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镇化发展论文

城镇化发展论文

时间:2022-09-29 13:36: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镇化发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镇化发展论文

第1篇

信息化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信息化发展有利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新型城镇化合理进行空间布局,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这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很有必要。

(1)信息化发展有利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发展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极为重要。物联网,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产业的生产方式变革,另一方面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推动,促使二次产业、三次产业的生产方式由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逐渐向高效、低碳、集约、节约、智能、绿色的生产方式转变。在电子计算机终端控制下,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器人参与制造业产品生产,极大提高了车间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容错率,节约了成本与资源,有效避免了大机器生产不可自动调控的缺点。与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相比,信息化生产方式环保、低碳、附加值高,对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有所帮助。信息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尤其微信等应用软件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微信打车,微信购物,微信支付等应用而生。“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模式渗透社会各个领域,通过移动终端,出远门可以微信预订、自助选房,微信支付;酒后代驾服务;聚会就餐可以通过终端预订,自助点餐,微信呼叫服务;在医院可以微信全流程支付,微信叫号,随时查看化验单及药方。网络购物,信息消费逐渐增加,一方面丰富了居民的消费模式,另一方面也使居民间接的参与到了商品的设计过程。住房方面,信息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住房区的物业智能管理,对其住宿环境,安全等方面有所帮助,也拓宽了居民信息收集渠道。社会保障方面,通过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一卡式服务并按时发放低保,极大的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指数。因此,信息化发展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很有必要。

(2)信息化促进城镇发展进行合理空间布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越来越影响到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这些问题和矛盾制约了城市发展。信息技术对于优化城市群建设,科学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作用巨大。信息技术的提高有利于优化城镇化格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7】”。信息技术创新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发展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实现要素集聚,提升中心城市的影响力,特大城市必须发挥好其核心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培育形成城市群。中小城市发展也要利用好信息产业,通过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其他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其地区经济活力,具备中转联接功能的城市必须要与其他地区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互通有无,联动发展,共同应对外部挑战。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通过信息化的带动,推动小城镇特色产业,产品发展,发挥好其“亚核心”作用,抑制资源流失,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支持城市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因地制宜的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中心城市群,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之间要素合理流动及信息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城镇空间的合理布局【8】。此外,随着相关信息技术及关联技术的创新,城镇地下空间得到了优化利用,通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城管、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智慧城市等信息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地下空间利用的有效管理,通过信息化及信息技术的推动,城镇供水燃气部门、道路、广场、高架桥下、街头绿地、商业街区、客运站点和城市出入口等地方均采用电子信息产品,对其日常生产生活进行电子监测,以应对突发状况,实现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环境健康舒适、上下班高峰道路交通堵塞缓解、公共空间管理规范、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可见信息化对于促进城镇空间合理布局尤为重要。

(3)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服务水平要有所提高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带动。信息技术的提高带来的是信息化办公,各级政府积极建设电子政务云平台,依托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日常办公效率。政府通过“统计微讯”和移动资讯客户端主动公开政府政务信息,而且国家统计局积极拓展新媒体信息公开平台,通过官方微信为社会公众提供统计数据、数据解读、统计知识、统计工作等各类统计信息,便于城镇居民进行监督。在劳动力就业管理方面,信息化有助于相关部门对劳动力进行统一信息收集管理,为劳动力提供企业招聘信息资源及相关技能培训,尤其农民工劳动力,这对于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提高体力劳动力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都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保障方面,信息技术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保服务信息化,建立参保人信息库和财务信息管理核算云平台,实现参保人医疗费用实时结算,解决参保人垫付费用不便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网上自助服务业务功能及社保卡信息查询系统,实现业务经办方式多元化,有效提升社保信息化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城镇居民的实际问题。此外,信息技术升级加快了信息高速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村村通,户户通,土地整改等项目对于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作用明显。在很多领域,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都有所助力。

(4)信息化有利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随着TD-LTE(4G)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宽领域应用,信息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带动点。2014年上半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累计17708172万元,同比增长21.3%,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收入本期累计30853782万元,同比增长27.5%,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本期累计28983826万元,同比增长21.3%。这些成果既反映出城镇居民对于信息资源数据及服务的需求增加,又体现出信息产业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产业优化升级带来了机遇,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各地区的主导产业,进而辐射带动第一、二、三产业的技术变革。一方面,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加强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建立一些农业科技示范田及技术研究机构,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推广作用巨大。对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二次产业而言,必须把新技术新思想用于企业产品研发、制造和企业管理上,这样产业链条才能四通八达,产品才能符合消费者需求,否则必将被市场淘汰。此外,信息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与重要性越来越显著,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创新变革都是对产业经济的冲击,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及企业正确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逐步进行产业优化升级,以信息化助力信息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信息产业链附加值,推动信息产业集聚,形成城镇经济增长极,引领新型城镇化向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2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困境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发展在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难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化观念落后,城镇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不利于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新”发展。

(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基础设施质量不达标,道路规划,管道线路铺设不合理导致后期城镇化建设效率低下,重复建设,既浪费了社会资源,又影响了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信息基础设施不健全,光纤、通讯网、基站建设等基础设施更新升级维护不到位,信息闭塞,信息资源获取渠道窄,设备老化。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利于社会公平公正,需要我们正视。例如在2013年末,全国有16个城市建成轨道交通线路长度2213公里,车站数1447个,在建轨道交通线路长度2760公里,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意义重大,城镇地区则因地质、资金、技术、管理等达不到标准,难以建设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智能交通、绿色交通、交通信息一体化无法实现。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失衡,在2013年末,城市集中供热管道达到17.8万公里,集中供热面积57.2亿平方米,而县城供热管道建设4.0万公里,集中供热面积10.3以平方米,差距明显,形成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过剩和县城及农村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矛盾。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等滞后,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绿色城镇的发展,基础设施亟待优化升级。

(2)信息化观念落后。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以工业时代的观念来发展经济,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资源获取渠道极窄,信息闭塞,怎么通过信息化发展来促进城镇化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有一个与之相符的理念指导,这样新型城镇化发展才会少走弯路。

(3)城镇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我国大部分城镇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跟不上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城镇教育科技信息化区域跨度明显,大城市教育信息化程度高,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中小城镇教育信息化无法与之相比,很难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教育信息化方面硬件软件设施建设。高新技术难以推广,成本过高,现代科技产业园区难以在城镇建设,不能为工农业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城镇管理信息化不强,建立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各领域一体化智能化发展信息平台难,无法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环境堪忧,信息泄露,失真,被盗等给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更深层次影响社会稳定,信息网络环境建设仍需加强。第三方机构与银行合作不紧密,移动手机支付业务在城镇地区难以发挥作用。很多地方缺乏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实现智能化管理,城镇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城镇化发展质量难以提高。

3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途径

新型城镇化为信息化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信息化离不开新型城镇化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何使信息化更好的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其中智慧城市是关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推手,转变信息化观念是重点。

(1)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多渠道宽领域应用,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许多学者专家达成共识。智慧城市将在未来成为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平衡点,最终达到新型城镇化智能化发展。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城市融合了移动互联网,4G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科技技术,信息采集及数据分析能力突出,能够及时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降低人民财产安全损失,提高城镇市场经济活力,实现城市内各部门之间信息传输,改善城镇发展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指数。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改善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科教文卫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信息网络渠道向农村地区外延,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改善,村民能用上智能手机,数字电视,城乡数字化鸿沟有所缓解。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政府政务电算化,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化,办公自动化等极大提高业务效率,不仅提高了政府运转效率,更为城镇居民提供快捷安全的服务。互联网经济在信息化推动下发展迅速,城镇居民不用担心财产安全,随时可以网上转账支付或者进行金融投资、网上购物等经济活动,丰富了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以信息化发展为契机,包括上海、江苏、长春等诸多城市及城镇提出了向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宽带提速,光纤入户等服务越来越人性化、科学化,“宽带江苏”,“智慧上海”等以地方命名的智慧型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对于提高城镇户籍人口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重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有利于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智能化发展。

