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药厂自我总结

药厂自我总结

时间:2022-07-07 05:20:23

药厂自我总结

第1篇

从2002年3月份第一家店开业,德威治在不到一年内已经开了5家药店,到春节后已经达到7家连锁店,总营业额近1亿元。北京德威治大药房总经理张玉宽介绍说,保守估计,到2003年底,德威治的连锁药店将达到15家,并有可能达到20家,按照目前的营业状况推算,2003年德威治的总营业额预计将达到4亿元。

而北京最大的一家连锁药店年营业额是1.8亿元,但它有180个店,单店平均年营业额仅为100万元,有些店的日营业额只有2千块钱,日营业额在2万元的已经算是好店了,而在德威治日营业额在2万元的店是要被淘汰的。2003年2月11日,记者到德威治现场采访,截止下午3点钟德威治东四环店的日营业额已达到了15万。

从以上特点来看,德威治已经成了成功经营平价药房的鲜活标本。

药店价格大战蓄势待发

2002年3月,当德威治以“平均降价25%”、“药品超市”的概念和新形象在北京市场出现时,北京的同行并不是十分地看好,还有人说风凉话“等着看吧,过不了半年、最多撑一年,德威治就得关门”。如今,德威治的经营业绩和发展速度却已经让他们大跌眼镜。

在德威治大药房,即使是风沙天和阴雨天,也丝毫挡不住汹涌的人流--这里人流的拥挤程度可以和任何一家商场相媲美。

某些媒体在争相报道中曾指出“德威治是在搞价格战”,但张玉宽并不承认这一点。他说“我们只不过是在以自己对市场的把握和经营理念来切入市场”。

传统药店的流通环节的费用决定了传统的定价方式:从厂家出厂--一级批发(主要包括全国或各个地区的代理)--二级批发(主要是各个批发公司)--片区业务员--药店,各个环节使每个公司、每个人员都有费用,这个费用是药的出厂价的30%-50%之间。

一位北京大型连锁药店的负责人放言:“我不会主动降价,但如果德威治开到我的家门口了,或我要到它的家门口去开店了,我们势必会对德威治的价格作出回应的。”

而德威治的平价药店则是挤压掉了这中间的流通环节的费用,直接从厂家或一级批发处进货。如减肥药澳曲轻就没有全国代理,它的一级批发就是各地区的地区代理,而德威治就直接从北京地区的代理手中进货。北京的地区代理从厂家拿货是107块一盒,给德威治的价格是109块一盒,德威治加上自己的人工、房租、税收等成本及自己期望的利润,以自己认为合适的价钱售出,根本不考虑别的药店卖多少钱。而传统的药店为什么做不到,因为它采购的数量太小了。“这就是我们能降价25%的道理”,张总说。

事实上,德威治大药房已经向同行发出了价格战的战书。

客观地说,一两家平价药店挑不起什么价格战。北京市目前零售药房的存量为一千家以上,而“医保全新、同仁堂、金象、嘉事堂”四大家族加在一起也不过只有300家左右的药房,并无完全左右市场的能力,而其他药房又不可能像四大家族那样统一行动。

北京地区购买力相对比较强,市场容量也比较大,谁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无论是先入者还是后入者都有自己的活法。这些先入者有自己老店的势力支撑,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认为对他的影响不大,所以也没有必要跟进,进行价格战。这是比较主要的原因。另一个原因,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这些药店的包袱都比较重,也无法进行大幅度的降价;第三,由于这些连锁药店的构成比较复杂,有直营、加盟、合营店等等,有的是自己管得着的,有的是自己管不着的,不好统一。

德威治在崇文门有一家规模并不大的店,离它几百米就有一个同仁堂药店,两家都各自按照自己的经营理念在生存,因为他们各有自己的特色、各自的消费群体。张总说:“你看西单一条街上有多少药店、有多少百货店,东直门簋街上有多少饭馆,还不都是按照各自的轨迹在生存,扎堆的生意并不难做。”

一位北京大型连锁药店的负责人放言:“我不会主动降价,但如果德威治开到我的家门口了,或我要到它的家门口去开店了,我们势必会对德威治的价格作出回应的。”针对这种说法,张总平和地说,北京的同行们要“相互弥补,共同提携,暗中较劲,关键是提高自己的内功。”

中国医药商业连锁协会会长王锦霞认为,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市场,药品价格战是否会真正打响,关键要看平价药房是否影响了附近药房的生意,进而出现大量的或重量级的效仿者。作为一家平价药房,德威治的辐射半径在方圆5公里之内,在这个半径内,所有药店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价格冲击。当德威治的药房达到5家以上时,这个后来者就已经对京城原有的连锁药店形成了冲击,引发了局部区域的药店价格竞争和波动;当德威治的药房达到10家以上时,这样的药店布局已经在京城的主要区域和各大连锁巨头形成了直接对抗。

如果说,在德威治开出第一、第二家平价药房时,其它连锁药店更多的是观望和细小的微调,而如今德威治的药房已经遍布了大半个北京城,大多数是北京比较有利的位置,在不同程度上和附近药店形成了竞争。而到2003年底,德威治在北京的药店数目将达到15-20家,如果到那时各大药店再采取大刀阔斧的措施,恐怕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矣。

2003年,北京药店的价格战已经无法回避了,只是迟早的问题。

偌大的一个京城药品零售价格战,即将由一个后来者和小字辈掀开。  引入“国美模式”

所谓“国美模式”,就是广泛采用包销、买断等方式,用最快的速度向厂家规模采购,以达到降低进价成本的目的。数年来,国美家电成了中国家电零售业的一条鲶鱼,搅得整个家电流通业迅速变革。

2002岁末,德威治在医药流通行业引入国美模式:与国内十多家著名医药制药企业签署了2003年药品购销战略意向协议,协议规定,2003年德威治大药房的连锁药店将从这十多家制药企业中直接购买总额2亿元的药品。

“如果说此次与十多家企业签约有什么野心的话,德威治的目标是要做医药流通业的国美、苏宁”。张玉宽认为,在流通环节,家电业走过的路医药业迟早也要经历,德威治通过与著名医药企业签约,试图用家电的手法强势抢占医药零售销售市场。它的计划就是,采用包销、买断等方式用最快的速度向厂家规模采购,以达到降低进价成本及保证质量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增强德威治在医药流通领域的竞争力。

德威治正是学习了家电业的经验,将家电业零售终端巨头的运作手法--用有限的资金,有效地控制一两个厂家的某几个品种在某个地区的销售--应用到医药行业内。

“我们得到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比如同一种药,表面上,其他药店从药厂拿的是10块,德威治从药厂拿的价格也是10块,但年终时厂家给我多少销售返利、或者说下一年给我什么优惠政策(广告支持、下个产品的支持等)、或者是赠送给我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的最高机密。”

德威治正是学习了家电业的经验,将家电业零售终端巨头的运作手法--用有限的资金,有效地控制一两个厂家的某几个品种在某个地区的销售--应用到医药行业内。

一提到“国美”式操作,买断产品等,大家就会想到是零售终端在左右生产厂家,其实这是错误的。比如背投彩电,作为零售终端,你怎么可能将一个厂家的背投彩电全国的经销权独家买断呢?零售终端可能会买某一个阶段、某一个地区、或某若干台的经销权,这就足够了。

“当德威治能够掌握中美史克的肠虫清一万箱,而这一万箱全铺在北京市场上时,其它药店还和我竞争得了吗?”张这样解释德威治此举的具体意义。

而且,药品不象保健品,利润空间有限,串货的成本太高;再者,药品在经营上限制比较多,要按照诸如许可证法、药品法、GSP法等法规经营,比较复杂,因此串货的可能性比较小。

据悉,目前德威治的每月总销售额近1000万,签约单位产品的销售额约占30%左右。在2003年德威治的总销售目标4亿中,签约制药企业的供货产品将占总销售额的50%,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在保证药品品质、平价的同时,签约企业将充分和医药终端德威治一起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服务。

“德威治无意挤压制药企业的利润,我们的目标还是继续挤压流通领域的利润空间,”张这样表明。

至于在签定这个协议后,能够在价格上得到多大的优惠,张总说:“这种比例我不能告诉你。但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们得到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比如同一种药,表面上,其他药店从药厂拿的是10块,德威治从药厂拿的价格也是10块,但年终时厂家给我多少销售返利、或者说下一年给我什么优惠政策(广告支持、下个产品的支持等)、或者是赠送给我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的最高机密。”

截止记者2003年2月11日在德威治采访时,广州白云山、承德中药等厂家,已经开始实施协议,正式开始了供货和双方在卖场上的展示合作。

一位专家这样评价德威治的此次举动,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快及医药零售市场的竞争加剧,目前医药零售市场业已形成的定价结构将随着德威治等市场化力量和渠道革命的改变而改变。但是,这种逆向挤压利润空间的方式并不能立即引起颠覆性的市场冲击,只会加速医药市场的发展变革。 大卖场VS小店铺

目前,许多药店的经营理念还是非常传统的,从批发商那儿进货、加价、再卖出去。

张玉宽说,许多企业不能模仿德威治的做法,是因为采购规模太小。这就需要对药品零售终端进行改革。

原先的药店规模比较小,以北京为例,70-80平方米的药店就算比较大的了,而德威治的卖场均是700平方米以上。当药店形不成规模时,它的进货渠道就会处于比较原始的或者落后的状态。原来的进货方式是药店的采购员骑着三轮车去采购,到后来比较大的进步就是改由批发公司的人上门推销了。

德威治的连锁,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合营也好、加盟也罢,不管投资的钱从哪来,其实严格说来只有一种方式,按张玉宽的说法就是“我管理”。与合作者的条件第一是统一、第二还是统一,如果没有统一就不要谈合作。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物价、统一内饰、统一经营理念、统一人员管理培训,一家店除了投资者以外,上至执行经理、下至营业员都是由德威治总部任命和管理。这是因为药品有它的特殊性。

虽然北京市场上也存在着以金象、同仁堂等为代表的医药连锁店, 但这些以连锁形式经营的药店,一般来讲有三种经营的方式:直营店、加盟店、合营店,而那些加盟店和合营店是否从总店进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是值得怀疑的,许多连锁药店总店与加盟店的合作恐怕只是在于一个招牌。而许多加盟店的规模也非常小。更不要说经营理念的统一、产品结构的统一、店面装潢的统一直至人员管理的统一了,可以说,这些加盟店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连锁状态。

但德威治的连锁,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合营也好、加盟也罢,不管投资的钱从哪来,其实严格说来只有一种方式,按张玉宽的说法就是“我管理”。与合作者的条件第一是统一、第二还是统一,如果没有统一就不要谈合作。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物价、统一内饰、统一经营理念、统一人员管理培训,一家店除了投资者以外,上至执行经理、下至营业员都是由德威治总部任命和管理。这是因为药品有它的特殊性,除了价格方面的控制外,如果对其他方面没有严格的控制,造成严重的品牌流失,破坏力是比较大的。

如果投资人认为采购的品种或价格不合理,可以向总部提出来,由总部经过考察来进行修正,绝不允许私下采购。这一点,由药店的收银电脑系统提供了保证,不是经过总部采购的东西电脑收银系统不认。“当然,我们现在也是一种尝试,现在看来是成功的,但这种尝试是否能够持续下去,我们也还在摸索。”张说。

除了靠此类“国美操作法”来大幅降低药品采购费用外,德威治还进行了药店内部采购管理的改革,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更大地让利于民。而德威治的成本控制,主要指采购的全部透明化。自成立以来,德威治采购系统亦借鉴了家电及食品行业的经验,对采购方式进行了三次改革。

目前,德威治的采购步骤是这样的,第一步,采取“购销双方不见面”的方式,销售厂家在办公室领表填好--什么货、什么价钱、在哪儿做广告、给药店什么支持,然后留下电话号码;第二步,德威治由专门的商品主管在不见厂家代表的前提下填上个人意见,将这些资料汇总交给市场主管,市场主管在电脑系统中调出店中已有的同类药物资料,进行性价对比,然后交药店6人小组(包括采购主管、利润分析主管等);第三步,药店6人小组进行讨论,这个药可不可以进、为什么可以进,最后实行优胜劣汰。使用这种方法德威治可以控制住自己的采购成本,控制住药厂虚高的价格,将暗箱的东西、不规范的东西、个人感情色彩的东西基本消除掉。

张总认为,今后中国的零售药店将有三种业态存在:旅游特色药店、大的综合药店、便利药店,而便利药店则要伴生于综合药店的身边。比如,在一个地区开设一个1000平米的综合药店,在三公里内,由这家综合药店再开几个30平米的小药店,由综合药店统一管理、统一配送、从总部人员中轮换职守,实际上就是从综合店中派生出的服务点,这样综合店的品牌、服务得到了延伸,这个店的成本也很低。3-5年内中国的零售药店就要向这个趋势发展。

2002年是连锁药店急剧扩张的一年。三九药业、华源集团、深圳万基、丽珠集团、金象大药房、同仁堂等医药巨头都声称要在未来几年内斥巨资扩张自己的连锁药店规模。锁定在连锁药店上的资本据业内人士估计已达上百亿元。但同时,一些扩张过快的连锁药店,因难于消化扩张规模,亏损面巨大。而相当多的连锁药店因传统管理模式未得到改善并未导致明显的成本降低。

零售终端的改革,将会反向迫使流通中间渠道做出变革,批发业务最终会被挤出市场。批发业务如果想不被挤出市场,它就要转化成为从生产到终端整个链条中一个非常有效的环节--有大批的仓储、优质的配送、活化的资金、透明的价格操作等等。

对于现在很多大的上市公司热衷于跑马圈地式的开连锁药店,有些企业还放言要开一万家连锁店,张认为,跑马圈地到底能得到什么样的实惠,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现在这些跑马圈地的企业,并不是从经营的角度来扩张,有些连锁方式甚至非常简单和幼稚化,比方“你这个药材公司有18个店,归我吧,一挂牌,兼并就结束了”。结果现在这些连锁药店中70%以上都亏损。

据资料显示,作为“永远的朝阳行业”的医药业和现在的热门销售形态--连锁店二者的结合体,医药连锁业显得炙手可热,2002年是连锁药店急剧扩张的一年。三九药业、华源集团、深圳万基、丽珠集团、金象大药房、同仁堂等医药巨头都声称要在未来几年内斥巨资扩张自己的连锁药店规模。锁定在连锁药店上的资本据业内人士估计已达上百亿元。但同时,一些扩张过快的连锁药店,因难于消化扩张规模,亏损面巨大。而相当多的连锁药店因传统管理模式未得到改善并未导致明显的成本降低。

尽管德威治发展的速度不如别人快,资本实力与那些上市公司、金融大鳄们也没法比,但结果德威治的在医药零售市场上的表现却让人刮目相看。“做这件事,追逐的是一个现金流和目标利润率,忽略了这些东西,是没有意义的”,张抖出了德威治内部管理的底线。

“如果只考虑‘单赢’,要看‘赢在哪’,赢在品牌上、赢在圈地上、赢在上市上,都可以理解。但如果想‘双赢’,按照他们的经营思路,则是难上加难。”德威治要“双赢”,自主经营要赢,品牌战略也要赢。操作手法、经营理念和最终所达到的目的应该是统一的。 下游影响上游

“……广告宣传只是一方面,它只能保证消费者去药店卖药时想起这种药,但至于消费者最终从药店买走的是不是这种药,药店在这时就有很大的运作空间,只要药店把自己产品的终端展示与零售柜台结合起来,在价格上做的比较准确,冲击性强一点,我认为你用不了三个月就能赶过它。”

国内十几家著名药厂为何愿意与一个连锁药店的后起之秀签约?究其原因,零售终端的药品销售额在各家药厂中都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药厂非常注意这块市场,以中美史克为例,现在医院和零售两块,在它的销售额中已达到了各占50%的比例。

作为零售终端,德威治虽然店数不多,但因为都是大卖场,销售量比较大,因此对药厂非常有吸引力;另外,随着零售市场的不断扩大,药厂也非常希望能够及时掌握百姓们都需要什么,包括价格和产品需求的信息,反映到厂家,来指导厂家的生产。因此,零售终端与药厂一拍即合。

在这个合作中,药店得到的好处,一是能够得到真实、可靠、优惠的药品;二是能够得到药厂对零售店在展示、讲解等方面的附加支持等等。而药厂得到的好处是,提供最好的零售终端的货位,第一线的市场信息反馈,及社区的大量活动。随着医疗改革的步伐加快、医药市场分家的步伐将会更快,对药厂来说,谁能更多的掌握零售终端,谁就更有利。

以中美史克为例,现在市场上治疗脚气的主打药是西安扬森的达克宁,中美史克也准备推出一种治疗脚气的膏剂,在达克宁的市场强势前,他们就觉得心理压力非常大,但张总说:“我认为没有什么,我天天守着药店,太明白一个药是怎么卖火起来的。达克宁靠广告宣传占据了市场,但广告宣传只是一方面,它只能保证消费者去药店卖药时想起这种药,但至于消费者最终从药店买走的是不是这种药,药店在这时就有很大的运作空间,只要药店把自己产品的终端展示与零售柜台结合起来,在价格上做的比较准确,冲击性强一点,我认为你用不了三个月就能赶过它。”

