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时间:2022-08-19 21:33: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构造地质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构造地质学

第1篇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14-02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三大支柱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包括由内力作用所形成的褶皱、断层、节理等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和演化历史等[1],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支柱。对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在掌握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必须补充石油勘探构造知识,才能更符合专业的从业要求。本文通过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及笔者多年的教学科研体会,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构造地质学”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改革方法与建议。

一、“构造地质学”教学现状

“构造地质学”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必修课程,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油气勘探实践的联系也非常紧密。该课程授课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和实习课各占32学时,是典型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教研组的教师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但从近几年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反馈信息来看,“构造地质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还存在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单一,行业特色不足

传统的“构造地质学”教学内容以露头构造地质研究为主,而石油勘探构造分析方面的内容相对比较匮乏。对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而言,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基本都与石油勘探行业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尽量做到构造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与石油勘探构造分析相结合,对学生专业培养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手段与方法陈旧,学生理解知识困难

“构造地质学”课程具有如下特点:(1)涵盖内容广;(2)空间思维要求高;(3)逻辑性强;(4)实践动手能力强;(5)应用性强。其部分课程内容过于抽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学习该课程对学生的数学、力学基础要求较高。而传统教学过程中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使学生感到该门课程内容晦涩难懂,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动力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生动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三)实习与实践偏于课堂理论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领域里的“上层建筑”,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2-4]。研究地质构造一般首先要通过精细的观察,进而上升到感性认识,然后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最终得出理性认识。以往实习、实践环节多以理论为主,例如计算某一个地区的应力大小来推测出应变大小,基本是拿自己的计算结果与前人资料相对比,如果计算结果不一致或相差较大,则需重做。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够形象直观,也不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因此,改变实习实践环节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有意义。

(四)考评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学校“构造地质学”在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方面,期末笔试成绩占80%―90%,比例过高,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但通过几天的考前突击也能得高分。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真正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也不利于激发学生过程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加大过程学习的评价力度,既能客观科学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也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结合“构造地质学”的课程特点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和职业发展特点,积极思考和探索,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一)兼顾石油勘探行业特点,充实教学内容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都会从事与石油勘探领域相关的职业或继续深造。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在保持“构造地质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尽量补充一些石油勘探构造分析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尤其要引入教师自己的一些重要科研成果。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参考一些国外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内容,紧跟国际发展前沿。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含油气盆地地下构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在石油勘探过程中实际应用的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为学生下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二)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根据“构造地质学”的特点,针对课堂理论教学、实习课教学和课外学习等不同阶段,采取分层次、多元化教学方式。

1.丰富理论教学形式。课堂理论教学充分利用实物模型、野外彩色照片、模拟动画讲解。它们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表现手法灵活等优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对于学生理解较难的力学分析内容,则以板书推理为主,并结合使用模拟动画进行讲解,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便于学生主动思考。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充分与学生接触和交流,听取他们对讲课内容、手段和方法等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2.创新实习模式。实习课主要采取“教师教学为辅,学生动手为主”的教学模式,并多引入与石油勘探构造相关的实例。教师就主要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要点进行讲解和引导性的解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则独立完成各项实习内容要求,锻炼通过动手实践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

3.改变课外教学方法。课外学习采取分组讨论和交流的研讨式教学方法。教师布置课外实习题目,让学生自由分组,分工合作,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个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并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其进行点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演讲和交流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

“构造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构造地质学”是学生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该课程前,学生已经通过“普通地质学”、“造岩矿物学”和“普通地质实习”等课程的学习,对地质构造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但实际的地质构造常常复杂多样,因此在授课期间适当安排1―2次野外实习,让学生在野外亲自观察典型的构造实例,既能加深学生对“构造地质学”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为大学二年级短学期的 “综合地质实习”课程抛砖引玉,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完善成绩评价体系

“构造地质学”过去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考核为主,平时成绩一般只占10%―20%。这样的成绩评定方式导致部分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常常以考前突击应对考试。这样既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笔者尝试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方式,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由平时出勤、课堂讨论、期末讨论、笔试成绩及课内实习等环节各按一定的比例组成。这样既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又调动了学生过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有助于提升课程的学习效果。

“构造地质学”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真正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否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对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继续深造具有重要意义,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很大帮助。做好“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求知欲望,又能够帮助学生做好专业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孙永河,刘玉敏,付晓飞等.关于“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教

学现状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2,(5).

[2]邢矿,孙常新.“构造地质学”教学实践及改革――面向

地质工程专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

[3]罗金海,于在平,周鼎武.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构造地质

学”教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4,(3).

第2篇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实习课;内容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029-02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科学,以研究地壳及上地幔地质体的形成、形态和变形构造作用的成因机制及其相互影响、时空分布和演化规律为其主要目标。构造地质学堪称“地质学中的哲学”,可分为大地构造学(在1∶20万及以下比例尺地质图上能见其全貌的构造单元)、“狭义”构造地质学(在1∶5万地质图至手标本尺度上能见全貌的构造)和显微构造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构造)。本文的构造地质学主要指的是“狭义”构造地质学,其研究方法是利用野外观察、地球物理探测、室内试验和基于连续力学的计算来研究地质构造。构造地质学内容或研究方法包括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个方面[2,3],这三个方面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穿插衔接。对本科生初学者来说,构造几何学概念的建立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须通过大量的实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在构建实习课内容时,合理分配学时,并精心组织内容。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对本科生构造地质学实习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交流。

一、构造几何学的内涵

构造几何学是指地质构造的形态、大小、产状以及各构造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他们组成完整的具有几何规律的构造系或型式。构造几何学应含制图学[1]。运动学是指岩石作为整体或其内部各部分从形成至变形期间所经历的过程和发生的运动,是由岩石或岩层中的原生构造、次生构造所揭示。运动学含定年学和GPS技术[1]。动力学是指产生构造的力、应力和力学过程,其目的是查明变形应力的性质、大小和方位,常以应变分析和流变分析为基础。上述三个方面中,几何学是构造解析的基础,也是最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部分[2,3]。

二、构造几何学的意义

构造几何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构造的概念模型,二是帮助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三是在探矿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构造几何学分析也是构造的描述性分析,是构造研究第一步的也是最基础的部分,是对构造位态、规模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分析描述,帮助定义构造类型、构造样式,建立构造变形场。构造几何学分析为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打下基础,例如顶厚褶皱或多排线状褶皱,很可能是纵弯褶皱作用的结果,岩层受到了垂直褶皱长轴方向的水平挤压;再如,断层面上的一条水平擦痕,则指示断层两盘发生了走向运动,断层两盘受到剪切力作用。构造几何学分析之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既可帮助理解构造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理解构造动力学背景,又可反过来指导几何学研究,帮助预测未发现的构造,如构造应力场计算预测裂缝分布。在油气探测、矿床寻找等实践活动中,往往需要构造大小规模、排列分布等方面的资料,如某圈闭构造的产状及闭合幅度、矿体大小及展布方向等,这都是几何学方面的内容。这些参数有时可在野外直接测量活动,更多的情况则是根据间接资料如地震资料等通过编图获得,如剖面图、构造图等。在编图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绘图能力,帮助建立了构造的空间概念,帮助理解构造。

