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硕士论文

计算机硕士论文

时间:2022-06-17 21:30: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硕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硕士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2-7845-02

学位论文是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类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出现了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为了能培养出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合格人才,需要找出现阶段影响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因素,并从管理上、制度上、教育过程的各环节上加以改进。

1 影响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原因

1.1工程硕士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

工程硕士一般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在学习的同时要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因此做论文、上课的时间比较紧张。即使节假日等有空,部分工程硕士因忙于家庭等原因,很少把精力放在论文和上课学习中。

1.2 学习意识淡薄

部分工程硕士学习目的主要是想拿文凭,用于晋升职称,涨工资,对于是否学到知识学生自己不重视。出现了部分工程硕士找人做论文、不上课等现象。

1.3 部分用人单位不重视

用人单位是用人的主体,应当对工程硕士的论文、学习素质最重视,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有些用人单位没有提供完善的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1)未对工程硕士学习和论文情况进行考核,只认学位证,其它不管;(2)对用人单位企业导师不考核,无激励措施,企业导师只是挂名,有的工程硕士只是在答辩前才临时找。(3)在工程硕士论文和上课期间提供方便较少。

1.4 导师指导力度不够

导师是学生论文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实际指导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导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2)学生在工作单位,与导师接触少,有的学校导师和学生基本不见面,只在答辩前见面;(3)导师要上课、搞研究,对工学硕士较为重视,对工程硕士不够重视。

1.5 教学学院放松要求

由于工程硕士多为企事业单位职工,管理相对比较困难,因此,专业领域所在学院往往放松对工程硕士论文、教学的要求,不严格管控。造成论文质量下降,教学效果不佳。论文内容空洞,有时尚不及本科生论文,缺课现象,考试抄袭现象时有存在。

1.6 办学学校放松管理

随着工程硕士办学自的下放,各办学学校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希望扩大招生人数,宽进宽出现象普遍存在。(1)为了多招生,放弃生源质量;(2)对学院教学、论文无评估和管控措施。(3)管理人员不专业,很多未受过研究生教育,对硕士的培养过程不了解,自身能力受限,外行管内行。

1.7 教育部门监控不到位

教育部门将工程硕士办学自下放,但工硕管控措施缺乏,无法真正把握各高校的论文、招生、教学的真实情况。

2 提高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论文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工程硕士的论文和培养质量是教育部门、办学高校、教学学院、校内导师、单位导师、工程硕士等工程硕士培养教育链条上所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有要素协同工作,每个要素各尽其职,才能真正提高工程硕士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

2.1 企事业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比如人事部门对单位人员学习给予管理。对单位人员参加工程硕士培养制定规划和具体计划。对参加学习人员提供便利条件和过程管理。(1)为工程硕士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减小工作量;(2)为工程硕士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例如减小工作量,不扣工资和福利,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报销来回路费和食宿;(3)对工程硕士加强管控措施,保证参加学习人员的学习质量。 如要求学习人员每月提交学习报告,对学习人员学习过程中的出勤和学习成绩及时向培养单位了解情况,定期与培养单位交流每个学习人员的信息,并建立学习人员培养档案, 对学习整个培养过程实施监控和管理;(4)为每个学习人员生在企事业单位中安排优秀高职称人员担任单位导师,对企事业单位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实施过程管理,企事业单位导师要向企业每月提交指导报告;(5)为学习人员提供奖惩措施。对学习过程成绩优异,为企事单位的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新工艺设计做出突出贡献的学习人员给予奖励, 并为优秀学员交付学费,提供优先晋升的机会。对于不积极学习的学员,不提供优惠条件并提出具体惩罚措施;(6)为企事业单位导师制定奖惩条例。对认真指导的企事业单位导师给予经济上的奖励,优先晋升的机会激励导师悉心指导。对不认真负责的企事业单位导师,取消其资格并制定具体的惩罚措施。(7)协助学习人员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选题,最好研究能推进单位技术革新,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为学习人员提供做论文所需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经费支持,为学习人员做学位论文提供便利条件。

2.2学生个人

学生个人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放弃只拿文凭、涨工资、评职称的功利主义思想, 明确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现实和需求。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把工程硕士学习作为提高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认真学习,虚心向任课老师,企事业导师,校内导师请教,积极主动与他们联系,加强学习交流。

2.3教学学院

教学学院作为工程硕士论文和教学的主要负责单位,应加强管理。(1)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结合每个用人单位和每个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课程根据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情况开设,不能所有工硕,所有用人单位一个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制定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担任课程任课教师。高校中的老师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经验可能存在差距,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兼职教师的方法缓解这个问题。(3)对任课老师实行考核和奖惩,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问卷调查,督导专家听课,对任课老师考评,能者上、劣者下,对教课优秀者增加讲课酬金,对讲课差者取消资格;(4)聘任选拔优秀老师担任工硕导师。将工程硕士导师和工学硕士导师分别遴选,针对工程硕士的特点制定遴选条件,对工程硕士导师的遴选条件要注重实际项目经验。导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每月要向学院提交指导报告;(5)对聘任的硕导实施考核和奖惩。根据学生的反映、问卷调查和指导学生论文情况进行导师考评,对成绩优异者增加指导工硕名额,增加酬金,对考核差者取消其资格。(6)学院成立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制定工程硕士各项规章制度、考核措施,并让每个相关人员了解规定。指导委员会应有本院主要领导,吸收学术专家,用人单位领导、学员参加,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详实的工作条例;(7)建立学员管理档案。对学生从入学、课程教学到论文全程跟踪记录学员各阶段的学习情况以供查阅;(8)学院严格教学管理。要求学生认真上课,缺课过多者不准予参加考试。严格考试纪律,杜绝抄袭现象。,严格批卷,考试成绩差者,不能通过考试。不要让学生认为只要拿钱就能拿到学分;(9)严格论文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开题、中期审查、预答辩、盲审、答辩。要求学生每月向学院提交论文进展报告,

2.4办学学校

学校应对工程硕士培养严格要求。(1)学校需要对工程硕士招生严格管理,成绩偏低者不准录取,保证生源质量,不能为扩大招生而不顾学生质量。(2)学校要对各二级学院培养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情况、导师情况、论文情况坚持定期评估和监控。督促学院提高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树立良好形象。(3)选派对工程硕士培养熟悉的工作人员担任相关管理工作,不要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的情况。(4)对二级学院根据评估实施奖惩, 对评估优者提供奖励,并扩大其招生规模。对评估较差的学院给予惩罚,限期整改,减少其办学规模或终止其招生。(5)协调学校图书馆为工程硕士提供账户,方便他们在校外访问图书馆资源。

2.5教育部门

政府主管教育的机构应定期对每个学校的工硕招生情况、培养情况、论文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督促各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对各学校进行奖惩,对评估期间培养质量优异的学校给予于肯定、表彰和奖励。对办学质量差的学校给予警告,限制整改或终止办学资格。

计算机类工程硕士论文质量保证体系覆盖工程硕士培养的全过程和工程硕士培养链条的各个环节,各方应积极合作,提高工程硕士论文质量和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家浩.软件工程硕士论文质量评价模型及相关问题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22):129-135.

