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养老院年终总结

养老院年终总结

时间:2022-08-08 11:56:17

养老院年终总结

第1篇

广州市土地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辖11个区,全市常住人口约1336.82万人,户籍人口约840.60万人。广州市集中了大量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为广东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医疗中心,拥有多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集中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专科、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等全国一流的医学专科,每年吸引来自省内外和港澳、东南亚地区的大量需求者。

截至2014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749家,其中医院224家(公立医院15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245家,拥有医疗床位7.70万张,全市卫生人员14.8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2.1万人,全市总诊疗人次1.38亿人次,住院人次253万人次,预计2014年全市卫生总费用715.40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5496.60元。

二、已开展的工作

(一)制定出台鼓励支持养老医疗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的通知》(穗府办[2013]30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实施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13]27号)文件精神,我市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的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在内设置独立的医院或护理院;规模较小的可按标准开设医务室;周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的养老机构,可以通过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的方式为老年人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二)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社区“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奠定基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我市坚持政府为主导,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实现街道全覆盖,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模式提供医疗照护支持奠定基础。一是为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我委会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实施《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方案》,将老年人列入重点人群,引导更多居民到基层就诊。各区均成立了组织架构,结合实际制定辖区工作方案,并积极推进。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个,占中心总数的81%。二是按照《广州市社区卫生家庭病床服务管理规范(试行)》要求,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有需要的老年人设置家庭病床。2014年,全市共建家庭病床4785张,医生巡诊49342人次、家庭出诊15253人次

,护士巡诊68524人次、家庭出诊24852人次。三是密切配合民政部门,鼓励各区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医养结合模式。越秀区六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开设家庭病床的方式与区侨颐园养老院实现医养结合,以定点服务的方式与社区养老(长者饭堂)相结合,定期派员上门开展健康教育和管理。萝岗区联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居家养老示范中心推行社工+医生+康复师的服务模式,根据长者身体特性设立独立的健康小屋和康复理疗室,对长者整体情况进行统筹管理。广州市养老协会、天河区珠吉街养老院今年6月在珠吉街举办“医护养三模式经验推广会”,对该运作模式予以肯定,将适时推广珠吉街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支持医疗机构提高老年服务能力。一是支持老年专科医疗机构和老年病科、临终关怀等相关科室建设。截至2014年底,广州市共有63家医疗机构开设了临终关怀科,46家医疗机构开设了老年病专业,438家医疗机构开设了康复医学专业。有广州市老人院医院、广州友好医院2家老年专科医院,广州友好医院护理院、广州天河珠吉护理院2家护理院,可以为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二是加强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实施2013-2015年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培训项目,选取了10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作为康复治疗师培训医院,对全市118名基层医疗机构康复人员(包括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开展了为期12周的康复医疗技术培训,力争到2015年底完成在岗康复治疗师的全员培训工作。继续重点推进康复医疗体系双向转诊试点工作,逐步建立上下级康复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和相对固定的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力不足,人才缺乏。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临人力、人才匮乏的困境,尤其是全科医生不足,工作强度非常大。全科医生待遇偏低,职称晋升困难,社会地位不高,导致人才容易流失。从事老年人医疗护理的专业人才也非常紧缺,成为养老机构、医院面临的共同难题。

(二)尚未理顺医疗保险定点工作,部分“医养结合”的医疗机构服务内容、家庭医生式服务项目没有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是相关服务发展受限的原因之一。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置护理院、医务室等医疗机构,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

二是鼓励医疗机构,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部分一级医院,与邻近的养老机构进行有机衔接,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三是继续加强医疗机构老年病科、临终关怀、康复医学等相关科室建设,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支持医疗机构开办老年护理中心、老年养护院等养老服务。

第2篇

【摘要】本文针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了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提出了我市有关社会养老服务的一些安排,建设老年人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

【关键词】老龄化;现状;托老院建设;生活家园

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随着建国后出生的人逐步进入老年行列,截止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9亿人,占总人口的12.79%。目前全国除青海、新疆、外,其他省份均已进入老龄化。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全国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发展到年均增长800万人。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超过30%以上。也就是说,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从现在9个人中有一个老人发展到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而且高龄化、空巢化将日益严重。2007年,大庆市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31.2万,已占大庆市人口总量的11.4%。按照有关部门说法:大庆市已跨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而预计2015年,大庆市老年人口将达50万人左右。

2 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我国特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老龄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人口寿命大大延长。以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在全社会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的进一步降低和老年人口比重相对的提高,最终表现为全社会人口中老年人口过快增长和比重的加大,即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大庆市老年人口增多除“正常增多”这一原因外,百姓生活水平较高,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日益适合人居,百姓更重视卫生保健、大庆市医疗技术水平较高也是重要原因。据了解,大庆市市民的人均期望寿命达77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岁。

3 我市有关社会养老服务的一些安排

3.1 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老年人:2009年6月18日大庆市政府出台了 《大庆市推进市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方案》,并指出: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问题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矛盾,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势在必行。按照“抓好公办养老机构、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原则,力争用3年时间,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核心、以专业服务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并制定出台14项管理办法。

3.2 北医院开展无陪老年关怀病房的考察调研:近期,让北医院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共赴北京、杭州、南京进行了考察学习。参观了北京松堂关怀医院、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监护中心、北京燕达国际健康城金色年华养护中心、浙江老年关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南京金陵老年康复医院、南京市红十字老年康复医院等十余家医院。重点参观了无陪老年关怀医院经营模式、监护室的仪器设备及管理、无陪整体护理的管理。一方面看到了南方无陪老年关怀医疗机构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方面看到我们的选择的专科风险小,投资少但效益高,找到了与我们医院规模相近并已成功转型到无陪老年关怀服务的成功案例,即:浙江省老年关怀医院。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开办无陪老年关怀病房的信心和决心。

3.3 北医院具备开设无陪老年关怀病房的条件:目前医院有2台车况较好的救护车可以接送患者。住院部有电梯、急救设备基本健全,空置病房较多。医院有专业的医疗人才队伍,共有医护人员98人,其中副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7人。我们有现成的食堂、会议室可以改造成营养配餐部和康复训练室,有现成的殡仪馆为临终关怀病人提供方便。只要对病房格局稍加改造、对人员进行短期培训、增加少量监护设备,就可以开展起来。

3.4 让北医院无陪老年关怀病房的具体做法。通过考察,我们将自身的条件与南方医院进行比较,明确了医院向无陪老年关怀机构上转型的发展方向,明确了无陪老年关怀病房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模式,制定了医院发展的三期规划。

3.4.1 让北医院无陪老年关怀病房服务对象:专业收治诊断明确,急性期治疗结束,有医疗需求但家庭护理困难的生活自理有困难或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如:肿瘤终末期、长期卧床的各种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有特殊医疗需求的植物人状态、昏迷状态、痴呆状态、临终状态的病人。主要为长期昏迷、植物状态的病人开展生命支持、气管切开、留置管护理、呼吸机管理等内容的服务。为痴呆病人开展鼻饲、生活管理等内容的服务。对癌症晚期患者提供控制和缓解疼痛、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病人的心理护理、理疗、按摩、疼痛微波治疗等关爱服务。

3.4.2 让北医院无陪老年关怀服务模式:让北医院无陪老年关怀病房,分为重症监护区、家庭养护区、老年关怀区、慢病医疗区。在基础医疗护理的基础上,配有专业的护理员,24小时为入院患者提供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生活专护,为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患者,每2小时翻身,每4小时为患者进行播放音乐、肢体锻练,喝水、吃饭、洗头、洗脚、洗澡,协助大小便、聊天、散步。老人苦闷、烦燥想家时,我们的心理医生呵护孩子一样的开导,关爱他们,让每位老人愉快、有尊严的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医护人员每日查房24小时值班,确保患者医疗、抢救工作顺利及时进行。医院设置内科、外科、中医科、临终关怀科、康复保健科、心电B超室、检验科、抢救室、营养部、多功能健身厅、宗教活动室。病房备有衣柜、床头柜、电视、冰箱等常用家电,保证24小时热水,有自动平卧洗澡车,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洗澡。

综上所述,老人的今天,我们的明天,相信无陪老年关怀病房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必将成为一项惠及油田老龄人群的民心工程。我们让北医院全体干部员工坚持以“老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用最贴心、最规范、最人性的服务为患者打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让无陪老年关怀病房真正成为老年人的“福地”,为构建和谐示范矿区贡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第3篇

在河北省沧州有一个叫王平安的老农民。23年来,每当看到流浪残疾人员或是孤寡老人留宿街头,他都会义不容辞地收留赡养,去世后还为他们送终。现在,王平安家生活着40名流浪孤残人员。而如果从20多年前算起,王平安则收养过百余人。在三里五乡,他被大伙称为是托起人间大爱的“王善人”。

夫妻行善积德,20年收留孤寡老人百余名

1986年5月,河北省沧州河间市卧佛堂镇北小店村46岁的王平安和妻子范凤朵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就来到自家地里干活。当夫妻俩行至距村子1公里处的一家麦场时,忽然听到有自言自语的声音。夫妇俩寻声找去,发现麦秸垛边有个衣衫破旧的流浪汉。见他可怜,王平安夫妻商议一下就决定把他领回家。

村民们听说王平安领回一个“傻瓜”后,都非常好奇,跑到他家看热闹。只见这个流浪汉浑身脏兮兮,散发着一股恶臭味道,头发松散,有好事村民便给这个流浪汉取名“八傻”。在追问“八傻”是哪里人时,他总是莫名其妙地傻笑,王平安一看追问不出结果,就没有继续追问,把他收留了。

自从收留“八傻”以后,王平安和妻子办起了工厂,生意越做越红火,他们夫妻俩一商量,决定再收养几位无家可归的老人,为社会做一些善事。

就这样,王平安家的老人越来越多。1996年,王平安干脆盖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平安养老院,并且一再扩建。直到2005年,王平安的养老院才算竣工,面积达2500平方米。为建这座养老院,王平安投资60万元,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

