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

完璧归赵的主人公

时间:2022-05-23 11:02: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完璧归赵的主人公,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在六一儿童节这天,可是我们少年儿童的“怒放日”。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校举办了庆六一读书成果展示大型活动,成了我校全体少年儿童展示自己才能的大舞台。

六月的盛夏,骄阳似火,可我们仍然十分高兴,虽然天气特别热,可那欢乐气氛洋溢的中山影剧院里却是好戏连台,掌声连续不断。虽然,座位不够,我们要三个人挤在两个座位上,感觉有些不舒服;连饮料都被明令禁止。可那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早让我们把那些不舒服,口渴扔到九霄云外去了。

舞台上节目的形式很多,有:快板、课本剧、舞蹈和歌曲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六二中队表演的课本剧——《完璧归赵》了!

先别说他们的演技了,光阵容就挺让人大吃一惊。参加人数竟有十五人,道具也做得十分精制。一开场,那“小太监”的大嗓门就提起了我们的兴致,虽然剧中的赵王没有演出应该有的气氛,可主人公?相如和秦王的扮演者却用自己出色的发挥,盖住了赵王表演的不足。最终,和氏璧安全回到了赵国,那个“小太监”手舞彩棍,一声响亮的“退朝”给课本剧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时间如流水,仿佛一眨眼似的,这台精彩纷呈的庆六一节目表演结束了,可我呢?仍然陶醉在其中。

第2篇

文章都是由字句组合成篇的,而字句在文章中却有轻重主次之分。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刘熙载认为,“多句之中必有一句为主,多字之中必有一字为主”(艺概·经义概)。这些“为主”的关键性字句,或是表现主旨的致力点,或是情景双关的纽结,或是一枝出墙的红杏,或是作品意脉的焦点。总之,通过它们可以窥视中心,提携全文。因此,语言文字的教学切忌等量齐观平均使用精力。若启发学生以“为主”的字句为突破口,锲入进去,深入发展,生发开来,就可以揭示作品的内蕴和艺术特色,探明作者的创作意图,显示出沉着而飞动、简要而丰富的教学风采。现辑录几例,以现一斑。

一、锲入人物的性格

课文景阳冈讲的是武松打虎的事,其主题是赞扬武松智勇双全。那凶恶的大虫进攻武松使用的是“一扑”、“一掀”和“一剪”。而武松对付的办法均是“一闪”。这“一闪”两字,“看似寻常最奇崛”,因为一般人独自于山冈丛林之中遇见大虫,恐怕早就魂飞魄散,浑身哆嗦,即使有点拳脚功夫此时也使唤不灵,而武松在这生死关头,不但镇定自若,而且表现了绝顶的轻功。“闪”者,如影之一过无踪,如光之一现即灭。前面冠以“一”字,说明一步到位,干脆,利落,准确,不必再加挪动,正如那书法家下笔则点如瓜子捺如刀,无需填填补补。同时武松三次以“一闪”对付大虫的三招,让它“气性先自没了一半”,然后相机进攻的防御策略是正确的,如同两军对垒必到敌方“三鼓”“彼竭我盈”之际才发令进攻。———别看这“一闪”两字极普通,由此锲入,结合上下文,分析却有板有眼,揭示了丰厚的内涵。至此,我问那些听得入神的学生:“‘一闪’两字表现了武松哪些性格特征?”学生兴致勃勃,发言此起彼伏,最后归结为三:非凡的胆量、精湛的武功和正确的策略。

在武松进攻的阶段,他那“一跳”是制胜的关键,当大虫咆哮着再度扑过来,武松“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正好让武松“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地揪妆,一按按将下来,然后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打死大虫。很清楚,武松的这“一跳”,跳远了不能就势揪住大虫的顶花皮,跳近了则会葬身虎口———“为什么不远不近恰到好处呢?”在这节骨眼上,我有意打住,用一提问促使学生钩前连后,主动分析,讲出答案:原来这与大虫头次扑过来武松留心观察分不开,当时虽是以“一闪”护身,却不是消极防御,防御中注意了虎扑的起止距离,作好了进攻的思想准备。“一闪”和“一跳”是描写主人公的“为主”的字词,因此,由此锲入进去,能引导学生由行动到心灵完成一种逐步深化的认识,使一个智勇双全、胆大心细的古代英雄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地活跃在学生脑海之中。