(2)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信息生产力越来越受到企业政府重视。随之产生一批以信息产业为主的企业或者零售商及零部件加工制造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进而形成产业群,吸引外资或者发达地区技术先进的企业来本地考察投资,带动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聚集效应加强,使其他关联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信息技术爆炸式发展,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及通讯设备升级,加快信息技术设备新城代谢速度,提高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冲劲,对于改善传统工业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作用显著。另一方面,科技园区发展可以吸引中高级及基层人员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对于“城市病”有所缓解。因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是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亮点,有助于新型城镇化绿色集约化发展。

第2篇

1.1城镇化发展中期范例—南非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工业化进程,南非已经成为非洲大陆的经济第一强国,同时也是能源及矿业大国。全世界约47%的黄金产自南非。南非占非洲工业产出的40%,矿业产出的45%,发电总量的50%以上。20世纪90年代,南非正处于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化首次超过50%,GDP列世界前第30位,一次能源消耗费排名达到前20位。南非拥有约55300Mt的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原煤,使得煤炭成为其主要的一次能源,占到当时本国总能源消耗的近八成。正是从那时起,南非踏上了摆脱严重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耗模式的道路。南非采取的是发展节能环保型燃煤电站与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并举的转型方式。南非由于水资源匮乏(年平均降雨量只有470mm)且分布不均,同时南非政府又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对地表水的使用有严格的控制,因此南非并未选择大规模发展水电,而是将重点放在发展节水、环保型火力发电设施。截至1999年,南非的空冷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已经占到全球同类型发电机组总容量的约一半,达到10GW。所有的发电厂均采用静电除尘和袋式除尘等方法,98%的粉尘得以回收并得到妥善处理。在促进国家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减少燃煤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南非还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尤其是生物质能与太阳能。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南非每年利用制糖、造纸、木材加工的下脚料和废料可以发电2.1亿kWh。同时,南非立足于自身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利用财政补贴与政策扶持措施积极鼓励发展光伏发电与光热利用。

1.2城镇化初期范例—印尼经过10多年的发展,印尼在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展方面已渐成规模,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框架和配套扶持体系,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能源结构转型之路。2003年12月,印尼政府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与能源保护政策”,简称“绿色能源政策”,正式踏上能源结构转型之路。由于印尼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印尼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与能源结构转型更多立足于农村,通过非商业性开发与商业性开发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非商业性开发主要包括印尼政府推动实施的乡村电力化计划和乡村能源自立计划;商业性开发则以私人实体的投资开发为主,其中如乡村光伏发电项目等重大的发展项目还会得到政府的支持。截至2009年,印尼已推出的新能源发展项目包括:乡村电力化计划(以可再生能源工厂代替柴油机来满足农村地区的电力需求)、可再生能源发电联网工程(政府协助中小可再生能源发电厂与国家电力公司电网联网)、综合微水电发展、乡村光伏发电项目、乡村能源自立计划以及生物汽油开发项目。印尼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发展能源农园业,以提高生物质能的生产和使用水平。为吸引农民种植甘蔗等生物能源作物,当地银行还向农民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厂商也向农民提供免费的种子和化肥。印尼政府甚至主动介入生物质能产品的推广。2006年12月,印尼政府开始在雅加达推销一种由95%高级汽油和5%生物乙醇混合而成的高级生物汽油。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印尼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得到了明显提高。仅生物质能为例,截至2009年年底,印尼生物柴油年产量已经达到19.24万t,生物乙醇年产量为253万t,截至2008年7月,印尼国家电力公司(PLN)已建成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96万kW。

2我国各地区能源结构现状概述

我国近30多年来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2012年的7.12亿,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2年的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据学者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6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有力地推动了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极。然而与此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其重要原因就是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城市发育明显不足。目前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62.2%,而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8.5%和44.8%。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2.1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结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区位与社会资源的优势和国家的优惠政策,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能源消费量也大幅增加。2009年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为173842万tce,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8.39%。长期以来,受国家资源和能源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尽管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但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可再生能源比重偏低。2007年,东部地区煤炭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该地区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58.3%和61.7%,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煤炭消费比重高出约33个百分点;油气消费比重在东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中占23%,比国际平均水平低36个百分点。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既不利于能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同时也影响了生态环境。目前,东部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近一半,能源结构的不合理与该地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产生极大的反差。近几年来,东部许多大中城市都加快了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能源结构有所改善,优质能源增长速度快于煤炭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以广东省为例,1985年广东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煤炭、原油、水电分别占45.1%、41.9%和13%,截至1995年这一比例分别为56.4%、28.5%、14.9%,还增加了0.2%的天然气;2005年,广东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变为52.8%、26.1%、20.8%,天然气增加为0.3%。

2.2中西部地区能源结构特点中部地区处于中国内陆腹地,是连接中国东西部的桥梁,也是南北的过渡地带以及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加上中部地区工业体系相对完备,同时人口、资源和经济都较为密集,中部地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大格局中具有独特的重要性。2009年中部地区能源消费量为95239万tce,占全国总消费量的26.51%。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稀少,土地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4%,人口则仅占全国人口的23.0%。2008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57860.7亿元,仅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9.24%,经济规模与实力与中东部地区相比相对落后。同时西部地区的一次能源平均年消费量不到全国消费总量的1/4。2009年西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为90135万tce,占全国总消费量的25.10%。以为例,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约90%。2000~2004年煤炭占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这与全国第一的煤炭储量是分不开的。但在2004年之后,煤炭在全区能源生产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2.3贫困山区能源结构特点截至2000年年底,我国已从根本上消除了绝对贫困,但老、少、边、穷、山区贫困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从能源结构上看,贫困山区农村能源消耗仍以薪柴为主,能源消费结构单一,生物质能利用效率低且消耗严重。以少数民族贫困山区较为集中的云南省为例,森林资源年均净消耗量4520万m3,其中薪柴1750万m3。杨继涛、杨世关等(2009)对滇西北老君山地区典型农户的调查研究显示,薪柴在该地区生活能源消费量中占比高达96.9%。以薪柴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对脆弱的生态系统伤害极大,致使许多树木被砍,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及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的加剧又会使得农业产量下降,农民的收入下降,而且还会造成木材资源的减少。因此,贫困地区很容易会形成一个贫困—生态退化—更贫困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家庭生活用能的需求也随之上升,进一步加大了对生物质能的消耗,使得那些依靠薪柴等生物燃料的贫困农村家庭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获取能满足基本需求的能源,这给贫困家庭的生存增加了更大的压力。

3启示与可借鉴的经验

3.1东部沿海地区绿色能源转型启示由于东部地区能源资源极其匮乏,且资源禀赋条件差,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在大量开采本地资源的同时大量调入外部资源,使得东部地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能源自给率不足40%,其中上海市一次能源全部依赖外调,浙江省90%以上的能源需从省外输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难以通过扩大本地区的传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来满足其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区外能源供给的依赖将会是长期的。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可以学习德国等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社会发展较完善的地区的能源转型经验,优化能源结构,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对此,主要可以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是大力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二是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积极鼓励节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三是通过引导产业结构内部调整和优化升级间接节能。东部地区目前已经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同时,从生活用能的效率来看,由于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升级,生活用能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随之大幅提高,“节能减排”在生活用能上的体现也越来越重要。比如建筑节能、绿色交通网建设、环保汽车等都是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力求避免通过高耗能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能源需求,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的目的。从工业用能的效率来看,要发挥科技的力量,大力发展能耗较低的第三产业,通过技术创新改造并提升传统高能耗产业的发展模式,同时不断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进一步降低能耗的目的。

