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

时间:2022-08-18 17:19: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媒介融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作用;方法

科技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改革和进步,其中,传媒行业发展迅速,各种传播方式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完成了从电子化到数字化的飞跃。从20世纪90年代起,媒体逐步进入了融合时代,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了媒体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网络传播新闻消息可以快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实现了消息传播的实时性,也提供了获取消息的多样化渠道。媒体市场正进行着一场变革,不再是单一的媒体传播,而是逐渐转向了多元化、复杂化的传播方式。数字报、I P TV、数字电视、电子杂志等新型媒介形态被纷纷推出,不同的媒体之间通过相互学习,达到媒体的融合交流,这也将是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教授普尔在1983年提出。他将“融合”视作媒体工业的变革力量,认为模式的融合模糊了媒介之间的界限,包括点对点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界限,主要指多种媒体传播过程中实现功能互补的现象。多种媒体的互相融合打破了以往单一媒体传播的局限性,取长补短,使其更加快速有效,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更具有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媒体特点互补。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传统媒体传播信息准确,但表现形式缺少新意,传播端口受限制。而新媒体如网络、视频等更加容易使信息传播多样化,甚至丰富多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媒体可以实现信息的双向传播,达到互动的目的,很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比如一件新闻事件在网络上传播,网友可以在网络上评论或转发等等,实现网友之间的沟通互动,使传播更加有效和广泛。这种互动性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传播的单一性和单向性,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媒体的要求。而且,通过采用多样化的媒体传播手段,受众将可以从多个来源、多个角度了解到信息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加完整的信息。另外,将多种媒体融合,通过分析受众,可以很好地帮助传统媒体获得用户数据,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及时的调整传播策略,以达到更高效的传播。

其次,是内容上的互补。报纸杂志等媒介受到版面的限制,电视和广播受到播出时长和地区的限制,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信息容量更大,限制的条件较少,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互联网为例: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过多的、冗杂的信息很容易分散人们的注意力,要想获得有用的信息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筛选,这无疑给受众带来了一些麻烦。另外,由于传播方式便捷,传播的内容更难以控制,难免有不真实的、甚至是有意图的虚假消息充斥其中,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改善。那么一旦,传统媒体和现代新媒体融合,在媒体传播形式多样化和多向传播的作用下,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将会有更高的参与度,传播过程也趋向于透明,可以相对减少人为因素等所导致的信息不准确现象。同时,通过不同媒介的互相整合,融合后的媒体实现了资源上的共享,实行差别化传播策略,让不同的受众群体及时得到想要的信息,这样的媒体将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发激烈,媒体之间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尽管媒体的融合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由于国家特殊情况以及媒体产业的自身特点,在融合过程中仍然要面对一定的挑战和困难,比如企业之间整合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媒体整合之后的发展策略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在报道过程中,媒体需要及时调整自身角色定位以适应新的媒介形态的发展。媒介融合之后,需要加强新闻策划,构建媒体角色,才能使媒体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中站稳一席之地。“内容为王”不会过时,内容是媒体的生存之本。一家媒体的新闻质量的高与低,不能仅仅依靠记者能找到多少“独家”新闻,媒体的策划和组织新闻的本领也尤为重要。所谓的“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是指媒介新闻编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从事的决策与设计性工作以及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靳智伟在《迅速裂变的中国传媒市场》中说:“媒体时代正在向后媒体时代转变,媒介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不断的参与其中,并起着组织和管理作用。”简单点来说就是,当媒体为了达到某种传播的效果,对一件新闻事件的报道进行设计和规划,通过策划可以将新闻素材重组、分析、对新闻的再次挖掘,发现更深层次的价值,满足受众对新闻个性化的需求,又能使新闻独树一帜,提高了新闻的质量,优化了媒体形象,又避免新闻信息被简单复制。而且,当媒体在报道中充当策划的角色时,我们可以发现,媒体不仅可以客观地报道一些事实来形成社会舆论,而且媒体可以利用其号召力组织和呼吁公众参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事件导向积极的方向,这也显示了新闻媒体在新闻舆论导向当中的力量。

其实,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现代媒体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劣势,任何一种媒体都无法完全取代其他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之间也有很多共同之处,这也为两者之间的融合提供了可能,通过不同媒体之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必将使得新时代的媒体具有更强的表现力、更丰富的表现内容、更好的互动性,也会使得现代媒体可信度更高。媒体之间的融合可谓势在必行。

第2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主流媒介;另类媒介;融合;系统;消息来源;话题

当前,对于媒介融合或新闻融合的研究,主要研究角度有两个。其一,从技术的角度谈媒介之间的融合,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等新媒介技术出现后,思考后起的技术对先前技术的融合问题。其二,从人员角度研究从业人员的技能融合。就新闻业而言,主要集中于从业人员的采写编评等技能的综合掌握。随着融合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融合研究中,新媒介背景下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间融合的事实值得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间的融合不同于上述两种融合方式。本文试图从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融合的前提进行思考。

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融合,并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也不是二者合二为一、不分彼此的问题。它们的融合,主要是相互借鉴对方的某些特点。当前,在媒介领域内出现的各种融合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报纸同照相技术的融合弥补了报纸只是文字表述的不足;电台和电视台将报纸融合进来也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区别,它们依然各自存在;即便是网络将电台、电视台的音频和视频融合进来后,电台和电视台也没有因为网络的出现而消亡。所有这些事实都表明,媒介在融合的过程中,是在继承自身特点的基础之上,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又不会对自己产生冲击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融合进来。融合不能消除区别这一点,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对后视镜理论的解读能证明。“对后视镜和暗喻进行分析之难,尽人皆知。镜子令人目眩,常常使我们看不到新媒介和旧媒介在某些方面是不可比的。我们把网络当做图书馆使用的时候,一遇到死机、一遇到视窗崩溃,就不能读下去,一点办法也没有。手里捧着书看时,根本就不可能‘死机’,除非我们突然眼睛失明。”[1]网络不可能代替图书馆,图书馆也不能代替网络的事实也是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关系的事实。

对另类媒介概念界定的实质为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前提

根据所掌握的材料,目前对另类媒介的研究都是将它放在主流媒介的对立面来思考的。英国学者认为,“这个涵盖面很广泛的词用来指称各种由主流媒体集团之外的个人或是小型非层级性团体所制作的,包括新闻、一般信息和专题”。[2]美国学者认为,“它们也指‘激进’(radical)媒介或‘地下’(underground)媒介,这些媒介由于表达了超越议会共识与议会辩论之确定范围的政治与社会主张,从而与主流媒介的产品相对立”。[3]欧美学者无一例外地都将“另类媒介”置于“主流媒介”的对立面。

另类媒介有时也被称为另类媒体,它们都是“alternativemedia”的中文表述形式。尽管对“media”的翻译有所不同,但人们无一例外地将“alternative”译成了“另类”。由于受到汉语词义系统的影响,“alternative”的中文表述形式——“另类”在感彩上趋向于贬义。因此,当人们看到“另类媒介”或“另类新闻”这些词组的时候,就往往戴上了有色眼镜。

既然对另类媒介的认识受到了对“alternative”译作何种表达形式的影响,那么再来看看“alternative”是否还有其他的意思,由于词义间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各种联系,从其他意思中或许能够还“alternative”的本来面目。“alternative,adj,随便一个,二者选一的。”[4]外研社对该词条的解释中并没有出现“另类”的说法。“随便一个”、“二者选一的”都具有中性的色彩。从这些解释中不难看出,“alternative”相较于它所比较的对象具有差异性。从系统的角度看,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都是建立在差异性基础上的。所以从这一基础出发,如果将“主流媒介”和“alternative media”看做是一个系统,那么二者彼此的价值则建立在它们的差异性基础之上。

鉴于此,无论将“alternative media”翻译成“另类媒介”还是什么其他的形式,其实质是因为它与“主流媒介”因差异而产生对立,因对立而有了各自的价值。然而千万不能将系统内组成要素的对立看做是你死我活的矛盾关系,系统内的对立与其说是对立关系,不如说是互补关系,因为差异在功能上产生互补。因此,我们在对“另类媒介”进行理解的时候,不要总是一看到“另类”就产生抵触,要抓住它与主流媒介互补的实质,这样方能避免将“另类媒介”归入真正“另类”的境遇,从而开展对“另类媒介”的深入研究。

另类媒介关注的内容为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融合提供了内容上的准备

弄清楚“另类媒介”并非“另类”这个问题可以说为研究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间的融合扫清了理论认识上的障碍,为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系统上讲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差异,并不是立足于二者所依托的介质不同。无论是主流媒介还是另类媒介,都不是依照信息传播的载体划分出来的,而是以它们所关注内容不同的标准所做的分类。如果按照信息载体的不同来划分,就会重蹈类似“语言具有阶级性”观点的覆辙。载体具有工具的属性,主流媒介可以用,另类媒介也可以用。如果从介质角度划分,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将会混同在一起,根本无法将它们的界限厘清。

既然是按照传播内容不同的标准来分类,就不得不对这两类媒介的传播主体或传播者的不同进行区分。因为传播主体决定了什么内容可以进入其传播内容的结构中来。“其实,任何感觉者的感觉方式都可以表明包含了一种固有的偏见,它极大地影响着我们感觉到的东西。因此,对个别实体的完全客观的感觉是不可能的:任何观察者必定从他的观察中创造出某种东西。因此,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这种关系成了唯一能被观察到的东西。它成了现实本身的材料。……因此可以说,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5]从这一理论出发,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的传播主体对于所要传播的对象——信息认识有所不同,或者说创造出了不同信息之间的关系,该传播什么,不该传播什么。而这种关系是由传播者创造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认清另类媒介传播者的属性有助于认识另类媒介所传播的内容。上面的引文对另类媒介传播者的属性做了描述或者说定性。“非主流媒体集团”、“个人性”、“小型非层级性团体”、“激进”、“地下”,这些描述实际上是从两个层面来展开的。前三者揭示出了另类媒介传播者要么具有个体性,不属于任何团体和组织,要么属于小型的团体和组织,具有独立性和非隶属性。后两者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是对另类媒介传播主体属性的界定,因为“激进”侧重的是信息或内容层面,而“地下”则揭示了另类媒介的存在状态。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另类媒介传播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代表任何团体和组织的个人,另一类是只代表某一小团体或组织的不具有隶属关系的团体或组织。

另类媒介传播主体的这些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相关的个人或群体的愿望、利益和话语权等在主流媒介上表达得不充分,有时甚至得不到表达。“它们并不渴求利润,但却代表着某些利益集团,例如社区和亚文化或政治团体。这些利益团体感到它们的意见、问题和立场被主流职业记者们制度化了的新闻议程所忽视,或是遭到了边缘化和压制。”[2]“社区媒介有时也可以归入另类媒介之列,它们经常代表那些感觉自己的观点与考虑在现有的地方媒介与全国媒介上没有得到足够体现的群体。”[3]此种语境就为另类媒介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当然,主流媒介对隶属于另类媒介的个体或群体的愿望和声音表达得不充分,甚至没有表达并不是有意为之的。主流媒体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从事主流媒介传播的传播者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所决定的。结构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因此,我们不应该对主流媒介的表现过分地苛责。

当然,另类媒介传播者并不包括那些挑战主流媒介价值观的个人和群体。前面所说的这些另类媒介的传播者从大的范围讲,主体依然属于人民,上面的“不渴求利润”、“社区”、“亚文化”和“社区媒介”就证明了这一点。在根本利益上与主流媒介是统一的。而挑战主流媒介价值观、对主流价值观进行诋毁和攻击的个人和群体是敌我矛盾。这种性质的另类媒介不在讨论范围,因为它与隶属于人民内部的另类媒介的性质截然不同。所以我们所谈的融合专指同属人民的个体和群体的融合。

