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林农业论文

林农业论文

时间:2022-04-13 18:14: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林农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林农业论文

第1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吉林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22-1295/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2篇

论文关键词 农村 林业资源 环境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度也逐渐增大,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农村生态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但是目前人们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加强保护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那样的有效机制,总体工作力度不够。因此,农村地区林业资源建设农必须要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此前提下,进行农村地区林业资源建设。

1 培植林业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实现乡村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当前,乡村林业主要目的不是生产木材,但在各大乡镇也有一定量的用材林,每年也有一些木材产量。这就决定了每个乡镇不应该都建立一些小的木材加工厂,需要从各个乡镇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区域布局原理,坚持“谁有能力谁牵头,谁当龙头扶持谁”的原则,在交通便利、木材产量较大、地理区位优势较明显的乡镇培植一个林业龙头企业,其他乡镇生产的木材都是为一龙头企业服务的,以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在乡村林业龙头企业的建设中,提倡和鼓励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对现有林业企业进行改制、兼并,通过资产重组以及组建企业集团来增强龙头企业的活力和辐射能力。积极把龙头企业建成规范的现代企业,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此外,还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与农林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等,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走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大力提高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带动农户能力。”[1]

2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宣传

要发展现代林业,要使农民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或某些不适宜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就要帮助农民转变观念,认识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确立尊重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学习有关农林专业技术知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科教兴农兴林,要向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向生态化转型,就需要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要运用媒体力量,通过各种传媒信息或通过观摩、体验、示范和接受培训,使农民提高各项技能。让广大农民了解林业的普通栽培抚育知识、生态系统功能科普知识和专业化扩展的相关知识,让部分农民专业户了解林业的生物技术,生态系统功能知识,才能使农民肩负起责任,担当起发展现代林业应担当的重任,使知识从书本走向新农村建设实践。”[2]对农民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向农民进行专业技能和成果的推广,应该成为媒体、农林院校和各级政府所设种子站、林业站、果树站等技术推广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3 加强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

多年来,林业站发挥懂技术、会管理、信息灵的优势,积极为林农提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通过指导林农发展经济林、花卉、森林食品、林产品加工等绿色产业,通过向林农提供市场信息、法律咨询等社会化服务,为培植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林农增收致富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基层林业站机构建设,逐步将林业站作为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充分发挥林业站的基础和保障作用,确保各项林业工作在基层的全面落实。引导林农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林经济效益,调动社会和个人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推动乡村业的市场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进林农增收节支、脱贫致富,促进农村林业产业发展,加快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3] 转贴于

4 发展观光农业和林业

观光型林业具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其开发经营不仅可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食品加工、旅游工艺品加工、餐饮,服务、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而带动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特别是离城市相对较近,又具备财力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农村,要注重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建设,注重发展景观林、经济林、果树园艺业等。形成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为城里人及青少年提供旅游、观光、度假及普及学习现代农业林业知识,增添体验民间生活的实习基地,锻炼他们的自种自收的动手能力,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田园生活的需要。这样既可丰富城里人生活,同时也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一种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市场需求开辟新的渠道。农村修复传统文化更有基础,这样能促进城乡居民交流、沟通人们的思想,弘扬并传承先进传统文化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形成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氛围,促进城乡交融、和谐协调发展。

5 加强林业科技研发创新

目前,我国乡村林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林业科技人才缺乏,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比较薄弱,从整体上看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不高。因此,新时期,乡村林业必须要注重科技含量,加快保护与建设技术的发展,加快自然灾害防治技术的开发,健全乡村科技推广体系,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效果。提供村民愿种、市场需要、效益较好的优良种苗,供其在庭院发展。做好庭院林木资源经营管理的技术指导,让村民比较熟练的掌握培育方法,并协助村民搞好庭院结构调整,做到合理配置、规范种植。开展乡林业站人员的技术培训,系统传授各类林果经营管理和乡村林业评估等知识,让他们认识乡村林业,参与乡村林业建设,并通过他们向更多的人广泛的宣传、传授乡村林业知识。在各村社选择1名对林木资源经营管理感兴趣且有一顶实践经验的村民为林技员,通过他们的示范、试验、指导,带动所有农户积极参与,让每户村民掌握12项林业适用的技术,推动乡村林业的发展。

总之,乡村林业要求在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优化乡村环境的同时,发展乡村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艾连和,孟祥彬.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探析[J].林业勘查设计,2005(1).

第3篇

关键词:林农关系,问题,对策

 

构建和谐的林农关系,无论从现实来看,还是着眼未来,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没有和谐的林农关系,就没有林区的稳定,只有处理好林农关系,才能确保林区的稳定,确保社会主义新林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目前林农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历史上看,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林业和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生产和经营方式不复杂,生产关系相对落后,居住在林区的广大林业职工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好的、比较稳定的。就目前从总体看,林农关系的主流也是融洽的,林区是平安的。但是,随着林业改革不断深入而引发的新的林农之间的矛盾,已呈现出来,而且显示普遍的态势,有时甚至是尖锐的。[1]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与林地承包人之间的矛盾。林地承包之后,一些农民对承包人不允许他们进入承包地割烧柴、打松籽、抓林蛙等不满,甚至采取过激的反抗或极端的报复行为。如某林业局林地承包人被人毒死林蛙500多公斤,承包的几垧地树苗被毁坏。一些农民因涉林问题而群体闹事已达到了违法的程度。二是农民与林政管护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农民非盈利性质引发的矛盾。有的农民因制作农用工具等滥砍林木被处罚产生不满,从而引发林农之间矛盾,就是这种性质的矛盾。[2]另一种是农民以盈利为目引发的林农之间的矛盾。有的农民为了金钱盗伐木材、非法捕杀野生动物等违反林政、违反法律,受到处罚,对林业执法人员嫉恨,甚至报复,所产生的林农之间的矛盾就是这种性质的矛盾。三是农民与林业职工个体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打仗、斗殴等引发的林农之间的矛盾。。这类性质的矛盾不是林农矛盾的主要方面。

综合分析林农之间产生的矛盾,原因虽然复杂,但主要有三点:一是从客观上看,这是林业改革带来的必然。。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林业的木材产量下降,富余人员增加了,为了解决林业职工的生存问题,国家在林业实行了林地、沟系承包。如:过去敦化林业局木材年产量40多万立方米,现在只有15万立方米,产量减少了,有些林场还实行了全面禁伐,职工只有放下斧锯,承包林地、沟系、果林,向森林资源要“工资”,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林业这种变革,使过去林农“共享”的森林资源不能再“共享”了,只有承包人“享受”了,这就打破了过去林农在森林资源利益分配上的格局,林农在森林资源利益分配上的关系发生了新的调整。农民对这种利益的重新分配不理解,认为山林是老祖宗留下的,让林业职工承包不合理,心里不平衡。由此出现了偷、抢、甚至集体哄抢承包人果实的现象。二是从农民的自身素质上看,这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所致。无论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各种违法行为,还是非盈利的各种违法行为,以及偷、抢承包人果实的违法行为,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有的农民对此明知,有的农民对此不明知,明知与不明知所引发的林农矛盾,其实都是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所致。[3]三是从管理上看,这是林业管理不到位所致。从政策上看,国家对林地承包没有象耕地承包政策那样系统、规范、严谨,这就给承包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从林地区域上看,林地不同于耕地那样好区划,承包范围界定的难度较大,如:有的承包人私自扩大承包管辖范围,不让农民进入,有的承包人只是承包了红松果林,并没有承包林下,却不让农民到林下从事采集业,如此等等。从经验上看,林地承包时间不长,管理经验以及对林农双方产生矛盾处理的经验都不够。除此以外,个别管理人员不公正执法、工作方法简单等,也是导致林农矛盾发生的一个原因。

二、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对策及建议

妥善解决林农矛盾,构建和谐林农关系,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实行林地产权制度改革—这是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根本。应遵循林业的特点和规律,从根本上改变森林资源管理模式,[4]也就是林业职工可以象农民承包土地一样承包林地,按照“远封近分”的原则,对林农交错、浅山区相对分散、零星分布的易于分户经营的部分国有商品林,由林业职工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把林地的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全部交给职工。这样,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林业职工的积极性,把森林资源管护、利用的更好,另一方面,可以用法律来保证承包人的合法权益,明示承包人的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真正实现“林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从而防止农民的非法行为和林农矛盾的发生。

