹叙夹议呈现出来,比只用汉字解释得更清楚。5.6 上升到理论,一般硕士论文会要求这一点。如果本科生能够在毕业论文中得出有意义的定理或命题,一般会认为是好成果。可能会被推荐到杂志上发表,或在考研、求职中得到承认。5.7 各部分应详略得当。 一般地,毕业论文应该主要写作者的见解和工作, 把自己的创新写深写透。综述要有述有评有比较。只要是作了实验,写了程序,一般是想写的太多,写不完。反之,会感到空虚,没有写的,有的学生抄书来充篇幅,效果不好。一般地介绍相关工作(前人的成果)部分不应该超过总篇幅的1/6。5.8 完整的论文应包括测试、运行结果及分析(图表或曲线)。5.9 结论,小结。说明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创新,下一步工作主要内容等。返回目录六、参考文献及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一环,带着问题读文献或杂志上的论文,不但注意学习学术内容,同时也注意学习选题方法、格式、标准的套话、起承转合的语言和方式,参考文献的写法,字体的运用等等。在论文中明确给出参考文献的出处,既代表着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也代表了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崇,是科学研究中应培养的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做人准则。参考文献的写法:按参考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用编码的方式给出,如[1],[2],等。参考文献包括专著、学术期刊、学术会议、技术报告等。七、 摘要样板 学术刊物上论文摘要一般300字左右,需要较高的综合能力。而学生毕业论文摘要可以写到1000字,因此活动空间较大,要好写一些。下面是可行写法之一。1.介绍项目意义背景,100-200字。2.本文作的主要工作, (1),(2), (3),..... , 400—600字3.本文组织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 ( 200字)
笔者在研究大众消费审美对家具产品的影响时,发现一类比较有特点的消费群体,他们有个共同的生活特点――居无定所。他们被人称为“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外来人口”、“打工仔”,同时这个族群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他们的居住形式上业界也作出了众多分析,但针对其居住的内部空间的分析暂时还未见,因此笔者利用现有资源,将此课题系统纳入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课题中,将教学和研究联系起来。同时为国内家居用品企业、家具企业,特别是原来OEM型企业,提供扩大内需的视野,同时为提高此类群众生活水平,改善居住环境,做实际意义上的探索。
研究范围界定:在本文中,笔者侧重研究的正是“新游牧民族”族群的生活习惯以及可能影响消费选择的一些特点。以居住空间室内环境为重点,分析此类人群在家具产品上的需要,即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分析能满足他们消费需求的家具设计要素。瑞典宜家在国内的不断扩张与占领市场,大中型连锁超市、杂货铺、旧家具市场的逐渐繁荣,也从另一个角度反应了“新游牧民族”族群的消费需求。
2、新游牧民族释义
传统游牧民族本是指居无定所的流浪民族,包括草原民族和海洋民族。他们追逐水草而生,没有固定的城市和不动产,哪里有利可图便流向哪里。18世纪开始,新型的西方工业文明就取代了几乎没有立锥之地的游牧世界。(赵林《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P37,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这种状态代表了一种生活的方式,目前,传统意义上的的游牧民族大多逐步走向定居的生活,但他们的这种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延续了下来,只是追逐的不再是水草。
这种生活方式的延续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新游牧民族”,他们同样以有利可图为流动目的,同样居无定所。只是这种流动或是为生存,或是为追求理想,总之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有各种不同的具体表现,后面有所叙述所以在此不再赘述。
“新游牧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概念已经不仅仅是对于时间状态上“新”的界定,更不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的关系,类似于“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完全不是同一回事情。
此概念与“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外来人口”、“打工仔”、“农民工”等概念不等同,它是从生活方式角度进行定义,以便于提炼族群生活的共性以及各分层次之间的个性,是社会多元化的体现。
3、新游牧民族类型及特点
3.1 基本类型与特点
3.1.1 “半城市化”的农村游牧人口
农村往城市的流动,从流动迁移角度有:城镇定居形、城乡双向循环流动和向迁出地区回流三种。笔者以此为依据结合他们的背景将之分成三种型:高学历型、技术工人型、传统劳动密集型。
笔者为什么定义“半城市化”的农村人口游牧族呢?从他们流动的目的来看,是为提高生活水平,不在某一城市间固定流动,其次他们中很多人已经城市化,但多数仍选择农村为最后的居住地或者选择在居家附近的城镇为长久居住地,传统中国农耕社会的叶落归根的思想在他们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他们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其中很多人不再是早几年的传统“农民工”形象,他们也出现了不同的分层现象。
高学历型,他们工作地点与关系地不一致,这部分人群有着与下面叙述的城市移民相同的背景与相似的特点。但要注意的一个趋势是,由于流动得越来越频繁,并且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由原来将档案关系挂靠于工作地的人才市场或者是毕业院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场,到现在迁移回原户口所在地的农村。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他们或许将成为农村新一轮改革的领军人。这种类型人群目前流动地点多在城市,或者产业集群相对集中的城镇,城市中白领与企业中中高级管理人才多属于此类人群。他们对于生活要求相对较高,由于来自农村,多数没有经济支援,相对城市移民来说,他们的家庭负担、家族负担比较重,居住形式多以城中村或者合租的形式为主。同时通过长期积累,以及年龄经历等变化,有在城市中或者在距离家附近的城镇置业的打算。他们的居住空间中要考虑较多的公共空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部分人群长期有大量亲戚、朋友、老乡不定期居住。
技术工人型,他们比高学历人才更固定的流动地,根据目前中国工业集群相对比较集中的特点,他们一般固定于某一范围内流动。他们是有着较好状态的人群甚至带上了家庭进行流动,也有某些夫妻共同流动,小孩安置于老家上学状况,这些人中不少已经成为高级蓝领。对于生存状态,他们有着中国农民实用主义认知态度和相对排外的典型特点,他们注意力相对集中,较少关心外面世界,重经验、重实用,对闯入他们生活的新鲜事物并不一概排斥。产业集群集中地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居住多选择工厂提供的宿舍、产业集群集中地附近的民房,甚至有民房与棚户区结合部分。由于他们的性格特点,交往群体性相对较强,即使不是集体居住的情况下,也长期成为“集聚”点,尤其比较有号召力的高级技工乃至管理人员。根据笔者个人在中山大涌、深圳与东莞交界以及南海的家具企业员工交流以及南京、苏州、无锡公寓式集中居住对居住人行为时间约束使居住人普遍反感,劳动密集型中居住条件相对较好的企业宿舍中工人也有此心理。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又分两种:一是民工型、另一种为服务型。由于工作性质不同他们居住地点有所差异。但共同特点是生存状态相对较差,企业宿舍、城郊结合部、甚至工棚中,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极其简单的生活用品、简陋的生活条件,居住人口高度密集,是他们的现实状况,相对他们是弱势群体,改善提高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必须的,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3.1.2 城市游牧族
此类人群产生的背景与单位组织改革(住房自有化、就业市场化、社会保障化、后勤服务市场化)和近20年来的大量“非单位”从业部门的产生,使得多数社会人员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也造就了这部分人的两大流动点:一类是城市移民型游牧,另一类是市内游牧。
城市移民型游牧族与“半城市化”的白领有着非常多的共同语言,同样处于对更好生活状态的追求,他们在游牧,但不同的是这些人家庭环境相对较好,能够有所支援,开始以合租,单独租赁的形式在城市内居住。类似于广州万科万汇楼以及市区内、地铁周围等交通便捷的项目成为他们的首选,相对“半城市化”的农村人口游牧一族高学历层次人群来说他们的习惯差异在私密性的要求没有前者强烈,他们独居的形式较多。同等户型选择,内部布置也应做适当变化。
市内游牧民族多发生在大城市中,由于城市较大,工作地点距离固定居住地较远,或者由于小孩上学等问题,他们在市区内流动,出现人户分离现象。他们之中也有几种情况,一是集体户口型,二是缩短上班时间成本型,三是小孩上学型。
第一种,由于上述所提到的住房制度改革,大多数单位不提供住房,或者异地的周转房,集体户口住房分离,他们多以租赁形式居住。第二种人或者将自己房屋出租给他人,然后再在单位附近租房;或者自己在城市周边远郊购置豪宅安置家人,自己租房而住,周末回去;第三种往往在孩子学校附近租房,周末再带上孩子回“家”。由于居住地具有相对的长期性,此类人群多以自己配备家具或者是部分配备的形式出现,用后即抛弃是其选用理念,环保是选择的首要条件。
3.1.3 地球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难以固定在一处居住,尤其是因为工作需要、精神追求等原因,他们往往在多个城市多个国家间流动,每个城市居住最多三五年间,甚至更为频繁地流动。问其哪里人?他们的回答往往只能是“地球人”。这些人在很多城市可能都有着固定资产,但没有固定居住地。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好,高品质加上适当的“地域”风格,特别是软装上的风格化与家具赋予的情感性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可能一两件家具花费了“大”价钱,但多数居家产品选择仍以实用为主。
3.2 设计要素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从功能、造型、包装、以及成本控制四个方面着重分析适合此类人群家具的设计要素,并以2009届广工环艺专业家具小组毕业设计为例。
3.2.1 功能
图1是陈晓燕同学根据东莞石碣西南管理区南浦村提出的城郊结合部或者城中村建设设计的复合型内部空间的户型模式,在此类型空间中的家具应该具有经济节约、灵活可变、融合参与、配套完善、舒适适合的特点。这为城中村的建设、企业内部员工宿舍建设以及经济型廉租房建设提供了一种空间形式。此类型空间中家具具备了分割空间、调节空间感以及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作用。根据空间特点,家具应该具备多功能、移动方便、易拆装、高收纳等特点,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达到空间的灵活可变。因此,少占空间、功能强大,方便拆装都成了这类型空间家具的首选。图2是关益全同学设计的多功能工作台,底部带有滑轮,方便移动。合页等五金构件连接的多个操作界面,能满足两人同时使用,展开的托板是放置书籍的用具,非常适合空间不大的城市游牧族。同时满足了他们的小资情结。收纳性方面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如图2家具本体的收纳特点,高效率地利用空间。还有另一种,便是作为储物的空间使用,如图3。
2005年深圳家具秋季展上,某企业的功能家具,同时具备书柜、书桌、床的使用功能,虽然当时价格不菲,但是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非常适合居住效率不高的游牧一族。一间房,常作办公用途,偶尔居住;小型客厅或者书房功能,偶尔家人过来也可居住使用,都是机动灵活的空间。平时不使用时直接收纳起来,室内空间开敞舒适,还节省了打扫时间。
图3是胡筱灵同学设计的空间,其中客厅的三种类型的家具,都具有很强的百搭性,角几能做床头柜使用也能叠合做高柜,结合布质地、塑料质地、纸质地收纳盒使用能形成百变空间,同样多功能茶几也具备床头几功能,抽拉出来空间更大,同时能当作三两个人的餐桌使用,最有特色的还是其沙发的设计,图片上能看到她所做的实物模型,功能性也诠释得很清楚,收合起来可作为凳子,脚凳、茶几等,拉开靠于墙边便能变成沙发,两个同时组合又能形成沙发和床。最为出彩之处在其坐垫。根据第一、第二类“新游牧民族”生活的共同特点,他们往往不希望购置太多用品,而此垫子便是用布做的收纳袋,内部收纳的是棉被。不用的时候,可以放置作为靠枕,使用时拉出来,极为方便。十分有意思的是,毕业设计答辩与展览期间该同学背着一个大布袋,便将此家具轻松搬运。
移动类皮箱产品的多功能性,同样也可以纳入此类家居产品范畴,它们能从实质上改观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半城市化”的农村游牧人口的生活状态。
3.2.2 造型
当代家具造型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家具的情感性,家具设计师通过创造获得乐趣,生产者通过其感受家具本身的生命力,使用者获得满足感。不以家具价格低廉便丧失家具本生的情调与诗意。图3中,通过对表面涂饰、陈设装饰赋予了家具不同的情感性。
通过虚实空间的处理手法,以及非常理性的思维打造家具本身的情感,更容易表现家具本身打造的更丰富的情感。如图4中两个画框的处理,一个以仿镜面的形式,框置一个室内场景,使得人们产生视觉错觉,无意中扩大了空间,白色的空画框后放置的装饰物,简单的处理,马上丰富了空间。图5,也是广美05级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玻璃与图案的结合,同样不合常理的思维,很好地诠释了材质的本身,丰富了产品的造型,丰富了新新人类的选择,同时,为确保家具本身的高质地,本套家具如投入市场价格不菲。
不同层次消费大众对造型的审美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如多年来采用“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全有家私,坚持把握目标消费者的价值取向。针对多数“半城市化”的农村人口游牧族,传统审美中厚重体量带给他们扎实可靠的心理感受,因此在处理设计时要根据此类人群的审美心理。如图6,陈伟乾同学为出租屋内人群设计的多功能餐桌,造型简朴,非常适合此类人群追求结实的心理。廉价的凳子经常使用时可插于柜桶之上,不使用时打开桌面可直接放置柜桶内部,柜桶下部有两个暗抽屉,同样非常方便收纳。
3.2.3 结构
如图2、图6,利于五金件结合的结构,和板式插接结构十分有适合类消费群体。如图7,移动脚几、中式靠背椅、小凳和垃圾桶,为05级同学家具技术课程上所做的家具实物模型作业。它们全都采用插接结构,直接依靠板间榫的咬合连接,不必施胶施钉。此结构类型方便多次拆装,在这点上性能甚至优于五金连接结构,值得在适用此消费群体的家具类型中推广。
3.2.4 包装
此类型家具较好的几种销售渠道模式:一是连锁超市(同样是两类,一类是类似宜家的大型家具连锁超市,另一类是普通超级市场)、二是社区杂货铺形式、三是互联网的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因此平板式包装是较好的包装形式,尤其是考虑的包装能够与家具同时保存的是最好的选择。日益成熟的物流网,为多次搬家的重新包装利用提供了可能。
3.2.5 成本
用后即抛弃成了此类家具特点,因此价格优势是最大保障,与宜家在欧洲的销售理念一样,经济、实用、美观应该成为此类家具的特点。因此,控制成本,形成价格优势是此类家居产品真正进入市场的可行性保障。虽然貌似利润微薄,但是庞大的消费群体与较短的循环周期使其有消费量的保障。向宜家、无印良品类企业借鉴其产品逆向开发流程,重视产品二次设计,建立完整企业成本概念,都是以此类型消费群体为目标受众的企业应该借鉴的经验。
4、结论
关键词:职业中专学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 模块化 项目制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教育在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职学校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已滞后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要想在发展的大趋势中争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断缩短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凭着多年的计算机教学经历,通过对计算机专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提出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对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
职业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1.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不懂重要的理论知识,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容易厌学;2.繁杂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太表面化,多而不专,博而不精;3.考核形式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实行教学改革
(一)改革教学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职业中专学校还在走学历教育道路,教学过程中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历教育是“以教为中心,全面开花”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只能培养“门门通样样庸”的人才。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说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技术人才。”因此,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应以培养“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求“专”而不求“广”,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培养模式上应以“各有所长,各尽所能”为原则,以“掌握基础,实践为主,增强技能,突出专长”为最终目标。
(二)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模块化教学。