3.2中西部地区绿色能源转型启示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具有良好的能源资源禀赋条件,化石能源资源储备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都较为丰富。而占国土面积71.4%的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更为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煤炭资源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全国的41%和65%,是我国一次能源主要的生产供应区域。我国中西部的情况与南非相似,南非在煤炭资源合理利用和能源体系发展方面的经验,对利用好中西部的能源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中西部地区要想由目前的“高碳”自然资源开发型产业结构向“低碳”资源型转变,首先要加强对地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由“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式能源利用转变成“低排放、低污染”的环保式利用,并对传统资源型工业体系和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低碳技术改造,同时,由一次性开发的能源利用转向循环开发利用。其次,由主要开发地下资源,向综合开发利用地下与地面等多种资源转变。着力培育和发展大项目、大企业、走大产业的发展路线,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的小煤矿、小水电、小焦炭等。同时,利用好能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可再生性资源产业,规模化、系统化地利用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最后,应加快国家统一电网的建设,充分发挥中西部的能源禀赋优势。在转变中西部能源结构的过程中,应着重解决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可能或已经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例如,由技术瓶颈导致的新能源发电成本过高;电网设备落后,新能源入网困难;风电等新能源建设项目出现盲目和重复建设的现象;电力系统定价体制滞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发展新能源方面的政策缺乏连续性等等。

3.3贫困山区绿色能源转型启示近年来,随着煤炭等商品能源价格的普遍上涨和国家对天然林的保护措施的加强,农户获得基本生活用能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农村商品能源价格过高的情况。贫困山区需要尽快改变“靠山吃山、靠林吃林”的传统贫困山区生活方式。首先要加强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非主干电网的建设与管理。目前我国贫困山区存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已有电网布局不合理,设备、设施陈旧老化等一系列问题。要想提高贫困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普及电视等家用电器,完善山区电网的建设、改造及管理是必须的。同时,向印尼等国学习,以农村沼气为纽带,利用小光伏、小风电、小型沼气发电等“微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建设“能源自给自足”式新农村。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枝杈柴、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并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要充分利用山区农村现有的生物质资源,积极发展农用沼气等经济且可行的技术,实现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与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对接。

4国际新的能源供需形势与我国的绿色能源转型之路

第3篇

1、城镇化大发展能增加就业机会。

河南城镇化发展正处于中期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就是城镇化加速。城镇化大发展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消费品市场扩张两方面都能产生对工业化产品的大量需求。同时城镇化不仅仅表现为城镇空间的扩展,更重要的还表现为人口的集聚和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大量人口转为市民后,从买房、买家电到吃穿用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2、城镇化发展能增加农村剩余人口的生产资料占有量。

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去,才能增加农村的人均占有耕地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如果人均占有水平达到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农业的现代要素才有可能进入。因此,城镇化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和现代经营条件的形成。一方面,随着工业发展、科技进步、农业投入增加,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领域容纳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在下降,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城镇化大发展为农民进城务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3、可为增加农民创业提供更多的空间与资源。

首先城镇化为进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不仅增加的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财富资产,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技能,成为今后创业的资本。其次大量的人口向城镇聚集,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未来河南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增收的挑战及不利影响

城镇化的发展必将打破农村现有的生产模式和经济模式,旧的模式被打破,新的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并成熟,这种过渡阶段由于制度等配套措施的不完善,可能会对农民增收带来不利的影响。

1、可能导致耕地减少。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占有农村的土地,可能导致耕地减少,产生失地农民。失地农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为工业化,为社会进步做出了牺牲,失去了农村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由于自身素质、体制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成为新的困难群体,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推进城镇化不必然导致耕地的减少,如果我们能合理规划,综合整治,把节约集约出来的土地复垦还田并开发新的耕地,就有可能实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保护耕地同时并行。例如:中国最近几年的统计耕地面积为:2007年1.093亿公顷,2008年1.086亿公顷,2009年1.100亿公顷。历史峰值为1992年的1.244亿公顷,与之相比近年来减少了约12.1%。1990年开始耕地面积的增速放缓,2000-2007年后由于生态退耕、城市加速发展和房地产开发等原因导致耕地数量迅速减少。2007年后生态退耕速度放缓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数量减少的幅度逐渐下降甚至转升。河南省正处于城镇化发展中期,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必须同时合理规划、严格控制,保护耕地。

2、可能导致农村较高素质劳动力的外流。

城镇化加速人口向城镇的聚集,由于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城市潜在的个人发展机会和良好的公共设施和环境,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农村流出去的劳动力必定是那些有相对较强竞争力、受过一定教育并掌握相应技能的青壮年,即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而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只是老、少、妇女、多病者,由此导致了农村"人才流失"。例如:从新增的转移人数来看,河南省转移的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大幅度增加,从2004年的近83%增加到2007年的89%,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更为迅速,尤其是2007年,这一人数为5,461,121人,较之2006年增加1,191,388人,增加幅度为27.9%;同期,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有缩减的趋势,从2004年的17%下降为2007年的11%。

3、可能导致农业资金的流失。

第4篇

(一)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安徽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不强,设区市数量仍相对较多,竞争力总体较弱,集聚要素能力亟待增强。2013年,合肥经济总量为4672.9亿元,经济首位度为24.5%,位居中部第3位,低于武汉的36.7%,长沙的29.2%,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芜湖经济总量2099.5亿元,不足合肥的1/2,城市能级仍然偏小。安庆、蚌埠、阜阳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不大不强,无法形成对周边小城市的带动效应。其他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

(二)城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安徽城镇化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大,皖江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皖北地区、皖西地区水平偏低。2012年皖江示范区城镇化率为54.0%,皖北六市城镇化率仅为40.8%,差距高达13.2个百分点。皖北仅淮北、蚌埠两市的城镇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区域水平差异大,对城市功能的发挥及城市群的培育产生了较大影响。二是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皖北地区水资源较为缺乏,地表水仅占全省总储量的18.7%,城市人口密度却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对皖北城镇大量集聚人口形成制约。

(三)城镇化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解一是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目前,安徽土地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滞后,城乡之间仍处于二元分割的状态,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不协调,制约了公共资源在城乡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二是投融资体制改革亟待推进。地方政府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土地资金、银行贷款三个渠道筹措城镇化建设资金,缺乏多样化、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很难在资金市场上筹措到匹配的资金。政府正在探索与民营资本合伙经营等新型融资模式,但由于规模小、领域窄、风险高等原因,现阶段也难以满足不断攀升的城镇化融资需求。

二、未来安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城镇化水平将快速提升根据战略部署,到2020年,安徽城镇化率将从目前的47.9%提高到60%,实现从“乡村安徽”到“城市安徽”的转变,完成由城镇化中前期向中后期的历史性跨越。随着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城镇户籍人口的比重也将持续上升,半城镇化现象也将逐渐弱化。

(二)城镇化更加注重质量提升我国已明确要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其关键就是要更加注重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未来安徽城镇化发展将更加注重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凸显徽风皖韵的城市内涵。

(三)城镇化发展凸显以人为本未来安徽将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户籍制度改革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十分艰巨。

(四)城市群建设将持续发力未来安徽长三角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皖北城镇群等发展将进一步加速,城市间交通通讯更加便捷,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地理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城市关联度不断提高,城市群发展将更具活力。

