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1 22:32: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建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前期建设阶段
该阶段自1995至2003年。1994年内蒙古财经大学招收第一届保险学专业(专科)学生,1995年《人身保险学》课程作为保险专业主干课程开设。在此期间,该课程同时作为金融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开设。当时只有一名主讲教师、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案,课程建设开始起步。
(二)不断完善阶段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内蒙古财经学院成立保险学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以此为开端,课程建设迎来了不断完善阶段。经过课程组多年的探索,该课程的建设得到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规划情况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
1.组织人员,形成团队自2004年设立保险本科专业以来,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人身保险学》课程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充分融合了保险学、经济学、统计学等交叉学科,各成员均具有较深的保险专业及相关学科理论功底、洞悉保险理论和应用的发展前沿知识,具备承担人身保险学授课任务和科研课题的能力。《人身保险学》课程教学小组共有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助教1人;博士2人、硕士3人,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梯队。从学缘结构上,课程组教师分别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有较好的专业背景。从年龄结构上,课程组成员年龄结构为30-40岁4人、40-45岁1人,是一支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教学队伍。
2.紧跟政策和形势,完善教学内容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更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保证。所以,课程组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所选教材的权威性、针对性和时代性,优先采用国家规划教材(教育部、保监会推荐教材)张洪涛、庄作瑾主编的《人身保险》。同时,选择国外经典教材作为补充材料推荐给学生。在教学内容方面,课程组每学年都会根据政策与形式变化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例如,当前延迟退休年龄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课程组在教学内容中增加《退休政策与养老保险》专题来探讨。
3.完善课程要件《人身保险学》课程在开课初期只有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案。经过20年的努力和探索,目前该课程有教学大纲、配套教学课件、教案、教学案例库、系列专题、习题库和无纸化试题库等课程要件齐备。
4.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练结合、学用结合,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习教学等方法有机结合,形成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师讲授中大量运用启发式方法。实践性问题主要运用案例式方法。这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感性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例如,保险的基本原则、人寿保险理赔可以通过案例加以说明。在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来讲都非常关键。根据课程实务性强的特点,将课程的相关内容(如人寿与健康保险的营销、条款分析、理赔等)安排在暑期实习中进一步学习检验。
5.加强校际交流2006年派一名青年教师赴中央财经大学做访问学者。2006年、2008年分别派一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目前他们均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到金融学院的教学与科研第一线。通过青年教师在国内知名高校学习和深造,课程组与这些学校建立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6.搭建实践桥梁,建立实习基地2014年5月,金融学院保险系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内蒙古分公司、百年人寿内蒙古分公司草拟了《保险行业产学研合作试点方案》,达成了合作意向。两家保险公司不仅可以为学生、教师提供调研和实习的便利,同时也可以选派管理人员为学生讲授寿险营销、保险经营管理等实务性较强的课程。通过与上述两家保险公司的合作,不仅解决了毕业生实习问题,通过实践环节可以进一步检验所学知识,而且也为培养年轻教师的实践经验提供了平台。总之,《人身保险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起步较早,经过20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研究与管理、学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课程优势与特色。本课程侧重人身保险领域,专业性强,同时兼顾职业化特色,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理论性与实务操作性。本课程在区内同类课程中无论是开设时间还是从师资力量、社会影响来讲都是处于领先水平;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学生就业后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已有一批毕业生在保险公司管理层崭露头角。
二、《人身保险学》课程今后建设方向及思路
内蒙古财经大学以自治区区内生源为主,以少数民族教育为特色。因此,《人身保险学》课程立足实际,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域人身风险及人寿保险经营活动的原理和规律,同时注重蒙汉双语教学,为地方经济培养能够适应现代保险市场的风险管理与保险类民族人才。今后的课程建设紧紧围绕上述定位,同时结合保险行业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本课程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特色,力争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准、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今后进一步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在教学梯队人员学历水平、职称结构等方面全面加强,强化青年教师培养,提升整体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
1.建立完善可行的教师进修和出国访问长效机制通过国内或国外、短期或长期培训与进修提升本团队的教学水平,特别是科研实力。国内进修方面,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教学科研后备人才到国内名牌学校进行期限长短不同(三个月至一年)的专题或系统学习,争取利用这种快速、有效的方式提升后备人才的教学与科研素养。国外访问机制方面,鼓励青年科研骨干到国外做访问学者,紧跟国际主流研究范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学科研整体水平。
2.引进优秀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青年人才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保险业竞争的加剧,保险业的发展无论是业务结构还是服务对象,都发生着深刻变化。面对全球化,适应变化的复合型保险类人才已经显得日趋稀缺化。为此,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引进能够给课程教学团队带来新的范式冲击、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青年人才,强化教学梯队的人才建设。
(二)注重课程建设,全面提升课程建设质量
随着我国保险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商业保险逐步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发起的养老保障计划的重要提供者,《人身保险学》课程的开课率会越来越高,对任课教师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围绕保险学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国际保险市场发展趋势,体现现代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特点,科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三)加大实践教学和创新教学的力度
今后进一步强化实训教学环节,扩展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根据《人身保险学》课程实务性强的特点,与《人身保险学》同一学期开设《保险实务》实验课,来配合讲授寿险公司业务经营流程。同时将课程的相关内容(如人寿与健康保险的营销、条款分析、理赔等)安排在“暑期实习”中进一步学习检验。同时将不断追踪学科前沿,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四)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和承担教改项目
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着力打造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精品课程、双语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教改项目。注重教材建设,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及时更新、提高教材编写内容和编写质量;同时开放性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材和课程,逐步实现教材建设标准的国际化。
(五)加大与实体部门的联系,发挥实体部门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当前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从观念、内容和方法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钢琴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对于钢琴教学而言,需要的成本相对较高,与专业的音乐学院相比,高职的教学水平和设施专业性较差。对于一些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仅仅是一种乐趣,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设施,导致学生并未进行过充足的实践。钢琴具有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将重点放专业学习对其综合素养和其他学科的影响上,尤其是对非专业性学习目的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钢琴教学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进而挖掘其音乐潜力,但是目前的钢琴教学失去了这一作用,过分注重技法,又无法从设备上和师资配备上满足教学需求,教学内容以理论讲解为主,枯燥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思维不灵活,过分依赖于教材,这使得学生的思维也较为固定,培养了所谓的“学院派”音乐人才,音乐作品缺乏适当的感情基础。另外,这项教学内容较多,长期学习会呈现出厌烦心理,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疏导,使其对钢琴学习的能力不升反降。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保证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由于钢琴弹奏不仅需要技法,还需要天赋或者是灵感,培养过程中采用繁琐的练习方式将影响学生的情绪,因此导致目前高职钢琴教学处于低效率阶段。(二)忽视个性化特点。在钢琴教学中,无论是基础乐理教学,还是弹奏实践教学,均采用统一的方法和内容。而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其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个性化特点甚至能够决定其弹奏风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的个性点,而不是将其忽略掉。目前的高职钢琴教学就存在这一现象,每学期相同的内容循环教学,理论和实践课程均较少。这使得对钢琴感兴趣的初学者进步较快,但是对于已经达到一定级别的学生来说,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其能力和学习要求,忽视学生个性化特点的培养。钢琴教学多为琴房练习,但是这一过程中忽视学生的特点,将影响其创作思维的构建与发展。导致学生的整体钢琴水平低下。(三)教学方法单一。对于钢琴这一实践教学为主的专业而言,其教学方法也应多样性。但是就目前看,高职均采取先理论讲解,后教学方法安排等教学内容。这一单一的教学方法使社会需求,学生的审美理念均脱节,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为其职场生涯提供帮助。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技术的掌握而言是难的。随着目前高职钢琴改革的进行,但是其问题依然存在,教学内容不宜过于陈旧。