[2] 龚玉玲.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纸质档案,措施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运行中档案内容的一部分。电子档案在高职院校档案运行管理中已经是客观存在,但电子档案在高职院校中的管理还比较混乱。现结合我校电子档案管理实际,阐述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的区别,探讨了加强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为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提供思考。

1.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信息处理新技术、新设备大量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使得高职院校现阶段的档案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是现代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实现以及新的办公方式的利用,以电子文件和电子数据为重要形态的档案生成过程将在信息网络中进行,因此,电子档案的出现和存在,也就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现代社会中的高职院校,当然要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的要求,有必要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发挥电子档案的凭证参考作用及提高其综合利用。

1.2重要性

电子档案的出现,将引起档案工作内容的变革。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大型数据库技术为热点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或正在逐步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的形成、鉴定、整理、利用都受到深刻影响。从长远的发展的角度审视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将历史地落在我们档案管理者肩上。电子档案,作为人类记忆的一部分是否能够得到合理安排,是否能够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将考验着新时期的每一位档案管理工作者。档案工作者将从全社会角度,认识和鉴别电子档案的价值。实现电子档案管理流程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一体化,是电子档案管理重要性的体现。因此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认识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努力开展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

2.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中的区别

2.1载体寿命不同

电子档案的载体材料主要是磁盘、磁带和光盘。纸质档案的载体是各种纸张。硕士论文,措施。磁盘和磁带的粘和剂易热胀冷缩、磨损、脱落、粘连、生霉等,直接影响电子信息再现。同时磁盘、磁带由于其聚酯底基易产生静电作用,导致磁盘磁带卷曲、与磁粉脱离、伸长后不易恢复、吸引尘埃从而影响电子档案的保存。光盘是利用激光进行信息存取的,其常用的记录介质主要有碲、碲合金、硒、碳铝化合物等材料,由于光盘材料不稳定、易氧化、易与碱液发生反应,因此,电子档案的载体寿命一般仅为5—15年。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电子档案载体材料的寿命要短得多。纸张的耐久性取决于纤维素的性质,纤维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在档案保护过程中,只要排除纤维素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所需的条件,纸质档案的寿命就可达到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2.2环境条件影响的差异

2.2.1 温、湿度条件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影响的区别

温、湿度条件对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保存均有影响,但由于二者载体材料的不同,因此影响方式迥异。高温高湿,可促进纸张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加速纸张内部不利化学成分对纸张的影响,还可使字迹材料发生扩散、洇化现象,同时高湿环境,纸质材料易发生霉变和形成纸砖。硕士论文,措施。电子档案磁性载体材料在温度不适宜的条件下,其聚酯底基易变形,影响信息再现,光盘载体中使用的塑料、铝和多碳材料易弯曲变形,影响激光束精确定位和数据的读写。实验和经验证明,保存纸质档案的标准温度为14℃—24℃,相对湿度为45%—60%,而保存电子档案的理想温度为16℃—20℃,相对湿度为35%—45%。

2.2.2 灰尘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影响的区别

灰尘中含有霉菌的孢子,霉菌是纸质档案霉变的主要生物因素。霉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的酶以及有机酸是引起纸张和电子档案载体材料生物损坏的主要原因。灰尘对纸张的危害主要是机械磨损纸张、使纸张发生粘结而形成“档案砖”、引起纸张霉变等。灰尘对电子档案载体的损坏主要有物理损坏、化学损坏和生物损坏。物理损坏是指污染、划伤磁盘、磁带、光盘表面,造成记录信息的损毁;化学损坏是指灰尘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会不同程度地引起磁盘、磁带、光盘载体腐蚀、降解等化学作用造成记录信息消失;生物损坏是指灰尘中霉菌孢子在其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的酶和有机酸会损坏磁性载体和光盘,使数据丢失。总之:灰尘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载体材料都有损坏作用,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对损坏的修复上。对纸张而言,即使灰尘已经对其产生实质性的损害,也可通过修复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恢复其所记录信息;而灰尘一旦对电子档载体造成危害,载体上所记录的信息就可能会局部丢失,很难甚至无法读出原始信息,使电子档案失去保存价值。因此,采取严密的防灰尘措施,防止灰尘对电子档案载体的危害在电子档案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2.3 外磁场和机械震动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影响的区别

磁场和机械震动对纸质档案无任何影响,而对电子档案的载体—磁性物质,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硕士论文,措施。外来磁场作用于电子档案的磁性载体,易发生消磁或磁化,造成信号失落或失真,破坏记录信息,影响读出效果。同时强烈的机械震动,影响电子档案磁性载体材料中磁分子的排列次序,造成剩磁衰减,从而破坏记录信号,此外,强烈的机械震动,易引起光盘的机械破坏。硕士论文,措施。因而电子档案在保存管理中要防止外磁场的影响,避免强烈的机械震动。

2.2.4 光和有害气体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影响的区别

光和有害气体对纸张的危害主要是促进纸张发生水解氧化反应,导致纸张强度降低。对电子档案载体材料而言,光线能使电子档案载体材料发生光氧化反应,使盘基、带基老化,强度下降。硕士论文,措施。同时,紫外线的能量足以破坏电子档案磁性载体剩磁的稳定性,导致信号衰减,影响磁性记录信息的读写效果。有害气体主要是指具有酸性和氧化性的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和氯气等,这些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腐蚀、破坏电子档案磁性载体和光盘,使电子档案信息失真或丢失。

2.3 技术寿命的区别

纸质档案一旦形成,它的寿命与其内部诸因素和保护环境条件有关。电子档案的寿命不仅与其内部诸因素和保护环境条件有关,还与技术革新有关。因为电子档案是通过计算机将信息与载体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必须通过计算机才能识读。一旦技术过时,则载体上的信息就无法读出。技术过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革新,使旧的存贮技术消失。二是由于生产厂商的原因,使得生产或销售的电子档案设备由于厂家的破产或产品升级换代而难找到配套产品。大多数电子档案载体的预期寿命都超过了识读它的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期限,因此,技术革新对电子档案寿命的影响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电子档案的寿命还与技术革新有关。在电子档案保存中,要针对技术过时,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2.4信息保护的差异

纸质档案因为其载体和记录的信息是结为一体的,保住了纸质档案形体,其记录的信息就得以保存。电子档案因其信息与载体是可分离的,电子档案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使其文件信息随时面临着被修改、盗窃,甚至被销毁的危险。同时,电子档案信息保护方面还面临感染电脑病毒的危险。因此,如何保护电子档案信息不受损害是电子档案保护的重要课题。

3.加强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

3.1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

培养一批既懂档案业务又精通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已是档案部门的当务之急。档案管理人员要更新档案管理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加紧学习计算机技术,学习电子档案形成和管理知识,在加强全员计算机知识培训的同时,通过招考、继续深造等多渠道选拔、培养档案管理专业人才,使他们不仅精通计算机技术而且熟悉档案业务,热爱档案事业,能够正确履行现代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和历史使命,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维护好文件、档案的原始性,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并在在电子档案的生成、传输、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中切实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和便于社会各方面利用。

3.2把握好电子档案的特性

电子档案,首先,它是文件、档案,具有文件、档案的一般特征和性能。管理文件、档案的一些带规律性的工作、原则、完整系统性要求等一般都是适用的。硕士论文,措施。绝不能把原来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简单取消。其次,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不同,它依赖于机器,按数字编码,在机器上形成、传输、利用,在机器上可以随意增删改动等等。电子档案的特性,使文件的生成、积累、整理、保管、归档以及今后向档案馆移交等工作与纸制档案大不相同,因此在管理中必须按照电子档案的特性,结合档案工作基本要求来考虑和寻求电子档案的管理办法。

3.3 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维护电子档案的真实和安全

电子文件很容易被删改,且改后不留任何痕迹,在使用计算机形成文件材料的过程中,拟稿者无法留下自己的笔迹,单位负责人也无法在形成的文件材料磁盘上签发,即使有人出于自己的目的将电脑或盘中存的内容进行了删改,也难以发现和确定。因此日后难以确定该份材料是否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加之电脑病毒的存在和网络技术,使得电子档案在形成、处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信息都有被更改、丢失的可能,即使拥有完善的信息安全技术,也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来保证其得以实施。因此,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对于维护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保证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3.4实行纸质文档与电子档案长期并存,双轨运行

在具体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为了方便电子档案的利用、永久保存和维护其原始性,可以实行纸质文档与电子档案长期并存,双轨运行。结合我校实际,一些需要长期、永久保存和维护其原始性的电子档案,需要及时转换成纸质文件,并脱机保存。电子档案与纸质文件的互相转化,长期并存,双轨运行,在我校电子档案管理中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总之,加强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电子信息规范管理的客观要求,分析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保存管理的区别,探讨加强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有利于电子档案的检索、利用和共享,有利于电子档案管理的统筹安排规划,有利于高职院校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范文霞,加强高职院校电子阅览室的安全管理的思考,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09,77—78