三、安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促进城镇化与四化同步发展安徽城镇化发展必须立足于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促进城镇高端要素集聚,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创新支撑与人才支撑。稳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将大量的农民从农村中转移出来,有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进一步拓宽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

(二)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安徽农业人口众多,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安徽要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放开中小城镇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落户。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三)不断提高城镇服务功能完善城镇功能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强城镇辐射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增强合肥、芜湖双核城市的综合承载力,防治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贫困、住宅紧张等城市病。鼓励发展县城和小城镇,进一步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镇公共服务,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坚持传承优秀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地方特色,彰显徽风皖韵魅力。

(四)加强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安徽生态资源丰富,但生态资源分布不均衡,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皖北地区水资源紧缺,城镇环境承载力极为脆弱,皖西大别山地区、皖南山区生态保护任务十分艰巨,都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城镇化。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下的形势下,安徽必须积极探索建立绿色低碳的城镇发展模式,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以耕地大量减少、资源大量消耗、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第5篇

(一)评价指标的意义

1、发现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可能是发展方向上的偏差,也可能是发展过程中对某一方向发展的疏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达成,影响城市发展效果。在评价模型的帮助下,研究者能够通过各项指标了解到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例如发展过程中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的方面能够通过评价模型表现出来,在日后发展中政府部门应更加重视这些方向的资金以及人才投入,尽可能让发展处于稳定状态。同时,通过评价模型,也可以对比出全省发展中的平均水平,了解哪些地区尚处于落后阶段,发现在城市发展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以及发展薄弱环节。

2、为城市发展目标的设定提供依据。

一个城市的发展首先应注重目标的设定,有科学合理的目标,城市才能够在阶段性发展中注重发展方向以及进度,尽可能保障发展方向的不偏离、不落后。在对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评价体系的全面标准制定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制定能够帮助城市发展找到重点以及难点,同时通过阶段性发展目标的构建达到促进发展政策制定的效果。在评价指标完成之后,城市发展同样能够起到鞭策作用,帮助评价指标模型的构建更具针对性,不断将模型完善,使之更适合城镇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城市发展以及评价模型处于相辅相成状态,更有利于两者的共同完善与进步。

(二)评价模型的分级

一般而言,评价模型可以被分为三个等级,主要是从不同层面对一个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这里的分级是建立在综合评价基础之上的,并不能够作为城镇化评价模型的最终结果。具体而言,指标分级状况如下:一级指标指的是综合评价指数,研究者可通过这一指数了解到城镇化水平发展程度,从总体上了解发展相对于上一阶段的进步以及相对于其它同类型城市存在的优势或是差距。二级指标指的是经济基础评价指数、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数以及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数这三项,其中经济基础类别主要是城市以及城市居民经济状况的研究,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够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城镇化发展指的是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状况,是城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让城市居民切实感受到城市进步的数据体现;城乡协调发展指的是一个城市中原本处于城市化状态的地区与从乡村转化到城市地区之间的差异性,这同样能够反映出城镇化发展中的不协调指出,帮助政府部门完善投入比例与方向设定;三级指标则是指各项具体指标的构建,也就是城镇化评价模型中具体到某一项目的指标,例如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度、万人拥有床位数、普通高校在校人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道路面积、职工年平均工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居住面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等。

二、城镇化模型构建研究

模型构建指标设定的目的在于从多方面具体的对城镇化发展做出评价,同时研究者可通过各项评价指标制定出相应的权重,在权重计算下得出城市发展城镇化进程以及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点,从而分析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具体而言,本次研究中采用的评价模型类别设定方面主要分为了经济发展、城市水平、生活便利、社会安定以及环境美化这五项,具体而言,这五项包含的指标如下:

(一)经济发展类别

经济发展类别主要在于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发展了,城市发展才能够处于相对优化状态。否则如果一个城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经济的支撑,发展只能成为空谈。本次研究中经济发展类别主要包含城市GDP、财政收入、产业发展等方面,具体各项指标计量单位以及所占权重制定如下表一:

(二)城市水平类别

城市水平类别主要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速度,主要在于固定资产以及城镇化水平等方面,是反映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总体性类别。城市水平类别的研究能够让研究者从统筹层面,由上至下的了解到城市发展变化。换言之,即直观掌握城市城镇化进程以及发展速度。具体而言,各项指标计量单位以及所占权重制定如下表二:表二:城市水平指标及权重计算表

(三)生活类别

生活方便类别主要表现出的是城市发展城镇化进程中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方面。城镇化发展的目的就在于让城市水平提升,让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因此发展城镇化必须要了解城市居民生活状态。居民生活水平的了解不仅仅在于收入方面,政府部门应从更为实质性的方面了解到城市居民生活状态,从而掌握居民生活标准,为今后城市建设提供发展目标,让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优化状态,提升城市向心力与凝聚力。本次研究中生活方便类别主要在于城市人口在交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状态分析,具体而言,各项指标计量单位以及所占权重制定如下表三:

(四)社会安定类别

社会安定程度同样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生活状态以及在城市中生活的稳定与安全,同样这也是一个城市发展中的形象展现。试想,一个经常出现不安定因素的城市,无论是城市内部居住居民还是其它城市,都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城镇化发展同样应注重社会安定,保障城市发展不会对居民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本次研究中社会安定类别主要包含了适龄人口入学率、失业率等方面,旨在减少不安定因素产生几率。具体而言,各项指标计量单位以及所占权重制定如下表四:

(五)环境类别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环境方面的污染,这一点是难以避免的,相关部门只能够极可能将城镇化发展对环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程度降至最低。事实上,环境的破坏可能只是暂时性的,例如城镇化发展中离不开道路以及公共设施、场所的修建,修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城市渍水、灰尘增多等问题,但日后发展从总体来看是对城市有益的,因此这些项目并不能够省去。本次研究中环境方面的指标主要在于生活垃圾、绿地等方面,通过环境层面评价城镇化发展效果。具体各项指标计量单位以及所占权重制定如下表五:上述5项类别为本次研究中对城镇化发展评价模型构建的基础性类别,城市发展中还可在此基础上适当修改,但一定要注意权重的计算比例问题,保障最终综合得分中权重总数为100。具体计算方面,城镇化发展水平最终得分表示为权重*[60%+(X实际值-X平均值)÷(X最大值-X平均值)*40%]的最终值。部分特殊指标的计算需要按照特定公式来执行,例如在社会保障覆盖率方面,其值应按照“[(参加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户籍人口)÷(户籍总人口×3)]*100%”来计算,其中在人口统计方面需要与人口普查单位联手,将外来常住人口与短期人口区分开来计算,以免影响到比例计算有效性。参加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的户籍人口是三种保险的综合。考虑到绝大部分数据组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以平均值作为参考,平均值两侧的水平都以[60%+(X实测值-X平均值)÷(X最大值-X平均值)*40%]的公式来计算,将比平均水平的均值与数值差异乘上0.4之后拉近了与平均值之间的差距,进而在数值排序并没有产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将区域客观差异的影响最小化。这行操作也能够让落后地区看到赶超的希望,增强其加速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三、结束语

第6篇

(1)对课程设置产生疑问。

职业中学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不尽合理。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已多年,但至今仍没走出用普通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模式开展职业教育的框框。

(2)对学生产生疑问。

职业中学学生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的特点:学习成绩差、思想消极、上进心弱、意志不强、情感脆弱、理解肤浅、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初中阶段处于班上靠后位置的思想和学习的“双差生”集中到职业中学的一个班级,该班级整体素质就不言而喻了。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花很多精力去组织教学,难以享受漫游在教育神圣殿堂的。