这样分析人物性格,突出了常见常用的字词,使它们展示出气敛神藏、义深意远的艺术特色,显示出作家运用语言的功力,能改变学生重华丽辞藻轻常用字词的偏见。

二、锲入作品的底蕴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已串讲完了前面两个故事。在这个当口儿,我小结了一下:

“在‘完璧归赵’中相如一发现秦王无意偿城于赵,就设法取回和氏璧暗中送回赵国,后来还廷斥秦国二十余君,然后请就汤镬之刑。在‘渑池相会’中,相如面对拒绝击缶的秦王,置生死于度外,扬言‘以颈血溅大王’,终于迫使秦王就范。在这两个故事中,相如大智大勇的形象呼之欲出。是什么力量使得相如的智慧和勇气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呢?换句话说,他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呢?”

学生议论纷纷:

“显示人生的价值!”

“爱国!”

“憎恨秦王!”

都能说出一些道理,但谁也拿不出确凿的论据,谁也说服不了谁。我一反常态,未加点评,更未作结,留下了这一悬念,却去串讲第三个故事“将相交欢”。在分析中突出了相如忍让回避不与廉颇争列的可贵言行,板书了相如向门客交心的直接引语“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并问学生:“相如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把什么放在首位?”

“国家利益!”学生齐答。

“如果说前两个故事表现了相如的‘伸’,那么后一个故事则表现了相如的‘屈’,两者好似相反,实质是一致的。你们说怎样理解这‘一致’呢?”我进一步启发学生。

学生:“哦,老师,我知道了,相如能伸能屈都是为了捍卫赵国。”

“爱国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只有爱国精神才能使他大智大勇大忍让!”

“廉颇能负荆请罪也是被相如的爱国之情感动!”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充分地赞扬了两位主人公的爱国之情。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总结,三个故事都突出了“国”字,其内容如次:

完璧归赵,出使不辱国;

渑池相会,相君不辱国;

将相交欢,团结卫赵国。

在这段教学中,是否启发学生以蔺相如“先国家之急”的直接引语进行锲入,效果大相径庭。不锲入,它仅能解释蔺相如不与廉颇争高下的原因;锲入开来,则显出文章“立片言居要”以警策全篇的匠心,使爱国精神从不同的角度辐射学生的心灵。

三、锲入诗歌的意境

白居易的琵琶行串讲完了。我表情朗读琵琶女自我介绍身世那段,读到“绕船明月江水寒”一句时,板书了个大“寒”字,并启发学生:“优秀的诗歌写景总是与感情密切融合,创造出深远而统一的艺术意境。从这一认识出发,你们思考一下,在琵琶行中,环境景象的特征‘寒’与琵琶女的衷情有何相通之处?与白居易、众听客的心态有何一致之点?请从这两个问题中选择一题,写一段话,然后读给大家听。”

十分钟后就有十个学生朗读自己写的语段,现择其认识深刻、文字畅达的两段抄录于后:

“诗中的‘寒’字,一方面反映了环境景象的特点,因为秋夜气温下降,江边更是寒气袭人;另一方面还透露了琵琶女那昔盛今衰、暮境凄凉所形成的心境。当她年轻貌美之时,‘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那些阔公子不惜财帛,尽力抬举捧场,琵琶女过着‘今年欢笑复明年’的放纵生活;而一旦年长色衰,则‘门前冷落鞍马席,只得嫁给‘重利轻别离’的商人,以至江边孤守空舟,‘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怎不令人心寒?”