2、搞好双向教育—这是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基础。要坚持林情、场情、乡情、村情同时讲,在感情上拉进林农之间的距离,使林农真正认识到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道理,牢固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林业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离不开林业帮助的思想。要深入进行林业法律、法规教育,尤其要使农民对现行的林业改革政策法规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政策观念。同时,也要严格规范林政执法人员的行为,做到公平、公正执法。

3、完善法规政策—这是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关键。在现实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农民为了基本的生活,如备用烧材、制作农用工具、盖农用房等,所用木材违反了林业政策。对这种情况,如果处罚了,农民就有意见,甚至会使矛盾激化,如果不处罚,执法者就是“不作为”,是一种失职、渎职行为,也要受到法律的处罚。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承认现行的林业法律法规、林业改革政策、林业执法的标准存在相互矛盾、脱离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防止、处理林农矛盾,不利于构建和谐的林农关系。[5]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管护的法律法规,特别要注重完善在林业改革过程中以及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各种发展经济政策、林业执法标准,使法律法规、各种政策、执法标准相互一致,为防范和处理林农矛盾提供法律和政策依据。同时,在林政执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执法的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妥善处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涉林问题。如敦化林业局松江林场在防火期,对农民着急烧荒种地,并没有做经济处罚,他们把烧荒的农民请到林场食宿,办学习班,使农民深受教育、感动,大大减少了林农矛盾和林政案件的发生。

4、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这是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保证。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组织领导机制、宣传教育机制、信息通报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机制等各种长效机制,这是构建和谐林农关系的重要保证。如敦化林业局在这方面建立了“两个坚持”、“三个做到”、“四个定期”运行机制。“两个坚持”即:坚持信息员互相通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社会治安动态和林农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治保会、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及时化解林农矛盾。“三个做到”即:做到村民家中遇到特殊困难时,林场领导及时为村民解决;做到每逢村委会成员家中有红白喜事时,林场领导必到场;做到林农出现矛盾时,林场领导必到场解决。“四个定期”即:定期召开场村共创联席会;定期召开场村信息情报通报会议;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定期召开责任落实总结会。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构建和谐的林农关系提供了保障,取得的很好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广权、王雨晨;《呼玛林农共建和谐》;中国老区建设;2007年11期。

2.杜欣;赵文华;论林业在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向成华、潘攀;《四川林农复合经营持续发展对策探讨》;山地学报; 1997年01期。

4.王玉芳;林业与西部开发互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5.陈卫平,郭定文.农户承包土地流转问题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6(1)。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需求

2004年8月,江西省开始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改革基本结束,配套改革正在跟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塑造了林农的市场主体地位。林农自主经营、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林业生产与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为此,笔者与课题组成员于2006年8月至2007年9月先后深入江西省林业基层单位、乡村和农户中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调研,以期通过实地调研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1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和内容

林业社会化服务。指的是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方面为林业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服务。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为林业发展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服务组织和活动的组合。

林业社会化服务内容十分广泛,涵盖了林业生产全过程,一是产前服务。包括林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服务、科技推广和咨询服务、林业政策法律咨询服务、林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林地林木流转服务、筹资融资(信用担保、抵押贷款)服务、提供优质种苗等必要生产资料二是产中服务,包括林地规划设计,造林抚育设计。采伐更新作业设计,育种育苗、整地造林、抚育间伐、林地更新的技术指导,森林有害生物和火灾预防,林地林木资产评估,木竹检量,林木采伐等服务。三是产后服务,包括林产品收购、储运、加工、销售提供的服务。

2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调研基本情况

2006年8月到2007年9月,笔者和课题组成员按山区、丘陵、滨湖平原选择了江西省14个县开展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另外6个县开展农户问卷调查。调研中,共召开由政府和部门领导、林业技术管理干部、乡村干部、林农、林业大户组成的现场座谈会42场,实地考察调研乡村、基层林业工作站、产权流转中心、“三防”协会、造林公司、国营林场、林业生产基地等与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关的单位和部门45个。调查问卷分干部调查问卷和林农调查问卷两类,发放干部调查问卷230份,收回180份;发放林农调查问卷305份,收回229份,合计收回调研问卷409份。通过调研,取得了第一手数据资料。

3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调研结果分析

3.1林农从事林业生产要素稀缺性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设计了“您经营林业最缺的是什么?”,如林农缺少某项要素则按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劳务、其它5项填写。在全省调查了23个村229户林农,结果有225户农户缺少一项或几项生产要素,占调查农户的98.3%。其中,缺少资金的124户,缺少技术91户、缺少市场信息51户、缺少劳力32户,缺少其它如林地、管理等6户,它们分别占缺少生产要素户数的55%、40%、23%、14%和3%。林农主要缺的是资金,其次是技术和市场信息,劳动力和其它要素不是主要问题。5项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比例结构如图1。

然而,在山区、丘陵或平原地区林农生产要素稀缺性表现不同:在山区乡村,63%的农户缺乏资金,33%的农户缺少技术,26%的农户缺乏市场信息,10%的农户缺少劳力;而在丘陵或平原乡村,45%的农户缺乏资金,51%的农户缺少技术,20%的农户缺乏市场信息,21%的农户缺少劳力。按农户生产要素稀缺性从大到小排序,山区顺序是:资金一技术一信息一劳力,丘陵或平原顺序是:技术一资金一劳力一信息。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不同地区林业经营的传统和习惯不同。农户在经济上对林业依赖程度不同,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和需求程度也不同。山区林农对林业的依赖程度大。同时林地面积大,资金成为经营林业最大障碍;丘陵或平原地区农户基本上以农耕为主,务林不是传统产业,缺乏林业经营经验和技术,技术则成为第一需求。因而,不同区域宜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以满足农民的林业生产需求。

同时,在对林业干部、技术人员、乡村干部的调查中。也能印证上述结果。调查问卷设计了“您认为当前林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依迫切程度按顺序填写:A为政策、B为资金、C为技术、D为信息、E为中介服务、F为市场、G为产业发展)”。排列在前3位的问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了14个县(市)林业局、乡镇、行政村干部和科技工作者180人,填写的有效票140张,按前3位的问题统计得票数:填写政策问题117票。资金问题105票、技术问题59票、信息问题34票。即林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前3位问题中。84%的人认为是政策问题、75%的人认为是资金问题、42%的人认为是技术问题、24%的人认为是信息问题,资金、技术、信息3类问题是仅次于政策而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果用票数结构比例表示。则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中介服务、市场发育、产业发展票数分别占总票的33%、29%、16%、9%、2%、7%和4%(图2)。

由此可见,无论从林农的需求,还是从林业管理干部、乡村基层干部、林业科技工作者的角度看,除政策问题外,资金、技术、信息问题是当前林业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核心是尽力帮助林农和林业经营者解决上述问题。

3.2林农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意愿调查分析

如前所述,资金缺乏成为林农投资林业的第一制约因素。农村小额贷款是一个可行的途径,但点多面广,贷款风险大。银行不愿意进行小额贷款,那么森林资源抵押货款是否可行?在问到林农“您是否希望能实行森林抵押货款?”时,69%的农户希望能抵押货款,24%的农户无所谓,只有7%的农户不希望抵押货款。而林业和乡村干部的判断是: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旺盛的占30%,一般的占55%,很少的占15%;在问到是否需要开展森林资源抵押货款时,干部认为需要的占80%。不需要的占10%,无所谓的占10%。两者认识基本一致,同样足以说明森林资源抵押货款是林农和林业发展所必需。就不同地域而言,山区县76%的林农希望能抵押货款。16%的农户无所谓,只有8%的农户不希望抵押货款;丘陵、平原县中,58%的农户希望能抵押货款,37%的农户无所谓。只有5%的农户不希望抵押货款。山区与丘陵平原县比较,农户希望森林抵押货款人数比率相差18%,说明山区更希望能开展林业抵押贷款。这与干部调查判断基本一致:在山区县调查,林业和乡村干部认为当地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旺盛的占37%,一般的占46%,很少的占15%;而在丘陵平原县调查,当地林业干部认为森林抵押货款需求旺盛的占11%。一般的占67%,很少的占22%。以上结论说明,森林资源抵押贷款的重点应放在山区林区。