细心照顾流浪者,去世后还为他们送终

说起王平安的养老院,很多老人都感慨自己遇到了大善人。71岁的张金城始终独身,年轻时靠打零工养活自己,后来年纪大了,就开始在任丘市的大街上流浪。张金城白天要饭,晚上睡火车站,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4年。后来,一位好心人告诉他,河间有个叫王平安的人,专门收留他这样的流浪老人。张金城便一路打听着,找到了北小店村。“我在这住了快3年了,不仅生活有保障,每天还有人说话,心情特别愉快。我流浪了一辈子,终于有家了。”张金城高兴地说。

85岁的苑小法双目失明,他在养老院已居住了17年,“没有王平安,我活不到今天。”这位无依无靠的老人,说起现在的生活,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知足”,“吃得好,穿得好,不来这儿我早就死了。”

在王平安的小本子上,还有很多被收养者的记录:“吴栋,57岁,脑血栓,不能行走。病倒在任丘人民医院旁边一个小棚子,有好心人通知。我和女儿把他接到养老院,经过精心治疗,打针输液,现在能走。”“王树仁,吉林人,60岁,2005年1月8日天气正冷,不能行走,好心人把他送到我的养老院,经过治疗已能行走,现已4年……”

根据养老院里人们的特长,王平安会安排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体会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在王平安的帮助下,两位盲人学会了按摩,目前在苏州和任丘开了店。74岁的范景良为大家做一日三餐,他说,虽然辛苦点但觉得挺踏实,感觉自己还是个有用的人。

来到养老院的人,很多都是身体残疾或年龄较大的人,生活需要照料。多年来,王平安和妻子始终悉心伺候,胜似亲人。有些流浪人员和孤寡老人被送到这里时,患有疾病,王平安总是尽力为他们请医拿药。

刚开始那几年,总有人劝王平安别再傻了,说养这些被社会遗弃的人没有用。每当这时,脾气温和的王平安都会气愤地反驳:“他们也是人,也有人的尊严!”慢慢地,说闲话的少了,伸大拇指的多了起来。

养老院是我的命根子,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开办养老院以来,王平安从不给自己添置新衣服,也从不下饭店吃饭,不到万不得已他也坚决不去医院看病。由于上了年纪,再加上骨膜受损,王平安一走路两个膝盖就疼,但他愣是忍了4年不言声。去年冬天,王平安疼得实在受不了了,才在儿女的劝说下入院开刀。左膝盖手术后,看着3万多元的收费单,王平安心疼了半天,说什么也不做右腿的手术了。

“你不做手术就不能行走,你的养老院咋办?”经不住妻子和儿女的规劝,王平安被说服了。住院期间,得知河间北小区有一位流浪老人,他便脚步蹒跚地立刻赶去接人。最近几天,他又在为刚刚收留的一名精神病流四处奔波,联系做截肢手术的事情。

王平安说,“就算有一天我动不了了,我也会让儿女们接着去做这些事,不管多艰难,养老院都要办下去。养老院就是我的命根子!”

坚持20年收养流浪人员和孤残老人,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仅养老院每年的正常开销就让王平安感到不小的压力。买煤、用水电、吃饭、看病,一年下来差不多要10万元。如今,王平安的厂子效益不是很好,但谁要跟他说别再收养老人了,他就跟谁急。他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一口饭就不能看着无家可归的人流浪受罪。

第4篇

一、广东老龄化趋势及特点

据20*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广东65岁及以上人口为656.82万人,占总人口的7.91%。按国际上通用的人口老龄化标准衡量,20*年之后,广东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70~79岁中龄组的老年人口比例有所增加,一方面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以及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另一方面则对今后的社会服务、福利设施规模、结构及分布等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

(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逐步加重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经济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人口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都在1万美元以上,而广东目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若按官方汇率折算,只有20*多美元左右。足可见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

(二)老年人口的基本社会保障缺口较大,老龄化趋势和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突出

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水平,使得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能力较为软弱,广东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8.85%、28.06%。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养儿防老,家庭养老是几千年中国人传统的养老方式。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特别是"四二一"(两个中年人,赡养四个老人,抚育一个孩子)家庭结构的出现,家庭养老、育幼的压力增大,势必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社会化养老”的课题也由此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三)我国现有的老年人福利设施严重不足

广东65岁及以上人口为656.82万人,目前拥有各类城乡养老福利机构1988间,床位数7.5万张,收养长者和服务对象共4.6万人。*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94.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85%,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社会福利机构的总床位数仅占老年人总数的0.8%。有儿女的老人可以依赖家庭养老,鳏寡孤独老人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政府救济上,也就是各级福利院和老人院。但目前国家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有限,不能惠及所有鳏寡孤独老人,以我们*市老人院为例,床位利用率已达到98%,可等候入院的老人仍需要排队,要入院还要等待一两年时间。

二、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的社会需求

(一)传统观念与现代养老模式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孝道的民族,望子成龙,养儿防老这是不是传统的养老观念。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特别是"四二一"(两个中年人,赡养四个老人,抚育一个孩子)家庭结构的出现,一对年轻的夫妇不仅要照顾自己的儿女,还有双方四位老人,如果家中老人重病需要长期护理,那么即使子女有一片孝心也会力不从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模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已由过去的“居家养老”转变为“机构养老”。现在很多住进养老院的老年人,已经不再是过去人们所认为的都是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而且相当多的人具有很高的文化层次,他们要求到养老院享受集体生活。在养老院里,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文化圈子,还能享受到规范的照料和专业的护理。

(二)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存在的优势

人到老年期,生理功能、代谢及形态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使老年人对体内外异常刺激的反应性、适应性、防御性及代偿能力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老年人成为健康最脆弱的群体。因此,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的增多必然伴随着老年病患病率的急骤升高。家庭作为基本照顾单位的能力可能因独生子女政策而降低,老年人照顾需要连续性(如医院外的预防性照顾、理疗、精神护理、家庭护理等),为老年人提供居住选择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娱乐等全方位的服务。

(三)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在社会养老体系中的作用

国办福利养老机构是政府赡养三无老人的基地、是代表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对民办养老机构起着示范引导作用,是社会福利行业的排头兵。在满足三无、特困老人入住(政府给予补贴)的前提下,招收社会老人入住,不以营利为目的。是民政为民解愁,为党分忧的具体体现,它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

三、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创新发展思路

近年来,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造福了老年人、残疾人和诸多弱势群体的利益;同样,社会福利社会化也为社会上一批热衷公益,心系慈善的成功人士搭建了一个回馈社会,奉献爱心的平台。目前,民间力量举办社会福利服务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势头,但民办养老机构多数是由于实力不足,在设备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等许多方面还达不到《老年人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等法规的要求,只能收养一些生活上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老人。

(一)生活不能自理、患有疾病的的老人是最需要进养老院的,需要养老机构提供颐养、医疗、护理、康复、娱乐等服务。但目前相当多的养老院拒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不能提供医疗康复等服务,老人精神上的需求就更难以满足。因此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应摒弃过去单一的救济型、供养型服务模式,以管理好、品牌新、服务有特色的思路,把眼光瞄向更高的发展方向。逐步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救济型向福利型,从供养型向供养、医疗、康复多功能并重型转变。

(二)针对老人对服务需求的多样化、高档化,养老机构要做到:一.要满足老人集中养老与单独居住相结合的特殊需求;二.要开展康复健身与教学娱乐服务;三.要按照绿色环保要求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四.是实现服务功能科学合理的区域划分。五.要确立适合老年人需求的重点服务项目。六.确立供养与康复、医疗并重的混合式管理模式。七.按照ISO90001:2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供“优质管理和持续改善服务”。

四、*市老人院的创新发展探索*市老人院是一所集颐养、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大型国办养老机构,建院于1965年7月,现有床位900张。建院40年来,*市老人院努力办成对内在同行业起到示范、辐射功能,对外成为展示社会主义养老机构特色的“窗口”。2002年我院管理系统顺利通过了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住院老人按生活自理能力分区

住院老人按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分住七个区:即慈慧一园、慈慧二园、慈云园、明心园、颐养园、慈恩园(医疗楼)和慈爱园。设有门诊部、化验室、文娱活动室和接待室等。慈恩园(医疗楼)是卫生局批准的医疗执业机构,有120张床位按综合病房模式管理,主要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特别护理、急危病人的抢救等项服务。慈云康复大楼拥有100张康复床位,可为老人提供康复训练、医疗护理等项服务。痴呆老人综合服务大楼主要接收老年痴呆症患者,主要为痴呆老人提供认知训练、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等项服务。明心园主要接收失明、弱视等介助老人,而颐养园则是接待自理老人安度晚年的养老区,即将建设的临终关怀大楼(慈爱园)是为疾病晚期的老年患者提供静谧、安宁的场所和专业化、人性化服务的园区。

(二)发展重点服务项目:

1.老有所医近年来我院有计划的引进医疗护理专业技术人员,2001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目前我院共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医生2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2人,住院医师6人。医技人员5人;护师、护士共82人;康复理疗人员4人;专业营养师1人,养老护理员130人。一般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都能够在院内得到专业的治疗和护理。解决了我院老人的看病难题,为老人及家属解决了后顾之忧。基本上保障了院内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所需,成功的挽救了无数老人的生命。目前我院是*市公费医疗定点单位、*市首批医保定点医疗单位。

