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力资源课程总结

人力资源课程总结

时间:2022-02-12 01:24: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力资源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力资源课程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软件 设计 开发 课程 实验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设计与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实验课程。所谓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是指组织或社会团体运用系统学理论方法,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方面面进行分析、规划、实施、调整,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更有效的服务于组织或团体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人力资源运用到最佳经济效益,妥善的管理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是一种软件产品,原来为HR部门使用,现在变为企业全局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事管理、薪酬、保险、考勤、招聘、培训、考核、计件等各个功能。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既要系统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着深刻的了解。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探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的方法与内容体系,对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目标

1.1熟悉其硬件、软件环境,构建网络平台。通过几周的学习,让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开发的相关硬件有所了解,在开发系统时能够独立进行系统硬件的设计、选型、安装和调试。同时,了解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软件,熟悉相关的软件开发工具及其运行环境,在开发系统时能够根据需要建立软件的运行环境,搭建软件的运行平台。

1.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B/S模式软件开发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又称B/S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模式应用的扩展。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IE浏览器来实现的。B/S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B/S结构软件一般只有初期一次性投入成本,扩展容易。这些都要求学生在几周的学习过程中去体会,从而掌握最基本的思想与方法。

1.3学习SYBASE数据库技术:能够熟练操作SQL语言,能够设计制作JSP动态网页,也可以学习并运用JAVA语言编程。随着计算机在数据管理领域的普遍应用,人们对数据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面向企业或部门,以数据为中心组织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提供更高的数据共享能力,同时要求程序和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不涉及数据的物理结构,也不影响应用程序,以降低应用程序研制与维护的费用。在B/S模式软件开发中,数据库技术及动态网页技术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以SYBSAE数据库以及JSP动态网页技术为基础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

1.4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原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从软件项目开发管理的实际出发,对软件项目开发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软件项目管理概述、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进度计划管理、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软件测试、文档管理等内容。

2 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2.1学生对软件开发的基本思路不了解。在学习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主,没有学习过软件开发的相关原理、理论,更没有进行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讲授起来有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感觉无从下手。

2.2学生对JAVA及SYBASE不了解,上机进行系统开发较为困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的计算机课程为计算机基础和FoxPro程序设计,没有接触过JAVA的动态网页设计技术和SYBASE数据库技术,初次进行操作难度较大。同时,由于JAVA程序设计的工具也不是很成熟,可供使用的也不是很多,因此,学习的难度也较大,不容易入门。

2.3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的特殊性。该课程与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不同,它要求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又要深入了解软件开发相关技术、方法及原理等,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该课程还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然,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

2.4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设计与开发课程的时间特殊性。根据人才培养的计划,该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末进行,这一时间较为特殊。在这一段时间,学生一方面要准备就业,另一方面可能要准备考研究生,不能全力以赴地进行该门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3 课程实验教学方法与策略探讨

3.1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不断总结改进。在学期初,我们会就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进度安排及要求等进行规划,包含指导、答疑、上机的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学生班级,分组情况等。在上机计划中,同时还对实验的具体内容、进度安排等进行详细说明,做到有条不紊。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组织。课程开始前组织学生进行课程教学动员,强调课程的重要性,讲解教学要点、教学方法与方式,明确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过程中严格考勤管理,悉心指导。每次教学完成后,我们会写一个实验教学总结报告,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的计划执行情况、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不断改进和积累。

3.2做好教学总动员,抓好理论基础培训,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大四的学生情况比较特殊,不仅要找工作解决就业问题,还可能要参考研究生考试以及公务员考试,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参与本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安排动员环节,提前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课程教学的总动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信息系统开发、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内容不是很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狠抓基础知识的教学,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讲解信息化、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计算机软硬件、JAVA程序设计以及SYBASE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B/S模式软件开发的必备知识,为后续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设计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基础学完后,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如进行JSP动态网页设计、SYBASE数据库的操作等,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3加强引导,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求学生首先上机操作老师开发的B/S模式网络软件(如票据管理系统、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选课系统等),熟悉B/S模式软件开发的基本思路、设计思想、基本方法,了解其硬件、软件环境。二是要求学生安装SYBASE数据库,操作SQL命令,学习建立用户数据库和ODBC数据源,并通过SQL语句对所建立的数据库进行访问及远程调用。三是要求学生了解JSP动态网页开发工具平台,安装配置JSP的运行环境(如Tomcat和JRE),在Dreamweaver下设计开发JSP动态网页并进行调式。同时要求学生设计表单,并写JAVA程序接收处理表单数据,写入到SYBASE数据库。四是要求学生设计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如大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绩效管理系统、人员素质测评系统等,我们提供各个系统的模块清单供学生参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已经设计好了JAVA部分程序片断并编译出来供学生学习,同时设计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部分系统模块,学生可以模仿学习。

3.4加强考核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强学生课堂管理的同时,还严格学生的考勤。在课程结束时,我们要求学生将自己开发的B/S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在课堂上演示,必须实现数据的查询与写入功能,并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打分。最后,学生还要撰写实验报告,总结自己开发软件的经验与体会等。

4 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设计与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课程。探讨该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任吉,李丹,高等教育中人力资源管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J],管理观察,2009,(35).135-136.

[2]侯箴,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J],文教资料,2006,(7):23―24.

[3]许涤龙,李正辉,王佳等,经济管理方法类课程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116―119.

[4]孙文彬,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148―151,

[5]宋成一,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验教学[J],科教文汇,2010,(29):46,53.

[6]施鼎方,王士芬,探析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120―121.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沙盘模拟;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实践能力

一、引言

沙盘模拟课程在1978年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的KlasMel-lan开发,此课程引入了虚拟企业为背景,借助沙盘道具,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参与为主的企业管理技能竞赛课程,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强的特征。课程遵循“体验、分享、提升、应用”的体验式培训原则,被世界500强的企业作为中高层管理者必上的培训课程之一,也被欧美的商学院作为EM-BA的培训课程。我国用友、金蝶、中欧、精创等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了与课程相匹配的沙盘模拟教学软件。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其竞争力以适应企业需求,许多高校开展了沙盘模拟实践教学。例如,沙盘模拟教学模式在会计[1]、财务管理[2]、西方经济学[3]、人力资源管理[4]、物流管理[5]、工程项目管理[6]等不同课程中得到应用,许多高校已将此种教学模式融入到实训教学中。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综合实训课程的完成需要经过人力、物力、信息传递等一系列配套,可以说它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过程。同时,在已开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综合实训课程中,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将理论讲授、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专家诊断和计算机系统操作融于一体,如何设计逼真的企业竞争场景来体现新颖的学生参与式教学。因此,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角度,试图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训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路径,以期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联系实际有待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训教学包含个别模块的实训,也包含模块综合的实训。而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训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运作流程等方面。诸多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较少。那么,教师亲身参与企业管理的实践调研,能理论联系实际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生的搭便车现象有待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诸多实训课程,在很多情况下均以若干学生分为一组,成立一个团队的形式去合作完成一门课程的任务。团队合作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协作能力来提高工作实效。然而,如果出现任务分工不合理、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团队中组员能力不均衡等情况时,团队合作中经常会存在学生“搭便车”现象,这将影响学生之间考核评定的公平性。

(三)教学流程设计有待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将涉及到企业经营工作会议模拟、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经费预算、薪酬设计、挖人、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环节。虽然实训教学中的企业经营流程大体上是相同的,但在具体每一年的经营设计上依然存在一些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设计出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教学流程。

三、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训教学流程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原则设置沙盘模拟教学是一种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沙盘模拟实训过程的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得出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训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将成为真正的执行者参与到企业管理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激烈残酷的竞争,遵循优胜劣态法则,接受市场考验并承担市场风险。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需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结合现实企业经营的真实场景进行讲解和点评,其主要起到指引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作为监督者,可以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操作规范去监督和约束所有团队成员,避免发生恶意违反竞争规则的现象。二是竞争有规则、答案无定式的原则。在学生实战演练之前,教师应传达企业经营业绩是建立在遵守市场竞争规则的前提之下,否则将受到处罚或被清退出市场的理念。同时,教师不应过多讲述可能发生的最终经营结果,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三是人人参与,避免学生搭便车行为的原则。若干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去共同组建一个公司,每个学生都将扮演不同岗位角色,在沙盘模拟经营中均有自己所属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避免了团队中部分学生搭便车的行为。四是坚持公平合理的成绩考核原则。如果仅按照团队成绩去考核个人的成绩,体现不出个人在团队中的贡献程度。那么成绩考核应考虑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部分。团队成绩考核要点包括公司经营业绩综合排名、公司财务状况、实训操作过程记录以及竞技活动奖励;个人成绩考核要点包括个人出勤、个人角色完成度、个人实训总结。其中个人角色完成度可由团队内部成员互评产生。此种考核方式更能提高学生团队和个人学习积极性,评价学生实训效果更加公平合理。