3.3林农从事林业经营风险调查分析

从事林业会面临着各种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政策风险。但林农真正最担心的风险是什么呢?最害怕的事一般是风险最大的事。调查组设计了“您经营林业最怕的是什么?”让林农问答。在229户调查农户中,227户回答了该问题,其中:怕政策不稳(A)的132票,怕不赚钱(B)的45票,怕发火灾、病虫害(C)的93票,怕林木被偷盗(D)的37票,其它(E)的4票;分别占有效票的58%、20%、41%、16%和2%。分区域统计表明:山区村农户63%的人怕政策不稳、17%的人怕不赚钱、40%的人怕发生火灾和病虫害、23%的人怕林木被偷盗;而在丘陵平原地区51%的人怕政策不稳、24%的人怕不赚钱、42%的人怕发生火灾和病虫害、7%的人怕林木被偷盗。两者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山区农户依靠山林生存,更担心林业政策的稳定性;而丘陵平原地区由于农业生产用火多,防火意识不强。更担心发生山林火灾(图3)。

调查结果表明。从事林业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其次是火灾、病虫害风险,再次是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调查结果揭示一个事实,因林业生产周期长,政策稳定性是关键,“三防”建设是重点。经济效益是动因。因此,制定有利于林业发展政策,特别是产权政策长期稳定,同时组建有效率的“三防”体系,是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3.4森林资源保险意愿调查分析

林业经营风险大,林农是否有林业保险需求呢?在问到林农“您是否希望实行森林资源保险?”时,希望实行森林资源保险占调查户数的71%,无所谓的占21%,不希望实行保险的占8%,可见林农有森林资源保险的潜在需求。在山区,农户希望实行森林资源保险的71%,无所谓的占17%,不希望实行保险的占11%;在丘陵平原乡村,农户希望实行森林资源保险的71%,无所谓的占26%,不希望实行保险的占3%。从调查结果看,农户实行森林资源保险的意愿在不同地区变幅很小。

在林业部门干部、技术人员、乡村干部调查的180人中有171人进行了问卷回答,认为有森林保险必要的有127人,不必要的16人,无所谓的2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75%、9%、16%。同样可以说明森林保险的必要性。

3.5法律咨询服务调查分析

林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或者农业,除林木生长周期长等本身特征外。它的外部经济性很强,涉及到国土安全、国际生态环境、人类生存、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与参与的热点领域。同时,务林不同于务农,林业上的造林整地、抚育间伐、防火防虫、采伐运输都要受到林业法律的诸多刚性约束。林农只有了解林业法律法规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才能既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且不至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而林农不可能全面熟悉有关林业政策法律知识。因此,需要在普法的基础上开展林业政策法律咨询服务。那么服务需求到底如何?对林业部门、乡村干部和林农的调查表明,林农迫切需要政策法律咨询服务的占30%,需要的占69%,二者合计人数比例达99%。其中,山区林农迫切需要政策法律咨询服务的占33%,需要的占66%;而丘陵平原农民迫切需要的占21%。需要的占77%。山区林农需要政策法律咨询服务显得更为迫切。

当问到林农“您觉得法律对林农来说有没有帮助?”时。回答很有帮助的占53%,有一定帮助40%,没有帮助的占7%。在山区乡村,法律对林农很有帮助的占55%,有一定帮助34%,没有帮助的占11%。在丘陵平原乡村,法律对林农很有帮助的占49%,有一定帮助49%,没有帮助的占2%。两者在法律的运用方面没有表现明显的差别。

因此,开展林业政策法律咨询服务是林农经营林业的需要。也是促进林业发展、维护林区稳定、达到森林资源增长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内容。

3.6林业科技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调研中。在问到“您是否希望有人对您进行林业科技指导?”时。87%的农户需要林业科技指导,13%的农户无所谓。而没有农户回答不需要林业科技指导。林业和乡村干部也认为: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迫切需要的占36%,需要的占6o%,共占人数的96%。不需要和不知道的仅占4%。

调研统计中还发现,林农最缺的林业实用技术是毛竹培育技术、果树培育技术、用材林丰产培育技术和茶叶栽培技术。而现有的林业技术从何而来?问卷统计表明:22%的人是祖辈传下来的(A),16%的人从当地能人处学来的(B),14%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获得的(C),13%的人是技术人员推广得到的(C),20%的人是林业技术培训获得的(E),15%的人是从学校(F)和其它途径(G)获得的(见图4)。新晨

以上调研说明,林业科技服务体系还没有真正有效运行起来,林业科技推广部门、林业院校、林业科研院所等还未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以满足基层和林农对林业科技日益增长的需求。

3.7社会中介服务调查结果分析

林业社会中介服务包括森林资产评估、木竹检量服务、调查设计等可市场化的领域,是林业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对于森林资产评估需求而言,在调研中,林业部门、乡村干部认为林农迫切需要的占25%。需要的占68%,共占总人数的93%。分区统计结果显示:在山区县,认为迫切需要的占29%,需要的占67%。合计占总人数的96%;在丘陵平原县,认为迫切需要的占15%,需要的占68%,合计占总人数的83%。而对木竹检量服务需求而言。认为迫切需要20%。需要的占71%。合计占总人数的91%。分区统计结果是:在山区县,认为迫切需要的占24%,需要的占69%。合计占总人数的93%;在丘陵平原县,认为迫切需要的占11%,需要的占76%,合计占总人数的87%。

以上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总体上林业社会中介服务的需求是旺盛的,但区域不同森林资产评估需求不完全一致,山区的需求比丘陵平原更旺盛。因此,在山林分户经营后,由于股份合作经营、家庭联合经营等经营形式日益多样化,森林资源产权流转速度加快。森林资源抵押贷款在逐步推行,专业技术性强的中介服务需求必然日益旺盛。

3.8林业产权交易机构需求意向调查分析

第5篇

论文摘要:云南省核桃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然而核桃产业 发展 中还存在着栽培品种混杂,缺乏耐晚霜危害的优良品种,重栽轻管,群众商品意识不强,产品深加工力度不足,缺乏适合产业化发展的系列标准,产业化经营滞后,市场开拓乏力等问题.提出加快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建议:因地制宜积极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倡林粮间种,发展循环经济; 科学 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加快产业化标准建设;实施龙头 企业 带动策略,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名片战略.

山区经济要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突破口在经济林.核桃是云南省在多年发展山区经济实践中筛选出来的主要特色经济林树种之一.核桃产业正逐步成为广大山区、半山区林农的重要经济来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省核桃种植面积已超过160万hm2(2400万亩),年产量超过28万t,产值超过74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其中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全省一定规模的核桃商贸企业有500家、从业人员约4000多人,核桃贮藏、加工量约48000t,产值超15亿元,产品远销东亚、东南亚、中东、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当前国内核桃产业发展热情空前高涨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打造云南核桃品牌、提升核桃产业发展水平,引导云南核桃产业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需要业内人士理性思考,认真对待.

1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的机遇

1.1外部环境分析

核桃、扁桃、腰果、榛子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全世界约有40多个国家栽培核桃,

3促进云南省核桃产业又好又快 发展 的几点建议

3.1因地制宜。积极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

云南省适宜核桃种植的范围较广,但海拔、温度、降水量、土壤等 自然 条件差异大,不同地区发展核桃种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所栽植的地块土壤肥力和结构,选择适宜生长、单位面积产果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核桃品种和种源,才能保证核桃产业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最佳的 经济 效益.

为了改变目前栽培品种混杂的局面,应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适宜核桃种植地区每个县(市、区)优先发展3个左右主栽品种,同时合理搭配其他辅助品种,适当引进经过试验研究成功的外来优良品种,淘汰缺乏市场的品种;充分利用当地生长表现优良的核桃种质资源来发展核桃产业.

林业科研部门应加快育种研究步伐,争取尽快解决温凉地区缺乏耐晚霜核桃优良品种的现状.

3.2提倡林粮间作,大力推广林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发展核桃产业的过程中,为高效利用和保护现有耕地,解决林、农争地现象,应提倡林粮间作.在有耕作条件的缓坡地上,每667m栽植12~15株核桃,幼树期间,可间种矮秆作物、豆科作物及绿肥,既能确保林农近期收益不受影响,又能保障核桃树苗的正常生长发育.

另外,还应大力推广以山区林地资源为基础、以核桃种植为立足点、以生态养殖为突破、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以畜促沼、以沼促果、果畜结合的林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构建“核桃一绿肥一饲料作物一生态养殖一沼气一核桃”的山区林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还应加大科技投入,利用核桃壳制取优质活性炭,还可以将核桃壳加工成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艺品.通过综合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实现核桃壳的资源化处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对治理环境及发展当地经济都有巨大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3 科学 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根据核桃不同的生产期,指导农户精细栽植,加强水肥管理和树体修枝整形,切实搞好核桃病虫害防治.有条件的地方应对原有产量低、品质差的泡核桃再次进行嫁接改造.

