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20 14:39: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语文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语文教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高职大学语文教育 现状 应对办法

“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人都不被‘时代’抛下,每一个人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这是2011年7.23温州动车追尾脱轨事故后一位网友的微博留言,读了之后,特别有感触,不知怎的,就想到了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

古往今来,汉语言文字是我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它承载着悠久厚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印记和骄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就要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传播推广达到新的广度,在国内外扩大而不是缩小其使用范围,增强其活力。

但是现实呢?孩子才进幼儿园就开始上英语兴趣班,小学、初中、高中,孩子没参加过英语培训班的寥寥可数;大学呢,不管是本科还是专科,大学生进校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工作以后呢,评职称必考英语,最可笑的是学中文的评职称也必须得过英语这一关。……种种现状不用一一列举,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举国上下、全国人民对英语的深切关注度,但我们的母语呢?看看大学生们歪歪扭扭的汉字吧,听听报纸上、网络上那些生凑硬造的词语和句子吧,想想那些“很黄很暴力”的语言吧。独尊英语的双语教学不仅动摇了汉语文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还高效地把政治课的效果归零。有良知、有责任的国民不应该觉得痛心吗?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维护汉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增强忧患意识,重视国人各个阶段的语文教育,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们。

推根据教育部对大学语文课的定位,“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体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我从多年的大学语文教学的角度谈谈对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浅见,更希望虽然现在是大学语文教育的低潮,但低潮过去就是。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语文的定位

大学语文在大学教育中究竟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作用,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定位?近些年来,争论激烈。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1.工具说。这种说法源自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和吕叔湘先生。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一文中概括地指出:“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对于叶圣陶先生的上述观点,同样是著名语文教育家的吕叔湘先生深表赞同。

这种观点认为大学语文是中小学语文的延续,大学生应该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便于阅读艰深的理论书籍和撰写论文,即注重其“实用性”。尤其是现在大学生语文素质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毕业论文错字连篇、句子都写不通等现象频频出现。于是有人呼吁:大学语文不应承载太多的教育责任,不能把传统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负载在一门课程上,“大学语文就像一辆载重卡车,它已经超载10倍、20倍了”。

2.人文说。认为人文性是大学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养情感,陶冶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语言学家、北大教授季羡林做了《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的报告,主张对学生进行“精神文化”教育。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急功近利,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许多人迷失了自我,历来被视为社会精英大学生的大学生也是如此。大学生用硫酸泼狗熊,甚至杀人等事件,更凸显了中国大学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因此众多学者主张大学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也就是说,要求大学语文承担人文教育的功能。

3.素质说。这种观点认为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思维工具,也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语文课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例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等。甚至还希望大学语文能够向学生介绍文化史、科技史、教育史等方面的知识,认为“大学语文”主要的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这种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学生有了这方面兴趣,在他们以后的一生中,会不断地积累学习,受用无穷。从长远角度来考虑,也就等于提高了素质。

(二)教材。

大学语文教材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据了解,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近1500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但教材建设中一个典型的问题是,不问优劣,教师出于职称评定等因素的考虑,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

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说,大学语文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开,必须有提升;也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要做到让大学语文立于必修课的“不败”地位,就要把学生们在多年高中应试语文学习中被打消了的对语文的兴趣重新建立起来,立足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和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但却很少有教材能够满足以上我们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将推荐5―6种风格多样、高质量、不同层次的精品教材,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大学语文教学的不同情况自由选择。因为大学语文教材不但应该有序、有特点、重质量,在综合性大学与工科性大学间还应有所区别。我们期待着高质量、高品位的大学语文教材的面世,并能够以教材为蓝本实践我们大学语文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大学语文教育的边缘化。

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教育部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紧接着北京大学等多家高校相继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必选课。“语文”两个字,仿佛又以矫健之姿重新回到了高校的课堂上。但现实却是,很多有识之士发出了“拯救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功利时代的‘阑尾’?”的呼声,由此可见,对于“大学语文在高校受不受重视”这一问题,“原则性”的答案和“实际性”的回答截然对立。作为公共课,大学语文同思想政治课、英语课一样,几乎在国内每一所高校都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但是,事实上,大学语文既缺乏思想政治课的权威性,又没有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毋庸讳言,近几年,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真正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已经屈指可数了。