“不仅如此,两位天涯沦落人的心情在诗中虽有不同形态的变化,但终归达成感情共鸣而使读者的神思聚集于一点。可不是,那琵琶女动手弹奏就‘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声暂歇稍停,就‘别有幽愁暗恨生’;而同病相怜的诗人呢,平日则‘往往取酒还独倾’,送客舟中也‘醉不成欢惨将别’,听演奏竟叹息连声,青衫湿透,还有那满座听众的掩面抽泣,这些散见于全篇的叹息、怨恨、愤懑、悲戚都是由心寒演变激化而成的,与寒江秋月的外景形成了韵致翩跹而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氛围。”

我见火候已到,小结如下:“根据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看到,‘寒’字虽为一普通形容词,却十分出色地凝聚了感情,描绘了景象,揭示了题旨,渲染了气氛。一身数任,四通八达。诗歌的意境创造把‘寒’字推向了制高点,为它确立了全篇独尊的艺术地位,它也就无往而不适地解释着一切,笼罩着一切。因此,我们从通体出发感受全诗,一个‘寒’字可以了得。”

至此,不由学生不惊诧这篇把两人心灵共振倾吐得酣畅淋漓、委曲动人的千古佳作竟能如此高度集中,从而真正领悟到白居易穷究人情、体察物理、融铸汇合和高度提炼的艺术功力,真正钦佩诗人“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创造统一意境的独到运思。

四、锲入作者的心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接近尾声。我问:“‘孤帆远影碧空警一句只提到了‘远影’,难道李白目送孟浩然只看见孤帆的‘远影’么?你们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看法。”

学生:“老师刚讲过,远去的小船在诗人眼中是由近及远,由大变小,最后消失。因此,诗人既看见孤帆的‘近影’,也看见‘不远不近之影’,当然还看见‘远影’。”

我问:“那为什么不把三者全写出来呢?”

学生:“诗只四句,写不了。”

“全写出来就嗦了,要剪裁。”

“全写出来就没有想头了,没有余味了。只提‘远影’,正是诗人的艺术匠心所在!”

回答一个比一个精彩!

我又问:“‘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中有一‘见’字,主语当然是李白。小船已消失了,他只看见浩瀚的江流奔向天际,你能想像出诗人的位置和神态吗?”

学生:“伫立黄鹤楼。”“临江极目远望。”

我再追问:“诗人为什么还伫立黄鹤楼,临江远望呢?”

学生:“感情深。”

“舍不得。”

“依依惜别。”

第3篇

一.表情达意的准确

所谓准确性,就是教师的表述清楚,不模棱两可;阐释明晰,不牵强附会;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去粗取精,不断追求准确是每位语文教师一生都在进行的语言磨练。

语言的准确性又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首先是清晰简洁。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述应确切、中肯、规范、合乎语法。其次是晓畅明白。语文课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教学语言通俗易懂,这样才能开启教和学信息传递的双向渠道,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再次要严密有序。教学语言严密有序、环环紧扣、合乎逻辑,才能引人入胜。

二.刻画形象的生动

语文教学要能吸引学生,使他们愉悦、动情、着迷,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形象化,要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不仅能专心地听,而且能激起强烈共鸣。怎样使教学语言生动呢?有以下几种方法:

具体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是要说“理”的,而说理难免抽象、枯燥,学生就会觉得费解,甚至生厌。因此教师要化抽象为具体,如教生字、记字音、辨字形等,不借助具体的事物形象,效果就不会很好。如“攀”字,总有学生一错再错。于是订正时,我就给学生讲解了这个字的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大手抓着树木和藤蔓往上爬。通过这样形象的讲解,学生很快便记住了。为了加深印象,我还和学生交流了“尖”“夯”“休”等会意字。学生在记住这些字的同时也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一举两得。

肢体化。教学语言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眼神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是一种“无声语言”,而且也是对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可以大大提高语言的形象化。特别是表情能及时向学生传递口头语言不能充分表达的信息。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要投去欣赏的目光;学生有精彩的回答,老师要送去惊喜的表情。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应有指挥家的手,画家的眼睛,戏曲家的表情,舞蹈家的肢体……

多样化。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相关的脑筋急转弯、典故、笑话等。教学语言加一点“佐料”,同样会使叙述增加形象性,使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如教《负荆请罪》时,我用“渑池之会”的故事导入,让学生猜猜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学生从这个故事里就初步感受到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再让学生讲讲著名的“完璧归赵”的典故,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情感准备就很充分了。

