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战略战术论文

战略战术论文

时间:2022-08-10 15:09: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战略战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战略战术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名着之一,因其丰富的人物个性、诗词歌赋和战争所运用的战略战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和军事价值。在其中的人物塑造中,诸葛亮杰出的军事和辩论才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不灭的印象。本文从传统修辞学的角度分析了在他江东之行劝说孙权联合抗曹,与江东的众谋士舌辨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为当今的修辞辩论技巧提供一些借鉴和方法。

    一、引言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着作取材于历史,但又不为历史所限制。 它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惊心动魄的战争描写深深打动着中外的读者。在许多广为流传的故事中,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片段向读者展示了诸葛亮非凡的才华和气度,他运用其清醒的辩论策略和技巧一一驳斥了以张昭为代表的江东众谋士的降曹思想,为孙刘联合扫清了道路。在传统的西方修辞学中,修辞的概念始于演讲与辩论,被伊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认为是“劝说的技巧”(the artificer of persuasion),本文以传统修辞理论分析了诸葛亮在其辩论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修辞策略,意在开拓些以逻辑为基础的巧妙有力而又行之有效的辩论技巧,为现在的演讲与辩论提供些方法和策略。

    二、西方传统修辞学理论概述

    传统修辞学起源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主要以论辩和演讲的方式用来影响法庭、集会上的听众,或者称赞、颂扬某些人或事。修辞被当作一种劝说的特别技巧。着名的修辞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伊索克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所创建的修辞理论对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理论依据。

    柏拉图(Plato)在其书中列出有关篇章结构的文章:以引言开头,进入说明,直接或间接的论据、或然性、证明和补充说明、驳斥指控和辩护。他对修辞学的主张在演说者须知晓真理;基本勇于应该界定;词类应恰当安排等等。

    伊索克拉底 (Isocrates )则坚持修辞的生成性(Genesis)和分析性(Analysis),这种特性后来成为现代修辞学的重要内容.他和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是“劝说的技巧”,在辩论中,为了说服别人,要采取一定的战术策略,并且这些战术策略要随听众和场合的变化而变化。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西方修辞最着名的一位修辞学家,他的着作《修辞学》(Rhetorique, rhetoric)是最古老和最有影响的修辞学专着,为西方古典修辞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世界修辞学提供了经典着作。

    亚里士多德对修辞提出一系列三分法描述:演讲者,主题,和听众。演说要想打动听众,需要三个因素:一是内容,二是文辞;三是演说技巧。他认为劝说的成功取决于演说者的人格,和是否将听众置于一种合适的心态,以及由演说词所提供的表面证据。劝说的风格特征包括:清晰(clarity),适体(Propriety),和正确(correctness).他还将演讲的过程同辩证法结合在一起,认为修辞学是一种反诘的方法,是一种工具,人们借助这种工具来面对或然性和可能性(problematicity)的问题。

    三、诸葛亮舌战群儒之修辞策略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曹操统兵百万来讨伐江东,在此生死存亡的关头,诸葛亮随鲁肃来到江东劝说吴主孙权联合抗曹,吴主孙权并不了解诸葛亮的雄韬武略,对他的才能持有怀疑的态度,因此才想出用江东的谋士试探诸葛亮。而且江东的众谋士对诸葛亮是只听到传闻但未见其人,对他也是半信半疑,有些人认为他更是徒有虚名。相反,诸葛亮却心怀坦然,他十分了解江东吴主和他属下的心理,对他来说,来江东有两个任务:一是要说服孙权不能降曹的利害关系,二是要自下而上使江东所有人的意见保持一致,也就是不能让孙权的谋臣产生任何动摇孙权意志的举动,所以他已经想到了对策,可谓胸有成竹,对全局已有了成熟的判断和掌握。在与吴主孙权和众谋士的辩论中, 他采取了一系列必要的修辞策略:

    (一)先徐后速法

    《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说:“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入脱兔,敌不及拒”。意思是知己知彼而后动,欲速则不达。在与众谋士的辩论中,诸葛亮没有急于求成,主动向众谋士讲明降与战厉害关系,而是蓄势待发,等待他们来发问,然后一一驳斥他们的偏见和错误思想从而证明自己的才能,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远见卓识。这样,循序渐进地从心理上使众谋士消除对曹操的恐惧,了解抗曹生降曹灭的道理,加深对联合抗曹的认识。

    (二)擒贼擒王法

    在江东谋士中,张昭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当年孙策临终时,曾对弟弟孙权说过:“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在主战主降的立场上,他主张降曹。因此,使他心服口服地主战就相当于说服了大多数的谋士,对孙权的决定其到关键性的作用。诸葛亮深知这一点,因此与其的辩论也最激烈和最尖锐。他阐述了刘备兵败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诸葛亮的战略战术的错误,而是因为刘备的贤德贻误了战机才导致现在的窘境,一方面驳斥了张昭对刘备的不公正的指责和对诸葛亮才能的怀疑;另一方面又指出刘备的境况只不过是一时,一旦养精蓄锐,一定会重整旗鼓,前途无量;也从侧面指出张昭的鼠目寸光的局限性和力求自保的降曹思想的错误。

    (三)旁敲侧击法

    在驳斥薛综和程德枢时,诸葛亮没有从正面指出他们的错误,而是以儒家思想为道德准则,“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和“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后世,名留后世。若小人之儒,惟物雕虫,专工汉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义正词严得指出他们不为国家和社稷着想而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唯诺性格,使他们理屈词穷,无话可说。诸葛亮以其丰神飘洒,气宇轩昂的气度和豪迈自信、爱恨鲜明、才华出众的人格魅力的赢得了这场舌辨的胜利;并将众谋士的心态调整到正确的状态,用充分的论据唤起了众谋士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和必胜的信心。亚里士多德认为劝说的成功取决于演讲者的人格力量,是否将听众置于一种合适的心态,及由演说词所提供的表面证据这一修辞理论在此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四)机智激将法

    在舌战群儒后,吴主孙权为诸葛亮的口才所折服,但他仍旧对孙刘联合抗曹的可能性和成功性持有怀疑的态度,使他举棋不定,烦躁不安。诸葛亮洞悉他的心理,借助《孙子兵法·始计篇》中的“怒而挠之,卑而骄之”的激将法,故意夸大曹操的势力,让孙权对曹操俯首称臣的方法来激怒他,从而推动事态向抗曹的方向发展,使吴主孙权明白唯有下定决心与刘备联合抗曹才能挽救江东。诸葛亮为孙权分析了抗曹的必要性以及曹操失败的必然性,坚定了孙权抗曹的信心。

    诸葛亮的江东之行无疑是成功的,这都归结于诸葛亮非凡的才华,他纵观寰宇的全局意识使他能够站在更高处去审时度势,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结论

    诸葛亮所运用的战略战术和辩论技巧无论从军事上还是实际生活中,多为读者提供了广博的学习资料,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为现代社会待人接物,辩论演讲提供了诸多的技巧和方法。只有巧妙的运用这些技巧,才能打动听众,使人信服,达到演讲及劝说的目的。

    参考书目:

    [1]从莱庭 西方修辞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第2篇

摘要:我国现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现象凸显,近年来,我国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繁,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使得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对紧急状态下的警察权的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紧急状态;警察权

一、紧急状态下警察权的基本概念分析

(一)基本概念。

1.紧急状态。

紧急状态是指发生威胁到国家生存的整体或局部的紧急情况时,国家所宣布的一种关于可行使国家紧急权而扩大国家权力行使与克减人权保障标准,并受到国际人权法约束的临时法律状态。近年来,突发事件频频影响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雪灾、干旱、地震、海啸、核泄漏、战争等不断袭击着各国政府的各种体系,而突发事件发展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就会上升为紧急状态。紧急状态作为一种非常社会状态,不能依靠常态下的法律加以规制。制定能够及时妥当应对危机的法律逐渐成为各国政府普遍关心的话题。

2.紧急状态下的警察权。

一旦一国政府宣布国家和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就需要警察机关依据宪法、法律的规定管理采取措施及时迅速有效的维护社会稳定,恢复秩序,包括对公民财产的征收征用、宵禁、交通通讯管制等限制公民人身、财产权的措施。紧急状态下的警察权涉及到比常态下警察机关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权力滥用的可能性增大,公民权利受到侵害的危险性增大,需要有效的加以规制。

(二)紧急状态下警察权的特点。

第一,紧急性。与常态的警察权不同,紧急状态的发生通常具有不可预知性和突发性,需要警察机关在最短的时间内应对危机,恢复社会秩序,这就对警察机关快速应对危机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与常态的警察权相比,紧急状态下警察权的强制性更强,在限制公民权利方面会涉及很多常态下使用不到的管制措施如宵禁等,以维持社会稳定。第三,紧急警察权需要快捷高效,因此在程序上,比常态下警察权的程序更简捷,可以不履行常态下必须履行的义务。第四,自由裁量权更大,基于前三种特点,警察机关在紧急状态下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以快速应对危机,消除危险事态。正是由于这种高权性的特征,需要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加以限制和约束,防止警察行政权力的滥用,避免出现行政权力泛化、公民权利受到侵害的现象。

(三)紧急状态下警察权的行使原则。

1.法治原则。法治社会下,警察机关权力的行使都必须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各项执法活动都有法可依。紧急状态下警察权的实施不同于常态下的权力运用,很多内容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但这种非常态下的权力并不是游走在法律边界之外的权力,而是也必须遵循法治精神。因此,要充分的重视紧急状态警察权的行使时符合法治的原则。在解决紧急状态下,警察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定的依据、情形和理由,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要求。

2.比例原则。台湾学者陈新民称比例原则如同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为行政法中的帝王条款。比例原则是指警察机关权力行使应兼顾公共利益和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如若公共利益的实现不得已造成相对人权利的削减,这种削减必须与被保护的公共利益成一定的比例,使权力的行使止于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比例原则包括适当性、均衡性和必要性。

3.效率原则。紧急状态下警察权的行使是要应对针对非常严重的社会危机,紧急状态下警察机关行使的重要目标是有效控制危机事件的蔓延或者有效消灭存在的危机,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正常状态下,警察机关在最终做出决定之前必须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反复斟酌修改,而紧急状态下警察权力由于特殊的社会状况,需要警察机关在其非常有限的时间反应后果断行动。事态的紧迫性和严重性要求警察机关不得不尽可能的快速的行使权力,因此要坚持效率原则。

4.充分原则。法律规范只是构成了立法工作者是在权衡利弊为解决存在问题而做出基本原则和原理。警察机关要弄清立法者通过制定某条特定的法律想要保护的何种利益,并考虑社会条件,来作出最后的决定。这时警察机关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而酌情行使的权力,这就是自由裁量权。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下,警察机关依据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概括授权,更需要考虑时间和地点等等方面的综合因素考虑才能行使某种应对紧急状态的职权和措施。此时必须要求警察机关在关于紧急状态方面法律规定的范围幅度内,能够自由决定执行的时间、地点、种类、力度,这些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对于在实际情况下工作的警察机关有着一定的积极帮助。

5.保护原则。保护原则要求警察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过程中充分尊重相对人的各项权利。在执法理念上,应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不忽视细枝末节及法律规章中要求的工作程序,实践中做到警力配合,注重战略战术的运用。

三、紧急状态下警察权行使的问题和完善

由于紧急状态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我国紧急状态下警察权的行使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在预警阶段中,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仅注重突发事件处置阶段的紧急状态下警察权的规范模式,而不能将措施提前到预警阶段。第二,在处置阶段,警察权的行使过于孤立,不能做到战略战术和各种警力的配合,且不能调动全员应对危机。封闭的紧急状态的权力体系不利于有效集合众多人力、物力等有利资源。第三,在程序方面,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由来已久,法律法规的设置多偏向于实体权力行使,而忽视对程序上的控制,对紧急状态警察权行使程序是否简化,简化到怎样的程度,都不能做出有力的规定。

要完善紧急状态下的警察权,就要针对以上提出的三方面的问题做出应对:首先,确立规范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警察机关应当定时培训警察人员,提高其技能,并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建立快速上报信息和下达命令的上下级沟通机制,做好信息传递工作。其次,重视各警力警种的配合,警察机关依法根据工作的战略部署,制定相应方案,并开通反馈渠道,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再次,规范警察权行使程序,使警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遵循法治精神,沿着法律的轨道进行。最后,做好普法宣传,在危机时刻能够动用警察机关之外的力量,各种渠道配合渡过危机,使紧急状态发生时国家和公民的权利都得到最小的损害,恢复秩序。

参考文献:

[1]王旭坤,紧急不避法治:政府如何应对突发事件[M].北京:法制出版社,2009.