(二)教学流程设计将理论知识合理贯彻到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综合实训操作中,教师指导学生模拟企业经营共4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教学流程包含以下6个方面,具体教学流程步骤见下图所示。

1.实训规则解读从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课程介绍入手,逐步引入此门课程需注意的几项实训规则:一是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沙盘模拟综合实训中所承担的角色。告知学生此课程他们作为主体参与企业经营,学生以团队分组形式模拟企业经营对抗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其在实训课程中扮演市场监管者、顾客、猎头公司雇员、第三方仲裁者等角色。二是学生逐步在教师指导下充分了解沙盘模拟实训规则,包括企业经营规则、招聘规则、薪资规则、培训规则、离职和辞退规则、企业荣誉与个人价值的规定、企业绩效考核规定等。同时,企业必须连续经营并按期支付费用,企业之间不得进行私下合作,一旦违反竞争规则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2.虚拟公司组建通常将参加人力资源管理沙盘综合模拟实训的学生分成6个团队,每个团队6—8人,以模拟组建6家不同的公司。根据人岗匹配原则确定团队内各个成员适合扮演的角色,分别包括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生产部经理、营销部经理、技术部经理、财务经理、信息员,记录员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沙盘综合模拟实训融合了计算机网络化的信息管理,信息员主要负责登录信息管理系统,填写并核实系统中的信息,收集公司内外部信息,而记录员主要对公司经营工作及人力资源工作等各项会议进行记录。实训时以一个特定的行业为依托,通过互联网、行业公开信息、公司年鉴等途径了解行业背景,包括行业性质、行业人力资源状况、员工薪资水平等。经过行业背景调查后,召开公司经营会议,实训过程中体验会前、会中、会后情景,了解会议注意事项,并由记录员做好会议记录,最终形成会议纪要。所有团队成员共同协商确定公司名称、公司LOGO、任务分工、公司愿景与经营战略等。由总经理进行简短的现场就职演说,并形象地展示以上公司和分工情况等。公司成员协商并编写好各岗位说明书。

3.公司模拟经营公司经营流程主要包含以下步骤:(1)公司正式经营开始之前进行人才盘点,熟悉公司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统计各种人才比例,填写人员状况汇总表;(2)由总经理组织公司全体成员召开公司经营工作会议,分析市场经营环境,包括整个市场的产品需求份额、对比分析公司本身与竞争对手的资源状况,初步确定公司经营目标,即生产什么产品及生产产品数量定为多少较为合理;(3)各公司根据现有市场的产品需求份额,制订与人力资源规划相匹配的产品销售计划后,在限定时间内,由营销部经理上报含有不同产品等级及数量的市场销售计划表;(4)按照市场竞争规则,确定各公司能划分到的市场份额;(5)财务经理向公司全体成员汇报财务状况,讨论是否向虚拟银行贷款,如需贷款则办理相关贷款手续;(6)由总经理组织公司全体成员召开人力资源工作会议,从公司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并针对不同市场资源环境进行相应的人力资源执行策略分析,包括人力资源经费预算、薪酬设计、挖人、招聘、培训等情况;(7)各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填写挖人申请单,并由教师组织开展挖人活动;(8)各公司确定不同类型的人员招聘数量,进行底薪、奖金或提成额的人员薪酬设计,相应填写招聘竞单,并根据市场提供的可选择渠道填写招聘渠道选择表,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招聘活动;(9)开展员工培训,填写员工培训费用清单;(10)由总经理召集全体员工召开绩效考核会议,进行公司绩效考核。

4.沙盘盘面操作在公司模拟经营流程进行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各公司团队协商指定专人完成沙盘盘面教具摆放,一般情况下,公司经营经历4个周期,每期均按顺序逐步进行每项盘面操作。盘面操作的内容主要包含产品、资金、人员、招聘渠道的类型和数量盘点等几个方面。一是由生产部经理、营销部经理、技术部经理指导并再次对盘面摆放的生产产品类型和数量进行盘点;二是由财务经理指导并再次对盘面摆放的资金面额和数量进行盘点;三是由人力资源经理指导并再次对盘面摆放的招聘渠道、人员类型和数量进行盘点。

5.系统数据结算沙盘模拟综合实训教学依托局域网或互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联通了教师端口和学生端口的数据信息传递。在公司模拟流程和沙盘盘面操作时,同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训系统的数据录入,教师端口作为计算机后台的控制中心可以改变系统模块参数去控制操作进程,学生端口作为客户端将填写的数据输入传递至教师端口,待所有公司团队确认各项数据,最后由教师点击结算,形成最终经营结果排名。如此,便完成了纸质、沙盘和系统的有效结合,达到纸质单据、沙盘凭证、系统数据三者的结果一致的目的。

6.工作述职与经验分享首先,由总经理组织召开期终工作总结会议,针对公司几个周期经营的最终结果,公司团队全体成员进行工作述职,针对履行岗位职责、完成重点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改进措施等情况进行说明、反思和总结。各公司对经营结果与预期组织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会议后形成公司经营报告。其次,由公司指定员工代表上台分享公司经营模拟过程中的成败经验和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最后,由教师对各个公司团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客观点评,相应指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以供未来职业生涯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吸取经验教训。

第3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企业唯有不断积累人才,不断自主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持久的竞争力。近年来,许多高校均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是上升的。但是,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有悖于企业对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要求,具有非常全面的理论基础,且应该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基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应适当进行调整。可将课程根据基础课程、德育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不同分类,采用9:1:10的比例来对学分进行安排,并依据学分比例给予对应的课时安排。

(一)基础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相关理论的基础性课程。基础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占总学分中的45%。基础课程主要有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等。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其根本出发点是要培养出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人才,而人力资源领域的从业人员,其知识结构更应该全面而合理,才能够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更应该具备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

(二)德育课程

学校教学过程中所制定的德育课程,其出发点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德育课程的学分占到总学分的5%。此类课程学分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在现在社会职业道德普遍缺失的大环境下,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已经成为对人才的基本需要。所以,就应该将道德教育贯穿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三)专业课程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划分比例最大,占到50%。对专业课程可以进行细致的划分,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辅助课。具体如下:

1.专业基础课程

此类课程学分占到总课程的15%。主要课程有: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劳动经济学、管理沟通学等。这些课程能够奠定该专业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劳动经济的基本原理。

2.专业核心课程

此类课程学分占到总课程的20%。核心课程中能够包含该专业中的选、用、育和留等基本内容。所包含的课程主要有:人才测评和选拔、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设计与管理等。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3.专业辅助课程

此类课程学分占到总课程的15%。辅助课程的主要课程有:工作岗位分析、人力资源传略和规划、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建设、员工关系管理等。

二、以“德才兼备”为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是德才兼备。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的重点,是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两方面内容。

(一)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纪,公平公正,创新学习”是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始终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明确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通过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培育,使学生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

1.爱岗敬业是中华优良文化传统

通过培训,使学生对人力资源工作产生兴趣,并能重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和工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优秀人力资源管理者案例引入课堂,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2.诚实守纪是对人力资源管理者道德和法律方面的要求

即要求应用型人才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做到诚实信用。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过程中,可借助对现实招聘及劳动法的分析和学习,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和诚信做人的良好品质。

3.公平公正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要遵守的原则

在专业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案例,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具体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公平公正作风建设。

4.创新学习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勇于创新,不断学习,逐步提升自我

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过程,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具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结合体现专业色彩、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学有所得,感受创新的乐趣。

(二)运用人才测评工具测评,给予学生针对性职业指导

1.人才测评,了解个性差异

人才测评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全面、系统地对个人或组织的性向特征的识别和诊断,从而使推理或价值判断数量化,是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之一。人才测评工具对学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在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发展潜能以及职业倾向等方面的个性特征。采用“个体―教学―岗位”的培训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适合的教学指导,使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尽可能从事和专业相匹配的工作;第二,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测评使他们提高了自我认知,制定出大学四年专业学习的规划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计划。

2.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学生职业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通过人才测评了解学生个性差异,并给学生的职业规划准确的指导。第一,教师依据学生个性特征及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对学生进行职业学习规划,尤其是大学四年专业知识的规划指导;第二,对学生的职业定位进行指导,依据学生的发展潜力和职业倾向,指导未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职业定位更准确。

三、构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可通过开展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具创新精神,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内实践性教学

