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

时间:2022-11-26 18:2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

第1篇

Abstract: Employabi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Students currently part of the employability of students is not strong, mainly for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is irrational, less able to practice, applicants not strong, because there are social factors, educational factors and personal factors. To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of students, should be based on demand, based on career planning, social practice as a platform for the secondary pre-employment training, employment counseling as a guarantee.

关键词:就业 就业能力 大学生

Key words: employment;employability; college students

作者简介:陈惠娟,女,(1972.12),广西灵山人,钦州学院,助理研究员,在读广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

基金项目:本文系钦州学院校级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07XJ50)研究成果之一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中国新增就业任务为900万人。今年仅应届生就有630万人,去年未就业的大学生约80万人,每年还有数百万的中专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的就业者,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据此预计今年劳动力供求缺口在千万以上。

在这种形势下,要促进大学生就业,关键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简言之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能力,是知识、方法和技能等的综合。 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就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以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才能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一、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一)知识结构不合理。当前,部分大学生掌握的知识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供”“需”脱节的现象,部分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部分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大学生。这折射出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主要原因在于不少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专业课程设置面过窄,十几年来基本不变,有的已陈旧,脱离现实;有的缺乏前沿性、发展性,不能涵盖当今行业发展的实际内容。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高校有的教师知识的更新能力跟不上专业发展要求,素质不能满足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实践能力较差。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用人单位希望招聘来的大学生能马上胜任工作,但现实并非如此。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参加学校要求的实习,没有参加其它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用人单位反映,约一半以上应届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成绩出色,但他们的成绩与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不相称的。这其中原因有社会的因素也有教育的因素。如社会公共培训机构不足、校企合作的缺乏等。高校一些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虽然有计划安排实习,但实际实施实习、技能操作课流于形式,存在重理论教学,轻技能实习的现象。另外,很多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愿意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等,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实践能力较差的原因。

(三)应聘能力不强。应聘能力指大学生筛选就业信息、面试应聘的技巧和技能。大学生应聘能力不强的具体表现,首先是“就业迷茫”,面对各种渠道的招聘信息,不少大学生不知所措,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其次是应聘时不注意礼仪和缺少应变能力、面试怯场和应聘简历制作粗糙等,大学生因为应聘能力不强而错失良机的比比皆是。原因有就业指导方面的也有大学生个人因素。有的高校就业指导还是大班形式,对大学生的应聘技巧缺乏指导和训练。另外,有的大学生缺乏生涯规划,就业定位模糊,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和能干什么,没有围绕明确的目标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还有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对就业的恐惧、不良的择业心理、不正确的价值观、过高评价自我、盲目的从众心理、对学校和家长的依赖心理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应聘能力。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学生作为贴着学校“商标”的“产品,”“就业能力”是产品的质量。只有大学生的质量“就业能力”是就业市场所需要的,达到市场要求,高校生产出的产品“大学生”才不会过剩。知识结构是就业能力的核心,为此高校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课程设置要与时具进,地方院校自觉为地方建设与经济发展服务,确保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一致。如钦州学院坚持立足北部湾、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办学方向, 开设海洋科学、轮机工程、现代陶艺与装饰雕塑设计等多种特色专业,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培养了大量创新型应用人才。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对自己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结合时代特点,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目标明确、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高校应加大力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落实规划的检查。指导大学生规划出最佳的职业生涯目标和职业发展路线,引导大学生尽可能利用多种学校、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依据生涯目标规划积极准备相关事宜,依据生涯规划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在这方面,英国的高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21世纪初,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局开始在各高校倡导大学生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并要求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档案,明确要求毕业生都必须具有个人发展规划和成长记录档案,以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参考。这一举措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值得借鉴的。

(三)以社会实践为平台。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必须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和经验是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的,同时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大学阶段专业知识成绩的出色与其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并不直接相关。因此,在校期间受过较多实践锻炼的大学生更受企业青睐。西方发达国家,著名跨国公司,对人才标准的界定早已走出了“唯学历”、“唯学位”的误区,主要强调实践能力。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了类似的趋势。高校要加大校企合作的步伐,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基地;同时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假日,参加大学校园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各级各类的社会实践工作等,这些都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实践平台。此外,我们应向国外高校借鉴。如英国大学的三明治年项目(也称三明治课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常是在第三年到企业带薪工作一年并将工作结果记入学分,如学生工作报告占40%,学生日志10%,辅导员报告20%和雇主报告30%。该项目的益处是使大学生工作期间课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联系,懂得如何在团队有效工作,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简言之,借助社会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可使大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尽快胜任工作,取得职业成功。

(四)以职前培训为辅助。大学生从“学校人”成为“职业人”,应聘是重要的途径,而应聘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进行考核,自然是按照用人单位的标准去要求,而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无形中大学生就与企业形成了“就业鸿沟”。因此,开设形式灵活的职前培训,是提高大学生应聘能力的捷径。大学生职前培训内容一般有社交礼仪、职场沟通、公文写作、主动性、责任心、团队协作、客户意识、质量意识、人脉开发、销售基础等。培训形式可以是就业指导课、讲座、“实战”等。如礼仪、团队协作等知识可在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实战”可以是以班为单位举行模拟应聘,由就业指导教师现场指导;还可在大学生中开展跨专业、多形式、高水平的技能培训,如面向全校开设公文写作培训系列讲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五)以就业心理辅导为保证。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大学生中存在一些就业心理问题。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有择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忧虑和恐惧、消极自卑、就业盲从、盲目追求享受、过分依赖等心理。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在近二三十年里,不少国家和地区已将就业心理辅导列为大学教育计划的组成部分。例如我国港台地区,注重自我了解,以提高决策能力;强调自我观念的发展,以求得最佳的人生定位;重视个人价值观的建立,以构建良好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内容主要有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坦然承受毕业的心理压力;树立职业的长远意识,调整择业的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强化择业中的价值观等。辅导的方式可以为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就业心理辅导活动课、在班级和团体活动中开展就业心理辅导、个别辅导、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就业训练活动等。如模拟招聘活动、创业设计大赛、参加就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对就业的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以利于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提高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华云.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严峻 630万应届生创新高news.省略/20100123/n269780162.shtml. 2010年01月23日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91-92.

[3]王玉辉,王恒根. 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267-269.

[4]钦州学院. 快速发展中的钦州学院. 省略/Web/Content/OutLine.aspx. 2008年3月.

[5]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编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7.

[6]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124-127.

[7]熊书银,黄登婕. 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J].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108-109.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政府 职能对策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从2003年高校扩招后的212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660万人,九年时间翻了3倍之多,而一直以来的就业率却维持在70%-75%的范围内,意味着每年失业的毕业生逐渐增多。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得原本存在的失业问题更加严峻,并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伴随着下岗工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两大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第三大就业问题。在对待大学生就业这个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然而更多是社会问题的事务上,要更加重视政府的作用。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分为两大类:一是市场失灵问题;二是就业不公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的表现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为导向,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身就业机制,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尚不成熟,市场化程度不高,由市场机制自身缺陷与外部条件缺陷导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过于求问题突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等三方面。

(二)大学生就业不公的表现

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由于个人天赋和能力存在差异性,即使给予社会成员相同的发展权利,但人们利用权利和机遇所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更何况大学生本人之间以及其家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也就有可能形成各种各样的歧视与就业机会不均,例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体貌歧视、地域歧视、社会关系歧视、健康歧视等。各种各样的就业不公现象扰乱了就业市场秩序,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竞争,导致一些真正适合岗位的毕业生被拒之门外,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在上述情况下,单纯的市场机制不仅不利于公平就业环境的形成,而且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导致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与社会割裂矛盾更加突出。因此,需要政府立足于国家和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为大学毕业生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以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职能缺失的表现