[2]鞠旭远,警察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第3篇

关键词:经济战争战略战术游资炒作获取倍乘差价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表现在两方面:国内方面,以权力剥削为龙头的武力、财力剥削混存所引发的分配不公造成了贫富悬殊,进而使产消不平衡,加之套用凯恩斯理论使投资大于消费,从而加剧了产消不平衡,这是主要原因,而非纯经济因素引发的社会矛盾经济问题则是各种原因中占绝对多数的重要因素;国际方面,因人民币升值,游资逐渐进入,以炒作方式推动股价、楼价从而带动物价全面上涨,从中获取成倍的差价利润以掠夺巨额资源财富。本文认为,要夺取当前这场经济战争的胜利,必须具有同时打赢国内国外二场硬仗的战略战术。

对华“经济战争”的表征

战争是一种强弱冲突不平衡的结果,找准对方弱点开战是战争的导火线。如:不能诊断中国特色经济的主要问题,却用外国经济理论治理国内特色经济;加入WTO后,政府政策法规受制于国际,独立性或者说中国特色越来越不能发挥能动性,又不熟悉国际规则;其关键点在抄搬国外管理理论,即被动适用国际规则;其危险点在于短时间内大量变现库存资源,国民财富以货币形式决堤般外流。

对华经济战争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外资潜入中国投资、置业;第二,鼓噪中国经济形势大好,以误导中国变现宝藏资源来提高GDP,同时外资大量进入中国炒热中国经济;第三,将股市、楼市等炒热,借助中国国内资本推动股价楼价大幅走高,推高能源价格增加中国发展成本,进而带动中国物价全面通胀;第四,不断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拉拢别国挤压中国国际市场;第五,抛售股票、房地产等,套现后撤离中国市场;第六即下一步抛售人民币使之贬值而让美元升值。通过美元、人民币反向升值贬值运行一个来回,则巨大的中国财富就会白送给美国等寄生国家。譬如近期,美国持续降息,使各国对美元汇率一直上升。这使中国国内出口企业面临困境,广交会订单缩减30%以上;同时,人民币升值加快又使得热钱大量进入中国,流动性过剩加剧,加大了通货膨胀率;再者,中国美元储备居高不下快速增长也就是加速贬值;最后,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是将国民不劳而获的结果转移到外国,尤其是美元储备高的国家。

“经济战争”的性质

从本质上来说,经济侵略的性质为争夺理论、文化、经管、技术等的控制权,以及“阴流子”(即资金)的控制权和市场控制权。

(一)争夺思想文化经管技术的控制权

目前,我国出现了所谓经济过热的矛头,却又仿照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方法不断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在治理特色经济时又不搞中国特色,当然调控无效。在没有准备好自己的经济理论和制度条件下加入WTO,不得不被动适用国际经济法规准则,从而陷中国特色经济于无能之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不尽快建立符合自身特色自然法则的经管理论和经济制度,就会失去思想文化和经济管理的控制权。譬如,我国当前的经济问题不完全由经济因素引起,因而凯恩斯那一套纯经济金融手段解决不了现今中国的经济问题。对于这种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必须加以创新,免得受制于人。(二)争夺“阴流子”与财富的控制权

“阴流子”即资金是集能力信誉和欲望需求一身的币符抽象物,是量子经济学基础。在物价、汇率、股市上动作,以无形之手掠夺他国财富搞垮他国经济。通过阴流子手段控制资金会取得军事战争掠夺实物财富的倍乘效果。境外资金潜入中国加剧流动性过剩,这犹如暗渡陈仓,运兵中国作战,大量外资进出必将削弱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境外炒作资金的动机动向。有些国外游资不是来支援中国经济建设的,是来逐利的,甚至是来掠夺中国财富。

此外,用贸易壁垒、世贸规则、拉帮结派控制市场份额等是经济列强的惯用伎俩。应对办法虽然很多,但根本的一条还是基于优质低价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这就要求中国国民勤俭节约,增强国力。同时提高利用国际法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且境外资金所有者和管理经营者抱团、渗透到中国重要的经济组织中去、与政府共生与官员勾结、聘用学者发表影响政府决策的言论。

战略原理

遵循531理论与问题基础论点发生对称中和反应的原理。经济发展一般原理是问题基础论点(主要包括经济基本问题、三大要素二个根本点、总矛盾等)与531理论(主指计消市产模式、力-消-产顺序周期律、“阴流子”手段等)发生对称中和反应后释放出能量驱动社会经济发展。

用计消市产模式替代国际经济理论摆脱其经济法规的控制。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管理方法是在经济危机的教训中发展起来的,产生得早思想落后,摆脱不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命运,但往往通过输出、转移国内经济灾难到新兴市场国家而短期避免危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谨慎动机、投机动机等作用,凯恩斯有关国民收入用于投资和消费的矛盾论会使投资越来越多消费越来越少,人为降低生产服务消费率,是导致生产过剩进而内生经济危机的一个机制。我们应实行计消市产模式协调好GDP规模、质效和公平三者间关系。一是用计划消费统筹协管有关安全稳定的经济问题,在计划消费制度下实施全社会共生存福利保障;以市场生产激励竞争和规范企业经济活动,让市场与生产全面放开,采用超资本主义方式激励机制。

鼓励升官发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文政治环境。必须建立多快好省建设TMS社会的政绩考核体系,其中生产服务消费率、零失业、CIP(投资置业系数)等是重要经济指标,而GDP、CPI等应改成参考指标。在当前,以科举资格、竞聘岗位、契约考核、法治行为前提为激励力,使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消费服务而谋划公共项目建设,以已有的公共规模消费带动阴流子放量使用,通过放大阴流子流量扩大就业和个人收入,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

此外,还应以静制动应对经济侵略,稳定经济大局使物价、人民币和股市等慢慢爬升,时间一长就会套住投机资金变其为投资。

战术技巧

战术技巧的总思路是控制物价、汇率股市,掌控足够的资源能源,锁定境外游资使其进入时间拉长,当利润略高于利率回报时,投机就变为投资。

(一)自主控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帀升值是必然方向,同时国内劳动力价值也应升值。但这必须自己掌握控制权,做到人民币平稳缓升,同步提高最低工资和总体工资水平。这样做,就是不让逐利外资大量涌入国内造成CPI连年高涨,不让国民劳动力创造的利润被外资带走。人民币升值是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必然,可顺应国际要求因势利导地继续维护人民币的稳定并减缓升值,但决不能让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的逆转出现。这样,人民币才能成功走向国际充货行列而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股市是物质的,准确地说是“阴流子”运动场。股市的作用至少有三:一是通过融资形成全社会共有经济,是全民共生存的高级基础;二是通过投资者择行业择股票合理配置利用资源,提高资金、资源利用率,产生效率利润;三是再分配功能,政府通过调控股市可调整贫富结构。基于股市三大功能,政府可救市。就目前来说,调节印花税是调节股市活跃度、表明政府态度的一种手段,不能说无用。但如政府调动社保、财政等储备资金的少部分入市抄底,既能托市又能赢利。

(二)调整物价结构控制通胀稳定物价

楼价虽然超前上涨,但土地资源是无价之宝,从长远来说楼价是无顶的,因此应长期稳定楼价,使其较长时间在现价水平上下波动,让套现外资又回来投资,保卫金融系统性安全。

控制物价上涨的同时也不让物价大幅滑落,但应集中精力调整物价结构以改善人民生活,按节能减排的策略补偿环保绿化,寻找和开拓新能源,促进产、消平衡。

随着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减息,涌入中国市场逐利的外资越来越多,势必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因而应减缓人民币升值停止加息转而缓慢减息。为控制CPI,对流动性过剩做到收放自如,势必提高准备金率。因而,应将回笼的资金投资到社会公共设施和改善人民生活福利的基础建设上;投放到自由民间资本不感兴趣的利润洼地,用于回补经济过冷的行业;用以增强国家计划消费和调控贫富差距的力量。这样不仅不会收缩生产与消费,反而能收缩自由资本的盲目流动性并保持GDP规模朝着改善产业结构、人民生活的方向稳步增长。如此,国际眼红中国经济发展并企图限制中国经济超越他们的国家就会成为徒然。

(三)基于抑制贫富差距疏通产销通道思路

为保障生产为消费服务,使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合理匹配,应将国内货币划分为生产金和消费金二种,并使消费金经消费市场后将消费信息载入生产市场。这样做,就是要防止流动性资金,特别是境外炒作资金扰乱产、消结构,进而累积生产结构性过剩而消费结构性不足的经济危机。

由于富人是少数,生活再奢侈,消费总量也有限;穷人虽多却又消费不起,再多穷人的勤俭生活,消费总量也同样有限。因此,消费规模落后生产规模,二者比例严重失衡,或消费不足或结构性失衡在现经济政策下是必然的。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分配不公就越加恶化,贫富差距就越大,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就越加不平衡,劳动者尤其失业者经济自控力就越差。结果是,经济越发展,分配越不公,需求者未掌握必要的生活资源,不需求者却难以处理多余的生活资源,从而产-消通道不畅,经济危机就越来越近。由此可知,贫富悬殊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基于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建立公平分配机制,抑制贫富差距疏通产——消通道,才不会给敌方乘虚而入的机会。

不断加工资降利润,出口价不随人民币升值而变高。提高产品的人力成本降低产品利润即加薪降利,不给游资获取劳动人民血汗的空间。以按劳按需分配相结合原则提高低保、退休工资、劳动者工资以疏通产——消通道。产品按原美元估价换算成人民币出口,出口产品价格不随人民币升值而升高,保持出口旺盛。

同时,也应围追堵截境外炒作游资。诱入外资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目的,但须以技术、行政手段监控游资动向,锁定法治投机炒作颠覆我经济的外资,尽可能掌握这些资金的监管权,使其转而为中国经济建设长期服务,在若干年后让其取得合理回报退出。立法治理境内外利益攸关者抱团公关,不给其炒作获取超企业平均利润的差价机会;要以行政、法律手段限制资源无限变现、控制土地过快开发,不给游资通过市场掠夺天然资源、国家库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金小明.论阴流子经济学[J].远东中文经贸评论(新加坡),2006(1)

