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见义勇为感想

见义勇为感想

时间:2022-03-23 09:53: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见义勇为感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见义勇为感想

第1篇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文明进步的思想、艺术。这些都值得学生去了解、去探索、去发扬光大,因此,在教授科技知识的同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结果地进行,把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教授给学生,让他们领会理解,并且身体力行,主要应围绕以下三方面实施: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教育

学生以学为主,课堂时间占用了学生大部分时间,教师应抓住时机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适时穿插德育,比如,语文课讲记叙文、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体裁形式的课文,可根据课文内容恰当地插入爱国爱民、团结友爱、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美好品德、道德修养,同时课后可布置作业,小组讨论,浅谈感想,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进行了品德教育;政治课可依据课本知识加入传统美德内容,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化学、数学、物理等课程可培养学生自强不息、敬业尽责,努力学习,增强自身本领……作为学校,应重视课堂教育,重视在每一节课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由浅入深,按知、情、意、行的规律循序渐进系统地进行,使学生体会其重要性、必要性并养成习惯。

二、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加强教育

1.以学雷锋活动为载体,开展团结友爱、见义勇为、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等传统美德教育。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奉献爱心”“手拉手”“爱心援助”等活动,到老年公寓、敬老院,到孤寡老人、军烈属、离退休教师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或结对救助,尽自己所能帮助贫困儿童重返校园。学校还安排家庭困难的学生在校内勤工俭学,既解决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又磨炼了其职业道德和创业能力。

2.定期开展德育班会、研讨会、总结表彰会等,会上可采取自由发言、讨论、座谈、讲故事、唱歌曲等形式把德育内容植入每个学生心中。

3.通过各类体育活动、文娱活动来深化德育。例如,适当举行拔河比赛、各类球赛、运动会等体育活动,集体组织野营、拉练或登山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整洁健身、自强不息的习惯,举行大型的德育演讲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等,进行有力的宣传,定期出板报、画廊,介绍李时珍、秋瑾、、杨靖宇、焦裕禄等人物的美德故事,利用班会时间举行德育故事会,让学生互相讨论,谈感受,教育学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

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扩大教育

通过观看爱国影片、阅读爱国书籍、唱爱国歌曲、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及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以此影响周围人把道德教育带入社会。

我们的祖国历来被誉为具有君子之风的礼仪之邦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努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应珍视这份宝贵的遗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迎合时代脉搏的人才大厦!

第2篇

先哲老子的这句名言,在时隔两千多年之后,用来诠释今天正在感动中国的全国道德模范的动人故事,竟是那么贴切,那么亲切。

上善何以若水?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又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善利万物,是水的行动,是它造福人类的愿望与实践。

为而不争,是水的品格,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水德”的最高境界。

“善利万物而不争”,是水的上善,也是今天道德模范们之所以感动中国的上善。

用自己整个生命实践着上善的模范人物,是所有善良人们的优秀代表,又是其中普通的一员。他们普通得如水中之一滴,在生活中常被熟视而无睹;但他们更可贵得如水中之一滴,在生命中须臾难离。

他们像水一样日夜辛劳,无声地奔流在大地上:或敬业奉献,诚实守信;或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或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们的生命与水同在,默默地滋润万物,使之化为遍地绿色,化为花果芬芳,化为笑声甜美。他们如水一般,在人们享受幸福的时候,并不期望人们记得自己,更不去争名利索报答,而是带着欣慰的笑容继续奔流。

他们像水那样历尽坎坷。无论来自山间清泉,还是来自江河湖泊,最终都汇入浩瀚的大海,汇成万顷碧波。虽然出处各异,贡献不同,但却共同拥有一种崇高,那就是我们曾经多么熟悉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那就是“水德”在今天的传承。

善利万物,使他们如水一般伟大而可亲;

为而不争,使他们如水一般崇高而可爱。

老子不但把水的“为而不争”,尊崇为“圣人之道”,并且还说:“夫唯不争,故无尤”,正因为不争,所以没有过失,不招怨尤,所以完美。又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谁能去和“为而不争”的水去争呢?争什么呢?无争,也就无敌。

不过,我也在想:老子他老人家两千多年前骑青牛出函谷关时,在途中看到的水,想必是一路清澈,水中游鱼活泼,夹岸绿树成荫,所以欣然用来比喻上善。若是他看到今日之地球村,一条条江河被污染,水质危机四伏,水中死鱼漂浮,两岸树枯草萎,又会怎么想呢?若是他看到今日之芸芸众生中,竟也有人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奉为信条,嘲讽“为而不争”是作秀,是无能,是活该,又该作何感想呢?

我不知道他会怎么说。不过,全国道德模范们已经用“上善若水”般的行动,对此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像珍惜上善那样去爱护水;

像爱护水那样去珍惜上善。

第3篇

社区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加我社区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学习先进典型,弘扬榜样力量。讲述身边好人的励志故事,分享身边好人的道德感悟。我是主持人 XX 。

我们的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正是以正能量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我们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党员群众的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向善的社会道德氛围。

今天的报告会分为“听故事、唱歌曲、谈感想、送祝福”几个环节。

环节一:听故事 (XXX事迹简介)

请XXX同志上台作报告。 ……

感谢XXX同志和我们分享她的心路历程。爱是一种博大、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人生的态度,爱可以感动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的感动也将因为爱而更加深刻。再次感谢XXX同志。

(XXX事迹简介) 请XXX同志上台作报告。 ……

环节二:唱歌曲

请大家起立,让我们一起来唱《爱的奉献》,请工作人员放音乐。

环节三:谈感想

听了故事,唱了歌曲,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我就先谈谈我自己的感受把------

(为什么?差什么?学什么?)

下面,我也想现场请观众与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今天的感悟。

感悟一: 感悟二:

环节四:送祝福 (安排小学生送花)

(背景音乐《好人就在身边》响起,一直持续到活动结束) 他们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却用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写出了闪光的人生,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他们,让这个社会变得不再冷漠,是他们,让这个社会充满着正义,他们是我们的骄傲,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的报告会,讲述的是我们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那就达到了我们今天开设本场报告会的根本宗旨。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人人讲道德,处处学模范,让先进典型的正能量得到不断的传承。本场报告会到这里就结束了,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阖家幸福,再见!

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词

同志们:

今天,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我们在这里举行陆荣飞、彭伟平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此,我代表***,向报告团的领导和报告团全体成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在全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县大力实施“1356”行动计划,强力推进“五城联创”之际,我县涌现出一大批履职尽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陆荣飞同志、彭伟平同志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们的先进事迹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安徽日报、安徽卫视、拂晓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人们分别称他们为“最美男教师”和“最美孕妇”。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李斌、宿州市委书记李宏鸣、灵璧县委书记唐庆明分别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入发动,广泛宣传,大力弘扬这种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美德。日前,安徽省教育厅授予陆荣飞同志“安徽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共青团安徽省委授予彭伟平同志“安徽青年五四五四奖章”,省文明委授予彭伟平“安徽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为深入推进我县“创先争优”、“1356”行动计划和“五城联创”工作的开展,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全县干部群众,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县委先后作出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向陆荣飞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和《关于在全县开展向彭伟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他们临危不惧、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们朴实无华、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怀,学习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们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学习他们奋发有为、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为此,我县成立了陆荣飞同志、彭伟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各乡镇、机关单位集中宣讲他们的先进事迹。今天,宣讲团来到****举办报告会。

参加今天报告会的有: ................... ……….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报告团成员作报告。 首先,请******同志的¥¥******同志作报告; ……….