三、加强构造几何学概念的措施

1.依据多资料多方法多手段建立产状概念。产状乃岩体在地壳上的赋存状况,包括岩层面的空间方位和倾角以及岩层厚度,是建立空间概念、进行构造分析和读图分析的基础。这里的产状主要指的是面状构造(岩层面、断层面等)的空间方位和倾斜程度,有走向、倾向、倾角。产状可在野外露头上直接测量获得,也可根据诸如钻井、地震资料,利用间接手段得到。随堂实习课,学生学习的方法应包括:在地形地质图上,应用“V”字型法则、“弧弦法”、“三点法”等求产状。“V”字型法则可以帮助判断岩层走向和倾向;“弧弦法”是在地形地质图上,通过制作同一层面上两条平行走向线的方法获得的;“三点法”的基本原理是三点决定一个面,资料来源于钻井或地震。赤平投影是间接获得岩层产状的有效方法,它既可方便地表示面、线构造的产状及其相互关系,又能进行要素统计和几何关系解析。赤平投影方法的学习和应用,还可帮助学生建立构造的空间概念。

2.通过读图和编图理解构造几何学。(1)读图,读图主要指阅读分析地质图。先读水平岩层和单斜岩层地区的地形地质图,然后读带断层和褶皱的地形地质图。在此基础上,读复杂褶皱区地质图。(2)编图,表达一个构造的最基本图件就是平面图和剖面图。通过编图,使学生对构造三维空间形态有更深的理解,同r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也是将来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地质图和构造(等高线)图是最重要的平面图。地质图可以根据岩层露头点和倾斜资料,利用放线距进行编制,可编制一个层系的简单露头线,也可编制带不整合或其他构造的多层系露头线。构造图是表示某一个面(岩层面、断层面等)的高低起伏变化,可根据钻井资料、地震资料编图,并对图件所反映的构造形态做出简要分析。从编制一个简单背斜构造图入手,再编制有断层和褶皱地区的构造图。剖面图一般指的是横切构造的铅直剖面。在本科生学习阶段,制作剖面图,主要是在地质图上进行。可在1幅地质图上的多个方向编图,这样会使学生对构造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从二维图上“看出”三维构造。剖面图的编制可从简单的入手,如先编制单斜层剖面图,然后逐渐过渡到编制复杂构造区剖面图。根据野外节理产状统计资料,用赤平投影方法编制等密图,学习节理资料的统计方法,进一步理解产状概念和构造三维形态。(3)综合作业,在课程后期,安排综合分析作业,所分析的图件应较复杂,包括不整合、断层、褶皱以及岩浆岩体等构造现象,分析构造特点、演化历史及动力条件。同时编制1―2幅剖面图、构造纲要图,最后写出总结报告,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讲课内容安排1―2次野外实地讲课,如好的褶皱构造、断层构造露头等,使学生对构造形态有更好的理解。

四、效果分析

在构造地质学的教学过程中,难点之一就是表现在各构造及构造间关系的空间概念建立上,不能根据地质图、构造图想象出实体构造形态和方位,从而影响了学习兴趣和对构造地质学的理解。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只能靠大量的练习和观察才能解决。通过上述的实习课内容的补充调整和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通过实习课,学生的读图能力、做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随堂进行的2次野外实地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学生实地观察、实地测量、实地分析讨论,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实地教学不同于认识实习和综合地质实习,它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主题明确。实习课内容的整合凝练,帮助学生对构造地质学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系统理解和掌握,也使学生懂得了实际应用,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课后积极思考和完成作业。总体教学效果优良。

五、结论及建议

在新的形式下,构造地质学实习课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其内容既要体现传统经典,又要体现当展要求。在构造地质学实习课内容编排和讲授环节上,应以构造几何学为主,兼顾运动学和动力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构造地质学有一个系统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贾承造,雷永良,陈竹新.构造地质学的进展与学科发展特点[J].地质论评,2014,60(4):709-720.

第3篇

英文名称:地质学报(英文版)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英语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0-9515

国内刊号:11-2001/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22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中科双百期刊

联系方式

第4篇

英文名称:Geoscience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种:

本:

国际刊号:1000-8527

国内刊号:11-2035/P

邮发代号:18-11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据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本刊2008年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为1230和1.220。在32种地质科学类期刊中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名分别为11位和12位。《现代地质》是综合性地学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最新地学研究成果,内容涵盖地层、古生物、岩石、矿物、矿床地质、构造地质、地球化学、油气地质、遥感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地球物理等。目前本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

主要栏目:

地层学

古生物学与构造地质学

矿物、矿床、岩石学

能源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

获奖情况

第5篇

[关键词]煤矿地质学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119-02

《煤矿地质学》是普通高等学校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测量工程、建井工程等非地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集地质研究、生产实践于一体,并与煤矿生产紧密结合的实用地质学。近年来,为了满足煤炭工业的发展和我国煤炭科学技术进步对煤炭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对原有煤矿地质学课程进行了课时压缩和较大规模的内容精简。这给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带来了相应的问题。根据该专业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如何利用给定的学时传授教学内容并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际动手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有着重要意义。为此,笔者针对《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煤矿地质学”课程特点

(一)教材内容丰富,但学时较少

“煤矿地质学”是一门矿井地质知识与煤炭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矿井建设开始至开采结束全过程中的所有地质现象,认识地质规律,提出解决煤矿建设、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地质问题,为煤矿生产建设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课程内容包括地质作用、矿物和岩石、古生物与地层、地质构造、煤地质学基础、煤矿开采及安全地质条件、矿井水文地质与水害防治、煤矿地质勘查、煤炭资源储量计算与管理、矿井原始地质编录等。但是,由于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的限制及学习目的与侧重点的不同,该课程学时往往较少,如我校采矿工程专业总学时压缩至48学时,其中40学时为课堂讲授,8学时为实验课;安全工程专业总学时压缩至40学时,其中32学时为课堂讲授,8学时为实验课。考虑到教学内容多、学科特点及学时限制,教学内容一般侧重于地层、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及煤矿开采及安全地质条件、矿井水文地质与水害防治等解决矿井各种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工程技术部分,重点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各种地质现象与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性、特色性、实用性强

“煤矿地质学”课程涉及矿物学、岩石学、古生物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煤地质学等较多地质学科,因此,综合性较强。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有宽广及雄厚的专业知识背景,且要对讲授内容灵活把握,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该门课程与煤炭生产紧密相关,具有极强的煤矿特色。学习本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煤矿安全、高效、洁净生产培养专业高级人才,课程强调矿井地质知识与煤炭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地质问题围绕矿井地质灾害防治、煤炭及其伴生矿床开发利用等方面。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等地质基本理论,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地质问题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如对井下断层的认识与识别、岩石产状观察、地质图件读取与制作等,因此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二、“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总学时数偏少