此外,国内现有6000个药厂、12000个药品品种,平均每个药厂只有两个品种,药厂品种的独特性、差异性是很小的。这样,除了在数量、价格上可以达到一定的垄断,在品种上零售终端也可以有垄断。

这就是零售药店的特点。假如一个人去买脚气药膏,问售货员达克宁怎么样,售货员说达克宁也可以,但是是老药了,您不妨试试中美史克的新药XXX,这对顾客买药肯定是有作用的。

“那么作为零售终端,我卖谁的药都可以,那么我忠于谁呢?我忠于那些可以为我带来效益的药厂。”张总底气十足地说。又比如,同样是感冒药,中美史克是新康泰克,东盛是白加黑,联邦制药是菲迪乐,等等,功能、疗效、价格差不多,德威治如果和中美史克签了协议,那么大卖场将会主攻新康泰克,而把其他药品的展示空间、销售空间转移或缩小。这就是销售终端所起的消费引导的作用。

张说:“我们和这些药厂只是明白的比较早,比其他人早做了一步。”

2003年2月9日,北京媒体报道广东发生了非典型性肺炎, 2月11日下午,相隔三千公里的北京,记者采访的当天,德威治店内所有板蓝根等抗病毒药物被抢一空。在药厂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德威治紧急从附近药厂调货,满足了市场需求。药品零售终端的魅力可见一斑。

可以说,从德威治开始,医药零售终端正在学会取得药厂的支持和信任的同时,利用自己的力量来影响药厂。

附:与德威治签署2003年药品购销意向协议的部分企业名单

1、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 江西汇仁集团

3、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4、 河北神威药业

5、 通化金马药业公司

6、 吉林修正集团

7、 云南白药集团

8、 哈尔滨制药六厂

第2篇

起 家

“既然这个婴儿已经诞生,我作为保姆如果东家要我当下去,总有一天,我要把这个婴儿带大”

1972年,我当厂长的时候,交给我的是一个37万元的“破庙”。名曰工厂,实际上是一个作坊,净资产18万元。这个厂的名字叫做杭州市第二中药厂,“老字号”胡庆余堂是母厂。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白天批斗,晚上生产,第一个月我向银行借了5000元,发全厂190多人的工资。不能老靠贷款发工资,我咬着牙关搞生产,卖一点产品就发一点工资。

那个时候杭州市没有医药局,只有化工局。化工局下面有48家厂,我这个厂是最小的一家,其余大都是几千人的大化工厂。那时,化工局每个月都要开二三次厂长会,我每次都坐在角落里,不敢发言,也没资格发言。一年多以后,一位局长看见我,问我是哪里的,叫什么名字。我好痛苦啊,一年多了,局长还居然不认识我,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你这个厂太小了。我暗底里发誓:既然这个婴儿(中药二厂)已经诞生了,我作为一个保姆如果东家要我当下去,总有一天,我要把这个婴儿带大!

1972年9月,一个药品质量检查组到我们厂来检查了两天,检查后,他们说了两句话:不看你这个厂还可以,看了后的确难以相信是生产药品的地方,倒象电影《夜半歌声》里的情景,蜘蛛网成堆。他们要我向全厂职工传达,那个时候没现代化的语言,我说我们要争口气,10年以后,把这个中药厂建成中国最好的中药厂。会结束以后师兄们拉住我说,你今天这个话,明天造反派不会给你好看的。我说我不怕,反正我是30多岁的人,三代工人,本人出生童工,这个成分比造反派好多了,他们对我也无可奈何。第二天造反派真把我办公室的门封掉了,我一脚踢开。更受气的是,那个时候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没人要,因为中药厂都是老药工,光有老药工是不行的,我要人才,别人不要的臭老九我都要,招一个批一个斗一个,批到后来也麻木了。

三年时间,我招了36个高级工程师,这批人来了以后加速了企业的发展。原来中药就是丸散膏丹,现在没人再要,我就搞注射剂,现在一个注射剂的品种5、6个亿的产值。那个时候手工来搞,什么土设备都做,搞出来以后省卫生厅给我批了20万元贷款,我带了几个人到上海一个搞西药针剂的厂去学习。那个时候这个厂是很大的,傲的不得了,我们吃了个闭门羹,人家说中药厂怎么能开西药厂,我们苦苦哀求没用。气啊,我实在受不了,就到门口把我们的人拉出,走到门口我不甘心地回过头去跟那个厂的负责人说,你现在不让我看,10年以后你向我来学。10年以后他真的向我来学,上海的医药局长带过来的。

改 革

“改革就象一只鸟在飞,不要飞飞停停回头看有没有人打冷枪,只有豁出去飞出那个射程,他就打不到了”

1982年,我在我们厂建厂10周年的时候讲了一句话:到本世纪末把中药二厂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制药厂。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目标已基本达到。我走过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抓住了所有人该抓住的机遇。这些机遇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完全凭经营者的感觉。

1984年,厉德馨同志从金华调到杭州市任市委书记后,就开始抓改革试点,抓了两个点,一个是电视机厂,一个是我们中药二厂。1983年我们厂的销售产值是2400万,应该说1972年到1983年,增加了10几倍,利税300万,也不算少了。厉书记把我这个厂作为古老企业的代表,电视机厂是现代企业的代表。如果这两个企业改革都成功的话,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可以改革。当时改革的概念还很淡薄,什么叫改革弄不清。市政府组织了一大批人到福州福日电视机厂去学习,这是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我看了一下,3000个职工,来了3个日本人,把中国的合资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我看日本人的本事也并不比我们大,主要是它的机制好,我们的机制太笨了。所以我学了以后,大刀阔斧改,全部合同制,所有的部门经理两年聘一次,全部免掉终身制。重奖重罚,迟到一次罚款10元钱。那个时期工资是四、五十元,10元是罚不起的,我说重罚的目的是要你不罚。电脑考勤,我也考。这次改革是成功的,但压力太大了。全部合同制在中国是第一家,骂我的人不知多少。合同制以后,国有企业就开始好了,怪不怪?

但是内部机制好了还不行,必须要有外部政策配套。那时候,杭州市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所谓计划经济,就是你这个药是归医药站管的,关系好了,多吃一点多安排一点;关系不好,给你少吃一点或者不给你吃不安排。他们不卖,也不让你卖。那个时候我们厂最有名的产品是双宝素,双宝素是健字号的应该可以自己卖,但是他不让我卖,如果卖了,省医药公司就要通报我,怎么办呢?我就登报,浙江日报登了一版,欢迎全国各地客户直接到我公司购物,提供优良的服务,优惠的价格,这两句话现在看来是最普通的,但那个时候却轰动浙江省,浙江日报历史上记载了第一次登广告就是杭州中药二厂。省医药公司的经理对我可以欺负,对浙江日报他碰都不敢去碰,他怕大的。我宁可站着死,也不会跪着生,我一定要冲出这条路来。全国的中药企业中我是第一个冲出计划经济的。但有人告诉我,老冯你要注意啊,改革的人是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我知道,我等待着免掉我。我有一句名言:改革像一只鸟在飞,你要么不飞,要飞就一鼓作气地飞,不要飞飞停停回头看看,有没有人打冷枪,你必死无疑。我的脚趾、翅膀受伤了,遍体是伤,但是我的心脏从来没有被人打中过,我保护好心脏,无私才能无畏,心脏保护好,我就豁出去飞,飞出那个射程,他就打不到了。后来,省医药公司又在原料上卡我,我就自己培养一批人采购原料。他们各种各样卡,我就各种各样的冲,终于冲出来了。

说实在话,厂长不是那么好当的,多少人的眼睛在盯着你。我讲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经市政府批准,1984年7月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宣布改革试点开始。在开会之前我去请了杭州医药局的党委书记,书记讲了两句话,把人都气昏了。他说,你们中药二厂的改革我们不支持、不表态、不参与,你去找市里好了。后来我才弄明白是市委市政府直接抓我们的,没有通知局里参加,局里对市委市政府有意见,他拿我来出气。我这个人也不是那么好出气的,既然你局党委书记不参加,那就算了,我从此以后再不到杭州市医药局去了。一年以后,我收到一个简报,骂我们杭州中药二厂以改革之名,实为偷鸡,结果没偷到鸡,反而蚀了一把米。

两个月以后杭州市委厉书记召开部委办的扩大会议,要改革试点的二个厂长去作汇报。我问厉德馨书记,要我汇报是讲真话还是讲假话,他说当然讲真话喽。好,我说今天我就实话实说了。改革一年多来,企业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效益是成倍的上升,改革出效益。但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的医药局不但不支持、不表态、不参与,也没来企业了解过情况,那也算了,现在说我们的改革是偷鸡,结果鸡没偷着,反而蚀了一把米。我说书记,你把我个人撤掉免掉,我心甘情愿,毫无怨言,但是骂我们的改革是偷鸡,这不是对我,这是对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政策。厉书记听后马上发火了,他说冯根生,你讲话要负责任。我说厉书记,这话不是我讲的,这简报上面写的,你自己看。厉德馨书记看了那份简报后,当时就把桌子一拍说:把医药局撤掉!杭州市80年代中期,医药局真的撤掉了。后来一个常务副市长拉拉我说,你今天闯祸了。他说局撤掉以后,煤水电谁来供应你,计划谁来统计你。我想是啊,那怎么办?他说你跟厉书记讲一下,你闯的祸你自己去讲。厉书记很生气,我说厉书记今天让你生气了,这个局是该撤掉,人财物不能再挂了,公司还要,水电煤还是要有人管,他当时没吭声。三天以后通知来了。医药局改成医药公司,人财物不管了,只管业务,杭州市记载了这段历史。到1996年杭州市又恢复了医药局,我前去祝贺。

1989年那场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下去了,我们中药二厂也下去了,而且下得很惨,到1991年仍不见好。1992年是我厂建厂20周年,我们也没庆祝,我厂的名誉职工很多,有近100多位,像白杨、范瑞娟、陈佩斯、朱时茂都是,他们都要回来庆祝,我说现在企业困难,等形势好的时候你们再来。1991年底我们坐下来,总结过去,面对现在,思考将来。总结的结果是,国有企业的改革,80年代初叫搞活大中型企业,80年代后期叫搞好,到90年代初又变了,叫搞得好搞好,搞不好搞死,破产。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就想转换机制。1992年2月份学了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坚定了我们改制的决心。

1992年,是外资进来最多的一个时期,但别人都不敢引进,都在看、观望着,合资到底好不好。当时我们中药二厂应该说不缺技术、不缺管理、不缺资金、不缺设备、不缺技术力量、不缺市场,缺的是机制。因为这个机制,你眼看着这个企业萎缩下去,却无能为力,所以我要这个机制合资。搞合资企业我做了一个大的动作,就是不要整个厂合资,整个厂合资会吃亏的。1992年5月份在合资之前,我先成立了青春宝集团,把中药二厂上升到青春宝集团,我兼了董事长,实际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我成立一个母体,空的,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这么做?这叫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万一合资企业失败,我青春宝集团照样牌子还在,我照样好发展,5年以后照样一个厂出来,你整个厂合掉就不由你说了。成立集团以后,就开始寻找合作伙伴。

大家都知道,杭州有4个厂同一天与一个香港集团公司合资,他把这个净资产收购以后,再把它拿到国外上市,赚的钱更多。这4个厂挂牌那天上午,这个香港老板到我这里来商谈合资,杭州市长陪着,我说可以,我的确想合资。晚上签意向,第二天谈判就失败了,距离太大。他说第一,整个集团合资,他聪明,青春宝集团一合,青春宝这个品牌是全国驰名商标,现在10个亿都不止了,合进去品牌没钱的,所以他要集团合资。第二,集团的净资产多少?4800万,资产原值6800万,他们却以4800万为标准,整个集团合资,不管你下面几个企业,他再进来5400万,他55%,我45%。我说王先生,你太聪明了,如果这样合的话,我有一半以上送给你,如果是一个民营企业你肯不肯,绝对不肯。我说我有两个原则:集团我不合,中药二厂合资,中药二厂的净资产4800万,也须评估,评多少算多少,公平合理。他一听跳起来,他说我在中国已与100多个企业合资了,为什么要你来破坏我的规矩。我一听也气,我说王先生我不希望破坏你的规矩,但也不希望你破坏我的规矩,我的规矩一是集团坚决不合并,第二,必须经过评估,不评估我不合。僵持不下去了,我说王先生我们交一个朋友,我厂里很忙,我先走了。他们有两个人追出来拉住我说,老冯你为什么这么想不通,国家的企业,杭州4个厂都是净资产合资的,为什么你要评估呢,评了又不是你的。我说这个企业是我一手带大的,我心里感觉不安。第二天他们就告到市政府,说我这个人太精明,精明过头了。

一个星期以后,正大进来了,杭州市委书记接见的时候,正大提出一条,只要把冯根生留下什么都答应。结果正大同意集团不合,中药二厂合资,第二,资产评估,马上签定协议。我的无形资产我不愿意评估,我不想并进去。结果资产评估出来是1.28亿,从4800万评到1.28亿,高出二倍,这是中国第一家国有资产评估高出二倍的企业。

然后转账60%,就是卖给他60%,让他来控股,千万不要我们控股,我们只是争个管理权,由我们来管理。如果我们控股就苦喽,国有企业控股,那还不是与国有一样。国有控股,汽车只能坐1.8,超过1.8就要查你。外方控股的话,你坐600尽管坐好了,外方控股你管不了的。结果他们买去60%,8000万块钱,分两次给我集团。我这个集团一分钱都没出,却收到这8000万块钱,这叫滚动发展,资产盘活。中方账面的净资产还有5200万,这叫收钱买了个好的机制。

发 展

“当我有一天完成厂长历史使命的时候,我的这张考卷争取是一张满分的答卷”

我这个集团从无到有,现在发展到几十个企业,从37万的资产发展到14个亿的净资产,2001年销售额14亿多,2002年达到16个亿,2003年又有大幅度提高。仅两个药厂,2001年的利税有3.55亿,2002年是4个多亿,交给杭州市正大青春宝一天80万,胡庆余堂20万,一天交给杭州市100万的税,是杭州市纳税大户,但国家没投入过一分钱。

1992年合资以后,说两组数字:1992年销售额1个亿,利税1400万,1400个职工。2001年是合资的第9年,还是这批人,还是我这个老总,销售额一个厂从1亿跳到8.8亿元,回款是99.5%,利税2.88亿,增加了20倍,人均收入1992年是4200元,2001年是3.2万元,不包括分红。2002年是合资10周年,年销售达到11个亿,人员1750人,增加了300人,销售额增加了10倍,利税3.2亿以上,仅青春宝一个品种销售就达4.5亿。我听说很多人都在吃青春宝,价格也是最便宜的。有关部门多次要调价都被我压了下来,让老百姓及所有的下岗工人都吃得起,而且质量非搞好不可。我们外面没有一个加工点,全部自己生产,这个是诚信,外面加工一下子可以搞到30个亿,都卖得掉。但是外面加工的东西质量保证不了,控制不住,自己生产的东西自己控制得住。

我们中药二厂的母厂胡庆余堂,1972年到1996年,24年换了8任厂长,平均三年换一次,到第8任厂长时,这个企业就破产了,省长见了我说了两次:老冯,胡庆余堂兼并非你莫属。省长讲了之后半年,杭州市政府找我,说经市政府研究,胡庆余堂正式并给我,与青春宝集团实行强强联合。我说,胡庆余堂亏了还叫什么强强联合。管工业的常务副市长说,强强联合不等于1+1,他是1,你是7、8,这可以吧。我说这1是什么,他说是品牌。我说如果一个企业好,这个品牌不知值多少钱,现在破产了,这个品牌是一分钱都不值的,但市政府仍一定要强强联合。强强联合一分钱的优惠政策都没有的,他银行贷款9500万,如果兼并的话可以挂账停息三年,强强联合就没有这个优惠政策了。在此情况下,我只说了一句话:恭敬不如从命,老拍你市长马屁的不一定是好厂长,听你话的才是好厂长。

强强联合就强强联合算了,但我要求审计。结果审计下来亏了715万,银行贷款9500万,净资产大概7000万都不到,一年的销售额5000万,回款4000多万,一年的利息就是1000多万,这个企业怎么养得活呢。我回来与几个人商量以后,就任命我的办公室主任刘俊到胡庆余堂当总经理。刘俊当过销售公司经理,38岁,与我当厂长时的年龄巧合。此外,我给他配了三个人:一个书记、一个财务经理、一个副总。一个礼拜以后,11月8日,在有100个部门经理、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上,市政府宣布了,要我讲几句话。我说作为个人利益,我不来收购胡庆余堂,但毕竟胡庆余堂是培养我成长的地方,是个百年老店。如果在这个时代让胡庆余堂垮掉的话,有愧于祖祖辈辈对我们的期望,这么好的一个品牌毁于本世界末,倒闭了,给东南亚同行都笑掉牙,给台湾同行都笑掉牙,我于心不忍。