(3)对教学方法产生疑问。

部分教师不顾学生基础差的特点和学生中多层次的知识需要,仍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拘泥书本,抱住老方法不放,“教死书,死教书”,只求学生适应他,而不主动地去适应学生。还有少数教师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对现今出现的更直观、更生动的现代教学手段(如电教、多媒体等)潜意识里存在强烈的抵抗情绪,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只沉醉于“私塾先生”的教学方法中。

(4)对教学成就产生疑问。

在职业中学中,有些具有强烈成就感的教师当看到普通中学教师的学生考取大学,桃李满天下时,内心的失落感很强烈,觉得自己的付出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自己的人生价值难以实现。这其实是教师的角色期望与教育现实之间发生了冲突,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厌恶甚至憎恨,激化师生矛盾。

二、改变城镇化发展中职业中学教师现状对策的分析

(1)教师要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教师一定要善于自我调节,善于把握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过激的情绪和冲动行为,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在传授知识上,以情动人,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增强教学效果;稳定乐观的情感能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力;稳定乐观的情绪也是生活愉快,人际关系融洽的必备条件。

(2)教师要增强耐挫力。

一般认为,能够忍耐挫折的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完整与心理平衡,这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城镇化发展中职业中学教师在遭受挫折时,一定要面对现实,并且尽力克服所面临的挫折情境,不断积累克服挫折的经验,从而增强耐挫力。

(3)在教师中开展以“爱生、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教育。

“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前提。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基础差就对教育教学失去信心,淡化与学生的思想交流,甚至发展到厌恶、憎恨学生的地步。只有对学生充满深情的爱,才能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崇敬,而这种爱又能激发教师对职业的追求和奉献。

(4)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第7篇

      内容摘要:我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出台,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新型城镇化对商贸流通服务发展,存在着直接与间接性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二者间的关联,并提出构建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策略,将有助于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路径下,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商贸流通 服务体系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面临着经济转型发展需求,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带动的刺激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作为服务业的主要部分,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能够涵盖餐饮业、仓储业以及交通运输等与商品流通相关的活动,营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充分释放消费需求。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与城镇的融合性发展,导致城乡差距逐渐减小,促进了城乡消费的提升。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30万亿元,同比增长十分之一。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研究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构建,有助于促进我国流通市场的现代化转型与发展,通过协调城乡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优化与结构升级,最终实现我国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服务发展进程及现状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随着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式出台,我国首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名单公布,我国正式步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如图1所示,在国家发展政策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城镇化比例从36.22%上升到56.10%,年均增长率为1.24%。但从我国城镇化的内部发展状况来看,则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在我国东部地区以及一些省会城市,其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一些中西部小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则较为滞后。城镇化发展的差异性一方面与城镇发展的必然规律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小城市的基础流通业不发达有关。 

根据《2015-202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大陆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3亿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710多万人,其中常住城镇人口将近75000万人,约为总人口的55%。1978-2014年间我国城镇常住居民数量从最初的1.7亿上升到7.5亿,城镇化比率从18%上升到55%。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再次公布第二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具体包括59个城市地区,并主要致力于中小城市的培育与绿色智能城镇发展,以及农民融入城市和产城融合等方面。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一方面符合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稳定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商贸流通服务发展现状 

如表1、圖2所示,我国GDP总量和商贸流通服务产业总额均不断攀升,2015年GDP总量是2004年的4.23倍,商贸流通服务产业总额增长接近八倍。从行业发展角度而言,规模以上流通企业数量也在不断提升,增加了66家之多。从增长比例来看,全社会商贸流通服务产业总额的增长比,明显优于GDP总量。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迅速发展,主要受益于宏观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社会对流通业的需求量和需求层次。 

如表2所示,在城乡商贸流通额方面,农村商贸流通业总额与城市商贸流通业总额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虽然近年来农村商贸流通业总额不断攀升,但是与城市商贸流通业总额的差距巨大。根据调查了解与文献资料的整理发展,我国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发展,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需要通过不断构建双向协调发展的城乡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才更有助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商贸流通服务发展的作用机理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将有助于改变居民消费习惯与消费结构,进而为商贸流通业的组织结构带来本质改变,带动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与构建。当前居民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需求,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力将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中得到释放,进而促使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得到转型升级发展机遇。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的直接性作用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中,透过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需求也将不断提升,对产品的品质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家用电器与耐用品等产品消费环节,城镇居民更加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品质,这将有助于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此同时,城乡双向商贸流通的互动发展,将有助于整合商贸流通系统的供应链资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商贸流通产业链条及相关产业带来发展动力,有助于推动商贸流通体系的现代化发展。随着人口数量与消费规模的不断增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商贸流通的经营模式将获得创新发展,通过流通业态模式的市场化发展,才更有利于加快城镇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的转变,将带动商贸流通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多样化发展,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商贸流通业的间接性作用 

第8篇

关键词:农村循环型城镇

 

农村循环型城镇,是在农村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原理以及自然生态规律的循环经济方法所建立的具有非线性生产模式的产业循环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生态保障系统,通过生态规划、生态工程和生态管理,建立起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生态良性循环体系,形成生态高效的产业、科学协调的管理体制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的现代城镇。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如果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方式进行只能加深其不可持续的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城镇要取得更大的、更稳定的发展就要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倡导绿色生产技术、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等形式引导小城镇向着环境友好型模式发展,并通过产业之间及内部关联性的增强,从而推进小城镇中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产业协作与和谐发展,使小城镇向着高效性、资源节约型的方向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就成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循环型城镇是实现农村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必然加快。城镇化对于各类要素和需求的聚集、生产要素的集中、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人们生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其次,世界上的一些国家进行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但多数还是按传统观念从过程末端入手,停留在绿化、环境保护、环保产业等措施上,并没有探及城市系统的内核。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协调好城镇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促进城镇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的关键。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要走以往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提高小城镇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第三,农村循环型城镇的核心是发展循环经济。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它把环境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变量,兼顾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一种可持续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

二、建设农村循环型城镇符合农村居民生活方式革新的方向。

循环经济型城镇建设,要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为核心进行经济战略性调整,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排放量;防止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提倡绿色消费,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加强环境规划,维护生态平衡,建设优美的生态环境等。生活品质是发展农村城镇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生活品质的高低取决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城市基础环境的质量,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文化体系等。而生态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它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为基本出发点,与人民群众的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直接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人们都向往能在优美的环境中安居乐业、因此对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

三、发展农村循环型城镇是优化城镇产业结构的重要方略。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促进产业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从而达到减少废气物排放、节约利用资源的目的。我国在现阶段推行循环经济城镇建设,并以此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弯路,以较少的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当前正面临调整产业结构的最佳时机,从发达国家发展的情况来看,人均GDP达到一定程度都将面临产业结构的巨大调整。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多样化,对教育、卫生、娱乐、休闲、旅游等方面的需求都大大增加。另外,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和自然成本地量的竞争优势。随着环境资源大量消耗和劳动力工资的提高,这一竞争优势将在未来10―20年内逐渐丧失。因而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保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利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来带动经济增长不失为一个普遍的做法。发达国家多数是在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无法继续承受工业化的后果而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论文格式,农村循环型城镇。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粗放的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城市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结合起来,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是经济社会发展迈向良性循环之路。

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不仅能够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减少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构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位,提升现代化水平,实现经济发展与物质投入的“脱钩”,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型城镇的生态化转型,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第9篇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水平;劳动生产率;生产总值