煤矿地质学课程涉及地质学科的主要学科,内容较广。但各专业对总学时的要求不一致,总体表现为总学时数偏少,老师对教学内容把握难度大。如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开设课时为48学时,安全工程专业开设课时为40学时。而对于教学要求,各专业又都希望尽可能地覆盖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层学及相关应用地质工程技术部分。同时,采矿工程专业煤矿地质学课程开设于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安全工程该课程开设于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在开设该课程之前,并没有地质类、采矿类基础课程学习基础,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该类课程学习的难度。由于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基本都是全盘考虑学院、专业而自行决定的,学院与学院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教师之间对课程开设缺乏有效的沟通,进而导致教学内容的大致相同而课时不同、课时量大幅度压缩的现象。显然,较少的理论课教学课时与实验课时,使得任课教师很难制订统一、全面的“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由于没有统一制订的教学任务与学时安排,导致了不同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安排课程内容的传授,不同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不一致,使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生的学习内容产生不连贯。

(二)实验与野外实践教学课时压缩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开展验证性实验课(三大类岩石的鉴定、煤的观测等)对所学地质理论进行验证;开设三天的野外地质认知实习课,提高学生对地质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我校实验课学时仅为8学时,野外地质认知实验课也被砍掉。从课程内容看,与煤矿生产建设相关的野外地质基本工作方法与技能、采掘地质图件编制、井下地质编录等内容的掌握均得不到有力保证。而这些内容仅仅依靠课堂讲授比较抽象,理解相当困难,难以实现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课时量的限制也无法保证充裕的讲授时间,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相关对策探讨

(一)改革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分配,强化实践环节

为了解决上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增加课程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46学时为课堂讲授,8学时为实验课,10学时为课程设计课,同时仍然恢复原大纲要求的3天外地质认知实习。同时,建议在开设“煤矿地质学”课程开设之前,应首先或同时开设“采煤概论”等基本课程,并将开设时间统一调整至大学三年级下半学期。通过教学课时调整,能够将煤矿生产运用到的基本地质知识通过实验验证进行强化;通过课程设计获得煤矿采掘地质图件的编制方法等。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着重关注课程内容体系的合理安排,对于地球基本知识应少讲或不讲,而着重讲授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地层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应用地质工程技术部分的地质勘探、煤矿环境地质等方面课时也应压缩,主讲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矿井水防治、地质图件、地质编录、储量管理等内容。通过8学时的实验课,可让同学们掌握三大类岩石的鉴定特征,达到认知、熟悉的目的。通过10个学时的课程设计课,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煤矿采掘工程图件,达到掌握各种常用采掘地质图件的编制方法与提高识图读图的能力,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煤矿地质学”课程具有基本概念多、跨学科知识多等特点,为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降低教学效果,针对授课对象为非地质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师不仅要注重书本内容的传授,还要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近年来许多高校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讲解煤层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时,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讲解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的影响时,教师可以将自身参与的科研内容融于其中,以科研过程中存在的典型地质构造问题进行详细讲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教学效果。在讲解矿井水文地质及防治水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我国近年煤矿发生的透水事故为实例,以设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对透水事故发生的来源、通道条件、透水预兆与防治方法等进行深入思考。总之,教师只有综合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多从案例入手,才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听课与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同时,在授课中要做到语言深入浅出,多与学生互动,针对课程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多作讲解。

(三)突出应用地质工程技术部分知识实用性教学

“煤矿地质学”是一门与煤炭生产实践和矿井地质研究紧密相结合的实用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3]为使煤矿主体专业学生在这方面得到必要的知识和训练,必须突出应用地质工程技术部分知识的教学。针对课程基础理论部分的教学,要做到有所侧重,如地球概况及其性质、古生物等章节的内容可以点到为止。而对于应用地质工程技术部分内容的教学,如煤矿安全生产地质因素、矿井储量管理、地质编录等则是重点内容。总之,只有通过将各种专业知识结合,并协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并以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为辅助,才能更深层次地加强“煤矿地质学”地质工程技术部分知识学习的效果,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现场工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到煤矿生产单位工作打下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杨孟达,刘新华,王瑛.煤矿地质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

第6篇

1.全国地质技能竞赛情况导向分析及意义

1.1全国地质技能竞赛情况分析。

从三届竞赛情况看,每届比赛内容变化不大,但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逐届提高。竞赛一般分为地质技能综合应用、野外地质技能、地质标本鉴定和地质知识竞赛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地质技能综合应用,考查选手熟练应用基础地质知识和地质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部分要求参赛队在规定时间里根据已知的野外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把一张给定的标准1:5万地质图(其中1/3-1/4的地质内容已删去),恢复图幅的原貌,并编写完整的地质报告。此单元不仅考查学生的计算机制图能力,更考查学生对基础地质的掌握和应用技能,内容涵盖了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沉积岩岩相学、矿床学、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学等多门学科、课程的知识点,是对地学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第二单元为野外地质技能竞赛,要求参赛队完成一条1:1000的岩性及构造信手剖面图并完成相应分层、重要地质现象、数据的文字描述和记录,并对剖面进行小结。此单元是考查参赛队野外地质观察、仪器使用、现象描述与记录、分析总结及编写报告能力,是对学生地质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第三单元为地质标本鉴定,考查参赛队矿物、岩石、矿石和古生物标本及光片、薄片的鉴定能力及相关仪器的操作能力。要求参赛队成员等准确鉴定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古生物化石及多金属矿石手标本和薄片,给出详细而完整的鉴定报告;第四单元为地学知识竞赛,考查参赛队掌握地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灵活、迅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竞赛题型和内容可以看出,地质技能竞赛是对地学类本科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检查,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判,也是对地学教育发展方向的指引,无疑会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教师的知识传授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2全国技能竞赛的导向分析。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地质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从三届竞赛内容和形式设置来看,我国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地学实践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过程,达到自己动手,会使用先进的野外技术装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培养的目的[1][2]。比赛过程中,无论是地质填图、标本鉴定还是野外剖面测量都强调对具体地质现象、地质问题的分析、解释和解决的研究思路。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可以加快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地学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3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的意义。

开展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地质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对于很多在校学生而言,很大程度依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多数学生把学习定位于理论学习之上,普遍存在对实践教学不感兴趣的现象,通过竞赛宣传、选拔、训练和开展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实践能力在专业中的重要性,重视实践过程中个人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地质实践教学质量。②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考评,理论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形成的复杂地质问题是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卓越的实践能力才能解决的,通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锻炼,才能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应用知识,综合素质最终得到很大提高。③有利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在地学教学过程中,怎样将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图、文、声及动画等形式直观传授给学生,是地学教学手段改革追求的目标;如何将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学生主导型的启发式、联想式教学,是地学教学方法改革追求的目标。通过竞赛活动,有利于加快建立新型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2.我校地质学课程教学现状

我校地质学专业课程主要涉及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地球化学、勘查地球物理等专业,不同专业由于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的差异,地质学相关课程设置有较大的差别。以地质学专业为例,该专业设计的地质学相关课程有《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与光性矿物学》、《岩浆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史学》、《遥感地质学》、《矿床学》、《找矿勘探地质学》及与油气资源勘查相关的《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等课程。仅从课程设置来看,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等地学专业的课程相当。但课程学时数差别很大,如上述12门地质学专业课程我校地质专业的理论总学时为350学时,而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理论总学时为560学时[3]。此外,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远低于它们(我校实验教学比例约2 ∶1-3 ∶1,中国地质大学平均比例约为1 ∶1-1 ∶1.5)。因此,无论是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相对于211工程大学,我们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反映在比赛过程中表现为学生的地学思维较为刻板,动手能力差,综合对比、研究、联想、创新能力不足。针对这些现状和差距,实施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教学改革措施