下面,请******同志作报告; ……….

下面,请******同志作报告; ………

下面,请******同志作报告; ………

下面,请******同志作报告;

刚才,报告团的*位同志用质朴的语言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满怀深情地介绍了两位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发人深省、激人奋进,使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志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心灵的震撼。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报告团精彩、感人的报告!

同志们,美丽绽放于瞬间,可如果没有对高尚情操的长期坚守,又怎会有这美丽瞬间的绽放。正是有着这种坚守,才会有危难来临时平凡与伟大的成功“切换”。当前,我县正处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实施“1356”计划,实现“五城联创”需要千千万万个像陆荣飞和彭伟平一样,甘于平凡、在岗爱岗、守岗有责的好同志、好干部、好群众。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像他们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会后,同志们要结合自己的工作认真总结、反思,查找不足,拿出整改措施,用以改进和激励自己今后的工作。

报告会到此结束,散会。

教育实践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主持词

各位老师:

在全党深入推进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时期,为把我们系统的学教活动进一步推向,经局党委研究决定,组建××教科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事迹报告团,团长由我和××担任,副团长由××同志担任,报告团成员有五位。

目前,教科系统教育实践活动正处于“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的攻坚时期,也是入脑入心、夯实活动基础的关键阶段。本次报告会旨在用我们身边的典型事迹教育、感染、激励教科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员工以先进人物为标杆,找差距、明方向、添措施,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凝聚起“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追求的强大正能量,推动我区教科事业跨越发展。下面,我把报告团5位成员向大家作一介绍:

×× ××××××××××××

××××××××××××××

下面,我们请报告团团员为大家宣讲先进典型事迹。

××教师××。从一个普通的“孩子王”到一个“永远追逐太阳”的人,在偏远农村山区教育的土地上,用汗水播种着希望,用赤诚浇灌着教坛,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他的宣讲题目是:《一个村小教师的追梦之旅》

××教师××。12年来扎根最偏远学校,始终坚守着“做老师,就不要辜负学生”的信念,“老师”、“父母”是她扮演的双重角色,用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书写着生命的价值,用无私的爱浇灌着大山里的“花朵”。她宣讲的题目是:《爱在深山》。

××教师××。乡亲眼中的“好女儿”,孩子们眼中的“胡妈妈”,“脖子上挂着干粮,背着侄女,拖着女儿,跋涉数公里,为四所村小的孩子们上一堂英语课”。怀揣梦想的“重庆妹子”面对巨大的家庭与生活的压力,仍以满腔的热情在远离故土的他乡浅笑安然地坚守着自己的教育梦想。她宣讲的题目是《浅笑安然聆花开.天涯远走逐梦想》。

××教师××。“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是他恪守的准则。班主任工作中他以身作则,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学上循循善诱,将认真内化为性格,用质量构筑尊严,用学识涵养人生。他宣讲的题目是:《教学生做真人.为教育干实事---做合格的德育工作者》。

××教师××。寻梦,她从重庆来到朝天;圆梦,她从校园来到家园;追梦,她从舞台播撒未来。满怀热忱,拥抱特教,献身特教,为残疾儿童送教到家,为朝天特殊教育倾注青春和汗水。她宣讲的题目是:《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放飞梦想》。 5位报告团成员的宣讲,“平凡中见伟大,质朴中显真情”,是奋战在教育一线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的缩影,他们的报告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极大的精神激励。我们要以这次报告会为契机,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进一步汇聚正能量,推动我区教科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下面,结合我区教科系统实际,我就如何学习、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引领作用,切实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宣传教育,掀起见贤思齐学榜样的热潮。 先进典型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先进典型及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精神是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强大动力,是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学习的典范。各校要强化宣传力度,掀起见贤思齐学榜样的热潮,要充分用好先进典型这一鲜活的教材,拓展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务求学习实效。

二、对标先进典型,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把学习先进与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先进典型为指引,深察细照,笃行实改,将典型精神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员工的行动自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有声有色。

第4篇

为了响应学校第二届“任责杯”团日活动,全校各个院系开展了第二届任责杯即主题为“20xx,寻找我身边的榜样”的团日活动,院团委对本次活动非常重视,鼓励各个团支部积极参与。

本班团支部积极响应校团委关于的号召,团支部成员召集本班团员召开了支部会议,对本次活动的方向和具体活动内容进行了讨论。最后,金毅老师以其人格魅力与实际行动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被确立为我班本次任责杯团日活动的“榜样”。

二.活动目的:

1、让跟多的同学了解我们的榜样并且共同学习他们的事迹。

2、用榜样的力量来鼓励、督促我们同学要不断进步。

3、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活动主题:

“老师,兄长,榜样”

四.活动流程:

依《地质08-1班“老师,兄长,榜样”团日活动策划书》“活动内容”执行。

1、准备阶段:

召开班会讨论本次活动所涉及的方面和工作,将活动过程中所需要做的工作和所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分配到具体同学。

2、活动阶段:

按事先制定的活动策划进行,由指定的负责人负责相关部分。

3、结束阶段:

根据活动后的实际情况对本次活动所采集的照片和其它相关材料进行编辑处理。

五、活动内容:

1、确定榜样人选

通过班级讨论,结合活动主题共同寻找,确定把资源环境学院 金毅老师作为我班此次团日活动的“榜样”。

2、邀请金老师当榜样

团支部充分整合同学想法,通过邮件形式,向远在北京学习的金毅老师发出了一份诚挚的“邀请”,表达想树立金老师为榜样的心愿。

金老师接受了邀请并在百忙之中积极配合了我们的活动。

3、“寻找榜样”在行动——资料搜集

1)金老师的课堂

一位负责任,有才识的教师——他是一位对我们有启迪的好老师!

金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严谨认真又不乏幽默,最主要的是他让我们主动去学习,带着使命感去学习,这是他作为一个老师的最大闪光点!

资料搜集方法:

#129;了解到有名同学处有金老师的简短上课录像及照片,主动找到该同学,从而搜集到课堂录像。

#130;从地质专业多名同学那里了解其对金老师授课的感想心得。

2)金老师的学习之路(见附件1)

一个尊师感恩、坚韧执着、进步的学长——他是以学习为天职的学生的好榜样!