二、任务教学法对高职钢琴教学方法课程建设的影响
任务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高职钢琴教学具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高职教学发展而言,应保证其任务设计。任务引导、任务执行的展开,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钢琴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艺术素养。笔者根据上述现状对任务教学法在高职钢琴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中的影响进行如下分析。(一)任务设计阶段。任务设计阶段是任务教学法应用的重要阶段,应根据需求和特色进行设计,以保证其合理性。对于高职钢琴教学而言,可以采用情景创设法,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注重生活细节的人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在钢琴教学中,采用情景模拟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并通过实际场景来体现音乐作品的意境。任务的设计十分重要,要保证其与比培养目标之间的一致性。比如在学习肖邦或李斯特的作品时,对于这些音乐大家,学生往往能够提起兴趣,但是对于作品的重复演奏则很难,尤其是对初学者。基于此教师应放慢脚步,通过为学生讲解肖邦、李斯特等大家的创作背景和性格特点来使其了解创作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进而了解创作技法,促进学习过程。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或民族色彩,从内容上看,质朴且单纯。一些作品具有较深的浪漫主义色彩,旋律清晰,感情细腻,这与其生活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只有在任务设计时让学生了解音乐家的特点,才能正确掌握情感与技法,弹奏出或激昂、或温柔、或典雅的音乐作品,符合原作品的艺术特点,并且能够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总之,音乐与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音乐反应文化背景,尤其是创作者的情感表达。(二)任务开启阶段。任务开启阶段,钢琴教师必须要保证每个学生均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从根本上实现钢琴教学的根本目的,确保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使用任务教学法将教学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均设置一个小的任务,将改革部分连接起来,利用这几个小任务的串联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具体上,钢琴教学可以通过某一个曲子的演奏来作为阶段性任务,以水平的检测为课堂总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化较少,内容枯燥其单一,因此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导致学生对于钢琴的掌握程度不足,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也并未体现出来。寓教于乐,让学生在钢琴教学中得以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钢琴教师还可以利用组织钢琴比赛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水平,激发学生的认清,使其在比赛中锻炼自己,提高演奏等综合能力。(三)结束思考阶段。任务结束不代表教学结束,还应根据需求进入教学反思阶段。也就是在教师的配合下,进行教学反思。我院从实施任务教学以来效果显著,及时的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任务的执行情况,并制定下次学习计划。在教学思考阶段,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其情绪问题、演奏情感不足问题或者技法掌握不佳等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改变这一缺点,可见教学反思有助于巩固钢琴教学效率,尤其是对演奏具有如此高要求的钢琴而言,一味的学习新知识,而忽视教学反思,将导致学生的技术不全面。对此,教师应多开展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演奏机会,进而确保其全面和快速发展。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当中,教学方法单一,而任务教学法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我院通过任务教学方法的执行对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其更符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特点,进而保证音乐的良好气氛。当然,任务教学法具有复杂性,要求教师掌握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保证在钢琴教学全过程中,任务设计、任务执行到任务反思的高效性。进而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钢琴学习水平的提高。
作者:文静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徐华.对我国高职院校钢琴教育改革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1(12).
[2]林诗斌.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
摘要:为了帮助大家设计撰写论文,求学网为大家分享文秘专业课程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供您参考!
一,文秘专业课程建设的现代性
1.扩展国际视野,力求课程建设与国际专业秘书授证考试主流课程保持同步发展
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逐步融人世界经济.在现代秘书职业全球化语境下,高校秘书职业教育必须超越本土局限,具有国际视野,在相互借鉴,交流和学习的前提下进行文秘专业课程改革,保持与国际主流课程同步发展,这应是目前秘书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在.纵观欧美一些具有成熟秘书职业资格考证国家,比如,最具权威性的美国授证专业秘书CPS(Certified Professional Secretary),久负盛名的英国剑桥秘书证书考试和英国伦敦工商会秘书证书考试,其考核内容无一例外都设有我国文秘专业学生比较陌生的考试课程,如商业法,会计事务,经济学,公司法,管理学,商业沟通和商业行为等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目.从这些考试科目的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欧美国家秘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主要围绕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用原则.在借鉴西方这些较成熟的秘书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经验基础上,日本和韩国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东方国家也在上世纪后期相继建立健全了秘书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制度,同样也把服务于全社会不同领域的经济类实用课程作为考核内容.因此,参照国际上各国家职业授证考试科目,吸收其中合理成分,并与我国国情相吻合,适时进行文秘专业课程的改革与调整,反映国际秘书课程改革的主流思想,这也是我们保持文秘专业课程现代性的要求之一 .虽然现有的秘书教育模式及其课程几十年来确实曾经培养了大批机关秘书人才,但面对市场急需大批训练有素,能力卓著的企业秘书和各种专业秘书的现状,我们不能对现有秘书教育模式抱残守缺,墨守成规,要以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多元的秘书教育价值观,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和适应这种经济转型的变化 .
2.关注本土背景,力求课程建设与现阶段国内社会变革,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方面体现在中国民俗文化,传统思想对社会各行各业各阶层人们的思维言谈举止的渗透与影响;另一方面体现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这就要求"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必须立足于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的综合背景,这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对本土文化背景的关注,就要求课程重建要发掘民族文化和传统中的那些最具科学性,人文性和创造性的因素,使课程改革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比如,秘书礼仪课程的改革,就要强调对中国秘书文化中的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有益成分的继承.我们知道,东方特有的血缘宗法社会,造就了东方特有的礼仪文化,虽然今天所处的社会,早已远离了"以礼治国"的年代,但礼仪文化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都以它特有的方式发挥着不容忽视的社会功能 J.秘书处在人际交往的核心地带,不能不谙中华礼仪文化,同时更要注意礼仪文化在同世界礼仪文化接轨中的变迁和发展.与国际主流课程保持同步发展,要重新确定秘书教育的培养目标.秘书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事业,更是服务行业,其改革必须考虑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要跳出纯粹秘书教学的框框,将课程建设放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虑.所以,在秘书课程改革过程中,应使先进的,国际化的课程理念和优秀的本土实践成果成功地融合,并将外来的借鉴和移植与本土的继承和发展保持一定的均衡,"全盘西化"和"故步自封"都不符合课程改革的现代性要求.
二,文秘专业课程建设的实用性
比较中西方秘书教育课程我们可以发现其教育理念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如何传授知识,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如我们大多数文秘专业都会开设秘书学,行政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大而全的专业理论如何才能做好的方法,较重视实际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秘书教育大多开设打字,速记,阅读和写作,办公室工作程序,计算机应用,秘书会计,企业法律,行政秘书准则等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同样是秘书教育,后者要比前者更实用.事实提醒我们,秘书教育必须以实用技能培养为主,实用性才是秘书教育的唯一出路 .