当今,计算机的应用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许多行业化、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人才被十分看好。职业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直接面向市场,满足社会各行业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摒弃传统的“全面开花”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采用模块化知识结构,让学生根据就业意向和学习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也有利于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模块化知识结构应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层面、专业化行业化领域知识层面两大部分。
1.计算机基础知识层面:体现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将来学习、发展所必须的知识层面。包括办公自动化模块、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模块、基础语言模块。
2.专业化行业化领域知识层面:体现计算机行业化水平,是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从业能力所必须的知识层面。包括程序设计模块、网页设计模块、网络模块、多媒体技术模块、平面图像处理。模块化教学模式要求针对不同专业课程设置相应的专业教师,每个模块由专人负责,并根据课程的课时数与教学难易安排相应教师,每名计算机教师都参与至少一个模块的教学。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还要定期派遣教师外出培训。
(三)改革教学方式,实行项目制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上,改传统的“课程制”为“项目制”。
项目制教学方式讲究连贯性,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进行职业分析和市场调查,然后根据市场调查结果,设计各教学模块的教学流程,落实各流程的教学内容。项目制教学法以连续完成各个具体项目,逐渐形成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每个具体项目的教学过程都应突破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形式而走进机房,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技术、网络化和视频化教学手段。以每个工作日为单位,具体项目内容为依据确定教学时间。
(四)改革考核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整体上处于弱势,传统的“笔试+机试”的考核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项目制教学实践要求首先要将考核内容模块化,根据不同的项目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目标。项目考核是项目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环节,每结束一个项目的教学都必须进行过关考核。项目考核要模拟岗位要求,接近实战,以完成实例为主。学生选修完一个模块后,要求进行行业化设计。两年两期学生在修完所选模块后,可根据模块的繁杂程度,要求学生单独或按能力差异组成团队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不过关的将不推荐外出实习,不发毕业证。总之,项目制教学实践只有把握好考核关,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从业能力。
三、总结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只要我们能认清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发展的现状,改革教学观念,实行模块化项目制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机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就一定能结出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信息技术;PHP;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25-03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对4年来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各种技能的检验和总结,亦是培养和检验本科生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对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带来诸多新问题。故如何对毕业论文进行高效率管理,以此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是一个值得高校相关管理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1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各类高校有关部门尽管制定了详细的毕业论文工作手册、毕业论文管理规定以及实施细则等诸多条例来规范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与监控毕业论文质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传统手工方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1 指导教师出题方面
传统的教师出题方式弊端凸显。由于各个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不同,研究重点不一样,而且学历结构均不相同,因此,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指导教师出同样多的论文题目,也不可能要求全体教师指导同样数量的学生。另外,学生的水平不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也不一样,因此有可能造成这种情况:对于指导教师拟出的论文题目,学生不感兴趣甚至难以完成,相反学生喜欢研究的论文题目又没有教师指导,最终造成毕业论文题目质量下降[1]。
另外,由于局限于传统的手工出题方式,各指导教师相互间鲜有沟通,难以协调,极易出现多个教师出题相似甚至雷同的现象,亦有可能出现前后几年论文题目重复的现象。
1.2 学生选题方面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论文选题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形式的发展[2],以前一个专业由于人数少,论文选题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现在有的专业的招生人数已经达到上百人,因此有可能出现学生和教师的搭配问题。传统的选题常带有指令性,较少尊重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于是就造成学生不能够选到自己喜欢的指导教师或是自己喜欢的论文题目,而有的教师也不能指导自己钟爱的学生。有的教师由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生感兴趣的方向不一致,但又不愿意更改自己出的题目,因此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情绪,使得论文质量下降。另外,大多数高校均对不同的职称指导的学生人数有规定,但传统的选题方式比较难以实现。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选题现场的组织问题,由于学生和教师人数众多,现场的混乱和嘈杂也很难使得选题的过程顺利进行。
1.3 论文指导过程中时间控制方面
各个高校均对论文的出题、选题、开题、答辩、保存论文等有统一的时间规定,但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很难实现这一点。首先,由于大部分教师均有自己的日常科研和教学任务以及其他因素,难以在规定的短期时间内拟出高质量的论文题目,从而造成出题时间不统一;其次,由于临近毕业,大部分毕业生在外面实习或找工作,若全部召集起来进行选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从而造成毕业生选题时间难以统一;再次,完成论文、上交保存论文时间也不尽相同。总而言之,由于各个专业、各个院系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实际情形不一样,最终造成整个学校的论文工作进度不一致,致使教务处和学校领导难以对论文工作进行宏观协调。
1.4 毕业论文以及所有与之相关表格的格式统一方面
这应该是传统管理方式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了。在传统的论文管理过程中,诸多的表格填写、最终的论文定稿等均有可能出现功亏一篑的情形:格式不一致。具体体现在:1)教师出题时填写的论文题目审批表、给学生下达的任务书等有可能不符合格式要求;2)学生选题后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完成论文后的毕业论文格式等有可能不统一;3)各专业、院系的教务秘书必须完成的各种统计表如开题论文记录、答辩记录、供选题情况表、选题分类统计表、指导教师配备表、毕业论文情况统计表、毕业论文成绩统计表等大量表格格式不一致。传统处理方式就是对这些表格一一进行手工调整,可以想象其麻烦程度和巨大的工作量,足以令有关教师和管理人员产生畏难情绪。
1.5 论文保存方面
传统的论文多半采用纸质方式进行保存。显然,这种保存方式存在诸多缺陷:一是纸质论文容易腐烂,保存时间太短,在进行管理和运输时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二是要占大量办公空间,多年的本科毕业论文累积起来似座小山,占用了有限的办公空间;三是不容易检索,如上级领导或兄弟院校进行论文经验交流时,或者查找需要满足某些条件的论文时,很难及时查找出符合要求的论文;四是不易进行分类管理和装订成册。
2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实现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社会大变革,由于其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业已进入社会各行各业。高校的部分工作如教务管理、人事管理、毕业管理等已由传统手工管理方式逐步过度到办公自动化方式[3-4]。基于前述传统毕业论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开发一套完整的基于网络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系统运行后,连接校园网(甚至Internet网)上的任何电脑均能通过浏览器访问,不受时间和位置的限制,不需安装庞大的客户端软件,非常方便。
新系统完全摒弃传统手工操作方式,克服了相关缺陷,具有极大优势,体现在:1)能控制同一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无法重复且能设置几年内的选题难以雷同;2)满足学生和教师实现双向选择,及时避免多人选同一题的现象;3)各种毕业论文相关的统计表格自动生成,极大减轻教辅人员的工作量;4)管理者能对整个过程进行宏观调控,实时监控论文(设计)进度;5)容易调阅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6)易对论文长期保存;7)实现了毕业论文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8)易与毕业生评价系统、毕业生离校系统、校友系统、教务系统等其他相关系统进行对接,保证了学生毕业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系统中主要的用户对象包括学生、教师、管理员等。不同身份对应不同功能。
2.1 登录系统
任何用户必须先登录后使用。在实际使用中,登录系统与学校的教务系统以及人事系统对接,学生和教师只要输入自己在学校数据库中的账号和密码即可。登录成功后系统自动显示登录者的相关信息,如教师的院系、职称、专业,或者学生的学号、院系、年级、专业等。显然与学校数据库的对接有助于论文管理系统中数据与学校保持一致,不会形成数据孤岛。
2.2 教师子系统
教师据人事系统和教务系统提供的登录名和密码,可登录至本学院、所在专业区域,尔后拟出所在专业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即学生待选题目,所出题目根据当年毕业生情况确定,但学生最终选择题目数(即教师能指导的最大学生数)由系统根据教师职称限定,如高级职称至多指导10名学生,而中级职称至多指导6名学生,初级职称不能指导学生等。其他功能均在拟定题目后确定,如在线填写选题审批表等表格、下达毕业论文任务指导书、查看是否有学生选择自己所出的题目且拒绝还是同意该学生的选取、打印全校统一格式的选题审批表与任务指导书、查看学生是否上传了论文的最终稿件、对最终定稿的论文进行电子签名等。签名意味着此次论文指导过程即宣告结束,学生和教师再也不能对论文、审批表、指导书等各种表格进行任何修改,当然下载和打印功能依然保留。
2.3 学生子系统
依据学籍管理系统提供的学号和密码登录后,学生自动进入所在的专业领域,并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等属性自动显示待选论文题目,学生通过查看论文题目和要求后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然后等待教师确定或拒绝,当选择某教师的学生人数等于系统限制后,其余学生则不能再选此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选择好论文题目后系统还提供其他功能,如根据教师留下的联系方式和教师联系,在选题系统结束前可以更改自己的选题,选题确定后在线下载打印全校统一格式的论文封面、论文中期检查表、开题报告等表格。选题的确定意味着学生进入到论文设计阶段,可以把论文初稿上传至服务器,以便指导教师进行在线查阅,给出修改意见,然后根据修改意见,不断修改自己的论文,直到最终定稿为止。定稿后,教师进行电子签名,学生再也不能修改,至此论文完成。
2.4 管理子系统
管理权限属院系专业负责人或相关领导,不同权限的管理员登录后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操作,如专业负责人只能关闭、打开所属专业的各个子系统,教务处和学校领导可以管理全校系统。其他功能包括输入(打印)论文成绩,下载全校统一格式的各种表格如开题论文记录、答辩记录、供选题情况表、选题分类统计表、指导教师配备表、毕业论文(设计)情况统计表、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统计表等,以及根据自己权限查阅有关专业、院系甚至全校的学生上传毕业论文的情况,指导整个毕业论文过程。
3 结语
系统的实现采用Linux平台和PHP语言编程运行,免费的MySQL数据库不但稳定而且免费,与PHP结合堪称完美。系统具有高效、免费、易维护的特点,只要极其廉价的硬件投入,就能为校园网上的全体教师和学生服务。
尽管开发成功后的系统已经在湖南农业大学校园网上运行多年,且切实减轻了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仍然存在不足:
1)不同专业要求明显不同,有的专业如机械制造等所传论文由于包含若干图形,所占空间极大,这导致上传论文分配空间不均衡;
2)有的专业涉及字符异常生僻(如各种外国文字、少数民族文字、古代文字等),故程序设计时一开始就要考虑到字符编码问题;
3)系统正常登录依赖于学籍系统和人事系统的正常运行,若相关系统崩溃,则本系统使用亦成问题;
4)教师出题后上传至系统等待学生咨询,学生选题后等待教师指导,二者过度依赖机器,造成交流过少。
故需要加强管理,人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传统论文指导方式人性化的一面。
参考文献
[1]康星华.高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浅论[J].教育与职业,2007(29):46-47.
[2]李卫祥,李长萍,冀满祥,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
305-307.
[3]毛洪贲,殷德顺,郭娟,等.基于.NET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0):
关键词:双导师制;应用创新;培养模式;IT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21-0033-04
1背景
应用型人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可以分为工程型和技术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以跨越式的发展速度,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在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尤其对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 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根据创新的不同类型,创新型人才分为原始创新型人才、集成创新型人才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型人才。原始创新一般是通过对客观规律的研究,在理论、原理等方面进行突破。原始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侧重理论。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其知识结构侧重应用。
受“重学轻术”的思想制约,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始终在走学术型人才培养之路,应用型与学术型之间的培养方式没有显著差异,导致我国企业应用型科技人才的稀缺。一方面,我国每年大专院校出来的毕业生数目庞大;另一方面,企业却在喊“招不到人”。这说明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但数量不足,而且质量不高,毕业以后不能为企业所接受。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匮乏已成为约束我国自主创新的瓶颈。我们的教育观念、培养模式乃至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与提高。传统的精英教育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大众教育的要求。传统教育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学,造成办学与社会需要脱节,学习与实际应用脱节,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动手的能力,这也是造成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从知识结构上来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强调通识为基础的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又要注重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从能力结构上来讲,强调应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科技应用和创新能力、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处理多学科课题的意识和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等。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特征包括:一是善于发现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知识应用能力;三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四是以协作为手段的组织工作与学习能力;五是良好的信息交流与沟通能力。