1.案例教学

在人力资源专业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以现实问题为牵引,引导师生双方处理冲突之中,变枯燥单一的理论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讨论。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使教师与学生不仅是教授与学习的关系,更是体现教学相长的双方,使个人思想组成集体智慧,将理论框架服务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更具实践意义。通过对现实的人力管理案例的甄选,选择针对性强的案例融入教学中,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增强了主观能动性和对学习的热情。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同时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2.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

角色扮演法是指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利用扮演角色的方式,参与到解决问题冲突中。角色扮演不仅增加教学乐趣,也使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都有所提升。以一种虚拟性实践情景模拟培训方式,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接近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教师起指导、分析和总结的作用,由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场景,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增强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专业课教授中,教师要做到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二者相结合,让现实案例进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现实场景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使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完整地完成,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提高。

3.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教学是指利用实验设备,使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软件的操作更加熟练。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电子信息化程度更加广泛。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电子管理工具十分熟悉,才能使工作更高效,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使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质量更高。

(二)课堂外实践性教学

1.社会实践

通过教师课堂理论教学,学生对进行社会实践所需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并掌握,之后指导学生制定实践方案、收集分析资料,最后进行总结。学生通过设计实践方案、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不仅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实践,也使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2.专业实习

校企合作使学生有了实践基地,为学生创设了就业展示平台,使学生在学校组织下进入企业实习。在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的共同引导下,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都有所提高,使学生未来就业更有优势。

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学生素质;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272-02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更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HRM)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政策性很强的管理类课程,其内容紧贴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实践性非常突出。此外,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求明确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的提高,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对于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设计出更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人力资源管理重在运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虽源于管理实践,但一经形成理论体系,它就有了高度概括、抽象甚至凝固的特点,而管理者们所面临的日常管理活动却永远是丰富多彩、变化不息的,所以如何教会学生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复杂多变的管理活动,提高管理水平,是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课程的首要任务和共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带领学生到各类组织中参观、学习,还是组织学生到组织中实习,都是非常短暂和受到时间和人数等的限制。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与研究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供一种模拟管理活动,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HRM课程中的应用

(一)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role-playing)最初作为一种心理教育方法,西方心理学工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对它进行研究。20世纪60年代后期,被引入到学校课堂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角色扮演已经成为广泛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 [1]。所谓“角色扮演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提供一个真实的、涉及价值争论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对出现的矛盾进行分析,并且让他们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解决各种价值冲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养成良好社会行为的教学过程。由于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向学生提供比其他教学模式更大的思考空间和更多的表现机会,所以一直被国外教学改革的倡导者们所青睐[2]。

以绩效管理中绩效沟通为例,分别设计“成功的沟通”和“失败的沟通”两场剧目,请几位同学分别承担相应的管理角色,共同演绎,体会管理冲突中的问题。如一位同学承担绩效沟通中管理者的角色,一位同学承担员工的角色,一位同学承担旁白的任务,再任命一位同学做剧务,承担布置背景的任务。一位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绩效沟通时,对员工采用命令口气,沟通过程不断接听电话,心不在焉,不给员工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沟通过程仓促,沟通结束后员工心存不满;另一位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时,提前和员工协商确定绩效沟通的时间,沟通过程专注而恳切,注意倾听员工的意见,绩效沟通顺利,沟通结束后员工受到上级激励,干劲十足。

通过角色扮演,表演者和同学们都感受到强烈的管理价值观的差别,和由此导致的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对在管理过程中应采用什么样的管理价值观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二)案例讨论

案例教学法是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对案例或问题的直接讨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课堂讨论构成课堂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法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教学所需要的案例材料,案例材料可以从已有的材料中选择或组织,也可以结合课程自己组织编写。第二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于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在一个特定的案例中,学生需要在给定的管理环境中,分析案例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运用所掌握的HRM理论知识,综合地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探讨,教师则需在恰当的时机对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总结。讨论过程可根据学生人数进行分组,人数以5~8人为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充分发言讨论,又有利于收集到不同的解决方案。小组讨论时,学生除了自己积极发言以外,还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分析与见解,并比较自己的观点与思想,进行换位思考,从中吸取并综合出更完善的决策思想。教师在学生讨论阶段还应认真观察,必要时对学生的观点做简要记录,做为第三阶段评价总结的依据。第三个阶段是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与发言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估,综合全体学生的观点并阐述教师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归纳总结时,可遵循先分析阐明案例中的重点、难点,再分析各小组的解决方案,最后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要通过教师的点评,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再思考,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逐渐引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3]。

这种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评价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讲,有助于学生对管理实际的理解,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个性得到体现,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创造和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变革无处不在,并且逐渐延伸到人们思想的深处。“e”,代表着时尚与前沿的字母,已经不仅是一件漂亮的外衣,而且更是开启管理智慧、变革管理思想和提升管理水平的“精灵”。所谓e-HR,即电子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先进的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全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它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员工服务模式的目的。e-HR的引入可减少企业人力资源行政的负荷,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改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企业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6]。

在电子商务模式日趋成熟化的今天,陈旧的工作模式和传统的工作手段造成HR主管们的主要精力耗费在了行政琐事上,除了采用专业咨询公司来分担部分HRM的压力之外,还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打造新的管理模式,节省精力和时间用于更加重要的职能,进而直接改善企业的生态环境,推动组织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当前市场上也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平台,如招聘软件、人才测评系统、猎头管理软件等。

那么相应地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除了学习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之外,还应学习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因而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需要,实时讲授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但当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很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或平台均是收费的,网上提供的免费软件通常比较简单。但也可作为入门级的课程,初步了解这些软件的设计思想。对于学生而言,在有限条件下,应尽可能主动登陆有关HRM专业网站,搜集了解HRM的最新信息,接触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

(四)实地调查

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内容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实践。如在讲授工作分析这部分内容时,通过让学生到方便取样的组织中进行调查,自己撰写工作说明书,以此使学生对工作分析的各个环节:分析组织结构、了解各部门职能、查询国家职业分类标准,确定对目标岗位工作分析将采用的方法(观察法、访谈法还是问卷法),编写访谈提纲,进入组织内部进行实地调查,在收集到相关的数据后,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写出工作说明书。学生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即便是到一个最容易取样组织中的岗位,如学校的一个超市收银员岗位,或是学生最常接触的宿舍管理员的岗位,都能将所学的关于如何进行工作分析的理论知识运用地淋漓尽致。这样从最小的、最简单的组织中实践得来的知识,对于日后在大型组织中从事HRM工作也是非常有益的。

(五)沙龙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时效性很强的专业,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了解最新的经济情况及动向,了解相关的政策变化促进企业有利发展,了解全国乃至全球人力资源市场动向,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做好准备,了解劳动用工政策的变化减少劳动争议。因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可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沙龙活动。要求学生从学生时代起就形成关注时事动向的习惯,并能对典型事件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评价。

三、综合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10%;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20%;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得80%。”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而是积极地参与者,用积极主动地思考来进行学习;而教师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讲授者,而是一个引导者、督导者的角色,教师从始至终扮演一个启发、引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角色。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不仅应教会学生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提高,这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洞察时事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等,为学生将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因而在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达成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J].教育科学,2004,(6):28-32.

[2]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3):64-68.

[3]贺秋硕.案例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08,(12):494-495.

[4]钱士茹,顾敏,何新敏.多元化HRM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12).

第5篇

尽管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很大,同时高校扩招后管理类毕业生也大批涌现。如何使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市场竞争力,不仅看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规格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更要看人才培养的质量。希望本文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集理论知识与实务技术为一体,由于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建设等矛盾,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问题较多。

(一)实践教学不适应人才培养要求滁州学院自2005年起招收第一届工商管理本科生,2006年首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2009年修订并使用至今,尽管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明确,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职业和岗位的结合度不高,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教学任务不相匹配。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为例,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任务不清晰,没有围绕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是什么”“要做什么怎样去做”等胜任特征,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和业务执行力。其次,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缺乏有针对性地设计模拟情境下的实践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研讨、并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去分析并解决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此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不够。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做好常规事务,还要追求管理变革与创新,如没有实践教学及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和见识增长,则无法锻炼人的实践应用能力并形成创新精神。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配置不合理

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的纲领文件,教学计划中须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环节。只有合理安排各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及进程,才能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以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为培养方向的工商管理专业为例,相对于其他专业基础课、必选课而言,人力资源管理课时(每周3学时)严重不足,即便是理论教学尚且要追赶进度才能完成,实践教学则难免被一再压缩。虽然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了实践教学内容和比例的增加,但只是在社会实践、实习实训、毕业论文与设计等方面增加了实践学分,而对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却无刚性要求。实践教学及学分常常集中在最后一学期,那时的学生大多在四处奔波找工作、匆忙应付毕业论文,而在学生最有兴趣、最有精力、专业课程最集中的二、三年级,却没有切实开展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