2.老年性痴呆康复训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年性痴呆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老年性痴呆患病率约占60岁以上人口的10%左右,在80-85岁的病人中有20%的老年人患有老年痴呆。是继心脏病、肿瘤和脑卒中之后的第四位死因。为此,我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经过多方调查研究,于三年前在香港有关专家的帮助下,开办了老年性痴呆智能康复区,为老年性痴呆病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照顾、智能训练服务,减轻社会及患者家属的负担。投资20*万元兴建痴呆综合康复大楼(慈慧大楼)的综合大楼,260个床位,内设居室、病房、智能训练室、心理治疗室,认知训练厅、功能训练厅、游荡花园、资源阁和老人食堂,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认知训练、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热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3.老年偏瘫康复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因脑中风引起偏瘫患者与日俱增。有关资料表明,75%的中风病人会有偏瘫后遗症。目前在偏瘫认识上存在几个误区:认为偏瘫是“不治之症”而忽视康复。使“久病”偏瘫老人生活质量下降,在病床上度过自己的佘生。我院针对为中风后遗症、骨折、骨质疏松等运动障碍的老年患者提供运动功能训练:包括肢体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以及“作业康复治疗法”等。这是为适应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而设置的康复治疗项目,康复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偏瘫老人恢复自理能力;另一方面是让偏瘫老人发挥残存的身体功能,防止变成“卧床老人”,从而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4.引入专业社工服务20*年我院开始引进具有专业化知识背景的社会工作者,成立了主管社工发展、老人活动、义工服务的社会工作部。将社工先进理念与技巧元素融入到传统的管理与服务中,提高传统服务的专业化技术含量。一方面用“助人自助”的理念指导个性化服务的开展,社工指导员工承认老人的特殊需求,负责老人需求评估、跟踪导住。第二,在专业化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了个案、小组新的工作方法,充实了为老人服务的手段和技能。进入老人院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变,如果适应不好,老年人就会产生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问题,社工利用专业方法帮助老人重新适应新的环境生活。第三,利用专业化技巧规范了原有的团队活动,提高了住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进一步规范了原先开展的老人兴趣小组,强调老人的自主参与、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业余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社工专业技术对特殊老人以及特殊服务领域进行了拓展,老人特殊需求有了满足的新方法。通过二年的实践,社工被老人所接受,半自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全护理老人情感关怀、心理护理的比重增加。

(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老人们在经济有了保障的同时,更渴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增进生活的情趣,扩大社交的范围,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因此,我院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在院内有看电视、听音乐、打扑克、下象棋、读书看报、吹拉弹唱等多种文化娱乐活动,增加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温馨家园。

1、院内万岁艺术团成立十年来,以"发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增进老人身体健康,丰富晚年生活"为宗旨,吸收对文艺有兴趣的长者,成立时其成员达130余人,年龄总计超过一万岁,故称为"万岁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多样化、健康文明的文艺生活,由老人担任团长、副团长,分舞蹈组、唱歌组、乐器组等,充分发挥了老人的才艺和潜力,展现了新时期老年人与时俱进,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20*年1月参加"*老干部跨世纪迎春体育文艺表演邀请赛",获得"优胜奖";20*年9月参加"*老干部颂党80周年历程夕阳情文艺汇演",获得"铜奖"2003年10月参加"省直属机关''''精力沛杯''''文艺比赛",获得"奖"。艺术团的团员们每天都在充实、激情中退而不休。

2、为使住院老人身体、心理、思想全面发展,经过充分准备,我院于20*年9月28日(中秋节)开张了*市老人院老年大学。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趣、促进健康,发挥佘热,奉献社会。开办课程有:法律常识,文学欣赏,历史,地理,安全常识,老年保健,心理卫生,计算机应用,园艺手工艺,英语会话,音乐欣赏等课程;学员根椐自身情况选修课程,目前在校学员60多位。

五、末来的发展思路

(一)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按照管理好、品牌新、服务有特色的思路,以创国内领先、国外有影响的新型老人院为目标。为了给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老人提供一个环境祥和、具有专业化、人性化服务的临终关怀场所,减轻临终前的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也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垂危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和生理痛苦,让弥留之际老人平静安详地告别人世,使他们无牵无挂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市老人院投资1500万元,于今年下半年动工兴建临终关怀大楼。

(二)兴建门诊医疗综合大楼*市老人院入住的老人平均年龄在83岁以上,慢性病患病率近八成,而院内原设有的简易门诊和住院部设施简陋,只能进行简单治疗。今年6月富力地产集团捐款1508万元,下半年为我院兴建门诊医疗综合大楼。门诊医疗综合大楼规划建筑总面积6000平方米,楼高9层,将配备中、西医诊室、观察病床100张、X光室、检验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等,从而使住院老人患病后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三)预防和规避养老风险随着养老机构的快速发展,在进一步加强养老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依法、合理、有效预防和规避风险。由于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老年人,工作不仅多了一份难度,无疑也增添了一份风险。面对风险:跌倒—骨折致伤、外出—走失、因喂饭—窒息、因洗澡—滑倒、因扶抱—骨折,心理问题-自杀等等。一方面加强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保障;二是加强养老服务水平等的软件部分的保障。

(四)关注心理问题,重视精神赡养老人要面对一个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其次是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再次是心理调适问题。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被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是人,人就有需求,我们不理解或无视老人们的需求,是对老人最大的伤害,会使老人产生严重的消极情绪,恶劣心境,甚至导致疾病复发或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五)走规范经营、品牌经营的道路目前我院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包括护理服务、医疗服务、生活服务临终关怀、康复、心理、娱乐等多种服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们的对文化生活、服务质素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因此要求服务队伍职业化,服务水平专业化,运行机制社会化,管理水平国际化。同时养老服务中技术、科技含量的急剧上升,对养老服务行业管理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后我院仍会大力发展自己的品牌服务,把痴呆康复、偏瘫康复、临终关怀等项目做大做强。

六、目前存在的问题

社会福利养老机构依托政府的的财力支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服务项目齐全。传统上以收住三无五保老人为主,现在也收住社会上在家养老有困难的老人。由于其设施完善、服务项目齐全,是政府投资的福利事业,有着民办养老机构没有的资金和政策优势,但在收费上也相对完善。实际运营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需求量大但床位有限我院因收费合理,管理完善,尽管床位已经发展到900张,一直以来仍供不应求。

(二)市场需求大但费用负担能力低大部分老年人退休金不足够负担养老费用。据调查,多数老年人为中低收入者,大多数老人每月能承担的费用有限,如得不到子女的资助,无法享受完善的服务,如“一对一”式服务。对医疗、康复项目收费等无法负担。

(三)家属子女对老人的养老花费持消极态度,把它作为一种无意义的投资,经常出现拖欠费用问题。

(四)理人员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社会上对养老服务仍然有一些偏见,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

(五)法律、法规不健全,致使遇到意外纠纷无法可依,因此,国家对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的立法亟待加强。

第5篇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口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7)03-0043-06

民政部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5%[1]。而天津2015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比重高达22.43%,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天津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超全国16.1%的平均值水平,仅在上海、北京之后,位列全国第三[2]。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中央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2016年5月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危机,天津于2015年启动医养结合养老试点,目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本研究在对天津居民医养结合认知意愿及发展现状调研分析基础上,深刻剖析天津在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天津医养结合养老创新行动的逻辑起点

(一)天津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1.老龄化程度高。天津市老龄办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天津60岁以上户籍人口已达230.3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2.43%[2]。这意味着天津大约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统计口径为户籍人口,不包括常住、外来老年人口。

2.老龄化速度快。从近年来老龄化数据变化趋势看,天津“十二五”时期老龄化进程与“十一五”时期相比不断加快。“十一五”末天津老年人口176.4万人,到“十二五”末达到230.3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0.79万人。据测算,预计到“十三五”末期,天津老年人口将达到237万人,那时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四分之一,意味着天津每4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社会老龄化程度空前严重[2]。

3.高龄老人比重大。从天津户籍老年人口的年龄段看,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46.93万人,占老龄人口比重为63.78%;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3.41万人,占老龄人口的14.5%。从性别看,天津市60岁以上老人各个年龄段中,女性老人的数量均比男性老人多,由于女性老人一般较男性老人更长寿,女性老人占全社会老人数量的比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上升[2]。

上述老龄化特点既挑战着传统居家养老方式,也迫使政府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和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天津迫切需要构建适应目前老龄化特征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二)医养结合养老需求增加

天津市民政局的《2015年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天津失能老人总数约为14.33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为6.65%。据此次调查报告测算,2020年天津将有失能老人17.09万人,2030年将有失能老人21.48万人,2050年天津将有失能老人22.34万人,医养结合养老需求巨大[3]。

以天津南开区为例,笔者从天津市养老院了解到,截至2015年底,南开区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20万人,其中半失能和失能老人占比大约三分之一,并且他们大都伴随着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这就亟须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此外,南开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已经建立的医养结合试点只有学府街和嘉陵道街,且只能提供50张左右的医养一体化病床,在目前南开区二十余家养老院中,只有4家基本具备了医养结合条件,远远无法满足老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

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完全隔离,造成了医院医疗资源长期被占用和低效利用。各医院均出现了常见的“压床”现象,导致医院的医疗资源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4]。

(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优势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优势在于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医疗和养老分离问题,能为老人提供及时、便利、精准的医疗服务,并最终将生活照料、疾病预防、健康检查、大病护理及临终关怀等整合提供一体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从而满足了老年人的整体养老需求。因此,医养结合养老创新的逻辑起点集中体现在“医”和“养”这两种资源相向而进的连续过程。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及老龄化不断加深,天津失能、半失能、高龄老年人口⒋蠓增加,对于健康养老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如何顺利度过“健康余命”不仅是老人健康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指标之一。健康老龄化的宗旨是无论心理还是躯体以及社会状态都使老人在晚年保持健康,将生活不能自理和难以治愈疾病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这也是全球发达国家或地区应对老龄化的举措。当前天津养老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既维持老年人健康的体魄,又能够使其便捷地获取医疗护理。另外,一般养老机构大多风险回避那些支付能力有限的失能半失能老人,使这部分最需要养老机构养护照顾的群体被排除在养老资源之外,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迫切需要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这是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又一逻辑起点。

二、天津医养结合养老创新的现状与发展瓶颈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调查

1.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态度。本次调研范围重点是天津市南开区海光寺周边的居民社区退休人员以及南开养老中心、南开区福源养老院。尽管调查范围不大,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天津退休人员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意愿等情况。此次所调研的小区,主要是南开三马路、南开二马路、南开二纬路和南京路所围成的区域,包括聚英里、荣厚里、昆裕里、德邻里、延生里和太极园。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8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4%。调查人群是女性55岁以上、男性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