第4篇

一、精益求精,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准确的科学态度

化学是一门严肃的自然科学,它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就其学科的特点而言,它是通过可知的物质世界。研究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再把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运用到未知领域中去,从而得出研究未知领域的方法和理论,并指导实践。任何重大的发现都要靠化学实验予以证实。在化学领域中,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将造成巨大损失,延缓科学发展,因此,严谨、求实、准确的态度是从事科学的工作者必备的品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科学家优秀事迹为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科学精神、文化素养的教育。教育学生要诚实、不说假话、不弄虚作假、不作弊浮夸、不马马虎虎、不粗枝大叶,要有一种精益求精、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化学史上被称为“第三位小数的发现”是一个极好的例子。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多次测定发现,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72克,从氮气的氧化物中得到的氮气每升重1.2506克,两者在第三位小数上存在差异,相差0.0066克,相当一个跳蚤的质置。瑞利没有忽略这一差异,更不认为是实验本身的“误差”加以“修正”,而是把他的实验结果与研究的论文一起公开发表,这引起了他的朋友拉姆塞的注意,并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这就是惰性气体最初被发现的过程。试想瑞利如果忽视了小数点第三位差异,会使惰性气体发现推迟多少年呢?化学史上这一著名的发现。真正体现了诚实和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这一事例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二、设计科学性训练提纲,培养学生准确的表达能力

准确的表达和准确的记忆是分不开的。教学中要按照科学的记忆精心安排训练内容,训练题可根据内容有规律地排列起来。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记忆和表达,首先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分析,把它的基本精神和逻辑结构找出来,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概括,进而准确地叙述下来,这就是通常学习时所作的提纲。经过自己的分析,用自己的语言作过提纲的材料是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的。记忆是建立在联系和巩固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直观的材料,如实物、图片、模型、图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等,并与之建立广泛的联系,有助于记忆,这比单独的记忆效率高。另外,复习在记忆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记忆是建立联系、巩固联系的过程,联系要经过强化才能巩固,复习的作用就在于强化联系。同时复习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机会,促进理解,使记忆更牢固。我们学过的知识,如果经常复习,就可长期不会忘记,能够准确记忆的知识,也就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培养扎实基本功。克服心理障碍。减少失误

参加过高考的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觉,考试中认为习题很难,试后反而感到很容易。要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一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要使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三是还要使学生会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分析历届高考试题情况和得分情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卷、第二卷中的基础知识内容,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平时养成不良的习惯,就会出现较大的失误,而影响得分,导致整个考试的失败。如果基础知识扎实,基本功过得硬,临阵就可以从容对待,即使是某些方面的习题出现了应付不了的局面,也会因基础知识性习题得分高而不影响全局。每年高考题进行难度分析,新题型、信息题、知识迁移性习题不会超过30%,而对于基本功扎实的学生来讲,他们就会有能力应用规律去寻找内在的联系而找出其解题方法,从而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基本功是否扎实,取决于教师平时是否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是否能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等,而这种培训是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第5篇

一、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理念

国防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战略性工程,既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历史证明国家没有国防就谈不上国家独立和国家安全,更谈不上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在早期战事中因自身对和平思潮的深信不疑,进而在国防教育上放松警惕,导致国民的国防安全意识淡薄,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吸取历史的教训,我国在大学生的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加强国防教育,通过国防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理念,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进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充分认识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将爱国热情内化为建设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平年代里长大的当代大学生,对待国家安全并不重视,国防意识淡薄,因此,高校在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理念方面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自来就有“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一个民族如果丢失这种忧患意识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不仅不利于社会发展,甚至危及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生活在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珍视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和平,自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树立忧患意识,时刻警惕威胁国家安全的隐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国家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在@种环境下,如果对国家安全缺乏危机感和正确的认识,将会给祖国的繁荣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加强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时,以更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国际局势的变化,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去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去,。

(三)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建设性人才,其素质的高低将对国家未来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当前高校重要转型期,倡导的素质教育,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国防意识,同时也是学生关心国事民情和强健体魄的重要契机,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防素质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方法,同时也为我国未来国防建设培养了重要的战略人才。

二、当前大学生国防教育现状分析

(一)国防教育形式化严重。处在当前的和平年代,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人们对战争的记忆模糊,国防意识逐渐淡化,这就导致为提高学校的就业率,高校对国防教育的开展并不重视。对于国家明文规定的国防教育方针政策,虽有设立相关课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时候为了整体教学进度服务,国防教育课时被无限缩减,有时只以一场军事讲座应付了事,因此,高校国防教育的教学效果也可见一斑。

(二)国防教育的师资素质参差不齐。由于高校对国防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师资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普遍偏低,国防教育投入资金较少,缺少专门的研究室,更谈不上教师的再培训工作了。同时,很多高校的国防教育课程的教师都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加之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普遍繁重,导致国防教育课程质量一直堪忧,学校的不重视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学分管理上,很多高校将国防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学期末的考试有些也是采取交论文和开卷考试的形式结课,这就导致学生对国防教育课程也不够重视。

(三)国防教育的教学过于形式单一。由于国防教育课程往往作为选修课,所占分数比例并不大,学生自然对其重视不够。同时由于其滞后的教学配置,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往往是很久之前的知识,与时事联系较少,也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甚少,为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国防教育的实践课程中,军训课程也是被删减简再删减,除了基本的军队礼仪课程,技术性的射击、战略战术学习基本都被删减掉了,高校也只是以走过场的形式来应付法律赋予的国防教育的义务。

(四)国防教育投入不大。大多数高校并没有设立国防教育的专门的教学经费,因此,师资投入不足,在硬件设施投入上也是少之甚少,针对国防教育的训练基地更是无从谈起,针对国防教育的专业化课程如射击、体能训练等课程,大多以跑跑步,站站军姿了事,有些学校军训任务由地方军校或者部队来指导,然而学校的专业理论课程与训练课程脱节严重,学生很难得到系统化的培养。

(五)学校的国防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由于高校对国防教育课程重视不够,各方面资源投入不足,相关实践活动较少,即使有也得不到重视,活动效果也往往不尽人意。这就导致很难在校园文化中营造浓厚的国防文化氛围。

(六)学科专业之间相互交流较少。国防教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学科与学科之间联系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系统,不利于知识的全面掌握。

第6篇

[论文摘要] 本文根据煤炭市场的现状分析,找出煤炭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进行需求预测,最后提出煤炭市场创新策略。

随着中国蓬勃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市场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而我国勘探行业和采掘行业的不统一,有的地方市场需求少,有的地方需求多,这就要求能源生产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定产。要做到可持续开发,就必须立足市场,做好煤炭营销。本文就煤炭行业来分析煤炭市场需求。

一、煤炭市场的现状

1.煤炭产量

据统计局公报,全国原煤产量23.8亿吨,同比增长8%。据行业调度统计,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乡镇煤矿产量分别增长9.8%、5.8%和6.8%。

2.煤炭运销

经铁路外运煤炭日均装车46971车,同比增加1002车,增长2.2%;铁路运输煤炭11.2亿吨,增加4946万吨,增长4.6%;主要运煤港口发运煤炭4.07亿吨,增加3665万吨,增长9.9%;商品煤销量22.09亿吨,增加1.65亿吨,增长8.1%。

3.煤炭进出口

据海关统计,全国出口煤炭6329万吨,同比减少744万吨,下降11.7%;进口煤炭3821万吨,增加1779万吨,增长46.6%。

4.煤炭价格

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商品煤平均售价301.55元/吨,同比提高1.10元/吨,上升0.4%。其中供发电用煤平均216.18元/吨,提高6.93元/吨,上升3.3%。

5.应收账款

年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应收账款563.2亿元,比年初增加111.2亿元,上升24.6%。

6.实现利润

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89亿元,同比增长18.5%。

7.投资

全年完成1479亿元,同比增加316亿元,增长27.2%,增幅回落38.4个百分点。

8.安全

全国煤矿共发生事故2945起、死亡4746人,同比分别减少361起、1192人,下降10.9%和20.1%。其中瓦斯事故327起、1319人,分别减少87起、852人,下降21%和39.2%。百万吨死亡人数2.04人,下降27.4%。

二、煤炭市场存在的问题和需求预测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建规模过大,产能过剩压力增加。煤炭固定资产投资经历5年多的快速增长,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能迅速增加。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在建煤矿项目1563个,总规模6.53亿吨,加上改扩建、技术改造和资源整合等,新增产能约8.3亿吨,已超过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建设规模。这些产能的相继建成释放,将加剧产能过剩的压力。

2.政策性增支集中出台,成本面临急剧上升压力。近几年,随着补还安全欠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等,煤炭生产成本增长较快。目前,还有一大批已经出台或正在酝酿出台的政策性增支因素。如,资源税由0.3元~1.2元/吨,提高到2.50元~4.00元/吨;资源补偿费由销售收入的1%提高到3%~6%;煤炭资源价款平均6元/吨;提取安全费用20元~30元/吨;提高入井津贴、建立工伤保险制度、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征收未利用采煤沉陷土地使用税、排污费等。按照国务院同意的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还将建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煤矿转产发展基金和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等。上述政策全部实施,将增加成本50元~90元/吨。从促进可持续发展看,这些政策都是必要的,但过于集中实施,将导致煤炭成本急剧上升。如果不能形成上下游产品的价格传导,全部由煤矿负担,将对煤炭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2.未来的市场预测

(1)煤炭供需形势。从煤炭需求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成效的逐步显现,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步伐不会减缓,主要耗煤行业耗煤指标继续下降。预计2007年煤炭需求增幅将有所回落。从煤炭产能看,根据在建煤矿规模和建设周期,2007年、2008年将是新增产能集中释放期,新投产能力将增加较多。从煤炭运输看,大秦线、侯月线经过改造,2007年煤炭运输能力还将增长,但其他线路运输已经饱和。华中等铁路直达运输地区运力继续紧张。

总的看,铁路运力制约仍将是影响煤炭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以运定产的格局不会有明显改变。预计2007年煤炭供需仍将保持总体平衡、总量略显宽松的态势,但局部地区、部分煤种、个别时段煤炭供给过剩和紧张的现象将同时存在。从煤种看,优质动力煤以及强粘结性炼焦精煤供给偏紧,低质煤炭供大于求。从时段看,迎峰度夏和冬季取暖期间局部地区仍可能出现供应偏紧的问题。

(2)煤炭价格走势。2007年,煤炭价格总体上仍将保持适度上扬趋势。这既有一定的必然性,也有其合理性。主要是,随着国家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鼓励供需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协商定价,原来长期偏低的优质电煤重点合同价格,必然按照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向市场价格靠拢。同时,近两年来国家集中调整煤炭产业政策,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煤炭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也必然推动煤炭价格上扬。我国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和能源转化效率低,如目前火电发电煤耗较世界先进水平高出20%左右。适度提高煤炭价格,有利于促进用煤行业结构调整与节能技术进步,有利于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三、煤炭市场的营销策略

1.煤炭企业市场营销创新

煤炭企业市场营销要创新,首先要补上营销这一课,理解什么是营销理念。所谓市场营销理念,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企业在面对企业、消费者和社会三方面利益分配时的态度问题。着重解决营销就是推销、销售、卖煤的片面认识,要从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全员全过程补上营销这一课,要按照全国

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对市场营销提出的“积极发展制、连锁经营等新的营销方式,建立科研、开发、生产、营销紧密结合的机制”要求,从技术管理、生产过程、市场开发、营销手段,尤其是思想观念上,补上营销这一课。要通过全员全过程的营销培训,让所有员工认识到,市场营销不仅仅是推销,而是包括市场营销管理、战略计划过程、市场购买行为、市场需求预测与新产品开发与扩散、定价决策、广告策划、销售渠道选择等多项内容的综合学科。而且煤炭企业应该学习海尔集团的经营理念,即“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