1.设置实用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与市场接轨,"教育与岗位'零距离"'(陈至立)接触的课程设置思路,其秘书课程设置从分析现行秘书职业岗位着手,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出发点,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规范标准,设计技术,能力培养模块,后再选择支撑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笔者认为,秘书岗位能力构成应分成四大模块,即基础力模块,专业基础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和定向专业能力模块.但能力不是课程,要在充分分析现行秘书岗位职责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出能够支持上述能力形成的课程,并依据上述能力层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即先应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能力,再依据核心能力确定支持核心能力的专业能力,最后依据专业能力的需要确定基础能力.定向专业能力模块可根据学生从业兴趣和学校办学资源优势进行专门培养(如法律秘书可与法律专业联合培养).其支撑课程可依据国家规定的文秘专业必修的秘书工作概念,秘书公文写作与处理等,13门专业课程为主线,并充实一定的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公共基础课和有关定向专业秘书的专业基础课,创建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的文秘专业课程体系.比如,为知晓国际和国内经济现状,可增设一些经济理论基础课程,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等.秘书核心课程可根据实用可操作原则进行整合或拆分,可开设文书与档案处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秘书商务写作,办公室行政管理程序,信息处理与网络技,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实训,会务策划,商务礼仪,会计事务,沟通与项目管理等.一般而言,低年级应着重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较坚实的基础,高年级按秘书岗位能力的形成逻辑和就业方向设置课群,开设大量选修课和开列广泛的阅读书目.总之,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进行,并体现代秘书职业岗位的真实需求.笔者认为,课程体系设置的务实求真,是秘书教育成功接轨市场的关键.
1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
1.1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课程需要精心设计,可按项目、案例等形式进行组装,搬到网上,学生可以全学,也可以学一部分,在课程的实践环节中进行“做中学,学中做”,摸索、模仿、创新并集成新的珍珠项链,能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1.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信息技术使职业教育发生了明显的变革。产业要升级、企业要创新,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网络课程建设提供了便利。移动4G上网、智能手机运用、使得Internent更容易与传统“+”在一起形成创新,改变老师教和学生学的模式。网络课程使学生能在线、移动进行学习,使生生沟通、师生沟通不受时空限制。国外的星星之火如可汗学院、mooc、spoc等范例点燃了教育改革之火,给职业教育以启迪。星星之火像时尚风潮一样,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
2网络课程建设的实施
建设的网络课程体系应能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产教融合,将最新的生产技术、职业岗位要求与教学内容对接。立地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习兴趣,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2.1搭建技术平台。《生理学》网络课程以超星公司提供的泛雅平台作为网络平台。该平台能提供统一的用户接口,普通教师可以方便登录,将PPT、视频、教案、习题库等资源上传至平台,也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图书资源形成新的教学课件或资源。购置泛雅平台要考虑平台的通用性,一般以国家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所需平台要求为蓝本,依次考虑省级、校级通用性。2.2搭建师资平台。2.2.1建立协作教学团队。建立的教学团队在课程规划分析、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搜集和编辑无知识产权纠纷素材、组装上传课程资源都有专人负责,全体成员以学生为本,切实履行服务职责,共同协作创新地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并集成既能体现课程特色又能启迪学生的珍珠项链。搭建师资平台,学校要提供政策,如借鉴浙江大学“薪酬优先、经费优先、职称导向”的政策[1]。2.2.2注重因材施教。在开展网络课程建设时,教师要主动转变教育理念,做服务学生的勤勉引导者,要从教学相长的角度考虑课程建设,即通过网络课程建设努力培养学生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从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并要具有多元质量观,关注学生个性,因材施教,重视学生能力、素质、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如上海市数学教学研究会潘小明老师的公开课就是善于抓住学生,让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典型[2,3]。并在教学设计的大框架下由学生积极参与并集珍珠项链,从中收获知识,迸发创新。2.3注重资源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为教学服务的,建设资源时要进行整体设计,明确课程的能力目标、单元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教学,明确学习任务,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项目任务的执行能力。2.3.1上网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任务、教学课件、习题、教学微课、实验资源、辅助资源等,见图1。此外,要建立课程网站的导航,链接习题指导、在线测试、互动论坛、扩展阅读资源等。图1《生理学》网络课程资源2.3.2考核评价每一章节学习后要自查自纠,评价是否偏离了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高涨;并对每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总结,不断更新。督促学生按时、按进度做好随堂练习、单元测试,提高平时成绩比例,提高平时成绩的区分度,改变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模式。
3《生理学》网络课程的使用效果
3.1驱动学生预习兴趣。学生可以事先预先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带着疑惑进课堂,在课堂上进行疑难问题的讨论。有些问题,不一定要教师具体解答,有的学生可能早已琢磨出答案,可请他们上台讲解,为其他学生答疑,不断提高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一些难度不大的实验通过视频、教师示范操作步骤和实验要点后由学生自行进行练习,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可以引进模拟实验软件进行虚拟实验。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3.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师生可以在论坛上自由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地提出讨论话题,学生开展自由讨论。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师生交流”向教师咨询或与“互动论坛”上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在交流中引入《生理学》最新科研动态,吸引学生参加课外科研实践活动。3.4拓展学生学习内容开发第二课堂,提供丰富的《生理学》扩展阅读资源,方便有需求学生的阅读。链接专业机构的网站、精品课程网站、方便学生找到更多有用的资源,如有趣的生理故事、生动的视频动画等。
总之,《生理学》网络课程建设在培养人才方面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师使用网络课程时务必做好导学服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综合素养,使之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国栋.如何打造真正的大学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16(02):10-13.