在被调查的168位退休老人中,当前选择居家养老的为161人,占比达到95.8%,选择社区养老的有7人,比率是4.2%。选择社区养老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女没有时间照顾(3人,占42.9%)、自己身体健康原因(4人,占57.1%)。对于理想的养老方式,选择居家养老的占57.1%,选择社区养老的占20.8%,选择机构养老的占22.1%。在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理由中,子女精力时间这一选项占52.4%,纯粹个人喜好占38.1%,自己健康状况占42.9%。

在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了解程度方面,在被调查的168位老人中,对医养结合这种养老方式非常了解的仅有1人,对医养结合听说过的占10.1%,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的占27.4%,从未听说过的占61.9%。在对样本中的老人进行了关于医养结合这种养老方式的详细介绍后,今后有意愿参加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占64.3%,没意愿参加的占19.6%,另外还有16.1%的老人选择目前不确定。对于有意愿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退休老人,在其选择的理由中医养结合医疗条件好占78.7%、护理水平高占64.8%、不想给子女带来麻烦的占55.6%;对于那些不愿意接受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退休老人,理由包括花费比其他养老方式高(占45.5%)、不喜欢机构养老(占54.5%)。

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施现状调查。笔者到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调研后了解到,天津已有7家医养结合试点机构投入运营,这些医养结合养老试点机构目前能提供床位276张,主要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慢性病老人和临终关怀老人提供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全程医疗;服务的方式主要是以基层医疗机构为主、以各区县医疗结构协作为辅、以社会各方力量为补充。截至2016年初,共收治住院老年患者875人次,其中失能的老年患者达到680人次。对于以上医养结合养老试点机构提供的服务,患者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但经进一步的调研后发现,试点机构在营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突出表现为病房改扩建资金缺口较大、医护人员欠缺、病房24小时诊疗护理任务重。为此,亟须政府在病房改扩建、设备设施投入和医护人员聘用等方面给以政策补助。

另外,从天津市卫生局获知,天津市目前有超过30%的医院普及了“医养结合”,而在公立养老机构中,“医养结合”已经做到了全覆盖,如始建于1953年的天津市养老院,附设天津市民政局老年病医院,集养、医、护、康复为一体,可收治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和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2014年4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与龙福宫养老院合作“医养结合”,分享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并实现双向互动[5]。

(二)阻碍天津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发展的瓶颈

1.主管部门权责不明。天津医养结合主管部门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级民政部门、民政局、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及卫生部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主管部门出现了相互重合现象。这会导致办事相互扯皮、利益相互纷争、责任相互推诿的混乱局面。主管部门混乱将导致医养结合的割裂。权责不明成为阻碍天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健康发展的瓶颈。

2.养老机构医保结算难。医保政策瓶颈已成为天津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最大障碍。目前天津各种类型的养老机构还未被纳入医疗机构的范畴,导致老人在医院就医时可以实行医保结算报销,在医养结合等养老机构接受的各种医疗护理服务费用则没有办法实行医保报销。这种现状对于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接受相关服务的老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将严重阻碍大部分老人选择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此外,异地老人在天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产生的相关费用更难报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异地养老产业也快速发展,北京市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鼓励北京老人到天津、河北养老,由于京津地理区位便利,天津的生活水平和养老服务水平又相对高于河北,因此天津一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受到北京老人的青睐,但京津冀异地就医不能用医保直接结算也成为京津冀异地养老发展的瓶颈。

3.资金和政策制约。天津虽然已经在2015年启动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试点,但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具体政策支持还未出台。由于养老机构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再加上目前养老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盈利是困扰中国大多数养老产业投资者的最大问题。很多养老机构都是靠政府补贴在维持,能盈利的是极少数,如果养老机构再加上医疗服务的内容,运营起来将更加困难。

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结合的运营成本很高。调研中了解到天津很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存在着资金紧张难题。他们大都需要在机构医护病房建设、医疗器械购进、医护人员聘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同时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给养老和医疗的结合提供资金支持,从前面的调查问卷中得知,全社会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悉知的很少,所以亟须加大宣传力度,引入社会资本,以保证“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的长足持续发展。

4.专业人才匮乏、技术力量薄弱。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c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老年医养结合专业人才属急需紧缺人才”。专业人才紧缺、技术力量薄弱也已成为天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个瓶颈。从所调研的几个主要医养结合养老试点了解到,目前其机构人员构成中呈现出以下显著的特点。第一,有中级职称的专职医护人才非常短缺,特别是35岁至45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坚力量严重不足。第二,具备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奇缺,有的试点即使有也是已经退休的返聘人员或者是外聘人员,在机构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第三,具备低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大多数是刚毕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他们对业务的熟练程度有限,还处于一个经验积累的阶段,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把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作为长远工作的归属,他们都有更多其他的想法,来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只是作为一个跳板,积累一些经验后最终瞄准的方向还是三级医院。

(三)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存在瓶颈的原因

1.主管部门重叠。目前,天津养老保险业务所涉及的主管部门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种养老保险机构隶属于民政部门管辖。而医疗保险业务所涉及的主管部门除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外,还包括民政局、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疗机构除了隶属于民政部门管辖外,还被置于卫生部门管辖范围之内。管理部门职权重叠造成了办事效率低下,相互推诿。

2.养老机构未被纳入医保结算范畴。天津在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将养老机构纳入医疗机构的范畴,所以不能享受医保。政府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加大对养老机构补贴力度,鼓励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接收不能自理的老人,对于那些收住不能自理老人的养老机构每年对每张床位进行补贴;另一种是有选择地授权个别养老机构获得医保资质,目前我市四百多家养老院中仅有30家取得医保资质,仅占全市养老机构的7.5%。另外,在异地医保结算方面,京津冀异地医保结算虽然被提上了日程,但何时能真正实施犹未可知,京津冀养老机构何时被纳入异地医保结算更是长路漫漫。

3.未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从本研究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天津民众对于医养结合这种养老模式知之甚少,61.9%的被调查老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但对老人们进行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详细介绍后,有意愿参加的老人高达64.3%,可以看出宣传不力严重阻碍着医养结合养老市场发展。我市大多数养老机构目前运营主要靠政府补贴,且亏损居多,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资本没有积极地介入到养老产业中去,进驻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社会资本更是少之又少。综观世界养老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养老机构及养老产业主要是靠民间资本运营。天津养老产业如今正站在政策风口之上,在医养结合创新方面应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行业。

4.医养结合型人才培育机制欠缺。造成天津医养结合人才匮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机制欠缺。首先,天津的医学类院校并未设置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和老年服务管理相关专业,也未开设养老服务等相关专业课程,医养结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更是滞后;其次,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尚未与医学类院校建立合作,设立培训实习基地、加强相关技能的培养等;最后,当医学类院校毕业生面临毕业择业时,政府在医养结合领域没有推出具体的激励措施,毕业生对到医养结合机构就业的热情不高。

三、促进天津医养结合养老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理顺体制机制,明晰权责

首先,应理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医养结合业务上各自的职权范围,避免出现业务交叉、权责不明的情况。其次,相关部门间要加强横向联系,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打破部门间行政壁垒,在严格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改进“医养结合”机构资质审批管理方式,加快行政许可和审批速度,提高审批效率。最后,天津市各区应该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前提下,突出重点,整合产业链资源,将医养结合产业发展与各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首先,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生的部分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性质界定上,应将其归为既属于养老机构又属于医疗机构,这样医保报销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而在根本上解决老人享受医养结合的难题。另外,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速推进,天津市应加快异地养老政策的出台,考虑解决异地老人医养结合医保报销问题。但也应注意到,为了防止骗保行为的发生,医养结合中要对“医”的范围和性质进行清楚的界定,在什么范围内“医”可以报销?哪些病种的“医”可以报销?这些必须明确。同时加强监管,严查消费清单,避免造成医保资金流失。其次,解决医生多点执业问题,放宽医护人员从事医养结合工作的条件。医师由于医师执业地点、职业类别和范围等限制,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来服务会承担一定风险。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允许医师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工作可以多点执业,这对促进医师资源流动、缓解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师资源紧缺意义重大。

(三)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专业团队

首先,加强与天津各大医学院校、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一方面可以在这些院校开设和老年医养护有关的专业课,培养年轻人才;另一方面与这些高校合作建立老年医养护实习基地,让在校学生获得医养结合的有益实践,这样在他们毕业的时候可以招来即用。其次,做好培训工作。天津市各级卫生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人才的培训力度,加强对从事医养服务工作的各类管理人员、专业医师、专业护士、专业护理等人员的培训。再次,在解决好医师多点执业的前提下,吸引其他医疗机构的专业医师和护士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兼职,给予他们相应的补贴,同时还可以利用兼职人才的经验和水平带动专业医师和护士的发展。最后,鼓励大中专院校和护理院校毕业生投身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来,用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服务。另外,要采用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于那些公办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要给其专职医护人员正式编制,在医护人员职称评定方面,要加大向从事医养结合服务人才倾斜,对于那些私立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应该给予专职人才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要等同于甚至高于同级别医疗机构。

(四)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民间资本

首先,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宣传栏、各级政府政务网站、民政信息网站甚至社区居委会入户讲解等方式,广泛宣传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内容做法。让民众更加及时透彻地了解医养结合的施方式及优点,营造医养结合快速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医养结合养老市场的发展。其次,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政府要加大对民间力量的扶持和优惠力度,如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问题,政府可以采用土地划拨的方式,或者把土地使用权按照一定的优惠标准以土地出让金的方式出让给企业用于养老机构的建设。政府还应在税收等方面采取优惠措施,吸引更多的民间社会力量投身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结 语

天津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前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不断升高,“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老龄化压力对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严峻考验。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是对当前形势的有益探索。医养结合作为一种创新性养老模式,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满足了老年人对健康养老等多样化养老的服务需求,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健康和养老服务资源,带动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天津经济转型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就要求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医养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合作、相互协调,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加快养老机构医保结算改革;建立顺畅的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全社会的资本进驻养老产业,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确保老年人享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DB/OL].http:∥/article/sj/tjgb/201607/20160700001136.shtml,2016-07-11.

[2]韩雯.天津老龄化程度全国第三[N].天津日报,2016-04-24.

[3]天津市民政局.2015年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DB/OL].http:∥/zwgk/system/2016/08/15/010029766.shtml,2015-05-13.