[2]宋筠,高职院校电子化档案应用初探,考试周刊,2008.47

[3]丁海斌,论电子文档革命的本质含义[N],中国档案报;2000年

[4]马学华,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探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01,83—85

第3篇

1引言

力学、热学课程是师范院校物理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而紧跟力学、热学课程而开设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物理教育专业学生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学习中,随着课程的深入,递归循环、指针等难度较大内容出现,一部分学生感觉较难理解,更难自己编写计算机程序实现某些略为复杂的算法,容易产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学习无从与物理专业课相联系、枯燥无味的感觉,降低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然而大学物理与与计算机的关系密切,物理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物理学科硕士论文,都涉及大量的计算机编程,因为物理学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已经无法找到理论精确解,只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求解、分析、预测,另外计算机仿真实验提供了验证物理学理论、探测真实物理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验证物理数据的一种实验成本低廉、快捷的方法[1-3],因此,物理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其本科毕业论文研究以及将来可能的硕士论文研究。现有的教学研究论文中,未见定量分析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成绩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的影响[4-6]。因此,选取论文作者所授课的广西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4届5个班本科生的力学与热学课程期考成绩、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段考与期考成绩,利用相关系数法定量分析力学、热学课程成绩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的影响。

2实验对象与分析方法

实验对论文作者所授课的广西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4届5个班本科生,其中1997级81人、1999级78人、2000级65人、2001级1班59人、2001级2班55人,选取大学一年级的力学、热学的期考成绩,力热课程开设之后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段考、期考成绩。利用相关系数法反映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与力学、热学课程成绩之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7,8]。

3实验结果

分析所选取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比例分布,考虑优秀、不及格两端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进行相关分析的误差较大,而良好、中等、及格分数段的学生人数较多,因此将分数S分为优良分数段(S≥80)、中等分数段(70≤S<80)、及格与不及格分数段(S<70)三段,三段中的学生人数相差不大,分别计算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全部、优良分数段、中等分数段、及格与不及格分数段与力学、热学课程相对应成绩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1、表2。可以看出,表中所有相关系数均为正值,除个别外主要分布在0.40~0.80之间,绝大部分相关系数均大于0.45,大于0.8的相关系数很少,没有大于0.9的相关系数,说明力学、热学课程成绩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是特别显著,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相关性并不是特别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还受其它因素的综合影响。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在优良分数段、及格与不及格分数段与力学、热学课程相对应成绩的相关系数几乎都低于全部分数段的相关系数,甚至出现相关系数为0.20~0.39,极低无显著性意义的现象,而中等分数段的相关系数几乎都略大于全部分数段的相关系数,说明中等分数段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受力学、热学课程相对应成绩的影响要比优良分数段、及格与不及格分数段显著一些,即有一些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优良的学生未必对应力学、热学课程成绩优良,也即有一些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未必对应力学、热学课程成绩较差。力学、热学两门课程成绩各自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的相关系数整体差异不大,影响的显著性相差不大。

4结论与讨论

力热课程成绩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影响,但影响并不是特别显著,相关性并不是特别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还受其它因素的综合影响。中等分数段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成绩受力热课程成绩的影响要比优良分数段、及格与不及格分数段显著一些。在物理教育专业学生的力学、热学课程教学中,适当引进一些典型的需要用计算机编程进行数值求解的物理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力学、热学课程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影响的显著性。例如力学中有阻力的抛体问题,当物体的密度较小时运动过程的空气阻力就无法忽略,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相关,两者关系不是线性的,动力学方程中加上空气阻力项,抛体运动就变成非线性问题了,只能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求解动力学方程,可以编写计算机程序实现。又例如质点在万有引力场中的运动,用极坐标建立的运动微分方程是非线性的,振动学中非线性受迫振动也是非线性物理问题,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求解。

第4篇

(1)课程设置和工程硕士教育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工程硕士教育目的是培养工程实践者,故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时,应该在满足研究生基本的课程设置的基础之上,将其重点课程(计算机和英语)设置的更宽更深,突出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另外由于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式是校企结合的方式,许多学生由于时间和地域方面的原因无法亲自到学校上课学习,虽然目前实施了网上课程教学的方式,但是一方面大多数的网上课程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使得学生无法获得最新的知识;另一方面网上课程教学使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这样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使得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2)授课内容不能满足工程硕士的知识需求,与实际脱节。工程硕士学习是带有目的和问题的,需要在老师的课堂中得到解决。然而有些老师在授课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导致教课内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工程硕士的需求。甚至有些教师讲授的内容已经过时,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

(3)学位论文在选题上没有针对性,在质量上呈现良莠不齐的情况。工程硕士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企业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桥梁”。因此,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应该是针对企业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题材,而不是和工学硕士一样泛泛而谈,没有实际针对性,这样违背了工程硕士教育的初衷。虽然有的论文的选题是具有针对性,但是在论文的质量方面却体现不出学员充足的理论知识即论文缺乏理论的支撑,只是单纯的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失去了研究的意义。

(4)双导师制发挥不足。校企联合的培养方式应该是学校和企业双方都是监督人员,共同督促学生完成工程硕士的学习。然而,目前的状况基本上完全由学校一方监督,企业很少或基本上不参与。校企双方在沟通交流方面也不够,导致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未能给企业面临的问题带来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2对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

(1)加强校企双方的沟通与交流。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规定“对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实行高等学校与工矿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合作培养。要加强合作培养基地的建设,形成合作培养的有效机制”。因此,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要充分的调动企业和学校两方面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和学校共同监督和担负起工程硕士培养的职责,这样不仅能够迫使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认知观得到改善,而且还能保证培养质量和提高办学效益,达到“双赢”。

(2)工程硕士培养课程应该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工程硕士课程体系的设计,应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着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则,注重使工程硕士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注意扩宽和加深工程技术知识。因此工程硕士培养的课程应该结合企业需求和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来设置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课程。另外,由于工程硕士研究生都处于企业当中,随着全球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越与国际接轨,在工程硕士培养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定期的聘请国内外各相关领域著名的专家针对当前此领域最新的发展状况给工程硕士做相关报告,以保障学生能够了解此领域的最新动态,掌握此领域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并将其运用到企业中。

(3)加强教学监督力度。

针对教师授课的情况,我们可以定期的在学生当中举行一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在评估中不仅要找出哪些老师在交课的过程中存在问题,而且还要找出存在哪些问题。这样不但可以督促老师在课程中更加的认真负责,同时,也可以找出问题的所在并给予及时更正,使教学质量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将教学质量管理真正的落到实处。

(4)对学位论文进行严格把关。

第5篇

论文参考文献的撰写表示论文的结束,我们文献的引用是要真实的有科学依据的,不能为了文章凑数才引用的,参考文献的写作的主要文献资料是为了参考和引证。下面是千里马网站的小编整理的会计核算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欣赏阅读。

会计核算论文参考文献:

[1]刘芳芳,魏京红.企业风险成本管理探讨[J].财会研究,2011,(01)

[2]湛武.船舶海运风险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知网:上海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6

[3]苟骏.风险成本论[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林万祥,苟骏.论风险与风险成本管理[J].四川会计,2003,(2)

[5]李亚琴.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成本控制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6]哈里·马柯维茨.资产组合选择[J].原载:金融学杂志,1952,(1):77-79

[7]ScottE·Harrington,GregoryR·Niehaus.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8]苟骏.风险成本--成本研究的新领域[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9]林万祥.试论风险成本的本质与特征[J].财会月刊,2005,(07)

[10]李素红,阚德梅.浅谈风险成本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J].武汉市经济干部管理学报,2004,(S1).

[11]刘芳芳,魏京红.企业风险成本管理探讨[J].财会研究,2011,(01)

[12]湛武.船舶海运风险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知网:上海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6

[13]李亚琴.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成本控制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14]王庆成、郭复初,财务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徐中杰.对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现实思考(J〕.商业会计,2005,(1).