资料搜集方法:

请金老师整理自己的学习工作简历,以邮件方式发给我们。

3)金老师的话(见附件2)

一个关系我们、注重育德的老师——他让我们知道:有一个兄长在默默的指引帮助我们!

第一节课,他就让我们把“珍惜青春,努力学习,回报你们的父母,因为他们为你们付出了太多”记在课本扉页上……

金老师在上课之余,除了帮我们解答有关课程方面的疑惑外,更是以一个负责人的老师的身份、以一个关心学弟学妹的兄长的身份督促教导我们并主动解答我们学习之外的疑惑,为我们在考研及其他方面上提建议。

资料搜集方法:

从同学们那里搜集整理金老师打动同学们的话语。

4)金老师勇救落水儿童(见附件3)

一个见义勇为、做好事不愿留名的人——他是一个践行大爱、不图回报的榜样!

3月6日下午3时30分,一阵救命声从学校一号教学楼旁的馨月湖传来,打破了开学之初校园的一片宁静。这时,路过的一位青年脱下外套,纵身跳入冰冷的湖水中!

小孩被救上岸后,救人者全身湿透,当问及救人英雄的姓名时,他只表示是应该的,拿起外套就走了,并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

最后,在众人的追问下,才得知该位英雄是我校资环学院老师,名叫金毅。

资料搜集方法:

采集被救儿童家长的话、锦旗照片、相关报道

4、“见贤思齐”班会——学习榜样

1)“贤”的挖掘与思考

#129;召集全班同学,对金老师的情况进行了解,对其先进事迹进行学习。

#130;以讨论及发言的形式,挖掘金老师的内在品质。

2)如何“思齐”

#129;请同学们自己反思大学两年的学习生活,找出不足。

#130;让同学们树立“榜样意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金老师为榜样,时刻督促自己。

3)心里话

请同学们写出自己的心得或者是想对金老师说的话。

5、PPT制作及对相关材料进行编辑处理。

六、活动评估: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取得了以下成功:

1、提高了我们班级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2、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同学们的相互协作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

3、榜样人物事迹突出,思想教育性强。

4、活动反响好,在同学间真正树立起了"榜样",在活动中同学们真正学习到了金毅老师的可贵之处。

同时,在成功举办活动的同时,我们也认真反省思考了我们的不足,具体体现在:

1、虽然可以通过网络克服了与金老师不能面对面沟通的问题,但是仍会稍微影响活动整体效果。

2、在向被救儿童家长沟通时为能考虑其方便不方便拍照的情况,贸然提出拍照请求。

总之,我们会在今后的活动中坚持优势、克服不足,努力追求最好!

七.活动说明:

1、本次活动旨在把我们身边的榜样的力量发扬光大,让跟多的同学了解我们身边的榜样并时刻督促我们向榜样学习。

第5篇

“向小英雄学习”就是唯一的导向吗?

电视新闻是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分析和评论来实现舆论导向作用的,舆论导向准确性判断的前提应该是将个体的分析解释与整个社会的舆论影响相联系。因此,记者对于新闻的导向把握必须有全面与深入的思考。

以一次教育新闻的采编为例。2000年6月4日,温州市黎明小学一名13岁的少年徐振满和几个比他更小的幼童在一处水闸边玩水,其中一名幼童落水,不会游泳的徐振满下水救人,结果淹死水中。此事受到温州数家媒体关注,然而新闻所作的几乎都是“小英雄救人事迹”与“黎明小学号召向小英雄徐振满学习”的报道。“向英雄学习”的确是我们传统的新闻报道导向,它能激励活着的人们见义勇为,维护正义。当时,我是接到这个新闻线索的第一个现场记者,在作了类似的第一条报道后,我没有为最早报道此事而高兴,反而心情沉重:难道一个“向小英雄学习”的号召,就是这条新闻的唯一价值和唯一的舆论导向吗?

随后,我再次到黎明小学和遇难孩子家中了解情况。在徐振满的学校,校长在广播晨会里激动地大声号召全校学生学习徐振满英勇救人的好榜样。而在徐振满的班级里,看着空着的座位和几十张因过早感受死亡而木然的小脸庞,我感到一阵恐惧袭来。向徐振满学习什么?学习不会游泳却要义无反顾地下水救人,让更多的孩子去当无谓牺牲的英雄?徐振满在下水那一刻又想着什么呢?也许是小英雄赖宁,也许是小英雄王楚楚。他也许没有想到水之可怕,没想到向远处的成人求救。今天,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已经意识到,要求他们在有自救自护的前提下,然后才能去救助他人。但是,这种教育却被过多的英雄主义的舆论导向所指引,被过多的榜样力量所淹没。徐振满的班主任泪流满面,她的手里握着一叠孩子们的文字,上面有对徐振满的怀念,更有表达向徐振满学习的斩钉截铁的决心书。班主任含泪说:这是学生们自发写的。我顿觉心惊胆战,写决心书的孩子是否会游泳,不得而知。但谁能保证他们不会跳下水救人,去当英雄呢?看到决心书的家长又会作何感想?出事的当天是星期天,徐振满的家长却放任孩子到水边游玩,家长的监护职责又在哪里?此时,《未成年人保护法》才公布不久,在媒体的镜头和文字里,却是夸奖他们培养了一个小英雄。

我在思考,在保留“学习小英雄”的舆论导向的同时,我们能否允许另一种声音出现,比如,由此引发呼吁社会与教育部门,对于孩子自护自救及救助他人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避免无谓牺牲。还有,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事进行法律角度的分析报道。后来,我作了这种尝试,一家报社约我在做完电视报道后马上写篇反思给他们。稿子在排版清样后还是被报社有关领导撤下,认为既然许多媒体已经有“学习小英雄”的舆论导向了,我们不要再唱另调了。我哑口无言。

这条教育新闻的采编历程后来一直刻在我的记忆里,让我常常去思考,我们是否应该把报道的舆论导向更多地放在社会现实的基石之上,更多地去传达群众的切实的意见和观点呢?少一些简单的判断,少一些片面的说教,通过我们清晰的镜头和文字去反映生活的本原,把理性的分析与评论带给大众。

跳出“捐资助学”的报道框框

有一个不完全统计,教育新闻里约有百分之四十强的报道都是围绕着“捐资助学”“结对送温暖”“送教下乡”的题材。这些题材从哪里来?大多是一些企业、机关、学校邀请我们去的。镜头里最多的是农村学校的老师或学生千恩万谢或神情木然地接过一些赠品和捐款,文字里最多的是对这种送温暖行为的赞赏与弘扬。农村教育的确是不可忽略的宣传题材,但是我们为何总是选择这个角度呢?也许是受“希望工程”报道的扩散影响。

我记得一个农村的管教育的镇长偷偷告诉我:我们其实并不十分欢迎一些走走形式的“教育扶贫”,他们的到来,反而让我们成了教育扶贫新闻里的一个配角。你们能不能直接反映一下我们的农村教育呢?镇长说这话的时候,我这位记者正在和送温暖的队伍一起用着村里准备的丰盛的招待午餐。据说这顿午餐的耗资不比此次捐资的钱款少。