3.1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建立适合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体系。

目前地球科学学院有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专业,但面向油气资源勘查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和面向固体矿产勘查的地质学专业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计划等区别不大,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特色不够鲜明,能力不够突出。例如,地质学专业一门必修专业课程《矿床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也修,只不过课程性质变为选修课,而两者的课程总学时数是相同的,甚至选修课的理论学时还多必修课2个理论学时;此外,普通班、基地班、卓越班、石油之光班等专业班级名目繁多,但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并无实质性区别。这些都反映出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模糊,配套体系不完善,自然无法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创新人才是个性化的人才,只有个性化的人才才有可能成为创新人才[4][5]。对学生的培养不应采用单一模式,而应是个性化的、多模式的。

3.2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改革。

现有的教学计划和管理仍沿用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套路,新时期,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不断为地学研究所应用,但由于新教材编写的滞后,地学课程建设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没有太大突破,严重影响地学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应突出专业特点,增强学生动手动脑及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以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为出发点,以新技术、新方法为特色,加强传统地质理论与新技术方法的融合,有效促进专业教学内容改革。

3.3改变已有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地学教育不但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基本保证。课堂教学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观念,调动学生自主勤奋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放在首位。通过教学模式转变,使学生由过去提不出问题、想不出答案变成提出问题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为了应付学校检查,而把学生的实践课变成教师的实践课。实践过程只是老师在野外讲解,学生在野外记录,完全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完成从单一性到综合性的转变;完成从认识性、继承性到研究性、创新型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人才教育质量。

第7篇

2011考研复试分数线(国家线)已经公布,中国石油大学2011考研调剂正在进行,报考中国石油大学2011考研的考生请关注中国石油大学2011考研调剂专业:

院系代码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调剂人数

专业要求

专业联系人

001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地质类

 

001

070902

地球化学

 

地质、化学类

 

001

070903

构造地质学

 

地质类

 

001

077501

环境科学

 

环境类

 

001

070704

海洋地质

 

地质类

 

002

080103

流体力学

 

相同或相近专业

 

002

081402

结构力学

 

相同或相近专业

 

005

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

 

相同或相近专业

 

005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相同或相近专业

 

005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相同或相近专业

 

005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相同或相近专业

 

005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型)

 

相同或相近专业

 

005

085211

计算机技术(专业型)

 

相同或相近专业

 

006

080500

材料科学与工程

10

 

郑树启

006

085204

材料工程(专业型)

20

 

郑树启

006

070300

化学

5

学术型,英语单科50分,总分330分,本科毕业于985院校

 

宋昭峥

006

081704

应用化学

 

006

085216

化学工程(专业型)

2

 

宋昭峥

006

070100

数学

20

 

刘建军

006

070200

物理学

30

 

周广刚

007

120201

会计学

 

本科第一专业必须是会计学专业

回淑玲

007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本科专业是经济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回淑玲

007

125100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型)

 

 

 

007

125300

会计专业硕士(专业型)

 

本科专业是经济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回淑玲

008

010101

哲学

 

1

毕业于985院校,第一志愿与所调专业代码前两位相同

xingyun@cup.edu.cn

008

040106

高等教育学

1

 

 

009

055201

英语笔译

 

英语相关

第8篇

一、公元1560年以来长江流域24例重/特大洪灾事件

根据公开发表的中国历史至今有关长江洪灾资料[1]和水利部公布的“中国水灾年表”[2],本文收集了自公元1560年以来长江流域重/特大洪灾事件,共计24例,各次长江洪灾事件用符号CJH(年份)表示,详见下表。

二、基于“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的长江流域重大洪灾事件周期分布

根据“从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揭示的时间新维度――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4],地震、洪灾、干旱等自然灾变事件的周期分布在数理模型上是一致的;也即,地震、洪灾、干旱等自然灾变事件的周期分布均遵守和服从“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在“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中,时间尺度是相对的,所不同的仅仅是研究对象存在时间尺度上的差别。对于洪灾事件,本文取公元年为时间尺度。

以下为公元1560~2014年共计454年时间区间内,长江流域24例重/特大洪灾事件在“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中周期分布关系简化表达图式(若按实际坐标系固定比例表达形式,由于篇幅过大,在文章中根本无法表示)。图中,(2014)为该坐标系原点;1954年长江洪水事件CJH(1954)进一步简化为符号【1954】,符号(1922)及(1961)不表示洪水事件,仅为11/30周期计算中出现的联络年份。

此周期关联图式首次发表,在其它类型灾害事件周期研究中均可运用。图中,长江流域24例重/特大洪灾事件周期分布规律一目了然,在公元年尺度上,仅存在两个基本周期数即11年与30年;横轴线上洪灾事件相隔均为11年(E)倍数周期,纵轴线上洪灾事件相隔均为30年(T)倍数周期。

三、2014年关联的长江流域(附珠江)重特大洪灾事件11/30周期链

1、1981年7月份长江上游四川特大洪灾――距2014年33年(3E)

2、1926年夏季湖南为主长江中游大洪灾――距2014年88年(8E)

3、1915年6~7月份珠江流域特大洪灾――距2014年99年(9E)

4、1860年6~7月份长江中上游大洪灾――距2014年154年(14E)

5、1849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大洪灾――距2014年165年(15E)

6、1954年7月长江全流域特大洪灾――距2014年60年(2T);1954年长江特大洪灾发生后44年,1998年长江又发生全流域特大洪灾。

7、1924年夏季四川湖北长江中上游大洪灾――距2014年90年(3T)

8、1560年7-8月份长江中上游大洪灾――距2014年454年(14E+10T);其中分为两个时段周期,即1560年长江中上游大洪灾――距1860年长江中上游大洪灾300年(10T),1860年长江中上游大洪灾――距2014年154年(14E)。

四、研究结论

根据反映自然界时空变化真实图像的“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或称为自然变化事件“11/30二维时间周期分布律”,本文给出了从公元1560~2014年共计454年时段区间内长江流域24例重/特大洪灾事件11/30二维时间周期分布,获得了全部24例长江重/特大洪灾事件周期关联图;它是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数理表达的一种简化直观图式,并可向过去和未来事件延伸。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处在长江流域重大洪灾11/30二维周期交互节点上,存在着长江流域重大洪灾周期复发相当大的可能性。故据此推断并提出:应当高度警惕和防范2014年夏季以川渝湘鄂为重点的长江中上游区域重大洪灾的复发。

五、后记

本自助课题研究完成于2012年7月,2013年4月15日作者曾经撰写“高度警惕2013年长江流域大洪水的复发”,在个人博客上;并递交给原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副局长、上海市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主任张阿根教授留存。我的科研同道、中国科学家协会理事、(长沙)宏微科博园发起人和总策划彭宏钟先生,佐证和支持该研究结论,并在其博客全文了该研究报告。2013年5~7月份长江流域汛情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流域内部分地区暴雨频发,长江中上游多条支流发生超警戒超保证乃至超历史洪水,一些城市发生严重渍涝灾害;汛期局部强降雨过程多,且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作者的研究结论得到了实际验证。