功利时代,实用至上。教育的急功近利,致使大学生们对于大学语文“想说爱你并不容易”。现实的就业压力让大学生们不得不信奉“外语、计算机,一个都不能少”。就业时,用人单位没有看“汉语等级证”的。大学语文被逼退到角落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教育部的一纸公文能否拯救大学语文于水火,能否扭转大学语文教育的边缘化的现状,尚属未知数。

二、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应对办法

高职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服务宗旨日渐明晰,就业导向逐步凸显,职业能力成为所有能力的概括和统一。在此环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既要坚持和遵循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又必须寻求突破,明确定位,拓展功能,使其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意义。要使语文教学与职业教育相和谐,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看法。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以人文性为核心,同时发挥工具性。

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语文的性质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教育部这样描述:“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由此可见,大学语文课程重点强调的是人文性,当然也要注重它的工具性,二者不能偏废。尤其在高职教育中,我们更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塑造,因此高职语文需要我们在人文性和实用性之间找出平衡点。

1.注重高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十分必要。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部分高职生的语文素质偏低,甚至对诸如请假条、申请书等实用文体的写作也时时出错,更别说毕业论文了。因此,巩固高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高职语文应该在充分发挥工具性的前提下,强化人文性。有人讽刺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这是毫无道理的。高中语文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语文的美和人文特性已经支离破碎,成为升学的工具。而大学语文所强调的人文性是在欣赏美文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追求人性的完美,完善人格,陶冶情操。语文教育人文性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语文本身传承着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现代公民必须具有健康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鲁迅先生所说的“立人”,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神成人”,其实都是从教育的本质来看语文课程的,那就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但人文性和工具性又不能割裂开来看,正如于漪老师说的:“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人文性皆重要,不可机械割裂。抽掉人文精神,只是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因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架空讲人文性,就背离了语文课,步入另一个误区。二者应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

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理念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与时俱进的。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语文素养和精神世界双重的缺失,他们吃着快餐食品,看着漫画书,说着网络语言,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分的各种思潮,他们无所适从,我们的大学语文课要给他们以引导,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热爱,树立语言规范意识,并能够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使学生汲取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的转化。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有见解、有情感、有追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和实现的途径。

既然时代赋予了大学语文厚重的历史责任,我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仅仅依靠一本纯粹的大学语文教材是无法完成的,我们应当把大学语文作为一个课程体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现代社会就是人与人在不断交往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承担着重要的交际作用,而一个人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与人沟通协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他在社会活动中的成败。而语文学科的最直接性质是工具性,语文课程解决的就是在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中所出现的交际性(包括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培养具有会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与人交流,有得体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演讲和论辩的能力,有常用应用文书写作能力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为此,我们可以把大学语文看成是一个体系,依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进行分科教学,分解大学语文所承载的各项功能。如开设“中国文学经典选读”、“世界名著名片赏析”等课程,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开设“普通话与口才训练”、“实用语言艺术”等课程,训练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和语言交际能力;开设“应用文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写作的能力;开设“艺术欣赏”、“美学”等课程,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标准和审美习惯。

2.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其实践性的特点。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如举办演讲比赛、诗文朗诵比赛、辩论赛、应聘模拟竞赛等,规范学生的汉语语言表达,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形象性、情感性,提高学生的口语表现力,让同学们在竞赛中感受母语的奇妙,从而热爱母语,主动学习母语,并以我们母语中蕴含的灿烂文化而骄傲自豪。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与理解大量饱含人文意蕴的经典文章,学生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修养;通过写作实践,学生既可以掌握必要的写作格式和要求,又可以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听说训练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实现这一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把大学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包括指导学生社团活动,举办大型校园文化活动,达到引进高雅艺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的目的;创办具有特色的人文素质与艺术教育的刊物和网站,达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最终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大学语文课应该成为职业学院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掌握专业知识,养成独立工作能力,提高道德素养,增强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苏步青先生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单独招生,我的意思是每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课目就不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作为数学家的苏步青说这样的话,足以证明语文的重要作用。

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我真诚地希望大学语文课程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母语,能够让自己的观察、思维、感情具有深度,体会汉语的优雅。

参考文献:

[1]马庆株.坚持中国语文现代化的方向.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VOL12,(1).