[16]李红.企业财务集中管[J].科技创业月刊,2008,(4).

[17]郦晨斐.浅谈财务集中核算对现代企业的意义[J].北方经济,2008,(11).

[18]杜建华.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新模式的做法[J].财务与会计.2006.

[19]朱幼风.论保险业信息化的财务集中管理(J).价值工程,2005,(5).

[20]张薇薇、于文凯.我国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J].商业经济.2006.

[21]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2]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3]陆正飞,高级财务管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4]汤谷良、王化成,企业财务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会计核算论文参考文献:

[1]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4.

[2]杨家新,李琴.企业年金会计问题之我见[J].财会月刊.2004(13).

[3]郭荟.企业年金会计处理若千问题的理论探讨与适用分析[J].财会通讯.2005(6).

[4]刘爱东,王慧.对养老金会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2(10).

[5]吴红英.企业年金会计问题浅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9(6).

[6]吴祥云.养老金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

[7]刘有责,蒋年云.委托理论述评[J].学术界.2006(1).

[8]郭席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税收优惠问题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5(9).

[9]田娟.年金会计相关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2).

[10]董英.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分析[J].会计师.2014(7).

[11]姜灵敏.网络财务的社会环境和技术基础[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4:49-51

[12]万希宁,郭炜等.会计信息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97-113

[13]陈宏.我国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及对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2)

[14]王凡林,周国刚.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302-308

[15]潘上永.会计电算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91-195

[16]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6:90-165

[17]徐晓鹏.浅议企业ERP财务软件体系的结构“],会计之友,2005(05):79

[18]薛化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1-60

[19]周钢,赵永军,方小伟.Powerbuilder项目开发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1-370

[20]陈福军,孙芳.会计信息系统实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65

[21]史宗鹏,陈洪辉.基于B/S模式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3(7)

[22]夏翔.Powerbuilder商场零售系统实例开发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4:447-454

会计核算论文参考文献:

[1]潘文轩.营改增十点钟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解疑[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01).

[2]张云,匡勇.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江西三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01).

[3]王桂英.我国预算会计现状与发展思路[J].科技风,2012(23).

[4]赵云.探讨如何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J].江苏商论,2011(,15):196.

第6篇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日常维护工作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此类工作而言,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主要集中在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两大方面。因此,为了广大计算机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网络服务,必须要抓好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问题。

二、关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配置的基本概况

(一)服务器配置之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有关域名服务系统(DNS)组件安装

在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配置方面,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系统仍然是Windows系列,因此在组件与安装域名服务系统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的选择明确而且合适的Windows系统。然后,在相关网页的制作中点击域名服务系统,选择DNS组件安装。DNS组件的安装有一定的程序性可言,具体的操作流程即为:首先点击“控制面板”,再双击“添加/删除程序”的图标,点击进入,再点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按钮,进入到“Windows组件向导”图标,点击“DNS”选矿,点击“确定”按钮,此时“插入磁盘”的提示会出现,再插入安装盘,点击“确定”按钮,再点击“下一步”和“完成”按钮,完成全部的DNS安装过程。需要强调的是,DNS主要是用来处理计算机域名和IP地质关系的,还用来管理和维护域中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将相关数据信息提供给查询数据工作站。

2.有关于网络信息服务系统(IIS)的组件与安装

点击“Windows组件向导”图标,开始进行IIS的组件与安装。这一系统服务组件的主要功能是确保Internet功能的实现。在进行IIS的组件安装前,需要提前安装好IP/TCP。

(二)做好关于DNS域名服务器的配置工作

第一步,需要为DNS域名服务器添加IP/TCP,找到“网上邻居”图标并单击鼠标右键,点击“属性”按钮,再点击“网络和拨号连接”按钮,找到“本地连接”,点击右键,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图标,点击IP/TCP图标,单击“属性”按钮,这时看到“Internet协议IP/TCP属性”图标,选中“使用下面的DNS服务器地址”,制定服务器IP地址,点击“确定”保存。

第二步,需要用DNS新建区域,首先从开始菜单中找到“程序”按钮,点击其中的“管理工具”中包含的“DNS”按钮,点击打开按钮,在“名称”中选择“正向搜索区域”,点击鼠标右键,此时会有快捷菜单弹出,点击“新建区域”按钮,打开相应的对话框,再点击下一步,选择区域类型,选择“标准主要区域”对话框,然后点击“下一步”,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区域名称,再点击“下一步”,进行新文件创建,设置文件名,完成并保存设置。

1.有关于客户机的配置与安装

客户机配置中,需要用户以administrator的身份登录桌面,点击“网上邻居”并按住鼠标右键,找到“属性”按钮后,点击“网络和拨号连接”,点击“本地连接”按钮和鼠标右键,找到“本地连接属性”图标,和DNS域名服务器配置流程一样,再单击“属性”按钮,这时看到“Internet协议IP/TCP属性”图标,选中“自动获取IP地址”以及“自动获取DNS服务器地址”,制定服务器IP地址,点击“确定”保存,系统就会立刻更新相应的客户机配置。

2.有关于IIS服务系统中的主页设置

例如,某公司需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公司的宣传网页,对于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展示,不仅公司管理员可以登录和观看这个网页,也能让其他计算机用户能够查看网页,因此,需要在DNS服务器中设置主页。首先需要从“开始”菜单的“程序”中找到“管理工具”以及“网络服务管理器”的图标,点击“Internet信息服务”按钮,再双击主机图标,打开子目录,找到“默认web站点”对话框,点击“属性”,再在“默认web站点属性”图标中,找到“浏览”,点击展开“浏览文件夹”按钮,再选中DNS服务器的存放文件夹,点击“确定”,完成相关设置。

三、加强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问题

一台计算机的完整性是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突出作用和贡献的,但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安全问题以及风险问题也是造成计算机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在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受到安全威胁时,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使用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造成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黑客的不法操作以及各类病毒的入侵和威胁。

(二)加强对网络服务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全面排查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风险因素,并做好解决措施

在对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各方面的工作进行不断的细化,对各种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排查和控制。对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安全管理工作的细化而言,分模块进行是一种妥当的方式。首先,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常出现IP地址被篡改以及设备的名称被更换更问题,经过篡改或更改后的计算机用户名称会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员的工作产生一定的误导,对该用户所在的工作或生活区域也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统一计算机用户命名方式,同一区域或者同一单位的计算机用户采用相同的命名格式,从而使得计算机用户的管理工作更具清晰性和明确性。为了更加有效地化解计算机网络服务的安全风险,还应该加强对计算机本身的维修与检查。对于计算机中涉密的某些信息要特别关注,尤其是要关注不明软件或者其他渠道对该用户以及信息的侵入,不单单是为了防止不明用户盗取信息还应该防止不明用户对该信息的病毒植入。从造成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运行安全问题的源头上来讲,就是要严格控制计算机的用网安全,排查计算机用户的接网端口是否连接了不明信息的网络或终端设备,涉及有秘密信息的计算机必须要时刻保持处于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同时,除了要排查计算机的接网端口,还应该关注计算机所具有的杀毒软件,不管是杀毒软件还是安全卫士都可以有效的组织网络风险入侵计算机,因此务必要督促计算机用户安装杀毒软件或者安全卫士,并定期利用杀毒软件或者安全卫士对计算机进行体检,并根据体检结果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这样的安全举措固然有效,但适合小范围排查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安全问题,而对于计算机数量较多的大型企业或者单位而言,这样的方法并不适用。在计算机数量较为庞大的企业或者单位,应该充分借助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力量,对这些计算机进行统筹管理,通过统一计算机的用户名进一步的完善计算机登记信息,并对计算机所设有的资料、信息等进行相应的统计和记录,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做好备份,以防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出现安全问题,可以及时的恢复数据。通过分模块排查风险和解决问题,计算机用户的网络服务器安全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和进一步保障。