政府的基本职责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在大学生就业中表现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失灵”与“大学生就业中的不公”。市场与政府同为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市场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存在市场失灵。同样,政府也会存在“政府失灵”的时候,从而导致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职能出现缺失,主要表现在宏观调控职能、立法职能、监管职能以及服务职能的缺失,具体如下:

(一)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的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政府调控,市场配置,双向选择,择优录用”。而目前我国人才总量供过于求问题突出、人才分布不尽合理,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城乡差异与地区差异问题严重。政府作为调控的主体,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问题以及引导人才资源流动上明显力度不够。

(二)对就业相关工作的监管不力

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必须履行其监督责任,确保各就业主体行为的规范,以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主要表现在对高校就业工作、对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行为的规范行为、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的非诚信行为、对政府自身行为的监督和监管的力度上,导致出现高校就业率虚报的现象、地方政府的就业率造假行为、“高学历崇拜症”、年龄歧视、户籍歧视、在简历制作和面试中弄虚作假、伪造各种获奖证书以及各类资格证书、政策执行不到位等现象。

这些都反映了政府在就业相关工作中忽视了其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就业立法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脱节

立法有利于明确政府的职能,有助于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通过法律的制定来规范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本人在就业过程中的行为,是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与稳定就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针对就业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对于我国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而言,现有大学生就业法律体系已露出明显的滞后现象。例如:现行法律对就业歧视的界定范围比较窄,在《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中虽然也有一些反就业歧视的规定,但总体上比较笼统,难以涵盖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歧视现象;此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以前未出现的现象。如大学生“零工资就业”,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政府应加强和完善与当前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立法,以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四)服务职能的弱化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新公共管理的必然要求,服务型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公民本位”。导致大学生失业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缺乏。因此,具体到高校毕业生就业,政府的服务应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体现在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服务。然而我国对大学生的就业则比较重视毕业时就业的见习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却忽视了在校期间对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政府过分追求高校科研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忽视。

三、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职能对策

政府的基本职责在于弥补“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主要集中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问题”与“大学生就业不公问题”。根据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职能缺失的表现,结合国情,提出我国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职能对策。

(一)加强宏观调控职能,实现供需平衡

1、促进经济与就业协调增长,增加就业机会

高速增长的经济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第三产业以及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反过来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也会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整体经济发展的技术化与科学化。因此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过程中,应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与就业协调增长,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2、加强对高校相关工作的指导,注重大学生“质”的发展

在对高校相关工作的宏观指导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参谋”的作用,对与大学生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为高校在招生数量、专业设置以及就业方面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从而帮助高校制定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决策。此外,政府还应引导高校注重在校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广阔的进入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力,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加大财政扶持,促进政策引导

我国目前鼓励大学生到国家期望地区和行业就业,并配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加以引导。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引导大学生到这些条件相对艰难的地区就业,具体做法有: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时,政府可以对有创业计划的大学生为其评估计划的可行性再为其提供担保,以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困难的问题,同时对于下到基层或艰难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应提高其待遇水平,完善基础就业的福利制度,对志愿者服务期满的去向问题做出合理的安排等。

(二)完善就业立法职能,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

我国由于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不久。就业、乃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许多不健全的地方,因此我国政府首当其冲的一个职能便是建立和健全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规范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本人在就业过程中的行为,从根本上使大学生就业走向依法就业的轨道,从而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具体表现在:政府应该建立与健全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法律。包括:行政立法、社会保障立法的加强、《反就业歧视法》的完善,以及针对大学生毁约、失约以及违约行为的责任承担等

(三)强化监督职能,规范就业主体行为

首先,在对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监督上,政府应该监督高校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以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开展就业指导培训与评估工作。

其次,在对用人单位招聘行为的监督上,政府应督促用人单位按市场规则行事,公开招聘条件,招聘程序以及招聘过程,同时建立高校毕业生权益保障机制,防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权益的侵犯,以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

再者,对毕业生择业行为的监督上,政府应该明确大学生毁约、失约以及违约等非诚信行为的责任承担。

最后,对政府自身行为监督上,主要体现在对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在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法律、相关政策的同时,政策执行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政策的结果,能否真正、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因此,中央政府应形成对职能部门、地方政府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监督,定期和不定期考察各项具体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政策效果,进行考核体系,分析政策效果,同时可由政策执行相关部门互相监督。实现工作效益最大化,保障政策执行。

(四)深化服务职能 ,搞好就业服务

1、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根据自身对就业市场的判断决定的雇佣与就业,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政府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分析和处理手段,构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以打破信息的分割和人为封锁,实现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逐步缓解与解决市场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

2、深化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制度改革

大学生的就业涉及到户籍、档案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因此与户籍、档案、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所以,政府的配套改革措施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成败。为此,政府部门必须加大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制度的改革力度,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保障。一方面在大学生到城市就业的落户问题上,应该取消落户的限制,从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给人才流动带来的障碍。另一方面在大学生失业保障上。政府应该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保障制度,特别是毕业生的失业保障应该予以特别重视。因此,在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根据时事的变化,不断深化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制度的改革,逐渐为大学生的就业扫除制度性的障碍,以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3、加强职业培训的规划与指导

我国在对大学生职业培训的指导是比较薄弱的,如政策宣传、就业观与价值观培育方面的力度明显不够。因此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一方面完善就业指导人员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努力造就一批精通技术,熟悉市场与法律,善于管理并由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就业指导人员;另一方面政府应赋予职业培训机构更多自,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才能够更好地在培训目标、培训方式、毕业生质量等多方面和市场接轨。

4、注重过程培养,提升职业技能

我国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较深,比较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此外,政府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只注重最后一个学期的指导,而忽视了大学前几年中过程培养,导致大学生在毕业时对工作技巧和职业技能的掌握严重缺乏,这与现代企业要求招聘的员工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相抵触。为了让毕业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应该注重学生在校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毕业时的岗前培训。为此,政府应该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为大学生拓宽实践机会、加强岗前培训,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从而使大学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1]杨宏山.市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3-64.

[2]林海.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责任主体角色与落实[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8).

[3]闵维方,丁小浩等. 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2005,(12).

[4]胡解旺.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2-46.

[5]王鑫.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D].2010.

[6]罗建河.《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有限责任研究》总报告[C].2011.