(三)对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视和投入不够

以往,学校各方面对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首先,职能管理部门没有从宏观层面加速实践教学制度和配套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对实践教学环境的营造不够。其次,授课教师没有重视实践教学活动,针对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此外,学生们没有跳出“考公务员、考编制、考研必须死读书”的思维定式,没有认清:不论何种职业路径,最终要走入社会和职场,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未来职业发展的根本。

此外,学校在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实践教材编撰、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实践教学设计方面,如何围绕课堂实践教学、实验课、技能拓展、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模块,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方面,如何整合利用好校内管理学综合实验室的各项资源及校内外实训基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教材方面,如何编制应用型教材和案例资源库,为实践教学提供有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战性的素材。队伍建设方面,如何加强课程教学团队中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更多的“双能型”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目标任务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工商管理专业是培养在社会一线运用企业管理、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和技术开展工作,具有管理与决策、沟通与协调、现代办公与信息处理等能力,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实践创新精神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

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包括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但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本科生绝不可能在以上专业领域通学通用。为此,滁州学院应区别其他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根据本校已设置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以及“市场需求、特色与错位发展、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为原则,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企业生产运营和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即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可以在企业及非营利组织从事生产运营管理、行政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根据以上人才培养的职业和岗位定位,找出相应岗位的关键能力及能力要素集合,构成人才培养的能力模块,最后根据不同能力模块要求配置相应的课程系统,即课程模块。可见,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人的能力需求,而能力需求又决定着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为例,不仅需要工作分析、招聘与配置、绩效考评、培训开发、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技术,还需要人际沟通、信息处理、管理应变等思维和能力,为此,须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劳动关系等专业必修课程,以基本满足该岗位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应用型课程,须培养学生“应知、应会、应试”等方面技能,不仅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而且要达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职业资格的要求。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方法技术、实践技巧,引导学生涉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并继续以后的探索。

本课程通过对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激励、保留等知识、理论、技术方法等学习,旨在培养未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人员,使他们不仅具备人力资源专业化知识、多元化技能、既懂理论又能实践,还具有适应未来岗位和职业发展的胜任素质,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市场观念、策略管理意识、现代化操作技能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内容结构

   为确保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内容体系完整、层次脉络清晰、教学难易适度,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是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做些什么?怎样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未来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是什么样子?”等问题的研究贯穿课程。课程主要安排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与评价、招聘甄选与人员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与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任务模块,每一模块都包含着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工作的原则、方法、技术、流程及实践应用。

为掌握以上知识和技能,本课程应在第四学期安排4个学分、每周4学时、总计72学时的教学任务,可按2:1分配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重,即理论48学时、实践24学时,理论课主要讲解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实践课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验课、践行辅导等形式开展以学生为主的体验式教学。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是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组织行为学等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是企业战略管理、劳动法、公共关系学等专业基础与选修课。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长期教学中,作者强烈地感受到实践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方面的作用。为增强实践教学效果,学校各方面须共同努力、系统开展实践教学的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

(一)宏观层面的政策保障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质量必须由制度建设为保障。首先是结合市场需求及办学目标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实践课程如何设置,保证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内容及实施标准。二是逐步建立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细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实践教学活动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从院系层面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实践教学的师资培养,针对人才培养规格研制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加强对实践教学活动的检査、指导和效果评价,定期组织实践教学公开课等。四是有效监管实践教学执行情况,完善计划、实施、监督、评价、反馈、激励系统,将实践教学管理落到实处。此外,要规范评定实践教学课程的成绩,制定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并纳入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2、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系统

实践教学应灵活多样地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按实践教学形式和功能不同,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方面。课内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并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可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应用案例研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践行辅导等活动,使学生课内将知识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管理问题联系起来。还可在人才测评、绩效考评等模块有针对性地安排实验课,使学生初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应用。课外实践活动是帮助学生在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基本的专业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激发创新意识。课外实践活动包括认知性实践和应用性实践,主要有社会实践调研、岗位见习、毕业实习、大学生科研活动等形式。此外,学校和院(部)应加大对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和实践活动经费的投入,加强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支持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到社会基层挂职、兼职等,为有效开展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经费补贴。

3、建立实践教学的考评体系

为加强实践教学系统监管,应建立校、院两级实践教学考评系统。首先是建立每学期初、中、末期实践教学检査制度,检査教学计划中是否安排了实践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的执行效果。只有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引导师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其次是将教学督导制度引入实践教学管理,通过学校教学督导组不定期的实践教学检査,利用学生联络员定期反馈实践教学相关信息,将实践教学执行情况纳入教师教学考评系统,形成多层面、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此外,还要建立实践教学质量奖惩制度,对认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师,认定其实践教学工作量,而对不按计划执行实践教学环节或学生评价实践教学较差的教师,不认定其实践教学工作量,并在教学综合考核中不予评优。

(二)微观层面的具体实施

人力资源管理重在实践和运用,该课程实践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态度、价值观等养成。只有将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践行辅导、实验课、社会实践等课内外实践教学有机组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充分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运用语言、书画、音像、视频等媒介手段,将特定的真实事件作为案例带入课堂,让学生充分了解案例、分析讨论,甚至扮演角色以体验特定的实践情境或行为过程,以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自主、亲验、交互等实践性特点,通过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团队学习。案例教学可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辩析、情境演示等方式。

人力资源课程的案例教学可采取章前案例引导,针对各章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管理实践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激发学习兴趣;其次是根据关键知识点要求,在各章中间穿插应用案例、能力要求或技术方法等板块,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和学习视野,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每章结束部分安排应用案例分析、课内体验或践行辅导等项目,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亲历亲为,提高实践调研、分析思考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劳动关系一章开始引入,发生在2010年5月的富士康集团连续12名员工跳楼自杀事件,这是一起因企业与员工利益矛盾而引发的极端事件,而随后,企业、员工、政府、媒体等方面的不同声音是否客观真实地评判、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可运用劳动关系及调整机制来分析富士康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及规避此类事件的解决方案。再如,在学习职业生涯管理一章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时,教师可引入真人真事:中国互联网企业创始人马云的职业发展,组织学生分析讨论马云的职业发展存在哪些偶然和必然的因素?他的职业成功有何启示?通过课堂上的研讨与辩论,让大家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决定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2、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

情景模拟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围绕有待探讨的某一人力资源管理课题,指导学生从管理实践、案例及相关资料中收集素材,编写成情景模拟实施方案或“剧本”,将管理实践活动“搬”进课堂,使学生身临其境,扮演各种角色,从中学习和体验管理知识和技术。该方法的特点是通过学生扮演管理角色,自我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性和创造力。②

在员工招聘一章,教师可设计“银行大堂经理的招聘”这项体验活动,使学生掌握本章的主要技术方法。该项目目的:_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和信息收集,了解银行大堂经理的工作职责及任职要求,二是让学生熟悉面试方法的应用和面试效果的评价,三是锻炼学生的沟通和应变能力。在工作分析一章结束后、员工招聘一章开始前,授课教师启动项目策划,指定当地某家商业银行,给出该银行的部分背景资料,选三组学生(每组各4-6人)具体实施。第一步是要求各组学生针对该银行现状编写大堂经理的工作说明书,充分讨论并达成一致。第二步是在招聘一章结束前,要求三组学生分别设计该银行大堂经理的招聘面试活动方案,包括面试时间、场地、形式、内容、方法、情境、面试评价量表等,确定一组学生扮演面试考官,第二组学生扮演应聘者,第三组学生作为面试活动的评价者。最后,在招聘一章结束时,教师安排2节课来实施该项目,第一节课,由三组同学模拟开展面试的角色扮演活动,其他学生旁观,第二节课,在其他同学发表评议的基础上,授课教师总结评价整个活动的组织实施,并对主要参与人给出评价分值。该项目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为什么要招人”、“按何标准招聘”、“如何开展招聘活动”、“如何组织面试”、“面试中有何方法和技巧”等关键知识点,系统而直观地运用到实践中。

3、实践锻练与课内辅导

简称践行辅导,即将课内传授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运用到课外的实践锻炼或体验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体验活动及反馈予以适时指导,使学生感受到“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一章主要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主要任务、管理者的职能定位,仅课堂讲解无疑是抽象和枯燥的。为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管理者的工作职责与角色定位的关系,我们设计了“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体验”这一课外践行项目,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者(以下简称HR)应具备的能力和特质、主要工作内容及活动范围,其次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分析思考问题、团队合作的能力。选择两组同学(每组各4人)实施。由教师联系某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安排两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该部门见习两至三周,主要是观察和学习。之后,两组同学分别利用课后时间研讨,教师参与并提供辅导。各组研讨的问题是:HR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特征;本组公认表现较好的HR并分析原因;找出见习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工作场景或问题解决案例。两组同学将以上内容归纳成文字或表格。本章结束后,教师安排2节课时间,由两组同学分别对该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总结组同学依次发言,互不重复,总结时间不超过20分钟;评价组同学对总结情况进行评价并形成一致意见,评价时间不超过20分钟。随后,其他同学自由发言,时间不超过20分钟。最后,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和点评,对参与的学生给出实践活动评分。本次活动使学生对HR及其工作有了初步印象和感受,对本课程开始产生兴趣。