[2]潘小明.数学核心问题的设计与教学[J].当代教育家,2015(09):48-49.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预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应站在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的高度上,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学生的心理治疗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解决“个性化”问题,也要解决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确立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为服务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发展性教育并不排斥矫正性的服务,而是把矫正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以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应加强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的教育,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能量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二、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正式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使之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切实了解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应着重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根据大学生在校发展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介绍大学生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他们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例如:新生入学时期的焦虑、烦躁、彷徨、失落心理;在校中期可能产生的挫折心理;毕业前期的忧虑、不安心理等等。第二,教学课程设置的适应性。根据各个院校的特点,课程设置应突出“特色”,即与教育类型相一致,与大学生心理内容相一致,这样有利于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优化心理素质。第三,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的结合,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的结合,教师教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的结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吸引学生兴趣。
(二)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无论是其它学科本身还是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所以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教育中去,与其它学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以人为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渗透是指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大学生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例如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从而指导心理发展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强化理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等。学科渗透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营造师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发动全体师生积极的参与,在校园内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在校内校外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师生的心理服务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全体师生共同组织和发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实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岗证赛课;课程体系
当今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朝着大众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使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适应时展的要求,已成为会计教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众多教改项目中,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重点和难点项目,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会计课程体系模式的现状
当前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课程与实践脱节,简单照搬一本高校的课程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课程所覆盖的知识技能与就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脱节,使得学生在校期间由于缺乏高仿真训练而导致就业后无法立即开展业务工作,给应届毕业生就业带来困难。关于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李丽君,姚雨晴(2013)认为存在理论课程安排不够合理,授课模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秦海敏(2011)认为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目标不一致、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等问题;关于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方向,邓孙棠(2013)提出构建一个与"应用型会计本科教育"相应的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胡琼(2013)提出多角度构建"多元化"的理实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李传宪(2013)提出CPA考试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融合,蓝文永、许蔚君、孟凡芳、罗小明(2011)等学者提出了能力导向(本位)的课程建设体系等等。学者们提出了课程建设方案的多重理论,但是尚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建设方案。
二、应用型本科“岗证课赛”的融合的教学模式
(一)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岗课融合”
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中要改变以知识点安排所学课程,所学内容普遍使用性强,岗位针对性不足的现状。根据学生就业时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在保证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兼顾本校学生就业方向,加强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确定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例如针对会计核算岗位设置会计学原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财务会计实务、财务软件应用等课程;针对出纳员岗位设置出纳实务;针对成本核算岗设置成本管理实务等课程;针对纳税申报岗设置税收实务、税务会计等课程;针对企业理财岗设置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证券投资等课程;针对财务审计岗设置审计实务等课程,并在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增加岗位群实操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各岗位职责有初步的认识。
(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证课融合”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级别和职称的提高也需要通过考试来获取相应的证书,此外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相关的专业工作,也要求有不同的资格证书。会计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分为国内考证和国外考证两大板块,归纳起来国内考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房地产估价师、土地造价师、造价工程师、价格鉴证师、初级审计师、中级审计师等,国外考证包括英国特许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美国注册会计师、加拿大注册会计师、注册金融分析师、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美国管理会计师、英国国际会计师、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等。学生为了能顺利地获取就业相关的证书,在校期间的知识储备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内容应尽量包括各类别、各层次的资格、职称考试所涉及的内容,由易到难、由基础到专业,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课,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配合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考试的时间,从而有效助考。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设国际合作班开展课程相关课程建设,帮助学生考取国外的资格证书,以便学生在毕业时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就业平台。
(三)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赛课融合”
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级竞赛,使课堂自然延伸到课外,通过竞赛集中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特殊技能,让学生能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的综合素质,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利用课堂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会计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把“赛”作为“课”的有效补充,通过“赛”提高“课”的实际效果,进而提升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目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参加的课外竞赛主要有珠算大赛、点钞大赛、综合计算技术技能竞赛、会计操作实务大赛、会计分录大赛、会计百题知识竞赛、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会计技能比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计划竞赛、“挑战杯”竞赛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进行引导。
三、“岗证赛课”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的建设路径
(一)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使“岗”能够体现企业单位的真实需求,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开发上需要企业的参与,最好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积极建立校企合作的平台,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建立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以实际工作岗位和任务为载体,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同时通过设立校企合作平台,也有利于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多项社会培训和专题讲座、组队参加各种会计知识技能大赛、合作等项目的开展,既能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又能提升教师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企业员工形成创新意识,实现多赢。
(二)在课程体系的开发上充分考虑到实际的工作过程
在“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的开发中,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深入企业调研,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以及审计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拆分为具体任务,明确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以便确定课程设计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流程图
(三)将职业证书、竞赛获奖计入学分,实现课证赛相融合
学生为了取得珠算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初级会计职称)职业资格证书,将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现行学分制下,将证书量化计入学分,实现与相关专业课的学分互认,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践取得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的会计岗位技能鉴定证书、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及拓展取得会计师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信息化工程师证书,可作为额外的加分,代替选修课程学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获取奖励的,可按照奖励类别、奖励级别计入相应的学分,或者作为相关课程考试成绩的加分项目,提高学生参与课外竞赛活动的兴趣。
(四)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毕业论文撰写方式
鉴于校外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岗实践机会有限的现实条件,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中,需投资引入先进的模拟实训平台,模拟企业内外部职业环境分岗位角色进行混岗、轮岗实训,将事将实践教学贯彻到系列专业课程中,延生到定岗实训阶段,为学生构建“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含毕业论文)”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当前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上,重视程度不够,理论功底不足,抄袭现象严重,论文流于形式。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根据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特点,改进毕业论文撰写方式,毕业论文选题和行文应结合校外顶岗实训的实践撰写,改变毕业论文的写作模式,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发现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采用实践报告,调查报告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使学生的毕业论文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岩.会计专业“岗证单”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教学课程优化设置[M].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1).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网络课程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建设植物学网络课程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植物学网络课程的建设能解决本校植物学教学资源的不足,适合本院系开展拓展教学,能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也适合在本校内开展网络选修课程,使更多的学生能选修到植物学这门课程,学到更多植物学的课程知识,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课程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 发展的一个趋势 建设植物学网络课程 有其重要的意义