第6篇

【关键词】 社会转型;农村养老创新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代。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转型过程相比,当代中国的转型具有:发展速度快、复杂程度高、非均衡发展、流动性大以及开放性强的特点。中国社会转型的这些特点,加之社会转型本身作为一种整体性社会变革的本质,就决定了其对农村养老创新产生影响的必然性。

一、农村养老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的总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为最广大农民群众谋福利的宗旨。现阶段,中国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养老存在的突出问题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难以回避的重大现实困窘。实现农村养老创新是新农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农村养老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要求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对“孝”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孔子论孝首先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使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论语・为政》载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其次,他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如何表达出这种“敬”?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子则认为,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孟子・离娄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事亲、尊亲成了人最高的道德表现。在儒家先贤那里,孝被视为人生最高的道德境界。

中国传统的主要养老模式是建立在孝道基础上的家庭养老。农村养老创新就是在巩固和发展农村现有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对农村养老实现体制上的充实和升华。“孝”这种淳美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自然也离不了这种充实和升华。因此,农村养老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基本要求。

(二)农村养老创新是农村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

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定义总离不了这几句话:“老有所终,壮有所用,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古人追求的大同从本质上讲就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在当今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实现农村养老创新。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标准应该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的幸福感。倘若小至一个社区,大至一个国家里的人们都普遍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幸福,很安逸,谁又能否认这个社会作为一个和谐社会的事实。同样的,要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就必须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一个老无所依的老人是不可能幸福的。然而实际情况是,农村里缺乏这种幸福感的老人不占少数,老人们的心理状况也不容乐观(具体见下表1)。

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对于以往工作和生活经历的看法上,48.8%的农村老年人认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22.4%的老年人认为一般,28.7%的老年人认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在对目前生活满意度的方面,43%的老年人认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比对以往生活的满意度有所下降,44.6%的农村老年人认为一般,比对以往生活评价增加近一倍,12.4%的农村老年人认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比对以往生活的不满意度也有很大下降;在孤独感方面,有27.9%的农村老年人孤独感较强;在有关生活规律方面,则有25.1%的农村老年人认为自己的生活没有规律。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较之以往相比,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有所提高,但他们的幸福感仍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从长阳、广水的调查也得出类似的结论。老龄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他们的贡献。老龄人也是社会人群中的重要群体,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根基。因此,实行农村养老创新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

(三)农村养老创新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包括了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的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由此可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言,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和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养老保障体制仍不健全。在实地调研,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关农村养老保障的政府资料可谓少之又少,档案室中有关于这类资料的存放也没有专门的分类,而是夹杂于其他类型的档案中。在采访当地村民时,村民们也反映说各项补贴里没有专门关于支持养老的补贴。

广水市国办福利院建于1979年,仅60个床位,房屋及各种设施已严重老化,所处的环境位置又无发展空间,严重影响了发展。两所国家和集体合办的养老机构:原应山福利院和马坪福利院建于1958年,由于受发展限制,后于应山办事处和马坪镇的农村福利院分别联办,这两所福利院的院民中,既有城镇“三无”人员,又有农村“五保”人员,管理上存在极大的困难。4所社会办福利机构是近几年新办,共计270床位,入住人数191人,全部是自费代养,其房屋均为租赁,个人投资各种设施。这7所养老机构(国办福利院、原应山福利院、马坪镇农村福利院,以及4所社会办福利机构)却远远不能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因为有40%的老年人,也就是说有约1.1万人都希望能进入养老服务机构的情况下,养老机构的容量仅为390人,占这些老人总数的3.5%。

这些情况都说明:我国农村养老模式仍停留在家庭养老为主体的阶段,政府或社会在这个领域所起的作用着实有限。农村老年人心理状况不容乐观的事实也已证明,受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现在中国农村的养老需求。也正因为如此,创新和改进现有的农村养老体制,是实现“老有所养”的美好期望的必经之路,也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转型期农村养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据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等部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全国老龄人口已达1.69亿人,现正以年均近1000万的增幅“跑步前进”。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从现在9个人中有一个发展到3个人中就有一个。在1998年我国步入老龄化国家后,仅仅10年,我国已步入严重老龄化国家。发达国家一般是在人均GDP在5000~10000美元之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中国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期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此,中国老龄化的进程呈现明显的“中国特色”。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中国农村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5%,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已是影响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一)转型期农村结构的新特征

1.人口构成:社会老龄化加剧,精壮劳力大量外出使农村老人空巢日趋严重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过程。人口老龄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中国农村地区现在在人口构成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人口老龄化加剧。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资料显示,2000年全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 。2000~2005年,中国农村老龄化的发展态势稳中有升,后期增长幅度明显。(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0年中国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35%。在随后的四年之中,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稳中有升,但幅度不大,平均每年以0.3个百分点递增。2005年,全国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9.5%,比2000年增长了3.04个百分点。农村老年人口平均每5年增长2.15个百分点,可见中国农村老龄化加剧速度之快。

图1中国农村老龄化发展态势图单位:%

农村老龄化程度加剧,意味着中国农村养老压力的增大。在养老压力逐年加大的同时,现在农村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即精壮劳力大量外出,这给转型期农村养老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农村外出务工的数量不断增多。以本次调研的长阳县磨市镇为例:2009年,磨市镇乡村总人口数为27953人,其中乡村劳动力资源人数18510人,外出务工9152人。乡村具体情况(见图2所示)。

图22009年磨市镇各乡外出务工人数条形图

资料来源:磨市镇人民政府

从条形图中可以看出,磨市镇各乡外出务工人数占乡村总人口数平均约为三分之一,乡村劳动力资源数约占乡村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二,外出务工人数占乡村劳动力资源数的比例则在一半左右。大量精壮劳力外流,不排除有极少数成功者因收入和地位提高而改善了养老状况,更为常见的是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动强度,加深了他们的孤独感,降低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经营模式:家庭分散经营为主体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的经济结构由原来的集体经营变为了现在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家庭分散经营在一定阶段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相应地释放了长期被压抑的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繁荣。从另一方面而言,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就意味着农村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单位,此生产单位与彼生产单位之间,小家庭与大集体之间的经济纽带便不甚紧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每个小家庭都必须单独承担一切风险,或天灾,或人祸,在这些风险面前,这些三口之家或五口之家的承受能力显然是相当脆弱的。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又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一个“4-2-1”甚至是“6-2-1”式的家庭要独自面对育幼、生产兼养老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家庭保障功能就被削弱。就调研时收集的数据显示:农村家庭养老,子女和配偶所占的支持率远远超过了邻居和亲朋好友的比例。可见家庭分散经营,这种类似的经济结构也已然成为了农村养老的一大阻碍。

3.农民行为:以个体化为主要表现形式

经营形式的分散性,加剧了社会组织结构的分散化。在以家庭为主体的分散状态下,农村普遍呈现出“统一”功能不足,农民行为以个体化为表现形式的问题。“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村庄常态。家庭分散经营的经济结构使得农村养老更加以小家庭为单位,也就大大加重了家中劳动力的生活负担。加之劳动力不断外流的趋势日益增强,于是空巢现象也就越来越普及和严重。在很多家庭里,老人自己照料自己,有的还要照顾孙子,更有甚者,还有老人照顾老人。这次访谈的胡姓家庭就属于这样的情况:子孙外出打工,花甲的子女照顾古稀的婆婆。当问到外面的子孙挣的钱补不补贴家用时,老人说没有,不找他们拿钱就已算好的。亲戚朋友会不会帮帮忙?答案还是没有,除了自家或亲朋好友家偶尔有红白喜事时来往的人情钱外,别的方面就没什么交集。人情钱看上去貌似可以给家里生活提供点补助,然而如果将这方面的支出和收入作一个对比就不难发现,它实际上更加重了这户人家的经济困难。

由此可见,受家庭分散经营的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村各家各户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以及养老方面的压力。倘若家中的主要劳力又进城务工,老人独守家中,要操劳农事,要抚育孙辈,缺少一个安逸的环境和倾诉的对象,哪里又有“养”字可言。亲戚朋友也各有自己的家庭,要独自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负担。于是,众多个这样的家庭组合在一起,农村养老的现状着实令人堪忧。换一个方面想,如果现在农村的经营体制不是家庭分散经营,而是以地域、血缘为关系组成的小集体经营,情况是不是会好一些?至少可以有更多的人来平摊风险,分担养老的压力。虽然这只是想象,但从中亦可见现今这种家庭分散经营体制其本身的局限以及对转型期农村养老创新的制约。

(二)现阶段农村社会变迁带来的养老挑战

1.社会现实与传统观念发生矛盾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精壮劳力进城务工的数量越来越多,社会、科技不断进步使得人们的寿命延长,以及老龄化加剧等情况都使得养老压力不断增大。在前后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了冲击,单纯的家庭养老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现实的养老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养老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提及与重视,各类养老保险以及敬老院、养老院等设施大量出现。理论上讲,受社会现实需求的驱使,养老院敬老院等各类社会养老设施应该具有很大的市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叶落归根”,是很多老年人的信仰,对于农村老人来说更是如此。在传统观念里,家的概念是根深蒂固的,他们向往那种四世同堂、儿孙绕膝的生活,总觉得老要在家里养,直至老死家中才算是善终。于是尽管子女都出去打工,家中无人照顾;尽管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面临窘境;尽管疾病缠身,尽管孤苦无依……他们还是不愿走出家门,去往养老院。

这次调研中我们就遇到了这样一位老人,他膝下无子,生活极其贫困,属于典型的五保老人,即便如此,他仍不愿意搬去镇福利院,无论政府工作人员做了多少次思想工作,老人仍旧固执地要待在家里。据这次调查发现,磨市镇福利院的养老设施较为优越,相对于老人经常是食不果腹的生活而言,在福利院里的生活环境都会得到较大的改善。很显然,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家庭养老的信奉和坚持,使得老人宁愿舍弃敬老院里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而选择穷守家中。不只是老人,也有一些子女,怀揣着把父母送往养老院就是不孝的信念,对养老院坚决抵制。倘若老人在家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赡养,家庭养老自然是最佳的养老方式。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随着社会进一步变迁发展,一方面老人在家中无人可养,另一方面子女大多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老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观念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对转型期的养老创新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2.制度缺失导致公共财政对农村养老的支持力度极为有限