苏州市作为IT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工业总产值中,IT行业的产值已占34%。2006年9月,苏州市明确提出了“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城市之一”的目标,并正在实现“从苏州IT制造向苏州IT创造”的产业结构转变。苏州信息产业将依据产业链优势,向研发和信息服务转型。因此,苏州市信息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特别是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IT应用型创新人才尤为短缺。能否有效、快速培养企业急需的IT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制约苏州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总体办学方针是 “立足苏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影响海外”,已经与苏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结合苏州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色以及区域经济IT产业密集的特点,我们认为:地方院校在IT人才培养定位上既要区别于研究型高校,同时也应该有别于高职院校,应该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的应用型IT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点。本文重点介绍我们实施双导师制开展应用型IT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2双导师制的本科生培养模式
斯坦福大学一直被称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最好的学校。1965年前,是斯坦福大学影响和塑造了硅谷;1965年后,斯坦福大学与硅谷之间就是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硅谷实际上也在塑造着斯坦福。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曾将发展经验进行了概括,其中重要原因包括:坚持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定位及其学科发展特色;始终把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结合看作是主要任务;建立大学与工业界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在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中实现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并培养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对斯坦福大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校企合作又成为其中的纽带。
借助于国外成功经验以及苏州大学在校企合作方面已有的成效,我们认为: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提高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是培养IT人才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而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管理模式之一。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由高校教学或科研、实验人员担任大学生的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思想、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可以使导师(组)在课堂内外积极参与本科生的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发挥导师对本科生的全面指导作用。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试验与推广,苏州大学也在部分学院开展了本科生导师的试点工作。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相对于培养高素质IT应用型创新人才而言还存在不足。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引入了企业导师,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指导团队负责学生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所谓双导师制,是指同时安排高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本科生实践课题研究。结合苏州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度,针对部分学生建立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从大学一年级为每位学生安排一位学校导师,从大三开始再给部分学生安排企业导师,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专业动手能力和协调沟通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每位学生每个月必须安排四个半天到校外导师单位接受指导。“双导师”以课外科技课题为主线制定学习计划。课外科技课题由高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并可根据IT发展状况和学生能力及完成进度等进行模块适度调整。目前,“双导师制”已经在部分高年级本科生中试行,已有多项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的本科生课题入选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和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
3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职能
如前所述,从知识结构上来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强调通识为基础的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等,从能力结构上来讲,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双导师制”可实现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补,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校内导师的职能主要是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解答学生在就业、升学中产生的困惑,关注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情况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校内导师要以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为主,针对学分制管理,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 校内导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包括正确选择专业方向、掌握生产实习的精髓以及课程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方法等。尤其是在选择专业方向时,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引导他们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3) 校内导师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顺利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
(4) 校内导师要负责指导学生根据专业方向选择企业导师,协调学生与企业导师的沟通,协助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完成企业科研课题。
企业导师的职能主要是指导本科学生开展课外科研课题,协助学校指导学生就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企业导师负责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科研课题,科研课题的选择应来源于企业生产活动的需要,难度适中。
(2) 企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课题的开展,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科研计划,每月安排四个半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学校导师增强协作,保证课题的正常进行。
(3) 企业导师应尽可能协助学校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利用自己的经验,为学生就业出谋献策。
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有把校内外的指导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对于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校内外导师的共同努力,相互协助,才能保证课外科研项目的正常开展。
4双导师的选择与管理
4.1企业导师的来源
苏州大学IT相关专业已经和摩托罗拉、宏智科技、快捷半导体、奇梦达资讯、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个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创新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企业导师主要来自于这些企业以及政府、银行等信息部门。企业导师制度的实行获得了这些单位的大力支持,为我们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具有博硕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高水平技术主管担任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和学生之间根据导师所提供的科研项目实行双向选择,校内导师指导学生选择企业导师及科研项目。
4.2以科研项目为中心的导师管理
针对企业导师的选择、管理与考评的要求,我们组建了对外合作办公室,并相应地成立了IT企业校外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对企业导师的管理采取了以科研项目为中心的管理方式。
(1) 企业导师的双向选择
首先由实习基地提出校外科研项目,校企合作办公室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校外科研项目的遴选,综合对项目情况与导师资格的评审,评选出适合于本科学生的科研项目,同时确定出企业导师的人选;然后由校内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选择;最后由企业导师对选择项目的学生进行测试,完成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
(2) 双导师的管理
企业导师或校内导师定期向对外合作办公室提交科研项目的开展情况,并对项目进展与学生表现作出评价,由对外合作办公室对项目开展情况和导师的绩效进行考评,协调企业与院内相关部门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
(3) 双导师的考核
由对外合作办公室根据项目开展与解题情况对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进行考核,将考核情况通知企业和学院管理部门,校内导师的绩效最终会影响其年终分配。
5建立适用双导师制的学分制管理制度
为配合“双导师制”的实施,我们在学生管理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5.1实施涵盖实践环节的全面学分制管理
为深化IT教育改革,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IT相关专业实行了学分制教学管理,并拟开展灵活、富有弹性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改革。如将实践环节列入了学分制管理,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IT教育的要求;对于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只要完成了与课程内容相吻合的IT产品的设计,并通过答辩,也可以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将学生获奖、、申请专利、注册软件产品也纳入学分等。
5.2建立分层次、多样化考核评价体系
丰富理论课考试形式,除少数课程采取传统的闭卷考试外,对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采取面试、专业学期报告、组织小范围学生主讲等形式进行考核。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还将从企业实际出发,提炼出具体问题供学生解决,高校和企业“双导师”及主讲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成绩考核。同时,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认证考试,根据认证级别折算一定的学分。
5.3更新教学理念,实施“并行培养模式”
对已有课程的内容进行再设计,减少目前一些课程的内容,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而不是教师举三求一。同时,更新教学理念,建立创造教育渗透于专业教学过程的理论模型,变传统的串行教育模式为并行教育模式。具体包括: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并行、考试与教学过程并行、理论教学与实际能力培养并行、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并行等。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把典型产品、企业的实际课题等移植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和考核。
5.4试行弹性化毕业设计
长期以来,高校习惯于利用大学阶段的最后一学期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开展毕业设计。尽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综合性课题,但由于时间短,加上很多同学忙于联系工作,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拟利用“并行培养模式”理念,充分发挥“双导师制”优势,结合课外科技课题,将毕业设计环节提前,乃至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目前,我们已经在部分专业试行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即可进入毕业设计阶段,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确定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后,随时可以提出答辩申请,学校分批安排答辩,如符合规定即可提前毕业。并规定如学生完成大型IT项目、取得软件著作权或获得个人发明专利,只要写出符合规定的毕业设计报告,均可以申请毕业答辩。这样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为学生择业提供了方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每年都有本科生毕业论文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奖。
6总结
通过IT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苏州大学IT专业与苏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一方面,IT行业的强劲发展为学校IT专业的成长带来了契机;另一方面,苏州大学IT专业参考位于美国硅谷腹地的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服务于苏州区域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手段与目标。近年来,80%以上的IT专业毕业生进入了苏州地区IT企业工作,其中大量学生被“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录用。同时,这些企业为优化苏州大学IT专业学生的实践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如目前双导师制主要还是在高年级开展,如何将双导师制在高年级学生中全面推广、如何将双导师制推广到低年级学生中去,都还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
[2] 王建方,昊文健,满亚辉,胡碧茹.“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1).