2.仅安装一个正版的网络服务系统,加强信息保密意识

为了更好地保证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能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首先必须要保证该网络服务器系统的配置与安装是纯正版的,而且仅安装一种正版的网络服务器系统。对于常见的计算机而言,超过一种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安装与配置就会造成系统操作的混乱现象,在多种网络服务器系统的错杂交映中就会引发各类安全问题,使得计算机用户的诸多私密性文件或者信息遭到泄露,从而为其工作、生活带来各种不便。因此,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系统配置与安装必须是纯正版的而且只能安装一种,与此同时,计算机用户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隐私秘密,增强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在配置与管理网络服务器时还应该安装必要的杀毒软件,为计算机内存储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做好备份。在针对硬盘信息进行处理时,为了方便浏览和存储,计算机用户会倾向于硬盘分盘操作,为了加强计算机硬盘信息的保密性,需要选用NTFS分盘操作模式。因为在计算机硬盘的诸多分盘模式中,NTFS分盘模式是最具有保密性的,它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能够帮计算机用户设置信息浏览权限,不法分子就难以直接盗取硬盘的信息数据。有不少的计算机用户会为了保护个人的隐私与秘密而设置用户密码,虽然这也是一种保护信息的有效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用户密码的设置不能为guest账号。因为guest账户的密码设置极容易被盗取,不法分子并可能会通过该guest账号信息追踪到计算机管理员的信息,从而盗取更多计算机用户的信息。计算机管理员为了更好的保护计算机用户的个人信息,应该加强保密意识,不定期的筛查不必要用户名单以及已注销的用户名单,尽量保证黑客未混入其中。

四、结束语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是以网络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为基础和前提的,而网络服务器在长久不停的工作状态下容易出现各类问题,这就需要计算机维护人员及时的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新,因此,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警惕和重视。通过不断的深究有关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再结合网络服务器的应用现状以及可能会引发计算机网络服务器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科学的对策制定,从而使得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运行与配置以及管理都能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之中。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还多为突发性故障,这就要求计算机维护人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够在突发问题面前临危不乱,迅速的做出各种反应,从而尽可能的将问题进行解决或将其控制在最小风险范围内。除此之外,计算机维护人员所掌握的计算机安全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受到特别保护的一项有力保证,只有在计算机维护人员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以及精湛熟练的计算机安全技术的前提下,才能为计算机用户营造更加顺畅的用网环境。

计算机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刘萍.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入侵与防御技术分析[J].通讯世界,2016,(10):119.

[2]郑宇.浅谈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日常安全与维护[J].科学技术创新,2016,(6):151.

[3]鲁雪皎,牛利华.浅析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安全运行及防御研究[J].科技资讯,2013,(31):23.

第7篇

摘要:网上报销系统通过在线单据填写、业务审批、财务审核实现财务信息化、一体化,是e时代新财务手段。网上报销系统给财务管理带来变革的同时,其自身的数据安全和系统风险控制也面临考验。在新形势下對企业网上报销系统进行风险防范十分必要。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网上报销系统的概念,网上报销系统即通过程序协助企业完成报销业务这项工作的软件系统。 

其次从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进步,软硬件成熟的条件;企业管理对信息的需要与渴求;以及现在手工报销方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财务管理的现状等几个方面说明,网上报销系统应用对于大中型企业迫在眉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然后通过网上报销系统简易流程图直观分析了网上报销系统相比传统手工报销方式在企业内控、财务管理、支付工续、后期查询统计等方面的优势。 

最后重点阐述在选择网上报销系统、建设网上报销系统以及后期使用、维护系统时,各环节需要考虑的风险及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文章旨在使网上报销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安全规范地运行,使财务管理能够更好发挥推动企业高效运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上报销系统;风险防范;预算控制;企业内控 

网报系统是基于网络的在线报销系统。员工通过网报系统可以随时登录网址填写报销信息提交报销申请,系统通过设定好的审批流按管辖权按金额等逐级报送,领导通过网报系统进行审批,最后到达财务部。财务部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支付,最终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的管理软件。简单讲就是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财务报销工作进行集成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一、大环境下的财务报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各种系统管理软件日趋完善,同时兼具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完全可以适应任何企业的报销流程与内控设计,实现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现在的技术环境已经给企业使用网报系统提供了成熟完善的软硬件条件。 

现代企业向着智能型管理方式转变,费用合理化、管理规范化、预算制定的精准、执行程度的把控、内部控制的科学严谨、管理会计的数据支持等等都需要以信息为支撑。这就对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有效和保密性都有很高的要求。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与流程,但在管理制度执行与贯彻过程中,经常无法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原有的经验式、手工式的管理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财务工作也向着支持型和管理型转变,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切实有效地执行公司财务预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算化,但功能往往局限于制作会计凭证,自动生成报表这条主线。在现实财务工作中仍有许多像报销这项工作一样,虽不算高精尖工作,但业务量大,后续支付、填制凭证中存在重复劳动的工作内容,而且直接与现金存款挂勾对准确性及时性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作。很大一部分财务工作者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这种重复的业务工作中,无法实现向“战略财务”的转型。因此急需充分利用各种管理软件将财务人员从原始的工作方式中解脱出来,实现财务工作走上信息化、高效率的现代化运行方式。 

二、网报系统的功能优势 

网上报销系统起着信息收集平台的作用,将报销工作内容模块化,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一条龙”式的处理方式,所有的费用支出都可以通过网上报销系统,实现数据收集、数据规范、完成数据共享、数据集成,其核心是辅助实现企业内部控制。 

(一)业务规范,信息传递流畅 

报销单定义规范。填写的信息有容错控制,单据格式统一,防止报销单据“一人一样”。费用标准规范,系统定义各费用标准,超标准金额系统自动提示,防止超标费用报销。差旅补贴标准规范,系统定义补贴标准,防止标准不一。 

网报业务信息内容完整减少或杜绝了人为出错,信息收发及时便捷,减少实物传递,并且保密性强。 

(二)管控严格,层次清晰 

预算实时监控、强化财务管理。网报系统可以实现预算全过程控制,预算执行、费用明细都可以实时查阅,分部门、时间、费用项目、人员,追查到具体凭证。随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并做出及时调整,随时掌握现金流满足财务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审批流程清晰,内控规范。系统定义内控流程,内控固化,多级领导审核、多级金额审核、重点项目管理层层审核,防止越级越权审批。 

(三)简化工序,高效透明 

第一,员工操作时间灵活,财务工作集中。该系统实现报销全过程上网,员工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使用该系统填报单据,随时掌握报销单的进度,做到流程透明化。领导随时审批,方便灵活。财务按统一时间集中审核集中支付,缩短时间减少错误。第二,员工填制报销单时,其基础信息都是自动获取,无需重复录入。报销单金额自动累加,减少出错率。根据不同的业务固化会计科目,自动制证降低工作强度,也使费用项目应用规范一致。第三,网报系统减少人为干预,网上批量支付多级复核,快捷高效,支付更便捷。 

三、实施网报系统的风险管控 

网报系统的优点很多,但软件永远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需要严谨的管理制度来弥补软件系统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将风险降到可承受范围内。 

(一)风险管控思路 

1. 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整体布局为前提考虑网报系统的功能定位 

第8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数据库;ASP;web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3-0511-03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技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都出现了更新,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教育如何迎接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应用科学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它融普通文本、图像、视频、音频、动画与一体,可以按照教师的教学目标、内容等要求,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等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同时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使教学变成学生与计算机双向交流,学生能参与教学活动,自己控制教学的进度来适应自己的需求,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功能可以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我们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对教学表现形式进行重新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Web 的网络教学平台系统。

1 系统的逻辑功能

1.1功能需求分析

对于一门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我们必须从资源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构建。其中网络课件是课程网络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运行在Internet 网络环境上, 帮助学生系统完整的学习某一学科知识内容的教育软件。