对于该种另类媒介的融合,并不是要将另类媒介的传播者纳入主流媒介传播者的队伍中来,而是尝试将它们所关注的内容融合到主流媒介中来。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人的世界观并非一下子就能转变过来。但随着人们对另类媒介认识的不断深入,随着新闻传播理论的不断丰富,主流媒介传播者的知识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另类媒介的内容就有可能被融合进来。

前面从系统角度对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关系的梳理揭示了二者的互补性。互补并不意味着不相互融合。从另类媒介存在的语境看,当前,二者之间的融合也可能只是主流媒介将另类媒介的内容融合进来。因为主流媒介融合另类媒介,二者就会形成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另类媒介的内容会成为主流媒介内容的一个子集。反之,则不能成立。

对于另类媒介内容的融合,主要从两个向度上展开。一是另类媒介传播的而主流媒介没有关注的,但是又具有普遍意义的,主流媒介可以将之融合进来,二是主流媒介尽可能地将某些个人或群体的意见进行充分地表现。当然,这需要进一步探讨传播的方法与策略。

新媒介成为另类媒介的依托,新媒介为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主流媒介没有表达或没有充分表达另类媒介传播者所代表的个人或群体的利益、愿望等催生了另类媒介的产生。如果从对媒介的使用权角度看,则是另类媒介的个体或群体传播者因无法通过对主流媒介的使用转而寻求自身能够驾驭使用的媒介形式来体现自身的话语权。

报纸、广播和电视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介,进入这样的主流媒介有着严格的规定,人们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便拥有并使用这些主流媒介。拥有主流媒介和使用主流媒介具有很高的门槛,即便是偶尔能够进入到主流媒介当中,这些具有另类媒介精神实质的内容也会因为主流媒介的那种垂直式把关过程被排斥在议程设置之外。

用媒介环境学来审视这种现象,主流媒介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所关注内容的大众性,而不是另类媒介所关注的个体性或局部性。正是主流媒介这种技术上的要求,使得主流媒介不可能为另类媒介的传播者所使用。

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技术上的不同还体现在:从传播主体看,前者具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特点,后者更多地为兼职,即从事另类媒介的传播不是其主业,他们还有其他的用于养家糊口的工作;前者的传播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者,而后者的传播者往往是传播者与受众的合二为一;前者的受众群数量非常之大;后者只是局限在相对较小的传播圈之内。

也正是从技术角度出发,正如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对媒介即讯息的阐述一样,在报纸、广播、电视占主导的媒介技术时代,另类媒介的存在相对来说困难重重。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则改变了另类媒介的传播状态,互联网为诸多个体和群体提供了表达个人意愿的平台。从理论上讲,那些自认为被主流媒介所忽视的个体和群体可以不受限制地尽情表达他们对事件的看法,显现他们对事件和诸多现象的话语权。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与其说改变了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的存在状态,不如说给另类媒介提供了延伸的技术支持,是另类媒介的延伸。“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是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6]

如果说在报纸、广播和电视技术面前,主流媒介拥有者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与优势,另类媒介无法接近并使用它们,可是在新技术面前,另类媒介与主流媒介之间在使用新媒介上大体具有相当的权利,另类媒介的劣势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

也正是由于新技术给另类媒介带来的这种延伸,使得另类媒介的触角延伸到了同主流媒介相当的地位,即都能够使用新媒介,这本身就是使用权的扩大与延伸。也正是新技术促成的延伸,使没有被表达出来的意见和表达不充分的意见得以充分表现,意见的范围和强度得到了延伸。新技术带来的延伸,还体现在另类媒介受众范围的延伸,受众不再只是局限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新媒介将另类媒介的受众无限地放大、冲破了地域的限制、冲破了国家的限制、冲破了民族的限制等。

另类媒介的延伸,也使另类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得以更大可能地被主流媒介所关注。对于那些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的内容,主流媒介甚至也会跟进报道,从而成为主流媒介的议题。发生在河北大学的李启铭驾车撞人案中的“我爸是李刚”就是一个另类媒介的内容成为主流媒介议题的典型。

对于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融合,从技术上看,目前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将另类媒介作为消息来源,比如电台、电视台对属于个人性质的微博的使用;第二种为将另类媒介传播的内容作为报道的选题,主流媒介再跟进,不是原始平移,而是独立报道。

综上所述,非敌我矛盾的另类媒介不仅不会威胁主流媒介的地位,反而从内容上能够丰富主流媒介的报道内容。在新媒介背景下,主流媒介对另类媒介融合的事实已经开始,这些事实和现象值得研究。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确认项目,项目批准号:HB2011QR66)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世纪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2,250.

[2]鲍勃·富兰克林,等.新闻学关键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17.

[3]约翰·弗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9.

[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12,21.

[5]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7,8.

[6]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33.

第3篇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本文重点分析了媒介融合的四大驱动因素: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受众综合性媒体内容、主体性的地位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的满足;传媒行业的激烈竞争演变为合作;国际国内政策法规由控制转为支持。

“媒介融合”的概念,其英文单词Convergence,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有两个意思[1]:(1)线条、运动物体会于一点,向一点会合、聚集;(2)(用于比喻义)两种事物相似或者相同。

因此,媒介融合就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会聚”“结合”,是将不同的媒介结合为一个共同体,是低层次的“融合”;第二层意思才是融合,是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一种,是突破媒介形态的内在的统一,是融合发展的最高阶段。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那么媒介融合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从低层次融合到高层次融合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个媒介之间包括内容、技术、所有权、组织结构、文化等要素的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统一的过程。正如AndrewNachison在“融合媒介”的定义中所强调的:“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2]。笔者认为,这才是“媒介融合”的核心部分,也是当前媒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必然的因果联系,媒介融合也不例外,它的产生,是技术进步、受众需求、传媒行业竞争和政府政策等这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数字、网络技术的推动

媒介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力量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

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是在实施这种共享,使得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接收到任何形态的信息内容。如在手机上看报纸、看电视、上网。可以说,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媒介间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是媒介融合的基础和前提。

二、受众需求的召唤

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受众的需求是支撑每一个创新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内驱力量。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综合性的媒体内容的需求。网络媒体一出现就带有传播内容多媒体性、信息容量超限性和信息链接无限性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带来了人类信息消费方式的改变——由传统媒介的对信息分割式消费向综合性消费模式转变。可以说,受众对于不同的媒体内容的综合性需求是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被逐步激发的。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在以传统媒介为主导的传播活动中,种种的不便使得受众迫切地需要改变这种不利处境,变被动地位为主体地位。受众对主体性地位的需求,要求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更丰富,接收更自由、无地域性,具有互动功能,这些需求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任何一方都很难满足。网络具有多媒体性、传播范围无限性和互动性,而传统媒介拥有巨大的采编队伍和大量的信息资源,只有传统媒介与网络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

融合能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现代受众已不满足于信息同质化的大众传播,而倾向于适合小众口味的内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网络媒介具有易检索的功能,这样,只需要将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加工,受众就能在网上轻松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只有集中各自的优势,相互融合,对媒介内容加以整合和分类加工,再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到特定的人群,使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信息需求的受众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传播内容和讯息,这样才能充分满足受众对个性化信息的需要。

三、传媒行业竞争的驱动

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作为两种不同的传媒,必然存在竞争。两者通过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调整组合,最终将形成新的、适应市场需要的经营模式。

1、传媒行业的竞争态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作为两大传媒,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通过对媒介受众覆盖率、受众媒介接触时间和媒介经营收入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可以了解这两大媒介的竞争态势:

(1)传统媒介的受众覆盖率高于网络媒介。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传统媒介中,电视的受众覆盖率最高,占96.23%;广播居其次,达到95.04%[3];报纸没有专门的受众覆盖率统计数据,但按照一份报纸的实际阅读人数为3人统计,报纸媒介的覆盖率大约在24%上下。网络媒介的受众覆盖率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网络媒介的覆盖率为16%[4]。

但网络媒介是技术上最领先的媒介,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媒介的逐渐熟悉,其受众覆盖率将会达到较高的水平。

(2)网络媒介正在挤占传统媒介的受众接触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报纸的受众日平均接触时间为39分钟[5],电视为176分钟[6],且呈下降趋势。而网民的周平均上网时间为16.2小时[7],日平均为2.3小时,即139分钟,已经趋近于电视的日平均收视时间,而且呈飞速上升形势。

——网络媒介正在挤占受众原先接触传统媒介的时间,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传统媒介正在流失受众接触的时间。

(3)网络媒介的经营收入赶超传统媒介。从2001年开始,虽然报纸、广播的广告经营额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其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总经营额的比重却变化不大。电视的广告经营额占全国广告经营额的比重虽然在不断增长,但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1.87%和21.6%[8],可见电视媒介的广告经营额增长放缓。

而网络媒介虽然起步晚,但是它的经济增长点多,且正处于新兴阶段,发展潜力巨大,总体呈上升趋势。传统媒介不想继续走下坡路,网络媒介也想更加快速发展,那么他们只有合作,才能使双方受益。

2、传媒行业的合作趋势

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各有优劣势,在竞争中合作是他们进行优势互补、战略重组,占据新世纪主导地位的现实需要。

(1)传统媒介渴望与网络媒介共舞。1999年1月9日,在美国举行的“新闻业与互联网”专题研讨会上,美国在线董事长凯茨说:“如果你们观察一下美国在线,你们会发现,我们没有记者和消息来源。但是,每天从美国在线获得他们感兴趣新闻的人,比全美国11家顶尖报纸的读者总数还要多;在黄金时间,我们的读者和CNN或MTV的观众一样多。”[9]

有学者提出,在网络传播时代,要发展壮大,传统媒介必须具备:一流的新闻信息产品;一个影响面广、可靠的内容系统;一个迅猛增长的市场;与合适的网络媒体整合[10]。许多传统媒介已有品牌、资金和人力优势,但缺失因特网技术。网络传播时代的最大挑战是高成本的传统媒介产品的营销,因此,与网络媒介整合则是其致胜之道。从现实层面看,传统媒介利用自身资源与电信、ISP等有网络资源的单位整合,能快速实现优势互补和战略重组,降低成本,聚集足够的能量抗衡更强的竞争对手。

(2)网络媒介只有与传统媒介在竞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双赢。网络媒介虽然具有很多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仍然有自己的缺陷。首先,正茁壮成长的网络媒介在不能自己采制新闻的情况下,需要汲取传统媒介的内容、人力资源等养分。原创内容在任何时候都是媒介的命根,网络事业飞速发展,却并不拥有能吸引大量眼球的内容。网络媒介从诞生起,就从传统媒介获得新闻源。其次,传统媒介长期形成的政治属性和政策优势、机构组织等方面的固有优势都是令网络媒介望尘莫及的,而这些因素对一个新闻媒介来说,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一日千里的网络媒介看到传统媒介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与传统媒介的整合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四、政策法规的支持

很多国家逐渐意识到分割管理对传媒发展的阻碍,便纷纷调整政策思路,开始为媒体松绑。

1、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

自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政府与联邦通信委员会先后制定了许多解除电信媒体管制的政策和法规。如1996年颁布的《电信法》,它放宽了对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制的限定,并打破对媒介种类的限制和隔绝,允许电话公司参与有线电视市场的节目竞争。1998年1月1日,在新的电信传播法案获得通过后,引发出一场电讯、电子、媒体和文化企业的跨国、跨行业交叉兼并和产业重组浪潮,电讯拍电影、芯片放卫星、微机打电话、软件播新闻,业务的不断交叉,使美国的电讯、电视、微机、软件、互联网、卫星服务和媒体企业厮杀混战成一团。2003年9月,美国又制订了新的有关放宽广播电台经营的法令,如放宽一个企业经营的电台户数规模从占全国户数的35%放宽到45%等等[11]。