【本页关键词】省级期刊征稿 写作辅导 写作网
【正文】
前言网络课程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趋势,因此建设植物学网络课程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植物学网络课程的建设能解决本校植物学教学资源的不足,适合本院系开展拓展教学,能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也适合在本校内开展网络选修课程,使更多的学生能选修到植物学这门课程,学到更多植物学的课程知识,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方法。另一方面,植物学网络课程的建设是提高植物学教学水平和适应教学发展的一种手段。许多高校已经建设了网络课程,但是,很多课程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网络课程未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地调整更新以适应教学的发展的需要。一些网络课程只是简单地将平时的教学课件放在网络上,一些网络课程则是把课本电子化。这些固化的课件普遍存在更新修改困难、平台的开发性不好,再作一定修改的时候很可能要重新再做,从而造成了太多重复的开发工作。网络课程的优点最突出在于它能不断完善,不断更新,以适应教学的需要,使教学达到最优化。但现在的网络课程并未实现这方面的优势。因而在建设植物学网络课程的时候,先从如何实现网络课程最基本的优势入手,考虑到更新与持续开发,从而使课程的知识内容能得到不断更新和调整,适应教学发展的要求,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1. 网络课程建设前期准备关于网络课程的界定,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认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①。在前期的准备中,课程建设重点在于整体的策划。没有全盘的考虑,做起来就像一盘散沙。最后做出来就不像一个完整的课程,持续性开发更难实现。因此,前期要决定整个课程的架构,开发过程的流程要决定好,更重要的要注意开发的持续性。另一个重要的准备在于素材的收集。在植物学的课程中,表现力最好的素材是图片,无论是形态解剖学或是系统分类学,通过观察图片而获得知识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植物学图片的选择的好坏对教学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兼顾开发持续性的需要,收集回来的图片素材都需要先作整理,之后才能被使用,而且经过整理,图片查找、利用也方便,有利于后续的开发需要。建立素材文件夹安放收集的图片素材。按照图片内容将图片分类。关于根的图片就放在“根”的文件夹里。此外在每个目录下最好再建“已处理的图片”和“未处理的图片”的文件夹。把马上能用的图片和需要再修改的图片分开,二次开发对图片的处理就有的放矢了。
【文章来源】/article/35/145.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一、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管理学课程内容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财经院校人才培养已直接面向生产经营企业,而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生源状况,为管理学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结合本校专业实际对管理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优化设计教学内容
管理学课程是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把不同专业对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原理与方法传授给学生,加强通用基础知识教育,解决不同专业对基础知识的不同要求作为重点。
课程围绕学生专业思想、专业通用基础知识教育做好管理学课程内容设计。针对各经济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从精简课程内容、突出核心重点和难点、避免内容重复的原则出发,把与专业课相关的内容整合到专业课程当中,科学界定管理学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明确分工,使之与后续专业课程内容紧密衔,构建起管理学课程内容的系统化体系。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理论讲解和案例教学,运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对管理学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并系统了解和掌握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了解、学好管理学,在现实生活中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以及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统筹安排的方法等,是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基础。提高对管理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基础。通过重点对计划与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具体方法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基本管理技能和方法。
2.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中要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原理,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管理思维模式,教师就要经常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了解和收集具体的管理案例,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是做好管理学课程优秀教材选用。二是采用数字化更新管理学的课程内容。本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原则, 把更新管理学教学文件与多种媒体形式进行整合,形成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
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采用典型企业的数据和实例。几年来,本专业的教师编写了15万字的《管理学习题案例集》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
3.适时调整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适时修订教学大纲,使理论课程内容满足能力培养需要。以课程论文形式加大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测试。通过论文的写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全院各专业开设专题讲座,把最新的管理学理论与发展动态介绍给学生。教学内容改革措施得力,效果显著。
二、探索适应管理学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把解决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出发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案例等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素质教育。
1.案例教学法
紧密结合我国企业改革和上市公司实际,将管理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搜集整理编写了《管理学习题案例集》,辅导学生学习。教师将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指导学生分析案例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同时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启发讨论式教学法
针对大一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管理学课程刚刚接触,对管理知识陌生的实际,结合专业思想教育,重点启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知和兴趣;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从事管理工作的前景,结合教学内容、案例分析进行启发式教学,开展启发式讨论,形成师生互帮互学,教学相长。为培养学生对经济类专业学习兴趣,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知识基础。
3.erp沙盘模拟实战训练
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结合企业生产运作的全过程,实施ERP沙盘模拟实训模式,师生团队合作,以小组形式完成。学生在灵活运用管理学原理,自选方法与路径完成一套完整的决策方案;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角色分工、明确规则,并进行沙盘初始化,带领模拟第一年决策,编制报表。通过企业模拟运行,使学生能在模拟实战中愉悦地体验管理者应掌握的技能,强化了实践能力。通过该项目实训,使学生领略了完整的工作流程。了解掌握基础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过程,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具体分析、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学习热情。
三、建立适应管理学课程改革的考核体系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期末考核采用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以基本理论与应用够用为度的原则设计考试内容,强化本课程的实践能力的考核,全面提升学生运用管理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民办高校学情分析,本课程的考核体系如下:
1.课程考核比例
平时课堂考核占总成绩20%,由书面作业、出勤和课堂讨论发言加权得出;课后考核占10%,包括实训报告、企业管理专题调研报告等方面内容;课程期末理论考核占70%,主要包括知识性考核。
2.考核内容与题型
考试课程期末考核方式为:理论考试占总成绩70%,卷面实行百分制。考试试题覆盖全课程,其中第1~3部分占30%,第4~7部分占40%,第8~10部分占30%。考试题型原则上可分为填空题、选择题、解释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七种类型;其中客观题占40%,主观题占60%。考核为闭卷,笔试,实行教考分离,密封集体评卷,做到公正、客观,学生成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这种灵活多样化的考核方法,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管理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适应未来管理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加强管理学课程实施的保障条件建设
加强管理学课程建设,保障条件建设是持续搞好优秀课程建设的需要。对此,我们在进行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的同时,加强了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使教材建设、网络资源整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同步进行,从而保证了管理学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1.收集、归类、整合管理学网络课程资源
一是收集和整合与管理学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资源, 既有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改论文,又有生动典型的案例,促使学生能在人性化的网络环境中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增加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二是进行管理学课程网站资源库的建设。管理学课程网站资源库由课程大纲、媒体教学、案例习题、前沿动态、视频课堂等五个模块组成,管理学课程网站设立交互功能,由学习评价、在线答疑、实践教学三个模块组成。
2.通过局域网(校园网)和互联网等进行教学
一是通过管理学课程网站,使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内容和各章节的电子讲稿,以及课题组统一制作的PPT讲稿得以在网上呈现。二是录制了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供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三是通过互联网下载企业的基本状况,使学生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经济与政策发展态势等。
3.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是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引进当前国际最流行、具有明显实效的“沙盘模拟实战训练”模式。二是积极与社会企业合作办学,走产学合作道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互利共赢。目前全院已与61家企业签订了教学实践合同,师生在不同的学期到企业进行锻炼。
4.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管理学课程建设的核心保障
几年来一直鼓励教师在职攻读高级学位,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说课、讲课竞赛,参与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实践与基地建设以及科研课题研究;有计划地组织课程组成员到签约企业参加管理实践活动,开展企业咨询服务等项目,提高其学术水平。教学团队中,课程组成员在研究方向、教学经历、学历结构、年龄阶段、职称层次等方面形成互补。通过团队学习和研讨的方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提升了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强化了教师自身的团队意识,从而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了快速和持续提升,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同时为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五、管理学课程建设的反思
管理学课程内容和方法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还缺乏创新思维。目前,管理学教学模式仍是传统教学占主导,学生参与性较弱,并且教师过多依赖媒体教学。为了实现管理学教学多层次目标,把教学内容生活化、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积极主动进入深度学习,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知识结构需要提高和优化。此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还存在不适应;学校与生产经营企业的联系还不广泛,阻碍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霍彬.<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教改研究,2008(10).
[2]武忠远,王成,李兴开.管理学课程改革新思路[J].教育探索, 2008(7).
[3].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讨[J].教改研究,2013(4).
[4]贾明清,方林.管理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5).