[3] 龚声蓉,杨季文,朱巧明,胡新华.多模式校企合作,主动适应企业需求[J].计算机教育,2006.11.
在笔者多年指导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具有较好的对物流优化问题的建模能力,但是在对问题的求解能力以及详细深入的数据采集、处理能力方面稍显不足。例如,针对物流当中普遍存在的优化问题———物流配送车辆调度、库存控制、生产计划等。学生在经过管理运筹学及物流系统工程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基本能够独立完成问题的分析及建模,但是在问题优化求解时还停留在手工计算(这对于稍大规模的优化问题显然不切实际)或者基于C/C++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来求解。但是在教育部要求减少学分、压缩学时的大背景下,学生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C/C++程序设计语言,大型数据库开发等计算机相关课程学习明显欠深入。这些课程的学时基本都在48学时,甚至32学时,因而学习内容篇幅可能存在不完整或者实践环节偏少的情形。此外,对于C语言而言,诸多数据结构的程序细节都需要学生独立完成,而C++虽然有设计好的模板类可以调用,但这些基本属于C++高级部分,在少学时的课程中一般没有介绍。这就造成非计算机类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学过之后,难以理论指导实践———将这些知识付诸实践,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此外,导致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原因是有些偏向开发的课程往往是需要很多交叉知识的,例如大型数据库开发往往需要学习很多面向对象软件程序设计知识及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本身,那么这些承上启下的课程知识如果交由学生自学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认为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去掉传统的结构化程序设计课程C/C++程序设计,改为具有友好的可视化界面的软件工具,例如VisualC#、基于JCreator或JBuilder或Eclipse的JAVA,这些相对新颖的工具基本具有现成的成熟的数据结构,例如java.util包中包含了诸如数组排序等诸多函数的功能模块,从而减轻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开发这类程序功能的负担。与此同时,学生在学型数据库开发及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时就具备了可视化软件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一定的软件开发自学能力,学生完成简单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及实现的能力或自学能力将会有一定的提高。这就是笔者所倡导的循序渐进、承上启下的课程设置理念。这样对于专业核心课物流信息系统,我们可以形成如下的循序渐进教学课程体系:JAVA→基于SQLServer的大型数据库开发→物流信息系统(嵌入JAVA中学习过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概念及新的UML建模教学内容)→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利用物流信息系统中所需知识进一步实践以强化学生面向对象分析、设计及程序设计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物流优化建模的能力,以管理运筹学、物流系统工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以使学生在学习物流中心设计与运营、仓储管理、企业采购与供应管理、多式集装联运、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课程当中具备相应地基础建模及优化知识。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管理运筹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之前开设“MATLAB基础及应用”这样的课程以及在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中开设诸如LINGO、CPLEX等教学模块,并进一步在专业课程中布置设计实用软件使用的课外作业以强化学生的实用软件使用技能。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管理科学的知识,设置了这样一条学习主线: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物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含Eviews软件教学模块)→电子商务(重点包含商务信息检索,存储,商务信息处理及分析)。
最后,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笔者更倾向于开设模块化能力非常好的成熟的通用软件,例如MATLAB,SPSS,R,Eviews,LINGO,CPLEX,Flexsim,Extend,Witness,Arena,Netlogo等成熟的科研软件,既让学生学会了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让学生种下了科研分析的意识种子,从而很好地引导他们更多地主动学习新领域的新知识,同时也为将来有一部分学生走上研究生学习之路做了更好地铺垫。例如,数学规划软件LINGO(嵌入了分支定界算法)对于一个整数规划问题,可以利用简短的几行语句完成求解及灵敏度分析,这样学生就不用从头开始写经典的分支定界算法的程序,从而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求解的乐趣,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及进一步自学的兴趣。综合以上分析,针对物流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及在课程设计中所表现出的动手解决问题———给出定量结果及分析能力不足的现象,提出物流管理类专业实用软件技能培养目标及新的组合式实用软件技能培养模式。
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用软件技能的培养目标
(一)信息搜索能力
在日常学习及毕业设计过程中,如果学生具备非常好的搜索技能,那么学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资料、工具、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对于信息搜索能力,首先,学习常用的搜索引擎(Google,Baidu,Sogou),了解每个搜索引擎的优势及特点,例如,Google搜索引擎提供的子功能GoogleScholar可以提供学术资源的查找与搜索,尤其是英文学术资源的查找;其次,了解学校电子图书馆提供的电子资源概况,以及如何获取和使用这些资源,包括学习使用一些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如NoteExpress,EndNote等;最后由专业课教师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或者在新生专业介绍会上列出与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常用社区、论坛或微博网址,如了解与管理、经济等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的大型学术网站———人大经济论坛。
(二)信息存储技术
21世纪已经进入大数据的时代,如何采集数据,利用数据挖掘出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是非常有潜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例如著名的尿布—啤酒故事就是典型的购物篮分析所带来的好处,而没有大量历史数据的使用与存储,购物篮分析又谈何容易。而大量的数据从各种链接、免费数据库、商业数据库采集时,需要考虑采用何种方式存储这些数据,以及如何管理并利用这些数据,因此,我们应该学习有关信息存储技术。学习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对一些分散的数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三)信息处理能力
在收集好数据之后,对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是获取信息价值的必要途径,给学生介绍相关数据信息处理软件:Excel,MATLAB,SPSS,R,EViews等。这些软件都比程序设计语言处理数据要更加易于学习和使用,而且对于数据的可视化都较其他程序设计语言工具方便得多。此外,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还可以借助诸如Or-acle、SQLServer这样的大型数据库。
(四)问题建模及求解能力
对物流管理专业类学生而言,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概念已经通过很多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深深映入脑海,那么思考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挖掘第三利润源,也就是采取何种策略降低物流成本,使得物流冰山下的成本得以不断减少,从而达到追逐并获得第三利润源的目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优化问题,即如何建立优化模型,例如建立模型优化生产调度策略,优化车辆配送路径,优化物流配送车辆装载率,优化供应链的库存,对供应链订单进行排序等,这些优化模型构建的相关基础知识在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管理运筹学里都有详细的介绍,但是对于求解的方法基本都是介绍的经典理论且是对非常小规模的问题进行处理,然后用手工计算的方式进行求解。为此,我们提出介绍一些建模优化软件如LINGO、CPLEX、MATLAB等来对问题进行求解,从而实现所解决的问题更接近实际情况。
(五)结果展示能力
当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建模并求解之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展示,其中包括数据可视化的展示,即图形化表示,为此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这个任务可以通过学习MicrosoftVisio及Excel的绘图功能来完成。此外,我们需要对相关结果形成正式的报告或文档(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报告),这个任务可由微软办公软件WORD来完成,即学习WORD中的一些高级排版技巧(自动生成目录,自动公式编号等)。最后,学生可能需要在一些公开场合(例如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的答辩会)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成果,这时需要使用到PowerPoint多媒体功能。
三、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用软件技能的培养模式
(一)单独开设相关课程
对于某些应用范围大、处理能力强的通用软件或开发软件应单独开设系列课程,例如对于在诸多场合(优化、数据处理等)都非常实用的软件MATLAB可以考虑单独开设课程来讲授,以使学生在后续课程当中可以不断地使用该软件解决课程作业及进一步解决更加实际的问题。这些软件技能的培养对于其他课程能起到承上启下、循序渐进的纽带作用。
(二)依托相关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设置教学内容模块
对于某些学习难度不是太大的实用软件技能,采用随堂教学的方式依托相关课程设置一定学时的教学内容模块来实现软件的普及入门。例如EXCEL、WORD、VISIO的学习可以放在校必选基础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里,而对于LINGO可以放置在“管理运筹学”课程里,而且从2012年开始,兰州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选用由李引珍教授编著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管理运筹学》已经将LINGO列入了每一章的讲授内容。此外,基于Logware软件的供应链仿真建模分析也在相关课程设计中得以运用,即对于依托相关课程实施实用软件技能培养已迈入了实质性的教学阶段。
(三)设置引导型教学模块
考虑到总学时的限制,教师在讲授某些主干课程的同时,指出要求学生自学的实践内容,即开展引导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达到延伸、扩展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这部分内容可以由教师指出学生自学的提纲,内容,自学的方式、方法以及自学的资源(推荐书籍,推荐学习的工具、学习网址),由学生课后业余时间主动学习。而且对于引导型教学模块的内容,还可以设置自学应该达到的目标,考核的方式(例如做一次汇报)及手段。
四、总结
关键词: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商务英语;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素质的形成,创新能力的造就,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实践之所以是根本,在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依托我院纺织、服装和国际贸易特色专业优势,以培养“通英语、会商务、懂纺织”高级技能型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着眼点,我们将英语、商务、纺织服装三大模块能力内容有机融通,优化了“以纺织服装行业为背景、英语运用能力为核心、国际贸易能力为支撑、实践能力为主线”的商务英语课程群建设体系,以增强学生就业适应力、就业竞争力为目的,整合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谋求校企合作互惠双赢,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开放创新并具有可操作性、体现商务英语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一)教育模式脱离实际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以“灌输为核心、考试为手段、名次为杠杆、升学为目标”的教学非常流行,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由于商务情景的缺失,内容的讲解空洞枯燥,教师讲得越多,知识教育越精深,学生就越反感;脱离情境的语言失去了活力和韵味,学生思想呆板化,潜在的好奇心、兴趣、创造欲望受到了限制。
(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
商务英语专业“英语”和“商务”复合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实践课程设置中把两者有机结合,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体现商务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而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没有统一、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也缺乏开设相关实践课程必要的实践教学硬、软件设施,而且无专门的实训课程教材以及教学软件。实践教学基本上是各课程任课教师进行的单项训练,教学内容也是由任课教师自行拟定,教学的随意性大,课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够,严重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三)双师型实践师资匮乏
双师型实践师资匮乏是实践教学的“软肋”。首先是数量短缺。其次是质量不高。同时存在着3个错位。一是知识结构错位,许多教师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热衷与偏好理论教学的倾向。二是教学过程错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两拨人、两张皮,往往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不能融合沟通,造成各自为政的教学局面。三是知识传导错位。两种课型被人为割裂与肢解,知识传授陷入怪圈和盲区,造成实践需要的理论知识没讲或少讲,实践不需要的却讲了许多,做了很多无用功。
(四)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规范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采取的是由各系(部)对下属实验室及实习基地独立进行管理的方法,由于人、财、物分别属于不同部门,导致不同系(部)协调比较困难,学校在宏观管理上难度较大,管理效率低。对实训教学的设备仪器、人员、场地、经费不能很好地进行合理调配,未能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充分发挥其办学的效益;对实践教学的组织难以作到统一、规范的管理,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以商务英语职业活动为中心
1.基本技能培养层
该培养层是培养胜任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基本能力所必需的基本职业技能,它包括3个模块:(1)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设置了以强化语言能力为目的的实训课,如语音语法实训、英语视听说训练、英语口译实训、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认证考试实训等;(2)商务操作技能(外贸岗位、涉外商务助理岗位等):设置了国际商务单证制作、外贸函电实训、纺织商务英语实训、商务翻译实践、涉外文秘、商务谈判等实践教学环节;(3)素质拓展模块:设置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实训、普通话训练等。这些技能训练主要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在校内课堂教学或实训课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2.专业技能培养层
该培养层是培养胜任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专业能力所必需的专业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在更真实的职业环境下,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形成实践能力。以商品进出口贸易为实训对象,以我国对外贸易方针政策和国际贸易惯例为指导,以纺织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和单证为媒介,组建外贸模拟公司,将公司部门分为进出口业务部、销售部、单证部、报检报关部、运输部、投资合作部等,指导教师为公司经理,负责整个公司运作管理;学生分别扮演各部门负责人,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任务,为了让受训学生掌握全面技能,可对他们进行轮岗实训。在这种体验中,学生增强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获得了运用英语特别是专业英语的机会,并能系统地掌握整个业务操作流程。最后,教师针对学生在不同岗位的能力表现,按照公司标准分别进行严格考核,并提出新的要求。学生经过此类专业技能实训,可以大大缩短进入社会的实习期和适应期。
3.资格证书培养层
