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大自然的句子

描写大自然的句子

时间:2022-04-02 20:07: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大自然的句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大自然的句子

第1篇

1、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

2、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3、秋天的田野,一片金黄,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

4、炎炎的烈日高悬当空,红色的光如火箭般射到地面上,地面着了火,反射出油在沸煎时的火焰来。

5、红艳艳的太阳光在山尖上时,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城市渐渐地显现在金色的阳光里。

6、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胀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7、海面上跃出一轮红日,鲜艳夺目,海空顿时洒满了金辉,海面由墨蓝一变而为湛蓝。

8、风,轻轻地、温和地吹着,是美丽的灰姑娘姗姗而来;树木开始脱下她绿色的夏装,换上了金色的秋装。

9、春天,那太阳暖洋洋的,它伸出漫暖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

10、十月的秋风拂着大地,辽阔的田野一片金黄。

11、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

12、深秋的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

13、太阳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染成血色。

14、秋光绚丽,金风送爽,如海的高粱举起火把,无边的大豆摇响铜铃。

15、啊,秋雨把梧桐树的衣裳打黄啦,给秋天添上了一身神秘的彩装。

16、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成了点点金色的光斑。

17、冬天的太阳像月亮一样苍白无力。

18、一株株枫树挺拔直立,秋风一吹,叶子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就像鼓掌在欢迎我们哩!

19、太阳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了红彤彤的面庞,霎时,万道金光透过树梢给水面染上了一层胭脂红。

20、或是晨光初照,或是山街夕辉,独坐秋天,高天、淡云、远山、近树、鸟鸣,幕天席地,一曲幽远的天籁交响在你的心底里升起。

21、初秋的小草不像春天的那样鲜嫩、夏天的那样柔软,草地上这儿一片鹅黄,那儿一片翠绿,好像一块黄绿错杂的地毯。

22、早晨,太阳像个刚出门的新媳妇,羞答答地露出半个脸来。

23、火红的旭日刚刚透出海平面,给美丽恬静的大海抹上一层玫瑰色。

24、那刺穿云块的阳光就像根根金线,纵横交错,把浅灰、蓝灰的云朵缝缀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

25、灿烂的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透过早雾,()一缕缕地洒满了校园。

26、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27、这时候正是早上八九点钟,明亮的阳光在树叶上涂了一圈又一圈金色银色的光环。

28、窗外吹进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许久,恍恍惚惚地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信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29、朝阳把它的光芒射向湖面,微风乍起,细浪跳跃,搅起满湖碎金。

30、刚刚起身的太阳呵,精神抖擞,红光四溢,把整个世界照得通亮。

31、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32、天际出现了一抹紫红色的朝晖,像绽开的红玫瑰。

33、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34、没有敢抬头看一眼太阳,只觉得到处都耀眼,空中、屋顶、地上,都是白亮亮的一片,白里透着点红,由上到下整个像一面极大的火镜,每条都是火镜的焦点,仿佛一切东西就要燃烧起来。

35、太阳泛起火红的笑脸,使朦胧的校园豁然揭去纱帐。

36、金色的阳光透过缝隙,洒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草上。

37、金灿灿的阳光倾泻下来,注进万顷碧波,使单调而平静的海面而变得有些色彩了。

38、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

39、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40、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照耀着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发花。

41、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

42、太阳一年操劳到头,忙到冬天,就筋疲力尽,几乎放不出热力来了。

43、太阳正被薄云缠绕着,放出淡淡的耀眼的白光。

44、满天红云,满海金波,红日像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45、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乡,它们“叽喳,叽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46、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

47、金灿灿的朝晖,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际,高高的黄山主峰被灿烂的云霞染成一片绯红。

第2篇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呼唤构建扎实、灵动的课堂。教师可尝试着从多一点教材的研读、多一点“让学”的举措、多一点教学的策略等方面切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扎实 灵动 教与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4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再次引发了广大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新课改呼唤扎实、灵动的课堂教学,教师该怎样实践和把握呢?这是广大教师普遍关心而又感到困惑的问题。根据教学经验,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多一点”开始着手。

一、多一点教材的研读

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课堂教学而言,深入研读教材,就是“磨刀”。研读教材的时间花得多一点,教学的内容则更准确、深刻,教学过程的设计则更接近科学、艺术。如此,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最大效益,更快、更多地“砍”到课堂教学的“好柴”。多一点教材的研读,是上出一堂扎实、灵动的语文课的基础。

然而,现如今,又有多少教师真正做到了研读教材、读透教材呢?常见的是,不少教师看过一遍教参,大抵在书上写上个三五行的要点,就算是“研读”教材了。因此,教参上说什么,教师教给学生的就是什么,研读教材成了搬运教参。教参最初的设置,仅仅是为教师提供一种解读教材的参考,并非教材指南,更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长期依赖教参,教师逐渐失去了个性化解读教材的能力,甚至连准确解读也做不到了。