三.师生交流的真诚

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娓娓而谈,用商量的语气、探讨的口吻、谈认识、谈感受、谈体会,以求得心灵上的沟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平等交谈,感情交融,学生就会迅速进入学习佳境。一个语文老师就是要在讲台上用富有魅力的美的语言勾画出最优美、最细腻的画卷,演奏出最美妙、最动听的交响曲。“教师以爱生为天职”,教学语言的真诚感正来源于这种伟大的无私的爱,教师只有在心中装满了“爱”,教学语言才能“甜蜜”而“温暖”,令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四.画龙点睛的幽默

第4篇

讲故事的要旨有二:其一,你要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才会有人“听”;其二,你要把故事讲得合情合理,才会有人“信”。下面笔者就以微型小说《唐家寺的雨伞》为例,解读一下这两个要旨。

一、引人入胜,才会有人“听”

同样一个故事,讲功好的人能讲得令人拍案叫绝,而讲功差的人则会讲得令人昏昏欲睡,诚可谓“故事人人能讲,各有高下不同”。这个讲功,在作文中就是叙事技法。莫言能把中国乡村的故事讲到全世界,凭借的正是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独特的叙事技法。一幅床单裹在身上怎么着都不雅,但经过时装设计师一摆弄,就能走出一台新潮的时装秀。这个“摆弄”在“讲故事”中就是叙事技法。

叙事技法从何而来?途径有二:一是小语文的。可以从对课本名篇的研习中学得,也可以从对同学佳作的借鉴中学得。二是大语文的。可以从对大量课外读物的博览中悟得,也可以从对各类传媒作品的欣赏中悟得。对叙事技法的演练,可以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用一种技法,讲述一个故事;第二步,用一种技法,讲述N个故事;第三步,用N种技法,讲述一个故事。当你的讲功修炼到第三步的时候,你就可以游刃有余地优选出最能吊足读者胃口、最能把读者引入佳境的叙事技法,牢牢地“抓”住读者,让他们不仅读得津津有味,大快朵颐,而且意犹未尽,欲罢不能。

《唐家寺的雨伞》就用了三种叙事技法来“抓”住读者:一是情节突转法。商人是睿智的,他制伞藏宝,身藏万贯家财,却貌似贫寒之士,本是万无一失,孰料百密一疏,“在桌旁打了一个盹儿”,“油纸雨伞已不见踪影”。二是悬念设计法。商人是冷静的,他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悬念由此而生,商人能否等回自己的藏宝雨伞成为压在读者心头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时间在一天天流逝,读者急切的究底之心与商人焦灼的期待之心一起跳动。三是峰回路转法。商人日日修伞不见(藏宝)伞,正在苦等无望之时,顾客的一句“能不能修?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伞值不了几个钱,我反倒要花一大笔工钱”,一语惊醒梦中人,商人又动起了脑筋,打出了“油纸雨伞以旧换新”的广告,这一创意使故事出现了转机,商人终于等来了“他日思夜想、心系魂牵的那把伞”。

二、合情合理,才会有人“信”

我们生活中的事是遵循事理逻辑的,这才有了发展变化的必然,而必然才是生活的“常态”。须知,越是“常态”,才越贴近我们“常人”的现实生活。为此,我们在讲故事时也必须遵循生活的事理逻辑。只有合乎情,顺乎理,才能让人坚信不疑。否则,只会让人匪夷所思。而我们有些同学在讲故事时却喜欢搞“无厘头”“脑筋急转弯”,来无影,去无踪,不怕主人公做不到,就怕读者你想不到。作文中会不时冒出一句“突然有一天”“一下子”“恍然大悟”……其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超人”“超级能量”。故事生成出“意料之外”的惊奇,要靠叙事技法;而要画出其背后“情理之中”的逻辑弧线,则要靠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从何而来?途径有二:一是直接经验。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人生中去总结。二是间接经验。可以从他人、书本的总结中去汲取。对生活经验的积淀,可以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把成长中的成败得失想清想透。第二步,把生活中的人情世故琢磨清楚。第三步,把人性中的感情、理性理清理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经过这三个层次的历练,你讲的故事就能“于情”让人产生“共鸣”,“于理”与人形成“共识”。