向林农推广和普及核桃商品化处理实用技术,引导他们适时采收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干燥、分级,以提高核桃初级产品的档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量实践表明,在农历白露节令后采收,能保证核桃的质量,质量保证了林农的收入才能增加.不同的品种成熟期不同,因此核桃采收应严格分品种进行.同一核桃品种的青果开裂10%左右时即可进行采收.核桃采收后应及时进行脱皮、清洗与干燥,有条件的农户可购买核桃青皮剥离机、核桃果清洗机和核桃热风烘烤设备,无烘烤条件的,可在洁净的水泥地面摊开自然晾干,要绝对避免用柴和煤直接烘烤核桃.

3.4加快核桃产业化标准建设

加强核桃产业化标准建设尤其是加工工艺标准建设,制定核桃贮藏、加工、包装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监督,确保质量安全.针对过去云南一些深加工农产品档次不高,包装简陋的弱点,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基础上,应对核桃深加工产品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和包装,加快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3.5实施龙头 企业 带动战略,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核桃龙头企业是林农与广阔的大市场相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到广大山区、半山区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在相对集中的核桃主产区,坚持引进大企业与壮大现有企业并举,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等形式和办法,完善财政、 金融 、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核桃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延长核桃产业链,带动核桃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实现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使农民真正获得实在利益.采取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等方式,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核桃产业化经营水平.建议各州(市)核桃行业的龙头企业相互联合,组建云南核桃大型股份制企业并争取上市,以解决云南核桃深加工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6篇

1我校中药学学科历史发渊源及发展现状

我校中药学专业隶属于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中药材学院始建于1958年的吉林特产学院,1978年并入吉林农业大学成立特产系,1992年调整更名为中药材学院。我校中药学前身为195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创于吉林农业大学的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2个本科专业[2]。经过50余年的发展建设,已形成依托长白山丰富中药资源,以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中药材加工与质量评价、中药资源开发利用、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为特色的学科,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吉林)基地”建设的主要单位之一,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特别是在吉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我校中药学学科取得的具体成效

2.1师资建设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而提高办学质量最关键的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标志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3]。目前,我校中药学学科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12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20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实验师1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3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26人。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44人,占77%,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4人,占42%,在读博士5人;具有硕士学历20人,占35%。

2.2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4]。中药学学科通过近5年的努力,课程建设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其中,《中药学》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同时《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四门课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已形成省级优秀课程群,学科计划通过下个五年计划,在未来努力建成省级精品课程群,1~3门课程建成国家级精品课。

2.3实验室与科研环境建设

我校中药学科自2005年搬迁到新的实验楼,实验室环境和科研环境大为改善。目前,我中药学科有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中药化学等3个二级实验室和1个药用植物栽培育种重点研究室,中国加拿大合作西洋参GAP实验室及4个本科教学一级实验室。本学科具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仪、气谱一电子捕捉器联机、高效制备色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光谱仪,电子透射显微镜,液闪仪等分析仪器,极大的改善了本学科的科研与实验环境。

2.4学术水平与科研成果

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赖于明确、稳定研究方向下的系列科研课题的研究,中药学学科以长白山中药资源宝库为依托,围绕我省主要道地中药,采取学科领域交叉渗透的方式,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近三年来,学院在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中药天然产物开发、中药材加工与质量评价、药用经济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植物资源生态与可持续利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与申请发明专利12项,科研成果转让2项,科研成果被采用5项,获经济效益5.4亿多元。出版学术专著27部,出版译著2部,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教材等17部,参编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207篇,其中,SCI论文29篇,EI论文4篇。目前,承担国家科技部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科技厅项目18项,企业横向课题2项,总计科研经费1800多万元。为吉林省地方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2.5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院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韩国、加拿大、新西兰、美国、泰国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与加拿大北美西洋参总会合作建立了西洋参GAP实验室,先后邀请韩国、日本、新西兰、英国等国家的学者和专家来院讲学。同时学院先后派出16名教师出国攻读学位或合作研究。为日本、韩国培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通过合作、交流,提高了学院在国外的知名度,使学院教师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极大地推动了学院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3我校中药学学科特色建设及主要研究方向

中药学学科经过近20年的发展积淀,特别是自2000年来,中药学学科经过两次改革,确定了以中药物质基础,药理药性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与资源开发研究为总方向,以长白山丰富的中药资料开发利用和吉林省道地药材研究为重点,以振兴吉林省地方经济和北药基地建设的技术需求、创新为目标,在继承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三个稳定的专业方向。

3.1药用植物栽培专业

本专业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用植物栽培专业始创于1958年,是我校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是我校最早建立的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主要研究:①药用植物引种驯化栽培:主要研究重要药用植物野生变家植、规范化关键栽培技术等;②药用植物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以现代栽培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光、温、水、肥等环境要素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建立中药材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体系;③药用植物育种:对大宗规模生产的中药材,采用传统与现代育种技术,开展优良品种系统选育,培育优质高产中药材品种。

3.2中药学专业

本专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研究:①中药活性物质与新药研制:结合中医中药基本理论,运用化学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中具有一定生物活性,能起到治疗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鉴定、结构定性构效关系及生源途径等研究;②中药炮制与加工:结合药材栽培和产地,深入开展地道药材的传统加工炮制工艺、中药饮片炮制的规范化、新制剂研究,阐明中药炮制加工增效与减毒机理。

3.3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本专业的特色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的指导下、面向中医药现代化、培养中药生产、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及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的专门人才。培养具备中药材栽培、引种驯化、资源开发利用、产地加工、药材炮制及其质量评价、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中药生产、使用和研究、检验、中药材企业经营管理、开发与利用等领域从事中药材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生产管理人才。

4我校中药学学科发展的几点建议

4.1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关键

中药学学科是我校的重点学科,中药学科应形成合理的老、中、青人才梯队,才能保证重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药学学科队伍建设出现青黄不接的迹象,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要公开设岗,竞争上岗,定期流动,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和培养人才,以改善学术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专业和学缘结构,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学科发展目标的需要,创造学术环境和条件,大胆使用青年学术带头人,压担子、定任务,使他们尽快成长。

4.2改变人才培养思维方式,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要

首先,优化本科教育专业方向。重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传道”与“授业”并举的高度,认识到在当今社会,一个人立足于社会重要的是综合总素的提高,这不仅需要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注重一个人的人品道德。随着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大学生要改变天子骄子的心态,我们学科建设要本着对本科生教育以“厚积而广泛”为指导思想,拓展学生视野,科学合理地设置新专业方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调整专业设置,改造发展前景欠佳的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增强本科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同时,突出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强化学科的应用基础地位。研究生教育应是重点学科教学工作的主体,研究生教育应充分突出学科建设的特色,注重人才的创新意识[4]。对研究生教育深造,要以“大学科、广兼融”为指导思想,培养有学识,有深度,有广度的高级知识人才,为社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

第7篇

论文关键词:福建莆田市,毛竹,低产林,改造

1、 莆田市毛竹林发展概况

莆田市位于闽中南区域,目前竹林面积19.2万亩,其中毛竹17.5万亩,占91%,主要分布在仙游县的游洋镇、西苑乡及涵江区庄边镇。其中,仙游溪口国有林场也有一定数量的毛竹林,面积达949亩,已达一定的规模。我市毛竹林主要分布在山区,受文化素质、传统经营管理理念及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和制约,一些林农缺乏科学经营管理方式,导致很大部分的毛竹林逐渐衰退,新竹胸径越来越小,最终变成低产低质林。

2、 形成低产毛竹林的主要原因

一是粗放经营,尤其是一些交通条件不发达的边远山区,林农只注重砍伐追求经济利益,疏于抚育管理,没有深翻垦复,根本不施用肥料,或者少施肥,是造成毛竹低产林的主因;二是不合理砍伐,部分林农砍伐时不考虑毛竹林的竹龄结构及竹株分布的合理性,包括一些承包期即将到期的承包人,专门砍大的竹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三是不合理挖笋,经营者不掌握时机且过度地挖笋、或者那些经常遭受偷挖笋的毛竹林,简直是掠夺性地取笋,导致下一代竹林的迅速减产与衰退;四是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效果不准以及遭受霜冻、台风等自然灾害为害,也能造成毛竹林的低产与。

3、低产毛竹林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

(1)林地清理,将毛竹林中的灌木、经济价值低的乔木以及影响毛竹生长的“霸王树”清除掉,但要保留少量对毛竹生长有促进作用的窄冠形落叶阔叶树形成混交林,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害,为毛竹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达到促进毛竹生长的目的。