就拿《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来说吧。全文通过描写天空、小河、原野的特点,表现了北大荒秋天的美。其中,天空的特点,教参给出的解读是“一碧如洗”。于是,一堂又一堂的公开课上,一次又一次地概括天空的特点都是“一碧如洗”,无一例外。真的是这样吗?不妨静下心来仔细读读教材。描写天空的段落,首句“天空一碧如洗”,后面是一个逗号,语意未尽,承接这句的是“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乍一看,貌似用“流云”来反衬天空的“一碧如洗”。继续往下读,“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每一句都在写流云,写它的动态及色彩之美。再深入思考,既然写流云,首句为什么要说到“一碧如洗”呢?细细斟酌,恍然大悟,正是有了大多数的“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才出现的流云才显得更绚烂夺目。“一碧如洗”与“五彩斑斓”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研读至此,天空的特点用“一碧如洗”来概括,显然是不准确的,用“纯净美丽”可能更恰当些。

这样的研读,虽然多了一点时间与思考,却收获了准确的个性化的解读,犹如拨开迷雾见青天,内心的满足与喜悦不言而喻。值得!长期坚持下去,课堂教学一定会越来越严谨、深刻。

二、多一点“让学”的举措

学校,之所以为“学校”,而非“教校”,顾名思义,是学生学习的校园。不容置疑,“教”应让位于“学”。浙江的周一贯先生深入课堂,提出了小语研究的下一步,关注的重心应从“怎么教”与“教什么”转移到“为谁教”上来。这再次引发了教师们的思考:我们真正做到“让学”了吗?每一堂课上又落实了几项“让学”的举措?

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我一改传统的教师组织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上总是问题套问题的教学形式,只提了一个主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介绍这种文字的?请举例说明。”我郑重申明:“这堂课,每位学生都是小老师,负责教会自己和其他同学,有困难的时候,可以向同伴寻求帮助。”之后,就将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交给了学生。

学生先是一愣,继而异常兴奋,一种被信任、被期待的荣耀感写在脸上。随即,所有的学生均带着问题潜心会文,寻求答案。有所发现后,有人开始轻声跟同桌交流起来,有些索性四人小组交流起来,讨论热烈。最后,若干学生先后上台,俨然一位位小老师,发表着见解。有的带领大家认识了文中的星座、云、石灰石、花岗石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以及它们带来的相关知识;有的补充了文中没写到的大自然的文字,举例说明了从蚂蚁搬食中懂得了合作的重要等一个个新发现,总结出大自然的文字不仅可以告诉我们知识,还给予我们人生的启迪;有的抓住“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中的“爬”字展开阐述,尽管本文是科普小品文,但是作者运用了拟人等表现手法,写得生动有趣,让人一看就明白,越看越爱看;还有的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扣住句子:“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森林的呢?”学生兴奋地揭示,句中连续的三个问号,是作者为了启发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兴致勃勃地往下读而设置的……大家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共同完善,达成共识:大自然的文字这么丰富有趣,每个人都应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断探究,认识更多的大自然的文字。

一次大胆的“让学”尝试,换来了学习主体的热情洋溢、思维顺畅、自信满满,换来了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

因此,多一点“让学”的举措,是上好当下语文课的保证。

三、多一点教学的策略

“让学”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日益拥有了学习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教师的“指路牌”作用也不可或缺。教师既要将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甘当舞台背景,又要在学生困惑时,指点迷津,发挥主导作用。没有足够的教学策略,教师怎能胜任自己的课堂角色?因此,多一点教学策略,是上好扎实、灵动的语文课的关键。

仍以《北大荒的秋天》为例。这篇文章写得极美,语言特色鲜明。

例如,描写流云色彩的词语,就有“银灰”“橘黄”“血红”“绛紫”等。为了帮助学生习得这种遣词方法,可以采用归纳法、演绎法的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说说文中写了哪些色彩。接着,引导学生归纳这些词语的共同构词规律:事物加颜色,配套使用,且合乎情理,使表达更直观、形象。最后演绎运用。教师可以先从文本开始迁移,文中描写原野时,有一句话这样写道:“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这句话若浓缩为一个词,就是“火红”。再联系生活,拓展想象:“流云五彩斑斓,除了文中写到的,天空中可能还会有哪些颜色呢?你能仿照‘银灰’‘橘黄’‘血红’等来说一说吗?”如此,学生习得了描写色彩时应准确、生动的遣词方法。

再如,为了表现原野的“热闹非凡”,作者除了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外,还大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体会拟人句的妙用,是该段的教学价值之一,绕不开,但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又不易。此处,不妨采用比较法的教学策略。教师呈现改编后的“直白版”的句子——“豆荚被风吹动,发出响声;高粱全都成熟了。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教师引导学生比照原文的“修辞版”的句子,读读、想想、议议,拟人的个中滋味,学生品尝得有滋有味,终将化为学生的一种生动形象的造句能力。

第3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茁壮、瓜藤、凸出、杞人忧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丝瓜的神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及抓住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丝瓜的神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及抓住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看到课题,你有了什么想法?