[关键词]新媒体概论 课程建设 网络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93-03
近年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从新媒体上获取信息。新媒体是未来媒体发展的重点,是传媒市场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方向。因此,加强新媒体的研究和教学对推进新闻传播学学科进步、人才培养、产业升级乃至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国内外新媒体教育还处在发展初期,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教学定位、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建设、学习环境的改善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分析、总结,试图找到适合《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优秀方案,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提供现实指导。
一、《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定位
(一)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新媒体概论》是因新媒体新闻传播事业的勃然兴起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新媒体概论》主要研究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各类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在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习者了解各种新媒体的基本概念,把握各种新媒体的传播现状、效果和发展趋势,掌握各种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信息流程以及盈利模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在实践中理解、掌握、深化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因此本课程除了进行理论课的教学之外,还有实践教学环节。为《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后续相关课程打好基础,为将来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中工作奠定基础。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增强学习兴趣、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学科发展为指导思想和根本出发点。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之上,加强课程内容建设,争取把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成为广东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二、《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建设主要从教师队伍、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和学习环境等方面展开。
(一)教师队伍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应该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主持建设,教学团队应结构合理。惠州学院《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教学队伍由5人组成,其中教授2名,高级记者1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学历均在硕士以上,年龄在35岁至45岁之间,且都是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与科研的一线专业教师,是一支具备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惠州学院制订了课程团队发展规划、青年教师结对培养计划、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等,优化了课程团队。
1.引进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优化教学团队。惠州学院建立高级人才引进机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引进一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课题负责人近十多年从事新媒体与网络新闻学教学与科研。担任《新媒体概论》、《传播学》、《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闻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的教学,主持2013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舆论研究》。还引进一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担任课程第一主讲,该主讲教师担任省级精品课程《传播学》的负责人,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网络非理性舆论的社会风险研究》,对新媒体课程教学有丰富的经验。
2.促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名主讲教师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新闻学博士学位,选修了与《新媒体概论》密切相关的课程。该主讲教师2011年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网络公共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2年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与治理研究》等都是关于新媒体的研究。通过教学结合、教研结合,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参加学习交流和学术考察。课程主讲教师先后参加过中国新闻传播学年会、中国网络传播年会等学术会议,了解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网络新闻学等课程教师探讨交流教学经验。教学团队反复研究中国传媒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新媒体与网络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完善《新媒体概论》课程体系设置。
(二)教学内容建设
1.更新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惠州学院通过对国内外院校相关课程的比较分析,结合本校的教学情况,按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有利于学习者能力培养的原则,增设了一系列增强学习者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教学环节。改革前的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后增加了12个实践教学学时,总学时为42学时(见表1)。
2.调整优化课程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关注最前沿的新媒体动态,使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保证学习者能及时获得最新、最有用的新媒体知识和技能,是《新媒体概论》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首先,惠州学院调整了教学大纲,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网站”、“社会化媒体”、“手机之外的移动信息传播”等内容。其次,主讲教师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把新媒体发展最新成果及行业发展动态与趋势,整理、归纳、整合为教学资源,提高课程的科学性。通过改革,《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内容具有清晰的逻辑性、系统性,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知识点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学习者欢迎。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本课程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教学方法已从最早的老师单向授课模式,变为教师授课、学习者讨论、个人和小组报告、师生互动、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多元化模式,成功地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
2.“案例工作坊”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新媒体概论》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引入“案例工作坊”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主讲人为核心,15名左右的成员组成的小团体。结合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主讲教师把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各种新媒体实际应用范例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围绕某个话题、案例进行讨论或实践操作,引导学习者对问题实质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与动手能力。由于该教学模式强调面对面交流、参与者的互动学习以及实践操作,所以,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多通过普通讲课无法获得的思考和成长体验,可以把课堂上的体验内化成专业素养和行为态度。课程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习者在“案例工作坊”教学过程中积极性很高,并认为自己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3.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完善了多种网络资源和PowerPoint的演示教材,充分利用教学互动平台进行师生的互动。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概论》课程利用魔灯教学平台,建立了具有多媒体特性的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利用魔灯教学平台提供的论坛、测验、资源、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Blog和Wiki等丰富的课程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在线自主学习、在线作业、在线答疑、在线自测/考试、在线实时交流等教学活动。使教学理念从传统的教案设计向课程设计转型,内容设计向“资源+活动”设计转型,教学方法从传统的传授型向传授型、研究型、社区型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转型。比如主讲教师和学习者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课堂的课程管理中的资源上传、 下载教学资源, 以达到教师与教师、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多方位资源共享的目的。再比如,通过新媒体概论的论坛或博客,学习者可以在线提问,教师可以在线答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突破空间的阻隔进行实时的同步交流,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异步交流。
(四)教学条件建设
1.教材的使用与建设。本课程早期采用中科院新媒体研究专家闵大洪研究员编写的《数字媒体概要》作为教材,该教材在编写中强调学理性、实用性、工具性、前沿性、延展性、交互性的统一。但是,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该教材部分内容难免过时。目前,该课程使用本课程主持人周海英教授著《数字新媒体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作为课程的主教材,并选用了如下书籍作为参考教材(见表2):
2.课程相关资料建设。课程组成员密切跟踪,及时购买与本课程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出版的图书、资料,并向学生推荐阅读。比如《网络社会的崛起》(纽曼尔卡斯特著,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网众传播―― 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何威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微博―― 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新媒体概论》(宫承波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研究新媒体的著作。本课程组还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目前已有国内外新媒体传播类图书约100多种,与本学科相关期刊论文数百篇,光盘数据库文献资料也非常丰富。
课程团队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跟踪和吸收国内外有关本课程研究的最新成果。如教会学生熟练使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硕博士论文库、传媒学术网、传播学论坛、中华传媒网、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网等,增强了学生自主获取学术信息的能力。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教学改革重点之一是学习环境的改革。当前,课程学习环境的改革主要体现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环境的建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程团队在惠州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搭建了《新媒体概论》的课程网站。在课程网站中,根据《新媒体概论》的教学定位、教学内容,建设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师资队伍、教学日志、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练习与习题、参考资料目录和教学录像等基本资源,并且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及时的更新。在基本资源的建设中力求涵盖新媒体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系统介绍《新媒体概论》的相关知识,既实用又易用,能共享,为《新媒体概论》的教与学提供平台。
除了建设《新媒体概论》课程的基本资源之外,还建立了课程的立体化拓展资源。拓展资源包括:图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视频讲座库、案例库等。在多媒体素材库中收集了中华传媒网、人民网传媒频道、新浪传媒、紫金网、中国新闻学评论等传媒学术网和传媒体资讯网,每一个条目设有网站名称、网站截图、网站链接、网站介绍。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网站了解传媒体资讯、学术动态以及前沿的学术观点,丰富自己的传媒知识。视频讲座库收集了新媒体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共20场,便于学习者领略传媒领域专家学者的风采,了解传媒热点话题。图书资源库收集了40多本传媒书籍,每一条目设有书名、网络购书链接、内容简介、内容目录、作者介绍等关键信息,为学习者拓展知识面提供参考。
三、课程建设成效
从2008年以来,惠州学院在广播电视学专业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课程。经过五年的探索,课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明确了课程定位,完善了教学体系,改进了教学方法,改善了学习环境,培养了一支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2012年5月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系列专题研讨会上,惠州学院的《新媒体概论》课程获同行专家、学校、学习者、社会等方面的高度赞誉,提交的教学改革论文《新媒体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评为优秀论文。2012年《新媒体概论》被评为院级重点课程,2013年被评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被学院推荐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学机构、教学团队、学习者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才能造就真正的优秀学习者以及惠及相关的教师和社会人士,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3]1号.
[2]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教高[2012]2号 .
[3] 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3):185-189.