第2篇

行走在院校边缘的大学语文,往往不受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再加上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大多采用死记硬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方法古板单一、墨守成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费劲,学生乏味,效果不好。针对这种情况,很多老师在传统讲授法的基础上,结合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这种创新性的研究往往都是星星之火、单兵作战,不能构成体系。

今天笔者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和实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学校为侧重点的角度谈谈专题式教学实践探究模式,从而走出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创新之路。

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最早应该是徐中玉先生编写的《大学语文》“人文精神结构模式”思想,以及王步高教授编写的《大学语文》“系统性、网络式、立体化、大信息”思想,其共同特点是利用有限的课堂通过多渠道教学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关于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信息。[1]大学语文的大容量,徐中玉教授终于在此阶段突破了所谓“少而精”的传统观念,让课本大而深。这样一来,不是给学生“一杯水”,也不是“一桶水”,而是“一条河”,使各种水平的学生均有所得。[2]由此很多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进行了教材的创造性融合,创造了“以文学史带文选”、“以作家带文选”、“以专题带文选”等的教学模式,[3]或“以某类文体、某类作家、某类作品、某种文学现象等为线索,打破教材章节的隔断和时间的限制,将分散的知识纵深归纳”,以实现加大课堂容量的教学目的。[4]

随之,这种思想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进而发展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思想,但是由于教材不统一,这种模式要被广泛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尚需大家努力。那就来看看专题式教学的概念及其实践运用。

专题式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一次新尝试,依据审美性与工具性相结合、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相融会的基本原则,将经典范文凝练成不同的教学专题,旨在通过营造开放性和多元化的专题,切实提高学生大学语文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

专题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专题为中心的合作探索型教学模式。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就是学生在相应的知识主题下,完成一个专题带来的大量任务的过程中,探究、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的教学。这是使学生掌握整个学习过程的一种模式,也是培养学生使用合适的工具、利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得到知识的一种模式。在专题化教学中,重点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专题内容的形成

在目前实施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的个别教师和个别学校,仅限于对王步高版或者徐中玉版进行二次专题化,再加上各自学校的教材都不一样,其实并没有深入到整个课程建设的高级层面。我们在教学内容上突破了传统的以文学史为主线的单向思维模式,而代之以人文专题式教学为核心,依据审美性与工具性相结合,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相融合的基本原则,从极具时代感和现实性的热点问题入手,将那些具有鲜明人文精神的典型性范文归纳为不同主题进行专题式启发引导,打破古今中外的文化壁垒,打通文史哲的知识连接体系,从而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开放的认知空间也更能适应当代大学生情感世界和人格塑造的需要。所以我们要求老师做到以下三个整合:将学科课程中的部分重点、难点内容整合形成专题;将学科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与相关的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整合形成专题;将学科课程中对学生某方面的素质能力的要求与课外活动内容整合形成专题。

由师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可行性的研究专题,确立专题式教学目标;或由教师提出有涵盖性、综合性的专题,为专题教学定向。专题式教学有明确的目标,即通过本专题要解决什么问题,开设这个专题有什么意义,都必须事先明确。确立主题后再接着收集资料,由学生自主独立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专题式教学必须在资料信息方面有一定量的积累之后才能进行。资料信息来源可以是教材的内容,也可以是报刊杂志,也可以是从网络上获取相关信息。在资料收集占有到一定程度后要进行合作探究,由学生针对专题进行切磋,分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互相争辩、互相启发,共同整合信息资料,形成独立的见解。经过合作探究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小论文。形成小论文是总结专题研究的结果,进行交流的基本方式。然后由学生主体发言,其他学生补充、反驳。所以根本的还是大学语文专题的确立,徐中玉教授提出: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之所以不同,更多的是从教材中体现出来,大学语文在其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上一定要高于中学语文,而不是中学语文量的补充,两者之间有着质的区别。这一点是我们选择专题式必须遵循的核心观点。[5]