欧盟于1997年《迈向信息社会之路》,规定不同的网络平台都能一同传送电话信息、电视信息和电脑信息和数据,认为网络融合不仅是不同技术的融合,而且是不同业务(包括电信、电视、广播和电脑图像及文本数据业务,以及交互型多媒体业务)的融合,这种融合可以让用户通过地面广播网、卫星网、电缆网和宽带电话线(如ADSL)享用各种宽带数字业务。

2004年4月,韩国国会通过了新修订的《广播法》,允许进行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电信公司韩国SK电讯通过开展卫星DMB业务进入广播领域。

2、国内政策的松动

受到国际政策环境的影响,媒介领域的融合化和全球化大潮也波及到中国,对中国广电媒介、电信及互联网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国在1998年曾提出过互联网、电信网、电视网合为一体的设想,但后来因中国电信拆分,导致该设想无疾而终。不过,三网融合始终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并被认为是行业不可阻挡的趋势。十六届五中全会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这在宏观政策层面点燃了新的希望火花。

目前看来,三网融合从技术上来讲不存在障碍,从现实必要性上来讲也不存在争议,在以IPTV和手机电视为代表的融合类业务的推动下,我国的三网融合在2006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行业之间建立了适当的合作模式,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上世纪90年代的报刊杂志与网络的融合,到如今的电视、网络和电话三个产业的融合,媒介融合正在从理论向实践跨越,并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和重要表现。虽然“融合媒介”在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目前都还处于初始阶段,但今天媒介的融合趋势,其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从长远看,媒介融合的洪流是无法阻挡的,不止于内容的融合,更应是从媒介形态、结构、技术、功能、乃至传播方式的融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也许会出现更加奇特,功能更加全面的新型媒介,但是他们始终是由媒介融合发展而来,传承着各种媒介的优势,同时又会具有某些新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2]陈浩文.再论“媒介融合”。

[3]数据来源:《2007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年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1月,第12页

[5]数据来源:CTR市场研究

[6]根据CSM媒介研究全国127城市收视率调查2006年的数据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1月

[8]数据来源:《2007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年

[9]《双赢》.

第4篇

微博、碎片化、实名制

“微博改变一切”是李开复的畅销书书名。过了几个月后,原央视著名制片人、优米网创办人王利芬感慨说:“不久的将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媒体的巨大变革都会产生自微博,谁没意识到这一点,谁就会被时代的洪流冲进下水道。李开复说的‘微博会改变一切’将成为历史名言。”

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用户数持续呈“爆发”式增长。据《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幅仅为6.1%;但引人注目的是微博用户数以高达208.9%的增幅,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2011年11月24日,新浪CEO曹国伟在出席新浪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时透露,新浪微博用户已达2.5亿;11月21日,中央外宣办宣布中国的微博用户已经超过了3亿。“这是一个观察中国正在发生什么的实时检测系统”,《纽约时报》如此评论中国的“微博热”。据报道,截至2011年9月10日零时,在新浪微博中,杂志媒体微博有1318家,报纸媒体及其栏目微博共有576家。传统媒体纷纷登陆微博,因为他们已经无法忽视这样一个强大的舆论场,更无法忽视的是受众被微博和社会化媒体养成的快速轻阅读的信息接受习惯,以及背后更加紧迫的广告流失问题。

过去,人们对于微博所产生的信息碎片化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多持有批判态度。而今,当微博已掀起一场新的传播革命时,我们已不得不正视它的价值所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将微博这种新型的传播形态概括为“碎片化传播”,强调信息传播的多元性和异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整个社会碎片化或多元化特征的微妙注释。碎片化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对“拟态社会”的硬性封装和强势解读,新闻传播变成了普通大众可以直接参与的协商与认知过程,多种声音的汇集与碰撞,极大地激活了公众在信息面前的主体意识。彭兰认为:“在碎片化时代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不仅需要传统的经验与手段,也需要与碎片化传播相吻合的新思维。这种思维的核心是,尊重碎片的价值……碎片化传播的趋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未来的专业媒体的发展,未来的公民新闻的发展,都需要在这个趋势基础上进行思考。”

当然,微博也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其中享受传播自由的时候,也会受到种种不良信息的伤害。为了治理微博上的虚假混乱现象,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中明确表示:任何组织或个人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微博客账号。对此,社会反响不一。不少人极力反对,认为微博实名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有人担心微博将不如从前活跃,公共知识分子难以发声,甚至社会冲突爆发的几率加大。也有人担心会泄露个人信息。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政府对媒体的管理日趋完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民主参与的渠道,达到政通人和的目的,所以不用担心微博的命运。笔者认为:任何媒体都需要监管,任何平台都需要开放。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当务之急应该是加快推进对微博及其他新媒体的法规建设和公共管理。

云计算、乔布斯、媒介平台

媒介技术(云计算)+媒介精英(乔布斯)=媒介新业态(媒介平台)。2011年微博十大话题中,乔布斯去世居首。“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乔布斯一生都在诠释自己的这个梦想。然而,世人对这位IT行业的传奇人物多有误读。作为科技巨擎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是,乔布斯并不是技术员出身。相比程序员出身的比尔・盖茨,他不是什么“科技英雄”,而是把技术产品转化为服务产品的企业家。其实,史蒂夫・乔布斯最大的贡献不仅仅是推出了麦金塔计算机、iMac、iPod、iPhone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他把“云计算”变为“云服务”,在终端设备上构建了全新的媒介平台。而纵观目前的新媒体行业,总体来说,平台型公司要比服务型、产品型的公司发展得更好。

中国的互联网“豪门”也都在加快平台构建的步伐。2011年4月27日,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新浪CEO曹国伟首次谈及新浪微博未来的六大盈利模式:精准广告、社交游戏、实时搜索、无线增值服务、电子商务及数字内容收费。六大盈利模式彰显了微博平台的商业嫁接能力之强,可以多层次增加盈利点。虽然微博鼻祖――Twitter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但新浪却义无反顾地走上了类似Facebook式完整社交价值链的盈利之路,这条路的核心理念,正是构建开放或半开放的媒介平台。

另一位媒介平台架构师马化腾则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将腾讯打造成一个供更多合作伙伴自由创业、供更多用户自由分享的开放平台,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它需要腾讯内外都改变心态,用更加开放的大脑去迎接变革。”马化腾也与曹国伟一样在不厌其烦地传递着一个传媒理念:平台!我们要做平台!

新浪微博试图将其影响力和用户流量变现而走平台发展的道路,还算在意料之中。而一向坚持做足做大自家产品链条构建QQ王国的腾讯,也甘做平台与人分一杯羹,就不得不让人审视到底媒介何以成为平台,而真正的媒介平台又是怎样的。有人曾怀疑,“开放”只是腾讯对“3Q大战”作出的补救。而这种怀疑很快消除了,因为腾讯接连推出几个开放平台,一批游戏公司迅速赚得大笔真金白银,腾讯也重新赢得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最高市值。

开放平台和“SOLOMO”(Social+ Local+Mobile)时代的到来,都在不断地印证笔者提出的媒介平台理论。所谓媒介平台,主要强调通过某一空间或场所的资源聚合和关系转换,为传媒经济提供服务,从而实现传媒产业价值的媒介组织形态。媒介平台架构中,界面和接口是媒介平台结构和运行的基本要素,而规则创新则是媒介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2011年12月,中国科学院《2011中国互联网平台开放性调查报告》,从用户、平台、支持、收益等四大维度对当前中国几个主要的互联网开放平台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百度综合排名居首位,新浪和腾讯紧随其后。对此,腾讯联席CTO熊明华表示,开放是一个互联网企业能力的体现,腾讯的发展思路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未来是做互联网的水和电,提供基础服务”。可见,腾讯也坚定了走平台发展的道路。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

插上“移动性”和“社会性”的双翼后,互联网开始飞得更高更快。新媒体平台以更优质的信息传收体验,迅速俘获越来越多的受众。

举个例子,新浪微博早已登陆移动终端,而且从界面到功能、应用扩展,都体现了新浪微博的未来发展指向SNS社交媒体化,这是出于传媒生态和盈利模式的现实考虑,也是微博走向媒介平台的必由之路。在移动互联网的虚拟社会里会不会形成新的人际关系呢?网络的虚拟性仍是社会的现实性反映,它不一定会形成新的人际关系,但会形成新的沟通方式。这类似于北京大学教授刘德寰在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时,曾提出的“半熟社会”的概念。我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在“半熟社会”里会产生何种传播力、生产力和影响力。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受众阅读习惯发生改变,开始转向移动终端。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由于十分便携,屏幕又大,因此天生就是非常优秀的阅读工具。应用商针对iPad和智能手机开发各种阅读应用,为读者提供更加良好的阅读体验。

另一方面,社交网站正悄然向其他传媒领域进行全方位渗透。例如,社交媒体与视频行业之间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对视频网站而言,未来更大比例的视频浏览量将会来源于外部浏览,而其中社交媒体是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无论是作为社交网站的人人网和从新闻门户“红”到微博的新浪网,都用真金白银的投入表达了对视频网站的热诚。2011年11月,一部根据社交网站豆瓣网小组讨论帖改编的电影《失恋33天》横扫各大院线,上映4天票房已达到了1.5亿元,这个数字是同期上映的3部好莱坞大片《铁甲钢拳》、《惊天战神》、《猩球崛起》加上日本卡通影片《名侦探柯南》的票房总和。另一个不容小觑的趋势是,社交网站的兴起促成了新的电影形态――微电影的产生。微电影把商业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并传播到各种电子媒介终端,碎片化和互动性的商业价值进一步凸显。

网络视频和全媒体

2011年第十七届上海电视节上,除湖南卫视亮相之外,江苏卫视、安徽卫视、浙江卫视等省级卫视纷纷缺席,而优酷、乐视、土豆等视频网站重装参展,抢尽风头。这场盛大的电视节不再是传统电视媒体的秀场,而成了视频网站的会。同时,资本的涌入也反映出网络视频市场的热度和潜力。2011年8月30日,新浪以6640万美元购买了土豆9.05%的股份;9月27日,人人网以8000万美元现金全资收购56网;10月18日,乐视网与土豆网设立合资公司,首批投入3亿元资金,用于采购国内的影视剧;11月2日,搜狐视频与MSN中国正式达成视频业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0.10~2011.10视频行业样本调查报告》显示,行业格局稳定后,一线视频网站的数量将在3家左右;未来3~5年,中国视频产业市场规模将过百亿;网络视频未来最重要的竞争领域将是视频点播、直播市场和高清视频;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竞争固然激烈,但“台网联动”等合作亦将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题;台网联动、版权竞争、内容自制为目前视频行业的三大行业热点。在这三大行业热点中,台网联动已经成为视频网站内容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无论是优酷、奇艺、搜狐视频,或是乐视、腾讯视频、PPTV、PPS,都在不断地采买大片与大剧,这直接拉动了版权采买价格的直线飙升。

2011年年底,国内两大视频网站土豆网和优酷网因“侵权盗播”打得不可开交。而2012年3月12日,优酷和土豆共同宣布双方已签订最终协议,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2012年视频行业的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仍需继续观望。但无论如何,打官司本身都是视频网站在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正版化,这说明网络视频已成长为一个行业,成长为一个有影响的传媒产业,这是该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标志;此外,传统电视(台湾中天电视台)和网络视频(土豆网)的维权也说明原创内容成为视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视频内容价值倍增。