4、实验课

在目前安徽省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之中,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不到三分之一,更不用说配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滁州学院尚未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验课程的开设,从硬件上可以依托经管学院的管理学综合实验室,学校可再投入少量经费购置一些不太复杂且比较常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软件,如人力资源测评系统、绩效考评系统等即可。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课环节可分组开设一至两次实验课,每次2学时,在教师的指点下,学生分组在实验室里操作管理软件,体会书本知识与模拟环境的不同,体验人力资源职能管理方式的差异及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便捷,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基本掌握实验室软件的操作要领和应用技巧。当然,教师也可以联系本地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借用他们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学生观看系统运行的演示,帮助学生总体上了解该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运行情况及内外环境变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5、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最常见的课外实践教学形式,是根据专业及课程功能要求,安排学生进入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直接体验和感受。适合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参与社会调査、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及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岗位见习或实习等。

为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布置学生以问卷、访谈等形式开展社会实践调査活动,如:针对某一地区或企业开展员工流动性调査、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査、员工心理压力及影响因素调査等。通过社会调査活动,让学生了解基层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既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及团队合作能力。再如,通过参与教研及科研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应用及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可吸收学生参加自己的教研与科研活动,从资料收集、整理等基础工作做起,直至思考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应帮助学生申请大学生科研课题及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并帮助他们开展应用性和探索性的实践研究。在校大学生参加管理岗位见习或实习的机会非常有限,一般只能联系到学校或院(系)实习实训基地,或任课教师的兼职单位,而且接触的大多是最基层的管理或技能岗位。见习或实习期间,同学们受所在单位HR和指导教师的指点,从最简单和基本的事务做起,边工作边学习、边做事边思考,通过阶段性地实习,了解所在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并主动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积累工作经验。

第6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 反思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而且是最昂贵的资源,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所需的热门专业之一。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运用适宜的课程教学方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将是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和教学经验,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反思,以提高课程质量。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至今,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广泛,对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与之相对应的教学体制未能够及时地与之同步变化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1.教学观念跟进脚步慢

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影响,在如今的教学中,很大程度上仍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表现为记忆型和被动重复型,学生仅限于记忆和重复老师给他们的东西,而且课堂呈现出灌输型的特点,整堂课几乎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

2.未能很好的将理论联系实际

现在社会需求的是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特别对于实践性非常强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来说,对实践能力要求更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老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理论的应用;缺乏实践锻炼的学生,虽然能够说出满口的专业术语,但却不能加以灵活运用。

3.想法“丰满”,实际“骨干”

在教学改革中,呼应教师充实教学方法,而且很多教师也在不断的思考教学方法的问题,身边也经常听到“应该改变”、“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我想这样会更好”的想法,但在实际中却应用甚少。很多时候,采用的仍然是比较单一的方式,对于渴望获取更多、更新知识的学生来说,无法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学习积极性低,甚至出现厌恶的情况。

4.课堂缺乏感情交流

人是感情丰富并且敏感的动物,他们渴望得到心灵的满足,渴望得到肯定,渴望被人关注,学生同样如此。但在实际教学中,讲台离学生很近,可是老师却离学生很远,呈现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现象。导致如此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缺乏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习惯于照本宣科,甚至是照答案宣科,很少询问学生的需求,也很少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好与差态度一样,没能给予鼓励、肯定和支持,让学生倍感人情味的缺失。

二、创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式的构想

通过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认为课程必须发挥出其实践性、应用性、趣味性、真实性,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因此提出一些几点构想。

1.应用案例,折射出知识的真实性

能够让学生感受所学与实际有密切关系,并能够在实际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方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案例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联系实际的特色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从课堂教学中的“一言堂”现象里解放出来,它着眼于师生、生生互动的合作性教学机制。 首先,教师要选择好案例,并设计好问题,案例要确保具有讨论性和实际性。一般选择教师自己能把握的、易为学生所接受的案例。在呈现给学生的同时,老师在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案例提供的情节内容和相关的背景资料,掌握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的,以调动学生用以往相关知识和经验进行独立思考。此时的教师可对各组讨论进行查视,对于讨论不够积极的组给予启示和提示;对于因某种意见桎梏了大家思想的要进行点拨,开阔其思维;对于讨论激励的,教师不打扰。讨论完后,全班进行交流,让学生发表对案例的看法,并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疑问,最后老师对讨论进行归纳和总结,对学生的热情进行表扬,对有切实意义的处理方案和分析意见进行肯定,对存在偏差的进行指点,让学生在自我认识中成长。

2.通过情景模拟,带动课程进入实践

情景模拟法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所设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预先设定好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所需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课程自始自终有学生主导,充分调动其各自的能力,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比如招聘是人类资源管理最基础的工作,面试的问题、环节、所提问题应获取面试者什么信息、从简历中如何认识应聘者等都能够全方位的锻炼学生应用能力。在模拟中,让扮演招聘方的学生根据所招聘的职位撰写相应岗位的工作规范和岗位说明书,设计应聘申请表、招聘广告、设计有效面试的招聘测试的题目;而扮演应聘方的学生,要做好简历、做好应对面试时的心理准备、熟练相关专业知识等。无论是哪一方,均能够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锻炼,并能够让其提前感受社会。

3.通过体验,让趣味和实践注入课堂

有学者提出了素质的冰山模型,即素质存在于四个层次: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和动机。位于冰上上的知识与技能可塑性强,而冰上下的比较稳定,改变较难。体验式教学法不仅关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更加关注学生社会角色的扮演、自我形象的树立、良好个性的塑造以及积极动机的形成等深层次潜能的开发。比如讲完工作分析后,让学生自己编写相关岗位的工作说明书,有条件时,可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实践,从实际中获取相关信息后进行编写;讲完面试技巧之后,要求学生策划自己的模拟面试工作,学生自己布置面试场地、设计基本题目、开展面试、作出初步评价。人力资源管理中离不开沟通能力,也是最具艺术、最难把握的一项技能。因此,可让学生进入校方合作企业,观察不同人的说法方式和特点、对同一问题不同级别人的沟通技巧,在企业的同意下,让学生分担不同的角色进行体验,感受语言的魅力。

总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创新教学方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相兼备的效果,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广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11):67-69.

【2】史宝玉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7,(3):67-69

第7篇

为了建立公司内部培训师队伍,实现内部讲师管理的正规化和科学化,有效开展全员培训并帮助员工改善工作及提高绩效,有效传承公司相关技术和公司文化并实现知识共享,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2.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考核选拔的培训师。

2.2内部培训师[!]是指在公司内部选拔,经人力资源部考核其资历、教案编写水平、讲课技巧等并承担公司部分培训课程的开发与授课的人员。

三、管理职责

3.1人资中心为内部讲师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讲师的等级评聘、评审、制订课程计划及日常管理。各公司协助人资中心管理内部讲师,积极开展内部授课。各业务部门应积极协助与支持内部讲师的授课管理与培养工作。

3.2内部讲师工作职责

3.2.1参与课程的前期培训需求调研,明确各公司员工的培训需求,向人资中心提供准确的员工培训需求资料。

3.2.2开发设计有关课程,如培训标准教材、辅助材料、案例及游戏、授课ppt演示文档、试卷及标准答案等,并定期改进以上资料;

3.2.3制定、落实培训计划,讲授培训课程;

3.2.4负责培训后阅卷工作、后期培训跟进工作,以达到预定的培训效果;

3.2.5对其他讲师的授课技巧、方法、案例、课程内容等提出改进建议;

3.2.6协助人力资源部完善内部培训体系。

3.2.7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

四、内部培训讲师(以下简称内训师)管理内容

4.1内训师的组建及选拔

4.1.1公司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内训师进行选拔。

4.1.2凡在管理、业务、专业知识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或特长,工作业绩突出,同时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的人员,可参加内训师选拔。

4.2内训师选拔程序:

4.2.1.由各分公司/部门推荐或个人自荐,填写《内部培训师推荐(自荐)表》,由各分公司/部门经理或副经理审核,报人力资源部审核。

4.2.2人力资源部初步审核后,组织各分公司/部门相关直线上司评估确定内训师人员名单,报公司领导审批。

4.2.3凡参加外派培训,一次培训时长在5天或以上的人员,经人力资源部考虑,可作为公司临时内训师,具有为员工提供一次时间不少于一天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自定)的义务,如讲课现场效果评估能达到内训师基本要求,经个人申请可纳入公司正式内训师管理。