一、提出问题

一般认为,工业发展的拉力和农业发展推力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是在二者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的。拉力来自工业发展,从比较利益驱动的作用机制来看,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镇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相对农村落后状况,对农村劳动力就形成了巨大吸引力。推力来自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日益增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造成众多劳动力失业,导致有一定经济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因此,工业与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一直是三农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影响的文章很多。夏春萍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指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发展能够推动城镇化进程。姜太碧在博士论文《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农业不可持续发展则阻碍城镇化进程。已有的研究基本都承认了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经济变量,把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量化,定量分析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城镇化的程度通常用人口城镇化水平来表示,用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反映了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因此,本文选择人口城镇化水平为因变量。工业与农业发展在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表现为生产总值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工业与农业的生产总值与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第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一)样本数据

本文使用的样本数据为年度数据,样本期间为1987—2008年,样本容量为32。

(二)基本研究变量

(三)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选用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代表工业与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由于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单位为亿元,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根据双对数模型的性质,自变量的系数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弹性系数。

lnulet = -1.1864lnagdpt + 1.0374lnigdpt(方程1)

(-22.0197) (19.9868)

R2=0.9095 R2=0.9050 DW=1.2156 AIC=-2.5944 SC=-2.4952

方程1的拟合优度为0.9095,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良好。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估计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由方程1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工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1.0374%;如果农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1.1864 %。

2.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工业的拉力与农业的推力,因此研究城镇化的动力不能单独地考虑工业总产值或者农业总产值,而是要考虑两者的比例关系。因此,本文分析工农业生产总值之比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ulet = 0.1033 + 0.1594riat(方程2)

(9.6047)(22.8544)

R2=0.9631R2=0.9613DW=0.9788AIC=-5.6311SC=-5.5319

方程2的拟合优度为0.9631,说明自变量很好地解释了因变量的变动。根据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方程2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riat增加1%,那么ulet增加0.1594%。

(四)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直接反映了生产水平,决定了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即城镇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减小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拉力;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从而增大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力。因此,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价值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本文取单位时间为一年。同时,本文假设农业与工业为两个生产部门,城镇人口从事工业生产,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用城镇人口平均工业产值代表;农业劳动生产率用农村人口平均农林牧渔产值代表。由于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单位为元/人,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

lnulet = 2.1879lnpat - 2.0553lnpit (方程3)

(9.5221) (-10.1250)

R2=0.6270R2=0.6083DW=1.0188 AIC=-1.1776 SC=-1.0785

方程3的拟合优度为0.6270,说明自变量解释了因变量变动的62.7%。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T检验值,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由方程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2.1879%;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2.0553 %。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符号符合理论预期。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正,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增大;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负,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减小。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说明农业发展的推力大于工业发展的拉力。

2.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工农业总产值之比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符合理论预期。方程2与方程1的结论是一致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降低,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但是,方程2没有使用双对数模型,更直接地反映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情况。

(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方程3中的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正好与方程1中的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工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减小。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

2.方程3中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正好与方程1中的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农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农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增大。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

四、政策建议

1.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也影响着工业的发展。不论从理论分析来看,还是从实证研究来看,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都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工业与农业经济增长能够承载的城镇化水平。因此,在推进城镇化时应该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判断城镇化水平是否与工农业经济增长相适应。

2.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城镇化由于减少农业劳动力,会阻碍农业的经济增长。因此,既保障农业经济增长,又能够推进城镇化的途径就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方程3也证明了此观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系数符号为正,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3.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工业总产值增加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即提高更多的城镇就业岗位,推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4.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3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成负相关。因此,工业发展中应该重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既提高生产总值,又增加就业机会,积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贺建林.试论城镇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政策取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

[2]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

[3]李国平.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0).

[4]周达,沈建芬.农村城镇化动力结构的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2004,(2).

第10篇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支持:农村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4-0063-04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党的十将城镇化建设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2012年《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2000年一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由36.2%提高至51.3%。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这必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繁荣昌盛、民主富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已经形成,服务业增长迅速,城镇经济实力增强,城镇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推进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基本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城镇住宅、投融资及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推进城镇化的体制环境已渐形成,同时国家也在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条件逐渐成熟。在城镇化的演变过程中资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解决好金融问题成为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一、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金融问题的主要体现

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是先导。金融系统作为引导其他要素禀赋转变及资源配置调整的先导要素。应当先于城镇化进程完成其制度与结构的变迁,以发挥供给先导作用。

首先,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城镇化基础建设的资金供给存在较大缺口。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的测算,农民“市民化”所需的人均公共支出至少是10万元。按照2015年市民化率达到54%的目标,即实现约2亿农民的“市民化”。所需的公共支出累计将达20万亿元左右。

其次,政策引导和配套机制不完善,金融市场层次单一、服务创新不足,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乏力。金融机构农业贷款规模增长缓慢,城镇金融产品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业务品种上。这些传统信贷品种存在授信额度小、贷款期限短、利率上浮较多等局限性,无法满足城镇化进程中融资主体多元化、融资特点差异化、信贷需求灵活性、贷款方式多样化的需求,制约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城镇化产业基础的稳固发展。

第三,城镇金融体系发展不健全,金融服务供给层次低、支持面窄。大部分商业银行收缩城镇及农村金融网点,导致金融机构资源布局集中在城市区域,城镇金融机构数量少,对县以下地区提供的金融服务基本只有基础性的存取款业务、汇兑业务。另外,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也影响了银行与农户建立良性互动。

二、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不足的表现

统筹城乡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商业化和工业化生产,就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社会和基础设施投资,城镇化建设就必然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需求、新要求,应引起有关金融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就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由于金融支持的不足造成的问题成为阻碍城镇化建设的掣肘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融资难,农业贷款数量有限

在推进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由于金融支持力度的不足。造成我国农村融资困难,从而使得农村无法在有效的资金支持下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也就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比如,由于乡镇中的部分微小企业财务不够健全,难以达到信用评级条件,不能成为合格的信贷载体,造成企业融资难。特别是随着农村新评级办法实施及考评政策的变化,小微企业更难进入信贷门槛。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不够规范,经营组织凝聚力,号召力不强,信贷投入存在较大障碍。

由于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在信贷风险追责制度十分严格的情况下,信贷人员对农业信贷业务十分谨慎,影响农业信贷业务的拓展。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方式比较陈旧,出于防范风险的要求,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权限在上游管理层,他们由于不了解地方发展特色,有时候一些好的发展项目因为没有得到合理的信贷支持而暂时搁浅。同时,即便是发放出去的短期贷款,由于贷款利率较高,也给农村农民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目前临漳县的农户保证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单户的最高贷款额度仅为5万元,商户保证或联保贷款最高金额为10万元。期限以月为单位,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12个月。

并且,农村资金流失严重,一方面,农村专业户、重点户难以贷款,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比重降低,形成农村资金“倒流”现象;据统计临漳县商业银行贷款大部分流向房地产业和中心城市。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资金上存利率高于人民银行备付金存款利率,导致存款流向经济发达地区。201 1年底,河北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9563,7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8143,99亿元,而其中信用社贷款余额仅为3535,19亿元,这其中还包括了相当部分呆账。

因此,由于金融政策支持的不足,农村融资困难,无法贷得足够有效的资金,城镇化建设也就受到了阻碍。金融机构在管理对城镇化建设的贷款方面不能与时俱进,与政府政策保持步调一致。如何改善经济结构。增强资金投放效率,提高资金流动性,推进城镇化建设,成为了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

(二)县城金融机构偏少,弱化金融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

商业银行在县、乡设置的网点机构太少,并且专项给农村城镇化建设信贷的网点更少,他们出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考虑,大规模退出农村。而支持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化,则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对象基本上覆盖了各个行业,形成农村信用社“一社支三农”的局面,但由于资金实力的影响。后劲不足,支持也是有限的。因此农村的一些小企业的流动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贴现或采取从民间集资来解决。比如,目前临漳县14个乡镇中,临漳现有的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在县城以下均无营业网点,且涉农贷款业务也大幅度萎缩。