2011年,网络媒体高歌猛进,传统媒体步步为营。传统媒体既想加快媒介融合的步伐,又怕失去自身特有的优势,显得小心翼翼,左右徘徊。“全媒体”是纸媒提出来的,电视也跟着喊。但到底什么是全媒体?迄今仍然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全媒体概念有利于打破行业壁垒和区域分割,但它拯救不了纸媒。报纸是做全媒体内容提供商还是做新媒体服务提供商?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认为:“全媒体时代,前端生产链条融合,后端传播链条分化,海量媒体产品洪流成一个大市场,再分流给多种终端,由用户自己进行个性化配置,形成‘沙漏状’的传播模式。”媒介融合时代其实是合中有分,不同的媒体不同的平台都可以找到自身的生存发展之道。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目前广电网整合推进缓慢。电信网和广电网都是物理网,只有互联网是虚拟网,因此笔者认为,“三网融合”最重要的还是“二网融合”,虚实结合才是真正的融合之道。更好地运用互联网,更好地连接和依托新媒体平台,这才是中国电视的涅之路。未来的电视媒体能否向更先进的媒介平台提供“基于融合媒体的移动的音视频服务”是事关行业兴衰存亡的关键大事。电视台首先要给自己定位,不能仅满足于一个制作公司和播出机构,要转向以内容生产集成和综合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传媒机构。

2011年6月22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平台已通过广电总局的验收,将获得正式颁发的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这也显示出广播迫切的“跨媒体”发展的心态。北京电台在新媒体发展实践中也提出“音视频共做”的概念。“共做”的核心就是指音视频的并存关系,问题是音视频中视频会不会“喧宾夺主”?而音频是否成为“陪太子读书”?这会不会丢失广播特有的“伴随性”优势?诚然,广播多元化战略是一个大的方向,手机广播完全可以采取多种运营模式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媒体的发展都不应丢掉媒体原有的传播优势和差异化的竞争力。对传媒产业来说,可以横向拓展,进行多媒体经营,但是作为一种媒体类型,还应该沿着其产业价值链做好纵向延伸。

步入2012年,种种迹象表明:媒体时代渐已离去,平台时代即将到来。然而,媒体有各种形态,平台有各种类型。比如,报纸是优质的内容生产者和提供商,做一个专业的内容提供商和渠道也未尝不可,未必一定要做像苹果、新浪那样的综合服务平台。变还是不变?什么地方该变,什么地方不该变?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不能让新媒体乱了自家阵脚,这是传统媒体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谭天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第5篇

伴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并在现实中进行了多种自觉的尝试。

一、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 ithiel de solapool) 提出的。他在专著《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本文由收集整理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关于媒介融合的定义赢得广泛认同。他认为,媒介融合就是 “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并认为“媒介融合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

二、国内外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1.西方国家最早开始研究媒介融合

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最早是从本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开始的。他们从技术融合、媒介所有权融合、媒介文化融合、媒介组织结构融合、新闻采编技能融合等各个角度展开了方方面面的研究。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便根据不同传播语境下所表达的含义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

之后,lori demo 等几位在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 任教的学者提出了“融合连续统一体”这个新概念, 界定了“融合新闻”的几种模式,分别是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和融合。这五种模式,也是媒体之间通力合作、信息内容上实现了共享过程的佐证。

2.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媒介融合

在我国,有关媒介融合的最新概念是蔡雯在考察美国媒介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的。2005年,蔡雯发表了《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后,又接连发表了几篇与媒介融合相关文章,此后,国内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迅速增多。2007年,我国媒介融合的研究向着系统、深入的方向发展。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学者王菲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出版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媒介大融合》。

三、媒介融合的基本模式

媒介融合不仅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传播内容的融合,还包括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融合的最高层次是打破产业壁垒、技术壁垒的全方位的大融合。媒介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裂变与聚合不断开展,最终形成新的整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1.媒介内容的融合主要表现为打破各媒介壁垒,实现形态整合,内容共享。在操作层面上呈现了初级形式的融合, 如信息采集、制作等信息共享层面上。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电视读报节目就是媒介融合初级形式的产物。凤凰卫视的 “有报天天读”,短短半年时间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媒体广场”,集萃各类媒体,每天清晨滚动播出两遍;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马斌读报”;上海卫视“看东方”的“早报早知道”和“读家新闻”等等都是电视和报纸信息共享,互动推广,这些都是初级融合。

2.媒介渠道的融合主要表现为不同媒体日益融合。一方面,新媒介在不断加盟新闻传播阵营,从商业门户网站到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纷纷借助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力,通过汇聚新闻信息,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搜狐与巧家报社组建的“奥运媒体报道联盟”、腾讯与多家重量级都市报组建“捷报奥运媒体联盟”,这些报网互动项目都将极大推动报道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传统媒介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对新媒介的借助和运用已成习惯,如用借助网络新闻、通过手机短信获取线索、利用手机和网站搭建受众参与直播节目的平台、将博客内容转载到传统媒介上等。目前出现的报纸网站、手机报纸、手机电视等,都可看做是渠道融合的结果。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务的变化

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的推动下,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的发展趋势。媒介融合是不同媒介之间的整合与重组、交融与互动,是不同媒介形式在信息采集、制作、传播过程中的全方位合作。媒介融合带来了传播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影响着新闻业务形态的全部过程。它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采集与制作的流程,并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新闻业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工作流程一体化

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单一媒体形态和技术手段为基础,形成单一的新闻采集、单一的新闻加工、单一的新闻产品和单一的传播方式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流程。融合新闻以多媒体集中采集新闻,根据所属媒体介质和受众特点分类加工、生产多样化新闻产品,提供给所属媒体选择和传播。

按照融合新闻流程,某地发生一个突发性事件,派往现场的采访小组由有经验的文字、摄影和电视录像记者组成,采集后的素材迅速传回编辑部门,由精通各类媒介报道特点和掌握数字、网络技术的编辑制成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给不同媒体播出。第一批新闻产品是简要的广播、电视新闻,网站的现场照片和简讯,第二批产品包括比较完整表现事件缘由的电视节目,为报纸提供的有相关背景资料的文字报道和的现场照片,网站上链接报道和与此事有关的信息及各方反馈。第三批产品根据事件的发展,深度报道、电视的专家访谈等。

第6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生产流程;规制融合;多维内涵

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放松规制的语境下,不同传媒产业通过并购、重组和整合,达到内容、平台、网络、渠道和终端的融合,实现数字化、互动化、集约化的融合新闻生产的过程。媒介融合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内涵,需要积极面对。对于传媒业来说,需要改造新闻采集、编辑流程和组织架构,再造新闻生产的流程,建构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对于传媒规制者来说,需要树立融合规制理念与思维,为媒介融合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媒介融合的发展与演变

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媒介融合。一旦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各种信号被数字化,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信息,在计算机中用0和1表示,可以以无数种方式来改动和处理它,并把它传给各种终端,就产生了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我们生活的数字化的媒介环境。

1994年,第一次提到“媒介融合”概念的是《纽约日报》,它在报道《圣荷西水星报》与美国在线共同推出名为《水星中心新闻》电子报服务的时候,文章标题是“第一次媒介融合”。1995年,《论坛报》《时报-镜报》、奈特-里德报业、先进出版公司、考克斯公司、甘乃特报业、赫斯特、《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各出资100万美元组建了新世纪网络公司,通过互联网获得读者和在线广告。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坦帕市新建了一座传媒大厦,一共投资4000万美元,将《坦帕论坛报》、电视台WFLA-TV、网站Tampa Bay Online一起搬入新大厦办公。虽然一起办公的报纸、电视台与网站各有独立的人力资源、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是,可以共享资源。对于突发新闻事件,设有专人指挥,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传递新闻给三家媒体,协调对新闻的采访与。

有了媒介融合的实践,理论工作者开始总结媒介融合。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拉里・普莱尔(Larry Pryor)从新闻生产的角度给媒介融合下个定义,他认为,融合新闻发生在新闻编辑部中,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工作,为多种媒体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大众,通常是以一周7日、每日 24小时的周期运行。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尼其森(Andrew Nachison)从不同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角度给媒介融合下个定义,他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

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根据不同传播语境下融合所表达的含义,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融合新闻”的类型: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所有权融合。[2]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的戴默(Lori Demo)等几位学者在论文――《融合连续统一体:媒介新闻编辑部合作研究的一种模式》中提出了“融合连续统一体”这个新概念,具体包括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融合等不同媒介融合层面。[3]这些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媒介融合的多维内涵。

我国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005年,著名学者蔡雯教授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期间将媒介融合这个“舶来品”引入国内,她系统介绍了美国媒介融合的现状以及融合为传媒业带来的变化。她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不同传媒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终端融合的过程。[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从Web1.0向Web4.0快速推进,我国的媒介融合也在不断演进,具体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这个阶段,传统媒体直接把内容搬到互联网,处于“翻版阶段”。信息的传播是单向性的提供,受众被动接受。传统媒体是主要的信息提供商,互联网仅仅是一个新兴载体。报纸等传统媒体纷纷开设自己的新闻网站,提供电子版报纸,报纸开始实施数字化战略。

第二个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动发展。网络成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平台,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博客(Blog)成为这个阶段的互联网新应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技术和平台上完美融合,报纸网站的内容与印刷版有了较大区别,新增了利用网络的优势与特点而传播的内容;广播电视网站除了转播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外,开始提供自己编辑的新闻;网络媒体开始利用自身优势来进行新闻内容的取舍与传播。2007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报纸网站、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刊、数字化平台、电子阅读器、手机二维码、户外数字媒体、电子商务、移动采编系统等九大类“数字报业的创新方向”。

第三个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关联数据和语义网络等,形成了人和网络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促使媒介融合从内容融合、平台融合到了更高层次的产业融合。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综合了包括声音、图像、影像、动画等多种媒介形式,成为综合的信息服务者,开展电子商务、游戏娱乐、网上社区等其他服务项目。

二、多维视野下的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因使用语境不同,具有不同的所指,厘清其不同内涵尤为必要。总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层面的意义。

(一)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是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渠道有机联结在一起,衍生出不同形态的信息产品,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实现全媒体传播的业态。例如,人民日报社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工作,已经从一份报纸转变为全媒体形态的“人民媒体方阵”,成为拥有报纸、杂志、网站、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屏、微博、微信、客户端等10多种载体的新型媒体集团。媒体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传统媒体积极涉足新媒体业务,开办微博微信公众号;依托自身的丰富媒体形态资源,介入网络、IPTV、移动电视与手机等多媒体领域;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合作,发挥多平台互补优势,通过多渠道传播全媒体信息。

(二)内容融合

在媒体融合之前,我们已经习惯了媒体机构单一介质的运行。如报社以纸张为介质,以文字、照片、图表等传播符号进行信息传播;广播电视台以电波为介质,通过声音、画面、视频共同完成新闻信息的传播。随着数字编码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数字化成为可能,数字化后的素材和内容促进了内容融合。媒介融合促进了内容生产的融合,受众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生产者。博客、微博、微信、微视频、飞信以及QQ、MSN、人人网等社会流工具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逐渐盛行,用户原创内容的爆发式增长,为内容融合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网络融合

网络融合主要是“三网融合”,就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三网功能趋于一致,能够提供包括文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实现业务之间相互竞争,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三网融合的本质实际上是广播网和通信网都与互联网融合,三网融合的核心是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网络融合目的是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寡头竞争,消除垄断,提高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水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多样、快捷方便的信息和文化服务。

(四)平台融合

随着智能化终端的不断涌现,网络的数字化、宽带化、交互化与智能化的不断推进,广电平台、网络运营平台、移动互联网客户端平台、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以及政务平台等多种平台逐步融合。例如,中央电视台正在建设中国视频云服务平台,已经成立央视新闻、央视影音、4G手机电视平台等项目组,加快实施融合发展项目,建立互联网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四大平台的协同联动,向手机、电视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移动电视和户外大屏等多种终端分发内容。