根据上述研究,建国以来长江流域两次特大同时也是最大洪灾事件――1954年长江全流域特大洪灾与1981年长江上游四川特大洪灾事件交汇到了2014年这一个11/30二维周期节点。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探索研究已有十余年并得到有效验证的辽宁本溪市三十九中学教师李丽女士于2014年1月11日独立提出“2014年我国的长江流域及我国的中南部可能出现特大的水灾和泥石流,加强防范”;此预测信息与本文研究推断结论一致,待实际检验。

以上预测信息中涉及的另外一个区域“我国的中南部”,本文给予补充论证如下。文中前述长江洪灾目录表之外,有一个特大洪灾事件,即1915年珠江流域洪灾[3]。1915年6月下旬~7月上旬,广东、广西两省所在的珠江流域发生两百年一遇特大洪灾,受灾农田1400亩,受灾人口6000万,死伤10余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万银元。广东受灾最严重,广州全市被淹;珠海流域邻近的韩江、闽江、赣江和湘江等也同时发生重特大洪灾。

1915年珠江流域特大洪灾与2014年相隔99年(9E),与长江流域1849年、1860年、1926年、1981年重特大洪灾事件处在与2014年关联的同一条11年倍数周期链上。因此,本文研究补充和支持前述“2014年我国的中南部可能出现特大的水灾和泥石流”预测信息;必须高度警惕和防范2014年夏季以粤桂为重点的珠江流域重大洪灾的复发。

参考文献

〔1〕互联网:长江流域洪灾资料

〔2〕水利部:中国水灾年表(1840-1979)

〔3〕刘继纯编著.人类灾难全纪录.上卷天灾.兵器工业出版社,2000

〔4〕陈伟.从全球地震11/30周期分布律揭示的时间新维度――11/30二维时间坐标系.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4期,pp.213-217

第9篇

关键词:矿床学;资源勘查工程;学生;授课教师;感悟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161-02

对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来说,《矿床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也可以说是一门关系着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否理解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及找到矿产资源的一门主干课程。对于广大学生来说,这又是一门较为抽象、难于掌握的课程,要学好它,确实不易。针对这门课程的上述特点,笔者联系自己近三十年在高校从事《矿床学》课程教学工作经验,谈谈学好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矿床学》课程的一些感悟,愿与同仁分享。

一、《矿床学》课程研究任务

矿床学是地质科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是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矿床学的研究任务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讨论。(1)评定矿床质量:查明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并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及加工性质。(2)评定矿石数量:研究矿体形状、大小、产状、查明矿床规模及矿体的形成条件、开采条件。(3)研究矿床和控矿环境关系: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相古地理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4)研究矿床成因: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作用和演化过程,阐明矿床的成因。(5)研究区域因素影响:研究矿床所在区域内的大地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床形成、分布的控制作用以及它和地壳演化发展的关系。由此可见,矿床学的研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地质学科。

二、《矿床学》课程教学思路

教师在讲授《矿床学》这门课程时,要做到对每类矿床的标本兼治。每一类矿床的“标”是什么?“本”又是什么?“标”就是形成这类矿床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类型等;“本”就是这类矿床的形成地质背景、成矿元素迁移过程、成矿作用、成矿机理等。我们要通过对每类矿床“本”的剖析反推矿床“标”的特征,达到对每类矿床形成特点和成因的有机统一的认知。

三、《矿床学》课程内容选择

根据矿床学的发展趋势,《矿床学》这门课程大致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绪论;(2)矿床的基本概念;(3)成矿作用总论;(4)岩浆矿床;(5)伟晶岩矿床;(6)与岩浆有关热液矿床(矽卡岩矿床、岩浆热液矿床、喷流热水沉积矿床、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7)下水热液矿床(或叫层控矿床);(8)风化矿床;(9)沉积矿床(机械沉积矿床、盐类矿床、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生物化学沉积矿床、生物化学能源矿床);(10)变质矿床(接触变质矿床、区域变质矿床、混合岩化矿床);(11)区域成矿研究。

四、《矿床学》课程讲授方法

《矿床学》是同学们学完所有专业基础课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同学们已具备了矿物、岩石、地层、构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对于《矿床学》课程的讲授可以采取倒叙的方法,即:先讲述某类矿床是在什么样的地质背景下,通过什么样的成矿作用,成矿元素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迁移富集,在什么样的地质环境或构造环境下就位成矿;再讨论在这样的成矿过程中,形成的这类矿床会有什么样的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矿石类型、矿体形态、矿体规模、矿体产状等特点。当然,在讲授过程中,要尽量形成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表达,运用形象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流畅的语言,把矿床的形成过程及形成特点展现出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对《矿床学》授课教师要求

首先,授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无论是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史学等都有较深的功底,不能有明显的缺位或短板;其次,授课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熟悉野外各种矿床的地质现象;再次,授课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找矿工作经历,从事过矿床实例研究,在讲授每类矿床成因类型过程中能用各种矿床实例佐证讲授内容(学生最喜欢这部分内容);最后,授课教师必须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把逻辑思维表达与艺术感染力表达有机结合。

六、对《矿床学》使用教材要求

许多学者都在编著《矿床学》教材,其中不乏较好的教材;但是也有一些急功近利者,没有吃透矿床学教材的编写精髓,粗制滥造,这本书抄一部分、那本书抄一部分,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而有些编者为了突出自己的“新”,不顾矿床学研究规律,故意进行所谓的“标新立异”,结果造成“邯郸学步”的局面。目前,编写最好的教材是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三位老师编写的《矿床学》(地质出版社,1985年),但由于出版年代较长,缺失许多新近发现的矿床实例或矿床类型;翟裕生、姚书良、蔡克勤三位老师继承《矿床学》教材(地质出版社,1985年)以阐述矿床成因类型为主,以成矿作用为矿床分类,分析成矿规律的体系,编写《矿床学》教材(地质出版社,2011年)可视为精品,为当前最为适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使用的材料。但是对于授课教师来说,必须进行二度创作,必须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定位、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所选精品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增加一些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必须给学生指定一些参考文献,才能满足本校本专业学生的需求。

七、对学好《矿床学》课程的学生要求

首先,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史学等;其次,通过认识实习、基础填图实习,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野外地质现象的认知能力;最后,学生必须通过对各类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过程及成因机制的理论学习,联系实际从身边熟悉的矿床实例出发,解剖它的地质特征和整个形成过程,使矿床成因理论知识与矿床实例情况紧密联系,将矿床学的理论知识锻造成为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鲜活的、可运用的知识和能力。

八、教师讲授《矿床学》课程的完整过程

教师要上好一门课,功夫在课外,教师课堂的表现情况,其实是教师课外付出的体现。要完整展现一门课程的内涵和外延,课外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于《矿床学》的授课,也是如此;教师讲授《矿床学》课程的完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课前准备阶段。熟悉课程:授课教师必须熟悉课程内容,对课程的各个章节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熟悉各章节的逻辑关系。要把一些前沿性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确定教材或参考资料:虽然学校订购的《矿床学》教材都是近年出版的优秀教材,但是属于广谱类教材,授课教师或教研室要尽量选择适合本校本专业学生用的教材,同时还要尽量为学生寻找一些适合的参考文献或资料,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编写教案和讲稿:编写教案和讲稿的过程就是任课教师的二度创作过程。根据课程内容、确定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学校办学定位、学生特点,编写适于本校本专业学生的教案和讲稿并进行课程的多媒体制作,让一些抽象、生涩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变得具体、形象、通俗。