有新华社记者问我,你此时此刻是以什么心情来接受胡庆余堂的,我说好比是打一场篮球赛,我赢了几十个球,最后的一分钟我就什么都不进,我还是赢。这个时候裁判吹响最后一声哨子,要我调到败方打球,重新打40分钟,而且这场球必须赢,不许输。我就是这个心情去的。我毕竟是六十四、五岁的老人了,我能不能再给这企业打一场必胜的球?但是既然是信得过我,我说我有信心,我绝对把他搞好。要我兼并其他企业我不敢讲,兼并中药厂至少有90%的把握。

5年以后,胡庆余堂令人刮目相看,我用数据向大家介绍:5年以前1000多个职工,现在也就1200多个职工,包括外面销售的。2001年的销售额2.4亿,利税6500万,2500万的增值税,4000万的利润。5年以前是杭州市有名的亏损大户,5年以后是杭州市国有企业少有的纳税大户,杭州市1996年8个国有企业改制,3个化工厂,4个家电企业,结果3年以后,全部解体,以失败而告终。只有胡庆余堂成功,可以讲是改制国有企业当中成功的佼佼者。其实,国家没有给过一分钱的优惠政策,正大青春宝也没给钱,靠的是人,靠的是正大青春宝的机制。很多中央领导问我国有企业搞不搞得好,我说很难很难,但也不一定说绝对搞不好,关键是人,关键是班子,班子决定于班长。

有个马来西亚大财团投资1亿美金,要在中国收购几十个中药厂,他必须要有一个掌门人。他了解了全国,包括国家医药局退下来的局长都说,这样的掌门人你去找冯根生,他已到退休年龄。他三次来请我,前两次被我谢绝了,第三次请我,他说今天我们给你讲具体的,你为你们的党工作了几十年,退休以后到我们这里来,我们给你100万美金的汇票,作为安家费,不是工资,也不是奖金。这个100万存在银行里,存进以后,你再离开正大青春宝。我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诱惑,我说你让我考虑三天。这三天我的情绪非常不好:如果我一走,这是个爆炸性的新闻。我要职工不要去学《心雨》那个歌“明天你要成为别人的新娘”,要学《公关小姐》的那个主题歌:“既然选择了你,从此就不会改变”。叫别人不要成为别人的新娘,不要跳槽,你自己这么大年纪还跳槽,交待不了。再说这企业我感情太深了,是我一手带大的,于心不忍。第三天我跟那个董事长说对不起,我不走,以后你也不要叫我。他说你不要后悔,我说,我决定的问题,决不后悔。

外方董事长知道我动过心,所以一年以后,他希望我买股,提出来国有股40的一半拿出来给经营者,杭州市政府不同意,一拖拖了8个月,舆论全中国炒、全世界炒:冯根生敢不敢持300万股,实际上是冯根生买不买得起300万股。炒了半年以后,杭州市政府压力太大,不卖实在不行,最后同意。国有股的一半就是整个企业的20%,卖给职工和经营者。资产重新评估,1997年底1.5亿,20%就是300万。20%是外方董事长提出来的,你要买最少要买20%以上,结果资产评估评了1.8亿多,按照1.8亿,20%是360多万,卖给职工,优惠了10%,一次付款,6月8日批准。许多新闻媒体的记者涌到我们厂,问职工买不买。职工都说我们看冯总,冯总买我们就买,冯总不买我们一分钱都不买,冯总买一半我们也不买,说明他的信心只有一半。我的压力太大,如果我买300万股,我算了一下每年5000万的利润,谁敢保证,13―15年返本付息。每年一个亿的话,6-7年,还有20%的个人所得税,还要付利息20万一年,留下来还有多少钱好还?但是市政府批准以后,感到你自己提出来的你又不买,这个改革怎么搞下去,所以我只能再吃一次螃蟹。尽管每天付利息千把元,连星期天都要付千把元,压力很大。正因为有这个压力才会变动力,正因为有这个动力这个企业才突飞猛进,再一次证明我这个改制是成功的。

第3篇

实习是学生在马上工作前的一段培训阶段,是有很重要的意义。实习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提早接触工作的氛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生药厂实习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实习工作报告一: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在药厂车间的参观学习,了解车间的一些基本设备,车间布局等。

2.听取相关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介绍,使我们对制药企业有一个基本的印象。

3.对于药厂的工作以及相关药品的制作工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了解制药流程以及相关过程中用到的机器设备;

4.帮助把在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到本专业的知识在现实的社会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5.此次药厂实习提前对将来可能工作的环境有一个全面的的认识,有利于在将来的就业岗位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清晰未来就业的路线,对走入到社会中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去有一定的了解。

二、实习单位概况

湖北省益康制药厂系国家重点中专湖北省医药学校生产经营功能与实训教学功能相结合的校办产业,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和湖北工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其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均通过国家组织的GMP认证,并于20xx年二月获得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GMP证书。目前可生产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三个剂型十二个品种的制剂产品,具有片剂2亿片、胶囊5000万粒和颗粒剂1500万袋的年生产能力,可一次容纳50名学生进行生产实训。

湖北省益康制药厂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其中可用于药品生产与检验的实训面积1450平方米,可用于实训的生产与检验设备64台套。现有员工60人,管理与技术人员均为医药学校教师。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5人,助理工程师以上人员占职工总数的33%,中专以上学历的职工占职工总人数的76.7%,并可充分利用医药学校的人力资源,因而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消化能力和实习实训指导能力。具有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医药生产经营的双重功能,既为学校学生实训提供了充分而真实的生产岗位实训,又为学校教师的生产实践和科研提供了平台,同时实现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目标。

三、实习内容

1、参观药厂的生产车间

(1)了解药厂及车间布局

10月16日我们乘车来到湖北省益康制药厂,在药厂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本次的药厂实习。首先,药厂领导为我们介绍了益康制药厂的厂区布局和车间的布局分配,车间按照一定的流程布局,以达到方便与高效的目的。益康药厂为方便学生实习,将几个重要的车间都分布在靠走廊一侧,以方便学生观察、学习。益康药厂分为两大部门,分别为生产区间和质检部门。生产区间为制胶囊、压片车间、颗粒制剂车间,靠走廊用大的玻璃独立出来,方便学生直接观察制药的关键步骤及流程,而质检部门为益康药厂对所生产的药物抽样检测的地方。

(2)熟悉药品生产流程

在药厂相关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每个同学都穿上鞋套,正式进入益康制药厂的药品生产工作区。益康制药厂严格实行人流、物流分开的原则,以保证药物的无菌,在一些特殊的制药车间,工人们还需穿戴特殊的无菌工作服。在整个制药车间,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必须穿上白大褂,带好工作帽,而且物品在经电梯运送到二楼制药车间时,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杀菌消毒工作,保证了每一道工序。在药厂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压片车间、胶囊车间、颗粒制剂车间,看到了相关的机器,以及相关的制作流程,熟悉了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的步骤,了解了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流程,清楚了制药过程中严格控制的卫生与药品安全。

药厂领导介绍,药厂在每天可以生产一万多袋装颗粒制剂,药厂里也有四圈的包装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药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药厂还有压片机、胶囊制剂的机器,这些都是药厂制药车间重要的生产机器,也是为药厂带来直接利益的机器。药厂除了这些大型机器外,同时还包括外包车间,药品的外包装也是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步骤,它的好坏、防伪技术都直接与药品的权益直接挂钩,所以一个好的商品好的外包装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也注意观察到了益康制药厂的外包车间,药厂的外包车间也非常的干净,并且有许多大四的学长学姐已经进入药厂实习了,他们也在仔细地对药品进行清点包装。

2、参观药厂的质检部门

药厂的质检部门在另一座大楼的二楼,质检部门分有药品留样室、药品检测室、微生物检测室等等。质检部门还有许多检测药品的仪器,比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溶促仪、崩解仪、压片机等等。药厂的质检部门主要1.负责本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按ISO9000:20xx、YYT0287-20xx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2.制订产品质量检验规范3.建立原材料、在制品、外协品和成品检验记录及质量统计报表,每月进行质量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意见。4.及时收集产品和器械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异常反应信息,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设计、制造、审核结果、质量记录、服务报告和顾客投诉进行分析,以查明并消除不合格的潜在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5.负责检验仪器的配置、使用、校正和维护保养,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实习成果与感想

虽然这次的实习结束了,但是这段经历对我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教育。实习是我们提高自己认知的一种切实的手段。由于参观实习时间比较紧,我们只能简单了解药物生产与包装车间的大体构造和基本的流程,大致知道了真正的药物生产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也使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了一些,并亲身体验了制药车间对卫生的严格要求,工作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让同学们对自己和自己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它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制药技术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熟悉,而且更让我感受到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重要性,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

在这次参观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我而言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也是最基本的一点,通过本次的参观,加深了我对制药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对药品生产过程有了实践性的了解,对制药工程这个领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其次,引发了我对将来工作岗位的思考。本次实习使我对药厂中的不同的岗位以及职责有了一点的了解,那就是不同的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也就使我想到了要为自己的将来打算做准备。最后,虽然参观了药厂,时间比较紧,只能简单了解药物包装车间的大体构造和基本的流程,大致知道了真正的药物生产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也使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了一些,体验了制药车间对卫生的严格要求,工作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让同学们对自己和自己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实习工作报告二:

实习环节是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基础理论课学习完成后,专业课学习期间进行的实践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习,是学生能够掌握GMP的有关规定,明确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概念。通过在福安集团广安凯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的实习,培养了操作能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得到了检验,提高了工作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今后从事本行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实习汇报

20xx年5月24日至6月8日,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了为期16天的实习,实习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历,实习机会来之不易,我们对实习的态度非常积极,工作热情都非常高,也非常重视这次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

了解工厂概况,掌握药品生产所用主原料,了解主副产品的化学性质,观摩车间生产路线了解工艺流程原理等。

三、实习内容

我们先是对实习企业进行整体了解:

重庆福安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2月25日,20xx年3月22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目前,公司在研项目涵盖了精神系统类、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抗感染类等多个类别,抗菌药物研发的数量占公司研发项目的总量比重有所下降。在研重点品种包括卡培他滨、托发普坦、替加环素等品种。抗感染类和非抗感染类品种数量占在研产品总数的比重分别为47%和53%,公司新药注册与研发已正在向抗生素和专科药协同发展的方向调整。“xx”期间,公司将努力完成由抗生素产品占据主导地位向抗生素与专科用药共同发展的战略调整,积极推进产品结构的优化、加快产品研发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公司始终以“专注、专业、专心做好药,以民众安康为己任,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经营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科技为先、创新为魂、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与四川抗菌素研究所、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重庆人本药物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合作研发模式,并着手建立与国外众多研究机构的广泛联系,为公司全球化经营战略构建坚实的平台。

广安凯特医药化工有限公司隶属于重庆福安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四川省武胜工业集中区-中心医药化工园,占地面积110亩,园区交通便利,距武胜县城九公里,距重庆机场90公里,处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范围。本公司以丰富的专业人才、技术资源为依托,专业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医药中间体等医药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是研发、生产、销售融一体的经济实体。公司有着雄厚的合成技术力量,在严格的质量管理基础上,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诚信服务”的经营宗旨,以优异的品质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要求,获得广大用户的充分信赖。

其次该公司对其主产品展开了介绍:

公司现在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天麻素中间体、氨曲南小单环、氨磺必利中间体、吲哒帕胺中间体、熊果苷等医药中间体和化工产品。

然后是厂内安全教育:

主要介绍了灭火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灭火器的性能,灭火器是用来补救火灾的,目前常用1211灭火器,它内装的药剂是液态卤代烷,可以扑救可燃气体、电气和木材、棉絮等类型火灾;常用干粉灭火器,它内装的药剂是粉状磷酸氨盐,可以扑救可燃气体、电气、油类和木材、棉絮等类型火灾。(2)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上述两种灭火器的方法相同,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附近站在火场的上风,首先拔下保险销,然后一手握紧喷管,其次另一手捏紧压把,最后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扫射。

(3)参加灭火的注意事项,火场是人员多、情况复杂的场所,要迅速有效的扑救火灾,必须统一指挥,才能保证灭火战斗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在实习期间,我们必须多看多问,操作尽量在相关人员指导下进行,并重点强调了个人安全以及厂内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最后,我们参观了七车间和纯水制备室。

生产区的划分视药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而定,按规定可分为一般化工区,洁净区。

四大公用系统

1.压缩空气过程(生产设备用):兴风口→初效过滤→风机段→消音段→加湿段→中效过滤→送风段

2.1纯化水系统:泵水箱→砂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中间水箱→过滤膜→一级反渗透→二级反渗透→储水箱→紫外灯消毒→车间

2.2纯水的制取工艺流程——反渗透(RO)+离子交换(IE)法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水而不能透过溶质的特性,从含有各种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的水体中提取纯水的处理方法。

2.3反渗透膜技术:

反渗透(RO)是利用反渗透膜只能透过溶剂(通常是水)而截留离子物质或小分子物质的选择透过性,以膜两侧静压为推动力,而实现的对液体混合物分离的膜过程。

反渗透是膜分离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具有产水水质高、运行成本低、无污染、操作方便运行可靠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海水和苦咸水淡化,以及纯水制备的最节能、最简便的技术.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化工、食品、海水淡化等诸多行业。反渗透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中首选的水处理技术。

3.空调系统:蒸汽、冷却水、冷盐水、空调控制系统

原水原水泵计量泵砂滤器

炭滤器计量泵清洗泵保安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装置排放中间水箱增压泵混床纯水箱纯水泵微滤器外供药品的优劣直接反映在药效和安全性以外,还表现在药物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实用性上。要想保证药品的质量,除遵照药典等有关法定标准外,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生产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空气净化方面的要求,其室内空气压力、微生物、尘埃和温湿度控制,应以下列项目为目的。

①减少产品污染,包括来自其它产品生产和贮放时产生的微粒细尘污染。

②减少微生物的传播和污染。

③减少产品中的黑点。

4、压缩空气系统

压缩空气过程(生产设备用):兴风口→初效过滤→风机段→消音段→加湿段→中效过滤→送风段

之后本组被分别带入制剂生产洁净区,体验了药品从主材料与辅料混合到包装出厂的过程大致如下图:(略)

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应按以上工序进行更衣、洗手、手消毒,更衣室二根据生产需要是否淋浴。

岗位实习内容

(一)认识和了解氨曲南

产品名称:氨曲南;[2S-[2a,3b(Z)]]-2-[[[1-(2-氨基-4-噻唑基)-2-[(2-甲基-4-氧代-1-磺基-3-氮杂环丁烷基)氨基]-2-氧化亚乙基]氨基]氧代]-甲基丙酸。

英文名称:Aztreonam

分子式:CxxH17N5O8S2

分子量:435.43

用途:用于生产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注射用氨曲南粉剂、粉针剂。注射用氨曲南粉剂主要用于抗感染;用于敏感的革兰阴性留所致的感染、包括肺炎、胸膜炎、腹腔感染、胆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皮肤和软组织炎症,尤适用于尿路感染,也用于败血症。由于氨曲南粉剂有较好的耐酸性能,因此,当微生物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药物不敏感时,应用氨曲南粉剂常可有效。

(二)氨曲南制备流程

(1)主环、头孢他啶活性酯、工业丙酮①→滴加三乙胺,缩合反应14~15个小时→加盐酸乙醇,结晶→滴加工业丙酮②,离心过滤→粉碎,干燥,(双锥烘料)→缩合物

(2)纯化水→(分别抽入)盐酸和甲酸(85%)→搅拌,升温→(1)步缩合物一次投入→水解反应→提前降温到0℃以下的无水乙醇①→结晶→滴加无水乙醇②→离心过滤→粉碎,干燥,打粉→粗品

(3)氨曲南粗品、无水乙醇②、工业丙酮②→溶解→无水乙醇③、工业丙酮③洗管→过滤→无水乙醇①、工业丙酮①(只通过液体过滤器到洁净区)→结晶→无水乙醇④洗滤饼→离心→干燥,打粉→氨曲南成品

四、实习感想

进入洁净区后通过对此处工作的了解,首先是感叹科技的力量——科技让我们将简单事物详细化复杂化,再以此研究总结原本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其次,在他们忙碌的身影中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只有发展壮大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更好的把握未来。最后,我也在这里发现了两个极端:任务式工作和研究式工作,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理论学了一大堆,但能应用的微乎其微。刻苦钻研是一个学者永恒不变的话题,学生如是,走向社会后亦如是。

这里很注重细节,因为一个环节的错误将会带来许许多多的连锁反应,若是被检测出来倒罢了,若是检测出乎了问题或是没有检测到(因为化验时是抽样检测的),事关人命,危害可想而知。由此可知,细节的重要性。而在车间实习阶段通过学习各个仪器设备,可以总结出:要使每个工序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益,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他们能够在长期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工艺生产上的缺点与不足,对其流程及设备进行适当地改进,从而实现低投入高产出。

实习工作总结三:

20xx年十月二十七日,我在民泰药业开始了实习生涯,在生产车间,化验室的岗位学习了各种实践知识,八个月的实习生涯转瞬即逝,在实习期间,我认真刻苦,积极向上的工作,并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每一项工作。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前辈学习,认真努力的提高自己的技能,下面我来总结一下,首先介绍企业概况。

一 民泰药业企业概况;

通化民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通化白山制药八厂,始建于1989年,厂区座落在风景秀丽、群山环抱的长白山脚下——吉林省通化县黎明工业园区。公司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拥有中药前处理提取、 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等四条生产线和设施齐全、仪器先进的质量检验中心。

公司现有员工56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8人,具有中级以上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30%。民泰药业现已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制药企业。

经营理念:集中所有资源,在相关领域深入研究、专业创新、专业服务

二实习任务

刚刚开始是在生产车间,然后被调换到化验室,主要学习如何鉴别药品,检验药品的合格与否,以及微生物限度检查。

三实习内容

1. 制备硅胶板,将一份固定相和三份水在研钵中研磨混匀,倒入涂布器上,在玻璃板上平稳的移动涂布器进行涂布,晒干,在105%活化30分钟,备用。

2. 使用崩解仪测定药品的崩解时限,电子天平等。

3. 测定药品的干燥失重 称取药品1克,置于称量瓶中,在105摄氏度干燥至恒重,减失的重量不得超过10%.