[作者简介]潘琼蓉/(1965—),女,福建莆田人,林业高级工程师。联系电话:,email:xyxkcpqr@163.com

通讯地址:福建省仙游县大济镇古濑村,仙游溪口国有林场

(2)垦复抚育,垦复的时间应选择在毛竹的休眠期进行,即当年的11月至翌年的1月,作业时先将毛竹林中的所有杂灌杂草劈掉,然后由下坡向上坡作业,深度根据山地坡度和土质而定,平缓山地为20-30厘米,但土块不要打碎,成鱼鳞状排列,翻土时尽量将杂草压到底层,同时要检去石块,挖掉树头、树根、老竹蔸等。25度以上山地则采用带状或块状垦复,深度10-20厘米,35度不得深翻垦复。通过垦复,达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通透能力和土壤肥力,促进毛竹生长的目的。

(3)竹林施肥,低产毛竹林实施施肥,是改变林分状况,提高竹林产量的重要措施。施肥的原则氮、磷、钾肥结合,以氮肥为主。施肥时间通常在5-6月份,施肥量尿素每株100-200克或复合肥300克,或有机肥3-5公斤。施肥的方法有撒施:垦复前将肥料均匀撒在林地上,通过翻土将肥料埋入土中;沟施:每间隔2-3米宽开水平沟,深度10-15厘米,将肥料施入后复土;穴施:在竹株的上方约30厘米处挖,深度约10厘米,肥料施入后复土。施肥时应注意肥料不能与竹鞭接触,以免烧伤了竹鞭和芽。

(4)留笋养竹,留笋养竹不权能维持竹林空间结构,而且能充分利用竹林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毛竹林挖冬笋的时间通常是冬至前,主要挖掘浅鞭笋、已露和将露笋。春笋主要挖那些小径笋、弱笋、浅鞭笋及露土笋。疏笋应做到适时、适度、适对象,次数宜多不宜少,强度占总出笋量的约50%,每亩应保留60-80株健壮竹笋护养成竹。

(5)合理砍伐,低产毛竹林通常是毛竹立竹密度低、平均胸径小或立竹年龄不合理,砍伐是以调整低产林立竹到合理的年龄结构的目的。改造初期应严格控制砍伐,要坚持“砍老留小,砍密留稀,砍弱留强”的原则,三度以内的毛竹除病株、倒状株外不砍,四度竹可砍伐利用、五度竹除见空需养外,其余可全部砍伐。砍伐的时间以立冬后至立春前为宜,孕笋和竹笋出土两个季节禁止砍伐。伐后毛竹立竹年龄结构达到一至三度竹各占30%,四度竹占10%的合理比例。改造后当立竹密度每亩180株以上时,可按照“留三砍四不留五”原则开始合理砍伐。砍伐通常采用平茬法,并打破竹蔸,让其尽快腐烂,为竹鞭孕笋提供足够的土壤空间。

(6)病虫害防治,病害:我市毛竹病害常见的为毛竹枯梢病,此病每年7月发生,导致毛竹主梢枯死。防治方法:一是消除毛竹林内病株、病梢、病枝,杜绝病源是防治此病行之有效的措施;二是药剂防治,可用消除液、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进行喷洒;虫害:我市毛竹林主要虫害是黄脊竹虫害,大发生时受害的新竹会全部死亡,壮竹也2-3年不发新笋,危险性极大。防治方法:一是利用冬季毛竹林垦复抚育挖掉竹蝗卵块;二是用新鲜人尿加入敌百虫制成药剂诱杀;三是在跳蝻出土10天内,采用1000倍夜的敌敌畏或敌百虫喷洒。

参考文献:

[1]王小玲. 浙江省文成县毛竹低产林调查及改造效益分析[J].世界竹藤通讯,2013,11(2):15-18

[2]赖建强. 不同林分改造措施对毛竹低产林生长效果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8) :195-196

[3]陈斌. 毛竹低产林质量提升技术要点[J]. 安徽林业,2010(4):100-101

第8篇

【论文关键词】林区道路;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浙江永嘉

林区道路是森林经营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是衡量一个地区营林水平和集约经营高低的标志。过去,林区道路主要为林区生产服务,其主要功能是竹木材的采伐运输。随着林业经营方向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林区道路的功能已经大大拓展,除了木材、林产品、生产资料的运输外,在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林区治安、森林旅游、林农出行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日益凸现。它不仅仅对林业产业的发展有直接的作用与影响,而且覆盖了山区全体林农的生产与生活,事关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林业在永嘉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林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林区道路作为林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是实现林业现代化、林业经营集约化的基础,也是森林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1永嘉县林区道路基本情况

永嘉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的括苍山南麓,瓯江下游以北。全县土地总面积2 695.17 km2。共辖38个乡镇,906个行政村。全县林地面积2 127.05 km2,占79.00%,是浙江省第四大林区县。活立木总蓄积量6 007 401 m3,森林覆盖率72.77%,林木绿化率73.62%。

目前,永嘉县境内已建成公路总里程达2 725 km,其中高速公路20 km,国道线25.4 km,省道线125 km,县道线523.7 km,乡道线221.5 km,通村公路1 430 km,机耕路379.4 km。

2林区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永嘉县的林区道路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方便了广大林农的出行,促进了林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林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但由于长期对林区取多予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林区道路仍十分落后。在近几年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的各项设施都得到迅猛发展,但林区道路建设却未能同步跟进。林区道路状况与现代林业的要求相比,与农村的其他基础设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林区道路已成为农村基础设施中最为薄弱的一环。现有林区道路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科学规划

20世纪70年代以后,林区道路主要依托于用材林区、竹林区和森林旅游区等主要的林业经营区而建,普遍缺乏全面科学的统一规划。由于没有进行过统一规划,没有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没有必要的环保措施限制,加上先期投资小,造成林区道路等级低、密度小,林区道路的布局不尽合理,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多种功能;一些林区道路因缺乏科学设计,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一些建成的林区道路,也存在着技术标准不达标、安全性差等诸多隐患。而交通部门在规划时并没有充分考虑林业经营发展的需要,林业系统也没有公路工程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适应目前林区公路建设的新形势。

2.2地区间林区路网发展不平衡

永嘉县是一个林业大县,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9.00%。西北部偏远地区是林业重点乡镇,分布有大量的旅游景点。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和历史原因,交通状况仍然落后,林区路网远低于南部地区,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林业的发展。随着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合理调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规模将日益扩大,逐步提高西北部偏远地区林区路网密度,支持当地林业发展,完善提高通村道路等级,解决山区交通难问题已迫在眉睫。

2.3道路总量不足,等级差,密度低

永嘉县境内无一级公路,基本上以四级公路为主,占90%(县道占19.6%,乡道占9.4%,村道占61%)。尤其是县道和乡道,县道有87.9%为四级公路,而乡道全部为四级公路,通村公路则为四级、准四级公路。现有公路总密度为11 m/hm2。各经营区路网密度分别为:经济林区路网密度14.3 m/hm2;竹林区路网密度16.9 m/hm2;用材林区路网密度15 m/hm2;公益林区路网密度6.6 m/hm2。与浙江省平均水平相当。在20世纪末,美国通车的林区路网密度为15 m/hm2,英国、瑞士、挪威、新西兰分别达到16、30、38、40 m/hm2。道路密度与之相比,差距还很大。

由于林区路网密度低,道路延伸不到较偏远的林区,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种苗、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运不进来,生产出的林产品运不出去。目前,部分林区还依靠人力进行运输,成本高,速度慢,既增加了林业生产成本,又影响了林产品效益。同时,目前的林区硬化改造工程仅仅解决了路面的通行问题,而道路的排水、绿化等建设尚未跟上。可以说,无论是林区公路的数量还是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广大林农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2.4林道建设资金缺乏

永嘉县大部分林区地处偏僻之地,林道建设路基基础差,有些甚至没有路基基础,而且有些地方地势高、陡,以石山为主,这都加大了修建的难度,势必要增加放炮、挖机、造桥等费用。而这些林道一般都是迫切需要建设的,建设这些林道的村经济较弱,形成了林道建设的迫切性与建设资金投入大、筹措难的矛盾。而且一些已建好的林区道路,由于缺乏资金,长期得不到妥善修复和养护,甚至已成断头路。