微信、微博、二维码平台、客户端成为媒体与受众互动的最便捷的融合平台。微信、微博传播新闻信息,制作话题;二维码平台连接线上线下,与用户实时互动;客户端成为最活跃的传播平台、经营平台。特别是随着4G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移动客户端成功超越电脑版客户端。各个传统媒体纷纷建立各种客户端,例如,报纸客户端、节目客户端、频率频道客户端、新闻客户端、阅读客户端等,形成了客户端矩阵。例如,湖南广播电视台的移动客户端“芒果TV”、安徽广播电视台的“啊呦”、四川广播电视台的“熊猫视频”、浙江广播电视台的“中国蓝”等,影响力较大。一些地市级媒体的客户端影响力超出了当地,覆盖全国,成为重要的传播与经营平台。

(五)终端融合

终端融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数字终端设备融合,二是终端设备融合所带来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的融合。终端融合最终实现通过单一设备就可以兼容所有类型媒介。例如,电视、手机、电脑都具有打电话、上网、看电视的功能,电视屏、手机屏、电脑屏等三屏逐渐走向合一。在媒介融合时代,将打破原有的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渠道,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等不同的载体视为一体化的“融合信息终端”,以新闻内容在不同载体的相互嵌入,以新闻内容的多形态化,实现全天候传播,满足受众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六)所有权融合

发达国家的媒体所有权融合是通过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的方式实现的,呈现跨媒介、跨行业与跨国界的特点。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阻隔,我国传统媒体单打独斗的局面较为普遍,迫切需要所有权融合,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多媒体传媒集团。通过政府的推动,我国也形成了一些所有权融合的跨媒体传媒集团,例如成都传媒集团、佛山传媒集团、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等,这些传媒集团涵盖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站以及出版等领域。但是,我国传媒集团还存在产权不清、主营业务不突出、受众定位缺乏差异化等问题,没有实现资源共享与一体化运营,甚至形成了地方垄断。我国鼓励通过市场手段实现所有权的融合,近年来,这方面的所有权融合不断推进。2015年文化传媒行业并购事件总共超过165起,排除有23起未透露并购金额的案例,其它并购事件的金额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0%。

(七)机构融合

媒介融合要促进组织机构的融合,改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分立单干、各自为政的状况,适应融合新闻生产的需要,构建融合型的组织结构。例如,BBC的媒介融合不仅仅呈现在终端上,而且体现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整合中。BBC将原来各自独立的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部搬入一起办公,共享资源,形成一个跨平台的多媒体新闻中心,将融合理念贯穿于新闻生产、传播和反馈过程中。BBC新大楼的新闻编辑部堪称“超级编辑部”,中心是一个由八个工作台组合成的棱形的中心调度区,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体的工作区围绕大厅中心呈四处放射状。由中心区向两边呈放射状散开的工作平台,一半是面向国内受众的国内部,一半是面向国外受众的国际部。这样的编辑部设计恰恰体现了BBC媒介融合的理念。

(八)管理融合

管理融合包括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宏观层面体现为国家的媒体管理体制的融合,微观层面是指媒体内部的管理机制的融合。为了促进融合,2013年我国合并了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电总局,成立了融合性的规制机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坚持不同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推动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例如,我国对IPTV、手机电视与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遵循《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实行融合规制。在微观管理层面,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一些省级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探索与新兴媒体在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导向管理与运营管理的一体化,实现传媒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与共享融通。

三、融合新闻生产的流程再造

媒介融合的基础是生产形态的融合,其核心是开发与共享内容资源,生产与传播融合新闻。因此,它必然要改变新闻传播流程,形成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和营销方法,实现从载体到内容,从采集制作到传输、接收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形成新的融合生产流程。

(一)再造融合新闻生产指挥中心

再造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生产流程,核心是要建立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对整个新闻生产流程实施有效指挥调度和有序调控管理。

按照融合新闻生产的要求,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的管理模式是:调度中心位于这个平台的中央位置,其他纸媒、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业务部门环绕周围。调度中心统领选题管理、线索管理、内容管理、用户管理、任务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统筹新闻信息采集平台、线上线下编辑平台、信息平台与用户管理平台,并使之一体化运行。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的决策层,要是一个既懂管理又能协调新闻生产的创新团队,其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是一名擅长在多媒体传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决策与领导作用。

针对重要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信息指挥调度中心要实行滚动式信息管理和重大新闻动态式的整合策划,指挥中心根据其稿件的新闻价值,决定呈现的方式,转而分发给各自编辑业务部门进行深加工,并分别在不同介质平台上对外。信息调度中心通过数据库储存、加工和处理,形成自有的信息库和内容超市,供新闻生产者选取或向外传播。[5]

(二)全能记者的多媒体信息采集

媒介融合时代的全能记者,必须具备跨媒体传播思维,同时又是“一专多能”的新闻信息采集者,能够娴熟地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采写技能。特别是在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中,需要跨媒体思维进行新闻信息采集,这考验着记者的思维能力、采访技能与现场应变能力。

掌握了多种媒介技能的“全能记者”,具备能写、能拍、能摄的基本技能,能够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美国密苏里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等大学都在重新设置新闻学课程与培养计划,为未来的“全能记者”培养多方面的才能。这种未来记者的基本技能是,可以携带一个苹果电脑、索尼数字摄像机、录音笔和移动卫星手机,完成所有音频、视频以及Flash的编辑工作。“全能记者”能够根据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采集文字稿、图片、音频与视频资料等进行报道。[6]

融合媒体时代,在后期编辑平台,必须有一支适应媒介融合的新闻编辑队伍和运行机制。融合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除了必备新闻策划能力、对信息的整合能力、编辑能力、把关能力,还要熟悉数字化媒体设备技术,对来自记者的新闻信息、用户信息、数据库信息进行分层处理,了解各种媒体的操作技能和传播特点,具备深入解读新闻能力、快速的现场反应能力、多媒体信息整合能力等,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新闻编辑要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分层处理,实现新闻资源整合开发。所谓分层,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要按照多形态多终端传播的要求,对内容资源进行分类处理。其二,按照受众的需求,对内容资源进行多媒体分层开发。根据新闻内容及传播媒体的特性,对相关的内容资源进行整合。新近发生的资讯类信息,编辑要及时编发到网络、手机、广播电视等媒体上,提高其传播的时效性;需要现场报道的,则可考虑编发电视节目和视频节目;需要进行深度报道的,可发挥平面媒体的特点进行深入解读,也可用电视专题节目、视频专题节目的形式做深度报道,还可以利用微博形式,吸引受众参与其中。

(四)多媒体终端的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终端是新闻传播流程的最终出口,也是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流程构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融合新闻生产需要具备一套可以在统一界面上加工与编发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数字化管理平台,编辑根据各种不同终端的特质加工整合,以报纸、广播、电视、手机、互联网、户外大屏、移动电视等多媒体渠道多媒体信息,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扩大受众规模。跨媒体信息的融合终端主要有三大类:即网络终端(电脑)、移动终端(智能手机、 Pad)和电视终端(IPTV、互联网电视)。

信息终端是与用户接触最密切的端点,加强信息终端的用户管理,是提高新闻信息传播与服务效应的关键环节。用户终端管理要集中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建立用户生产信息内容的上浮机制,使用户生产的内容(UGC)成为专业新闻生产(PGC)的有效补充。第二,建立用户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对多介质信息终端的信息接收和反馈状况,通过大数据分析,寻找用户的兴趣点;依据用户对所接受新闻信息的意见和评价,及时改进新闻产品。第三,建立用户档案资料。要利用数据库和信息推送技术,对用户进行细分,建立用户管理档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新闻产品。

注释:

[1]Andrew Nachison, Good business or good journalism? Lessons from the bleeding edge, A presentation to the world editors’forum, HongKong, June 5,2001.

[2]Stephen Quinn and Vincent F.Filak, Convergent Journalism: An Introduction, Elsevier,2005,P5.

[3]Dailey,L.,Demo,L.,&Spillman,M.(2003),The convergence continuum: A model for study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media newsroom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Kansas City,MO.

[4]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

第7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变革;发展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发展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弥补传统新闻传播工作弊端,提升新闻传播工作有效性,需要在了解新闻传播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方式。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价值

在新闻传播变革发展的过程中,结合媒介融合手段可以优化新闻传播的材料,拓宽传播范围,人们也可以运用新媒体时代的多样化传播渠道,了解和接收各类信息资源,增强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发生很大改变,为提升新闻传播的速度、效率,需要以媒介融合为基础,促进新闻传播工作的多元化发展,这样也能为新闻传播工作带来积极影响和发展动力。新媒体时代,新闻热点的获取方式更加便捷。为实现新闻传播工作与受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需要发挥媒介融合作用,拉近新闻传播工作与人们之间的距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在新媒体平台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官方微博、门户网站等新闻传播形式越来越多。为加大宣传力度,需要传统媒体将发展重点转向新媒体网络平台,积极提升自身新闻在新媒体平台中的影响力,加强与媒介融合平台的密切合作,推动新闻传播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变革策略

1.创新新闻传播形式

一方面,新闻传播可以运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良好互动优势,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还可以与受众之间进行交流和探讨,第一时间了解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实际需求。新闻传播工作可以结合新媒体编辑技术,提升新闻传播的新颖性,不断将真实有效的新闻内容传递出去,这样也能更好地满足受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在新闻传播形式创新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还要注重新闻传播内容的质量,并通过与各类网站、APP有机融合的方式,拓宽新闻传播的渠道,从而达到新闻传播工作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发展目标,提升新闻传播工作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影响力。此外,新闻媒体可以创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传递信息内容。比如,可以创建抖音账号,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内容,让大众及时了解新闻热点。

2.优化新闻传播内容

媒介融合可以弥补传统媒体发展的弊端,传统媒体可以结合新媒体平台创设自身的官方平台和网站,积极优化新闻传播的内容。传统媒体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化自身新闻节目,提升新闻传播的效率,形成媒介融合体系。在优化新闻传播内容的过程中,传统媒体还要重视对新媒体平台网络资源和信息内容的应用,使传统媒体的信息与新媒体内容有机融合,达到丰富新闻传播资源的发展目标,不断强化自身影响力。在优化新闻传播内容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可以结合受众的实际需求和特征,积极挖掘新媒体平台的网络素材、网络资源,关注热点话题,增强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积极性。比如,新闻工作者可以挖掘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网络素材,结合受众感兴趣的热点话题、网络流行语等,促进新闻传播内容的有效创新。

3.提升媒介融合意识

首先,新闻工作者要多关注新媒体平台信息,积极分析新媒体平台信息内容特点,加快新闻传播工作的变革和发展。传统新闻媒体为了避免被边缘化,需要加强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其次,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结合受众对信息的获取和学习需求,重新定位新闻传播发展方向,不断扩大新闻传播的范围,加快新闻传播速度,充分发挥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平台、网站对新闻传播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当前时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新闻传播工作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积极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新闻的传播,这样也能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和手机了解最新的信息,提升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影响力。最后,在提升媒介融合意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积极学习互联网技术、新媒体平台使用方法、网络信息新闻制作方法等,从而深度参与到媒介融合发展工作中,加快媒介融合的步伐。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认清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及时把受众反馈的信息表现在内容生产中,打造出“生产——反馈—吸收—再生产—再”的完整链条。

三、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课程体系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媒介融合是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为支撑,在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促使大媒体业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以及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媒介融合带来了新闻媒介组织与工作流程的变化,需要一大批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新闻传播人才,使其胜任文字稿件编辑、电视新闻节目拍摄、网站编辑等综合性的工作。通过调查发现,媒介融合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两大方向,一类是熟练掌握写作、拍摄、编辑等专业技能的全能型人才;另一类是懂传媒、会策划、善公关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新闻传播教育要根据媒介融合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构建。