4. 微生物限度检察

(1)对所有器具进行消毒,将吸管,平皿用牛皮纸包好,在165摄氏度,高温灭菌4小时,取出,备用。

(2)制备供试样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取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钠,氯化钠,蛋白胨,液体样需90毫升固体样需100毫升。 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虎红琼脂培养基,每个平皿约放入15毫升。当配置完成后,将其放入灭菌器中,进行灭菌,121摄氏度,15分钟。放入冰箱中,冷冻保存。

(3) 做实验之前,应用苏尔消毒液对操作台进行消毒,通风,紫外灭菌 ,用洗手液洗手后,将所需物品通过传递窗放进菌检室,进行实验,操作时要穿洁净服,戴口罩及手套,每个样品至少制备两个平皿以上。

(4) 含动物组织的药材,应做沙门菌检查,将10克药粉倒入200毫升营养肉汤培养基中,摇匀,放入细菌培养箱中,18至24小时,取出,吸出一毫升,放入亮绿中,培养,次日,将其取出,用接种环接种在胆盐硫乳,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培养一天,看结果。

5 学习如何测定及使用悬浮粒子尘埃测定器,以及纯化水的测定。

四 实习感悟

在此实习期间,我充分的运用了学校中所学习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技能,刚刚毕业的学生与在岗就业许多年的老职员相比,无论是在技能上,还是在经验上都远远逊色于他们,我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学校应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实践,这样,在实习时才能给公司留下很好的印象,这样,我们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才能更好的发展起来。

但此次实习也是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在学校时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及理念,都与社会大大的不同,而这仅仅八个月的实习不能彻底的将我们改造成一个正真的工作人员,所以今后,无论在何地工作,都要将身心都融入到这个社会,与之完全融合,成为社会中的一员。

五 实习建议

对于学校的师弟师妹要实习时,学校应和公司领导谈谈换岗就业实习,这样我相信,学生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会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

刚刚进入实习单位,建议各位一定要挑选适合自己的岗位,例如,有的同学在学校,中药材验证的好,或者化验学的不错,那就应该选择去化验室,有的喜欢显微鉴别,就应该学理化,口才比较不错的,就应该尝试一下营销专业,想要历练的同学,自然要去车间走一遭,真的让人受益匪浅。

此次实习,在此便圆满结束了,感谢学校然我们有了这次实习的平台,感谢学校让我们懂得了工作的艰辛,让我们从学生过渡到了职员。

今后,我们会再接再厉,为我们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争光,最后,祝学弟学妹即将的实习能够顺利。

实习报告总结二:

刚入厂,首先让我们了解药厂厂区布局,车间布局,熟悉相关原则,给我们介绍各个车间生产的药品和车间领导人。然后就是各个部门管理人员给我们讲解车间工艺,安全,消防知识和企业文化,让我们熟悉了药品生产工艺流程(从原料到成品),学习了各车间物料流程,加强了gmp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学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我们培训了这些知识后久把我们分配到了各个车间开始车间实习。

我被分配到四车间,和我一起的还有2名应届毕业生。这个车间是20xx年建的车间,我们刚到车间时,我们主任给我们说进入车间的注意事项,然后给我们介绍车间主要生产的药品。这个车间主要生产紫杉醇特素,vc;醋酐等原料药,...主任给我们分配岗位,我一开始被分配在胶塞铝盖清洗灭菌岗位,跟着陈新的师傅学习了很多关于胶塞机和铝盖机的工艺的知识与清洗操作。发现,就那样小小的一个胶塞铝盖需要那么多的工艺流程才可以灭菌成功。后来主任又从新岗位,我被分到包装。在包装虽然不像别的岗位那么需要工艺知识,但我在包装学习的很开心。我们每个新学员和包装的师傅们关系很融洽。就这样通过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一次次的任务。我们每个新学员都由衷的开心。

在为期几个月的实习里,就像和上班族一样上班,天天早上七点半起床,八点三十准时到车间换好工作服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实习过程中我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没发生过重大事故,虚心向有经验的师傅学习,认真的完成领导下达的工作任务,并把在学校里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下班休息之余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岗位安全知识,使自己在工作中更有竞争力。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我们六个月的实习期就要满了, 我觉得实习是对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的经历,实习是我们离开学校接触社会的一个平台,最真实地感受社会的一个窗口。这次在海南海药有限公司为期六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我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让我提高沟通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提前体验上班族生活。在实习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了工作经验,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基础,还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早日弥补,增强了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让我更深刻的了解社会,更便捷的融入社会,它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制药技术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熟悉,而且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

第4篇

关键词:氢氧化钠;投加;设计;参数

中图分类号:TQ11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背景

东莞市第三水厂原水均取自境内东江水源,根据水质监测的成果,东江原水的pH值一般在6.9左右,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后,pH值还会有所下降,一般在6.5~6.7之间,雨季有时低于6.5。虽然此值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的范围之内(6.5~8.5),但已经接近低限。因此,决定在第三水厂实施投加碱性药剂调节出厂水工程。

2 工艺和投加点选取

2.1 生产规模

东莞市第三水厂总规模110万m3/d,分三期建成。工艺流程为:取水泵房静态混合器(投加氯气和絮凝剂)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滤池清水池吸水井(在管路中投加氯气)配水泵房。

2.2 投碱调节出厂水pH值的目标

东江原水的pH值一般在6.9左右,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后,一般在6.5~6.7之间,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的pH值为6.5~8.5。根据公司提供的《投碱调节出厂水pH值试验结果与分析》,把出厂水pH值调节到7.2,增加药剂(NaOH)成本约为0.0144元/m3;调节到7.5则为0.0180元/m3;调节到8.0则为0.0216元/m3。本设计综合考虑运行成本及水质因素,投碱调节出厂水pH值的目标定为7.5。

2.3 投加工艺选取

投加碱性物质调节出厂水PH值的技术关键在于碱液选型、投加点和投加量三方面。我们利用公司下属的广东省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东莞监测站的技术力量和现有设备,针对投加量和投加点调节PH值的作用以及对原有工艺(如混凝、过滤、氯气消毒等方面)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烧杯试验和生产模拟试验,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分析和总结,完成了《投碱调节出厂水pH值试验结果与分析》,为投碱工程的设计提供可靠、详细的参考依据,确保工程实施成效。

投加氢氧化钠具有以下优点:

(1)技术优势:由于石灰在PH值升高后会形成沉淀、产生污泥,故投加点必须选择在过滤之前,这对沉淀和过滤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滤料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表面将形成活性生物膜,过滤时水与生物膜接触,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使得水中氨氮等被氧化,产生H+,导致pH值下降。而氢氧化钠的投加点可选在过滤之后,不会对混凝、过滤效果造成任何影响,同时也避免石英砂滤料结硬块等问题,合理选择投加点也可避免与氯气消毒相互干扰。

(2)对水厂环境的影响:由于石灰属于干粉投加,投加石灰造成附近到处都有石灰尘,不但清洁困难、对绿化影响大。而氢氧化钠则是液体投加方式,可实行全自动管理,不存在上述问题。

(3)设备投资和维护管理:投加氢氧化钠的设备、设施成熟、简单、投资小,可避免使用粉末开包机、除尘机等大型设备。同时,投加工艺和设备与现有的混凝剂、高锰酸钾等相同,这对于水厂的设备维护管理、备品备件的采购极为有利。

(4)水质自动控制:石灰投加受混凝、过滤等原有工艺的影响,投加量和效果的线性关系尚未有定论,无法实行实时检测监控。而氢氧化钠的投加点靠近水厂的提升泵房,出水水质数据与投加量可实现实时关联,这为水厂通过水质和水量控制投加系统、达到生产自控提供先决前提条件。

2.4 投加点选择

有研究表明在清水池进水端投加NaOH会影响消毒效果,原因是在清水池中投加氯后生成的HOCl与水温和pH值有关,pH值越高,生成的HOCl越少。考虑上述因素,为尽量错开氯气投加点,将氢氧化钠的投加点选在提升泵房的吸水井内。

3 投加工艺流程和参数

3.1 工艺流程

NaOH原液储药池溶液池加药泵提升泵房吸水井

原料、储存天数和投加浓度:

原料拟采用为47%NaOH溶液,原液储存天数8天。加药间储药池设有通向室外的进药管,罐车通过此管道直接向储药池灌药。NaOH投加浓度20%。

投加率和出厂水pH目标值:根据试验NaOH投加率为5mg/L(纯品),出厂水pH值拟调整到7.5。

投药控制:每台加药泵对应1个投加点,根据投加比率人工设定加药泵的行程,由能够反映投加点过水流量的流量计信号控制加药泵频率,按比例投加。并通过出厂水pH计在线监测pH值,对加药泵行程进行人工修正,远期实现自控系统自动修正。

3.2 设计参数

第三水厂总规模110万m3/d,分三期建成,一期规模25万m3/d,二期规模35万m3/d,三期规模50万m3/d。

设计投加量:NaOH设计投加率5mg/L(纯品),当供水量为110万m3/d时,每天投加量为5.56t(纯品);47%商品药液17.6m3;20%投加药液33.9m3。

加药间:在氯库西南侧新建加药间1座。加药间内设有储药池、溶液池、加药泵和配电室。加药间平面尺寸为22.3×9.6m,高8m。

储药池:NaOH药剂的储存按110万m3/d设计,采用湿储,储存天数为8天,储药池总有效容积140m3。设封闭式储药池4座,每座有效容积36m3,储药池尺寸为9.0×3.0×1.6m。

溶液池:按每日配药2次考虑,需要溶液池总有效容积17m3。设封闭式溶液池2座,溶液池尺寸为2.5×2.5×1.6m。

搅拌机:每座溶液池设1台搅拌机,单台功率1.1kW,安装在溶液池中心。以使商品药剂能均匀、迅速地配成投加浓度的溶液。

加药泵:加药泵为单缸双头隔膜计量泵,共5台,其中4台单台流量Q=350L/h,出口压力6bar,功率2.0kW。另设1台备用泵,单台流量Q=350L/h,出口压力6bar,功率2.0kW。加药泵的行程由人工按投加比例设定,加药泵的频率由能够反映投加点过水流量的流量计信号控制,中控人员通过出厂水水质情况实行远程控制。

投加点:分别设在两个提升泵站吸水井,每个吸水井两个投加点。

加药管道:加药管道全部采用dn40PVC-U管。

参与控制的流量计和pH计:

一期1台DN1600进厂水流量计,二期1台DN1800进厂水流量计,三期2台DN1800清水池进水流量计。在一、二、三期出厂水管道上适当位置采样接入pH计在线仪表,监测出厂水pH值,并根据需要调整加药泵冲程。

4 运行效果

4.1 基本实现自控投加,根据原水水质自动调节投加量,可控制出厂水Ph值在7.5左右。

4.2 通过检测出厂水浊度、细菌数量、氨氮、Ph值等发现,由于投加工艺和投加点的选取合理,投加氢氧化钠没对原有生产工艺造成影响。

4.3 氢氧化钠投加避免了粉剂投加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问题,保持了水厂原有的环境美化。

结语

随着原水水质的变化以及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在现有水厂工艺基础上增加投碱工艺是必然趋势。在原有生产工艺基础上选取合理的投加工艺和设计参数,既达到新增工艺的效果,又不对原有工艺和环境造成干扰和破坏,至关重要。

第5篇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 医院制剂

医院制剂系医院为了满足临床需求,具有本院医疗特色,经药监部门批准,仅可在本院使用的自制药品。医院制剂为临床服务,满足病人需要,提供了简便、廉价、特色的品种,为医患双方带来了益处。最近十年,由于我国药品工业迅速发展,药品生产企业星罗棋布,基本药品供应已远远超出了市场需求,药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药监部门对药品生产的审查也愈加严格,致使制剂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很多中小医院因不堪重负而放弃自制制剂。过去国家鼓励医院开展制剂,如今则变为限制制剂生产。药品生产厂家亦反对医院做制剂,认为医院制剂对其自身产品销售构成威胁。现在尽管医院制剂面临严峻挑战,迅猛发展的医药工业对其产生巨大冲击,然而从药品经济学角度分析,从诊疗病人疾病所反映出来的费用、效果、方便程度、灵活性等方面分析,我们认为制剂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药品经济学原理原则,于医患双方均有利,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一、药品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很快,远远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8—9%的增长速度,医疗费用的增加,致使医保费用支付及个人费用支付随之增加,人们对医疗费用大幅增加反映强烈,认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1]。医疗费增长的原因很多:①社会发展,社会物资价格调整,致使物价上涨,带动医疗费用上涨。②器械上涨,科学技术发展,先进高端医疗仪器设备相继上市使用,使得诊疗成本费用增加,病人负担增加。③治疗方法改进,使原来一些难治的疑难杂症重获希望,使医疗费大增。④药品费用高是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2]。

二、制剂价格相对低廉

对同一化学名药品来说,制剂价格要比市售药品价格低廉。市售药品与医院制剂存在价格差异有其根本原因:①定价机制不同。相同处方成份品种分别由医院和药厂来配制(不能配制的除外),其价格差异很大,这个价格差异是由各自定价因素所决定的。②流通环节因素。医院制剂用于病人无须多个流通环节,可一步到位用于病人。而市售药品则不同,其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其价格自然提高,且增高幅度相当大。国家曾多次对药品实行强制降价,若降价超出一定限度,其结果是或更换面孔,或从市场消失,因为厂家不能做亏本生意。

三、特色制剂发挥独特效果

特色制剂往往效果好,见效快,疗程短,针对性强,成本低,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制剂特性,是一般市售药品难与之相比的。使用特色制剂治愈疾病时间相对缩短,可减少就医次数,减少药品用量。就医次数减少可减少很多费用。首先减少挂号费、诊断费、检验费、治疗费、药费等医疗费;其次还可减少就医连带的交通费、误工费、红包费、请客送礼费。几乎每个医院都有本院特色制剂,这些特色制剂都是医院长期临床经验积累形成的,受到病人欢迎。以前我院有一个制剂——金锌氧油,治疗皮肤溃烂,皮肤湿疹效果非常好,病人非常欢迎,后因为检测制剂中的金霉素有困难而被迫去除金霉素这一成分,即制剂名称由原来的金锌氧油改为现在的锌氧油,处方改变后,据病人反映,效果不如从前,失去了特色效果。

四、方便灵活,为市场补缺

方便灵活、为市场补缺是医院制剂诠释药物经济学原理的另一方面。众所周知,药厂希望大批量生产、规模生产药品品种,生产的量越大越有市场,这是企业生产机制和药物经济学原则决定的。而对于一些小量临床需求的品种,企业不可能为之生产,这由医院配制就比较容易。医院制剂生产后,经检验合格可直接使用,供应迅速,不须周折,满足了病人对某种药品的急需要求,而药厂生产的品种不同,其是规模生产,批量生产,其需要考虑自身效益,一旦某种原因引起的品种断货,再恢复供应就较为迟缓,而医院制剂恢复供应要迅速得多,医院制剂是自给自足,不讲究批量大小,只考虑临床需要,厂家不会为生产少量药品开工,在灵活性、适用性方面,药厂无法与医院相比,如果病人急需用量少的品种,医院可及时调配。

五、促进科研,开发新品种

药品开发利用是一项复杂而巨大工程,据说开发一个新品种要花费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而将医院制剂成果转化成药品,其费用和时间就少很多,医院处方制剂,其在本院已使用多年,疗效肯定,有一定病人信赖基础和制备技术基础,积累了相关经验,收集了相关数据,无论药物本身特性,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还是临床疗效,都有一定程度了解和掌握,尤其一些中药制剂,其在临床使用多年,它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对处方组方,用量加减都有过尝试,进行过观察比较,是比较成熟的。医院制剂与临床结合紧密,信息反馈及时,临床观察优势明显,利于完善和改进处方,易于探索新品种,开发新制剂。医院是药品新品种孵化基地,国内许多知名制剂如三九皮炎平、三九胃泰、壮骨关节丸等就是由医院制剂发展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字号药品。将其转为正式药品,可节省很多时间和费用。