“双证书”是校企连接的桥梁。学生在完成专业教育的同时要完成职业技能培养,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应获得专业岗位所必须的职业证书。我们将剑桥国际商务英语证书、全国商务英语证书、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江苏省口语口译证书等纳入到教学计划中,以学分替代等方式鼓励学生考取各类如: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涉外文秘、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口译证等职业资格证书,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含职前培训、职后培训等)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近年来在校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持续稳定在90%以上。
(二)实践层次体系的重构――以商务英语职业行动为中心
1.认识实践
认识实习是学生处在专业的定向阶段。可通过新生入学时的专业教育、业务场所的实地参观访问或者邀请有外贸实践经验的业界人士、校友做报告、讲座、演讲的方式开展,使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初步的感悟,激发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致。???
2.岗位实践
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后,集中一到二周的时间到行业一线参加行业真实环境的岗位实践。这一阶段的实践,既可以使学生把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检验过去的学习情况,又可以使其对照实际,发现差距,有针对性地完成来年的学习任务。
3.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缩短学生在心理素质、社会承受能力以及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能方面与企业的差距的最佳途径。企业顶岗实习通过学校安排,或学生自行联系到企业进行全面的专业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感受企业文化并接受全面的专业实践训练,时间一般为1~9个月。在顶岗实习期间,一方面学生直接从事生产可获得一定的报酬,进行勤工俭学;同时也为社会创造财富,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学生顶岗满足了企业对短期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企业的减员增效创造了条件,产生了人员效益。此外,每年安排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会展活动的前期筹备和会展服务工作。学生经过真刀实枪的实训后,走入社会可以直接上岗,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需要“零对接”。
4.毕业设计(实习)
毕业设计是对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一定创见地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综合考核。毕业设计内容是以企业行业面对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强调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和问题的解决。? 5.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极好场所,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练兵场,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有力措施。我们广泛拓展实践的空间,不定期组织学生去各行各业进行社会实践。如通过在经贸洽谈博 览会和进出口商品展览会的实习,学生对国际商务活动、对外进出口公司等办事机构的管理及操作有了认识;通过在上海世博会的实习,对酒店的经营管理与运作有了解;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养老院、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进行义务支教,使学生受到启迪。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6.创新创业实践
在创新创业训练设计中,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其次是创业的实举。学校将原属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科竞赛、学术沙龙、职业培训、社会兼职、创业实践等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成规范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计划,以第二课堂项目的形式每学期滚动开设,通过规定明确的修读要求,使之成为每一个学生必要的学习内容,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三)实践考评体系的重构――以商务英语工作过程为中心
1.评价内容多元化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有教学态度、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风格、教学组织形式等。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操作技能、知识水平、交际能力、合作共事意识、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等几方面,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2.评价方式多元化,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实训报告、技能操作、流程处理、技能竞赛、答辩来进行,主要体现在对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的考核上;过程性评价通过管理平时课内外实训来进行,在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培养中都有体现;终结性评价则通过期末考试、自我评价表、小组评价报告、教师点评、专家抽评等方式来进行考核,贯穿于“3+1”模式的整个环节。
3.评价主体多元化
包括任课教师、教师同行、督导、外籍专家、企业实训指导教师、学生本人、学生团体和社会机构,这在岗位实践、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与创新创业实践中得到了最完整的运用。
4.评估手段多元化
主要为考核评定、现场观察、记录检测和问卷调查等。
(四)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重构―――以商务英语工作运行为中心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条件是基础,管理是灵魂。
1.组织管理
建立上下协调的实践教学组织系统,通过岗位责任制明确担任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职责分工和管理规定,使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均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
主要是强化以下4级组织的功能:一是主管领导强有力的领导、决策功能;二是教务处及实践教学管理部门的具体管理、协调、检查功能;三是系(部)级教学管理机构的组织实施功能;四是实训室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的严格执行功能。
2.运行管理
运行实践教学应设专门负责人和专项经费,负责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和组织工作。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行应做到6个落实:大纲落实、计划落实、指导教师落实、经费落实、场所和考核落实;抓好4个环节:准备工作环节、安排落实环节、项目实践环节和成绩评定与工作总结环节,使得实践教学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
3.制度管理
管理制度包括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安全卫生制度、实训耗材管理制度、教师工作规范、学生实训守则、实习工作规定。通过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杨绘荣.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尝试与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8)21-0023-06
1概述
苏州位于长三角地区,拥有“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开发区”、“吴江经济开发区”等国家和省级重点开发区。信息技术是苏州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苏州市工业总产值中,IT行业的产值已占34%。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重点学科、省品牌专业)、通信工程(省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IT相关本科专业10多个,具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学位点和“江苏省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应用技术”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如何充分利用地域优势
和综合大学特色,培养IT应用型创新人才,一直是我们教学中探究的重点。目前,苏州大学IT专业之间、IT专业与苏州IT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收到了实效,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我们认为,要满足市场对IT人才的不同需求,地方性高等院校在IT人才培养定位上既要区别于研究型高校,同时也应该有别于高职院校。因此,地方院校应该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的IT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我们在IT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是:充分利用苏州IT产业密集的地域优势,结合苏州大学地方综合性重点大学的办学特色,对苏州大学IT专业进行全面整合。在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体系、师资队伍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监控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并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从而探索出一条培养IT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新路。具体改革的思路是:走出象牙塔,密切
与IT企业联系,培养企业急需的IT人才,进行多模式分层次的校企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并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建立适应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考核机制与管理运行机制。培养的学生要体现一种精神和两种能力。一种精神是指必须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不断拥有创新的冲动和欲望。两种能力是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即把创新精神变为实践,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表达问题的能力,写作的能力和动手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以后能够不断发展、完善自我的能力,将大学阶段学习拓展为终身学习。
本文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中之中课题(编号:08)资助。
本文将在介绍我们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思考未来进一步的做法。
2人才培养方案
IT人才培养模式将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深化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在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监控体系方面实施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具体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创新IT人才培养方式,实施多模式校企合作
当今IT企业最需要的是既有通识教育的广博功底,又有专业化深度的复合型人才。单一化的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如果不改变其象牙塔传统,就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而过早职业化、专业化的高职学校,只重眼前实用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以“就业”的短视培养未来人才,也应对不了“知识经济”时代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面对人才培养,企业和大学具有天然的互补性需求,然而这种合作需要催化和渠道。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IT应用型创新人才,我们采取了多模式校企合作的策略。多模式校企合作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组织结构。我们将校企合作在组织形式上分成5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与IT企业组建IT企业联盟。目前,由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牵线搭桥,科技园IT企业经理及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组成了IT企业联盟,相互间成了“亲戚”,他们通过不定期交流,使学校了解企业与市场需求,企业了解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拥有的人才资源,形成了良性互动。第二个层次是与著名IT企业成立IT专业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直接指导教学计划制定。第三个层次是与应用型企业共建实习基地群,让学生始终有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机会,并能直接参与实际项目。第四个层次是与研究开发为主的企业共建创新实验室与工程中心,培养创新型IT人才。第五个层次是让企业直接参与高校建设,如成立有苏州大学中创软件工程学院等。
二是针对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如针对研发型企业,采取项目合作、共建创新实验室与工程中心等方式进行合作;对应用型企业,采取共建实习基地和工程中心,共同开设实用性课程等方式合作。
三是针对学生特长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如对于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主要安排到研发型企业及创新实验室实习,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主要安排到应用型企业及工程中心和实习基地实践。
2.2改革教学体系,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IT人才
为使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接轨,必须改革教学体系。既要重基础,又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让理论成为空洞的理论,也不能让实践成为缺乏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为此,本实验区拟在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
2.2.1制定既适合校企合作,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菜单式”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双方互利双赢,因此,找到一种对校企双方都有利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长期合作的重要基础。为此,苏州大学IT类专业的院长和部分教授与苏州的10多家各类IT企业主管组成了IT企业教学专家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研讨会,对教学计划修订、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全面探讨,从而突破了高校独立制定教学计划的常规。在培养方案制定中,针对IT领域的不同专业,制定既适合校企合作,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培养方案。如针对不同类型的IT企业,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全面开出的前提下,对选修课结构进行调整,采用定制“菜单式”课程建设框架。即将选修课划分成若干模块,以适应不同类型企业需求。“菜单式”培养方案的确立,不同的学生可选修不同模块或全部模块,使得人才培养的定位可通可专,专业面向可宽可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同时,企业为招聘到自己急需的IT人才,也在学校设立了各类奖学金和奖教金,并主动派技术骨干到学校进行讲座,解决学校教育资源短缺和急需专业师资短缺问题。
2.2.2实施校企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具体实施中,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 实施“双导师制”
所谓双导师制,是指同时安排高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本科生实践课题研究。结合苏州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度,针对部分学生建立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从大学一年级为每位学生安排一位学校导师,从大三开始再给部分学生安排企业导师,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专业动手能力和协调沟通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每位学生每个月必须安排四个半天到校外导师单位接受指导。“双导师”以课外科技课题为主线制定学习计划。课外科技课题由高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并可根据IT发展状况和学生能力及完成进度等进行模块适度调整。目前,“双导师制”已经在部分高年级本科生中试行,如企业导师参与指导的“基于ADSP-BF537的节水型绿化自动浇灌系统的研究”、“基于ADμC微处理器的GSM现场信息采集器的研究”、“汽车防碰撞自动缓冲技术与装置的研究”、“自主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创新设计与应用”、“可自主编程智能玩具机器人的开发”、“道路交通异常检测与跟踪”、“基于LPC的耳语音识别的实验研究”等16项课外科技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基于视频的汽车车牌自动识别管理系统”、“用于激光精密堆焊的送丝技术研究”等入选2007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