面对还安在破庙里的乡村小学,我们是否可以去透视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源;如果看着修葺一新的新学堂,我们是否可以去报道农村重教兴学的自强之路。除了单一的捐资助学的报道,去努力发现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是更能吸引读者吗?后来,我们逐渐尝试去寻找一些切合实际的有内容的教育新闻新题材。比如,讲述平阳金凤村大力兴学的《村支书办学堂》的报道,把一个农村村支书带头办学和农民热心教育,使农村办出高质量学校的新闻及时地传递给大众。又比如,讲述瑞安龙湖中学校长负责制引起的校长任免纠纷和办学困境的《校长负责制能否执行》的报道,比较全面地剖析新形势下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中存在的矛盾。虽然该报道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只做了内参,但是整个采访行动,对于以后矛盾的解决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报道题材的最佳选取需要记者的目光敏锐,还要有勤奋的大脑和手脚。单一题材的重复采编(这个问题当然不仅仅局限在教育新闻)将导致新闻的索然无味。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唤醒记者身上的主观能动性,去深入生活和实际,不要让邀请的电话、传呼、请柬遮住了自己主动选材的眼睛。

第6篇

《西游记》是古代浪漫的主义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它也是浪漫的杰作。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想象的长篇小说。今天小编整理了《西游记》2021中学生读后感心得感想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西游记2021中学生读后感1沙僧是一个对师父言听计从忠诚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憨厚诚稳,他沉默踏实,他刚毅木衲。如果人们要找一个忠实而不会背叛的朋友。他一定就是合适人选。看着他挑着别人“扔”给他的负担—行李。我就觉的他真的是太憨厚了,他真的很会吃苦,让人敬佩。

唐三藏,一个被称为圣贤的人,他拥有着常人不曾有过的慈悲行为,让我很感动,但是他的缺点就是在于不相信自己的徒弟,他不相信孙悟空的话,可以在三打白骨精看出。对于自己的爱徒竟然不相信。这怎么可以作为一名师傅呢?对于徒儿最基础的信赖都没有,真让人……可是他也有他的好。他的头脑非常聪明,会从别人的立场来为他思考。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唐僧,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就是这么一个高僧。

猪八戒,他可是一个肥肥胖胖的猪妖。可是他可是一只心地善良的猪妖。他虽为僧侣,可是还是吃肉,那可不是吗?他若像他的师傅那样能够不吃肉,只吃蔬菜,也不会那么白白胖胖了。他喜欢和猴哥对着干。所以说他有点调皮。不过他贪恋美色,因而受到了菩萨们的惩罚,这件事的教训终于让他改掉了坏毛病,也让他变的可爱了!嘿嘿

现在该介绍我最喜欢的人物了,他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吧!那就是伟大的孙悟空,他为猴正直,他代表着正义。因为他武艺高强,在取经途中,派不少用处。他不要回报的为人们和师傅做事,他的品质,让我无话可说。我最佩服他的就是他那七十二变,和那筋斗云了!一个跟斗就能翻十万八千里,又有谁人不会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呢?何况他还是斗战胜佛!

西游记2021中学生读后感2这几天,我重读了《西游记》这本书。这是明清时期作家吴承恩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这本书讲了唐僧师徒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方极乐世界取得真经的故事。唐僧名唐玄奘,他虽善良却胆小怕事。在取经的过程中,他前后收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孙悟空—睛、敢做敢当而正义大胆、火眼金且本领高强。猪八戒—贪财好色、好吃懒做,但又不缺善心。沙僧—心地善良、老实本分、踏实能干。他们个个身怀绝技,在取经路上帮了唐僧不少大忙。这四个人物形象鲜明,各有特点,性格也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时候,我喜欢看西游记的动画,觉得孙悟空很厉害。认为要是自己有孙悟空那么厉害也可以让我去取经。不过长大以后发现我错了,如果唐僧一行人没有去西天取经的勇气,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勇气,有它才能开始这人生的旅程。

记得有次,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老师,但是我不敢,因为那个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严厉,一直不敢接近。所以那个问题一直没法弄懂。终于,我鼓起勇气战战兢兢地走进了老师办公室,老师当时在批改作业,看见我便放下了手中的事。我小心翼翼的把作业本递过去,说:“老师,第5页的第2题我不太懂,想请教一下。”老师并没有像我以为的用那么严肃的像冰块的神情对我,而是用稍带一点指责的语气说:“怎么这么晚才来问我?学了都过了几天了。”随后,便向我讲解了这道题。之后,我突然发现老师好像没以前那么严厉了。如果我当时没有问老师,或许我现在还不明白这道题怎么解呢!

勇气,是成功的条件之一。慈悲是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太没勇气了。太没勇气,就变成没骨气了。

西游记2021中学生读后感3《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精彩的故事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我喜欢这本书里的正面人物,尤其是孙悟空,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他师父唐僧赶走了两次,但是孙悟空没有怨恨他师父,依旧对他忠心耿耿。假如有一天其他国家又向我国发起了战争,如果我们也是军队中一员,我们要像孙悟空一样忠诚,要爱国,舍生忘死地击退敌人,宁死也不做战场上的逃兵!

唐僧一行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斩妖除魔、见义勇为,帮助了路上的许许多多的人,使天下恢复了太平。我们要是想争当新时代好队员,必须要像他们一样助人为乐,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不能视而不见,要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因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慈善的心,将来就算腰缠万贯,也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唐僧一行人在取经道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道磨难,但是他们勇气可嘉,坚持不懈地闯下去,最终成功取得了真经。我们新时代的花朵们,也应该向他们一样,做任何事要有勇气和自信,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可以达到胜利的彼岸!

在《三打白骨精精中》,白骨精换了三种不同的模样,想要把唐僧骗走。但是孙悟空都没有被蒙蔽,一眼就认出了她是个妖怪。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孙悟空学习,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一看到表面现象就下结论,要善于发现内在。所谓“人不可貌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读完了《西游记》,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向榜样看齐!