六、医院制剂与企业药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6篇

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药学理论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到药厂进行实习,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对学科全面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我厂是个校办企业,多年来承担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学生的实习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在此我谈一谈目前学生下厂实习的情况和一些设想,作为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和有关部门的参考。

1当前学生下厂实习情况

当前学生下厂实的情况是比较好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下厂实习,不仅加深了所学理论的理解,同时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个较全面的了解,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1学生对下厂实习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新时期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富于理想,这是优点。但是对知识寓于平凡的劳动中往往了解不够,以致出现下列情况:学生初到药厂时实习比较认真,问问题,和工人一起生产操作。但是过了几天,部分学生对实习就不象初时那样认真,随便缺课,脱离岗位时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和生产秩序。

1.2药厂对于接纳学生下厂实习存有一定的疑虑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作为一种有价商品为各个企业所重视,在目前医药行业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不是很规范的情况下,企业对接纳学生实习存在着疑虑。我厂是校办企业,接纳学生实习是我厂的一项工作,但是对于社会上的药厂则不然。为了药厂自身的利益一般不愿接纳学生实习,以致目前学生实习局限在校办企业,学生实习空间较之以往已大大减小。而大部分校办企业由于资金缺乏,在规模上和技术、设备先进性上较之社会上的企业相差一定的距离。这对学生实习无论在专业心理上和实习效果上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的一些想法

2.1在下厂前对实习学生做好思想工作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下厂实习的意义,明确下厂实习的任务,使学生理解它不仅是为了充实所学药学理论知识,而且也是体验工厂的生活了解企业生产管理的课目。因为学生毕业后有一部分人会成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干部,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药学知识,而且要懂得管理、经营等,而这些往往体现于日常生产劳动中和日常事务管理中。同时也要使学生理解到知识寓于平凡的劳动中和一点一滴的生产积累中,而这些知识在书本中是学不到的,必须要到生产实践中去体验。过去学生毕业分配到工作单位后必需到基层岗位劳动一年确实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项制度日益淡化,所以学生下厂实习,亲身体验一下生活,时间虽短,显得比过去更为重要。如果学生们能真正理解以上道理则下厂实习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

2.2提高实习指导老师的素质

随着学生实习空间的减少,要求实习指导老师知识空间增大,就需要指导老师所具有的知识比过去更广泛,不仅对专业知识有较深的造诣,同时对相关专业的知识要有所了解;不仅对实习工厂有所了解,而且对国内其他药厂水平也要有一般的了解。指导老师把这些知识灌施于学生的实习生活中以弥补实习工厂的不足之处。

2.3实习药厂应该把学生实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具体做法可以是:①人员配备:实习厂指派一名厂级干部抓学生实习工作,把学生实习质量作为考核该负责人的一项工作业绩。此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药学专业知识和开阔的思路和处理学生实习问题的能力。各实习班组必须挑选培训一名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技术人员作为带教人员。此人对本岗位生产通则应该有较全面的了解,能解答学生本岗位的专业知识问题,使学生到生产班组后有人负责指导。②学生实习应做到有计划,有步聚,有考核。学生进厂时首先由实习厂负责人介绍本厂的基本情况,同时通过座谈了解学生们的要求和想法,再进行分组实习。

实习期间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座谈小结,交流探讨实习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实习安排进行调整。实习结束后由学生写出实结,进行考评。另外,应该不断地摸索和总结,逐步总结出一套学生实习管理制度和方式。

2.4处理好企业技术保密和学生实习效果之间的矛盾

学生下厂实习和药厂内的技术保密是长期困扰学生实习工作的大问题。处理得好能扩展学生的实习空间,处理得不好学生的实习空间将越来越小。笔者认为处理好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第7篇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制剂与药品经济学之间的关系,说明医院制剂在医院诊疗活动中的作用地位,鼓励医院开展有特色的自制制剂。方法 比较自制制剂与市售药品价格差异、效价差异、灵活性、便捷性等。结果 医院制剂价格明显低于市售药品价格,医院某些制剂效价比很高。结论 医院某些制剂在医院诊疗服务中作用明显,深受病人欢迎,使用医院制剂有助于控制医疗费用,应加以利用和发展。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 医院制剂

【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制剂与药品经济学之间的关系,说明医院制剂在医院诊疗活动中的作用地位,鼓励医院开展有特色的自制制剂。方法 比较自制制剂与市售药品价格差异、效价差异、灵活性、便捷性等。结果 医院制剂价格明显低于市售药品价格,医院某些制剂效价比很高。结论 医院某些制剂在医院诊疗服务中作用明显,深受病人欢迎,使用医院制剂有助于控制医疗费用,应加以利用和发展。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 医院制剂

药物经济学是指药物治疗对卫生保健和人类社会活动所付出的成本和产生效果的研究探讨。具体地说,药物经济学是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及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方案结合而产生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用结果。其精髓是药品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成本与效用的关系。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包括医疗保健体系的所有参与者:政府管理部门、医疗单位、医疗保险公司、医生以及病人。药物经济学是一门为医药及其相关决策提供经济学参考依据的应用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

医院制剂系医院为了满足临床需求,具有本院医疗特色,经药监部门批准,仅可在本院使用的自制药品。医院制剂为临床服务,满足病人需要,提供了简便、廉价、特色的品种,为医患双方带来了益处。最近十年,由于我国药品工业迅速发展,药品生产企业星罗棋布,基本药品供应已远远超出了市场需求,药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药监部门对药品生产的审查也愈加严格,致使制剂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很多中小医院因不堪重负而放弃自制制剂。过去国家鼓励医院开展制剂,如今则变为限制制剂生产。药品生产厂家亦反对医院做制剂,认为医院制剂对其自身产品销售构成威胁。现在尽管医院制剂面临严峻挑战,迅猛发展的医药工业对其产生巨大冲击,然而从药品经济学角度分析,从诊疗病人疾病所反映出来的费用、效果、方便程度、灵活性等方面分析,我们认为制剂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药品经济学原理原则,于医患双方均有利,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1 药品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增长速度很快,远远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8—9%的增长速度,医疗费用的增加,致使医保费用支付及个人费用支付随之增加,人们对医疗费用大幅增加反映强烈,认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1]。医疗费增长的原因很多:①社会发展,社会物资价格调整,致使物价上涨,带动医疗费用上涨。②器械上涨,科学技术发展,先进高端医疗仪器设备相继上市使用,使得诊疗成本费用增加,病人负担增加。③治疗方法改进,使原来一些难治的疑难杂症重获希望,使医疗费大增。④药品费用高是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2]。目前我国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左右为药品收入,因而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可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目前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 如实行药物利用评价;对药品价格实行调整;制定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等。这些方法对控制药品费用的上涨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它更多地考虑药品的价格,而忽视了药品的成本—效果,因而其在控制药品费用短期上涨的同时,可能带来药品费用的长期上涨。以药物经济学评价为基础,从药物的成本和治疗效果角度进行探讨,既要考虑药品费用,更要注重治疗效果。从这一基点出发,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笔者认为合理开展和利用医院制剂,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2 制剂价格相对低廉

对同一化学名药品来说,制剂价格要比市售药品价格低廉。市售药品与医院制剂存在价格差异有其根本原因:①定价机制不同。相同处方成份品种分别由医院和药厂来配制(不能配制的除外),其价格差异很大,这个价格差异是由各自定价因素所决定的。②流通环节因素。医院制剂用于病人无须多个流通环节,可一步到位用于病人。而市售药品则不同,其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其价格自然提高,且增高幅度相当大。国家曾多次对药品实行强制降价,若降价超出一定限度,其结果是或更换面孔,或从市场消失,因为厂家不能做亏本生意。

3 特色制剂发挥独特效果

特色制剂往往效果好,见效快,疗程短,针对性强,成本低,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制剂特性,是一般市售药品难与之相比的。使用特色制剂治愈疾病时间相对缩短,可减少就医次数,减少药品用量。就医次数减少可减少很多费用。首先减少挂号费、诊断费、检验费、治疗费、药费等医疗费;其次还可减少就医连带的交通费、误工费、红包费、请客送礼费。几乎每个医院都有本院特色制剂,这些特色制剂都是医院长期临床经验积累形成的,受到病人欢迎。以前我院有一个制剂——金锌氧油,治疗皮肤溃烂,皮肤湿疹效果非常好,病人非常欢迎,后因为检测制剂中的金霉素有困难而被迫去除金霉素这一成分,即制剂名称由原来的金锌氧油改为现在的锌氧油,处方改变后,据病人反映,效果不如从前,失去了特色效果。

4 方便灵活,为市场补缺

方便灵活、为市场补缺是医院制剂诠释药物经济学原理的另一方面。众所周知,药厂希望大批量生产、规模生产药品品种,生产的量越大越有市场,这是企业生产机制和药物经济学原则决定的。而对于一些小量临床需求的品种,企业不可能为之生产,这由医院配制就比较容易。如:我们医院曾收治一位病人,其除患风湿病外,还患口腔感染,致使口腔溃烂异臭难闻,其曾采用一些方法治疗,未见效果,临床医生与药房联系,希望制剂室能配一种漱口液制剂给予治疗,制剂人员经了解病情特性,为其配制了一种药剂漱口,病人使用3天后就痊愈,病人夸其药为神药,且药价仅需6元。从临床提出要求到使用药品只有半天时间,到产生效果共4天,其灵活性、方便性得到充分体现,高性价比得到充分体现,药品经济学精髓得以充分体现,这样的模式不可能在企业中运行。医院制剂生产后,经检验合格可直接使用,供应迅速,不须周折,满足了病人对某种药品的急需要求,而药厂生产的品种不同,其是规模生产,批量生产,其需要考虑自身效益,一旦某种原因引起的品种断货,再恢复供应就较为迟缓,而医院制剂恢复供应要迅速得多,医院制剂是自给自足,不讲究批量大小,只考虑临床需要,厂家不会为生产少量药品开工,在灵活性、适用性方面,药厂无法与医院相比,如果病人急需用量少的品种,医院可及时调配。

5 促进科研,开发新品种

药品开发利用是一项复杂而巨大工程,据说开发一个新品种要花费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而将医院制剂成果转化成药品,其费用和时间就少很多,医院处方制剂,其在本院已使用多年,疗效肯定,有一定病人信赖基础和制备技术基础,积累了相关经验,收集了相关数据,无论药物本身特性,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还是临床疗效,都有一定程度了解和掌握,尤其一些中药制剂,其在临床使用多年,它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对处方组方,用量加减都有过尝试,进行过观察比较,是比较成熟的。医院制剂与临床结合紧密,信息反馈及时,临床观察优势明显,利于完善和改进处方,易于探索新品种,开发新制剂。医院是药品新品种孵化基地,国内许多知名制剂如三九皮炎平、三九胃泰、壮骨关节丸等就是由医院制剂发展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字号药品。将其转为正式药品,可节省很多时间和费用。

6 医院制剂与企业药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医院制剂与企业药品似乎是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体。就对立面而言,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排斥,制剂产品多了,药厂生产就会减少,企业药品受制于制剂,药厂不赞成医院发展制剂。其实仔细分析,制剂所占药品总费用比值非常小,约1%左右,有的医院占比远小于1%,2010年,我院制剂比值仅占0.2%,这一数值对药厂而言可以忽略不计,根本不够成对企业品种的威胁。在市场补充方面,一些性质不稳定、效期短、销量少和利润低的药品,制药厂不愿生产和难生产,所以不能满足临床医疗、科研需要,这样的品种由医院制备,既方便及时,又节省人力物力。一些品种批量少,或处于半成熟期,产值小,费用低,生产成本—效益比值很高,由企业生产不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这种情形交由医院实施就比较合适。产品成熟后或需规模生产时,转让给药厂生产或委托药厂生产,达到相互利用、相互促进目的,这符合药物经济学成本—效益原则。

7 结语

按照相关法规,药监部门对医院现有制剂管理已提高标准,医院可生产的制剂品种被迫减少,利润亦下降,这样医院制剂生产压力加大,其生存、发展、利用受到影响,若医院制剂要生存发展,必须研制开发具有特色的医院新制剂、新剂型。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一些医院开发了很多临床疗效好、质量可靠、副作用小的制剂,保障了临床治疗科研需要,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推动了医药事业发展,这些制剂深受患者欢迎。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医院制剂虽然压力重重,面临挑战,但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在临床医疗上,医生患者期望一些长期应用、安全有效、廉价方便的验方、秘方能制成医院制剂继续应用;在科研上,由于医院制剂具有灵活多变的生产模式,与临床结合紧密,制剂作用信息反馈及时,易于经常性开展小剂型、小样品试验,易于发现、发明新的特色品种;在教学方面,医院制剂具有多品种、多剂型、小批量生产和反复配制的特点,便于院校学生学习和实践,将调剂、配制、质量管理、质量考察、病人需求等有机结合起来,获得实习效果;在临床需求方面,一些性质不稳定、效期短、销量少和利润低的药品,制药厂不愿生产和难生产,不能满足临床医疗需要,而医院制剂可做到这一点。

总之,医院制剂不应单纯地视为对药厂企业的冲击,而应视为对药品的有效补充。对解决患者病痛、降低病人经济负担、降低医保负担具有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药品经济学原则,应予以发掘和利用。

参 考 文 献

第8篇

在以竞争残酷著称的浙江,中小企业生生死死本已不是什么新闻,但今年陨落的“明星”,似乎更多更猛。

2008年夏末,浙江。

今年的秋天,对于浙江企业家们而言,似乎来得特别早。飞跃集团资金链危机,仅仅是这个秋天的序幕。接踵而至的是,浙江金乌集团掌门张政建失踪、金义集团老总陈金义出家,而温州云光泵阀制造有限公司创办人朱吉光,因无法忍受还款压力,而于今年7月服毒自尽……

8月13日,一个消息再次震惊了业界:浙江一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亚津,于前一天晚上在办公室内自缢身亡。一连串异乎寻常的事件,预示着这群全中国最先富裕起来的人,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拔的境地。

种种流言与疑问,在浙商头上逐渐堆积成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这个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省份,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地震

8月,兰溪。

虽然总人口仅为60多万,但兰溪在浙江省的地位,绝不仅仅如此。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已是远近闻名的织造之城、水泥之乡,纺织、化工、建材企业遍地开花,支撑着这个县级市20多年来的繁荣。一条兰江将整个城市清晰地分成两部分,江北为老城,是当地老板们的发家之地;新兴的江南,则聚集起一大批更具实力的企业。一新制药的厂房,就在老城城东。

位于环城东路上的一新制药厂,如今大门紧闭,偌大的厂区显得异常空旷与安静。除了值班室外,工厂内再也找不到一个人。“工人都放假了,工厂现在暂时停产,进行设备检修。”一名值班人员称,董事长郑亚津自杀身亡后,其他厂领导一直在市里开会,现在每天只派三四名职工轮流在厂里值班。

郑亚津的死,在兰溪引起的震动不亚于一场小型地震。制药作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拥有三个足以令兰溪人自豪的名字:康恩贝、天一堂,以及一新。说起这三家企业,几乎家喻户晓。尤其是一新,其曾经取得的辉煌至今为当地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这家明星企业的明星掌门,却以自杀的方式来终结自己的生意与生活。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更让人费解的是,除了公布郑亚津确系死于自杀,当地政府一直保持沉默,既不解释是何种原因让其作出这样的选择,也不对此事进行任何公开的评论。

一时间,各种传闻与猜测甚嚣尘上。有说郑是因为迷恋赌博欠下了大量债务的;有说因为近段时间股市暴跌,他炒股亏了太多不能承受的;还有一种更为详细的说法认为,一个当了多年老板的人,一定不会如此轻生,而其在自杀前不久刚和妻子离婚,又把儿子送到国外去念书,这一切都是因为经济问题得罪了某些领导,企业再也办不下去了,所以才会选择自杀的方式了结所有恩怨,以保全工厂和家人。

坊间流传出的种种版本,众说纷纭。但毕竟郑亚津本人已经去世,这些光怪陆离的猜测也是死无对证。可能只有当我们站在企业和企业家的角度,才能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从一条条隐秘的线索中,发现他选择自我终结的真正原因……

曾经的光辉岁月

今年刚满51岁的郑亚津,可以说是少年得志。早在30年前,他就已经担任起兰溪云山制药厂副厂长一职,而该厂正是当地最大的一家上市公司――康恩贝的前身,而当时的厂长就是现在康恩贝集团的董事长胡季强。

1989年,郑亚津离开了云山制药厂,到当地一家纸箱厂任厂长。随后,凭借在云山制药厂工作时积累的生产经验与管理心得,郑亚津成功将这家纸箱厂转型为后来的一新制药厂。而在那些岁月中,郑亚津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有魄力、有主见。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厂里刚刚研发成功的新产品“一新小儿喜食糖浆”准备上市,郑亚津就决定拿出1000万元打广告。如此“烧钱”的举动,立即遭到了许多职工的强烈反对。但郑亚津力排众议,广告投放后,“一新小儿喜食糖浆”一下子打开了市场。

上世纪90年代,是一新制药效益最好的时候。公司所研发出的多个产品,在上世纪末一度成为各自产品门类中的明星品牌,企业连续多年销售额均为上亿元。1997年至2006年,一新制药厂连续10年跻身兰溪纳税千万元以上十大企业。在此基础上,一新制药也飞速发展成为今天工厂占地面积180余万平方米、员工1000余人的规模。

与此同时,兰溪的另外两家药企:康恩贝与天一堂,也做得风生水起。三家企业并驾齐驱,难分轩轾,同时带动起大大小小数十家药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使制药行业迅速崛起。

那个时候的郑亚津,风光无限,频繁成为政府会议、商业活动的座上嘉宾。在过去的20年中,一新制药曾位列全国中成药企业50强,至今仍保有多个国家级名牌产品。而郑亚津本人,也曾多次获得市优秀企业经营者、劳动模范、医药行业优秀经理、“浙江省十佳青年企业家”等殊荣。

然而,命运的转折出现在2006年。从纳税额来看,在这短短一年时间中,一新制药从连续10年纳税超千万元,暴跌至672万元。是什么原因致使企业如此迅速地跌落?