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分立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安排上也体现得极为分明。目前,中国城市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但农村居民养老一直处于制度缺失状态。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仅覆盖总人口的15%,绝大多数农村人口仍处于社会化和共济性的养老保障体系之外,结构性缺陷突出。农村老年人养老主要靠家庭赡养和土地养老。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筹集方式也是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但是据我们调查,农村税费改革后,多数村集体财力匮乏,集体分担的那部分养老经费基本无法落实,政府投入的数额不大,对大部分农民养老而言没有实质意义。即使在实行“新农保”试点的宜都市和钟祥市,国家补贴的基础养老金也仅为55元/月,以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折算,养老金替代率仅为13.2%,远远低于国际公认比较合理的50%~60%替代率。就此而言,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养老保障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

3.土地养老功能加剧弱化

“土地养老”是中国农民至今最为重视的最后一道养老防线。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大量精壮劳力规模化流动,农村剩下的是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农村老人只要身体允许,就要终生在地里劳作以解决温饱,这种自我养老仍是当前农村的主要养老方式。以调研的情况看,一旦健康状况不允许,农村老人的生活就有可能陷入困境。“土地养老”功能弱化的另一个因素是大量劳动力外出后,传统的以土地收入实物供给为主的赡养方式,现正加速过渡到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的货币化方式供给,这就更加剧了供养的不稳定性。长期与子女分离的状况使得父子(女)关系松弛,导致子女对老人的生活救助、精神抚慰趋于淡化。从根本上瓦解了中国农村“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价值追求。

(三)社会变迁带来的养老机遇

1.经济增长,提升养老水平、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有了较快增长,由1981年的1175.79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68477亿元。经济增长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它也在许多方面提升了养老水平。

首先,经济增长促使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农民人均年收入业已从原来的几百元上升到现在的几千元。只有收入增长才能保证一个家庭在除去基本的生活开支后,还能有所结余。可以想象,一个常年收支相抵,甚至入不敷出的家庭是不会有养老质量的。人们收入水平提升无疑给了农村现行的家庭养老以巨大的物质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人不必担心高额的医药费,收入增多还可改善他们的日常饮食,增加营养摄入。国家经济增长也同样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养老水平的提升。

其次,经济增长保证国家财政能够更有力的为社会养老保障事业提供支持。我国的农村还缺乏正规的退休金制度或为老年农民提供合理收入的其它制度。财政政策可以在这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如对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给予税收减免的优惠、在建立强制性或储蓄积累性社会保障体系时从财政上给予支持等,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养老中养老家庭独自作战,缺少保障的问题。国家财政支持养老,也可以促进农村养老模式由家庭养老为主向社会养老转变,从而提高农村养老层次,提升养老水平。经济增长,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更有利于社会养老设施的普及,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优越的养老环境。

以本次调研为例,磨市镇现有的福利院是政府出资兴建的,随着该镇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福利院还会进一步扩建,而且不排除另外修建第二个福利院的可能,福利院老人的生活状况毫无疑问能够得到进一步优化;扩建也意味着有更多老人可以享受到福利院的养老设施,也改善了那些家中无力养老,或子女不孝无人赡养的非“五保”老人的老年生活。广水市现有养老服务机构7所,其中国办社会福利院1所,国家和集体合办2所,民办福利机构4所,7所福利机构总床位数390个。推之全国,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为各种社会养老设施向农村普及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可想而知,当农村社会养老设施的普及程度达到城市水平,其养老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就成为了必然。

2.城乡统筹发展,养老公共财政支持均等化

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并存着两个待遇悬殊的层次,城镇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保障服务,农村广大农民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险的边缘。根据2009年统计数据,2008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1890万人,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9740亿元亿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9931亿元。2008年乡村人口总数为721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54.32%,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仅为5595万人,全年共有512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全年共支付养老金663亿元。据此可以看出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村社会事业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与城市相比,与农村、农民实际需要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注重实现养老公共财政均等化,就是要逐步使全体农民在养老方面的权利得到基本实现和维护。可以说,统筹城乡发展,注重实现城乡公共财政均等化,既是各级政府转变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衡量政府绩效的新理念、新导向,体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政策措施和关键环节。

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城乡统筹发展,养老公共财政支持均等化逐步实现。终有一天城乡养老的二元差异会逐步减小,有朝一日农村也会像城里一样,每个人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养老保险,不必再为老年生活担忧,清晨去广场公园练练剑,闲时去夕阳红老年活动中心与好友下下棋聊聊天……最有实际意义的是在那时“空巢老人”的数目会大大减少,因为敬老院能收容那些缺乏赡养且愿意进入敬老院养老的老人,并给予他们悉心的照顾。这一切都不是空洞的幻想,城乡统筹发展,养老公共财政均等化终将使一切成为事实。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养老水平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多数农村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到一个安详的晚年生活。

3.多元化养老方式并存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正经历由传统到现代的加速转型,农村养老模式也正从以家庭养老为主,向社会养老作为补充转变,呈现出保障多元的特征。中央提出在农村实行新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09年底,全国10%的县市实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其覆盖率达到50%以上,2017年达到80%,2020年将实现全面覆盖。

三、适应社会变迁,不断探索新型农村养老模式

毋庸置疑,中国作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养老已经成为我国亟需突破的重大难题之一,农村养老问题的战略性地位更加凸现出来。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和“未富先老”的双重冲击之下,一方面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强烈“致富”愿望,另一方面同时又要积极应对现实的养老需求,这是农村社会面临的双重难题。需要在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又能够较为圆满地解决面临的老龄化挑战二者之间,找到结合点、平衡点。经过调查和认真的理性思考,就探索建立新型的农村养老模式提出以下设想:

(一)弘扬中华民族孝道传统,让家庭养老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孝文化在中华民族中具有深厚的社会伦理基础。“养儿防老”不仅是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习惯,在当代社会也受到法律推崇。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凡属老有所养,且“养”得较好的家庭,无不是亲友和睦,子孙孝顺。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家庭养老在我国农村仍然会居于主导地位。巩固家庭养老,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全民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良好风气。从我们的调查来看,目前,传统的孝文化在农村也正经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在一部分人中孝敬、赡养老人的观念淡化,甚至弃养,虐待老人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还有相当一部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简单地认为“尽孝心就是给钱”,忽视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致使农村大批孤寂的“空巢老人”被忽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养老除了经济支持外,更要上升至生活照料和精神抚慰更高层面上来。

(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自我养老支持力

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是不断改善农村养老的物质基础。农民行为分散化的情况下,提高农民自我养老的支持力仍然是必然的选择,最现实的途径是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一是科技增效。科学种养,提高土地产出效率,这就需要配套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让他们掌握现今实用的农业技术。二是劳力转移。农村城市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把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是实行增收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力转移至非农产业目前仍有很大空间,关键是要提高其技能,并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三是政策保障。政策性收入是农民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中农民反映,对政策增收仍有较高期盼,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惠农政策必须落实,并随着农村的具体需要还要不断创新完善。

(三)从法律上完善和维护农村养老制度

农村养老存在的制度缺失,已成为创新农村养老的主要障碍,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养老的法律制度建设。去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于2009年底,全国10%的县市实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其覆盖率达到50%以上,2017年达到80%,2020年实现全面覆盖。这是一项深受农民欢迎的制度安排,广大农民期盼在试点基础上尽快广泛推开。应该说这是一个起点,完善农村养老法律制度,最终目标应是构建城乡一体养老保障制度。

(四)积极推进多元化农村养老,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鉴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变化的复杂性,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必须有赖于综合性的方案和措施。一方面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社会化养老。养老社会化,是农村养老创新的必然选择,只有建立起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互为补充,互为衔接的新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另一方面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综合运用,逐步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困有所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苏保忠.《中国农村养老问题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2]宋健.《中国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养老》

[3]《财政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研究》.财政部办公厅协作调研课题组.2005

[4]《中国统计年鉴》

[5]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档案资料

第7篇

工作总结网权威发布民政局社会福利工作总结,更多民政局社会福利工作总结相关信息请访问工作总结网。

【导语】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民政局社会福利工作总结》,供您查阅。

20xx年,××市作为一个有128万多人口的县级市,现有老年人13.66万人、残疾人55310人、五保对象5837人,社会福利事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市民政局把“三院”(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不断完善城乡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突出城乡互动,立足“三院”建设统筹一盘棋

加快城乡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20xx年,我市制定了社会福利事业三年发展规划,把“三院”建设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作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重头戏,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作为新农村建设“六大工程”之一的“阳光工程”,作为当前和“十一五”时期建设“和谐××”的重大战略来重点实施,计划在近两年内共投资1.3亿元,统筹建设城乡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以市福利中心为龙头,以农村敬老院为支架,以公办福利机构为主体,以民办福利服务网点为补充,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其中,投资5000万元,按照国家一级福利机构的建设标准,建设城区福利中心;投资8000万元,全面完成农村敬老院的新建、扩建工程。到20xx年底,全市31个乡镇(街道)各建成一所省级示范敬老院,新增供养人员5000人。市里专门成立了“三院”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挂帅,主管民政的副市长文秘杂烩网具体负责,搞好协调;市四套班子领导每人蹲点一个乡镇,负责一个项目。目前,市福利中心和第一批16个农村敬老院全面通过质量验收,有2个上报为省级优良工程,10个上报为宜春市优良工程。新落成的市福利中心,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可入住老人和婴儿300人。