在网络课件的教学设计方面, 需要从课程定位、学习目标的设定、学习向导、组织结构、教学交互、练习、社会实践和学习评价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无科学性错误、无侵权行为、内容规范、知识覆盖全面、知识点讲解透彻、先进性及可开放性和可扩充性。可用性主要包括清晰的导航功能、准确的链接、及时有效的程序响应、学习过程跟踪记录、帮助以及可控性。技术性主要有可靠性、兼容性、安全性和规范性四个方面。

网络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课程导入、网络学习组织、学习支持、教学评价四个方面。

系统中要能充分实现师生交互,要能实时答疑、留言提问的交流方式。

由于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可更新性,设计的课件中应有完整内容更新功能。

2 系统的功能模块

依照系统的总体需求分析,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特点,将此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总体功能模块分为学习模块、学习内容组织管理模块、考核测试模块、交互模块及管理员模块五个子功能模块。其中学习模块主要实现学生有序的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学习课程内容、浏览课外资料、观看授课视频、完成课后练习;学习内容组织管理模块主要是实现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考核测试模块要能实现学生进行形成性考核以及自我测试功能,同时教师要能对题库、组卷策略等进行管理,还能对学生考核及测试进行评改存档;交互模块主要是实现学生老师在线交流的平台;管理员模块主要对用户、系统等进行维护。

系统的总体功能模块图如1所示:

2.1学习模块

学习模块是系统的主要模块,功能有:

课程学习:主要包括章节内容学习、在线课堂、课后练习三个部分,其中章节内容学习又包括了主要内容、学习目标、教材内容、电子教案等学习内容。

辅助学习工具:包括电子教案、辅导课件,教学视频等内容,用以辅助学习。

2.2 学习内容组织管理模块

学习内容管理模块是要反映教师的辅助教学功能,学习模块是对学习内容有效管理的功能性模块,此模块的主要功能有:

课程内容管理:用于对课程内容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章节目录管理;

学习内容管理:实现对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及电子教案的管理。

课程资料管理:对课程的资料进行管理,能修改教学大纲、课程说明等内容。

学生学习记录查询:可以关注学生在系统中的学习行为,比如学生学习时间、登录次数、当前是否在线等,对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有积极作用。

2.3考核测试模块

考核测试模块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关键模块,主要涉及学生形成性考核及在线自我测试、教师评改和题库管理等功能:

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是学生平时成绩的主要指标,功能包括学生能在线完成作业任务;教师对考核进行管理,对上交作业进行评改和永久存档,同时能统计成绩。

在线测试:教师可以设置组卷策略,系统可以按照组卷策略抽取试题给学生在线自我测试,教师可以对考试试卷进行评改,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测试成绩。

题库管理:教师能设置题目的类型,可以管理试题,对试题能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操作,同时能设置形成性考核题目和课后练习题目。

考核测试模块的功能模块图如图2所示。

2.4交互模块和管理员模块

交互模块主要实现在线交流的功能,是教学设计过程中师生互动环节在辅助教学系统中的体现。其主要包括在线答疑和在线反馈(BBS留言),其中在线答疑实现实时交互,在答疑前,教师可以先创建答疑室,学生教师进入相应的答疑室后可以进行一对一在线答疑,也可以实现不同教学点不同班级同时分组答疑;BBS留言实现的是非实时的在线交流。

管理员模块主要是对用户的管理,包括单个和批量添加用户,删除用户和修改用户信息,同时能对用户分配权限;可以维护系统参数,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操作,可以浏览教师和学生的使用记录。

3 系统的功能实现关键技术

在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模型设计后,我们应该应用技术手段来实现系统的具体功能了。

本系统开发技术选用的是Web技术中ASP技术,主要应用ASP技术中的JavaScript和VBSscript两种脚本和Request、Response、Session、Server等对象以及ADO控件来实现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前台界面由Dream Ware、Flash、PhotoShop等软件设计而成。

3.1组卷技术

组卷技术一般分为人工组卷和自动组卷两种,而自动组卷方法主要包括随机抽取法、回溯法、遗传算法等。本系统中形成性考核采用的是人工组卷技术,而自我测试则采用的是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技术。其思想是对群体中的备选解进行选择、交叉、变异等迭代运算的过程,直至寻到一个满意的解或达到预先设定的迭代次数时为止,每一次迭代称为一代,通过评价函数保留一部分染色体进入下一代,并通过遗传算子补充一些新的染色体,最后得到非常优秀的群体,满足问题求解的要求。算法的适应度函数主要通过章节比例约束、难度比例约束、区分度比例约束、时间约束四个约束来实现。算法的选择算子采用的是排序选择方法,排序选择方法是在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后,根据适应度大小在群体中对个体进行排序,然后把事先设计好的概率表按序分配给个体,作为各自的选择概率。算法的交叉算子采用的是单点交叉,单点交叉又叫简单交叉。算法的变异算子采用的是单点变异的方法,单点变异取染色体中任意一个基因座上的基因进行变异,将之变为其等位基因。

3.2交互互动技术

交互环节包括在线答,主要是通过ASP中的Session对象和Application对象以及Global.asa文件来实现的。

Session对象和Application对象都是用来记录信息的对象,在ASP技术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过二者之间有所不同,Session对象用来记录用户私有资料信息,而Application对象是用来记录公有资料信息的。Global.asa 文件是一个可选的文件,它可包含可被 ASP 应用程序中每个页面访问的对象、变量以及方法的声明。系统中用户行为记录主要是通过Global.asa文件中的 Application_OnStart和Application_OnEnd事件来统计当前在线用户数,通过Session_OnStart、Session_OnEnd事件来统计在线时间及判断在线状态。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通过结合课程的内容结构特征、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学习要求等需求,采用UML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方法确立了系统模型和数据模型,运用ASP技术设计和开发了基于WEB的B/S三层模式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使教学方法、技术手段和管理思想融合,实现远程教、学、练、测及交流反馈一体,做到功能全面,操作简洁,维护方便。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依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从需求分析入手,综合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设计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力求实现一个较为实用的应用程序。

参考文献:

[1] 周小平.基于B_S架构的开放式医学教育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12.

[2] 罗鸿斌.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甘肃科技,2008, 24(18):191-192.

[3] 孙宝忠.基于Web的远程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1-4.

[4] 马永贺.基于网络B_S模式的结构力学辅助教学系统开发[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21-22.

第9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125-03

1 引 言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1984年试点工程类型研究生开始,已经从9个培养单位、1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1千多人,发展到2010年的241个培养单位、40个工程领域、年招生8万多人、在校生21万余人。在这种趋势下,如何保证我国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工程硕士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水平,这不仅有利于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长远发展。

对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研究,其中张士峰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指导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应建立一套完备的评价准则和责任体系来评价工程硕士论文合格与否。王庆金等构建了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进行了评价。黄秋萍对影响工程硕士论文质量的因数进行了分析,提出需明确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审标准,完善评价体系。李庚建立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肖立山研究指出端正态度,制定科学标准,精确评分,公正评比,以评促进,加强监督,确保长效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实践的经验,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工作必须注重的环节。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者关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理论探讨与指标体系建立两方面,而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定量分析却为罕见。鉴于学者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估大多是定性评价的方式,专家评阅标准各不一致,导致论文评估时的主观性很强,论文的质量优劣难辨,缺少一定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同时,评审专家在评阅论文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下文选择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有效地综合测度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作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能够使评估更合理,更符合客观实际,从而提高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判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各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解决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

2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造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模型的构建是基于AHP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该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理得出最终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据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按照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在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集:

步骤2:确定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AHP来确定。首先,构造判断矩阵。利用1~9比例标度,对在同一准则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评分,在xi与xj之间比较赋值,其中xij代表i指标对j指标的重要性。其次,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比较赋值,可以得到若干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专家将其转化成一个综合判断矩阵,通过特征向量法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排序向量,从而可以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如果构建的判断矩阵为A如下,求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并对这个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