死于开放?

早在郑亚津自杀前几个月,一新制药就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该厂的职工人数也缩减到现在的不到500人,每月给放假的职工发400元生活费。

郑亚津的一位好友透露,自两年前投入近5000万元巨资,开发的医药新项目,准备出口国外。不幸的是,产品并没有如预期那样迅速打开市场,整个项目仅仅收入了67万美元就再无音讯,以至于资金无法回笼,导致巨额亏损。

为了筹集流动资金,郑亚津向当地几家民间“投资公司”借了数千万元,原本以为可以通过银行转贷,却没想到受国家去年以来信贷收紧政策的影响,最终贷款失败,债台高筑。

“它们一直是我们的客户。”当地一家商业银行高管透露说,目前一新制药还欠该银行近4000万元的贷款未还,此外,该厂还向其他几家银行贷了近4000万元。加上从民间借贷的数千万元,以及还欠着职工的筹资款1200万元。如此算来,一新制药的债务总额超过一亿。

按理说,就算是5000多万的项目亏损,也不至于把这个风光多年的企业家逼入绝境。但相对于主业的惨淡而言,一新制药的多元化战略更加令人尴尬。2000年之后,“有钱有势”的郑亚津看到房地产火爆、民间借贷活跃,开始涉足地产、投资公司等领域。随后,一新制药进入了大规模扩张时期,买土地、建厂房。“摊子一下子铺得太大,直接导致资金链日趋紧张。”一名公司员工说,本指望能赚点“外快”,到后来这些盲目上马的项目,却要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来“输血”维持。当初轰轰烈烈成立起来的房地产公司、投资公司等,目前都“名存实亡”。

一新制药的一名中层透露,资金大量分流后,制药主业科研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公司效益开始走下坡路。近几年,生产线停个一两条是常有的事,而去年以来,公司基本上处于半停产状态。

有媒体报道,随着宏观调控的深入,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前段时间突然对一新制药有限公司抽资500万元,而正是这区区500万元,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尝试多元化马失前蹄,耗尽了一新制药的“过冬钱”。大量投资地产、涉足巨额民间高利贷、债务链条复杂、短贷长投、盲目多元化扩张、偏废主营业务,似乎正成为浙江企业的普遍死因。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死于保守!

在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史上,人们的目光往往聚焦在温州、义乌、宁波等突飞猛进的地方。但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一个事实是,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之初,在温州和义乌刚刚起步之时,兰溪、萧山、宁波三地,早已被并称为浙江经济的“三驾马车”。

虽然只是金华市下的一个县级市,但当时整个金华的政府、企业统统都以兰溪唯马首是瞻。回忆起过去的成绩,兰溪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一位负责人总结说,当时兰溪走的是一条“零资源”的发展路线:没有资金、没有原材料、没有技术、没有劳动力,仅仅依靠政府的一些政策,以及兰江这条便利的“黄金水道”,反而成为了浙江经济最早起飞的地方,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而后来,随着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快速运输方式的蓬勃发展,兰溪所仰仗的水运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再加上一些政策的普及,兰溪既失去了“地利”,又失去了“天时”。逐步从浙江经济排名前几的地区,沦落成“跟班”角色。就连在金华市,兰溪的地位也彻底被边缘化。

对此,当地工商联秘书长认为;“即使失去了天时地利,但我们底子还在,只要我们还有人和,兰溪也不至于如此。”然而事实是,十几年前许多企业的年利润就是几百万,十几年后,这些企业的利润仍然只有几百万,不但没有出现大批叫得响的企业,许多企业反而只剩下一个空壳摆在那里。

当浙江省的其他地区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之时,兰溪经济这十几年却几乎是在原地踏步,这与一新制药的状况何其相似!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郑亚津白手起家将该厂改制成一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他个人就占了70%以上的股份,因此在过去的近20年里,一新制药始终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除了董事长一职外,公司许多领导也都是郑亚津的亲属,其中总经理如此重要的角色,一直由其小舅子担任。

上述人士分析说,浙江许多中小企业都不舍得花钱聘请职业经理人,即使请了经理人,也往往是做个样子,根本不会把权力放给对方。而老板自身又很少进修学习什么的,没有专门人才所引进的一些先进思想和管理,营销做不下去、管理模式陈旧、技术研发水平不能提高,许多企业就是在靠“吃老本”。

实际上,郑亚津并不是没有机会。在一新制药最为风光的那几年,一家杭州药企曾经找上门来要求参股。这本是一个把盘子做大的绝好机会,但郑亚津却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原因是“害怕外人进来后,自己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而当企业开始走下坡路,郑才开始跟一家著名医药企业谈,想把公司“零转让”给对方,但对方因为一新制药不良资产太多、负债率过高,连“白送都不要”。

在这个经济最为开放的省份,固步自封却成为了中小企业老板们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

这一轮宏观调控中,浙江不少企业家调侃自己正遭遇“4把刀子和1根绳子”的困扰,“4把刀子”是指原材料价格猛涨、人民币升值、用工成本激增和外贸困境,“1根绳子”是指信贷收紧。面对这一切,郑亚津除了卖掉企业,也想过推一新上市,并一直在积极筹划。但随着企业效益每况愈下,此举也未能实现。

这个曾经的明星掌门,最终选择的是用另一根绳子来解决所有问题。

临别一叹

众人眼中的郑亚津,出身书香门第,父母都是老师,一个哥哥还是当地日报的总编辑。他本人也是教书出身,为人低调、规矩,整天埋头于企业。在出席很多会议的时候,仅仅也是旁听,自己很少发言。郑平时与朋友交往较少,社会关系网也很窄,甚至在当地工商联,都找不到他的手机号。

在过去几年中,郑平均每年休息时间才十多天,经常一天得干上十多个小时。由于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体系不成熟,郑一直歇不下来。在企业陷入困境的这段时间,身患糖尿病的他,几乎每天都奔波于医院和工厂之间。

这样的勤勉,却并没有给企业带来转机。

8月13日,一新制药决定召开重组大会。上午8点半,全体职工都在等董事长来讲话,郑亚津却迟迟没有出现。有职工去郑的办公室叫他,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其实,郑亚津的这个选择早有预兆。他的家人在16日追悼会上的悼词里说:“你答应过家人不会走上这条路,并亲口保证过,但你还是食言了。那天家里人都等着你回来,想不到等到这样一个消息。”在自杀前一天晚上,郑亚津曾发了一条短信给一位好友,“我真的受不了了。”

8月16日,郑亚津的葬礼在兰溪市殡仪馆召开,整个葬礼显得孤单而冷清,并未如外界报道的那样有数千人参与。连当地一些政府官员也少有出席,仅有厂里的一两百名员工来与他告别。

“目前兰溪市政府还在调查,初步决定不对浙江一新进行破产处理而是对其重组,目前有几家药企在进行接触。”25日,兰溪市业界一知情人士表示。当地政府已经出手介入,计划在8月底让一新复工。但到记者于8月29日离开兰溪,工厂依然没有恢复生产的迹象。

一员工告诉记者,“兰溪很多工厂都不给职工提供保险,而一新制药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会按时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等。”对于郑亚津的突然自杀,当地同行们都不愿过多评价。只有一家小企业告诉记者,“跟郑总接触得不多,是个好人,可惜了。企业不行了的多的是,兰溪就不知道有多少企业破产,为什么会想不开呢?可能一新可是他一手创立的,他太把企业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了。现在企业要是重组了,也算大家对他有一个交代吧。”

编 辑陆 坷

E-mail:bl@shangjie.biz

记者手记:培养垄断

“在浙江,真正能经得起风吹雨打的企业太少,当每一轮冬天来临,总有一大批企业倒下去。尽管以这些草根们的活力,每次又有大批企业重新起来。”兰溪一位企业界人士分析说,民营经济所经历的残酷而激烈的竞争,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企业每天考虑的仅仅是活不活得下去,而不是怎么让自己变得更强壮更有力量。

民营经济三十年,浙江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家族企业、小狗经济、外向型发展、低成本低利润,这种产业集群的分工与合作,是我们一直以来不断重复的话题。然而,当历史进入到2008年,这一切再也不能成为民营经济的资本。毕竟,年轻从来就不是什么资本。

第9篇

在领弹药的队伍中,一位年轻的战士看到手里的五发子弹和两颗手榴弹犯了难,嘟囔着:“这怎么够用呢?”这位战士叫聂文魁,是1939年参军的。在百团大战中,他曾经在子弹打光后,在堆积如山的日军尸体上收集弹药。连长则耐心的叮嘱他:“对于八路军而言,每一发子弹都是极为宝贵的。你要牢牢记着三不打,

用弹壳换子弹

1941年,经过4年苦战,八路军已经在敌后稳稳地站住了脚,部队规模比1937年也有了很大地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弹药补给问题越发突出。1941年1月13日,和在给各部队的电报中,明确表示“总部现已无子弹”,并针这一情况专门规定“以后凡领子弹者,必须带子弹壳来,一颗换一颗,否则不发。”这年5月,晋察冀军区司令聂荣臻干脆为各分区规定了下一年收集弹壳的数量。例如一分区和挺进军必须收集十万发弹壳以及十万枚铜元。而实力最小的游击军,也必须收集三万枚弹壳和铜元。聂荣臻还要求“各部首长必须严重注视这一任务的完成。”并强调,今后领发弹药将以制单材料,原料和弹壳数目交换为原则,否则不予补充。

实际上在1941年以前,收集弹壳与补充弹药挂钩一直是上到中央军委,下到八路军各师各旅首长们经常在往来电报和各种会议上提到的一个问题。早在1938年12月21日,八路军总司令及副总司令,向八路军120师、115师、129师及下属的385旅和344旅领导拍发电报,以极为严厉的口吻命令各部“立即收集战后弹壳及铁轨、废汽车”,并且明确指定各部收集弹壳上缴的单位。在电报最末特别强调“各级首长应认真负责检查。”当时八路军各部在敌后,战斗任务极为繁重,但对于收集弹壳和补充弹药,却仍是各级主官必须关心的头等问题。

在八路军各部开赴敌后之前,曾专门进行过弹药和武器的集中。由于各部队的家底不同,在子弹储备方面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情况。在1937年平型关战役前,八路军115师虽然做不到每名战士都有一支步枪,但是装备步枪的战士们弹药袋里的存货还不算少。时任686团团长的李天佑回忆,在距平型关15千米的冉庄,部队发放弹药,每名战士可以领到100多发子弹和两颗手榴弹。即便如此,第二天686团在老爷庙坚守到下午一点多时,仍然消耗了几乎全部弹药。

虽然可能供给部分弹药。但实际上,早在1941年中央军委在《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中已经明确指出:“已两年未发一颗子弹,将来发给的可能也很少。”曾任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宣传部长的刘志坚在回忆1937年10月八路军第129师发动的七亘村伏击战时,特意提到在这场战斗前,2战区向路过太原的八路军供给的子弹,竟然还不够129师全体指战员一人一颗。

说起八路军的敌后游击战,我们总会想起著名的《游击队之歌》里面最为著名的一句,“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那么,在子弹方面,我们为什么不能从日本侵略者那里缴获呢?抗战时期,日本陆军士兵腰间必须挂三个弹药盒,总共可以容纳120发6.5毫米子弹。但是,在行军中,士兵还会在背囊中再携带60~80发子弹,这样一名日本士兵随身应该携带200发左右的弹药,基本上够两次作战使用,我们称之为两个“基数”的弹药。

但随着日军逐渐了解八路军是依靠缴获补充弹药的,华北的日军开始规定,士兵每次出动不能携带过多弹药。到1939年以后,日军步兵出动时随身携带的弹药一般不会超过40发,骑兵不会携带超过60发子弹。狡猾的日军不但控制本国士兵携带的弹药量,甚至还对伪军的弹药储备进行规定和监督。这就造成了八路军通过缴获补充弹药损耗的难度越来越大。

正是由于前线弹药补给情况堪忧。1938年10月的中共中央六届六次会议上,在讲到“全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时,专门将游击战争的军火问题提了出来。要求每个“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等的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那么,我们的敌后根据地,是如何一步步解决子弹生产问题的呢?

要命的红圆头

从1939年开始,华北日军中突然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八路军获得了一种可怕的新式子弹。这种子弹有三个特点,首先它的弹头呈诡异的红色,仿佛是一种特别的标记。其次这种子弹在天空飞行时会产生恐怖的呼啸声,与一般子弹的声音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这种子弹在打中后人体后,不但在体表会出现巨大的创口,而且子弹在人体内也会发生碎裂。多年之后,日本老兵在回忆中仍然心有余悸:“打中肩膀后,伤口被完全撕裂,仿佛整个肩膀都被从这个洞里强行挖走了。”日军军官私下都认为八路军获得了国际上明令禁止使用的“达姆弹”。而基层的日本兵则根据弹头的颜色,在日记中将这种子弹称为“要命的红圆头”,用来和标准的日制6.5毫米三八式尖头步枪弹相区别。当时,每当听到八路军的子弹呼啸着飞来,日军士兵就会纷纷趴在地上,生怕被“红圆头”打中。

有意思的是,到1942年之后,日军发现,虽然八路军仍在使用“红圆头”,但基本不会产生可怕的弹头碎裂效果。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八路军步枪的射程和精度大幅度提高。为什么八路军的子弹头会呈现诡异的红色呢?原来,这是由于八路军的兵工厂使用红色的铜元作为弹头的主要原料。

子弹头的结构就像是花生夹心巧克力,坚硬的铅芯外面,必须包裹上柔软的铜皮。但是各根据地在1942年以前,没有能力冶炼纯铜,只能选择用铜含量较高的铜元,经过多次挤压和敲打,制作出类似试管的“铜皿”,然后往里面灌入融化的铅液,封口,制成新的圆头弹头。但是,铜元相比一般的纯铜要坚硬很多。最初弹药厂采用人力的螺旋冲压机,工人忙活半天也制造不出多少弹头。后来,聪明的技术人员想到使用畜力。因此在八路军的子弹厂里,很难看到庞大的,发出阵阵轰鸣的机器,而是随处可见围着磨盘转悠的牛马,它们并不是在拉磨,而是在为螺旋冲压机提供动力。

用骡马来驱动冲压机之后,铜元很容易就被压成了类似试管的“铜皿”。但是也许是压力太大,不少铜元实际上已经被压出了肉眼不易察觉的裂缝。为了保证提供更多的子弹头,工人们会对一些明显开裂的弹头表面进行打磨。这样一来,弹药厂制造的弹头在发射时几乎都会出现裂缝,甚至露出里面的铅芯。子弹头在空气中高速飞行,空气灌入弹头上的裂缝,就产生了令日军闻风丧胆的可怕呼啸声。这些开裂露出铅芯的子弹打中日本鬼子后,在钻入身体的同时,铜皮会碎成大量的破片,而且铅芯也会被挤出,在人体内产生可怕的破坏。日军之所以怀疑“要命的红圆头”是一种达姆弹,是因为所谓达姆弹,是通过在正规生产弹头的铜质外皮上打孔制成的,产生的破坏效果与红圆头有些相似。

想要制造子弹,光有弹头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弹壳、火药和引燃火药的底火。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我军的军工人员就将制造枪弹作为头等任务来抓。早在红军时期兵工厂就开始进行复装子弹的生产。

所谓复装子弹,就是对使用过的子弹壳进行整修,重新装入发射药,再安装新底火和子弹头。在土地革命时期,各根据地的兵工生产条件都相当简陋,既不能制造无烟火药,也无法自行压制铜制子弹壳。因此,当时各根据地普遍开展了收集铜、锡、火硝以及弹壳等兵工原料的运动。仅弹壳一项,中央苏区的军民就上缴了20多万斤。其它像火硝、棉花等原料,则主要依靠特殊渠道采购。当时,仅有中央红军兵工厂、闽北红军兵工厂等少数几个厂,有能力自行制造底火和子弹头。