2.广告宣传是煤炭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

从营销创新的角度讲,这两个企业关键在于抓住了产品的“卖点。”所谓“卖点”,就是商品进入市场的“切入点”,是最容易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敏感点”,更是产品、营销方式不同于其它竞争对手的“区别点”,从理论上讲,就是“三度两面”创新,“三度”即不断提高企业形象、企业家、企业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两面”即企业基础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两个方面结合的体现。

煤炭市场营销创新活动,最终是一种系统的组合,而不是单一的因素,单一的因素如观念的转变、定价的合理、广告宣传的攻势等等,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从成就一个大企业来讲,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营销的合理运用在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应加大企业产品在用户心中的可信度、可购欲的力度,也就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加上广告宣传力度,并力求在创新中提高产品的美誉度。

3.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销售队伍

企业的营销是要向顾客反映该产品的信息,要让客户认识到,购买该产品的确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地介绍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方式,只有使顾客对产品服务建立起休戚相关的信息,供需双方才能建立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而这种关系的保持与巩固,是与其销售人员的素质分不开的,因此,在素质创新方面,精心选人,精心培育一批既懂生产业务,又懂经营管理,又会销售攻关的人,对煤炭企业产品走向社会至关重要,因为这部分人不仅要研究本企业产品的特点与共性,及在其他领域的使用情况,而且还要研究客户需求,研究社会需求,从而达到市场营销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4.不断创新,灵活机智的市场营销战术

营销管理创新一方面要求企业建立灵活高效、生命力旺盛的营销组织体制,使各个层面充分协调,及时根据市场变化有效运作,另一方面要求企业要采取灵活机智的市场营销战术,在深入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动态,选择目标市场,抓好市场定位,科学确定价格,合理选择销售渠道上下功夫,抓好促销组合、采用直销、经销、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信息快、服务好、信誉高,集市场开发、产品销售、货款回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于一体的市场营销网络。要达到上述目标,在买方市场中,要充分认识到,煤质与售价成正比,煤质与用户购买欲成正比,煤质与销量成正比,煤价与用户购买欲成反比,煤价与销售量成反比。要正确处理好上述比例关系,也应该把生产的煤炭,按照煤质指标科学地进行品种分类,制定系列产品质量标准和价格浮动标准,形成多煤种于一体的供应系列,从而达到满足客户需要的目的。

第7篇

论文摘要:电视频道运营是电视业整体改革发展的基础,是电视机构整体运营、人才整合、资金流动、节目经营的基础。本文结合中国电视频道运营的现状,论述了构建电视频道绩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电视频道绩效管理的概念、目标、战略战术和电视频道绩效管理的激励机制,旨在为中国频道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和为中国电视业和电视机构的运营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电视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我国共有2100家电视台3600多个频道,其中通过上星对全国播出的频道超过50个。电视台管理的理念也从过去单纯要求电视台做“”,到现在同时强调电视台的经济属性,即“两个效益”的协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大量同质化的频道和形式雷同的节目迫使各个电视台从频道资源的量的扩张逐步向分众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变。而作为产业集团中相对独立的电视频道如何去经营管理,更需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绩效管理机制来进行评估和认定。所以,本文从电视频道运营入手,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绩效管理机制在频道运营中是如何发挥它应有作用的。

1 电视频道运营的现状

所谓“电视频道运营”,就是把电视频道作为一个基本的经营单位和核算单位,相对独立地进行经营管理。具体来说,就是电视媒介经营单位根据电视的内在规律和电视受众的特定需求,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比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受众群体的需要。

中国电视频道运营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95年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四套加密卫星电视频道,分别以播出电影、文艺、体育和少儿、农业、科技、军事等专门节目为主,这标志着我国频道运营的大幕正式拉开。接下来,随着1999年中办82号文件的出台以及2001 年年中广电总局关于“无线、有线合并”通知的下达,我国的频道改革制不断深入,频道制运营成为了我国电视业的主流。我国电视频道在电视台(产业集团)中扮演角色也从最初的节目展播平台演变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这主要表现在,最初只有电视台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单位,电视台内部实行中心制,如总编室、新闻节目中心、文艺节目中心等,这些中心与台之间不能以独立的形式存在。频道出现后,成为节目的亮相舞台:“节目─台─观众”变为“节目─频道─观众”,这就要求频道成为节目制作和市场运营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由于频道既独立于台,又高于栏目,体现鲜明的电视品牌特征,这就使得频道走上完全独立的道路,成为最为重要的电视经营资源。

2 建立电视频道绩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总体上看,我国电视频道运营还只是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由于我国广播影视长期以来实行计划事业型为主的体制,我国的电视媒体的管理上往往表现出粗放式随机性的特点。表现在频道经营管理上就是,频道的整体定位还比较模糊,缺乏对今后发展的长期规划;不计运作的投入与产出,不认真体察与研究观众的收视期待,更不会细致评估传播或者宣传的实际效果,简言之,就是管理缺乏系统性、经营缺乏计划性、决策缺乏科学性、生产缺乏合理性。要改变目前的状况,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要期待相关的法规与政策的调整与跟进。从微观角度讲,特别是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的电视频道的内部运作来说,就有必要以一种精细化的管理代替先行的粗放性管理。绩效管理体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控制手段,它将已发生的结果或者行为和预先确定的目标进行对比,来判断现状的好坏,供管理者采取下一步管理活动提供分析决策信息。可以说,进行绩效管理与评估是电视频道在寻求精细化运营管理的最佳选择。

当前,整个广电行业正在进行“制播分离,转企改制,三网融合”等一系列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大变革,这种变革命不仅包括内容和技术层面的调整创新,还包括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上的变革转型。据悉,继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制播分离方案获得批准之后,湖南广电集团,山西广电总台也递交了各自的体制改革方案。实际上,管理是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流程优化和成本核算,对于广电行业时下的发展尤为重要。作为基础管理的一部分,绩效管理与上述各个环节都有很强的关联度。因此,本文下面从绩效管理这一话题入手,管窥广电业管理水平领先者之秘诀。

3 健全的绩效管理机制助推电视频道快速发展

当前,80%的电视台经营得不好的根源在于缺乏健全的绩效管理机制。通过研究发现,从国内排名靠前的媒体集团到地市级媒体平台,很多媒体都有过聘请管理咨询公司做“外脑”的经验,但是管理变革能达到什么效果和程度,则不尽相同。就绩效管理而言,笔者觉得,“一定要先从战略管理入手,然后做组织架构,最后才是绩效管理。战略是方向,组织架构决定了在怎样的组织基础上运作,最后才是把组织目标分解,分级进行考核” 。现代管理理念也认为,明确目标与责任是提升执行力的首要条件。只有目标层层分解,考核层层落实,才能最终形成全员绩效管理。

3.1 绩效指标要体现战略战术

管理学上,绩效管理是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在内的一个闭环系统。作为绩效管理流程中的一个环节,绩效目标如何制定是技术,也是艺术。绩效目标的制定源于对未来发展的判断,绩效目标怎么定,看情况,看基数,看增长。我们用电视广告营收目标举例,“每个城市的经济结构不一样,关键要看两个数据:当地消费水平和人均消费量,以及电视媒体在本地的市场份额。”我们制定指标一定要上下沟通,不能强迫,要告诉电视从业人员绩效指标制订的利与弊,权利不到位给权利,资源不到位给资源,激励不到位给激励,给他们支持。指标一旦制定,就不会情易改动。考核指标的确定对电视台是把双刃剑,是广电业绩效管理的难点。比如,频道一般用收视率进行考核,但是广告营收和节目制作是分不开的,联动指标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出现一线(节目制作部门)指责二线(广告经营部门),二线指责一线的情况。笔者所在的天津电视台改革前的情况就是如此,“搞经营的搞经营,做节目的做节目,各管各,内部经营出现扯皮的现象。后来电视台请来了咨询公司指导管理变革,首先对台里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将原来以功能划分设置的新闻部,文艺部,专题部,广告部等各部门,改成了各专业频道,,节目购销公司,技术中心,广告经营中心。在绩效考核上,对频道内的节目生产部门按照收视率,市场份额和广告承载三项指标进行考核,收视率,市场份额以及广告承载各部分的比例分别是50%,20%,30%。组织架构和考核指标大大提高了经营和节目生产部门目标的一致性和积极性。同其他台一样,天津电视台对频道既有收视率考核和市场份额考核,也有广告承载和互动协作的考核。今年1-10月份,天津电视台自办节目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位居省级以上城市台前十名,天津电视台一直以来倡导的“媒体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和“整体作战”的思路,并有一套完整的目标管理,绩效管理规范来保证。具体到执行当中,月度考核只考核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季度考核考核的是整体作战,互动协作的情况,会有广告经营支持奖,活动冠名奖等,年度考核则主要考察广告承载,频道在广告经营上面做了多少贡献,包括自办栏目承载了多少广告额,创收了多少利润。采取“加权打分”的方式,把收视指标,经营指标,管理指标等各类指标联动起来。注重收视,就把收视的指标定得高一些,注重利润,就把收视的指标定得高一些;注重利润,就把利润的权重定得高一些。此外,电视媒体毕竟有其特殊性,对于具有政治导向性的新闻节目,就不能简单地用收视率和广告指标进行考核。对此考核制度的总原则就是“导向金不换,收视硬道理”,对所有节目实行“导向一票否决制“。据了解,大部分电视台对于新闻内容都没有硬性的考核指标,大都采取了“一票否决制”的考量方法

3.2 绩效管理要帮助员工完成任务

绩效管理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也不是简单的激励,而是为了帮助员工有效地完成任务。如果只问结果而不管过程,往往会使得下属无所适从。每个员工都要有一本绩效考核手册,到年底竞聘时,考核达到良好才有竞聘的资格,达到优秀的才有竞聘的条件。对部门考核则全是硬指标,完成了指标的120%是优秀,100%-120%是良好,100%是合格,100%以下就是不合格。湖南广电集团采取了一种取巧的办法。完成了广告任务,频道能拿到50%的收入,集团拿到另外的50%;而任务以外的部分,频道可以拿到70%至80%,其余则归集团。至于任务的制定,则要考虑来年的资源情况,当年的完成情况,并给足发展的后劲。除了常规的绩效考核,电视台还可出台名目繁多的管理办法对频道和栏目进行考核。举例来说,天津电视台就出台了《频道考核管理办法》,《节目经费管理办法》《天津电视台创意奖管理办法》和《栏目警告和推出管理办法》。栏目做得好就追加经费,表现差就适当删减经费,减到20%就打住,减经费不是目的,即使栏目触碰到底线,也不会马上拿下,还会有两个月的考察期,目的都是为了鞭策和激励后进,帮助员工完成工作任务。