3林区道路建设的对策

3.1统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

林区道路建设应根据林区生产经营的实际,对林区道路进行科学规划,逐步形成布局科学化、功能多样化、效益最大化的林区道路网络[1]。在规划时,除了对商品林区进行道路高效能的规划,也要对林区的生态公益林区进行护林防火道路的规划,注重运输能力和安全系数的提高,充分考虑林道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达到林区道路建设与周边自然景观相互协调的目标。并从林业经济发展和林农实际需要出发,综合考虑森林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协调,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3.2加强技术指导与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林区道路建设涉及技术与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要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可操作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程序进行操作[2]。每条林区道路需单独设计,原则上都应进行论证,特别是对建设规模较大的,须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以保证项目的实施符合规划的要求,避免不合理的项目对规划的干扰,影响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以最少投入取得最大效益的目的。

3.3加强养护管理

林区道路建设条件差、标准低,使用一段时间后,路基、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如果养护跟不上,就会影响整体使用效益。要充分认识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思想观念[3]。建议根据各地的特点和不同情况,积极探索建立和健全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流动性养护相结合制度。根据当地林区道路的技术等级、路面结构型式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公路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降低养护成本,发挥养护资金效益。实现从主要抓路面养护质量到公路全面养护的转变;实现从仅重视道路行车功能的养护要求,到重视道路排水、防护、抗灾等功能养护要求的转变。此外,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道路养护队伍,明确责任与义务,从根本上改变林区道路“有建设、无管理”的尴尬局面,延长林区道路使用寿命,巩固建设成果,提高道路使用效益。

3.4积极探索投资机制,广辟林区道路建设资金渠道

资金问题是加快林区公路建设和提高养护水平的根本,森林经营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林区道路建设资金组成的多样性。森林经营效益在规划和建设中要全盘考虑,发改、财政、交通、林业等部门,应争取将林区道路建设项目纳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范畴和专项资金预算,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县、乡两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广辟筹资渠道[4]。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相关项目综合开发,同步进行。要通过分块立项,共同建设,确保将有限的资金捆绑投在关键地方的关键项目上,以求尽早发挥资金的最大效果,并建立有效稳定的林区公路建养资金来源体系。建立起“争取投资、政府补助、社会捐助、群众投劳、单位帮扶、职工捐款”多轮驱动、稳定的筹融资机制,推行“一路一策”,鼓励农民或企业自筹资金修路,谁投资谁受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林区道路建设的需要。

3.5建设规划原则

一是与森林经营相适应的原则。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适度开发利用的关系,科学划分完全保护区、限制利用区和产业发展区,并根据不同区域确定道路密度和采用建设标准,根据森林经营类型使用不同的林业机具,林区道路标准要满足林业机具通行的要求。二是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林区道路建设是为森林经营服务的,对经济林经营区、竹林经营区、用材林经营区、林业观光园区、森林公园等重点林业产业发展区域,尽可能提高林区道路的受益范围。三是注重生态保护和交通安全。在林区道路建设中,注重生态保护,特别是防止水土流失;要满通安全的技术要求,保障安全运行。四是适当的林区路网密度控制。合理的林区道路网密度就是效益与费用比最大。效益包括节约成本而获得的收益、时间收益等,费用则包括林道修建费、林道养护费、环境损失费等。总体来说,过密的林区路网要大量的投资,无疑增加成本,降低经济效益,而且对维护生态环境不利;过稀的林道网则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能

4参考文献

[1] 马健霄,王建民.我国林区道路运输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分析[j].森林工程,2001,17(1):45-48.

[2] 陈德清.福建省林区道路与运输机械的探讨[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3,5(2):79.

第9篇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业机械化;发展

农机化为农业发展中一重要内容,农业是否可以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利益,尤其是农业发展中的机械化问题,从农业角度上来看,机械化为农业发展的基础。现在,国内机械化虽然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可是农机的推广却没有实行很长时间,依旧与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有着较大距离。从古至今我国一直都以耕种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农机化程度还不是很高。笔者探究了如何应用农机推广来提高农机化的发展,详细探究见下文。

1农机推广在农业发展中所具有的作用

现在我国农机化程度越来越强,对农业实际生产量以及人力和物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可是农业生产人员几乎都是农民,他们没有非常强的机械化意识,并且在农机化方面也没有较高的认识程度。所以,在推广农机时,就应该对农民进行培养,让他们提升对农机化认识水平,进而使机械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更具利用效率。

2存在于现在推广农机工作中的问题

2.1没有完善的推广体系

推广农机工作中,因为没有健全的服务体系,致使农机推广无法顺利展开。有一部分机械设备在实际作业时,会发生一些故障,而农民却没有良好的操作与维修技术,再加上没有健全的服务体系,使农机推广工作未被广大农户所认可。

2.2没有充足的推广经费

推广农机时,经常会因为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导致推广不能真正落实,这对于农机化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所以,想要顺利地进行农机推广,就必须获得政府的支持,由政府投入推广资金,以促进农机化的稳定发展。

2.3没有多样化的推广方式

现在国内农机化发展并不是非常迅速,且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形式还非常单一,致使农机的真实效果没有被发挥出来。推广农机时,就是使众多机械设备都可以被很好的利用,进而加快农机化的发展速度。现在大部分农民都没有较强的创新改革意识,更不会对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从而阻碍农机化向前发展的脚步[2]。

2.4推广人员没有充足的知识含量

推广农机设备的过程中,因为众多农民没有亲自接触过这些农业机械。所以,自身对于农业机械是否使用存在着严重的猜疑,再加上农机推广人员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因而不能准确进行机械介绍,使得农机演示过程也非常的模糊且简单。这样就会导致广大农户对新农机很难接受,阻碍了新农机的宣传。此外,推广人员自身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还会导致信息落后迟延的情况发生,最后获得到的推广效果自然不会十分理想

3推广方案

3.1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农机推广

因为我国有些辽阔的土地面积,且农田的种植范围也非常的广,农业种植时,应该根据各地情况选取合适的农机进行耕作。农机推广中,因为没有考虑农业的聚集区域化以及产业化等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导致农机化一直未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农机推广时,需结合当地情况推广与之相符合的农机,只有这样农民才会看到农机的使用价值,然后大量购买农机进行农业生产,此情况下,农机化水平将会大幅度提高。

3.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推广队伍

想要获得良好的推广效果,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真正的把农机应用到农业种植中[3]。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一定要把所有机械设备具有的作用都发挥出来,进而使农机化持续、全面的向前发展。

3.3对推广方式进行创新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众多新机型不断出现,并且快速更新。所以,农机推广工作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对农机化水平进行及时更新在,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改革推广农机的方式,提高农机化的实际发展水平,使其更加快捷方便、绿色环保以及先进,进而使农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

3.4实施补助政策

农机推广在政府眼中占据的分量非常轻,在众多推广方面都未得到政府的关注,进而使推广工作效率一直不能有所提升。所以,当务之急,政府应该在农机推广方面加大补助力度,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促进农机化快速向前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农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所以,人们应该对其加强重视,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粮食的实际产量,还能够使人工成本得到节约,并促进劳动效率大大提升。想要推动农业向着机械化方向快速发展,就应该从根据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农机推广、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推广队伍、对推广方式进行创新、实施补助政策等方面进行农机推广,使农机可以真正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田艳平.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J].当代农机,2012(6):73-74.

[2]孙振举.立足基层农机推广现状切实做好农机推广工作[J].吉林农业,2015(15):55-55.