“双导师制”实现了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的双向互补,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
(2) 共建创新实验室与工程中心
IT领域实践性非常强。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除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精心设置系列实验课程与课程设计外,还主动与一些国内大中型IT企业进行广泛、深入合作,共建创新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目前,成立嵌入式软件技术中心苏州大学分中心、苏州市软件评测中心嵌入式系统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7家,并接收捐赠7000多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如台湾禾邦通信有限公司捐赠4000多万元的微波暗室设备,共建了“苏州大学――禾邦电子有限公司无线通信辐射测试中心”;苏州科达通信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捐赠34.17万元的通信交换组网设备,共建了“苏州大学――科达技术有限公司通信实验室”;美国旭电公司和美国环球仪器公司捐赠总价值近1000万人民币的生产线设备,共同组建了“苏州大学――旭电SMT工程中心”。通过共建创新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丰富了实践内容,也弥补了学校建设经费的不足。
(3) 共建实习基地群
从2000年起,苏州大学就全面开始了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然而,单一实习基地难以从根本上形成校企紧密结合、主动面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有效体系和运行机制。离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校企双赢的整体目标相去甚远。因此,在单一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组建了“实习基地群”,对实习基地进行了优化与组合。先后组建了苏州工业园区实习基地群、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实习基地群和昆山软件园实习基地群,覆盖实习基地100多家。全面提升实习基地的作用,使得学生从大学二年级起有机会到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受益学生达到70%以上,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时间累计超过十个月。
(4) 组建学生开放实验室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还结合地方院校拥有企业实际项目较多这一特点,成立开放实验室和科技活动小组,并让学生加入老师实际课题小组。开放实验室和科技活动小组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完成简单实验,而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学生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提出申请后方可进入学生开放实验室。课题采用指导老师布置和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进入学生开放实验室的成员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并提交课题总结报告或论文。为了鼓励学生从事课外科技活动,还专门成立了大学生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和学生科技协会。要求课外学生科技活动有序,并富有成效。
(5) 设立课外科技课题
苏州大学在和企业共建创新实验室及工程中心的过程中,每年还直接从企业获取一定的实际课外课题供学生开展一些创新性和工程实践性研究。此外,苏州大学还配合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每年以 “q政学者”、“校挑战杯”等形式资助大量的课外科技活动课题。以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近几年每年都资助20多项课外科技课题。课外科技课题的设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2.2.3优化课程体系,全面开展课程群建设
苏州大学IT相关专业从2000年起加大力度开展课程建设。先后组建了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建设小组,全面具体负责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更新、IT技术发展跟踪、IT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在教学大纲中,既有循序渐进逻辑严密的各章节知识点,又有基本的教学要求、实验要求,并列出本课程所用教材及参考书目。哪些内容重点讲授,哪些内容让学生自学或讨论,都能在大纲中清晰体现。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系列课程群,如软件工程课程群、硬件基础课程群及微电子课程群等24个课程群,规范课程内容的衔接,避免重复和遗漏。
2.2.4改革教材模式,编写案例丰富、实践性强的新教材
要培养工程型人才,教材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案例丰富、实践性强的教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此,教材建设中,应与企业联合,共同编写教材。近年来,我们已经编写了具有实践性特色的教材54部,这些教材全部在国内有影响的出版社出版,如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多媒体技术应用”、“嵌入式技术基础与实践”、“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8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这些教材在充分融入校企合作的成果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实例,反响良好。
2.2.5强化国际竞争意识,提升IT人才国际竞争力
苏州外资企业众多,为适应IT企业的需求和苏州地方经济的需要,不仅要加强对学生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培养,还需要让学生了解外国历史人文知识,学会与外国人打交道。同时,苏州地区日资、韩资企业众多,对日软件外包服务也发展迅速。针对这种情况,对IT专业学生应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实用的外语教育资源。目前,我们在普通英语教学之外,增加了日语选修课程,还拟开设韩语选修课程。为了更好地适应IT企业需要,在专业文档阅读与写作方面,聘请企业外籍工程师或有留洋经历的工程师,专门开设专业文档阅读、标准文档写作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同时还聘请外籍教师和企业教师,在配备高校助教的前提下直接使用外语教学。目前,已经在“操作系统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教学中试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加强国际化联合办学,加强与国际著名IT企业的合作,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IT人才的重要措施。目前,我们已经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鲍尔州立大学、德国福特王恩大学等多所国外高校进行学生交流;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合作在第二本科层次招收了NIIT软件工程嵌入式国际合作班,与IBM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全面合作。
2.3共同构建高水平的专职和兼职师资队伍
要使高校在教学内容上反映经济现代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使学生能尽快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必须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同时,必须让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员直接参与部分教学工作,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为此,需要校企双方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实现知识共享和行动协同的团队工作模式,促进学校与企业各种层次上的沟通与交流。经过几年努力,苏州大学IT相关专业已经形成了结构较为合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直接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
苏州大学在IT人才引进方面,既注重从国内外引进高水平的学术人才,又注重引进具有丰富企业背景、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几年来,先后引进具有企业工作背景的博士和高级工程师20多人来校从事IT教学与科研工作。
(2) 到企业“充电”,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每年暑假,苏州大学都聘请著名IT企业专家进校园对在职员工进行新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几年来,先后有数十名教师参加了IBM测试软件培训、飞思卡尔嵌入式系统与应用培训以及印度信息技术学院组织的培训。与此同时,各IT专业每年还指派部分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参与实际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与软件项目管理能力。
(3) 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
除了调整充实专职教师队伍外,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聘请企业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高水平技术主管和行政主管担任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除了开设部分选修课外,还大量担任了专题讲座、指导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
2.4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监控和评价体系
目前许多企业都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企业的首要问题,技术和人才是企业立足的根本。同样,高校扩招给就业带来了压力,培养的学生适应能力强是高校,尤其是地方发展的基础。因此,结合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成立了院级对外合作办公室,并明确了对外合作办公室工作职责是:围绕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统一协调和管理校企合作;按照“合作互惠和双赢互动”的原则,积极寻求合作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调研,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搭建产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管理平台,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丰富理论课考试形式,除少数课程采取传统的闭卷考试外,对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采取面试、专业学期报告、组织小范围学生主讲等形式进行考核。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还将从企业实际出发,提炼出具体问题供学生解决,高校和企业“双导师”及主讲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成绩考核。同时,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认证考试,根据认证级别折算一定的学分。
3取得的成果与实效
近年来,苏州大学IT类专业先后承担了教育部新世纪世行贷款项目“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中之重”研究课题“多模式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IT人才新途径研究”等教学研究课题10多项,并获各类教学成果奖20余项。其中,“地方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三强三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变配角为主角,从幕后到前台――电工电子实验平台的整体打造和综合创新”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结合区域产业特色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综合性大学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模式校企合作,主动适应企业需求”获全国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苏省教育科研三等奖。IT类专业学生也多次在各类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曾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二等奖5项,全国“挑战杯”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一等奖、二等奖4项。此外,还获得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上海赛区决赛优胜奖、“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一等奖等。从对毕业生和实习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反映我校IT专业学生整体素质良好,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实习生普遍受到实习企业的好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不少学生在毕业前已与企业达成就业协议。
4进一步的思考
尽管苏州大学IT类专业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思索。目前,我们正在申报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面向区域经济的校企合作IT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并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
(1) 更新教学理念,实施“并行培养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思索如何对已有课程的内容进行再设计,减少目前一些课程的内容,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而不是教师举三求一。同时,如何做到更新教学理念,建立创造教育渗透于专业教学过程的理论模型,变传统的串行教育模式为并行教育模式。如将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并行、考试与教学过程并行、理论教学与实际能力培养并行、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并行等。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教学,把典型产品、企业的实际课题等移植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和考核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2) 试行弹性化毕业设计
长期以来,高校习惯于利用大学阶段的最后一学期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开展毕业设计。尽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综合性课题,但由于时间短,加上很多同学忙于联系工作,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我们正在思索利用“并行培养模式”理念,充分发挥“双导师制”优势,结合课外科技课题,将毕业设计环节提前,乃至贯穿于整个学习阶段。目前,我们已经在部分专业试行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即可进入毕业设计阶段,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确定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后,随时可以提出答辩申请,学校分批安排答辩,如符合规定即可提前毕业。并在考虑可否在学生完成大型IT项目、取得软件著作权或获得个人发明专利的情况下,只要写出符合规定的毕业设计报告,也可以申请毕业答辩。这样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为学生择业提供了方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实施涵盖实践环节的全面学分制管理
为深化IT教育改革,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何结合IT专业特点,实行灵活、富有弹性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改革,并将实践环节列入了学分制管理,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IT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在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对于专业选修课程,可否在学生只要完成了与课程内容相吻合的IT产品的设计,并通过答辩,即可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此外,学生获奖、、申请专利、注册软件产品可否也纳入学分。
(4) 对学生实行团队化管理
在对学生管理方面,是否可以打破原有班级概念,参照企业管理模式,以项目为单位,配合“双师制”,对学生实现团队化管理,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组织能力,是我们在思索的另一问题。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同时又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全面培养IT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建军.IT业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良性互动[J].通信信息报,2004,(6).