西游记2021中学生读后感4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小说《西游记》,它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的内容非常精彩,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上历尽艰辛,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这本书对人物形象的描写突出了每个人的特点,刻画得栩栩如生,读着书仿佛这些人物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唐僧固执但诚心向佛、信念坚定;孙悟空毛燥、急脾气但勇敢、本领高强、正义感强;猪八戒懒惰、贪吃但真性情,沙和尚木讷但老实善良;白龙马也是一条勇敢、善良的小白龙。还有其他各个人物、妖怪每个都描写得惟妙惟肖,各有特点。在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身怀绝技,坚韧勇敢,打败了许多妖怪。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辨认出人和妖怪,而唐僧不能,所以常被唐僧误会,经常被唐僧用紧箍咒教训。孙悟空虽然经常被师父误会,但对师父一片赤诚之心,怀着报恩的心一路保护师父最终取得真经。

在“取经团”里,虽然孙悟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若是没有其他成员的配合,单靠他一人单打独斗也是难以取得真经的。降妖除魔最重要的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大,有多强,而是整个团队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团队合作是一件需要团队成员密切配合的事情,如果在一个团队里有一个人跟不上掉队了,那就会使整个团队失败,这就需要整个团队的坚持、理解、配合。我也经历过团队合作,去年我们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去军训,在军训的过程中都是考验大家团队合作的。比如我们军训中的一个游戏,每个人拿一根杆子,手掌放在杆子顶端,杆子底端放在地上,其中一个同学喊:“1,2,3,放”。我们每个人要同时把手放开,并要接住前面同学放开的那个杆子,但不能一把抓住杆子中间,要把手放到那个杆子的顶端才算成功,如果其中有个人快了或者慢了,那就会影响其他人,让这个游戏失败。一开始我们不是这个人太快,就是那个人太慢,但我们没有放弃,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经过了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我们终于都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与规律,后面的尝试都很成功。这告诉我们在团队合作中坚持、配合和相互理解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读了《西游记》这本书,让我对团队合作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还会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这会让我终生受益。

西游记2021中学生读后感5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我自然不能免俗。而我最爱的就是《西游记》。它光怪陆离色彩斑斓它又振奋人心。读完《西游记》最感动于孙悟空我惊叹这个英雄。

"英雄"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胸《英雄》中则描绘了英姿飒爽舍小我求大我的一群英雄。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的人。

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范,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惜与一切进行斗争。他和天兵天将神仙菩萨打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看似很热闹很精彩,我却隐隐感到一层悲剧成分:他即使在神通广大在与命运的搏斗中总显得无助单薄。人是无法与由这时代决定的宿命对抗的。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显出其英雄本色。如今真正与命运进行生死搏杀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会像贝多芬那样为了多留给后人一些精神粮食而去"扼住命运的咽喉",更不会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样高呼一声:时代整个儿脱节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

正因为大多数人为了琐屑的目标而努力,所以当今真正的英雄几乎没有没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法告诉人类更高层次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英雄的哈姆雷特向人们昭示了人的价值,英雄的浮士德则用他一生的追求告诉了人们生存的价值。人类需要发展需要下一个英雄,然而他在哪儿,他能告诉我们什么呢,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总是出现在人类发展的时代交接点,在千年更替的时刻,人类不该对英雄主义精神漠然视之。现今社会太需要这种千金难求的精神了。

第7篇

学习张丽莉师德征文之一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在学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向“最美教师”学习活动,在校园网的内部讨论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掀起了向“最美教师”学习的热潮,老师们都深深地被“最美教师”的义举所打动,纷纷表示要学习“最美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

我认为,“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她的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可亲可敬的榜样。我通过撰写学习心得的形式来表达对“最美教师”的敬意。我要向“最美教师”学习:

第一是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老师,美在责任。她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向她学习,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把岗位当作社会责任,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的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项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二是乐于助人、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对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守着可以没有大师,没有大楼,但绝不能没有大爱的坚韧的信念和价值。向最美教师学习,就是要传承中华的美德,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实实的做好为学生服务的各项工作。

第三是甘于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团队。正是因为学校的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谱写了这曲感人的赞歌。向她学习,就要增强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强化团队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强化工作的合力。

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自觉肩负起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学习张丽莉师德征文之二

为人民教师的我,在新闻上看到了“5.8交通事故”,我心中不由得心酸,奋不顾身救人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5月18日,黑河市第二小学学习张丽莉老师舍己救人的先进事迹,同时也为张丽莉老师祝福,并为她举行了捐款仪式,祝愿她早日康复。

“张丽莉老师用行动诠释了一名教师的仁爱与无私,她用心呵护关爱着学生,值得敬佩!”(征文范文 )教师们在观看了张丽莉老师先进事迹的视频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作为黑河市第二小学的教师的一员,我们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是一个大集体,应该以张丽莉老师为榜样,学习她的这种奉献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听完几位教师的感想,大家都陷入了沉思,张丽莉的事迹已经不仅仅印在了大家的脑海中,更深深地影响了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直以默默奉献的教师,做出这么伟大的事迹。“张丽莉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人,她用生命诠释师德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这份情闪现出的人性光辉,穿透了灾难,也一定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黑河市第二小学吴书记表示,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人民教师一定能秉承这种无私的精神,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人民教师的我,向张丽莉学习,做为普普通通的我,人生观、价值观等等思想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真善美,我会在教育岗位上延续张丽莉精神,更加强化我们的师德师风。在这里再次真心的祝愿我们的英雄张丽莉早日康复,未来的日子会更加美好。

学习张丽莉师德征文之三

在学校开展“学习张丽莉同志感人事迹活动”中,在听取校长的报告中得知了更多有关张丽莉学姐的事迹。工作中,她对每一位学生都毫无保留的释放了所有的爱。夏天,天热,她就往地上洒水给学生降温。开家长会时给家长买冰点。冬天,天冷,她自己掏钱买来热水壶,烧水给每位学生暖身子。早上她怕有的学生吃不上早饭,就买饼干放在班级,谁饿谁就吃。每个月虽然仅有1000元的工资,她还会抽出100元资助贫困学生。太多太多让人感动的事情了,每件都深深的触动这我们的心灵。

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她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全社会来学习。我们要向“最美教师”学习:

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张丽莉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她的高尚情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去。

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精神。张丽莉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用她的全部热情和勤奋进取铺设了无悔的从教之路。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在师傅课堂上聚精会神,一直坚持听课5年,事发当天还连续听课两节,听课学习成了她的一种习惯。她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她把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心上,一视同仁,宁可放弃休息时间也不愿放弃一个孩子。在初三一次考试中,王睿同学的语文成绩很不理想,心情不好,她擦去孩子的泪水,像妈妈似地说:“孩子,再哭我会心疼的。来,老师帮你分析原因,咱们一起努力把成绩提上来。”一席话,让孩子心中的悲伤全部融化在这温暖中,变成了向上的动力。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为师者对职业的热爱,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份情感、一份无私、一份热爱。我们要学习他的崇高思想,牢记使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学习她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张丽莉同志母亲十多年前就去世了,爸爸一个人抚养她读完大学,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但她连续三年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学生。由于学校维修,初三学生搬到第四中学,离家远的孩子很多,有些孩子来不及吃早饭,她就自己出钱买一些饼干放到班级。学生生病了,她买营养品去看望;学生过生日,她在黑板上写满祝福的话;学生上自习,她替学生做值日,给他们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多的学习时间;体育考试下大雨,她把自己的伞和衣服让给学生,保证他们考出好成绩;家长会天气热,她自己掏钱给每位家长买冰棍;放学时学生等不到来接的家长,她主动打车送孩子回家……点点滴滴尽是无私的爱与付出。

张老师用行动诠释了师德的真正含义,危难之中的瞬间援手,绝不是来自于偶然,来自于张老师对学生一贯的热爱,来自于她一颗善良的内心。张老师人美心更美!向张老师学习!向张老师致敬!祝愿张老师早日康复!