第3篇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部分构成。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涵和现状的基础上,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方面入手,就如何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构建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着力点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对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特别是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起到应有之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提升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从2002年的15%增长到2009年的23.3%,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近几年各大高校招生规模和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据中国教育部学生司信息统计,200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比2003年增长68万;2005年突破340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达495万人。[1]毕业生数量的增长速度已远远高于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涵及其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够胜任特定工作岗位、获取就业机会、赢得欣赏、保持和变换工作的实际能力和比较优势,是“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2]它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构成。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由于大学生受就业取向功利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本着“上大学、拿文凭”的想法,不思进取,在学校“混”日子,没有打下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人文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几乎没有竞争能力;还有部分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出现了重分数轻能力、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的倾向,校园里“高分低能”、“专而不全”的学生不在少数,直接导致其发展不全面,综合素质不高,竞争优势不强;还有一部分学生,虽品学兼优,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受社会功利思想和实用观念的影响,就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定位不够准确。他们在择业时奉行个人利益至上的原则,过多的考虑个人前途与兴趣,忽视国家的需要和社会价值,出现热点地区、热门行业“扎堆”的现象,就业难上加难。与此同时,有部分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出现:推荐材料弄虚作假、面试不诚信、故意曲解“双向选择”,玩文字游戏、随意毁约、毕业后拒不还清助学贷款等行为。这些都是诚信缺失、思想道德素质低下、职业道德观念不强的表现,往往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也成为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毕业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列不诚信的行为,加大了用人单位的成本,直接导致了用人单位对学校以及整个高校毕业生群体的不信任,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因此,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和择业观,刻不容缓。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一)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毕业生独具的排他性优势,其核心是专业精神和创新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在学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亲自参与实践相互融合与协调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引导大学生以国家大局、社会现状和自身发展方向为依据,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快速发展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以丰富的知识、较高的能力和优良的作风投身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推行“大班教学,小班实践”的方式,采取学生讲课、社会调查、情景剧表演、主题演讲、案例分析、读书研讨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实践的热情,并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培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养成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行动力,能够自觉地把远大的理想与务实的作风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基础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的基础竞争力包括沟通表达、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和环境适应等能力以及身心素质等,它是帮助毕业生获取就业资格的最直接的因素。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和活动自身特点指导学生运用理论、掌握方法、接触社会、开展实践从而达到培养技能、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的教学目的。例如:我校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开展“明日之星”教学状元评比和社会调查报告评比活动;《基本原理概论》课开展“时事政治进课堂”活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组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以“倡导校园文明行为”为主题的情景剧,并带领学生参观校史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开展“展现家乡风貌,弘扬传统文化”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和课程特点,采取读书研讨、主题报告、佳片有约等课内实践与社会调查、实地参观考察、参加公益活动等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这些实践教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分享、协作的精神,在学生亲力亲为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就业竞争力也随之大大提升。

三、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着力点,构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要解决的首要和基本问题。多年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教师在课堂上的理论说教和知识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过程几乎没有设置实践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真正发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必须首先冲破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束缚,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切实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单纯的知识教育向育人教育、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向知行统一的开放式教学转变。为此,要求教师及相关教学部门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健全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工作体制和保障机制,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创新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在与教学目标和要求一致的基础上,应尽量保持灵活性、新颖性和多样性,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我校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组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并在每学期期末举办的社会调查报告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带学生参观九一八纪念馆,观看优秀的革命影视片等实践教学活动。《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了“经济全球化之我见”这一主题,学生自行分组,课下搜集相关素材及热点问题,课上各抒己见,积极讨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大学校园内不道德行为为主题,学生自编自演校园情景剧,并带领学生参观校史展览。同时可尝试采取人物访谈、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法庭旁听等教学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采取课内实践、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增加道德感悟,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日后求职就业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

(三)落实保障机制

严格的管理和建全的制度是确保实践教学进行和落实的有力保障。首先,强有力的领导是关键。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涉及教学安排、经费保障、基地建设、监督管理等诸多方面,这就需要校党委、教务处、思政部及相关部门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齐抓共管,以保证实践教学有效、持续地进行。其次,经费落实是保障。学校应将实践教学经费纳入学校教学经费预算,专项列支的同时也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基金。学校党务、学生工作部门和科研部门要从各自的经费中拨出部分专款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基金,为其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再次,实践基地建设是基础。思政课实践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社会实际和学科实际,遵循“就近不就远”、“节约实效”和“相对稳定”的原则,选择名人故居、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有历史感的参观基地和农村、工厂、科技产业园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线现场,选择实践基地要把握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原则。最后,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实行科学管理是核心。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由专人负责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基地联络等工作,并把实践教学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610万,加上历年累计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700万毕业生需要就业,其中女大学生约占48%。日益突出的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在我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大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和男大学毕业生相比,女大学生就业呈现三高二低模式

三高是指:高就业成本,即大部分女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比男生花费更多的精力和物力来购置漂亮的衣服、化妆、拍写真集;高期望值:即女生对就业比较理想化,愿意到国家机关、外资企业、大中城市工作,不愿到基层、私企等单位工作;高依赖性,即对父母亲朋的依赖性高于男生,而这种依赖性与女大学生的学历层次呈反比,研究生最低,大专生最高。二低是指:低就业率,据部分院校统计,女生就业率仅相当于男生的85%左右(个别专业除外),未签约的毕业生中,70%是女生,而且这种男女就业率的差别在重点名牌院校并不大,差别大的是普通院校的就业竞争激烈的专业[1];低就业质量,有调查显示,女大学毕业生签约薪资与专业对口率均明显低于男生。截至2010年2月底,女性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较男性本科毕业生和男性高职高专毕业生分别低361元和332元。并且,女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较男性低,女性本科(61%)和高职高专(59%)毕业生分别比男性低12个和11个百分点。这表明,女大学毕业生通过接受较低薪资和与专业相关度较低的工作来实现就业,其就业质量较低[2]。

(二)社会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排斥

“女性生活蓝皮书”《2009—2010年: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No.4)》新近出版,蓝皮书中收录了全国妇联发展部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并首次公开发表。调查显示,被访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偏见;四成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理科类和硕士生最觉困难,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3]。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制约着女大学生就业

第一,解放后我国女性在法律上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但是法律上的平等并未实现在政治和制度上的真正平等,在政治上,女性的实际政治地位往往低于男性,在政府决策机构中,男性的人数大大超过女性,这就导致了一些决策由于缺少女性的视角而侵害了女性的权益,造成女性机会上和事实上的不平等。第二,立法方面,国家虽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女性权益的法律,形成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但我国相关的法律大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而且执法与监督的力度不够,很多具体政策的落实还不到位,缺乏具体的操作性。第三,对就业市场的法律监管、纠察力度不够。比如如何界定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歧视等问题。

(二)用人单位的利益驱使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女大学生毕业不久即面临结婚、生育和哺乳等一系列问题,生育和抚养孩子要消耗女性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此期间女性不能与男性一样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妇女为人类的繁衍、人类社会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党和国家为了维护妇女儿童的健康,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按此规定女职工产期休假最多可达6个月。但是这种对妇女权益保护的政策却成了女性就业的难题,因为对女性的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还不够完善,女职工生育期的工资、资金全部要由用人单位承担,而且生育会直接影响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这将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从短期经济利益角度看,使得某些用人单位拒绝接受女性。

(三)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存在差距,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难度

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而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快速变化的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上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择业能力的不足限制着女大学生就业

从个人能力来看,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对于成功就业具有直接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里所指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而且还包括一定专业外知识的积累和一定语言、交际、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道德修养的培养,但是看看社会上的实际情况,有的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有的所学专业并不适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出现暂时性的就业难,所有的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平等就业的制度机制

目前,我国有关公平就业的法规还只有《劳动法》中的第11条和第12条以及《宪法》的第4条,公平就业权利得不到保障,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就很难解决。因此,我国急需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明确确立就业平等、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原则,并由政府部门履行对就业市场歧视的监管职能。这必然为女性劳动权利的保障提供明确而有力的法律依据。

(二)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规范市场行为。同时,还要加强对毕业生市场行为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当前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冲突和择业不良心理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在工作中,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各个院系兼职的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并适当提前课程设置时间。

(三)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改革力度,增加女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由于受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制度的制约,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女大学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高校要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和结构,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增加实践教学的安排,提高学生实践的质量,努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女大学生人才,努力提高她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和主动就业意识,帮助她们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4]

(四)对女孩子的教育应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

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对女孩子的教育应走出“女性化”角色教育的模式,适应时代的需要。知识经济的发展,突破和超越了女性生理、体力对职业的限制,女性已在客观上具备了与男性平等就业的条件,而“女性化”的角色教育模式,仍把女大学生就业局限在女性“优长”领域,使就业范围狭窄,而女大学生自身因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而不具备在高新科技产业领域与男生竞争就业的实力。女大学生只有走出这一教育模式,才有望扩展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

(五)女大学生要能正确认识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要能认真地认识自我。求职择业对任何一个大学生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对女大学生来说往往更加重要。求职者应能把个人的愿望、爱好、特长等主观条件与就业政策、用人单位的要求等客观条件相结合,做出合理的选择;应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寻找适宜的求职空间。其次,女大学生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和素质的较量,女大学生要想在求职过程中把握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而提高,切实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广泛的社会责任心,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智策,张志艳,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6(2).