2.课件出示丝瓜的图片,说一说丝瓜的外形特点,介绍一下丝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2.交流学习效果,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义。

3.把课文读通读顺,感知课文内容。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想一想丝瓜的神奇表现在哪些地方。

(可以在书上作批注。)

三、细读课文,感悟丝瓜的神奇

1.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丝瓜的神奇的。请大家默读课文以后找出描写丝瓜的语句。

2.指名读,感受丝瓜的神奇。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抓重点汇报体现丝瓜的神奇的语句。

A.随意种上却茁壮成长。

B.生长神速,让人难以相信。

C.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

D.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

E.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

4.美读课文,体会丝瓜的神奇。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谈学习的收获,主要从理解课文方面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丝瓜的神奇之处。

2.说一说:课文是用怎样的方法写出丝瓜的神奇的。

二、品读词句,进一步感悟与交流神奇。

1.课件出示下列句子,学生讨论交流。

A.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

B.丝瓜藤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C.这样细的藤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给土墙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2.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谈理解,讲体会,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A.竟然的竟是什么意思。

B.丝瓜为什么会出乎作者的意料?

C.竟然的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丝瓜的神奇通过作者的担心一步步引出来。作者越担心就越能表现丝瓜的神奇,这是一种衬托的写作手法。)

3.你们知道作者每一次担心什么,为什么担心吗?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三、配乐朗读,体会情感。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2.美读课文,体会丝瓜的神奇以及作者对丝瓜的喜爱之情。

四、探究提高,课堂小结

1.总结文章的写作手法,概括全文内容。

2.让学生自己谈这节课学习的收获,主要从体会词句方面谈。

板书设计:

14.神奇的丝瓜

瓜籽

神奇(旺盛的生命力)

第4篇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和魅力的学科。教材中那闪烁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和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体现了主体意识、创新思想、人格权利等方面的内容,包括生命的价值、人间的真情、文化的精华、做人的真谛……“人文”是潜移默化、长远的、隐性的东西。课文中的文化底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汉语的“意合性”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学习拼音文字那样条分缕析,而是要用心去感悟,要穿透形象而信念领略其背后之意蕴。

一、感悟作品深意,培养文化美感

语文教材是洋溢着真、善、美,浓缩了本民族及世界人民美好情感的精华,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要紧紧抓住“爱国”这一主题,围绕“我”的动作和表情变化来表达内心对祖国热爱的情感。又如,在教学《长城》时,抓住“成千上万的参观者”这个词组让学生来感悟整个句子的人文意蕴。通过各种人登上长城后,想象目睹长城的不同感受,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不仅是酣畅饱满的语言训练,更是一次审美的渗透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最好诠释。

二、注重情感熏陶,完善自我人生

我们培养的是在生命过程中处于起跑阶段的人,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道德、高尚的人格。如,《生命》一文,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而后面的内容以飞蛾求生、岩缝中的瓜苗、倾听等几件小事,展示生命的意义。生命短暂,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所以在教学中突出此重点,领悟故事中蕴含的内涵――生命的真谛。这种情感的感悟,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人文价值。

三、亲近自然,热爱自然,陶冶情操

大自然是绚丽多彩的,非常迷人,学生能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美丽,才能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陶冶自己的情操,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如《秋天的雨》,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的秋天,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把秋雨人格化,或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或事物,很含蓄地抒情,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同时这种感情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同时,结合教材让学生搜集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如《鸟的天堂》《桂林山水》等,开展诗文朗诵会,激发学生的热爱大自然之情。

四、珍视亲情,爱满天下

亲情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奢望他去爱别人呢?所以在教育回归人文性的今天,突出了亲情的教育。如《爱如茉莉》,文章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记叙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的小事,告诉我们真爱就如茉莉般平淡却芬芳怡人。所以教学此文时紧扣“真爱”这条主线,抓住人物的对话描写,让学生反复研读、理解“那株如此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却说真爱像茉莉?”这句话,让学生理解其实真爱就是互相关心、体贴。

虽然,人文教育的内容很丰富,它涵盖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但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如何做人”,同时也只有抓住这一核心,才能把素质教育切实地落到实处,也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5篇

1.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蹒跚(pán) 愧怍(zuò 吊唁(yàn) 罄竹难书(qìnɡ)

B、嶙峋(xún 两栖(xī) 老妪(yù )风雪载途(zài)

C、荒谬(miù)仄歪(zè) 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ɡ)

D、尴尬(ɡān) 潮汐(xī)伧俗(chānɡ 在劫难逃(jié)

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2分)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将序号依次写在横线上:(2分)(填序号)

①我对一只空中的蝴蝶说,啊,好大的浪呀。②透明的空气在蝴蝶看来,象海浪一样,是浩浩荡荡的。③蝴蝶象遇到知音一样,频频扇翼。④于是你看到蝴蝶小姐在飞翔中起伏,躲闪。⑤没有什么生物比蝴蝶了解空气。  6、下面古诗句描写的景色不同的一项是( )

A、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B、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嗾人狂。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 ) (2分)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中秋 B.重阳 C.端午 D.除夕

8、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在人生中,有境遇看似无望却忽逢转机便豁然开朗的情形,这种情形正契合了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一句。

(2)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抒写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的诗句是:“ , 。”

(3)《使至塞上》的名句是 , 。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有一句写景的名句是 , 。

(5)《记承天寺夜游》中有精彩的月色描写,这是:

, , 盖竹柏影也。

二、阅读理解:(26分)