学习张丽莉师德征文之四

“最美老师” 张丽莉的先进事迹让人心疼,让人感动,以下是我学习她的感人事迹心得体会:

张丽莉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一名人民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无声的大爱,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堪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为了弘扬张丽莉同志为人、为师的高尚品质,近日在我校教师中掀起了向“最美教师”学习的热潮,形成自觉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范实践者的浓厚氛围。

一、向张丽莉同志学习,就要学习她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张丽莉同志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我们学习张丽莉同志,就要像她那样勇于负责,敢于担当,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和生死考验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冲得上去,以过人的胆识和气魄应对困难,迎接挑战。

第8篇

一、教育工作者对“道德”

应有清楚的掌握

我同意陆先生的观察,今天道德教育成效不彰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教育者对“道德”的认识不够深入(陆文,23页右栏)。“道德”是个既复杂且抽象的概念,古今中外对“什么是道德”的讨论简直可说是汗牛充栋。可能正是如此,在莫衷一是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般老师弄不清楚“什么是道德”的情形;这种情形会使教育工作者基于对道德的不同认知,而采取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作为,教育现场的混乱就是很自然的了。再者,若教育活动所设定的目标过于广泛和抽象(如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教育对象成为道德的人,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生命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尊重生命),不免就会让教育工作者摸不着头脑,到头来也就很难达成预期的目标。基于此,我也曾呼吁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应是老师,一定要先让老师了解“什么是道德,道德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扮演着什么功能,道德的具体要素为何……”只有老师在这些问题上有最基本的掌握,道德教育才可望进行,否则就会流于空洞、盲目和不知所终的窘境。

我也同意陆先生认定道德关切的是个人的利益、社会生活乃至人类生存的福祉(陆文,24―25页)。我认为道德关切的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合理、圆满和顺当。道德的要求在第一步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规范或束缚,正因如此,道德才会开展出一个大家都能营生的社会空间,而在这社会空间中,每一个人才都能试着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基于这种观点,我主张道德是通过对人的约束来解放人的。我认为这种认知在道德教育中非常重要。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排队的习惯会让每一个人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达成个人的目的;在一般情况下,遵守交通规则会让道路使用人安全迅速地到达目的地;爱护公物会让我们充分且长期的享用到公共设施的便利;见义勇为的举动,以长期的眼光来看,也会保障到自己的安全;孝顺父母的美德,到头来会让我们大家在老的时候可以得到他人的照顾。假如我们让受教者清楚地认识到,“道德的实践”是“以义为利”“利人利己”,而不是“损己利人”的行为,那么掌握这种认知的人一定会比较容易产生道德的行为。大体而言,道德的作为与个人幸福生活有密切关联是对的;不管是从正面或反面来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多行不义必自毙”都是对的。

说了我同意陆先生的两点之后,我接着要表达几点不同意他的地方。

二、道德本质与奖励不相匹配?

在陆先生对“道德教育要慎用奖励”的论述中,陆先生指出,奖惩运用于道德教育中,顶多教会学生谨慎(即自保或自利的态度或行径),而不会让他们学会“道德”。此外,陆先生也告诉我们,在道德教育中依据奖惩手段,会让学生把“道德”当作一个工具,而当外在的诱因不足时,学生就不会产生道德的行为了。陆先生特别提醒我们:学校是一个“人为设计的环境”,所以可以做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在现实社会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仅可能不会出现,更有可能出现“善有恶报、恶有善报”的情况。言下之意,陆先生告诉我们,假如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中不管用,那么学生到了社会之后,很快就会把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弃如敝屣,道德教育的作用因此也就会失灵。陆先生更进一步指出,须慎用奖励的根本原因,在于奖励与道德的本性不相匹配(陆文,27页左栏)。我对陆先生“慎用奖励”的见解大体接受,但对他“道德的本质与奖励不合”的认定则不以为然。根据我在本文上一小节中的说明,陆先生及我个人都认为,道德关切的是个人与社会整体的福祉,那么道德实践自然有其内在的酬偿与奖励,反之亦然。假如这个看法成立,那么陆先生一方面认定“道德的行动不仅可满足别人的需要,也可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在另一方面却认定“道德的本质与奖励不相匹配”,就是一种矛盾。因为道德的作用既然有利于自己和他人,道德的实践自然会获得好处,只不过这种好处有时候不会在当下或短时间内彰显;道德的行为在长时间累积下,应该是可以获得酬偿和奖励的。当然,我也必须承认,陆先生在使用“奖励”一词时,所意指的内涵可能与我的想法有些不同。陆先生文章中的“奖励”一词指的应该是教育工作者的特定行为,比如说,给表现出道德行为的学生口头肯定或实质肯定(加分、物质报酬),也就是有形的外在之善的给予;而我所指的奖励(酬偿)不仅包括有形的外在之善,也包括无形的内在之善,如自我肯定、个人内心的满足、人际关系的良好、他人善意的回馈、稳定的社会生活空间的获得等。

我以为,道德的行为获得奖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两者之间可以匹配。只要我们不要给学生“道德的行为每一次都可以获得奖励”“道德的行为一定可以获得有形奖励”“道德的行为马上可以获得奖励”的印象就可以了。

三、在“道德”与“更道德”之间

我最不同意陆先生的地方在于他对“不道德”“道德”与“更道德”之间的说明。在他文章中的第二节“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道德’”中,他的论点大致如下。第一,与“道德”相对的是“不道德”,而这种相对矛盾的状态就正是道德发展的动力;但一般人却以为道德发展的动力是“道德”与“更道德”的矛盾,因为一般人有这种想法,所以他们就误以为道德教育的任务是在追求“更道德”。第二,道德没有层次;道德具有同质性,凡是真正称得上“道德”的,都没有本质的区别(陆文,25页右栏),如果道德有层次,那么我们就得替不同的层次找到标准,但我们无法找到这些标准;一般人所谓的“道德底线”就只是“道德”与“不道德”的分野,所谓高尚的道德就是平凡的道德。第三,有些人把道德行为的作用或影响当作是“不道德”“道德”与“更道德”之间的差别标准,但这些人的认定是不对的,这是因为道德行为作用或影响的大小与我们拥有的资源有关,但个人拥有资源的多少与道德本身无关;每个人,不管他拥有资源的多寡,都可以成为道德的人(陆文,25―26页)。第四,道德认知的发展不等同于道德的发展,所谓道德发展,不是由道德的低层次向高层次的纵向攀升,而是处理、对待不同领域道德问题的横向拓展。不管是哪个领域的问题,“道德”都应该具有相同的特性,即同质性 (陆文,26页左栏)。我希望我正确地勾勒了陆先生的主要论点,在这个前提下,我要提出一些不同于陆先生的看法。