《唐家寺的雨伞》的作者不乏福尔摩斯的机智,他洞察“情理”的机智集中体现在三个推断上:第一个推断是油纸雨伞“去得有踪”。其“踪”有三:一是有“因”可寻。老天突下小雨,出门急需用伞。二是有“机”可乘。商人正在打盹,正好顺手牵羊。三是有“案”可稽。褡裢完好无损,并非行窃之人。第二个推断是修伞铺“开得有理”。其“理”有三:一是行当选得有理。油纸雨伞乃易损之物,日久必坏,坏了应来修理。二是铺址定得有理。唐家寺乃平常小镇,并非通衢之地,来往应为本地之人。三是心理猜得有理。食客乃图一时之便,并非存心行窃,来修应不存戒心。第三个推断是油纸雨伞“来得有影”。其“影”有三:一是油纸雨伞乃日常什物,他敢拿出。二是不知内藏万贯家财,他能拿来。三是毫厘不花,以旧换新,他愿拿来。

我们每位同学都是有故事的人,你只要夯实讲功,参透情理,就一定能把自己锻造成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自然就可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了。

【附】

唐家寺的雨伞

高 虹

成都附近郊县,有一个名叫唐家寺的地方。当地流行一句歇后语:唐家寺的雨伞――换一把。说起这句歇后语的来历,还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话说民国初,一个商人在外多年,苦心经营,终于攒下大笔财富,准备告老还乡,结束半生的漂泊辛劳,回家与妻儿团聚,置田购房,安度晚年了。

时局动荡,路途遥远,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万不能财富外露,衣锦还乡,只得着一袭灰布长衫,一双布底鞋,扮成一个风餐露宿的行路人。只是半生心血所积下的钱财如何携运呢?那时的邮政业还远未发达,不可能一纸汇票寄回家里,也不可能将沉甸甸的银两藏在身上。

商人将所有的钱换成名贵的珠宝玉器――有道是黄金有价玉无价,然后特制一把弯头竹柄油纸雨伞,将粗大的竹柄关节全部打通,把珠宝玉器一一放入,最后用黄蜡封口,恢复伞柄原样。如此这般,商人身藏万贯家财,却貌似贫寒之士,肩挎一条褡裢,手提一把雨伞,轻轻松松地上路了。

果然好计谋!如此行路多日,安然无恙!眼看回家的路越来越宽,故乡越来越近,商人心中好不愉快!

这天中午就到了唐家寺。见是一个平常的小镇,鸡安犬宁人面善,商人便走到一家面馆,叫煮一碗面条来,吃了好赶路。成都担担面闻名遐迩,一碗面条七红八绿,佐料丰足。商人也有些饥渴了,香喷喷地吃了起来。没想到肚子吃饱了,一阵倦意却又涌了上来。

小店生意一般,只有三五食客,倒也不吵闹。于是,商人双手支颊,在桌旁打了一个盹儿。

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他抬头一看,啊,小店内已空无一人,门外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商人揉揉脸颊,突然发现自己的油纸雨伞已不见踪影!一阵冷汗霎时冒了出来――这把伞可就是他的身家性命呀!

但商人沉着冷静,不露声色。他仔细分析:自己装有盘缠散银的褡裢完好无损,说明并非有人专门行窃;他打盹儿的时候,老天偏偏下起了雨,而那些食客则急于出门,一定是其中哪个见他睡着了顺手牵羊就把他的伞取走了。是的,今天只不过碰上个只图自己方便的人,并不是遭遇了抢匪窃贼。

商人将随身零钱清点了一番,沉吟片刻后,便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了。

他叫来饭店掌柜的,说自己看中了这个平静安宁的镇子,决定就在这里住下,开个小铺,请帮忙找一间房子。

掌柜的倒也是个和善之人,说你开什么样的铺子,要多大的房子,我帮你找就是。

商人说:“身无长技,只会修伞补帽。小小手艺人,租不起大房子,只是最好能够在交通要道上。”

掌柜的笑道:“当然,修伞补帽当然该在路边。”于是很快帮他找了一处房子。商人便用仅有的钱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

他待人客气,心灵手巧,天亮开门,天黑关门,很是个规矩人的样子。没有过多久,他小小的修伞铺子便受到当地人的好评,人们都愿意把伞拿给他修理,哪怕多走两三里路。商人的修伞铺算是立住了。

谁也不知道这个小小手艺人其实是腰缠万贯的富商。谁也不知道他每天表情谦和的笑脸下,掩藏着一颗紧张焦灼的心。他每时每刻都在等待着一把熟悉的油纸雨伞的出现,但他失望了。经过他的手的各式各样的伞成百上千,唯独没有他等待的那一把。

时间一天天在流逝,商人耐心地等着,但是他的伞还是没有出现。

一天他接手了一把破旧的伞,主人漫不经心道:“能不能修?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伞值不了几个钱,我反倒要花一大笔工钱!”