由于在县城以下乡镇的金融机构偏少,唯一涉及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机构更是少之又少,导致城镇化建设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得到金融支持,反而采取了从民间融资来解决资金困难的局面,结果由于民间融资的高风险,高利息,使有的小企业产生了资金困难,财务不合理等种种问题。

(三)农村金融业务狭窄,自主创新力不强

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市场发展等各环节提供贷款、结算服务,受业务范围的限制,县域农村金融业务比较单一,金融创新产品较少,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在信贷产品创新上处于被动地位,不仅新的信贷品种由上级行开发,就连现有的普通工商信贷贷款发放都是由上级行审批,基层金融机构不能根据农村城镇化的实际需求开展金融产品的自主创新。

城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金融业务政策的有效支持,也需要贷款政策放松限制。金融业务过于单一,信贷品种少之又少,使本来进行受限制的城镇化建设更加的艰难,各个县域在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方面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大多数只是由于受地方政策的限制,城镇化建设才开展的缓慢。

(四)农村经济缺乏风险补偿机制,难以规避信贷风险

目前我国财政资金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仅起到单纯的建设作用。通过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吸引民间资金介入的杠杆效应未能体现。由于农村信用社受贷款规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局限,自主创新的能力较弱,这就造成金融服务种类比较单调,结算渠道不畅通,满足不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活动中个人、企业和其他多种经济类型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从临漳县的情况看。金融主要是借助农业发展银行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行金融支持的,贷款采取的是政府立项、财政列入预算、政策性银行论证审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贷款建设的模式。但由于中央和地方在政策支持方面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金融机构缺乏风险保障,这种政策模式既不能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实施上得以复制。也没有得到农业银行等涉及农村城镇化建设金融机构的认可。金融机构自然不愿意放贷。

目前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其他贷款品种都要求提供抵押担保,而多数农户和农村经济主体都难以提供有效的足值抵押。农民能够提供的抵押品也只有诸如宅基地、土地承包权、集体土地上的简易建筑物等,然而由于国家法律的明文规定,均难以办理符合法律规定的抵押手续,使银行信贷更加谨慎。

所以,在城镇化建设中为了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国家应在贷款抵押法律制度方面有很大的改进,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才是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金融机构才敢于对城镇化进行金融支持。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的表现,我们了解到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金融支持作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却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因而城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金融支持的探讨

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特别是信贷资金的支持。与以往相比,更重“质量”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意味着对更多信贷资金的需求。

如何发挥金融要素在现代城镇化建设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变县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区位优势为开发优势、基础优势为比较优势。实现城镇化建设与金融的和谐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各级金融机构要积极为国家城镇化建设服务,努力实现双赢

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配套,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周边产业园区工业项目发展,新城镇内二、三产业发展所带来的融资空间巨大,这些都将为城镇化发展中的金融业务开辟新的广阔发展空间。金融机构可依托当地文化、旅游、矿藏、边贸口岸、交通枢纽等特色资源,择优支持具有特色产业或生态文化优势的小城镇建设,将其发展成为集聚产业和人口、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金融机构也可优先支持农业产业化,技术较成熟、以内需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产业集群化项目等,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强化产业支撑能力。金融机构应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优势,合理扩大涉农贷款规模,对当地优势资源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开拓中小企业和农村等新市场。进行相关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创新,使之与当地优势资源相得益彰。完善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探索建立适合当地农村金融支持模式和资金回流的长效机制,构建诚信、和谐、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大型商业银行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创新产品和服务,设计符合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服务产品。积极开办新民居住房贷款、大宗耐用消费品、子女上学等小城镇消费贷款业务品种,发挥资金和网络优势,支持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安居工程及产业园区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良性循环,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经济保障。

(二)创建城镇化信贷支持方式。突破“贷款难”制约瓶颈

加快探索和尝试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工作,积极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国家在法律规定上应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行农民能够提供的抵押品诸如宅基地,土地承包权,集体土地上的简易建筑物,大型农业机具等多种权利质押方式,解决贷款抵押难的问题。建立覆盖主要涉农行业的行业信贷政策体系,在农业产业化项目准入、客户准入和分类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明确差异化要求;对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改造、农产品育种、农村科技推广等领域要跳出传统的信贷管理思维模式,制定特殊的信贷政策,促进此类业务发展。对城镇个人创业和农村生产经营客户要做实贷后检查,提高风险预警的前瞻性,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三)构建农村信用保证及保险双重担保体系。缓解融资难局面

尽快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用担保保险制度,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是支持和保证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信用保证及担保体系是缓解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中因担保手段缺乏导致农民融资难的关键所在。因为担保对融资具有放大效应,和直接投入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相比,政策性金融通过支持信用保证和保险体系建设可以取得更大的效果。我国城镇化信用担保保险体系中的信用担保机构可由各级政府作为主要出资人,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信用担保。我国的涉及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担保的实施具体可在由中央、省、市及县四级政府的主导下成立不同级别的担保公司,通过不同层次的担保及再担保体系,最大程度分散农村城镇化建设信用担保风险。由各级政府为主要出资人,采取各种激励优惠政策。吸引社会企业资金甚至农户资金进入担保公司。

(四)加快金融机构向城乡布局发展,增强民营金融机构力量

城镇化进程改变了以农户为主体的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并导致其金融需求的改变,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强化城乡一体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优化中小城镇金融生态环境,鼓励金融企业增设乡镇机构,为金融机构介入支持提供必要条件与有利环境。同时,鼓励民营金融机构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柱,填补国有银行在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增强金融机构对农民的服务意识。

(五)地方政府要当城镇化建设的领军人,明确农村城镇化金融支持战略方向

各级政府应当统筹谋划,进行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政府支持是新城镇化建设发展成功与否的保障,地方政府应首先谋划好“新城镇化建设发展”整体规划,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激发金融部门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对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机构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奖励政策。如制定农村城镇化建设贷款财政贴息办法,确定贴息规模,期限和贴息率。建立农村城镇化建设政府还贷基金,保证抵押或还贷资金来源;对投入农村城镇化建设项目的金融机构给予贴息补助或财政定向补贴;按发放金融城镇化建设贷款资金占全部贷款资金的比例相应的减征所得税;同时引导保险机构根据农村城镇化建设项目的特点,积极开发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实现保险资金与信贷资金的有机融合,合理分散城镇化建设的信贷风险,降低建设信贷成本。

参考文献:

[1]刘芬华,适配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1(3)。

[2]范立夫,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0(7)。

[3]王婷婷,刘凤,陆岷峰,关于县域金融支持县城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政府与经济,2012,(1)。

[4]马庆斌,刘诚。中国城镇化融资的现状与政策创新[J],中国市场,第16期。

[5]王建威,何国钦,城镇化发展与财政金融支持机制协同创新的效率分析[J],上海金融,2012(6)。

[6]许姗姗,农村城镇化与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2,3。

第11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资源消耗低、经济贡献率大、绿色特征显著、兼具经济性与文化性等特点。旅游业的这些产业特性,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很多契合之处,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是互通互融、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一、旅游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旅游业是实现城镇经济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径

旅游业作为典型的第三产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特点,现代旅游业已经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形成了一个泛旅游产业群。旅游企业围绕着核心吸引物集聚,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需要,还围绕着对这些企业起支持作用的供应者和有关组织、团体、机构。不同层次的旅游产业的集聚形成结构完整的产业集聚,包括产品供应商、客户、销售渠道和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提供者,并拓展到提供专业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等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组织。因此,旅游业能为城镇集聚产业、集聚资金、集聚人口,是新型城镇经济聚集效益的重要途径。