(二)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建设尚处于探索期,一些院校将与网络传播相关的专业设立为独立专业,这显然与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相违背。为此,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应将媒体技术与专业课程相融合,根据媒介融合发展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向学生传授媒介融合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媒介融合素养。

(三)对教学体系的要求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必须具备采写、编辑、拍摄、播发等多种新闻专业技能,并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一些新闻传播院系进行了相关改革,但是教学体系仍然缺乏完整性,课程之间的紧密度不足,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滞后,难以为学生提供集多种媒介于一体的实训环境。这就要求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深入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定位,不断完善自身教学体系。

(四)对师资力量的要求

新闻传播教育的师资力量以专业教师为主,能够为学生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但是这些专业教师缺乏媒体从业经验,容易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而拥有丰富媒体从业经验的新闻人,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又难以到高校任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采取邀请媒体界人士来校讲座的方式,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获取途径,然而这种方式无法满足新闻人才培养需要。所以,我国高校必须重视师资力量培养,引入具有丰富媒体从业经验的人才,将媒介融合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二、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科学设置融合性专业课程

新闻传播教育院校要根据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打破传统的专业之间的壁垒,设置融合性的专业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形成跨媒体思维,促使学生掌握多种媒体的专业技能,从而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环境。融合性的专业课程体系要具备口径宽、基础厚、专业精、实践多的特点,同时还要进行创新性、实用性、扩张性的优化,培养学生文字写作、电视摄像、视音频编辑、网络编辑、多媒体编辑等多种专业能力。新闻传播教育院校的融合性专业课程体系可包括两大方向,一是教学、实验、实践的融合;二是新闻业务、媒介经营、媒介管理的融合。所以,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更加开放、灵活,实现各课程之间的资源共享,并能够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作出相应调整。

(二)构建融合性的课程模块体系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媒间相互独立的格局被打破,传统媒体向数字化转型发展,这就促使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转变按照媒介种类设置专业的做法,构建起一套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课程模块体系。如,新闻学专业可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形成三大课程模块,即新闻业务方向课程、国际新闻方向课程、媒介经营管理方向课程。在每个课程模块中,选修课要灵活设置,新闻业务方向课程包括新媒体概论、媒介融合理论与实务、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等;媒介经营管理方向课程包括品牌公关、广告策划、营销传播策划等;国际新闻方向课程包括新闻英语阅读、新闻英语视听说、报纸编辑、跨文化传播等。通过整合课程体系,形成融合多个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块,从而为培养复合型、全能型新闻人才奠定基础。

(三)建设融合性的实践教学平台

新闻传播教育要顺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为学生创建融合性的实践教学平台,促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首先,新闻传播院系要积极与主流媒体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联手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基地。其次,新闻传播教育院系还可以成立"媒介融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具备纸媒、广电、网络等多个类型实验室功能,能够完成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工作,实现同一信息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实务过程。再次,新闻传播教育院系可与主流新闻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建设数字化媒体实习平台,使实习平台具备媒介融合功能,为学生提供参与新闻媒体运作的机会,让学生真正走入新闻传播过程中,培养多种专业技能。

(四)培养融合性的师资队伍

新闻传播教育院系要积极与媒介合作,整合新闻传播教育资源,培养融合性的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新闻传播教育院系可采取请进来的策略,邀请或聘请媒体资深从业人员参与课程教学,要求这些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知识素养以及较强的业务能力。如,在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课程教学中,学校可组织记者、编辑与教师一同编写教学计划,提供真实的典型案例,并参与课程授课,向学生讲授自己的新闻传播经验和媒介管理验,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另一方面,新闻传播教育院系要鼓励教师参与媒体一线工作,增强采写、编辑、策划、制作业务能力,并能够运用媒介新技术完成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传播工作。在积累新闻传播从业经验的基础上,将掌握的最新理论知识、最新媒介技术带到课堂上,促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结论:

总而言之,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必须顺应新形势的发展,积极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全能型、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新闻传播教育院系要充分借鉴媒介融合的发展模式,设置融合性的专业课程与课程模块,建设融合性实训实习平台,并优化师资队伍,确保新闻传播教育适应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瑛,方艳.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转型探析[J].新闻知识,2015(7):125-126.

[2]刘林山.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8):85-87.

第9篇

2012年,我国4岁以上的电视观众总人数为12.82亿人,比5年前增加7700万人,增幅为6.39%。其中26~45岁电视观众占43.66%,明显高于该年龄段在全国人口中的占比①,属于电视的高渗透人群;而25年来的综合历史数据表明,虽然电视用户规模的增速趋缓,但电视显然属于饱和型渗透媒体(见图1)。受众并未因新媒体的进入而简单地做出舍此取彼的选择,对于不同的媒体工具,使用者的智慧在于如何在生活中融合使用,综合获取所需的信息。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在2009~2010年的跨媒体研究中发现,受众形成了多元媒体使用模式,日常以电视与互联网的共同使用为基本特征的开放型受众在全国占到28.5%,在城市超过45%,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比例则接近60%。CNNIC研究表明,互联网在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受众不上网的原因中,“没有上网设备”的占比逐年下降,“不懂电脑和网络”(54.8%)、“年龄太大或者太小”(18.8%)渐而成为主要原因。随着移动互联网将推动落后地区和难转化人群中的互联网普及,可以想见,开放型媒介使用会越来越普遍。由此,新媒体带来的是受众注意力及时间资源在电视媒体与互联网等新媒体间的调整与重新分配,是媒介受众同为电视观众与网民的身份融合,而非简单地从电视观众变为网民的身份改变。对于使用多种媒介的受众,其身份的媒介标签具有多重性,如“电视——网络视频”融合受众用以指称既使用电视媒体也使用网络视频的受众。从媒介受众身份融合的角度考察媒介使用,理解受众媒介应用多元化的现象及特点只是研究的一个基础面;受众注意力的分化将导向信息的融合及其对事物的立体认知,更深入的研究应着眼于融合的媒介使用文化,即通过融合性媒介行为把握受众媒介应用、媒介信息解读及意义重组的路线及文化变迁过程。

融合性媒介使用与媒介分工

融合性媒介使用鼓励受众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获取媒介内容,并把分散在各媒体平台的内容以某种内在逻辑重新联系在一起,生成新的意义或后续行为。融合不仅发生在媒介使用的技术层面,同时也发生在受众将多渠道信息转化为个体认知及生产、生活资源的过程中。在信息获取上,面对多元化的传播媒介,融合性受众倾向于针对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或性质,综合获得信息,并进行整合得出认知与判断。受众的媒介素养将影响其对媒介信息的使用及最终认知的形成,如电视的官方性,互联网信息的草根性、庞杂性及待去伪性等。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及网络收视调查显示,有2%~4%的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台官网、门户网站、微博及贴吧/论坛/社区等渠道获取电视新节目信息,这部分观众在电视或互联网上收看节目后,会“与在线好友分享”或“给节目打分、发表评论”。网络平台的参与性、社交性使受众以个性化的方式分享、评价热播电视剧的经典对白或潜台词,这成为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人际交流的网络表达方式,丰富或是改变了电视传播效果形成的传统路线。

虽然媒体使用率的消长及格局变化时有发生,同时某些媒体的某种特定功能已然消失或面临被取代,但从纸介质到数字化介质的媒介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传统的书籍和报纸并未消失,只是由于新技术或新媒体的进入,它们的地位发生了改变,这暗示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从使用者的角度讲,则反映了受众融合性使用的变化性与相对稳定性。这是因为媒介诸多社会功能的发挥给受众带来固定的期望满足,如获取信息、消闲娱乐;另一方面,不同媒介在受众融合使用模式中存在着潜在的分工,由于媒介技术所支持的功能不同、与之相配套的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不同,这些内在的特征外化为媒体提供的差异性内容与服务、立场与倾向,并通过受众的日常使用而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如电视收看的家庭性、网络视频收看的个性化与互动性。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当重大事件发生时,49.57%的电视观众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方便快捷”而将之作为深入了解重大事件的媒体,比电视高出15.56个百分点;而在内容的权威性上,13.8%的观众认可电视媒体,比网络高出8个百分点(见表1)。可见,在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中,受众通过长期的媒体实践对于特定媒体的核心功能或核心属性形成了个性化认知或无意识共识,在其媒介使用图谱中,媒体分工或分立或重合,但在整体上都不影响受众将之娴熟地运用于信息整合过程中。

媒介使用习惯的流动与互补

在受众的媒介使用图谱中,媒介使用的融合同时带来了媒介使用习惯多形式的融合。媒介行为虽然具有强烈的个人性,但作为存在于一定社会背景下的大众传播与社会往工具,媒介使用凭借受众长期的社会实践,会在一个时期内沉淀为广泛且相对稳定的共享认知和行为习惯,如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除夕守岁时收看“春晚”节目等,这些媒介行为都具有特定而深刻的社会文化烙印。受众在特定时期及特定媒介平台上发展起来的媒介使用习惯并非孤立于彼此,它们之间在不同方向上对彼此产生影响。对于某种新媒介的采纳应用会在怎样的范围内与程度上改变受众使用“老”媒介的习惯,对于那些既是电视观众也是网络视频用户的有限观察显示,虽然存在一定的影响,但网络视频个性化的收看方式并未完全改变他们收看电视的方式。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表明,在家里看电视时,29.13%的电视观众会“陪家人一起收看,增加沟通”,而电视——网络视频融合受众中,只有25.71%会与家人一起看电视,“无聊、打发时间”是这两类受众在电视终端上收看节目的普遍状态,认同比例均为60%左右。通过对受众电视行为习惯及网络视频行为习惯的研究与比较,可以大致梳理出这两种行为习惯之间存在的流动与互补关系。

当媒介提供的服务与功能具有相似性时,媒介习惯在跨媒体之间的流动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在传统媒体平台上养成的使用习惯会随着受众的融合性使用而成为另一种媒介的使用习惯。从媒介使用文化的角度看,电视收看的家庭性被认为是电视媒体成就的文化特点之一,而个人性则是自新媒体如网络视频兴起之初便被公认的传播特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通过机顶盒或电脑、电视连接线,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通过电视机终端收看网络视频,网络视频的电视化、家庭化收看正日益成为与个人化收看同样重要的收看方式。电视媒体内容的收看习惯对网络视频收看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在节目来源上,电视台内容成为电视——网络视频融合受众经常收看的内容来源,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53%左右的电视——网络视频融合受众在网上收看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节目,而收看网站或影视公司制作节目的仅为20%;在电视媒体使用中所形成的行为习惯的流动,出现在各个年龄层,而年龄越大者越倾向于在网络平台上延续电视收视习惯。在节目选择上,电视媒体播出内容对于网络平台上的收看选择也影响明显,超过三成的电视——网络视频融合受众在网络平台上收看“在电视平台上喜欢的电视节目”,而人际沟通作为大众传媒效果实现的重要环节,“朋友/网友推荐”影响了三成电视——网络视频融合受众在网络视频上的内容选择。在媒介内容上,电视剧与娱乐节目是电视收看的主流内容,也是网络视频的热点内容。2012年12月28日浙江卫视等4家卫视与优酷、土豆双平台同时播出2013年开年大戏《楚汉传奇》,在15天中,该剧在优酷平台的播放量以超过千万次居首位,同期卫视热播的另一部电视剧《天真遇到现实》在优酷电视剧播放量中排第三位。