二、专题教学的原则

专题式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旨在以问题意识带动学生的创造性。教学内容以热点话题做引导,并以多元化的范参考,将更多的热点和焦点以开放式的问题启发引导,适时释放给学生,目的不在于给学生一个先入为主的结论,而恰恰是将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由此要注意三个方面:针对特定教学专题的专题性;连续融合的系统性,也就是围绕该专题的所有教学活动与教学过程,如总体设计与具体设计、课堂设计与课外设计、教的设计与学的设计;整体包含的综合性,包括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设计。此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搭建探索学习的平台,尽管大学语文是大班教学,但那时我们灵活地将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让学生围绕专题内容参与专题的课堂讨论,集思广益,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在每一个专题结束时,学员通过课堂演讲、课后撰写专题报告、制作手抄报等活动学会自我总结和提高,这样就能让学员们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努力调动自我的独立探索精神和批判创新精神,从而变传统的知识灌输为现代的认知互动,这是新型教学的需要,也是大学语文未来发展的需要。

引导学生参与,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大学课堂,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发展,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尚不能大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些教师尽管也有改革的欲望,但是,对于改什么,怎么改,似乎还不甚了然。在高等院校,传统的思维惯性仍在制约着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一面倒,教师习惯于包办一切的传统模式,这是大学课堂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不注意教法,不注重教和学的互动,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搞满堂灌,讲坛上教者教得辛辛苦苦,讲坛下学生昏昏欲睡,这种情况也还不少。另有一些教师变“满堂灌”为“满堂问”,就以为解决问题了。殊不知,一课堂提几十个问题,对学生“狂轰滥炸”,其骨子里依然是“教师为中心”,更何况这几十个问题中本身就包含着许多无效信息,只追求表面教学气氛的热闹,不去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也没有给学生自己思索的空间。学生的参与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衡量教学效益的根本标准是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状态,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走进教学的中心。“精心设计课程教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这是衡量教学效益高低好坏的根本标准,也是提高质量和效益独特的切入点。”[6]在专题化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讨论式、案例式、启发式教法。课前精心设计,提出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争论的话题,把学生从“观众”的位置推到“演员”的位置,教师则要更多地充当“导演”的角色,师生共同演绎课堂,从而激活整个课堂。这就是在这种实践模式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专题外延的推动

专题式启发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优势,旨在更灵活地推动语文教学的延展性和实用性。在主题式专题教学中教材的范文构成了思想汇聚的点,而教材外的问题延展则形成更为广阔的意义链条,在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激发中最终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探讨性学习的平台。[7]把专题的思考融会进学生课堂以外的求知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和实践学习等方式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提炼,这不仅可以让学员们平时集中专题学习,还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多数大学教师上完课就走,似乎已经习以为常,至于学生课堂学了多少,学的效果如何,一概不问。但是,由于专题化教学相对集中,再加上大学语文所涉及的是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单凭每周有限的几个专题、每次几十分钟的课堂内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语文教师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开辟第二课堂,将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天地之中。大学语文学习是艰巨的和长期的,要真正学好它,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以外。但是,在目前,大学语文第二课堂仍是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同时,这也给语文教师留下了充分施展的空间,在第二课堂,他们将会有更大的作为。开展第二课堂的方式灵活多样,如根据自愿原则,建立写作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或理论创作,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辅导,开设文学讲座,向相关刊物推荐学生的作品,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等;举办小型唱诗会,朗诵、吟唱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举行新人、新作专题讨论会,把当代最新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理念引进第二课堂。学生通过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人生,这些都可以通过专题化的讲解极大地开阔文学视野和学术视野,也使课堂知识得到应用与提升,促使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的转化。总之,专题化后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动手去写作去演说,这些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合理补充。