(一)《大自然的语言》片断(13分)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9、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 ”、“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保持了一致。(2分)

10、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

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 。(1分)

11、文中加粗的句子分别采用了和的说明方法。(2分)

12、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 (答不超过12个字)。(1分)

第6篇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朗读,朗读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但在我们的现行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为,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国语言。而读是学国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现行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口语训练,为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方法。

一、朗读能抒发学生的情感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要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读完整的句子,不添减文字,不读断句,也就是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处接触,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计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的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 老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良好习惯。

教改后教材入编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为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祖国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益处。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红树林》一文,作者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红树林的神奇、美丽、伟大,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朗读,如、“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在微风逸出淡淡的幽香。我被这幽静而神奇的山境陶醉了,好像在梦中走进了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让学生体会人们想象的仙境,怎能不被陶醉呢?对于这段描写,则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学生齐读来赞美祖国海南岛的美丽之处。又如《雅鲁藏布大峡谷》通过朗读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句子,大峡谷的神奇的大转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亲身感受这“神奇”已到了令人瞠木结舌的程度。使作者用实景勾画神话传说,学生们明白如此鬼斧神工的美景是出自大然之手,这样的仙境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学生的感悟力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海市》、《枫叶如丹》、《我喜欢》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枫叶如丹》秋天到了。万山红遍枫叶如丹,但,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通过朗读,学生脑海中出现自然界与人世间的生命过程是共同的,是相通的。这样去诱发学生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涌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有爱精神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一个苹果》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当时战士们有多渴。在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此时尽管每个人都干渴难忍,但想到别人也很需要水,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应该把幸福留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让学生强烈的感受到这是何等的阶级友爱精神。战士们在几天几夜没有喝水的情况下,而一个苹果传递了两圈还剩下大半个,这一感人的情节让人钦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更能做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果。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突出读的训练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受,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重中之重。

第7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重点)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

[课时]

一课时

[设想]

自学为主,师辅导点拨

一、生自学

1、着重于生字词的注音及解释

先疏通课文,然后查词典

2、结合基础训练,拓展

3、试着做“研讨与练习”

二、师辅导

1、作家作品

2、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

第一部分(第1——2段)人类驯养的马

第二部分(第3——5段)天然野生的马

3、特性(从课文中找)

4、对比 另外七种动物

通过比较突出地描写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盛赞马的高贵姿态

5、讨论 你更欣赏哪种马

6、讨论 人与马

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

人呢?

第8篇

一、“三结合”,即是从备课到课堂,始终将语文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课后习题”相结合,充分把握新教材编写的特点

1.结合训练重点:语文教材中,“训练重点”往往提得很精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须在老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下,才能把训练重点在教学中落实下来。以第一册《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为例,本课训练重点是生动的有条理的说明事物; 读书摘要。

首先,要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如何“生动”的说明事物。开头一段用了“次第”、“翩然”等优美的词语及拟人笔法,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第二段则用拟人手法,如布谷鸟唱“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更有特色,说得更加生动。

其次,要理解如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头三段说明的顺序是什么。显而易见,第一段以“春、夏、秋、”的时序来说明,第二段举的三个例子是以“耕、种、割、插”的农事活动先后为序,第三段则是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古代到近代。可见各段落里面的句序讲究条理性。

而“读书摘要”,实质上就是对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把文章的重点或主要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由于学生初学编写读书摘要,要求不要过高,指导学生围绕课文“练习”的一、二小题,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面画一条波浪线,然后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这种由浅入深的练习,学生就不会觉得“读书摘要”茫无头绪了,也逐渐培养成习惯。

2.结合预习提示:如果把课文内容比作一把锁,那么“预习提示”便是这把锁的钥匙。“预习提示”中包含文体、文学、篇章、读写听说知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阅读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利用工具书理解或掌握生字、词。“预习提示”的文字学生几乎都看懂,但如何抓住提示中的关键词关键看学生能否真正的全面的领会“提示些什么”。例如《大自然的语言》的“预习提示”中,第一段只有两句话,我让学生默读并思考它给我们提示些什么,引导他们明确第一句话中“比作”一词,既揭示了本文标题采用的是比拟的修辞手法,又回答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再读第二句话,启示他们回答句中的“具体生动”、“条理分明”给我们启示了本文的文体是说明文;末句的“特征、成因和意义”又提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平时的反复训练后,我的学生几乎都入了“读懂预习提示”的门。这样,讲究了教法,也让学生懂得了学法。

3.结合课后训练:“课后练习”如何处理,是教学的一个技巧,却往往被忽视。我在教学中,首先打破先讲课文后处理练习的陈规,将课后练习分散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灵活处理,有的则置于课前,结合在预习中,或纳入布置给学生的自学提纲中。又如《大自然的语言》的练习一是这一题给出了段落大意,只要求划分段落,理清层次,明确本文的条理性。我首先是要求学生读题,并回答从哪一段到哪一段是说明该问题的,二是让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这样也为做“读书摘要”作过渡。练习五的第一小题,则是揣摩一个分号和一个句号的用法,这一练习有助于区分这两种标点的不同用法,当堂揣摩解决。这种穿针引线的教法,既有利于对句子的理解,有益于培养学生仔细阅读的习惯,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二、“三利用”,即利用工具书、板书和《中学生助学丛书》