[2]王曦辉.调查显示:2010届女大学生就业率比男生低8.5%[N].大河报,2010-3-7(4).

[3]李海秀.解读中国女性生活状况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N].光明日报,2010-11-09(3).

[4]赵银侠.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结构性因素探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

[5]赵霞.女大学生就业的弱势原因与强势关怀[J].青年研究,2006(2).

第5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实践

 

大学生就业是一件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缺乏和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在求职时缺乏竞争力而陷入困境。本文所说的社会实践,指大学生在学校课堂之外的一切实践活动。包括假期实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考察、社团活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兼职工作、创业活动,自助旅游等。正如徐小平老师所说,成功就业是教育和经验的均衡。大学生在追求知识和学历的同时,增加个人的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难题

笔者在日常就业指导教学和就业心理咨询中发现毕业生在求职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现将部分问题分类整理如下:

1、信息缺乏

很多学生对招聘单位、具体岗位、所在城市和行业的了解不多,搜集信息的渠道少,获取信息的能力差,掌握的信息表层化社会实践论文,过于依赖学校和老师等。调查显示,50.2%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提供准确的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信息不足”是毕业生求职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比如一些同学经常会问:这个岗位好吗?会有发展吗?工资能养否活自己?您能给我说说各大银行的岗位情况和相应的待遇吗?一些北方的同学很少关注南方企业,究其原因是不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其没有出省的经历。

2、简历内容不充实

简历是用人单位筛选应聘者的第一道关口,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和学习经历的浓缩,直接关系到能否参加面试。有些同学的简历比较丰富,参加了校内外的诸多活动、担任了一定的职务、获得了一些荣誉和奖励、取得了若干资格证书、具有突出的爱好和特长。但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整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多数同学都属于简历内容比较匮乏:无社团活动经历、无兼职经验、无获奖和证书,专业成绩平平,爱好特长就是上网、看书、听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有些同学除了基本信息就无话可说。

3、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不强

“工作经验和就业能力缺乏”是毕业生求职面临的主要问题中位列第三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欠缺的问题也比较常见。有些单位会在面试中问求职大学生一些专业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难以令考官满意。某银行、某药业公司和某财务集团在招聘现场考察学生使用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能力,学生的表现均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使之失望。但社会实践经历丰富的同学普遍反映在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坚持、忍耐,学会了重新审视自我,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了具体操作能力、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更能坦然面对求职中的困难。

4、职业决策困难

在上海一家公司招聘电话营销岗位的面试中,笔者遇到两位同学,一位同学兴高采烈说:老师,我这次面试成功真是太高兴了。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听您讲在大学期间最好做份兼职,我就在商场做了段销售,我特别喜欢那种顾客接受你的感觉,能接受你推荐的产品,而且我一直想去上海工作。这时另外一个女同学则紧锁眉头、愁容满面,“我也被录取了,但是我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份工作,能不能干好社会实践论文,我也没做过营销类的工作,到底去不去呢?”。还有些同学面临升学或就业,考公务员还是去企业,接到几家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二、社会实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毕业生本人的努力与配合。但正确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创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和营造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的氛围,对提高的学生的求职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有着健康人格的社会人的过程。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出现了适应不良的情况,这是“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过程中发生的反应。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广泛了解和深入社会,全面地、恰当地评价自我,找到理想中的我与实际中的我差距。调整角色期望值,不断完善自我,积极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社会化。

2、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职业化的有效途径。大学期间完成了“儿童我”向“社会我”转变以后,大学生求职时面临着从“社会我”向“职业我”的转变。高考的评价标准和职场的评价标准截然相反:我国的教育体系大量依靠记忆,分数几乎成为高考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但职场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的说写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毕业生,个体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积累工作经验,大学生能认识并深刻体验到评价标准的变化,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观念,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以获得平衡的职业生涯。

3、社会实践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社会需求往往是具体的、不断创新的,二者不能做到完全对接社会实践论文,需通过社会实践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的目标。社会实践能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和方向,架起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校也可根据社会的需要适当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三、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构建“政府重视、社会参与、学校组织、家庭支持、个人践行”的社会实践网络体系来促进大学生就业,能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改变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在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引导,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必要的人力和经费投入;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呼吁用人单位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和多层次的职位;政府出面整合社会、高校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问题研究,提高社会各界对开展大学生实践的责任意识,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建设。

2、高校重视和参与,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应针对不同专业、年级、层次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提供师资指导和后续辅导,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3、家庭支持和学生投入,完善大学生自我发展体系。传统观念认为学生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家长一般不太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兼职、志愿者等经验。“一个好工作靠的是关系”之类的想法,也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但到求职时社会实践论文,“实习经历”被专科生认为是就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个人因素。有超过2/3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提升个人素质,促进自身成长”作为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大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有选择参加适合自己的实践,在各种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和完善自己性格。

大学生就业影响着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成功就业是文化基础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平衡,个体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是多种角色平衡的结果,因此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1]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18).

[2 ] 宋江照,王俊京,赵海娟,王晶晶.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10).

[3] 尹德树.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7).

[4] 李霞.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状况的调查分析.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5] 刘同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注: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大学生专业学习动力与高中生报考目标群前置的关系研究》(课题编号:06AIL0210196.)的子课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后续指导必要性与实现路径探究》(项目编号:D203022)的研究成果。

第6篇

[关键词] 产业转型;教育转型;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Research Review of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WANG Jun

Abstract: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is the precondition for gradua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plays activerole in solving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in the current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and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systematically combing the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scholars about the internal relation among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we know the root cause and solution of their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research review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产业分工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产业由国际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变的必然趋势,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使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愈加突出,教育转型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

一、产业转型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

产业转型是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方面来说,是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宏观方面来说,是指产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布局。因此,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一方面有助于拉动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加剧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矛盾。同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质量和专业结构与产业的匹配程度也会对产业的转型发展起到促进或阻滞作用。

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蒋志峰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我国制造业规模虽然庞大,但因为处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生产业,对于吸纳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但从产业结构看,我国第三产业发育明显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需求。[1]马廷奇学者也认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远远滞后于毕业人数的增长,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耿献辉,刘志民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第三产业在2007年总共吸纳了83.13%的高校毕业生,而同期第三产业的总产出只占国民经济总产出的23.49%,对国民经济总产出贡献高达55.19%的制造业却只吸纳了9.78%的高校毕业就业人员。[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矛盾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徐顽强、郑彩莲和王辉等学者分别对湖北省、浙江省和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数据进行证实分析,发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错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4-6]方行明,韩晓娜学者通过对不同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就业弹性和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吸纳就业的能力最强。[7]而段敏芳等通过对我国1978-2008年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回归分析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与促进就业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联,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增加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8]

二、教育转型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

教育体系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辜胜阻等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本质是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长期不匹配,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结构错位的矛盾。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的内在矛盾表现在:重数量扩张、轻质量教育;重理论灌输、轻能力培养;重规模发展、轻特色建设;专业设置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导致高校学科专业严重趋同。[9]

教育结构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刘颖,兰亚明学者认为,结构性矛盾是制约就业“质”“量”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是教育整体结构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办学比例失调,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得不到重视和满足;二是学科专业结构上,大量存在专业设置错位与滞后、过度重复建设及缺少特色、毕业生总体专业结构失衡等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的现象。[10]