由此,构建和运用大学语文专题化教学模式,可以直接推动语文教学改革,促进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通过专题化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实践可以转变教师的观念,提出新的大语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这种教学实践模式很好,但目前我们的瓶颈就是大学语文专题化的教材不一致,这些需要学校方面的统一,任重而道远。

大学语文想走出边缘,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贵在得法”。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式有很多,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结合课程特点和自己的特长,开拓思路,大胆尝试,这样才能使大学语文的改革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王步高,丁帆.大学语文[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孟良.徐中玉本《大学语文》教材研究[D].吉林大学,2007.

[3]王新惠.关于强化大学语文素质教育功能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4,(03).

[4]王淑梅等.论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02).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张中成.《大学语文》教学方法谈[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03).

第3篇

关键词: 语文活动课程 四个“忽视” 解决途径

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正轰轰烈烈地全面展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于语言文字的规律”,因而构建语文活动课程成为语文课程体系的一大突破,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然而当语文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新理念、新实践异军突起之际,却出现了诸多形式化的,比较突出的是以下四个方面。本文对此四个“忽视”的成因及其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1.忽视思维能力的锻炼

语文活动课程,顾名思义就是要“活”起来、“动”起来。“活”主要指课堂形式、活动设计的灵活;“动”,不仅要求手动、口动,而且要求“脑动”。而我们却常见一些语文活动课还停留在“动”的表层形式化上。活动中设计的问题浅显,往往缺乏思维含金量,无须学生进行思维的锻炼,甚而在课堂上出现模仿狗叫熊爬的低幼倾向,让人咄咄称怪。设计者往往为了让课程冠以活动课程的时髦标签,在活动中贯穿着不是问题的问题,形式上似乎也有分组讨论、问答对话,但整个活动过程仅仅流于形式,成为美丽易碎的花瓶,成为课堂可有可无的装饰。缺乏思维价值的答案不言而明,所谓的活动安排还有什么价值,又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活动实践可以以课堂为阵地,也可以走出课堂,如影视欣赏、市场调查、走访社区、参观人文景观、了解民风习俗等。然而如今的影视欣赏成了热热闹闹看电影的表象活动,参观人文景观、了解民风习俗竟演化成了单纯的视觉旅游。而关于影片的创意、风格、主题的探讨,人文景观的内涵及现代意义,民俗的变迁和保存,这些颇具思维价值的活动却被忽视淡化。

活动课程应该设计难易得当的问题,既符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要求,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活动要让学生经过探讨合作体验到收获感。预设的问题应如同树上的果实,让学生努力跳一下就能够摘到。而这个“跳”的过程正是活动课程中思维素养得到培养锻炼的过程。高中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具备较高的能力和思维层次,比如学习资料的收集、整合、分析,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多角度对比,社会文化热点的辩证探究,等等。教师通过语文活动课程,让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与时代的脉搏合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辩证分析、敏捷应变、准确表达等能力。

2.忽视教师主导的作用

为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中的主体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些语文活动课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活动设计纸上谈兵,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畏首畏尾,不能机智地调整活动进程,甚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抢了学生的“风头”。学生完全自发的活动,怎一个“闹”字了得。

诚然,语文活动课程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参与,目的也在于激发学生内心的语文学习冲动,并努力通过活动课程使之定型,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并促进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学生的创造精神。语文活动课中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无论是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还是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处处体现教师主导的作用。例如在《祝福》活动课上当学生就“到底是谁杀死了祥林嫂”进行分组交流讨论后,产生不同的意见观点时,教师应该发挥主导的作用,相机点拨,结合创作的背景动机,精要评点,给出主导观点,而不是用一句“大家说得都很好”来敷衍。