1.利用工具书:工具书是“自学的好帮手”。教师离不开工具书,何况学生。学生的主要工具书是字典和词典。课文里的生字词,要教会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而且必须养成习惯,这就是一种能力。在课文“预习提示”里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首先给学生做一些趣味性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使用工具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使用工具书的兴趣,同时还要落实实用工具书的任务。

2.利用板书:板书的设计,要做到科学、简明、美观。这是教师的共识,但实施却很难。我在设计板书时,首先精心考虑内容的科学,文字的规范简明,书写的美观。也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教师板书“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点明这些物候现象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而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草木荣枯”的“荣”的语言文字信息:“萌发”、“开放”、“孕育”和第二段拟人化的“暗示”、“传语”;“枯”的表现则是“变黄”、“衰衰草”。“候鸟去来”的体现是“燕子归”、“布谷鸟唱”、“大雁飞”。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本文标题的用法。

在突出“训练重点”的“生动的有条理的说明事物”教学时,则板书第一段体现时间顺序的“春、夏、秋、冬”四个字和第二段以农事活动为顺序的“耕、种、割、插”四个字。精心的板书设计,要有科学性,要简明而美观,要体现教材作者的思路,也反映教材的特色,而且突出教学的重点。

3.利用《中学生助丛书,初中语文练习册》。这本练习册,是唯一的省编与现教材配套使用的中学生助读读物。其内容简明扼要,练习部分按教材科文或选段精心编排适量的练习题,作为教材习题的补充和扩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或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如何使用,则是一门艺术,也是教学和学法的问题。笔者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利用助读读物的方法。这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或课堂使用,或课外练习;或集中使用,或分散使用;或利用训练丛书处理教材,理解教材,或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使用,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而且,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时间断穿插利用“练习册”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既可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又避免了课堂的单调、乏味的形式,克服学生疲劳或不耐烦而做小动作、开小差的现象。

第9篇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希望自己能够上出精彩的好课,可许多老师还是徘徊在优质高效课堂之外,下面我以《夕阳真荚》为例,谈谈如何备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

首先,语文老师要做好读书工作,读出课文特有的语文味。这样的好处是:能把课文的表达方法摸个一清二楚;能对课文有较深刻的感悟;能够更好地用感情感染孩子;能让孩子更精妙地学语文。

我初读《夕阳真美》,一是发现课文线索明了,是按“去看日落一日落过程—赞美日落”来写的;二是课文语言简洁准确。但是,我却不能从简洁明了的语言中读出浓浓的语文味来。于是再读时,我把《夕阳真美》和《火烧云》放在一起品读,去寻找《夕阳真美》的语文味。《火烧云》中云彩颜色的变化丰富,而《夕阳真美》这篇课文为什么写得简洁易懂准确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在疑问中一次次品读,我发现了《夕阳真美》的妙处:文章简洁易懂准确,适合给二年级学生学习;文章结构清晰,是很好的写景的范文,文章简洁明了处很适合进行补白训练。补白可以达到和《火烧云》异曲同工的效果,而且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丰富的补白,会比《火烧云》的形象描写更加丰富。就这样,《夕阳真美》浓浓的语文味就在一次次品读中诞生了{为高效课堂做好了准备。

第二,教师要有准确地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的能力。平时教师就要肯钻研大纲,肯钻研所有的语文教材,研读各年级段的教学任务。

我上《夕阳真美》一课,实施备课方案时,发现了,基本功的重要性。备课方案中有这样—个设计:我设想让孩子欣赏“夕阳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看一幅图,说一幅图,目的是:不仅会欣赏美,还会表达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可是试教后发现这介教学的设计,超出了低年级段学生的能力,学生根本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一幅幅画面,使教学效果犬打折扣。自己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就是自己对教学大纲年级段的要求,解读还不够到位。后来我把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为:学生赏析美景。教师用一句句精炼准确活泼的句子做解说,使孩子身临其境地接触到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句子,从而激发孩子热爱自然的情感。