就业观念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麦可思研究院的《201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2015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三角洲区域(27.9%)、泛渤海湾区域(22.1%)、泛珠江三角洲区域(18.9%);2014届专科毕业生就业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三角洲区域(21.6%)、泛渤海湾区域(22.8%)、泛珠江三角洲区域(20.2%)。[11-12]由此可见,多数大学毕业生宁愿做“北、上、广”中的“漂”一族,也不甘扎根西部和农村的就业观念也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业能力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黄敬宝、王静、侯慧君等多位学者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问题的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仍较低。由于缺乏创业意识,或者缺乏创业能力,或者觉得缺乏创业环境,很多大学生只是把创业作为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能不去创业就不去创业。同时,很多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创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局限于开设就业教育、就业指导类课程,侧重于参加各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创业大赛;而对学生自我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以及对投资项目论证、资金筹措、产品技术、质量管理、市场开发、人际关系、商业法规和政府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13-15]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应对策略

辜胜阻等学者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推进产业由低端走向中端和高端,扩大产业对中高层次劳动力的需求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通过教育改革和调整,培养产业所需要的、多层次的、不同规格的人才,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不同需求,着眼于提供与产业结构对劳动力需要相一致的人力资源。[9]张抗私等学者认为,缓解就业结构与产业转型不匹配的问题,应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鼓励民办教育,优化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16]

王庆华学者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层面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梯度转移,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高校层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大学生个人层面应注重自身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转变就业观念。[17]马廷奇、马云泽等学者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应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高等教育改革之间的动态平衡发展,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以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到政府的政策引导、高校的自主办学、学生的能力提升为一体的协同机制。[2、18]

李彬学者认为,高校要建立适应产业结构转换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或灵活的专业设置来降低毕业生就业的风险,实施积极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19]

[参 考 文 献]

[1]蒋志峰.经济转型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思考[J].中国劳动,2011(12):26-28

[2]马廷奇.产业结构转型、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的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5-16):56-59

[3]耿献辉,刘志民.产业关联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效应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1(4):45-50

[4]徐顽强,易桂杨.湖北省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5(2):65-69

[5]郑彩莲.大学生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联度研究与对策分析――以浙江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81-185

[6]王辉,张璐.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对大学生就业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115-117

[7]方行明,韩晓娜.劳动力供求形势转折之下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J].人口学刊,2013(2):60-70

[8]段敏芳,等.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4):133-135

[9]辜胜阻,等.就业结构性矛盾下的教育改革与调整[J].教育研究,2013(5):12-19

[10]刘颖,兰亚明.大学生就业“量”与“质”的关系问题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13(12):94-97,101

[11]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40

[12]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6

[13]黄敬宝.我国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分析――以北京市12所高校为样本[J].经济纵横,2010(6):68-71

[14]王静.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1(1):27-32,45

[15]侯慧君,林光彩.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9):20-22

[16]张抗私,等.就业结构缘何滞后于产业转型:人力资本视角的微观解释[J].当代经济科学,2014(6):11-19

[17]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2(5):198-201

第7篇

关键词:就业难;形成原因;指导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中国近年所面临的社会整体就业问题的一个主要部分,其形成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影响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如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以及与大学生相关的学校教育、政策支持、家庭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为更好地制定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启示及指导。

一、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及原因

大学生直接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他们的心理与能力素质等能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需求,将直接影响其能否正常就业。然而,现实中无论是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还是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而且这种断层已构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种断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期望与就业环境的差距。如今,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往往对目标企业的工作环境等方面有着很高很多的要求,而这些在大学生看来“很合理”的要求,却很少由企业能够符合于满足,这种大学生的“期许”与企业实际环境的差距已经成为阻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主要阻碍之一。2.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差距。不可否认,大学生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接受过高等教育,其理论水平毋庸置疑,但是,企业现在在招募员工的时候,更看重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经验,而这一点,正是大学生的“致命伤”,是大学生的缺陷之一,而它也给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带来了许多困难。3.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能力欠缺。大学生在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却失去了许多与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这使得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方面前欠缺较多,给其寻找工作带来许多不便。4.大学生社会经验欠缺。当下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都要求应聘者应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及期限,而大学生由于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专业知识方面,所以工作经验欠缺较多,这也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

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大学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其社会实践的主要途径,同时,大学也是提供大学生就业服务的主要部门,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培训机制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只有不断完善大学教育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育资源的分配格局,其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社会适应能力是基本的就业能力,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对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问题,往往采取一种消极或“无实际作为”的做法,忽视了学生校外适应能力的培养,这直接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欠缺,毕业后难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3.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就业服务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包括就业信息的传递、求职技巧的指导以及在就业协议达成过程中桥梁作用的发挥等方面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学校就业服务体系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使得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三、政策供给与政策支持方面的原因

解决好就业问题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而就业政策也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公共政策,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就业政策效用的影响因素主要便现在:政策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吻合度以及政策宣传与执行的力度。要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要使就业政策符合实际中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同时还要加大宣传与执行力度,使大学生对政策有更深的了解,使政策能更好的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实际的解决。

四、社会家庭方面的原因

社会与家庭环境是大学生就业重要的外部环境,它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影响着大学生就业:1.整体层面:整体层面主要是指家庭、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产生的影响。在求职过程中,整体层面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的直接影响较少。2.具体层面:具体层面主要是指家庭、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方向、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式等方面的具体影响,它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时,必须将具体层面的因素考虑就去。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学校、政府政策以及社会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因素,在当前大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背景下,要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必须从这四个主要因素入手,重点推进,全面突破,消除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一切因素,只有这样,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才会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游钧.2006―2007年:中国就业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11).

第8篇

(一)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

虽然各高职院校都设立了就业管理部门,并由此部门负责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教学单位分设就业指导机构的较少。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所需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办公及招聘场地、资金等仍未到位,就业指导工作主要还是面向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时间也仅限于大学生的“双向选择”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大多还是对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的学习与解读以及对当年就业形势的认识与分析,在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以及对择业能力的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毕业生的择业需求。此外,单一的就业指导部门使得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趋于一致,缺乏学科专业的针对性。

(二)就业指导手段较为单一

在实际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通常以就业形势报告会、毕业生就业动员会以及讲座为主要形式。就业管理部门只是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法规及就业形式等方面的信息,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未根据毕业生个体特点提供具体有效的指导,忽略了对毕业生的潜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有些就业讲座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质性意义,讲座的场数较少,内容较为平淡,缺乏精彩的指导意见,影响力较弱。

(三)就业指导教师人员不足,就业指导模式尚不健全

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高职院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而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高职院校都未能达标,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比例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一般利用兼职就业指导教师和兼职工作人员来弥补就业指导教师人员不足的问题,主要由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或辅导员来填充就业指导队伍,然而,大部分兼职就业指导教师没有与就业指导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这样使得就业指导工作大打折扣。此外,就业管理部门关心学生就业数量的多,考虑学生就业质量的少;强调就业对学校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的多,考虑如何根据就业信息反馈改进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少。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全程化的建议

(一)在大一时,注重学业规划教育和就业能力认知教育

大一上学期,高职院校要帮助新生认识和理解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大学精神与文化理念、大学的功能与制度、大学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大学与中学教育的差异。在实践上,指导新生学会自我规划,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指导大学生结合自己的志向、兴趣、学习成绩、家庭情况等,按照专转本、参加工作等不同发展目标,初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不同发展方向对学业成绩与综合能力的要求,了解学业发展与职业生涯的关系。在大一下学期,要进行就业能力认知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什么是就业能力、为什么要培养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如何培养等问题;借助先进的测评系统,参照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让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测评,正确认识和发掘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正视和改进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明确努力的方向,为规划今后的学业发展、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在大二时,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根据职业发展目标培育职业能力