听了这话,商人心里一动。想到自己的那把雨伞,丢时便只有三成新,用到现在怕也是破破烂烂的了,它现在的主人怕也不愿拿来修了。商人就又动起了脑筋。

第二天,过往行人看到这家修伞铺子打出了一条新鲜的广告:油纸雨伞以旧换新。人们纷纷上前询问这事是不是真的。得到商人肯定的回答以后,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据说这是商人为了拓展生意,广招客人的“让利活动”,还说下一次就轮到布伞以旧换新了,又说商人对收集旧雨伞有兴趣――总而言之,广告效果好极了。不久以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修伞铺子来了一个中年农民,商人一眼就看出他腋下夹着的油纸雨伞,正是他日思夜想、心系魂牵的那把伞。

商人不动声色地收下雨伞,犀利的眼神一瞥,就查看到伞柄完好如初,并无半点撬动过的痕迹。他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自己身上发生了。

他转身挑了铺子里最好的一把伞换给了来客,在来客的感谢声中,徐徐关上了店门。

商人打开伞柄,里面的一层黄蜡依然封得严严实实。撬开黄蜡,商人看到了他的全部珠宝玉器。他瘫坐在地上,半日无语。这天,唐家寺的居民们觉得有点奇怪:自打修伞铺开张以来,没见过这么早关门的。第二天很晚了却还没有开门。一问,才知道人去屋空,这个在此处待了好长时间的外地人已经走了。大家觉得有点奇怪,但也没有多想。

第5篇

电影《平壤之约》海报 2009年是中朝建交60周年,作为中朝友好年系列活动的一项,即两国首度合作拍摄电影《平壤之约》,这也是朝鲜建国60多年来第一次与外国合拍电影;经过三年的制作,此片在2012年登上银幕。

《平壤之约》故事线索设计巧妙,情节发展合理,人物的情感、心理几经波折;故事内容贴近生活,虽为主旋律影片,但没有连篇的口号。影片真实地反映平壤的城市面貌、居民生活、乡土文化,清新、自然,一改外界长期对朝鲜的刻板印象。其整体基调是愉快和谐、昂扬向上而暗含伤感,各条线索逐步汇聚,在阿里郎的正式演出场景展示中,将中朝友谊常青的主题推向。纵观全片,艺术感浓厚,具有韵律美与内涵美,看完让人觉得很舒服。

《平壤之约》的故事线索特点是多而不杂、平实简约、不落俗套。全片可以划分为五条线索,两条主线——一明一暗,三条副线——优化影片的观赏性。

一、两条主线

(一)明线:王晓楠寻找舞蹈灵魂之旅

24岁的王晓楠练习朝鲜舞17年,获得了一系列奖项,在一次大赛的半决赛中,她的奶奶——青年舞蹈学院名誉教授陈秀珍担任主评审。在其他评委陆续亮出高分的情况下,陈秀珍却面露异色。这一段采用了插叙方式,一面是王晓楠完成舞蹈时,在潮水般掌声与欢呼中得意地等待胜利,一面是她独自坐在空无一人的公共汽车上孤独失望落寞的神情。这种巨大反差折射出主人公王晓楠在舞蹈技艺方面虽然得到观众的认可,却不能得到奶奶的肯定,这也是她多年来的心结,她自己彷徨且迷茫,不知前路何方,不知怎样才能得到她最希望得到的赞许,怎样才能找到舞蹈中缺失的东西。

悲观失望的王晓楠准备告别舞蹈生涯,中朝艺术交流协会举办了一场研讨会,陈秀珍向凌建华院长推荐王晓楠参加,王晓楠认为奶奶总与她过不去,开始拒绝了;后来为了完成奶奶一个多年来的心愿踏上了去朝鲜的旅途。