二、精心设计布局,抓好“三院”建设规划一张图

规划是工程建设的龙头。在“三院”建设进程中,我市始终突了规划的先导作用,把好每一张规划设计图的评审关,力求在规划布局上凸显特色。在发展理念上坚持适度超前,提出“一看齐,二超前”目标(“一看齐”本文来源:文秘11491wenmi.com,就是向国有一级福利机构、示范敬老院看齐;“二超前”,就是建设规模、设计布局超前)。我们对21个参与设计单位进行认真筛选,从中选择了4家有经验、有实力的单位负责设计;并组织设计人员赴上海、武汉、九江等地参观,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选址生态化、布局人性化、格调民俗化”的设计理念。在建设标准上坚持高起点定位,在落实省民政厅“八个一”农村敬老院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增建一个沼气池、一所医疗所,达到“十个一”的标准。市政府先后召开了三次设计方案评审会,除聘请民政、建筑、设计、土管、规划等部门的专家参加外,市委书记、市长直接把关,几易其稿,最终才确定首批16个敬老院和市福利中心的设计方案,为我市社会福利事业的高起点建设画好了一张高起点的蓝图。

三、强化投入保障,做活“三院”建设资金一本帐

资金投入是工程建设的基本保证。我市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的同时,多渠道、全方位筹措建设资金。一方面,政府出台资金配套扶助办法。对按期完工的乡镇(街道)敬老院,由市财政按标准进行配套补助,新建面积每平方米补助120元。20xx年,全市共配套资金近1000万元。另一方面,动员社会各界资助。通过市、乡两级领导带头捐款、向在外创业的本籍人士倡议等方式,发动社会各界资助“三院”建设。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全市共募集资金700余万元,确保了“三院”建设的有效投入。

四、落实工作举措,鼓起“三院”建设工作一股劲

思路确定后,关键是抓落实,一鼓作气地抓出成效来。市政府把“三院”建设列入全市年度目标考评体系,在工程设计、功能布局、工程质量、进度要求等方面进行量化;与各乡镇(街道)一把手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对每个项目工程,均由市里指派技术人员进行监理;建立健全工作督查制度,由市领导带队巡回督查,每月集中召开一次“三院”建设调度会或流动现场会,在全市营造你追我赶、你好我优的生动局面。同时,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把“三院”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来推进,作为精品工程来打造,作为样板工程来管理。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敬老院院长和工作人员,将一批年纪较轻、有文化、懂管理、会经营的能人选聘到敬老院工作,通过业务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市财政将敬老院院长的工资列入预算,对连续聘满六年的院长为其办理社保。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有效激发了各方面的工作干劲,形成“三院”建设和管理的动力机制。按照两年内高标准完成全市敬老院的新(改)建目标,20xx年,我市在巩固完善首批16个乡镇敬老院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启动第二批14个乡镇敬老院建设,年底全面竣工,确保每个乡镇(街道)都建成一所集养老、托老、康复为一体的省级示范敬老院,使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90%以上。

第8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合作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SMMU)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主任王红阳委员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加速构建老年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议。

3月6日,本刊“两会”特派记者赶至全国政协委员驻地之一的北京会议中心,就此话题专访了王红阳委员。

身为医学专家的王红阳院士却首先从法律的高度,述及了有关老年人的权益保护问题。她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指出:‘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其中,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保障老年人生存的重要需求和健康生活的必要条件。”

随后,王红阳院士由《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开始,更进一步地提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实,逐渐加速了‘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发展态势。在此形势下,加速构建和完善老年人养老和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关系到民生和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而不可否认的是,面对这一严峻的问题,我们的老年医疗、社保和服务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即使有了一些保障政策,其结构、体制等方面,也十分不健全……”

王红阳院士随后列举了一些数字,来阐述她的观点。她说,之所以说由于我们尚未形成的老年医疗、社保和服务保障体系或在这方面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就无法应对目前社会上已呈现出的、至少三方面的突出问题:“首先是社会对加速形成的老龄化社会缺少应有的关注和应对措施。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社会。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一步增至248亿,占总人口的17.2%;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总量将超过4亿人,占总人口的30%。就目前及以后而言,我国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无论是加速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还是国家的人口发展战略、政策安排与协调都应提到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形成新的和谐稳定发展格局的高度,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给予解决。”

“第二方面,我国的老年医疗机构比较缺乏,居家养老体系不健全。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8060个,床位266.2万张。数据表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在50张至70张。在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不过23.5张。保守估计,养老机构的床位缺口数量在300万张以上,专业的护理人员更是奇缺。全国所有机构的护理人员仅有20余万人,而拿到护理证的只有2万多人。居家养老依赖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应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诸多方面;同时我们也看到,如今的自愿者服务和有偿服务都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

王红阳院士接着说:“最后一个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目前尚未建立老年社保、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有效衔接。老人看病任意选择医院,盲目求医,社区卫生中心和医院严重脱节,家庭照料、社区中心、社区综合医院和老年病专科医院之间没有形成高效完善的信息化、链接式服务网络体系,由此加剧了老年人‘看病难’或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王红阳院士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她说:“首先,我们要建立以家庭照料和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以综合医院老年病科为衔接,以专业老年病医院(或养老院、福利院)为核心,构建专业化管理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按照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的实际需求,有计划地建立和完善老年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区县老年病专科医院包括:康复院、护理院、临终关怀病区和社区中心等,形成老年病科、老年病专业医院、社区中心和家庭照料的良性互动健康服务模式。”

谈完医疗机构建立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议后,王院士接着谈到了政府在这方面应做的工作:“第二方面,就是政府应该担负的责任了。政府要把‘居家养老’列入社会发展计划,通过合理的平台,设立‘居家养老’专项资金,并建立完善的财政制度。同时逐步加大拨款资助力度,并确立逐年递增的财政投入机制。另外,还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居家养老’。认真执行财政部等部委《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中的规定,对从事老年保健工作人员的待遇、培训费和业务费,老年保健机构的设施修缮和设备购置费等,由同级财政按标准及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在预算中给予安排。对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康复院和临终关怀院应纳入医保的报销范围。”

之后,王红阳院士接着说:“第三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具体模式就是:老人住在家庭,养老靠社会服务。对所有住在家中的60岁以上老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分区管理,定期健康检查、疾病治疗、精神陪护,逐步建立老年家庭护理照料服务制度。在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对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康复院和临终关怀院都应该有积极的扶持政策,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同时鼓励发展慈善和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爱活动。”

王院士最后提出:“人才是决定任何一项事业能否成功的基础,因此,最后就是加强培养老年医疗服务人才的问题了。因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巢化加速发展,老年人长期照护和服务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近年国内各种老年服务机构数量不断增加,由此需要的一线服务人才越来越多。但是,虽然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教育和培训机构加大了养老服务行业一线人才的培养力度,但人才短缺的问题并没有缓解。需要找寻问题出现的原因,从政府干预协调、社会协调的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行业培养和输送急需的人才。”

“这四方面的愿景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法律精神才能够真正落地;我们这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大国,才能够未雨绸缪地有效缓解、甚至基本解决目前已经出现,并将逐渐加剧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采访到最后,王红阳院士总结说。

专家简介

王红阳,女,汉族,全国政协委员,肿瘤学、分子生物学专家。1992年毕业于德国乌尔姆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德国Max-Planck研究所生化所P.I。国际合作生物信号转导研究中心(SMMU)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9篇

招子本想颐养天年,无奈梦难圆,孤老状告义子,只为这一般。人间有争议,法律主公道,帮他们重续亲情。

张杰和刘丽都是演员,为了事业,他们结婚五年一直没有要孩子。后来,他们托人从县医院抱来一个弃婴,给孩子取名得福。

一晃20年过去了,得福已从小学、中学步入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在市里找到了工作,并结了婚。为给他们买房子,张杰和刘丽拿出了30万―他们一生的所有积蓄。又是20年,老伴张杰走了,独居县城年逾70的体弱多病的刘丽老太,生活面临了困境。

收养一直向得福保密,可一个快嘴的邻居告诉了他。得福婚前对张刘二老还算孝顺,刚参加工作没结婚那时,周末也不时来看望。结了婚,娶了媳妇忘了娘。得福居住工作的市里离刘老太居住的县城乘车也只有二三个小时的路程,可总是以工作忙等因由一年才来一趟。后来干脆把刘老太忘了,一年也不来一次。

生活陷入困境的刘丽本来不想低三下四地找义子,尤其不想再见那得福媳妇的脸色,可实在是孤独无助,只好打电话要义子得福承担她一部分医药费,可得福以供自己的孩子上学花费大,旧楼换新楼拉了饥荒为由,予以拒绝。后来一天冬日刘老太找上了门去,得福和他的媳妇,竟将刘老太拒之门外,使身无分文的刘老太在寒风中哆嗦着度过了冰冷漆黑的一夜。刘老太一怒之下将义子得福告上了法庭,要求解除与义子的收养关系,要得福退还结婚时给买的房子,和得福22年的从小到大的生活费、教育费共计60万元。

接到法院的传票,得福傻了眼。他咨询了律师,律师、法官向他讲解了相关法律。

收养是自然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收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并产生法律确认的父母子女关系的民事行为。收养关系是一种拟制的血亲关系,它可以依法成立,也可以依法解除。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成人的养子女应向养父母支付一定的生活费,这种费用因解除原因的不同而不同。人不可不仁不义,尤其不可忘了养育之恩,忘恩不但情理不容,法律也是不准许的。

面临此情此景,得福知道事情闹大了,他和媳妇亲自上门赔礼道歉,要求和解,表示今后一定善待老人,为老人养老送终。可经历了很多磨难的刘老太坚决要求与得福解除收养关系,并要求住进敬老院。最后经人民法院调解,刘老太与义子得福达成了如下的协议:刘老太与得福的收养关系解除,得福一次给刘老太拿出40万元,付清刘老太的医药费和入住敬老院的费用。以后发生的刘老太的医药费由得福全部负责。

得福和妻子在这次诉讼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虽然刘老太与得福的收养关系解除了,但每逢节假日,得福和妻子总是带着水果领着孩子驱车几百里,看望刘老太。刘老太也改变了对得福的态度,最近她还把卖老屋的10万元钱存了起来,说是给“孙子”上大学用。