4.2.4内训师分初、中、高讲师三个级别,填写自荐/推荐表时要注明申请的级别,并由人力资源部审核决定,升级需通过内训师资格评审,填写《内部培训师升级申报表》。其中申请上一等级讲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是:

4.2.4.1需在一年内完成在原级的最低有效授课时数(计算范围为公司委托讲授的课程)如下表:

级别初级讲师中级讲师高级讲师

申请上一等级的最低有效授课时数(小时)60100/

4.2.4.2在上述的授课时数内课程的效果评估(课程效果评估以讲师结束整次培训为单位)平均在80分以上;

4.2.4.3讲师在原有等级申请上一职等时,必须具备上一职等的工作能力,相应的工作职责和条件可参考本条例相关内容。

4.2.4.4满足以上条件的讲师可向人力资源部提交《内部培训师升级申报表》,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平时对学员抽查的培训效果、讲师的授课水平作最后审批。

4.3内训师考核小组:

内训师考核小组由公司经理、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培训负责人及相关业务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内训师资格、培训课题设置等进行评定,培训专员负责对内训师的工作情况进行管理。

4.4内训师任职资格条件:

4.4.1已转正定级员工,原则上需要本科以上学历;

4.4.2工作认真、敬业,绩效显著;

4.4.3对所从事的工作拥有较高的业务技能,且具有相当的理论水平;

4.4.4在管理、业务、专业知识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或特长,

4.4.5具有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和一定的培训演说能力;开发课程的试讲考核成绩达到良好以上。

4.4.6人力资源部收到《内部培训师推荐(自荐)表》后,根据各公司的人员数量、申报人水平、公司的培训需求等情况与申请人所在部门协商,初步确定内部讲师名单并报总经理审批。

4.4.7内训师考核小组组织对课程设置及试讲质量进行评定,评定合格者由人力资源部颁发内训师上岗证(有效期一年)。

4.4.8初级内训师入职资格

英语水平大专学历,具备一定英语的阅读能力,基本能看懂普通文件资料。

课程等级讲授的课程为基础类课程。

课程及教材开发把握学员需求,能整理开发出切合实际需要的教材。

业务指导能力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掌握相当的专业知识,能在实际工作中指导员工或下属或客户进行工作。

4.4.9中级内训师入职资格

英语水平本科学历,具有英语四级同等水平,能看懂英文教材。

课程等级讲授的课程属于系统性较强的专题类课程。

课程及教材开发能对培训需求作深入分析和探讨,能够开发、改进切合实际需要的教材。

业务指导能力在公司范围内的专业领域中具有相当影响力,能在实际工作中指导下属工作,并能够指导初级讲师提高授课技能。

4.4.10高级内训师入职资格

英语水平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英语四级同等水平,和具备一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资料翻译能力。

课程等级讲授的课程属于系统性较强的项目类课程。

课程及教材开发能对培训需求作精辟分析和深层次研究,具有前沿技术信息的采集渠道,具备专题课程及新技术课程的开发能力。

业务指导能力对在长期的专业技术实践和研究中形成独到的理论体系,并具有标准教材审核能力,能够指导中级讲师提高授课技能。

4.4.11所有内部培训师,均需要参加公司组织的外部聘请专家职业培训师授课认证,参加初级、中级、高级内部培训师培训并考试考核合格,公司颁发相应初级、中级、高级证书并持证上岗。

4.4.12人力资源部将每年组织一至二次全体内训师的经验分享与交流, 或聘请资深人员或外部专家指导、培训,以提高内训师的授课水平。

4.5内训师的工作职责:

4.5.1配合人力资源部开展培训工作;

4.5.2开发培训课题,撰写讲义,参与公司内部相关培训教材的编写,并定期改进以上资料;

4.5.3参与培训课程内容的审定;

4.5.4根据人力资源部的培训安排,讲授培训课程;

4.5.5参与对参训人员的课程考试或考查,考后阅、评卷工作、后期培训跟进、答疑等工作;

4.5.6将课程资料、教案、讲义、考试题目及结果需交到人力资源部作为培训资料的备案;

4.5.7内部培训师在接受人力资源部或本部门安排的授课任务后,须按时上课,若因特殊原因不能上课者,应提前一天通知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或本部门相关领导。

4.5.8参加相关外训后,须在两周内向内训师考核小组翻讲外训内容或提交《职员培训报告》;

4.5.9负责参与公司年度培训效果工作总结,对培训方法、课程内容等提出改进建议,协助人力资源部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司培训体系;

4.8激励措施:

4.8.1公司根据内训师的授课时间(授课时间可累加计算)的长短,按优先顺序提供参加外部培训机会;

4.8.2为开发课程的内训师给予报销查询、购买、复制课程相关资料等费用;

4.8.3对开发课程和授课表现出色的内训师给予奖励;

4.8.4通过每次讲课的《课程评估表》(即全体受训人员打分的平均分)满意度高低值,在年底评选出“优秀内部培训讲师”,授予“荣誉证书”,并作为员工晋级、调薪的重要依据。

4.8.5若连续两次授课满意度调查总评得分未达到及格(60分)以上,自动丧失内部培训讲师资格及所享受的一切待遇。

4.8.6内训师的授课可享受授课费,按如下标准付费:

级别初级讲师中级讲师高级讲师

授课费标准(元/小时)

(每天标准课时为6小时)工作时间4060100

非工作时间5080200

每年辅助资料费补助3005001000

4.8.9发放授课费的课程必须为人力资源部统一安排并经人力资源部考核合格的课程,发放时间为课程后期跟踪、总结完成后1个月内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统一申报与支付。

4.8.10以下情况不属于发放授课费的范畴:

4.8.10.1各类公司、部门会议、活动;

4.8.10.2管理层、各分公司/部门经理等对本分公司/部门人员开展的例行的经验及知识分享、交流、指导。

4.8.10.3试讲、经验交流、其它非正式授课。

4.8.10.4由各用人单位为提高员工技能,组织开展的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的在岗培训。

4.8.10.5工作职责要求的授课。

4.8.10.6授课时数不足1小时的课程。

4.9内训师的考核

4.9.1人力资源部统一计划与安排内部培训师的授课,并进行内训师授课情况的抽查、评估与跟踪。

4.9.2人力资源部对内训师的年度授课绩效进行年终综合考核,人力资源部填写《内训师年度考核表》,对优秀讲师的奖励在年终绩效考核以与体现。内训师每授课一次,年终考评分加1分,年终绩效考评分加分最多为10分。凡年终内训师考核分评定为90分以上者,授予优秀内训师奖章,年终绩效考评分加10分。

4.9.3内训师如在1年之内有5次课程的现场效果评估低于70分,或内训师年度考核分低于70分即被降级,初级讲师将被解聘,待进一步培训后再申报加入。

4.9.4人力资源部作为对内训师评审起最终监督和决定作用的一方,为能够掌握第一手信息,将不定期对学员进行访谈,了解内训师的授课效果。访谈产生的结果将成为人力资源部讲师绩效考评的依据,同时也可为人力资源部进一步开发讲师能力奠定基础

五、内部讲师的培养

5.1政策支持

5.1.1按照配备手提电脑的相关规定,初级级别以上讲师经过人资中心提名,各公司经理批准后,可以配置笔记本电脑一台。

5.1.2同等条件下,薪资调整、评优活动、升职等优先考虑内部讲师。

5.2培养

5.2.1公司内部讲师必须接受专职职业讲师的《培训培训师》的课程培训,《培训培训师》课程共分为三个级别(初、中、高),人资中心负责根据内部讲师的发展情况筛选接受培训的讲师名单。

5.2.2所有接受《培训培训师》的内部讲师必须在培训前准备好各自在培训当中的实际案例。

5.2.3所有接受《培训培训师》的内部讲师在培训后必须制订行动改进计划,根据培训所学针对性地改进自己在授课当中的不足之处,提高水平。

5.2.4内部讲师可旁听公司所有培训课程,优先参加公司内的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各项培训。如有必要,可申请参加与自身授课内容相同的外出培训。

5.2.5人资中心将不断发放大量的培训资料、学习资料给内部讲师。

5.2.6获得公司培训师资格证书,经人资中心确认后,由所在公司报销考试及学习费用。

5.2.7人资中心将每年组织一次全体讲师的经验分享与交流,并聘请资深人员或外部专家指导、培训。

第8篇

一、情景模拟法的含义

情景模拟法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场景、人物、事件,让学生进入情景,扮演其中各种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情景模拟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有七大职能,它们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这七大职能分为七个模块,根据情景模拟的可操作性程度和高职学生毕业后最需具备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可将情景模拟训练集中在工作分析、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和劳动关系管理这四大教学模块上。具体安排如下:

(一)工作分析模拟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切职能都是以工作分析为前提的。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如各教学系部、各管理部门、后勤服务公司等,预先设计几个学生感兴趣的工作岗位,如学院院长、系主任、辅导员、学院办公室主任、后勤服务公司总经理等,让学生扮演人力资源专员,以组为单位进行工作信息收集,并强调在信息收集过程中不可过分干扰他人的工作,并且随时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谈吐,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相关岗位信息采集完成后,学生利用所学工作分析专业知识,编制规范的工作说明书,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克服胆怯、害羞心理,同时还要体现专业性特点,对他们来说,既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又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

(二)招聘与甄选模拟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与甄选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因为学生今后成为企业招聘专员的几率较大,而且几乎所有学生找工作时都要过招聘关,所以,这一内容的模拟既要锻炼学生的招聘能力,提升它们的招聘水平,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应对用人单位的招聘,充分展示自我才华,从而赢得用人单位的肯定和青睐,获得心仪的工作。

笔者在课堂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情景模拟环节:

1.自我介绍。每次课的开始,笔者请两名学生模拟应聘者,分别到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在这一分钟的介绍里,要讲清楚自己的基本情况、想应聘的单位、职位,以及应聘该职位的优势所在,讲述要突出重点,举止要得体大方,且必须做到脱稿演讲。学生完成自我介绍后,教师请其他同学中肯点评,赞扬其讲得精彩的地方,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发言。

2.招、应聘面试互动。由两位同学组成一组,相互扮演招聘方和应聘方。其中,扮演招聘方的同学不但要根据招聘的职位撰写岗位工作说明书,还要设计应聘申请表、招聘广告,并制定有效的面试题目;扮演应聘方的学生则要在课堂上沉着、冷静、巧妙、机智地回答招聘方所提的问题。最后,由招聘方对应聘方进行点评,做出是否录用的决策。这个流程走完后,两者互换角色,再重新将整个招聘过程演练一遍。

3.无领导小组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是面试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面试。通过给一组考生一个与工作相关的问题,让考生们进行一定时间(一般是1小时左右)的讨论。主要考察应聘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说服能力、自信心、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情绪稳定性、非言语沟通能力(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语调、语速和手势等)等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要求,由此综合评价考生之间的优劣。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以组为单位,一个组派两名学生模拟考官,负责出题、拟定评审标准及评价应聘者现场表现,其余学生扮演应聘者,积极参与无领导小组讨论。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各自派一名考官和应聘者上台讲述其切身体验后的感受,并为同学们今后参加真实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最后,教师根据各组表现做总结发言。

通过自我介绍、招、应聘面试互动和无领导小组讨论,学生基本把企业的招聘流程演练了一遍,今后,不管是应聘“招聘专员”这一岗位,还是应聘其他职位,会少走弯路,而且对自己更有自信。

(三)培训与开发模拟

全班分为多个组,每个组选择一个专题如阳光心态、提高敬业精神、打造高绩效团队等,模仿真实企业展开一次完整的培训。其中,每组选择一个学生扮演培训师,其他学生扮演培训专员,共同做好以下工作:(1)分析培训需求,制订一份培训计划书;(2)制定培训通知;(3)口述培训前的准备工作;(4)介绍培训师和培训内容;(5)培训师开展培训(结合PPT展示,10分钟左右);(6)总结培训师的发言,对参加培训者提出要求;(7)制定一份培训效果评估调查问卷,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培训的模拟演练,学生将深刻认识到:一次培训如果能做到培训前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制订计划,落实计划,培训中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及培训后及时总结、评估、反馈,应该说,这样的培训就是完整而有效的。

(四)劳动关系管理模拟

选取若干个企业劳资纠纷的典型案例,设置相关情景,分配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组织学生模拟练习。

三、情景模拟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情景模拟法运用的方式及评价体系决定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实际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1.每次布置任务时,一定要留下足够时间给学生准备,这样,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扮演相关角色时才会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既有利于任务的出色完成,又极大地增强自信心。另外,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以个人需要为中心,打破原来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个性化的、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知识结构。

2.学生进行情景模拟时,教师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他们去准备、展示、分享和点评。尤其是点评环节,一定要让学生充当主力军,他们的真知灼见或许会大大启发教师的思维,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赞同。另外,在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综合学生发言与情景模拟包含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的认知,引领正确的方向。

第9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高职教育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大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力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高职教学的核心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门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然而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形依然大量存在,传统观点认为在课堂内无法开展实践实训。笔者结合从教《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以来教学改革的尝试,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性质及功能定位,谈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经历和经验心得。

一、减少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实训比例

《人力资源管理》是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自2010年以来笔者把课程名称定为《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常用软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一般安排一半的时间在机房进行上机实训,编写实训指导书,制定实训标准及能力目标。笔者设计以下几项实训项目及任务:

通过上机实训,增强学生对常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和对数据统计及分析的敏感度,改变过去单纯讲授理论使得课堂枯燥、抽象的局面。

二、引入沙龙教学模式,一课多师授课

笔者设计了“HR管理沙龙”,通过教学主体多元化,使得学生在多角思维碰撞中开拓思路,汲取多元知识。邀请多位企业从业人员作为嘉宾参与课堂互动,请他们讲述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岗位设置、岗位技能要求、岗位职责及职权,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需的技术和艺术,以及从业人员在管理实践中真实的经典案例。教学主体也可以是校内人力资源专员或管理人员,充分利用本校资源,邀请他们到课堂上讲授从业心得与经验。教学主体也可以是学生,教师预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课余搜集资料,或进行调研,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陈述和展示,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

三、设计温馨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室场景布置上,用舒适、简约的圈椅围桌,4-6人一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拘泥于传统课堂行为规范约束,可坐可站,或饮茶,或倾听,或激辩。围绕案例或学习任务展开讨论与合作,小组代表陈述呈现并答辩,课堂交流, 共同提高,最后教师点评总结。为了增强学生展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精彩性,教师通常采取各种评比方式,比如小组内全员参与的加五分,有开场白、过渡语的根据精彩性加五至十分,能主动参与其他组分析、点评的加十至二十分。最后,根据各小组的得分进行排序,教师及时进行点评、表扬或鼓励。教师在答辩过程中利用案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应该先浅后深,层层推进,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并享受其中的乐趣。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这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团队精神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四、加强过程考核,淡化笔试

鉴于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实务性,对学生基本理论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考核方式应多样化。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成绩的考核指标有:上机实训作业完成率和完成质量,出勤率,案例研讨团队合作状态、代表陈述,课堂专注力等。期末考核可采取笔试+口试答辩相结合。笔试重视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计算能力,口试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通过不断训练和考核,使学生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教育持续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之一。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采取先进、多元的教学手段,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悉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受益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卢方卫, 王惠娟 《案例教学在高职人力资源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经贸 2007-10.

第10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双师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21-01

21世纪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持续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当今的市场如此重要,那么在大学期间,如何培养合格优秀有潜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成为了老师思考的问题。文章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性对如何培养出实践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

一、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的特点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结构包括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和两项基石(岗位分析和人力资源测评),而这些内容不仅仅要求理论上要理解,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的把握。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运用到企业方面就管理行为,它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人力资源专业讲授模式的特点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时间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内容的传授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书本理论的传授,更多的应是运用案例教学和思维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总结人力资源活动的规律,那么对其他的企业的管理活动同样具有示范意义。此外案例教学有逼真的模拟功能。如果教师能够设计出具体而又逼真的人力资源管理情景,那么将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会增强学生将来面临处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自信心和正确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多种联系,从不同角度和思维去思考,鼓励学生敢于求新,独辟蹊径。

二、人力资源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强调理论和实际运作结合,积极参加实践

课堂讲授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仅仅使学生认识到了理论,而如何消化理论、运用理论就成为了教师思考的重点,解决这问题关键在于案例的讲解和实践操作。此外要使学生积极接触社会,比如社会调查,它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到比较有特点的经济管理部门,社会性中介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调研,了解实际运作部门的真实状况,并根据企业的真实人力资源运作撰写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最后就是人力资源专业同学们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专业实习就是学生在自己联系的单位或系部介绍的单位体验真实工作的过程,同时学生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的实践教学环节。

(二)强化相关其他学科理论学习的基础,推行“双师型”制度

众所周知,现代人力资源的知识是产生于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所以人力资源的知识和管理学的很多知识息息相关,比如人力资源战略则和战略管理有关,人力资源成本则和会计学,财务管理有关。招聘模块则和组织行为学有关,人力资源的一些公式则和数率统计有关。对于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还要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在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加强或提前对上述其他学科的学习,才能很好的理解人力资源。