3.3 薪酬激励是绩效管理的关键

任何一个绩效考核体系都是和薪酬挂钩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的努力获得应有的回报。薪酬激励是绩效管理“计划─实施─检查─激励”管理循环中的最后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薪酬激励的结果决定了新一轮绩效管理循环的效果和质量。在薪酬体系上面,要尽量做到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两个原则。笔者认为,可以确定“整体薪酬,为岗位付薪,为绩效付薪”的薪酬管理理念。整体薪酬,就是每月所有职工的薪酬总额与频道当月的总收入挂钩,即每月的薪酬总额是当月收入的一定比例。这样,薪酬总额总是随着总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收入增加,则当月的薪酬总额就增加,总收入下降,则当月的薪酬总额就随之下降。为岗位付薪,是指薪酬分配的依据之一是岗位,分配上不看学历,不看资历,不看职称,只看在什么岗位上,岗位的重要性是决定职工收入高低的重要因素。为绩效付薪,就是要彻底改变“大锅饭”分配模式,频道的薪酬总额由频道的总体绩效来决定,部门,栏目的薪酬总额由部,栏目的绩效决定,个人的薪酬由个人的绩效决定。具体操作起来,每个月初,频道首先根据各栏目在上个月的收视排名和收视率核算出各栏目组的绩效考核系数。具体办法是,若实际排名和实际收视率达到或超过目标,则绩效考核分配系数为实际收视率/指标收视率(大于1);若实际排名和实际收视率只有一个达到或超过目标,则绩效考核分配系数为1;若实际排名和实际收视率均没有达到目标,则绩效考核分配系数为实际收视率/指标收视率(小于1)。频道总监可以根据薪酬总额,各部门(栏目)的绩效考核系数以及各部门(栏目)的岗位设置情况,将薪酬总额一分不少地分配到每个栏目,栏目负责人再将员工的考核情况换算成岗位薪酬,分配到每个人员。这种薪酬分配办法使得每个部门和栏目组的负责人和员工不仅关心本栏目的考核结果,更关心本部门或其他频道的考核结果。这是因为,在频道薪酬总额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一个部门或栏目的绩效考核结果与上月相同,但其他部门和栏目的绩效考核结果与上月相比都有增加,那么该部门或栏目的薪酬总额一定会下降。即使所有的部门和栏目的绩效考核结果都增加,增加最少的部门和栏目的薪酬总额也会下降。这样频道上下就形成了“不进则退”和“进步慢也是退步”的意识和理念。采用这种绩效管理的激励性作用,可以体现出来栏目与栏目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职工个人之间你超我赶,一种积极进取的频道文化氛围。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任何组织只有不断新陈代谢,才能发展。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体制,让“人才能流得进,庸才能流得出”,保持流动的机制,激励在岗人员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努力工作,电视媒体才能更好地发展和稳定。而对于电视频道经营者来说,只有不断实践并探索全新的绩效管理的方式,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员工工作质量,才能提高电视媒体的整体绩效,使我国电视媒体在世界媒体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当前中国电视媒体的三大缺陷及对策思考》,中华传媒网,2004-4-29.

第8篇

这一段铁骨铮铮的话,出自近期央视热播的军事题材电视剧《亮剑》中,是我军英雄李云龙在军事学院的毕业论文答辩会上对中国之军魂的总结。

《亮剑》一剧在目前这个高度追求金钱利益、注重虚名、追求奢靡享受的商业社会中,力图找回失去的英雄豪迈和阳刚气概时,不啻是晴空惊雷,金钟瓦釜让人抑制不住对那些英雄高山仰止般的崇敬。“亮剑精神”也引起我们由衷的思考。

和平时期的商业营销和战争年代的战场角逐性质截然不同,商业营销的根本实质是一种提供“商业普惠”的社会人文关爱,营销充满了创造、设计、激情、进取、满足和关爱;战场角逐的根本实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文化对对手的消灭,战争充满了战胜、消灭、杀戮、牺牲、成功。

营销的本质不同于战争,但营销的过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等同于战争的过程。对中国企业来说,我们仍要在全球商业环境中和世界级的品牌“亮剑”,让中国企业的品牌成为名扬全球的品牌。

对一个企业的营销团队来说,你也要面对世界级、国家级的竞争对手,你敢不敢“亮剑”?能否有亮剑之后血溅七步、力强制敌的魄力?

在某种程度上,市场竞争如同战场拼杀,不敢“亮剑”者,只能羞辱去死。

营销的过程和战场一样,始终洋溢着一种理想、激情、进取、战胜、失败与成功的因素;洋溢着一种以支付最小成本牺牲赢得最大胜利成果;洋溢着一种克服种种困难,实现既定理想目标的成功;洋溢着拥有一种英雄团队“亮剑”精神风采。

营销团队如何创建一支“亮剑”的英雄团队?

一、 有一种追求真理的理想

社会学的意义告诉我们:从自然人的角度看,人与人并无大的不同;但从精神人格层面看,人与人因为对事业真理追求的不同,人的境界就有天渊之别。

解放军的英雄李云龙之所以能从一个普通农民百战建功成长为中国的军长,除了他的天性质朴勇猛外,和他具有一种献身伟大的革命事业、追求革命真理更有极大关系,正是在这样一种坚强的信念理想召唤下,李云龙对外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力克十倍于己的强敌,百战百胜;对内因“不听话”五次被从团级干部撤换,但他依然革命无悔,始终坚持对革命事业真理的崇高追求。

营销人追求的真理是什么?先基于他对营销是怎么理解的,有的人把营销看成是一项谋生的职业,挣大钱的职业,这个观点也不能说错,因为人毕竟为谋生而活着。但仅仅把营销看成一个生活层面的职业,那这种理想的境界就太低了。营销不会风平浪静,它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及各种让人无法抵抗的诱惑,如果仅把营销作为挣钱谋生的手段,当种种困难出现或企业的现状不能满足个人的愿望时,营销人就会产生各种“分外之想”,也缺乏强大的动力去追求真理。

存在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生分审美、道德和理想三个阶段。在审美阶段,人满足于感性快乐的生活方式,及时行乐,不能洞察存在之真理。在道德阶段,人遵守固定的道德准则,凭理性生活。在理想阶段,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凭信仰生活。

美学的英雄通过浪漫而伟大,理想的英雄则通过忍受而伟大。

营销人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非抽象的,在于你对真理的坚信和执着的追求,营销人追求的事业真理是通过个人的努力、用自己的智慧去完成公司的工作目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关爱你的客户、关爱你的队员,努力回报社会,使自己成为一个事业的优秀者,人格的完美者。

营销人面临的艰难困苦,靠“亮剑”精神去战胜,在于敢不敢力克困难成为一个营销斗士;营销人面对的虚浮名利,靠“亮剑”精神去战胜,在于能不能抗拒名利诱惑成为英雄。

营销人只有具备对事业真理的追求,才可能每每在最艰难困苦的“绝地”敢于“亮剑”,成为真正的营销英雄。

二、要具有一种浓烈的“亮剑”精神

《亮剑》中的英雄李云龙这样诠释:“亮剑”即是指一个剑手,明知对方是绝世高手,也敢于在他面前亮剑,拼死相搏、血溅七步。

1、“亮剑”是一种军人的英魂,一种面对强敌殊死战胜之的精神,一种侠士的精神风仪,一种视死如归的冷静果敢,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崇高。

虽说和平时期的商业营销的“商业普惠”不同于战场上的“殊死相搏”,但一个企业、商业集团为完成自己的商业营销过程同样会遇到和自己一样去追求商业利益的竞争对手。“亮剑”精神是面对强敌敢于“亮剑”,以“两强相遇勇者胜”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从精神上、勇气上战胜强大对手。古今中外无数的军事战争和商业角逐无不说明了这点。

2、“亮剑”精神也是一种面对强敌、战胜强敌的智慧艺术。“亮剑”精神贯穿于不断的学习和遵循科学规律,是一种更积极的虚心学习和遵循科学规律的态度。

李云龙是“亮剑”精神智慧艺术的完美实践代表,别看他口里时刻嚷嚷“进攻”和“杀、杀”的勇武声,但鏖战一开,他就格外冷静,以近乎完美的战争艺术赢取胜利。

今天和平年代的市场营销,也同样追求“亮剑”精神智慧艺术的完美实践。

要讲究营销目标制定的科学性。

要有对营销资源调控的艺术性。

要有对营销全局布势的统筹能力。

要有对营销组织掌控的智慧能力。

要有对营销盈亏的敏感性和调整能力。

要有对营销市场风云变幻的承受能力。

……

三、有一个敢于“亮剑”的英雄首脑

每一个企业都会有一支营销团队。每一个企业营销团队都会不同于另一个企业的营销团队,或每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一支不同的营销团队,这个区别与其说是企业文化的作用,倒不如说是营销首脑的作用。一支营销团队拥有敢于“亮剑”的英雄首脑,那这支营销团队肯定是一支敢于“亮剑”的英雄营销团队。

1、精神领先:在营销团队,营销总监必须具有比团队成员更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个更大写的人,他的才识、他的技艺、他的人品风范、他具备的“亮剑”精神,都应该优秀于团队成员,是一支营销团队的楷模。

营销总监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要敢于“亮剑”、及时“亮剑”、先于队员的“亮剑”而“亮剑”。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面对巨大的失败,他必须拥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必须拥有克敌制胜的“亮剑”精神,始终让队员感到你身上存在的“亮剑”精神。

一个团队的英雄首脑具有“亮剑精神”,整个团队也就成为“亮剑营销团队”。

2、技战术领先:有人将战场和营销比作“江湖武林”,立身者以技能胜。此话很有道理。李云龙的八路军独立团是支悍军,李云龙本身就是个悍将,对战术理论精通,刺杀格斗射击样样武艺精奇,每逢恶战关键,即使当了师长,也端起机关枪上阵“亮剑”,有这种悍将,队伍岂能不胜?

营销总监必须有技战术领先的本领,既精通战略战术,也精通剑招。营销总监之职虽然重在对营销战略的设计,对营销队伍的管理,而不是逢战必上的“匹夫之勇”,但营销宛如战场,和平年代的商业营销同样面临很多“血拼时刻”,如市场久征不下,客户无法结盟,销量难以上去,市场矛盾无法解决……在这关键时刻你必须得“亮剑”,必须“亮剑”取胜,因为此时你不“亮剑”等于全盘皆输。

目前国内不少企业的营销总监是以“海归”、“大师”空降到企业去的,由于他们缺乏个人过硬的“技战术本领”,缺乏在中国市场实战、恶战的技能,只是搬了一大堆书本理论,设计出一操作框架,便幻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一遇到很多实战关键,这些故弄玄虚冒充大智慧管理团队的营销总监,剑一亮便软了。这样的营销总监是无法创建“亮剑营销团队”的。

3、关爱队员:兵是带出来的。这一个“带”字,就充满了团队首脑对战士的关爱。营销总监关爱队员可从三个层面体现:

一是工作上的关爱。重在为他们及时预测会存在什么困难,制定解决困难的方案,在困难出现的时候能及时给予支持、解决。同时要善对团队成员的失败,每个人都会失败,当一个失败者能爬起来,很可能就是一个“亮剑”英雄,千万不能把一个即将爬起来的英雄推向绝望深渊。

二是生活上的关爱。市场营销的极高压强的工作目标,流动奔波的工作生活环境,远离亲人、组织的孤独状态,都对营销人的身心健康“累积暗伤”。一个公司营销组织要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制定一些解决营销人生活上困难的人性化方案,让他们充满激情去工作。

三是个人职场生涯设计。一个优秀公司营销组织,不仅要完成公司的营销指标,更重要的是建立、提供一个职业平台,提供全方位的职场生涯设计方案,让服务于公司的营销人迅速成长,成为公司更高级的成员,保持公司持续竞争力。