第10篇

论文摘要:介绍草履蚧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徐州地区的发生规律,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杨树草履蚧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杨树草履蚧的防治提供参考。

徐州地区杨树多分散承包经营,由于林农对草履蚧危害程度认识不够,致使草履蚧时有发生,给杨树生长带来很大危害。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综合防治草履蚧十分重要。

1形态特征

草履蚧雌虫体长7~10mm,红褐色,体被白色腊粉,腹部有横皱褶和纵沟。雄成虫紫红色,体长5~6mm,有前翅1对。

2生活习性

一般1年发生1代,以卵囊在根际附近的土中、草堆下越冬。翌年2月10日左右开始孵化(气候适宜,会提前4~5d),孵化后的若虫仍停留在卵囊中,2月下旬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陆续上树,3月中旬开始为害。4月上中旬第1次脱皮,4月下旬至5月初第2次脱皮,雄若虫不再取食,下树寻找疏松土层或砖石缝处结薄茧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雌若虫第3次脱皮与雄虫羽化期一致。5月中下旬为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下树入土分泌白色绵状卵囊,在其中产卵并越夏越冬。若虫的取食特点是初龄若虫大部分选择一至二年生嫩枝背部靠芽的下方群居为害,通过2次脱皮后刺吸能力增强,树体幼嫩部均能取食,有些还爬至突出地面的树根部为家。雄若虫下树化蛹和雌成虫下树产卵,均是直接从树上落下,再寻找适宜场所。

3综合防治措施

3.1农业防治

(1)树干扎塑料布或缠塑料胶带阻隔若虫上树法。于若虫上树前(2月10日之前)给树干扎塑料布或缠胶带。将树干环刮老皮至光滑,宽约15~20cm,剪塑料布(新塑料布为佳),用订书机固定环扎于刮皮处,阻隔率可达98%以上;再人工扑杀,效果明显。

(2)树干基部周围培松土诱集雄虫化蛹和雌虫产卵法。以树干基部周围培厚土15~20cm,待雄若虫、雌成虫下树后钻入松土内,扒开后集中消灭。

3.2生物防治

草履蚧的天敌种类很多,如大红瓢虫、红环瓢虫、红点唇瓢虫、草蛉、蚂蚁、鸟类等。天敌是控制草履蚧种群繁殖的重要因素,所以利用天敌不失为防治草履蚧的有效途径,在生产中杨树种植户应当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尽量做到充分保护天敌昆虫和鸟类。

3.3化学防治

(1)树干注干机注药。可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在树干基部周围每隔5cm斜向下呈45°打1孔,深达木质部,选用40%氧化乐果和40%久效磷杀虫剂,春季可用原药,夏季用3倍液(原药对水3倍),然后用湿土封堵注药孔,每隔10~15d防治1次,杀虫效果都在90%以上。

(2)人工打孔注射防治草履蚧。此法的原理与树干注射机注射防治相同,选用氧化乐果或久效磷原液,总的防治效果在90%~98%之间。

(3)药剂涂干防治草履蚧。在若虫孵化上树前(徐州地区2月5日),采取剥皮涂药和直接涂毒环的方法。前者选二至四年生以上杨树,后者选一年生树苗或泡桐等树干较为幼嫩的树。选用40%氧化乐果或40%久效磷杀虫剂原液,或用敌杀死对废机油以1∶100的比例或取废机油1.1kg+石油沥青1kg,加热熬成粘虫胶涂干,宽度为10~15cm,此办法可以结合树干扎塑料布或缠塑料胶带阻隔若虫上树法实施,效果更佳。

(4)农药喷雾法防治草履蚧1~2龄若虫。在草履蚧1~2龄若虫期(徐州地区4月20日之前),可选用50%久效磷1 000~1 500倍液、40%氧化乐果1 500倍液+2.5%的溴氰菊酯乳油400倍液、狂杀蚧600~800倍液、30%的呋喃丹颗粒剂根施,用药量根据树的大小而定。每隔7~10d喷药1次,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

4总结

(1)对草履蚧的防治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应当准确的确定用药时间,选择最佳时机,不仅对天敌危险性最小,还能节约用药成本;②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内吸剂农药;③掌握用药浓度,以保护天敌。

(2)从草履蚧发生规律上看,该虫危害期虽短,但对林木危害程度极大,特别对苏北地区杨树速丰林的生产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3)徐州地区杨树种植户若能高度重视,采取上述综合防治措施,草履蚧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消灭的。目前,最佳、最为有效的途径是采用阻隔和化学防治相结合,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8%以上。

参考文献

[1] 苗家宇,沙宇.草履蚧的生活习性与防治方法[J].安徽林业,2007(1):35.

[2] 孙兴华,胡英强,徐卿,等.杨树草履蚧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4(6):42-43.

[3] 李召义,孟霞,杨末华.杨树草履蚧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J].河北林业,2008(3):73.

第11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 人才培养 学科设置

课题来源:本论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适应产业结构需要的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H130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产业结构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产业结构中的第一、二、三次产业随着产业间与各产业内部的合理化与高级化,形成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高校是人才的主要供给主体,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后备军。事实上,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要与现有的产业发展相适应,更要通过培养的人才的技术创新引导产业向高级化发展。从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来看,产业结构的发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反之,高校的人才培养也会对本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起到推动作用。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是否有效互动,本文将进行分析。

一、我国及吉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都呈现增长态势,但第一产业增长量低于第二、三产业增长量,并且差距逐年拉大。2012年之前,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一直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201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2204亿元,第三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1996年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在全国GDP的比重渐次降低,从1996年的19.69%降至2013年的10.01%,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总体比较平稳,但时有起伏,变化区间在47.95%--43.89%之间。2013年,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间的历年比重中达到最低43.89%。第三产业则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1996年的32.77%上升至46.09%,2013年达到历年最高,占比达46.09%,2013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历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表明2013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即从原来的二三一结构转变化三二一结构。产业结构的重大转变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包括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二)吉林省产业结构现状

吉林省是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中心位置,自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来,吉林省经济得到发展,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开始迅速增加。

自1996年至2013年,吉林省第一产业比重由1996年的27.71%降至2013年的11.63%,下降11.08%,降幅明显。第二产业占比则平稳上升,从37.72%上升至53.40%,尤其是2010年以来,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50%,2013年第二产业比重略低于2012年,足见工业在全省发展中仍占半壁江山,掌握着吉林省的经济命脉。交通工具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生物制药等是吉林省的主要经济成份。第三产业占比相对平稳,介于31.76%――39.46%区间,波动幅度未超过10%,虽然在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即39.46%,但很快又回落至35%上下。虽然第三产业的产值不断增加,但比重变化不大,第三产业仍滞后于第二产业。

吉林省第一产业,即农业的比重仍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占比历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三产业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2004年以后,全国第三产业占比超过40%并逐渐上升时,吉林省第三产业占比仍在40%以下徘徊。

二、吉林省人才培养现状

(一)吉林省高校概况

按管理体制划分,吉林省拥有教育部所属院校2所,地方普通院校58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37所(包含7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普通专科(高职)院校21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16所。

至2013年末,吉林省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2个,全年招收研究生1.9万人,在学研究生5.7万人。全年招收普通本科、专科(高职)学生17万人,在校生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在校生12.9万人。全年成人高校本专科共招生8.7万人,在校生17.7万人。

吉林省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各高校,尤其是985、211高校的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吉林省地方普通高校的生源以本省为主(约占60%-70%),因此,吉林省经济发展依赖的仍主要是本地生源的毕业生。

(二)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情况――以学科和专业设置为例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高校的培养理念,也包括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等因素,但学科和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中直接影响着人才的流向。本论文以从学科与专业设置为例探讨吉林省人才培养情况。

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13大学科门类。吉林省全部高校中,三所211工程学校门类最为齐全,尤其是吉林大学俱备了全部13大学科。不计算各类职业技术学院,全省38所本科高校中拥有六大学科门类的高校占比最高,其次是学科门类的高校,二者和占比近40%。其中经、管、文、法、理、工六大类学科是各高校普遍开设的学科门类。在专业设置方面,各高校专业数量较多,全省60所高校平均每所高校开设36个专业。

三、吉林省产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性与对策分析

吉林省各高校中哲学、历史学开设的学校少,其中开设哲学的高校仅占3. 3%,开设历史的高校占吉林省全部高校的6.7%。从学科的占比情况可见,工学、管理学、理学和经济学在13大类学科中开设比例排在前四位,可见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迎合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

为便于对比分析,将高等教育的13个学科分别与三大产业(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进行宏观比较。其中,农学对应第一产业,即农业。理学和工学对应第二产业,即工业和建筑业。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对应第三产业,即服务业。

全省高校开设农学专业的占18%,开设理学和工学专业的占比分别达73%和60%,开设管、经、文、艺、法、教、医、历、哲等服务于第三产业的学科,学校占比分别为管理学占68%,经济占52%,文学占43%,艺术占33%,法学占30%,教育占25%,医学占16%,历史占6.7,哲学占3.3%。

从上述数字可见,我省高校开设的学科比例中理、工科占比最高,其次是以经、管、文、法为代表的学科,再次是农学专业,这种开设比例与我省产业结构状况基本稳合。

首先,作为农业大省,吉林省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11.6%。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工厂农业的转变是第一产业内实现高级化的发展方向,这依赖于农业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等高校将成为这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但是,受制于多种因素,农学专业的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并未从事本专业,转而从事第二、三产业,导致农业的人才需求与供给未能有效对接,农业发展需要相应的农业人才,但农学专业人才并没有为产业提供有效供给。