第三,设计能促成高效课堂的教学环节。一个优秀的课堂教学环节设置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顺利和流畅,而且能够使课堂教学实施更加严谨和科学。无论你使用何种教学模式,设置什么样的教学环节,都要看是否贴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能否准确地凸显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否适应教育教学的核心与学生当前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在《夕阳真美》中,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一是巧妙过渡,导入新课(学生根据复习的词语用先写……再写……最后写……句式说话,感知课文是按照太阳西斜—下沉一落山的顺序来描写落日的。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又引出了新课)。二是细读欣赏,感受美景。(分别精读二一四自然带,配合课件,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境,在读电感受夕阳的美)三是整体品读,培养情趣(在美妙的音乐中,听老师范读,回味夕阳下壮丽的西山、五彩的云朵和灿烂的霞光,然后大家在美妙的音乐中品读)。四是情景交融,升华主题(教师引出最后一段,体悟满面红光,体悟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但是他们带着小孙子去看日落,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啊)。这种总分总的教学设计不但结构简活,富有美感,而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第四。根据孩子和教材确立巧妙的教学和学习的方法。“教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的选择是杏得当,有四个主要的根据:一看是否服从教学目的;二看是否从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出发,既重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又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三看是否符合傲材内容的特点;四看是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夕阳真美》这课的词语教学上,我采用了多种教学和学生互动学习的方法。比如理“解刺眼”是用做中理解的方法,“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什么时候的太阳是“刺眼的”?看着它时是什么样的感觉?你来做一做,说一说(生做后说,眼睛都睁不开了)。我说,对,那就叫“刺眼”。理解“连绵起伏”是用画中理解的方法,“什么样的西山呢?(生会说连绵起伏的西山)怎样才是连绵起伏呢?拿出你的手儿,跟着老师画一画(老师边画边说),它们有的高,有的低,一座连着一座,绵延几十里,一眼望不到边,这就是——连绵起伏,”理解“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中的“涨红”,我是用的感受体验法。小朋友们,什么时候你们的脸会涨红啊?(生答:开心、激动、生气、运动后……)那时脸是什么样子的?(生答:通红通红的),夕阳呀,也跟人一样,这时的它,也涨红着脸呢!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让语文课绽放光彩,教师就要做好备课士作,‘预设课堂上会出现哪些意外,怎样快捷地利用这些意外促成精彩的生戚等等。充分的备课才会是高效课堂不是一句空话,让好课从容地流出(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县胡集镇中心小学)

第10篇

关键词:田园 自然 取材

罗伯特•李•弗洛斯特(1874~196),一生获过四次普利策优秀诗歌奖,是迄今仅有的一位。他的诗,在美国各阶层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他的诗歌在形式上与传统诗歌相近,不像浪漫派、唯美派那样矫揉造作;不追求外在的美,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土人情开始,渐进哲理的境界,朴实无华,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弗罗斯特的诗可分为两大类:抒情短诗和戏剧性较强的叙事诗。弗罗斯特的抒情诗主要描写了大自然和农民,尤其是新英格兰的景色和北方的农民。这些诗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他的叙事诗一般都格调低沉,体现了诗人思想和性格中阴郁的一面。弗罗斯特的自然观比较复杂,他把自然看成是一个善与恶的混合体。因此,他的诗一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的美和自然对人类的恩惠,另一方面也写了其破坏力以及给人类带来的不幸和灾难。

《白桦树》一诗,写一般人总想逃避现实,但终究要回到现实中来。《修墙》写人世间有许多毫无存在必要的有形和无形的墙。除了短篇抒情诗外,还有一些富于戏剧性的稍长的叙事诗,刻画了新英格兰乡间人物的精神面貌,调子比较低沉,亦颇有特色。在格律方面,弗罗斯特爱用传统的无韵体和四行体的各种变体,时常押韵,在节奏上具有自己的特色。

弗洛斯特的代表作《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它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倾诉个人经历,实则表达人们的共同感受,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在这首诗里,弗罗斯特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诗人选择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道,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的。诗人以含蓄清新、别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再现出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诗人是通过优美的意境创造和浓郁的抒情表达把哲理隐含其中并传递给读者的。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至于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这首诗中发现自身的生活体验,理解其中的哲理内容。因为,这首诗具有内涵的开放性,犹如一个巨大的构架,其中的内容有待读者去填充,在其中回顾自己的人生之路,从而受到触动而引发深深的思索。

在形式上,他不赞成自由诗,尽管他后来也偶尔打打这样的网球,例如:早期的《火与冰》已经很像自由诗。然而他始终重视“句子的音响”,他的诗行节奏,常用“松散的抑扬格”,有些韵式,经过精心的设计,例如:《雪夜林边暂驻》。他的语言,不尚夸张,不事雕琢,力求从“今日听到的”民间活的口语,方言汲取淳朴、清新,富干生命力的营养,《牧场》可认为是最好的例证。弗洛斯特不仅善于抒情,也善于叙事。他的叙事诗多采取独白或对话的形式,直接使用经过提炼的口语、方言,有节奏、无韵,富于戏剧性,常常像是一出出的独幕剧。《雇工之死》是弗洛斯特叙事诗的杰出代表作,曾被当作独幕剧搬上舞台演出而获得很大成功。这首诗描绘了三个人物,被刻画得最充分的是那个没有出场的、劳碌一生、已经精疲力竭以至终于死去的雇工。他贫穷而自尊,宁愿出卖劳动力以维持残生,也不卑躬屈节去乞求身为银行董事的阔兄弟的怜悯,劳动时全力以赴,对别人十分关心,诚实,然而愚昧。老了,像被挤干了的柠檬,走投无路,无家可归,甚至可能死无葬所。由于心灵高尚而优美动人的,是那位女主人玛丽,温柔、善良、对同类满怀柔情,代表了弗洛斯特所标榜的爱。而沃沦,作为雇主,尽管按我们的划分阶级标准看,只是个雇佣少量季节工而并不富裕的上中农,却仍然具有一个雇主的精神特征。当他想到那位雇工时首先想到的是对自己有用无用。像《爱与问题》一样,弗洛斯特常用社会最小的细胞――家庭象征全社会,在《雇工之死》这首近200行的叙事诗里,他写的是美国农业地区一件细小的生活插曲,却反映了整个国家的一些重大问题,贫困劳动者的窘境,金钱支配下的人际关系,等等。弗洛斯特的诗,无论是抒情诗或是叙事诗,都仿佛是一幅幅素净的水墨画:质朴无华,淡而有味。