在大二上学期,高职院校要指导学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的专业学习,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和专业,谋划未来的职业方向。在实践上逐一指导学生制定、修改和完善学业规划书和职业生涯规划书,并督促实施。大二下学期,要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正与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进一步拓展知识技能,制定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获得与目标职业相关的职业证书,或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

(三)在大三时,开展创业培训与创业实践活动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高职院校应帮助学生形成创业意识,储备创业知识,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与指导分三个层次开展:

(1)创业基本知识的普及。在大三上学期,高职院校可以按专业分类,以专题讲座或报告的形式,聘请校外创业导师和杰出校友担任授课教师,对全体学生集中进行创业知识普及教育,开展创业咨询和培训;

(2)模拟创业竞赛活动的开展。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参加模拟创业竞赛活动,配合做好“挑战杯”为主的创业大赛;

(3)选拔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建立和运用校内外创业园和孵化基地,选择有特色的创业项目,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与体验。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聘请企业管理者、创业成功的校友等担任导师,实行导师带创业团队的项目管理方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也能帮助学生与创业导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阶段进行就业教育

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高职院校除了要以专题讲座和报告的形式进行就业指导教育,还要对有需求的学生开展一对一专人就业辅导。学生的就业方向已基本确定,就业指导的重点要放在申请工作及成功就业上。

(1)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讲解就业形势,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到企业就业、到西部与基层就业;

(2)指导学生使用就业信息网完成生源信息注册、就业信息查询、投递简历、网上签约等;

(3)通过组织模拟面试等活动,提高学生面试能力,增加面试成功率;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与不同用人单位的接触中了解社会需求,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就业目标,实现顺利就业;

第9篇

1998年全国高校共录取108万人,录取率为34%;2012年全国高校共录取685万人,录取比例75%。全国高校大学生,无论从录取总数上,还是从录取比率上,都呈现出一种高速上升的趋势。中国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式教育大步迈进了大众式教育阶段,加之社会上存在的对于民办高校的偏见和不正确认识,更加剧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环境的恶化。因此,正确帮助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社会的就业形势,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找准职业目标,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教育,探索多种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研究综述

“危机(如社会危机、家庭危机、疾病危机和成熟危机等)是突然出现的威胁和中断个体生活进程的事件。危机是造成人类社会和个体发展非连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危机教育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元,如大学生诚信危机教育;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危机等。然而通过在中国知网上对“就业危机”及“教育”两个关键词的检索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

1.中国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教育研究欠缺

当前中国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但学界对大学生就业危机的研究则更多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学生管理等角度出发。真正对于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培育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在大学生危机教育中,对于就业危机意识培育的研究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及理论引领下的多视角的实践探索更为薄弱。

2.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教育研究更为薄弱

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相比,无论是在经济投入、师资队伍、基础设施还是在学生素质上,都有着相当程度上的差距。其生存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发展轨迹更不能与公办高校相比。而民办高校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综合心理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也有很大区别。加之社会上对于民办高校的偏见,更凸显出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的现状

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成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和挑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 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河南省共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26所,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1.毕业生基数大

根据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我国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历史的最高值,而河南省201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也将突破50万。而从黄河科技学院的毕业生总数上看,学校从2009年至2012年毕业生总数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09年全校毕业生总数为5 930人,2012年毕业生总数为8 583人,增幅近44.74%。庞大的毕业生总数,进一步加剧了河南省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现状,同时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形势也愈演愈烈。

2.职业适应力低

和大多数公办院校相比,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多是三本和专二阶段录取的学生。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特别是职业适应力上看,民办高校大学生大多存在底子薄、学习动力不足、有自卑情绪、等弱势。从黄河科技学院2012年针对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报告上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校毕业生在对专业问题的阐释和知识面上较为欠缺,分别占据调研用人单位总数的32.99%;对学校外语水平非常满意比例最低所占的比例为仅为7.73%。

3.社会偏见依然存在

社会上对于民办教育的认识在短期内还不能达到相当程度的正确认知,民办高校的发展机制不健全,也让不少人对民办高校存在或多或少的认识偏见。如: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水平、思想素质及综合素质较差、很多就业岗位仅限公办高校、少数企业不接受毕业生民办教育学历等。社会上广泛存在的这种偏见,更加剧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4.毕业生就业观的偏差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主要体现在就业困难上,而这种就业困难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很多毕业生不能清楚的认识当前国家的就业形势,特别是对于就业地区的环境、经济水平、工作条件等的差异认识不完整。对于自身职业目标的定位不准确,自我期望值过高都导致了大学生,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途径

培育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是引导大学生顺利、充分就业的前提。从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培育的任务上来看,既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关注于那些潜在的威胁和隐患;又要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组织活动,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调适技能、就业竞争力、职业适应力等。因此,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具体途径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利用好新媒体,加强政策信息服务

造成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一部分源自于大学生对于各类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掌握不及时和理解偏差,因此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就是要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帮助大学生及时掌握并理解各类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在传统宣传途径如校报、就业信息网、校内电子屏、就业宣传栏、宣传条幅的基础之上,更要辅之以院系及学校两级咨询室、校内各团体组织官方微博、微信等现代科技信息手段。确保大学生了解、熟悉各类就业政策并能及时掌握各类就业信息,拓展工作方式和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找。

2.深化职业生涯教育,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当前国内就业形势复杂多变,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首先要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出发点,引导大学生自省式的对自我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知,了解自己是谁,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重要的是通过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对于眼前的机遇和制约点有清醒而又充分的认识,设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通过自我探索环节中的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的学习全面了解自我,在职业探索的环节中进一步了解当前社会主流工作,如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地点、薪资福利、晋升空间等信息,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认清国内就业环境的大趋势和最新动态。

3.丰富团学活动,提高就业指导针对性

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举办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组织活动,不仅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增强职业适应力,更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举措。如开展简历制作大赛,求职体验征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我的青春故事”优秀毕业生访谈等活动,将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学”有效结合起来,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形式,吸引广大在校大学生积极投入其中,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让大学生在“做”中,“实践”中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其就业危机意识。

4.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依然是一个热门话题,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依然是相当的严峻。

(一)毕业生数量迅猛增加。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31万,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50万,而201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80余万,创历史新高,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解决他们的就业是个庞大的社会工程。

(二)专业之间供需不平衡。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所需不同专业的人才也在随之改变,再加上有些高校为了招生所开设当时热门的专业,等到毕业的时候热门变冷门,导致供过于求,进而使许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而冷门变热门的专业则供不应求。

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可知,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而前几年比较热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成为“黄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

(三)就业流向不平衡。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的流向还是比较倾向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及沿海的一些大中城市。而相对来说比较偏远的地方在吸引人才的各方面的力度比较薄弱,最终导致经济发达的地方人才济济,而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则很难吸引到高校毕业生。

(四)存在性别歧视。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存在性别歧视。由于部分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只招收男生而不接收女生,即使是那些德才兼备、学业突出的女生往往也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女生就业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女性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本科为15.9%,高职高专为19.4%)高于男性毕业生(本科为9.6%,高职高专为9.4%)。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凸显。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因而学生基本功扎实,创新能力不强。加之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高校招生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这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吻合,其中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新上所谓“热门”专业和“短、平、快”的专科层次,使学校培养脱离了社会的需求。