第10篇

关键词:营养风险评估;老年住院患者;应用与分析

营养风险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与营养因素相关的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1]。营养风险筛查是由医护人员实施的简便的筛查方法,用以决定是否需要制订或实施肠内肠外营养支持计划[2]。营养干预在我国逐渐被重视,住院老年患者是否需要营养干预以及实行怎样的营养干预都基于营养筛查和营养评估。住院老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情况非常多见,营养不良可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减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等。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我院所有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进行风险筛查,为营养师进行营养干预及护理人员进行营养宣教和饮食指导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328例在我院住院的所有老年患者。选择标准:年龄≥60岁的患者,其中男197例;女131例,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72岁;文盲57例;小学文化138例;中学及以上文化133例。

1.2营养筛查评估的工具与方法

1.2.1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 我国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会推荐使用的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工具[3],目的是筛查住院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及监测营养不良发展的风险。每份评估表3~5min完成,总分包括5个部分,即体重指数、近期体重变化、膳食摄入变化、疾病严重、年龄(≥70岁加1分)。总分≥3表示患者有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应给予营养支持;总分

1.2.2方法 老年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常规应用NRS2002筛查表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首先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计算出BMI值,然后进行膳食调查、实验室指标、饮食状况评估及基本情况等方面的评估,并计算出总分,总分≥3分有营养风险,护士通知医生请营养师会诊,制定营养干预方案;总分

1.3评估内容

1.3.1饮食评估 责任护士对新入院患者首先进行入院首次评估,然后进行营养评估如:近期因素种类与数量变化情况;半年内体重增减幅度;是否有环境、身体、功能和心理等因素而影响饮食的摄入,对营养知识了解情况等。评估时若发现饮食摄入量低于常规需要量的70%,即表示有高发营养不良的危险。

1.3.2疾病评估 评估有无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和症状存在,住院老年人因病还须给予治疗饮食等易出现医源性营养摄入减少,由此导致老年患者能量计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负氮平衡失调,蛋白质合成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

2结果

2.1最终结果NRS

2.2在性别上,男性与女性老年人营养状况无明显差异;在年龄上,各年龄组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随年龄增长营养状况恶化;文化程度与营养状况有显著差异,文化越高,营养不良发生率越低,见表1。老年人是否有躯体残疾或慢性疾病,其营养状况有明显差别,见表2。

3讨论

3.1本组患者营养评估结果分析 护士采用NRS2002筛查出55.8%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比蒋朱明等对中国东西中部13个大城市15098例住院患者营养筛查发现,营养风险总发生率为35.5%[4]的比例高,与本组患者均是老年人有关,老年人摄入食物品种比较单调,动物蛋白摄入较少,对营养知识缺乏了解,更易出现营养不良。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年龄、文化、职业级躯体健康状况等。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牙齿问题也可导致老年人食欲减退,使营养摄入不足。

3.2护士是接待患者住院的第一个环节,且每天和患者频繁接触,因此护理人员在营养评估筛查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更好把营养风险筛查应用到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中,提高营养风险患者的筛查准确率,首先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营养风险筛查相关技能及知识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把营养筛查工作落实到责任护士的职责内,使责任护士认识到必须具备扎实的营养护理知识及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才能更加细致观察动态病情,才能更好制定和修改护理措施。

3.3大部分老年人都需要儿女照顾,因此家属的培训很重要,护士指导家属掌握老年患者的营养方法、食物的选择和配制以及居家护理知识等内容,有利于增强亲情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回归家庭和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艳,蒋朱明.营养风险的概念分析[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09,17(2):104-106.

[2]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2.

第11篇

2015年1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12月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与民政部共同举办了全国医养结合工作会议。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工作会议上对顶层设计出台的背景作了介绍。他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截至2014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近4000万,完全失能的老年人有1200万。“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第二次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前的平台期,我国亟需抓紧制定并落实医养结合政策措施。

发力“医养脱节”

养老是我国当下亟待破解的重大社会问题,而医养脱节的传统养老模式是制约养老服务业有序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目前,我国各类养老机构达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占约20%。

“目前,包括城市绝大多数养老机构在内的医养结合只是在养老服务中简单嵌入医疗护理,通常仅单纯为老人提供一般生活护理及简单急救处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杨燕绥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养老机构的老人在慢性病管理、病后康复、医疗护理等方面都有专业化需求,缺乏专业医护服务、老年病区、康复机构、护理机构、临终关怀机构的支持,老人的生命健康很难得到保证。”

如何解决“合”的问题?《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医疗卫生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杨燕绥认为,让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以后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考评就要多一个项目。而绿色通道开放得如何,必须有一个可考核的标准。

《指导意见》的最大亮点被认为是明确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文件指出,“养老机构可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能力,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临终关怀机构等,也可内设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

事实上,各地方对此早有探索。北京市在2014年的文件曾要求所有养老机构要具备医疗条件,同时充分利用周边医疗服务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结合,具体包括配套设置、独立设置以及协议合作三种方式;重庆市已经鼓励通过养老院设立医院、医院举办养老院、养老院与医院联办等形式,构建养老与医疗相互融合的服务模式;上海市亦提出,要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结算。

《指导意见》还要求,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实现居家养老。“这些工作已经在基层如火如荼地开展。北京为老年人家庭提供签约医疗服务,很多年轻医生在社区里为老人提供按摩、护理服务。”杨燕绥是乐观的,但持谨慎态度者大有人在。谈及这份医养结合的顶层设计文件,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摇了摇头,“所有政策初衷都是美好的,但请问怎么落实?”政策鼓励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一些已然变更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中小型综合医院却因从业性质不同――一个单位两个执照,必须分别对应民政、卫生和人社部门。

尽管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将出善相关服务标准、设施标准和管理规范标准,制定医养结合机构的准入机制、退出机制,规范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市场行为。但缺少资金、不能获得医疗机构身份、不能纳入医保定点、医护人员短缺等仍是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的“拦路虎”。另一方面,涉及健康养老的民政、卫生、社保三条主线呈分立状态,医养结合受限于部门工作壁垒,难以实现政策协同。

社会资本或成驱动力

政策制定者显然明白问题的症结,但行政手段困难重重,市场化力量被寄予厚望。《指导意见》不仅把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列为五项重点任务之一,还“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整合审批环节,明确并缩短审批时限。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为医养结合的发展定下了基调。《指导意见》的出台无疑为有志于迈入大健康产业的社会资本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通道。相关分析认为,医养结合领域产业投资“风口”已经形成,“十三五”期间,大批资本将逐鹿医养结合“大蛋糕”。事实上,有远见的社会资本早在多年前就涉足医养结合领域,而且业已完成初步布局,泰康人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15年11月28日,泰康人寿投资的首个二级老年专科医院――泰康燕园康复医院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落成。2015年6月,历时8年打造的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已正式投入试运营,燕园康复医院的落成使泰康医养融合的战略真正落地。

“一个社区,一家医院”是泰康提出的医养融合战略。在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动下,泰康借鉴引进美国“凯撒模式”,养老社区邻建康复医院,以“养老社区+康复医院”的模式,为养老社区居民及周边社区提供“预防-治疗-康复-长期护理”的闭环整合型医养服务。“十三五”期间,泰康人寿将完成北京、上海、广州、三亚、苏州、成都、武汉七地的养老社区布局,实现医养社区“七城联动”,成为全国拥有最大连锁医养社区的企业。

“截至目前,泰康医养融合项目投资已经超过50亿元,未来5~8年将再投资1000亿元。今天的泰康人寿资产达8000亿元,从资产匹配角度,做到这点是没有问题的。”泰康人寿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养老、医疗产业正好契合保险资金的特质,包括投入周期长、回报慢,但回报稳定。”

在朱恒鹏看来,中国商业保险将迎来历史性机遇,“泰康模式”符合时代潮流。“商业保险公司做医疗和养老的一个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因为商业保险公司可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他们提供值得信赖的养老保障。”

第12篇

他虽没有显耀的地位和权力,但深受群众敬重;他虽没有豪言壮语,但成为乡、村两级干部学习的榜样;他虽家境贫寒,但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和昂扬锐气。

他,就是,市乡敬老院院长,乡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争当党的忠诚卫士

同志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党员干部,在他的身上有着农民的朴实和共产党人的执着,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他总是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他始终坚定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工作再忙,他也不忘向党员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授实用技术。以前作为村党支部带头人,他深知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把好人选关是关键。为此,他坚持把符合“三个基本条件”(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带头致富能力,愿意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热心公益事业,群众口碑好)和“七类人”(即实用技术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农民经纪人、个体私营大户、回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团员青年)中的致富能手作为培养重点。在培养中坚持教育与定期考察相结合,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不断为党组织培养合格党员。正是有着这样一种坚持学习的精神和善于掌握信息的敏锐性,使他在工作中总能与党组织保持高度的一致,并结合实际进行不断的开拓与创新,面对困难也能及时应对,使问题迎刃而解。

甘为五保户的勤务担当

自担任乡敬老院院长一职以来,同志就把这一岗位看作是神圣的,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甘当五保老人的好儿子。乡敬老院在院五保户对象共56人,这些对象中有生活不能自理的、有精神不正常的、有肢体残疾的。为更好开展工作,就同敬老院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对每个对象都制定了完善的服务安排。让每个入院的对象都能感到家的温暖。记得XX年腊月25日晚上10点,当时外面天空正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在查房时发现院里一位76岁老人突发心绞痛,生命垂危,他二话不说,脱下棉衣包住老人,一口气将其送到2里外的乡卫生院抢救,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1点半,老人才脱离危险。而他这时才感到自己浑身发冷,原来自己上身仅穿一件内衣,脚上的鞋子、袜子连同半条裤腿全部湿透,走路都能听到水响。他就是这样一个忘我的人,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既然乡党委、乡政府将他们交给我们,我们就要负好责,当好勤务兵,要让所有对象都能感受到比在家更温暖、更快乐”。

争做干部的好表率

作为敬老院的主管领导,同志掌握着不少财物的权利,但他始终牢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训。不论在工作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即使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重、自励、自省、自警”。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三不原则”即: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他用实际行动,维护了自己廉洁务实的形象,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迈誓言,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直默默无闻地为当地群众办实事,不计个人得失,诚诚恳恳,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诠释着“共产党员”这个闪亮的名字。他是乡共产党员中的佼佼者,是一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秀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