那时,红军兵工厂制造的子弹头一般采用锡浇铸的方式。这样生产的弹头硬度很低、射程较近,但由于锡的熔点及硬度较低,射入人体后迅速变形,会造成难以痊愈的伤口。尽管如此,锡浇铸弹头已经算是红军时期的高端产品了。在生产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当时川陕根据地的通江兵工厂和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兵工厂,甚至曾用硬木削成子弹头,而这样制造的子弹几乎没有杀伤力。

抗战时期,弹壳是采用黄铜制造的。在1942年以前,根据地弹药厂无法获得纯铜和锌,自然不可能制造出黄铜弹壳。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弹壳的数量成为限制子弹制造的主要因素。八路军的自制子弹,在1943年以前,基本是复装子弹,当时也称为“翻造子弹”。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八路军各级领导在1938年到1941年会不断命令部队必须重视收集弹壳。当时,八路军的步在转移阵地前,一定会仔细将枪边散落的子弹壳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在战斗结束后交给班长。相比于步枪,机枪的发射速度较快,机在战斗中必须不断转移,防止被日军的枪炮击中,无法收集弹壳。因此当时八路军在打扫战场时,一定会根据机的回忆寻找散落的弹壳。例如115师686团曾在临沂附近伏击日军,由于日军兵力超过预期,我军没有能够歼灭日军,只得迅速脱离战场。两天后,我军又派出小股部队专门回到战场,一面掩埋尸体,一面收集散落在战场上的弹壳。据部队统计,这战消耗的400多枚弹壳,基本都被收集交还上级。

在山沟里生产发射药

有了子弹壳和弹头,还必须有火药。根据地最初主要依靠老百姓土造的黑火药,但这种子弹问题不少,遭到了部队的抵制。据张方、张奎元等军工人员回忆,黑火药子弹在发射后会产生明显而浓烈的黑烟,不但影响瞄准,还会给日军指出八路军的射击位置。一场仗下来,战士们都会被熏得灰头土脸,简直像是非洲黑人。

为了淘汰黑火药,八路军的弹药厂想了很多办法。首先是拆卸缴获的日军炮弹发射药筒,获得烈性火药。当时,在八路军的弹药厂中,经常能看到技术人员在远离厂房和工人的角落,默默地用简陋的工具拆解日军的药筒。之所以会选择偏僻的角落,是因为这项工作带有巨大的危险性,之所以默不作声,是担心有其他同志看到后,要抢着和自己分担这份充满风险的工作。日军药筒中装填的是爆炸威力大的无烟火药条。如何将火药条剪碎,获得可以装入小小弹壳中的火药块又成了问题。子弹厂最初请胆大心细的女工用剪刀将无烟火药条绞碎。但由于火药条的韧度较高,女工们的手很快都被磨破了,生产效率却很低。

在晋察冀弹药厂的技术人员在参加工作前的工作是五花八门的。担任弹药厂工程师的张奎元先生,曾经在中药铺工作过,他专门到中药铺借来药捻子,将无烟火药条压碎,暂时满足了装填的需要。另一位抗战前在清华大学机械专业学习的胡大佛先生,决定用机器代替女工们来处理火药条。受到火药条形状的启发,胡大佛先生想到了老乡家里用来压面条的木质压面机,于是在压面机的木滚子上增加了刀片,成功的将无烟火药条压成了规定尺寸的小块。

八路军缴获的日军发射药筒有限,绝大多数必须供应炮兵。八路军总部和晋察冀军区军工部决定自行制造无烟火药。在河北省唐县的青虚山中,有一座大岸沟村。这里依山傍水景色宜人。1940年,从山外来了一群人,他们用骡马驮带着十几口大号水缸进入了村子,不久他们竟然用这些水缸搭起了几座陶塔。再后来,大岸沟村上空开始出现一种黄色的烟雾,在这种烟雾的笼罩下,树叶发黄,人的皮肤会开裂。原来,这些神秘的人物都是当时在晋察冀军区军工部技术研究室工作的技术人员。他们在大岸沟村用水缸搭起的陶塔是用来制造硝酸和硫酸的,笼罩在村子上空的,其实就是酸挥发后形成的酸雾。

制酸是为了制造无烟火药。1940年8月大岸沟开始批量出产硝酸和硫酸。1941年1月,晋察冀军区工业部技术研究室的韦彬、黄锡川和张方成功地在大岸沟研制出全部使用根据地自制原料生产的无烟火药。这项技术很快被推广到八路军总部所在的太行根据地和其他根据地。八路军的弹药生产逐渐提速。

有了自制无烟火药后,子弹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又变成了弹壳的数量。1941年日军在获取了八路军军工制造的情报后,逐渐对弹壳的问题引起了重视。这一时期,八路军战士在战斗中,竟然发现日本士兵也在捡弹壳。此时,日本尚未投入太平洋战争,完全没有必要生产复装子弹。日军捡弹壳的目的,主要是避免弹壳被八路军收走。更有甚者。八路军竟然发现日军机竟然在机枪的抛壳窗外面罩了一个大布袋,这样机枪抛出的弹壳就会被收集走。

随着日军加强对弹壳的控制,八路军弹药厂不得不考虑自行制造弹壳。制造弹壳的原料是铜和锌合成的黄铜。从1941年起,八路军除了从民间收购铜元外,又开始收购更古老的方孔铜钱。这是因为方孔铜钱中含有较多的锌,锌的熔点较低,因此只要对方孔钱高温加热,锌就会升华变成蒸汽,进而在冷凝管中冷凝出来。于是,1942年上半年,晋察冀军区冶炼厂的工程师傅江和孙艳青与工业研究室副主任张方一起开始研究蒸锌的工艺流程。为了保证原料充足,张方和傅江专门跑到山里地主富户家里收购了两麻袋方孔铜钱,雇了一头毛驴拉回根据地。在进行蒸锌试验时,张方和傅江估计过程很漫长,便让除负责制造反应器的玻璃厂厂长王裕以外的技术员和工人都回去休息。后来他们才从孙艳青处了解到,锌蒸汽受热极易爆炸,把当时在场的三人惊出一身冷汗。1942年8月,蒸锌成功后,弹药厂请胡大佛亲自设计了一系列制造弹壳的机器,很快采用根据地自行冶炼的黄铜制造了第一批子弹壳。

到这时为止,八路军的弹药厂已经可以自行制造子弹了。但晋察冀军区的聂荣臻司令又向军工技术人员提出一个新问题。当时八路军缴获的日军歪把子机枪和捷克式机枪都采用了尖头子弹。而根据地自制的子弹是圆头的,无法用机枪发射。聂荣臻司令员希望根据地能够自制机枪子弹。由于1942年6月晋察冀已经获得冶炼纯铜的能力,因此张奎元和张方等人最初准备先用铜制造尖头子弹头的外皮,然后灌入铅。但在试铸时,大家发现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铸造较为轻薄的子弹外皮。因此子弹厂仍然采用加热铜元,使其软化的方式。先将铜元挤压成尖头的形状,再灌入铅,最后压实封口。不过,由于整套工艺流程过于复杂,因此可用于机枪的尖头子弹的产能始终较低。

从无到有造子弹

从总产能而言,八路军各兵工厂生产的弹药从来没能满足前线部队旺盛的需要。各厂生产的无烟火药、弹壳、弹头,几乎立刻用于制造弹药。张方作为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一度担心根据地自制的无烟火药由于表面没有覆盖石墨粉,容易受潮。但他经过了解发现,因为需求量太大,制造的每一克无烟火药几乎立刻就会被用在弹药生产上,完全没有机会储存,而生产的弹药也会被部队立刻“抢夺”一空。所以后来就暂时将防潮问题搁置了。

以1942年为例,根据中国人民历史资料丛书八路军.表册的数据,1942年八路军正规部队已经达到34万人,而这一年,八路军总部军工部下属各厂共生产了212.63万发子弹,单月最高产能不过30.9万发,也就是说,八路军各兵工厂一个月生产的弹药还不够八路军正规部队战士每人一发。这还没有计算其他地方部队甚至民兵的弹药消耗。因此,对八路军和其他我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武装而言,主要的弹药来源,仍然是依靠缴获。

在电影《》中,1945年进入正规部队的,一开始不理解节约子弹的重要性,他在第一次战斗中打了9发子弹,却没有消灭敌人,更没有缴获,在战斗结束后的总结会中受到了批评。“三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五发子弹要缴获一条枪”这是当时部队的基本要求。而所在部队作为正规八路,一次作战仅能领到10发子弹,由此可见,直到1945年,八路军的弹药补给情况仍不乐观。

第10篇

论文摘要:鉴于中成药质量的严峻现实和中成药生产的特殊性,本文建议加强对中成药生产的事前监督,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Patentmedieines;inProeesssuPervision;systemofstayinfaetorysuPervisors

Abstract:IneonsiderationofhequalityoftraditionalChinesePatentmedicinesandthePeeuliarityoftheir

ProduetionhisPaPersuggeststhatinProeesssuPervisionoftheProduerionshouldbestrengthenedandthesystemofstayinetorysuPervisorsbeadoPted.

近年来,随着《药品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药品的总体质量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各类药品的质量情况仍很不平衡,特别是中成药的问题突出,函待解决。

在同样的监督条件下,中成药质量为何未能与其他药品的质量同步提高?无疑是因为中成药生产具有某种特殊性。下面谨以笔者管见,就其特殊性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采取的对策,作一探讨。

一、中成药生产的特殊性

目前,中成药生产在科学化和标准化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是中成药生产的特殊性所在,也是中成药质量上不去的根本原因。

1.科学化方面:工艺技术比较粗糙,生产条件相对落后。这是某些剂型的部分质量指标至今难以过关的重要因素。如口服制剂的卫生学不达标问题,丸剂的重量差异及水份超限度问题,酒剂的沉淀问题,片剂、冲剂、糖浆剂易变质问题等。

2.标准化方面:现行中成药质量标准多数不够完善,产品质量的技术监督存在盲区。《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收载中药制剂275种,仅有24种规定了含量测定项目,鉴别项虽大半品种均有规定,但也仅能对部分有效成分加以定性。近年我们在监督检查和原药材抽验中,曾多次发现并查处将假劣药材投料生产的案例。一家颇具规模的中药厂竟以“代加工”为名,从某公司把本厂几年前生产的几十件已部分变质的中药片剂收回,洗去糖衣,准备改头换面,印上新批号重新出售,被我们及时发现查处而未得逞。

二、加强中成药生产的事前监督

在基层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事后处理(假劣药品的查处)手段目前已得到了普遍高度的重视和比较充分的运用,而事前监督(假劣药品产生前的预防性监督)则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在监督机制中仍处于次要的地位。

事后处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管理手段,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它有其自身的弱点。即便在有完善的检验依据和条件的前提下,它也只能有限地发现和处理已经产生了的假劣药品。因而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管理手段。只有大力加强对中成药生产的事前监督,切实在中药生产企业中推行GMP,加快中成药生产的科学化、标准化进程,逐步消除“病因”同时辅之以对制售假劣药品行为的严厉查处,标本兼治,才能堵住假劣中成药的源流,促进中成药质量的提高。

三、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

如何加强中成药生产的事前监督?笔者认为,除了应进一步严格中药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审批外,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

1.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才能及时、全面、真实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加速GMP的推行,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而防止假劣药品产生和流入市场。

2.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可克服事后处理的局限性,消除中成药技术监督盲区。事后处理包括假劣药品的“查”和“处”两个过程,处理必须以查出为前提。但中成药不同于其他药品,后者基本可根据检验结果判定真假优劣,而中成药则因标准不完善,成分与处方不符的假劣药品多数难以通过检验发现。由于中成药所含成分的复杂性,要求在短期内使标准全面得以完善是不现实的,因而消除技术监督盲区的唯一有效办法是通过驻厂监督员实施投料监督,尤其是贵重药材的投料监督。

3.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可克服事后处理的随机性,直接把住药品质量第一关。发现假劣药品,主要靠药品质量检查和抽验,但检查不可能每个单位天天查,抽验也不可能每个品种批批抽,均有极大的随机性。某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卫生学自检不合格而出厂的成药竟达30余批,到发证验收时查该厂自检报告单才被发现。如果实行了驻厂监督员制度,这种违法行为是完全可以被及时发现和制止的。

第11篇

在国际医药原料进出口贸易业中,个子娇小的华人女企业家费若宾(Robyn Frisch)正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她以“Rochem”(中译:洛比化学)名号开创出自己一片天空,获得了美国2007年度“五十位杰出亚裔企业家”称号。

此次正值费若宾女士携全家回国探亲,在北京昆仑饭店,记者有幸见到这位传奇的女性,只见她绯红的裙裾衬着鲜蓝的披肩,时髦的发式装饰着端庄的妆容,根本不似一个强腕的企业家;然而待坐下细谈,却言语间充满了坚毅果敢,思路间或跳跃前进,显然是个干净利落、敢做敢当的女中豪杰。

“中化烟台410万美元订单”,成就年方24岁科长

费若宾1984年从内蒙古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内蒙古自治区进出口公司工作,开始接触化工类进出口工作。1985年,她第一次有机会参加广交会,接触到了很多来自欧美的客户。1987年,费若宾陪同自治区经贸厅以及其他省区领导去美国考察了一个月,使她对美国产生了向往之情,觉得那就是一个“天高任鸟飞”的地方。

1988年,中国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费若宾相中了刚刚开放、外贸人才奇缺的烟台。通过申请,她的工作根据对口原则调进了烟台外贸局的下属公司中化烟台。这年秋季,烟台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市政府非常重视,当时的副市长刘国栋亲自带队,14个外贸公司参加了交易会。

在参加此次交易会之前,费若宾一个月内走访了几乎烟台所有的化工、医药工厂。烟台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优势,可以直接通向世界许多主要港口,而且很多像甘露醇、海藻酸钠、二氧化硫脲等食品、化工原料都有非常高的出口价值。这些情况使费若宾对烟台充满了信心,为此她专门为公司设计了参加广交会所需要的第一本英文版出口产品目录。

在此次广交会上,费若宾利用自己4年来在外贸行业积累的客户源、外贸经验和流利的英文语言优势,使得中化烟台成为烟台外贸系统在这首次广交会上签约最多的公司之一,其中的410万美金的订单,就是由她一人帮助中化烟台签下的。从此中化烟台,这个在十多个外贸公司当中最小的公司也被刮目相看。

第一次参加交易会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费若宾在加入中化烟台三个月就被烟台外贸局破格提拔为副科长(即部门副经理),三个月后又被提拔为科长(部门经理),时年她才24岁,是整个外贸系统最年轻的科长。

费若宾珍惜这样一个发展空间,兢兢业业地工作,将二氧化硫脲的出口,做到了本省内无法充分供应,需要到外省组织货源的程度,给公司创造了大量的外汇,使得中化烟台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出口该产品的进出口公司。

但是起早贪黑的工作,却招来了嫉妒。她对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周围密布的人际关系大网感到十分无奈,对自身能力的发挥余地和所能预见到的未来均感到困惑和迷茫。

事业草创,“工厂是我最大的后盾,最大的支持”

1990年秋,费若宾考察北美市场,并最终留在了美国,两手空空的她,先在洛杉矶的一家软件公司做了两个月的接线生,接着来到纽约一家贸易公司从事中国原料采购工作,这份工作只有1.8万美金年薪,扣除40%的税已所剩无几,致使费若宾的生活捉襟见肘。最窘困的时候,她只能去华人超市买了一袋30个装的速冻饺子,每天吃6个,如此维持一周。但是她告诫自己:深知苦中苦,才会感受甜上甜。

等到拿了绿卡,接来女儿后,原来拮据的生活都不能维持了,因此费若宾决定辞职自己创业。1994年,费若宾的公司在她租住房子的地下室成立,被命名为Rochem,即Robyn Chemical的缩写,员工只有费若宾自己。

来自国内工厂及供货商的支持给了她巨大的信心。费若宾学语言出身,但是这么多年在化工领域的熏陶,使供货商们都认为她就是学习化工或药学出身。在中国,许多厂长经理们对她的印象是,她没有把多数时间花在会议室、宴会桌上,而是一到目的地就立刻奔人工厂,下到车间,考察产品整个制作,生产流程,从第一步投料到出成品,一丝不苟。面对这样的敬业精神,工厂=供货商对她都非常有信心,当得知费若宾打算自己做,纷纷表示:“你出来做吧,我们支持你。”

因为公司草创,没有信用或资历,得不到银行一分钱的贷款,所以中国厂家成了Rochem的资金来源,完全凭着工厂对她人格的信任才将货物发给她。她说,“工厂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最大的支持。”

从一开始,费若宾就坚持,要把自己当成是一流的公司,服务的是一流的客户,因此从寄样品到打标签,她一丝不苟。发出去的信函,不管多大公司接到,都觉得是非常正规的公司发来的,因为费若宾容不得一丝的不规范。她告诉记者,“我要给对方留下这样一个印象:这是来自一个正规公司的一流服务。”

开拓木糖醇市场,成就“中国功能糖城”

到了1996年,稍具实力的Rochem搬到了长岛大颈(Great Neck)的北方大道(Northern BLVD)上。那时候公司就已经4个人了。除此之外,她还租赁了新泽西州离港口很近的一个仓库,存放业已发展起来的稳定产品,以备用户随时提货。