整体而言,陆先生的观点与我们一般人的常识相左。在我们一般人的想法中,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固然是可能的(虽然有时不是那么容易,如向路边乞丐施舍,我就不太能判断是不是道德,但大体而言,济贫扶弱的举动是道德的,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在道德的行为或状态中,我们也还可以更进一步分出高低层次。我要说的是,在我们一般人的想法中,不仅道德的行为或状态有高低层次,不道德的行为或状态也有高低层次。我举几个例子来支持我的说法。

在儒家的伦理学系统中,存在的层级与道德的层级往往是同一回事,我们经常会以存在层次或道德层次来定位一个人。简略地说,根据存在层级的高低或道德修养的高低,中国人会把天地间的人和物划分为:圣、贤、君子(士、大丈夫、仁人志士)、常人、小人、乡愿(伪君子)、动物、植物、无生物(东西)等几个层级。我们在谴责或推崇一个人的时候就大致按照这种层级来进行。说一个人是圣人,就表示这个人的存在层级或道德修为的状态高于另一个是君子的人;说一个人是乡愿,就表示这个人比真小人还糟;说一个人是“禽兽不如”,就表示这个人的道德行为连禽兽或小人都比不上。即便是在某一特定的道德层级上,中国人还是会再细分。如在《论语•子路》中,孔夫子就把“士”这一层级又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能“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士,“宗族称孝,乡党称弟”的士及“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的士。这样的分法,就使我们很自然的会去认定“道德”之上有个“更道德”的东西。同样的,在一般中国人的认知中,不道德的状态或行为也可再细分为诸如“小奸小恶”和“大奸大恶”,在此不须多说。

假如陆先生没有完全否定我的看法,他仍然可以反驳我道:即使在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或状态中,可以再区分出几个“等第”,也不足以否定道德(或不道德)是同质性的概念;道德与不道德的差异是本质上的差异,而在道德与不道德中的高低等第其实只是“程度”的差别而不是“层次”的差别,更何况这种“程度”的差别并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所以道德教育的发展动力仍然是“道德”与“不道德”两个矛盾的双方,而不能把“道德”与“更道德”当作是矛盾的双方。面对如此可能的反驳,我的响应则是: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或状态中又可再分为几个等第,这种不同等第的差别究竟是“程度”的差别或“层次”的差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道德教育的活动中,我们总是希望学生能朝道德行为或状态中的高等第方向去发展。比如说,我们会希望学生不仅展现出诚实的行为,更希望学生能基于正确的动机来展现出诚实的行为;更进一步的,我们希望学生在大部分甚至所有的场合中,都能通过道德智慧的运作产生正确的动机,然后表现出诚实的行为。同样是诚实的行为,但依其动机的发动或实践的困难程度,我们仍然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等级;道德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产生诚实的行为,更希望这诚实的行为是基于正确的动机,也希望如此的诚实行为能够在不同情况下持续出现。说道德教育的目标应是“道德”是一个简略的说法,说“道德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追求道德,更在于追求道德领域或状态中较高等第的状态或行为”才是较精确的说法。在日常语言中,我们若把道德领域或状态中较高的等第看做是“更道德”,也应该不是不可以的事。

另外,陆先生似乎认为我们无法找到不同道德层次的标准,因此我们无法区分出“道德”与“更道德”。针对陆先生的看法,我认为在道德领域中,即使我们对道德层次的标准没有共识,也不表示没有不同层次的标准。不同的理论凭据会让我们订出不同道德层次的标准;这就好像不同的理论会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上采取不同的标准。假如我们可以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上找到客观的标准,我们当然也可以在道德领域中找到高低层次的标准,因此也可以有个客观的基础来说,某种道德行为或状态比其它的道德行为或状态“更道德”。

四、在康德与非康德之间

我认为陆先生在伦理学上的立场上比较接近康德。我之所以如此猜测,是因为康德在他的伦理学名著《道德形上学基础》中,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凡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也就是说,可以称得上是道德的行为),一定是出于善意,假如行为没有出于善意,但却表现出“合乎”道德标准,这样的行为也绝不能称得上是道德行为。

假如我上述的揣度是正确的,那么陆先生在那篇文章中的前后立场可能就有矛盾之处。在本文的一开始,我提到我赞成陆先生认定道德关切的是个人生活需求的满足和社会的生存及圆满。依照这个立场,任何称得上是道德的行为或原则,都必须紧扣着是否能促进个人需求或整体社会的生存。换言之,道德与否的标准在于我们的行为或原则是否可以促成个人需求或整体社会的生存。假如我的推理是有些道理的话,如此的主张,在路数上就比较接近效益论、德行伦理学、演化论的伦理学或儒家伦理学……而不可能是康德伦理学的路数,因为康德伦理学根本就把道德判断和行为与其之所能产生的结果做了切断。依此而言,陆先生在文章中第一节和第二节的观点之间有矛盾的地方。他在第一节说明道德的作用时采取了非康德伦理学的观点,但在第二节论述没有“更道德”的观点时,却又采取了康德伦理学的观点。再者,假如陆先生在第一节中对道德的说明是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在道德与否的标准紧扣着个人生活需求的满足和社会生存的认定下,某些行为或判断所造成的结果可能比另外一些行为或判断所导致的结果更好、更适切、更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这样的行为或判断就会被我们一般人认定是“更道德”的。

五、道德发展是横向的拓展吗?

至此,我试图指出陆先生的文章的内容前后之间有矛盾的地方,而这个矛盾牵涉到大的伦理系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不是可以忽视的矛盾。

第9篇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他比的智慧、比一切学问都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明学生的演讲三分钟,感谢您的欣赏。

文明学生的演讲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是初一(1)班的___,今天我在我们班上做此演讲,现在我的心情有点激动和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开心,有这样的机会,让我荣幸无比。那我要演讲的题目就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我们已经是个中学生了,不再是个小孩、小学生了,那时还能任性,现在就不能了,要开始做个真正的文明人,该有的礼仪也都必须要学要懂要做,不能再把自己当成无辜的小孩子那样。我们越是长大,要学的规矩就更多。这些也是为了让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和睦。讲文明的人一定是受大家欢迎的,相反就是厌恶了,因此我们不能做不文明的人,初中是一个学习文明礼仪的好时间,这个时候就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举止了。我们都是学生,老师上课都是讲普通话,那我们在学校,就必须要讲文明用语,平时见面说“你好!”,对他人的帮助要说“谢谢”,还要微笑示人,这是最基本的礼仪。而且在学生守则里,这些也都是被要求学生要做的行为规范,我相信大家都是知道了,就是差去真正的做了。