为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处于“动”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以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科学、合理、有序的活动程序,优化活动课课堂结构。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语文活动课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把握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的成败得失。这种主导作用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始终。教师要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既有直接明示,又有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和疑问时,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将提高学生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活动课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又与教师”导演”和指导密切联系,不过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地表现。因为活动课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的了解,而且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活动需要、活动能力等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活动的方案、程序,进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活动课中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忽视一维目标的落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一些语文活动实践的目标却一味地定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美其名曰实现“人文”目标。于是语文活动课穿上“人文”的外衣,美妙的音乐之声此起彼伏,各样精美的图片动画变幻纷呈,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狂轰乱炸后究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获得了什么,提升了什么,不得而知。在自认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下,片面地将语文活动课程与人文性画上等号,过于强调“人文”的形式化只能将语文活动课引入死胡同。

在具体的活动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应该是教学目标拟定的总体思路,而不是机械地要求把三种维度照搬到每个活动设计中,成为新课程对活动课程的统一要求。不同的活动过程设计的侧重点,就可能落实到不同的维度目标,三个维度的目标本身没有高下之分,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很难在每一个活动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落实方法和途径。教师更不必在确定活动目标时面面俱到,牵强附会,非“人文”不可。

语文活动课必须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同样可以在活动中实现。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学生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绝不能因片面追求活动形式愉悦性,而忽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汇报展示学习成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语文活动课程有助于真正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翼齐飞。语文活动课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使知识活灵活现,更好地把语文教学的审美和人文因素挖掘出来。

4.忽视态度品质的养成

现今对语文活动课的评价,无论是执教者还是评课者,都会找寻活动中的亮点,津津乐道于活动设计的最终圆满完成,以至具体说到到活动中某某同学功不可没,甚而这个亮点还是老师与个别同学课前早就“心有灵犀”的。殊不知这个亮点,恰恰暴露了语文活动过于强调“圆满”的形式化,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品质心理的养成。

语文活动课必须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学生在个体上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如有的学生喜欢阅读艺术作品,有的学生喜欢看电影和戏剧,有的学生喜欢写诗歌散文,有的学生喜欢辩论朗诵、演讲。多样的语文活动课,正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知识能力缺陷有目的地加以锻炼。如学生在“听”“说”方面的能力较差,那在语文活动课中教师就可鼓励他参加演讲比赛;学生在写作方面不足,那在语文活动课中教师就可动员他参加校园新闻写作报道组,使学生在语文的缺陷方面得到锻炼和补充。

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绝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语文活动并不以目标圆满完成为终极目标,更应该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和端正。活动课本身所富有的实践性、群体性、参与性,就是学生强劲潜能的诱发剂。学生们在一次次“语文活动”中所释放的活力,往往为教师始料不及。学生在好动、好胜心理的驱动下,对每次活动兴味盎然,竭力投入,人人参与并评判,虽有高低,但大家同在一条起跑线上,是公开的,活动着的,显得平易公正,劣者不馁,胜者也为多数认可,乐于容纳与借鉴。活动对班级整体智能的促进更是显而易见的。群体因其活动,个性得到张扬,相互比照、激励,因而产生出可喜的“爆发力”、“探索力”、“凝聚力”等。主动探索的态度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欲望。在活动课中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些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创造能力的目的。

优秀的语文活动课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心理。在活动课中首先,使活动小组的学生之间获得一种认同感,通过目标一致的努力和奋斗,使彼此之间感情融洽,心情舒畅,亲密合作,从而产生美好的心境,这能使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协作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状态。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中,学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沉重的负担,也不会带来过重的焦虑,而是会思路活跃,想象丰富,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课本剧的排队练过程中,学生们自由组合,通过排练、对表演成败共同的关注,他们的创造力和探讨问题的精神在相互的协作中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的目标已不再是简单的语文能力,而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活动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郭沫若语),使他们享受做学习主人的权利和欢乐。语文活动课程的开展,应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有机地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以实现其多功能和高效益。因此语文教育的多功能高效益,全方位多层次的精心实施,语文活动课程可谓重担在肩。对此,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深刻地认识到当前语文活动课程中存在的形式化误区,摒弃不足,让语文教育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上、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庄文中.审订中的语文新大纲体现了新思想、新观念.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

[3]于漪.弘扬人道 改革弊端.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