当不同媒介的服务或传播特点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时,互补性媒介使用会成为融合性受众的行为特点,这体现在信息内容的选择、整合等多个方面。针对传统电视线性的单向传播,网络视频互动性、参与性等技术特点成为影响融合受众媒介选择及行为特征的重要因素。融合受众倾向于在互联网上收看电视节目的各种原因中,“广告少”、“收看自主性大”、“灵活性”高居于前位,网络视频相对于电视媒体噪声干扰多、强制性收看的传播环境(见表2),为融合受众在媒介间的自主选择提供了更具优势的选项,而这种选项在电视媒体平台上的实现则不仅有赖于技术革新,还有赖于运营机制的调整。电视媒体根深叶茂,从电视使用出发解读媒体及受众变迁是大多数情况下的固定路线。当电视传播技术向互联网看齐而拥有了数字互动媒体的某些功能与服务后,按照习惯流动的逻辑,网络视频的收看习惯也会向电视流动,而电视也可能因为某种革新而具有相对于网络视频的互补性,因为在这种语境下,从绑定于互动媒介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时序上看,网络视频收看习惯是老的,而电视媒体使用行为却是新的。受众的身份融合与媒介习惯融合,实质上是围绕受众分化的老话题展开的另一个角度的探讨。在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将受众置于多媒介竞争的顶层,追踪其行为模式及其背后的媒介文化变迁,当寄希望于电视媒体更具想象力的发展创新时,关于台网联动、网动融合等主流策略也自然进入这个体系中,从这个视角或许可以重新发现电视媒体发展的突破点与创新点。(本文作者:张天莉、王京单位: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总编室)

第10篇

积极有效地进行行业内部

组织框架整合和资源整合

组织框架的整合是完成营销传播,实现广播电视产业化的有力组织保证。在这方面,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很多媒体采用了大编辑部制,把原有的栏目和传统的按行业对口分工的采访和编辑组打乱,使人力资源得到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降低了整个电视制播的成本。

资源整合是将广播电视媒介内部的信息资源、客户资源、受众资源等充分融合在一起,使其达到最大的利用率。它要求广播电视媒介经营者必须突破旧框架,把简单的广告服务延伸到广告服务之外的节目中,将电视台的广告时间和传播时间作为一个立体的广告商品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有更多的作为。具体来说,要求将电视台的广告与节目进行整合运营,要注意到部门、职能与任务之间的相互协作,节目部与广告部之间的及时沟通、相互配合工作,实现良性互动。如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就是在全国较早采用节目与广告整合经营的电视频道。几年来,他们依靠整合营销的经营思路,克服专业频道的诸多限制因素,在不播一档电视剧的情况下,依靠自办节目,广告创收从2001年的i000万元发展到2008年的10亿元,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

广播电视媒介积极有效地进行自身的整合传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到来,跨省区市的经济合作十分活跃,传统的六大经济协作区的合作不断深化。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体城市或行政区域经济自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受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强势冲击。可以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在全国市场和本地市场之外出现了区域市场这一新的发展空间,各级电视媒体纷纷采取措施抢占这块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联合的趋势。

央视与地方传媒资源联合。为了应对挑战,进一步拓展市场,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加强了与地方电视台、地方纸质媒体的合作,中央电视台开始与地方电视动制作节目。

省级卫视进行整合传播和区域战略选择。2001年,全国各省级卫视酝酿成立广告协作体,进行卫视联播。同时,省级卫视积极进行区域战略选择。2002年,贵州卫视定位“西部黄金卫视”,走出了“依托区域”的新路。2003年10月23日,上海卫视宣布更名“上海东方卫视”并正式开播,在自己的战略以及覆盖、内容等方面的规划和考虑,已明显地突出了“长三角”这样一个区域概念。

广播电视与其它传媒之间进行联盟

广播电视与纸媒体进行资,源整合。比如《人民日报》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经济日报》与中央电视台的经济部,《北京青年报》的《新闻周刊》与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北京青年报》与北京电视台的《北京您早》等等。从1999年1月10日起《羊城晚报》要闻部与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新闻联动,这是国内不同地域不同媒体的跨时间跨地域新闻资源整合的一次尝试。此外,《羊城晚报》还与《焦点访谈》《东方之子》《读书时间》等栏目进行以联动为方式的合作。

广播电视与纸媒体以外的其它媒体之间更为广泛的联盟。如湖南卫视与报纸、商业网站、手机运营商联合推广《超级女声》节目等。《超级女声》的成功,不仅有赖于精心设置的新赛制,更有赖于卫视与其它媒介的有机整合。传统的媒介(电视)推出一套节目无非是由节目制作商(制作公司)、节目传播商(媒体)以及产品消费商(消费者)这三部分组成。但(超级女声)融入了许多新元素。《超级女声》的主体主要有节目制作商(湖南卫视);节目品牌运营商(上海天娱公司);广告商(电广传媒);网络公司(新浪、搜狐等);以及电信运营商、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和娱乐包装公司。中央电视台于2007年4月15日开始推出的《倾国倾城》节目则是一个将电视传播与多媒体传播结合起来的典范。中央电视台和活动冠名商青岛啤酒、联合国国家地理频道、国内20余家省市电视台、国内外100余家平面、网络媒体共同参与活动。每一次城市活动,不仅在中央级的媒体传播,而且也在网上传播,更重要的是使当地几乎变成了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上共同的新闻热点。

由广播电视集团

迈向跨媒介集团

2001年,湖南广播电视集团正式组建,成为新闻界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这意味着在党报系统的报业集团发展到16家之后,广播电视的集团化发展也进入了议事日程。2001年12月,中国广播电视集团成立,这标志着我国新闻媒介已经选择了一条集团化和强强联合的路子。在此之前,已有多家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被批准成立。这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强资本力度对于提高传媒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但是,只依靠现有的媒介实体通过简单的加减来组建一批传媒集团还远远不够。因为这只是实现了业内固有资产的重新组合,缺乏系统外资金的注入显然缺乏力度。而跨媒介是媒体集团经营的一个基本战略,其思路简单地说就是媒体根据自身的资源,在经营上进行延展,把自身资源的优势延展到其他媒介类型上或者媒介以外的产业领域,通过其他媒介类型的经营和其他产业的经营获得收益。我国目前已由广播电视集团迈向跨媒介集团,如已经成立的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成都传媒集团、佛山传媒集团。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成立于2004年5月,是国内第一家真正按企业模式运营的跨媒介产业集团。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在工商局按企业法人登记注册,集团承接了广电系统行政以外的事业资产和报业集团的所有事业资产,作为国有独资企业经营这些国有资产。成都传媒集团成立于2006年,实行“事业集团,企业化管理”,集团成立党委会和董事会,设立集团编委会和集团经委会,分别负责采编和经营工作。集团组建了媒体融合工作室,统一调配采访、报道力量,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种媒体。中国广播电视业走向跨媒介产业融合,遵循了广播电视经济规律和传播规律,能充分发挥传媒业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特性,增强经济效益,提升传媒竞争力。

第11篇

【关键词】制播分离;媒介融合;网台融合;网台合作

1引言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广电行业也不例外,加速了产业化改革的步伐,同时,也加速了网台融合的进程,媒介融合的程度加深,使媒介形态的概念日益淡化,媒体人越来越多提的是“全媒体”的概念,在这种背景下,已经被广电行业提了十几年的制播分离也发生了改变。

2近年来我国制播分离形态分析

制播分离,最早提出于英国,BBC在1996年的改革中,把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分离,开始了制播分离的尝试。我国于2004年提出《2004年广播影视工作要点》,正式提出了制播分离的改革,在接下来几年,又先后推出一系列举措和指导性意见,用于具体指导广电系统的制播分离改革。在十几年制播分离的改革中,节目市场进一步放开,大批社会力量投入到节目制作的大军中,为节目市场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新媒体逐渐兴起,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不再是节目的唯一购买方,视频网站收购节目的方式更加灵活,有些制作机构与视频网站开展合作,以点击率带来相应的广告收入实现分成,有些制作机构以卖片的方式与视频网站开展合作,视频网站会为片源评级,根据评级结果划分费用档次。近年来,视频网站除了大规模购买版权作品之外,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还进行了自制节目的摄制,并收获了上佳的点击率,腾讯视频、爱奇艺等网站每年都有大量自制节目上线,这些节目以综艺节目、网络自制大电影、网络自制剧为主,这些节目有着充足的制作经费,这是传统媒体无法与之相比的,大量的制作经费加上大投入的宣传推广,网站的自制节目更加能够制造轰动效应。反观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他们收购片子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以时段换时段”,制作机构以片子自带广告的形式无偿提供给电视台播放,制作公司赢利依靠的是广告收入。第二种是不带广告,制作机构将片子出售给电视台播放,因视频网站资金雄厚,越来越多的制作方乐于将自己的产品卖给视频网站这些新兴媒体。

依然以制作节目、寻找电视台买家方式生存的制作机构,他们的风险与日俱增,拿电视剧市场来说,保守估计,每年卖不出去的电视剧占了年生产量的半数以上,电视台购买方不仅对电视剧的质量有明确的要求,出于收视率考虑,电视台对于电视剧的主创群体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比如演员阵容是否强大,导演是否具备一定的知名度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了电视剧制作市场“高开高走”的局势,大投资、豪华的明星阵容成为电视剧能否卖片的关键,从而导致了明星片酬居高不下,大量制作资金用于支付明星报酬、制作成本被一再挤压的畸形发展局面。第三种是一些电视台以承包的方式将时段、栏目划给制作机构,这种方式以地方电视台实行的居多,有些属于电视台为转嫁危机将不盈利赢利的时段和栏目转包出去,因赢利难度大,有些电视台对制作机构的隐性收费采取半放任态度,形成恶性循环。第四种是制作方与电视台开展深度合作,以“对赌”的方式在节目策划、节目制作与实施阶段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这种合作方式多见于大型娱乐节目,如灿星制作与中央电视台、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开展的一系列合作,《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了不起的挑战》、《中国达人秀》等节目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第五种是传统媒体与节目制作机构进行联合摄制层面的合作,这种合作方式多见于电视剧的摄制,对于制作机构而言,一方面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在投资影视剧之初就能与电视台进行合作,无疑是为电视剧制作完毕的播出买下了保险。

对于电视台来说,在电视剧制作之初就投入制作力量,对电视剧产品的质量可以进行全程监控,为来日的播出打下了良好的伏笔。第六种是由电视台进行前期策划,确定节目选题,再寻找合适的制作机构进行“定制”,这种合作方式需要电视台对合作机构进行认真的筛选,有些电视台对制作机构的软硬件提出明确要求,如注册资金不低于多少、是否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企业是否为一般纳税人等等,为保证节目质量,有些电视台会派责任编辑全程跟踪,对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有些电视台则不对节目摄制环节进行把控,只对节目成品进行审查,质量合格付款购买,质量不合格则拒绝付费,这种方式的制作风险由制作机构一方来承担。

3网台融合与网台合作背景下的制播分离

制播分离的初衷是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制作节目,丰富节目内容,形成灵活的媒体产业化运作机制,而产业化运作一直是广播电视媒体这些年来一直在探索的,很多广电媒体都在积极尝试集团化发展和盈利模式的拓展,在新媒体层面,大多广播电视媒体采取了网台融合或者网台合作的方式来加强自身在新媒体领域的影响力,有些则是双管齐下,既发展自身的新媒体平台,同时也和其他新媒体开展多个层面的合作,如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它旗下的芒果TV已经发展成为节目源丰富、部分节目实现付费收看的新媒体平台,同时,它的一些知名节目如《我是歌手》,又以其他方式与QQ音乐、腾讯视频、爱奇艺等新媒体开展不同层面的合作。