2.课堂讲授阶段。课堂讲授阶段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讲授知识性:每位授课教师对《矿床学》课程讲授内容必须保证正确性,对于一些前沿性内容或成因观点,可向学生介绍,并说明自己的观点和倾向性,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前沿性内容或发展方向,课程是开放式的、可发展的,让学生懂得这与中学阶段的课程内涵和外延是不完全相同的。讲授艺术性:传统《矿床学》课程的教学给人的感觉是:严谨细致、逻辑性强、科学性强,但是给人“冷冰冰”的感觉;其实《矿床学》课程的讲授在继承以上特点的同时,更应该加入一些人文的、感性的、形象思维的色彩,加入一些拟人化的语言,增加《矿床学》课程的文化内涵,而且讲授语言要风趣、幽默,这样的《矿床学》课程讲授才变得立体、丰满,才能让课程讲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传授学生文化;学生除了更容易记忆课程的知识点外,更感到上课是一种听觉享受,是在享受文化大餐。教师感染力:授课教师必须内外兼修,做到既有知识又有文化。面对学生时必须注重自己的形象,衣着得体,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出现,做到充满自信;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尊敬你、崇拜你,感到你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大学教师,与传统的工科教师不同,你是一个有趣的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给学生以正能量;这样,学生自然爱听你所授的《矿床学》课程。

第10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地质学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149-02

一、前言

“地质学基础”又称“普通地质学”(简称“普地”),是当前国内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介绍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后续学习自然地理专业课以及未来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地质学基础。近年来随着师范院校本身发展定位的调整以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在师范院校现有教学环境下提升教学质量是所有从事“地质学基础”教学的一线教所面临的紧迫难题。本文将结合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和改革经验,探讨在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利用好师范院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有效促进“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出路和手段。

二、师范院校“地质学基础”课程现状

由于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后续课程学习和工作中都离不开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因此一直都将“地质学基础”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给予了高度重视[1]。该课程是基于野外考察和实验观察的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包括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观察实验教学和野外地质实习教学三个相互独立但又紧密联系的环节和部分。长期以来,在大多数师范院校的地理科学专业中仅开设了这一门地质类课程,不像地质专业还有“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学”等相关后续课程继续深入学习和了解地质学领域。因而,在师范院校中“地质学基础”课程课时量安排较多。

三、“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师资力量薄弱。“地质学基础”课程体系庞杂,知识内容丰富,在专业地质院校中通常会由一个各学科出身的教师组成一个分工明确的教学团队负责“普地”教学。而在师范院校中则往往只有一名或至多两名地质学科班出身的教师负责全系(学院)的“地质学基础”教学,教学任务繁重。而当前高校教师在教学之外又承担着科研任务,一旦该教师需要离校进行野外考察或参加学术会议,整个学院的“地质学基础”教学活动就只能暂停。

2.教材建设滞后,知识内容陈旧。当前大多数师范院校采用的教材普遍时代较老,教材知识老化,无法涵盖和体现最近十多年国内外地球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由于教材较为陈旧,必然会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加之师范院校本身地质学研究薄弱,难以及时了解地质学前沿科学进展,使得当前师范院校“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严重脱节滞后于科学研究,亟需得到更新。另一方面,师范院校总体人文学科强而理工科弱,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普遍数理基础薄弱,在“地质学基础”中涉及较为复杂的物理变形和化学变化部分内容就会遇到学习困难,从而对矿物岩石和构造地质这些重要组成部分难以深入理解。

3.缺乏实验室硬件设施,教学形式单一。地质学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实验内容,比如实验室内矿物岩石标本的镜下观察鉴定和地球化学部分内容的实验室操作对于观察地质现象和理解地质过程至关重要,然而大部分师范院校因为缺乏相应实验设备只能舍弃这些重要的实验环节而仅仅停留在学生对矿物和岩石标本的肉眼观察上。这样一来就将在显微镜下栩栩如生的矿物岩石标本变成了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4.野外考察实习难以深入。地质学是一门来自于野外观察实践的科学,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野外实践才能牢固掌握相关知识[2]。大部分地质专业在四年里要进行累计超过两个月的地质学各个方面的综合野外实习,然而师范院校的地质学实习往往只是作为自然地理六大要素实习的一部分,不能进行长时间的系统野外训练。加之很多学校实习经费紧张,只能人为压缩实习时间,在短短的1―2天内进行地质学实习,很容易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足够的野外训练,最终也很难学到相关的地质技能,等真正见到了地质现象也是“两眼一抹黑,一问三不知”。

四、改进措施与途径

无独有偶,上述这些问题不仅在师范院校内部广泛存在,在一些石油院校的地质学教学中也存在。下面结合笔者的具体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六条相应的改进措施与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人员招聘和团队建设时,有意识的加强地质学背景的人员补充。同时,在当前国家放开科研人员兼职的形势下,师范院校可以从其他地质院校或研究单位聘用学有专长的教师或研究人员充当兼职教师进行授课。

2.更新教材,及时了解学科前沿。教师应当多采用国内地质学领域的新颖而有价值的优秀教材,不要把自己局限于只使用师范院校自己编纂的教材,而且尝试借鉴国外优秀地质学教材用于课堂教学。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多关注地质学国内外前沿进展,广泛阅读地质学研究文献,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介绍“地质学基础”的前沿进展和发展趋势,从而弥补教材知识陈旧的不足,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3.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大学学习本身是一种主动性极高的知识和思维探索,需要主动和高效的自学能力作为基础。在“地质学基础”课堂教学时间不断压缩的情况下,教师只能也应该鼓励学生开展课外自学。如果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学的重要性并积极训练这种能力,没有学生课前和课后的认真准备,那么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将会事倍功半,因而寻找一条督促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的有效途径显得迫切而重要。可以让学生提前获知自己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上课时提前预习相关知识点,同时采用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一些地域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比如说喀斯特地貌部分,可以鼓励来自广西或贵州等省区的学生自己收集材料,走上讲台为大家讲授,具体讲述方式也可以由主讲学生自己把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更好地引导了学生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地质现象。

4.创造实验条件。尽量利用现有资源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地质学科学的探索乐趣。

5.重视野外地质实习。地质学来源于野外考察,地质学的教学也离不开野外考察,因此即使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在学校附近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野外实习。走出教室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近距离观察地质现象,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利用多媒体和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在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形下,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鼓励学生在自学网上共享国内地质学精品课程和国外优秀教学网站。(2)BBC、探索发现、美国国家地理等拍摄的大量地质学纪录片可以直接用作教学素材。(3)通过微信、QQ和微博等方式向学生分享一些精美的地学图片用于地质学教学的案例分析,很多地学工作者的博客也经常会分享一些科普文章。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三方面的资源,就可以极大地弥补师范院校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的不足,让学生在足不出户的情形下开展有效的地质学学习。