4、人格魅力:《亮剑》之所以如此感人,在于八路军独立团之关键主人公李云龙拥有一种团队首脑强烈的人格魅力,他善于指挥,拥有天马行空的作战想象力,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他的个人魅力给部队带来巨大的影响力,最终形成了从战斗精神意义上高扬的“亮剑”精神,正是这样的一种“亮剑”精神,战士们愿意跟随他浴血奋战,不畏强敌、不断取胜。

营销首脑也应该拥有以自己优秀的人格建立起来的一种精神人格感染力。营销总监的优秀人格魅力主要由以下元素体现:

公平:拥有公平之心,这是一个营销总监拥有的最起码的管理思想,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平凡而伟大的思想。在一个营销总监旗下,可能会云集来自五湖四海、观点不一、背景各异的成员,营销总监在个人爱好上、方案制定上、人际关系上一定要有公平之心、公平待人。很多有个性而优秀的员工就是因为营销总监漠视“公平”这种平凡而伟大的思想而流失。

无私:营销是商业形式的一种,营销的过程注定和名利沾边,营销首脑所处之位使他拥有了对资源控制的“特权”,无私是展示一个营销首脑人格魅力的标志。

知识:作为一个营销领军人物,就必须比队员们站的更高,看的更远,拥有渊博的知识为队员们传经布道,这种前瞻性的境界区别往往来自于营销首脑持续的学习,来自于博览群籍。

四、拥有一支敢于“亮剑”的团队成员

1、激励:面对强大的日本军队,李云龙总是不断激励自己的队伍:“日本鬼子也是两个肩膀扛—个脑袋,有什么了不起的,老子劈了他”。在整个队伍中激励培养出—种不惧强敌,勇于战胜之的氛围,所以独立团逢战必捷,让日寇为之胆寒。

建立一个伟大愿景。拥有一个有号召力,催人奋进的愿景目标,焕发每一个团队的创造潜能,“亮剑营销团队”是在激励中诞生的。

让属下成为英雄。英雄永远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理想,领导层拥有更多的资源,更远的眼光,应创造一个成功的平台,让你的属下成为英雄而不是狗熊。

2、机制:不怕牺牲,不怕艰难,不考虑个人得失、勇于战胜敌人,是“亮剑团队”的立身之本。在这个团队,一切机制都围绕不怕艰难,勇于战胜敌人的精神而建立。李云龙的八路军独立团面对十倍于己的日本军队,李云龙也以殊死相搏的精神敢于“进攻、进攻、再进攻”,在打山本特攻队、打日本联队、打平安战役,无不从“进攻”中夺取胜利,折射出“亮剑团队”时刻形成的—种不怕艰难、勇于战胜敌人的机制。

在和平年代的商业社会,团队机制设计应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结合制定。机制的设计建立后,要让氛围去养育,要在“亮剑团队”时刻形成—种不怕艰难、勇于战胜敌人的高昂氛围。让一切贪生怕死、瞻前顾后、遇到挫折就怨天尤人、哀声叹气的人统统从“亮剑团队”走开。

3、学习:营销和战争一样,不可能有系统的时间学习,那你必须像解放军将领一样,在战火间歇中学习。首先,在营销中挤出时间学习,时间是从每一天挤出来的,减少那些可有可无的应酬就会有很多的时间学习。

其次,给团队设定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一种考核学习进程的指标,让“亮剑营销团队”形成以学习为光荣的风气。

其三,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遇到问题时的学习思考,当前中国营销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教科书中没有提到的,要靠你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思考解决。

其四,是从失败中分析解决问题。八路军新二团夜间遭日本特种部队袭击,死伤100多人而未歼一敌,大败而奇耻。李云龙到打败仗的新二团当团长,他激励战士们要勇于承受失败,并从战士伤口、弹道、弹壳分析新二团遭袭的失败原因,总结出新的对策,最后屡克日本特种部队。

4、创新:公司营销不仅面对日益变化的中国“营销环境”,也要面对日益逼近的世界“营销环境”。而中国企业当代的营销总监都是“浸润”着早几年“营销环境”汗水长大的,其经验、技能、战略思想、崇尚的赢利模式无不带有当年“营销环境”的烙印,因此,与时俱进的“创新”就成为优秀的营销总监思考的战略问题。

“创新”意味着对旧有成功的某种“否定”和“遗忘”,你必须有这种壮志凌云的气度。

第9篇

论文摘要:文章从正确树立品牌观念、科学实施品牌战略等相关方面展开叙述,简要地阐明了作者对建筑施工企业打造品牌的一些思考和实质性的建议。

随着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中国建筑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建造能力不断提高,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大跨度预应力、悬索桥梁施工技术,地下工程盾构施工极度盾构机制造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大型复杂成套设备安装技术等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三峡大坝、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东海大桥等工程举世瞩目,显示了中国建筑业的技术水平,展现了建筑业的崭新风貌。虽然我国的建筑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在品牌建设上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伴随着建筑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每个身处其中的建筑企业必须明确树立正确的品牌经营观念,并通过有效的策略来打造品牌。

一、树立正确的品牌观

1.“树品牌”不等于“做广告”。有些建筑企业的决策者认为,塑造品牌就是做广告,于是企业就不停的做广告,其结果是知名度大大提高了,但提高的不是在目标消费群体之中,而是在大部分与建筑消费无关的群体之中。而且,即便针对目标消费群体,通过广告轰炸提高了品牌知名度,也并不能证明是品牌塑造的成功。实际上,广告更多的是建筑企业进行品牌维护工作的必要手段。建筑企业塑造品牌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广告,但又不能只有广告。换句话说,除了做广告,建筑企业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以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2.“树品牌”切忌盲目跟风。由于中国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系统的理论可供参考,所以许多企业不仅塑造品牌的方式盲目跟风,连做广告的具体方式和方法都大致雷同,不仅使大量的宣传费用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更严重的是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塑造进程。应该是结合自身企业特征先有个广告预算,然后依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广告投放方案,按照轻重缓急来分布广告费,充分考虑可以借助的媒体(不只是户外广告),以达到品牌形象的整体提升。

3.品牌塑造不只是营销管理的组成部分,而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品牌塑造和管理。品牌塑造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营销、广告、传播,而是由内往外的企业综合力量的持续传递,它应包含建筑企业的一切内外行动因素;而且品牌塑造是协调与平衡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与看法、具体做法和客户看法的管理工具和商业系统,能帮助建筑企业定位的落实、控制、持续、平衡与发展,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找准品牌的定位

建筑企业要塑造品牌就必须给品牌一个合理、明确、独具个性的品牌定位。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三级以上资质施工企业已达48600多家,如果建筑企业没有自己明确的、独具个性的品牌定位,便很难在这个行业内发出自己的“声音”来。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自己的“声音”,就会一步步被其它建筑品牌的“声音”淹没,淹没的结果只能是企业市场份额逐年降低,并渐渐退出建筑市场。品牌定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不是企业领导者主观上的某个想法,它需要结合企业现状和企业战略远景、行业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来进行综合分析。最后辅以SWOT分析、人性品牌分析(又称“四境界”分析,即:产品境界分析,人性境界分析,需求境界分析,品牌境界分析)等分析工具,系统地加以分析,确定自己的合理定位。

三、精细地进行品牌传播

1.调动全员积极性。品牌的根本要素是人,一个成功品牌的塑造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或一个咨询公司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要求全体员工都必须有品牌管理意识,有意识地维护品牌形象,即要进行“全员品牌管理”。一个企业才能最终塑造出良好的品牌。品牌塑造必须以优异的工程(产品)质量和真诚的客户服务为基础,所以说品牌塑造需要全体员工的全程参与。

2.明确宣传时机。笔者认为,对建筑企业品牌有帮助同时又对社会有益的新闻才能称作合适的新闻。第一,识社会发展之“势”。创造新闻必须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注意结合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焦点。第二,识行业发展之“势”。相对于社会发展之“势”来说,这一点对于企业的作用更加直接,因为一个企业的新闻如果挖掘或顺应其所处行业发展之“势”,那么其不仅容易在相关媒体上发表,而且很容易得到广泛传播。第三,识企业发展之“势”。识企业发展之“势”的作用同样十分重要,一个企业的新闻主要还是为企业的品牌服务,只有认清企业发展之“势”,即企业发展远景和战略战术,企业创造的新闻才能推动品牌发展,促进企业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第四,识大众兴趣之“势”。识大众兴趣之“势”是指新闻内容必须符合大众或广大消费者的兴趣发展态势以及某个阶段的兴趣重点,并且新闻内容能够给大众暗示:××品牌的产品或服务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潜在的利益。这样就能切实提高品牌在社会大众或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美誉度,甚至可以提高他们的忠诚度。只有准确地认清四“势”,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人员才能创造出合适的新闻,以推动建筑企业品牌的健康持续发展。

3.重视传播细节。建筑行业是一个必须重视细节的行业。要做到建筑品牌的精细化传播,就必须在制定完善的中长期战略和行之有效的短期策略基础上,注意品牌传播过程中的细节,尊重历史文化,实事求是,尽量避免品牌传播中出现常识性错误,以减少对品牌受到的伤害,在客户心中留下良好的品牌形象。

4.确定媒体组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正确有效的媒体选择和组合。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媒体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广告效果的优劣。建筑企业广告的受众应该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企业中高层领导,因为他们的意见直接影响结果。因此投放广告时,要重点考虑目标受众经常与哪些媒体接触,主要受哪些媒体影响,然后从中选择主要的几种载具进行投放。

四、强化管理的着力点

1.员工培训。实践证明,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开拓员工视野,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应把员工的培训作为提高业务素质、强化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创建品牌工程的最基础工作来抓。抓好了培训,员工的素质提高了,管理的理念就会加强,品牌意识就会强化,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就会有效果。

2.安全质量。施工质量是企业的立业之本,是创品牌工程的核心,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正确运用施工技术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工序安排、检查过程的监控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抓质量,一是要培养员工良好的质量意识和工作习惯;二是要严格工艺纪律,严格施工规范,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三是要认真进行施工组织和安排,强化施工过程的检查,加强质检员的配置;四是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和技术素质。

3.系统管理。这既是企业基础管理的专业分工,又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要实施品牌工程,系统管理必须强化。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优化员工结构,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分配体系的完善,实现人员待遇高低与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相匹配;通过人员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化管理人员的配备,保证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保障现场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通过工程管理系统的强化,确保项目队伍的配备,满足项目劳动力的需要;通过质量、安全的监管检查,促进项目存在问题的整改;通过不断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提高项目施工效率,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通过对项目设备、材料采购和使用的监控,降低施工成本。

4.全程服务。服务不仅是竣工后的质量保修,而是必须贯穿于前期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投产交付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要扩大服务的内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简单服务为全功能服务。

总之,发展是企业永恒的追求。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珍惜和切实利用好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通过创建品牌工程,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以品牌的巨大推动力,带动传统的施工企业适应现代化要求,实现上档升级。

参考文献: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券商;品牌建设;竞争力 

 

1 我国证券公司建设品牌的必要性 

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证券公司是沟通投融资双方的直接桥梁,证券公司健康规范地发展是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在证券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证券公司品牌建设将是越来越值得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过去的时间里,由于作为在证券市场中占主要地位的股票在总体上是供给短缺,再加上行政干预过多,法规不健全,因此证券公司的品牌营销意识很弱。因而,我国证券公司普遍还没有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这几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法规的健全,特别是《证券法》的实施和修订,我国股票发行方式向市场化的靠近,逐步消除了我国证券发行市场的低水平、不公平竞争的局面,加上证券品种、数量和规模的扩大,买方市场已经出现。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股票发行由过去的行政审批制实现了向核准制的转变,证券交易佣金也由过去垄断性定价转变为浮动下定价;同时,证券公司增资扩股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境外跨国证券公司也伴随着中国加入wto而到来,所有这些措施在降低了我国证券业垄断利益率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竞争程度。因此,市场原则将在我国证券公司竞争中占主导地位。 