(二)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首先是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没目标、没准备,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往往是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其次是对家长的依赖性强。我国部分大学生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完全独立靠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位、找工作的大学生不足一半,甚至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家长在后面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成功率。这种社会的高要求与大学生低素质之间的矛盾,使大学毕业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三)就业市场环境不公平。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很多障碍,如专业学历条件苛刻、户籍档案壁垒、就业歧视等,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年代,缺乏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对弱势群体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一些用人单位亟须规范,政府部门继续提供相关政策性支持。

(四)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功能欠缺。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大学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在职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方面,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迎接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功能和内容比较单一。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在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方面,缺乏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高校、企业、社会及大学生等各方面共同的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教学教育改革。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一是与产业结构结合。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拓宽专业适应性,依据企业反馈的信息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二是与发展形势结合。当前,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也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要开设大学生创业选修课程,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政策和知识。

(二)大学生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就业形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要不断优化知识能力结构和实践经验,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积极通过各类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差距,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使自己尽早进入工作角色。

(三)营造大学生就业的支持环境。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有必要营造出一个强大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由家庭、用人单位、社会与学校及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在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但应积极地接纳大学毕业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用人单位还应加强人才储备并加大与高校的联动程度;政府部门应积极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规章制度。

(四)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逐步实现高校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联通;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生实践和培训基地和订单式培养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灵活就业,多渠道就业,主动创业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关系,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纠纷;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积极吸收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比较高的老师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主要参考文献:

[1]程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4.

[2]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第11篇

关键词: 江苏经济转型期 高校毕业生 就业稳定性

改革开放以来的江苏一直是以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和社会成本吸引外资和技术,这种开放性经济的优势在现今各种条件的制约下已经逐步弱化,土地资源的减少,劳动力成本、社会成本的不断增加等预示着江苏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经济转型期。与此同时,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改变了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就业导向导致了工作转换率的上升和就业稳定性的下降。这对员工、企业及学校等各个方面都产生极大影响。因此,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研究,并深入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对促进毕业生就业、企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大学生就业稳定性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针对大学生个体而言。我们把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当成个体劳动者,这样大学生就业稳定性就可概括为:大学生劳动者参加工作后不仅能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稳定工作,同时这份工作能保证该劳动者的生活维持在稳定水平的一种状态。[1]大学生个体劳动者就业情况变化的叠加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就业情况。据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和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呈现上升,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就业率达到了89.6%,其中本科院校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比2009上升了3.2个百分点,高职院校上升了2.9个百分点。但报告同时指出在已就业的2010届、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中,平均有38%在毕业半年内有过离职行为(其中本科生平均有27%,高职高专生有48%)。如果把调查时点延伸到毕业3年后,这一比例更高。根据麦可思对2007届、2008届大学生的跟踪,在已就业的人群中,平均有61%的本科生毕业3年内有过离职行为,高职高专生离职率达到79%。不难看出,大学生的就业率每年都有1%左右的增长,但就业后半年至一年间乃至三年间的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2]

一、大学生就业稳定性低的因素

大学生离职率始终居高不下,绝不是哪个单一原因造成的,这里仍从微观的角度出发,针对大学生个体而言,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稳定性低的主要外部因素。

1.就业宣传存在偏差,造成学生期望值过高。学校盲目地追求毕业生的就业率宣传,使得刚进学校的大学生觉得所学的一直是炙手可热的热门专业,觉得自己毕业后一定能被待遇优厚的企业所录用,从来没有关注过人才市场的变化情况,也就不知道如今社会人才的缺口在哪里,直到毕业之后加入到求职大军中才发现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

2.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专业设置不合理影响了就业。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骤增,这与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有限的接纳能力产生矛盾。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没有适应社会变化而变化,尤其一些社会上急需的缺口型人才专业并没有得到各大高校的认识,以前存在的各系专业设置也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及时的补充和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毕业生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接轨,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无法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岗位,从而盲目就业,频繁跳槽,导致“对口率低,稳定性差”。[3]

3.产业结构不协调,吸纳能力较弱。[4]产业是就业的载体,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就业的转移是密切联系的。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就业结构转换大大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造成了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较弱,并影响到就业规模的扩大。

(二)大学生就业稳定性低的主要内部因素。

1.诚信意识不强,实用主义思想支配就业选择。当今社会由于各层次的负面影响,人与人之间缺乏诚信,使得即将踏入社会的某些大学生也耳濡目染,使得用人单位对应聘的大学生产生了不信任感,从而造成了就职不久后的离职和解雇。有些大学生盲目地追求高薪资待遇,在刚工作不久就频繁跳槽,同样也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不信任感,结果工资越跳越低。

2.就业观念盲目。对于就业观念较为理想化,不能结合自身实际状况,给自己准确定位。很多毕业生的择业观仍然停留在不切实际的思维中,不关注社会发展和现实环境的变化,对于工作的预期只从自身理想化的角度出发,造成与用人单位实际所能提供的岗位存在明显落差。[5]还有不少大学生就业中从众心理严重,往往以家长、同学的评价标准来定位自己的择业标准,而不是出于对该职业的了解及自身实际出发进行选择。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高校应在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水平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完善学校职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尽早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课程,客观分析就业现状,树立大学生科学的就业观念。对处在经济转型期的江苏来说,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良好全面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应对日益复杂就业形势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支柱。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将它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实习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动手能力、组织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与社会全面接轨,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高校应及时关注市场变化,根据市场要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重视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尤其处在江苏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校更应该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和对人才市场预测而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重视实践运用,把知识技能转化成生产力,培养有较强竞争性、创造性、适应性的人才。重视校企合作,让学生走到单位,切身体会什么是学以致用,及早适应企业岗位,适应从学生到求职者的转变。让企业走进校园,促进双方技术与文化的交流,让学校根据需要培养具有企业特征的复合型人才。

(三)积极推进就业政策改革,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不可否认政府职能部门对社会就业体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就业政策的优化、社会资源的整合、就业市场的统一等这些都可以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江苏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如今,正面临着继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之后的第三次转型,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大学生到社区、城镇、乡村基层单位就业,鼓励并资助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应用足用好政策。另一方面,要落实政府对企业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补偿,进一步落实人才激励政策,让更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多渠道多方式收集信息,面向大学毕业生,及时有效地调整就业流动方向。

(四)加强社会舆论对就业的导向作用。

加强舆论导向,让社会大众清楚地认识到就业难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频繁跳槽给员工个人、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让更多企业和用人单位意识到高校学生作为劳动力大军中弱势团体需要他们更多用心和帮扶,认识到忽视大学毕业生的引进就是各种新兴人才的流失,每一个有杰出贡献的人才都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修正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种种不正确的期望与压力。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的报道要全面、客观,避免以偏概全,产生误导。[4]

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中知识与技术的掌握者不应该因就业而成为问题群体,在江苏经济转型时期需要更多人才的今天,就业难,就业稳定性差的格局应该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人才市场,高校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的目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李丹,王娟.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稳定性的宏观因素及政策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8).

[2]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6).

[3]张再生,赵丽华.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促进机制与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7).

[4]郑沪生,张林祥.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思考[J].新,2010(7).