五、结语

“地质学基础”是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学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师范院校的“地质学基础”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在当前“地质学基础教学”中出现了四个主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提出了六点改进意见,认为在现有条件下依然可以采用一些途径改良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地质构造 安全生产 影响

据近几年我国煤矿事故数据统计,在各类煤矿安全事故中,大约占60%~70%为顶板、瓦斯及突水等恶性事故,而这些类型的事故基本都与煤矿地质构造有着密切的关联。

1 煤矿地质构造与顶板事故的关系

1.1 褶皱构造与顶板事故

褶皱构造是岩(煤)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褶皱构造中的每一个弯曲称为褶曲,它是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褶皱构造中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从褶皱成因分析,褶皱一般是由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和剪切褶皱作用形成。其中受顺层挤压应力作用导致岩层弯曲而形成褶皱的作用称纵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岩层面垂直的外力作用而发生弯曲形成褶皱的过程称为横弯褶皱作用;由于切层或顺层剪切而导致褶皱形成的作用为剪切褶皱作用。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岩(煤)层要发生塑性流动或滑动,使得不同部位产生一系列的裂隙、小断层、节理等内部小构造。在褶曲的核部裂隙、节理更加发育,岩层极其破碎,易冒落,岩(煤)层轴部产状急剧变化,煤层厚度发生急剧挤厚压薄现象,采掘过程中不易支护,必须加强支护,否则很容易发生片帮及冒顶事故,给顶板管理带来困难。

1.2 断裂构造与顶板事故

断裂构造是指岩石因受地壳内的动力,沿着一定方向产生机械破裂,失去其连续性和整体性的一种现象。断裂构造包括节理和断层,其中断层使岩(煤)层两侧发生明显的位移。断层在不同的构造环境中发育很广泛,类型很多,特别是地质构造复杂的矿区,断层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十、上百米,其断距、破碎带大小不一,对围岩破坏的程度也不相同,在破碎带极易产生顶板事故;另外,在断层两侧还会出现牵引褶曲、揉皱、挤压和破碎等现象,同时煤层和顶、底板岩层中裂隙也显著增加,还会导致煤层厚度突增、压薄或尖灭,采掘过程中该处煤(岩)层暴露后也容易产生冒顶事故;还有一些断底不断顶或断顶不断底的小断层以及层间滑动构造部位,由于受到构造应力的作用,围岩易脱落,且脱落面积较大,没有预兆,采掘时也易发生顶板事故。

1.3 岩浆侵入与顶板事故

岩浆侵入不但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且岩浆侵入煤层所形成的岩体,其边缘极不规则,在侵入体前缘的煤(岩)层中往往出现特殊的揉皱现象,煤理紊乱,具有旋窝状褶曲等小构造,如果没有掌握岩浆侵入体分布的特征和接触变质的规律,如果支护不当,容易发生局部冒顶现象。

1.4 煤岩组合与顶板事故

由于煤系地层受到地质应力及后期构造变动影响,煤岩层均已产生形变,导致围岩破碎,顶板多变不平整,煤层形态多变。经实践证实,在煤层伪顶完整性差,强度低,如果支护没有及时跟上,或支护手段、方式没有适应煤层顶板变化;岩层胶结物以泥质、粘土质为主的;以沼泽相、泥炭沼泽相为主的煤岩组合,在原始沉积时部分沉积物的表层可能发生风化,形成土壤层,高岭土化作用显著;煤岩结构复杂的煤层中往往含有多层夹矸层,开采中易发生夹矸至上分层脱落的煤岩组合情况下极易产生顶板滑移和冒顶事故。

2 煤矿地质构造与瓦斯事故的关系

2.1 煤与瓦斯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是指煤矿井下采掘过程中,在煤和地应力的作用下,在很短时间从煤岩体内喷出大量的煤岩与瓦斯的动力现象。突出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密切,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带内,如断层、褶曲和火成岩侵入区附近,可造成设施破坏和人员伤亡事故。

2.2 瓦斯风华带

在地质构造复杂、煤层结构被破坏时均可能影响瓦斯风华带的发育程度。如采掘工程在瓦斯风华带内,当通风不良或停风时,不但会有CO2引起窒息的危险,还有发生瓦斯爆炸的危险。

3 煤矿地质构造与突水事故的关系

矿井突水是指在采掘过程中当巷道揭穿导水断裂、富水溶洞、积水老窿,大量地下水突然涌入矿山井巷的现象。矿井突水一般来势凶猛,常会在短时间内淹没坑道,给矿山生产带来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复杂的地质构造(大断层、褶皱等)都是地下水富集的地方。矿井突水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即水量、水源和导水通道。因此,在采掘工程中地质构造可能引起井下突水的发生,不但给煤矿造成生产上的被动和损失,更给安全带来消极的影响。

3.1 断裂构造对煤矿突水的影响

(1)隔水层对突水起阻挡作用,其阻水能力是由其厚度、岩性组合及力学强度决定的厚度越大,越不易出。当出现断层时,上下两盘岩(煤)层发生错动,缩短了煤层与底板含水层间的距离,使底板隔水层有效厚度减少,甚至造成断层一盘的煤层与另一盘的含水层直接接触,使底板隔水层有效厚度消失,从而使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增大。

(2)断裂带内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强度降低,不仅给承压水的导升创造了有利条件,甚至裂隙带可能成为充水带,使水文地质条件更加复杂,增大了防治水工程的难度,给突水创造了条件,在采掘工程中极易发生突水事故。

3.2 陷落柱对煤矿突水的影响

岩溶陷落柱是埋藏型岩溶的地下溶洞的顶部岩层及覆盖层在荷载或其他动力作用下,失去支撑发生坍塌和剥落后形成的上小下大的锥状塌陷体。陷落柱突水灾害是矿井岩溶突水灾害的重要类型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突水性强,规模大,破坏损失严重。因岩溶陷落柱除自身常储聚大量地下水外,还常成为沟通其他水源的导水通道,所以陷落柱突水特别容易造成严重的淹井事故。

4 结语

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不应仅就安全抓安全,探明地质构造的类型和规模是保障安全生产的第一步,应时刻注意地质构造的变化,认真研究分析这些地质因素,找出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预防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仁海,渠天祥,钱光谟.构造地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第12篇

关键词:辽南;北东向断裂;多期活动;白垩系火山沉积盆地;控岩控盆

中图分类号: P941.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辽南地区北东向断裂构造广泛发育,是中生代最醒目的构成区域性构造格架的构造形迹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几条超岩石圈或岩石圈断裂(黄汲清1977,分类方案)。而对与其有相似发生发展历史的壳断裂和一般性断裂及其与中生代火山-沉积成生关系的且很少报道,而对这些断裂的构造细节特征的研究往往能反映了某一断裂系的活动过程或至少反映了其某一阶段的活动特点。因此辽南地区北东向断裂构造的研究对探讨辽东区域性北东向断裂构造的发展演化及其对辽南白垩系火山-沉积盆地成生有其重要意义。前人将辽东地区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划分为辽东断裂系和郯庐断裂系,归属为滨太平洋断裂体系任纪舜(1980年命名)。根据前人的划分方案,控制辽南白垩系火山-沉积盆地的主要为辽东断裂系,其具有较为复杂的活动历史。