在美国的几年,费若宾通过市场调研,注意到很多美国人酷爱甜食,肥胖现象普遍。如果零食添加了木糖醇,可以防止蛀牙,控制体重,还能适度地控制糖尿病,所以木糖醇在食品和保健品行业用量很大。

费若宾决心向美国推销中国木糖醇。她回国走访了当时所有木糖醇生产厂家,并与当时规模较大的一些工厂进行合作,1998年Rochem成为山东禹城福田药业的北美总。从1996年第一吨木糖醇发往美国,如今Rochem已经是北美木糖醇最大的经销商。而山东福田药业也由过去一个小木糖醇工厂,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大木糖醇生产厂,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禹城也被誉为“中国功能糖城”。2007年她被禹城市市长授予“荣誉市民”称号。目前木糖醇经Rochem长期供应到全球数一数二的糖果、食品、巧克力和口香糖加工公司。

木糖醇仅仅是费若宾发展的多项产品之一。后来她发展了更多和玉米淀粉有关的糖醇,包括甘露醇、山梨醇、赤鲜糖醇、麦芽糖醇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糖醇系列。今年四月,费若宾再次来到山东,与全国最大的甘露醇生产厂山东天力药业签署了在北美、欧洲总的协议。除此之外,Rochem把中国许多厂家生产的各类维他命、各种氨基酸等保健品原料供应到全球最大的保健品公司。

2002年,在Rochem成立八年之际,费若宾在长岛苏福克郡朗肯科玛(Ronkonkoma)工业园区买下了带有

仓库的办公大楼,即现在的Rochem总部。她说,该处是纽约州最大的工业园区,方圆十几英里范围内集中了大量的保健品、医药加工厂,给公司带来更大的便利性。此次,Rochem已在北美医药、食品、保健品、糖果行业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公司形象,在中国的同类行业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员工对我有信心,才会把公司当成自己的来做”

Rochem有一个近30人团队,这也是令费若宾自豪的专业团队,她的高管,包括销售总监和副总裁们没有一个来自招聘广告,要么是慕名而来、要么是在生意中推荐的。这在同行业中是不多见的。

费若宾最得意的是执行副总裁Matt Thiel,这位在全球最大的医药制造公司百利高(Perrlgo)工作十年的前采购总监慕名来Rochem寻找伯乐。他在百利高任职的时候,全球所有的供应商都希望挤进百利高的供货名单。2003年Matt的加盟使Rochem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欧洲副总裁Charles,这个在德国巴斯夫公司工作了21年的前全球营销总监,他的加盟则使Rochem的营销从计划到具体实施更加完善。Steve Rivoir曾在巴斯夫公司食品、保健品原料销售经理位置上工作了16年,他的加盟又带动了Rochem在食品、保健品领域的新发展。近两年来,曾经做过跨国公司CEO的Rick Peterson先生和大型医药公司总经理的Robert Johnson先生的加盟将会为Rochem未来几年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Marco先生在中国的处方药原料制药业中享有盛名,因为中国通过FDA认证的工厂有一半是经他之手通过的。他将会协助与Rochem合作的工厂大大提高在FDA所要求的法规、药证方面的水平。

这些优秀人才的加盟,是因为被费若宾的诚意所吸引,更因为被她的经营理念所吸引,“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和哲学理念经我与西方文化结合后,创造出一个可以让他们尽情施展个人能力和才华的舞台,他们对我提供的发展平台有信心,对我这个中国女人有信心,所以能够把Rochem当成他们自己的,所以才会―直跟着我做下去。”

费若宾并不像一些老板那样,非常着急地让这些薪资高昂的精英们在短时间内拿出什么样的业绩,她给员工提供宽松的工作平台,因为“我看中的是一个长期、长远的发展”。

“产品多元化,让我免于危机”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贸易额都急骤下滑。但是Rochem的业务增长率却将近30%。

费若宾告诉记者,Rochem是个多元化经营的公司,有医药原料、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原料和化工原料等这些多元化的产品,如此保证了Rochem的稳定利润。比如处方药的审批需要时间通常在2.5-3年,Rochem就通过销售别的产品来保证利润平衡。“如果我仅仅是处方药原料药,或者仅仅是糖醇,恐怕都会出现问题。产品多元化,让我免于危机。”

除此之外,对待供货商和用户两头,Rochem一直采取“透明政策”,也就是说让工厂了解谁是最终用户,让最终用户了解谁是工厂,产品是在什么条件下生产的。这种“透明政策”避免了工厂和用户之间的误会,也增进了厂家与用户双方对Rochem这架专业、坚实、不可或缺的桥梁的信心和长期合作的愿望。

通过这15年的发展,Rochem现在除纽约总部外,在新泽西州、可奈提克州、密西根州、加利福尼亚州分别设有5个销售点,在英国伦敦附近的诺福克设有欧洲办事处,在中国青岛设有中国办事处。除总部的自购仓库外,Rochem在新泽西、芝加哥、洛杉矶、加拿大的温莎市、英国伦敦都租有仓库,并备有用户所需产品库存,以确保用户随时提货之需要。

除此以外,Rochem还有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它的经营理念是,把每个产品当作一个项目运作,目标是经由Rochem销售团队的精英们把产品做到最大的用户那里去。因此,费若宾首先要考虑中国的厂家能不能支持她这个愿望,能否长期稳定供货。今年三月份,费若宾和湖北天一药业商谈,并签下了牛磺酸的北美供应总这个协议。牛磺酸是功能性饮料(如红牛)的主要配料。

“中国的工厂,对我的认识程度非常深。尽管这些公司规模达到一定的实力,但是他们也看中了Rochem这个平台。”2008年修正药业到了美国,专门找到Rochem,希望通过这个窗口将他们产品打入美国。像修正药业这样的公司,直接在美国设一个办事处并不难,但是他们宁可选择Rochem这个平台。无论是修正药业还是其他制药公司,要利用的正是Rochem这个汇聚全球营销精英所创造出来的专业销售网络,它是通向全球制药、保健、食品、饮料及糖果行业的窗口。

“能使中国原料药进入法规市场,我感到欣慰”

中国医药行业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费若宾认为,这一方面表现为管理水平的提高,还表现为这些厂长经理们自身对GMP和FDA规定及要求的理解,已经从十年前的十分模糊,到现在的深刻了解,甚至许多厂家对此了如指掌。

她还表示,中国一些医药企业,管理模式和生产设备都非常先进,生产水平能够让欧美的工厂逊色。虽然语言上不如印度那些医药工厂有优势,但是现在很多工厂的技术人员都能说英文,这个变化和她离开的时候相比,有沧海桑田般的感觉,因此,“我们对中国医药行业还是充满信心。”

中国的医药行业虽然大都有GMP的认证,但是水平参差不齐。费若宾提出,“国内医药企业所做的,不要只做给考察的人看,而是平常都要达到这些标准。”Rochem在选择供应商方面非常谨慎,要求同时达到中国药监局SFDA和美国FDA要求。对于一些有一定水平但是细节上还达不到标准的工厂,“我们有专业药证团队有能力帮助他们提高并达到这些水平,然后帮助他们通过FDA审查。通过我们的努力,提升了他们的产品水平。”

费若宾告诉记者,美国的药品、保健品市场是非常严格的法规市场,和出口印巴或者东南亚地区不同。出口的增长,不仅使这些工厂的员工家庭因此受益,还使原本只有几十人、数百人的私营企业,发展到几百人、数千人的规模。

第12篇

作为黑龙江省的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哈药集团在这块黑土地上拥有绝对话语权。但是, 2010年,哈药集团似乎遭遇到来自行业大环境的困扰。国药、上药、北药,三大央企医药集团频频与整合、并购挂钩,并在之后表现出急切的进攻姿态。哈药怎么还没有动静呢?

我拦了一辆出租车,告诉司机要去哈药。“你要去哪个哈药?” 司机地道的东北口音让我头脑中的文字渐渐淡去。

从被称为“哈尔滨名片”的哈药总厂,到“北有世一、南有同仁”的百年老字号世一堂;从“全球华商医药百强”冠军哈药股份,到OTC上市龙头三精制药;从垄断黑龙江全省流通领域的医药公司,到“最具价值品牌”的哈药六厂……这些被整合在哈药集团旗下的企业早已是声名显赫,传遍哈尔滨每一条大街小巷。哈药风光依然无限,所谓“大环境的困扰”似乎只存在于我的想象中。

深耕故土

初见郝伟哲,会觉得他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典型的老派国企经理人:顶着“哈药集团党委书记”的头衔;宽大的办公桌上没有一台电脑;说话时喜欢引用古典诗词;书架上除了书和各种文件材料外,摆放最多的是瓷器和玉器。

据说,郝伟哲的父亲就是一位钟表收藏爱好者。郝伟哲自己除了钟表外,更喜欢收集的是古玉和瓷器。不过,他倒并不把这些价值昂贵的身外物高高供奉起来,一个硕大的青花瓷盛器只是被当作笔筒,随意地摆在桌边。

在哈尔滨,乃至整个黑龙江省,哈药集团是企业界名副其实的“老大哥”。据说,一般的医药企业,要卖货得求着别人,有时候还不得不同意对方赊欠货款;但在哈药,情况正好相反,如果你想从哈药进50万元的药,你得先把钱全付了,而哈药只先发你30万元的货。

2009年,哈药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156亿元,占黑龙江省医药产业的七成以上。其药品纯销、批发、零售业务分别约占哈尔滨市总市场份额的80%、66%、76%,绝对是当地的龙头老大。

在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街―1400米长的中央大街上,每隔三五步,你就会看到一家“俄罗斯商店”。招牌不尽相同,但卖的商品几乎一模一样:俄罗斯望远镜、锡器工艺品、俄罗斯巧克力。与俄罗斯商店同样引人注目的是白底绿字的“人民同泰药店”招牌。

9年前,这条街上曾爆发一场震惊中国医药界的价格大战。主角是同泰连锁店中央大药房、人民连锁店中央大街药房与宝丰药品总汇。前二者同属于哈药集团,后者是新创不久的民营企业。那场旷日持久的价格大战淘汰了不少当地小药店,也让哈尔滨的医药零售行业一时间领先于全国。

如今,价格战早已偃旗息鼓,宝丰药品总汇由于“问题商品”、“卖处方”事件而声誉大跌,人民连锁店与同泰连锁店已合并成为人民同泰药店。时过境迁,惟一没有改变的是,人民同泰药店仍然是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医药零售领域的“老大哥”。

人民同泰的连锁店已有一千多家,遍布黑龙江全省;哈药集团旗下的商业配送体系则供应了当地超过80%的医院用药。然而,在其他省份,基本上看不到一块“人民同泰药店”的招牌。

郝伟哲同意与我聊一聊,他提出我们这次是不能录音的聊天,而非采访。他说尽管医药制造领域没有地域限制,哈药的商品销往全国各地,然而,每个地方都有“地头蛇”,哈药并不打算改变药店立足本省的局面。

“重工大于重商”可能是哈药集团暂时不做流通网络扩张的原因。郝伟哲介绍,目前哈药集团在医药流通领域的业务只占其全部业务的五分之一,而中国最大的两个医药集团―国药集团与新上药集团,流通业务占比分别超过八成及七成。

不过,哈药管理层似乎并不羡慕对手们在商业网络上的优势,也毫无跟进计划。在制药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已经让他们树立了足够的信心。

不轻易收购也不会被并购

然而,黑龙江之外,大环境改变得实在太快。

继成功重组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后,国药集团于2010年4月吞下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以650亿元年销售额稳居中国医药行业榜首。而之前的2月,新上药集团重组方案获批,整合了上海医药、上实医药、中西药业三家上市公司的新上药集团成为行业榜眼。很快,7月底,华润集团正式重组北药,并以337亿元年收入超越原榜眼新上药,排名行业第二。

自此,三大医药央企的座次重新排定,中国医药市场格局基本划分完毕。诸多变数中,我尤其关注北药集团重组对哈药的影响。

因为被重组的北药集团与哈药集团有着颇多相似之处:同为医药行业企业、同为地方国企、同样是地方行业龙头、同样出身名门,身份显赫―北药集团旗下除了双鹤药业、万东医疗两家上市公司外,还拥有诸如紫竹药业、赛科医药以及安徽华源、昆山医药、新西北双鹤等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况且,北药被收购前,年收入已达269亿。

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不得不让人心生联想:哈药集团是否会遭遇与北药相同的命运?我急切地想要从郝伟哲口中得到答案。“对手的迅速扩张当然会给我们带来一定压力,但(任何一家国内医药企业)要想收购哈药集团,绝不是一两年内可能做到的事。”

在郝伟哲眼中,某些地方诸侯之所以被重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没能充分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即各企业之间攥得不紧。从很多同行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行业内部整合中,同样是收编“武装”,但几年下来,一些被收编的队伍良莠不齐,战斗能力并没能被有效整合,致使地方诸侯不仅没能借收购之势快速成长,甚至还增加了之前所没有的负担。

在这方面,哈药集团明显具有优势,哈药集团旗下拥有的27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公司中,不少企业的知名度比集团总部还高。哈药总厂被称为中国抗生素“旗舰店”,哈药六厂是OTC、保健食品营销专家,三精制药是OTC龙头上市企业……除了整体优势,二十多个销售过亿的药物品种、业界知名的市场营销和引入外资股东后的管理结构,都让哈药集团这只“拳头”攥得更紧。

郝伟哲没有任何惧怕三大医药央企的意思,哈药不会被并购,也不会轻易展开收购。相反,他知道只要哈药集团不变,黑龙江的医药市场就不会改变。

遥望俄罗斯

聊天的两个小时中,郝伟哲的手机一次都没响。他说自己的手机大部分时候都处于关闭状态:一是为了避免有人找关系;二来,除了在家的时间,基本上都在办公室,家里人只要打办公室电话,一定找得到。

这让我更加笃信他立足黑龙江的思路。只是,这位58岁已有些许白发、看似老派、对中国其他省份没有太大兴趣的国企经理人,对国际市场却充满异乎寻常的热情。在正对松花江的办公室里,郝伟哲说,只在国内争市场不算本事,他要“再造一个国际化新哈药”。

事实上,哈药集团旗下的企业从不缺乏国际化经验。早在1915年,世一堂的药品就在首届巴拿马博览会上得过金奖。

作为中华传统“五大堂”之北堂,世一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道光七年,由一位举人联合两个钱庄老板共同创办,初名“天一堂”。据说,今天所有世一堂分店门口字体相同的对联―“地道药材货真价实,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就出自当年的举人之手。由于资金雄厚、经营得法,世一堂的生意日渐兴盛。鼎盛时期,在香港和日本大阪都设有世一堂的办事处。

时光荏苒,世一堂历经坎坷,商脉却一直未断。1988年,原哈尔滨市医药管理局所属的31家国有企业共同组建成立了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药集团的前身),世一堂也在这次重组中成了哈药集团的一份子。

不过,如今的哈药集团,“走出去”靠的早已不再是国粹中药。被称为“中国抗生素旗舰店”的哈药总厂,在新一轮的“走出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走出去”的方向,自然首选有地缘优势的俄罗斯。

在大多数人看来,与那些跨国制药巨头相比,中国制药企业没有什么创新技术,因此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没有优势。郝伟哲对此不以为然。走出去并不一定非要靠创新药制胜。在有些市场,比如东南亚、俄罗斯,消费者最需要的并不是价格昂贵的创新药,而是安全性好、效果不错、价格低的普药。这些市场的普药用量很大,而哈药的普药品种一向很有优势。

早在2001年,哈药总厂就在俄罗斯注册了头孢唑啉钠(俗名“先锋5号”),成为中国第一个在俄罗斯注册成功的医药企业。2007年,在对方的要求下,哈药总厂带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俄罗斯的列特基诺实验工厂建设了数条粉针生产线。

列特基诺是一座距离莫斯科150公里的小镇,原是俄罗斯的化学军工基地。近十年来,小镇内的军工厂民营化后,纷纷搞起医药,列特基诺实验工厂就是其中之一。俄罗斯的医药工业相对落后,原先从欧洲引进的生产线造价昂贵,效率却不高,而哈药总厂的粉针生产线成本低、效率高,对俄罗斯人来说自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哈药总厂答应为列特基诺实验工厂建造生产线的条件是:对方的生产原料必须使用哈药的原粉。

事实上,不仅是列特基诺实验工厂,如今俄罗斯市面上八成的头孢类产品都来自哈药。由于百姓用药水平相对落后,基础的头孢类产品在俄罗斯的市场非常大。哈药集团已成为中国在俄罗斯获得药品注册最多的制药企业。在俄罗斯人的印象中,哈药代表着中国制药。

列特基诺实验工厂的生产线只花了3个月时间就建成了,其自动化程度和GMP水平完全达到俄罗斯国内标准,哈药还负责帮助俄方进行人员培训,派骨干去“开车”,直至俄方顺利投产。如今,这个年产2000万支抗生素的粉针制剂车间,已引起俄罗斯周边其他国家的关注,白俄罗斯甚至直接提出“能不能帮我们也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