第二,吉林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一直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占半壁江山,甚至出现了逆工业化发展趋势,近年第二产业占比逐年提高。全省高校中开设理学、工学专业的比例高达2/3,适应第二产业发展的需要。吉林省交通设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专业化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得益于吉林省高校培养的大量理工科人才。但是,我省各高校培养的理工科人才层次参差不齐,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理工科毕业生人才外流现象严重,留在本地的多是本地生源的毕业生和大量职业技能型人才。这种情况导致吉林省第二产业的发展较缓慢。从第二产业内部来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过程是沿着轻纺工业――基础型重化工业――加工型重化工业方向演进,从现有各高校理工科的人才培养来看,受制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不能满足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的需要。2010年国家提出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但应用型人才不能等同于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工人。技术创新是企业、更是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源,如果缺乏创新型人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无法长久生存,产业也就无从高级化。

第三,从各国工业化发展规律看,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较之北京的产业结构,我省第三产业比重自1996年以来变化波动幅度不大,始终在31%――39%之间徘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省各高校经、管、文、法等服务于第三产业的专业在不断增加,尤其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各专业,其开设比例占在全省高校的68%和52%。从吉林省现有产业结构来看,吉林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高校人才供给大于第三产业的人才需求。同时,第三产业要快速发展,需要有人才推动,我省高校培养的管理、经济等人才不足以满足第三产业的质量需求,从而导致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许多本地经管类生源找工作困难的现象比比皆是。

总之,从学科设置的角度来看,我省产业结构与高校人才培养并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四、产业结构与高校人才培养有效互动的对策

产业结构与高校人才培养要形成有效的、良性的互动关系,从现有13大类学科来看,要进一步从学科包含的专业着手。

2013年,吉林省GDP总量仅是GDP大省广东省的近1/5,经济总量但于全国第21位,经济总量较小。虽然各地因资源禀赋等因素,产业结构发展有所差异,但在全国产业结构已经向三二一模式转变时,吉林省仍是二三一的传统结构,其产业结构是相对落后的。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迟滞性,吉林省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既要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发达地区的经验,同时也要兼顾本省产业结构特点,一方面要提业内部高级化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要顺应产业结构发展规律,提业结构合理化需要的各类人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既增加了人才的需求量,也提高了对人才的需求质量。如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带动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对物流专业的人才需求大增,但物流不仅需要大量低层次的快递人员,更需要会设计和管理的高级专业物流人才,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高校不仅需要开设物流相关专业,同时也要加强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在新兴产业不断出现的同时,也会出现现存产业的调整与消亡,从而引发对人才需求的波动。例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是近年来随着资源环境的不断恶化提出的新的发展现念,对高污染高消耗产业治理的同时,这些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将随之缩减,但治理需要的新技术等又提出了新的人才需求。高校要定期研究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已有专业的招生规模进行适当的调整。

专业评估是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互动的重要保证。充分的专业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估对象不仅有新专业,也包括原有专业;评估主体不仅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包括企业、用人单位,以及已经毕业的学生,高校自身也应作为评估主体进行自评。评估内容既包括学校的硬件设施、科研成果等,也应当对学校的学风、社会影响等进行评估。

“你有,我有,全都有”是目前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求大求全的生动写照。短期看,学校招生规模等迅速扩张,但从长期看,盲目上马的专业由于师资条件缺乏,学生毕业反馈差,最终影响的不仅是教师收入,更是学校的声誉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区域产业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生产同类商品或提供同种服务的所有企业的集合,反映的主要是产业空间布局状况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区域间横向经济关系。生物工程相关产业涵盖医药、食品、检验、环保、农业等领域⑤,产业相关集群的形成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1.生物工程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批准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国务院关于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国家“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关键技术,显著提高重大疾病诊断和防治能力”作为“人口与健康”重点领域的发展思路之一;将生物制药技术列为重大支持方向之一;将食品安全列为民生科技示范重点,食品安全检测产业将成为新型公益类重点资助领域。

2.吉林省生物工程相关产业发展现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长春市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等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性投入,使吉林省生物工程领域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比较优势,已拥有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通化东宝等一批大中型生物医药企业集团和一大批中小型生物医药研发和制药企业,以及长春迪瑞、长春汇力、长春博德等体外诊断检测试剂和仪器生产企业。2012年,相关产业整体呈现快速、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年医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155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4.7%⑥。吉林省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医药产业方面,将吉林省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生物药基地、中药北药基地;在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方面,提升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水平,加快补齐医药产业发展短板,重点发展多功能激光治疗设备、临床检验分析仪器等医疗检验仪器。到2015年,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27%⑦。

3.吉林省生物工程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相对不足目前,吉林省生物技术制药产业发展迅速,但企业创新能力薄弱、仿制药比重较大;高端医学仪器设备、中端试剂和仪器一体化被国外垄断。原因之一是企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缺少足够的优秀创新人才,造成核心技术往往依赖引进,受制于人。生物工程产业是高技术产业,通过对相关产业调研发现:(1)生物产业飞速发展导致人才数量缺口加大;(2)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导致高端人才匮乏;(3)国内外同行业的发展差距导致人才流失严重;(4)要突破国外技术壁垒需要生物医学与机电一体化人才;(5)高技术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攀升。因此,吉林省生物工程相关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大批高层次实践创新人才。《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重点培养生物产业高端创新型人才、产业链关键环节专业人才;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建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人才及人才团队在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流动的畅通渠道。目前,吉林省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仅3所,即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3所招生单位为吉林省生物工程产业输送了优秀人才,但在生物、医学、光学、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面尚不能满足我省生物工程相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长春理工大学对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的探索

1.多学科交叉融合,凝练专业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长春理工大学坚持生物、医学、光学、机电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办学特色,结合吉林省生物医药、食品安全检测工程产业等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了生物医学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生物工程优势学科。涵盖三个稳定的、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1)生物医学检验工程,以国产化及自主创新的生物医学检验试剂与配套光电检验仪器一体化技术为研发目标;(2)医药用生物反应器与监测设备工程,侧重基因重组药物的通用载体生物反应器构建与应用技术,以及细胞工厂配套光电显微光电监控设备的研发;(3)食品安全检测工程,侧重食品中雌激素类、毒素、农药残留等污染物快速检测试剂与配套光电检测仪器的研发。为吉林省医药、卫生、食品、商检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双师型导师队伍,探索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学与实践优势,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采用分类培养的指导思想,突出知识背景交叉与能力培养并重的特色,设置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18学分)、公选课(10学分)、方向选修课(6学分)三个模块,模块间遵循“夯实基础-提高能力-强化应用”的培养规律。教学团队由企业专家、国外学者和校内教师组成,企业专家讲授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国外专家学者主讲学科前沿性讲座,突出实践与前沿的兼顾。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构建双师型导师队伍。导师组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校内教师,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合作单位专家组成。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科研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以实际项目为主要载体,融通基础理论教学、前沿技术和实践教学,构建“学研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2.5年;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3年。培养方式为校企(行)联合培养,对于全日制学生,1年在校理论学习,半年行(企)业顶岗实践,1年结合岗位实践内容完成毕业论文;对于非全日制学生,1年在校理论学习,半年企业顶岗实践,1.5年结合岗位实践内容完成毕业论文。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合作单位、生源层次、业界需求的对接,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无缝连接。

3.建立校企联盟,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全面提升人才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在于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企业和行业参与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⑧。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和优势互补,建立工程实践基地,实现研究生联合培养,已成为提升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中之重。长春理工大学与相关企业在联合攻关、学术交流、学生就业、本科生实习等方面进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了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校企联盟。目前,与长春生物制品所有限公司、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形成了以吉林省为中心,辐射北京、上海等地的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此外,校内建设的与该学科直接相关的实践教学平台有生命科学基础实验中心,吉林省生物检测工程实验室和吉林省中药生物工程二级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学校参股的集生物医学光机电一体化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投入建设经费3000余万元。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读期间能参与企业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全面提升了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4.“产学研”联动,以科研合作为纽带,保障学位论文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寻求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与现实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矛盾的解决⑨。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能更有效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克服高等教育脱离社会实践需要的倾向,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⑩。自2000年以来,我校先后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食品检验检疫研究院、长春生物制品所有限公司、长春百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紫辰光电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联合完成了国家级、省级和横向科研项目17项,累积科研经费达2000余万元。以科研合作为纽带,将科研项目立项、研发推广过程与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相结合,形成了“产学研”联动模式,增进了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结合专业方向、校企联合攻关项目和企业实际需求,鼓励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先进的实践技术手段,具备了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保障了学位论文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相关文章