在朝鲜的十天,依靠向导金成民的穿针引线,王晓楠渐渐与阿里郎创作团舞蹈指导,26岁的金银顺成为好朋友,在金银顺的帮助下,王晓楠学习和体会到朝鲜舞的精髓——不是简单的技巧与动作,而是一种民族精神。舞蹈中浸润着“阿里郎民族”对于和平、统一、爱情、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由衷的喜悦。

(二)暗线:支离破碎照片的合并之旅

在王晓楠寻找舞蹈灵魂之旅的过程中,还有一条并行不悖、贯穿始终、紧扣中心的主线索:一张支离破碎的照片,如何在远隔千里、跨越甲子之后,重新合并在一起。

这是一张60年前抗美援朝时期,我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军战士、朝鲜群众的合影,由中国战地摄影师,片中副线人物高飞的祖父拍摄。王晓楠的奶奶陈秀珍、金银顺的老师李慧英(当时叫李秀美)的父辈是东北抗联的战友,抗美援朝时期同在战地文工团从事前线慰问工作,她俩从摄影师那里剪下了照片上的自己,并互相交换。于是一张照片随三个人的分离而分离,直到60年后,高飞和王晓楠两位孙辈不期而遇,乘坐同一趟列车来到平壤。

不过要是一碰见,就把照片的事儿问清了,故事就没有什么味道了。再加上李秀美早已改名叫李慧英,即便她是朝鲜家喻户晓的功勋舞蹈艺术家,也没法问到她的下落。好在李慧英是“大舞蹈家”金银顺的老师,金银顺后来认出照片上的人,三条线索汇合,照片重新拼回一个整体。

影片临近最后,才将这张照片的来历娓娓道来,但照片的重要性是全片不可或缺的。首先,照片是逻辑成立的前提,正是照片的一角促成了王晓楠的平壤之行,如果不是要帮助奶奶找到“李秀美”,王晓楠定会拒绝前往朝鲜,那么后来的故事都不会发生;其次,照片是一种象征,陈秀珍与李慧英交换了各自的那部分影像,从此天各一方,但深深的情谊和对舞蹈艺术的共鸣却影响二人一生。影片由对“李秀美”的寻访展开,在回国后陈秀珍、王晓楠、高飞三人共同观看摄影展收尾,照片象征着陈秀珍、李秀美的友谊,也象征着中朝友谊在四代人中间的传承。所以说《平壤之约》的主线既是王晓楠寻找舞蹈灵魂之旅,又是支离破碎照片的合并之旅,一明一暗,共同推进剧情发展。

二、三条副线

(一)王晓楠和金银顺从隔阂到信任到交心

王晓楠和金银顺无疑是影片的两大主角,全片自两人幼年时分别练习舞蹈的场景开始,以分别后的隔空对话结束,首尾呼应、美感十足;故事情节是在两人关系的发展这条线索上走向深入的,从漠视对方、增进了解,到相互学习、心意相通;“平壤之约”可以说就是两人再次相见的一个约定。

王晓楠和金银顺是同龄人,都是青春的舞者。但是二人的初识谈不上很友好。首先是王晓楠,在了解交流对象是阿里郎创作团舞蹈指导后十分不解,她认为自己是民族舞演员,干团体操何事?另一方面,正忙于排练丝绸姑娘这一段舞的金银顺,也表现出不太愿意接待王晓楠的意思。王晓楠兴致冲冲地跳了段《铃铛》,希望金银顺认可自己跳的是真正的朝鲜舞,结果换来的评价仅仅是“是……也不是。” 金银顺在丝绸姑娘中,始终觉得不太流畅,晓楠琢磨了一晚上,为金银顺设计了一种道具,但没能得到金银顺的正面回应。金银顺冷淡的表现积累了王晓楠心中的不满。终于因为一次迟到,王晓楠愤怒了,故事出现一个“危机”。