(二)旅游业引导城镇向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发展旅游业一般以当地的自然和历史资源为依托,或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创建新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业是以地域文化挖掘为核心的,能够在某种意义上维持和强化地方性,引领城市特色化发展,激活城市文化、彰显城市个性,促进当地文化保护与传承。同时由于大量旅游产品的区域整合集中,可以迅速扩大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提供旅游目的地的区域竞争力,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旅游作为一种体验性活动,能够将一个城市的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转变为吸引物,使游客感受、体验,并迅速的传播出去,形成目的地品牌形象,吸引社会大众前来,进行消费、留下记忆,推动城镇向个性化、品牌化发展。

(三)旅游业促进城镇经济的生态化、集约化发展

提高城镇化质量,遏制高扩张,高耗能城市化病,成为当前最强的声音。旅游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与资源环境和人文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旅游就是选择绿色城镇化,旅游产业能够促进生态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引领游客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推进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和谐、宜居、可持续的新型城市。另外,旅游发展大多依托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其能耗比重远少于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本身就是一个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四)发展旅游业能贯彻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层次多,领域广,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依托本地的条件和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实现农村和小城镇的产业、劳力、设施、生活等就地城镇化,有助于减轻压力,缓解城镇化深层次发展的矛盾。与驱农进城相比,通过发展旅游实现的城镇化,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核心的特征。没有老中幼三代的骨肉分离,没有留守儿童和老人,没有进城务工后寄人篱下的卑微,人民家庭幸福,社会关系的和谐,农民能从城镇化过程中真正受益,幸福指数得到提高。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为旅游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城镇是旅游业最有效的依托,如果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以城镇化的发展为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就高,旅游活动内容就丰富,旅游业发展就更迅速。旅游活动一般总是以城镇为集散地和连结点,城镇构成整个旅游过程的核心空间和活动中心。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础,成为旅游迅速发展的有利平台。同时,城镇化能够使城镇的系统功能日臻完善,产业门类不断增加,特别是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服务产业、休闲产业能够获得广泛发展,进而能够加快旅游产业链条广泛延伸。

(二)新型城镇化助推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旅游业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科学开发及利用,以免因开发不当造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从建设生态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科学利用地区资源对城镇化建设进行系统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促进旅游景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从而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层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看重城市品牌和城市特色文化,利于挖掘和保护地方文化设施和人文景观,这会对我国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深化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有助于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管

目前,不少旅游目的地的政府对旅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的力度还不够,旅游业没有得到最优发展。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公平发展,社会法律法规会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健全。城镇化拉近了政府与居民的距离,毕竟在旅游城镇化的发展中,当地居民也是利益主体之一,居民的对旅游市场发展的建议,对自己利益的保障机制的申请建议都能更便捷的提交给政府部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政府支持及政策保障。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城镇化发展,旅游开发与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全面结合是未来城镇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以发展旅游业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是旅游业积极参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切入点。但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切实考虑各地区旅游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和客观条件,综合平衡、稳步推进,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第12篇

(一)论文背景及意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断言,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另一件是中国的城镇化。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截止到2015年底,四川省户籍人口总数大约为9100万,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30053亿元,同比增长7.9%,全国排名第6,西部地区排名第1,是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本文力图在有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四川省金融发展和城镇化的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1.金融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各国学者对金融发展的内涵逐渐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戈德史密斯(1969)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各国的金融发展都是通过金融结构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实现。而麦金农和肖(1973)并未明确定义金融发展,但从其对金融发展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发展主要是金融资产、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膨胀。

2.城镇化。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城镇化一词,其基本含义是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目前,对城镇化的理解主要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城镇化一般是指人口集中的过程;但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偏重于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例如,日本的森川洋(1989)认为城镇化反映的内容包括城市人口增加、城区扩展,城市景观、城市社会及城市生活方式等的形成。

二、四川省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的一般理论分析

本部分将通过四川省的实例,主要从金融功能观的角度出发,对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一般性理论分析。

(一)金融功能观

金融功能观是美国金融学家博迪和莫顿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分析框架,其含义是指对金融(产品、活动、机构和体系)的分析更应集中于功能视角,而非机构视角。

(二)基于金融功能观的机制分析

在金融所具有的各项基本功能中,对城镇化具有较大支持作用的功能包括跨越时间和空间转移资源,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清算与支付结算等;限于篇幅和时间所限,这里不在进行详细阐述。

(三)城镇化促进金融发展的机制分析

城镇化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指由于城镇化所带来巨大金融需求(包括融资需求、风险管理需求和支付结算需求等)将“倒逼”金融(产品、活动、机构和体系)功能的完善,从而实现金融发展。

三、四川省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本部分选取了2006~2014年的有关数据对四川省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本部分的相关原始数据均取自相应年份的《四川省统计年鉴》。

(一)有关指标的选取与计算

1.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常用的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一般包括金融相关率(FIR)和货币化率。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FIR=金融资产总量/GDP

其中,金融资产总量=现金+存款+股票和债券市值+保费收入

货币化率=广义货币供应量M2/GDP

由于分析范围限定在四川省,从而难以取得货币存量等有关数据,故本文采用省内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与保费收入之和作为可比的金融资产总量或广义货币供应量。故由此确定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为FD,其计算公式为:

FD=(存款余额D+保费收入I)/GDP

其中,GDP为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

相关数据和计算结果如表3-1。

2.城镇化水平指标。本文选取城镇户籍人口比重作为衡量四川省城镇化水平的指标;即以城镇户籍人口的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衡量城镇化水平。故可记城镇化水平指标为CI,计算公式为:

CI=四川省城镇户籍人口总数/四川省户籍总人口总数

相关数据和计算结果如表3-2。

(二)实证分析方法与过程

1.分析方法综述。本文对FD和CI关系的分析将采用E-G两步协整分析法进行:首先,以FD的观测值为自变量(X)、CI的观测值为因变量(Y)对FD和CI进行一般回归分析;然后,对回归分析的残差序列以ADF法进行平稳性检验,若其?槠轿仁奔湫蛄校?则说明FD和C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对FD和CI进行的回归分析具备统计意义和实际意义,即FD和C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反之则不存在。实证分析过程使用的是Eviews8.0软件。

2.分析过程。以FD的观测值为自变量(X)、CI的观测值为因变量(Y)对FD和CI进行一般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对回归残差序列以ADF法进行平稳性检验。可以得到如下结果,回归残差序列将在1.14%的概率水平下接受原假设――残差序列存在单位根(即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即其必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95%的置信度下)拒绝原假设(或者说残差序列拒绝原假设的概率为98.86%)。故可以认为,残差序列为平稳时间序列,对FD和CI观测值进行的回归分析具备统计和实际意义。

从图3-1、图3-2和表3-3可以看出,各实际观测点在拟合直线周围密集分布,残差在中轴线周围散乱分布,拟合优度较好(R^2较大),拟合直线具有较大的合理性且斜率为正值。由此,可以得知,FD和CI之间存在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

(三)实证分析结论

由于FD和CI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故可以实证得出四川省的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确实存在稳定的正向相关性。

四、有关的政策建议

综合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四川省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存在着正向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更可能表现为一种金融发展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双向作用机制。本文就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几点可能有益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金融创新为城镇化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推动和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类信贷资产证券化、建立区域性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提高相关资产的流动性,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更多的向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项目等提供资金支持。

(二)加快金融创新为城镇化提供有力的风险管理支持

开发创业失败保险、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新型保险品种,减少人们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业务发展,作为社会保险的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