弗罗斯特认为,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大自然和宗教一样重要。他坚持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领域开拓诗歌的境界;他说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他认为现实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把大量带有脏土的土豆出示在人们面前,以表明那是真实的土豆;另一种则满足于刷洗干净的土豆。他说他倾向于第二种,在他看来,艺术的作用就在于净化生活。弗罗斯特用他的诗歌净化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读他的诗,你会感到他那被净化的了的像水晶一样的生命。他那与众不同的体验找到了他与众不同的表达。从他那许多好诗中,你会听到源自生命的富于伸缩性的语调,那是弗罗斯特自己特有的朴素自然的语调,是从他的心里流淌出来的。他在生活和写作中不事夸张,不装腔作势,弗罗斯特的诗歌给人的一种强烈感觉是在平实描写之后出现的无穷无尽的难以阐释的意韵,你分明感觉到“此中有真意”,但是“欲辩已忘言。”

有些评论家说弗罗斯特算不了一个诗人:渊博、深奥、玄妙等现代派的特色在他的诗中找不到;有的说他一味地写田园,没有重大社会题材进入他的创作视野,说他是一个逃避主义者。但弗罗斯特没有因为那些非议改变自己,他在自己认定的艺术道路上往前走,用他的话说:赶时髦和诗创作是两回事,诗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信念的一部分,是自己生活经历中最宝贵的一部分。诗创作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综上所述,弗洛斯特的诗作通过对我们身边自然景物的平时描写,展现出其深刻的洞察力,注意引起人们的联想,把理性与情感融于诗之中,深化了诗的意蕴,给人以丰富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2].程爱民:《20世纪美英文学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宁倩:《美国文学名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4].张曼仪:《现代美英诗一百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霍雅楠,河北行政学院基础教研室。

第11篇

[摘 要]备文本要树立全篇意识、专题意识、文体意识和运用好导语和提示语的意识。

[关键词]备文本;四种意识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特点:学拼音、认汉字与最基本的语言训练整合;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体现了价值观的引导和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的整合;选文典范,题材、体裁丰富多样;呈现方式灵活,课后练习留给师生宽广的空间。理解了这些特点,教师在备课中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就能使语文课堂提纲挈领,舒展活跃。

一、要有全篇意识。新课标教科书有些知识点在课文中无法体现出来,而这些知识点对理解课文又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编者就以课后思考与练习题、语文园地的形式提出来。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重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语文园地,全面、准确地理解全文大意、思想、情感等。典型的题型有:

1.直接引出对全文把握的思考。如: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六年级下册《匆匆》)。

2.以问答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的详细,哪些部分写的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六年级下册《6北京的春节》)

3.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几个小题,强调很简短的重点,逐步引导直至能把握全文。如(四年级下册《11蝙蝠和雷达》):让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再读一遍。(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又如: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得意( )( )( )(五年级上册《13钓鱼的启示》)。

4.要求讨论全文表达特点。如:你发现本课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和同学交流交流。(六年级下册《15凡卡》)5.填写表格,理清思路。如: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表格,把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填在表格里(五年级上册《11新型玻璃》)。

二、要有专题意识。实验教科书按专题编组,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所以所谓专题意识,就是学习每组教材之前,要充分领会每组要求。因为这些要求既是学习重点,也是练习设计的出发点。比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第三组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三、要有文体意识。小学语文编排的时候,很注意体例的相对集中。这点编者在编写说明里说得很清楚。记叙文、古诗词、童话、寓言、小说、戏剧、文言文、应用文体分类齐全。这样编排,便于类型化教学,也使学生对文体的重难点更明白。以五年级下册“ 作家笔下的人”单元为例,单元要求明确提出要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课后练习题都从内容设题,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样的特点”。课文学习完了,学生也熟悉了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该种文体。到了习作时,就能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

四、要运用好导语和提示语。新教材自中年级开始在形式上增添了导语和提示语。导语包含人文性和工具性两个层面。第一层用来激发兴趣,点明专题,适合朗读,有的也可背诵;第二层用来提示学习重点、学习方法,明示读写训练点,适合让学生默读,以快速找到这样的“点”。如四年级下册第三组导语,图片以海豚与潜水艇的外形对比作为背景,很直观地揭示了本单元探索大自然的主题。来看第一层:“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告诉我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鱼儿在水中自由沉浮,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它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明了本单元的主题,也很适合朗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朗读去背诵。第二层“让我们来阅读本组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并围绕“大自然的启示”,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做到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在语文学习上有新的收获。”提示了本单元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重点,也给我们提出了本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的重点,帮助学生迅速地找到了本单元读写训练的点。提示语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呈现方式插入在精读课文内部或结尾处,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从内容上看,提示语有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如“我知道为什么叫双龙洞了。”(四年级下册《3记金华的双龙洞》);有的引导学生抓住某些重点词语、句子或语言片断理解课文内容,如“联系上下文,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思。”(四年级下册《27鱼游到了纸上》)“联系现实,我读懂了这句话”。 (四年级下册《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有的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生动情景,如“我仿佛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四年级下册21《乡下人家》)有的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文章的表现方法,