关键词:校企合作;目标定位;教学改革;能力培养;协同发展;保障机制
0.引言
软件与服务外包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先导产业,从2012年起,全球产业已经进入了智慧服务业的全新发展阶段,产业的驱动力将从传统的IT技术转变成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服务的方式也会从传统向B2B平台化、社会化、智能化转变。全球产业形势的变化也带给中国软件与服务产业大规模的发展机会,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市场也由此需要大批量人才,预计2015年我国软件从业人员将超过600万。
然而,当全球化的软件与服务产业大规模发展时,影响软件行业发展重要因素的软件人才培养仍然滞后于产业的发展。近十年来,虽然我国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校不断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努力培养企业需要的软件人才,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跟不上产业技术的快速更新与发展,大学生仍然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问题表现住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才的知识、能力与企业需求仍有很大的缝隙,知识能力与价值创造的不匹配;另一方面,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在结构上仍然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领军型人才缺乏,具体岗位需求如精通专业技术、熟悉1~2门外语和商务技能的项目经理,软件工程师、系统设计师、市场分析师等软件专门人才。
1.面向企业,定位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软件人才是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之间的矛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三方共赢的必然选择。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环境和技术支持,学校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高效能地实现学校办学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地方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服务。
哈尔滨师范大学软件学院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为指导思想,提出与企业人才标准相对应的“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就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具有较高专业适应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了解产业发展,快速融入产业文化,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软件及服务外包应用性创新人才的需求标准。因此,高校培养人才必须与企业合作,按照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加强与企业合作,扩大合作范围,不断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努力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口’的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
根据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校企联合共同探索并创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即“2年基础理论教育,1年专业知识教育(半年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半年校企联合专业方向课程教育),1年校企联合实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2+1+1”=“3+1”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合作,实践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法
软件学院成立4年来,已经与国内20多家知名企业深入合作,根据企业人才标准,进行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重建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育人环节,重视实验室、企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并出台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强化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取得了实质性效果。
2.1建立校企合作机构,完善管理协调机制
校企合作,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需要引进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及工程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首先,学院组建有企业人员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共同考评人才质量。其次,还要成立校企合作管理协调机构,即校企合作办公室。校企合作涉及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主体培养,企业参与授课,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专业实习实训,特别是学生在大四阶段需要全年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些活动需要专门的办公机构协调管理。另外,学校与企业深层次合作更需要有章法、有秩序、有组织的管理机构来协调,推动校企各项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2.2构建“厚基础,重应用”课程体系。与企业技术无缝对接
学院以软件行业“主流工作岗位目标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改革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教学计划要跟踪企业流行技术随时调整,课程设置体系执行“3+1”模式,即前2年开设理论课,打好专业基础理论,使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理论问题与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第3年开设校内企业实训课;第4年全程进入企业工程实践。学生进入企业实践,边学习,边实践,同时将企业项目与学校课程进行学分置换,以学校教师、企业经理组成“双导师制”完成学生毕业设计,并在企业完成论文答辩。
随着行业新形势的变化及市场需求,2013年初,学院与北京中软件国际合作,重新修订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分4大模块:①专业与公共理论必修课;②方向选修课:分为软件技术1(偏重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移动互联、物联网技术、软件技术2(偏重软件开发、系统架构);③学校公选课: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艺术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④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综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实训(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新的课程体系真正能够使学生适应企业文化,掌握企业主流技术与最新的流行技术,以最快的速度与企业接轨,同时,重视加强数学教育,加强第二、第三外语的教学。软件必须培养国际化人才,才能走出国门,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培养的软件人才外语水平低,导致工程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国内的服务外包企业大多都是对日外包、对欧美外包、其次对韩外包等。因此,学院增开了日语、加强英语、法语,加强了第二、第三外语教学的投入与质量管理。
2.3开创“四实”实践模式,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是校企合作的主体部分,具体实施办法是以计划课程实验一校内模拟实训_实践基地实习一企业顶岗实践为主线的“四实”模式。“四实”是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新模式。通过“四实”,强化实验课程教学效果,模拟企业真实项目,并由校内教师指导进行校内项目实训,加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学生从初步训练动手能力,提高到对项目开发过程所需要的系统理解能力与标准化执行能力。
软件学院在第1学年末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2周,使学生对软件行业有个初步的认识与理解;第3学期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实习4周,深化校内专业知识的理解,由企业经理组织学生模拟企业项目开发,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第4学年学生全程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训练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大四学年,所有毕业生在10个月的企业实习实践中,全程采取“双导师”制,将学生毕业设计全部放在企业实习实践中完成,毕业设计题目均结合企业实际开发项目确定,由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经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定稿等严格过程方能参加答辩。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分别在北京、哈尔滨等多家企业内进行,院系领导、专业导师及企业项目指导经理共同参与答辩并担任评委,极大提高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质量。
2.4引进企业招聘,开拓学生就业渠道
从第一届即将毕业的2009级学生看,学生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学生在专业知识的理解及应用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并能及时掌握市场最新技术,提高了就业实力;另一方面,凸显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优势与必要性,也为进一步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实践依据。2013年有10多家企业来校招聘,通过学校与企业友好的合作关系,畅通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为企业输送了合格人才,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生大四全年的企业实践收获颇丰,有一大批学生直接与实习企业签约,其中最高年薪达15万。目前统计软件学院2009级的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基本上全部进入企业工作。
3.校企互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3.1定期开展企业夏令营活动
学校利用暑期10天的时间安排大一学生与企业开展训练营活动。一是通过企业的户内活动,由项目经理组织学生做短期项目,进行职业拓展训练。通过项目分组、团队合作、组长组织执行的过程,训练每个学生设计与总结能力,锻炼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进而让学生体验企业人的素养、用人标准、职业测评的相关要求;二是通过户外活动,参观园区、拓展训练运动,锻炼学生身心健康,开阔视野,展望软件行业的无限魅力与前景,激励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与奋发进取的斗志。
3.2举办模拟招聘比赛或招聘会
我们通过举办模拟招聘比赛或招聘会,为学生就业搭建真实平台。一是通过模拟招聘比赛活动,使学生懂得招聘的技巧,进一步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早些了解企业、认知社会、适应社会职场的需要,为企业招聘锻炼能力。2010年11月份学院举办“天赐吾佳”模拟招聘比赛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影响效果,其中“十佳选手”之一被学校遴选为辅导员。
将合作企业集中到学校进行现场招聘,一方面招聘大三年级进入企业实习的实习生;另一方面招聘大四学生直接入职,免去学生自行寻找公司,大量地投简历的辛劳奔波之苦。
3.3举办实习生与毕业生返校讲座
每年通过举办毕业生实习经验报告会,指导在校学生对企业的认知、社会的认知及如何进入职场非常必要。今年学校邀请2009级即大四的优秀实习生,将他们从企业实习归来的亲身体验与经历、企业招聘过程现身说法,学生们受益匪浅。
2009级优秀实习生代表陈雄在大二时期就进入杭州淘宝公司实习,开阔了视野,丰厚了知识能量,磨炼了思想品质,技术应用能力更加成熟,在大四下半年又进入上海大众点评实习,现已与该公司签约工作,年薪15万。他是软件学院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典范,为全院学生树立了榜样,曾两次回校为学生们讲座,畅谈切身感受,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与喜爱,反响强烈,影响着同届及下届学生积极进入企业实习的信心与勇气,激发了学生们的青春热情,为今后更好地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起到了引领作用。
3.4实习返校召开总结经验交流会
每年成功召开一次专业实结会是软件学院实践教学工作总结的特色形式。通过召开实结会,优秀实习学生发表自己的切身体会,分享给参与实习的下一届的学生,为以后学生的学习提供借鉴。特别是企业代表的参与,更加增添了总结会的色彩,也是一大亮点,企业经理以企业人的视角为参加过实习的学生在学习方法、如何做企业人等方面进行指导。
2009级学生从沈阳东软集团实习结束返校的第二周,学院组织召开实结大会,邀请了学校规划处与教务处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并在学校网站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10级学生第一学期到北京海辉集团实习2周,回校后学院组织学生召开了专业实结会,对实习的收获与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总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2年3月12日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共同举办专业实结会,规模空前,意义重大,特别邀请了学校教务处处长参加了总结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重视,并在教学改革一系列问题上给予深入地指导,也由此为软件学院教学改革的示范作用带来了深远影响。
4.长效合作,促进校企协同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通过项目引导,大力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校企合作一定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不仅要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还要建筑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开发平台,真正将学校建设发展从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科研基地,升级到生产建设的人才服务基地。
4.1申办高校实训中心
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建立实训中心或实习基地,将企业资源引入实训中心进行教学,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一是将学生的实习实训活动纳入实训中心进行;二是共同开发企业真实项目,一方面降低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锻炼实践能力;三是学院与企业定制培养。通过实训中心面向企业有针对性地分类进行人才培训,人才储备,供企业选拔,即为企业解决人才需求问题,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促进校企深度协作,共同发展。
4.1.1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
建立联合实验室是校企深入合作的重要形式。根据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将企业技术通过选修课植入教学计划内,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流行技术。通过联合实验室对学生进行企业环境、企业流程、职能岗位仿真式训练。一是把企业的最新技术、企业课程及真实的项目引进学校,企业派技术工程师定期来学校授课、进行项目指导;二是学校提供人力资源,即教师与学生,企业提供实验室硬件设备,企业定期派工程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发企业的商业性项目或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实战演练。现已与北京普科国际签订合作协议,在学院建立IOS实验室,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
4.1.2企业实习移动校内进行