第12篇

关键词:用人单位满意度;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2002年,我国第一批扩招的本科和高职专毕业生渐次进入就业市场,每年社会和高校就业招聘会人山人海的拥挤现场,显示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难的客观事实。高校扩招引发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的主要根源在于:经济社会发展尚未市场化的大学生招生与就业体制,使得高校毕业生量与质的供给不能有效对接社会企业/雇主对大学生量与质的需求。高校没有考虑市场需求,单纯从学科发展角度考虑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培养的毕业生单一性和模式化,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高校没有形成就业为导向的育人理念,没有根据市场需要确立学生培养目标,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知,陈旧和传统的课程和教学设计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高等院校应关注基于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整合各种资源,合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不仅能够就业,而且能够具备工作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有效体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

就业能力最早是由贝弗里奇(Beveridge,1909)提出,用来区分不能雇佣的劳动者和能够雇佣的劳动者。笔者赞同肖云等2007年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阐述。所谓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并保持工作机会的各种素质的集合。它是一种与社会需求相关、与职业发展相连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研究者都还没有形成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统一看法。笔者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认为就业能力构成包括4个方面。

1.内在素质:大学生具备的精神层面的稳定素质,具体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等方面。

2.职业规划能力:大学生对自身和周围社会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后,制定职业发展目标、路线、形式、内容及实施的策略,并通过不断努力,积极实践,最终获得自我实现的能力。

3.社会能力:指大学生在职业活动时所需要的社会交往活动能力。包括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4.专业能力:指大学生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创新能力等,还包括外语、计算机等能力。

二、基于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本次调查以面向嘉兴学院招聘的100家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采用直接、间接方式发放问卷或电话、当面访问等形式发出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2份,有效问卷176份,问卷回收率91%,有效率88%。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对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适应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职业道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责任感和忠诚度”评价一般,认为毕业生缺乏职业道德。用人单位表示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学习能力较强,接受新鲜时尚事物的能力强,但是眼高手低,不愿意吃苦,工作持久性和稳定性差。毕业生怕吃苦,在试用期间无法承受高强度的培训或惧怕工作环境差不愿意去生产线锻炼;大学生离职率高,很多大学生在工作一年内选择辞职,对用人单位的忠诚度不高。毕业生缺乏职业道德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职业缺乏正确认知,不清楚一个成功的职业者发展需要经历的艰苦过程,急切地想要获得高职位、厚薪水及舒适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在于当前大学毕业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们形成了怕吃苦、贪享受的性格特点。

(二)职业规划能力不足

用人单位认为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确,对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缺乏思考,择业挑剔,缺乏职业规划能力。部分毕业生盲目,对就业形势、宏观经济状况、本专业所处社会行业的发展现状缺乏了解,对自己的性格特点、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社交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等也没有充分认识,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从而形成了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校没有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的培养与指导,仅停留于大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公布就业信息等浅层面。

(三)社会实践能力差,缺乏交际能力及团队精神

被探访的用人单位表示招聘来的大学生学历虽然高,但动手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在应聘中,用人单位普遍重视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的交际能力及团队精神。有些用人单位甚至认为毕业生的交际能力比学业成绩更重要,他们不看好只知读书,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不懂得合作的毕业生。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的影响,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是没有抓住实践活动及第二课堂的活动机会,没有让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强

对于专业能力,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在高校获得的专业知识虽然具有理论高度,但无法应用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存在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体制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专业知识匮乏,形成了单一专业基础知识结构。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无法适应多变的时代需求,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另一方面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仅仅掌握理论知识,只会“纸上谈兵”,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的迫切需求。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高校要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基础性和技术性人才,就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把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各个阶段和环节,改变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思路,建立切实有效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

(一)联动用人单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

毕业生的知识和技能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差距,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过于陈旧,跟不上企业转型和产业变化的速度,导致毕业生难以具备企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高校的课程体系和内容相对稳定,跟不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更新课程内容,创新课程体系,紧紧跟随经济发展的步伐。创新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环节和最有效的途径。

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技能培养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大学公修课、公选课、专业基础类课程等,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基本技能,如思想道德修养、外语、自我管理、学习及阅读等技能。虽然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在高中阶段已经基本形成,但还达不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要通过通识课程教育加强学生外语、计算机水平、国内外文献阅读能力和读书报告撰写水平,进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高等院校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根据现实需求选择能够培养用人单位需要技能的专业基础课,使理论结合实际,加强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课程是高校在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课,比如在课堂中对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模拟现实工作环境进行教学等。技能培养课程是在课程内容中增加技能教学的内容和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沟通技巧、合作技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巧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成才模式必然走向多样化。在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未来的就业模式必然趋向创业就业和创新就业,学生的角色与地位必然从被动转向主动,学生从被动求职者转向岗位创造者。因此,在大学教育中还应设置创新创业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激励学生创新和自主创业。

实践体系包括课堂实践、企业实践和第二课堂实践。课堂实践包括实验、小组讨论与交流、专业调研、毕业论文设计等。企业实践包括企业家讲座、企业参观、企业实习等。第二课堂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各类比赛如职业规划大赛和创业设计大赛等。实践体系帮助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机会,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要注意的是,高校不仅要系统化地设置实践体系,还要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支持及制度化的保证,使实践体系不流于形式,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二)产学结合,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

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陈旧,重视理论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没有很好地将课堂知识与实践联系,只是一味地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能产学结合。同时,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模式单一,需要调整培养方式,才能培养出更多真正有能力、有知识的大学生。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改变单纯知识获取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树立“知识重在应用、重在创新”的学习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实践―学习的方式,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改变传统的单纯理论讲授的教学习惯,采用引导式的综合方法,“以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再次,教师要加强与用人单位不同岗位人员的沟通交流,使自身具备用人单位实践和获取职业成功的相关知识,并可以在实践课程中虚拟、模拟就业能力培养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让学习者从中体会、感受。最后,指导学生学会社会实践调查和科学研究,指导学生成立科研小组和社会问题调查小组,根据感兴趣的问题凝练研究课题,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在研究和调查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责任感、忍耐力、吃苦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并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高校改进学生培养模式,产学结合能够弥合人才的学校培养与企业需要之间的错位,校企合作是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用人单位需求相匹配的最有效方法。一方面,教师只有依托实践,将理论知识用于现实实践,然后将遇到的问题带回学校才能促进教学。另一方面,只有产学结合,大学生才能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了解行业和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从而加强自身对行业、职业与社会的体验与理解。改变当前的培养模式,改变原有的学生只在实习期间到企业学习的模式,其一,延长学生在企业学习时间变为应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的需要来学,增加学习宽度;其二,让学生在企业进行“扎根式”学习,增加学习深度,从而使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更加紧密。

(三)基于人―职匹配系统实施职业认知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必须系统实施职业认知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规划能力。根据人――职匹配理论:大学生应尽早进行职业类型测评,合理选择职业类型,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首先,高校要重视职业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建设。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建设,可以为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引导,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可靠又准确的岗位信息,从而提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教育与服务质量。同时注重培养专门的师资,高校要创建平台培训教师,避免教师培训纯理论的学习,让教师熟悉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状况,了解不同岗位的职责与要求,形成实践概念,提高服务的专业性。

其次,根据人―职匹配理论,系统实施职业认知教育。教师在职业认知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大一阶段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向学生介绍专业特色、培养目标,使学生了解就业方向。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测评,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类型,对学生强调制定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大二、大三阶段向学生介绍国家经济结构的特点,以及这些经济结构集中分布的区域,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将会进行怎样的调整,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个人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行业和就业区域,从而制定出职业目标、发展路线、形式、内容及实施的策略。在这个阶段应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不同职业的详细介绍,包括职业特征、职业环境、职业要求、职业工作方式、职业发展方向等,通过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对职业有详尽的了解,从而选择对自己最有吸引力的职业目标,引发学生强大的职业发展动力,从而对职业目标进行系统准备。大四阶段侧重于就业指导,同时增强校企合作,根据不同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开展不同类型的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拓展就业范围,引导学生从学生到职业者的完美转变。

最后,高校还需要开展各类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职业发展的兴趣和追求,如举办专家讲座、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开展职业规划大赛等,以帮助大学生实现理想就业的愿望。

总之,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长期、复杂和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既需要国家政策指导,也需要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个人的资源整合和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求实,2006(3):214-215.

[2]闵维芳,丁小浩,等.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20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