第12篇

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美育虽然能综合运用美学原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但是,小学语文课绝不是单纯的美学课,是以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只能根据语文课文内容不同确定美育内容,并且有所侧重。

一、小学语文中的自然美

自然美指自然事物的美,包括日月星辰、山水花鸟、草木虫鱼、园林田野等。自然美是以自然的感性形式而直接引起人的美感。美学史研究表明人类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认识大概是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事。蒙昧时代是人类的幼年,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还没有完全摆脱动物状态,大自然在人类面前还是森严的、可怕的、不可知的异己力量,当然不可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只有当人类进入征服大自然的最初时期,人们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对它进行改造,使它屈服于人类的威力之下,大自然由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时,它那仪态万方、纷然杂陈的美才逐步被人们认识。显然,大自然之所以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正是由于人类的劳动和生产实践改造了自然界,使“物化的自然”成了“人化的自然”。人在自然风光景物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创造性,看到了自己的精神状态。

自然美与人类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具有与人类生活相似的一些特征,可以成为人类生活的一种寓意和象征,成为生活美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现,给人们以形象的教育和启迪。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语文课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去现场观察麦田,充分感受美的景色,再对比想象的草塘的描写:“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学生从观察中、从课文中领略到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自然美、意境美及语感美。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欣赏美的能力培养,还对他们进行了语言训练,以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中的社会美

社会美即社会生活的美,是人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作用于客观事物的结果,是人组成为社会从而从动物分化出来之后的特征的表现,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外部体现。或者说是人性美在人自身(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周围事物上的闪光,它为人所专有。社会生活的美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但最主要的、占主要地位的却是人的美。人的美是社会生活美的集中反映。小学语文教学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如教学《温暖》一课时,让学生从课文平直、朴素、温馨的语言叙述中,通过插图中可感的栩栩如生的形象,感受到深沉浓烈的社会情感。教师可以设问:“总理操劳国事很辛苦,他在工作了整整一夜后的清晨,能亲切地问候一位普通的清洁工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他忘了自己的疲劳,把微笑送给清洁工人,这又是一种什么精神?”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反复读、反复琢磨,从“工作一夜”、“刚要上车”、“赶去”、“紧紧握住”、“亲切地说”等一连串动作体会到总理的人格美。再如教学《穷人》一课,从美入手,到美结束,有意引导学生体会到感人的社会美。首先通过朗读第一段,让学生体会到桑娜家虽然穷,但家里温暖舒适,同时感受到穷人的美德。然后理解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的心理矛盾和决心,从中体会到桑娜是真情实意地关心西蒙的两个孩子。最后从渔夫回到家里听说西蒙死去的消息后决定抱养两个孩子的行为中体会穷人关心帮助别人的美德,体会到社会的温暖。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就会体悟到社会的博爱和温暖。

三、小学语文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艺术美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经过艺术家的创作,并通过一定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现实美比较,艺术美更具有特殊的美育价值。这是因为现实美带有芜杂性,艺术美具有纯粹美;现实美有易逝性,艺术美具有永久的魅力。艺术美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几类。小学语文课主要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美是通过语言“中介”创造的。语言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使读者在想象和联想中真切地感受美的东西,从有声、有色、有体、有态的语言中体察到作家感情的流动。如教学《古井》一课时有这样一个描写“古井”的比喻句:“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这个比喻句赞美了“古井”母亲般的品质,只求奉献,不求索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古井”的品质中感受到内在的精神美,从“古井”身上吸收精神的力量。这样让学生在感知艺术美的基础上细腻情感,受到教育,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高尔基曾经说过,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生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品位课文语言的贴切凝练美。如《爬山虎的脚》一文中有如下句子,“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抓,使它紧贴在墙上。”通过让学生找动词,体会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从中感受作者语言的贴切凝练。而《美丽的小兴安岭》则有这样一处描写:“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一个“抽”字,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得生动形象。诸如此类精粹的词句,可谓美不胜收,教师分析课文时有必要加以指点,让学生真正领会语言的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从而受到美的教育,并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四、小学语文中的情感美

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课文本身具有的文学因素,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使他们从人物身上得到陶冶,培养学习真、善、美,摒弃假、丑、恶,陶冶美好的情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教学古诗《江雪》时,学生往往只看到表面――雪景的壮观,而不能理解深层含义,这时教师就要点拨,让学生细细观察渔翁,使学生理解寒冷寂静的环境中,那位渔翁竟然不怕寒冷,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从而对渔翁产生敬意,达到审美目的。在《落花生》一课中,父亲教育孩子们的一席话更是含义深刻、发人深省。“花生好处有很多,有一样最宝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的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通过挂在枝头的果实和埋在地下的花生的对比,赞美花生朴实谦逊、不自我炫耀的可贵品质,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只有不计名利,埋头苦干,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用的人,是美的人;而那些在工作中只求表面,贪图虚名,只讲索取不求奉献的人是对社会没用的人,是丑恶的、虚伪的,应该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