所以,增强证券公司品牌意识,培养证券公司打造强势品牌的能力,从而提高证券公司的竞争力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2 我国证券公司应如何建设品牌 

国际金融机构在战略变革中,通常将全方位的品牌战略作为关键的一环,由此建立起来的品牌成为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金融企业在创建金融品牌的过程中,应当将国际先进经验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走一条适合自己的品牌之路。 

2.1 品牌定位 

无论是企业的整体经营还是某一个具体的广告推广,定位问题都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券商的整体经营而言,券商只有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才能集中资源,发展出自己的业务特色和竞争优势,形成自己的业务品牌。对任何一个具体的服务推广或产品推广,首先也必须明确其定位,然后才可能以系列的推广,长期而有效地建立起这一定位,使这一服务或产品成功走向市场。正如市场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所言解决定位问题,能帮助企业解决营销组合问题。营销组合—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是定位战略战术运用的结果。 

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巨头们都各有自己的定位和特色,如美林证券定位于“全能的投资银行并以资产管理业务最为突出”,高盛定位于“卓越的投资银行家并以投行业务特别是购并业务形成特色”。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券商的业务同质化现象明显,定位不够清晰。许多券商有着“走一步看一步”、“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已的定位和特色”的想法,在市场发展初期这是券商发展的必然选择。但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步发育与成熟,随着券商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环境已经要求证券企业必须明确自身品牌定位与发展方向,并以此统帅包括定价、促销、传播、广告等后续环节,此时如仍抱着“边走边看”的策略,将对企业发展和品牌的有效传播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至于具体服务产品的品牌定位与推广,刚刚开始进入国内券商的思考范围,仅仅在佣金下调政策宣布的两周内,己经有多家重量级券商以广告的形式推出了多款新的增值服务金融产品。虽然这些广告大多内容繁杂,具体的产品方案与对客户的价值也较为笼统,但它们的出现无疑宣告了国内券商之间的竞争开始进人到产品的新阶段,进人到了营销竞争的新阶段。如华泰证券推出了经纪业务服务品牌“涨乐宝”产品,资产管理业务的“紫金理财”服务品牌。 

如何给多样化的服务产品以清晰的定位,然后以系统推广手段有效地传播这一定位,是各家券商在产品竞争新阶段决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2.2 品牌管理 

完善的企业品牌管理系统是企业建立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智阶梯中占据优势位置的必要条件,它指对企业已有的品牌架构和体系在视觉、结构、定位和组织管理模式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资源整合,具体包括完善的组织体系和严谨的操作流程。其中,组织体系包括企业内部营销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领导的重视与执行系统的有效、必要的专业人才与资源保证等,其核心在于建立一支对企业品牌形象、品牌定位与传播负责的队伍;操作流程则要求企业将业务活动与非业务活动都纳入品牌管理系统之中并定期对自身的品牌发展进行检验与修正,其核心在于使企业在与消费者(或准消费者)接触的每一个点上都传递出品牌定位的有关信息。 

自中国证券市场1991年建立至今的二十年来,中国券商在内部管理体系的完善方面大多下了不少功夫,其主要方向是建立内部风险防范系统,而在企业品牌管理系统的建设上,国内券商普遍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这具体表现在: 

(1)品牌管理的组织体系不健全,营销推广专业人才缺乏。国内券商大多拥有完备的业务运作系统,但普遍缺乏专门的营销推广机构;大多拥有完整的、与国际接轨的职位体系,但普遍缺乏统筹全局的营销负责人及品牌管理者队伍;大多拥有足够的经济、法律、财务等专业人才,但普遍缺乏既具有良好市场意识又具有品牌管理能力的专业营销人才;大多拥有完善的职位晋升机制和福利政策体系,但普遍对一线营销人员缺乏足够重视,缺乏从战士中培养将军的环境。 

(2)普遍未能建立起合理的品牌管理操作流程与管理机制。国内券商公关广告活动往往由办公室等内部管理部门操作,这些部门往往与业务部门和业务活动脱节,与业务部门没有紧密的利益关系和情感共鸣,这往往造成企业的宣传与业务需要脱节,企业的品牌广告与日常的公关、促销等业务推广活动脱节,企业内部宣传资源未得到有效、充分的整合与利用。 

(3)券商大多没有进行严谨的品牌检验过程,对自身的品牌定位和下一步的定位调整没有明确规划。严谨的品牌检验过程包括信息搜集、品牌探测、品牌检核等步骤。企业需要与调查公司或广告公司一道,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收集大量的关于品牌的现实数据,以透彻检视品牌,揭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品牌检验的结果决定是否调整营销要素。这一过程是对自身品牌正确定位及调整企业营销要素的重要前提,但国内券商大多还无暇顾及。 

2.3 品牌价值 

品牌定位和品牌管理的目的是形成品牌价值,其核心是培养品牌忠诚度。“即使可口可乐公司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凭借可口可乐这块品牌,第二天我们仍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王国。”这句著名的话语是关于品牌价值的最好诠释。 

品牌是有价值的。但国内众多品牌在一夜之间崩溃、数家声名显赫的券商迅速消失的事实使我们必须对品牌的价值进行科学辩证的分析。在这里笔者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供同业参考: 

(1)券商增加品牌价值、培养品牌忠诚度的主要方向应是理性价值的诉求,而非感性形象的诉求。证券公司与可口可乐等主要诉求于感性形象的低值消费品生产企业不同,其处理的业务往往决定客户的前途命运,与客户的关系往往是一种较为紧密的关系,它要求券商有极强的信誉和实力,并要有较强的政策性、这决定了券商的诉求重点在于理性的价值分析,推广方式应以公共活动、培训、人员推销等方式为主,而非以广告为主。在诉求因素中,券商要充分利用闰家政策的支持、银行与大型企业集团背景、高素质的人才条件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并强化这些条件。 

(2)将企业品牌价值与某种文化因素联系起来。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无一不是与某种文化思想、文化现象相联系,如可口可乐代表美国文化的联系、万宝路与西部牛仔精神的联系等、这种联系并不是说企业可以生拉硬套一个概念,而是指品牌推广与企业文化的结合。一个强大的企业,必然有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吸引力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与扩张,实际上就是这种文化的扩张、企业品牌价值与这种文化的联系必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当企业的这种文化被社会所普遍接受,当客户们从内心里将这一文化因素与企业产生自然联想时,企业就获得了稳定而巨大的品牌价值。

     2.4 竞争力 

以国际化视野推进品牌建设,以提升券商竞争力。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是扁平的,本土券商机构应该以一个整合全球资源的态度才能够对抗跨国金融机构。目前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跨国金融机构以知识产权作为打压竞争对手、谋取垄断利润的主要工具,并且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优势,把很多后段的业务外包到印度、中国这样一些国家,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其竞争力。在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中国的券商也必须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以品牌建设为途径,加快金融企业国际化发展步伐,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第11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模式 传统银行 影响 对策分析

传统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商业银行和股票债券两种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模式参与度更高、透明度更强、操作更便捷、而且协作性更好,已经威胁到了传统银行在金融资源调配中的核心地位。以下,我们主要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分析,总结出其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分析出传统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有效策略。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概述

互联网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不再停留于服务和向金融机构提供基础技术支持的层面,通过对积累数据的深度挖掘,逐步将业务拓展到了金融领域,构建出了互联网金融模式。谢平、邹传伟(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不同于资本市场中直接融资,也不同于商业银行中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的融资模式。具有支付、融资、交易的功能,具有高效、低价、信息量大的特点。金融业中通常会出现金融排斥的现象,指的是人们在这个体系当中,缺少分享的态度。而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地域限制在互联网上获得金融资源,从而提升社会福利水平,而且人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信息传播,彼此互相了解,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见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资源可获得性强,交易信息对称,配置去中介化的特征。

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基本特点以及与传统银行相比的优势,我们来分析一下互联网金融模式给传统银行带来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一)改变金融格局,冲击传统银行业务核心

互联网金融模式使金融业的分工和专业化被大大淡化,被互联网和相关软件技术替代了,企业、普通民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各种金融交易,而弱化了传统银行的中介职能。在该模式下,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并匹配使信息公开透明,并且网上的交易成本很低,双方和多方可以同时进行交易,所以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很高,未来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甚至超越现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效率水平。目前有些互联网企业已经通过平台已积累的数据信息直接向中小企业信贷、民间借贷、理财等领域进行扩张,冲击了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替代传统银行的物理渠道、挑战传统银行的盈利方式和经营模式。

(二)客户资源受威胁

客户,是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各项业务中的基础。互联网平台打造的部分金融产品对传统银行的客户资源产生了一定威胁,例如P2P融资模式,也就是个人对个人小额贷款业务,实现了民间金融的阳光化,避免了传统民间金融非法经营和非法吸储的法律风险,而且降低了民间融资的成本,国内线上的P2P业务借助了专业的网络平台,借款人只需要提交收入证明、居住证明和身份证就能够在线信息,筹集资金,还能够保障出借人的法律权益,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理财环境,避免了传统民间交易的催款困扰,这种简单易行的线上线下模式,吸引了众多传统金融客户资源的关注。另外受到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影响,传统银行的目标客户群很可能发生变化,并且其物理网点优势也将被弱化,个人客户和中小型企业都更乐意与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的企业进行交易,这也导致了传统银行客户资源的流失。

(三)产品设计受到新挑战

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大数据、云计算、微贷技术三大技术支持,伴随着电子支付和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和发展,传统银行很难获得顾客全部的消费、交易记录和资信情况等信息,即使能获得,也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来剔除冗余的信息,因此不利于其对顾客市场的了解,进而使传统银行在个性化金融产品设计过程中出现资源配置不均、低效率的情况,导致其创新设计受到挑战。

(四)“泛金”融合

互联网金融的开创与发展,推动了传统银行迈向多元化融合时代的步伐。金融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传统银行开始选择性地进入租赁、保险、证券等领域,综合化的经营模式和金融跨界融合的形式已经成为了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众多的三方支付公司、电商企业和电信运营商都已加入到互联网金融的竞和博弈市场中,线上与线下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传统银行根植于经济网络、社会网络和产业链条之中,融入了各类商业生态提供的金融增值服务,形成了“泛金”融合。

综上,我们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明确了传统银行必须要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下,我们将阐述对于传统银行的建议性应对措施。

三、传统银行应对策略建议

总的来说,应对的策略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立足于自身的实际和竞争的优势,制定出分步实行的发展计划,快速地抢占市场先机。另一方面,从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出发,积极推动传统银行向智能化的网络银行转型,进一步提高传统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综合竞争力。

(一)实施发展计划,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传统银行要改变当前相对零散和迟缓的应对状况,以开放的理性的姿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拥抱互联网的改革浪潮,借助互联网金融来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另一方面,明确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传统银行的客户基础、技术实力、品牌信用和网店网站等方面固有的优势,解决好自身对于新技术、新市场反应迟缓,机制不灵活等问题,确定战略定位。最后,要有效地整合各部门资源,制订战略计划,明确行动路线和各阶段目标,短期内与第三方机构处理好竞合关系,中期要深入推进互联网客户资源和技术应用,长期内坚持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打造成虚实结合,线上线下的现代化银行。