一、断裂宏观地质特征

岫岩断裂的一部分在庄河地区见于城山镇—长盛屯,向南西延伸至普兰店市城子坦,向北东与岫岩断裂相接,全长约300km(图1)。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倾向300°—325°,倾角变化在66°—83°。地貌上呈现线状沟谷或地形波折线,在航片上清昕可见沿断层线山脊线错动,水系急转,普遍发育断层崖和连续的断层三角面。重磁资料反映为布格重力异常的北东向梯度带和航磁异常原平面化极线性梯度带,并见水平一次导数异常轴被错断(图2)。沿断裂带多处见有中性岩脉侵入。

二、断裂带及断层结构面特征

不同地点断裂带宽度发育不一,规模不等,变化在20—200m,在断裂带内切割的岩石不同和保留不同活动阶段断层性质的差异,反映出的结构面特征变化较大,长盛屯一带该断裂发育在中生代花岗岩与榆树砬子组的接触带和榆树砬子组石英岩内部,断层结构面以挤压劈理化带和断层泥,挤压扁豆体及构造透镜体为特点,同时见有张扭性活动期的中性岩脉侵入;光明山镇肖家屯一带断裂带发育在中生代花岗岩与太古宙片麻岩接触带和太古宙片麻岩内部,断层结构面表现为挤压片理化带和断层泥以及构造透镜体,并发育大量的断层玻化岩;黑帽山、北官水库一带断裂切割中生代花岗岩体,其结构面则表现为宽达百米的花岗质碎裂岩——碎粒岩带及钾化带;上述各地均表现出良好的垂直断裂带走向的剖面结构分带,主断面不同地点或由断层泥带,或由碎粒碎粉岩带,或由断层角砾岩带构成,反映了不同地点的结构面性质的差异,指示了断裂活动的历史和不同阶段的活动性质,对比断层带两盘地质体的相对位置,大致估算该断裂带产生的左旋平移距离为1.1—4.5km,。

三、断裂活动历史的初步分析

纵观断裂带的各方面特征分析,该断裂具有较复杂的活动历史,其断层结构面反映的力学性质,同一地点多可鉴别出压、张扭、压扭、扭四个不同力学结构面的叠加,长盛屯、肖家屯、北官水库均可见到晚期的扭性面叠加在早期的碎粒岩、碎粉岩和角砾岩之上,在北官水厍一带还可见到晚期的扭性面叠加在早期压性活动期形成的次级剪性破裂之上。晚期的扭性面的断层面产状近直立,统计擦痕线理的产状近水平,擦痕及阶步的构造指向为北东30°—35°。而早期的剪性结构面擦痕产状倾角在65°—35°,倾向相反,呈共轭出现;而张扭性活动期叠加在早期压性活动阶段的证据在长盛屯和黑帽山最明显,在黑帽山早期明显圆化的断层角砾岩,在张扭性活动后形成了新的断层角砾岩,长盛屯见沿张扭性断裂面侵入的中性岩脉截切了压性结构面。断裂带内的构造岩也同样反映了该断裂多期活动的特点,早期韧脆性构造岩和脆性构造岩以及未固结的断层泥之间的叠加关系也十分清楚,但更早的糜棱岩尚无证据尽一步证实与该断裂带的关系。

上述事实反映了该断裂从早期的韧脆性到晚期的脆性活动特征,断层性质从压性~张性扭~压扭~扭性的复杂活动历史,其多期继承性活动特征明显。主活动期断层性质应为压性、压扭和扭性,这与区域上的辽东断裂系活动特征基本一致。北官水库~肖家屯~黑帽山~长盛屯一带断裂早期形成的断层玻化岩和韧脆性断层构造岩仅产在太古宙片麻岩、榆树砬子组石英岩和中侏罗世花岗岩长岭子岩体中。从其控制及切割相关地质体分析,断裂活动的时间为中晚燕山期,早期以压性为主的断裂活动发生在晚侏罗世,白垩世为压扭性,而晚期的扭性活动,以其与早白垩世中生代火山盆地的相关性分析应发生在早白垩世或更晚。

四、北东向断裂与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成生关系初步探讨

一个地区相同的构造形迹其活动特点及规律应是基本相似的,前人虽然将辽东及周边地区的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划分为郯庐断裂系和辽东断裂系,但它们受控的动力机制是一致的,因此它们的活动历史也大同小异,对辽南庄河地区的北东向断裂研究所得出的初步结论,为研究辽东断裂系以及郯庐断裂系的复杂活动历史提供了实际证据。我们注意到辽东地区中生代的火山-沉积盆地,出现了大规模的中酸性、钙碱性岩浆喷发,桂云花火山-沉积盆地东西两侧均为陡倾的正断层控制,在保留有盆地堆积物与基底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呈毗邻壤嵌状。辽南地区的白垩系盆地内的火山岩-沉积建造虽然组级命名不一致,庄河以东称小岭组,以西称桂云花组,但其时代均为白垩系,黄花甸子-大营子-孤山城火山-沉积盆地的小岭组主要为安山岩组合,桂云花组火山岩为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庄河以东未见早白垩世晚期的普兰店组,而侏罗纪瓦店组含煤岩系分布于瓦房店的砟窑盆地中,普兰店组陆相碎屑岩组合发育在庄河、城子坦、普兰店盆地,并在庄河盆出现了陆相碳酸盐建造。这此火山-沉积盆地均呈南北向延伸,北东向斜列,其在侏罗纪由瓦房店一带开始发育,早白垩世发展至整个辽南地区,至早垩晚期在庄河、城子坦、普兰店一带结束。长盛屯—城山北东向断裂与北北东向的桂云花断裂派生的南北向断列共同控制了桂云花组火山岩的喷发,在区域上具有代表性。桂云花组火山岩的喷发与其晚期的压扭性活动时间一致。以往多数学者论述了辽东地区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来源于伊佐奈岐板块向中国东部大陆的斜向俯冲,而长盛屯—城山北东向断裂所揭示的辽东地区北东—北北东向断裂系的活动历史,似乎与这一动力机制的耦合更为一致。

参考文献:

辽宁省地质局. 庄河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M].1973.

中国地质调查局.桂云花等四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联测报告[M].内部出版,2001.

许志琴,张建新,徐惠芬,等.中国主要大陆山链韧性剪切带及动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王宗秀,唐哲民,等.大连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格架厘定[J].中国区域地质,2000,19(2):120~126.

陈荣度,李显东,杨雅君,等.辽东半岛南部印支造山旋回早期的顺层滑脱构造[J].辽宁地质,1999,16(3):161~169.

朱志澄,宋鸿林.构造地质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胡玲.显微构造地质学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许志琴等.辽南地壳的收缩作用及伸展作用[J].地质论评,1991,(3).

张宝政. 板块构造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45~246.

秦松贤等 辽南庄河-凤城断裂构造变形及其成矿作用[J],辽宁地质,1997,1、

辽宁省地质局 杨忠杰等辽宁省区域地质志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