此外,鉴于人力资源知识的实践性强和知识面广,所以对老师也有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的要求。现在高校教师大多数是重点大学的硕士和博士,他们往往有很系统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锻炼的经验。而人力资源的实践知识日新月异,所以会出现使教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脱节的现象。所以专业教师特别是一些职业院校的老师应积极地接触社会,接受实践锻炼。那么院校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到社会中去实践,开展研究。从而获得最新最结合实际的人力资源操作知识和操作模式,然后带入课堂。

第11篇

关键词:教改课程 模拟公司 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

一、课程项目综述

该门课程属于人力资源专业的专业课程,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绩效管理属于比较重要的工作环节,基于以上的原因该门的教学改革在讲解基本理论与知识点的基础上,应加大实践教学。由于目前我系还没有绩效管理的实验软件,因此,对教学的改革设定为对模拟公司的绩效管理。以模拟成立的一家公司,开展绩效计划、绩效活动、绩效考核、绩效面谈等一系列绩效管理过程,熟悉掌握绩效管理体系。因此,对该门课程的课程评价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平时成绩的比重相应占到了60%,而期末成绩的形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并非以往的命题论文形式,而是模拟公司的年度报告。

二、改革方案设计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6-8人一组,各小组成立一家模拟公司,组建公司结构,小组成员分别担任公司的各机构的员工;对模拟公司进行运作,开展公司活动,在活动中展开绩效管理的过程;最后对公司的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

该门课的成绩形成分成三个部分:考勤20分,完成4个操作模块40分,最后提交公司报告40分,也就是平时占60分,期末占40分。具体内容如下:

1.四个操作模块

第一,完成模拟公司的组建,各小组成员担任个部门员工,制定公司章程和主营业务,对各部门员工的职位进行职位描述(10分);第二,制定公司一年的工作计划,根据主营业务和公司的定位,制定12月的业务活动计划,该计划需要体现绩效管理的过程参与,即每个员工在其岗位上需要做的工作(10分);第三,报告公司运作情况,以运作6个月为时间段,每个部门对开展的工作进行绩效总结(10分);第四,模拟绩效面谈,对每个员工一年的工作进行绩效考评面谈,最后得出该员工的考评结果(10分)。

2.提交公司报告

该项任务属于期末大总结,报告中要求包含从公司组建、制定工作计划、公司运作到绩效面谈四个模块的书面陈述,要求附上该公司各种绩效表格(样表和已完成表格)以及采取的增强员工绩效的措施。

最后,对一年的公司员工绩效做个总结,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下一年该如何改进(40分)。

3.四个操作模块的评价标准

第一,PPT的内容思路和制作效果(4分);第二,PPT内容的创新程度(2分);第三,讲解过程的认知和熟悉程度(2分);第四,与台下同学的互动程度(2分)。

4.期末公司报告的写作要求

第一,选题具有现实意义,文章结构安排合理,具有逻辑性;第二,写作规范,引注正确;第三,条理清晰,论证有力;第四,资料翔实,真实可靠;第五,理论阐述全面,能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六,能够围绕主题合理论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分析问题透彻;第七,富有创新性,能够提出新的观点。

三、课程的达成效果

第一,使同学们掌握了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及其实施步骤,实现了从理论向实际的迁移,强化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模拟公司的过程中,还涉及公司成立及运营相关知识的运用,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

第二,让学生们学会了根据实际情况,解决绩效管理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不断完善自己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

第三,本实践课题的真实性很强,让学生经验了自己成立公司的全过程,提高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同时,对以后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一定的帮助和经验借鉴。

第四,本课程项目还涉及了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开发等六大模块的知识点的结合应用。经过综合实践,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完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融会贯通。

第五,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得每位同学在小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融入到学习中。

四、结论

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总的来说是比较成功的,与该课程配套的教学平台网络资源也被学院评为优秀网络资源,这跟同学们所展示的学习成果和教学的效果是密切相关的。该课程的教改成果和模式打开了一条任务模块教学的新篇章,为探索更新的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廖嗣德,赵风雨.复合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5)

第12篇

为发挥好与业务部门的战略合作伙伴作用,壳牌人力资源部设立了以下四个层次的工作目标:行政管理专家、员工的良好伙伴、业务部门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内部改革的先行者和顾问。为此,壳牌人力资源部积极参与公司的重大项目发展讨论和业务部门的重要决策。并随时收集并反馈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公司内部的交流达到畅通、准确的目的。随时了解公司的发展方向,根据行业动态及市场变化,领导公司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变革。

招聘是为了“发现未来的老板”壳牌是本着“发现未来的老板”的态度来实施招聘的。主要是着眼于未来的需要,希望在较短时间内把员工培养成为公司的管理者。壳牌在招聘时不限专业、不限学历,主要看应聘者是不是有能力工作,并且能够完成工作。所以,壳牌选才只看重人的内在潜能,把应聘者的发展潜质放在第一位,在公司内部壳牌把发展潜质定义为“CAR”,即“成就欲”以及成就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壳牌招聘员工的特质还包括:待人真诚,善于运用有效资源去达到目标。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与各种人相互合作,不轻易放弃目标,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并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避免。另外,壳牌招聘人才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工作,因为壳牌希望他在公司确实是有发展前途的,并且能够实现这个事业目标。壳牌希望他有能力从现在的位置做起,一步一步地向更高更宽的方向发展,做到经理或董事的位置。壳牌的员工发展计划公司有一整套员工的发展体系:员工的培训、员工的指导帮助体系、员工评估发展中心、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等。

(1)员工的培训

壳牌公司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并有一套结构完善的培训机制,每年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会制定一个培训计划,将公司安排的培训工作详细地在计划中体现。年初,在员工完成年终总结后,部门经理需要根据所讨论的结果,汇总下属员工的当年培训计划并上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则根据各业务经理同员工签订的年终总结中有关培训的内容分门别类,作出每一个员工的培训计划,并在每一个季度进行调整。培训部按年初制定的培训大纲设计培训科目和课程,并定期同各个部门经理探讨有关培训方面的回馈意见及建议,然后加以实施。在制订培训计划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素质架构表格与分析方法,首先确立素质差距,然后确定培训方向与方法。

壳牌公司强调和鼓励员工在工作中边干边学,注重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除了安排员工参与各种项目组外,还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人才的交换流动使用。壳牌的员工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和在世界各地的同事交流,在壳牌遍布全球的网络中大展身手。壳牌虽然没有自己的商学院,但拥有网上的“SOU壳牌大学”。壳牌开放大学里面的课程多种多样,涉及商业、技术、管理、交往、心理等多个方面。不仅有在线的课程,还有来自全世界各地专门的在线远程培训。壳牌员工可以通过注册申请账号进行相应课程的学习。壳牌还为120个国家开发了一个“全球竞争力框架”,使员工可以看到他们在目前的职位上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开发了全球工作描述和职业发展路径,使员工可以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建立正式和非正式的反馈系统,并进行全球意见调查,每隔一年衡量一次员工满意度和贡献度。另外,在有大型生产基地的地方,壳牌就会有培训中心。壳牌中国设有油品零售业务学院等培训中心,还有全职负责培训的经理,来确保所有员工以合理的频率接受培训。同时,还会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面向未来”的培训。

(2)员工指导帮助体系

员工的指导帮助体系是运用公司中有经验的人力资源,帮助指导选定的年轻员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员工与导师的沟通方式由员工和导师共同来决定,导师并不会给员工做业绩评定。壳牌公司希望导师与员工双方沟通是自由的,希望他们畅所欲言、充分沟通和分享。同时,在和员工沟通的过程中,对导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他们来说,这个过程可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提高培养员工的能力。导师会很有成就感,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除了一对一的指导,在一些很有经验的海外高层主管访问中国的时候,人力资源部门还会安排这些高层主管与员工见面,分享他们个人在管理和职业发展上的心得和经验,以帮助年轻员工发展。

(3)评估发展中心

对那些非常有潜力成为高层管理者的员工,壳牌将给予特别的关心和培养,并提出了一个相应的“发展计划”。在这个“发展计划”里,老板会制定技能提高的目标,并进行督促指导。当个人发展需要公司帮助时,可向公司申请费用或时间。公司鼓励个人发展,并结合公司的需要,给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位锻炼。同时,公司组织了一个评估发展中心,这些员工在这里会受到业务方面的强化培训。比如说,给你一个实战的例子让你分析,或一起讨论,而在旁边观察和辅导的公司最有经验的经理们,会为你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你哪些方面做得好,在哪些方面还有提高的余地,从而帮助员工得到最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