学院教学计划企业实习时间为:第1学期2刷、第3学期4周、第4学年10周。每一次实习均由学校教师带领,去北京、无锡、大连、沈阳、哈尔滨软件公司实习,每一届学生100多人,既涉及学生的实习费、食宿费、交通费等各种费用,又涉及学生的安全管理。另外,企业容纳学生的数量有限,条件也异常艰苦。如果高校依托学校的优越地理位置与丰富的教学资源建立高校实习实训中心,与企业实行资源互补,将企业的经理工程师请到学校来讲课,将企业的项目引进学生实训中心来做,既方便学生,又便于管理,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弥补了实习经费不足的问题。
4.1.3组建项目开发人才梯队
校企合作由教师、企业经理、企业工程师、技能型学生组织开发团队,并实行公司化运营,企业化管理模式进行操作;由“双师型”教师带队,企业项目经理来校指导,按学生年级分层次进行人才评估、人才选拔,合理搭配人员进行分组,通过学院培训班进行专业化训练,分层次组建成师生项目开发团队,并将人才评估与人才选拔方式制度化,逐年级进行,建立起长期训练有素的“人才梯队”。通过企业化人才培养,团队能够独立完成企业项目开发任务,达到培养企业初级人才、中级人才,为企业高端人才而储备积蓄,是普通本科高校软件人才培养达到的最佳效果。
4.2规范管理校企人力资源
4.2.1建立软件人才档案库
建立软件人才档案库,开展人才业务、人才租赁业务。学院成立评估小组,对学校的学生按专业、按年级进行人才资源等级评估,实行等级制管理。再根据对各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状况进行了解,对学校人才实行人才;按企业、学校人才对等标准及原则进行“人才租赁”。
人才租赁的方式有:①建立人才档案库,从学生大一开始逐年跟踪能力变化进行建立,到大三下学期撰写好个人简历,存入档案库,以备委托企业招聘用。②通过合作、联络、回访合作企业,收集招聘信息,建立企业招聘信息库。③租赁对接:学校(方)与企业(委托方)签订委托协议书,被用人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4.2.2建立企业合作档案库
建立企业合作档案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企业经理来校授课备案制度,二是建立企业讲座与招聘制度。与企业对接,洽谈合作事宜、企业需求、学校人才状况、企业宣讲内容审核、宣讲人资格审核、填写申请表、安排讲座时间、反馈后续事宜、企业招聘。将合作过的企业收入档案库管理,企业资源得到了很好的积累与保留,防止校企合作“游击式”现象发生。经常互访,加强联络,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既建立合作关系又增进友谊,为学生就业铺路,为企业人才做定向储备,达到互利互惠,双向共赢。
4.3扩大与知名企业的合作
目前,校企合作仍然存在盲目性与短期性各家公司承接到项目就来学校招聘人员,招到人员就合作,招不到就不再联系了。校企合作表现出“游击”式,不能够保持长期合作。
追求学生全面就业不是目的,追求学生高质量就业才是高校努力的更高目标。为此,学院需要与更多知名企业合作,扩大与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范围,以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就业空间与平台,也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畅通渠道。
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机制,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是软件学院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才培养层次的进一步升级,更是未来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5.保障机制
5.1充分利用学院科研平台
智能教育与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游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器视觉智能四处游动程研发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媒体省教育重点专业,是软件学院的科研平台。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利用好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企业项目、学院申报的综合教改项目、广大教师申报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都纳入到科研平台进行,充分利用好学院的科研平台资源进行科学研究、项目开发,以达到全面提高学院人才培养实力与质量。
5.2建设“双师型”卓越师资队伍
具有一支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随着软件工程专业、物联网专业招生数量的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学院现有大批科研能力强、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队伍,但培养应用型软件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需要对学院研究型的师资结构进行调整,重新优化组合。我们将学院一些研究型中青年专业教师送到企业实训,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学习企业技术,回校担任企业技术课程。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这批人员是教师队伍的骨干与中坚力量。每年学院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将派出多名教师到企业参与项目研发,进行实训和培养,为此,学院要积极动员鼓励中青年教师主动到企业去学习技术,参加企业工程实践,并且需要一、两年内轮回企业进行技术更新。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教育来源于外来名词“合作教育”,即Cooperative Education的中文译名。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发表的《合作教育宣言》中将合作教育的概念定义为:“合作教育是一种将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将合作教育解释为:“合作教育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与思考。”合作教育作为一种将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引入我国的时间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或更早,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将它称为“产学合作教育”,可以解释为学校和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产学合作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其原因是: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集中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性质,即职业教育具有的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同时,也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提出的“手脑并用”的职业教育思想,“手脑并用”的涵义是服务社会、服务平民,做人第一、敬业乐群,注重实用、注重技能,手脑联动、做学合一。
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应该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我国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状况
高等学校要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在产学合作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第一,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的“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合作教育模式。该模式将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即两个在校学习的理论学期与一个学生以“职业人”身份在校外参加工作的工作学期,理论学期与工作学期按照“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工作”的规律交替进行。第二,复旦大学坚持“互利互助”的原则,通过三种形式对文科学生进行产学合作教育。即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顶岗锻炼的机会;组织学生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承接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课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多领域、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机会等。第三,北京工业大学选择了实践教学体系化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基本特点是:改变了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地位不高的状况;形成了实践能力整体培养的一体化实践教学计划;构建了以知识、技能和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体系;成立了“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加强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注重在实践教学五一节中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第四,武汉理工大学的“工读交替,预就业”合作教育模式。主要有“7+1”和“611”两种运作方式。“7+1”模式中,前面七个学期以理论教学为主,通过教师指导各类实习、社会调研、实验、大型作业、课程设计等进行教学实践及一定的读、工结合,第八学期,以综合工作实践为主,在企业顶岗实践。“611”模式中,前面六个学期以在校理论教学为主,第七学期为工作实践期进岗实践,在企业、科研单位以生产、科技工作实践为主,第八学期回校进行一定的理论学习、毕业设计及毕业答辩与考核等。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也在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几种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第一,“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合作教育模式。第二,“厚三明治”式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形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其安排一次较长时间的实践活动,一般为一学期至一年不等,如有些学校进行的“2+1”形式。第三,结合实际任务的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用人单位提交的实际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形式由于任务量和时间长短不固定,需要一个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体制。
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以服务于沈阳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在产学合作上从合作模式、基地建设、教学计划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第一,产学合作教育模式要适应不同专业的特点。
各专业培养目标对应不同的社会岗位群,即对应社会上不同的行业。由于各行业有着不同的工作特点,因此,在实行产学合作教育时,也应该根据各专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模式,以达到产学结合的教育目的。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现有47个专业,25个专业方向,涵盖了沈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三大行业专业类群。我院的办学特色之一就是根据现有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状况,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比如机械装备系的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采取“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凭借与沈阳重型集团等企业多年的紧密合作关系,2006年争取到了为沈阳重型集团培养160名学生的订单,沈阳重型集团向学院支付80万元培养费。电气工程系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供用电专业也与特变电工沈变集团等企业合作,实行工学交替的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现代服务业类专业则采用并行式的产学合作培养模式,如人物形象设计专业,通过与标榜等著名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店),学生可以每天定时、或每周定时到实训基地完成工作,既保证了理论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又保证了实习教学的实用性。
第二,产学合作教育要形成牢固的校企合作关系。
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社会性、职业性和人民性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不论采用哪种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都必须有牢固的合作伙伴,也就是要与雇主或企业建立比较稳定的、相互信任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因此,学院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学院位于东北三省的中心城市——沈阳,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不断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用工取向开始转向高职院校毕业生。为了使毕业生缩短胜任岗位的时间,企业逐渐开始重视在校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这就为学院和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教育模式提供了契机。学院应下大力气利用好这个难得的契机,与更多的企业建设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产学合作教育铺平道路。比如我院与沈阳东基集团公司、机床集团公司、沈阳商业城集团、沈阳重型集团等95个企业建设了校企合作关系。
学生在入学时虽然选择了专业,但毕业后的工作不可能完全做到专业对口。鉴于此,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中,应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避免工作务必专业对口的思维,强调只要符合一定的专业背景,就可以作为学生实践工作的岗位,通过实习实训,为学生就业拓展空间。
第三,产学合作教育要保证实训基地的多样化。
学生个体就业取向千差万别,因此,在参加产学合作教育时,往往都要实行“自主申请、双向选择”的过程。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采取学校自己投入的方式建设,也可以采取与企业合作建设的方式。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社会诚信体制尚不成熟,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可能会给学校带来经济纠纷,这也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障碍,但只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到位,责任到位,这一问题便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学院一方面加大了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新建了一批与社会企业工作环境和流程相同的实训基地。2006年学院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现代制造业实训中心,投入2000余万元购入全真工业生产设备,实训中心的运营也采用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改造了原有的供学生生产实习的实训基地,引入现代企业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使校内实训基地具备培养社会“职业人”的功能。
教育源于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形成不同的教育模式。职业教育虽然具有同样的内涵和性质,都要走产学合作教育的道路,但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会采用不同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处在发展时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固然重要,但不能盲目生搬硬套,任何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脱离了自身的文化背景,都不会结出丰硕果实。相信在职业教育人的共同研究和努力下,一定能够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全生.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C].世行贷款合作教育项目总结报告,2005(7):19,21.
[2]方晓东.与时俱进 勇于探索——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J].大教育时代,2000,(8).
[3]朱振国.发展高等职教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