3.1制作机构要根据平台的不同对节目进行调整。在媒体融合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只是播出平台,对于制播分离层面的制作机构一方而言,节目质量永远都是第一位要考量的,节目的播出只是平台的选择,很多制作机构不再单纯地依赖电视台进行节目的播出,他们的节目都是既在视频网站播出,又在电视台播出,有些制作机构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对投放的节目做出一定的改变,如做出两个版本,电视台播出一个版本,视频网站播出另一个版本,这些都是为收视率/点击率而做出的改变。拿旅游节目来说,有些旅游节目在电视台播出的是30~60分钟版本,这是出于占有时段的需要,有利于形成节目的影响力。而在新媒体平台,节目会被分解成几个小段落播出,小段落播出使信息更加集中、有价值信息更加突出,更利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新媒体播出尤其是移动媒体播出时,人们对于信息的选择和接受更趋于直接,于是播出的片子制作成少片花、精减片头片尾甚至删掉片头片尾的模式,减少华丽的包装,这是出于节省流量、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传播的需要。影视剧方面,有些影视剧在电视台播出时会对篇幅和集数进行一定的压缩,但是在网站播出时,会有加长版本、未删减版、导演剪辑版等多个版本出现,随着广电总局管理的加强,这种做法得到了遏制,2017年,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对网络视听节目的内容及审查标准作出严格的规定,要求网络节目与广播电视节目采用同一标准、同一尺度,电视台审查不予通过的节目不得在网络上播出,也不允许在网络上传播“完整版”、“未删减版”、“被删片段”等等。同时还规定,网络节目进入广播电视台播出,要重新进行审核。这个规定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国家对于视听节目的管理,也说明网络视听节目的审查标准提高了,播出门槛变高,网络和广播电视台作为播出平台,对于节目质量的标准趋于统一,对于制作机构而言,则意味着节目质量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了。

3.2打破媒体界限是传统媒体的出路。对于新媒体而言,从运营之初,采用的就是制播分离的方式,对于个体,它可以是自媒体的平台,对专业的制作机构,它可以是实现赢利的平台。海量的片源是音视频网站存活的根基,因而他们获取片源的渠道是多样的,并不存在传统媒体转型和产业化变革的问题。对于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而言,打破媒体界限、深化制播分离改革是当务之急,目前正在进行的网台融合与网台合作的发展趋势就是破除媒体壁垒,以全媒体的方式去经营与发展,通过网台合一来拓展赢利渠道。近几年,电视台节目制作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新媒体的资金优势和人才机制的优势突出,大批广电媒体从业人员离职到新媒体就业,爱奇艺、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逐年加大对节目制作的资金投入,使新媒体平台的节目质量飞速提高,不再是前些年的粗制滥造,人们的收视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广电媒体宣传了多年的VOD点播的播出方式至今仍在探索当中,但它在新媒体平台轻而易举的实现了,年轻一代收看节目的平台已经悄然转到了新媒体平台,很多地区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连年下滑,在很多年轻人的家庭,有线电视机顶盒已经被弃之不用。这就要求广电媒体放弃旧有的思维方式,以全媒体的方式来进行产业化运作,进一步开放办台,以网络媒体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深化制播分离制度改革,采用更加灵活的节目制作与收购机制,净化市场环境,给专业制作机构足够的生存空间,专业制作机构的空间宽泛了,节目质量才有足够的保障,只有实现制作机构与广播电视媒体实现双赢,制播分离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目前有些广播电视台单纯的以挤压制作机构利润空间的方式来运作,造成制作机构微利甚至倒贴投入资金制作节目来保证播出质量,这种情况无法持久,最终会形成恶性循环。在广播电视媒体两极化发展的今天,除了少数步入第一军团的广电媒体有了上佳的发展态势,更多的媒体则是正在应对重重困难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与新媒体共同孕育一个高度成熟的节目市场,成为传统媒体亟待尝试的路径,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有些节目是由电视台流到新媒体播出,电视台首播,网络重播;有些是同步播出,利用新媒体互动性强的优势,在新媒体平台与观众展开互动;有些节目是由新媒体流向电视台播出,由新媒体首播,电视台重播;有些是新媒体与广播电视合制作节目,同步播出;还有些广播电视台为鼓励制作机构创作精品节目,对版权的收购方式做出变革,如不再全部收购版权,让出一部分版权给制作机构进行二次出售,这种方式既不增加收购方的成本,又可以为制作机构增加利润,有效的鼓励了制作方的创作积极性。这些都是对节目市场发展途径的尝试,一个良好的节目市场,需要制作方和购买方来共同培育和创造,对于危机重重的传统媒体来说,只有与新媒体开展合作、与制作机构展开良性互动,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才能够实现破局,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唐世鼎,黎斌,等.制播体制改革与电视业发展问题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第12篇

摘 要:随着近几年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媒介融合的新优势已经凸显,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文主要就媒介融合的现状进行概括,并总结其传播特征和发展优势,对媒介融合的限制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前景加以预测,旨在为优化其发展进程,促进媒介融合向着更好的方向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播特征;优势;发展前景

20世纪80年代,媒介融合的概念首先被提出,并简单地被定义为将原属于同一类型的媒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此,美国艾·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传媒经济学》的作者喻国明教授这样理解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作为中介,将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作为传输手段,运用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象和语言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并且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加强了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从而导致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1]。

近几年中,新传播科技与新资讯媒体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展并普及,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新媒体对媒介环境乃至社会环境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媒介融合的发展进程也被大大促进了,并涌现出了众多以媒介融合为基础的传媒集团,通过不同媒体之间的资源重整与优势互补,生产出融合型的信息产品,从而达到了单一媒体无法企及的传播效果。应该看到的是,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呈现出媒介融合的新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对媒介融合也逐渐开始加强重视。综上所述,研究媒介融合的优劣势以及发展前景是非常必要的。

一、媒介融合的传播特征

当前,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体现为以下两种:一是跨领域的整合与并购。即通过组建大型跨媒介传媒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二是媒介技术的融合。联合新旧媒体技术,从而形成新的传播手段以及全新的媒介形态。以下是媒介融合的主要传播特征:

(一)新闻业务等的资源共享

媒介融合打破了媒体之间的限制,整合了各类不同形式的媒介,并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全新的新闻采编流程。首先,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将共享的新闻内容制作成文字、图像等,形成风格迥异的新闻产品,以不同的媒体平台相继传播给各自的受众。相同信息根据不同的媒介产品将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资源共享、节约成本、加速传播。既扩大了市场,提升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又有利于打造交互媒体的品牌效应。

(二)数字化的新闻载体

媒体发展至今呈现出边缘淡化与相互融合的传播形态,这与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传媒科技与媒介融合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将成为各个媒体平台共同存在的形式,最终实现“媒介大融合”,出现集多种媒体形式于一体的全新数字媒体平台——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体都将数字化并建立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之上[2]。

二、媒介融合的优势

(一)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和更加便携的应用

媒介融合搜索功能中的搜索结果更加清晰和准确,这是由其多媒体特性决定的。搜索的结果将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并能进行评级分类。

媒介融合的便携功能主要体现在媒介终端上,媒介融合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和最终目标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与时刻都可获得任何目标信息,而这依赖于媒介终端向更轻巧便捷改进。

(二)传播结构优化,服务个性化需要

媒介融合的发展使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参与信息传播过程,传播的广泛度提升,受众和媒体之间的没有了清晰的界线,受众更加主动地参与评论、传播、反馈和分享。媒介融合使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以任意的方式获得想要的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极大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三)传播效果强化

受众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因媒介融合提升,受众的积极参与使得信息的接收和记忆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同时新媒体能够获得更更准确、快速、及时的用户信息,有利于媒介受众定位和传播策略的调整,极大地改善了传播效果。媒介融合的信息传播同时运用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种媒介形式,可以使人们通过不同的媒介渠道在同一时间认识客观界[3]。

(四)实现内容决定形式的优化传播

传统媒介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受众是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实,信息本身才是传播过程的主体,而传播信息的内容恰恰受到了传统媒介传播形式的制约。媒介融合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地方在于,它充分使信息传播的内容变成了传播活动的主体,实现了内容决定形式的优化传播。媒介融合突破了传播信息内容的境界,使媒介成为为内容服务的真正传播载体[4]。

三、制约媒介融合发展的因素

(一)缺乏政策支持

当前,我国政府并没有放开对传媒产业的管制,传媒产业仍没有统一规划,其市场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竞争机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管理机构不统一。在我国当前的政策体制中,并非所有媒体都有新闻采访报道权,特别是在跨地区、跨媒体的采访时,除少数中央级的媒体外,大部分媒体仍受到诸多政策的限制——网络媒体中的绝大多数没有采访报道权,不可兴办刊物、杂志和电视台;报纸虽然有采访报道权,却不允许办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都使得我国新闻媒介融合深入、多样化的发展和探索得到了抑制。

(二)传统媒体管理落后

目前,报纸、电视、电信、广播等传统媒体虽然都形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链条,管理体系逐渐完备,但内部管理落后、整合能力缺乏。就我国初步构建的媒介融合的媒体组织来看,多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媒介融合的基本框架,仅呈现了操作层面的初级融合,而没能实现产权融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三)缺乏全能型优秀人才

媒介融合对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新闻采写的“多面手”被更多的需要,这就是说,对同一报道内容,他们要同时为平面媒体、电视广播以及网络媒体提供各种类型的报道。这就要求媒介从业人员在掌握新闻业务知识的同时,熟悉电脑和网络知识并能综合使用文字、图像、视频等传播手段;从业人员在完成采访任务的同时,还需及时进行文字报道以及视频编辑,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由于没有良好的培养制度,目前极其缺乏能够适应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

转贴于

四、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尽管媒介融合现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充分体现出特点和优势,我国政策和媒介环境中众多因素仍制约其发展,但纵观全球视域,媒介融合呈积极走向,我们应在积极预测其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基础上,改变束缚其发展的消极因素,优化其发展进程。

(一)新旧媒体的内容融合

媒体内容的融合,即分属不同媒体形态的内容生产、交换和消费平台,利用数字和网络终端,逐渐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内容融合”产品。在信息时代,传统媒体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要掌握大量的信息,然而传统媒体自身却难以对规模化的信息进行充分的生产和传播;作为新媒体的代表,网络技术的先进优势将大规模的内容生产变为可能,但资金的缺乏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内容的高度融合势在必行。

(二)媒介融合趋向于多元化

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更新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媒介融合将涉及更多相关产业,媒介产业融合形式在信息产业并购和信息产业战略联盟的主导下更加多样化,将进一步打破电信业、计算机业、大众传媒业的技术壁垒,并趋向跨地区的媒介融合。媒介跨媒体、跨地区的融合,以及媒介产业和其他产业跨行业的多元化融合,改变了媒介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极大地增强了媒介的影响范围和作用力,使得媒介经济得到有效增长。新型的媒介融合以此为基础,将更加注重开拓新的赢利模式。另外,当媒介发生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融合后,会大大增强垄断势力,媒介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形成,使得节目创新得到更多资金的支持,节目种类和媒介言论都将更加多元化[5]。

(三)关注低成本运作与人性化服务

媒介融合使媒介尽可能为信息消费者即受众提供“一站购齐”式的服务。这成为媒介融合的动机之一,同样也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消费中,现代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渠道、传播途径以及信息附加值等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受众可以享受到媒介融合所提供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和全方位解决方案,这又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产品的制作成本,提升了规模效益。媒介融合的趋势从当前来看是“三网合一”——融合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逐渐形成一个包括数据、音频和影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并依赖全数字化网络设施的支持,将电视、电脑及手机有机融合,为受众提供信息人性化服务的“三网合一”,如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将给受众带来更加快捷、便利、舒适的服务[6]。

参考文献:

[1]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高寒.论新媒介时代的媒介融合[J].才智,2011(28).

[3] 张乔吉.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走向[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0(3).

[4] 周志平.媒介融合时代下的编辑素养研究[J].编辑之友,2010(10).

[5] 孙玉双,孔庆帅.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科技与出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