王晓楠和金银顺关系的两个“剂”分别是对金银顺有好感的向导金成民和金银顺的养子7岁的朴中原。朴中原是个小孩子,与王晓楠很快成了好朋友,王晓楠带他去游乐场,还送给王晓楠墨镜;金成民一直在两个人中间牵线搭桥,帮助王晓楠。在爽约“危机”发生后,金成民向王晓楠和盘托出朴中原的身世,王晓楠这才知道,金银顺收养了烈士遗孤,并为之感动。“危机”化解,丝绸姑娘中加入了王晓楠的创意,金银顺为王晓楠表演了《铃铛》:

春天百灵鸟飞翔在蓝天上,呼唤春耕。

弯弯曲曲的山岭上,麦浪滚滚。

王晓楠开始赠送给金银顺一枚戒指,金银顺却将戒指和她送给朴中原的礼物一并退回,造成两个人之间的尴尬。在互相谅解后,金银顺决心帮助王晓楠深入地了解朝鲜民间艺术,接触普通农户,让她领悟跳好朝鲜舞的关键,那就是舞蹈最原始、最纯粹的东西——朴实、快乐、发自内心。

在李慧英老师的带领下,三代人一同练习舞蹈,将淳朴、内敛、美丽的朝鲜舞表演得淋漓尽致。离开朝鲜后,王晓楠的舞蹈终于赢得奶奶的肯定。

这里还有个呼应值得一提:60年前,李秀美和陈秀珍除了互换照片,还交换了别的信物,李秀美送给陈秀珍一把梳子,陈秀珍送给李秀美一枚戒指;60年后,金银顺和王晓楠除了一起找回缺失的那一半影像,也交换了别的礼物——金银顺送给王晓楠一套漂亮的朝鲜民族服饰,王晓楠的戒指金银顺也最终接受。

在伤感的主题曲中,王晓楠与金银顺隔空起舞,并做了点题式的“心灵对话”:

王晓楠:“奶奶总是问我,为什么跳舞?以前我跳舞,就是为了赢得观众的掌声和鲜花。这次朝鲜十天之行,我第一次体会到了阿里郎的表演,他们既是十万人也是一个人,他们既是个人跳舞,又是在为这个民族而舞,他们每一个人的呼吸和吸气,每一次呼吸和动静的转换,都是心灵与肢体的沟通。”

金银顺:“命运好像是个交叉口,在我和王晓楠相处的短短几天里,我们相互学习到了各自所需要的东西,我们注定还会相见的。”

(二)高飞的寻访祖父摄影作品人物

高飞来朝鲜的目的,是完成爷爷的遗愿,用那部老相机,找到他曾经拍过的老战士们,在同样的场景,再重新拍摄一张照片,回顾历史沧桑,延续深情厚谊。

高飞先寻访到李慧英老人。后来李慧英老人回忆起照片来历,提到“一个年轻人”带着一张残缺的照片来找她,王晓楠这才意识到高飞正是随军记者的后人,两块残片得以完璧归赵。陈秀珍老人观看高飞举办的展览,称赞他做的事“老一辈看着高兴。”

如果没有这条线索的存在,可以说影片仅仅是在说陈秀珍、李秀美与她们流传人间的故事,有了这条线索,故事丰满起来,旨在告诉观众,中朝友谊代代相传,“平壤之约”绝非个案。

(三)金银顺和金成民的感情发展

金银顺和金成民互相吸引,擦出爱情的火花,但是都不迈出那一步。一方面,金成民扭扭捏捏、不敢主动;另一方面,金银顺要照顾养子朴中原,害怕朴中原不能接受这个父亲,逃避了这段感情。

王晓楠的出现,的确改变了这对有情人的命运。王晓楠发现金成民喜欢金银顺,便鼓动他主动表白;在金成民被拒绝后,王晓楠又成功说服金银顺接受了金成民。

王晓楠和金成民一起帮金银顺照顾朴中原,朴中原因为生病将错过阿里郎的总彩排,王晓楠和金成民将他带到五一体育场,虽然金银顺本着对阿里郎演出负责的态度,拒绝她的儿子入场,但是王晓楠、金成民作为朴中原的观众看着他一个人在体育场外演完自己的节目,在成功拉近金成民和朴中原关系的同时,也消除着金银顺的顾虑。

在离开平壤前,王晓楠和金银顺在画板上“对话”,终于捅破了窗户纸,金银顺和金成民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