最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各人偏好以及知识水平的差异,难以确保评价者对多因素评判的思想逻辑的一致性,因此为了保证层次单排序的可信性,需在得到λmax后,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

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根据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将指标评语分为若干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通过采用德尔斐法对各评估指标所隶属的评语等级进行考察,从第i个指标对第j个评语等级vj的隶属度rij,由此得出第i个因素u1的单因素评判集ri=(ri1,rr2,…,rin),那么m个单因素的评判集就构造出一个总的评价矩阵R:

3 实例分析

本文通过AHP和模糊综合评价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类论文)质量进行评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评价指标集

在全国工程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文评审参考标准(研究类论文)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八个方面建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如下图所示。评价指标集U用向量形式表示为:

步骤2: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中,作者邀请了多位工程硕士领域专家与教育专家给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评分。然后,利用加权算数平均综合向量法确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步骤3:确立一个评价等级集

依实际情况及计算量大小,本模型将待评价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等级分为5个级别,建立评语等级:

步骤4:明确隶属关系并建立模糊矩阵

文中以某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为例,采用比值法确定单因素的隶属度,即每一级所占的数目与该指标所有评价项目总数之比为该评价指标的隶属度,详细的评价情况如表2所示。由下可得到指标的隶属度为: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上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属于(优,良,中,较差,差)的模糊隶属度为(0.1349,0.5044,0.3607,0,0),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求解的最大隶属原则,我们可以确定工程硕士论文质量评估的结论为良。

4 结 论

针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的问题,本文提出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的论文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体系中各指标的量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评审专家在学位论文质量评估中的片面性。同时,本文充分考虑了评估系统的模糊性,运用模糊评价对论文质量进行评估,能够真实的反映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使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更加科学客观。该评估模型在实际运用中,可实现软件化,即用计算机编程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从而达到简化操作,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此外,该评估模型在其余类型的论文质量评估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士峰.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1):81-82.

[2]王庆金,王炬香,孔燕,等.基于灰色系统的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综合模糊评价[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4):99-103.

[3]黄秋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72-74.

[4]李庚.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标准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8):344-345.

[5]肖立山.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评估的几点认识[J].石油教育(双月刊),2009,22(3):73-75.

第10篇

(1)模式不明确

尽管人们己确认BZB是电子商务的主流,但对外贸企业而言,以什么方式去实现BZB却不明确。是企业自己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还是利用其它专业平台?如果利用专业平台的话,是加入定位于企业供求信息平台、企业资料数据库型平台、信息平台还是门到门的第三方服务型平台?由于一些网站的炒作,使对电子商务了解不深的传统企业有雾里看花之感觉,一些传统型企业本来对这种宣传的实际效果还有一定的怀疑,在加入几家网站却毫无结果之后,干脆还是看看再说吧。

实际上,模式问题对电子商务并不重要。电子商务的实质是数据在流通环节的交换。这一实质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定要同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并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优化和改造企业的传统生产写作硕士论文和流通环节为宗旨。模式其实只是一种对外的说辞,甚至只是花架子。互联网经济离不开经济的范畴,必须遵循经济的基本规律,虚拟经济必须以传统的实物经济为基础。目前,人们常用水泥来比喻传统企业,用鼠标来比喻电子网络公司,“鼠标加水泥”正是虚拟经济与传统经济结合的形象比喻,“鼠标+水泥”才是电子商务最现实的选择。对外贸公司而言,就是以自己的传统业务为基础,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电子商务模式。

(2)外经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意识薄弱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外经贸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正忙于解决吃饭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于计算机网络设施建设。拥有计算机的外经贸企业,主要用于文字处理、统计计算。多数外经贸企业虽然己经上网,但主要用于信息查询和进出口的部分环节,建立企业网站或在专业网络平台建立企业网页的仍为数不多。对产、供、销,人、财、物等重要资源实现电子化、网络化管理的企业比例更小。目前,我国18万家各类外经贸企业中,只有10%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其中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更低。这表明中国外经贸过去讲信息化,企业往往理解为把原来人工手写改为电脑打印;现在讲电子商务,不少企业又仅仅理解为在某个网站注册网页,宣传产品、收集信息。这是非常典型的无需求市场行为,就是说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大部分企业的领导者本身对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真正作用了解不深,更谈不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管理企业。

(3)管理水平问题

企业电子商务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企业各种资源的内外整合,需要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如财务系统(FM工S)与前端交易系统相连接,实现企业内部流程和外部交易完全一体化协同运作,而绝非建立一个网站而己。电子商务的发展涉及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网络技术应用、互联网及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等),以及商业信用、网上支付、认证、标准、物流配送、税收、相关法律制定与修改等环境与制度建设。如果企业不具备现代企业管理能力,不拥有相应的人才,是难以在电子商务的浪潮中畅游的。

(4)外贸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信息流体系的要求

这是对外贸易运输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即货物运输的订舱、单证传输、集装箱管理、船舶管理、货物跟踪、财务及结算运作过程实施国际标准的EDI单证传递,采用网上货物跟踪系统,使客户和贸易伙伴直接进行查询以获得有关货物状态的信息,也可以了解运输方面商业伙伴的写作硕士论文数据信息,从而减少货物的库存天数,降低成本,缩短货物结关时间,加快企业贸易流通。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电子化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看,程度还不高,管理的效率还有待提局。

第11篇

关键词:船桥碰撞;防撞设施;仿真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red bridge piers zhuzhou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rt, the crash on the pier facilities desig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ANSYS/ls-dyna software to the ship collided bridge whole process simulation calculation, the crash of the piers and facilities jingzhunan can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of the bull facilities.

Key words: the ship collision bridge; Bull facilities;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几年来,桥梁被船舶撞击的事故逐年增加,每次撞击事故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以及环境破坏,船桥碰撞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桥墩防撞设施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船桥碰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船桥相撞过程中构件的损伤机制和能量吸收特性及桥梁防船撞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两方面[1,2,3]。

船舶与桥墩防撞设施的碰撞是两者之间在极短的时间内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态响应的过程。碰撞过程中存在颇多无法确定的因素,难以建立一个精确的数学模型去完全地解析两者的碰撞问题。因此,随着非线性有限元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硬件水平逐步提高,对碰撞的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越来越成为解决船桥碰撞相关问题的有效方法。

1红港大桥桥墩防撞设施的选型及设计

株洲市红港大桥主跨跨径为90m + 150m +90m,横断面为双幅单箱单室截面的三跨一联V形墩拱梁刚构组合体系桥。红港大桥主桥两主墩均为半径为R=100m的曲线V撑,V撑为变截面实体截面。承台高5m,桥墩基础每侧为4根直径为220cm的嵌岩桩基础。

图1.1主墩一般构造

红港大桥位于湘江流域株洲段,桥位处航道可通航1000t级船舶,属于内河三级航道。此流域段不同季节里水位落差可达十来米,主墩处通航净宽有限制,主墩又为变截面,并且建防撞设施的费用有限,考虑到上述这些因素,此桥的防撞设施设计为浮式变截面消能防撞设施是最合适的[1,4]。

本文为红港大桥的其中一幅桥主墩设计的浮式消能变截面防撞设施长为16m,宽为15m,深为4m,主体结构类似于钢箱结构,钢结构宽度为1.2m,内围钢结构宽度为0.5m,主要钢板材厚度为1cm,钢结构块件之间由粗弹簧连接。在钢箱内侧安装有橡胶护舷,橡胶护舷长为1 m,宽为0.3 m,高为0.5 m,厚0.02m,橡胶护舷主要起缓冲作用, 可以吸收较多的能量,并且,靠近承台部分的橡胶护舷上涂上减小摩擦力的物。