[论文关键词]课程建设 学习资源 视频制作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需要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从课程设计、提高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笔者作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视频制作技术”课程负责人,经过长期积累,不断创新,在课程内涵建设、教学方法、配套教材、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形成了自己的课程特色。
一、课程建设的内涵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建设,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资源,以信息化的手段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方便各高职院校师生对优质资源的学习、消化和吸收,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再创新,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师的综合素质关系到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短期调研,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选派教师参加高职教学改革研讨会和课程建设培训会,更新教育理念,开阔眼界;安排政治、业务素质高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结成对子,负责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学术、业务等方面的指导,并对培养情况进行定期交流;带领青年教师进行级教研科研课题的研究,指导青年教师积极撰写教研、科研论文。
2.重视教学内容建设。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体现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要把握好必需、够用这个度。教学内容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学习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课堂教学要注重选取融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素养养成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深入企业,与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座谈,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收集企业的真实项目,并将其转化为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案例。将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与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以企业的岗位作为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培养的学生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视频制作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影视制作行业的岗位技能需求为依据,通过对策划师、摄像师、编辑师等视频制作人员岗位能力的分析,遵循企业视频作品制作流程,将“创意与策划”“摄影与摄像”和“视频编辑技术”等课程整合为“视频制作技术”学习领域。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改革方案,把电视台精彩的节目片头、广告公司的视频广告等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引入课堂,按照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将课程实施分为入门阶段、提高阶段和实战阶段,培养学生构思创意、摄影摄像、编辑合成等方面的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一专多能的岗位需求。
3.抓好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材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用于课堂教学的纸质教材和教学课件,有用于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的项目题库和教学光盘,还有实验实训用的指导书等等。
编写教材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堂的教学案例和实训项目,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教材的内容要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思维,体现课程特色。
“视频制作技术”课程团队非常重视教材建设,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企业专家合作,编写了工学结合的《影视编辑技术》和《视频制作工作页》实训指导书,制作了教学课件,配套的教学光盘共包含十个教学模块的全程教学录像和二十一个项目的屏幕操作录像,重点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完成工程项目的能力。立体化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了学生岗位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边学边做,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
转贴于
4.注重课程实施过程。现代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信息;制作课件、视频教学录像、Flash模拟动画等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建立虚拟企业,帮助学生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也由原来的被动听讲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虚拟员工等不同形式进行学习,利用图书馆、互联网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视频制作技术”的课堂教学采用“典型案例法”导入授课内容;采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进行创意策划,提出独创性的想法;在数字媒体工作室,将学生分成五人一组,采用“角色扮演法”,赋予学生策划师、摄像师、编辑师等企业员工的虚拟身份,模拟企业员工的职责分工,基于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项目制作,使学生在虚拟企业里完成真实的任务;项目完成后,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创作思路和制作技巧,营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对优秀作品通过教学网进行展示,推荐参加各种比赛,通过“评比激励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5.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实训条件和真实的生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基地最好是融教学、培训、职业鉴定、技术开发、产品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基地,既能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又可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实习训练基地,采取顶岗实习等方式加大专业技能的训练力度。精品课程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要列举主要实践教学项目,说明实践环节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和实训设备,有针对性地说明其实训效果,保证实践课程的技术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6.建设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和系部要在政策导向、建设过程、技术保证、资金支持等方面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实行相应的激励机制,营造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为课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院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由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专家、教授组成的课程建设小组,负责课程建设立项评审、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学院制定了课程建设规划和管理办法,围绕课程建设目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在每年的10月份组织开展一次课程建设的立项申报与评估验收,定期听取课程建设的相关汇报,帮助课程负责人解决课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对精品课程的建设给予有效支持。
学院建立了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师进修、培训和学历教育制度,近两年,有百余名教师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和进修。同时建立了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的评选、考核、培养机制,给予不同层次的特殊津贴待遇,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课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课程与专业的关系。课程建设虽然是一门课程的建设,但是不能就课论课,孤立地夸大其地位和作用,要把该课程放在整个专业体系中进行定位,强调该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方面所起的主要支撑作用或明显的促进作用,准确阐明课程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同整个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的异同,既不能混淆,也不能割裂。
关键词:课程群;学生数学类社团;创新训练;实习实训
目前,数学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的许多学生反映数学课程太抽象,并误认为数学课程没有应用价值,由此导致学习兴趣缺失。而且,数学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认真分析归纳,寻找解决办法。经过调研、讨论和数年研究,我们认为:特别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Quality),抓好第一课堂,联合学工,创建若干数学社团(community),搞活第二课堂,营造良好学风,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然后搭建若干平台,采取系列措施,通过有导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Innovation)训练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实习基地,开展实训实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Practice)动手能力,在此基A上,进行延伸与拓展,完成有特色的毕业论文(The.sis)(设计)。以上模式我们简称为QCIPT教学模式。
一、数学类专业QCIPT模式中课堂质量(Quality)的提升
如何提高课堂质量是课程教学的核心问题。目前我们努力在不更改现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析课程设置、教师的授课现状和现有培养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一课堂”建设的着力点是教师。对此,我们的思路分为两块:一是教师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增加课堂吸引力;二是教师思路,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注重课程群建设,注重教师之间的交流。
(一)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学习和交流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定期举办教学基本功比赛,同时要求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比如微课程比赛,教案设计大赛。通过比赛,规范备课流程、教案的书写、课堂教姿教态、课堂组织等一系列教学环节。
鼓励教师每年参与相关课程的教学研讨会,观看相关课程的视频公开课,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部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网络培训,并撰写心得体会。
组织教师聆听名师讲座。名师们的教育理念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他们对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有独到之处,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不复制别人的思路,努力把课讲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还要求教师相互观摩教学,取长补短,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同时定期开展数学系内部的教学研讨活动,特别是同一类型课程的老师(比如:分析类课程,上机实践类课程等)相互交流教学进度、学生作业情况、课堂纪律、学风等教学具体事务。
(二)加大课程建设力度,构建课程群
以课程建设为契机,提高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要特别关注若干在培养方案中的起着衔接作用的课程,构建课程群,实施联合建设。比如:我们注意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学科。一方面,它需要扎实的数学理论,比如“数学分析”和“实变函数”的理论知识;同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应用性强,其中许多统计思想被用作数学建模的工具,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于是,“数学分析”“实变函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数学建模”这4门课程可以构建成一个小的课程群,实施联合建设,相互促进。这种课程群,不是若干门课程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某门课程的系列课,而是按照课程之间的理论联系和理论应用联系而组建起来的若干门课程。以此“小课程群”为平台,将数学类专业的部分课程拧成整体,搭建学生对这部分课程的知识网络,使其做到融会贯通,教师对此课程群的课程实施联合课程建设,同时以此为经验辐射到数学类专业的其他课程。