我相信上述的文明用语大家都能够做到,因为都很简单,不要觉得难为情,一旦说出来,就会简单很多了,离更文明的用语就更近了。文明的相处总是能够给人带去好感,要知道学校里就是一个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就要遵守它的规则,破坏它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那种不讲文明的人,大家肯定都有一种感觉,就是不喜,而且可能还会讨厌,所以推己及人,我们也要有文明,也要有礼仪风范,一个有礼仪的人,一定是受他人尊重和喜爱的。进入中学时代的我们,在对于文明和礼仪这两方面,是必须要学的一个科目,是以后在社会上生存不可少的技能。没有天生的文明人,都是要学的,现在我们学习就刚好,让我们与文明礼仪同行,一起享受文明的世界,这一定是很美好的。

同学们,在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文明赋予我们很多,可以让我们与他人相处和谐,让我们交到更多的朋友,有礼仪的人也是有休养的人,这是人生的必修课,所以让文明和礼仪伴我们同行吧,一起走向更远的道路。

谢谢大家,演讲完毕。

文明学生的演讲2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的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关于新加坡的报道。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来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便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甚至有的同学还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互相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与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能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的构成,而不是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后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中学生。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得脚,不践踏草坪、不损坏公物。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家园。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文明学生的演讲3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文明礼仪与我同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到会影响自身形象,大到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个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文明学生的演讲4我今天谈论的话题是修身。现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对自己的品行重视起来,有的人从自己的外表上做起,比如美容美发,穿衣打扮,浓妆淡抹等;还有的人从内心和气质上做起,比如练练瑜伽,打打太极,读读经文等。的确现代人对于行为、举止、谈吐和气质上是越加重视,这也成为了当今的一种风靡的时尚。

当然,文明修身并不开始与现代。早在孔夫子时期,就有文明修身之说,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地球人都知道啊,是我国古代的文圣,他与释迦牟尼在古代并称为“圣人”!同学们,就连圣人都得“三省吾身”,何况我们这些“非圣人”的平凡人,能不做到“三省吾身”吗?甚至要“六省吾身”“九省吾身”呢!从古至今,古人在修身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竞争、讲究秩序、讲究文明的社会,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专业知识,更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举止、深厚的道德涵养和崇高的理想信念。人无完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去探讨、探索,以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

对,现在,在这个社会上都以“德、智、体、美、劳”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德为重,智于其后,由此可见,德,即是修养、品德;智,即是才华。那么想要全副武装自己,看来先得在自己心里种下一棵“修养”的种子,从内而外地发散自己,塑造自己。刚才说到,这个修身,它包括外表和内心。先说说这个我们比较重视的“形象”修养。走在大街上,不乏有着穿戴奇异,另类时尚的青年男女。是的,不可否认,人都有追求自己心里美丽的一个标准,但有些人过于追求所谓的“个性”,而选择走与别人不一样的路线,尤其是学生!像那些个“满头金丝,披金戴银,长靴高袜”的人早已不再新奇,似乎已经成为社会人群中的一部分。还有,在一些公共场合,本应是井然有序,不得喧哗的地方,却不时响起个性十足的手机铃声,以及高声攀谈的

“男女重唱”……我们要考虑一下,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表里如一的人才,有人评价说,当代学生有前途没有壮志,有文化没有修养,有知识没有思想,有个性没有品行,当时很不服气,但以上镜头的确叫人无话可说。加强学生文明修身建设势在必行,面对现实,我们何去何从?

再回头看看我们内心的“修养”吧!考试了,很多同学不是忙着去加紧复习,而是忙着去缩印课本、笔记,往桌子上抄“重点”;考场上,静悄悄的背后,在抄书、在交流,甚至在交换试卷的不乏其人……考试本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检验,但在很多人身上却成了应付,考试也只是成为了某些人领取毕业证、学位证的工具。“60分万岁”曾经是他们中间最“响亮”的一句口号。在考试之前许多同学的笔记上会经常看见“一定要及格”的警句,以此激励大家学习是好事,可以此为终极目的就难让人苟同了。在某些人那里是“书到考试时方恨少”,更甚者写道:学不在精,及格就行;知识不在多,会抄就行……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会作何感想?

那么到头来,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修身的秘密呢?

文明修身,我们缺少的是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立场坚定,态度明确,然而在平常却忽略了一些“小事”。随手扔掉了废纸,随地吐了口痰……“有些事,我们就是不注意,其实也知道这是不对的!”对错不论,有一点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越是小的事情越能体现精神。去过新加坡的人都会被该城市的“干净”所折服,而干净不正是源于市民的环保意识吗?反过来,后果可想而知。缺少意识,从小处说毁掉的是个人的形象,从大方面来说影响的是我们整个群体的形象,因此我们学生最需要和最迫切的就是要提高我们的文明意识。

文明修身,我们需要的是坚持。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其实,文明的修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不是没有,关键看自己有没有坚持到底的信念。许多同学都能做到,但是能坚持的就寥寥无几了。文明修身不能浅尝辄止,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严格要求自己,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修养。有了坚持到底的决心,陋习才会慢慢改掉;有了坚持到底的决心,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得以形成;有了坚持到底的决心,才能将学生文明修身进行到底!

文明学生的演讲5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守规范,正学风,做现代文明中学生》。

同学们,当你们迈进中学大门的那一时刻,是否想过,你们应该怎样度过这宝贵的三年时光?是否想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中学生呢?是否暗暗下过决心,我一定要做一名老师眼中,家长眼中,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呢?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事物,新观念的不断涌现,特别是出现一些歪风邪气,对我们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安静文明的校园,那么,作为莘莘学子的我们如何去应对这些不良风气的冲击呢?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作为现代中学生,如何去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呢?我想,首先要学习做人,做一名“守规则,守规范的现代文明新人”。

我认为,清除陋习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生活要节俭。只有告别了陋习,才能真正走向文明,做一名合格的现代中学生。

总之,我们的言行举止一定要严格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作为一名中学生,除了要遵规守纪外,别忘了我们学生的职责-------勤奋学习。开学一个多月来,同学们都非常认真地学习,学习气氛相当浓厚。看到这种现象,非常令人欣慰。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却令人心寒。他们不仅上课不好好听讲,作业不认真做,而且还扰乱课堂纪律,甚至有的同学还和老师顶嘴。这都是一些极其不好的现象。

俗话说,“成功之路宽又广”。如果一个人想要迈上这段成功的道路,那么就应该学习。我们班以前的一位同学程婧,她一直以来是我学习的好榜样。她学习的时候,总是安安静静的,不吵也不闹。她勤于思考,上课回答问题总是很积极。她考试总是年级第一,但她从不骄傲。只有我们班的同学为她骄傲,为她喝彩。早读时,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她给人感觉就是一个乖乖女。她从不迟到,从来不会说是哪次作业没有交,从来不在上课时不随便说话,从来不在下课的时候追逐打闹。还有,别人向她请教问题的时候,她总是不耐其烦,认真讲解。我觉得,做一名老师眼中,家长眼中,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就应该像程婧这个样子。虽然,她已经转到另外一个学校去了,但她依然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