图1.2防撞结构布置的俯视图

2 有限元模型

1 模型的建立

本文的研究主要对象是防撞设施,为了节省仿真分析的计算时间,对撞击船作了简化,用考虑带附带水质量的船首为球形的质量块来模拟船体。碰撞的过程中,船体和防撞设施系统都用壳单元模拟,材料为随动强化的塑性材料模型[5];承台是由钢筋混凝土材料构成的,计算模型采用实体单元来表示混凝土构件,钢筋用梁单元来模拟,承台的混凝土材料选用Colorado 帽盖模型[6] ,钢筋采用理想弹塑性材料模型;橡胶护舷用壳单元来进行模拟,材料采用Mooney-Rivlin的本构模型;桥桩用实体单元来模拟,混凝土材料也采用理想弹塑性材料;粗弹簧用梁单元来模拟,材料为线弹性弹簧模型。有限元仿真碰撞模型,见图2.1。

图2.1有限元防真碰撞模型

2 数值仿真的结果及分析

本文为了简化数值仿真计算模型,仅考虑浮式变截面防撞设施在承台水位处的船桥相撞情况。本文算例是1000t的船舶以4m/s的速度与承台的正面直角相撞,以及与带防撞设施的承台的正面直角相撞。

2.1 撞击力的比较

图2.2 无防撞设施时承台撞击力时程曲线

图2.3 有防撞设施时承台撞击力时程曲线

图2.2,图2.3,分别是无防撞设施时,有防撞设施时,承台的撞击力时程曲线,从图中可看出,无防撞设施的构件,承台承受到的最大撞击力为10.2MN,有防撞设施的构件,撞击力曲线有极强的非线性特征,在撞击过程的不同阶段,船舶与防撞设施之间的撞击力伴随着防撞设施构件的不断失效和破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跳跃现象,承台承受到的最大撞击力为4.7MN,比无防撞设施的构件时所受到的最大撞击力小了将近54%,从降低最大撞击力的角度看,这说明有防撞设施的构件明显优于无防撞设施的构件。

2.2构件损伤比较

(1)承台变形比较

无防撞设施时 有防撞设施时

图2.4承台结构变形图

从图2.4可知,有防撞设施的构件与无防撞设施的构件在受到船的撞击时相比,承台的变形分布的范围稍大一些,变形也稍小一些,那是因为防撞设施起到缓冲作用,并且把碰撞效应扩散开了,不过由于承台部位是该桥V型墩结构中刚度较强的部位,在无防撞设施时,承台损伤也不算很大,在承台处的变形情况无法体现出防撞设施的明显优势,但是考虑到如果选用其它刚度相对小的部位来进行建模,就会加大建模的工作量,可能会导致数值仿真计算的时间过长,因此本文还是选用的承台处水位来进行仿真分析。

(2)船体变形比较

无防撞设施时 有防撞设施时

图2.5船体结构变形图

从图2.5可以看出,在碰撞过程中,无防撞设施时船体的受损程度远远大于有防撞设施时船体的受损程度,无防撞设施的船体经过碰撞后几乎完全破损,极难修复好了,而有防撞设施的船体经过碰撞后损伤并不很大,小修一下,就能重新起用了,从这可知,防撞设施对船体的保护作用是明显的。

3结论

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1000t船舶正撞桥墩及带有防撞设施的桥墩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采用显式瞬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成功地仿真模拟了船桥直角正面碰撞的全过程,这是解析法和实验方法很难实现的。

(2)经过仿真分析与比较可知,有防撞设施时承台所受到的撞击力比无防撞设施时承台所受的撞击力要小。在整个撞击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撞击船体构件的不断失效和破坏造成的卸载现象,船桥撞击力曲线有极强的非线性特征及波动性。

(3)撞击过程中,碰撞能量主要被防撞设施和撞击船体以变形能的形式吸收。

(4)通过仿真分析可知,本文中所设计的防撞设施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的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杨柯.船桥碰撞理论及桥墩防护装置的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0.

[2] 叶贵如,张治成,黄翔,茅兆祥.桥墩防船撞消能器动力性能的数值仿真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4(3),68-73.

[3]潘晋.船桥碰撞机理及桥墩防护装置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

[4]桥梁及防撞设施数值模拟分析:[同济大学硕士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5.

[5]罗琳.船桥碰撞理论及猎德大桥防撞装置的性能研究:[长沙理工大学硕士论文].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8.

第12篇

关键词:PT1000;自动量热仪;发热量;热容量

中图分类号:TP3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4-8306-02

发热量是衡量煤的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煤的计价的主要依据。我国是产煤大国,需要精密快速的量热仪来测量煤的发热量。大部分产品一般采用单片机控制或者上下位机实现的控制形式,单片机控制在现有条件下已经无法完成大数据处理,处理速度慢。而ISA插槽在计算机主板上逐渐淘汰,从而影响下一代产品的更新。PCI局部总线传输速率高、稳定性可靠,但一般都基于上下位机操作。该文采用高性价比的CPLD器件实现了嵌入式产品设计,采用PT1000实现温度采集[4][5],在结构设计上采用自动水循环结构,保证了内筒水的自动定量与水温调节,试验过程中,对于初期、主期以及末期的温度采集以及C值的算法均按照试验的要求设置,试验环境采用高精度恒温系统,尽量避免由环境温差引起的误差。设计验证后仪器精度高,试制可行。

1 系统工作原理

1.1 自动量热仪工作原理

该文中设计的量热仪的工作原理是:称取单位质量的煤样,在氧弹中经充分燃烧,用一定质量的水去吸收其释放的热量,然后采集燃烧之前和燃烧后的水温,由PT1000测得的由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对应的电信号进行采集,并对系统进行热量校正,通过A/D转换后,采用一定的数字滤波方法进行滤波处理,并用经验公式进行修正后得到[6][7][8]。

2 硬件设计

其硬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分两个部分:主板控制卡部分和人机界面卡部分。硬件平台采用CPLD器件ATF1508AS,稳定可靠,系统可调节能力强。

3 单元电路的设计

3.1 温度采集电路的设计

温度采集电路对本设计而言非常重要,对温度的采集测量是否准确对仪器的测量准确度影响非常大[9-10],本设计采用了精度为0.0001℃的温度传感器PT1000进行温度采集,其原理图如图2。

3.2 A/D转换电路的设计

温度的测量分内桶和外桶,分两路温度采集通道,采用四通道24位A/D转换芯ADS1253对采集的信号进行A/D转换。采用ADR444BRZ作为电压基准芯片,为A/D采样提供基准电压。其原理图如图3和图4所示。

4 温度采样流程

温度采样分三个流程: 初期采样、主期采样和末期采样;初期采样主要是为了采集在点火之前的内筒温度,同时,需要知道点火时的冷却速度,在其温度均匀一致后,测得其温度值。主期采样主要是采集点火后的温度值以及点火时间点到45s后的温升。可以计算温升速度。当内筒温度出现下降时,试验进入末期。5分钟后,准确测取内筒温度。停止搅拌,结束试验。计算冷却速度,并以冷却速度代表终点时的冷却速度,作为冷却校正值的计算之用。

5 试验与测试数据分析

人机界面控制板控制主控板。人机界面给主控板发送测试参数、测试开始命令。主控板完成初期、主期、末期的采样及控制工作,计算测试数据结果,向人机界面控制板返回实时温度值、测试状态。通过试验。测得的试验数据表1所示。(检测试验数据的小数部分进行了“四舍六入五成双”处理。)

6 结论

本设计经过软硬件的设计和试验验证,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试制可行。在人机界面部分,后期还可以进行触摸屏的设计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英华.煤质分析应用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 胡彪,孟志强,胡如龙.PCI总线技术在量热仪系统上的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8(6):40-43.

[3] 胡彪.快速量热仪的研究与设计[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单勇,徐广立.智能自动量热仪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9(1):59-60.

[5] 崔广润忠,李中原.微机量热仪的点火控制方式对发热量测值的影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2):26-28.

[6] 李树龙,杨海生.环境对自动量热仪测试过程中的影响分析[J].煤质技术,2012(11).

[7] 蒋伟,赵书俊,徐航,等.基于S3C2410的恒温式自动量热仪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0(15).

[8] 陆阳,韩江红.铂电阻测温系统温度补偿方法 [J].仪器仪表学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