我们开展课程联合建设的具体思路如下:
1.建设形式
在联合建设的组织形式上,除课程群负责人外,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均设置有负责老师,同时作为成员参加课程群中其余课程的课程建设。
2.建设内容
在建设内容上,特别注重各门课程知识结构的联系,将知识的相互关联性和相互融合性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制定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和考试出题规范,制作教学课件和教案,编写教学辅导书等教学活动。具体来说:
(1)课程群中各门课程都要有详尽的纸质版教案,并且根据教学情况依据相应学科的最新发展及时更新完善。教案的撰写要注重两个联系:一是本课程内部诸多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本课程中的知识点和关联课程中知识点的联系,比如分析中确定性结论和随机性现象中统计规律性之间的联系。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用多媒体,就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特别注重知识点的直观背景和动画的直观展示,同时,利用多媒体信息量丰富的特点,要及时穿较课程群中相关课程的知识点。
3.课程群中知识点的融合方式多样化
(1)“引人”式:由已学关联课程的“旧知识”引入新学课程的“新知识”。
(2)“对比”式:将关联课程的知识点和现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对比,用以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比如,讲述概率论中随机变量列的“以概率收敛”和“以分布收敛”,可以综合比较数学分析中“数列的收敛性”,实变函数论中的“以测度收敛”和“几乎处处收敛”等。
(3)“启发”式:通过现有课程的知识点,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提前感受并使用另一关联课程的思想方法:比如,学习完概率论中的“中心极限定理”之后,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演示“高尔顿板的小球试验”,然后启发学生使用概率论工具和数学建模的思想,通过严密的理论推导来解释这一随机现象。
二、打造数学类社团(C0mmunity),搞活第二课堂,营造良好学风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搞好第一课堂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如何让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这种能动性的转变?我们认为,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开辟第二课堂,营造良好学风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具体的思路如下:
(一)组建课程兴趣小组,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水平
我们注意到当代不少学生思维活跃、热衷课外活动。于是依据学生兴趣爱好由学生自愿报名,然后授课教师考核评定,组建相关课程的兴趣小组(通常由该门课程学习优异的同学组成),其中组长一名,负责平时的互助提高活动。
一方面,课程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定期讨论教师布置的思考题或者补充教材,这些内容是课本中理论内容的拓展升级,或者是利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去动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类实际问题通常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在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中,让课程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讨论概率论起源中的“分赌本”问题,课堂上讲完“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之后,要求兴趣小组解释“Galton板试验”中的小球的下落未知问题,并编程重新实现。课程兴趣小组开展的这些活动,使成员对课本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带有生活背景和趣味性的问题分析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程兴趣小组成员的辐射作用和所营造的氛围,带动全班同学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的提高。
另一方面,课程兴趣小组协助教师答疑辅导该门课程的后M生,减少不及格率,帮助更多的同学顺利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
(二)组建数学类的学生社团,营造良好学风
在课程兴趣小组的基础上,课程建设负责人特别是课程群建设负责人和学工处的老师一起组建、完善数学类的学生社团。比如:组建大学生数学协会,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大学生统计协会,大学生科学计算协会等。每个社团都有指导老师,主体是学生,面向全校学生开放,通过学生主动申请入会。协会的组织机构由学生构成,定期开展活动:如协会招新,老会员对新会员的经验交流会,数学类课题探讨,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统计建模竞赛和编程设计大赛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数学知识竞赛,并对往届竞赛的优秀作品进行讲解等。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院系会根据数学类社团的需要提供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帮助与指导。开展活动中,学生申请后,数学类专业在课余时间会面向数学类协会会员开放数学实验室,让学生动手使用数学软件,对实现问题进行数值分析和模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做统计分析,自己编程实现数学动画等。同时,指导老师也会定期和学生碰面,讨论问题,给予指导。比如,对定期开展的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的、北美的)、全国统计建模竞赛等,指导老师会在赛前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竞赛辅导,每年暑期,指导老师会对参赛学生集中培训。数学系教师和数学类社团负责人定期举办校级数学类竞赛(由指导老师出题,阅卷,讲评,选拔),比如学校的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建模竞赛。
这样利用社团,在教师指导下,成员间开展互相帮助,通过“传、带、帮”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各种数学类竞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的开辟,不仅巩固了学生学习的课本知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优秀生也部分实现了自我价值,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体现了“教书是为了育人”的理念。
三、开展大学生创新(Innovation)性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特别是数学类社团的负责人以及打算继续深造的学生,在“第二课堂”开展的基础上,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大学生创新性训练。这些创新性项目是以学校、北京市或者国家的“大学生创新性训练项目”为平台来开展的。每个项目由5名学生组成,其中1人担任该项目的负责人,选派指导教师1名,项目的研究经费1万元左右,期限是1至2年。指导教师要求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讲师。
借鉴兄弟院校的做法,我们的内容和思路是:先安排学生协助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然后在导师指导下过渡到对某个具体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布置不同层次的科研问题。在研究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参加研究生的课题讨论班、听取相关的课程讲座并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实施过程中,为加强过程的管理与监督:要求创新项目训练组每月至少交2次活动记录(内容为讨论的问题与方法),1次指导记录(教师指导的内容),每个学期提交1份项目进展总结;导师指导学生写出符合规范的学术论文,最后通过项目答辩的形式来考核项目能否正常结题。
四、开展实习实训(Practice)。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对于志在毕业后立即就业的学生,数学系为他们搭建与数学类相应的实习实训平台,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数学系教师联系企事业的相关单位,建立合作联系,开拓数学类实习基地。先期组织学生接受实训教育:了解实习基地里相关项目中用到的数学类问题、需要的软件开发技术与编程语言,同时在校内的实践性课程教学中,也做好协调工作;然后根据学生对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结合实习基地的项目开展情况,组建若干实习小组,进行分层次的实习。每个实习小组配备两个导师,一个是校外的实习基地导师,一个是校内的导师,学生辅导员与班主任在学生实习基地与学校之间进行沟通协调工作。定期开展项目进展汇报加强督查,及时解决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实习工作也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和找工作打下基础。
五、毕业论文(Thesis,设计)环节――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检验和提升
新世纪纺织科技的发展,使得功能纺织材料的研究日趋成熟,功能纺织品越来越多走进人们的生活。智能纺织品是一个全新领域,它是高新技术在纺织品设计、生产和应用的集中体现,是智能材料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信息技术融入纺织品的产物,是纺织工业的未来。
为了让研究生了解当今纺织品服装的前沿研究,培养的前瞻意识,结合纺织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本专业从2008年开始面向研究生开设了“智能纺织品与服装”的课程。课程总共36学时,涉及材料、化学化工、生物、电子、信息等多种学科,主要讲授智能纺织品与服装的材料、设计、开发与应用。
1.课程总体思想于建设目标
总体思想: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培养为重点,拓宽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与研究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
建设目标:通过智能纺织品与服装课程的建设,改进教材内容和结构,提高针对性和系统性;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文字和多媒体相结合的形式解释原理,加强理解;传授与探索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
2.课程教材建设
原采用教材为:顾振亚、陈莉等.智能纺织品设计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社.2006,1,该教材内容相对老化。
新采用的教材为:姜怀、刘晓霞等.智能纺织品开发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9
本课程建设的负责人为新教材副主编。该书由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纺织控股和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的相关专家联合撰写,内容新颖、丰富、系统,具有适合研究生教学的理论深度。
3.课程内容建设
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本课程具有涉及多种学科、概念新、领域新和用途新的特点。
课堂授课后,引导学生课后检索、阅读、分析感兴趣的相关资料,每堂课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课堂讨论与交流,同时,鼓励学生课后与老师沟通。
4.课程大纲建设
现有的教学大纲,根据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教材以及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修订。明确课程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明确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的关系,根据授课内容对章节和学时进行合理分配。
5,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根据研究生的特点,使教学成为交互式和讨论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和对所学知识的积极讨论,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6.课程特色和成果
本课程除了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意识,从2013年开始培养学生的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课程的考核方式是撰写论文,论文大题目从第一节课就公布给同学,每个同学每次课后需要检索智能纺织品与服装方面的资料,逐渐积累和理解课程的相关知识。
从整体来看,同学通过检索、整理、归纳智能纺织品和服装的文献资料,训练写作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加深了对智能纺织品的原理、制备和性能的认识和理解,对本课程的知识掌握较好。同时,由于同学在整个学习过程每次课都要讨论各自检索资料的学习情况,对期末的论文有较长时间的准备,写作的认真程度和积极性较高,论文质量较以前明显提高,每年都有同学的在核心刊物或外文期刊上。由此可见,学生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获取了知识,激发了兴趣,提高了水平和能力,达到了教学目的。
近3年,本课程已发表的综述性论文有:
(1)用于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的导电材料,上海纺织科技,2014,07
(2)ProgressinPreparationandApplicationofFabricElectrodes,JournalofMineralsandMaterialsCharacterizationandEngineering2014,11
(3)ProgressonFiberElectrodesUsedinBiologicalSignalAcquisition,JournalofMineralsandMaterialsCharacterizationandEngineering2015,3
(4)浅析智能纺织品特性的评价方法,棉纺织技术,2015,4
(5)高分子水凝胶的研究进展及在纺织上的应用,印染,2016.0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