(二)重视客户,积极拓展业务

要学会有效地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和智能终端代表的新技术,以移动金融、网络融资、网络支付和网络理财的发展为突破口,积极推动服务功能、支付方式、平台模式和服务渠道的创新,抢占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制高点。努力构建智慧型的网络服务银行。加大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的配套支撑。推动机制的文化重塑,注重信息的安全防护,重视金融的技术应用,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构建开放型信息的构建。积极拓展服务业务,加强传统银行的发展。

结束语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调整战略战术,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深度整合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业务水平,拓展客户渠道,全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模式,谋求全新的发展。结合自身的优势,在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同时,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为人民理财提供便利。加速网络化金融的进程,实现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第12篇

关键词:定向越野;路线选择;战略战术

定向运动在我国高校开展的价值: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校体育内容和空间,定向运动具有独特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许多高校和中小学都开设了定向运动课程来引导学生参加比赛、增强体质、开发智力。每年一度的全国定向越野锦标赛,吸引了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运动员,定向比赛进行得也愈发激烈。本文试以2012年全国定向越野锦标赛女子甲A组中距离地图路线为研究对象,对此路线进行分析,并结合易出现的错误进行研究解决。查阅相关文献,进行专家访谈,以实图为参照,结合定向越野的技能技巧进行分析,为今后的比赛积累经验。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2年全国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甲A女子组中距离地图路线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书籍、期刊、杂志等30余份,同时在校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相关期刊、硕博论文等30余篇,以上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

对从事定向越野教学的教练和老师进行访问,访问内容包括路线的选择策略与技术,并认真听取他们对本研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认真总结,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和思路。

专家访谈记录表

(3)图示分析法

本次比赛对女子中距离的地图进行地形特征及路线选择分析,总结比赛中出现的不恰当的跑动路线及选择技术错误。

二、结果与分析

1.2012年全国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甲A女子组中距离地图路线总体分析

(1)2012年全国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概述

2012年全国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于7月27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开赛,大赛的主题是:“深林越野,定向伊春”。本届赛会来自全国的各代表队总计172支,其中高校队78支,高中队57支,初中队37支,香港和台湾地区代表各一支,教练员232人,裁判工作人员共137人,运动员1200人。另外,全国测绘系统30支代表队,500名运动员也将参加比赛。本次比赛共设积分赛、短距离、中距离、团队赛、接力、百米定向等比赛项目,经访谈部分运动员,由于此次比赛属于山地地形,植被以树林为主,气候多为阴雨天气,地形复杂性和特殊气候特征都增加了本次比赛的难度。对于中距离运动员比赛成绩,各名次之间用时差别较大,经赛后了解这与运动员个人路线的选择有很大关系,这也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2)中距离地图路线总体分析

(图一)

整个中距离比赛场地(如图一)是一面大斜坡,植被高大浓密,通视度和可跑性差,许多小块沼泽,小路交错纵横,石块密布,而且在整个比赛场地没有特别明显路或者建筑物,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不能很快建立立体的图像,对于沼泽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因此稍有不慎就会丢失站立点。甲A女子组的路线检查点的设立主要以点状地物为主,个别检查点设置在细节等高线上,整条路线可以以路为导向,个别检查点落差较大,对于体能的要求较高,速度发挥不了太大优势,所以需要在读图和路线选择上多下工夫,全程做好拇指辅行。

2.甲A女子组中距离地图路线分段分析

(1)起点到第一检查点

从起点到一号点(如图一),用指北针定好方向,以沼泽地为扶手,目标是小路,以小路左边的沼泽地作为扶手,把另外两条小路作为攻击点。在去第二条小路的时候,利用位移偏移法(偏左),到小路的交叉口,往左边行进,顺着小路一直前行,在跑的过程中留意右边会经过一块沼泽地,再到达一个小路的分岔路口,接着出小路往左边前行,以土包为参照,找到一号点。

(2)第一个检查点到第二个检查点

一号点到二号点(如图一),这两个点之间,无论技术高低,都要用指北针标定目标点的方向,用位移偏移法,以图中所给信息三块一排石头为参照物,在尽头的一块石头东北方向就是二号点。

(3)第二个检查点到第三个检查点

二号点到三号点(如图一),这两个点之间,纵使有很多条路线可选,但是最合理的只有一条路线,先用指北针标定方向,然后选好参照物,沿着植被分界线,结合比例尺,就能到达三号点,这样既快又省体力,又精确,对于笔者来说是一条最佳路线。

(4)第三个检查点到第四个检查点

三号点到四号点(如图一),先是用指北针标定方向,然后跑前行到西面的小路,用拇指辅行,沿着小路一直前行,跑到小路的拐弯处之后往右边跑,以大石头为参照,这样较易找到四号目标点。

(5)第四个检查点到第五个检查点

四号点到五号点(如图一),先用指北针标定方向,沿着指北针的方向,直接穿越,跑到小路上,沿着小路往右边,以路两边的沼泽地为参照物,沿着路左边的沼泽地,以一个小山谷为参照物,找到五号点。

(6)第五个检查点到第六个检查点

五号点到六号点(如图一),技术好的运动员可以选择以几棵独立的大树为参照物,用位移偏移法,在最后一棵大树上找到六号目标点。而技术一般的运动员先前行到小路上,然后沿着植被分界线,找到小山凹处的六号目标点。

(7)第六个检查点到第七个检查点

六号点到七号点(如图一),一般运动员会选择沿着植被分界线奔跑,然后以大石头为参照物,很快就能找到七号目标点。而技术好的运动员会选择直线穿越。

(8)第七个检查点到第八个检查点

七号点到八号点(如图一),通常运动员会以山头为参照物,再以小山脊上的石头为参照物,最终找到八号目标点,但是这条路线很耗费体能,因为前半段需要穿越一片丛林,这个是非常耗费体力的,所以这是一条不宜选择的路线。而比较节省体能的是沿着植被分界线上山,而且是斜插上去,这样的跑法上山会比较省体力,而且扶手明确,途中以独立的大树和山凸上的大石头为参照物,较容易找到八号目标点。

(9)第八个检查点到第九个检查点

八号点到九号点(如图一),这两个点相对比较简单,而这里已是比赛的后半程,要以节省体力为主,所以选择切等高线,以小山包为参照物,这样很容易就能找到九号目标点。

(10)第九个检查点到第十个检查点

九号点到十号点(如图一),无论技术如何,路线都只有一条,先用指北针标定方向,然后跑到小路上,做好拇指辅行,沿着小路直接奔跑,结合比例尺,跑的过程中经过一个小路的交汇处之后,留意小路的右边,看到一块沼泽地之后,沿着沼泽地边上奔跑,经过一单向可跑的树丛之后,以小土包为参照物,到达10号目标点。

(11)第十个检查点到第十一个检查点

十号点到十一号点(如图一),目前,已经是比赛后半程,体能消耗很大,不适宜跑太远,适宜选择直接穿越。用指北针标定方向,往山下前行,到大马路,在路的交汇处找到十一号目标点。这是最直接、快捷的路线。

(12)第十一个检查点到第十二个检查点和终点

十一号点到十二号点到终点(如图一),都必须要按必经路线奔跑,如果不按必经路线,就算犯规,成绩也会无效。到达十一号目标点之后,就要尽力按照必经路线到达终点,没有捷径,只有争分夺秒,全速前进。

3.选择最佳路线的对策研究

对于2012年全国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中距离比赛甲A女子组来说,全程做好拇指辅行,确定自己的位置,确保自己不要丢失站立点,用扶手法明确自己的攻击点,建立起地图的三维模型,有一些细节等高线特征,地图和指北针不要分开,防止犯反向的错误,在穿越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攻击点。

(1)攻击点法(参照点法)

参照点法要求把握明显参照物引导运动方向,在站立点与目标间选择可通行、距离近的运动路线。这种方法直观,容易掌握。在具体应用中,始终以明显参照物引导运动方向。运动路线则应该根据地图和实地地形,在站立点与目标点选择合适的运动路线。运动的路线可选择越野、道路、绕行,但运动路线选择应保证运动抵达目标点的便利和快捷。参照点法在路线选择上是一个常用的方法。

(2)扶手法

该法以线状物引导运动方向,首先要明确目标方向的准确性,再以线状物引导运动路线,在运动路线中还要把握好运动的距离,准确地抵达目的点。把握运动距离可采用线状物两侧的明显地形作参照进行判定;也可根据奔跑速度和所用时间,估量运动距离;避免未抵达目标点,就盲目寻找目标点标志,或跑过目标点的错误。

(3)偏向瞄准法

指北针法以指北针确定运动方向,运动路线以目标方向为指引。在实际应用中,始终把握好运动方向,同时也应以奔跑速度和所用时间估量奔跑距离,确保准确抵达实地目标点。指北针法也是涉及比赛的始终,尤其对于中长距离比赛更是如此。

(4)组合法

组合法即根据实际地形,应用不同运动路线抵达目标点的方法。它是一种确定路线的基本方法组合而成的,这种方法是定向运动中常采用的确定运动路线的方法。

(5)迂回包抄

就是尽可能利用相邻两个检查点之间的道路,有路不越野。一般来讲,定向比赛中相邻两个检查点之间是不会有完整、直接的道路连接的,但有时会有断续、迂回的道路存在,充分利用这些道路运动,可以提高运动速度、减少体能消耗。

(6)直接穿越

当相邻两个检查点间地形地物不复杂,或道路迂回较远时,应直接越野前进,选近不选远。迂回包抄和正面强攻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战略指导思想,不可能同时采用,但在同一条运动路线上的不同阶段可以交替采用。运用的原则主要有两点:一是地形因素。不能简单地考虑直线距离,而是要利用“地形对运动速度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二是天气因素。当遇到雨雪天气,应尽量避免正面强攻,而采取迂回包抄的办法。特别是野外定向时,一定要注意,雨雪的野外,地面泥泞,能见度差,在这种状况下做越野运动,容易消耗体力,而且无法提高速度,同时安全系数大大降低。所以要充分利用道路,即使道路迂回较远也是值得的。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路线选择是定向运动中一项关键的技术策略,也是反映运动员个人技术成熟度标准之一,会因地形特征不同、距离远近及运动员个人技术特点而异。选择一条安全、省力、省时、稳妥的路线对于提高定向成绩至关重要,尤其对于中距离而言,因其距离长、难度高,对路线选择要求则更重要。

(2)在定向运动中,要求运动员要充分利用地图和指北针,仔细地分析地图,判定地形,确定正确的运动方向和运动路线。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大的障碍时,最好不要采用先抵达大的障碍物或穿越障碍途中,发现难以通行再走回头路的做法。

(3)两点之间选择一条最佳的行进路线是比赛能否成功的关键,两个点标间的路线选择往往有多种可能性,其重点就在于选择一条既安全、消耗体能又最小的路线。因此,必须充分利用道路,坚持有路不越野。

参考文献:

[1]王翔,彭光辉,张新安,等.定向运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

[2]何晓知,汤万辉.定向运动[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03.

[3]张惠红,陶于.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

[4]陈小蓉.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训练[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1.

[5]胡久成,吴锡中.定向运动[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01.

[6]王翔,彭光辉,梁方勇,等.定向运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7.

[7]单小忠.定向技能在定向运动中运用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8]周红伟.定向运动比赛中基本技能的运用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